教育和引导学生世界观(共8篇)
1.教育和引导学生世界观 篇一
《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引导教育和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社会适应、自身完善、以及提高群体的内聚力与活动效率。人际交往能否成功往往会对人的个性及其认识能力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有些社会技能(即人际交往能力)只能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学会与掌握。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到的七大智能中包括交往智能,其他如语言、逻辑、运动、音乐等智能学生都可以从各学科的学习中得到专门的训练与发展,而交往智能往往被忽视。
小学生主要存在以下行为:
1、交往不文明,待人不礼貌。骂人,欺负同学;不自觉遵守纪律,影响集体;不尊重父母,任性,好发脾气;写字潦草,学习马虎。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不友好的态度、不求上进的表现引起同学们的反感,损害了自己在集体中的形象。
2、性格内向,不善表达,与同学交谈不多。由于与同学接触频率低,相互情感交流少,同学关系疏远。
3、心里闭锁。遇上高兴或不高兴的事,谁也不告诉,采取自我封闭的态度把自己与别人隔绝开来。有害羞心理,遇事退缩,缺乏自信,不善交往。
4、行为障碍。有些学生因先天条件差或后天某些原因形成了行为上、举止上、语言上的障碍,从而影响了交往的正常进行。久而久之,形成交往障碍。
5、认知障碍。学生在交往中对自己扮演的角色缺乏认识,如:在集体活动中用命令的口吻和同学讲话,作为班干部对其他学生指手划脚或大发脾气等,从而形成交往障碍。
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障碍的主要原因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学生从小生活在舒适优越的环境中,娇生惯养,加上家长教育方法不当,致使孩子任性,事事以“我”为中心,与人合作能力差。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着注重单向灌输,忽略双向的、多角度的民主交流的现象,学生往往被动的参与教育过程,缺乏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独立自主的积极精神。例如我班学生在集体生活中便表现出交往经验与技巧的不足。而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宠爱,又容易形成学生自我为中心、任性、不懂得分享、助人等不良个性,造成交往障碍。通过近一个学期观察、分析,我发现我班学生以下两种类型者居多:
1、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
这类学生外表看起来开朗活泼,在群体活动中,参与积极性高,但只喜欢居主导地位,事事想占上风,不善于与他人合作。当他人的意见、态度与其意愿相违背时,往往采取攻击性行为,常常用语言和行动强迫别人接受他的观点、要求。这类学生由于“头上长角,浑身长刺”,使大家敬而远之。攻击性强的儿童往往缺乏解决交往问题的策略,他们不善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不善于进行交际。
2、自卑懦弱,依赖性强
这类学生在学校表现出性格内向(家庭表现则相反),整天不吭声,不主动与人交往;在学习活动中退缩,不敢表现自己的才能;在集体活动中,不积极参与,处于被动的角色,往往很难引起别人的注意。大家对他说不上喜欢,也没有什么讨厌之感,他是否介入到同伴中来,大家并不在意。这类学生遇到不公平待遇,则忍耐或以哭泣来表示反抗,在人际交往中碰到困难只会求助于家长、老师。
二、研究的目的:
1、处理人际关系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巧,它可以通过探索开发潜能的途径和方法的学习、训练来培养和提高。
2、改变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顾问,可以信赖的朋友,前进路上的引导者。
3、使学生掌握一些交往的实际技巧。
三、研究的内容:
互动交往中不同层次的交往对象的交往,对交往效果的影响、作用;校园交往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利用。
1、交往个体研究
良好的个体素质是人际关系得以正常发展的基础,具有独立性的儿童往往处事镇定、自信,能给他人以更多的帮助,在同辈群体中也享有更高的威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克服自身性格上的弱点和缺陷。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鼓励、启发,提供适当的帮助,还要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加以评价。及时而积极的反馈,可以提高学生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信心,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独立的人格,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堂师生交往的研究:
儿童与成人的交往是从属型交往。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儿童对于大人提出的问题或指示基本上是响应性的。
新课程视野中的教学,应是在师生沟通与对话中实现生命的发展。这意味着教学是一种交往,师生在对话中要有心灵的感应,思想的碰撞乃至意识的交锋。课堂交往是学生学习交往的主渠道。在课堂交往实践中,教师要努力为全体学生提供交往的机会和时间。注意保护学生交往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师生的交往给予认真的对待。这种尊重态度,是交往的基础,是教师对交往重视的言传身教。它实现着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
3、生生交往行为的研究:
主要研究在校园生活交往中交往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关系。缺乏主动性,但它却是学生学习交往的基础。儿童对小伙伴的交往是对称型交往。他们可以平等地、自由地发表各自的见解,因为他们有类似的经历、想着类似的事情,而且他们在一起不受权威的束缚。
4、交往语言的研究:
德国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特别强调人际交往中的“话语”、“言说”、“表达”等在相互之间的“沟通”、“理解”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语言是交往活动的中介,一个成功的交往活动,不仅是说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更重要的是使对话双方彼此认同。
对交往语言的研究,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交往的有效性。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明白表达同样意思的一句话,可以有多种措辞;而表达同样的措辞,又可以采用不同的语气、节奏、手势和表情。在交际实践中感受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产生的效果和作用。
5、交往技能研究
一个儿童不能遵循交往规则,不懂得与人友好相处,自然在人群中不受欢迎,甚至被排斥,从而影响他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应该在礼貌、交谈、助人、仪表等方面通过学科渗透或举行活动给予适当的社交技能指导。
(1)学会关心他人。
(2)学会称赞他人。
(3)学会解决冲突。
6、交往观念的研究
人际交往的关键是态度,儿童由于受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尤其是目前独生子女成为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对象,孩子很容易形成“众人为我,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式,养成“独尊”的习惯;与正常社会交往所需的平等合作精神相悖,自然地抑制了儿童与他人交往能力的发展。在重视学生成长、培养学生技能、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教学环节,让学生意识到他是家庭、学校、社会中的普通一员,让学生体会到家长、老师、同学也需要他的关心和体贴,逐步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习惯。为了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老师也不能高高在上,把自己看成是严厉的教育者、知识的权威,在情感上要贴近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十分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
7、交往机会研究
行为的产生需要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离不开与人交往的经验。学生的社会生活圈子毕竟有限,交际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适当的与人交往的机会,逐步积累与人交往的经验。创造这种机会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进行实验。
(1)课内建立合作学习的形式。
(2)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和资料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行动研究法:通过本课题成员的共同学习、实践、总结,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调查研究法: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兴趣、电教课的学习效果等进行阶段性的访谈和问卷调查。
3、个案研究法:关注1—2名同学的个体发展情况并进行评价。
4、资料研究法: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课题研究最前沿的东西,为研究积累较丰富的理论和实践资料。
五、研究对象
本人所任教的年级全体学生。
六、研究原则:
1、平等原则。平等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情感的基础。要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平等待人是达到最佳效果的诀窍之一。
2、互惠互利原则。互惠互利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考虑双方的共同价值和利益,满足共同的心理需要,使彼此都能从交往中得到实惠。
3、真诚与信任原则。真诚与信任也是交往中非常重要的原则。真诚就是真实、诚恳,没有虚伪。它体现了交往的理智感和道德感,是良好人际关系的主要条件之一。
4、教育育人原则。学生人际交往和其他交往的不同之处就是要遵循教育育人原则,就是在交往中,要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七、课题研究步骤:
此项课题研究周期为五个学期(2006年4月至2008年7月)分三个阶段实施。
1、实验准备阶段(2006年3月——2006年4月):学习相关理论,确定研究课题,制订相应的研究方案和阶段研究实施计划。
2、实验阶段(2006年5月——2007年5月):课题实施
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研讨课、讨论座谈、质量分析等形式的开展研究活动,及时发现研究中的问题,调整和改进研究的方案、计划,及时总结,注意实验课后的调查测试,定期进行检测和阶段性小结。与其他教师进行观摩、研讨,及时展示总结研究的成果。
3、实验总结阶段(2007年6月——2008年7月):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总结结论和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反思,以备以后继续深入研究。撰写课题实验报告。
八、课题成果形式
1、实验研究的报告
2、课堂教学录像
3、相关论文及经验总结
2.教育和引导学生世界观 篇二
1. 对明确辅导员角色核心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 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提出了辅导员工作的5点要求和8项职责。很多高校德育工作者及其理论研究者据此对辅导员的角色再次进行了阐释与理解。有学者认为, 辅导员应该既是政治引导者、思想启发者、道德示范者, 又是心理辅导者、学务指导者、职业咨询者、生活关爱者、文化活动策划者等, 是一个复合角色;[1]也有人认为, 辅导员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师, 社会形势的分析师, 心理问题的咨询师、政治人才的培养师、精神食粮的营养师、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师、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者”, 辅导员是一个担当着多种角色的“角色丛”。[2]这些对辅导员的所谓角色定位, 源于对辅导员工作实践与工作职责的基本理解。不过, 仅仅讲“复合角色”、“角色丛”, 使很多辅导员容易在基本角色问题上迷失方向, 甚至导致“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角色紊乱”或“角色缺位”, 也会使辅导员职责泛化。
按社会学角色的含义, 角色是在社会结构中, 由于社会分工和身份决定而应当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期待的行为模式。科学地界定辅导员的角色, 其实就是科学地表达辅导员工作在学校整个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作用, 科学表达辅导员工作与学校教育工作的关系, 这是一个关乎辅导员工作制度长期有生机有生命力的核心问题。陈至立指出, 辅导员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基层的实施者。他们向大学生传播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 指导大学生在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中作出正确选择。[3]《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也明确指出,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是做“人生导师”的前提条件, 也是对人生导师的进一步阐述或补充。用具有哲学意味的语言来表述, 辅导员就是大学生意义世界建构的引导者和观照者。这是辅导员角色模式的核心价值所在, 是对辅导员角色科学定位的深刻表述。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对于深刻理解教育部提出的“人生导师”的涵义,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意义。
2. 对辅导员职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明确, 或角色定位不能被准确理解, 造成辅导员职业要求与自我理想矛盾、付出与回报困惑, 甚至信心弱化、智力枯竭等多方面的问题, 从而影响辅导员职业的良性发展。在马克思构建的人的意义世界中, “人应当都是全面发展的, 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真正意义的人”。[4]所谓“全面发展”, 是指人作为独特价值的劳动者, 在追求和实现自身职业价值和职业意义中, 有权利和自由追求自身与自然的和谐, 追求自由、公平与光明, 并能够从日益进步和发展的社会中汲取力量。从事德育工作的辅导员经过多年的知识积淀和教育工作实践, 一般都具备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较为高尚的道德修养。但是, 如何使辅导员在未来德育工作的实践中, 进一步深刻理解认同辅导员职业价值, 促进辅导员角色实现, 并并带动辅导员队伍健康良性发展, 都首先需要科学界定辅导员的角色。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或准确理解辅导员角色定位, 不仅为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划定了明确的范围, 也为辅导员在既定的学术实践平台上认定目标, 做到术业有攻奠定基础。它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以及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前提条件。
二、大学生意义世界的建构与辅导员角色的定位
人的世界是人的生活世界 (世俗世界) 和意义世界的有机统一。无论是从人对现实生活 (生活世界) 的经营还是从人对内在价值系统的维系来看, 在人的生活和生命层次中, 都存在着一种“精神至上”“意义至上”的建构原则。[5]在“精神”与“意义”世界的建构过程中, 人格修养与人之为人十分重要。无论是从事德育工作的辅导员还是从事科学教育工作的专业教师, 在这一过程中都担负着特殊而重要的任务———帮助和引导学生建构意义世界。辅导员通过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日常事务管理, 引导学生在发现意义、生成意义和实现意义的过程中建构意义世界;专业教师引导学生在科学世界中获得科学思维, 掌握科学方法, 建立科学世界观来建构意义世界。
1. 生活世界是大学生意义世界建构的载体。
意义或意义世界不是抽象概念的逻辑推演, 它发生于人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生活实践中, 在生活实践中发生、显现、实现;意义也不是表现为空泛的言论和思想, 它表现为一系列的生活联系、生活事件、生活故事。在生活论的视域中, 意义和价值来自生活自身, 存在于生活之中。[6]德育同样存在于生活之中, 生活是德育存在的基本形态。[7]辅导员对学生开展的活动成为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载体, 同时也是辅导员帮助和引导学生建构意义世界的重要载体。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建构其意义世界, 就要回归生活世界, 就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 使之成为生活世界的德育。这是辅导员从事的德育活动赖以存在的基础。辅导员关注的不仅是教会学生谋生的工具性知识和本领, 还应该是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 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去追求的。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去生成有意义的生活, 去过有意义的生活, 去形成内在于人的、有道德意义的世界。大学生有意义的生活不是从生活之外、之上的某种道德赋予、理性秩序中去寻找, 而是要帮助学生自己去打开生活这本大书, 从自己生活中找到生活的意义, 去发现生活中的种种美好事物。[6]所以, 辅导员的德育工作、具体事务、学生活动等生活事件是学生和辅导员交往活动存在的载体, 更确切地说, “生活事件”是辅导员从事德育工作这一教育活动发生的领域和载体。
2. 专业教师在科学世界中引导学生建构意义世界。
学生意义世界的科学、完整地建构仅靠从事德育工作的辅导员职业群体是不可能完成的。整个教育都要担负起引导学生过有意义生活、建构意义世界的神圣职责。这一过程中, 专业课教师成为帮助学生建构意义世界的另外一个重要职业群体。他们在帮助学生建构意义世界过程中, 有着独特的载体、途径和方法。一般而言, 专业课教师主要是通过分门别类的科学或学科, 运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发明、科学创造等来实现这一任务。例如:大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建立, 有赖于科学的物质观 (微观———宏观) 、时空观、发展观、运动观、进化观的确立, 也就是说有赖于对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的学习与理解, 也包括历史学、社会学、认知学、心理学、哲学的学习与理解。
3. 辅导员在生活世界中引导学生建构意义世界。
如果专业教师是在科学世界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世界, 那么辅导员则是在生活世界中引导学生建构意义世界。辅导员的工作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并把它看作重要的资源, 看作是学生意义世界生成的基础。在此过程中, 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去关注自己的生活经验, 培养他们对于自己内心世界、自我经验的敏感性和反应力, 引导他们学会“留住”这些经验, 并善于反思自己的经验, 使他们在有引导地咀嚼回味、自我反馈中超越直感式的回忆, 获得新的理解和体验, 达到经验的重组和改建, [6]从而建构完整的意义世界。辅导员引导学生建构意义世界也表现为善于在生活中把作为社会文化体系中人类普遍的、共同的经验契入学生个体经验之中, 使两者能融为一体, 使学生个体经验得以提升。从人的意义世界的形成过程来看, 外在的环境对个体意义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社会的意义世界、意义系统对个体的意义世界的形成具有整体的观照和决定功能。[8]大学生个体的内心意义系统的形成离不开对既定社会意义系统的吸收和继承。从某种意义上, 学生个体意义世界的形成, 是他对社会群体意义世界的内化和分有共享。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意义世界的观照者, 只有对大学生意义世界的生成规律和内部结构特征有深度的把握, 才能将社会普遍经验有机溶入到学生个体经验之中。
辅导员引导学生建构意义世界还表现为使学生不断去拓展他们的生活实践, 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 建构起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意义场域。这是辅导员帮助建构学生的意义世界、引导学生丰富、完善其意义世界的重要途径。
三、辅导员角色核心价值———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建构意义世界
1. 在追求主导价值中确立价值认同。
价值认知是多元的, 同时人们又从多元的价值中提炼出主导价值, 并依靠主导价值统一价值认同。辅导员探寻自我价值的过程, 也是不断追求其存在理由的过程。———人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辅导员的价值是什么?辅导员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生活?什么生活对辅导员才是有意义的生活?……这一切都是辅导员对自我价值、对存在意义的追问与垂询。只有自我价值得到认同, 对意义的追问得到答案, 辅导员才会心有所系、才能对所从事工作所在的价值体系深刻认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将辅导员定位于“大学生的人生导师”, 其主要职责在于“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建构他的意义世界”, 其主导价值要从“大学生意义世界的建构”这个角度来认识并确认。
2. 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深化价值认同。
德育工作实践性强, 其工作对象的完整性、鲜活性决定了辅导员职业行为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在德育工作中, 辅导员运用掌握的知识, 通过融入以人为本和以情感人的工作方法, 帮助和引导学生建构意义世界。这一过程中, 辅导员必须认识到, 大学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的场所, 大学必须给予社会一些东西, 但是这些东西并不都是社会所想要的, 而应该是社会所需要的, 这就决定了大学教育应当具有理想主义色彩, 辅导员所从事的充当他人人生导师的工作也具有理想主义色彩。这种理想色彩为辅导员的意义世界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 一个令人敬畏, 而又不断追求、有所希望的理想色彩空间。因为带有理想色彩, 所以它永远成为一种追求, 一个参照, 用来启发思想、矫正行为, 用来接纳辅导员的精神, 温暖他们的心灵。这是作为“人生导师”的辅导员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必须深刻理解并能有所感悟的活动内容。
3. 在个人的进步成熟中获得价值认同。
帮助和引导学生建构意义世界是对辅导员角色的基本定位, 同时也对辅导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高的要求。这体现的是辅导员的角色实践对辅导员实践主体的价值。帮助和引导学生建构意义世界, 首先需要辅导员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这也是对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其次, 相对专业教师在科学世界中引导学生建构意义世界, 辅导员在生活世界中还必须具备敏锐的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辩证思考的能力等。在对行为对象开展工作的过程中, 辅导员还需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辅导员岗位是锻炼人、培养人的岗位。辅导员应该在能力不断增强和素质不断提高的实践中获得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
4. 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提升价值认同。
每个行业、每一项工作都有各自的成果评价方式。如, 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者的价值可以通过物化的方式来评价, 从事精神文化生产的工作者可以通过文学艺术作品或者论文等方式来评价。但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的成果却并不能简单的进行衡量与评价。因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具有发散性、长期性, 一般只能通过他人的成长和创造来实现。他人的成长和创造一般没有固定的格式和套路, 更不可能仅靠一种力量或者方式推动实现。这也是部分辅导员深感投入的精力和心血没有成果, 难以获得成就感的原因所在。但是, 令人欣慰的是, 辅导员面对的是成群的学生, 其工作可以是一对多的思想传递 (包括言语、行为、认识、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等) , 也可以是一对一的思想交流。辅导员通过这种思想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 促其成长和发展。某种意义上, 辅导员有限的生命在学生的存在中得以延续, 辅导员的思想在学生不断变化发展的思想中得到提升, 这是辅导员在帮助建构学生意义世界过程中最具意义的内容。
5. 在引导学生建构意义世界的过程中定向发展。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施恩提出与职业定向发展联系密切的“职业锚”的概念, 即在个人工作过程中依循个人的需要、动机和价值观, 经过实践探索, 所确定的长期职业贡献区或职业定位。本文的定向发展, 也是确立长期的职业贡献区, 建立和发展职业锚, 也可以成为职业理想。辅导员的定向发展, 是在指导学生解释人生问题、建构意义世界的过程中成长和定向发展。而定向, 则是指辅导员在特定的领域和方向对学生开展人生指导, 帮助学生建构他的意义世界。如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心理咨询、人生观教育、审美教育、职业指导、法律意识的培养以及学务指导 (科学精神的培养) 等。如果将定向视作辅导员个人发展之“形”, 那么帮助和引导学生建构意义世界则应是个人发展之“神”。唯有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帮助和引导学生建构意义世界的过程中, 才能做到“形”“神”统一, 辅导员个人的定向发展才具有实际意义。
摘要: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建构意义世界是辅导员角色的核心价值。辅导员在生活世界中帮助和引导学生建构意义世界, 并在这一实践过程中认同角色价值, 实现职业发展。理性分析并深刻把握辅导员角色的核心价值, 对于增强辅导员职业自我效能感, 促进角色实现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辅导员,角色定位,意义世界
参考文献
[1]刘海存, 于葳.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 .
[2]王汉萍.试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承担的几种新角色[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3) .
[3]陈至立.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D/OL].www.jyb.cn/jyzl/ldhd/czlhdbdzj/zyjh/t2..2013-04-23.
[4]陈学明.马克思构建的意义世界是当代人的指路明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12) .
[5]邵士庆.从市场经济对人的意义世界的解构观瞻先进文化建设的“形上”意义[J].理论与改革, 2004 (2) .
[6]鲁洁.行走在意义世界中[J].课程.教材.方法, 2011 (10) .
[7]鲁洁.生活/道德/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 2011 (10) .
3.小学生攀比心理的教育和引导策略 篇三
一、小学生的攀比心理的表现
1.比物质。比新书包、比新衣服、比谁家的房子大、比谁家生活条件好、比谁的家长给的零花钱多、比谁会炫耀、比谁花钱大方、比谁经常吃零食等。
2.比面子。比谁胖、比谁瘦、比谁最受欢迎。成年人在社会上吃、喝、住的攀比风气,也影响到了小学生。一些家长无意识的行为,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3.比父母。比谁的父母官大,比谁的父母挣钱多等。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方法不当引起的。个别家长在孩子面前、亲戚面前,或者朋友面前炫耀自己,长时间就让孩子认为可以拿父母跟自己同学父母比,这样觉得自己很光荣。
4.比过生日。小学生都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所以每到生日的时候,都会热闹非凡地请同学陪自己过生日。而且父母在孩子生日那天都会去最高档的餐厅,买孩子最想要的礼物,请孩子最要好的同学去庆祝。这样,学生之间就形成了攀比。看谁的生日排场大,看谁收到的礼物多,看谁生日最热闹,看谁送的生日礼物最贵等。
5.比荣誉。现在的小学生很喜欢做官,有些学生当了班干部,在同学面前得意,觉得很光荣。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拿这个去攀比。谁当的官大,谁没有当官。还有的攀比谁最受教师的喜欢,谁在班上最有号召力等。
二、小学生攀比心理的成因
1.环境影响。生活富裕了,但人们忽视了精神的追求。社会不正之风多多少少地给小学生的心灵产生了污染或者负面的影响。父母们在日常生活里不注意教育的细节,如在一起吃饭,互相夸赞,谁长得漂亮,谁的孩子聪明,谁的孩子得到的荣誉多。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便逐渐注重起家长们的这些攀比内容了。这样在无形当中就给孩子灌输了一种攀比的心理。
2.个性不同。每个学生因为家庭背景的不同、成长环境的不同,个性不同。有些学生性格舒缓,有些学生个性偏激。还有些学生以自我中心,总认为自己是对的,看问题易偏激,遇到什么事情,总喜欢钻牛角尖,不听取别人意见,固执己见,容易走向极端。这些学生,自尊心很强,当看到别人比自己某些方面出色时,认为自己不是不如别人,而是机遇不好,就会不切实际地跟人家比较。
3.家庭教育。现在的很多父母把孩子当自己的“心头肉”,娇生惯养,舍不得打骂,舍不得批评。孩子犯错后,和颜悦色,不正面教育,不对症下药,而是一味地去溺爱。这些溺爱,为小学生的攀比滋生了依赖。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家庭,孩子就形成了优越感。一些经济不太宽裕,或下岗了的家庭,孩子就形成了自卑感。可是这些孩子的父母认为:条件不好,会被人欺负,被人看不起。为了自己的孩子不受人欺侮,不被人瞧不起,当孩子要什么东西时,父母都会迫不及待为自己的孩子买,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这些父母的本意是保护孩子,“爱”孩子,想让自己的孩子“好”“更好”,甚至“最好”,让孩子出乎其类。但是,教育不当会给孩子带来很不利的后果。
4.教师教育。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会造成学生心理影响,时间久了,一些群体的不良风气就会形成,这样会致使学生产生攀比心理。个别教师因为工作的繁忙,事情的繁杂,在遇到学生偏激行为时,缺乏耐心、爱心,在处理偏激问题时,也缺乏调查,处理事情急躁,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些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时候,照顾不到个体差异,总是以优秀学生作为标准衡量其他学生。比如对弱势学生说:“你如果有谁谁同学一半优秀就好了,如果谁谁的一半聪明我就高兴了。”这种言语如果常说的话,对于被贬低的学生容易产生不满和厌烦的情绪,他们会看不清自我,会不切实际地以别人为依据,进行攀比。
三、小学生攀比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
小学生这些盲目的攀比,对其成长是不利的,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1.学习放松。学生在攀比上想得太多,在学习方面就会放松。有些学生不认真写作业,应付学习。他们很多时间在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追求的是同伴的赞美、教师的夸奖。长时间存在这样浮躁的心态,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学习搞好呢?
2.负担加重。学生平时的花销都是完全依赖父母,这样长期的攀比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他们会想尽办法要钱购买自己的“所爱”的东西,增加了父母额外的经济负担。这是一种缺乏责任感的表现,是虚荣心在作怪。
四、引导攀比心理的策略
1.以故事来引导。通过故事来引导学生,可以更直接、更形象。如《小刺猬烫发》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有一次,班里举行选美大赛,各个同学的家长都给自己的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穿着漂亮的衣服来到学校。只有小刺猬娜娜,有一身尖尖的刺。为了比美,它去理发店烫发了,头发变软了。它赶到学校,得了第一名,当它拿着金灿灿的奖杯回家时,遇到了上次被自己打败的一只大老虎,因为没有了刺,还穿着高跟鞋,它仓皇地逃回了家,却把奖杯弄丢了。用这个故事教育学生,是让学生明白:不要跟着别人攀比。
2.丰富主题班会。在每一周的班队会中,中队辅导员可以设计一些别开生面的班队会,比如,《我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主题班会,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自己究竟要比什么?是比学习,还是比吃穿;是比进步,还是比浮躁。
3.定期组织家长培训。学校要定期或者不定期,有计划地给家长做培训,让父母们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就像一面镜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帮助他们端正自己的行为,以身立教。
4.正确引导。教师要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耐心教育,遇到棘手的事情,多做调查,以豁达乐观、奋发向上、勤俭节约的精神教育学生。重过程,抓细节,常教育。
4.教育和引导学生世界观 篇四
抚宁县台营镇柳各庄中学陈学宽06630
5[摘要]本文论述农村中学生阅读名著的问题。从农村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入手,创建阅读名著条件,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积极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
[关键词]引导 农村中学生 名著阅读
作为中学生,仅有课堂上的阅读,是完全不够的,读课外书尤其读名著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许多名著内容丰富,结构巧妙,情节精彩,主题深刻,是文学之精华,是教学之补充,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既可以使人明智、增长见识,又可以提升人生境界、强化人文精神,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渐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可是在经济落后、条件较差的农村中学,老师应怎样引导好中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呢?这是十分重要而又难以执行的任务。下面,浅谈我个人的一点见解与方法。
一、分析现状
第一、教学资源缺乏,满足不了中学生阅读的需求。经过认真调查了解,名著在农村中学生中的拥有量是微乎其微,因而农村中学生在名著阅读方面确实令人担忧。第二、家长关心不够。多数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缺乏对孩子学习、生活的关心和指导。第三、受条件限制。有些农村家庭十分贫困,买名著及课外阅读刊物的费用负担不起。且住址偏僻,离县城太远,买课外读物成了一种奢望。第四、教师关心不够。很多语文教师只重视教科书,忽视对学生课外名著阅
读教育。第五、学生兴趣不浓。大多数学生对流行歌曲、球赛或电视剧感兴趣,而对于名著难以理解,特别是半懂不懂的文言文名著和外国名著,学生们更是毫无兴趣。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农村中学生名著阅读方面的引导工作。通过有效途径,来开辟学生学习的新天地,开拓学习知识的新领域。
二、创建条件
基于以上各方面存在的现实原因,为了真正的培养和调动农村中学生的名著情愫,我认为应该创建并利用一切可能的有利的因素来确保学生喜爱名著、接受名著、走进名著,也让名著引领农村中学生在文学的天空里享受其特有的魅力与滋养。第一、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功能,学校下大力度多购置名著;第二、在班内创建图书角;第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在网上搜索,在网上阅读;第四、多与家长沟通、交流,争取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第五、学校为语文教室布置任务,学校定期组织名著读后感评比活动。
三、培养兴趣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要让学生乐于读,自愿读,把名著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一种乐趣、一种需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用心去读、有心去领会名著的精华与魅力,让学生的心与名著的魂真正交融在一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名著,走进名著的世界。
1、为了鼓励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运用歇后语、名言警句、人物介绍和名著知识竞赛等。形成学生学习强烈的心理动机,从而引发学生阅读名著兴趣。
2、创造机会让同学们自己把喜欢的名著阅读材料向老师、同学们介绍。可采用名著片段诵读的方式,也可以向大家讲述关于名著的影片或电视节目如《真假美猴王》、《醉打蒋门神》„„。让大家去感受其中的情节。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发挥他们阅读的主动性,还可起到促进大家多读书,发挥读好书的作用,形成榜样和竞争的力量的氛围。
3、开展名著阅读比赛和成果展示。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名著阅读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心理状态,满足学生阅读交际情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与舞台,让学生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功喜悦,体验名著所特有的神奇力量。并通过经常性的展示交流活动营造浓郁的读书,读名著的氛围,形成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举办朗诵会、好词佳句推荐会、课外阅读信息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览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样既可检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效果,也可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又能让学生主动、自觉的阅读文学作品和各种书籍,从中真实地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进而提高自身文学素养。
四、推荐书籍
我们都知道,古今中外的名著作品都是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的优秀作品。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和教科书的要求向学生推荐阅读的相应篇目,还可以根据时间的长短和学生的理解能力设计相应的阅读内容:平时零碎时间,可读一些短小精
悍的作品,寒暑假可读那些长篇名著;低年级的学生,可安排学生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格林童话》、《西游记》等浅显有趣的作品。到八九年级学生的思想和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可推荐学生阅读结构复杂、内容较深的名著如《战争与和平》、《红楼梦》《穆斯林的葬礼》等。扩大自己的阅读量,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陶冶自己的情操。
五、指导方法
1.轻松读书,富有实效。我们可对名著阅读的方法大体分为两种,即略读和精读。略读,就是简略地读,涉猎性地读。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梗概和抓其中片断读等方法来了解图书、文章的大意,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有用的信息。精读,可以理解为积累性的阅读或探究性的阅读,更注重内容的内化和运用。对精读的作品,可采用圈点批注,摘抄,评析等方法。精读时应引导学生采用品读、背诵、摘录、等方法促进对精读内容的理解、积累乃至运用。精读和略读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精读往往建立在略读的基础之上。如《红楼梦》一书,常常是先浏览一番其中的故事梗概,通过逐步了解、感知才会发现其中是否有值得精读的内容。比如当读到某段话对自己人生有很大启迪时,就可以细细品读,深入感悟;如果读到描写景物的十分优美的语句,对自己习作有帮助,不妨把它摘录下来,背一背。这样,略读和精读有机结合起来,既能保证有较大的阅读量,又能确保阅读的效果。
2.制作读书卡。⑴作摘抄:将读物中的作者、主要人物及性格,精彩情节、名言警句、分类地抄在卡片上。经过选择、抄录,这些材料就成了自己的财富,以便日后查阅、使用。⑵作批注:随读随在字里行间加上各种符号,在正文、两旁加批注,以助理解和记忆。⑶作笔记:这是与写作练习结合的一种方法。阅读后,写出提要(或提纲)、读后感等,把阅读所得加以提炼、概括、系统、引申,最后整理成一本本的读书笔记,如《随感录》、《名言警句》等。这样从中真实地感受到名著阅读的快乐,提高文学素养。
5.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和使用网络 篇五
针对以上不良现象,班主任应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从正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
1、端正学生对网络的态度
班主任要引导学生端正对网络的态度,我们要告诉学生:
(1)网络游戏本身并没有错,但长期沉迷于游戏不利于学习和身心健康,有些游戏所宣扬的暴力、色情等内容会诱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仅仅利用网络进行游戏实在是 “大材小用”,应该合理利用网络,利用网络的种种功能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
(2)网上交友有利于开阔视野、增加阅历,扩大青少年交往范围,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给了许多心怀不轨的人以可乘之机。如果在交友时不加选择,随意与网友见面,就有可能上当受骗,造成人身和财物损失,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3)一定要选择合适的上网环境。老师和家长并不反对孩子上网,但提倡有节制、有选择地上网。一些黑网吧很容易发生斗殴、被黑心老板扣押、环境恶劣而导致伤亡等事故。为了自身安全,应该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在家中或学校机房上网。
(4)上网确实可以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不能因上网而忽视了现实生活的亲情、友情和学业等;网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更为重要。
2、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丰富多彩的网上世界和简单快捷的网络文化,对学业负担比较重的中
小学生具有极大吸引力,因而也极易使之沉迷上瘾。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上网会使人的心理产生障碍而禁止或阻止学生上网;相反,应积极让已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学生上网。但对因上网而导致心理障碍的学生应积极进行心理疏导。首先是防患于未然,应在学生上网前就告知学生有关上网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信息,以及防止心理障碍产生的方法,使学生尽量避免上瘾;其次是对已患上上网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治,要求他们适当控制上网时间,要求学生在上网的同时不要忽视与同学、家长、教师的人际交往。
3、加大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力度要多让学生参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面对各种道德问题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要加强对学生的写字、运算等基本功的操练,特别是对正在打基础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更不能以电脑和网络来代替写字和运算;要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将学生的关注点从网络转移到现实世界,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 “网瘾”。
4、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目前还没有成熟和有效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上网行为。上网人只是按照自己在信息网络中的需要来活动,这就对现实社会中主流的道德规范形成巨大的冲击,并使其约束力明显下降。当前,我们应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上网道德规范教育,使他们从一开始就能按照一定的规范行事,免得等到以后问题成堆后再来矫正。
5、加强校园网络文明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班会、板报、征文等形式展开有关网络安全的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危害,自觉抵制不健康思潮,积极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教育。深入开展《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学习宣传活动,教育学生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6、召开家长会,提高家长的防范意识
班主任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引导家长正确指导孩子上网。要让家长了解网络的一些危害,请家长协助监督学生课余生活,并要求家长严格限制学生上网时间、访问站点,避免学生沉溺于游戏和接受不良信息;同时要求家长加大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加强与学校的信息沟通,避免孩子在家或在网吧登录不良网站,以免受到网络侵害或引发违法犯罪。
7、告知学生上网聊天交友的注意事项班主任要告知学生:上网聊天时,尽量不要透露自己的年龄、家庭住址以及个人资料或照片;不要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电话号码、学
校名称、密友等信息;对网上求爱者不予理睬;对说话内容低俗的网友,不要反驳或回答,要以沉默的方式对待;当网友提出见面时,一定要警觉,不要单独见面,不要与网友单独吃饭;当网友提出单独到出租屋或宾馆、旅店玩时,绝对不能答应;约会前须征得家长或监护人的同意,并由他们陪同,地点应选在公共场所。对青少年进行网络
6.教育和引导学生世界观 篇六
姚计海/丁泽
教育惩戒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有赞同者,也有反对者。之所以有很多争议,关键在于人们往往从不同角度来理解教育惩戒的内涵。看问题的视角不同,自然会持不同观点。在探讨教育惩戒的合理性及如何运用之前,我们应首先对教育惩戒的内涵作一界定。
教育惩戒不是体罚
教育惩戒是教育者为了引导和促进学生良好发展,在理性调控的情绪状态下,对学生不符合要求或规范的行为施以符合其发展规律的惩罚或告戒。
从中可以看出,教育惩戒的目的在于改正学生的错误或引导学生的行为,促进其良好发展,而不是伤害或阻碍学生身心发展。因此,教育惩戒不同于违背学生发展规律、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体罚或变相体罚。
教育惩戒要求教育者在实施惩戒的过程中要理性调控其情绪或情感。如果教育者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够惩戒学生。教育者以非理性或情绪化的方式惩戒学生,往往会导致惩戒过度或惩戒不当,难以实现教育惩戒的目的。
教育惩戒的方式要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的规律。教育惩戒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它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加以实施,这是教育惩戒之所以具有合理性的根本所在。
教育惩戒有其存在价值
从本质上讲,教育惩戒是通过外界力量使学生的心理或行为发生某种改变。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尤其小学阶段,学生内在动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并不成熟,难以完全依靠内在力量来调控自我认识与行为,还需要外在力量来加以引导和支持。教育惩戒作为引导学生发展的外在力量,它既是教育者管理学生的有力保障,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社会学习的角度来看,教育惩戒有助于抑制学生的错误行为,它可以引导众多学生通过观察学习,看到有错误行为的学生受到惩罚,从而引以为戒。
行为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系。改变学生行为的途径在于外界刺激,外界刺激是引起学生行为改变的决定因素。行为主义认为当学生出现错误或不良行为时,外界惩戒是使其改正的有力手段。而认知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或行为改变要以人的内部认知状态为中介环节,学习并不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简单的联结,人并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而作出反应。
随着学习理论的不断深化,强调外界刺激的行为主义与强调内在信息加工的认知主义之间不断融合,形成认知行为主义,它有力地阐释了人的学习原理。它认为培养或改变学生观念和行为既依靠外界刺激的作用,也需要学生内在认知加工的作用。
因此,教育惩戒并不排斥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在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强调不能简单地对学生的错误或不良行为施以惩戒。教育惩戒作为引导学生发展的外界刺激因素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尤其当学生的内在认知发展并不成熟时,教育惩戒更有其存在的价值。
儿童道德发展需要教育惩戒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指出,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是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的过程,他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别开;(2)权威他律阶段(6——8岁):儿童顺从外在道德权威,把规则看作是固定不变的;(3)可逆性阶段(8——10岁):儿童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共同约定的,品德由他律向自律过渡;(4)公正阶段(11——12岁):儿童产生公正观念,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在此基础上,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尔伯格(L.Kohlberg)也提出了颇具影响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人的道德判断具有三种发展水平:(1)前习俗水平:往往从行为结果及与自身的利害关系来判断是非;(2)习俗水平:往往以法律与秩序作为道德判断标准;(3)后习俗水平:力求通过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作出内在的解释。
7.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的情感世界 篇七
关键词:语文,情感,导语,背景,范读,联系生活
情感是文章的生命, 它蕴含在课文之中, 必须经过教师的准确把握、正确引导和启发, 才能使学生受到审美情感的陶冶。只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 才能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学习的兴趣。
那么,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的情感世界, 领略课文中所蕴含的那种波澜壮阔抑或含蓄深沉的情感呢?
一.精心地设计导语
导入是授课的第一步, 教师一开始就要牢牢地扣住学生的感情脉络, 使学生在情感的内驱力作用之下, 产生学习课文的欲望。例如, 笔者在讲授《背影》时是这样导入的:
师:以前, 我们曾学过孟郊的《游子吟》, 同学们能背诵一下这首诗吗?
生: (齐答) 能!
师:好, 大家一齐背诵一遍。
生: (齐声)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子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师:大家背诵得很熟。知道这首诗是写什么的吗?
生:表达母子之间感情的。
师:对, 这首诗通过游子行前母亲为他缝衣服这一细节, 表现了母亲对游子伟大而深厚的爱。今天, 我们来学一篇表现父子之间的美好感情的文章, 这篇文章就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以孟郊的《游子吟》导入新课, 把学生带入亲情氛围。学生带着感情学习《背影》, 就容易和课文饱含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二.恰当地分析背景
好多课文的写作时间已远离了现在学生所处的时代, 学生对当时的情况了解甚少, 所以课文的情感把握起来就很难了。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拉回到课文的时代, 让学生身处当时的环境氛围之中, 去切身地感受一下。因此, 恰当地分析一下背景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 讲解《最后一次讲演》, 教师可以用慷慨激昂而又悲愤深沉的情感语调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1946年7月11日, 国民党特务暗杀了著名人士李公朴。7月15日上午10时, 闻一多在云南大学亲自主持“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 由李的夫人张曼筠报告李的殉难经过。报告时张泣不成声, 而场内特务抽烟说笑, 无理取闹, 极为嚣张。闻一多先生见此情景, 怒不可遏, 拍案而起, 即席作了这篇讲演。当日傍晚, 闻先生参加《民主周刊》记者招待会后, 在回家的路上, 遭到特务的暗杀。经过这样一介绍, 这篇距今近70年的讲演那鲜明的立场, 爱憎的感情, 一泻千里的气势, 便会深深地叩击着学生的心弦, 使学生的感情世界泛起波澜。
三.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范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教师在把握了课文的感情之后, 通过范读, 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打动学生, 使学生产生共鸣, 学生才会随着课文感情的起伏, 喜怒哀乐皆表露无遗, 从而走进课文的情感世界。一位老师在介绍其教学经验时说:“我在讲解《老王》一文时, 当我以悲伤的语调讲到老王死去时, 有的女生抽泣地流泪了;当我以无比愤怒的情感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时, 有的男生愤然拍桌子;当我在范读《变色龙》一文时, 对奥楚蔑洛夫对狗的两种不同态度的语言, 采用了变换腔调的读法, 时而用盛气凌人的腔调, 时而用阿谀谄媚的腔调, 学生们听起来趣味盎然, 笑声迭起。”这样教师的情感直接感染了学生, 学生怎能不全神贯注、饶有兴趣地听课呢?当然, 在课堂上, 我们老师的范读要适可而止, 要多让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去读, 学生毕竟是课堂的主人, 我们老师只是课堂的主导。
四.密切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和体验过的情感, 很容易被学生记忆和理解, 激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讲解课文时, 可以依据课文内容, 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唤醒学生的情感世界, 然后移情到课文中。例如, 《社戏》一文重在表达作者对少年时代美好生活的怀念, 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间诚挚情谊的眷恋。教师在讲解时, 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 然后引导学生将产生的情感移入课文中, 使两种情感在共同感情的基础上融为一体, 这样学生才能切身体会课文的情感世界。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这虽是刘勰用来阐述艺术构思的特点和作用的, 但从中我们亦可悟出情境对情感巨大的诱发作用。而若要渲染情境, 音乐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孔于就曾“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在教学中, 我们不妨试一试。
8.引导学生走进词语的感性世界 篇八
一、在语境中感受词语的真意
词语并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文章的组成部分。要体会词语丰富的内涵,就必须将词语还原到原本的语境之中。因此,在词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感悟词语的真意,体会词语的内涵。例如,课文《东方之珠》的第二段出现很多精妙的词语。为了让学生能深入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首先,出示段落中的词语:浪平沙细、阳光和煦、金色的沙滩、轻柔的海风、浪涛拍岸、舒服极了……接着,给学生详细讲解这些词语的含义;随后,要求学生将词语还原到文中仔细品读;最后,提问:通过品读,你们发现这些词语的特点了吗?
生1:这些词语都很美,将浅水湾的美景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生2:这些词语很好地表现了浅水湾温暖和谐的氛围。
……
师:同学们很厉害哦!那让我们发挥想象,在享受美景中品读一下这个段落。
……
在这个案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在语境中领悟词语的含义,使学生不仅领悟到词语的真意,更感受到了词语丰富的感情,体会到词语的“厚度”。
二、在对比中品味词语的精妙
在词语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理解词语,更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词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利用教材中那些文质兼美的课文,通过对课文中词语的对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上的别具匠心。例如,在教学课文《一路花香》时,我给学生出示如下两个句子:
(1)当他们上山时,那只破水罐看见太阳正照着路旁美丽的鲜花,这美好的情景使它感到一丝快乐。
(2)当他们上山时,那只破水罐看见太阳正照着路旁美丽的鲜花,这美好的情景使它感到快乐。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句子,看看它们有何不同。
生: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一个词语“一丝”。
师:非常好。那你们觉得哪句在意境表达上更美呢?
生1:我觉得都很美。
生2:我觉得第一句更美,“一丝”表达出水罐既快乐又难过的心情。
师:为什么是既快乐又难过?
生2:因为破水罐觉得自己对不起挑水工。两年来,它每次运水,到达目的地时都只剩半罐水了,挑水工付出了努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所以它内心总感觉过意不去,尽管它看到了美丽的鲜花,可它还是不会感到十分快乐。
师:说得太棒了!正因为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情感,所以才需要“一丝”这个词语,这是不能去掉的。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品读两个句子,在比较中体会词语“一丝”的含义,感受词语带给句子不一样的质感。在词语教学中,不但可以通过案例中所示的增加词语比较,还可以通过换词、减词等来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词义的细微差别,品味词语运用的精妙,为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在品读中触摸词语的“温度”
在语文教学中,词语总是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带给人无尽的惊喜。这些能量让我们看作词语的“温度”。只有懂得在品读中触摸词语“温度”的人,才能享受到词语带来的惊喜。在词语教学中,学生由于思维能力的限制,往往不能感受到词语隐含的意义。这时,就需要教师将词语置于特定的语境中,引导学生在品读中触摸到词语的“温度”。例如,《夹竹桃》一文,出现了三个很重要的词语:“和煦”“盛夏”“深秋”。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三个词语,我给学生出示了课文第四段中的一句话:“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在要求学生细细品读之后,我提问:这句话中的每个词语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感觉呢?
生1:“和煦的春风”是温暖的,阳光明媚的。
生2:“盛夏的暴雨”是热烈的、急切的。
生3:“深秋的清冷”是寒冷的、孤独的、落寞的。
师:那我们带着这些感觉再来品读一下课文好吗?
(学生读)
师:嗯,读得非常好。那你们能告诉老师为什么朗读也能区分天气呢?
……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只字未提词语的解释,而是通过让学生品读句子、感受句子,逐步领悟“和煦”、“盛夏”和“深秋”的含义,触摸到它们的“温度”。不同的句子赋予词语不同的灵魂。词语教学只有将词语送回到文本,才能焕发出它最绚烂的色彩。
总之,要想提高小学词语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除了要坚定不移地围绕教学重点,还要引导学生感受词语的真意、品味词语的精妙、触摸词语的“温度”。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提高词语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和引导学生世界观】推荐阅读: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早恋07-22
如何引导学生细读文本09-07
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10-18
怎样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09-09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09-30
如何引导初中学生阅读课外书籍07-12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心得体08-12
引导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09-27
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评语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