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加强民主党派的科学参政议政能力(精选8篇)
1.论如何加强民主党派的科学参政议政能力 篇一
对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的思考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以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日臻形成了显著而浓厚的中国特色。参政议政,是我国多党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以来,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依照“一个参加、三个参与”的原则要求,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围绕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社会焦点问题,组织考察调研活动,进行专题研讨,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和意见,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不少被采纳并实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一、参政议政的提出及形式
1、参政议政的提出。最先提出“参政议政”一词的中央领导是江泽民。l989年6月29日,江泽民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要更好地发挥民主党派成员的参政和监督作用,要继续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实现民主监督进一步提供条件。”1989年14号文件明确指出:人民政协应当成为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代表人物团结合作、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1990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通知》中,第一次把“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连用。1994年3月,全国政协八届二次会议关于政协《章程》的修改案中,指出政协的主要职责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参政议政。1995年1月14日,政协八届九次会议通过《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连用。参政议政的提出,是对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经验的总结和丰富,是对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可。极大地调动了民主党派成员为社会主义四个文明建设服务的积极性,开创了多党合作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2、参政议政的形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有相当数量的民主党派成员进入了政府部门任职,即“实职安排”还有数量更多的民主党派成员进入了“两会”序列,即“政治安排”。他们都属于加入了参政的行列。目前 ,民主党派参政的主要形式是:在各级人大、政协提出集体或个人提案 ,直接参与地方政府部门的工作 ,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身份检查、视察工作,以“特约四
员”的身份监督重大事件或办理案件等。
二、参政议政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从外部环境问题看,现实中存在着对民主党派及其参政议政的作用认识不够。少数中共基层组织的领导还没有完全把民主党派视为友党 ,对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还不够重视 ,不能很好地支持民主党派开展工作、履行职责 ,对于民主党派成员有种 “不说白不说 ,说了也白说” 的感觉 ,对民主党派“特约人员”工作做表面文章。民主党派的调研组到中共党委和政府的机构、部门进行调研时均能受到热情接待 ,但仍有少数单位在涉及到其实质性的工作或问题时,调研组就很难透彻地了解情况,甚至被“敬而远之”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得到准确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有些提出的问题和数据也得不到核实,这样就很难达到参政议政的目的。
民主党派自身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不健全。参政议政的组织机制、调研机制、激励保障机制等等,还不够健全,没有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面、上下结合、左右联系的体系。根据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调查研究时,也缺少有力的调查研究机制和组织制度,不少调研是走过场,流于形式,甚至结论产生在调研之前,调研走“捷径”,所反映的问题是从政府中来又回到政府中去。由于参政议政工作没有规范化、制度化作为基础保证,从而造成被动甚至于应付,民主党派的人才智力无法转化为参政议政的整体优势。
2、参政议政意识不强。有些党派成员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不了解,对民主党派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职责使命不明确,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把主要精力放在本职工作和个人事业发展上,对参政议政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心不够,投入不足。有些党派成员在参政议政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困难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
3、参政议政的调查研究能力有待提高。从当前民主党派提出的议案、提案来看,有一部分属于泛泛而谈之作,表扬多、批评少,原则性的意见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少;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发言,不仅抓不住党和政府关注的要点,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而且缺乏预见性和针对性;从建议意见看,许多材料满足于一般性表述,解决问题的办法比较少,可行性也较差,对指导工作没有什么作用;从中共召开的各级民主协商会、座谈会的效果来看,有的参会人员提不出切中时弊的意见或
建议,言之无物,言之无据,不可能对党和政府的工作真正有所帮助。究其原因,在相当程度上与缺乏调查研究或调查研究的能力不强、做得不好有关。
4、参政议政力量需要整合。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有一种领导意见多于成员意见,个人意见多于集体意见的现象,习惯于独立作战,不注意组团发挥整体作用。各级党派组织根据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调查研究时,往往各干各的,互不沟通来往,民主党派的人才智力无法转化为参政议政的整体优势。
三、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的几点建议
1、健全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一是组织机制。以拥有较高理论水平、较强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组织能力的领导班子,来领导推动参政议政工作;设立能够有效组织、协调、指导、管理、服务参政议政工作的专门机构;遴选成员中有较高参政议政能力的专家学者组成专门委员会;建立一套责任明确、规范有序、容易操作的参政议政规章制度。二是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对于充分调动每个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积极性与参与性,鼓励他们积极进取、竞争,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和能力,注重广泛性地搜集建议和意见,为党和政府决策献计献策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应建立健全各种激励机制。三是保障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参政议政基本经费、设备和其他物质保障。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民主党派调研经费的支持力度。党委政府部门和民主党派内部,都应设立激励制度。对被党委部门采纳的优秀政策建议实施奖励;对具有较高参政议政能力和热情,对公共政策制定做出实质性贡献的党派成员实行党派内部职务推荐、政治安排、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党派成员的参政议政成果的录用情况及时向他们反馈。
2、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一是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对加强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 ,民主党派成员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的认识和把握,这样才能认清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政治纪律性,增强政治鉴别力。其次,民主党派成员要加强对中共党史、中国近代史、民主党派史以及基本国情的学习。通过“三史”、“一情”的学习,可以使民主党派成员了解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 ,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心、事业心、主人翁责任感。二是理论建设。理论建设是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的必备条件。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
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其次,要按照民主党派已有的实践经验 ,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民主党派几十年的、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相结合,进行总结回顾,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也就是要将各民主党派多年来在履行职能、自身建设和运行机制方面取得的经验加以总结和升华,上升到规律层面,为民主党派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开拓创新做好理论准备。三是组织建设。组织建设为加强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提供人力支持。民主党派在组织建设中,首先,要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对新成员的吸收 ,要注意数量 ,但更要保证质量,质量是组织发展的核心。要在充分考虑成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均衡的基础上,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 ,发展有一些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士。发展一批巩固一批,巩固与发展相结合。其次,丰富组织生活,推动成员围绕国家、地区、单位的中心任务,积极开展岗位工作,加强基层组织的能力。第三,要高度重视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在各项工作和活动中注意发现和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建立一支参政议政的骨干队伍。
3、培育参政议政优势领域。民主党派的特色是历史孕育和形成的,因其拥有的特色显示鲜明的代表性和优势。民主党派的特色决定了其不可替代性,也决定了各党派之间的互补性。面对提高参政能力的新要求,参政党根据各党派的分工和优势,着力培育参政议政优势领域。参政议政发挥界别特色,培育优势领域,才能集中精力,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开展深入持久调查研究,提出高层次、深层次、创新性的成果,建议更有针对性、更能体现各党派的代表性,彰显各参政党的生命力。打造参政议政优势领域也有利于多党合作的优势互补,防止各民主党派之间围绕热点问题的低水平重复调研,减少参政议政的成本。
4、整合党派内外资源。注重党派内外资源整合。党派内部,成立全国参政议政专门委员会,发挥委员的专长;加强中央和地方组织的合作、形成上下联动、横向联合的工作机制,实现人才、信息、成果的共享。在全国实行课题招标制度,调动党派整体力量,建立深入调查研究的机制,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任职的成员和会务工作者三结合,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政府部门工作的党派成员的作用,利用各种渠道,为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吸纳信息。
2.论如何加强民主党派的科学参政议政能力 篇二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和兴趣, 通过“数学建模”将所学落到实处
在教学中, 教师们要注意拓宽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懂得数学的价值, 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一百多年前的马克思就说过:“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 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这一著名的科学论断在一百多年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得到进一步的证明.美国著名学者道恩斯曾经从浩瀚的书海中选择出16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著, 将其命名为“改变世界的书”, 其中就有10本直接应用了数学.对于数学的应用问题, 华罗庚教授在1959年5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题为《大哉, 数学之为用》一文中作了精辟的阐释:“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生物之谜, 日用之繁”等各方面, 无处没有数学的贡献.在教学中向学生们传授以上这些知识典故, 所达到的效果应该比介绍某一个数学公式或方法结论更为重要.我们要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较全面、科学的认识, 不仅要认识到数学中有计算和逻辑推理, 对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很大益处, 而且要意识到数学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非逻辑的因素, 当然也有美的因素, 等等.而学生能否真正对数学产生兴趣, 肯认真进行学习探索, 还主要依赖于我们教师们的教学实践.不可忽视的是,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感和自信心的重要举措, 无疑是培养兴趣的有效途径.
通过“数学建模”的活动和教学, 让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落到实处.必须明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根本任务, 并且还应当成为数学应用教学目的中的重中之重.运用数学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它离不开数学的运算、推理、空间想象等基本的数学能力.解决学习应用意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武器就是对双基的注重和四大能力的培养.在双基和四大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应用问题的渗透和平时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循序渐进.在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中, 试着设计些开放性的问题, 培养学生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积极参与, 在解题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突出数学应用能力, 就要站在构建数学模型的高度来认识并进行充分实践, 要加强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 (这也是数学应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点) 的能力的培养, 然后试着用已有的模型 (例如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量等) 解决问题, 最后用得出的结果来解释这个问题, 这就是教学中的“实际—理论—实际”的策略.它主要侧重从实际问题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运用并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 对数学问题及模型进行变换化归的能力, 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阐释和处理的能力.
二、通过“问题解决”的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实施“问题解决”的形式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1.按“问题解决”的形式设计教学过程
在“提出问题”的阶段, 教师要创设一个问题的情境, 而这个问题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 它既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又要有障碍, 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探索兴趣, 接受问题的挑战.在“分析问题”的阶段, 教师就要从观念和方法上去启发学生, 鼓励学生探索新的思路, 不怕困难, 进行独立的研究, 同时必要时开展有益的讨论和交流, 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屈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在“解决问题”的阶段, 要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要将解答过程落到实处, 把能力的培养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学习过程中融会贯通, 有效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能够感到成功的喜悦, 感受到老师的赞扬, 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在“归纳整理”阶段,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过程进行检验、评价、反馈、归纳、小结, 并结合问题解决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总结、学法的指导和改进, 而学生要通过整理归纳形成自己脑海中的认识结构, 真正将这些知识化为自己的能力, 学会学习, 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来培养自己的进取心和创造精神.这样通过“问题解决”的形式和程序来设计教学过程, 必将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益.
2.将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改造为“问题解决”的形式
例如, 我们可以将课本上的一些常规性题目, 打破常规的模式化, 使学生不再是简单的模仿练习.比如:把条件、结论完整的题目改造成只给出条件, 先猜结论, 再进行证明, 又或者给出多个条件, 首先需要在收集、整理、筛选以后才能求解或证明等, 打破这些条件规范的条条框框束缚;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先给出结论, 后让学生自己探求条件, 等等.不管我们怎么改造, 其目的还是一个, 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3.论如何加强民主党派的科学参政议政能力 篇三
参政议政的基础作用
药学院 药学一班 栾思睿 28120107
摘要: 民主党派是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政协的基本职能,也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如何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参政议政的基础性作用,对于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更好地履行职能,努力开拓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字: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中国的民主党派主要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成立的,各民主党派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基本要求。民主党派成立之初,主要是由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及其爱国民主人士组成的,带有阶级联盟的性质,反映的是这些阶级、阶层的政治要求,这使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具有了极其的广泛性。新时期的民主党派已远远不同于解放前夕的民主党派,主要表现在:民主党派的构成和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1993年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载入宪法,这使得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并且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现在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民主党派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挥民主党派在政协中的参政议政作用:
一、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在人民政协中才能更好的发挥好作用。
在人民政协的组织构成中,民主党派成员在各级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和政协领导成员中占有较大比例,在政协各专门委员会负责人和委员中,在政协机关中,均占有一定数量。只有民主党派成员的整体素质提升了,民主党派的战斗力才会增强,在人民政协中才能更好的发挥好作用。
首先,要进一步提高民主党派的入门资格。
民主党派是一个政党,这不同于其他形式的任何组织,民主党派是作为参政党来行驶自身神圣使命的一个机构,民主党派要求其自身成员是社会各界有一定代表性一定影响力的各级人士,既要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又要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要能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党和国家分忧解难,为人民传达心声谋取福祉。为此,民主党派的入门资格要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宗旨应该是少而精,决不能为了壮大自己的队伍在会员人数上搞攀比,把一些政治上不够成熟,动机上不够纯洁,素质上不够优秀的人吸收进来。为此,我们应在源头上堵住这些缺口,严把会员的入会关,宁少勿滥。
其次,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要进一步加强。
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民主党派整体素质、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客观需要。作为参政党,民主党派参政职能的发挥,参政水平与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民主党派成员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认同,取决于我们的政治素质、参政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简言之,取决于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程度。任何一个政党要承担历史赋予的使命,实现自己的政治纲领,都必须加强自身建设。
二、理清民主党派与人民政协的关系。
民主党派和人民政协二者之间是互为依存、荣辱与共的关系,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是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同共产党通力合作又互相监督、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这一政治地位决定于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出发点,不是以执政党地位或与执政党分享领导权为目标,而是以增强参政党意识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能力,更好地履行参政党的职能为目标。不然,民主党派的政治方向会改变,参政党功能会弱化。因此人民政协与各民主党派是互相协商和团结合作的关系,是鱼与水的关系。
三、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政协中的民主监督职能。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进入新世纪,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在民主监督中的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
作用。民主监督存在于民主党派政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各种场合向政协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反映。民主党派应该做到的就是发挥好民主监督功能,除了在各级各类相关会议等正式场合写提案出主意等方法外,还可以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功能,让不正之风难有滋生之地。共产党之所以要和各民主党派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不正是希望能通过参政党的监督来达到更好的长期共存吗?
4.民主党派实践参政议政工作的思考 篇四
民主党派实践参政议政工作的思考2007-02-10 16:50:1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赋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重要职责,其中,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也是多党合作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大小,集中体现在其参政议政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正确把握参政议政的内涵,是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的前提。中共()号文件明确指出,“参政”就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议
政”就是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从而进入决策,以达到参政的目的。
一、参政议政工作的现状
武威市现有六个民主党派,有成员多人,他们大多来自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国有企业等行业。民主党派成员中集聚了一大批中高级知识分子,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党派成员占总数的,有相当一部分人现已成为本单位的学术带头人和业务技术骨干。党派成员参政议政大多通过参加市、县(区)召开的各种会议、调研、视察等活动,利用提案、议案、发言、调查报告等形式,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民主党派成员中,有名同志担任省人大代表,有名同志担任省政协委员,有名同志担任市政协副主席,名同志担任县(区)政协副主席,名同志担任区政府副区长,名同志在政府部门担任实职,有多名同志担任市、县(区)政协常委和人大代表,有多名同志担任市、县(区)政协委员,他们都代表着各民主党派以不同 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发挥着参政议政的作用。
二、参政议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参政议政工作缺乏制度保障。从表面来看,参政议政的范围十分广泛,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未制定出台参政议政的具体实施细则和办法,未建立和形成组织民主党派人士就重大课题、重大项目、重大事务进行调研的有效运作机制,导致民主党派人士知情渠道不够畅通,下情了解不够,掌握知悉情况不充分、不全面、不深刻。就民主党派而言,参政议政工作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主要表现在: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参政议政总体规划;没有建立起来一系列有关搞好参政议政工作的制度,如参政议政信息反馈制度,反映社情民意制度等;没有形成一支参政议政的骨干队伍,从而使参政议政工作缺乏坚实的支撑体系。、参政议政工作未能形成合力。参
政议政仅靠党派个别成员参与协商,参与谏言献策,搞“单打一”,未能形成群策群力,没有能够较好地发挥党派的整体功能。由于缺少集体智慧的融入与渗透,提出的意见、建议往往显得视野过于狭窄,知识面不够,专业性不强,分析研究问题不深。参政议政实践中,存在与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通气不够,联系不紧,支持不够的情况,唱“独角戏”的情况较为普遍。、参政议政的方法和手段显得单一。尤其是在开展调研时,只是跑机关,找领导,听汇报,看材料,吃现成饭,对调研素材掌握、挖掘、分析、提炼不够。撰写党派提案时,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在问题吃不透、情况摸不明的情况下就“临时拼凑”。、民主党派成员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参政议政作用的正常发挥。由于历史的原由,民主党派成员中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离退休成员占党派成员总数的,党派成员的平均年龄在岁以上,有
人把这戏称为民主党派的“白发现象”,年龄上的“断档”,影响了参政议政作用的正常发挥。民主党派中约有的成员分布在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国有企业等行业,而在金融、法律、贸易、经济管理等行业,几乎是一个空白,党派成员分布界别的不合理,难以适应参政议政的需要,难以使参政议政工作更好地服从或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这些关键领域正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需要加强和完善的薄弱环节,亟需要听到民主党派的呼吁和独到见解。
三、对策、参政议政应规范化、制度化。做好参政议政工作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制度,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健全参政议政制度,如:民主党派实施参政议政的细则和办法,包括民主党派人士就本地区重大事务、重大课题,开展调研的制度,党派领导参与提案办理的工作制度,相关单位办理提案前要充分听取党派意见,召开听证会的制度等,力求使参政议政的内容具体化,在实践中有章可循,易于操作,以避免工作中的随意性。二是要把参政议政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强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参政议政领导小组,有条件的党派应组成相对稳定的吸收本党派各方面专家、学者参加的参政议政领导小组,专门研究和服务于这项工作。要在民主党派内部建立和完善参政议政的相关制度和硬件设施,构建参政议政信息网络,建立和健全反映社情民意的制度、态势分析制度和参政议政信息反馈制度。要建立参政议政的支撑体系,组建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知识全面的参政议政骨干队伍,为参政议政提供智力支持。、参政议政应发挥党派成员的群体优势。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要改变由少数几个人“支撑”、“包揽“的状况,应该充分发挥党派成员的群体优势,集思广益,广纳良言。发挥党派成员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成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鼓励
党派成员“提一条合理化建设,献一计良策,进一席诤言”;在民主党派内部大力开展“一人一议”和“一支部一议”的活动;对参政议政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和支部要予以表彰,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利用民主党派开展的一些重大活动,及时向党派成员通报参政议政的情况,就市委、市政府较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支持并鼓励他们开展调查研究,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参政议政要形成党委命题、党派调研的工作机制,讲求工作方法。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要积极争取中共党委的帮助与指导,主动加强联系,多联络,多沟通,多交流。尤其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参政议政,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党委命题,党派调研,政府采纳,部门办理”的工作机制,这样有利于调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参政议政要讲求工作方法,民主党派成员在参政议政实践中,要真正
沉下去,蹲下去,深入到基层第一线,直接与群众对话,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过细地了解真实情况。要善于辨别那些似是而非的假情况,假数字,假政绩,假经验,假典型,善于在比较、鉴别中多方位、多侧面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总结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要在挖掘提炼上动脑筋,花气力,下苦功,鼓实劲,献出高水平的良策,体现党派的水平。不要一哄而上,倾巢而出,不要图排场,走过场,凑热闹,更不能”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参政议政必须着力改善党派成员结构。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水平,还必须改善其成员结构,使成员的结构逐步具有“四性”,即政治上的继承性,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优良传统;分布上的代表性,要有重点分工范围和各个方面的有一定代表性的人士;年龄上的合理性,各个年龄段的成员人数比例合适,形成梯次结构;能力上的全面性,要有各个方面各种类
5.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思考探讨 篇五
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党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深化认识和改进工作两个方面的问题,作些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一.正确认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性质、特点和要求,是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的前提。在认识和把握参政议政工作时,应明确如下几点:
(一)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是一种规范和有责任的政治行为。
中共中央《意见》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行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和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民主党派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力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各民主党派章程总纲中也明确:一切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准则,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遵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些原则和民主党派参政党的性质、地位及作用,规定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内在属性和基本要求,即: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是有规范要求的和有责任的政治行为,要求承认并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系内开展活动,遵循现行政治体系的运行规则、运作程序、行为标准和价值取向;要求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服从于和服务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崇高理想,与中国共产党共同承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只有如此,民主党派才能使自己的参政议政工作纳入国家政治体系,并受国家政治体系的支持,在这一政治体系的框架内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进,才能有为有位,形成合力,得到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赞同支持,在实现宏伟目标的伟大事业中,取得富有建设性的积极有效的成果。
(二)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是一种有组织和有秩序的科学行为。
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是高层次的政治性活动,本身具有权威性、广泛性、代表性、科学性和独特性。这一特点要求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一方面应从政党的层面着眼,从参政党的职能出发,要敢于和善于从政治上正确地代表和反映成员及所联系群众的合法利益、合理愿望和合理要求;要通过自身的信息渠道,了解和研究社情民意,把成员中分散的意见、建议、批评和要求,转化为集中的、有组织的、科学的参政议政行为;要发挥自身的组织功能,协助中共各级党委和政府做好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维护安定团结的工作;要组织和动员广大成员积极参加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发挥人才、智力优势,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另一方面,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广大成员的政治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加强对成员的培训和引导工作,使他们的愿望、要求和意见、建议,更加符合实际,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三)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是一种多层次和多形式的整体行为。
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和发展,形成了比较成熟和相对固定的基本模式。在层次上,有中央的活动,也有地方组织的活动;在形式上,有通过组织进行的,也有以个人身份进行的;在内容上,则涉及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总的是参与决策、参与执行、参与咨询、参与监督四个方面。具体来说是民主协商、参加人大、政府任职、参加政协、特约工作、对口联系、课题调研、书面建议、动态反映、协调关系、参加检查、支边扶贫、咨询服务、外事活动、对外联络、岗位奉献等十六项工作。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和十六项具体工作,构成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有机整体。因此,认为民主协商、政府任职是少数领导人的事,与大多数成员无关;认为咨询服务、智力支边是不务正业,与政治无关;认为参政议政起不了什么作用,难以有所作为等认识,都是不全面的。
(四)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是一种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实践行为。
实践性是我国民主党派的一大特征。我国民主党派不同于西方政党那样的主要在政坛上清谈和相互攻讦,而是在为实现共同目标的实践中作出贡献,在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中不断前进。这一特征决定了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有一个在理论上不断探索、政策上不断完善、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共中央《意见》明确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中共中央《意见》公布以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在实践中又丰富了新的内容,创造了新的形式。如特约人员工作由“四员”发展到“七员”,民主党派领导人参加外事活动,民主党派领导人联合考察和专题调研,民主党派与中共地方党委、政府联合进行的区域性、地区性建设与发展合作等。因此,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认识上,还
需把握两点:一是参政议政工作不能一下子尽善尽美,本身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要求过快、过急、过高是不现实的。二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形式和内容,要在多党合作的总格局中,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新理论,总结新经验,探索新形式,开辟新领域,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使之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对参政议政工作,固步自封、僵化的认识是不全面的。
(五)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是一种团结和提高成员的多功能行为。
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曾在一份关于民主党派工作的材料上批示:“一个政治团体不谈工作,是无法维系成员,也势必永远陷入人事纠纷中。此件中所说找出参加和配合文教工作的办法是必要的,其他民主党派恐亦须解决此问题。”这一批示很好地说明了参政议政工作在民主党派团结、维系成员和提高成员素质中的特殊作用。民主党派成员参与本单位的学习固然是重要的一方面,而组织广大成员投身于参政议政的各项活动中,有利于广大成员在实践中,深化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认识,认识和体验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传统,学习正确发挥参政议政作用的经验。在参政议政的实践中提高成员的组织程度和觉悟程度,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质量和水平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中共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对多党合作的认识程度和为民主党派创造知情出力条件的程度;一方面也取决于民主党派自身思想建设、机制和队伍建设所达到的程度。前者是外部条件,后者是内部基础。从内部基础看,民主党派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需要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
(一)在各级领导人和广大成员中,进一步牢固地树立正确的参政议政意识。
参政党的意识如何,直接影响着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的发挥。正确的参政党意识应包括这么几项内容:一是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有深刻的共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是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政治基础,也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指导思想,规定着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方向。民主党派对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认识程度越高,参政议政的自觉性就越强,发挥的作用就越好。
二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明确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它既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起构成我国政治体制的框架,又界定了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民主党派应恪守的制度和行为规范。对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有明确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民主党派才能自觉地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正确地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团结合作的意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是民主党派在几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光荣传统,是民主党派政治上、思想上的一条主线。牢固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就是要加强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意识;加强同中国共产党和衷共济、风雨同舟的意识;加强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和中心任务发挥建设性作用的意识;加强在团结和谐、民主求实、协商沟通的气氛中进行参政议政的意识。
四是充分认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与西方两党制、多党制的本质区别,深入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自觉抵制西方两党制、多党制的影响。
(二)在1997年换届完成政治交接的任务中,注意交接好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正确履行参政党职能的传统和经验。
1997年,各民主党派中央和省级组织将举行换届,要顺利实现领导班子成员新老交替的同时,圆满完成老一代领导人同新一代领导人政治交接的重要任务。政治交接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使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在几十年的历程中积累下来的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亲密无间、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光荣传统和正确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宝贵经验,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这是民主党派弥足珍贵的一笔政治财富。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在广大成员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个人的政治水平、思想水平、专业造诣、社会影响、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就是他们热爱民主党派工作的敬业精神和领导广大成员开展参政议政工作的卓越才能及宝贵经验,这是民主党派弥足珍贵的一笔精神财富。从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修养和工作上继承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所创立的光荣传统,学习老一代领导人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弘扬老一代领导人的道德情操,是对民主党派新一代领导人的政治要求,是新一代领导人尽快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成为合格的参政党领导人,领导广大成员进一步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
(三)着力培养一批新一代的社会活动家。
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最终要通过个人来完成。民主党派成员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个体的综合素质和队伍的总体水平如何,对民主党派的社会形象、作用发挥都有相当的影响。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不仅是一个方面造诣颇深的专家学者,也是享誉中外的社会活动家。他们以自己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活动能力,扩大了民主党派的影响,为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1997年民主党派中央和省级组织换届实现新老交替的任务后,老一代领导人将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新一代领导人将走上领导岗位。而新一代人士中,相对来说,专家学者多,社会活动家少,从事经济工作的人士也较少,他们进入领导岗位后,角色转换的跨度较大,不可避免地要有一个适应周期。因此,培养一大批新一代社会活动家,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摆在了民主党派的议事日程上来。
社会活动家产生于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大课堂中。民主党派和有关方面,要通过铺台阶、搭舞台、到实践中锻炼等方式,尽快培养出一批新一代的社会活动家。新一代的社会活动家应是继承老一代传统的、又具有时代特征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即具有坚定、清醒和敏锐的政治素质;民主团结、不断进取的思想水平;铁肩担道义、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学识渊博、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善于统筹协调、具有深谋远虑领导才能的人。
(四)建立健全服务于参政议政的各项工作机制。
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是参政党的组织行为。随着参政议政工作的深入开展,必然要求民主党派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给予组织的保证。主要机制有;一是组织网络机制。就是通过在领导班子中明确专人负责、成立专门工作机构、配备专门人员等措施,领导组织、协调部署、督促推动本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通过组织机构和网络系统,将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的参政议政工作,纳入统一的系统,将参政议政工作,建立在集中成员的集体智慧之上;将提出意见建议的工作,建立在选题、立项、调研、论证、定稿的科学程序上;将推荐参政人员的工作,建立在民主集中、优中选优的选拔制度上。
二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机制。就是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的信息渠道,及时准确、广泛深入地收集、反映成员及所联系群众对国际、国内重大问题的态度,对中共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意见建议,对形势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反映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认真研究和科学分析,形成本党派的意见建议,供中共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研究采择。
三是发现和培养参政议政人才的机制。就是要建立和健全一整套发现和培养参政议政人才的科学、规范的程序和制度。在组织发展中,注意发展代表性大、参政议政能力较强的人士;在领导集体成员和工作骨干的培训中,增强学习参政议政传统、经验和方法的内容;在民主党派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注意发现和选拔有参政议政才能的人才。使组织发展、领导集体成员和工作骨干的培训、新一代代表人物的选拔,同参政议政工作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是机关工作为参政议政服务的机制。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组织机关,是民主党派一级组织的工作机构,在民主党派开展各项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加强机关建设中,应针对机关工作与参政议政工作相互脱节的问题,增强机关工作要为参政议政服务的意识,明确赋予机关为参政议政工作起到咨询、参谋和办事作用的职责,在机关中树立人人争为参政议政工作做贡献的风气,并将这项工作作为干部考评的内容。
6.让校园参政成为民主历练 篇六
学生参与学校的最高议事机构, 举凡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重大改革举措等重大事项, ——与闻, 这样“彻底”的民主参与设定, 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南开大学校长将其称为“公民的民主体验”, 并不为过。
此前, 国内大学在“校园民主”方面做过很多探索, 并形成了许多积极有效的参与形式。像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提案委员会”, 就是学生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的纽带;清华大学的“校长接待日”, 更是在校领导与学生之间建立了一条直通渠道。诸如此类大学生“参与式校园治理”的做法, 在推动学校治理模式产生变化、切实维护学生利益的同时, 也引发了一些新思考。
学生提案委员会也好, 校长接待日也罢, 还有南开的学生校务委员制度, 这其中的主导力量, 主要的依托者依然是学生会。这样, 也就随之产生了一个问题:参与学校最高议事机构的学生会主席, 如何才能不沦为民主的摆设、不做花瓶?
这样的担忧并非多余。很多大学生对于学生会主席之类的“学生官”并不完全买账, 认为学生会诸事毫不关己, 对之毫无热情。而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去年的开学典礼上甚至直斥“学生官场怪状”, 并批评现在部分学生“跑官要官”, 功利心重。凡此种种, 均使得人们对于学生会的代表性产生疑虑, 一些极端的意见甚至直指学生会的存在价值。
作为学生自己的群众性组织, 学生会当然应该是代言学生的基础性机构, 并不存在去留问题;现在需要做的, 是提高其权威性、代表性。惟其如此, 才能使得“校园民主”真正深入人心, 并成就民主治理、公民参与这盘大棋。
具体而言, 一方面, 必须从源头抓起, 即坚持学生会成员产生的民主选举, 而非学校指定。学生会主席本来就是学生的代表, 就应该经过充分的民主程序, 由大学生自行选举产生出来, 学校只负监管职责。只要程序合法, 学校并无越俎代庖的权力和必要。如果校方过多考虑自己意图的落实, 总想着控制甚至操纵学生会选举, 则只能事与愿违, 越来越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
另一方面, 在学生会干部履职的过程中, 也应该有监督、有问责。既不能放纵私意, 无视学生公意;也不能充当好好先生, 无为而治。学校相关部门的管理当然很重要, 而学生的自治也颇有践行的必要。比如, 学代会能否正常召开, 是否建立事关罢免的相关机制, 等等, 这些制度并非仅仅是一种形式, 更不是什么社会体验, 而是切切实实的民主历练。
7.论如何加强民主党派的科学参政议政能力 篇七
就目前而言,内控管理制度已得到普遍的认同和应用, 然而,由于内控管理制度在我国应用的时间不长、制度不成熟等,上海长江汽车检测维修公司对内控管理制度的应用存在意识薄弱、执行不到位、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最终阻碍内控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公司的治站方针是严治站、宽待客、重信誉、创文明。为了贯彻落实方针,务必就要加强公司的内控能力,提高管理水平。
汽车维修行业即是对汽车进行检测修理和维护保养。 追溯汽修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知道其起步晚, 而今的汽修市场也还未被充分开发,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的汽修市场大致情况为:国营单位是汽修市场的先行者;汽修企业的经营由传统单一化向开放多元化发展;家用小型汽车迅速占据汽车市场的份额;外资企业竞相进入汽修行业。从这些现实背景考虑,我国的中小型汽修企业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由企业内部管理出发,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内控管理制度的涵义和必要性
内控管理制度是以成本和效益相结合为前提,为了防止依靠职权把投入的成本和累计的差额变为合理的机制。 内控管理制度有五个要素,包括:环境控制、风险评估、活动控制、交流与信息、监控。汽修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精确度的保证和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汽修企业实行内控管理制度是为了达到操作性、信息性和合规性三大目的。操作性是指企业每一种经营活动;信息性是指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合规性是指企业所要遵循的法律法规。为此,内控管理制度能更好提高汽修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展开、财务信息的可信度、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提供一定的保证。
首先,内控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能更好的实现汽修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因为内控管理制度能够促使汽修企业更好的规避风险以及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 最终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成长。其次,内控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是提高内控管理水平的关键点。内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内控管理水平高低息息相关,为此,内控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十分有必要的。最后,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做好内控管理工作, 为此,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是不可或缺的。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上海长江车检测维修公司内控管理的现状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企业管理者并不重视内控管理制度,从而导致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少对内控管理的监督和评价, 同时,企业并无主动强化自身的管理且缺乏动力。和外国企业对比,企业管理者在管理层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汽修企业制度不与时俱进,企业的发展将停滞不前。企业管理者应在内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过程中及时吸取教训和经验。第二,虽然内控管理制度已在一些企业中得以运用, 但因为企业不能正确认识该制度、执行力度不足、监督不到位,致使内控管理制度难以发挥作用。第三,企业管理者惯性把控制权、监督权和执行权集于一身。这种情况将导致一些管理者位于企业之上,所制定的内控管理制度将无法约束这部分的管理者。
此外,从汽修行业的五种竞争力模型,即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市场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和行业内竞争者的竞争能力这五个方面来分析,现今的汽修行业竞争程度激烈,企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向上。
1、控制环境不协调
控制环境不一致是由于员工对于主动参加和接受内控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培训时间过长,深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行政管理的氛围浓郁,管理者惯性独自制定决策,员工总是被控制。为此,企业的大多数员工参加内控管理的意识、价值观等都无法适应内控管理制度的要求。在汽修行业,有部分中小型企业正是因为内部控制环境不协调而给企业各方面工作带来不便,更有甚者导致了企业的倒闭,为此,企业要通过内控管理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 并创造一个合适的控制环境。
2、对企业内控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中小型汽修企业的管理者一般较关注短期的经营业绩,长远的发展考虑较少。并不重视长远的规划目标,走一步算一步的思想比较严重,因此在内部控制方面花的时间和精力更是少之又少。由于企业高层管理者并没认识到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内控管理制度的作用就不能有效的发挥。就算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内控管理制度依旧如同虚设,因为基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不了解内控管理,并把内控管理看作是监督机制的另一个说法。为此,就会出现遇到问题就选择逃避,不向上级反映以及随意执行上级交待的任务等问题,最终将导致内控管理制度的作用付之东流。
3、内控管理信息滞后
中小型汽修企业的内控管理信息滞后,不能及时准确反映企业的现状,从而阻碍内控管理工作的效率。有效的、 合理的内控管理能够全面反映汽修企业的发展现状,而不合理的内控管理将会导致企业信息滞后,最终致使管理者不能准确作出有效的决策。就当前我国汽修行业内的内控管理发展状况而言,多数中小型汽修企业的内控管理信息一般都是单向的,这将会对企业内控管理信息的及时更新造成严重影响。为此,内控管理信息的及时更新将会严重影响中小型汽修企业的发展。
4、中小型企业难以有效进行内部审计工作
作为内部控制最有效的评价反馈方式,内部审计能够科学地反馈出内部控制工作运行的详细情况。资源保障、 独立性这两方面是建立完整内部审计体系的关键。但是从当下大部分中小型汽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完整的内部审计体系难以建立,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也难以实现。 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的中小型汽修企业规模较小,资源有限且未将内部审计部门从财务部门中独立出来。这使得内部审计体系缺失了完整性和独立性,内部审计工作也难以运行。
5、相关工作员工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中小型汽修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和其内部管理水平休戚相关,而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呈正相关的关系。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二是整体的业务素质。 但是目前,根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调查,从事汽车维修的技术工占63.4%;从事技术及管理工作的占26.2%; 在从事汽车维修的管理人员总体中,部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此外一些管理人员在上岗之前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整体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还有待提高。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1、重视内控管理制度
中小型汽修企业管理者要端正对内控管理的态度,客观、正确的认识内控管理。管理者要优化内控管理的方式, 制定贯穿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的内控管理制度,并通过内控管理制度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全面的管理控制。同时, 管理者应通过内控管理制度来重点关注企业经营风险预防,从而更好的提高风险规避的能力,最终提高中小型汽修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水平。另一方面,管理者应通过内控管理制度来检测出企业所存在的风险和问题,高度重视这些风险和问题,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2、完善内控管理制度
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度,能够不断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水平。为了降低中小型汽修企业违法行为的次数,企业应当完善内控管理制度。首先,中小型的汽修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制约机制以及内控监督机制。在完善制度时,要一再强调员工自身的职权,并对工作的流程做出严格的规定, 特别是重要的工作业务,要制订双签制,从而防止个人独断。紧接着,要制定事后监督制度,中小型汽修企业要加强对各项工作流程的监督。最后,中小型的汽修企业要建立只对董事会负责的审计部门,在审计部门的监督中,要实施会计内控机制,从而进行更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3、加大对信息化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对中小型的汽修企业管理越加重要。保证信息沟通的通畅能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全面、正确的信息,并通过不断加强与各部门员工的沟通,发现企业管理中的不足,从而能够及时完善内控管理制度。中小型汽修企业在开展内控管理工作时,要利用好信息技术,并对管理的理念进行创新。同时,信息技术在风险评估的提高和预警的准确度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中小型汽修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共享,从而能够及时准确掌握企业的现状,最终为企业的经营安全提供保障。
4、建立内部审计委员会,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中小型汽修企业在建立财务审计内部机制的时候除了要将财务审计部门与其它职能部门分设开来以外,还需要对财务审计部门人员制定工作规范,避免与其它部门建立利益关系。财务审计的工作开展要按照规范化的规章制度进行,保证财务审计报告数据的真实性。除此之外,汽修公司应根据自身的需要去配置优秀的会计师、工程师、审计师以及律师等。
5、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于企业的管理而言,增强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必须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培训学习方案,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使管理人员能更好地开展企业管理工作。
五、结语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型汽修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在不断涌现。对上海长江汽车检测维修公司而言,在现今的时代发展背景之下,其将面临新的挑战。因而,长江公司需随着优秀的中小型汽修企业的步伐,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并跟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对内控管理制度进行相对的调整,从而充分发挥内控管理制度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建立优良的内控环境才能促使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摘要: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我国的中小型汽修企业无疑面临着愈加激烈的外部竞争。中小型汽修企业要想屹立于市场就必须加强对内部管理的认识,重视内部管理的工作,从而促进企业高效运营。本文主要阐述了内控管理的涵义和必要性,并通过介绍上海长江汽车检测维修公司内控管理的现状以引出中小型汽修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所存在的问题采取一系列对策,最终加强中小型汽修企业的内控能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8.论如何加强民主党派的科学参政议政能力 篇八
一、改变大学内部的决策权归属问题
真正发挥教授治校与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 学校的各项决策应该是集体智慧碰撞的结晶, 关乎学校发展的政策性、方向性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众多事宜的最终决定权, 应该通过集体讨论才能决定。要尊重知识, 尊重学术, 让学校校长、书记及众多的校领导不再拥有“一锤定音”的权力。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过, “与教授相比, 校长并不重要, 校长不过是率领职员给教授搬凳子椅子的人”, 让学校的发展掌握在更多的专家、学者手中。
二、贯彻科学发展观, 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工会作用
高职院校工会是教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 是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在高职院校面临规模扩大, 结构调整, 内部改革的大背景下, 高职院校工会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大局, 全面履行维护、参与、建设、教育四大职能, 最大限度地团结教职工, 不断激发教职工的创新能力, 凝聚教职工的聪明才智, 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2,3,4]。在代表和组织教职工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过程中, 协调各个方面, 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 切实维护学校整体利益和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做好发展、改革、稳定工作, 构建和谐校园。
三、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工作的惩治保障作用
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是高校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对于工作中曝露出的问题, 要坚持实事求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坚持惩处与保护并重, 达到以惩促防、以案示教的目的[5]。学院纪检监察机构深入学院的各项重大工作, 严格规范学院招生工作、教材图书及大宗物资设备采购, 基本建设工程严格实行公开招投标, 严把审计关, 对基建维修工程严格实行工程结算审计。实行项目廉政责任的申报制, 通过项目廉政责任申报表核查的结果, 督促各职能部门按政策要求规范完成工作职责, 完善现有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及纠正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保证各个职能部门按照现有管理体系的要求有序运转, 既注重采用惩治手段来纠偏, 更注重运用预防的思路, 通过各种专项检查加强教育, 推动完善制度、合理配置权力等措施来完善学院现有管理体系, 以确保和促进学院民主科学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四、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制度
推行校务公开既是落实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推进高校民主建设的需要, 又是强化权力制约, 防止权力滥用。学院校务公开必须规范化和制度化, 每年要定期开展检查, 认真落实, 坚决防止和纠正不公开、假公开与不及时公开的问题。
五、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发挥教职工的作用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让广大教职员工与广大学生参与到纪检监察工作中来, 进一步落实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应当公开的一定公开, 即便是没有相关规定, 可以公开的也一定尽量公开, 这是推进高校民主建设的需要[6]。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教职工与广大学生广泛参与的高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实施“阳光招生”、“阳光评奖”、“阳光收费”、“阳光采购”系列工程, 提高校务公开的含金量, 真正实行群众路线, 让广大教职工参与到管理与监督中去, 使教职工有更多的知情权, 获得深厚的群众基础。
六、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 激发院校民主科学发展活力
积极引入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和现代管理理念, 建立服务到位、机制科学、管理顺畅、注重效率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7]。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 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建立班子成员系统管理体制下加强横向合作、综合协调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岗位职责管理、岗位聘任管理等制度和业绩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推进学院内部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及各方面工作体系的改革创新, 增强基层组织和学院整体管理运行系统的活力, 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加强产业、后勤、财务、教务、人事等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工作廉政风险防范预防制度建设;加强具有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学生职业素质、就业教育管理服务体系等方面制度性机制性建设, 不断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方针, 进一步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 大力推进校务公开, 充分发挥教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进一步深化学院后勤改革, 注重人员管理、资产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等机制制度的建设, 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摘要:本文从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的前提条件入手, 论述了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的方向与途径, 指出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程度取决于决策权与民主的发展水平, 具体分析了高职院校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的构成内容, 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实践要求和工作举措。
关键词:高职教育,高职发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参考文献
[1]刘晓华.取消行政级别不如去“官僚化”[J].教育与职业, 2010, 10:82-82.
[2]丁胜如.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05, 20:4-8.
[3]王兆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工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2008-10-17.
[4]李双定.浅谈新时期高职院校工会工作的开展[J].工会博览:下旬, 2009, 2:52.
[5]陈明.加强高职院校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的举措[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9, (4) :74-77.
[6]张孝理, 张振平, 杨大圣等.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1-4.
【论如何加强民主党派的科学参政议政能力】推荐阅读:
浅论如何加强配网安全管理10-05
浅论如何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07-12
试论如何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08-06
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09-27
浅论语文教师如何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07-26
对如何加强合规信贷的几点思考06-18
浅谈如何加强高校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09-05
企业如何加强环保07-26
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主动学习品格的培养08-27
如何加强学生管理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