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寝室节水方案(通用12篇)
1.大学寝室节水方案 篇一
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创建文明校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广大同学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丰富学生生活,崇尚宿舍文明行为,营造浓郁的寝室文化氛围,激励学生遵纪守法、奋发向上,推动我校“文明、规范、温馨”的寝室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评选条件
1、精神文明建设好。寝室全体同学积极向上,关心同学,关心学校,文明礼貌,不播放、不收听、不张贴黄色影像、歌曲、字画。
2、内务整理、卫生好。严格按照寝室规范化管理要求,搞好寝室卫生和内务整理。
3、遵纪守法好。寝室全体同学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无违法违纪行为。
4、公物爱护好。寝室全体同学自觉爱护公物,节约水电,无损坏公物,违章接电、用电和浪费水电现象。
5、团队精神。寝室全体同学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关心、互相督促、共同进步,自觉维护寝室、班级和学校荣誉。
二、评选内容及量化分数
1、寝室内务、文化及卫生(55分)
(1)寝室值日制度健全、落实,卫生设施齐全;(5分)
(2)地板、墙壁、门窗整洁干净无污痕,天花板无蜘蛛网;(5分)
(3)寝室清洁,无异味;(5分)
(4)毛巾、口杯、牙刷、牙膏、桶、脸盆、热水瓶等物品摆放整齐有序,衣服无乱挂现象;(5分)
(5)桌、凳摆放整齐,桌面干净、整洁,日常用品无乱放现象(5分)
(6)床面整洁,被子叠成方块并与枕头一道统一方位摆放;(5分)
(7)室内卫生工具及杂物摆放整齐;(5分)
(8)箱子 、行李 、及包裹等物品摆放整齐;(5分)
(9)走廊干净,无污痕。(5分)
(10)鞋子摆放在鞋架上,要按鞋子种类 、高低顺序 、依次摆好,且做到鞋尖朝墙。(10分)
2、寝室纪律(45分)
(1)按时作息,无人睡懒觉,没有晚归和不归寝的学生;(5分)
(2)午休和晚休就寝时间不赌博、不喧哗、不吃零食;(10分)
(3)遵守社会公德,不向窗外扔果皮、垃圾等;(5分)
(4)服从管理,不乱接乱拉电线,出寝室要关好门窗;(5分)
(5)爱护公物,节约水电。(5分)
(6)上课时间不得到寝室玩耍。(5分)
(7)无打架斗殴、偷盗、玩火 、触电 、烫伤 、磕伤 、撞伤等事故的发生。(5分)
(8)不到学校禁地去玩耍。(5分)
三、评比方法:
1、学生“文明寝室”评比在学校领导的下进行。值班教师每天督促学生对寝室检查量化;每月末学校对学生宿舍进行一次总检查。
2、学生寝室月得分=学生检查平均分+学校检查平均分。
3、“文明寝室”每月评一次,综合得分在前六名的均为“文明寝室”。
四、奖惩办法
1、“文明寝室”由学校颁发“文明寝室”锦旗奖金。
2、连续两个月在最后一名的寝室,学校通报批评,且所在班级不 能评为“先进班集体”,该班班主任期末考核扣减5分。
2.大学寝室节水方案 篇二
现代高校宿舍时学生学习、休息、娱乐、社交的重要场所。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据统计高校学生每天在寝室的时间超过10小时, 有的甚至达到15小时, 从某种程度上说, 学生寝室就是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家。因此, 寝室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寝室环境有利于同学之间增进友谊和感情,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也体现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学生寝室卫生如何还关系到学校的形象, 反映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 是学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保证。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的能力, 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寝室不卫生现象
(一) 物品随意放置
部分寝室物品杂乱无章, 摆放无序, 习惯于随手乱放。凳子用好后不能及时放进桌下。化妆品、生活用品等物品也是东一件西一件, 不能做到物归原处;桌上、桌下甚至床上都能找到食物, 用于学习的课桌变成食品柜、杂货铺;床下鞋子、袜子乱扔, 经常不能成双, 有已经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却只有孤零零的一只。
(二) 生活垃圾乱扔
不少寝室里经常发生垃圾危机。特别是周末回校后, 寝室里食物太多, 导致食品垃圾成灾, 垃圾桶里装不下溢出桶外, 地上瓜子壳、水果皮等应有尽有。为图省事, 个别人随手扔到窗外, 也不会管会不会影响到他人或公共卫生。
(三) 楼道成为公共垃圾站
寝室打扫出来的生活垃圾不能很好的进行及时处理, 统统堆到走廊过道, 不去夺走几步将其扔到指定垃圾堆放点, 严重影响公共卫生与公共环境。
三、产生大学生寝室不卫生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 自主意识淡薄
现在的大学生90%以上都是来自于独身子女家庭, 他们已经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被别人安排、照顾一切生活。即便进了大学校园, 思想上、生活上还没有完全脱离对父母的依赖, 不知道如何来打理自己的生活。他们不知道作为一个成年人, 应该具备最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
(二) 认识上有偏差
部分学生认为, 作为一名大学生, 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学习、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协助班级和系里做好各项社会工作上, 培养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至于生活能力以后再慢慢锻炼, 在校说的过去就行了。表面看上去很优秀的学生, 自己的生活往往很糟糕, 这种状态在学生中并非个例。
(三) 自控能力弱
部分学生比较懒散, 惰性太强。他们在寝室李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的言行, 随心所欲, 我行我素, 做事不考虑对他人、堆积体的影响, 并且不能正确对待同学的善意提醒。
四、改变寝室卫生现状的对策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导致了大学学生的文化素质、自身素质良莠不齐, 独立意识、自理能力千差万别, 家庭经济条件相差悬殊, 这一切决定了在大学寝室卫生管理方面需要有所区别、分别对待, 同时, 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学生工作人员、各级学生组织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局面。
(一) 完善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管理体制
1.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继续进行不定期检查, 每次检查结果进行公示处理, 严重者给予相应的处理, 每月组织一次一次综合大检查, 让各个老师掌握第一手资料, 促使学生工作的开展, 以增强日常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2.对于辅导员老师的突击检查结果进行加倍扣分或相应处分基础加一等级处理等惩罚, 以寝室长、班长、学生会干部为直接责任负责人对负责人进行相应处理, 并且及时进行公示。
3.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的中电工作之一是对学生寝室卫生进行检查、督促, 帮助他们进行整改。继续加强周三大检工作, 当天将大检结果及时公布, 努力做好检查结果的准确、公正, 能以最快速度在校园进行通报, 以及及时开展相关教育工作。
(二) 卫生工作突出重点两头抓
对几百个上千个甚至千个学生寝室, 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不可能花费同样的时间、精力去管理每一个寝室, 要想提高寝室卫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职能突出重点, 关注两头, 对卫生较好的寝室, 要多鼓励、多表扬, 树立典型, 引导他们去带动、影响其他寝室。更多的是帮助他们树立一种观点, 寝室卫生环境好坏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生活能力高低, 是学生的自身素质的表现, 反应一个人是否具备了最基本的生活能力, 及时给予一定的鼓励, 梳理他们搞好寝室卫生的信心。同时, 在寝室卫生管理过程中, 工作人员对威信较高的学生应当予以交好, 因为他们可以影响、带动相当多的同学配合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干事管理, 采纳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人员的意见、建议, 能够自觉地做好寝室卫生工作。
摘要:现代高校宿舍时学生学习、休息、娱乐、社交的重要场所。寝室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寝室环境有利于同学之间增进友谊和感情,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也体现大学生的精神面貌。自主意识淡薄、认识上有偏差、自控能力弱。在寝室卫生管理过程中, 工作人员对威信较高的学生应当予以交好, 因为他们可以影响、带动相当多的同学配合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干事管理, 采纳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人员的意见、建议, 能够自觉地做好寝室卫生工作。
3.大学寝室节水方案 篇三
一、培训目的:使本院班级与学院的工作更加有效的施行,进而促进办事效率,增强同学们的组织纪律性,提高整个学院学生水平。
二、培训对象:2011级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所有寝室长。
三、培训具体时间安排:
四、培训计划:
第一次
时间待定
地点待定
培训内容动员报告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创建干净、整洁,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学生寝室。以规范学生寝室内务、提高学生生活质量为切入点,开展文明寝室的创建活动。通过加强对学生文明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学生宿舍的管理,把寝室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规范学生基本行为,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当代学生的良好风范和形象,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强调做好寝室管理工作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希望全体寝室长努力工作,创造成绩,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作出贡献。
第二次
时间待定
地点待定
培训内容以寝室的“卫生”、“安全”、“文化”三个方面为主题。卫生方面,大学生宿舍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休息的重要场所,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精神风貌,切实搞好寝室卫生是每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安全方面,寝室安全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需要大家共同维护,要始终牢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使命。文化方面,好的寝室文化会有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关爱同学,帮助别人要从小事做起。这三点在我们学院推进文明寝室的建设中是重要的内容。同时让公管会和相应工作人员代表对学生寝室目前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通报,分析了原因,提出加强和改进寝室管理工作的意见,从而提高我院学生日常管理的力度,加强学生日常生活的服务和指导,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寝室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信息沟通。
第三次
时间待定
地点待定
培训内容组织大家学习《南昌大学学生手册》中有关宿舍方面的知识,加以引导、解析,深刻大家理解。
第四次
时间待定
地点待定
培训内容学习交流、交谈学习心得体会、让大家以提问、建议形式进行,老师等相关人员进行解疑、采纳。
第五次
时间待定
地点待定
培训内容组织考核:为了检验学习效果,把培训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学院相应组织应统一制作测评试卷,对学院社长培训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中心统一颁发合格证,并抽出一部分优秀学员;不合格者待岗培训,通过第二次考核仍不合格者,扣相应个人综合素质分,并不得担任舍长。
五、培训要求:
1)从思想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学习,认真处理好日常工作与培训的关系。
2)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所有工作人员不得无故缺勤,培训学习必须有员工签到记录和培训学习记录,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者,需辅导员提供批准请假条,否则一律作缺课处理,缺课两次者不授予合格证书。
3)同学们应每次课提前十分钟到场,并签到,课中注意课堂纪律,中途不得随意离开教室。
4.文明寝室建设方案 篇四
为配合我院“三风建设”和我班班级建设,创造良好的寝室氛围,让寝室更清洁、舒适,使寝室成为另一个学习场所,我们寝室经商讨确定了如下的寝室建设方案。
一、思想方面
1、思想上要上进,积极进取,要有目标和理想。
2、加强政治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3、提高思想素质,强化道德修养。
4、讲文明、讲礼貌。
5、经常自我反思与教育,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小活动。
二、工作方面
1、积极工作,做事要踏实。
2、工作要讲究效率。
3、要有责任感,不要随便推卸责任。
4、考虑事情要周全、细致。
5、要以大局为重,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
三、学习方面
1、学习要坚持不懈。
2、学习过程中要有方向、有目标。
3、学习态度要端正。
4、作业要独立完成,多讨论。
四、纪律方面
1、纪律观念要强。
2、要有组织性,协调性。
五、生活方面
1、生活要简朴、不要铺张浪费。
2、避免在经济上攀比。
3、生活作息时间要有规律。按时起床,不睡懒觉。
六、卫生方面
1、要讲究个人卫生,也要讲究公共卫生。
2、每天扫一次地,每三天拖一次地(轮流)。
3、桌上物品、书籍要摆放整齐。
4、不要随地乱丢垃圾。
5.文明寝室评比方案 篇五
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创建文明校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增强广大同学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丰富学生生活,崇尚宿舍文明行为,营造浓郁的寝室文化氛围,激励学生遵规守纪、奋发向上,推动我校“文明、规范、温馨”的寝室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选条件
1、精神文明建设好。寝室全体同学积极向上,关心同学,关心学校,文明礼貌。
2、内务整理、卫生好。严格按照寝室规范化管理要求,搞好寝室卫生和内务整理。
3、遵规守纪好。寝室全体同学自觉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无违规违纪行为。
4、公物爱护好。寝室全体同学自觉爱护公物,节约水电,无损坏公物现象。
5、团队精神。寝室全体同学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关心、互相督促、共同进步,自觉维护寝室、班级和学校荣誉。
二、评选内容
1、寝室内务、文化及卫生
(1)寝室值日制度健全、落实,值日生认真负责;
(2)地面、墙壁、门窗整洁干净无污痕,天花板无蜘蛛网;
(3)寝室清洁,无异味;
(4)毛巾、口杯、牙刷、牙膏等物品放在牙具袋里且摆放整齐有序;
(5)床面整洁,被子叠成方块并与枕头一道统一方位摆放;
(6)室内卫生工具摆放整齐;
(7)午休、晚休把鞋子放在走廊靠北墙处且鞋子摆放成线;
(8)走廊干净,无污痕。
(9)每周返校前,在家里把鞋、脚、袜子洗干净;
2、寝室纪律
(1)按时作息,无人睡懒觉,没有晚归和不归寝的学生;
(2)午休和晚休就寝时间不喧哗、不吃零食;
(3)遵守社会公德,不向窗外倒污水,扔果皮、垃圾等;
(4)服从管理,不乱接乱拉电线,出寝室要关好门窗;
(5)爱护公物,节约水电。
(6)上课时间不得到寝室玩耍。
(7)无打架斗殴、偷盗、玩火等事故的发生。
三、评比方法:
1、学生“文明寝室”评比在学校领导的下进行。舍务教师每天督促学生对寝室检查量化;
2、学生寝室月得分=学生检查平均分+舍务检查平均分。
3、“文明寝室”每月评比一次,综合得分在前5名的均为“文明寝室”。
四、奖惩办法
1、“文明寝室”由学校颁发“文明寝室”流动红旗,并给予“文明寝室”所在班级量化评比月总评中+52、连续两个月在最后一名的寝室,学校通报批评,且所在班级不能评为“先进班集体”。、“文明寝室”名额分配,二楼、三楼各两名,四楼一名。
6.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初探 篇六
学生寝室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休息的重要场所, 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学生寝室管理实践中, 笔者发现, 从大一新生到大二、大三年级的各个时间段都会出现学生申请调换寝室的现象。大部分学生申请调换寝室的理由是他们与寝室某些同学性格不和、生活习惯差异大等。不难看出, 大部分学生申请调换寝室的直接原因可归结于学生寝室内的人际关系出了问题。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 彼此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联系。作为高等院校中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 也是大学生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 它集中反映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及走向。
在学校里, 大学生除去在课堂学习和课余活动的时间, 其余大多数时候都在寝室内度过, 因此, 寝室同学间相互交往与接触的程度相对高校内其他场所而言是很集中的。然而由于生源地域差异, 生活习惯、个人爱好、性格和家庭背景等的不同, 同寝室学生之间时常会出现一些矛盾和摩擦。学生如果善于处理好寝室内人际关系, 就能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如果处理不当, 则有可能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不必要的烦恼甚至伤害。
二、大学生寝室内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 生活习惯的差异
由于来自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家庭, 寝室内的同学之间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比如说, 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作息时间冲突上。有的学生习惯深夜看书, 夜晚开灯到很晚;有的学生清晨起床过早, 且做事不注意轻手轻脚;有的学生通宵达旦沉溺于无休止的电脑游戏, 制造噪声, 这都影响到了他人的休息。
另外, 不良生活习惯很容易引发寝室成员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比如乱扔垃圾;乱放物品;不爱护寝室公物;使用寝室水电时不注意节约;爱贪图小便宜, 未经室友同意, 使用同学的生活用品等。
(二) 强烈的自我意识
寝室成员自我意识太强是引发寝室人际关系矛盾冲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如天热的时候使用风扇、在寝室大声唱歌或放音乐等不征求他人同意;寝室搞集体活动时自作主张;性格、脾气暴躁, 不接受批评意见;与寝室同学发生争议时, 不把对方彻底驳倒不罢休;经常在其他同学休息时间在寝室接、打电话, 不顾及他人感受。
自我意识强还表现于独生子女的性格弱点。目前的在校大学生中, 因独生子女的性格弱点引发人际关系问题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很大一部分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 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得失, 不为别人着想, 不懂谦让, 缺乏与人协同合作的精神;适应能力差, 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自尊心强, 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爱发脾气, 好自作主张;依赖性强, 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差, 心理承受能力弱;缺少劳动自觉性, 比如卫生值日不积极, 或完成质量很差。
另外, 个体的不良心理意识也是导致寝室内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一个因素。如有的同学自身修养较差, 个人利益看得过重, 缺乏集体主义精神, 对自己存在的不足又不能正确认识, 以致在同学中不受欢迎;有的同学自卑心理严重, 不敢与人交往, 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有的同学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好, 不愿意多参加集体活动;有的同学是因为在学习成绩、外貌或综合素质等方面实力不强, 无法正视自己, 对其他同学由羡慕到嫉妒;甚至有的同学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所有这些不良心态都容易使寝室关系变得敏感而复杂。
(三) 缺乏人际交往技巧
在进入大学前的中学阶段, 学校和家长把教育重心放在了学生的学习上, 忽略了对他们进行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为人处世方面的培养和锻炼, 因而不懂得人际交往技巧。还有的同学在上大学之前, 没有住校经历, 不适应住校生活;同时寝室里的同学来自四面八方, 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容易发生冲突, 由于缺乏交往技巧, 不懂得如何处理、应对这些冲突。
(四) 性格、兴趣爱好及价值追求的不同
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相似吸引, 即人们往往喜欢与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 这种相似包括:信念、价值观、人格的相似, 兴趣、爱好的相似, 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 年龄、经验的相似等。不同的相似吸引, 就容易出现不同的小圈子。
由于学生间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经济状况等方面的不同, 寝室里的同学之间很自然地出现了不同的生活圈。如外地学生与本地学生由于地域、性格差异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语言沟通不便, 特别容易出现分离的小圈子现象, 使学生之间的关系显得敏感而微妙;又如家庭背景迥异的学生之间容易产生隔膜, 家庭经济条件雷同的学生彼此之间更能找到共同的话题;贪玩的学生与专注于学习的学生之间, 因为兴趣与追求的不同, 关系容易淡漠。
三、解决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一) 学生自身的调适
1. 摆正心态, 有和性格不同、追求不同的室友长期共处的心理准备
心理学家认为, 不同的气质类型必然会引发不同的性格表现以及价值取向。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 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教育环境等的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有不同的价值追求, 这些不同有时候会使彼此融合, 但更多的时候会产生撞击, 处理不好会衍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作为寝室一员, 要有放低心态, 站在了解、走进、融合的高度做好和性格不同的室友长期共处的心理准备。
2. 掌握人际交往技巧, 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健康的个性总是与健康的人际交往相伴随的。个性品质优良的人, 与别人的交往也积极, 符合社会的期望, 也更能与别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 (Gordon Willard Allport) 发现, 个性成熟的人可以很好地理解别人, 容忍别人的不足和缺陷, 能够对别人表示同情, 具有给人以温暖、关怀、亲密和爱的能力。无论是处理今天的寝室关系还是以后的职场关系, 实际都反映人的社会生存能力,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大学生在保持自身人格完整的同时, 如果能够做到关心、帮助别人, 宽以待人, 平等真诚地对待室友, 培养自己的角色互换心理, 就能消除隔阂, 建立起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
3. 加强自身修养,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加强自身修养是处理寝室人际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大学生在自身修养方面应做到保持应有风度;不乱发脾气;不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论不休, 得理也应让人;尊重他人, 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应做到:不取笑别人;不强加于人;不失信于人;还应做到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 不力图改变别人, 与其改变别人, 不如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面对不兼容的情况, 可以从调整自己做起。如时间冲突, 只要适当调整彼此的时间节奏并多加注意, 也是可以避免的。此外, 寝室成员还应注意生活小节, 如爱护寝室公共设施, 做好寝室清洁卫生;不占他人便宜;在听音乐或唱歌时, 顾及他人情绪, 降低音量;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 不随意地宣布自己的钱物丢失, 以免造成室友之间彼此猜忌, 气氛紧张、压抑。
4. 加强沟通, 增强凝聚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Abraham Harold Maslow) 曾指出, 如果一个人被别人抛弃或拒绝于团体之外, 他便会产生孤独感, 精神会受到压抑, 严重的还会产生无助、绝望的情绪, 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大学里, 对人改变最大、影响最深的就是朝夕相处的室友, 寝室成员间因为不同性格和生活习惯带来的摩擦, 关键在于大家都要坦诚, 互相体谅。同学间如果有不良情绪, 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像寝室中出现的“卧谈会”就是一种良好的沟通形式。通过沟通, 可以促进了解, 增进友谊。
(二) 学校的积极调解
1. 加强学生寝室管理部门与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合作
要重视并处理好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如在寝室内部出现大的问题时, 寝室管理人员应及时与辅导员取得联系, 通力合作, 齐抓共管, 一起将表层现象和深层问题共同解决, 多角度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2. 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学生寝室
心理障碍等问题, 可能给学生造成身心疾病, 也会给他们带来烦恼, 以致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交往。学生自己可以求助于学校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 从而得到专业的心理支持, 做好心理调适。此外, 学校的心理指导老师, 也应深入到学生中间, 将来访记录中反映出来的处理寝室人际关系共性问题在保密的前提下及时与学生管理部门进行交流。要通过团体咨询或朋辈咨询等方式进行集体心理辅导和咨询, 并对学生的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进行培训。
3. 加强寝室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调动寝室成员的积极性, 增强寝室成员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 建立融洽的寝室关系不无裨益。如开展“寝室文化艺术节”, 内容可以丰富多样, 如寝室装扮大赛、水果拼盘大赛、寝室名称设计比赛、棋艺比赛、征文比赛等形式。学生寝室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参与到其中, 给寝室集体一个展示自己凝聚力的平台。又如开展“文明寝室”、“标兵寝室”的寝室评比。
4. 辅导员要切实深入学生寝室、深入学生心灵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根据的工作职责和要求, 辅导员应经常深入学生寝室, 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了解各寝室的人际关系问题, 深入学生心灵。应主动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对寝室内学生之间的矛盾和不和谐的因素要及时发现, 在萌芽阶段就给予恰当的解决和处理。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应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应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应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 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 化解矛盾冲突, 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
参考文献
[1]董珊.寝室人际关系对大学新生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6 (1) .
[2]李海燕.大学新生应如何处理好寝室同学之间的关系[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OO6 (3) .
[3]周颖.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J].青海师专学报 (教育科学) , 2009 (2) .
[4]王甫勤.大学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 2008 (1) .
[5]申艳婷, 大学生和谐寝室人际关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08 (2) .
7.寝室长会议方案 篇七
今天晚上各区人员要做的事情:
1、通知寝室长和栋层长明天2:10到经法报告厅参加寝室长会议。要签到,对于有时间冲突的可以让同寝室的人去。未去的寝室通报寝室长。
2、宿管的干部和干事在2:00钟到场。
3、负责人在各区找寝室长发言人(尽量找我们大一的干事),和愿意进行ppt展示的人。这些寝室长名字和寝室号(包括区)以及联系方式(只要寝室长发言人的)。信息今天晚上11点发给我。
会议流程
寝室长工作培训会
主讲人:邹崇金教授 时间:2:30—3:30 寝室长工作交流会
主持人:肖方莹
1.寝室长发言 6人,同大三里各2人。东西区各1人。登记姓名、寝室号、联系方式。每人发言时间1-2分钟。
2.优秀寝室ppt展示8—10份,背景音乐,(放映时关灯)(这次ppt作品中的优秀者)
人员分配
朱忆、负责干部和干事的签到。打印寝室长签到表2份。方蓉、张丹、方森利、周惠、饶晨露、王成负责寝室长和栋
层长的签到。
邢秋红、郑玉婵负责茶水。(找金老师要杯子,找管理员借电水壶)
但丁、杨光伟、谭磊、冯晓磊、负责场务:桌椅、麦克风、会场纪律。
注意:工作的时候要带工作牌。
8.寝室活动方案 篇八
本着“寝室是我家,快乐靠大家”的宗旨,在本届寝室文化周中,我们改变传统的活动方式,引进创新的理念,让同学们能够通过本次文化周,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为校园文化增添春天般生机勃勃的气息。
一.活动主题:创新、快乐、睿智、团结
二.活动时间:2012年05月04日—11日
三.活动组织:本次活动由北仑职高学生处主办,宿管部承办。
四.活动内容:
1、“我思我写”----寝室标语设计大赛(负责教师:刘云芬、胡涵东)
(1)活动要求:
寝室标语是展现寝室特色,发挥寝室成员睿智的一个比赛,在这个设计过程中,寝室成员可以根据自己寝室的特点,从激励,展示友谊,口号或者文化等各个方面设计一个标语,可以是几个字,也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个人设计,也可以集体设想。
(2)参加对象:全校寝室
(3)参赛流程:寝室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报名,每个班级最少一个。各个班级将写好的标语写上寝室号,设计人员名字,统一写在一张标语表上(附表格),由班级统一上交到5420办公室。
(4)截止时间: 2012年05月10日之前。
(5)奖项设置: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一等奖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6)对于好的标语,学校将统一制作,注上设计者的名字和寝室号,统一张贴在宿舍走廊,大厅等处,供同学们欣赏。
2、寝室美化平面图设计赛(负责教师:陈雷)
(1)活动要求:
为了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更好的装饰我们的寝室,由学校统一将寝室设计空白图交给参赛寝室,由他们在平面图上完成对寝室内布局的设计。要求能体现大方,可行,布局合理的特点,根据自己的想象,把理想中寝室设计出来并体现在平面设计空白图上。(附平面设计空白图和图简介)
(2)参加对象:全校寝室
(3)参赛流程:每个寝室发一张平面设计空白图,在寝室长会议上会统一下发。参赛寝室写上寝室号,设计者,并将设计好的设计图在截至日期(12年05月10日)内上交到5418办公室。
(4)奖项设置: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一等奖给予一
定的物质奖励。好的设计图学校将拍照,并在一定时间展览给全校同学看。3、“家的点点滴滴”----寝室生活ppt展示比赛(负责教师:胡涵东)
(1)活动要求
寝室是大家共同的家园,每一个同学大部分时间都在寝室里度过,这里充满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和喜怒哀乐,每一个住宿生心里都有一个家的故事,借此,大家可以通过寝室生活ppt大赛,将寝室生活的片断做成一张张的幻灯片,留住同学们在寝室的点点滴滴。
(2)参赛对象:全校寝室
(3)奖项设置: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一等奖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4、“心灵手巧”----寝室十字绣设计大赛(负责教师:刘云芬)
(1)活动要求
参赛作品要求手工制作,不提倡用钱购买,作品要体现积极向上,展示年轻,朝气,活力的精神风貌。或者体现校园风貌等都可以。
(2)参加对象:全体女生寝室
(3)截止时间:12年05月10日,上交到5420办公室
(4)奖项设置: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一等奖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好的作品学校将统一展览,供同学们参观,参观完后作品归还。
5、“爱护寝室环境,从我做起”讲座
(1)活动主题:开展寝室环保讲座,通过讲座,能让全体住宿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同时能积极倡导住宿生今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寝室环境,创造和谐,健康的住宿环境。
(2)活动形式:讲座
(3)主讲人:舒海松老师
(4)参加对象:全体住宿生
6、“创造和谐集体”----宿管部成员工作交流会及活动安排
(1)活动主题:为了更好的服务全校同学,更公平合理的管理住宿生,宿管部成员决定召开期中工作交流大会,会后举办一次集体聚会。增进各个班级宿管部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争取创办一个有效
率,有组织,有能力的团队(2)活动形式:会议以部长总结,会员探讨和老师寄语三部分。聚会以宿管部成员自编自导为主。
(3)活动时间及参加人员:时间定于12年05月10日。参加人员:全体宿管部成员和学生处老师。
预祝此次寝室文化节能够取得圆满成功。也希望班主任老师能够积极配合,共同完成。
北仑职高学生处
2012年04月20日
附1:标语设计参赛表格
班级 : 寝室号:
设计人员:
参赛标语:
设计人员: 寝室号:
参赛标语:
设计人员: 寝室号:
参赛标语:
9.大学生寝室同伴群体的相互作用 篇九
1 寝室同伴群体的形成
交往、共同活动和目标一致是群体形成的基本条件。通过调查发现, 大学生在选择玩耍伙伴和学习伙伴时, 选择同寝室室友的比例分别为51%, 46%.寝室既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休息的地方, 又是他 (她) 们交流思想、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活动场所。大学生一天有近2/3的时间是在集体宿舍里度过, 所以, 宿舍被称为是大学生的“第一社会, 第二家庭, 第三课堂”, 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受同寝室室友的影响自然不会小。在选择最要好的朋友时, 选择同寝室室友的比例为30%.这表明, 大学生因和同寝同学相处的时间较长, 更容易进行深入的了解, 所以, 更倾向选择同寝室同学作为自己最要好的朋友。
隶属需要是影响群体形成的重要因素。隶属需要是指个人认同他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 并以相同方式行动, 以获得安全感的需要。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往往是远离父母和亲人, 来到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而当人处于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地方时, 很容易感到莫名的恐惧和孤独。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就需要找到一种归属感, 所以, 往往就会和最先认识的、熟悉的同寝室室友“打成一片”。安全感缺乏、隶属需要强烈的表现之一。在生活中, 需要有可以对自己进行评价的参照基点, 否则就难以实现自我确认, 不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同时, 在选择朋友时, 通常要经过一个不断了解和认识的过程, 而室友之间接触的机会最多, 在生活中相互帮助, 在学习中彼此鼓励, 所以, 更容易成为要好的朋友。这些都说明, 寝室同伴倾向于建立稳定的群体关系。寝室同伴之间全通道群体沟通网络的群体结构使每个群体成员之间都保持着交流的可能性, 使群体成员之间相互的满意度达到最高。
2 同伴群体作用在性别、年龄方面的差异
2.1 同伴群体作用在性别方面的差异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 女生在选择玩伴时, 选择同寝室同学的比例比男生高出10.95个百分点, 而在选择学习同伴、好朋友时, 女生选择同寝室同学比例分别比男生高出9.12个百分点、8.94个百分点。这表明, 女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更倾向于和同寝室同学接触、交流。
2.2 同伴效应在不同年龄上的差异
通过调查、分析可得, 西南民族大学的同学们在选择玩耍和学习同伴时, 随着年龄的增长, 选择室友的人数呈现递减的趋势。对于17岁、18岁的同学来说, 绝大多数都是在上大一, 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同寝室室友一起过的, 自然受同寝室室友的影响较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生与同寝室友之外的同学相处的时间也在慢慢增多, 也就有了更多自主选择朋友的机会。
3 大学生寝室同伴群体的相互作用
社会助长又被称为社会助长作用, 是指个人对他人的意识, 包括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它与社会助长作用相反, 如果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 就被称为社会抑制或社会干扰作用。在学习上, 大学生逃课会出现“成群”的现象。因此, 对大学生自己逃课与室友逃课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同伴之间逃课的相关系数为0.302 714.由此可见, 大学生逃课与同伴 (室友) 逃课之间的关系显著。对个人绩点和同伴绩点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 个人绩点和同伴绩点之间的相关关系R=0.538375>0.5, 由此可以判断, 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从社会助长发生的机制上进行解释, 寝室同伴背景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 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意识, 使行为情景转化为具有外加激励作用的评价情景。被评价和社会比较意识的增加, 会直接提高个体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水平, 使行为过程成为由高度自我意识支配的自我表现过程。在同伴竞争背景的激励下, 与同伴群体的社会进行比较, 使个体为了维护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 满足自尊和被尊重的需要而做出的积极行为, 这样可以使个体和群体共同进步。如果在同伴之间形成一种不健康的风气, 比如对熬夜、游戏、看片等娱乐活动不加节制, 忽视了学习, 处在这样的群体背景下, 个体也很容易产生消极、怠惰的情绪和行为——社会比较机制没有发挥良好的促进、监督作用, 那么, 就会产生社会抑制作用。此外, 寝室同伴之间的关系越密切, 相处的时间越长, 各成员对寝室其他成员和寝室文化的认同感就越强, 社会助长或社会抑制现象就越明显。
综合寝室同伴群体关系在性别和年龄方面的差异, 女生寝室同伴群体之间比男生寝室同伴群体之间的社会助长和社会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低年级比高年级寝室同伴群体之间的社会助长和社会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4 结束语
大学生寝室同伴群体因为情感隶属需要和交往、共同活动的目标一致而产生的。个体差异和社会文化使大学生寝室同伴群体存在性别和年龄等方面的差异, 同时, 又普遍存在社会助长和社会抑制的作用。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的发生机制 (主要为群体背景的驱力作用和社会比较机制) 对群体关系健康、积极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以西南民族大学5 900名同学200个寝室为样本进行调查, 从寝室同伴群体的形成, 在性别、年龄上的差异, 寝室同伴群体之间存在的社会助长现象, 各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等方面来阐释大学生寝室同伴群体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同伴群体,社会助长,社会抑制,群体关系
参考文献
[1]高玉宇.优化宿舍管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3 (3) .
10.寝室管理方案 篇十
我们在此提出:要以寝室管理为突破口,加强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教育,使寝室建设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基地,成为展示三中风貌的重要窗口。在寝室管理中,我们不但要强调纪律教育、生活服务和卫生打扫的旧观念,而且还要赋予寝室管理更高的“教育内涵”。让寝室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崭新课堂,让学生的寝室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做到“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通过寝室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集体主义精神和独立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育美化生活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形成适应社会竞争要求的全面素质。
一、完善寝室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明确寝室的管理任务
寝室管理要做到有章可循,必须制定一整套规章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只有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操作性较强的制度,寝室管理才会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为此必须制定和完善以下一系列的寝室管理规章制度。
寝室值日老师职责;寝室管理员工作职责;住校生管理考核实施细则;文明寝室评比规则;文明住校生评比规则;班主任下寝室管理制度。
制定这些规章制度后,一方面使住校生管理有章可循、责任明确到人,使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既可以大胆管理,严格要求,又可满腔热情的服务。另一方面,发挥学生在寝室管理中主体作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二、建立寝室检查评比激励机制,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寝室管理的积极性
寝室各项检查的日常化。每天由总务处和寝室阿姨对各寝室进行检查评比,分别从文明(住校生不讲脏话、不骂人、不打架、同学和睦相处)卫生(地面无脏物,无异味,生活用品摆放整齐)守纪(按时起床、就寝,就寝后无说话声)、美观(寝室布置温馨舒心装饰大方美观,能激发人上进心)等方面检查和评比。检查后及时公布张贴,学生每天都会关注自己的寝室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得得不够,一目了然。
2.开展“优秀文明寝室”评比活动
学校寝室管理围绕着寝室文化建设,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目标,以平时检查评比规范为手段,做到寝室的“静化、净化、绿化、美化”,即:
净化:寝室内及走廓地面清洁,门窗洁净明亮,无灰尘,墙上无印迹,各种生活用品摆放整齐,垃圾及时清理。
美化:组织布置好寝室,做到整洁美观,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能促进学生积极上进。
绿化:寝室内常年保持有一盆生命力的盆景,由专人负责管理。
静化:在早上起床后,午休、晚上睡觉前禁止在寝室或走廊上追逐,高声吵闹,不吃零食,自觉保持安静,熄灯后及时睡觉,不聊天说话。
以“四化”为基本要求,在每日检查评比的基础上,每周进行文明寝室的考核评比,给予表彰奖励。学期末还评出“文明住校生”、“优秀寝室长”等,以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获奖寝室和住校生我们通过给予宣传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全校树立典型。
三、加强寝室安全管理
重视安全管理,预防为先,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寝室安全管理重点是加强消防安全、用水用电安全和防盗安全管理。每天晚上值日组对寝室进行检查,每周总务处对学校中安全隐患的存在和整改情况作总结,让老师学生增强安全忧患意识。晚上对学生的就寝情况由寝室长点名,发现情况及时报告与处理。学校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及时更新。每年在寝室组织全校性的消防安全应急避险与疏散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灾自救能力。
四、加强寝室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熏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寝室内务整理比赛方案 篇十一
为进一步增强我校住校生自理、自立能力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他们内务整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为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我校决定举办此次寝室内务整理比赛。
一、组织领导
组长:王海堂
副组长:吴中祥 曹群峰 索明涛 赵治国
成员:金伟 郑治国及各班主任
二、评委组
1、评委:各班寝室长
2、计分组:金伟郑治国
三、摄影、宣传组(新闻稿件的撰写)
何伟
四、现场秩序维护及安全保卫组:
金伟、郑治国及各班班主任
五、比赛时间:
六、比赛地点:学生宿舍
七、奖项设置:
1、小学部:高段(五至六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低段(三至四年级)一等奖:一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
2、初中部: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八、奖励办法:
1、一等奖当周班级考核加5分;二等奖加3分,三等奖加1分。
2、一等奖奖励:元,二等奖奖励:元,三等奖奖励: 元。
九、比赛细则
1、分男、女生分别进行;
2、参赛人数:每班4人,男生2人,女生2人参加比赛。
3、参赛时间:限时15分钟,以裁判哨声为准;
3、评分办法:总分100分,每班比赛得分为评委给分的平均分(统计时去掉一个最高分、最低分)。
4、评分标准
(1)宿舍值日制度与值日表齐全,落实到位3-5分;
(2)室内卫生工具及杂物摆放整齐3-5分;
(3)室内外墙壁、门窗整洁干净无污痕,天花板无蛛网8-10分;
(4)鞋子摆放整齐3-5分;
(5)室内外地面干净、床下无杂物3-5分;
(6)毛巾、脸盆、口杯、牙刷、牙膏等物品摆放整齐有序,衣服无乱挂现象8-10分;
(7)床单平整、枕头放置统一10-20分;(不规范按0.5-1分/床扣除)
(8)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被子叠放方正,棱角分明,整体美观30-40分(不规范按1-2分/床扣除)
12.大学生对寝室生活适应性的调查 篇十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大一、大二住读学生。入组标准:愿意参加本调查者。共抽取对象300人, 300人完成了对寝室生活适应性的问卷调查。被调查学生的主要统计学特征如表1所示。
注:*包括医学检验专业73人;眼视光专业34人;药学专业52人;医学影像专业15人;口腔技术专业46人
1.2 调查方法
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方式, 发出调查问卷300份, 收回有效问卷300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调查内容
适应性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信息、对寝室生活的适应情况、对寝室生活不适应的表现及个人原因、个人的自理能力、个人的卫生习惯及个人对寝室人际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等。选项设置有单选、多选。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问卷资料由课题组成员检查核实后进行编号, 将有效问卷输入计算机, 利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分析,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学生对寝室生活适应的现状 (见表2)
在被调查的300名大学生中, 共有164人出现不适应现象, 占总人数的54.67%。男生和女生的不适应率分别为47.19%和57.82%;既往有住读经历的学生和既往无住读经历的学生的不适应率分别为47.27%和58.95%。既往无住读经历的学生的不适应率高于既往有住读经历的学生的不适应率 (P<0.05) 。不同性别 (P=0.091) 、专业、年级、独生状况和居住地的学生之间不适应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此外, 在被调查的300名大学生中, 有32.67%的学生的不适应期在一个月以内, 既往无住读经历的学生的不适应期长于既往有住读经历的学生 (P<0.05) , 在既往无住读经历的学生中, 有7.37%的学生的不适应期超过一个学期。而男生的不适应期较女生的短 (P<0.05) , 在女生中有8.53%的学生的不适应期超过一个学期。
2.2 大学生对寝室生活不适应后出现的问题 (见表3)
在164名对寝室生活不适应的学生中, 出现的问题大致分为3类:生活类, 包括睡眠质量不高 (占60.37%) 和食欲不振 (占20.12%) 等;学习类, 包括学习效率下降 (占42.68%) 和注意力无法集中 (占36.59%) 类;心理类, 包括心理压力大 (占32.32%) 、情绪波动大 (占32.32%) 、脾气暴躁 (占24.39%) 和抑郁 (占10.37%) 等。而在性别差异对寝室生活不适应后出现问题的比较中发现, 2者均较易出现生活类问题, 且男生出现生活类问题的比例高于女生, 而女生出现心理类问题的比例高于男生。
2.3 导致大学生对寝室生活不适应的原因
导致164名大学生对寝室生活不适应的原因主要分为3大类, 即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和学习。日常生活方面, 包括与舍友的生活习惯不合 (占69.51%) 和缺少个人空间 (占40.24%) 等;人际关系方面包括人际关系不融洽 (占41.46%) 等;学习方面, 包括学习和休息氛围欠佳 (占57.32%) 等。
此外, 根据被调查大学生既往住读经历的不同, 将出现不适应原因的倾向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在这2类人群中, 学习方面的原因是导致大学生出现不适应状况的3大类原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而既往有住读经历的大学生在各方面的统计数据都低于既往无住读经历的大学生, 且2者在学习方面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图1) 。在不同性别对出现不适应原因的倾向性比较中发现, 导致男生出现不适应的原因主要是日常生活方面的因素, 而导致女生出现不适应的原因主要是人际交往方面的因素 (P<0.05) (见图2) 。
2.4 大学生对寝室人际关系不适应后采取的措施
在300名被调查大学生中, 仅有38.00%的学生能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人际关系的不适应。这类学生善于从自身寻找问题的原因所在, 可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以消极方式应对的学生中, 按程度不同分为2类:轻度消极的学生持无所谓态度, 其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而极度消极的学生的典型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 这类大学生不仅无法妥善处理人际关系问题, 甚至会进一步恶化与舍友的关系。
根据性别和既往住读经历的差异对人际关系处理方式的影响的比较中发现, 女生 (62.08%) 和既往无住读经历的学生 (62.11%) 较易采取消极方式对待人际关系的问题 (见表4、表5) 。
3 讨论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以护理类专业为特色, 包括检验技术专业、视光技术专业、口腔技术专业及医学影像专业等多个专业。受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设置的影响, 本次被调查的对象中女大学生偏多。
参与调查的300名大学生中, 半数以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对寝室生活不适应的现象。其中, 7.3%的学生不适应期超过一个学期。由此可见, 部分学生适应能力较差。调查还显示, 既往有无住读经历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高低存在一定的影响。既往有住读经历的大学生比既往无住读经历的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强, 前者由于寝室生活经验丰富, 因而更易适应;而后者因缺乏该方面的经历, 出现的问题与前者相比往往较多。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比较中发现, 2类人群对寝室生活的不适应率无统计学意义, 这与本次被调查人群的倾向性有一定关联。但值得关注的是, 2类人群不适应期的长短存在显著性差异, 男生的不适应期比女生的短, 女生中有8.53%的大学生的不适应期超过一个学期, 这可能与男生性格开朗、不拘小节、爱好广泛和承受能力强等因素有关。贺桂欣等[4]的研究指出:女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通常比较强, 心理成熟度有限, 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因此, 我们认为, 性别差异对大学生寝室生活的适应能力存在一定的影响, 男生的适应能力高于女生。
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皆可能导致相应问题的出现。调查发现, 大学生对寝室生活不适应后产生的3大类问题中, 以睡眠质量不高的生活类问题的比例最高。在学习上表现为学习效率下降和注意力无法集中;心理方面则表现为压力过大。大学生摆脱了家长和教师的“束缚”, 如何在寝室进行学习成了令大学生头疼的一大难题。有研究显示, 同一寝室的大学生的成绩大都在一个范围内, 并且男生、女生在这方面所受的影响是一致的[5]。由此, 学校可考虑按学生成绩的高低对寝室分配进行适当地调整, 以达到使学生高效学习的目的。此外, 通过数据, 我们所看到的不仅是大学生对寝室生活的不适应, 更折射出了大学生的心理不适应。在我们本次调查的300名大学生中, 无论其对于寝室生活适应与否, 都有部分学生在心理方面出现了抑郁问题 (分别占5.88%和10.37%) 。杜召云等[6]对1 579名在校大学生的抑郁情况的调查显示, 大学生轻度抑郁流行率为42.1%, 重度抑郁流行率为2.1%。
与舍友的生活习惯不合、学习和休息氛围欠佳以及人际关系不融洽是大学生不适应寝室生活的主要原因。现阶段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 不善于与人交往。问卷中有“你在做有关寝室决定时, 会尊重舍友的意见吗”一题, 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22.33%选择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决定, 无论室友是否同意。可见, 部分大学生存在自我意识太强、自我个性太突出的问题。“大家庭小社会”是大学寝室的一个特征, 由于这个特征, 使寝室人际关系成了衡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为人处事乃至心理健康的一把标尺[7]。此次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 41.46%的大学生认为“人际关系不融洽”是导致他们对寝室生活不适应的主要原因。另有调查[8]显示, 大学生轻度人际关系困扰者占38.51%, 严重人际关系困扰者占15.06%。由此看出, 校园人际关系并不尽如人意。许多因素导致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不融洽, 这些不和谐因素若不能得到及时地调节, 往往后果严重。由表4和表5可以看出, 部分学生在遇到人际关系问题时并不能积极应对。而对于既往没有住读经历的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来说, 存在的问题更多, 应更加重视。这些数据表明, 当代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 建议
4.1 学校方面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 面对着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独立与依赖以及自尊与自卑等冲突[9], 他们往往不能客观地处理问题。对此, 学校在完善寝室管理制度的同时, 可组织新生进行正确看待大学生活的教育, 并结合专业特点让大学生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自己的校园生活。
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既往有住读经历的大学生在各方面的适应能力都要高于既往无住读经历的大学生。在寝室分配时, 可将这2类人群交叉安排。除此之外, 积极开展寝室文化活动也可强化大学生的寝室归属感。
4.2 个体方面
(1) 辅导员应发挥其主导作用。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辅导员应当主动了解、关心学生, 特别是那些单亲家庭、少数民族及经济困难的学生。 (2) 家长是子女成长道路上最好的“导师”。平时父母应积极地与子女进行沟通, 了解和关心他们在校内的学习以及生活情况, 并就他们所面临的问题给予正确的指导。 (3) 改变自身, 即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不断加以调整以适应环境的改变[10]。作为适应的主体, 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我, 积极面对自身的问题, 并摸索解决之道。
从高中时代走来, 每一个大学生面对的都是一个全新的、未知的世界, 有太多的新事物需要他们去适应, 寝室生活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逐渐适应的过程中, 大学生不仅有所付出, 同时也有所收获。通过寝室生活, 大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 懂得了为他人着想并能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大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 适应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其被社会需要的程度, 也决定了其自我认可的程度。
参考文献
[1]张立伟, 李穆玲.大学生社会适应障碍浅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6 (2) :53~55.
[2]赵婧婧.论大学生新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J].科学与管理, 2009, 1:77~78.
[3]刘政宁.立足大学生寝室生活, 加强高校德育教育[J].井冈山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7, B06:140~142.
[4]贺桂欣, 李文玲, 张素平.女大学生人际交往异常心理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4:59~60.
[5]张明珠, 甘露, 王芳.寝室氛围对学生成绩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 2007, 23:179~180.
[6]杜召云, 王克勤.1579名大学生抑郁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999, 8 (3) :172~173.
[7]董珊.寝室人际关系对大学新生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6, 27 (10) :240~242.
[8]王涛, 席波, 王翠丽, 等.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07, 23 (5) :533~534.
[9]吕建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大学寝室节水方案】推荐阅读:
和谐大学寝室10-31
大学寝室春联创意搞笑10-17
大学寝室文化新闻稿07-01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寝室07-03
寝室搬迁方案07-01
寝室活动方案08-29
寝室活动方案参考06-20
寝室文化节方案06-16
学生寝室内务整理方案06-18
初中文明寝室评比方案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