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诗二首》教案

2024-07-01

第22课《诗二首》教案(共10篇)

1.第22课《诗二首》教案 篇一

22.诗二首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新诗的特点及郭沫若的创作。

2、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体会全诗形象鲜明、意境深邃的意趣和蕴含的思想感情。3、理解并运用“缥缈、定然、珍奇、闲游、笼罩、疏星”等词语。〖过程和方法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并熟练背诵。

2、学习借鉴诗歌精练、生动的语言技巧和想象、联想的表现手法。3、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德育目标〗

1、体会诗人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把祖国的明天建设的更美。【教学重点】

1、品位诗歌语言,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把握情感。2、指导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和联想去品位诗歌的意境和蕴含。

【教学方法】诵读法,想象法,比较法,启发、引导、问答相结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创设情境,激起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今天特高兴,知道为什么吗?(生发言)因为呀,老师刚刚从天上回来,而且还从那里的街市上为大家买回了一件礼物,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教师播放录音──《小星星》)

(听完后)好听吗?(生答)歌中,天上闪烁的星星变成了调皮的小眼睛,这不由得让我们联想到《春》中的“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在今天这个“美丽新世界”里,看到蓝天,有的同学会想到白云、小鸟;看到大海,有的同学会想到尼莫、铁达尼„„我们的世界无不充满着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

老师的礼物真的是从天上买回来的吗?(生答)那当然是──假的了。但是老师这节课真的想和大家共同到“天上的街市”(展示课题)去逛一逛,地上的街市我们大家都见过,有繁华的市场,林立的商店,喧闹的人群,还有琳琅满目的商品等。天上的街市有什么呢?是不是陈列有王母娘娘蟠桃园的仙桃,老君炼的仙丹,月宫出产的桂花酒等世间罕见的珍宝呢?那里的人们都在做些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伟大诗人郭沫若是怎样由眼前城市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进而想象出天上街市的美丽图画来,并借此表达自己怎样的理想?”

二、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

本诗写于1921年,当时“五四”运动的高潮已过,中国仍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面对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者举起了锋利的笔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愿望,虽然当时社会“腥秽如血,冷酷如铁,黑暗如漆”,可作者并不绝望。在这首诗中,作者想象了天上的美好环境,充满了对理想世界迫切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

三、整体感知,指导朗读 1、教师配乐范读。(《小夜曲》)2、学生正确、清楚地自由诵读,师作诵读指导。明确: 这首诗是比较成熟的现代格律诗,很适合朗读,朗读时要分清节秦,念准字音,读出感情。

⑴这首诗呈现出恬静,明丽、清新的画面,美好、恬静、自在是诗的感情基调,全诗充满幻想色彩浓重的儿歌风味。朗读时节奏不宜太强,音响不宜太重,速度不宜太快,可以轻松、柔和、舒缓一点。

⑵诗歌的节奏主要是通过停顿表现出来的。停顿没有固定的格式。设计停顿时,一表达的意思清楚正确,不能把句子读破,二要有利于正确体现作者感情;同时,要从全诗着眼,使语句协调上口。

⑶重音:在朗读时,对某些起强调作用的词语加重语气。

3、听朗读录音,学生轻声跟读,注意体味抑扬顿挫的声调的传情达意。4、生随着音乐有感情的朗诵全诗。

四、合作小组思考讨论老师巡堂辅导后进行抢答

故事:1921年11月,《文学周刊》上任还不到一个月的新编辑收到了年轻诗人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的投稿,脑中犯难了:好新奇美丽呵!可有些问题他还没弄明白,要不要给他发表呢?于是他就向有经验的老编辑请教以下几个问题,如你是那位老编辑,你怎样回答?(教师屏幕展示问题组,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巡堂辅导,然后转入全班讨论。)1、全诗共四节,第一节写了什么?第二三四节又写什么? 2、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是怎样的?诗中所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神话故事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何不同?

3、为何对神话故事牛郎织女作这么大的改动?

4、诗作后三节连用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说明了什么?

5、能否删掉第一节的街灯、明星而直接写天上的生活?这是什么写法?

(A、故事是编出来的,但这个环节创设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B、作一个有趣的设计最终的目的是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C、讨论时老师可以提示帮助学生,如讨论为什么要对传统的神话故事加以改动时,可让学生想,神话中的牛郎织女的悲剧是谁造成的?王母娘娘象征什么?这就可让学生了解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了。又如第5个问题涉及联想和想象这两个概念,要引导学生从诗歌出发,简单而又明确的理解清楚。)

1、第一节写了街灯和明星,第二节写了天上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2、可先让学生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再引导学生分析其不同。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被无情的分隔在天河两岸,而诗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可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语“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闲游”分析。3、可插入略谈写作背景:《天上的街市》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星空》。1921~1923年,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就是这一时期,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郭沫若改写了神话,想象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的向往与追求。4、诗中的“定然”、“定”表现的明明是想象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受到感染和鼓舞。5、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让学生明确这首诗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⑴联想:第一节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很像天上的星星,就很自然的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这既描绘出迷人的夜景,又把内容由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展开想象打下了基础。⑵想象:诗人描绘天上街市的美丽,物品的珍奇,浅浅的、不甚宽广的天河,牛郎织女来往闲游的幸福生活。人间天上,亦幻亦真,表现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这种想象,又是以第一节在人间看到的街灯、明星为基础的。

五、师提示并小结联想和想象这两个概念

六、全班有感情的配乐朗读,语气舒缓,带出神往之意

七、教师小结

八、布置作业:课外阅读《星空》中的其他诗歌,更好的认识郭沫若诗歌创作风格。教学反思:

太阳船

教学目的:

1.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基本内容。2.理解课文表达的主旨。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吴望尧,浙江金华人。40年代在越南经商,抗战胜利后到台湾,继续从事商业。后旅居洪都拉斯。5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曾创设台湾现代诗奖。主要作品有诗集《灵魂之歌》、《玫瑰城》、《地平线》,散文集《自由的悲剧——写给年轻的一代》、《越南沦亡琐记》、《阮氏娥——写给年轻的一代》及《吴望尧自选集》。其作品曾获台湾文艺基金会特别创作奖。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诗歌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诗歌的意象,找出作者写作的思路,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列出不懂之处。

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太阳船的?划分层次,并概括内容: 明确:作者是按太阳运行的时间顺序来写作的,从早晨写到日落时分。

太阳升高以后,光芒万丈——穿过云层之后,霞光一片——没入云层之后,银星千颗 第二步,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太阳在运行的过程中,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金色(早晨)——白色(升高到日落前)——红色(日落时分)2.“当它驶过顶空的子午线,便缓缓地扯下了帆。”这句诗表达了怎样的含义? 明确:当太阳升高以后,太阳没有的任何阻挡,发出了万丈光芒。

3.“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又驶向另一个港湾。”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含义?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比喻。作者用“白银”比喻阳光,用“卸下批闪烁的白银”比喻天色已晚,太阳光逐渐变暗,用“驶向另一个港湾”比喻太阳即将落山。

作者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光线的变化的,给人以美感及想像的空间。

4.“但在它驶进黑暗的时候,船上却焚起了大火”,这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太阳下落没入云层,映射出晚霞一片。第三步、背诵课文,探究中心

1.诗言志,作者吴望尧借“太阳船”寄托自己什么情感呢?说一说你的理解? 2.本诗的主旨对你有何启示?

四、质疑问难,个性解读

1.你对本课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 2.你对本课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理解?

五、总结固趣:你学习本课之后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2.第22课《诗二首》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图文结合,想象画面,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4.培养学生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生词,有感悟地朗读、背诵课文。2.图文结合,想象画面,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赠刘景文》

一、新课导入。

现在是什么季节?大家喜欢秋天吗?你能用《识字1》当中的一些词语来说说你所看到的秋天的景色吗?

从同学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

(板书诗题、作者)

二、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

三、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2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 反馈:

(1)指名读,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评价: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评价?(2)引出生字教学:刘、菊、残、君、橙、橘 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3)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3朗读这首诗,谁能大声地再来读读?

四、品味赏析。

1出示:荷尽已无擎雨盖。

(1)想一想,这是描绘什么季节的荷叶的?初夏的荷叶又是怎样的?大家学过杨万里的一首诗吗?里面是怎样描绘初夏的荷叶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2)到了盛夏,荷叶又是怎样的呢?你们能用一句话说说吗?(学生若不知道,老师补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3)到了秋天,荷花就像诗中描绘的这个样子,指名学生说深秋荷叶的样子。

2出示:菊残犹有傲霜枝。

(1)你们能给“犹有”换个词吗?(还有。)(2)“傲”字是什么意思?指自高自大吗?

(霜给人一种天气寒冷的感觉,菊花凋谢了还有枝条在风霜中傲然挺立,可见菊花有坚强不屈的精神。)

3指导朗读第一、二句。4理解第三、四句。(1)秋天万物凋谢枯黄,但是也是丰收的季节,看到橘园里的橙子和橘子熟了,还记得这个画面吗?我们在《识字1》里面有过形容,是哪个词?(叠翠流金)

(2)“一年好景”是在什么时候?(正是橙黄橘绿时。)为什么这样说呢?你们明白了吗?

(3)学生交流,老师小结:秋天瓜果成熟,辛勤劳动的人们享受着丰收的喜悦,这是人们最快乐的收获季节,所以连大诗人苏轼也喜欢这个季节,发出这样的感叹。

(4)指导朗读第三、四句。

(5)大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话的意思吗? 5翻译句子。

(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当荷花凋谢后,连遮蔽风雨的荷叶也没有了。菊花虽已残败,但还有傲霜的枝干。

(2)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你应该记住,一年内最美的时候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季节。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五、课堂小结。

一年中最好的景色,是橙子金黄、橘子飘香的时候,那就是秋天。苏轼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本篇虽是经典名篇,却有很多较难的字词,在识字上颇费功夫。不过,在熟识基础上,把握好描写景物与诗人所用多元化色彩,也是调动学习本文乐趣之所在。

六、课后作业。1掌握本课生字生词。

2背诵本诗,并预习下一首新诗。

第2课时

《山行》

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诗人苏轼写的有关秋天的古诗,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季节,你们想不想画一画秋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首描写秋天山林的古诗,它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杜牧所写的一首咏秋的诗。

(板书诗题、作者)

二、走近作者。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三、初读古诗。

1老师先范读,然后学生自由诵读。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要读出古诗的美感和韵味来。3小组讨论并了解这首古诗的大体意思。

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处的深秋的高山上,那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停车只是因为喜爱傍晚的枫林,那经过霜打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4检查古诗诵读情况。

四、诗中有画。(出示图片,欣赏)1诗中画描绘了哪些景物?

(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2这么美的景色,你们想不想把它画下来?

(1)首先要画上一座山,这是深秋时节的山,给人一种凉意,所以诗中称它为“寒山”。

(2)接着画上什么?(小路)这小路是用什么铺成的呢?(小石子)哦,原来是用小石子铺成的小路,课文中用了哪个词啊?(石径)但是这是一条怎样的石径呢?是笔直的吗?从哪看出来?(斜)

(3)诗中还提到了什么?(白云、人家)这人家该画到近处还是远处,为什么?(远处,文中提到了“白云生处”)是啊,放眼望去那白云缭绕的地方有几户人家。(4)在这寒山上行走,最夺目的要数什么?(枫林)为什么?(红色比较醒目)“红于”在这里表示“比„„更红”,这霜叶比二月里的花还要红,多美啊!

3这时候的枫林像什么?(火海、花海。)

这么美的枫林该怎么读?(读出快乐、欢喜之情。)

4体会“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两句诗。“坐”是“坐下”的意思吗?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呢?

(“坐”是“因为”的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热爱火红的枫叶,热爱秋天的感情。)

5想一想,《赠刘景文》和《山行》两首诗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都是先写景,再抒情,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之情。不同点:两首诗描写的景物不同,《赠刘景文》描写了残荷、菊花、橙子、橘子;《山行》描绘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霜叶。

6翻译句子。

(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沿着用石子铺成的弯弯小路,登上了深秋时节的高山,白云缭绕之间,隐约可见有人家居住。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因为喜欢这晚秋的枫林,不时地停车与观赏,经霜染了的红叶,比二月里的鲜花还要红艳。

五、课堂小结。

《山行》这首诗简单易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理解诗意,但是个别字义还需要老师点拨,读诗时抓住这些关键词,那么古诗的诗意也就不难理解了,再抓住诗中的几处景物:寒山、石径、白云、人家、霜叶,学生就很容易抓住古诗的主题,感受到作者对着深秋的赞美与喜爱。再配合多媒体教学,诗情画意,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学生学习起来既感兴趣又觉得轻松。

链接: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六、课后作业。1背诵《山行》。

2学生欣赏其它《古诗配画》作品,感受诗情画意。3学生自主选择古诗,为古诗配画,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篇三

一、祖国统一问题的由来

1、澳门问题的由来: 葡萄牙 侵略

2、香港问题的由来: 英国 侵略

3、台湾问题的由来:中国内战 → 国家 分裂 ( 内政 问题)

二、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

1、形成过程

①最初提出:《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以 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②具备雏形:叶剑英发表谈话, 提出九条方针

③正式形成: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并全面阐述

一个中国(前提):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陆: 社会主义

港、澳、台: 资本主义

△实行一国两制后的台湾与香港、澳门在享有的自治权方面有什么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①不同:台湾可以保留 军队 ,而香港、澳门不能

②原因:台湾问题是中国 内政 , 而港澳问题是 国际 问题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港、澳回归

△学思之窗:

关于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原因,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的看法有何共同点?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①共同点: 中国的国力增强

②看法: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这是香港能够收回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决定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国家实力 和 国际地位 。

△依据上述答案,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我国收回香港和澳门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其中根本条件是什么?

中国国力 增强 ——根本条件

1、有利条件 中国国际地位 不断提高

有关方针政策 日渐完善

2、香港回归(、7、1)

3、澳门回归(、12、20)

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停火:1979年元旦, 停止炮击金门——实现真正停火

2、交流:三通限制逐渐 放宽 ,两岸交流日益 频繁

汪辜会谈, 达成“九二共识”: 一个 中国 原则

连战访问大陆,与会谈,坚持“ 九二共识 ”

△中共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怎样?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不承诺放弃 使用武力

△实现台湾和大陆的统一有何重大意义?

实现台湾和大陆的统一,也就实现了祖国 完全 统一,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 。

4.现代诗二首教案 篇四

——《少年歌》、《生活是多么广阔》

姜婷婷

【教学目标】:

1、在诵读和赏析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现代诗的特点和魅力。

2、陶冶情操,鼓励学生追求理想、热爱生活,具备新时代少年的昂扬精神面貌。【教学重点】:领略现代诗的魅力与特点,了解意象、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教学步骤】:

一、古诗与现代诗的简单对比与介绍、20年代自由体诗、新诗格律化的特点

二、《少年歌》学习

(一)读诗

1、作者简介

2、学生齐读(纠正难字读音、字词的解惑)

3、小组探讨读这首诗该有的感情与语气,关键词与重点词的读法。小组派代表发言,读诗并说理由。

4、教师结合诗歌的内容主题总结诗歌的读法。

5、诗歌的形式特点(笔调明快,格调清新,形式完美,章法整齐,韵调和谐,体现了新诗格律化的特点。)

(二)赏诗

1、诗人运用了哪些具体的意象,写出了少年的什么特点? 小羊——活泼、充满活力 山泉——清澈纯洁

暮气——象征一种萎靡不振、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

2、第三节中,两个恨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认为青年人应该有什么样的精神?(第三节诗人直抒胸臆,表现青少年的勃勃生机。两个“恨”字,表达了青少年对包括暮气在内的“一切衰朽的东西”的恨,爱憎分明。突出了青少年的斗争精神。)

3、第四节中作者说我们是新人,新人的特点?新人该当如何面对生活?

(我们要携手奔向“灿烂的前程”。朱湘写这首诗时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心情是舒畅的。因此结尾有“我们要翻一阕新声”,语带双关,蕴含着要改造旧中国的理想。)

三、《生活是多么广阔》学习

(一)读诗

1、作者简介

2、请两个学生分别读,对比评价。

3、教师结合诗歌内容与主题总结读诗的情感与方法,学生齐读。

4、这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主体部分使用排比,第三节使用环节法,即结节是首节的重复,但又略有变化,富有创新)

(二)赏诗

1、教师:这首诗共三节,第一节写的是诗人对生活的渴望与歌颂。当时延安生活艰苦,物质极为匮乏,诗人并没有畏难情绪,而是唱出“生活是多么广阔”的激昂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望自己也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旺盛的生命活力。

2、诗中有哪些词语应证了诗题“广阔”?

3、生活的“广阔”在诗人笔下转化成了具体的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11个生活情境,“动静结合”的特点。如何理解第二节静态部分的内容?

(1)去过极寻常的日子。(意思是不要去追求轰轰烈烈的日子。)

(2)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意思是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心灵,去发掘生活的意义)或(要留心观察,注意发现平常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心灵)(3)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意思是在生活中我们将自己的热情与希望传达给周围的人)或(要在生活中满腔热忱地帮助别人)

(4)去以心发现心。(意思是要真心待人,真诚待人)

4、第三节使用环结法结束全诗。分析开头结尾的不同。(生活是海洋,但是生活又是多么芬芳。海洋写出生活的广阔,芬芳写出生活的温馨与幸福,结尾富有新意。)

5、读过这首诗后我们能受到什么启发?

四、课堂总结

关于现代诗歌的特点总结、阅读方法提点以及这两首诗给我们少年提供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开拓进取的昂扬精神。

资料准备:

1、作者

朱湘(1904—1933),现代诗人。字子沅,安徽人。1923年加入文学研究会。与徐志摩等人创办《晨报》副刊《诗镌》,提倡格律新诗。他是新月派的主要诗人。因生活困窘,情绪愤懑失望,深感不容于世,1933年12月5日投江自杀。《少年歌》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全诗在平静之中洋溢着欢快的情调。

何其芳(1912—1977),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四川人。1929年开始文学创作,主攻诗歌和散文。受新月派的影响较深,也有唯美主义的倾向。新中国成立后曾被选为过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原名何永芳,后改为何其芳-----多么芬芳,多么美好,多么令人陶醉啊!名字散发着诗意,洋溢着浪漫情怀,真是不可多得的佳名。这首诗写于1941年,是何其芳在延安时期诗歌的代表作。它视野开阔,是生活的赞歌。整首诗格调明朗开阔,富有朝气,迸射出对新生活热切希望的火花,表现诗人在新的理想照耀下对生活、对人生意义的全新的理解和感受。

2、意象

“意”就是意念,“象”就是物象。有一个想法(诗歌的主题思想)后,把所要表达的情感用物象呈现出来。

3、“三美”

5.第22课《诗二首》教案 篇五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

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和设立特别行政区等基本史实。能够列举台湾与大陆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能够说出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2)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比较港澳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异同,增强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问题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一国两制”的内容、含义、地位

(2)通过回顾港澳回归的史实和查找反映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资料,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加深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具有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

(2)通过对香港和澳门主权顺利恢复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这一理论的认识,从而培养其爱党、爱国情感,并坚定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信心和积极反对台独。

(3)通过认识港澳顺利回归的根本前提和有力保障是祖国的日益强盛,港澳回归雪洗了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屈辱,使学生明白个人命运与国家荣辱息息相关的道理,培养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民族意识。教学重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是重点。香港的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学习这一内容,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是难点。学生由于受所学知识限制,对新中国成立后港澳台的历史发展情况并不太了解,因而难于正确理解“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教学中必须补充相应知识,互相讨论,共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结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其他相关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半 塔 中 学 高 一 历 史 备 课 组

问题探究二:为什么要用和平的方式进行统一?(结合以下材料和课本学思之窗)

材料: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从而为提出并确立和平解放台湾问题的方针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

在此背景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确立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学生讨论,教师最后总结:

1、经济建设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

2、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

3、中美关系的改善为和平统一台湾提供了有利条件

4、实现和平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主要内涵

所谓“一国两制”,“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政策,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三、统一之路——“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1)回归过程

① 中英会谈: 1982年9月 A、双方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B、中国怎样解决这一分歧? C、最后的谈判结果如何? ② 联合声明: 1984年12月 ③ 胜利回归: 1997年7月1日(2)意义

① 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② 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③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为和平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范例。

澳门回归

(1)中葡会谈:1986年(2)联合声明:1987年4月

半 塔 中 学 高 一 历 史 备 课 组

课后反思:

]、节历史课主要是关于祖国统一的有关历史情节,因此把学习历史和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生活,让历史为现实服务,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课后的反映情况来看达到了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目的。

2、在这节课中,多次运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从视觉直观形象的感知了具体的历史情节,包括一些书本没有的,未曾接触的历史趣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和热情。教材把握比较到位,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引导,通过历史再现、博古通今、学史明智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习,效果较好。注重设问情境的创设,注意从学生难理解的问题设问,注意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

6.31革命烈士诗二首教案 篇六

这两首诗都表现了革命烈士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慨和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

2、(1)表现了夏明翰同志为捍卫马列主义真理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慨。

(2)表现了烈士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心。

(3)表现了烈士斩钉截铁、气势磅礴地说出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伟大的使命。

(4)表达了革命者不怕坐牢,不怕杀头的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

3、解词

免除:免去、免掉。这里指再不遭受苦难的意思。

颠倒:跟原有的或应有的位置相反。

7.第22课《诗二首》教案 篇七

知识与技能

能够分析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识记“文革”中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史实;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我国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建立、实施情况;结合事实分析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通过阅读、分析各种历史材料,训练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历史资料的举例、分析,了解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文革基本史实和我国目前基层民主选举的有关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文革”发动及“文革”期间我国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学习和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成就,加深学生对民主法制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通过开展社会调查,认识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改进和提高。【 教学重点 】

“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难点 】

新时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

探究式、启发式、归纳法和讨论法。教 学 过 程 【 复习巩固】

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年间,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 引入新课】

导言: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文革对民主法制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文革结束后,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取得了进步。补充概念:

民主: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管理国家;

法制:The rule of law;法律制度,静态的法律法规;

法治:The rule by law;法律治理,不但包括静态的法律法规也包括动态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活动,它体现的一种依法办事的良好社会状态。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性质:文革,1966-1976年,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对党、国家、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内乱。

2、文革发动的原因:

历史根源: “左”倾错误,最终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其它原因: 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当时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势野心家林彪、江青等的推波助澜。狂热的个人崇拜破坏了党内的民主决策。

毛泽东犯了什么错误?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注:修正主义 修改马克思主义;否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区别,否定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区别;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反对无产阶级专政。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想。反革命集团利用中反革命集团指的是? 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人们对毛泽东的崇拜,对文革的发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毛泽东决定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来维护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的错误个人决定成为了党和政府的决定而且无法更改。这是为什么??

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盛行,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制造到破坏。中国是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国家,人治传统影响深远。我们来看文革是对党、国家、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内乱。

3、经过:在毛泽东的“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得鼓动下,红卫兵运动兴起,文革全面发动,全国陷入一片混乱当中。

4、文革的危害

政治上: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民主法制遭到野蛮践踏、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 经济上: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科教文上:对文化的摧残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出身唯成分论)

大学 大学 大家都来学。大家指的是工农子弟兵。工农兵大学。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5、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表现:举刘少奇案。(1)、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2)、社会秩序极端混乱;(3)、人大制度、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遭到破坏;(4)、中共各级组织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

6、文革的教训(1)、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2)、必须花大力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3)、必须坚持国家工作中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历史的转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决定改革开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成为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

2、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

(1)平反冤假错案;(民主政治建设的首要环节)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大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3)颁布1982年新《宪法》并多次修订,相继出台各种法律法规,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4)颁布《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规范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民主政治建设一大进步)(5)1999年,“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时期)强调:“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据法律规定治理国家。

“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一国法律体系的基础是根本大 法宪法。

三、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1、必要性。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进行民主建设、保证人民投票表决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内容:城乡居民依法直接选举居委会、村委会。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基层民主选举的示意图

上级政府指派

(前)城镇居委会

干部

农村村委会

(后)

根据选举法由人民选举

思考:根据基层民主选举的示意图,性质、职能转变? 性质:自治组织,职能:由监督管理转变为人民服务。

2、居委会、村委会的性质、职能

村民自治权的核心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意义: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建设的重大进展。是中国政府为贯彻“依法治国”精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总结: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在文革期间遭受巨大的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向社会主义法治化国家目标前进着。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性质:

2、文革发动的原因:

3、经过:

4、文革的危害

5、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表现:

6、文革教训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三、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1、必要性。

2、居委会、村委会的性质、职能

8.第22课《诗二首》教案 篇八

一、基础知识目标

东晋的偏安,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迭比较频繁,各朝疆土范围也多有变化,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册中的相关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2.通过对东晋南朝的经济为什么能够发展的分析,培养综合事物的能力,理解生产力的决定作用。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东晋南朝时期,北方南迁的劳动人民与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进一步增加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江南地区的开发,除了劳动力增加这一原因外,主要是因为先进生产技术的传入,由此进一步认识生产力决定作用在社会进步进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教学要点

一、东晋的偏安

二、南朝的政治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农业开发的主要原因和表现

2.江南农业开发的影响

3.江南手工业的显著发展

4.江南商业贸易和城市的发展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

本课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二、讲授新课之前,可引导学生温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了解八王之乱后我国社会出现的一些新的情况。特别要指出,八王之乱的破坏,西、北各族势力的冲击,不仅直接导致西晋灭亡,而且引起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由此导入新课。

三、“东晋的偏安”一目,在修订大纲中,是阅读内容。教师不必细讲。但是,为了便于学生了解后边的内容,也可略作串讲。包括讲述东晋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都城;概括出东晋王朝的特点,突出它的软弱性。造成软弱的原因,一是政权的基础是建立在北方南下的贵族官僚地主与江南大地主支持上,皇室受其左右。二是东晋政权时刻受到来自北方十六国的威胁,偏安江南,苟且偷生。课本中的插图是反映东晋社会生活的,有助于学生对东晋政治加深认识。

四、“南朝的政治”一目,也是修订大纲中所列的阅读内容,教师可作灵活处理。如时间充裕,学生基础较好,也可串讲。如可以悬挂反映南朝宋、齐、梁、陈朝代更替的《南朝表》,突出讲解两个问题:1.4,东晋大将刘裕强迫东晋皇帝让位,自称皇帝,建立宋。宋是南朝的第一个朝代,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宋武帝刘裕也是南朝众多帝王中在治理国家方面卓有成效的一个。2.概括一下南朝(宋齐梁陈)的特点,一是政局动荡,王朝更替频繁;二是南朝统治时期,江南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开发与发展(原因后面再讲,这里暂不进行分析)。总之,特点里突出四个字:动荡、发展。

五、“江南地区的开发”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在讲此目前,教师可制作一张祖国政区图,在江苏南部、浙江涂上深绿色;湖北、湖南、江西涂上浅绿色;福建、广东、广西涂上淡绿色,表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早晚和快慢,并把此图悬挂在黑板上。在这一目中应讲清的问题,一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这是本目的重点;二是江南经济开发的地区。在讲原因时,要突出南北劳动人民共同开发江南,江南的开发是各族劳动人民的功劳。讲之前可先让学生回忆三国时期吴国对江南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以及西晋以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对江南开发所做出的贡献。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大大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在开发的原因里面,还有一点即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在讲开发的地区时,可结合本目开始时提到的那张地图来讲解。南方各省在这一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只是存在着早晚、快慢以及程度上的差别。在江南的开发中,各族人民互相学习,加深交往,促进了融合。本目中的小字主要介绍了江南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可让学生阅读,不作要求。讲完此目教师可做一小结,让学生归纳一下南朝时期江南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资料和注释

王导

王导(276—339),东晋大臣。字茂弘。琅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出身士族。西晋末,为琅王司马睿献策移镇建康(今江苏南京)。3(大兴元年),司马睿称帝(元帝),他任丞相;堂兄敦又握重兵,镇长江上游,当时称为“王与马,共天下”。历仕元、明、成三帝。他领导南迁士族,联合江南大地主贺循、顾荣等,稳定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

司马睿

司马睿(276—322),即晋元帝,晋代皇帝,317—322年在位。初袭封琅王,3(永嘉元年)任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在王导主谋下,出镇建康(今江苏南京),依靠中原南迁士族,联合江南士族顾荣、贺循等,统治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刘曜攻占长安,他在南方建立政权,史称东晋。后因王敦擅政,忧愤而死。

王敦

王敦(266—324),东晋大臣,王导的从兄。西晋末,支持琅王司马睿移镇建康,握重兵屯武昌。西晋灭亡,与王导等拥护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升任大将军、荆州牧。后以司马睿抑制王氏势力,他于322年(永昌元年)起兵攻入建康。324年(太宁二年),明帝乘其病危,下诏讨伐。他再次起兵进攻建康,在军中病死。

祖逖北伐

祖逖(266—321),东晋名将,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北)人。西晋末率亲党数百家南移。3(建兴元年),要求收复中原,晋元帝任为豫州刺史,率部渡江,中流击楫发誓,以示决心。他率军进屯雍丘(今河南杞县),收复豫州地区。其时匈奴刘曜和羯族石勒互相攻击,时机对晋有利。

祖逖采取了正确的军事与政治的斗争策略,经过几年时间的艰苦斗争,收复了大片失地,前锋到达黄河沿岸,使石勒不敢进犯河南。在收复的区域内,祖逖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他自己的生活也很节俭朴素。这样,收复区域内的经济便恢复、发展起来。一次,豫州群众举行盛大的宴会,用歌舞来赞颂祖逖的功绩。正当祖逖在豫州群众的支持下准备继续进军黄河以北、完成北伐统一大业的时候,已经称帝的司马睿却心怀疑惧,担心祖逖的力量过分强大而不可制约,就派了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戴渊充当都督,节制北方六州诸军事,来管辖和牵制祖逖。这时东晋朝廷内部又发生了王敦与刘隗争权夺利的斗争。祖逖忧虑交加,终于病死在雍丘,时年56岁。豫州百姓对祖逖的死十分悲痛,纷纷建立祠堂纪念他。

刘裕

刘裕(356—422),即宋武帝。南朝宋的建立者,420—422年在位。出身地主阶级下层。祖先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迁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幼年耕过地、砍过柴、捕过鱼,做过小买卖。后来成为东晋北府将领。4(义熙元年),击败桓玄,掌握东晋的大权。出兵灭南燕,西收巴蜀。又出兵关中,消灭后秦。封宋王。420年(元熙二年),代晋称帝,国号宋。当政时期抑制豪强地主势力,禁止地方官吏滥收税,注意减轻农民负担,召回逃亡农民从事生产,增强了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力量。他建立的宋与北方兴起的北魏,成为南北朝对峙的开端。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刘裕建立的宋朝,北到山东半岛,东到夷洲(今台湾),南到涨海(今南海),西到今云南境内。包括青、冀、兖、梁、益、宁、交、雍、荆、相、广、徐、郑、江、南兖、南豫、东扬等州,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萧道成

萧道成(427—482),即齐高帝。南朝齐的建立者,479—482年在位。本为宋禁军将领,乘宋皇族内战,掌握军政大权,杀后废帝,立顺帝,封齐公。479年(升明三年),代宋自立。在位期间,注意提倡节俭,任用贤才,宽厚亲族。

萧衍

萧衍(464—549),即梁武帝。南朝梁的建立者,502—549年在位。曾任齐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他重用士族,对农民剥削残酷,多次镇压农民起义。崇奉佛教,大建寺院,曾三次舍身同泰寺。547年(中大同二年),接受东魏大将侯景的归降。次年冬,侯景引兵渡江,不久攻破都城,萧衍饥病而死。擅长文学、乐律和书法。

陈霸先

陈霸先(503—559),即陈武帝。南朝陈的建立者,557—559年在位。小吏出身。549年(太清三年)在广州起兵,受湘东王绎(梁元帝)领导,讨灭侯景,任征虏将军。555年,击败北齐的进攻,受封陈王,不久代梁自立。

陈是南朝最弱小的朝代

陈霸先在世时,地方割据势力仍很跋扈。王琳盘踞湘州、郢州(今湖南、湖北境内),既勾结北齐,又勾结北周。此外,熊昙朗、周迪割据今江西一部分地方,陈宝应割据今福建一部分地方,留异割据今浙江一部分地方。这些割据势力后来被陈文帝铲除。陈宣帝时,北齐灭亡,陈朝疆域曾经一度恢复到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但不久失去淮南,始终局促在长江以南、现在宜昌以东的地方。陈朝在南朝四个王朝中统治区域最小、力量最弱。

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自西晋八王之乱以来,经过东晋,直到南朝,北方人民南迁连续不断。307年(永嘉元年),晋元帝时为琅王,移镇建业,此前后有一批人南迁。3(永嘉五年),洛阳不守,石勒南至葛陂(今河南新蔡北),又一次大量人民南渡。327年(晋成帝咸和二年),苏峻、祖约之乱时,大量人民再度南迁。369年(晋废帝太和四年),桓温北伐关中和枋头败退前后,也有许多人民南迁。383年(太元八年),苻坚南下,淝水之战时,许多北方流民渡江。东晋末年,刘裕北伐,中途退回,关中、河南得而复失,流民南渡者也很多。从西晋末年到南朝开始,北方南迁的农民达九十万之多,占北方总人数的八分之一。这就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南渡的人民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人民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良田。火耕水耨的原始耕作方法,发展到用粪来作肥料。牛耕得到推广。麦菽在江南开始推广栽植。适宜于旱作的区种法也开始在江南推行。水利灌溉系统,也在过去的基础上推广和整理。东晋时,在曲阿(今江苏丹阳县)立新丰堰,溉田八百余顷;在吴兴乌程县(今浙江吴兴县)筑荻塘,溉田千顷;在会稽句章县(今浙江余姚县东南),修复汉时旧堰,溉田二百余顷。钱塘江西岸有柳浦(今浙江杭州市东南候潮门外江千)埭,钱塘江东岸有西陵(今浙江萧山县西北20里西兴镇)埭,曹娥江东岸有南津埭(今浙江上虞县梁湖堰),曹娥江西岸有北津埭(今上虞县曹娥堰),均遏水为埭,作水楗数所,以为水位高低调节之用。

劳动人民在湖沼的四周筑堤塘,湖面缩小,无数良田被开垦出来。新开辟的湖田土壤肥沃,收获的稻米比一般稻田高得多。

绿肥

绿肥,把植物的嫩茎叶翻压在地里,经过发酵分解而成的肥料。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

水磨

水磨,用水力带动的磨。多用来磨面。

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

江南经济开发的地区,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发展最快,湖北、湖南、江西逐渐成为江南第二富区,福建、广东、广西经济逐渐发展。当时一个农户耕地大约在五十亩至一百亩之间(相当于现在3458市亩至6916市亩)。平均每个劳动力耕地二十五亩至五十亩左右(相当于现在1729市亩至3458市亩)。当时旱田平均亩产约相当于现在的六市斗至二市石;水田平均亩产约相当于今天一市石二斗至四市石或六市石。

灌钢法

齐梁时,上虞人谢平和右尚方师黄文庆并号为冶炼绝手。当时官营冶坊生产横法钢,百炼而成,用作刀剑极其锋利精巧。但这种钢的冶炼非常费功,成本很高,不适于生产工具的广泛需要。于是,梁朝陶弘景发明了“灌钢法”。它是把生铁和熟铁混合在一起冶炼。由于生铁含碳量高和熔点低,生铁熔化后包裹和渗入熟铁,增加了熟铁的含炭量,再经过几度锻打锤炼,挤出杂质,便成为钢铁了。

锦署

东晋南朝时,丝织业在南方已较普遍。刘裕灭后秦时,曾南迁长安百工,在建康立锦署,从此南方织锦就不限于成都一地了。刘宋时期,江南织工、缝工随日本使者东渡,对日本的丝织技术和缝纫技术的提高,起了促进作用。

附一:练习题提示

一、选择题:B

二、问答题:

答: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农业方面。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提高,稻米产量大幅度增加;北方粟、麦等旱田作物南移;利用水力加工谷物的水碓和水磨广泛应用。②手工业方面。养蚕缫丝技术提高,丝织业水平提高并得到普及;冶铸水平提高,出现许多著名的冶铸作坊。③交通商业方面。交通网形成,商业活跃,不少城市繁荣起来。

附二:本课参考书目

《中国史稿》(郭沫若主编,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三册第四章。

《中国史纲要》(剪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二册第五章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史》上册(王仲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三编第五章。

《南北朝史话》(程应著,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

《中国通史》(白寿彝总主编)第⑦⑧册。

9.第22课《诗二首》教案 篇九

西师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2课《空城计》教案第一课时

22、空 城 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 2、了解《三国演义》及诸葛亮这一光辉人物形象。 3、理清故事脉络。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生字、新词 2、感受诸葛亮的勇气和智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解题、阅读定向 1、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国演义》这本书? 教师小结:《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品主要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历程,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著作除本书外,他还与施耐庵合写了《水浒传》。 2、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之中,你们最喜欢谁?喜欢他的什么特征?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诸葛亮超人智慧的精彩篇章,即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计”是什么意思? (二)检查预习1、大家都预习好课文了吗?在预习中,你有没有碰到不理解的词句? 2、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在朗读过程中要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同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内容。 3、大家理解文章的内容吗?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提醒方法:谁?干什么?怎么样?) (三) 快速浏览全文,整理故事情节 事情的开端、起因是什么? ――兵临城下。“蜂拥而来”说明司马懿兵马很多。(体味“蜂拥”一词好在哪里) 发展:临危之际,诸葛亮开始使用妙计。 高潮是什么? 板书: (一)开端 司马懿兵临西城 (二)发展 诸葛亮临危施计 (三)高潮 司马懿中计 (四)结局 诸葛亮释计 教师:文章引人入胜,不仅因为情节吸引人,还因为人物形象生动

10.《外国诗二首》名师教案 篇十

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

读准字音、积累字词。2.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会品读诗歌,读懂诗中哲理。3.审美鉴赏与创造

学会直抒胸臆和借助具体形象这两种方法来阐释哲理。教学目的: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诗人和创作的背景; 能够流利的朗读和背诵诗歌; 理解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的诵读,交流合作,理解诗的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感受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蕴含的人生道理。教学难点:

1、理解“欺骗”的含义。

2、理解“路”的含义以及重点写未选择的路的原因。

3、比较两首诗的异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都希望生活一帆风顺,只有阳光并无风雨,人生却不可能是这样的,那么风雨来了,我们又将怎样面对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从中品悟面对人生的道理。

/ 4

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作者简介:

普希金(1799年- 1837年),俄国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国文学之父”。代表作有歌颂自由、抨击专制暴政为主题的诗歌《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小说《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等。

2.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西波娃的女儿15岁的伏尔芙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并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3.自由诵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瞬(shùn)息 忧郁(yù)4.自由背读,熟悉诗歌。5.教师指导,再来美读。

这首诗是作者给邻居家小女孩(她全家遭流放)写的临别赠言,是劝慰式的。一种读法用说话的方式;另一种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还有一种读法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悄悄地说。教师范读一遍,学生再读。

6.思考:作为中学生的你,读完此诗后有什么感受呢?用一个关键词来回答。7.怎样理解“欺骗”两字?

认为只要去努力肯定会获得成功,而生活却不能如此,那当然就是欺骗。8.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本诗用劝慰的口吻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临挫折要正确对待它,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9.你曾遇到过被“生活欺骗”的情况吗?你又是如何面对的?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你会用诗中的哪些句子来劝慰自己?

诗歌前四句。(再读)

10.再次有带着自己的理解与感情读诗歌。

三、《未选择的路》

/ 4

1.作者简介:

弗罗斯特(1874年—1963年)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被称之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著名诗集有:《少年的意志》《波士顿以北》《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诗歌全集》。

2.写作背景:

《未选择的路》的灵感来自作者罗伯特•弗罗斯特对他在英国最好的朋友爱德华•托马斯经常做的一件事情的善意玩笑。弗罗斯特经常与托马斯在乡间散步:托马斯不停地想要选择一条可以向他的美国朋友展示某种奇异的植物或者奇特的风景的路。但是,每次散完步,托马斯都要为做出的选择后悔,为如果他们选择“更好的”方向就可以向弗罗斯特展现的那些事物而长吁短叹。从这种为本来可能发生什么的长吁短叹中弗罗斯特悟到了一些东西。这种行为方式是弗罗斯特从不选择的道路,是他学会避免的道路。因此,在他作为一个成功的、新近被发现的诗人回归美国后不久,当他想起这件事情时,弗罗斯特装出自己就是爱德华•托马斯而写出了《未选择的路》。

3.自由诵读,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涉(shè)足 伫(zhù)立 萋(qī)萋 幽寂(yōu jì)延绵(yán mián)4.反复朗读背诵课文,思考:(1)“路”是什么意思?

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2)你从中悟出了什么哲理?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5.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选择的路一步步变为现实,而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它的可能,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悔意由此而生,忧郁因此而起。这正是人之常情,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

6.诗人为何把诗题取为“未选择的路”?

/ 4

这首诗实际是写人生道路。诗人写作的重点却不是那条已经选择的路,而是那条未选择的路。诗共四节,第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的选择的路,第三、四节写未选择的路。诗人这样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以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7.小结:

诗人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采用了象征手法,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岔路口都要慎重选择,切不可随意盲目!

8.再读诗歌,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情感。

四、总结: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未选择的路》借自然界的路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尤其是对“未选择的路”的感慨,读来耐人寻味。

两首诗写的都是对人生的思考,前者直抒胸臆,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后者则用了许多具体的形象(比如树林、路、荒草、落叶等)来阐释哲理。这两种方法,我们都可以借鉴运用来写写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五、作业:

课外搜集有关人生的诗文以及普希金、弗罗斯特的诗歌来阅读。

上一篇:建筑工地用工劳务合同下一篇:24关于企业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