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第三单元数学题(通用12篇)
1.二年级第三单元数学题 篇一
第三单元检测 试卷分析
测试日期:2016年10月25日 分析日期:2016年10月26日
一、成绩分析:
本次参考22人,及格22人,平均分82.16分,及格率100%,优秀人数8人,优秀率36.4%。本次测试成绩出人意料,无论是从平均分还是从优秀率来说都不尽人意。
二、测试内容及试卷特色:
(一)《角的初步认识》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
(1)会认角(一个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会比较角的大小(能分辨直角、比直角大或小的角;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会画角(会用直尺、三角板画直角、比直角大或小的角;画直角时一定要记得画上直角符号)
(4)能在生活中发现角
(一)试卷的特色
1、试题的编排上,注重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入手,扩散了学生的多项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引导,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2、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考查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就本套试卷来说,试题难易适度,适合本年级学生做答。
三、答题分析:
本次检测主要分成七个部分:
第一题:判断是否是角。本题是基础题,只要认真,没有什么难度,失分的一名同学是因为马虎造成。
第二题:我来填空。本题设有5个小题,在第1、5小题的出错率较低,但是在答第2小题的第二空“其中有几个直角”时,有5名同学失分,有的是粗心造成,有的是理解成有几个角。
第三题:判断对错。本题出错的几名孩子基本都是错在对角的特征没有掌握扎实,有几名学困生因为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而答错。
第四题:比一比。本题相对前几题来说,难度不大,但是仍然有三四名孩子在出错失分,讲解试题时询问,孩子自己也很疑惑为什么会选错,而且是一错全错,可能是因为孩子当时虽然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但意识里对大于号小于号没有加以辨别就使用了。
第五题:选一选(给锐角、直角和钝角分类),本题仍然有几名同学失分,主要是对8号角的判断,8号角是非常接近直角的钝角,所以有的学生凭主观意识去判断,而不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测量,所以判断错误。
第六题:数一数。本题设2道小题,第1小题难度不大,但在数图形的数量时,却仍然有不同的学生在数不同的图形时出现错误。第2小题没有全对的学生,数第五个图形全军覆没,本图数出来是16个角,对孩子们来说确实有难度。
第七题:我是聪明的小画家。本题主要是考察学生画角的能力。失分也比较多,我在阅卷时从学生画角的态度,是否使用尺子作图等细节上去批阅,所以扣分比较严,比较多。
本次测试,成绩特别不理想。从试卷上反映出来的情况看,存在着许多问题。总体上来说,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是不牢固,对于一些稍稍复杂的题目,学生感觉手足无措,失分相对较多。此外,也有部分学生由于太过粗心,会做的题也答错,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四、存在问题:
从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认识图形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理论和实际联系不起来,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还有混淆现象,稍难的题做起来就费劲。
二是在观察图形上,空间感不强,找不到观察的切入点,思维不开阔。
三是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还需锻炼。
四是部分孩子们的学习习惯不够好,比如书写、画图、答题习惯等。
五、提高措施:
1、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
2、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
3、做好后进生的补差转化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加强对学生能力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5、狠抓学生的学习习惯。
2.二年级第三单元数学题 篇二
1. 自主梳理本单元课文内容, 背诵《欢庆》全文及《北京》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 在游戏中积累重点词句, 运用生活经验, 趣味练习动宾词组搭配。
3. 运用积累的词语写1~2句通顺、连贯的话, 尝试表达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聚焦北京
1. 讨论:你们喜欢旅游吗?最喜欢哪里?能用几句话介绍一下吗?
2. (在中国地图上找首都) 北京对于中国来说, 就像心脏对于人来说那么重要。不仅如此, 它还是个风景优美的城市呢!今天, 让我们在单元导语的指引下, 再次去这座美丽的城市游览、参观, 好吗?
二、回顾课文, 自主积累
1. 导语回顾。
(1) 我们的祖国妈妈叫什么?她还有其他名称吗?
(2)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回顾《识字三》, 关注“耸”“朝”“兴”“与”的读音)
2. 课题抢答:看课文图片回顾课题。
3. 句子竞赛:跟着图片, 回忆本单元课文中优美的词语或句子, 比比谁的记性好。 (随机展示课前自主复习单中抄写频率高的句子)
4. 自主练习。
(1) 自主选择星级, 课堂练习。
田野献上 ( ) 的果实, 枫林举起火红的 ( ) , 蓝天飞着 ( ) 的鸽子, 大海奏起 ( ) 的乐曲。
请你用下面的四字词语完成填空。 (填序号)
1绿树成阴2鲜花盛开3风景优美4来来往往5高楼大厦6名胜古迹
北京真是个 ( ) 的城市, 这里 ( ) 、 ( ) , 立交桥上车辆 ( ) 、川流不息, 还新建了许多 ( ) 。 ( ) 更是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
(2) 练习单反馈:谁的字写得最端正、清楚?你最喜欢北京的什么?
5.易错词复习:北京人的普通话可标准了, 他们想考考我们这些小游客, 谁愿意挑战一下?
你发现带点字在读音上有什么共同点?
三、搭配游戏, 初识动宾
1. 看图回顾《看雪》片段:看, 北京的孩子们在雪地里干什么?
2. 再次练习课后习题。
3. 讨论: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4. 玩搭配游戏 (师生) 。
(1) 师生示范: ( ) 桌子。
师:我是名词——桌子, 谁来找个动词和我做朋友?
生“:抬”, 抬桌子。 (搬、擦、移、整理、推、拉、拍……)
(2) 指导下的生生示范: ( ) 衣服。
生:我是名词——衣服, 谁来找个动词和我做朋友?
生“:做”, 做衣服。 (洗、裁、买、卖、收、晒、晾、烫、折、叠、脱、搓、拿……)
5. 练搭配 (生生) 。
(1) 选择提供的名词——“水、书、电话”, 同桌合作玩一玩。
(2) 小组合作玩一玩:为名词找伙伴。
6. 反馈:如果经常把复习变成游戏, 是不是很好玩呢?
四、语言运用, 主动评价
1. 回应《北京》主题:游完北京, 你有什么特别想介绍给别人的或有什么感想吗?
2. 选择星级, 尝试运用。
例句:北京的立交桥真漂亮啊!我多么想把它拍下来。
北京真 ______ 啊!我多么想 ____________。
天安门广场真 _______ 啊!我 ____________。
请选用括号里的词, 用1~2句话夸夸北京。 (美丽、城市、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洁白、到处、宽阔、又宽又长、来来往往)
温馨提醒: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3. 分享:谁写得好又读得好?
4. 转换角色, 尝试讲解。
(1) 明确任务:试着运用两个星级的题目, 像讲解员一样介绍自己了解的北京。
(2) 同桌扮演角色, 尝试练习。
(3) 展示并反馈:你更喜欢谁的介绍, 为什么?
5. 互评课堂表现。
(1) 你想夸夸身边的小游客吗?你想怎么夸?
提供句子范例:
________ 真 ________ !
________ 多好啊!
________ 非常 ________。
(2) 指导:如果你是被夸到的小游客, 该怎么做?
(3) 互相夸一夸。
6. 建议作业:利用作业单向家人或朋友介绍北京, 请他们打上星级或写写评语。
【教学反思】
按单元复习是复习中的常见形式。对于低段学生而言, 复习课的有趣和有效都很重要。本课例试图体现两者结合的一些做法。
1. 介入游戏“。学中玩, 玩中学”是低段学生特别喜欢的学习方式, 枯燥的复习课只会导致低效而无趣。课始, 教师在创设“游玩北京”的情境之下, 适当展开“课题抢答”“句子竞赛”“普通话考试”“动词 + 名词, 一起玩搭配”“同伴互夸”等游戏活动, 使学生能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开展语文学习。
2. 重整教材。复习课比之新授课, 更注重提高与运用。本课以《北京》为核心, 辐射欢度国庆、申奥成功、北京的冬天等内容;以语言积累和运用为核心, 将课后练习与“读读说说”有机结合。通过这样的聚焦, 突出了学生日常学习中的重难点。
3. 基于起点。课前自主复习单及课堂练习的设计和运用, 在保证书面练习时间之外, 也为教师的“以学定教”提供了确凿的依据。学有余力的学生, 能更多地参与课堂上的同伴互助, 也能在“小讲解员”的活动中崭露头角。学有困难的学生, 则能在星级作业的选择中, 扎实基础、有所提升。
附:课前自主复习单
一、我爱读 (背) 《:欢庆》全文。 ( ) 《北京》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
我很熟练 ( ) 比较熟练 ( ) 不够熟练 ( )
二、我会读。 (略)
我读给 ( ) 听了, 他 (她) 把我读得不够熟练的词圈了出来。我又读了 ( ) 遍。
三、我会写。
这个单元中, 我最容易写错的字是 ( ) 。
四、我会选 (抄抄我最喜欢的2~3个句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年级第三单元数学题 篇三
1.6的倒数是( ),0.3与( )互为倒数。
3.右图表示的数量关系是( )€? =( ) , 根据除法的意义,把它改写成两个除法算式: ( )( )。
4.12的倒数与2.5的倒数的积是( )。
5.在里填上“>”“<”或“=”。
7. kg芝麻可榨油 kg,1kg芝麻榨油( )kg,榨1kg油需芝麻( )kg。
8.甲数是乙数的 ,甲数是21,乙数是( );丙数是甲数的 ,丙数是( )。
9.一个数的是45,这个数的是( )。
10.一项工作,甲独做10小时完成,乙独做15小时完成,两人合做1小时完成这项工作的( ),合做( )小时完成这项工作。
二、准确判一判。(5分)
1.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 )
2.如果,那么a与b互为倒数。 ( )
4.一个数除以分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
5.a>0。 ( )
三、精心选一选。(5分)
1.一个数的倒数比它本身小,那么这个数( )。
A.大于1 B. 小于1 C.等于1
2.根据 €? =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是的倒数 B. 和互为倒数 C. 和都是倒数
A.> B.= C.<
A.真分数 B.假分数 C.1
5.下面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四、仔细算一算。( 34分)
1.直接写出得数。( 9分)
五、认真解一解。(6+6+4+8+4+5=33分)
1.苹果有84kg,_________________,香蕉有多少千克?根据算式补充条件(x为香蕉的千克数):
(1) x=84,应补充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
(2)x+x=84,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
(3) 84€祝?+),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
(4) (1-)x=84,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师骑车小时行4km,照这样计算, 小时能行多少千米?行 km要用多长时间?
3.植物标本有24件,是动物标本的。你能算出动物标本有多少件吗?
4.
根据图中信息,你来算一算:小明和小军各有邮票多少张?
5.爸爸买来两袋一样重的大米,如果从第一袋中取出,从第二袋中取出5kg,第一袋就比第二袋多2kg。原来每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4.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篇四
郑文柏
一、试卷分析
本试卷共计十大题,涵盖了本单元的所学的内容,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本卷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学生的技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目标体系。试卷内容全面,覆盖了教材的所有知识内容。试题又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
二、学生答卷情况:
参考人:39人及格人:36人良好人:13人优秀人:2人
二、试卷分析及提高措施:
这张试卷主要考查图形与变换,难度较大,大部分学生答得还是可以,只有少数同学答得不好。
第 1、2题:按要求归类和算一算,学生对锐角、直角、钝角的区分掌握的比较好,还有对简单的除法和乘法做得很好,所以这一题没什么失分。
第3题:填一填,错题有“红领巾有()个角,其中有()个锐角和()个钝角”,由于个别学生平时缺乏观察身边的物体导致填错。
第4题用实物的图形来判断是平移现象还是旋转现象,由于学生对实物现象认识能力较强,这题失分很少。
第5题:判断题,错题有:第1题“角有大有小,边越长的角越大,边越短的角越小。”()第2题“跷跷板是平移现象。”()这两题学生做错的比较多,要进行着重讲解,同时还要进行实际的观察一下,加强学生的理解。
第 6题:观察图形,对于后进生来说难度较大,有错误,需着重新讲解,并出有关的习题进行训练。
第7题:主要考查锐角、直角、钝角的辨认和实际应用,难度不大。是以钟面出现的,学生很容易断定是什么角。
第8题:数图形里面有几个角,这一题难度很大,学生做错比较严重。针对这类题要进行着重讲解,加强辅导,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出题的形式来加深理解,达到学而致用的效果。
第9题:学生做得比较好,大部分都得分。
第10题:按要求做一做共24分(含4小题),分别画出平移几个格后的图形。有的学生方法不对,应该是先在原来的图形上找出几个关键的点,把这些点按题目要求进行平移,最后把这些点连接起来。有的生学是理解题意出错,“分别”要求两次都是从原图开始移动,不是“先”、“再”连续的移动。
5.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篇五
1.直接写出得数.
400+300= 5000-3000= 99+1=
1000-1= 1000-240= 450+540=
1001-1= 999+1= 5600-5000=
7000+600=
2.填空.
(1)10个一百是( ),10个一千是( ).
十万里面有( )个一万,一千里面有( )个十.
(2)从右边起百位是第( )位,右边起的第五位是( )位,千位是第( )位.
(3)8008这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上的8表示8个( ),第四位上的8表示8个( ).
(4)一个数百位上的数是6,千位上的.数是1,其科数位上的数是0,这个数是( ),读作( ).
(5)892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1000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6)用5、0、3、9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是( ),最小的四位数是( ).
(7)按顺序,找规律填数.
102、____、100、____、____97、____.
190、____、____、160、____、____、____、120、____、____
5000、____、____、____、7000、____、____、____、____、9500
3.读出下面各题.
3800( ) 4050( )
6009( ) 8047( )
4.写出下面各题.
(1)二千零六写作( )
五千八百七十二写作( )
九千一百写作( )
四百六十八写作( )
(2)5个百和8个十是( )
1个千、2个百、3个十和4个一是( )
六个一、八个千是( )
一个万是( )
5.在□里填数.
5431=□+□+□+□
7560=□+□+□
2048=□+□+□
8009=□+□
3070=□+□
6.在○里填上>、<或=.
1000○999 99○101
1111○9999 999○1001
1010○999+1 99○100-1
1001-1○999+1 999○1000-1
○+1 304○403-100
7.在○里填上+、-、或.
45○5=3○3 6○7=20○22
7○9=87○24 48○6=27○19
36○6=36○30 4○7=50○22
2400○5400=8000○200 8○9=100○28
8.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1)1090 1009 1100 1909
(2)9999 8900 9990 8909 10000
9.写出个位上是0的所有两位数.
写出个位上是5的所有两位数.
10.应用题.
(1)水果店原有35筐桔子,又运进65筐,后来卖出了48筐,水果店现有桔子多少筐?
(2)一双布鞋8元钱,3双布鞋的价钱正好可以买4双凉鞋.一双凉鞋多少钱?
(3)二(1)班有24名男生和18名女生,第7名同学分成一组,可以分几组?
参考答案
1.700,,100,999,760,1000,1000,1000,600,7600
2.(1)一千,一万,十,一百
(2)三,万,四
(3)一,千
(4)1600,一千六百
(5)三,百,五,万
(6)9530,3059
(7)101,99,98,96
180,170,150,140,130,110,100
5500,6000,6500,7500,800,8500,9000
3.三千八百,四千零五十,六千零九,八千零四十七
4.(1),5872,9100,468
(2)580,1234,8006,10000
5.5000+400+30+1,7000+500+60,2000+40+8
8000+9,3000+70
6.>,<,<,<,>,=,=,=,>,>
7.,+,-,-,-,-,+-,-
8.(1)1909>1100>1090>1009
(2)10000>9999>9990>8909>8900
9.(1)10,20,30,40,50,60,70,80,90
(2)15,25,35,45,55,65,75,85,95
10.(1)35+65-48=52(筐)
(2)834=6(元)
6.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篇六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6的乘法口诀。这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7—9的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的重要基础。同时,学生对四则运算的学习从加、减法到乘法,是认知过程中一次重要的飞跃。因此,必须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含义,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材结合乘法口诀的教学,还分散编排了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这对于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单元教材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乘法的含义。
2.引导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的方法,并在理解乘法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口诀。
3.把认识乘法、学习乘法口诀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逐步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与区别,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经历探索1—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熟记1—6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乘法;知道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2.使学生在认识乘法和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经历根据乘法的含义解决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培养初步的比较、分析、抽象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习惯,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发展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相应的口算;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四、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4和6的乘法口诀。
五、教学措施:
1.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和理解乘法的含义。
2.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组织学生探索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新知。
3.采用动手操作、题组对比、游戏活动等丰富的练习形式,为学生提供有意义记忆口诀的机会,并学会一些记忆口诀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把计算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乘法含义的理解,同时发展学生初步的比较、分析、抽象、概括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课时安排:
1. 乘法的初步认识………………………1课时
2. 练习四 ……………………………… 2课时
3.1—4的乘法口诀……………………… 1课时
4.练习五………………………………… 1课时
5.5的乘法口诀………………………… 1课时
6.乘加、乘减…………………………… 1课时
7.练习六………………………………… 1课时
8.6的乘法口诀……………………………1课时
9.练习七 ……………………………… 2课时
7.二年级第三单元数学题 篇七
本课围绕介绍家庭成员开展听说读写教学活动, 中心话题是“The family”, 语法重点是能用who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第三方是谁。介绍家庭成员。教学内容为语法的学习和使用提供了必要的感性材料, 同时也体现了语法项目与交际情景自然结合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展开的。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面对的是初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活泼好动, 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本单元所谈论的是关于家庭成员的话题, 这贴合学生的生活, 使学生容易对本课产生兴趣。但初一的学生年龄仍然较小, 尤其在有人听课的条件下, 他们更容易紧张,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本课的难题之一, 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注意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引导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现, 大胆发言,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本节课所设计的学习任务。
三、Teaching aims
1. Language goals
Make the students recognize different familym e m b e r s a n d b e a b l e t o u s e t h e s e n t e n c estructure “Who is /are…?”, and the key words“photo, have a good day”.
2. Ability goals
B e a b l e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 f a m i l y m e m b e r s b y l i s t e n i n g t omaterials.
Be able to talk about family members usingsimple structures.
3. Emotion goals
Make the students not only care about theirown families but also their classes, their schools…
四、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points
1. Different names of family members.
2. The sentence structure “Who is …?”
3. How to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 “Who is…?” to describe the family members in the realsituations.
五、Teaching methods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cooperativelearning method
六、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blackboard
七、Teaching procedure
(一) Leading-in (5 minutes)
Show a group of the teacher’s own familyphotos.
Review the words that they have learnt lasttime.
(二) Listening exercises (12 minutes)
1. Pre-listening
Make a conversation in pairs.
A: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B: There are…
A: Who are they?
B: They are my father, mother…….
2. While-listening
2a: Listen and circle the words.
2 b : L i s t e n a n d m a t c h t h e n a m e s w i t h t h e people.
3. Post-listening
Pair work
A: Who is the man in green?
B: He is Cindy’s…
A: What’s his name?
B: His name is…
A: Who’re the two old people?
B: They are Cindy’s…
...
Improve the students’ listening skills and make them know some simple listening strategies.
(三) Fun time: (3minutes)
Enjoy a short period of a movie named TheCroods.
Make the students relaxed.
(四) Reading (2d) (8 minutes)
1. Pre-reading
Talk about the picture in 2d with the students
2. While-reading
Read the conversation quietly and quickly and match the names with the people.
Sally’s sister Paul
Sally’s friend Kate
Sally’s brother Jane
Read after the tape and imitate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Read aloud together.
3. Post-reading
Act out the conversation in groups of three.
Make the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their family members in the controlled situation. Learn how to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五) Group work (12 minutes)
Help an foregingirl Amy to find a Chinese family to live with.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in the real situation and improve their speaking ability.
(六) Homework
1. 请给我写一封电子邮件, 介绍你的家庭情况, 邀请Amy到你家居住。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不少于40词)
(1)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2) Who are they?
( 3 ) What do you and your family members like? (40 words)
2. Draw a family tree.
My email address: 355415336@qq.com.
Make the students consolidate what they learnt today and improve the stud ents’ writing ability.
8.必修二第三单元训练 篇八
1. 林则徐致信给维多利亚女王说:“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 清朝是当时世界霸主
B. 清朝断绝与英国的贸易
C. 林则徐主张合法贸易
D. 林则徐谙熟英国的政情
2. 下表是1843年广东海关进口商品税率资料,对其数字变化所反映出的信息,表述错误的是( )
[货物\&单位\&1843年前税率\&1843年税率\&降低百分数\&棉花\&担\&24.19\&5.56\&77.02\&棉纱\&担\&13.88\&5.56\&58.45\&头等白纱布\&匹\&29.93\&6.95\&76.78\&束色纱布\&匹\&20.74\&5.56\&73.19\&]
A. 1843年税率较之前大大下降
B. 中国拟以降低关税的方式大量引进外国商品
C. 协定关税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D. 中国闭关自守的局面被打破
3. 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后,“分洋商之利”,获得颇丰。上海商人叶运忠请求另设广运轮船局,李鸿章断然拒绝,批示:“不准另树一帜。”由此可见,李鸿章( )
A. 停办官营工商企业 B. 利用政权垄断经营
C. 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D. 提倡“实业救国”
A. 中国始终处于贸易逆差地位
B. 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海关
C. 中国的进出口结构趋向合理
D. 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5. 有人说,中同近代工业只不过是装配工业(即以外国零件装配成机器)或加工业(即以外国原料加工制成日用品)。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 )
A. 技术设备落后
B. 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
C. 缺乏重工业基础
D. 中国适合投资劳动密集型企业
6. “新政(戊戌变法)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材料表明( )
A. 山西近代工业起步
B. 戊戌变法法令在山西得到广泛落实
C. 晋商进入强盛时期
D. 戊戌变法后山西工业发展较快
7. 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 )
A. 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B. 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
C.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
D.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
8. 1940年10月1日,日本内阁制定的《国土计划设定纲要》中提出日本本土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机器工业;中国东北着重发展电气工业、矿业和部分机械及轻工业;在中国华北,注重制盐和矿业的开发;华中允许某种限度的轻工业发展;内蒙古以发展羊毛业为主,华北发展棉花,华中则要限制生产可与日本农作物竞争的农产品。其目的是( )
A. 强化中日地区间的经济合作物资交流
B. 有步骤的在占领区推进工业化的进程
C. 以日本的本土经济带动东亚经济发展
D. 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体系
二、非选择题
9. 20世纪30年代,上海《申报月刊》在知识分子当中发起了一场“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这场争论,不但加深了对国民经济发展道路的认识,深刻地影响了当时政府的政策选择,对于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现代化应采什么方式呢?……我以为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早已过去,本世纪各国的资本主义,都是“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所谓节制的资本主义,即一切经济事业,受政府的节制或限制,甚或由政府自办,这与斯密亚当之自由放任政策完全相反。中国今日之现代化,宜急起直追,努力进行,决非私人资本所能办到。何况民穷财尽,私人资本寥寥无几呢?……我们若采个人主义的方式,我们必收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之一切恶果;我们又何苦重走别人已经走错过的道路呢?所以个人主义的方式,在我们的现代化之计划中,当然在屏弃之列,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的现代化的方式之选择就只有一条路可走,即是受节制的资本主义,……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换句话说,即是统制经济。
——张素民《中国现代化之前提与方式》,《申报月刊》(民国二十二年七月)
材料二 我国今日……财富之增加,非实行个人主义,殆无由达其目的也。……获利是人类本性,现代化之障碍,既已除去,人民必乐于经营企业,获利愈多,则人民皆自动的投资,不患资本之无着。如果实行……(统制经济)则人民之获利之希望小,甚而竞致灭绝,则资本之本源,更形缺少,所谓新生产方法新企业等,皆将成为泡影,国人将永远陷于穷困而莫能自拔矣。或日,在欧美各国因生产过剩而生恐慌,中国私人资本主义发达后,货物将缺乏市场,奈何?……生产发达后,购买力提高,以我国人口之众,地域之大,岂尚不能容纳各种货物乎!
——唐庆增《中国生产之现代化应采个人主义》,《申报月刊》(民国二十二年七月)
材料三 四联总处(即中国、中央、交通、中国农民四银行联合办事总处的简称)核办贴放业务的重点是工矿业贷款。……以(大后方)工矿生产能力而论,如以1938年总生产指数为100,1943年已增至375,……民营企业……大多设备简陋、资本薄弱……有人估计,1944年国统区工厂倒闭率是82%,或被官僚资本鲸吞。
——杨菁《四联总处与战时金融》,《中华民国史新论》
在政府里任职的许多官吏,他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只有依赖政府,靠政府直接经营的工业矿业以及其他的企业。……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他们)把持了中国的矿业,对于私有企业(大多是民国初年所创办的私有企业)蚕食鲸吞,或则被其窒息而死。……现在想起应该有个公开忏悔。
——胡适《从〈到奴役之路〉说起》(1954年)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张、唐两位学者主张的不同之处,并根据材料概括他们各自主张的理由。结合史实简析这场争论兴起的时代背景。
(2)结合材料三,概述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工矿业方面实施的经济措施及其效果。
(3)综合上述材料,从市场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角度,指出这场经济发展模式之争的实质。概括这场争论及其影响对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9.二年级第三单元数学题 篇九
黄河路小学 刘社贞
一、单元主题 角的初步认识
二、单元内容:
初步认识角,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角,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单元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让学生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继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四、单元重点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
2、帮助学生建立角、直角的空间观念
五、单元难点
1.注意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正确把握教学要求。角和直角本册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通过各种实际活动初步认识即可。如认识角,只要通过折一折、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对角和直角有些感性认识,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角;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画角就可以了。关于角和直角的其他知识,将在以后的教材中进一步学习。
2.在教学中注意科学性。
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内容虽然浅显,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例如,指导学生画角时,教师应说: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而不应说成:“从一点起,用尺子横着画一条线,斜着画一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六、单元教法与学法:
教法以观察法和动手操作法为主,学法以自学法、动手操作法和小组合作法为主。
七、教学准备:
三角板,红领巾,两根硬纸条等。
10.二年级第三单元数学题 篇十
第二单元教案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起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
进率,学习用刻度尺量线段(限整厘米)。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厘米和米不多,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缺乏明确的认识。不过学生一般都
有一根20厘米长的小尺子,从尺子上可以看到厘米。所以教材想从厘米讲起,然后再讲米,以 及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材采用出示实例的方法,让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学习量线段的长度。
教材注意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1厘米、1米大致
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
度的方法(限整厘米),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2. 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第 1 页 课时安排:2课时 1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0页例1~例3,练习三的第1~4题。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 整厘米)。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把11厘米长和10厘米长的纸条,分别横着和竖着贴在小黑板上,举起来让学生观察看哪根
纸条长哪根纸条短。学生一般会认为竖着的纸条长,这时教师可以提问:
怎样才能知道究竟这两根纸条哪根长呢?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一把米尺,要知道
两根纸条的长度可以用尺去量一下。然后开始量纸条的长度,用红粉笔对着尺子上的刻度把横
放的纸条的长度标出来,用白粉笔把竖放的纸条的长度标出来。分别告诉学生从0 刻度到红色
标记这一段是横放的纸条的长度,从0刻度到白色标记这一段是竖放的纸条的长度。然后提问
第 2 页 哪根纸条长?(横放的纸条长。)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要知道一个东西的长度只凭眼睛看往往是不准确的,需要用尺去量。接 着再问:
要想知道我们用的铅笔的长度该怎么办?要想知道粉笔的长度该怎么办?
对,要想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要用尺来量。如果要量像铅笔、粉笔这些比较短的东西,可
以用厘米作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厘米,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二、新课 1.认识米尺。
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生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的线叫刻度线,然后提问 你们的尺上有几种刻度线? 有哪些数字?
每个数字都对着哪种刻度线?
尺的左端的刻度线对着几?对着0,这叫做尺的0刻度。之后,教师在尺上边比划边告诉学生:
从0到1的长度是1厘米,从1到2的长度也是1厘米每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
第 3 页 米。
2.认识1厘米、几厘米。(1)初步认识1厘米、几厘米。
教师在米尺上从0指到1,说:刚才我们知道了从0到1是1厘米。
再从0指到2,从0指到3提问:那么从0到2是几厘米?从0到3呢?让学生在自己的
尺上先找到0刻度,再在尺上指出1厘米、2厘米、3厘米的长度,要说出从哪儿到哪儿。(2)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
①先让学生在自己尺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然后让学生打开教科书,说明例1下面的那条线段的 长度就是1厘米。
②教师拿出一颗图针,也让学生拿出一颗,与1厘米长的线段比一比,通过比使学生看到图钉 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③让学生在尺上比一比自己手指的宽度,看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④让学生用手指比划一下1厘米的长度。
教师小结:我们认识了厘米,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那么怎样用厘米作单位去县物体的长度呢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第 4 页 3.用厘米量。(1)估量纸条长度。
教师出示5厘米长的那根纸条,同时让学生也拿出比较短的那根纸条,说:刚才你们量过自
己的食指大约有 1厘米宽,现在估计一下你们拿出的纸条是几个食指宽,也就是有几厘米长。
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讲解:你们估计得对不对,我们可以用尺量一量,那么怎样用米尺量 一个物体的长度呢?(2)用尺量纸条。
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量时,先把尺的0 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尺上的
刻度几,这根纸条就是几厘米。现在这根纸条的右端对着 5,那么它就是5厘米。
②让学生看例3,把纸条的长度填在书上的括号里。③让学生照老师的方法量自己的纸条。学生量时,教师要注意巡视,看学生是否把尺的0刻度
对准纸条的左端,对于不正确的量法要加以纠正。④启发引导学生说说量纸条的方法。课间活动。
三、巩固练习
教师: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厘米,会用尺量纸条的长度了,第 5 页 那么量别的物体长度的方法是不
是与量纸条一样呢?是的,不论是量什么物体的长度都要把尺的0 刻度对难要量的物体的左端,看右端对准尺上的刻度几就是几厘米。下面我们就来做几个量物体长度的练习。
11.二年级第三单元数学题 篇十一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成绩:______
命题人张冬生
同学们,这两个单元的主题分别是人物和建筑。如果你能认真地写好每一个字并使卷面整洁就能先积5分,努力吧!
一、把握点滴,垒好基石。(17分)
1.看拼音,写汉字。(4分)
pi
na
rao
ma
()气
()喊
()富
()头
hao
ni
kuo
ya
()尽
()模
()轮
()优
2.将括号里能与前面搭配的词语用“_____”画出。(3分)
设计(美妙 巧妙) 要求(严格 严厉) 修建(房屋 家具)
推广(经验 产品) 态度(坚决 坚定) 提高(质量 数量)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4分)
()的司马迁
()的郑和
()的海伦
()的阿炳
()的金字塔
()的兵马俑
()的著作
()的阿尔卑斯山
4.在句中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6分)
(1)( )啄木鸟是保护树木的功臣,( )我们要保护它们。
(2)( )春天不播种,秋天( )不会有收获。
(3)( )贝多芬晚年耳朵全聋了,( )他仍然坚持为人民谱写乐曲。
二、插上想象的翅膀。(9分)
1.写一句话,用上“惊涛骇浪”和“水土不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使意思表达得更具体。(3分)
秦朝的兵马俑真了不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3分)
《二泉映月》这首乐曲充满了叹息、哭泣、倾诉、呐喊,这肯定是阿炳的内心写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考考你的记忆力。(21分)
1.郑和率船队出洋________次,前后到过_______个国家……郑和远航,_________之大,__________之长,____________之广,达到了_____________的顶峰。
2.他想:“人总是要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______________!”……就这样,司马迁_______,用了__________,终于完成了一部________________。这部___________的著作,几乎______________,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3.维也纳是___________的城市。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____________。就连___________,也用_____________作为装饰。
4.“对称的故都”是__________;“佛教之都”是___________;莫斯科是“______________”。
四、说说心里话。(8分)
同学们,你们的父母有没有让你们做一些你们不情愿做的事呢?写出一两件并说说你对他们这样做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独立自主做学问。(40分)
史书言,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孔子已识百余字了。
有一天,他的妈妈说:“昨天我教你的字会写了吗?”
孔丘说:“都记住了。”
妈妈说:“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睡觉,是和哥哥在一起。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对哥哥说:“哥哥,妈妈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
哥哥道:“都记住了。你呢?”
孔丘说:“我已经练了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没有把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会的,娘一定非常伤心和难过。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
哥哥被他这种刻苦学习、孝顺母亲的精神所感动,心疼地说:“天气凉了,别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身上写吧。我能觉出对错,也好对你写的做个检查!”
于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写了起来。每写一个字,就念出声来。可这声音越来越轻,當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声音也听不到了。哥哥验完他的最后一个字,听着他那均匀的呼吸,望着他甜中带笑的睡容,既心疼又怜惜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亲考核时他一遍通过母亲惊喜道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过了一天就如此滚瓜烂熟将来准能干大事啊
孔丘望着母亲欣喜专的面容,高兴地笑了。然而在这微笑中,却伴着两行泪水。
站在旁边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资背后,更多的则是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勤奋的汗水。
1.给文章中加下划线的句子加标点。
2.你觉得文章的题目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3.给文章中加点的词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的弟子们把他的言行整理成一本书,这本书叫《
》。
你一定知道孔子的不少名言,如:
5.读了文章,你觉得孔子的妈妈和哥哥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孔子从小就勤奋学习,这为他将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写一篇关于自己难忘的学习经历的小短文。先把提纲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下)第三、四单元学习能力自测》部分参考答案
一、1.脾呐饶码耗拟廓雅2.巧妙严格 房屋经验坚决质量3.略4.(1)因为所以(2)如果 就 (3)虽然 但是
二、略
三、略
四、略
12.二年级第三单元数学题 篇十二
一、建提要促深知, 提炼思想方法
《直线与方程》是数学解析几何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单元复习课的系统性特征要求教师必须做好单元知识提要的设计, 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 并在深化复习内容的认知进程中掌握数学重要概念和知识的形成过程, 提炼和应用数学思想方法。
1. 优化设计知识提要。
教师开展本单元复习课教学, 首先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联系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习惯、学习情绪等, 优化设计本单元的知识提要。只有搭建起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复习兴趣的复习知识提要, 才能有效指引学生乐于参加复习活动, 享受快乐复习的过程, 所主张的通过系统复习促深知才有可能。如, 笔者《直线与方程》单元复习一开始, 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动手设计复习提要, 让他们梳理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把已学过的数学知识串成知识链, 初步形成知识框架体系;同时教师关注他们在设计提要活动中的复习习惯和方法, 并肯定了他们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接着, 教师从中选择出设计思路较好的提要, 与学生们一起修正、补充, 完善知识提要设计。最后, 教师积极引进“思维导图”的形式, 借助多媒体设备, 展示出师生共同合作完成的设计成果“直线与方程复习结构图”, 让他们在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烘托下有效启发发射性思维的复习方法, 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 概括提炼思想方法。
设计知识提要的目的就是指引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进行有效梳理, 在引导他们复习的过程中勾画出的知识结构, 并提炼出数学思想方法。如, 在本单元复习各个环节中, 广泛应用了“坐标法”, 在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的方程, 并借助方程来探究直线的平行、垂直、两条直线的交点、点到直线的距离等有关性质, 引导学生注重关联“数”和“形”的密切联系, 鼓励他们积极领会和应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利用代数方法来分析几何对象的位置关系, 或借助细致观察几何图形得出一定的数学结论, 以解析几何的方法促进代数问题的解决。数学数学方法的提炼和领悟, 能让学生更进一步促进整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提升, 在合作交流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系统地领略“数”“形”结合复习的魅力, 感受解析几何的智慧。
二、巧教法入深层, 提升能力结构
在《直线与方程》单元复习中, 根据复习章节的特殊性, 教师巧妙利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深入把握复习内容, 促进学生理解、分析、证明、推理等能力结构提升。
1. 巧于教学方法设计。
单元复习课中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是复习课堂质量的重要保证, 是设计知识提要后的深化。高中数学复习课明显的综合性特征, 要求教师要重视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深入问题实质, 指引他们在分析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起学生善于迁移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习题变式的训练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有效方式。在本单元复习过程中, 笔者特别重视应用“变式教学法”来提高复习的效率。如, 在“如何利用已知直线的倾斜角求直线的斜率”复习内容时, 就设置了典例训练和变式训练:“已知直线的倾斜角, 求直线的斜率: (1) α=30°; (2) α=60°; (3) α=90°; (4) α=135°。变式训练:已知直线的斜率, 求其倾斜角: (1) k=0; (2) k=1;; (4) k不存在”。在此, 教师通过适度的变式教学, 根据不同的复习片段来合理变换数学命题中的条件或结论, 转换命题的内容和形式, 指引学生在训练中学会举一反三, 熟练深入地把握数学命题的本质属性, 激励他们的异向思维, 激发深化复习的积极性。
2. 重视复习方法指导。
有效的复习方法是学生获得良好复习成效的重要前提。笔者经常从打基础、攻弱点、集错题、勤贯通、巧做题等五个方面加强复习方法指导, 同时也把这些方面灵活渗透于“说数学”课堂活动,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说数学”活动主要是鼓励学生说出数学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困难或困惑, 通过言语表达来抒发心中的学习心得, 激活学习思维。“说数学”活动, 不仅可灵活穿插于常规的新课教学中———“说学习心得”, 也可应用于练习和试卷评讲课中———“说难点误点盲点”, 而且可结合阶段性复习课 (如单元复习、半期小结、期末总结等) ———“说复习技巧和方法”。如, 在《直线与方程》单元复习中, 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制定复习计划, 并选出几位学生代表来“说一说”。他们都能较好地说出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 特别是有一位学生还利用自己熟练的PPT设计能力, 把复习提要制作成“知识树”的图式, 以PPT展示给同学们, 还大胆介绍了自己的“设计意图”, 说出了“创新点”。他的“说数学”成果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享受, 启发和激励了更多同学去探索如何更好地复习, 并以其实际行动表明了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必须发挥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 必须勤于探索才能获得。
三、设问题引深究, 培育思维品质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以问题为主要学习载体, 以质疑、探疑、释疑等活动来展现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育过程, 是数学单元复习课中的有效形式。
1. 优化问题设计。
教师通过优化创设问题,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是数学复习教学的主要手段。数学单元复习课还具有概括性特征, 这要求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 优化问题设计, 指引他们通过探索问题、把握关键节点和重点要素, 提炼概括有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促进数学问题的解决。单元复习课问题情境设计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精心归纳基本题型。教师要全面把握本单元复习中的最基础、最重要的知识点, 然后从中提炼归纳出具有普遍代表性的题型。如, 笔者给学生归纳出“倾斜角与斜率、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及两平行线的距离”八个考查角度的试题类型, 进一步理清了学生的复习思路。二是科学设计探索性问题。教师设计探索性的问题, 有利于激发学生已学过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有利于激励学生的独到见解和创新精神。如设计的研究性的探索问题就是有效的形式之一。
2. 在深究中培育思维品质。
教师优化问题设计, 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探索、思考和交流, 让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深入把握方法和技巧, 提升数学思维品质。如, 在本单元复习过程中, 笔者就设置了一道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来引领学生参与探究:“已知点A (5, -1) , _________。请加一个条件, 来确定一条过点A的直线, 并求此直线方程。”学生围绕开放性问题积极展开了思考讨论, 提出三种解决方法, 方法一是添加一个点B (m, n) , 并借助两点式写出直线方程;方法二是添加已知斜率, 利用点斜式写出直线方程;方法三是添加已知截距, 通过截距式写出直线方程。学生利用不同方法, 最终都总结出了直线的一般式方程Ax+By+C=0 (A、B不同时为0) 。在这样的开放性数学问题中, 学生激起了探知动力, 体验了探索过程, 获取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促进了创新思维, 培养了思维品质。
四、勤总结激深思, 巩固复习实效
数学单元复习也应注重总结反思, 它是阶段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是深化巩固学习成果、获得复习实效的必经过程。
做好数学单元复习的总结反思, 教师主要做好两方面:一是要做好课堂总结反思。如总结反馈本单元复习的课堂整体效率, 并观察学生在“斜截式、点斜式、两点式、截距式等几种特殊形式的方程”中的知识掌握与应用效果是否达成, 诊断学生的习惯性的错误症结是否真正解决。这些都是教师做好总结反思的重要方面, 是促进有效教学的必要工作。二是引导学生做好总结反思。学会总结反思是学生自主自觉地深入学习的重要体现, 尤其是指引他们积极开展“反思性复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 引导学生反思:“在复习中, 我为什么总会忽略各个方程应用的限定条件而出错呢?”“在‘形’问题与‘数’问题之间的相互转化上, 我为什么容易犯逻辑方式的错误呢?”“在复习了直线平行和垂直的等价条件之后, 为什么还感觉比较生疏?却不能找到最简洁的解题方法呢?”“为什么总会忘记了直线截距式的适用范围?”由此, 教师指引学生学会批判地反思自己的学习和效果, 通过积极回顾、自我调控等有效方式, 修正错误, 弥补不足, 提高复习效率。只有激发学生形成善于自觉反思、自主建构知识的习惯, 通过深度复习、养成学习能力和素养才成为可能。
总之, 高中数学单元复习应做到“四有”, 即有提要、有方法、有探究、有反思, 只有切实做好复习知识提要的设计、真正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在巧引妙导中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在问题引领下培育勇于探究的思维品质, 在勤于总结反思中获取真实复习效果, 这样的复习课才是有效的复习课, 才是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发展的“有深度”的课堂。
摘要:高中数学复习既要注重科学性, 又要追求艺术性, 既要使学生通过有效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又要指引他们在参与复习活动的同时经历着认知体验、思考交流、互动合作、总结反思的复习过程。文中结合单元复习课, 围绕建立知识提要、设计复习问题、应用复习方法、引导总结反思等方面, 尝试梳理出数学单元复习过程中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深度学习,复习策略,思想方法,思维品质,能力结构,实效
参考文献
[1]朱峰.从几个案例谈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的创新[J].中学数学, 2014, (07) .
【二年级第三单元数学题】推荐阅读: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1-07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第一课时教案09-25
二年级语文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10-28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07-16
四年级的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09-30
一年级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数学学科10-25
四年级数学二单元试卷07-17
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08-24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乘法的测试题10-15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B卷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