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家长教育随笔(共12篇)
1.幼儿大班家长教育随笔 篇一
篇一:“小淘气”的转变
欣欣是我们班有名的“小淘气”活动课上不光自己有好多小动作,还总是去打扰别的小朋友,孩子 们常告他的状,我多次对他进行严厉地批评教育,但都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个孩子令我头疼,但一直没找到好的办法令他改变。
有一天,我看见电风扇上很脏,我就在桌子上放上椅子,才能够得着,我爬上去站在那里心里怦怦直跳,生怕摔下来,心里这样想就更紧张了双腿也颤抖起来,突然我感到椅子不再晃了,低头一看是欣欣两只小手使劲的扶着椅子,那股认真劲真让人感动,我想想平时对他那么凶,可孩子呢我眼睛湿润了。
我下来,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说:“欣欣,你真懂事,老师谢谢你了”,并在他脸上亲了一下。
也许以前从没这样夸过他,他脸腾地一下红了,转身走了。
从那以后,奇迹出现了,上课欣欣听话了,偶尔也犯小错误,但一触到我赞许的目光,他立即坐好,活动时,他也特别喜欢和我在一起,邀请我做游戏,从他那带着稚气的脸上我看得出他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自信。
老师不经意的表扬,对孩子来说太珍贵了,也许会改变孩子的一生真是奇迹!梳头发
刘平是我们班的“小公主”,不仅长得干净漂亮,而且聪明懂事,深得老师们的喜爱,特别是有一头洋娃娃的头发,每当看到她的头发乱了我就给她梳梳,并给她扎好看的小辫,她似乎也很清楚这是老师对他的偏爱,总是跟我形影不离。
这天早上,我看到宁宁的头发乱蓬蓬的,梳也没梳,我叫过她来问:“你为什么不梳头发?”宁宁说:“老师我是故意不梳的,让你给我梳,你为什么每次只给刘平梳小辫,我也要,”一时间我竟不知说什么好了。
我恍然大悟,无意中我犯了一个错误,梳头事虽小,但在孩子们心中却造成了不平等的感觉这样对谁都不好。
我想起,有好几次上课宁宁在扯自己的头发,我还批评他,他却无动于衷,如果这是我主动给她梳梳头发,就能满足孩子心理的需求,不至于给孩子造成心灵的阴影,我们的宗旨是让鲜花和小草都受到阳光的温暖,我们做到了吗?
篇二:特殊孩子特殊照顾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还有的跳绳……象一只只快乐的小鸟活跃在院子里。可伟伟小朋友却不同别的小伙伴,因为他身患残疾,不仅一只眼睛看不见,而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关节脱落,在入园前的几个月刚刚动过一次大手术,现在走路还不是很稳,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差。对于这样的孩子,身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别的孩子的同时,还要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随时带着他,牵着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么意外。可这一次,我却发现他的小手在往外挣脱,并不时的用另一只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声音对我说:“老师,我也要去玩。”一句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到对这种特别的呵护方法起了疑问,我一边说:“伟伟,一定要小心,不要摔倒。”一边轻轻地放开他的小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象伟伟这样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残疾,是只“受伤的小鸟”。但他却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愿望,他也想跟同龄的小伙伴一样去玩耍、去游戏、去想象、去创造、去飞翔。如果老师一刻也不离他左右,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从这一点虽然充分说明了老师从身体这方面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却忽略了他的个性发展,虽然他的身体患有残疾,而他的大脑发育却很正常,识字、数数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别的小朋友去游戏、去玩耍,让他例外,这样做是否会伤了他的自尊,心灵也能受到伤害。他会不满意老师对他的这种关心和照顾。因此,伟伟终于鼓起勇气,对老师说:“老师,我也要去玩”。老师应该在照顾他的同时,慢慢去锻炼他,让他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让他在这个环境中健康成长。不管哪些活动,哪些游戏,都应该让他去参加,让他加入到这个集体队伍中来。只是在活动时,老师随时倍加照顾,这样不仅保护了他的自尊,还让别的孩子,知道并学会照顾关心有残疾的小伙伴,知道互相帮助是一种美德,更能体现出一种人人平等、和谐相处的氛围。
篇三:童心是与幼儿沟通的桥梁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觉得不但要有爱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童心。
每个孩子都爱看动画片,最近孩子们议论最多的是《喜羊羊和灰太狼》,一议论起来,一个个可来劲了,有时因为一个细节把小脸都争红了,我也爱看动画片,象《猫和老鼠》,《金刚葫芦娃》等,我都看了不止一遍,动画片我每天不误。
一天范晨阳,刘文睿等一些小朋友正在议论“喜羊羊和灰太狼”,我走进去和他们一起议论起来,开始他们一愣,一个个惊慌失措的看着我,随后便兴奋地同我一起讨论起来。看着他们一张张可爱的小脸我可高兴了,因为此时我知道,我和孩子们已经没有了距离。一次范晨阳的妈妈对我说:“我们范晨阳回家很高兴地说‘我们老师也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我很喜欢我们老师’。”
是的,我明白我与孩子之间没有距离,是因为我有一颗童心,童心是与幼儿沟通的最好桥梁。从那以后,我和孩子们的距离更近了,心贴的更紧了,让我们所有的幼儿教师都架起与孩子之间的那座童心桥吧!
2.幼儿大班家长教育随笔 篇二
关键词:茶吧,幼儿教育,游戏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 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 与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文化现象, 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 决嫌疑别同异, 明是非。快节奏的生活使得现代人的心态变得浮躁而品茶需要我们细察细品, 需要以一种平稳的心态对待, 这种心境是现代人所缺少的。
在幼儿园的自主游戏中, 现在已加入了许多的时尚元素例如:奶茶店、火锅店等在我们生活中被幼儿熟知的休闲场所, 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一些内容往往容易被我们忽略。其实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 能够了解国家的一些特色是非常重要的, 这能够培养幼儿爱祖国的情绪, 我们在设计游戏时可以加入一些民族特色的内容, 让它们与时尚相融合, 碰撞出更亮丽的火花。
在游戏中创设茶吧这一区域后, 幼儿的关注度之高出乎我们的意料, 说明他们对于这个我们平时不太接触到的话题其实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如何将茶吧很好地融入整个自主游戏中, 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发现茶文化?
一、古朴典雅, 玲珑剔透———背景的创设
确定了要开设茶吧, 首先要有好的背景和材料。就像在泡茶的过程中, 需要符合的茶具。《纲要》明确地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作为幼儿园教育原则之一。在设置活动区时, 不仅要注意提供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各种活动类型和区域, 还要考虑各区域及活动之间如何相互适应和协调的问题。一般来说, 我们设计的茶吧需要一个独立安静的空间。在风格上要接近中国风, 这样在游戏中可以让幼儿对中国的文化有更深切的理解。另外, 茶吧最主要的是要有各种各样的茶叶和漂亮的茶具。我们就在游戏区域收集了很多茶叶盒子, 让幼儿通过盒子的特点分析各种茶叶基本特征。
二、品种多样, 甘醇浓稠———种类的多样
品种多样的茶叶是游戏的必需品, 然而当这些茶叶大量投放到游戏区, 幼儿对他们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如果我们只是通过一些死的方式记忆, 那么幼儿兴趣肯定会大减。既要让幼儿自主探索, 又要让他们对每一种茶叶的特征有详细的了解。我们利用课余时间, 让茶吧, 如茶香蔓延一般渗透在生活中。每一个星期开展一个品尝活动, 对两至三种茶叶同时进行观茶、泡茶、品茶, 让幼儿在真正的体验中感受多种茶叶的不同, 这也让幼儿积累知识经验。
三、扬子江中水, 蒙山顶上茶———能力的提高
好茶用好水, 古人对此非常讲究。“扬子江中水, 蒙山顶上茶”, 这副楹联说明了名茶伴美水, 才能相得益彰。在游戏活动中 , 为幼儿准 备了好的 背景、适宜 的材料 , 但如何促 使幼儿提高水平, 这就需要幼儿在游戏时积极探索, 挖掘游戏的价值, 让茶吧更好地“经营”。刚开始玩游戏时, 参加游戏的幼儿都是按照学习过的泡茶过程, 点一杯茶, 然后喝喝就走了。一段时间过后, 大多数幼儿就失去了兴趣, 他们的茶吧和其他小吃店一样, 大多数的时候他们开买一点点心, 好像“茶”存不 存在已经 不是很重 要了 , 这样就失 去了茶吧 真正的意义。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变大, 为了让自己的生意更好, 很多商家会组织许多吸引人眼球的促销活动, 现在大部分幼儿对这些比较熟悉, 我们利用幼儿这方面的经验, 以让茶吧经营得更好。在一次的游戏讲评中, 让茶吧的服务员提出最近茶吧生意不好的现象, 并且很多人都是去买点点心就走了。让幼儿针对这些现象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并汇总。在总结这些方法哪个最好时, 出现了大家都不肯承认自己不好现象, 于是我们制作了一个方案表, 每天采用一种方法。有促销、买一送一教客人泡茶等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 我们进行了总结让幼儿思考到底哪个最好时, 很多幼儿都说不同的方法都有好处。确实如此, 限不同的模式才会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尤其是学习泡茶的方式, 有那么多茶具, 真正让幼儿使用。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程度就像是茶水, 如果水不好, 那么再好的茶叶都无法飘出最好的茶香。
幼儿自主游戏中有许多不同区域, 作为指导者的老师应思考是否适合幼儿的发展, 在开展的过程中, 要让幼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老师和幼儿要共同努力, 发掘游戏的内在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茶的发展简史.中国网.
3.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篇三
关键词: 大班幼儿 感恩教育 教育实践
感恩就是感谢自己拥有的一切和为自己提供便利的人事物,学会感恩能够让一个人心中充满爱,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成长中所遇到的事。因此,我们在致力于幼儿智力开发的过程中同样需要重视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感恩教育的实施。随着社会的发展,感恩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在学前教育中更是获得了广大的关注。幼儿园职责是培养幼儿健康开朗个性,为幼儿奠定的良好能力基础与道德基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及成果。”怀着感恩的心会让人心胸开阔,是营造健康心理环境与形成高尚品德的良好助力器。从生活中激发幼儿感恩意识,在活动中升华幼儿感恩之心,在践行中养成幼儿施恩之行,使教师“教学生学”和幼儿在“行”中对感恩这个抽象概念进行初步的了解,并逐渐在亲知中巩固与形成品质的内化。
一、在生活中激发幼儿感恩意识使幼儿知恩
(一)抓住教育契机
5-6岁幼儿道德感情仍然是“自我中心”的思维,但已形成责任意识,随着生活经验的增长和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各方面都获得了更多的参照,包括感恩,这一阶段幼儿更容易接受与学习道德经验,因此,教师应以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让幼儿了解周围人事物对自己的“恩”,为幼儿感恩、施恩打下良好的基础。日常生活中我们关注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对幼儿感恩意识的激发的教育契机。
(二)发挥榜样力量
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同时抓住大班幼儿的荣誉心理,在同伴中树立榜样,推动幼儿对感恩的关注与了解,进一步感知感恩的重要性和乐趣。一次雅雅问:“丁老师为什么这么关心幼儿园里的树?”我回答:“因为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新鲜的空气,为人们做着许多默默的贡献。”雅雅说:“那我也要爱护树木。”在得到了幼儿的帮助时我总会说:“非常感谢你帮了我的大忙。”并以拥抱微笑等行为回应,有时还会给孩子们制作简单的小礼物。在幼儿中间建立榜样,同时自己可以成为自己的榜样,获得自豪感。在幼儿出现感恩行为时,我都会明确地指出并给予适宜的鼓励表扬,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更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感恩行为,促进感恩意识的强化。
二、在活动中升华幼儿感恩之心助幼儿感恩
(一)感恩教学活动
教学是使幼儿获得相关认知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并结合幼儿现阶段认知需求设计感恩主题活动,使幼儿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情感发展训练。早晨刚入园我无意间听到幼儿在讨论清洁工,超超说:“刚才有个扫地工人走过好臭呀。”小奇说:“我觉得他们穿的衣服好难看。”我决定开展一次《清洁工》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视频了解了清洁工为城市所做的贡献,说一说自己对清洁工的看法,讨论如果没有这些清洁工叔叔和阿姨们,我们的家乡会变成什么样子。最后通过“小小清洁工”活动让幼儿打扫幼儿园,体会清洁工人的辛苦和劳动后环境的变化,感受清新环境的舒心。通过教学幼儿获得了感恩表现,虽然他们还不理解这就是感恩行为,但在心底已埋下的感恩种子逐渐在成长。
(二)多元渗透体验
除了针对性教学活动外,我们还会经常以故事、谈话、绘画作品、儿歌、区域活动、环境布置等多种形式多个领域多方面地渗透,让幼儿感受感恩的无所不在,使他们形成意识:感恩行为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产生博爱之心。在感恩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组织了幼儿进行了一系列感恩活动,由说恩、画恩、演恩、创恩等组成部分,让幼儿在整个过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进行体会表达。这不仅使幼儿各方面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与提升,而且使幼儿更好地了解了感恩的价值与意义,在多元化的渗透活动中慢慢吸收感恩情怀。
三、在践行中养成幼儿感恩行为让幼儿施恩
(一)组织感恩活动
生活中的知恩和活动中对感恩的深入理解,使幼儿更能够感受施恩的意义与乐趣。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载体开展感恩活动,为幼儿创造施恩机会和平台,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要如何施恩,感受施恩给他人和自己带来的快乐,更好地融入活动中。使幼儿在践行中懂得在获得“恩惠”后不仅要感恩,还要从言语和行动中表达出,在教师的引导下落实感恩行为。如在重阳节时期,我们组织幼儿到敬老院帮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并为他们准备了节目表演,这一天爷爷奶奶们都非常高兴,有些甚至感动地流下了眼泪,看到平时“顽皮”的小毅一边帮奶奶擦眼泪一边说:“奶奶你放心我们还会来看你的。”我也被这个画面感动了。
(二)家园携手共育
家庭可以说是幼儿感恩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关键所在,家长教养态度决定了幼儿成长环境的质量对其有着深入而长远的影响。一次缓缓妈妈说:以前从来没想过让孩子帮我做什么,昨天我说了一句今天工作很忙,缓缓说妈妈工作辛苦,要帮我按摩,真的太感动了,父母的“示弱”使幼儿懂得“大人”也需要关爱,同时感受到自己的关爱给父母带来的感动和快乐。
在此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幼儿感恩要从小事中慢慢发展,并非让他们懂得一个“大道理”而是明白“行”的重要性,在行动过程中培养幼儿尊重他人、乐于助人、懂得对帮助自己的人心怀感激,在施恩中获得提供帮助与付出是能够让他人和自己都感到快乐的事,在幼儿心中种下感恩的种子,使这颗小苗在随着幼儿一起成长成参天大树时为幼儿遮风挡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选集(三卷本第一卷)[M].教育科技出版社,2013.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亚米契斯.爱的教育[M].中国妇女出版社,2010.
4.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 篇四
家长请你放手吧
在一次吃午饭的时候,老师分给每个小朋友一个煮好得鸡蛋,要求小朋友自己剥皮,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剥了起来,唯独小新小朋友左看看,右看看就是不肯动手急的脸都红了。老师说:“小新你怎样不吃鸡蛋呢?”小新开口说话了:“有壳怎样吃啊?”别的小朋友告诉他剥开来吃,他说:“没有缝怎样剥?”放学了,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说:“我家的孩子不会剥鸡蛋,每次吃鸡蛋的时候都是大人帮忙,吃饭都是大人来喂。”这时我真想说:“家长请您放手吧。”
您的孩子都上幼儿园了,有的事情孩子自己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开始做的可能不尽人意,但是慢慢地会好起来的。
5.大班幼儿教育随笔简短 篇五
有些家长总怕自己年幼的孩子吃不好、吃不饱、营养不良,就根据书本上人体每天需要多少克食物、多少卡热量等医学检测指标,“填鸭式”地喂孩子。每当孩子不肯多吃的时候,总是“妈妈哄,奶奶骗,爸爸压,爷爷劝”,“齐心协力”地让孩子把饭咽下去。这种强迫进食的做法,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有弊无益的。
人不是机器。由于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原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孩子同大人一样,不可能每顿饭胃口都很好。有时孩子吃得少一些,只要没有其它毛病,大人就不必担忧。让孩子有点儿它主权,饿的时候多吃,不太饿的时候就少吃,随便一些,以保持愉快的心境。否则,强迫孩子进食,还会使孩子产生拒食心理。这不但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时间长了还会引起溃疡病。
6.幼儿教师大班课堂教育随笔 篇六
幼儿教师大班课堂教育随笔1
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开启幼儿智慧的金钥匙。高明的父母都会让幼儿拥有爱读书的习惯,为幼儿多订一些报刊杂志,父母可以陪着幼儿进行读书,可以探讨书中某一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这样为幼儿营造了一种阅读的氛围。
培养幼儿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首先教育幼儿爱每一科老师,喜欢老师,才能喜欢老师所教的课,相反抵触老师会影响幼儿的学习效率,课堂上积极认真的态度及搞好课堂学习的关键。要利用各种感官让幼儿的听、说、看、思、议、想相结合,积极投入全部情感,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经常鼓励幼儿敢于张课堂上大胆发言,面对当今就业应聘中面试带来的压力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明白锻炼自我的重要性,应放手大胆地展示自我,这样不但锻炼了胆量,也使幼儿的思维越来越敏捷。还要鼓励幼儿张课堂上敢于和善于提问的习惯。学问才能学好,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幼儿在课堂上多一些思考才有问题。注意力不集中是导致幼儿课堂学习效率低的头号因素,要向课堂要质量,让幼儿明白时间就是生命,赢得时间才能赢得成功。家长多与幼儿沟通,及时进行疏通、引导,举一些名人成功,让幼儿确定目标,增强学习动力,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克服上课易走神的不良习惯。家长配合老师加强学习方法与策略的指导,教会幼儿养成上课认真听讲,让幼儿学会方法,才是最关键,亦如古人所说,养成复习的习惯,分类整合,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督促幼儿养成整理回顾和学习资料和笔记的习惯。
培养幼儿健康的心态习惯。作为父母应千方百计地促使幼儿养成积极上进的心态和习惯,让幼儿从小养成自信的习惯,自信是成功者的特质,只要拥有自信,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记得我儿子8岁时参加全县书画赛时,开始练累,他想放弃失去信心,我及时给予鼓励帮助,使他重新找到自信,才得以顺利参赛并获奖,至到现在我时常鼓动他,让他对自己充满自信,勇于面对所遇到困难,坚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险峰,可以使人从乱石堆中找出宝石,一定要磨炼幼儿意志坚强的习惯,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和困难,要教育幼儿敢于面对,放手挑战,多动脑筋,想办法,最终让他会明白:办法总比困难多,从而让幼儿在挑战中找到自信。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和良好作息习惯。一个幼儿的成长,成才离不开个人和勤奋努力,更离不开老师的关爱,也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帮助,希望我们做家长的今后要着眼于幼儿的进步,多关心幼儿的学习与生活,促进其健康成长,还要正视幼儿存在的问题,给予他们有力的扶持,多与老师沟通,加强对幼儿的监护,这是我们至今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
幼儿教师大班课堂教育随笔2
小朋友的告状,在中班是最明显的时候,但是大班的小朋友也有这样的“现象”,有的时候小朋友的告状会帮助我的教学管理,但是每个时间,每个地点,每个小朋友都告状的话,老师就会有一种不耐烦的态度,对待他们的“好意”。我们有个别小朋友是不会告状的,只有个别小朋友会这样做。
我们班的xx小朋友,从入园开始到现在就没有告过状,我以为他是那是种什么都不在乎的性格,但是他并不是这样的。有一天,他急匆匆的跑到办公室,对我说了一句“她欺负我”。我就用非常吃惊的表情看着他,他以为我没有听见,又在我跟前指着那位小朋友重复了一边:“老师,他欺负我。”我才意识到,哦,他在告状啊,我就装作很生气的态度对他说:“是谁啊?谁敢气我们的xx啊!”我冲出办公室问小朋友是谁欺负我们的xx啊,小朋友指着董xx说:“是她,她往孙xx的本子上画画,还撕烂了孙xx的本子。”董xx是一个有男孩性格的小女孩,我对董xx说,你自己说,你有没有这样做啊,她却用一种很委屈的眼神看着我什么都没有说,最后,我又问了几次,是的`,就是她做的,我就给董xx说道理,“这样做事是不对的,”说完之后,她就很不好做意思的哭了起来,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孙xx说:“你别哭了,我们还是好朋友。”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实在是很感动啊。
幼儿教师大班课堂教育随笔3
经过和孩子们三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对故事、儿歌理解的很快,每次当我宣布要开始讲故事的时候他们就会很安静的用小眼睛看着我,于是我就想到能够利用儿歌、讲故事的形式引导他们,让他们从中领悟分享,体会分享的愉悦。有一次我讲故事《大家一齐玩》,让他们学习并领悟讲:“大家一齐玩,你玩一会,我玩一会。”教育他们要和小兄弟姐妹一齐玩,不可以争抢玩具。
对于孩子们,最有效的方法就应就是游戏了吧。因此我就利用区角活动的时刻让几个孩子在建构区一齐搭积木,在娃娃家玩的时候,我让孩子分主角扮演,分好工作,比如:让马亦心和陈茜小兄弟姐妹专门负责厨房那块,做好吃的点心,让黄梦妍小兄弟姐妹哄宝宝睡觉,小医院就有唐佳怡小兄弟姐妹做医生,给生病的宝宝看病,让他们一齐搭建玩具,分工合作,培养幼儿合作潜质和体会分享的愉悦。在去淘气堡或是滑滑梯的时候我们也总是不忘提醒一句“注意安全,不可以和小兄弟姐妹抢着玩,要一个轮着一个!”
在小兄弟姐妹离园时,和家长交流幼儿园里的活动状况,让家长了解幼儿园里需要大家一齐分享才能愉悦融洽的生活、游戏。
经过一段时刻我突然发现孩子们为抢夺玩具而争吵的现象明显比以前少了,虽然还是会有个别小兄弟姐妹,但是我明白他们,正因我知道他们还小,我们只有用博大的无私爱心去理解他们,包容他们让他们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明白分享的愉悦。
幼儿教师大班课堂教育随笔4
午饭后孩子们都喜欢跑到图书角拿书看,先吃完的小朋友可以拿到喜欢的书,这也提高了孩子们吃饭的速度,不讲话,不挑食才能吃的快,这个图书角作用可真不少呀,一天午饭后,田丰迅速的跑到图书角,很兴奋地拿起《恐龙》,从第一页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一会孩子们都陆续的吃完饭了,一张张小椅子在田丰旁边放下来,大家都围着他,和他一起看恐龙书,不时有幼儿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翻看自己带的图书。也有别的小朋友拿着喜羊羊的书,组成另一支队伍,场面很是热闹,秩序井然。
我很高兴,大家能不吵不闹,友爱的分享图书,我决定丰富我们的图书角,当然,还是要家长们多多支持才行,首先我和孩子们讲读书的益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孩子们知道自己读自己的一本书好呢,还是和别人交换读两本书好呢?经过我的引导,孩子们会将家里的书带来,和别人交换着翻阅,这样我们的图书角更加丰富了,而且,很多小朋友的书在家里爸爸妈妈都讲过,对其中的故事已很了解,他们还可以讲给别的小朋友听,亲身体验一把小老师呢。
幼儿教师大班课堂教育随笔5
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幼儿园教师教育抱着新的面貌、新的气象、新的渴望,幼儿园教师教育再一次迎来了那群活泼天真的孩子们。刚开学的这周里,上学期经常接的聪聪还不算太适应全托的生活,有时会悄悄的留下那不算坚强的眼泪。而这时幼儿园教师教育便会走到他身边对他说一些鼓励和安慰之类的话语,而他也很听幼儿园教师教育话懂事,马上就会像一个男子汉一样收起自己懦弱的眼泪,用那天真的眼神望着幼儿园教师教育,每次都是好像要和幼儿园教师教育说些什么,而幼儿园教师教育也明白他那眼神背后的语言。
7.幼儿大班家长教育随笔 篇七
幼儿学会感恩对其一生的发展很重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 如果童年蹉跎, 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 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 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可见, 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无论是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还是从幼儿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来看, 这一课题都有其现实意义。这是因为:首先,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关爱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富有爱心的人, 懂得感恩更容易成功。其次,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中备受大人的关照和呵护, 骄娇二气在幼儿中相当严重, “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等现象相当普遍, 所以培养幼儿的感恩情感是促使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研究的策略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 也是一种品德。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 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 所以,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 这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 现在的孩子都是以我为中心, 只知有自己, 不知爱别人。所以要让他们学会“感恩”, 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 感恩教育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 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 就给孩子行为上的暗示, 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1. 通过专门性的活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 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一个温馨和谐的活动环境, 让他们在丰富、自由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生活, 既获得有益的知识和经验, 同时又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纲要》还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开展主题式“感恩”活动中, 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兴趣盎然地玩着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对老师的启发诱导, 幼儿也容易很自然地接受。洛克的《教育漫画》中指出:“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出来的。”成人在幼儿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 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创设感恩的氛围, 在有意无意的一言一行中, 孩子们会看在眼里, 慢慢地记在心里, 印在脑海之中。
2. 通过渗透式的活动进行感恩教育
可以在其他领域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等, 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从小事做起, 从体谅、孝敬父母、感谢老师、帮助其他小朋友做起。
如, 当有小朋友生病了没来幼儿园时, 组织幼儿点名谈话, 启发幼儿说几句问候的话让老师带给他;当某个幼儿帮助同伴系鞋带或扣纽扣时, 引导孩子们夸夸他, 学学他;当看到某个小朋友把在墙角无人问津的积木送回“家”时, 引导孩子们讲讲自己的感受……我们关注孩子的寻常时刻, 随时捕捉富有教育价值的小事, 把着眼点放在“体验”上, 在不断提高幼儿认识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感恩情感。
3. 让孩子知道回报别人的爱并懂得回报的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因此, 我们要做一个时刻充满爱的老师, 时刻关注、爱护我们的孩子, 让爱始终盈满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常用喜爱的目光去注视孩子, 经常与孩子拉拉手, 摸摸他们的头, 使他们在一种充满关爱的环境中感受到别人对他的爱。久而久之, 孩子在享受别人爱的同时也就慢慢学会主动给予别人爱。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日生活中融入“感恩”教育活动, 引导幼儿学会感恩
我们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进行品德方面的教育:入园时“我爱我家”的集体主义教育;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起玩”的友爱教育, 让随机教育中渗透感恩情感;在“动物大世界”主题活动中, 可以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感恩情感;在“在春天里”主题活动中, 可以培养幼儿关爱植物的情感……三八妇女节的“我的好妈妈”“我是爸妈小帮手”“为妈妈送礼物”的爱妈妈教育活动, 可以加强亲子沟通和交流, 实践幼儿对父母的感恩和报答。
5. 结合传统的孝道观念, 树立成人的榜样示范
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明, 孝道实属感恩的精髓。伴随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父母奔忙在职场, 没时间常回家看看, 孝敬父母。首先应该以身作则, 以自己爱父母的行为影响孩子。无论工作多忙、多累都别忘了抽空带上孩子去看望双方的老人;过年过节, 老人生日时带孩子一起为老人选购礼物;朋友送来的礼品先给老人留出一份……我们对父母的关爱言行会深深地印刻在孩子的心里。孩子虽小但模仿力极强, 让孩子接触到“孝敬”“感恩”的榜样, 可以增加他们的行为, 成人的“感恩”行为的榜样有助于儿童做出相应的“感恩”行为。父母是孩子的镜子, 孩子是家庭的影子。孩子周围的教育者都应时刻以身作则, 怀一颗“感恩”的心面对生活。
三、分析与思考
“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 没有一颗感恩的心, 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 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让孩子知道感谢爱自己、帮助自己的人, 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一个内容。
感恩教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在孩子们知道要去爱别人而往往不知道如何去表达, 我们就要融教育于活动之中。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 得到怎样的印象。”所以要设计各种情境表演, 让幼儿学习爱的行为模式, 有意识地创设“爱”的环境。除此之外, 家园配合, 有效指导, 才能使感恩教育落到实处。而且要向家长提出“良好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给孩子爱的空间, 感受爱的双向性”“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等唤起家长的感恩意识, 重视对孩子感恩教育适宜和行为的培养。
“感恩”让孩子从小享受到生活的美好, 当孩子对父母、长辈以及社会的爱成为自然的、发自内心的时候, 感恩教育就是成功的。期待起跑线上的孩子成长为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成为活泼大方、文明礼貌、富有爱心、健康快乐的人。
参考文献
[1]唐晓龙.感恩的心.人民出版社, 2007-01-01.
[2]方洲.感恩系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09.
8.幼儿大班家长教育随笔 篇八
【关键词】冲动 大班幼儿 教育策略
每年带班都会遇到有冲动行为表现的幼儿。《纲要》指出:要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话音未落,他就高高地举起双手急于回答,可是当老师让他回答时,他的答案要么就表达不清楚,要么就错误率很高。心理学研究表明,5-6岁幼儿的个性心理特征越来越趋向于稳定。此年龄段幼儿的冲动行为容易得到改造。因此要通过家庭和幼儿园对幼儿的冲动行为进行改造。幼儿园的集体组织及其活动,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都能影响幼儿。还有班级中的气氛,儿童在班级的地位,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和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活动中同伴之间的关系,都会对幼儿造成很大的影响。在这些活动中幼儿逐渐能看清自己,发现自己冲动行为的表现,并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慢慢改掉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身修养,并沿着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在多年的教学中细心观察,对于冲动行为表现的幼儿总结了以下几点教育策略:
一、尽量增加幼儿思考反应的时间
冲动型的幼儿总是急于回答老师的问题,有时候他并没有思考就高高举起双手,这时候作为教师要尽量增加幼儿思考反应的时间。不能一看他举起手就让他回答,老师要适当延缓他思考的时间,可以故意把提问的语速放慢一些,也可以让其他的幼儿先回答给他做个示范的作用,或者让幼儿先组织好语言再回答,总之老师要尽可能地增加幼儿思考反应的时间,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大班有个叫任彭宇的幼儿就有冲动行为的表现,总是喜欢抢着回答问题,而且错误率很高。有一次,我的话音未落他又高举右手,这时我故意没有看他,希望他可以思考一下再回答。我在教室里走了一圈,转身看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站起来,这时我走到他跟前对他说:“孩子,你很棒,很积极,有的小朋友也想说,咱们给别人一次机会,老师相信你能说得更好,可以吗?”结果在我的引导下,他点了点头,仔细倾听别人的回答,当任鹏宇小朋友站起来回答的时候,语言组织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强迫他延迟对学习材料的反应
在教学活动中,有时需要幼儿自己看清学习材料自己想出答案,教师要不断提醒幼儿先将学习材料看清楚,了解透彻再发表意见。老师永远都不要强迫他加快速度,永远不要让他和别人比快,永远不要催促他赶快做出答案,这样只会增强他的冲动。在一些需要操作材料的活动中冲动型的幼儿总是不认真听操作步骤就急于动手操作,结果是作品完成的不完整。这种幼儿总是自以为是,自己觉得明白了其实并不是完全清楚的。在大班的一节美术课上我教幼儿折花和叶子,可是当我还没做完示范时,任鹏宇就想动手折起来,这时如果我不及时对他引导,他又会像以前一样不能完整地完成作品,于是我对他说:“任鹏宇小朋友你听得真认真,老师想让你当个小老师,等老师说完步骤以后,我想请你给不懂的小朋友再把步骤说一遍,你愿意吗?”任鹏宇听了以后说:“我愿意当小老师。”说完便认真地看老师做示范,然后还当了小老师,把折纸的步骤又讲了一遍,接着他在折的时候终于顺利完成了作品。可见,并不是他做不好,而是总是好冲动,没有认真地去思考。
三、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对冲动型的幼儿教师要采取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办法。除了在教学活动中对他进行一定的控制外,教师也可以在游戏时找机会对他进行单独谈话。冲动型幼儿的表现欲很强,他喜欢被关注,总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我在大班设置区域时专门对他们考虑,我创设了一个生活区“悄悄话”。冲动型幼儿总是喜欢大声说话,抢话题说,而且说得还不清楚。而“悄悄话”这个区角正好可以克制他们的冲动地行为。首先你必须得小声说话才叫悄悄话,这样他自然地就会放低声音,而且给他说的权利,想什么就说什么。其次对说的要求很高,必须先在心里组织好语言然后再有条理的说,不然你说的别人根本听不懂。而且我会主动到“悄悄话”的区角里找冲动型的幼儿谈话,慢慢与他交流,引导他先听清我的问题经过思考然后再慢慢回答,这样时间长了对他们有很大的帮助。
四、家长给幼儿树立榜样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中极为重要,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所以老师发现了冲动型的幼儿后应主动与家长交流,告诉家长孩子的表现,并与家长交流解除的办法,要求家长给孩子树立榜样,当孩子在家里向家长提出问题或要求后,家长千万不要立即回答,要经过思考后再回答。自己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努力给孩子最好的影响,让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9.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记录 篇九
《怎样面对孩子的自私与倔强》
我的小侄子成成聪明可爱却也顽皮倔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想干什么,大人必须听他的,不然大闹一场,打骂都无济于事,出现这样的情况,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在父母身上,平时太宠爱孩子,样样事情顺着他。案例一、在他五岁时的一天,我嫂子身体不好。一天晚饭过后,嫂子拿着2个热水瓶,我哥抱着侄子上楼。小侄子边哭边闹,不让爸爸抱,非让妈妈抱不可。我哥硬着把他抱上了三楼,累得气喘吁吁。可是小侄子一下地,马上哭着跑下楼梯,站在原地大声喊着哭着,任凭爷爷奶奶怎么说怎么劝都不行,而且谁说就打谁,弄得两位老人不知如何是好。无奈,嫂子只好下楼将他包上去,嘴里还怪罪爷爷奶奶不是,怪罪爸爸不好,说他乖,才停止哭声。分析:五岁的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出现以上情况,如果平时能够很好的与孩子沟通,讲一些尊老爱幼、辨别是非的事情或故事,或者是把妈妈身体不好的事情告诉他,我想孩子一定能够理解妈妈,不但会自己走,还会帮妈妈拿东西或关心妈妈的身体,让她上楼梯要小心,累不累等。我知道此事跟哥嫂说对策时,他们却说:“这孩子脾气倔强,是天生的,骂也骂不好,打也打不好,长大了就懂事了。”嗨,真不知怎么说好。其实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会冷处理,让孩子站在下面,谁也不要理他,过5-6钟,等孩子冷静下来后,再用鼓励的话语激励孩子:宝宝都长这么高了,而且聪明又乖巧,平时你的小脚这么能干,会走、会跳、还会走楼梯。今天妈妈真的身体不好,一个人走路已经很累了;爸爸很爱很爱你所以抱你上楼。
10.优秀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大班 篇十
第二天,在区角活动时,从养殖角方向传来了惊呼:“鳝鱼跑出来了”,我跑故去跑过去一看,只见鳝鱼在地面上像蛇一样扭动着身躯,我吓的大叫一声,孩子们都睁大眼睛,惊奇的看着我,我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但我却真的不敢去拿那光溜溜的鳝鱼。
这时,同羽小朋友跑过来,小心翼翼的把鱼放到了鱼缸里。大家松了一口气,我急忙说:“谢谢你,男子汉”,他高兴的笑了。
11.幼儿大班家长教育随笔 篇十一
表现一:先商量后抢。大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道德观念,知道借东西之前要商量,但当遇到拒绝时,由于极想得到而不甘心,難以控制自己的情感与行为而出现行为问题。
表现二:选择目标抢。一般发生在寻问数人后还得不到满意答复时,于是选择一个比较容易对付的目标动手抢。
表现三:边商量边抢。由于大班幼儿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言语水平的提高,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表现开始增加。例如一个幼儿想要另一个幼儿汽车上的丝带,于是,就先拽住丝带的一头,然后再与之商量,如果不给就这样相持下去,直到成人干涉或“强者为胜”。
以上表现都与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关。大班幼儿自我意识加强,道德观念逐渐形成,能够按照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注意妥善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行为更具有目的性,但由于自控能力差,还没有完全将规则内化为自己内在的要求而形成一种习惯。当需要与道德规范相矛盾时,往往注重需要而忽视道德规范,选择不当的方法。此时,单纯的制止和批评是无效的,教师应交给幼儿交往技巧和行为规范,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才有益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杜绝“抢东西”现象的发生。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让幼儿学会实现诺言,以增强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大班幼儿非常清楚玩具轮流玩的规则,但心中又存在着一点顾虑:给出去的玩具往往回不来了。因此影响幼儿遵守行为规范,进而引起行为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让幼儿学会实现自己的诺言,增强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例如游戏中,文文想玩浩浩的跳绳,原本商量好玩一会儿就换过来,可高兴之余文文想赖账。于是,一个是兴致正高死活不给,一个是严守约定一定要夺回。一场“拉锯战”就这样开始了。因此,我及时问明原因,与他们一起核实约定。其实大班幼儿对自己犯了什么错误是心知肚明的,教师只需强调“对自己说过的话要守信用,别人才爱借玩具给你玩”,然后让他们重新玩,感受“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道理,使他们了解只要自己对别人言而有信,就会有更多玩的机会。
二、培养幼儿正视挫折,承受失望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挫折是无处不在的,或大或小,都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必然现象。因此教师要把这种教育渗透到幼儿身边的每一件事,抓住每一个教育机会,引导幼儿正视挫折,承受失望。
例如在教学中我问孩子们:文文想借兵兵的玩具,可兵兵也是刚玩,他不肯借给文文,文文该怎么办,我们一起帮帮他。孩子们会想出许多办法,“等会儿再玩”、“去玩别的玩具”、“再跟他好好商量商量”等,孩子当然不会说抢,但会有一些较接近,例如:“乘他不注意时拿过来”。这是教师应肯定好的方法“等会儿再玩”,并教育幼儿要耐心等待。如果等得不耐烦了,“不借没关系,去玩别的”,“老师也可跟你玩”。教师要用眼神、手势等动作配合语言,转移幼儿兴趣,帮助他承受挫折。这样也就容易杜绝抢东西的行为。
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让每个幼儿都成为调解员、评论员,真正发挥集体教育功能
大班幼儿已具有了较轻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判断力。调动孩子自身的力量去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也是对他们进行了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以设置“小记者”、“评论员”,组织一些热点话题的讨论活动,请小记者讲讲发生了什么事情、自己的想法,最后集众家之长,总结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果。
12.大班幼儿自主能力培养初探 篇十二
1 大班幼儿自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缺乏儿童自主能力培养意识
在相关调查过程中, 所有教师在回答有关“培养儿童自主能力重要性”的问题时, 都持高度肯定的态度, 但实际上都是认识有余, 实践不足, 在真正的日常工作中, 都没能做到对儿童自主能力的培养。教师卸责心理倾向的问题普遍存在。对于儿童自主能力差的问题, 老师首先责任把归咎于家长, 认为儿童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 而忘记了自己作为老师在处理问题上的职责;其次把责任归咎于儿童自身问题。所以一旦孩子出现某种问题, 老师都会认为是家长或者儿童自己的过错, 很少有自我反省, 而当孩子有优秀表现时, 却又归功于学校的教导[1]。
1.2 家长对培养儿童自主能力认识不足
家长没有认识到培养儿童自主能力的重要性。家长既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也是孩子的终生教师。大班时期是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 家长在大班时期的重要作用是不容替代的。但是现今许多家长思想落后观念陈旧, 不能认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忽略儿童心理上的发展, 而一味地追求身体上的发展, 忽略能力上的培养, 而一味地追求智力上的发展, 不能认识到儿童心灵健康发展的重要, 这样肯定会严重影响到儿童未来的发展。
1.3 缺乏全面了解儿童心理的教师
培养儿童的自主能力需要了解儿童心理, 能够根据儿童的心理规律进行针对性教育的教师。当前, 多数幼儿教师对儿童心理的了解十分浅薄。在大班阶段, 老师只有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才能够采取有效地教学方式, 从而保证幼儿自主能力的健康发展。对于幼儿园教师, 如果做不到对儿童心理的全面了解, 将无法开展一些能够培养儿童在进入小学时应具有的自主能力的活动。调查显示, 尽管多数教师都学过相关的心理学, 但是实际教学中却很少用到过, 更谈不上从心理特点的角度去培养儿童的自主能力。这其中也包括我本人, 我认为意识问题是还根本原因。
2 大班幼儿自主能力培养问题的原因
2.1 儿童的教育目标“功利化”
不同的人对“人才”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 但是人才是全面发展的已达成普遍共识。由于受到各种利益的影响, 人们对人才的标准已有所曲解。从上幼儿园开始, 教师就对儿童进行各方面的训练, 定期安排一些智力测试, 对于家长、教师来说, 孩子最大的成就是在班级或者学校名列前茅, 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获得了更多的奖项。于是, 我们在高举“全面发展”的旗帜时, 却始终把“智”摆在了第一位。儿童社会性的自主能力的培养必然会被这种过分注重知识培养的浪潮淹没。
2.2 学校管理目标“功利化”
学校的管理方式决定学校生源的好坏, 学校间的竞争主要是生源的竞争。因此, 学校工作人员共同的变革宗旨就会是为提高学校生源, 改革学校管理方式, 为儿童“智育”的培养附上“素质教育”的标签, 追求“最优”的改革方案。这样的宗旨必然会导致学校在进行教学管理时, 过分追求儿童的荣誉效应, 追求学校的升学率, 而忽略儿童的全面发展, 培养儿童自主能力的工作必然会出现问题。
2.3 家长注意力滞后
在孩子的自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 家长的作用和权威性是十分重要的, 是指导塑造孩子性格、培养生活技能最重要的力量。然而在对一些大班儿童的家长访谈后, 我们发现他们对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问题并不关心, 家长们不仅没有认识到培养儿童自主能力的重要, 更不清楚自己在培养儿童自主能力中的重要性和应做的工作。有家长认为“孩子在家很正常, 在学校估计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家长们只关心孩子在学习方面的“培养”的问题, 这正是家长对儿童自主能力培养的注意力滞后的主要表现。
3 大班幼儿自主能力培养的对策
3.1 帮助幼儿锻炼坚强的意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 支持幼儿自主选择, 计划活动, 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 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对于幼儿来说, 他们的人生旅途才刚刚起步, 周围的一切对他们都是一种陌生。在成长过程中, 必然会遇到在精神上的、身体上的、知识上的、能力上的等许多困难。帮助儿童建立自主意识的重要条件就是培养儿童坚强的意志。作为老师, 我们要鼓励孩子积极地面对困难, 解决困难, 凡事从一点一滴做起, 勇敢面对。教师要培养孩子坚持到底的做事风格, 鼓励孩子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保持专注度和执着力, 杜绝中途放弃的情况发生。幼儿在进行自我克制的过程中事实上也是在形成幼儿的自主性格[2]。
3.2 引导幼儿学会处理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应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幼儿阶段, 儿童已经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而且体现出了明显的独立生活的倾向。在教育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儿童对主体意识的树立, 要善于因势利导, 让幼儿能够独自处理一些事情, 体验到自我完成带来的乐趣, 形成一定的主体意识。对于幼儿园大班儿童的日常生活行为, 穿衣、洗漱、饮食、整理等都应该是他们必须独自完成的事情, 只有出现错误行为时, 老师才给予耐心的矫正和教导。总之, 要让儿童成为生活的主角, 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 自己犯的错误, 尽量能够自己改正, 老师的作用只能是辅助和引导。在各种各样的育儿活动中, 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发扬儿童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判断力, 让他们能够独立、勇敢地做自己想象中的事情。
3.3 实施家园共育
我们要重视家园共育, 通过对家长资源的了解和对家长文化层次的分析, 让幼儿自主精神的培养能够得到家长的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 社会密切配合……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长是一个包含了各种专业技能、工作职业和文化内涵的群体。要想做好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工作离不开对家长资源和家长文化层次的深入了解。教师更要特别关注有家庭教育问题幼儿的家长。为广泛提高家长认识, 开设家长学校。尽管当前许多父母对教育都有一些基本的常识, 但是他们的水平还处于层次不齐、整体低下的情况。对于学校来说, 聘请相关的专业教师对家长进行指导和答疑, 定期开展“家长学校”活动, 让家长意识到培养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此外, 还可以让家长自己分析、探讨一些培养孩子自主精神的案例, 让其从中得到启示, 从而使自身培养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理论修养得到加强。有效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可通过寻求家长的意见, 提高家长的积极性[3]。
总之, 积极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他们能适应社会的急剧变化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当及时补充教学资源, 全力对幼儿的自主活动给予关心、鼓励和帮助, 促进幼儿自主能力的提高。
摘要:在幼儿园大班的教育工作中, 教师不仅要完成认知方面的教学, 更要注重幼儿自主能力的培养。本文阐述了大班幼儿自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存在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大班幼儿,自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旭.关于幼儿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讨论[J].才智, 2010 (31) :221.
[2]王俊梅.浅谈幼小衔接中幼儿社会性的培养[J].中小学电教 (下) , 2011 (8) :7.
【幼儿大班家长教育随笔】推荐阅读:
关于六一儿童节幼儿园大班随笔07-13
幼儿大班毕业家长感言06-22
大班个别幼儿教育计划08-06
大班幼儿家长工作计划09-28
幼儿园大班个人教育教学总结08-18
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家长讲话稿参考06-27
幼儿园大班家长会教师演讲稿10-02
秋季幼儿园大班家长会发言稿10-11
幼儿园大班第二学期家长工作计划10-16
幼儿园教师代表大班家长会发言稿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