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024-09-10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8篇)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篇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成果: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②.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

③.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意义:①.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②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③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启示:①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③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④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⑤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坚强执政党建设

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

思想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途径: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脚踏实地依靠全体人民的创造性劳动,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全面深化改革:

原因:①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全面深化改革②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深化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中国30多年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

①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市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②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③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课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①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部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

等于资本主义。

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要把两者结合起来。③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实质上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推进。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

持续健康发展:

方式: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发展理念改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③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④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核心价值体系:

内容: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③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史社会主义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次的价值准则。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篇二

设计说明:让学生先说说对列宁的初步了解情况, 由浅入深地开展教学, 为深入学习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加深对列宁的认识做铺垫。

2. (多媒体显示) 材料一:

同志们, 炮火包围着我们,

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 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

材料二:苏俄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 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 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 以致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

根据材料概括列宁在建立苏维埃政权之后, 要面对怎样的国内外形势?

设计说明:提供材料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材料概括能力和解析能力, 让学生理解新生苏俄政权处在非常时期, 面临着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境内的反革命叛乱、经济恶化等问题, 为寻找相应的对策做准备。

3. 角色体验:假如你是列宁, 面对1918年的严峻形势你会采取何种经济政策?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设计说明:运用移情换位法让学生回到当时的特定历史情景去思考问题, 提示大家从工业、农业, 商业、分配制度等方面展开思考。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政策, 有的说不应该搞余粮收集制, 不应该取消自由贸易等,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活跃性得到充分调动。对比列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选择, 教师引导学生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结果展开评价, 让学生理解列宁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政策的目的。

4. (多媒体显示) 材料三:

国内战争结束后, 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 反而强化了……这种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 农民已不堪忍受, 农民的不满演变为农民暴动的事件。

材料四:1921年春, 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发生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为严重的是, 2月28日发生了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 他们提出了“要苏维埃, 不要布尔什维尔克”的口号。

材料五:1920年, 苏俄农民中流传:“土地属于我们, 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 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 木材却属于你们。”

根据材料概括, 当时的苏俄面临着哪些危机, 并思考这些危机是怎么引发的。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材料概括出当时苏俄面临着哪些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理解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不利影响, 为寻找新的政策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埋下伏笔。

5. 角色体验:

面对着农民的反抗和水兵的叛乱, 列宁开始重新思考一条新的探索之路……假如你是列宁, 面对1921年初这种的严峻形势你会采取何种经济政策?

设计说明:再度运用移情换位法让学生回到当时的特定历史情景思考问题, 再次提示大家从工业、农业, 商业、分配制度等方面与原来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对比, 展开思考。很多同学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寻找对策, 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解决方针, 并把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无形中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了思维的拓展。对比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的选择, 教师引导学生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结果展开评价, 让学生理解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从而自然地得出结论:列宁找到了一条适合落后的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6. 试从背景、目的、内容、效果等方面比较新经济政策和战进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

通过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学习, 结合上述材料, 我们应该学习一代伟人列宁的什么精神?

设计说明:通过对新经济政策和战进共产主义政策的比较, 学生对两个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并且从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看出了列宁的伟大, 可以引导学生具体讨论: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有什么好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会不会使苏俄重新走回资本主义道路?展开进一步探讨。在对列宁精神的概括中使学生对列宁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与本节课的导入相呼应, 达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升华。

7. 课后探究:

列宁去世后, 苏联的路怎么走?他的继任者会如何引领苏联人民走他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呢?

设计说明:以苏联诗人叶赛宁歌颂列宁的作品《大地的船长》说明列宁去世后人们对他的怀念, 并且很自然地引申出列宁去世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让学生课后探究。

课后反思:对于列宁对苏联 (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的教学, 课程标准要求是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本堂课中, 我巧妙地借助“移情换位”的手法, 让学生站在列宁的立场, 站在1918年初和1921年初的特定历史背景和历史情境中思考问题, 给学生营造了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客观环境氛围, 让学生设想假如你是列宁会怎么办,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然后把学生的想法同列宁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对比, 把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有效地实现历史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参考文献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篇三

关键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探索

中图分类号:A2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15-02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指导思想的变化:由“直接过渡”变为“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

(一)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到1918年3月外国武装干涉以前,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指导思想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列宁在莫斯科省第七次党代表会议上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报告中指出:“从1917年底到1918年初所做的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声明,都是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这种设想出发的,这种设想也许不是每次都公开讲出来,但始终是心照不宣的。”[1]219-212“当时设想不必经过一个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1]221“当时根本没有提出我们的经济同市场、同商业的关系的问题。”[1]221当时设想“实行了国家生产和国家分配的经济制度也就直接进入了一个与以前不同的生产和分配的经济制度。”[1]221“所谓直接过渡的思想实质上就是不给旧经济一个适应社会主义的准备期,而直接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2]2列宁指出“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这种设想是失败的。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直接过渡”思想和战时的紧急措施相结合

“1918年3月,英、美、法等国家开始对新生的苏维埃俄国进行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势力也发动武装叛乱。布尔什维克领导俄国人民进行抗争,实行了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主要目的是动员国内一切资源以保证国防和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2]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的内容是:“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在城市扩大国家所有制,在分配中实行阶级口粮制;对经济生活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废除商品、货币关系,实行配给制和义务劳动制。”[2]6-7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保证战争的胜利,保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迂回过渡的指导思想

当战争结束后,人们越来越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降低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当列宁在实践中认识到:“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1]176。“我们不应该指望直接采用共产主义的过渡办法。”[3]70迂回过渡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有:“允许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存在并主张利用外国资本;在国家调控下开放市场、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转变;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这个中间环节,才能实现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渡。”[2]8-11

二、采用新经济政策及其引起的争论

(一)采用新经济政策

“1920年由于四年的帝国主义的战争和三年的内战,苏俄国民经济遭到了空前的破坏。农业的总产量只相当战前的50%,工业的总产量只相当战前的1/7;粮食、衣服极端缺乏。”

“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为了满足人民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要求,俄共(布)十大,做出了从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2]12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如下。

1.在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税的形式仍然是以粮为主的实物税,但是粮食税额低于余粮收集额的50%。每一农户的税额取决于他家占有土地的数量、人口的多少、收成和财产状况。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自己支配,他即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消费水平,也可以拿到市场上出卖,交换工业品和手工业品。”[2]12这个政策大大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在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

“最初只允许在规定的地方范围内,农产品与小工业商品进行实物交换。但是,这种交换一展开,很快就突破了地区限制,并使货币交换自发地恢复和发展起来。苏维埃政府后来便取消了地区限制,并使商品交换、工资、税收等逐步货币化。”[2]13当时,列宁认为:“目前商业竟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可能的纽带。”[1]347-348列宁认为在经济生活中要运用商业进行自由贸易,提高苏俄的生产力水平,从而提高人民的水平。

3.在工业方面,由全部国有化到实行部分工业企业私有、实现国家资本主义

“尚未收为国有的小企业,仍归原业主经营;已经收归国有的小企业,则通过租借合同,租给私人企业资本家或合作社经营。某些国家尚难以经营开发的厂矿、企业,可以租让给外国资本家。对双方都有利的厂矿、企业、油田、森林等等,坚决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或者与外国资本家建立联合股份公司。”[2]14苏维埃政府在工业方面,由全部国有化到实行部分工业企业私有、实现国家资本主义。

4.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开始运用价值规律、货币、财政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对国营企业实行了企业经济核算制,改变了平均实物分配制,在承认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按照工人劳动熟练程度和生产能力为标准的劳动报酬极差制度,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2]14苏维埃政府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开始运用价值规律、货币、财政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5.引导农民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

“1921年随着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底的过渡,列宁提出了利用消费合作社发展工农业之间的流转。从此消费合作社向农村供销社方向上发展。1921年到1923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例如:销售合作社、农业信用合作社、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等,数量由12 850个发展到31 137个。合作社变成了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途径。”[2]15苏维埃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

“列宁强调合作社这种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没有独立起到过作用的经济形式,由于政权性质的根本变化和全部主要生产资料掌握在工人国家手里,它的性质也就根本变化了,所以列宁说单是合作社的发展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了合作社就有了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的一切,”[4]211“在我国条件下合作制往往是同社会主义完全一致的。”[5]686

(二)采用新经济政策引起的争论

“实行新经济政策取得了空前重大的成就,首先是生产力迅速的恢复,1924到1925年度农业总产值达到了战前的87%;1925年的大工业产量相当于战前的75%。其次,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社会稳定,市场繁荣。”[2]15

新经济政策的实践的成功,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和广大的劳动群众继续执行经济政策的信心。但在制定和执行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却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攻击。“孟什维克分子和社会革命党人叫喊说,实行新经济政策意味着布尔什维克共产主义的破产。党内的一些反对派也死抱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放,攻击实行新经济政策是放弃十月革命的成果,回到资本主义;有的人则拜倒在资本主义面前,主张对私人资本做更大让步,建议把关系国家生存的大工业部门都粗让给外资本家。”[6]300列宁制定的新经济政策一直施行到1929年。

三、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

(一)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列宁认为,在落后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最困难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的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7]399列宁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可以被战胜,而且一定会被最终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创造新的劳动生产率。”[8]18

(二)列宁晚年主张利用国外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列宁晚年提出实行对外贸易;强调引进外国的资本和技术;提出了向资本主义专家学习组织托拉斯的任务。列宁晚年主张利用国外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三)提出必须把工农业生产成果和生产者的利益挂钩,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列宁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指出“必须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的结合上面,共同讨论,专人负责。由于不善于实行这个原则,我们的每一步都吃到了苦头。”[1]191列宁提出必须把工农业生产成果和生产者的利益挂钩,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四)列宁通过办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实践,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列宁的主要的理论贡献是破除了追求单一公有制的模式,主张从流通领域入手把小农组织起来,活跃小农经济,发展生产力,创造出完全合作化所必需的文化、物质条件,逐步地引导农民实行生产联合,在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形成用各种形式联系和联合起来的合作社组织网,实现农业的社会化大生产。列宁的合作社理论:建设共产主义在有大农业的国家和有小农业的国家是不同的;列宁论证了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列宁制定了实现合作社的路线、方针、政策。”[2]25-27列宁通过办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实践,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张伟垣,等.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的前景[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马啸原.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5]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叶宗奎,严宜生,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7]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篇四

主备:黄瑜琨审核 学习目标:

1、掌握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主要任务及意义;归纳探索中出现的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出现的英雄人物的事迹。

2、分析失误出现的原因及危害并思考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学习重点:中共八大的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学习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八大确定了什么任务?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形势如何?

2、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3、1958年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评价?此后,党中央发动了哪些错误的运动?

4、根据课本28页插图《浮夸风》和相关课文思考:这些严重失误表现怎样?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严重失误?这些严重失误产生了什么危害?

5、国家什么时候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结果怎样?

6、中共八大后的十年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请列举出这一时期的模范人物。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中共八大时间:1956年

1、指出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提出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主要任务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总路线 时间:1958年。内容:鼓足上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严重失误

内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工农业上的表现:大幅度提高计划指标,大炼钢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后果:1958年到1960年三年困难时期;

建设成就的模范人物

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雷锋(精神:爱国主义的精神,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三、巩固归纳

良好开端(中共八大)→失误表现

原因 →建设成就工业成就

后果英雄模范

四、巩固训练

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于(C)

A三大改造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C大跃进时期D十年文革时期

⑵中共八大后十年间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C)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5.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篇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纵观近几年的各省历史高考试题,从题型看,选择、材料题都有所涉及;从内容上看,考查三大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工作重心的转移、对外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并且各省历史高考试题基本上都涉及本专题的相关知识。

本专题讲述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历程,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走出的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专题与众多现实问题联系密切,今后历史高考必将涉及本专题的很多知识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高考命题将围绕以下重要内容: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国有企业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格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教训等都是高考重要知识点

命题角度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

1.“三农问题”在历年高考中一向受到重视,并且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三农问题”将会影响到中国社会稳定与改革的进程。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其政府鼓励土地流转。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及其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政府在农村实行很多政策,如:免征农业税、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加大“三农投入”、鼓励农民工进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这些政策与当前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视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密切联系。

2.正确认识建国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一系列经济政策。建国后政府一系列经济政策既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给世人留下宝贵经验教训,但中共最终领导人民取得辉煌的成就。建国后政府一系列经济政策尤其在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下,中国政府的一系列经济政策的调整,对中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建国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一系列经济政策亦是今后高考的命题重点。复习时学生要理解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基本概念,还要从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上思考、分析各项制度、政策形成的原因与意义影响。

6.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篇六

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后,继成功地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全面确立后,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又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正确认识,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正确认识新中国建立后的30年的历史,科学地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而且也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我们今天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关键词:可贵的探索 严重的失误 深刻的教训 建设成就与探索成果

一、可贵的探索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毛泽东以苏联为鉴戒,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和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当时形成了两个重要成果:一是《论十大关系》,二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这两篇重要著作的发表,标志着我国开始破除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进行改革探索。

在经济上:首先是正确处理各个产业部门的关系,由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变为按农、轻、重秩序协调发展;其次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强调在中央的领导下,适当扩大地方的权力,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第三是关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关系,提出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第四在经济建设中,要坚持独立自主、自立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在政治上:首先是加强执政党建设,防止和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健全民主法制;其次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两类矛盾中,大量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强调对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第三是正确处理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关系,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在思想文化上:提出“双百”方针,即在科学研究领域实行“百家争鸣”,在文艺创作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的方针。

三大改造完成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展开之际,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基础上,提出的这些精辟见解,是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可贵探索,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

二、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和曲折

从1957年开始,随着三大改造和第一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的提前完成,毛泽东的思想认识逐渐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发生了严重失误。毛泽东的失误主要有两个,一是政治上的阶级斗争扩大化,二是经济建设中急于过渡和急于求成。这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祖国“一穷二白”面貌的斗志,增强了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经济建设的自信心。在胜利面前,毛泽东以及中央和地方的不少领导干部滋生了骄傲自满情绪,夸大了主观意志和努力的作用,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估计严重不足,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错误的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地破坏,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严重地灾难。

2.“反右倾”斗争的深入开展

由于党内的高层领导对1958年以来的工作和当前形式的估计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毛泽东错误的认为这代表了党内外的右倾势力对“三面红旗”的猖狂进攻,毛泽东停止了经济建设上的纠“左”的进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反右倾”的斗争。

这场斗争,打断了经济建设上的纠“左”进程,是错误延长了更长时间,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尤其是使农业生产遭到了极大地破坏;由于把党内正常的意见分歧当成阶级斗争来处理,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升级,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了严重损害。

3.“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这场革命的发动由多方面原因造成:(1)“左”倾错误的影响;(2)党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3)毛泽东等国家的错人误判断(4)毛泽东被他人利用等。“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共产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三、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中国从开始全面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挫折,从总体上来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过目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1)较快的发展速度:从“一五”时期开始到1976年的20多年,尽管经历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挫折,这个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仍然是比较快的,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打基础的重要发展时期。

(2)从根本上解决了从有到无的问题:这一时期最大的建设成就,是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的“从无到有”的问题。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保障;

(2)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3)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在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三)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主要表现在:

(1)1964年,中法建交;

(2)1950年至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3)参加万隆会议和日内瓦会议,发挥重要作用;

(4)中国同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公认的国际准则;

(5)20世纪50年代,亚非拉的广大地区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中国在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中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6)1971年,在广大亚非拉国家的支持下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逐渐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

(7)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8)1972年9月,中日两国发表联合声明,中日建交;

(四)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逐步形成或进一步完善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在此基础上,毛泽东等领导人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创造。

7.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篇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 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 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 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 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因履行的主体不完全履行法律规定, 造成公安机关事故处理民警对落实解决交通事故伤者医疗费问题总是一筹莫展, 成为一些百姓对事故处理民警进行行为、语言攻击的话题, 成为公安机关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最棘手、最突出、最揪心的老大难问题, 也成为群众上访和不稳定因素出现的根源。

一、形成问题的根源

一是“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 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难以兑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医疗机构是一个经济实体, 自负盈亏, 承受不了大量交通事故拖欠的大额医疗费用。虽然近年来在政府的主导下, 公安机关积极与卫生医疗机构协商, 成立了在第一时间抢救伤者的“绿色通道”, 然而当伤者脱离生命危险后, 医疗机构就向伤者家属催交医疗费用。如果交纳医疗费不及时, 就会采取成本最低、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导致伤者家属心急如焚、情绪激动, 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施压, 甚至出现不安定因素。实际上, 作为经济实体的院方也有难处, 医院的考核指标会给整个医疗科室医生、护士的工资、奖金带来影响, 这样一来矛盾显现。

二是“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 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额度太低。目前, 我国施行的车险中第三者强制保险支付医疗费最高限额为1万元, 并且需要提供医院发票、治疗清单和公安机关交管部门事故证明。众所周知, 1万元根本起不到“救命”的效果, 对于生命垂危的伤者这些抢救费是远远不够的。况且医疗费用在1万元以下的, 当事人都能自己解决, 也不会出现不安定因素。此外, 保险公司不愿意在第一时间内把抢救费支付给医疗机构。因为医院是个盈利单位, 怕钱到了医院的账上不会有多余。同时, 保险公司也是以在市场经济框架内追求效益最大化为工作目标, 社会效益不是其职责。

三是“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 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 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难度太高。时至今日, 交强险正式实施已经七年多, 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法仍未出台。另外, 追偿是要成本的, 法院的审判、执行环节又都是难题, 追偿的可能性、有效性很低。所以,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多年, 救助基金一直悬而未决, 很多交通事故伤者因无力承担医疗费得不到及时救治, 从而引发了不少的社会矛盾。由于耽误了及时治疗和相关后继事项的处理, 伤者及其家属往往情绪激动, 通过上访、信访等方式将矛头指向政府和公安部门, 给事故处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据统计, 近三年因事故中伤者无力承担医疗费, 得不到及时救治而造成事故当事人不满的事故40余起。

四是因交通事故肇事者无经济能力赔付或者肇事逃逸, 致使交通事故的受害者得不到赔偿的问题较多。由于闵行区地处城郊接合部, 聚集大量的外地来沪人员。其中, 有相当一部分人员交通肇事后无经济能力赔付事故受害者。虽经法院判决, 但因肇事者无经济能力致使无法执行, 造成一些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赔偿, 从而到处上访和信访。还有一些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事故, 受害者得不到赔偿也是引发不安定因素的根源。据统计, 近三年因诉讼后执行困难, 受害者无法得到赔偿而不断信访、上访的案件8起;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事故, 受害者得不到赔偿而信访、上访的案件3起。

二、出现问题的案例

1. 沪闵路元江路路口事故

2009年6月12日, 陈某 (男, 48岁) 驾驶套牌车闯红灯撞到李某 (男, 38岁) , 致李某受伤, 事发后陈某弃车逃离现场。闵行交警支队经调查认定陈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而陈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后因病死亡, 伤者李某全身瘫痪经鉴定为一级伤残 (初步估算赔偿费用在120万~130万元) 。

李某的家属向法院就民事赔偿提起诉讼, 但因肇事者陈某已死亡且无遗产, 民事赔偿无法执行。李某家庭情况异常困难, 因无力承担其医疗费, 家属曾多次信访和上访, 希望得到政府的经济救助。

2. 华翔路沪青平公路路口事故

2008年9月8日, 胡某 (男, 34岁) 和邓某 (女, 29岁) 夫妇与别某 (男, 26岁) 发生两车相撞的交通事故, 致胡某和邓某夫妇死亡。

经法院判决, 由保险公司赔偿了死者家属的少量费用, 但因别某无经济能力赔付, 该事故的大部分赔偿费用法院无法执行。胡某和邓某家庭困难, 且有3个年幼的子女需要抚养, 家属多次信访和上访, 希望得到政府的经济救助。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想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来, 按规定交通事故当事人无须交纳事故处理保证金和支付抢救费用,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也不需要、也不可能向事故责任人催交医疗费。但是事实上, 事故处理民警天天为解决医疗费“找医院”、“求保险公司”、“找车主”、“开导当事人家属”, 耐心劝说做工作, 几乎处处“碰壁”, 没有好脸色看。同时, 伤者家属围攻民警找事说事, 一个事故少则几天, 多则几月围着解决医疗费转, 甚至还要受到谩骂和人身攻击, 但凡承担交通事故处理职能的基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尽管想办法、做工作、求稳定, 但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和正常诉求得不到保障, 让民警身心疲惫。这种年复一年的工作环境、工作压力也损害了民警的身心健康。

虽然《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条中有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的相关规定, 但是据笔者了解, 法律颁布实施多年, 在大部分地区救助基金仍是法律上的一纸空文, 极大地损害了法律权威和国家机关的公信力。因此, 亟需推进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建设。

1. 明确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伤者的抢救义务

首先, 要制定对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等借口而拖延救治或拒绝、拖延履行抢救义务的, 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的法律条文, 以保护交通事故伤者的生命安全。其次, 明确抢救与治疗的界线, 以保证医疗机构、保险公司、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履行法定义务, 杜绝扯皮现象的发生。同时, 对治疗费用以法律条文明确规定, 对不履行法定义务的机构、法人或事故责任人按法律法规处罚。

2. 改革当前我国的车辆强制保险制度

首先是交强险赔付的分配比例, 要充分体现尊重生命、尊重人权。目前, 我国交强险医疗费为1万元, 死亡、误工、护理、交通和伤残合计为11万元, 显然欠妥。交通事故中, 焦点问题就是伤者的抢救和治疗费用, 这个前置问题不解决, 处理误工、伤残、护理就没有基础, 就是无的放矢。因此, 在目前交强险没有提高的前提下, 应把抢救和治疗费、伤亡、误工、护理等合在一起, 首先解决医疗费, 其余费用按事故不同情况, 由重到轻分别处理。其次, 随着社会发展, 医疗科技水平的提高, 医疗费用的增加, 相应地提高保险费率。同时, 提高提前支付理赔费用的机制, 使交通事故医疗费用问题真正得到改善, 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享受国家政策的优惠, 解人民群众之所急。

3. 建立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8.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篇八

关注道路生态学

我国道路建设不仅存在着生态学研究的欠缺,也存在着社会学研究的欠缺。生态学与社会学是相互关联、难以分割的,因此研究道路生态学的同时,也要同样关注研究道路社会学。这里试举几例:

(1)四川若尔盖的藏民的牧业生产方式仍以游牧为主。公路部门经常抱怨,牧民为了牦牛和藏绵羊的转移,把213国道上刚修好的围栏又破坏了。如果我们尊重历史,事实是若尔盖游牧在先,道路在后,新修的道路不仅未给野生动物留下通路,甚至也未给牧民和家畜留下通路。

类似情况,当然不止四川若尔盖,在西部的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等省区,一些牧民仍保持着游牧或轮牧的生产方式,年年需要长途跋涉转移牧场,因此科学合理的道路规划设计也要考虑畜牧业之需,为畜群的迁徙和转移留下必要的通道。

(2)“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有片面性,在全国实行一刀切的做法更是荒谬。例如,在江西婺源,乡村道路路面的盲目“升级改造”工程使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老石板路、石板桥惨遭破坏,被水泥路取代。在云南沿怒江从贡山县修到西藏瓦龙的公路,也由于设计中毫无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将具有几百年、上千年历史的茶马古道和藏民转山朝圣的古道破坏。交通便利使一些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享有世外桃源美誉的古朴乡镇和少数民族的自然圣境丧失了神奇与神秘之感,变成“世内”的滚滚红尘,反而使游客兴致索然。云南卡瓦格博神山下的明永村、新疆哈纳斯湖畔的图瓦族村落,都是随着公路畅通和高强度旅游开发而魅力大减。道路也是文化的传送带,当强势文化势如破竹地涌入传统的价值观,古朴的生活方式往往旋即颠覆,传统社区濒临瓦解,曾经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从此被打破。也许当地人口袋里的钱多了一些,但失去了快乐、安详、和谐,接着还会失去自古以来保持完好的生态与环境。乡村就是乡村,乡村应有不同于城镇的特色和魅力。应该说“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更是有乡村的诗情画意。

(3)“要致富,先修路”这句流传甚广的口号常常变成“先修路,后砍树”,对乡村生态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的许多村庄公路一通,森林便被一扫而光。上世纪80年代,州、县均成立了林业公司,一边开山修路,一边伐木砍树,路修到哪里,山就秃到哪里。河西乡王狮场是一个普米族的古老村寨,它的23?700多亩集体林多为古木参天的原始林。眼看道路一天天逼近王狮场的地界,为了保护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大森林,村民们在火塘边商量后达成的唯一对策,只能是阻止修路。为此在1986年与林业公司发生一场拒路护树的斗争,迫使林业公司不在王狮场砍树。

其实关键不在修路的本身,而是森林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究竟在人们心目中和价值观上占据多大的位置。王狮场人也盼望改善公路条件,怕的是公路开通引来挡也挡不住的伐木者。只是由于当地政府和企业主导的修路的目的都是用来运输木材以发展地方经济,王狮场人才宁愿负重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也不愿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园毁于斧锯。

这个案例使我们放宽视野,道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不止于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栖息地。道路的规划设计建设既要介入生态学的研究,也要介入社会学的研究。否则,就必然要出问题。

(4)我国道路建设盲目追求高投资、高规格、高等级,不仅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助长了贪污腐败;也造成对珍贵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的极大浪费,加剧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问题的关键则是我们对道路生态学的社会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研究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建议国家将公路建设的1万亿投资切出一部分(例如10%)用于道路生态学和社会学的综合性研究和我国保护地道路的生态改造工程。我们认为,这种投资是功德无量的,不但为我国道路建设进入与环境友好的新阶段奠定基础,也为道路建设遵循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对保护地道路规划的建议

道路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近二三十年来,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相适应,道路建设也迅猛发展,不仅道路的里程与日俱增,道路的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亦不断提升。大量的土路和砂石路被升级改造为柏油、水泥铺设的硬质化路面;而两侧装有隔离护栏的高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又大量取代和正在取代普通的柏油、水泥公路。

道路作为生态系统内新的干扰因子,对系统的结构,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日益加剧。随着道路的迅速扩展并日趋硬质化和网络化,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尤为显著和严重。我国绝大部分道路在建设之前缺乏规划环评,建成之后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又缺乏跟踪研究和综合评估。因此,在实践层面上,道路的生态学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随着大规模的旅游开发、矿产开发和水电开发,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国家公园和自然圣境等保护地中大量铺设道路并升级改造路面,对森林、湿地、草原等各类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均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道路生态学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在我国起步甚晚,具体的研究开展甚少。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道路生态学研究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由于缺乏实际的研究成果,不仅无法为保护和管理制定相应的政策,也难以为保护地规划和功能区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由于在道路的规划设计阶段缺乏道路生态学研究的基础,我国绝大多数道路未能给野生动物预留通道,也未能给司机设置警示标识;而少数几条考虑了野生动物迁徙需求的道路,其设计也不甚合理,因此,留下隐患,事故不断。

正是这种形势下我们认为,道路生态学研究更具有重大而紧迫的现实意义。根据国内外道路建设提供的正反面经验教训,主要针对我国的保护地道路的规划设计,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在保护地道路与道路网应严格控制在必要和适度的范围之内

据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在若尔盖自然保护区的研究,道路的屏障效应阻碍生物迁徙、扩散,分割动物需要的各种生境,导致种群间基因交流和种群生存力下降。道路的生态影响范围远远大于道路直接占用的生境面积。以影响道路两侧500m计算,则我国200万km公路干扰的面积则达100万km2。

让我国乡乡、村村全通公路,是一种利民建设,但将这种思维移植到保护地中,就构成一种生态破坏了。保护区内道路的规划设计尤其需要道路生态学研究的基础数据作为决策的科学依据,并且原则上慎建、少建,严格控制在必要和适度的范围之内。

在保护地,应倡导修土路或砂石路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土路和砂石路就是生态路。道路之所以形成野生动物迁徙的物理屏障,是因为等级越造越高,越“改造”越高,道路两侧的排水沟越深,路基与围栏越高,形成一些动物无法逾越的人工屏障;而截弯取直和硬质化路面又大大提高了车速,造成能够穿行道路的另一些动物的死亡,道路又成为这些动物的最大“杀手”。我们在全球最大的一片湿地——巴西潘塔纳尔考察时发现,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偌大个潘塔纳尔地区非但没有高速公路,甚至也没有柏油水泥路,一律是土路和砂石路。我们看见无数绿鹦鹉在其上觅食,一只母鸸鹋领着一群幼仔在路边悠哉游哉。由此可见,设计良好的土路和砂石路基本不形成野生动物活动与迁徙的障碍;相反,土路和砂石路提供的“异质空间”,倒是一些野生动物可以利用的多样化取食与栖息地。同样由此可见,今天被我们耗费巨资年年大量改造淘汰的土路和砂石路,其实都是很好的生态路。可以说,在保护地及周边地区,保护土路、砂石路就是保护生态;多建设土路和砂石路,就是“生态建设”。保护地的道路规划建设应坚持以土路、砂石路为主,柏油、水泥路为辅,尽可能不修高速公路。

保护地现有的道路,特别是高速路与柏油路应在生态学指导下加以改造

国外的成果经验可供我们学习借鉴,其要点是:

确定生态高危路段,有针对性地实施道路整改措施。

设置野生动物围栏——通道系统,围栏不仅要阻挡野生动物登上道路,而且要起到引导动物到达通道的作用;通道要与动物的活动规律和迁徙路径相吻合,确保动物能安全有效地利用,完成迁徙。

围栏、通道应根据不同动物的不同要求,并结合当地环境特点进行设计,如利用当地植物绿化形成隐蔽环境,有助于吸引野生动物利用。

通道有路下桥梁、涵洞与路上通道的多种类型,建造路下通道应与野生动物的个体高度及生活习性适应,建造路上通道(陆桥)应在其上模拟周围原生环境进行绿化,并设计足够的宽度,以减少交通对野生动物的干扰。是建造路下桥梁、涵洞通道,还是路上陆桥通道,均应根据动物类型和地形特点进行选择。总之,为动物设计多通道要符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迁徙规律,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动物可以按照人的指挥行事,建造了野生动物通道,野生动物就必然照着通道走去。

对于建成的道路围栏——通道系统,需要长期监测其运行效果。监测积累的数据可为优化围栏通道系统提供依据,也为后续道路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

如果野生动物不听“指挥”,只能说明人的过错,而不是动物的过错。加拿大通过围栏——通道系统的设置,已经减少了96%的鹿科动物的交通死亡。建议对全国各个保护地的道路进行一次生态学的调查,以便全面掌握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为保护地新的道路规划设计和旧的道路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退役道路需进行生态恢复

调查显示,退役公路的路面一旦为植物所覆盖,其鸟类种类数量都显著高于运营公路,甚至高于林地。一些中小型兽类也会较为频繁地利用退役道路供其游走和取食。但是退役道路毕竟与野生动物栖息地相差甚远,仍然有不少野生动物不会利用退役道路。鉴于道路退役后仍然会对生态产生持续影响,尤其硬质化路面的道路,植被恢复缓慢,虽然不构成对野生动物生命的威胁,但由于生境质量差,对一些野生动物的迁移仍然构成障碍,因此,退役道路进行生态恢复要首先破碎原有路基和路面,恢复原有地形地貌、植被和溪流湿地,才能为野生动物营造适宜的栖息地。

打隧洞优于修盘山公路

上一篇:有关蚂蚁团结作文下一篇:2022年度餐饮部十一黄金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