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共8篇)
1.公立医院成本核算 篇一
摘要:我国现阶段医疗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存在群众看病难、医疗负担重的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医疗改革政策,为我国公立医院的转型和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文中介绍了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和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成本控制
全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是目前公立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全成本核算及控制可以合理配置医院资源,改善医院运营环境;医院的绩效考核与成本管理挂钩,提高医务人员成本控制积极性。全成本预算及控制是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增长业务动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将分析目前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及控制现状,探讨如何完善构建新医改形式下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及控制体系。
一、公立医院新医改提出的背景
我国现阶段医疗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人们仍然面临着看病难、医疗负担重的问题。另外我国公立医院依靠资源消耗求得发展,使其公益性愈加淡化,这种发展模式导致投入产出的不平衡。同时随着城市化加快,城市三甲医院面临巨大的压力,导致医护人员超时工作,医疗事故时有发生。在此背景下公立医院要寻找新型发展路径,突破发展瓶颈,恢复公益性本质,实现医院发展的二次转型。为此我国2009年出台了国务院深化医药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医疗保障逐步覆盖城乡居民并全面推进五项改革。2011年国务院出台文件并实施公立医院改革,选择条件符合的区域进行改革试点。2014年出台了深化医药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将公立医院的医疗改革作为工作重点。2015年国务院又出台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意见,意见指出了公立医院应该更新运行机制,重视并落实好成本预算、成本控制问题,对公立医院政府必须加强监督,加紧实施全成本核算制度。一系列医疗改革政策的出台我国公立医院的转型和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二、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以及成本控制面临的问题
1.公立医院成本核算面临的问题
(1)成本核算体系不完善。虽然《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有全成本核算及控制内容,但不少公立医院并未建设成本核算及控制体系;或者虽然已有制度,却缺少实施细则,不能落实或执行不到位,成本核算及控制流于表面。完善的成本核算及控制体系,要建立完整的执行系统,建立各科室、各成员之间的横向与纵向衔接,明确成本核算及控制细节,使成本报表具有相关性、可比性,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和医疗服务。
(2)未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激励作用。也是连接医院及其工作人员的重要纽带。绩效对于医护人员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合理的绩效考核可以优化医院的资源配置,对于医护人员的工作表现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现在很多公立医院未将成本控制纳入绩效考核中,有些医院也考核成本控制这一指标但是所占权重低,考核可有可无、流于形式。这种情况下成本控制的程度和医护人员的绩效、收入是分离的,很难激发他们进行成本控制的热情。
(3)财务和其他业务信息的分离。公立医院要想实现全成本核算必须搭建完整的信息平台,实现财务信息和其他业务信息的资源共享。现阶段多数医院还不具备这种完善的信息平台,有些医院刚刚开始建立网络平台,医院不同业务之间存在一个个信息孤岛,财务系统、HIS系统、PACs系统、LIS系统、麻醉系统没有实现信息交互共享,财务信息和其他业务信息无法进行转换;财务和其他业务数据所用口径并不同相,在信息处理时必须进行人工转换,不但浪费了人力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导致医院的成本核算层次低并且内容不完成。
2.成本控制面临的问题
(1)全成本核算及控制意识薄弱。目前,很多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仅仅体现在绩效考核上,但却缺少具体成本管理指标,权重较低。不能从发展的战略角度看待全成本预算及控制,导致医院在成本管理方面采取了粗放经营的模式,无论是基层医护人员、后勤人员,还是医院的领导班子,在成本核算及控制方面意识薄弱,未能真正合理地配置资源、优化投入产出。
(2)投资消耗型发展模式的弊端。现阶段大批公立医院为了进一步发展进行基建投资、成立分院、大搞院中院,以期通过硬件配置和规模效应提高经济效益。一定程度上规模经济确实可以促进业务指标增长,短期内实现经营目标,但是很多医院在扩建时忽略了资源优化配置、改善经营管理模式、完善服务体系、不注重改善床位周转率、人均住院费等指标,在扩建中造成高投入低产出的状况,抵消了规模经营的红利,不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3)资源不足和资源浪费并存。首先,现阶段我国公立医院投入严重不足,医院必须自筹资金进行发展,另外大批医院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在采购医疗设备等物品时忽略科学轮种,一般由科室主任提出购买建议,职能部门负责实施采购,不重视采购流程的审批,导致医疗物品的重复购买。很多医院存在设备闲置、开机率严重不足等问题。其次,在采购设备时一般厂家直接给科室主任报价,医院根据这个报价进行采购预算,对此预算职能部门并不进行复核,设备商在投标的过程中经常采取围标、串标等非常手段,导致采购价格不符合市场平均水平,抬高了设备采购成本,造成了医院的资金浪费。再次,很多公立医院并不重视预算,在采购时不预算或者是突破预算的情况非常普遍。在进行采购时往往忽略年初财务部门上报的采购预算,预算缺少约束性不利于医院的成本控制。
三、改善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对策
(1)落实全成本核算。全成本核算除了医疗项目的全成本还包括科教收入的折旧和资产摊销、国家补助折旧和资产摊销。完善的全成本核算应该包括核算制度、流程、组织体系和工作准备。全成本核算应该包括科室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诊次成本核算、床日成本核算。
(2)以预算为基础加强成本控制。首先,医院应该重视并加强对预算的管理,从预算贬值开始,到预算的审批、执行、调整、分析、考核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落到实处,形成预算管理的闭环系统,对每一个环境都要进行科学的成本控制。事实证明以预算为基础的成本控制具有良好效果。
(3)要加强医院成本分析。首先,要加强对全成本核算的分析,这样可以更好的判断医院是不是实现了经营和成本控制目标,找出医院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减少投资经营中的浪费,充分发挥成本控制作用。其次对科室成本核算、床日成本、诊次成本核算要加强分析,找出成本控制中的不合理问题,优化医护人员诊疗行为,通过加速周转降低医疗成本。再次要加强对病种成本、项目成本核算的分析,从而优化临床路径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医疗事业也获得了巨大发展,公立医院在表面繁荣下面临着严重的管理问题和经营压力。长期以来公立医院通过基础建设、规模扩张实现经济增长,随着自主经营时代的到来,公立医院必须按照医改要求向管理要效益,通过全成本核算以及成本控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晓玲.浅谈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重要性.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17).2.耿颖.浅谈医院成本核算的重要性.金融经济,2007(21).3.史万军.论医院开展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当代经济,2009(09).4.施颖苗,吴斌,王伟忠.浅谈全成本核算对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性.经济师,2012,12(28).5.陈婷,张铭.浅谈医院成本核算的重要性.科技与经济,2004(20).6.李茹生.浅谈医院成本核算的重要性.经营管理者,2011(14).
2.公立医院成本核算 篇二
一、医院成本核算概述
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医院遵循一定的成本核算标准, 对医疗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控制, 有效配置有限的卫生资源, 为医院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1. 医院成本核算的特点
( 1) 医院成本核算复杂。医院服务项目多、病种多、技术更新快、成本变化快, 医院成本核算不确定因素多, 成本核算比较复杂和繁琐。
( 2) 医院成本核算的基础差、经济管理效率低下, 造成成本核算的难度大。我国大型医院多数为公立医院, 由于历史原因, 长期以来医院投入不计成本, 产出不计效益, 医院的经济缺乏统一和科学的管理, 造成医院成本在数据信息应用方面、核算手段方面的基础都比较薄弱, 增加了成本核算的难度。
( 3) 医疗服务的复杂化造成医院成本核算方法多种多样。医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由数十个不同的学科和各种相关的保障单位构成。每一个学科和保障单位都因专业不同而使成本的内容和表现方式不同, 多种成本型态和成本分类造成了成本核算方法的多样。
( 4) 医院医疗服务的不确定性, 造成医院成本的多变性和不可比性。医院的医疗技术服务不同于企业和商品生产, 具有独特的不确定性。每一所医院医疗服务的提供, 都会因医院具体情况、医生水平、病人具体需求方式不同而使医疗服务的成本有所不同, 即便是同一种疾病对不同病人来说, 因其诊治方法、病情程度不同, 也可使医疗成本发生变化; 新技术的应用或诊疗方式方法的改变也可改变成本结构。医疗服务成本的不确定性造成医院成本的多变性, 医院之间的可参照性与可比性也较低。
2. 医院进行成本核算的作用
( 1) 促进医院的内涵建设, 使现有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尽可能的合理配置, 以降低医院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 使病人的医疗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 2) 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真实、可靠的经济运行数据, 使医院管理者能清楚地了解到每个核算单位的收入、利润和效率, 以提高科学管理和决策水平, 端正经营方向, 强化成本核算, 讲求经济效益。只有这样医院才能保证生存和发展, 才有扩大再生产和参与竞争的能力。
( 3) 使成本效益和其它指标公开、公平、客观, 劳务分配更趋合理、科学, 有利于激发职工积极性。由于将医疗工作质量、效率等相关指标纳入分配制度, 也有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
( 4) 可以为政府实行定价原则, 建立价格调整机制, 进行价格监测和监督管理, 完善医院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 公立医院按照国家统一标准进行成本核算, 核算过程中主要涉及材料费用核算以及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我国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体系虽然已经发展相对较完善和成熟, 但是仍存在诸多不足, 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 主观认识不足
目前, 在公立医院内部, 不少人认为成本核算是财会部门或成本核算部门的事, 与其他业务部门关系不大。其实成本核算是涉及医院管理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工作, 它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 仅靠财会部门或某一成本核算科室无法单独完成。应在院长统一领导下, 在有关科室部门和职工的大力支持下, 由财务部门或成本核算科室具体实施。成本核算的最终目标是控制成本, 降低成本, 没有全体职工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搞好成本核算是不可能的。
2. 把核算成本与分配奖金等同起来
在有些人眼中, 所谓成本核算就是通过收入分割确定收支结余, 按比例计算奖金数额, 他们把核算成本与分配奖金等同起来。不可否认, 奖金分配与责任成本核算结合, 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利益与成本责任相挂钩, 可以促进各科室努力降低成本。但这不是成本核算的唯一目的, 也不是奖金核算的唯一依据。建立完整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 是我国公立医院实行科学管理的需要, 更是我国公立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3. 忽视差异, 强调统一
由于成本核算与科室和职工本人劳动分配相结合, 所以不少人就认为既然成本核算了, 大家就可一视同仁, 应按一个标准、一种办法来核算成本, 分配奖金。这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极为有害的观点。医疗单位的成本核算对象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首先, 专业方面存在差异。众所周知, 医院内部内科与外科专业, 无论是治疗方法还是收费标准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次, 同专业内部也存在差异。比如, 小儿内科与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等同为大内科, 虽然用药机理基本相同, 但是在药物用法及用量上存在着很大不同。按一个标准、一种办法来核算成本, 显然是不合理的, 也是不科学的。再次, 资产配置存在差异。由于历史及现实的种种原因, 医院内部各个科室在人、财、物的配置上存在着较大差别, 一个大科的人员和设备配置量往往是两个甚至多个小科室的总和。人、财、物配置的差异, 对经济效益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
4. 资产费用差异
在医疗单位成本核算中, 一般对有形资产比较重视, 却常常忽视对无形资产的核算, 这是医院成本核算的一大缺陷。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 影响了医院成本核算的准确性。现行的成本核算方法及奖金分配制度注重核算医疗设备、人力配置、材料消耗、水电费方面的成本差异, 而对其他因素关注较少甚至不予考虑, 这样算出的成本在精确度方面大打折扣。
三、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方法的改进
1. 准确确认成本核算的范围
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医院活动过程中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总和。医疗成本的核算, 主要是利用价值的形式, 通过会计资料、统计资料和医疗活动中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进行全面的统计、计算、收集、分配和控制的过程。通过成本核算, 促进合理分配医疗活动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提高综合效益, 增强竞争能力。
根据目前卫生部、财政部颁发的财务制度规定, 成本核算的范围按用途进行分类, 可分为人员经费、材料费、修购费、水电消耗费、药品消耗费、公务费、业务费、其他费用等八类费用。按制度要求, 其中的其他费用核算的内容是除前七项费用之外的费用, 这部分费用都作为成本列入其他费用支出。这样确定具有不合理因素, 特别是医疗事故的处理费用, 如何合理列入成本, 更值得探讨。最近几年, 各医院的医疗事故频频发生, 处理医疗事故的相应费用支出、违规罚款、滞纳金等支出均具有不确定性, 列入成本作为其他费用支出直接影响当期成本, 将造成各时期的成本分析具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必须准确确认成本范围, 才能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2. 合理选择药品成本的计价方法
我国公立医院为开展医疗活动, 必须储备一定物资, 包括药品、卫生材料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各类物资价格变化较大, 当初购入的物资价格与消耗过程的成本价格经常发生变化。按历史成本还是按当期采购成本计价, 不但直接影响到医院当期成本的高低, 更主要的是影响医疗消费者当期医疗消费的真实水平。对医疗消费者来说, 医院采用按当期采购成本进行成本价格计算比较合理, 这样才能体现医疗消费者当期真实的医疗消费价值。
3. 多因素综合考虑间接费用的分摊
间接费用一般包涵在固定性费用和混合性费用之中。我国公立医院为开展各项医疗活动, 需要有行政、后勤科室的协作和保障, 需要非医疗科室提供物质保障, 而这种保障必须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 这就构成了我国公立医院的管理费用。这种费用的摊销, 目前一般是按费用对象的工作人员数量分摊。这种摊销办法不能反映费用对象的真实成本。如设备价格高、资金占用量大、操作人员少的科室, 各种分摊费用相对就低, 但其收费定价比劳动密集的护理科室高得多。对此, 分摊办法在考虑工作人员数量的同时, 必须同时考虑费用对象所占用资产的资金量、费用对象的业务收入等因素。
合理分配间接费用具有三方面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促进医院设备利用率的提高; 二是有利于促进劳动密集的科室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三是科室成本的真实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对于二级科室成本核算进行分配奖金的医院, 科室间接费用的核算更合理。
在对间接费用进行分摊时应注意: 1必须充分考虑成本效益的多方面因素。成本效益的多方面因素有科室人员、资金占用量、房屋使用面积、业务量、设备价值占用、新旧设备因素等。2必须考虑各成本因素是否有直接关系。有的间接费用可能因科室人员增加而增加, 有的间接费用可能因资金占用量增加而增加。例如: 某医院贷款购入设备在A科室使用, 贷款利息必须直接计入使用科室的成本, 如果列入管理费用按各科人员比例分配贷款利息是不合理的。3必须考虑成本因素对成本影响的比重。在管理费用中, 部分费用属于固定性费用, 不管业务量大小都必须列入, 但其中有部分属于变动性费用或者半变动性费用, 是随着业务量变化而变化的, 类似这些变动或半变动性费用就必须考虑因增加业务量而增加分摊的比重。充分利用好医院业务部门的统计资料, 才能合理分析并确定出变动成本的相关因素的关系。合理制定成本核算程序, 使成本核算过程惯性运作, 才能保证成本核算的真实性。
四、加强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建议
1. 成本核算管理应确立双赢目标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开展科室成本核算主要用于医院奖金分配, 为实行医院对科室一次分配, 科室对个人二次分配的奖金计提法提供数据依据。在国家财政补贴有限, 医院补偿机制未完全建立的条件下, 医院成本核算从客观上容易促使科室追求含金量高或收效好的医疗项目, 取消无利或微利的服务项目, 又由于医院和病人之间信息不对称, 医务人员的诱导需求往往导致分解收费, 不合理检查, 不合理用药, 不合理住院等短期行为的发生, 人为地扩大了医院的供给, 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造成卫生费用不合理增长和有限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成本核算也应强调医患双方均降低成本, 达到双赢的目的。有研究提出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的差额的“顾客让渡价值”策略: 一方面, 通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医务人员综合素质, 树立医院的形象来增加顾客总价值; 另一方面, 降低顾客总成本, 即减少患者的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等支出, 使患者获得更大利益。因此, 医院经营管理应在不增加病人负担的前提下进行成本核算, 加强自身成本控制, 提高劳动效率, 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目的。
2. 成本核算管理应确保准确率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开展的成本核算主观性、随意性太强, 科学化、规范化欠缺。记入科室支出的成本范围不同, 导致进入成本的标准和范围不确定, 有的支出进入成本, 有的支出不进入成本, 从而影响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最终目的。医院不同科室提奖比例不合理, 缺乏科学依据, 主观性强, 不能体现按劳分配、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因此,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医院成本核算的内容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 对成本计算的方法有统一的口径, 要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对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大力支持和极力推广应用, 真正做到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 把医院先进的经营理念融入到信息系统中去, 消除“人管人”的传统弊端,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
3. 成本核算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相匹配
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成本之间互为因果关系, 一般情况下, 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建立在高成本的基础上的, 成本是原因, 质量是结果。但有时医院的高成本却是因为一些医疗服务质量不好造成的。一是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医疗事故费用增加了医疗成本; 二是医疗服务质量不好, 会导致医疗服务的信誉下降, 使得医疗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因此要树立提高医疗质量就是降低成本的观念, 实现成本核算与全面质量管理相结合, 增强医院内涵发展的动力。
4. 成本核算管理与医院其他改革措施紧密结合
成本核算管理不是万能的, 它是一种长效机制, 并不能指望它解决医院及科室中的所有问题。成本核算是医院改革的突破口, 这项改革措施与医院其他改革措施应有机结合、相辅相成。通过成本核算可以发现医院在管理上、制度上出现的漏洞甚至是宏观政策上的缺陷, 但要弥补漏洞, 改正不足, 必须适时地推进其他改革措施, 这样医院的各项改革措施才能收到成效, 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李洲.浅谈医院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控制[J].中国卫生经济, 2007 (11) .
[2] .于富生, 黎文珠, 王俊圣.成本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体系构建初探 篇三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实施框架;准备工作;成本软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卫生事业的发展模式正在由过去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向优质、低耗、高效的集约型转变,医院要适应市场,在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除了利用技术优势和提供优质的服务之外,还必须加强医疗经济的核算,对医院实行成本核算。这样,才能提高竞争力,促进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构建成本核算的实施框架
由于医院成本核算涉及大量的数据收集及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在全面实施成本核算之前,应制定出医院成本核算的基本框架,以此作为医院成本核算体系构建的思想和行动指南。
根据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管理的现状,医院成本核算实施框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成本核算系统组织架构;成本核算数据的归集原则及成本分摊的原则;核算单元主要分类及设置的原则;完善物流管理流程及相关数据的核算的原则,财产清查的原则;基础工作完成的时间表和各项工作负责人。
1成本核算组织架构。由于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涉及到包括临床、医技、医辅、管理等各个部门,因此,成本核算体系在医院内部全面推行必须成立一个以院长为领导、各相关科室人员组成的专门小组,负责这项工作的统筹和协调工作。
2成本核算数据归集及成本分摊的原则。由于成本核算的数据以整个医院各个系统的数据为基础数据,如何将医院各个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并使之与成本核算软件对接是成本核算全面实施的关键。同时,成本核算是一个成本数据的归集并分配的过程,因此合理地分摊成本使成本核算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有用性是成本核算方案的核心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这个原则的确定也就确定了医院成本核算制度。
成本核算上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设计以五类科室四级分摊为成本核算的主要模式。五类科室是指将医院所有科室按照工作特点分为临床、医技、医疗辅助、管理和教学科研五类科室。四级分摊模式主要是指全院公共成本分摊到五类科室,将管理类科室分摊到其它四类科室、医疗辅助科室成本分摊到剩下三类科室、医技科室成本分摊至临床科室,最终形成所有收入和成本全部计人临床类科室和科研教学类科学的结果,以此核算医院收入产出的比率及各个核算单元的成本状况。
3确定核算单元及分类的标准。成本核算系统核算单元的分类必须适应医院经营管理与各个单元工作特点的需要。目前医院的成本核算单元分为管理、医辅、医技、临床、科研五类核算单元。
4完善物流管理流程及相关数据核算的原则。在公立医院目前涉及物流管理的物资主要是指材料的购、领、用的流程。物流管理必须根据成本核算单元重新规范其工作及核算,以保证其数据能符合医院核算的需要。
5财产清查的原则。财产清查是成本核算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决定着核算的效果,因此在成本核算实施框架中必须制定财产清查的原则和规范以作为相关人员工作的蓝本,确保财产清查结果符合成本核算的要求。
二、根据成本核算框架开展各项准备工作
成本核算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工作小组的指导下进行,主要是通过科室及人员核查、资产清查、内部价格制定等一系列工作,产出成本核算所必须的基础数据。主要工作包括:
1以成本核算为准统一各个信息系统核算单元,保证核算口径一致。
2对医院成本构成进行搜查,根据成本项目属性分类收集相关数据。必须形成以下数据:(1)各核算单元房屋面积、固定资产清册。(2)各核算单元人员清单。(3)供应室及后勤各项服务内部服务价格。
三、根据医院经营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软件
成本核算是一个数据归集及分配的过程,必须依靠系统软件完成,因此根据医院自身成本核算的目标及思路选择一套合适的成本软件是医院成本核算顺利推行的有力保障。
一套合适医院使用的成本核算软件必定是能与医院各个信息软件相对接的软件,并且能够满足管理需要具有拓展性的软件。一般而言,医院选择成本核算软件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1软件设计思路是否与医院成本核算的思路一致。
2软件是否具有能与医院其它信息系统数据自动对接的功能,自动提取成本核算所需的数据。
3成本核算软件具有可拓展性,其核算结果是否能够为医院绩效考核及全面预算管理提供数据基础,为医院整体发展奠定核算基础。
4.公立医院成本核算 篇四
①强化成本核算和控制意识、更新观念、全员参与。
②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完善成本核算体系。
③合理确定成本核算项目和内容。
④设立成本控制指标,定期考核。
⑤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数据传输自动化,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纸质成本。
⑥及时评价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效果。
⑦加强对医院成本控制的审计。
⑧实施过程中不断地修改、完善和优化各项指标体系。成本控制管理在公立医院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医院管理者提供更好的财务决策分析数据,有利于医院走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医院成本核算和控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本控制在医院经济管理应用中的作用是肯定的22。但由于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成本控制还没有全方位、多层次地展开,医院内部的法人治理机构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大多数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还处于传统会计核算的阶段,成本控制不完善,从而导致经济效益不佳的现象出现。
目前,医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院实行成本控制对卫生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成本控制管理是经济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公立医院管理者要充分认识成本控制手段在医院经济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探索成本控制的实施途径,通过建立成本控制指标体系,健全成本控制机制,采用成本控制手段,实施全成本管理,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走出一条优质、高效、低耗的发展道路。医院在做好成本控制工作的同时,还应处理好提高医疗质量、促进科研发展、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病人费用等方面的关系。通过综合调控手段,消除医药费用不合理的增长因素,为患者提供价格公道、质量优良的医疗服务,使群众少花钱,看好病,真正“实现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的卫生改革目标。
5.医院成本核算论文 篇五
本文通过对我医院全成本核算方法的阐述,分析了医院实施全成本核算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医院;全成本核算
一、我院当前的成本核算状况
我院财务成本核算是对各科室的收入支出进行归集,核算科室的效益奖金,而未把各科室做为成本利润中心进行核算。
造成院方注重资金投入,忽视成本导致经济效益不好。
医院对成本管理的作用认识不清,成本意识薄弱,致使部分投入收不抵支,亏损严重;成本核算的内容和方法体系不完善,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高级专业人员;成本核算工作不全面,如一些职能部门及医技辅助科室发生的费用未计入效益科室的成本等。
二、全成本核算的内容及方法
(一)全成本核算的含义
医院全成本核算是将所有的人力成本、设备资产、医疗过程中的各项消耗、管理费用等成本项目进行系统归集,并设置合理的人力成本定额、材料消耗定额、资产摊销和各种费用的标准,通过预测、控制和分析,达到各核算单位及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四类三级”成本核算方法
《医院财务制度》中规定:将医院科室分为行政后勤类、医疗辅助类、医疗技术类、临床服务类四类。
各类科室成本按照分项逐级分步结转的方法进行分摊,先将行政后勤类科室的管理费用向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和医疗辅助类科室分摊,再将医疗辅助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分摊,
最后将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科室分摊,最终形成临床科室的全成本。
分摊参数可采用人员比例、占用资产、面积、工作量等。
建议各个科室指定一名兼职成本核算员,成本核算员的工作主要为系统提供精确的基础数据并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
(三)设置成本项目和收入项目
根据医院现行的成本核算办法设置,也可以根据成本核算要求调整。
如成本项目的设置按照成本报表的对应项目进行的对应设置,包括人力资源成本、医疗耗材费、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其他费用等。
如收入可设置成临床收入、医技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
临床科室(住院、门诊)作为利润中心,其他所有科室作为成本中心,临床科室独立创造的收入和协作创造的收入全部计入其收入。
(四)科室成本的归集
通过数据采集软件平台,材料消耗成本的归集,由后勤部门、设备部门提供数据;药品成本的归集,由HIS药房系统提供数据;人员经费成本的归集,由工资部门提供各项工资表生成;
其他各种支出与收入数据也可通过手工录入生成;除手工录入外,其他数据尽可能通过数据采集平台实现,以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
利用数据采集平台将各个科室报送来的成本数据和从HIS软件系统中到处的收入数据导入到系统中,采集来的数据自动生成收入支出凭证,并将成本归集到对应的核算单元。
归集收入数据时,区分开单科室与执行科室的比例用于内部进行绩效核算。
采用全额法采集收入,就是不管你的开单科室与执行科室是否设置了比例,都按照开单科室100%的计入收入。
在全成本核算的情况下,收入在开单科室和执行科室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归集,医疗技术科室的成本通过各个临床科室占总收入比重分摊到临床科室。
(五)科室成本的分摊
分摊标准可采用:人数、科室总收入、某项业务收入、自定义工作量、面积、入院人数、出院人数、门诊人次、手术人次等。
基于四类三级”科室成本核算,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把管理、医辅、医技类科室根据谁受益谁承担成本的原则设定分摊方案。
若医院科室、分摊标准等相关信息发生变动或有新的需求,分摊方案可以再做调整,随时满足医院发展要求。
各个类型科室分摊的成本数据包含直接成本和上级科室分摊来的各种成本。
分摊标准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比较合理的分摊标准,也可以针对不同的科室的不同项目选用不同的分摊标准,使得分摊结果趋于合理。
比如:根据服务量分摊,根据收入分摊等。
成本按照直接成本归集,间接成本按照一定的分摊顺序和分摊标准最终全部分摊到临床科室的方式进行科室全成本核算。
遵照谁受益谁承担成本的原则,能够按照服务量或者收入等标准进行分摊的尽量按此标准分摊,其他的按照相对合理的成本分摊标准进行分摊,最终核算出各个成本中心的全成本。
成本分摊方案设置需要注意:管理类科室是按照人数标准作为间接费用分摊到医辅、医技、临床科室;供应室、外联部,药学部、患者服务部的成本按照入院及门诊人数分摊给临床科室;
医技科室的成本按照科室总收入比例分摊给临床;临床科室的公共成本,按照人数分摊给各门诊、住院,但是这个人数,是按照门诊和住院总收入算出的比例。
(六)成本报表的分析
通过“四类三级”的成本核算,最终形成各种成本报表,在此基础上展开成本分析与控制。
按期核算成本三大报表:科室直接成本表、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表、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构成分析表,还包括:科室收入明细和汇总表、科室收入交叉表、科室支出明细和汇总表、门诊诊次成本表、住院床日成本表等。
可按要求向主管卫生部门和财政部门上报。
例如收入统计表可以查询各个开单科室都由那些科室执行的收入金额,也可查看各个开单科室的各个收入项目明细是多少。
6.医院成本核算探讨论文 篇六
医院全成本核算是医院管理中财务管理的一项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的方法按核算对象的不同分为3种:(1)项目法,以卫生服务的项目作为核算对象,定期核算每个服务项目的全部成本;(2)病种法,按不同病种分别核算成本;(3)综合法,以单位内部各部门、科室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多数医院实行综合法进行核算。它是以现行医院会计科目核算为基础,把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医疗服务费用分别按门诊挂号、住院床位、检查、治疗、化验、放射、手术、输血、输氧、其他及药品、制剂等各项收入进行归集、汇总、分配。各项成本费用开支如: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公务费、药品费、卫生材料费、业务费、折旧及大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消耗费及以上未包括的可列入成本的其他费用。医院成本费用的构成原则上是指医院在向社会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支出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它是衡量医院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指标。
1 医院成本管理的现状
加强医院成本管理,实行成本核算,就是为了“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摆正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摆正职工、医院和患者的利益关系。维护职工正当、合理的经济利益必须建立在维护医院利益和病人利益的基础上。实行成本核算,应当减轻病人的医药费用负担,如果只为追求个人和小团体利益而增加病人负担,就违背了卫生改革的初衷。诚然,成本核算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但是,目前的医院成本核算还没有全方位、多层次展开,没有达到全部成本核算。多数医院核算重点放在大型医疗设备、药品和科室承包上,虽在短期内增加了收入,但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很多医院成本核算停留在“摸家底”,算奖金收入的水平上,院科两级核算多是“一切向钱看”。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1)医院管理层对成本管理的作用认识不够,成本意识不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不高;(2)单纯讲求经济效益,将成本核算引入歧途;(3)我国尚未建立更高层次的医院成本会计制度和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体系。
当前医院现行的成本管理,成本核算只是财务管理,财务核算的延伸。是以财务管理为依据,在不增加过多改革成本的前提下搞好成本管理,只是弥补当前财务管理的不足。
2 加强成本管理的对策
按着医院管理工作的要求开展医院科室成本核算:
(1)需要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政府医疗改革中需要对医院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核算制度。
(2)医院要调节与控制科室成本,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必须通过定编定岗,严格控制计划外用工,节省工资、福利费的支出,对科室实行增人不增工资;必须有较完善的各种费用的各类开支标准、审批制度,实行财务审批“一支笔”,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同时,要有各种物品的领发、核对制度,通过各种医用卫生材料实行消耗定额来控制医用卫生材料的成本费用增长;通过预算制度限定各科的业务费用、办公费用的增长,对科室的部分费用实行经费包干,使科室的一些可控费用的消耗得到控制;鼓励行政工勤人员增收节支,降低成本。
(3)客观地分析成本特性。医疗中消耗的各项费用总和,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医疗服务量的范围内不随服务量的增加而变动,如固定资产、房屋、设备等,它具有在一定相对固定的.范围内,随着服务量的增加而减少或随服务量的减少而增加的特点。此部分成本的核算使科室减少了不必要的办公用房,减少了不必要的设备购置,加强了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的变动与服务量的变动之间成正比关系,如手术、试剂、水电费、卫生材料等。部分具有变动成本的总额取决于医疗服务量的大小。兼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性质的叫混合成本,通常分为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和延期变动成本。
(4)科室核算中要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以保证分配的合理性。制定医院内部的调节系数与倾斜政策,通过一定的调节系数或特殊津贴来解决科室间的差异问题。有风险科室应该制定一定的风险系数。
3 结论
综上所述,要达到成本最低化的目的,必须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即全院、全员、全过程的管理,改变仅重视实际成本和诊疗成本的片面性,而要从医院、科室、班组各个层次,诊疗、技术、经营、后勤服务等各个环节都实现成本管理,通过计划、决策、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等方法,计算每个环节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做到人人参与,做到医院诊疗护理工作和经营活动全过程都进行成本目标管理。
7.对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探究 篇七
一、新形势下医院个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首先, 新《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中缺乏统成本核算对象、核算范围和标准、核算方法等, 由此造成本信息缺乏可比性和科学性, 难以为上级领导部门、相关部门科室提供参考依据的医疗机构, 提出必须实行个成本核算, 进一步健个医院的成本核算体系。其次, 作为医院经济管理的种方法, 全成本核算是对财务管理的补充和完善, 通过对医院医疗消耗和管理费用等个部成本项目进行会计归集, 来达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 为改善医院经营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医院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的迈进也进步说明了需要加强医院成本核算, 控制不合理支出, 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 不断加强费用和成本的控制, 降低服务成本, 将是增强医院生存发展能力和竟争能力的主要手段, 因此推进全成本核算将是医院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和科学管理过渡的必经途径。最后, 医院通过全成本核算对各项成本消耗的详细记录及医疗、医辅、管理资源的投入产出, 实现了对医院各个科室真实成本耗费的掌握, 为科学编制医院预算、跟踪预算执行, 提供了现实数据;为医院的绩效考评提供了真实依据, 从而对医疗等相关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 来提高医务及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及时、准确的反映出医疗支出状况, 降低医院运行成本, 达到节能降耗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形成了一个贯穿成本核算、分析、控制、预测、决策、计划及考核个过程的管理手段, 是适应了医改新形势的需要。
二、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 医院成本核算观念滞后, 全成本核算难以落实到位
虽然新医院财务制度已明确规定:“医院应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 利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措施, 按预定的成本定额、成本计划和成本开支标准、对成本形成过程中耗费进行控制。”但是由于医院部分职工受传统思想影响, 认为成本核算就是为奖金分配服务;或只注重科室成本核算, 而对项目成本、病种等成本基本未涉及, 对科室成本核算只注重有业务收入的科室, 而对没有业务收入的行政、后勤科室不关注其支出;或者只注重医疗成本的核算, 对房屋折旧、管理费用、维修、水电费没进行分摊核算;或者只注重事后成本核算, 对事前、事中成本未纳入核算范围;或认为成本核算是财务科的事情与其他科室无关, 对于这些滞后的不完全成本核算观念, 已不能满足医院新的全成本核算要求, 如果医院职工对医院加强成管理的意义认识不足、成本意识淡薄、对成本不关心、不了解、这将使全成本核算难以落实到位。
(二) 医院成本核算的基础薄弱资料收集困难
目前大部分医院开始实行成本核算, 但多数医院成本核算既不完全也不正确, 涉及成本管理、成本核算部门以及各成本中心往往各处为政缺泛沟通, 核算对象多以消耗材料为主的变动成本和人工成本及设备折旧等固定成本, 对管理费用、医技、后勤辅助费用等间接费用的分摊有限, 且成本核算部门精细化工作不够准确、细致、存在报表科室不细化、成本分摊标准不科学、数据不准确、科室领用未控制等现象;同时由于医院成本信息系统功能不全, 在原始数据的采集过程中无法与医院HIS, LIS, PACS等系统形成良好的对接, 无法实现数据共享, 需要手工处理数据, 这严重影响数据收集、传输、汇总和分析。再加上医院实物管理不够规范及行政管理和后勤部门的成本核算和效益评估未量化。医院这些薄弱的环节将制约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全面展开。
(三) 医疗服务项目复杂性、多样性, 增加了成本核算难度
由于医疗服务项目复杂性, 各专业学科之间既有精密分工又密切相联, 每个学科和相关保障部门因专业不同而成本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 即使同一学科, 对同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也有区别, 为此成本构成内容也所不同。再者医疗服务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的引进, 其成本内容也将随之改变, 这将造成医疗成本内容的不确定性。正是医疗服务项目复杂性、多样性, 不确定性造成医院成本分摊更加复杂和繁琐, 这将增加成本核算的难度。
三、解决医院全成本核算问题的对策
(一) 树立正确的成本核算观念
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是指对医院的工资成本、医疗消耗和管理费用等全部成本项目进行会计归集, 以确定科学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工资成本比例和管理费用标准, 借以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 制定合理的消耗及合适的经济指标, 从而改善医院的经营管理, 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服服务质量和效率, 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向全体公民提供公平、透明、有效和优质的医疗服务。只有从政府到医院, 从领导到职工, 改变传统的成本核算观念, 树立重视成本核算、参与成本核算的良好观念, 才能实现医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核算, 将成本管理落到实处。
(二) 规范医院物资管理, 开发适合医院全成本核算的信息系统
医院物资是医院运行过程中为耗费而储存的各种材料包括药品、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等, 只有优化医院物资管理, 建立高效、便捷的物资信息系统 (包括二级库管理系统) , 才能为医院成本核算及时提供、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由于医疗服务复杂多样、各专业学科之间既有精细分工又紧密相联, 成本核算会涉及到收入和成本系统复杂庞大的数据项目, 为了使医院成本核算做到高效、准确的完成数据的收集、分类、处理、分析, 必须引入符合医院特点的成本核算软件。医院应在现有信息平台上, 搭设医疗与核算之间的桥梁, 自由开发相匹配、相衔接的系统软件、实现成本核算数据的自动收集、储存、分析和信息共享, 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现代化、真正让信息化管理在医院成本核算过程中发挥作用, 降低医院成本。
(三) 加强基础工作建设
全成本核算工作有序开展离不开积极有效的基础性工作建设, 基础工作包括加强医院资产的核查清算, 如产权登记、价值合适以及资产质量及数量核查。加强对各种建筑物的重新测量, 尤其是仔细进行公摊面积有效分摊, 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无误。再次要加强对各科室、部门工作人员及用工成本的核查确认, 坚持按岗定员, 按需定岗。最后是对医院各种原始记录的管理手段完善, 健全各种程序制度, 如物资领发、物资盘存等, 从而为有效开展全成本核算奠定坚实基础。
(四) 做好评价反馈与奖惩激励
评价与信息反馈是及时发现问题, 提升成本管理工作效益和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对成本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后, 可以更好的形成对医院投入和产出关系的对比, 通过不同环节成本的消耗对比, 可以明确问题所在, 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对于管理效益不佳的科室部门进行整改, 实现更好的成本控制。在产出方面, 通过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对比, 能够分析出效益上升或下降的原因, 找出管理中的薄弱方面, 制定出能够更好提升医院运营效益的相关办法。在对管理绩效进行科学评价之后, 配合有效的奖惩机制, 能够不断强化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形成好的服务理念与服务行为实践。比如对服务质量较好和成本管理效果优越的部门实施奖励, 能够促使该部门在以后工作中更好的坚持工作成果, 对于表现较差的部门除了给予处罚之外, 还可以组织其向优秀部门沟通学习, 在工作中更好的完成成本管理的配合工作, 这对于改正成本管理缺陷, 提升医院工作质量, 树立良好的形象, 减少医患纠纷具有积极意义。
四、结语
面对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 降低医院成本, 提高服务质量, 增加经济效益是医院经营管理不断追求的目标。因此, 医院管理人员应当重视和了解医院的自身的发展情况, 制定合理有效的全成本核算体系,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摘要:随着新医院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 各级医院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竟争压力, 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已是大势所趋。如何通过全成本核算网络化来推行合理利用医疗、医辅及管理等相关资源, 以最低的消耗获得最高的收益, 达到最终控制和强化财务管理、提高医院综合竟争能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的。本文分析了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存在的不足, 针对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高录涛, 姜福康.医院全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J].中国卫生经济, 2009, (2)
8.公立医院成本核算 篇八
关键词:公立医院;食堂;成本核算体系
1.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成熟与完善,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医院应运而生,医院的经济越来越独立了,医疗机构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医院发展的需要。公立医院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借鉴企业财务会计改革的经验和国际惯例,对医院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进行了重大改革,为医院适应市场要求,参与市场竞争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公立医院的后勤实体-食堂,要提高效益、要健康发展,必须实行企业化动作,必须立足经营管理实际,建立成本核算管理体系,加强财务管理,降低成本。
公立医院食堂的经营特点主要是以服务为中心,辅之以生产和商品流通,直接为本院职工及病人服务。即利用一定的设施,通过职工的烹饪技术,将主、副原材料加工为菜肴或食品,同时提供消费设施、场所和服务,满足本院职工及病人的需要,直接为本院职工及病人服务。
从财务角度分析,食堂的日常经营支出主要是成本的支出,为此,应建立成本核算管理体系和相应配套的核算管理规章制度,在规范相关制度的基础上,重点组织实施食堂的经济成本核算控制,使之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公立医院的食堂会计管理工作一直是公立医院会计管理薄弱环节,也是最为不受重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总体表现为对食堂会计管理工作认识不足,缺乏相应规章制度,管理不严等。
2.1 原材料的采购体系不完善
食堂的日常经营支出80%以上集中在菜品的原材料上,如何有效的降低原材料成本是控制成本核算的重中之重。现在60%以上的公立医院食堂在原材料采购环节存在许多弊端。职责分工不明确,没有专设采购员和物价员,一般都是一人负责。价格一成不变。进货程序无章可寻等原因。造成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在采购程序上也存在问题,例如没有制订采购计划,没有采购审批程序,大多是现用现买,增加了原材料的成本。
2.2 出入库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公立医院食堂购入的原料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购入后直接入库保存;一种是不用入库直接分配给各操作间。对于购入后直接入库的原料,其成本会受到出入库体系的影响。食堂所需购入的物资有时不需验收直接入库,或是验收但没有办理入库手续直接入库。更有甚者,有些食堂的库房保管员不懂会计,不能定期盘库,不知怎么盘库,原材料库存合理上下限是多少,何时该上报进货,何时不该进货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库存就会腐蚀、变质产生浪费。
2.3 成本核算方法不一致
公立医院食堂在成本核算上,将购入的原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购入后直接入库保存,作为“库存物资”核算;另一类是不用入库直接分配给各操作间,直接作为“经营支出”核算。对于购入后直接入库的原料,在出库及月底盘库时就会面临核算方法的选择。一般的公立医院食堂都是按照平均成本核算法进行核算,没有考虑价格的变化对支出的影响,势必会造成结余的不准确性。
3. 公立医院食堂成本核算体系
鉴于医院食堂对自身管理的要求,借鉴餐饮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与成本管理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制订切合本院食堂实际,并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核算体系。
3.1 建立健全原材料的采购体系
3.1.1建立采购授权审批流程
为了更好的控制成本核算,食堂应当建立采购申请制度,明确采购员及各操作间主管的职责权限,并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建立相应的请购和审批程序。具体流程如下:各操作间的主管每天下班前要根据已上传的第二天订单所需材料、核准已储备原料情况,确定原材料采购量,并填制采购单报送给采购员。采购员制订采购计划,报送食堂财务室并呈报食堂负责人批准后,以书面或口头方式通知供货商。
3.1.2 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
购入原材料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商,因此医院应当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确定合格的供应商清单,与选定的供应商签订质量服务保证协议书,明确责任。同时,为了更好的管理供应商,要建立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对供应商提供物资的质量、价格、交货及时性及资信、经营状况等等进行实时管理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
3.1.3 完善采购的询价报价体系,建立采购定价机制
在食堂财务室内设立兼职物价员,对日常所需原、辅料进行定期的市场询价、比价,对采购报价进行分析反馈,发现有差异及时纠正。对于每天使用的蔬菜、肉、禽蛋、水果等原材料,根据市场行情每月调价一次,对供应商所提供物品的质量和价格两方面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择。对新增物资及大宗物资采取协议采购、招标采购、谈判采购、询比价采购等多种方式合理确定采购价格对于零星紧急采购的物资,须附有经批准的采购单才能报账。
3.2 建立完善严格的出入库体系
3.2.1建立严格的入库验收制度
制订严格的入库手续及验收制度。食堂所需购入的物资均须由专人进行验收,办理入库手续。库房保管人员对于入库物资的数量、质量、价格、标准进行严格地验收把关。要坚持做到“四个不收”,即“无订货手续不收”“送货凭证不清不收”“规格数量不符不收”“物资明显异样不收”。对于不必要的超量进货、次劣商品、规格不符及未经批准采购的物品有权拒绝入库;对于价格、数量与采购单不一致的应及时纠正,验货后填制验收入库凭证,做好记录。在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库管员应当及时报告,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3.2.2 建立完善严格的出库领用制度
制订严格的库存管理出库手续以及各部门原辅料的领用制度。食堂经营所需物资,在出库时须由各操作间主管填制领料单,由食堂负责人签字后生效,严禁无单领料或白条领料,严禁涂抹领料单。由于领用不当或安排使用不当造成霉变、过期等浪费现象,应当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2.3 严格控制采购原辅料的库存量
根据不同操作间的使用情况合理设置库存量的上下限,从降低库存数量及价格方面着手控制储存成本。因为库存不仅占用空间、资金,而且产生搬运和储存需求,侵蚀了单位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库存的腐蚀、变质会产生浪费;及时分析滞销菜品情况,避免原材料变质造成的损失。
3.2.4 建立并完善月底盘存制度,
由于入库物资到月底时总会有一些剩余,而这些剩余中也会有些易变坏的生鲜类物资,因此,建立并完善盘存制度对于食堂成本核算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食堂每月至少对库存物货盘点一次,发现物资盘盈时必须认真核查原因,进行更正。为了盘点的准确性,要求由财务室成本会计、库管员、会计主管三人组成盘点小组,每月月底进行盘点。同时由成本会计填制“库存物资盘点表”,盘点结束时由成本会计、库管员、会计主管三人签字确认,报呈食堂负责人。“库存物资盘点表”一式两份分别由成本会计与库管员保管。
3.3 统一完善成本核算的方法
后勤社会化前,医院食堂是福利食堂,是按预算会计制度执行的,医院实行后勤社会化后,食堂会计核算就要参照餐饮企业 会计核算模式进行核算。食堂即有公益性,也有营利性。食堂聘用的临时工工资都要从经营利润中发放。因此为了能更好的节约成本,提高经营利润。就要严格的控制成本核算,统一成本核算的期未计价方法。特别是对库存物资的期末计价方法进行统一。由原来的平均成本核算法改为先进先出法。先入库先支出,减少了价格变化到成本的影响。同时,增设“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根据“库存物资盘点表”核算盘盈、盘亏和毁损情况。
参考文献:
[1]丁凤祥. 公立医院医改后的成本核算与控制[J]. 企业研究,2011,(16):94-95.
[2]李维嫣. 公立医院内部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医学信息, 2011,(2): 704.
[3]盖全正.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问题的探讨[J]. 财会天地,2011,235,(2):95.
[4]王伟,李学军. 完善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体系,提高公立医院竞争力[J].中国全科医学, 2002, (4): 297-298.
[5]毛洪涛. 公立医院经营管理与分析诊断[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院出版社, 1983.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推荐阅读:
公立医院融资08-31
公立医院总结09-01
面对城市公立医院改革08-08
公立医院综治工作方案08-14
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总结10-11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11-05
全面铺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08-15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状况及应对措施08-01
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07-04
五部委印发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通知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