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实施计划

2024-07-27

工程项目实施计划(8篇)

1.工程项目实施计划 篇一

前言

项目实施是指软件开发项目在开发过程完成后,系统在正式移交客户使用前,系统所进行的现场联调、系统试运行和实施培训的过程。

项目正式实施之前,相关实施工作人员需要认真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并仔细制定实施计划,以期顺利地做好后续各项实施工作,按时完成实施任务。实施准备

2.1 人员准备

人员准备是指所涉及的项目在实施工作中可能需要沟通的人员,包括公司相关人员以及客户方相关负责人员。

2.2 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是指弄明白项目所涉及到的各项技术,如系统配置、环境配置、数据库配置、软件部署等。确保实施人员掌握了项目部署所需要的相关技术,确保项目实施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2.3 其他准备

其他准备是指考虑到与客户的沟通,以及可能遇到的出行方式、食宿等,以及所涉及到的辅助工具。进度时间安排表

充分考虑实施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与干扰,根据项目整体计划,制定实施进度的时间安排表。任务分解

4.1 实施计划编制

公司项目实施人员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客户公司相关人员初步接触沟通后,编制实施计划文档,如有必要,可与公司以及客户方相关人员对实施计划进行修订与确认。

4.2 环境准备

4.2.1 硬件环境准备

列举项目所需要的各项硬件设备。确认客户方是否准备好运行项目所需要的服务器、附属硬件设备,用于安装数据库系统以及管理软件系统的中间层,负责数据的存取和业务规则的处理。

4.2.2 软件环境准备

列举、确认项目运行所需要的各项软件环境的要求。

4.2.3 网络环境准备

如果项目的部署需要网络环境的支持。实施人员需要考虑到项目运行所需要的网络环境支持,并与客户方确认沟通,以搭载必要的网络环境。

4.2.4 初始化数据准备

初始化数据准备是对项目的基础数据进行整理,如初始化客户方组织机构,以及各岗位工作人员及其对系统的使用权限,包括用户权限分派和业务权限分派等。实施人员需要与客户方进行深入沟通,确保初始化数据的准确。

4.3 系统培训

如项目实施需要对客户方进行系统的使用培训,需要实施人员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与公司以及客户方相关人员进行协调沟通,明确

客户方的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组成、培训的目的、时间地点安排等。确定公司培训人员,督促培训人员做好培训准备并做好协调工作。项目部署

5.1 软件部署

根据项目软件系统的要求,对项目进行部署,包括软件环境的部署、数据库部署、项目程序的部署等。

5.2 系统初始化

如需对系统进行数据的初始化,实施人员需要将前阶段整理的初始化数据导入系统,导入完毕后,及时核查数据准确性,有问题及时处理。

5.3 系统试运行

软件系统投入运行,进行综合测试,包括:测试硬件环境的稳定性,测试软件系统的稳定性,测试网络环境的稳定性,测试业务数据的准确性等。

5.4 问题及时沟通反馈

实施人员在整个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与公司以及客户方进行沟通。针对软件稳定性或者以及软件缺陷方面的问题需要及时与公司相关开发人员进行沟通解决。对系统的实施情况及时与客户方进行沟通和反馈,以达到项目实施的目的。项目总结

6.1 编制该阶段所需要的文档

根据公司相关规定,编制在实施工作的产出物,如实施文档等。如果涉及到结项工作,需要根据项目的情况编制相关结项文档,并完成相关工作。

6.2 对该次实施工作进行总结。

对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实施的过程和实施中发现和改正的问题应有记录和总结,对系统现场测试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应进行记录,并记录改正情况。

2.工程项目实施计划 篇二

一、确立车辆工程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 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2]。而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突出应用型, 以服务江苏省地方经济建设为主,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江苏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具有宽厚的汽车设计制造的理论基础, 适应汽车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控制、维修及工程管理工作, 对社会需求具有较强适应性和竞争力的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车辆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 明确卓越人才培养层次定位。

我校人才培养定位是立足江苏, 服务全国。因此, 在人才培养和专业方向上, 应充分考虑江苏省的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根据江苏省及盐城经济和汽车产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方向设置, 合理调整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以便更好的为江苏省地方经济服务。以此定位为出发点, 我们紧紧围绕“应用型卓越工程师”教育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构建车辆工程专业教学体系, 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 更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加强对学生工程的实际训练, 培养行业企业当前急需的工程人才。

2. 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应的课程体系。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工程特色, 学制采用3+0.5+0.5模式, 校内的学习时间小于3年, 在企业的学习、实习和毕业设计时间累计超过1年。累计半年的实习和项目设计是分散在前七个学期内进行的, 采用一年三学期制, 第二学期主要是在企业进行实习和项目设计, 第八学期在企业做毕业设计。根据“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要求, 以汽车制造和服务行业为背景, 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根据汽车产业发展需要完善知识结构体系。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通识课程群, 主要设置人文、社科、数学、英语、计算机等课程, 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第二层为专业基础课程群和专业课程群, 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有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等, 主要专业课程有汽车理论、汽车构造、汽车设计等课程。前两层三个课程群构成了车辆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 为汽车工程师的培养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层为专业选修课程群, 专业选修课程群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职业背景知识, 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就业需求来选择课程, 其课程设置是根据江苏省及盐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汽车类专业工程人才知识的需求而设置的, 目前主要有汽车现代设计、电动汽车、汽车安全、汽车检测等课程群。专业选修课安排在第六学期和第七学期的前十周完成, 有些选修课是在企业实习期间学习的, 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3. 构建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车辆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应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强调工程实践与技术创新, 突出基于项目的学习和从做中学的工程训练方式, 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加深对工程设计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结构, 应与课程体系总体结构相适应, 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主线, 采取分层培养, 层层递进, 逐步提高的模式,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1) 基本能力实践模块, 基本工程能力的培养对应于课程实验模块, 是在单一课程范围内以项目训练方式对学生进行, 通过该模块的教学实践训练, 让学生掌握汽车工程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工艺规范, 培养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在课程实验教学中, 我们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 尽量做到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地完成实验过程, 并认真地分析实验结果, 而且所开设的实验项目也多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 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同时对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实验项目, 不仅仅局限于实验课堂上, 还进行必要的开放式教学, 使学生能真正地从实验课中学到知识, 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 (2) 综合能力实践模块, 综合实践模块是基于课程群项目设计的集中实践和毕业设计, 项目内容结合工程应用。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汽车及机电产品设计和制造的知识, 掌握汽车及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方法和项目研发程序,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工作和团体协作能力。综合能力实践模块主要由机械CAD模块、检测与信息处理模块、汽车产品设计模块、工艺装备设计模块、专业综合训练模块和毕业设计模块等组成。机械CAD模块帮助学生掌握机械工程图的绘制方法和现行的国家制图标准;检测与信息处理模块培养学生机械参数的测量和数据处理的能力。汽车产品设计模块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汽车产品相应的设计与制造规范及标准,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装设计模块使学生熟悉并掌握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维护、回收等环节中的基本要求与技能;掌握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培养产品开发、生产等过程中人员协调、分工、协作意识与组织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先进制造技术模块以数控加工为基础, 使学生掌握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装备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知识, 实现CAD/CAM一体化。专业综合实验模块是利用现有专业实验室如机械创新实验室、液压实验室、机电传动控制实验室等对学生开放, 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设备, 利用实验室的条件进行设计、制作和调试, 使学生的工程能力达到完整的训练和提高。毕业设计全部在合作企业进行, 结合企业产品研发项目, 在学校、企业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课题。 (3) 拓展能力实践模块, 主要是项目研发、社会实践和企业实习, 项目来源于教师的科研任务、产学研课题、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学科和技能竞赛和企业现场等。该模块主要是对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的, 目的是培养学生项目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管理能力和职业能力。拓展能力实践模块主要由科研训练、学科技能竞赛、企业实习等模块构成。科研训练由兴趣小组、科研任务、创新项目等引导参与;学科技能竞赛包括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汽车设计大赛、机器人设计大赛等;每个项目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即:提出概念性方案、工程计算与分析、正式设计做出一个小产品, 全部工作在一年内完成, 每个项目由4~6人为一组共同完成, 分别评分, 其中多数项目题目来源于企业。完成后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评定, 同时, 对指导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有指导项目完成的专业综合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和鼓动能力等。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以学科为系统的培养模式, 建立起以生产过程的顺序来组织的教学模式。使得学习更加贴近生产、贴近实际, 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学生参与的项目大多来自于生产实践, 所以能保证学习内容总体上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 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 产学结合,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

“卓越工程师计划”实现的关键是产学结合, 学生累计超过一年的时间在企业进行实习、项目设计和毕业设计, 我们制定的企业实习计划共46周。学生每年暑假前后安排6周进企业实习和社会实践, 第四学年安排28周在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 我校与企业进行了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合作。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制定有企业专业技术专家共同参与, 综合性项目主题和问题的确定, 由企业界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确定, 在企业共建学生实践教学中心, 便于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实践。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不断增加, 可以促进专业水平和项目的不断产生。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 有利于形成长期互利的合作机制。我校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造就了“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的育人环境, 形成了科学的常态化育人机制, 培育了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建设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

专业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着能否培养出“卓越”的工程人才。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聘任、考核和评价制度使得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是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因此, 我们制定了青年教师到企业轮训工作制度。对于没有工程经历的教师, 制定了相应的培训政策, 每年安排2~3名教师到企业训练半年以上, 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或研发项目, 以获得比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 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对于过去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 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 鼓励他们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或有计划地定期安排到企业工作, 以更新工程知识、掌握新的实践技能、丰富工程实践经验, 并不断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为了加强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 学校不仅引进了部分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 还从合作企业中聘请了部分工程专家和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 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同时他们还担任学生在企业实习、项目设计和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 从而保证了卓越计划的实施。

卓越工程师培养需要多年的实践积累, 需要几届学生的培养才能逐步形成, 也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提高。因此,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建设也是工科院校一项重要的长期工作。目前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专业教师缺少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进行产学研合作的动力;大量工科专业学生难以找到足够的合作企业;企业受利益驱动缺乏接收学生实习的积极性。这些问题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来解决。

摘要: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于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盐城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在卓越人才培养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 并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产学结合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卓越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卓越人才,车辆工程,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17) :30-32.

3.工程项目实施计划 篇三

项目实施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A-

0012-02

2010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实施了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为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在抓好“国培计划”项目的同时,又出台措施,实施了“中小学教师自治区级培训计划”(简称“区培计划”),这两个培训项目(以下统称“两培”)的实施深受教师们的欢迎,它对于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两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近年来,笔者一直参与“两培”的组织和实施工作。经过多年的培训实践以及与教师们的广泛交流,笔者发现“两培”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与问题,从而影响了教师参加“两培”的积极性,不利于达到培训应有的目的。

一是参训教师工学矛盾突出。由于基层学校教师紧缺,而培训时间集中安排在秋季学期,参训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难以按计划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教学秩序。部分学校为使教学工作不受影响,对派出教师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有的则是简单应付,选择非骨干教师或处于边缘地位的教师参加培训。如选择年龄偏大,或基本不任课的教师参加培训。有的学校出现了经常参加培训的“培训专业户”,然而这些教师培训后并不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培训方式单一。部分县区、学校和参训教师反映,当前“两培”计划教师培训项目、培训方式较单一,基本上都是专家理论讲授和名师经验分享。目前的教师培训基本上以大规模的集中培训为主,培训内容多以系统知识、教学技能和方法讲授为主,辅之以参观或观摩,而师生之间以及学员之间的互动、案例分析和现场指导相对较少。学员感觉培训的方式比较单调、不灵活。

三是培训对象未加区分,未能做到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不同学段的教师培训对象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国培计划”的重要项目之一是“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对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的培训必须基于中西部农村教育的状况,了解他们遇到的具有普遍性的实际问题,然后再结合培训的目标来实施培训。但在实际培训工作中,往往是以城市优质学校为样本,观摩利用现代化设备和网络资源展现的优质课。课堂上有网络,学生们则利用手机在QQ群发起话题,进行讨论。由于许多农村学校教学设备简陋、落后,甚至没有电脑和网络,所以这些具有城市化倾向的培训内容对部分农村学员来说中看不中用,看着“很激动”,回去根本没用。

四是培训容易偏重于教学理论的学习,缺少教学技能实践,培训内容实用性有待加强。一线农村教师一般比较反对纯粹的理论培训,因为这种培训距离他们的实际需求很远,实用性不强。参训教师反映问题最多的就是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或“实用性”,如有的学员说:培训者都是学院的教授或专家,他们不熟悉中小学的学科教学,不了解农村学校的情况,空谈高深理论,回去之后不能指导实际工作。参训教师重点想学习的内容,如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部分学生不听家长和教师管教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都没有相关的培训专题,导致参训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五是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教师培训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国培、区培计划设置的课程培训项目多针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由于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教师年龄偏大,若按照学员选派条件选派教师培训,较难遴选农村教学点教师参加培训。所以较少有农村教学点的教师参加培训,如何通过参加培训提高农村边远地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更无从谈起。

六是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部分学科较难选派教师参加脱产培训。很多农村学校小学英语及中小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学校教师紧缺,课程由其他教师兼任,而置换到县区学校的师范生学科专业性较强,短时间内较难承担基层学校教师同样的教学任务,在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中,这些学科较难派出教师参加脱产培训。

此外,由于部分学员被动学习,远程培训效果欠佳。远程培训有一个现象是由一个人同时登陆几个学员的账号,帮助完成几个学员的学习任务,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二、促进“两培”项目有效实施的建议

有了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对好教师作出过“四有”的定义,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国家一向重视对教师的培养,“两培”项目的实施,就是要通过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尤其是特别关注农村贫困地区教师的成长,通过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给他们创造学习、进修、深造的平台,培养出合格、群众满意、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好教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为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根基。

那么,如何使“两培”项目的实施更接地气,更受农村教师的欢迎,并达到培训的目的呢?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师培训工作的实践,谈几点建议。

(一)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使参加培训的教师安心学习

培训不是走过场,而是要通过培训这一过程,使教师学到新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实现知识的更新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但目前“两培”项目的实施,大都是安排在秋季学期内进行,这样就造成了工学矛盾的相互冲突,不利于教师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如何解决好工学矛盾,既确保在目前教师编制紧缺,尤其是农村偏远学校及教学点教师不足的情况下,使“两培”实施过程中学校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又确保教师能够挤出时间参加培训,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对上述问题,我们与部分县区和一些基层学校进行过沟通,听取了一线教师的建议。教师们普遍反映,教师紧缺与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培训的效果。为此,建议在进行“两培”的时候,将内容较为重要的短期集中培训安排在暑假期间,使参加培训的教师能够放心、安心地参加培训,把全部精力放到学习提高上;且要提前做好培训计划,给基层学校和教师适当预留培训准备时间,以便统筹安排好工作和生活,专心投入培训学习。对于远程培训的时间,则适当地延长,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深入学习课程,以便充分理解和吸收,提高学习效果。

(二)合理设置培训项目,使培训工作更有针对性

实施“两培”项目,对教师进行培训,应坚持有助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助于教师成长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既要避免培训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更要针对教师的特点、专业水平要求和当前亟需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设置培训项目。切忌项目设置得空泛与“高大上”,看着华丽唯美,在现实中却没有多大的指导意义与实用价值。培训机构在设置培训项目前,应对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多做一些调研或进行问卷调查,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听取他们的呼声,看他们在哪一方面的知识不足,哪一方面的理论与技能需要更新和提高。然后根据教师的普遍要求,根据他们的共性特点,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农村教育工作的特征、农村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农村学生的渴求与期盼,做到分地域、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特别是现代教育教学辅助手段的培训,应根据城乡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分地域、分层次推进。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的模式,做到教师最缺乏什么、最需要什么就设置什么培训项目。如一些年轻教师缺乏的是教学经验,对他们重在教学经验的传授;而有一定教龄的教师面临的则是知识结构更新的问题。只有做到有的放矢和富有针对性,合理设置培训项目,培训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合理构建培训模式,实现培训效果的最优化

培训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两培”项目的实施,是国家、自治区实施的培训项目,师资、经费、时间等都有相应的保障,其方式更应该丰富多彩、不拘一格,要根据时代特点、培训内容、培训时间、教师特点等不断变换培训的方法,利用不同的模式来展开别开生面的培训。基层一线教师反映,送教下乡,短期集中培训与跟岗研修相结合,以及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中的初中语文、数学、英语及小学语文、数学学科等培训模式较受基层学校和教师的欢迎。特别是送教下乡的培训模式,使农村教师足不出户,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到较高规格的培训;通过开展专家专题报告、课例示范、课题观摩、互动研讨、专家点评与引领等系列活动,培训的效果也较佳。对于农村教师来说,短期的集中培训与跟岗研修指导相结合,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培训模式,这种方式在给参训学员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实践操作演练平台,培训质量较高;置换脱产研修模式,则能很好地解决工学矛盾。为此,培训机构应根据教师的要求与实际,多设置受基层学校和教师欢迎的培训模式项目。

(四)合理制定培训内容,有效提高培训质量

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的设置应更切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更符合一线教师的培训学习需求,建议做到分类、分层次,对城市、县镇、农村的教师要“区别对待”,针对不同教师群体设置培训内容,做到培训内容与教师的教学实现无缝对接,进行优化、细化。如对学科教师的培训,在抓好共性的理论课程上,增加课堂教学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内容;班主任的培训,增加设置关于留守儿童和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等方面的培训指导;在远程培训方面,应切合教师日常教学任务重、学习培训时间碎片化的特点,将培训课程按知识点适当切块设置,让教师在课余三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听完一堂想听的课程。

(五)合理扩大培训覆盖面,实现“两培”项目的普惠性

“两培”计划作为普惠性的培训项目,不应该仅针对骨干教师进行,而是要通过项目的实施,培养出更多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他们从普通教师成长为教学上的骨干、教育管理上的能手。因此,建议进一步扩大培训的覆盖面,多设置针对老、中、青教师和校长、中层领导、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学科教师、学校班主任等不同群体的培训项目;增加设置针对市县级培训管理人员、市县级培训者的培训项目,扩大培训的覆盖面,使广大教师得到高规格的培训,通过短期内的学习,迅速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和管理水平。而对于远程教育的培训,则要加强学员的管理、学习与考核工作,防止出现一些教师“培”而不学、学而无效的“应付式”培训。

“国培计划”与“区培计划”项目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载体,必须结合教师实际,解决培训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培训,使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使“两培”真正成为深受教师欢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项目。

4.项目复工实施计划方案 篇四

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把有效防控疫情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按照“三落实一确保”的原则,全力做好各项防控工作,确保企业复工有序可控,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落实属地责任。各县区、镇(街道)和村居(社区)要压实责任,扎实做好企业复工及疫情防控的监管、指导和服务工作,对规模较大、用工人数较多、风险隐患突出的企业要派出工作组或监督服务员进驻。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应制定更加严格的复工标准。

(二)落实监管责任。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自身行业特点,进一步细化明确企业复工标准,督促指导各地做好企业复工及防控措施的验收审核工作。

(三)落实主体责任。拟在全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解除前复工的企业,须成立本企业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本单位疫情应急预案和防控工作方案,在响应期内常态化进行员工疫情防控、环境消毒、防疫宣传、物资准备等工作,确保企业疫情防控措施到位。各复工企业要始终坚持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规定,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全力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依法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四)确保企业平稳有序安全复工。严格按照“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原则指导企业复工,各县区、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疫情形势及行业特点,严格把关,分步骤组织企业复工验收报批,条件不允许、标准不到位的坚决不予批准。

二、复工标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延迟企业复工的通知》相关要求,制定企业复工标准如下:

(一)复工前必须满足“六到位”

1.组织机制、防控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制定到位。复工企业必须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小组,并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

2.责任明确到位。企业负责人须与所在园区(乡镇、街道)签订疫情防控责任书,其中市属企业直接与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签订疫情防控责任书;企业负责人还须与企业内部各工作小组签订疫情防控责任书。

3.人员信息排查到位。“一人一档”做好企业职工建档筛查工作,对员工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从何处返淮、返淮乘坐何种交通工具、乘坐时间、交通工具的班次号等详细信息登记造册,以便追溯核查。

4.防疫知识宣传到位。企业须为员工准备防疫知识宣传手册、宣传视频,以宣传板、企业微信、电子大屏等方式开展宣传培训。

5.防控物资准备到位。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口罩、消毒液、酒精、体温计等防控物资。

6.全面消杀防护到位。复工前对厂区、门厅楼道、电梯、会议室、车间、生产设施等进行一次全面消杀防疫,确保符合疫情防控安全条件。

(二)复工后必须做到“四坚持”

1.坚持人员从严管理。企业应做到封闭管理,每天开展员工健康申报和检查,由专人负责对每名进厂职工进行体温测量并记录,有自备班车的企业,应在登车前测量记录;外来人员、访客进入厂区前应接受体温测量并实名记录体温信息,商超企业还应做好进店顾客的体温测量登记;在人员密集区域必须正确佩戴防护口罩,尽量减少集体性室内活动,严控聚集人数、频次和时长;交通物流企业应对途经重点疫情区域驾驶人员加强管理,对途经区域进行登记;快递企业投递来自疫区的货物,应按收件客户需求安全投递。

2.坚持环境消杀通风作业。加强落实办公区、生活区、自备班车等各类设施的环境清洁,每日消毒不少于2次;工作及生活场所定时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流通。

3.坚持就餐环节防控。就餐应作为防控重点环节,企业食堂禁止宰杀活畜禽,餐具必须每天消毒处理,注意食品安全卫生,不聚集用餐。食堂工作人员实行严格的健康状况调查和检查,每日岗前必须测量体温并保留检测记录。

4.坚持执行“日报告”制度。企业应按照属地及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如实报送复工及疫情防控相关数据信息。

倡导有条件的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采用网上办公、居家办公、弹性工作制等形式办公,尽量减少人员聚集,防止疫情扩散。

三、复工流程

企业需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复工。

2月9日24时前,“三必需一重要”类企业提前复工流程按照市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延迟企业复工加强疫情防控的通知》(淮肺炎防控办〔20xx〕5号)等文件执行,其中建筑工地复工时间不得早于2月20日24时;其他各类企业2月9日24时前原则上不得复工,确需复工的,向本地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由县区(园区)政府同意后,经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报市联防联控指挥部批准。

申请2月9日24时后复工的企业,市属企业由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组织验收,验收通过后报市联防联控指挥部批准;县(区)属企业由企业所在园区(镇、街道)联合县级行业主管部门按复工标准进行验收,验收通过的报县(区)级政府批准,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要报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四、服务保障

各地各部门要重点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提前跟踪对接困难行业和企业运行情况,研究制定相关惠企政策措施。

一是强化督查检查。各地各部门要坚持条块结合,加强防控措施抽查和安全生产、环保检查,对现场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一律停止生产经营。

二是加强要素保障。各地各部门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符合复工条件的企业做好煤电油运及原辅料、资金等方面的服务保障工作,支持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有序恢复城际及市内公共交通,适度满足外地职工返淮和上下班通勤需求,努力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是突出安全底线。各地各部门要督促企业紧绷安全生产之“弦”,做好生产设施安全防护检查工作,持续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遏制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5.项目计划实施方案 篇五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党的_大和_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以县域内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村为帮扶对象,以产业帮扶为重点,以全面增强造血功能,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扶持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逐步缩短贫富差距,为协调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总体目标是:通过产业扶贫,突出体现特色优势产业在经济发展缓慢村的支柱地位,把地方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着力解决经济发展缓慢村发展的产业支撑问题,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帮扶范围和工作重点

唐昌镇留驾村、花园镇麻柳村、安德镇红专村等13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农民致富愿望特别强烈、已建成或在今年内将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村纳入20_年产业扶贫范围。重点围绕特色蔬菜、花卉苗木等优势产业,做好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搞好发展,全力打造一村一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扶持:

(一)结合各村实际,统筹规划产业发展的区域规模、经营形式,扶持一批与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关系紧密的专合组织,带动农户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规模发展。

(二)促进农产品提档升级,支持标准化生产,鼓励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

(三)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培养思想先进、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力度,支持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四)支持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和专业大户延伸产业链条,开展农产品初、精、深加工;鼓励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包装,打造地方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进一步落实工作措施

(一)全面加强项目和资金监管

产业帮扶项目一经确定不得再作调整,产业扶贫资金一律用于经济发展缓慢村发展产业,不得挪作它用。各镇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组,指导产业帮扶项目所在村做好项目实施方案,要严格按照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和项目实施方案管好用好扶贫资金,要指导督促相关村在项目实施的各阶段,及时将有关资料(包括有关文件资料,原始资料、票据、影像、图片资料)整理归档,为项目竣工验收、报帐提供依据。年底,要形成1篇项目运行报告报县扶贫办。县农发局联系项目所在镇的分管领导要整合力量支持和指导镇村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县扶贫办要加大产业帮扶项目实施方案的审查力度;同时将不定期地会同财政、纪检等部门对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扶贫资金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年底,要形成1篇全县产业扶贫项目的运行分析评估报告。

(二)经费保障

6.美容项目实施计划书 篇六

应聘企业:福州森田靓车堡 应聘人:黄启雄

电话:***

美容项目实施计划书

一、市场前景:

针对靓车堡福州地区所有终端店、连锁店。随着现有市场透明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情况下,终端店及其面临着利润单薄的市场危机。“美容项目”责使终端店支撑运行的核心。美容项目实施成本低,利润高、属易耗品及车漆面部外观类、美容项目才是后续终端店主要的盈利核心。

二、美容项目实施内容:

1.形象化:设立专区陈列,摆设突出、做到形象说话,引导消费。

2.专业化:施工车具备专业格局,设备摆设专业化,车间5S管理标准化(靓车堡5s标准落实执行)、先期结合设计对车间进行专业布局。人员专业化:通过美容产品,销售技巧,销售套餐的培训,建立奖励机制,促使销售人员成长。

---担当黄启雄确认柔秘书

3.标准化:美容项目每个子项目的施工标准流程执行,施工标准流程的建立及技术运行:----担当黄启雄确认柔秘书

4.品牌化产品运行:主导美容产品奔瑞系列

三、销售方案制定:

1.漆面美容护理方案(例):

烤瓷顶级售价

纳米镀膜高级售价

玻璃纤维镀膜中级售价

水晶镀膜一般售价

镀膜普通售价

抛光

打蜡

2.室内美容护理项目(例):

真皮保养、镀膜

塑料件镀膜

门板镀膜

室内桑拿

室内杀菌、除臭

电镀件修复、亮光

以上制定操作项目表、统一标准、所有门店落实执行。

----担当 黄启雄确认柔秘书

四、门店、连锁店运行

1.统一的施工坏境、统一的标准施工流程、专业的施工团队

2.每个项目制定操作说明书。

3.制作统一的DM宣传广告、美容项目保养简介说明手册、制作

美容推广必备道具。

4.总部利用广告传媒、电台、参展、大型广场等广告宣传。

5.人员专业教育训练、通过考核、一对一、一对三的演练提升销

售人员的实战经验,提升业绩。

6.培训销售、技术人员做好接待礼仪,加深消费者的第一印象,提升服务品质,做到来者是客、客者为朋。

----担当黄启雄确认柔秘书

五、门店、连锁店的管理

1.制定门店销售计划书、分解季度、月度、周计划

2.门店冠军销售人员进行全省奖励通报、给予个人心得发表。

3.传达上级的指示、并落实各门店实施。运用厂家专业人员培训加深产品认识,及销售技巧提升。

-----担当黄启雄确认柔秘书

六、美容项目后期运行:

1.单次项目推广销售

2.打包套餐式推广销售具备灵活性

3.办卡赠送项目,减低门店运行成本,助于销售

4.可升级为单位领导送礼的项目或卡

5.发展机械代替手工施工完成,减少施工时间,提升工位周转率。------担当黄启雄确认柔秘书

7.工程项目实施计划 篇七

关键词:创新,教学,实践

在大学本科阶段, 有两个层次的科研训练项目: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及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前者通过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的机会, 让学生初步认识科研为何物;后者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性人才。 (1) 2007年实施以来, 已形成有国家级、省级、校等三个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 得到了学生、教师与学校普遍赞誉, 同时促进了在校学生的创新热情。2010年笔者有幸作为指导教师参与到了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中。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 得到了第一手教学资料, 从教师与教学角度, 谈一些体会, 与大家共勉。

1 扩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面

国内多数院校在艺术设计专业下细分出多个专业方向。如: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等。这种专业划分过细、各自孤立的情况, 对学生和专业的发展都起到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其直接后果是构建了教学、学生群体、专业知识块小壁垒。学生或设计师若想逾越这些小壁垒, 付出的努力远超学习专业知识本身。于是, 多家高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他们带着“怎样做、什么时候做、什么人来实施”的疑惑, 进行了整合教育、工作室制度、项目制之类的教学改革与实验。

我们把该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作为一次教学实验。在实施项目过程中, 学生需要用的知识和技能广泛, 如3D技术、代码、平面设计, 甚至音效等多方面的内容。涵盖艺术设计教学主要课程内容。

遇到这些专业知识空白点时, 教师安排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学生利用纸质与电子两种形式学习资料相互补充学习, 效果良好。另一方面, 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 与常规教学相比, 理论知识不再占优势, 理论与实践旗鼓相当, 时间上, 再配以两种知识交叉进行学习活动。通过观察这个项目整体实施情况, 这种学习教学方式呈现出非常理想的效果, 学生有效地、快速吸收了专业知识, 推动了项目实施。

2 充分理解专业内涵, 制定个性化职业发展规划

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2) 学生对艺术专业的全面理解同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以及从事设计相关的工作都是促进学生对专业的深入了解。客观来说, 许多本科生对“艺术设计专业是什么”含糊其辞。这类项目正好通过项目的实施让学生用实践来理解专业具体是什么, 从文字性的理解上升到感性的认识, 最后全面理解专业的内涵。学生对专业充分认识后, 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 选择自身发展的方向, 有意识的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参与实际项目。最后, 对职业发展制定个性化的规划。实际上这种方式, 在一些成熟的学科已经使用多年。

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起到一个实验场的作用, 使学生根据爱好、特长及自身条件选择一个专业方向进行发展, 为大学四年级的毕业设计提供了预实验机会, 拨 (下转第31页) (上接第23页) 开学生发展道路上迷雾, 制定一个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

3 充分锻炼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协作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可行方式, 有助于更好地发挥队员的才能。 (3) 一般认为数字艺术人才要求应有“科学+技术+艺术+团队”合作特点, 这个定义中, “团队”即团队精神。只有具有团队精神的人才能称之为人才或是符合社会需求的人。

实际上从选择项目组成员时, 团队合作能力没有作为参考指标, 仅从个人技能和专业素养考虑出发, 作为选择参与人的标准。项目进行到中期, 各种问题与矛盾如水落石出一般呈现在每个参与者面前。同时, 项目负责人的作用和缺陷暴露无遗:他个人能力突出, 但没有协调能力, 缺乏沟通, 在矛盾面前显得束手无策。经过几轮磨合后, 指导教师只能重新调整项目负责人。进过调整负责人与项目分工、调整心态、加强沟通, 项目顺利结束。

4 教学方式变革探索

教学一直都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执行的一项任务, 在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中, 在教学的另一端—教师, 同样面临着“改变与适应”。伴随着网络的全面普及, 我们的通信方式, 甚至是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同样, 教学须打破原有的模式或是思维定式, 以更灵活、更具技术色彩的面貌适应大学教育。

我们知道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改变生产关系, 改变了社会的各个层面, 教育方式也主动或被动进行着改变。正如20世纪初, 现代学校教育方式取代私塾式教学;职业教育上, 传统的师徒学习方式被现代职业教育取代一样, 在人类急剧变革的当下, 大学教育方式被动或主动的变化以适应社会的变革。

当今社会, 网络这种物理上虚拟的世界成为人类社会上的现实空间。传统大学教学具有固定的时间、地点特征, 及教师输出知识和学生输入知识的单向知识流等特点。而与之对比的是, 不同空间、不同地点、不同通讯方式的双向知识流的教学已逐渐出现。从本次创新实验计划项目中的经验来看, 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更能为大学生接受, 教学效果更佳。教学中使用到通信方式包括: (1) 语言, 空气作为传播媒介。 (2) 电话, 电话语言与电话短信。 (3) 电脑网络, 这种方式是最活跃的方式, 可用QQ等即时通信软件, 可用文字、语言、视频, 甚至是远程控制等进行教学指导。

手机网络, 手机QQ, 手机微信, 手机飞信等手机网络即时通信软件。同样可作为教学指导方式。实际上, 大学生这种方式与其他人群相比, 更易接受这种教学方式。

当然, 这些方式是否有效或是可行, 都还需要实践来进行检验。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旨在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 培养大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激发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目的与教师的努力目标相结合, 为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能力的艺术设计大学生提供可能。但实施以来存在一些问题。首先, 项目较低的覆盖率, 让项目本身实施效果大打折扣。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例, 每年10个项目, 按每个项目5人限额计算, 最多50位同学参与。与学校15000人的基数相比, 0.33%的比例可用“极低”来表述。其次, 完成质量不高及评价标准片面。很多创新实验项目最后成果很多以报告形式呈现, 这种方式只能反映项目部分内容, 很多创新点及锻炼学生的过程无法有效展示, 因此, 如何以更直观真实的方式作为项目成果是以后我们需要深入探索。

*通讯作者:廖承德。

参考文献

[1]孙百红.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实施中形成的教学模式和存在的问题[J].价值工程, 2011 (32) .

[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89088.htm.

8.工程项目实施计划 篇八

摘要 “国培计划”是国家强师战略,基于2015年竞标获得的五省乡村教师访名校初中化学培训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反思了项目取得成功和获得学员高度好评的几个关键做法,并对如何进一步做好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项目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国培计划” 乡村教师访 名校 实施 建议

教育部、财政部自2010年开始实施的“国培计划”取得很大的成效,培训教师700多万人次,其中农村教师占96.4%,极大提高了广大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2015年,教育部、财政部设置了“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项目,要求教师培训者组织参训教师进入发达省市的优质中小学,以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驱動,通过访名校跟岗实践的形式,改变参训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参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2015年,作为专门的省级教师培训机构,福建教育学院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获得了中西部五个省区(以下简称“五省”)的“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乡村教师访名校初中化学培训任务,并顺利完成,获得委托单位和参训教师的高度好评。

一、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项目参训教师需求分析

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专家咨询、个别访谈等方式,我们对五省参训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了调研。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我们认为参训教师的培训需求主要有:更新化学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学习掌握化学相关知识;提升化学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能力;开设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和学校安全与法制专题课程。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培训的主题——深化新课标理念,提升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二、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1.在首席专家和项目负责人带领下进行方案的研制、论证与修改

“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一般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遴选培训承担机构。项目申报书中要求成立项目管理团队和设立首席专家。在首席专家和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认真研读中西部各省发布的招投标文件,按照文件的要求进行培训需求调研,确立培训主题和目标,并研制方案,撰写申报书。有些省份还要求首席专家和项目负责人进行现场答辩、论证。在此基础上,相关省份“国培计划”负责部门会根据网络平台专家匿名评审或者专家现场论证意见列出可能人选承担培训机构名单,并请申报单位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修改方案和申报书。通过多次反复修改,项目团队撰写的培训方案和申报书可以更好地符合委托省份参训教师培训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在项目负责人和教学班主任的主持下进行项目的实施

获得项目承担资格后,项目负责人和教学班主任着手按照培训方案和申报书的规划,组织项目团队进行项目的实施。在收到委托省份参训教师信息后,第一时间通过邮箱、QQ群或问卷星网站等途径,向参训教师进行培训需求问卷调查,以便进一步修正培训方案,并撰写出培训实施方案。开班式上,项目负责人和教学班主任围绕培训理念、培训需求调研、培训主题、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培训要求、学员任务、考核方式、培训预期成果等内容向参训教师作全面介绍,以便参训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训过程中。每一门课程或活动前,项目负责人和教学班主任对该课程或活动设计的意图进行深入说明,帮助参训教师认识该课程或活动在整个培训中起什么作用或要达到什么目标;课程或活动结束后,项目负责人或教学班主任对该课程或活动进行深入总结或提升,帮助参训教师进一步提炼课程或活动的收获,并形成一些观念性的认识。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和教学班主任通过个别交流、座谈会或课程测评等方式及时了解参训教师的意见或建议,及时改进培训方案,调整培训内容和形式。培训过程中,教学班主任根据培训时间的长短,有针对性地制作3~4期精美的、有指导价值的、专业性的培训工作简报。培训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和教学班主任根据委托省份的要求,撰写提交相关的培训总结材料。

3.在行政班主任和班委的带动下进行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项目的参训教师来自于同一个省份的不同县的农村初中校,参训教师之间互相认识的并不多,培训时间一般为10天或15天。在短暂的培训时间内,要使参训教师都可以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培训过程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就显得相当重要。在从委托省份获得参训教师信息后,项目团队行政班主任第一时间建立了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班级网络研修平台,并发送短信或打电话邀请全体参训教师加入。在QQ群和微信群里,行政班主任通过发布培训方案、回答参训教师问题、发布福州市和福建教育学院简介等方式,与参训教师们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并根据参训教师信息和交流情况,初步遴选培训班班委队伍,将参训教师进行分组。开班式结束后,行政班主任负责组织参训教师开展“破冰之旅,团队建设”活动,在活动中参训教师们自主选出了各组的组长以及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文艺委员等。课后,行政班主任组织班委召开班委会,对班委的工作提出要求。有了强有力的班委队伍,行政班主任构建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工作就更为顺利了。整个培训过程中,在行政班主任和班委的带动下,班级的学习共同体得到了有效构建,并在培训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形成了“班委自治”氛围,带动了更多的参训教师自觉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4.在项目团队和一线名师的导引下进行访名校跟岗实践

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项目的突出亮点之一在于引入了访名校跟岗实践环节,要求实践性课程不少于50%,要聘请一线优秀教师担任指导教师,通过访名校跟岗实践活动,让参训教师通过观摩体验优秀教师示范课进行反思,以期对参训教师返校后的教学行为改进有所帮助。为实现教育部的这一意图,项目团队遴选了一大批优秀的一线名师作为实践指导教师对参训教师的跟岗实践活动进行全程指导。这些优秀一线名师包括来自一线的国培专家、特级教师、省名师、省学科带头人、教研员、高级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等。在访名校跟岗实践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示范课观摩、同课异构、同课二次异构、研讨课现场诊断、课例研究、名校课程介绍、名校文化考察、心得反思等形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一线名师的实践指导教师作用,让一线名师与参训教师共同探讨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互相交流经验和看法,既帮助参训教师解决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疑难问题,也培养了一批可以承担乡村教师培训工作的一线名师队伍。

5.在网络研修平台的助力下进行自主反思与改进方案撰写

在集中培训过程中,项目团队建立了乡村教师访名校专题网络研修平台。网络研修平台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参训教师在参加培训的每一天,都可以根据当天的课程或活动撰写研修心得或体会,全班教师均可以登陆平台阅读其他教师提交的研修心得或体会,进一步巩固了学习共同体。在专家讲座理论引领、名师跟岗实践示范指导、同伴小组交流互助的基础上,参训教师通过观摩、体验、感悟,结合所在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生源情况,撰写返校以后课堂教学改进的方案,以期通过教育教学理念的改變引领自身教学行为的改变,从而实现教育部所期待的“先体验、后反思、再实践”的要求。这样的培训设计里,培训的结业并不代表着培训班的结束,项目团队还要对参训教师撰写的改进方案进行指导修改,并督促参训教师返校后进行实践。

三、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项目的实施建议

1.全面把握不同省份参训教师培训个体需求

在进行五省“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项目申报和实施后,发现五省的参训教师总体需求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各个省份选派的参训教师年龄、教龄、职称、所在学校等方面的差异,参训教师个体的培训需求并不完全一致。比如,有的省份选派的参训教师大部分参加工作时间都不足五年,有的省份选派的教师参训工作的时间基本都超过了十五年;有的省份选派的参训教师高级教师占大多数,而有的省份选派的参训教师中学二级和中学一级占大多数;有的省份选派的参训教师全部是乡村一级的教师,而有的省份选派的参训教师里面有部分来自于县城学校。在从委托省份获得参训教师信息后,要第一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对参训教师进行培训需求的再调研,以全面把握不同省份参训教师的培训个体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用富有吸引力的课程和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将参训教师吸引到培训中来,让尽可能多的参训教师都获得最大的收获。

2.全面保障不同省份参训教师生活需求

后勤生活保障对于参训教师能不能全身心、愉快地参与到培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中西部省份与中东部省份在生活、饮食、作息时间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这些差异需要引起项目团队的足够重视。在培训前,项目团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与学员交流、咨询了解相关省份情况的人员等多种方式了解掌握不同省份参训教师的不同生活需求。比如,有两个省的参训教师到东部沿海城市参加培训存在时差问题,这就需要在培训过程中适当调整每天的课程或活动时间,并帮助参训教师逐渐适应;沿海地区饮食方面偏好海鲜鱼类,口味偏清淡,中西部地区偏好面食,口味偏辣偏重,沿海地区雨季偏多,冬天阴冷没有暖气供应,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项目承担机构和项目团队在培训前广泛调研了解,在培训过程中尽力为参训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条件。教育部对“国培计划”项目的质量进行了学员匿名测评,参训教师满意率最低的一般都是食宿条件这一项。2015年承担的五省乡村教师访名校初中化学培训结束后,对参训教师进行了匿名测评,参训教师对我院提供的食宿条件非常满意率都超过了90%。

3.组建专门专业的培训项目专家导师团队

要真正通过“国培计划”项目的实施帮助参训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这就要求培训承担单位组建一支专门专业的培训项目专家导师团队。该导师团队既要有高校培训专家,又要有教研员和一线名师,形成“三人行”导师团队,全程指导参训教师。项目团队在培训过程中,应该用自己的专业指导让参训教师感受到项目团队成员除了是自己生活上的朋友,更重要的是自己专业成长过程的导师。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采用“双导师制”,由高校培训专家担任参训教师的理论导师,由教研员或一线名师担任参训教师的实践导师。或者可以根据需要结合采用“主辅导师制”,由高校培训专家担任理论导师,教研员或一线教师担任实践导师,他们共同作为主导师的基础上,聘请国内知名高校的知名学者担任辅导师,共同指导参训教师。

4.构建灵活多样的访名校跟岗实践模式

项目团队要设计好访名校跟岗实践环节的实践方案,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比如示范课观摩、同课异构、同课二次异构、研讨课现场诊断、课例研究、名校课程介绍、名校文化考察、心得反思等形式。我们比较不赞同直接将学员分成若干小组,将这些小组成员分散到若干个不同的学校,由所在学校的优秀教师直接接管,参训教师直接跟着所在学校的优秀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因为初中化学学科每周的课程并不太多,加上一线名师自身工作繁忙,无法全程兼顾参训教师,也无法完全按照项目团队的实践方案落实,效果会大打折扣,无法真正达到访名校的目的。

5.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训后跟踪指导

为了进一步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帮助参训教师从体验、反思走向实践,并真正改进其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解决教学中的问题,项目团队要在训后加强跟踪指导。训后跟踪指导活动的开展形式是多样的,如实地跟踪指导、网络平台研修指导、QQ群和微信群在线指导等。可以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学校进行实地跟踪指导,其他大部分参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远程的训后跟踪指导。

上一篇:美国教育制度介绍下一篇: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室功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