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伊索寓言

2024-08-12

名著阅读伊索寓言(通用12篇)

1.名著阅读伊索寓言 篇一

小故事大智慧

——《伊索寓言》名著阅读指导及成果展示课

□ 设计:都江堰市崇义中学黄冈支教教师陈水明

活动目标:

1、了解《伊索寓言》有关文学知识,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阅读《伊索寓言》。

2、通过活动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多角度地理解寓意,培养创新思维。

3、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兴趣。

学生准备:

1、学生每人准备一本《伊索寓言》,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并做好读书笔记。

2、挑选两位对《伊索寓言》阅读理解最深、表达能力最强的学生担任主持人,提前写好成果活动课的串词。

教师准备:精心设计好成果展示课的流程,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名著阅读指导(孙元花主讲)

课时目标:指导名著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名著兴趣。

一、激趣导入

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体裁之一,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笔宝贵遗产。古希腊寓言对后世影响较大,而《伊索寓言》则是古希腊寓言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正确的阅读方法,汲取名著的营养。

二、名著简介

提示:师生共同研讨教材,了解伊索以及《伊索寓言》创作的背景。

三、指导方法

1、认真阅读前言、后记和目录,整体把握全书。

2、阅读正文采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

3、做好读书笔记。

4、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

四、精彩篇章赏析

选择几则精彩故事,探讨寓意。

五、分配任务

把全班学生分为4个小组,分配各组任务。

六、课堂小结

《伊索寓言》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折射着生活的智慧,只要大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你就可以打开智慧之门,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制订读书计划,在一周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为下周成果展示课作好充分准备。

第二课时阅读成果展示(陈水明主讲)

课时目标:阅读成果展示,活动总结评价。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国庆节前,我们进行了名著阅读指导,安排了利用假期进行《伊索寓言》名著阅读的学习

任务,收假后又进行了检查、交流,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展示成果。

二、展示准备

1、安排活动程序

2、强调纪律、规则以及奖励方案

3、请主持人徐文杰、吴娟娟上场

三、成果展示

(一)赛——名著知识竞答(主持:吴娟娟)

关于伊索以及《伊索寓言》的文学常识。

(二)讲——讲故事比赛(主持:徐文杰)

岑里一:《挤牛奶的姑娘》

蔡丽蓉:《变成少女的黄鼠狼》

宋国锐:《农夫和狗》

张濛萌:《金丝雀与蝙蝠》

刘晓峰:《言行不一的樵夫》

评点:?

(三)赏——读书笔记交流(主持:吴娟娟)

李跃:《鹰和农夫》

唐明霞:《两只狗》

李心月:《两个渔夫》

宋传珉:《狗和厨师》

杜敏:《小偷和她的母亲》

杨才通:《狼来了》

评点:袁菱

(四)编——尝试改写寓言(主持:徐文杰)

尝试改编《龟兔赛跑》。

四、课堂小结

陈教师评价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以及这节活动课中的成败得失,鼓励学生二次阅读。

2011-10-10

附:《伊索寓言》成果展示课资料

活动一:赛——名著知识竞答

1、你知道 “龟兔赛跑”、“狼来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些有趣的故事吗?这些故事出自于《伊索寓言》。

2、《伊索寓言》的作者是伊索,相传他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

3、《伊索寓言》主要内容中更多的篇章是(B)

A、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

B、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和智慧

C、借助动物嘲讽人类缺点

4、《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广泛采用拟人化 手法,表现了动物各自的习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5、狼吃了苦头,说道:“我真是活该!父亲教我当屠户,我为什么偏要行医呢?”这个片段出自于(A)寓言故事?

A、《驴和狼》B、《狼和小羊》C、《狼和牧人》

6、《伊索寓言》来源于古希腊,然而它的寓意却与中国一些名言、俗语等给人们的启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与下列寓言故事相近的一句名言、俗语、成语或者故事。

古希腊中国

1、《驴和战马》(塞翁失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小偷和他的母亲》(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3、《农夫和蛇》(恩将仇报)

4、《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人贵有自知之明)

5、《变成少女的黄鼠狼》(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活动二:讲——讲故事比赛

岑里一:挤牛奶的姑娘

一个农家挤奶姑娘头顶着一桶牛奶,从田野里走回农庄。她忽然想入非非:“这桶牛奶卖得的钱,至少可以买回三百个鸡蛋。除去意外损失,这些鸡蛋可以孵得二百五十只小鸡。到鸡价涨得最高时,便可以拿这些小鸡到市场中去卖。那么这样一年到头,我便可分得很多赏钱,用这些钱足够买一条漂亮的新裙子。圣诞节晚宴上,我穿上漂亮迷人的新裙子,年青的小伙子们都会向我求婚,而我却要摇摇头拒绝他们。”想到这里,她真的摇起头来,头顶的牛奶倒在地上。她的美妙幻想也随之消失了。这是说,想入非非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实惠。

蔡丽蓉:黄鼠狼变少女

黄鼠狼爱上一个漂亮的青年,请求爱神将自己变为女人。爱神同情她的热情,将她变成了一个美丽多姿的少女。于是,那青年人一见就爱上了她,带着她回自己家里去了。当他们喜气洋洋地走进洞房时,爱神想要知道,黄鼠狼改变了外形后,习性会不会改变,因此她把一只老鼠放进了房子里。那女人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立刻跳下床,去追老鼠,想要吃掉它。爱神见此,十分气愤,又将黄鼠狼变回原来的模样。

这故事是说,本性恶劣的人,即使外形变了,本性仍难改。

宋国锐:农夫和狗

农夫持续被风暴困在自己家里,粮草都没有了,又无法出去为自己弄食物,迫于无奈,他吃掉了绵羊。可是风暴仍继续不停,山羊也被他吃掉了。后来,风暴丝毫没减弱,他又吃掉了那耕田的牛。那些狗看见主人的所作所为,互相说道:“我们得赶紧离开这里,主人连帮他一起辛勤耕作的牛

都宰了,又怎能放过我们呢?”

这故事说明,那些对于家人都要伤害的人,须要特别警惕。

张濛萌:金丝雀与蝙蝠

挂在窗口笼里的金丝雀,在夜里歌唱。蝙蝠听到后,飞过来问她为什么白天默默无声,在夜间却放声歌唱。金丝雀回答说,她这样是有道理的,因为他是在白天唱歌时被捉住的,从此他变得谨慎了。蝙蝠说:“你现在才懂得谨慎已没用了,你若在被捉住之前就懂得,那该多好呀!”

这故事说明,不幸的事发生之后,后悔是徒然的。

刘晓峰:言行不一的樵夫

一只狐狸为躲避猎人们追赶而逃窜,却恰巧遇见了一个樵夫,它请求樵夫让他躲藏起来,樵夫叫狐狸去他的小屋里躲着。

一会儿,许多猎人赶来,向樵夫打听狐狸的下落,他嘴里一边大声说不知道,又一边做手势,告诉他们狐狸躲藏的地方。猎人们相信了他的话,但并没留意他的手势。狐狸见猎人们都走远了,便从小屋出来,什么都没说就走了。

樵夫责备狐狸,说自己救了他一命,他却一点谢意都不表示。

狐狸回答说:“如果你的手势与你的语言是一致的,我就该好好地感谢你了。”

这个樵夫言行不一,表面上说要保护狐狸,暗地里却出卖狐狸,但是出卖没有成功,而且还受到了狐狸的指责,樵夫是咎由自取。

像樵夫这样的人很多,他们在别人面前呈现多面性,善与恶会因不同的刺激而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一个人和你初见面时,表面上非常热情,但是你一定要高度警觉,他的内心可能在盘算如何在你的身上获取利益。他也可能会出于自身的利益,暗地里出卖你。

活动三:赏——读书笔记赏析

李跃:《农夫与鹰》

农夫发现一只鹰被捕兽夹夹住了,他见鹰十分美丽,惊讶不已,于是便把鹰放了,鹰表示永不忘他的恩德。有一天,鹰看见农夫坐在将要倒塌的墙下,就立刻朝下飞去,用脚爪抓起他头上的头巾。农夫站起来去追,鹰立即把头巾丢还给他。农夫拾起头巾后,回过头来一看,却发现在他刚坐过的地方,墙已倒塌了。他对鹰的报恩十分感动。

这故事是说,人们一定要知恩图报,做了好事也一定会得到好报

唐明霞:《两只狗》

有个人养了两只狗,他驯养一只狗狩猎,另一只看家守门。每次猎人带着猎狗出去打猎,获得什么猎物,总是分给守门狗一些。猎狗对此很不高兴,便指责守门狗,说自己每次出去打猎都是四处奔跑,十分辛苦,而他什么都没有做,却坐享其成。守门狗对猎狗说:“你别责怪我,应该去责怪主人,是他教我不去打猎,坐在家中享受别人的劳动果实。”

这是说,不要责怪孩子的懒惰,因为是父母把他们惯成这样的。

宋传珉:《狗和厨师》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城镇,在城镇里有一个餐馆,餐馆虽然不大,但生意还算可以。所以厨师整天忙里忙外,闲工夫很少。

这天,厨师从市场上买回来了一只大肥羊,正在厨房收拾。他取出羊的内脏,清洗干净后,分别放在了盒子里面。便去忙着剁羊腿了。一条狗偷偷溜了进来,它叼起了羊心,便跑,只听“啪”的一声,盒子摔碎了。声音惊动了厨师,厨师拔腿便追,手上还顺手拿来把菜刀。追了一会儿之后,厨师因见追不上狗,所以,他气愤地说:“狗东西,从今以后,无论你走到哪里,我永远都会提防着你。”

这个故事是说:人吃了一次亏后,就会总结教训,不吃第二次亏了。

李心月:《捕到石头的渔夫》(《两个渔夫》)

渔夫们拉网时,觉得很沉重,他们高兴得手舞足蹈,以为这一下子捕到了许多的鱼。哪

知把网拉到岸边,网里却满是石头和别的东西,没有一条鱼。他们十分懊丧,没捕到鱼倒也 罢,难受的是事实与他们所预想的正好相反。他们中一个年老的渔夫说道:“朋友们,别难 过,快乐总与痛苦在一起,她们如同一对姐妹。我们预先快乐过了,现在不得不忍受到一点 点痛苦。”

这故事是说,人生变化万千,正如有时晴朗的天空会突然发生风暴,不要因挫折而苦恼。

活动四:编——寓言故事新编

严榆凡编故事

某天,兔子和乌龟一起讨论到底谁跑得快,结果谁都不服输。于是,它们决定赛跑。

第一次,它们是在公路上比赛。结果兔子输了,为什么?因为兔子睡觉去了,乌龟先到达终点。这说明了勤奋比天资重要,想成功必须要非常勤奋。

兔子不认输,它又去找乌龟比赛。

第二次,它们是在操场上比赛。但是一开始,兔子就输了。为什么?因为兔子朝相反的方向跑去了。

这说明了方向比努力重要,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想成功必须要先选对方向。

兔子还是不认输,它又去找乌龟比赛。

第三次,它们是在草地上比赛。跑着,跑着,兔子不见了,乌龟赢了。为什么?因为兔子掉在泥潭里去了。

这说明了,想成功必须要善于发现陷阱和避开陷阱。天上不一定掉馅饼,但地上常常有陷阱。

兔子还是不认输,它又去找乌龟比赛。

第四次,它们是在山坡上比赛。兔子拼命跑啊,跑啊,但是,它还是输了。为什么,因为乌龟是滚下山的,当然更快些。

这说明了,想成功必须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发挥优点比改正缺点,更容易成功。

兔子还是不认输,它又去找乌龟比赛。

第五次,它们是在高速公路上比赛。兔子拼命地跑,不停地跑,还是输了。为什么?因为乌龟在路边一招手,打的去了。

这说明了,要成功必须善于整合资源。

兔子还是不认输,它又去找乌龟比赛。

第六次,它们又回来操场上比赛。这回兔子跑得飞快,就到终点了,突然,兔子看到前面挂着一条横幅:谁是第一名,谁是龟儿子。兔子生气得不得了,不跑了。

这说明了,想成功要学会情绪管理。

兔子还是不认输,它又去找乌龟比赛。

第七次,它们还是在操场上比赛。兔子跑着跑着,快到终点了,突然感觉尾巴被什么东西咬了一下,兔子尾巴一甩,竟将乌龟甩到前面来了。原来乌龟一直咬着兔子的尾巴奔跑,快到终点时,死命咬了兔子一口。

这说明了,要成功必须善于利用竞争对手的力量。成功需要朋友,更大的成功需要敌人。

综上所述:要成功必须具备7个条件。

1、非常勤奋。

2、选对方向。

3、避开陷阱。

4、发挥优势。

5、整合资源。

6、控制情绪。

7、利用对手。

2.名著阅读伊索寓言 篇二

一、培养阅读兴趣,以课内带动课外阅读

我们知道,初中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这样一来,学生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初中学生还受到阅历的限制,他们对名著缺乏必要了解。与此同时,受网络信息的诱导,从而让名著阅读倍受冷落。所有,首先要培养学生名著阅读的兴趣。充分的利用课内阅读内容,来带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初中语文新教材中选编了很多国内外名著,我们利用课内这些作品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例如: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时,就专门来介绍这部作品。教师从中选几个精彩的片段来吸引学生读这部名著的兴趣。再如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后,就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名著《骆驼祥子》;在学习《智取生辰纲》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后,就要求学生阅读名著《水浒传》。大部分学生对《水浒传》这部作品感兴趣,所以教师应该进行拓展与延伸。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水浒传》中的人物故事,进而分析这部作品的主旨。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通过课内阅读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二、进行有序指导,领悟名著阅读的真谛

接受美学观点认为,个体总是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来构建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也因为自己的知识基础与心理发展水平对阅读材料产生不同的认知与理解。可能出现比较贴近原文,或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升华。也可能与原文大相径庭。所以,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有序的指导。特别是在起始阶段,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品给他们阅读。例如: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等反映典型的生活化作品,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在阅读中可以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从而给学生人生的启迪。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中总是通过众多的生活场景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在描写过程中运用了丰富的语汇,既能反映作家作品的风格,又能体现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从而给读者更多的收获。因此,我们应该通过阶段性的调整给学生推荐书目。同时,可以开展一些专题性的讲座进行阅读指导。这样,既保证了学生从面上得到收获,同时又能从点上得到指导。

三、养成阅读习惯,提高名著阅读的效果

阅读是一种素养,从阅读中可以让文本与人们的生活之间实现视界的融通。所以,我们要养成阅读的习惯。首先,在阅读中进行批注。其次,在阅读中进行摘抄。最后,是写读后感。批注是表明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建议。摘抄是借鉴作者的独到之处,读后感是对文章的总体评价。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想法及时的记下来,从中获得思想的启迪。通过对阅读名著中的批注与摘抄,能够实现学生、文本、作者三者之间的对话,从而提高阅读效果。例如: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后,要求学生仿写童年时期的生活,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阅读《西游记》后,仿写生活中人与事,批判假丑恶、弘扬真善美。通过不同类型的阅读与写作中,不仅丰富了原作品,同时又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模仿写读后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风格,以及叙事技巧等。所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消化名著。同时,逐渐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提高名著阅读的效果。

四、以活动促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内驱力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综合实践活动,来巩固阅读教学的效果。”心理学研究也发现,课外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阅读内驱力。如本学期在班级中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让每个同学拿出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并书面说出自己的推荐理由,然后把书临时捐赠给班级。这样,同学间相互共享这些书籍。等到学期结束的时候,这些书籍一律归还给大家。但是,把所有同学的推荐语整理到一起,并用精美的封面装订起来,冠名为《名著阅读集萃》,等到下学期开学时在全班进行传阅交流。经过这样的交流活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除此之外,还在班级开展专题读书交流活动。如在学年的第一学期的每个月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第一个月举办《暑假读名著心得体会》,然后分别是《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专题读书会。这样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还有效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果。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名著阅读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阅读计划。保证在学生学有余力的范围之内尽量多读一些经典名著,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这样,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摘要:阅读可以提升人的素养。初中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走进名著阅读既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文章围绕培养阅读兴趣,以课内带动课外阅读;进行有序指导,领悟名著阅读真谛;养成阅读习惯,提高名著阅读效果;以活动促阅读,激发阅读的内驱力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蒋友军.让阅读殿堂的阳光照亮学生的心灵[J].中学生优秀作文,2014(1).

[2]陈玉芬.多读,善读,寻找写作的源流[J].语文月刊,2015(6).

3.名著阅读伊索寓言 篇三

关键词 名著阅读 课堂优化

名著阅读是新课标明确提倡的一项学习任务,其初衷旨在促进广大考生对名著的认真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名著积累知识、提升素养,启迪智慧,塑造性格。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学逐渐功利化,目前名著教学之现状不尽人意。每篇名著都是教师归纳总结,总结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艺术特色,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名著成为继文言文后的又一个沉重的包袱。我们总是抱怨学生不肯阅读课文,选入课文的短篇文章都不想读,更何况是名著了。但是在引导学生阅读《骆驼祥子》过程中,我发现即使是平时不怎么看书的同学,只要能引导他看下去,慢慢地,学生对主人公那个恨、那个爱溢于言表,无法控制。语文能力的提高重在积累,读整本书可以锻炼学生的自读能力,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的学生写作假大空,思想、精神假大空,是与缺少大量阅读分不开的。所以语文老师有责任将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语文教育引向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将文学名著当做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训练思维品质的最好范本。

为了让学生喜欢上名著课堂,笔者不断地探索、实践,力图打造出名著的引力场,让名著绽放魅力,让名著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不是用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

课堂是师生交流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在充分布置阅读任务后,经过一阶段的储存和酝酿,学生特别期待有一次展示的机会,所以教师要适时的上一节名著阅读活动课,原则上围绕着“掌握名著学习的方法,培养名著鉴赏的能力,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这一目标进行反复的研讨,可从以下三个环节着手:

活动一:我的读书笔记。鼓励学生走上讲台亲自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汇报读书心得。在这一环节我们让学生成了课堂舞台的主角,三寸讲台由学生主宰,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和积极性空前膨胀,一下子把课堂气氛激活了,上台的同学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和掌声中真真切切感受到学习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关于祥子的人物形象,有的同学认为:“他刚开始时很勤劳,踏实,希望一步一个脚印过日子,忠厚老实,不会耍阴计,诚实可信,很负责任,给人安全感,尤其是体现在关于虎妞的事情上。他积极进取,顽强生活,是当代好男人的缩影。”有的认为:“他来自乡村,来到城市混饭吃,是一个普通的车夫,沉默寡言,起初他善良朴实,勤劳,讲义气,可是他为了买车,和老弱病残的车夫抢生意,表现了他心胸狭隘,自私的一面,后来由于三次磨难,他把车卖了,变成一个懒惰、无赖、自私自利的人。”还有学生认为:“祥子是个单纯可爱的人,他和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同,他不会披着羊皮作狼,只会用心作人……”等等,学生在展示和交流的过程中,摩擦出智力的火花,开拓了思维,锻炼了胆量和表达能力。

活动二:难忘精彩的故事。继热烈地展示读书笔记后,为再次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的竞争状态,我们采取抢答式的方式检查学生对《骆驼祥子》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

学生的竞争意识很强,我们看到运动会上连平时最懒惰的学生都动起来了,说明运动会提供了学生竞争的机会,满足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竞赛对学生来说充满了吸引力。课堂有了抢答就有了竞争,学生回答问题就会很踊跃,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并且养成学生主动和积极思考问题的好习惯,使学生由知识的受动者变成知识了的主动者,成了学习的主人。

活动三:七嘴八舌话祥子。辩论,给学生打造了一个自由交流,激发学生的智慧,扩大思维容量的平台。是能引爆学生情绪,迅速引起学生大脑亢奋的“教学点”;是深受学生喜爱,促使学生乐此不疲的“引力场”。学生兴奋,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课堂效率就会提高,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就会增值。为充分认识祥子的人物形象,理解名著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我们设计课堂辩论来深入主题:祥子会成为一个好车夫并实现自己的梦想吗?在课堂上,学生掀起思维的火花,甩掉了“标准”答案的束缚,各抒己见,在一次次交流与争论中,逐步体会出了名著的魅力。有的同学认为:“祥子可以成功,因为他踏实有干劲,只要他能够顶住生活的种种压力,坚持不放弃,即使不能取得很大的成功,也能在黑暗的社会hold住自己,做一个人,而不是鬼。”有的觉得:“祥子是不会成功的,因为他生活在一个吃人的社会,即使他拥有很多人性的优点,但是他是个没有文化的人,他只是靠蛮劲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没有深厚的精神力量去与社会相抗衡,他没有能力去改变世界,所以他的结局只能是被吃人的社会一点一点地吞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骆驼祥子”,学生们用自己的眼光加上自己的思考,读出了属于自己的祥子,名著在学生们的辩论中充分绽放出它的魅力。对于本身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来说,文学名著是一种特殊的营养,它对建构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心灵,人格的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让学生对名著充满阅读的欲望是我们最终的目的,经过《骆驼祥子》的阅读和学习,学生体验到了静静读书的乐趣,尝到了名著课堂激烈争论的甜头,体会到分享读书成果的快乐,我们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探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新思路,让名著一直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力场,学生会喜欢上名著,喜欢上阅读。

4.名著阅读伊索寓言 篇四

作者概况:伊索,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故事。

主要内容:寓言故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主题思想: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

艺术特色:①广泛采用拟人化手法,表现动物各自的习性,刻画得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②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语言不多却值得回味。

精彩情节:《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狼和小羊》、《猫和鸡》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5.中国经典寓言故事名著 篇五

因为用帛缝制的`战袍不结实,所以邾国有个名叫公息忌的臣属向邪君建议说:“做战袍还是以丝绳作原料为好,战袍耐用的关键之一在于缝制必须严实。虽然用帛缝制的战袍从外观上看也很严实,但是由于帛本身不大结实,我们只需一半的力气就可以把它撕开。如果我们先把丝绳织成布,再用丝绳布制作战袍,即使你用尽全身的力气去撕它,也不能把它撕破。”

邾君觉得公息忌的话很有道理,但是担心一时找不到这种原料,因此对公息忌说:“缝制战袍的人上哪儿去弄那么多的丝绳布呢?”公息忌回答说:“只要说是国君想用丝绳布,老百姓还有生产不出来的道理吗?”邾君看到改变却国多年沿用的以帛做战袍的传统并不困难,于是说了一声:“好,就按你的想法去办吧!”随后邾君下令全国各地的官府立即督促工匠改用丝绳布做战袍。

公息忌知道邾君的政令很快就要在各地施行起来,所以叫自己家里的人动手去搓丝绳。那些因为公息忌在君王面前露了脸而妒忌他的人,看到公息忌家里的人又走在别人前面搓起丝绳来了,于是借故到处中伤他说:“公息忌之所以要大家用丝绳布制作战袍,原来是因为他家里的人都擅长制作丝绳的缘故!”

邾君听了这种说法以后很不高兴。他马上又下了一道命令,要求各地立即停止丝绳布的生产,还是按老规矩用帛做战袍。

6.伊索寓言阅读心得 篇六

我翻开书一看,里面将近有六十多个小故事,我看了其中的一篇故事,名叫《狮子与报恩的老鼠》。

是这样的:狮子正在睡觉,有只老鼠跳到了它身上。狮子猛然跳起来,把它抓住,,准被一口吃掉。老鼠请求饶命,并说如果能保住性命,并将报恩,狮子轻谬地笑了笑,便把它放走了。不久,老鼠真的救了狮子的性命,报了恩。原来,狮子被一个猎人捕获,用绳索捆在一棵树上。老鼠听到了他的哀嚎,就去咬断绳索,放走了狮子,并说:“你当时嘲笑我,不相信能得到我的回报,如今可清楚了,老鼠也能报恩的。”读了这则故事,我明白了:时运交替边跟,强者也会有需要弱者的时侯。

继续翻开了一页,又看见了一个故事,名叫《鹦鹉与猫》。

讲述的是有人买回一只鹦鹉,精心地饲养,让它自由自在的生活。这只被驯养鸡的鹦鹉,高兴地不停地叫唤。一只家猫看见了它,问它是谁,哪来的。鹦鹉答道:“我是主人刚买来的。”猫说:“你这胆大的东西,怎么刚来就这么叽叽喳喳地叫。我从小在这里长大,主要都不允许我们这做。如果这么做了,他会大发脾气,赶我出去。”鹦鹉回答说:“好管家太太,你最好赶快出去。主人喜爱我悦耳的声音。而讨厌你的叫声。”读了这则故事,我知道了:我们不能胡乱地对别人妄加评论。

书是知识的海洋,让我们一起去遨游丰富多彩的海洋世界吧。

7.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名著 篇七

1.快餐文化的流行造成学生观念的偏差(以前从书上得到的,现在同样能从大众媒体中得到,没必要读书),思想的浅薄,同时挤占了学生读书的时间。

2.当前思想教育的滑坡,弱化了学生的责任感。学生普遍自我欲望膨胀,个性自由,很少关注名著这些话题。

3.现行教育体制使学生、教师一起远离名著阅读。现在文化市场上的语文阅读类书籍,大多被冠以“训练”、“教程”的名目,“阅读”这个名词也多半是与“教学”连缀在一起,其功利性就可想而知了。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课外阅读如果不遮上一层“为了学习、为了成绩”的面纱,就难以正大光明地出现在家长和学校面前。

因此,我们只能转变观念,谋求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努力,对学生课外名著阅读进行一些有益的指导。

一、降低名著阅读的难度

名著博大精深,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会让很多初次接触它的学生望而却步,这就要求教师要降低名著阅读的难度。第一,选择比较贴近初中生学习生活,能给人以情感熏陶和品德的启示、生活气息较浓、故事线索简单明了的作品,如文本推荐的《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等。第二,选择部分简写本来降低阅读量和阅读的难度。第三,选择文笔流畅、通俗、具有生活智慧和想象魅力的文章,如《伊索寓言》、《格林童话》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欣赏兴趣。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教师与其任凭学生在沙滩上踯躅徘徊,临海远望,以致一无所得,不如带他们一起下海。他们一旦尝到在书海畅游的乐趣,观赏到了书海美妙的景观,又怎会轻易上岸呢?

二、了解作者背景

在阅读名著之前,对作者的有关情况应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状况等),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其作品内容的阅读理解。如阅读《红楼梦》,应对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阅读《聊斋志异》,要了解蒲松龄的身世遭遇;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要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有的学生在答名著题时,连作者都想不起来,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这些都是对作者生平经历不甚了解的缘故。

三、理清故事情节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反映社会生活的。学生们之所以爱读名著,在于名著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吸引人的眼球,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长篇巨著,故事情节复杂多变,再加上作者创作手法的不同,因此,所以只有理清故事情节,才能把握全篇。如长篇小说《水浒传》,总的故事情节是写以一百零八将为首的英雄好汉们是如何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梁山走造反这条路的,但在每一回里,又根据各自情况的不同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九年级《语文》上册入选的《智取生辰纲》,就是节选该书的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里的“智取”就是故事的主要情节。

根据中考名著的特点,学生们还要学会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故事情节。

四、分析人物性格

名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我们为什么能够区分出他们呢?因为每个人物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特征。一部《三国演义》,描写人物多达千余位,但一说到足智多谋为蜀汉鞠躬尽瘁的军师,我们就知道此人是诸葛亮;一提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我们就知道是曹操。人物性格不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也就不尽相同。《水浒传》中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红楼梦》中刘姥姥“见笑”大观园,都是人物的性格使然。

另外,有的文学名著还就人物的性格配有相应的外号,最好也能记住,这对分析人物性格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黑旋风”是《水浒传》中李逵的外号,由此可以看出他“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性格特点;“凤辣子”是《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绰号,由此可以看出她性格泼辣。

五、以课文为引子,图书箱为钥匙

有的课文就是名著的节选,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阅读的引子,引导学生进入名著这神圣的殿堂。对这些课文,我们可用朗读、赏析、编演课本剧等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名著的内在魅力,激发起阅读整本书的强烈愿望。有的教材设有“图书箱”,对所推荐名著的作者的时代背景、内容梗概、作品价值、阅读方法等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为学生阅读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这些内容,用好这把打开名著大门的钥匙。

六、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

现代传媒产生了许多可以利用的资讯,这些资讯能拓宽学生的读书视野,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阅读名著。如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前,可先让学生从网上查阅笛福的生平资料及作品的背景介绍材料,这样读者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就会深入一些。在活动课上,我们可以播放根据名著《西游记》和《骆驼祥子》等改编成的电视剧或电影,让学生与名著进行对比,在比较中理解名著的内涵。

七、追求深层阅读,鼓励探究创造

仅仅停留在熟悉作品的故事情节等浅层次上的阅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阅读名著要能透过作品的文字表象,领悟作品的形象、情感、语言,从作品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阅读中我们可采用下列形式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1. 写读书笔记

阅读时,学生总会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平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把独特的感受及时地记入读书笔记本。优美词语、名言警句、精彩片段也可作为读书笔记的重要内容。另外,教师还可根据作品情况出一些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写成读书笔记。如读《西游记》后,我们可设计如下问题:⑴试概述《西游记》的故事情节。⑵孙悟空被唐僧赶回花果山之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试描述一下。⑶在唐僧师徒四人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说明理由。

2. 进行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

8.名著阅读伊索寓言 篇八

【关键词】名著阅读 精读 略读 速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并提出了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的任务。名著篇幅长、阅读量大,作为学生阅读引导者的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掌握合适的阅读方法,以提高名著阅读的效率。

一、精读

精读就是要静下心来认真细读文本,以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佳词妙句,弄清词语含义,理解文本内容,理清写作线索,理解作者主旨。精读时可结合做圈点、批注。

莫蒂默·阿德勒认为,一般书籍只要读一遍就能洞悉无遗,但名著却让人钻研不尽,它们是启发智慧的源泉。每一部名著都是作者精心酿造的美酒,需要读者去细细品味,名著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手法,深邃的人文精神,唯有精读才能领悟其魅力,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吸纳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阅读名著不仅是了解故事情节,更要感受其魅力,思考其内涵,领会其现实意义等。名著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体现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入思考。从鲁迅的作品中,我们可读到他对国民弱点、对社会现实的深沉思考。如《呐喊》《彷徨》无不体现鲁迅对当时社会的思考;在《阿Q正传》中作者借助阿Q思考国民的弱性;在《药》中我们可以看到愚昧的华老栓,看到鲁迅试图寻找拯救国民的良方;在《伤逝》中可看到出走的娜拉,并追问出走以后怎么办……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思考贵族阶级和俄国的前途,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表达对农奴制改革的理想。托尔斯泰是著名的心理刻画大师,只有认真阅读他的作品,不轻易放过一处细节描写,才能领略到他无与伦比的写作艺术。

指导学生精读,重在帮助学生鉴赏、体会名著中的重要细节,细读其中的精彩片段。其一,可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关注人物语言及语气的变化,不同人物对同一事件的反应等内容。如精读《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片段,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而宝玉问黛玉“妹妹可曾读书?”黛玉回答“些须认得几个字。”比较黛玉前后两次的回答,只因先前贾母说过众姐妹只认识几个字,不作睁眼瞎罢了。黛玉从贾母话中揣摩出贾府是不欣赏女子才情的。因而当宝玉问话时,只说自己认得几个字。从前后两次的问答中,能深深体会黛玉刚进贾府时小心谨慎的性格、寄人篱下的伤感。再如宝玉挨打的片段,也可通过黛玉和宝钗不同的反应来分析两人的性格差异等。

其二,可通过体会标点符号及修辞的运用等来引导精读。如《祝福》中关于四叔的描述用了基本一致但标点符号不同的三句话:“可恶!然而……”;“可恶!”;“然而……”第一句话表达了四叔对卫老婆子和祥林嫂婆家劫走祥林嫂的愤怒,却又觉得他们的行为符合封建礼法;第二句话表示对卫老婆子出尔反尔行为的生气;第三句话的潜台词是还能找到像祥林嫂这样能干的吗。通过精读这一细节,我们能体悟到四叔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封建卫道士的形象。

其三,还可适当地做圈点和批注。这样既能醒目地标出作品的重点,又能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如在阅读《欧也妮·葛朗台》时,可圈出表现葛朗台占有金子的强烈欲望及贪婪性格的词句,或有艺术特色的句子:“瞪”“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等词句。这样既能让学生欣赏优美的语言,品味奇妙的构思,感受名著的魅力,又能借鉴运用,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略读

略读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阅读方法。略读不是粗略地读,更不是忽略地读,而是要提纲挈领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写作技法。略读时要有所取舍,关注作品中的关键段和重点句,不要逐句逐词地读。略读的目的在于扩大视野,丰富阅历,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当名著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学生的语感会越来越丰富,思维会越来越开阔,阅读鉴赏、写作和表达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名著篇幅长,内容繁多,涉及面广,人物关系复杂,况且很多名著还需反复阅读才能理解,所以学生的阅读量很大,而高中生的学业繁重,心理压力很大,业余时间很少,所以大多情况下还是以略读为主。

指导学生略读,可引导学生先看目录和序文,再看正文,以便在阅读前对全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看目录,能大致了解名著的情节及主要人物,看序文能大致了解作者的创作缘由及表达的情感等。如巴金的《家》,正文前有一篇本人写的《激流三部曲》的总序。读该序文可知作者的写作缘由和爱恨悲喜的情感交织。阅读中就可围绕这些进行有重点的阅读。

对于正文的略读,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以把握作品的主旨。如阅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可引导学生思考圣地亚哥在返航中一次次地与鲨鱼搏斗,蕴含了老人什么样的精神?又如阅读鲁迅的《药》可思考“药”指什么,人血馒头真能治病吗?真正的良药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略读,很容易理解因群众的冷漠愚昧,带来革命者的悲哀的主题。

三、速读

速读即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率的阅读方法。与略读不同的是速读强调阅读的速度,即单位时间内的阅读量,花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信息量。这就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在快速的浏览中,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加快阅读速度与理解阅读材料并不矛盾,就像我们阅读一个字并不需要看清其笔画一样,对于词句的理解只要几个主要的字词映入大脑,大脑就能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语义。所以只要注意力集中,快速阅读并不会影响对文本内涵的理解。

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5部以上,《江苏省考试说明》列出24部名著书目。在学习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速读的方法非常必要。首先,要强调默读而不是朗读,默读有利于我们用心去体会和思考;其次,要注意不要反复浏览,即使遇到不理解的,也要等整篇或某一章节读完后再回过来读,避免眼睛不断来回转动;再次,要聚精会神地抓住关键词阅读,稍微的精力分散都会影响阅读的速度和效果。实践证明,运用速读,每天只要坚持15~20分钟就能读完《红楼梦》三章回的内容,40多天就能读完整部《红楼梦》或《三国演义》。《边城》《呐喊》《老人与海》等则只需几天就能读完。

名著阅读需要反复多次,第一遍可慢慢读,多次阅读时就可采用速读,既能加深印象,又能节省时间。此外,速读法也适用于阅读报刊杂志,这能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学生如能每天坚持定时定量阅读,就很容易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既能阅读大量读物,又不耽误考试升学,学生在忙而不乱中提高人文素养。

总之,名著阅读要选择合适的方法,精读、略读、速读各有特点,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阅读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综合运用各种阅读方法来提高阅读效率,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这不但能彻底改变学生功利性地去读名著压缩版的现象,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美]莫蒂默·阿德勒. 西方名著中的伟大智慧[M]. 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3] 叶圣陶、朱自清. 略读指导举隅[M]. 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8.

9.伊索寓言阅读题答案 篇九

①蚂蚁和蝉

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食呢?”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工夫。”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②两只口袋

普罗米修斯造人,给每个人挂上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恶行,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有别人恶行的口袋挂在前面,把另一只挂在后面。

③衔肉的.狗

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他于是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结果,两块肉都没有了:那一块没捞到,因为本来就没有,这一块也被河水冲走了。

④乌龟和老鹰

乌龟请求老鹰教他飞翔,老鹰劝告他,说他的本性根本不适合飞翔。乌龟再三恳求,老鹰便把他抓住,带到空中,然后扔下。乌龟掉到石头上,摔得粉碎。

⑤狐狸和葡萄

狐狸饥饿,看见架上挂着一串串的葡萄,想摘,又摘不到。临走时,自言自语地说:“这是酸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好逸恶劳的人结局往往是可悲的。

②人们总看见别人的恶行,却瞧不见自己的。

③人,不要太贪心。

④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

10.阅读伊索寓言心得体会 篇十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317个故事,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如背信弃义、贪得无厌等等,还为人们提供了许多亘古不变的人生经验、处事真理和生活智慧。如《断尾狐》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不要听信别人的话,要有自己的主见;《狐狸和山羊》告诫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

我最喜欢的是《好心帮倒忙的笨熊》。

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位隐士和熊交上了朋友,一次他在大树下睡着了,熊寸步不离的站在旁边保护着他。这时一只苍蝇飞来不停的骚扰隐士,熊怕朋友被惊醒,对苍蝇又是吹又是拍,可苍蝇就是不肯走,围着隐士飞来飞去,最后竟然落在了隐士的鼻子上。熊气坏了,心里想着一定要让朋友睡个好觉,于是举起石头就向停留在隐士鼻尖上的苍蝇砸去……苍蝇敏捷的闪开了,隐士却被熊的石头送进了天国。

读了这则寓言,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情:我和晓英是好朋友,我们每天都在一起玩,妈妈说,我俩都快穿一条裤子了。有一次,为了锻炼身体,我们一起做仰卧起坐,为了能让晓英做得更好,我坐在晓英的脚上,两手用力抱住他的膝盖。可是晓英做完后却嘟囔着腿有些疼,掀起裤管一看,才发现他的腿已经变红了,肯定是刚才我太用力的缘故。我和那只笨熊不是一样吗?本来想着帮助朋友,却给朋友带来了伤害,虽然晓英一直说没事,但这事还是让我觉得有些愧疚。我知道了与人相处,关心别人要讲究方式方法的。

11.让阅读名著成为习惯 篇十一

关键词名著 阅读 习惯 挫折 爱

这一部部精美的文学作品正是一份份精美的精神食粮,对于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的初中学生而言这些正是他们所或缺的。那么如何让孩子们主动地去学习去吸收这些知识,陶冶他们的情操,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以致养成好习惯,让孩子们喜欢读,爱读,成就他们的人生是最重要的。

一、艰难的开端

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上来对于自己的中学生身份还不是十分适应,一下子给孩子说要读几十万字的名著,而且还要做名著的笔记,感觉真是不可思议,是天方夜谭,唏嘘不止!但是我认真的和孩子们分析了实际情况:我们每天都读一点内容,再做一点笔记,每个周读一部分,做两页的笔记,就可以了,不用去管最后的几十万字。这样第一个周孩子们认真的完成了,做完后我在班里及时作了评价鼓励,第二个周也就坚持下来了,慢慢的孩子们也就不把这项“作业”当成负担了,在不经意间就习惯了阅读名著。

二、挫折中相“爱”

虽说孩子们都读了名著,也写了笔记,但是收上来一检查大多为应付作业,书写不认真,内容上只是停留于字面,没有理解文章的内容,更没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一些办法:

第一,在书写上划分等级,规范孩子的书写。

第二,提示孩子可以做一些和文章内容相对应的图片,争取做到图文并茂,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有的孩子领悟力比较强,做的比较优秀,我抓住这一点在点评时大力表扬,从版式设计,从图案设计,从色调搭配等方面评判,说他的优点,说他的好处。在第二次收上来时就有一大批的孩子做的很符合要求了。在第三次收上来时整体就有一个很大的进步!再后来所有的笔记都一个赛一个的精彩,学生有付出,有老师的肯定,积极性越来越高。学生的收获也十分的丰富。每隔一段时间我会举行手抄报大赛,主题由学生自己来定,但必须鲜明,这就要求学生对文章有自己的理解,能判断出重点,能熟练的选材,在版式设计方面还得再动一番脑筋。这样既对前一段时间的阅读做了一个总结又在无形中锻炼和提高了孩子的审美能力。

第三,针对内容我提出了要求一方面要有真实的感悟;一方面要注意文章语言的文学性,条理性。

再一次收上来时孩子的笔记有了变化,慢慢孩子的文章的感悟深刻了,语言流畅了,优美了。

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文学功底差的孩子还是不得法,感觉十分苦恼,不知如何去做,在做与不做,或者应付,与认真之间产生了由于,徘徊,活动进入了低谷。在苦闷中一个偶尔的细节激发了我的灵感,那就是在教学《理想》这一课时,孩子们通过不断地读,朗诵,自己读,同桌读,小组读,男女生比赛读,不但读出了感情,而且读出了韵味。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就想着能不能开展一次朗诵比赛,看一看《繁星春水》大家到底读懂了没。自己读,自己做点评,我提前分配好了小组,任命小组长,有小组长负责本组的参赛队员,大家一起打造本组的明星选手,替他出谋划策,选内容,选音乐,陪他排练,给他提出中肯的意见,帮助同学进步。同时每组还得派出一名同学做评委,我在课前给这些评委做了一下培训,从选材,音乐的搭配,到面部表情,朗诵的流利程度,是否看书,有没有动作等多个方面进行打分。还有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主持人。这个职位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众多孩子们最期望担当的一个职位,我利用孩子们的这个精神在全班中进行海选,看谁对文本最熟悉,看谁对内容理解最到位,看谁最能代表咱们班级就选谁,经过层层选举我们终于选出了最佳人选。活动一开展全班再次掀起了读《繁星春水》背《繁星春水》朗诵《繁星春水》的热潮,将轰轰烈烈的读名著运动再次推向高潮。比赛结束后我们还给优秀的孩子以奖励,我做了一个总结:凡是就怕认真二字,一旦我们认真了,困难也就变得十分渺小。以前我们看《繁星春水》时没有感觉,当我们认真走过后,再来看她时她像一位和蔼可亲的母亲,在我们的头上微笑的看着我们,让我们感到了童年的快乐,看到了自然的美丽,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感恩!理解了“这个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含义!

三、“爱”让我不能自拔

自从这次活动以后孩子们对阅读名著充满了期待的心情,我们适时的采取措施即每个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扩充孩子们的阅读量,每当到了阅读课时同学们早早的就把自己喜爱的书放在桌子上,有的不等上课就已经进入到了自己的世界中了,有的还说“老师音乐!”

每当一部书读完后我们会举行一次小结,大家谈谈自己看了这部书的感想,收获,进行交流,如在读了《昆虫记》后孩子们对于法布尔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当这个老头在六岁时抱起外婆家的那只大白鹅就已经注定了自己的人生是要这样度过的!在昆虫的世界里我们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人生,看到了世界!说自然界里有弱肉强食的规律,那在人的世界里也不例外,虽说有人文的关怀,有对弱者的关注,救助,但是我们没有人愿意当被救助者,被关怀者,都在争取作为对世界,对社会有用的人,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拥有 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都争当强者!

12.以读书笔记深化名著阅读 篇十二

但是,在教学实际中,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却令人担忧,集中表现在阅读主动性的缺失,不愿意阅读或者只是功利地为了应付考试;阅读收获的缺失,在阅读过程中缺少思考的过程,只是机械地记忆,无法呈现对内容个性化的理解;阅读指导的缺失,教师往往只是让学生去看,却没有过程的指导监督和评价。于是,初中生名著阅读就变成了为考试而阅读的“假阅读”。

寻找对策 ,改变目前语文名著“假阅读”现状,让学生真正捧起经典阅读,沐浴名著芬芳,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应该有的良知和职责。如何引导学生走进名著的世界,让学生对名著进行“真阅读”?笔者结合教育实践中指导学生所写的有关《骆驼祥子》这一名著的读书笔记案例,认为可以尝试用“概述式读书笔记———感悟式读书笔记———鉴赏式读书笔记”三维一体的读书笔记写作来解决。

一、以概述式读书笔记为基础,引导学生把握文本内容

【示例】《骆驼祥子》概述式读书笔记

祥子的生活经历:祥子由农村来到北平,开始做苦工,进而转做拉人力车。祥子辛苦节用三年买了新车。由于战乱,他连人带车被拉走,逃出来时捡到三只骆驼。他卧病在床,却不停地叫骆驼,就得了“骆驼祥子”这个绰号。他到“人和厂”刘四爷处租车拉,非常想有自己的一辆车,刘四爷的女儿虎妞喜欢他,并引诱了他。他不情愿与虎妞好,到曹先生家替他拉包月的人力车,此时虎妞找来,骗他说她已经怀孕了,并把寄存在她父亲那里原三十多块钱还给他,还设计要让祥子娶她。由于曹先生被疑是社会主义者,受到监察,全家出走,祥子也受到他曾经救过的孙侦探的敲诈,三十多块钱没有了。刘四爷办寿,刘父女闹矛盾,虎妞说她已经怀有祥子的孩子,但刘四爷不承认,更不想让祥子得到他的财产。虎妞诱逼祥子结婚后,搬到贫民小院,但虎妞不愿意下苦力,想占有其父亲的财产,但刘四爷却处理了他的产业离开了,她的计划落空了。祥子坚持拉车,自食其力,虎妞替他买了车,其间小院来了小福子 (小福子被其父卖给军官,军官走后回娘家,照顾其父与两个小弟,祥子觉得她强过虎妞),在拉车时,祥子也病倒过,他开始注意到了自己身体的重要。虎妞难产,母婴双亡,祥子卖掉了车给虎妞安葬,钱财最终花得没有多少了。小福子欲与祥子亲近。他又继续租车拉,后来替夏先生拉包月,遇到与夏姨太的绯闻。再找到曹先生,谈起小福子。回到其原住处,小福子不见了,又到处打听小福子的消息。最后得知小福子被迫入妓院,不堪受辱上吊身亡。祥子自虎妞死后的恶习更浓了,渐渐堕落了,后来吃喝嫖赌样样都来,成了社会的一个蛀虫。

这是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名著进行全面阅读基础上所要求完成的一篇较为典型的概述式读书笔记。当然,这也是笔者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稍加修改的结果。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这一读书笔记围绕祥子这一中心人物,将作品中的主要情节内容已经加以完整的概述。

学生如果要完成这样一篇概述式读书笔记,前提必定是先认真阅读作品,了解与祥子相关的每一个故事情节,然后概括、提炼,最后才能下笔成文。

笔者认为:完成概述式读书笔记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时,首先需要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既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进行阅读,又让学生在阅读后对情节内容有了思考、梳理、概述的过程,真正走进文本内容。

二、以感悟式读书笔记为核心,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涵

【示例】《骆驼祥子》感悟式读书笔记

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

他好像能忍受一切委屈,但性格中也蕴藏着反抗的要求。他在杨宅的发怒辞职,对车厂主人刘四的报复心情,都可以说明这一点。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也正是不安于卑贱的一种表现。他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刘四的六十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都说明他所认为的“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并不是想借此往上爬,买车当车主剥削别人。他所梦想的不过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这是一种虽然卑微、却是正当的生活愿望。

作品描写了他在曹宅被侦探敲去了自己辛苦攒来的积蓄以后,最关心的却是曹先生的委托,就因为曹先生在他看来是一个好人。还描写了他对于老马和小马祖孙两代的关切,表现出他的善良和正直。他的悲剧之所以能够激起我们的同情,除了他的社会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这些性格特点也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像这样勤俭和要强的人最后也终于变成了头等的“刺儿头”,走上了堕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黑暗的社会腐蚀人们心灵的罪恶。作品写道:“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又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老舍正是从这样一种认识出发,怀着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写下这个悲剧的。这就使这部作品具有激愤的控诉力量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灵深处。

这是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引导学生在完成对名著第一遍阅读、写好概述式读书笔记基础上,着手写作的一篇感悟式读书笔记。同样,笔者对学生的原始作品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在完成这篇感悟式读书笔记时,对作品进行了第二次阅读,同时查阅了相关的评论性资料,完成了对作品内涵的深层次思考。

阅读的本质是对话,只有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考与作品的内容进行深入对话,达成对作品人物个性形象、思想主旨的理解,甚至是个性化解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而感悟式读书笔记在笔者看来,就是让学生在对作品再阅读的过程中深入思考,实现真阅读的具体物化。这应该作为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时的核心方式。

三、以鉴赏式读书笔记为外延,引导学生汲取写作经验

【示例】《骆驼祥子》鉴赏式读书笔记

作者在小说中通过多种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呈现人物的心理状态,来反映其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集中表现在通过祥子在不同情况下对于车的态度来表现他对于车的感情:第一次买车时,他手哆嗦得厉害、几乎要哭出来,这是以动作、情态写心理。买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抢走以后,他攥紧了拳头,说了一句话:“我招谁惹谁了?”这是从语言写心理。而有时又通过作者直接的评价,指出心理的变化,他刚买新车不久,就被军阀的大兵连人带车都拉了去。这样的社会现实使他感到愤怒和悲哀:“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而在眼看自己无法实现理想的时候,作者又写道:“对于车,他不再那么爱惜了。”这表现出对生活失望的心理。作品就是这样通过对祥子一系列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真实地反映了祥子与环境奋斗而终于被环境所征服的全部过程。

这是笔者在教育实践中结合写作指导,引导学生完成的一篇鉴赏式读书笔记。它以人物描写的方法为切入口,结合原著内容对通过多种人物描写方法揭示人物心理做出了具体的鉴赏和评价。要完成这样一篇读书笔记,学生首先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寻找到恰当的鉴赏角度,然后对作品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最终形成文字。

在笔者看来,鉴赏式读书笔记是对名著写作特点的一次探究,目的是让学生在对名著内容又一次深入阅读的基础上,借鉴某些写作技巧,为提升自我的写作能力服务。

我们经常说:每一篇课文都是经典,都应该成为指导学生写作的模板。那么,作为经典名著,我们又为何不充分利用,让其为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服务呢?不可否认,鉴赏式读书笔记写作对初中学生来说似乎显得要求较高。但是,教师如果能在教育实践中结合名著阅读指导学生选择与初中写作要求相符合的角度尝试撰写,笔者相信,这不但能实现学生多角度名著阅读,而且能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上一篇:物业公司客服主管的竞聘演讲稿下一篇:家政服务公司组织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