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教学论文

2024-07-12

财务管理教学论文(共8篇)

1.财务管理教学论文 篇一

财务管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论文

财务管理学科以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等相关知识为基础,涉及的知识领域十分广泛。同时,该学科又需要采用具体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等方法以解决企业实际的财务、金融问题,属于应用型学科。这就要求财务管理的教学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充分重视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要实现新时代的财务管理教学目标,必须加强案例教学。

一、财务管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学生通过案例教学掌握的财务管理理论是内化的知识。传统的听课、复习、考试等教学环节,对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理论知识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正面的、平铺直叙的接受往往并不代表真正的理解。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有针对性地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这就要求他们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从而加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可以促进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除此之外,案例教学还具有有效组织和加工知识的功能。财务管理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多纬度的学科,而案例教学法通过促进师生间的相互讨论,使他们对案例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并对原有的知识加以整合,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2.案例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两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单纯从这个角度说,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促使学生寻找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而且,案例教学法不重视得出正确答案,而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倡导发散型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因而可以不断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不断向学生‘加压”的学习机制,学生扮演着一个积极的参要的参考资料,对相应的思考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写出发言提纲。这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提倡全体学生高度参与,学生是主体,而教师要引导讨论并且让学生就其观点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交流辩论,达到取长补短和不断进步的目的。案例教学法的目的不是达成共识,而是相互启发借鉴、学习和交流,吸取别人的合理意见,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从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劝说、聆听等人际交流与沟通技能。而在案例讨论之后要写出分析报告,这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4.案例教学能促使教师提高基本业务素质和科研攻关能力。哈佛大学的艾略特指出,大学的真正进步必须依赖于教师。同样,组织案例教学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要具有善于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气氛和环境的引导、主持、控制等综合能力。这就促使教师必须深入到财务管理实际中,不断学习,以充实、提高自己。

基于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对教师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角色定位的研宄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在案例准备阶段,教师是总设计师兼实验员

实行案例教学,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作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实施者,教师需要在财务管理课程开课之前制定一个详细、周密的案例教学总计划,包括本课程计划安排教学案例的总个数、各个案例的教学时间等。此外,教师还应为每个教学案例制定一个具体的案例教学组织计划,包括案例类型、案例来源、向学生发放案例素材的时间、案例讨论的具体组织步骤、案例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案例讨论地点等。选取案例时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选取的财务管理案例具有目的性和启发性。进行案例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良好的案例至少应该能使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并能利用课程中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好的案例还必须蕴涵一定的问题,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越能诱人深入,给学生留下的思维?空间就越大,教学效果就越好。

2.选取的财务管理案例具有时效性。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例如,财务管理的目标在我国就经历了从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每股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及最近比较流行的经济增加值最大化或者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过程。财务管理目标不同,管理方法也会有差异,在过去一个特定的时期内非常经典的案例放到现在可能就失去了实际意义。所以教师所选的财务管理案例要能够适应现实的环境。

3.选取的财务管理案例具有亲切性。这里所说的亲切性,是指财务管理教学案例要尽量来自于学生所能感知或接触到的现实问题。比如说,在讲到资金的时间价值时,可以利用房地产公司向购房者提供的按揭贷款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根据复利或年金的知识计算购房者在全部还款期内实际还款的现值,并与直接用现款购房的方案相比较,计算其中的差异得失。同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如房贷政策的变化、提前还贷等让学生举一反三。

三、在案例讨论阶段,教师可以尝试多种角色

教师在案例讨论阶段的任务有三个:一是检查学生对案例的了解程度,并予以评判。二是调控课堂的氛围。随着学生见解的增多和新观点的不断出现,教师可以突出学生的不同意见,激发学生的批评性意见,让讨论更深入。三是监督检查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分析学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是否解决了案例中所反映的所有问题,是否学会了相互信赖、相互学习。而一堂案例教学课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就取决于教师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现场的发挥。在执行这些任务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扮演以下角色:

1.观众式。这种角色是假定学生已经认真预习过案例,并且充分了解了有关资料,对财务管理案例中探讨的相关问题产生了兴趣并愿意进行讨论,学生能联系相关理论陈述自己的观点。在这些前提之下,教师的课堂角色基本上就是非指导性的,几乎不参与,而是让学生自己充分发挥,对学生的见解可不发表任何意见,不带任何判断和感情色彩,也没有‘好”、“坏”、“对”、“错”的评判。在案例课最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课上的各种观点、所做的分析和各种结论性认识。不同的学生从这样一堂课中得到的东西可能是很不一样的,通常这一类型的课比较适宜基础较好、积极性高的学生。

2.教练员式。在这种角色下,教师所担负的主要任务有: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识案例及其所反映的问题的重要性;②把案例与课程中的其他内容联系起来;③监督案例分析的情况,通过探宄、提问等挖掘出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了解学生的思路,提供相关的资料。

3.场上核心式。这种角色下的教师就像足球比赛中的场上队长一样,在组织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起关键作用。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财务管理氛围且投入其中,享受财务管理学习带来的快乐,教师与学生一起亦教亦学。

4.示范员式。这种角色下的教师往往认为他们分析案例的效率要比学生高很多,因此,对学生来说,观看这种经验丰富的示范本身也是一个经验学习过程。其实,在很多时候,创新是从模仿开始的。观看示范之后,学生可以模仿示范者,在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情境时举一反三。教师通常采用的方法类似传统的课堂传授,由他们向学生演示、讲解、分析,率领学生把财务管理案例中的材料涉猎一遍。教师找出问题的关键,确定问题的轻重缓急,把案例层层分解,给出‘正确”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角色基本上是被动的,其主要针对的是参与热情不高、基础不佳的学生,同时也是受目前财务管理教学课时不足等相关因素影响所致。

在课堂中无论教师选择扮演哪一种角色,都必须遵循两个重要原则:①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且根据学生的变化随时变换教师的角色。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单一地只扮演一种角色,而是要在多种角色之间转换,因为外界环境总在不断变化,学生也在不断变化,当教学无法顺利进行下去时,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并适时干涉;当学生能够胜任且非常有表现欲望时,就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尽量减少教师的影响力,让他们可以自由发挥。②无论学生站在哪一个角度看问题,教师都必须比学生站得更高。不管教师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如何,都必须对学生探宄的案例以及与此相关的观点了如指掌、成竹在胸。

四、在案例总结阶段,教师是发言人

讨论结束后,教师一般都要做简短的总结。总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学生讨论情况的总结,如学生讨论发言是否积极、争论气氛是否热烈、分析与讨论问题是否深入透彻等;二是对案例本身的讨论总结,还可以针对与案例有关的资料做一个简短的演讲,将所讲的内容与经验结合起来,使枯燥无味的课堂讲授重新具有活力。

五、在成绩评定阶段,教师是记录员和考核员

案例教学课必须有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每个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与其课程考核成绩挂钩。案例分析成绩的评定取决于学生事前的准备、讨论时的参与及事后的总结。教师在案例教学课堂组织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记录下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便给他们打分。我们可以将整个课程的成绩分项记分,并且突出案例教学的特点,具体包括笔试成绩(占60%)、案例分析(占20%)、作业成缋:占15%)和出勤(占5%),而且在笔试中应增加案例分析类题型。这种评价方法突出了案例分析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实践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财务管理教学论文 篇二

目前,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 财务管理案例缺乏实用性、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和财务管理考核机制不合理三个方面, 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 财务管理案例缺乏实用性

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缺乏实用性制约着财务管理教学的发展。财务管理案例缺乏实用性,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缺乏最新的财务案例。二是财务管理中的案例教学缺乏针对性强的财务案例。三是财务管理案例没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四是财务管理教学中所列举的案例中积极正面的案例较少。以上这些因素都无法发挥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作用, 使得财务管理案例缺乏实用性。

(二) 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财务管理教学的好坏。案例教学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 财务管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的现象。在财务管理教学中, 财务管理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 不愿意自己思考问题, 财务管理在案例教学过程中, 财务管理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使财务管理案例教学陷入困境。

(三) 财务管理考核机制不合理

财务管理考核机制不合理, 也是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财务管理教学中, 考核方式对财务管理的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就目前而言, 在考核方式上, 财务管理考核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传统的考核方式, 即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闭卷考试成绩构成。这种死板式的考核方式容易约束考生的思维。第二种考核方式是教师给学生命题或给学生提供一个案例, 让学生在课下自行完成, 这种考核方式学生常常是交过来的报告有很多“拷贝版”, 以上两种考核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完善财务管理考核机制势在必行。

二、解决财务管理案例教学问题的对策

在财务管理教学中, 为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教学水平, 针对上述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解决财务管理案例教学问题的对策, 可以从增强财务管理案例的实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合理优化财务管理考核机制三个方面入手, 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一) 增强财务管理案例的实用性

增强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实用性, 是提高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 教学案例的实用性是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取多种方式拓宽案例获取渠道的方式, 选择具有实用性的财务管理案例, 可以促进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教学中更好的实施。增强财务管理案例的实用性, 不仅要获取经典的案例教程, 而且还应积极引进与财务管理相关的案例。与此同时, 对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教师而言,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财务管理案例, 从现实生活中获取案例素材。

(二)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影响较大。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可以有效提高财务管理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把握好三个环节。首先, 在案例教学前, 教师应作大量的准备工作, 包括预先发放案例, 要求学生熟悉案例中所涉及的财务知识。其次, 在课堂组织环节, 每个案例设计的问题数量应该至少等于小组人数, 使每个人最终都得以发言。最后, 在案例教学进行时, 教师要具有启发、引导的能力, 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财务管理知识。

(三) 合理优化财务管理考核机制

合理优化财务管理考核机制是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 合理优化财务管理考核机制, 可以采取平时讨论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考核中, 财务管理教师需要加大对课程中案例分析和讨论的考核力度, 加大财务管理案例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比重, 具体考核办法可以是教师在每次讨论完后进行评定, 然后公布。另外, 期末考核也可以采用案例讨论的方式, 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就一个问题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以达到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考核的目的。

三、结语

总之, 财务管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 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应增强财务管理案例的实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理优化财务管理考核机制, 不断探索财务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策略。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财务管理教学水平的提高。

摘要: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财务管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教学质量和水平。如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是当前财务管理教学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 研究财务管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财务管理中的案例教学为切入点, 在分析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探讨了解决财务管理案例教学问题的对策, 以期为财务管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管理,教学,案例教学

参考文献

[1]周剑涛.本科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陕西教育 (高教版) , 2008, (8) .

[2]郑海英.教师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与控制[J].会计之友 (下旬刊) , 2009, (6) .

3.财务管理教学论文 篇三

【关键词】 案例教学;财务管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0-01

财务管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是经济管理学科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财务、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学好财务管理这门课程,无疑将为经济管理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石。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指导教学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寻找理论和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W.B.Doham)推广,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我国。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对推进教学改革、实现素质教育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为何需要案例教学

首先,财务管理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又是一个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从财务管理的发展进程来看,财务管理理论是建立在应用实践基础上的,是随着具体应用实践的不断总结而从会计学中独立出来的学科。教学中不可能事先把所有涉及到的学科知识重新讲解或复习,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案例的分析研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巩固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其次,可以从企业发展实践中总结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真实案例,这些案例可以反映出事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研究这样的案例既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又容易使学生接受,从这些案例中总结出的结论对学生的影响更深刻。第三,使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经过查找准备、参与讨论、分析思考等一系列自发性学习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案例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的兴趣,有助于知识、理论的吸收内化。采用案例教学法,实现教与学两方的良性互动,增强教学的可接受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财务管理教学的实际应用中,案例分析已经渗透到了每个章节里。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的文献检索、阅读分析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也能使学生在自学和创新能力上得到较大提升。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一些问题急需要我们去解决,例如案例的选取、案例的分析角度和案例的分析方法等。教师在课堂中如果只给学生介绍背景知识和主要内容,让他们在课下进行讨论,那么学生可能不会很好的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所以,财务管理的案例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

1、案例选取不恰当。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寻找、合理地选择正在发生或刚刚结束的案例,使案例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及时性。综合性,也就是说选择的案例应该能够考虑到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并能将现代管理理论充分地反映出来;而实践性,是说选择出来的案例要能够结合实际背景,一方面要考虑到财务管理项目的实际运作问题,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财务管理的系统理论,注重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及时性,也就是说选择的案例,要紧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要分析解决企业正在或刚刚发生的事件。

2、教学方式呆板。虽然现在科技很发达,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使用传统的“垃鸭式”的教学模式,课前准备好案例,课堂上给学讲解相关的课件,基本都是按照传统的套路来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很少让学生参与其中,不能亲身参与一些教学内容的实践,学生体会不到参与感,久而久之,对学习的主动性也会有所下降,影响了教学效果。

3、实验环境缺乏。随着经济的快速的发展,行业的竟争也越来越激烈,对成功的企业的案例的总结也越发困难。很财务管理实训软件的开发商,他们只注重基础课程的开发,而不太注重案例实训软件的开发,致使案例软件在教学中比较匾乏。目前,很多高校教师仍采用传统模式,以讲授为主,很少对学生进行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即使在实验室上实训课,学生也只能走马观花,简单的了解一般程序,并不能深入的研究分析。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制约着财务管理案例的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只有对案例教学的模式进行适当地变革,利用有限的案例和丰富的教学形式,把教学、案例的使用与研究、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使案例教学得到显著的提高。

三、案例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1、教师安排案例并自行讲解分析,这种方式是教师课前自行组织整理案例,课堂讲解案例内容,阐述相关理论和应用意义,从而加深学生对该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一般来说,这类案例一般是有针对性的,主要针对理论知识,是把理论内化到实践中去,案例起到例证的作用。

2、教师安排案例由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这种方式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这种案例一般篇幅较长,信息较完全,对案例的分析时,要求熟悉相关理论,学生先认真阅读案例、独立思考问题,随后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成员积极探讨,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此过程教师不进行干涉;接下来是小組发言,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阐述他们的分析结论和解决方案,其他小组可就其结论、方案进行提问,通过小组间的互相探讨、启发,逐步达到大体一致的认识、意见或结论。这一过程要求教师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氛围,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在案例讨论中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使案例讨论紧紧围绕中心问题展开,但不要轻易参与争论;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分析讨论的结果作出高度总结。

3、教师提出命题,由学生组织案例学生进行分析。这种方式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自搜集相关信息、了解市场动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的具体内容安排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只提供方向和指导性意见。例如,在讲完财务活动的筹资活动后,让小组讨论“三峡水电站建设筹资”。随后,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知识,然后,小组范围内讨论,形成一致意见;接下来,教师安排小组轮流向全体同学发表小组观点;最后由老师点评、讲解。

四、如何实施案例教学

1、针对教学目标,精选案例。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一定要明确通过案例教学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以及要解决的问题和想要取得的效果,这是案例教学组织实施的基础与关键,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朝着既定方向努力。案例确定之后,案例信息的掌握程度成为关键一环。许多案例往往涉及一些较为复杂而隐蔽的论题,只有花费大量精力进行阅读分析才能理解案例的重点,才能抓住案例中的关键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案例讨论进行精心的准备。另外,要设计好目标问题。题目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案例的内容来确定。注意目标问题要有启发性、诱导性、可争论性。目标问题的选择要有利于使学生通过思考、分析、讨论、争辩进一步深化所学书本理论知识。

2、选择案例的讨论方法,营造学习氛围。在選择好教学适用的案例后,教师要仔细研究案例,结合学生现状设计好案例教学工具,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比如:是分组讨论还是辩论或者是角色模拟,是引述案例还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选择声像、图片资料等等。在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创造和维护良好的讨论环境和气氛,使学生能充分讨论、争辩。讨论气氛越活跃越好,发言的同学越多越好。为了让讨论、争辩能充分展开,教师不要轻易参与争论,要积极鼓励那些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同学发表意见。对于那些观点不成熟或不正确的同学发言也不要轻易否定,以免打击积极性。

3、讨论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做好总结。需要注意的是管理中的案例解决不是只有唯一标准答案,老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不能进行简单的对与错判断,而应从学生分析步骤的合理性、决策依据的充分性、结论推断过程的逻辑性、思维的创新性等方面给予综合评价,这样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课后要总结整个教学过程,总结学生讨论发言是否积极,争论气氛是否热烈,分析问题思路是否恰当,分析讨论问题是否深入透彻等等,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改进依据。

4、案例教学要与其他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好处很多,但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比如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不能普遍适用于所有的课程;对于课时紧张的教学计划,会占用较多课时,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因此,需要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其它教学法的关系。比如把案例教学与传统的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案例教学一定要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只有理解透彻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才能充分开展案例讨论,取得实效;再比如案例教学尽量把学校与产业部门相结合。一方面,把案例所涉及的实际企业人员请到大学讲台上共同探讨案例;另一方面,组织师生到案例所涉及的实际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增强感性认识。这种多个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另外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相结合。二者都要通过一定的事例来说明一定的理论,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但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能力的一种方法,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居于主要地位;而举例则是辅助教师说明问题的一种手段,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居于主要地位。二者各有侧重,不可简单地视为等同。

五、结论

案例教学自从提出后,迅速地被广大教师所喜爱并使用,证明案例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特别在财务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优势显得尤为突出:深奥的理论、繁碎的知识内容,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案例教学未来不仅会在财务管理教学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在其它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教学中也会越来越多地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张海慧.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5.06

[2]常颖,陈立群.关于会计案例教学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4.05

4.财务管理教学大纲 篇四

一、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规范名称为“财务管理”,为会计学专业、审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时对财务工作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

在借鉴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同时,充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财务的特点,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了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总论、财务管理价值观念、财务分析、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股利分配管理。

(四)教学时数 68学时。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六)面向专业

本大纲面向会计学、审计学专业,其它专业开设财务管理课程参照本大纲执行。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总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有关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为理解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和学习以后各章节的内容奠定基础。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财务、财务管理的概念;掌握财务活动、财务关系的含义与类型;掌握财务管理的目标;了解财务管理的原则和环节。

(二)教学内容

本章的教学内容为财务管理的概念;财务活动、财务关系的含义与类型;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原则和环节。重点与难点:本章学习重点应放在掌握财务管理概念,目标的理解和原则方法上;难点为财务活动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财务关系及其协调,目标的确立和计量问题。

第一节 财务管理的概念

一、企业财务活动

1、企业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2、企业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3、企业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

4、企业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

二、企业财务关系

1、企业同其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2、企业同其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3、企业同其被投产单位的财务关系

4、企业同其债务人的财务关系

5、企业内部各单位的财务关系

6、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7、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1、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关系

2、财务管理与企业各方面具有广泛联系

3、财务管理能迅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概念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特点

1、财务管理目标具有相对稳定性

2、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多元性

3、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层次性

三、对财务管理目标主要观点的评价

1、利润最大化

2、股东财富最大化

3、企业价值最大化

第三节 财务管理的原则

一、有关竞争环境的原则

1、自利行为原则

2、双方交易原则

3、信号传递原则

4、引导原则

二、有关创造价值的原则

1、有价值的创意原则

2、比较优势原则

3、期权原则

4、净增效益原则

三、有关财务交易的原则

1、风险—报酬权衡原则

2、投资分散化原则

3、资本市场有效原则

4、货币时间价值原则

第四节 财务管理的环节

一、财务预测

二、财务决策方法

三、财务计划

四、财务控制

五、财务分析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课堂面授、讨论、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资源。

(四)教学时数 8学时

第二章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两个基本观念,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对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这两个观念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熟练掌握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掌握风险与报酬的关系,以及风险的基本衡量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本章的教学内容为时间价值的概念、复利终值与现值、年金终值与现值、风险报酬、单项资产的风险衡量及证券组合的风险报酬。重点与难点:本章学习重点应放在掌握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相关内容与计算方法上,难点为时间价值的本质,应用,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及其测定。

第一节 时间价值

一、时间价值的概念

二、单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三、复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1.复利终值 2.复利现值

四、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1.后付年金 2.先付年金 3.延期年金 4.永续年金

五、贴现率的计算(内插法)六、一年内多次复利时间价值的计算

第二节 风险报酬

一、风险报酬的概念

1、风险的概念

2、风险报酬(风险收益)的概念

3、投资报酬率的构成二、单项资产的风险衡量

1、概率分布

2、期望报酬率

3、离散程度(1)标准离差(2)标准离差率

三、证券组合的风险报酬

1、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

2、系统风险的衡量—β系数

3、证券组合的风险报酬

4、风险和报酬率的关系—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课堂面授、讨论、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资源。

(四)教学时数 12学时

第三章 财务分析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财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评价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的各项指标的计算和应用及杜邦分析法。

(二)教学内容

本章的教学内容为财务分析概述、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杜邦财务分析体系。重点与难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与研究,应当深入理解财务评价的基本指标体系,熟练分析和判断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指出企业财务状况现存的问题,做出正确的评价结论。

第一节 财务分析概述

一、财务分析的作用

1、财务分析的概念

2、财务分析的作用

二、财务分析的目的

1、不同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

2、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

三、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四、财务分析的程序

五、财务分析的方法

1、比较分析法

2、比率分析法

第二节 偿债能力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

2、速动比率

3、现金比率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与股东权益比率

2、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

3、利息保障倍数

三、影响企业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第三节 营运能力分析

一、存货周转率

二、应收账款周转率

三、流动资产周转率

四、固定资产周转率

五、总资产周转率

第四节 获利能力分析

一、资产报酬率

二、股东权益报酬率

三、销售毛利率与销售净利率

1、销售毛利率

2、销售净利率

四、成本费用净利率

五、上市公司的财务比率体系

1、每股收益

2、每股股利

3、每股净资产

4、市盈率

5、股票获利率

6、市净率

7、股利支付率与留存盈利比率

8、股利保障倍数

第四节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一、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二、杜邦体系的核心指标----权益净利率

三、权益净利率的分解

四、提高权益净利率的途径

五、杜邦分析图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课堂面授、讨论、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资源。

(四)教学时数 9学时

第四章 筹资管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筹资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企业资金需要量预测的基本方法,掌握各种筹资方式的基本内容和优缺点。熟练掌握个别资本成本、综合资本成本,理解财务管理中的杠杆原理,熟练掌握各种杠杆系数的计算及与企业风险的关系,重点理解和掌握资本结构的意义及基本决策方法。

(二)教学内容

本章的教学内容为企业筹资的基本概念、筹资预测、权益资本的筹集、债务资本的筹集以及混合性资本的筹集、资本成本、杠杆的利益与风险、资本结构决策。重点是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筹资的优缺点;个别资本成本、综合资本成本的计算;杠杆系数及资本结构决策。难点是杠杆的风险与收益的理解,最优资本结构决策。

第一节 筹资概述

一、企业筹资的目的(动机)

1、设立筹资

2、扩张筹资

3、调整筹资

4、混合筹资

二、企业筹资的基本原则

1、效益性

2、合理性(规模、结构)

3、及时性

4、合法性

三、企业筹资的分类

1、权益筹资与债务筹资

2、长期筹资与短期筹资

3、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

4、内部筹资与外部筹资

四、企业筹资渠道与方式

1、企业筹资渠道

2、企业筹资方式

3、企业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的配合

五、企业资金需要量预测----销售百分比法

第二节 权益资金的筹集

一、投入资本筹资(吸收直接投资)

1、投入资本筹资的含义

2、投入资本筹资优缺点

二、发行普通股

1、股票的分类

2、普通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3、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

第三节 债务资金的筹集

一、银行借款

1、长期借款的种类

2、银行借款的信用条件

(1)授信额度

(2)周转授信协议

(3)补偿性余额

3、银行借款筹资的优缺点

二、发行债券

1、债券的基本要素(1)面值(2)利率(3)期限(4)价格

2、债券的种类

3、债券的发行价格

4、债券筹资的优缺点

三、融资租赁

1、租赁的种类

2、融资租赁的形式

3、融资租赁租金的确定

4、融资租赁筹资的优缺点

四、商业信用

1、商业信用的形式

2、商业信用条件

3、商业信用筹资的优缺点

第三节 混合性资金的筹集

一、发行优先股

1、优先股的种类

2、优先股东的权利

3、优先股的性质

4、优先股筹资的优缺点

二、发行可转换债券

1、可转换债券的种类

2、可转换债券的特性

3、可转换债券的的转换

4、可转换债券筹资的优缺点

三、发行认股权证

第四节 资本成本

一、资本成本的概念与作用

1、资本成本的概念

2、资本成本的性质

3、资金成本的作用

二、个别资本成本

1、长期借款资本成本(不考虑时间价值)

2、债券资本成本(不考虑时间价值)

3、优先股资本成本

4、普通股资本成本(1)股利折现模型(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3)风险溢价模型

5、留存收益资本成本

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综合资本成本)

1、综合资本成本的含义及计算

2、影响综合资本成本的因素(1)个别资本成本(2)资本结构

3、综合资本成本计算中权数的选择(1)账面价值权数(2)市场价值权数(3)目标价值权数

第五节 杠杆利益与风险

一、基本概念

1、成本习性及分类

2、边际贡献

3、息税前利润

4、普通股利润

二、经营杠杆(营业杠杆)

1、经营杠杆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2、经营杠杆的计量---经营杠杆系数

3、影响经营杠杆的因素

4、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

三、财务杠杆

1、财务杠杆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2、财务杠杆的计量---财务杠杆系数

3、影响财务杠杆的因素

4、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

四、复合杠杆(联合杠杆)

1、复合杠杆的概念

2、复合杠杆的计量---复合杠杆系数

3、影响复合杠杆的因素

4、复合杠杆与复合风险(总风险)

第六节 资本结构

一、资本结构的意义

1、资本结构的概念

2、资本结构的种类

3、资本结构的意义

4、最优资本结构

二、资本结构的决策方法

1、EBIT—EPS分析(每股利润分析法)

2、资本成本比较法

三、影响资本结构的其他因素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课堂面授、讨论、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资源。

(四)教学时数 15学时

第五章 投资管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投资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固定资产投资的现金流量分析、固定资产投资评价指标的计算及应用,掌握债券和股票投资估价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

本章的教学内容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概述、现金流量、投资决策指标、债券和股票的估价等。重点与难点:本章学习重点应放在掌握对内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指标以及对外长期证券投资收益率的计算方法上。难点为不同决策分析指标的优缺点以及对比分析,证券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的应用和改进问题。

第一节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一、固定资产投资的概述

1、固定资产投资的分类

2、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

3、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程序

二、固定资产投资的现金流量

1、现金流量的构成

2、现金流量的计算

3、投资决策中运用现金流量的原因

三、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

1、投资回收期

2、会计收益率

四、贴现现金流量指标

1、净现值

2、获利指数

3、内含报酬率

4、贴现现金流量指标的比较

五、投资决策指标的应用

1、固定资产更新决策

2、资本限量决策

第二节 证券投资决策

一、证券投资的目的

1、短期证券投资的目的

2、长期证券投资的目的

二、债券投资

1、债券投资的特点

2、债券的估价

三、股票投资

1、股票投资的特点

2、股票的估价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课堂面授、讨论、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资源。

(四)教学时数 12学时

第六章 营运资金管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的功能和成本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最佳现金余额的确定、信用政策的制定和经济订货批量的确定等方法。

(二)教学内容

本章的教学内容包括:营运资金概述、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重点与难点:本章学习重点应放在掌握营运资金的概念及其特点,各项流动资产的界定以及管理方法

上。难点是最佳现金余额的确定,信用政策的制定以及存货模型的确立问题。

第一节 营运资金概述

一、营运资金的概念

二、营运资金的特点

三、营运资金的管理原则

第二节 现金管理

一、现金管理的目的

1、持有现金的动机

2、现金管理的目的

二、最佳现金余额的确定

1、成本分析模型

2、存货模式

3、米勒-欧尔现金管理模型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一、应收账款的功能和成本

1、应收账款的功能

2、应收账款的成本

二、应收账款政策的制定

1、信用标准

2、信用条件

3、收账政策

第四节 存货管理

一、存货的功能与成本

1、存货的功能

2、存货的成本

二、存货经济批量控制

1、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基本模型)

2、订货点的确定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课堂面授、讨论、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资源。

(四)教学时数 9学时

第七章 股利分配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利润分配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掌握主要的股利形式,重点掌握主要的股利政策。

(二)教学内容

本章的教学内容包括:影响股利政策因素、股利政策的类型、股利的种类与发放程序。重点掌握股利政策的类型、股利的种类与发放程序。

第一节 影响股利政策因素

一、法律因素

二、债务契约因素

三、公司自身因素

四、股东因素

第二节 股利政策的类型

一、剩余股利政策

二、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三、固定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

四、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第三节 股利的种类与发放程序

一、股利的种类

二、股利发放程序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课堂面授、讨论、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资源。

(四)教学时数 3学时

三、考核方式

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网上测试、作业、小论文或案例、讨论等形式考核。

四、教材选用

5.《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篇五

一、课程名称: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二、课程编码:MC30007

三、学时与学分:48/3

四、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管理类研究生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让学生系统掌握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基本分析方法,对公司财务管理的一些专门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培养符合企业和社会要求的企业管理人才。教学目的:

1、了解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把握财务管理与企业其它职能管理(运作、营销、人力资源等)之间的关系;

2、全面了解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体系;

3、了解现代企业在财务管理上面临的新挑战;

4、学会运用财务管理的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五、适用学科专业:工商管理硕士(MBA)

六、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财务管理绪论 1.1 财务管理主要内容 1.2 企业目标

1.3 企业组织的法律形式 1.4 企业税收环境 1.5 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2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2.1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2.2 投资银行 2.3 利率与收益率 2.4 利率的期限结构

3、财务报表分析 3.1 基本财务报表

3.2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使用者 3.3 标准化财务报表 3.4 财务比率分析 3.5 杜邦恒等式 4 财务预测、计划和预算 5 资金的时间价值 5.1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5.2 单利法与复利法 5.3 资金的等值计算 5.4 永久年金的现值 5.5 稳定增长现金流量的现值 5.6 连续复利 6 风险与收益率

6.1 期望报酬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6.2 组合投资理论 6.3 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 6.4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7 债券估价

7.1 债券的类型与特征 7.2 债券价格的计算

7.3 到期收益率(YTM)的计算 7.4 债券估价:五个重要的关系 8 股票估价

8.1 优先股的特征与类型 8.2 优先股估价 8.3 普通股的特征 8.4 普通股的估价 8.5 股东的预期收益率 9 资本预算(投资决策)方法 9.1 投资项目的分类 9.2 投资决策的判断标准 9.3 净现值(NPV)9.4 内部收益率(IRR)9.5 投资回收期(PBP)9.6 其它投资决策指标

9.7 特殊情况下的投资决策问题 10 现金流量 10.1 现金流入要素 10.2 现金流出要素

10.3 增量现金流量及其影响因素 11 风险分析 11.1 风险调整方法 11.2 个案分析 11.3 敏感性分析 11.4 决策树分析 11.5盈亏平衡分析 11.6 计算机模拟 12 资本成本

12.1 资本成本的概念

12.2 资本成本的计算(债务资本、优先股、普通股)12.3 加权资本成本(WACC)的概念与计算 12.4 发行成本对资本成本的影响 12.5 WACC的应用 13 杠杆效应分析

13.1 经营杠杆;经营杠杆度(DOL)13.2 经营风险 13.3 盈亏平衡分析

13.4 财务杠杆;财务杠杆度(DFL)13.5 财务风险

13.6 综合杠杆;综合杠杆度(DTL);综合风险 14 财务杠杆与资本结构 14.1 财务杠杆效应 14.2 传统资本结构理论 14.3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14.4 MM模型;米勒模型;米勒均衡模型 14.5 融资顺序理论;信号理论 14.6 资本结构实践 15 股利政策

15.1 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 15.2 资本公积金转赠股本 15.3 股票分拆与股票回购 15.4 股利政策的理论

15.5 影响股利和股利政策的因素 15.6 股利政策实践 16 营运资本管理

16.1 短期融资渠道、规模 16.2 现金与有价证券管理 16.3 应收帐款管理 16.4 存货管理

七、主要教学参考书

[1] Arthur J.Keown, David F.Scott, John D.Martin, Jay William Petty , Basic Financial Management(Seven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Inc., 1996.朱武祥译, 现代财务管理基础(第七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

6.如何搞好财务管理案例教学 篇六

立信会计学院 何云海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新型教学方法。早在1930年案例教学就开始在财务管理教学中使用,目前西方各大学的财务管理教学中均采用案例教学。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开始引入我国,但因为多种原因,未能广泛开展起来。当前,在我国的财务管理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势在必行。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第11条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在对“21世纪财务会计专业发生哪些主要变化”的问卷调查中,强化案例教学是出现频率较高的答案之一。案例教学源于1917年的美国哈佛大学,这种方法也逐步被其它大学所仿效,案例教学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取得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时至今日,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MBA案例教学仍被教育界所广泛推崇。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案例教学,但一直主要用于部分实践性较强的法学、临床医学、市场营销学等学科领域,对于财务管理专业,采用案例教学的少之又少。财务管理也是实践性很强的管理学科,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刻不容缓。为此,必须转变两个观念:一是认为受计划课时的限制,没有课时安排案例教学。许多财务管理课程课时受到压缩,如《企业财务管理学》最初课时为72学时,后压缩至60学时,现为40学时,许多教师在计划课时内完成计划任务已很紧张,更没有课时去安排案例教学。实际上,枯燥、僵化、低效率的传统教学方法是造成课时紧张的根本原因。二是认为受教师个人时间、精力限制,无法保证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要使其达到应有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更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出发,重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财务管理案例讨论中学生的角色:准备与参与

案例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处在商界人士的位置,模拟其处境,面对复杂多变的不确定环境,学会采取某一种立场,学会决断,作出决定。这种决定一般有三类:决定做什么,不作决定即认可现状,决定不作什么。

案例教学中学生的主要职责是准备和参与,案例准备各个不同,准备案例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每个人都完全不一样,但从一般过程看,又带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1.阅读案例。为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阅读,学生应先粗读案例,获得基本信息和对间题的基本概念,了解相关图表里给出的信息;再进行精读,彻底了解案例中提供的数据、信息和事实。可能的话,还应进气一步阅读和查找导师推荐的相关资料或根据自己的判

断查找相关的信息来支持自己的分析。

2.进入决策者的角色。在掌握案例的各种细节与数据之后,应把这些数据加以组织整理,过程中必须实现角色换位,即以决策者身份考虑问题,以便联系各个细节,也有利于深入分析。通常应考虑以下问题:

①案例的主人公是谁?谁必须来解决问题作出决策?他的优势何在?面临怎样的压力?成功或失败会带来什么结果? ②公司从事何种业务?产品性质如何?需求状况如何?突出优势是什么?竞争对手是谁?公司的治理结构如何?是相对弱小或相对强大?什么方面弱小?什么方面强大?

③公司的目标是什么?追求目标的战略是什么?公司的营销、生产、财务政策分别是什么?财务报表表明的财务政策和财务状况如何?

④公司在追求既定目标方面做得如何?存在什么优势及不足?这些可以从杜邦分析体系得出判断)。

3.定义问题。管理人员最普遍的陷阱是认为手上的事情是最重要的,而忽略其他更重大的问题。举例来说:一种产品出现现金短缺,经理可能看重的是怎样融资,但问题的关键都可能是产品已进入衰退期。所以定义问题时要注意容易被忽略的想当然的假设条件,抓住最关键的问题,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4.分析案例:抓住问题的关键。案例分析最主要的是判断,而非在一系列既定的假设基础上进行计算,计算只有用来说明观点时才有用。计算是相对次要的,重要的是必须站在决策者角度,在不完全信息和不确定前提下对一些假设条件作出判断。判断是深入分析的基础。分析时应注意抓住主要问题,避免过分拘泥于细节,案例分析的类型有以下凡种:

①综合分析(Comprehensive analysis)指出关键问题,作出判断并推荐备选方案,同时用定量定性分析来支撑结论。

②专题分析(Specialized analysis)不对案例作全面分析,而集中于案例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问题,某一备选方案作深入分析。

③引导性分析(Ieadoff analysis)事先预计讨论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做好准备,适时提出这些问题,把讨论引向深入。

④结合性分析(Integrating analysis)用案例之外的统计资料、数据、事实、个人经历甚至一个小幽默来证明自己观点,丰富主体分析的内容与方式。

5.采取立场。深人的分析是为了得出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应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推荐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案,并用分析来支持观点与方案。6.课堂讨论。学生在案例讨论中只是聆听他人的观点,并接受别人的观点,案例讨论就注定要失败。学生基于以下原因应该积极参加讨论:A·学生有责任与其他人共享观点,观点的交换是案例讨论的基本内容;B·让自己的观点经受挑战,基于不同知识结构、不同认识水平和个人偏好得出的结论,也许会显得苍白无力,讨论可以使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C,锻炼从业能力。在现实工作环境中,工作能力大致取决于个人三方面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案例讨论将使你的能力得到全面锻炼。

为了有效地参与讨论,建议学生一方面尽可能把大量的笔记留在课后完成,以便能集中精力参与讨论;另一方面,对每一次案例讨论都积极争取发言。

7.分析报告。学生在充分讨论后,应根据自己的观点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对以前的分析与讨论作一总结,加深理解。分析报告不是讨论记录,也不是自问答式的思想总结。一般在报告中应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是备选方案,再围绕结论展开分析并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支持自己的观点

三、财务管理案例讨论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案例讨论中教师的主要角色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负责引导、记录、组织学生的讨论,也可以在课堂上参与讨论。例如,重新把讨论集中到某些尚未深人讨论就被忽略的关键问题上,或指出某些更加敏感的事件,或鼓励大家认识某个学生分析的前提假设,或在大家都不以为然的时候赞同某个人的意见引起讨论。有时,教师总结一下案例讨论的结果,甚至针对与案例有关的资料作一个简短的演讲,所讲的内容与经验结合起来,使在课堂上枯燥无味的讲授重新具有活力。

教师应该做的主要工作是:1·了解案例的数据、事实细节,并熟悉相关的材料;2·事先进行周密的教学准备并有一系列问题用来引导讨论;3·讨论时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4·有效地鼓励学生参与讨论;5·控制课堂讨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讨论,保证讨论范围不偏离主题,让针锋相对的观点能够表达出来。同时,使学生的讨论激烈但又富有理性,比如要制止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要求讨论时既要热烈、尖锐又要真诚、相互尊重等等。教师应该注意似下两点,否则可能导致讨论失败:

1.避免成为讨论的+心。教师的评论应该通常是简短的,不进行判断,没有导向性,而且通常是以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使讨论继续。投影等方式应该尽量少用,因为这样会使讨论集中到投影的内容而忽略了更重要、更有意义的其他因素。

2.除了只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或全班都不能得出答案的情况之外,要避免给出肯定的观点或答案。因为如果老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法,学生往往会不加分析地接受老师的观点,而放弃自己的想法,而这些想法也许本来也同样正确甚至在他们的假定和个人观点基础上会更加有说服力。

四、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其它教学方法的关系

其它教学方法除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讲授方法外,还包括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调查、测验等方法,对待案例教学与其它教学方法的关系,应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坚持死守传统教学方式,拒不采纳案例教学;二是认为案例教学是万能的,可替代其它教学方法,这两种倾向都有失偏颇。实际上,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方法。若介绍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讲授方法当然最为清晰、明了;若已讲授完年金这一知识点,可搜集房地产公司提供的分期付款住房贷款表资料作为案例,以更好地复习掌握年金的概念及相关计算;若讲授用销售百分比法编制预期资产负债表,运用实案讲解,让学生参与计算编制,他们会掌握得更迅速。总之,应明确一点,没有适合任何情况的方法。而且,并不是财务管理中的每一知识点都可用案例教学法。

五、建立财务管理案例库

为了节省教师搜集案例的时间和精力,从长远考虑,应建立校内共享或校际间共享的财务管理案例库,案例的来源可以是教师自己,也可以是国内外企业的实际资料,教师可自己设计,也可到实际企业考察获取,在选择国外企业的实际资料时,应该有区别对待。因为我国财务管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构建我国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及解决我国企业出现的实际问题,社会环境不同,法律法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就导致国内外案例的研究倾向不同,所以应有选择对待。在这里应特别鼓励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实行产、学、研结合,企业为教学提供案例,学校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案。

六、案例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案例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声音、动态图像与案例讨论充分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大信息输出量,另一方面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意见》的第10条明确提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并明确规定“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达到30%以上,其它高等学校应达到15%以上”。将高效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但这不仅要求学校更多地投入以建设计算机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同时也对财务管理教师提出挑战,要求教师掌握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操作、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计算机知识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7.财务管理教学论文 篇七

一、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其概念源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对“终身学习技能”和培养“独立的思考者”的讨论。Henri Holse于1980年最早开始进行自主学习的研究, 他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 并指出这种能力是“潜在的、特定环境中可以实施的能力”。

目前国外的自主学习理论发展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 相关研究非常活跃, 如主动学习 (active learning) , 自我教育 (self-education) , 自我指导 (self-instruction) , 自律的学习 (autonomous learning) , 自我管理的学习 (self-managed learning) 等等。各自主学习理论学派都对自主学习作了系统深入的探究,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自主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型, 如言语自我指导理论、操作主义理论、社会认知理论 (齐默曼的自主学习模型) 、认知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理论 (麦克库姆斯的自主学习模型、温纳和巴特勒的自主学习模型) 等等。

其中齐默曼的自主研究指出: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是外部学习技能内化成自己学习能力的过程, 要先后经历观察、模仿、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四个阶段, 因此需要一个长期的教学干预过程才有明显收益。齐默曼自主学习模型 (如图1所示) 为广大教育者在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和指导。

我国学者很早以前就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学习贵在自求自得。现阶段, 我国自主学习研究出现了理论和实践、教育学和心理学双管齐下的局面, 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具备代表性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自学辅导教学法 (卢仲衡) 、尝试教学法 (邱学华) 、六步教学法 (魏书生) 、六课型单元教学法 (黎世法) 、学导式教学法等。

以上各种教学方法都利用了学生学习的特点, 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 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 要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对学习的内在动机性因素干预;第二, 教给学生充足的认知策略;第三, 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第四, 培养学生主动营造或利用有利于学习的社会和物质环境能力。

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国际财务管理》双语教学中的应用背景分析

《国际财务管理》双语课程着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功底、了解国际前沿理论、能够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优秀金融人才。其教学内容侧重于国际化经营环境下的国际财务管理, 适合跨国公司的国际理财运作, 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实用性都很强的财务管理类课程, 适用于财务管理专业高年级学生。在此阶段, 虽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和英语水平, 且由于之前双语课程的学习, 对双语教学模式以及西方财务理论有了一定的积累, 能较好地学习前沿的国际财务管理知识, 但是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尤其是缺少接触国际财务业务的机会, 在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下, 学生很难真正领会国际财务管理知识的精髓, 将之学以致用。在此情形下, 应当变“讲授型”教学模式为“学习型”教学模式, 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逐步摆脱对教师和书本知识的盲目依赖。

结合专业特点, 在《国际财务管理》双语教学过程中,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表现为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应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 能主动地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设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资源、设定学习速度、选择学习方法。而教师则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督促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顾问、信息的来源。并且在学生向自主学习转变的过程中, 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 然后组织学生以此目标为起点开展自主性学习活动;对学生所采取的方式、方法、策略、成果等及时做出反馈和评估, 帮助他们认识和挖掘他们已经使用的或是潜在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教会他们如何学习, 使他们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 通过自己的学习, 把已知和新知相互转化、认识和实践相互转化, 从而真正让知识为己所用。

三、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国际财务管理》双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 四维自主教学模型。

教学模式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为了能让学生较好的适应教学模式的转变, 笔者结合本课程教学特点, 构建了四维自主教学模型, 如图2所示:

完整的自主学习过程有四个阶段:指导启发阶段、情景预测阶段、合作探究阶段和评价反馈阶段。第一阶段,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对学习任务的特征和要求进行解释, 明确学习任务, 制定学习方案, 对新的教学方式和教材有正确充分的认识;第二阶段, 学生主要任务是根据个人标准和学习目标, 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在第一阶段知识积累的基础上, 对授课知识能积极预测、质疑、理解, 而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第三阶段, 学生正式成为学习的主体, 对所学知识主动去研究、掌握, 教师则注重监控学生学习过程, 加强对不同学生的个性指导;第四阶段, 教师测评学生学习成绩, 收集对教学的反馈意见, 学生则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结, 配合教师的问卷调查, 既对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正确认识, 也为教师完善教学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2. 教学手段。

在《国际财务管理》双语教学中推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完成对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 是一项较为长期的系统工程。在教学中应采用以下手段:

(1) 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完成课堂角色定位的转换。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 学习过程中的选择权转移到了学习者手中, 为学习者创造一个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空间, 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教师则帮助学生思考学习目的, 明确学习目标, 提供学习策略, 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督促者。

(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 创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3) 推行小组讨论学习形式, 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精神。小组讨论的形式一方面学习氛围更为轻松, 有利于让学生在对不同观点的讨论理解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 有利于实现集体智慧的共享, 能更为直接地掌握知识。

(4) 鼓励学生善于质疑, 以疑促思。通过质疑,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激发其求知欲望, 拓展其思维。并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 让学生在不断地质疑思考过程中得到正确的认知。

(5) 拓展教学资源,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性, 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充分运用教学资源,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讲座、模拟实习等, 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其实践能力。

3.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 (指导启发阶段) 。在此阶段主要讲授国际财务环境方面的内容, 其教学主要是对跨国公司 (MNC) 及其运行环境进行概述, 包括:跨国公司的目标、动机、国际经营风险;各国资金的国际流动;国际金融市场的国际经营;汇率的制定以及货币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等。学生应通过本阶段的学习, 理解国际环境以进行正确的决策。这个阶段是学生对英文教材和双语教学方法的适应阶段, 因此, 教师仍处于主导地位, 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制定好学习计划, 并针对原版西方教材将大量专业技能知识与风趣幽默的语言融一体的特点, 结合相关阅读材料, 为学生营造出逼真的国际化经营的经济环境氛围, 培养出学生的融入性学习动机, 通过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 掌握理论知识和初步具备解决实务的能力。

第二阶段 (情景猜测阶段) , 在此阶段, 学习内容逐步深入, 开始讲授汇率与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并解释影响这些关系的动因, 其知识结构体系如图3所示。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 教师起引导作用。针对具体财务知识, 制作案例时, 提出假设条件, 由学生自主猜测设定可能出现的未知结果, 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在进行“政府对汇率的影响”章节授课时, 完成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后, 则给出案例, 让学生站在一家出口公司 (货物出口给英国, 收回英镑) 老板的角度, 针对英格兰银行 (英国中央银行) 可能在市场上抛售英镑来直接干预英镑市值的行为进行分析, 预测该公司业绩会受到如何影响, 然后开展课堂讨论并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交流, 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自主思维,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第三阶段 (合作探究阶段) , 此阶段是自主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并较为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本阶段的教学的核心内容是短期资产与短期负债的管理以及长期资产和长期负债的管理, 其知识结构体系如图4、图5所示。

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为:研究背景资料——形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背景资料由教师提供, 作为学生的学习线索, 然后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研究交流、质疑辩论等步骤, 最终解决问题, 掌握知识, 小组活动能使学生暂时性脱离教师控制, 鼓励了其自主性。在本阶段的学习中, 教师起点拨作用, 在讲授完基础知识点以后, 要求学生模拟创立和发展自己的国际企业, 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该企业中, 并针对该企业所可能遇到的难题做出决策, 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使之能将知识理解、整合、内化, 促进自身发展。

在进行短期融资章节授课时, 根据教学内容可给出背景资料以研究欧洲汇率体系的改变如何影响短期融资决策。例如, 假设欧洲货币的利率变得更加多样化, 以及汇率机制的变动幅度变宽, 引导学生分析欧洲公司的短期融资决策可能出现的变化。

同时, 在本阶段教师还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资源提供扩展, 提供国际互联网应用网址、“金融万维网使用”附录、《华尔街日报》案例等相关学习资源, 让学生能充分学习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并极大地开拓眼界, 感受到无穷的学习乐趣。

第四阶段 (评价反馈阶段) ,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积累, 学生不仅逐步掌握了课程相关知识, 而且开始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 此时通过自我和相互评价, 在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两方面展开交流、促进, 能让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有更进一步理性的认识, 相互取长补短, 更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此阶段, 教师制定问卷调查表, 收集学生反馈信息,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完善教学方案。

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 积累了一定的自主教学经验, 并结合所教课程, 提出了较有针对性的四维自主教学模型, 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通过采用自主教学模式,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大为增强, 尤其是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务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这一点, 在学生期末进行的实习测训中已经得到了验证。但是, 我们也注意到, 自主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中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例如自主学习外部条件不够完善、学生学习过程难以完全监控、教学模式推行周期较短等, 这还需要更为长期细致的工作, 以求能更好地推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摘要:本文结合《国际财务管理》双语课程特色, 提出四维自主学习教学模型, 并就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展开分析探讨, 以求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个性化

参考文献

[1].唐建新, 宋迎春.财务管理本科双语教学环境下的案例教学研究.财会月刊, 2009;36

8.财务管理教学论文 篇八

[关键词] 教学管理体系;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教学管理手段;教学管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3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10-0016-03

教学管理是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管理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中小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学的科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为确保自身教育质量,我们着力于常规教学过程管理,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充分挖掘教师执教潜能,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收到了良好实效。近十年中考成绩都稳居武昌区第一名、武汉市前列。本文结合我校具体情况,探讨通过创新教学管理体系,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方法。

一、更新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因校而异”的。我校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体系。

1.推行“教研组长学科规范和学科建设责任制”

根据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各个学科教什么,怎样教,怎样学,怎样落实等问题,教研组长制定了本学科的教学规范,并汇编成册,发给全校每一位教师。利用教研组集中活动的时间组织学习、宣传,要求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贯彻执行。为了能够摸索出一套“轻负担、高效益”的有武珞路中学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各个教研组进一步推进了“学在课堂,教在课堂,落实在课堂”的校本教研活动,把“讲一听十”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讲一节公开课,听十节课)、优质课评比活动、“教坛新秀”评比活动以及“教学能手”的选拔活动等都纳入其中,并与武昌区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的评比相结合。

2.实行“备课组长教学常规管理责任制”

“备课组长教学常规管理责任制”是指备课组长不仅仅只负责本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校本教研活动的组织安排,更重要的是对本备课组全体教师的考勤、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常规教学活动是否落实到位、效果如何全面负责。由于我校规模较大(拥有四千余名学生、两百余名教师),但教导处的人手有限,仅靠教导处的检查与督促,有些工作落实有困难,而备课组长身处一线,与老师们时刻战斗在一起,备课组长的管理到位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力量也就加强了。对本备课组的考勤情况,教学进度,备课、讲课、听课、议课情况,教辅资料使用情况,作业批改情况,备课组长都要做到有督促、有检查、有记载、有反馈。

3.构建三级教学常规管理网络

根据学校发展的新情况,在实行“教研组长学科规范和学科建设责任制”和“备课组长教学常规管理责任制”的基础上,教导处制订了备课、上课、阅卷、监考、考勤、作业批改等一整套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构建了备课组、年级组、教导处三级教学常规管理网络。把查备课、查教案、查作业批改、查考勤、查辅导等教学常规工作的责任下放到备课组长、年级组,教导处进行抽查,使问题发现得更及时、更准确。

二、完善教学评价制度

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核心问题有两个:一要抓教师教的积极性和科学性,二要抓学生学的积极性和科学性。如何抓好这两点,在我校的工作实践中有很多具体的做法和手段,其中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是重要手段之一。在近几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我校在制订和完善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科教学规范的基础上,主要建立了《教师教学质量考核量化表》、《期末综合考核奖发放方案》、《中考奖发放方案》、《“评教评学”问卷调查实施方案》等相关的教学评价制度。

1.看常规是否落实到位

看常规就是看教师的敬业尽职情况。教学常规指的是一个教师应当完成的最基本的教学任务,主要是看教师以下工作的完成情况: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课外活动、总结、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等。

2.看变化是否稳中有升

主要看三个数值的变化。一看由班级学科平均分所显示的班级学业水平的变化,大致分为进步、持平和退步三种情况;二看优秀率的变化,也就是看年级优秀学生在班级内所占百分比的变化,大致也可以分为三类,可以反映出教师通过教学来培养优秀生的效果;三看后进率的变化,也就是看年级后进生在班级内所占百分比的变化,大致也可以分为三类,可以反映出教师通过教学来转变后进生的效果。

3.看负担是否科学合理

看负担是指学生的学业负担重不重,课堂效率高不高,教学过程是否有效。如果从学业成绩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成果很大,还应当进一步了解一下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时的负担量如何。如果教师是通过超负而换来的成绩,是不应表扬的,否则会产生误导。我们认为,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不仅要看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成果,而且要看取得每项的过程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身心健康。如果教学工作成绩显著,但是以牺牲学生的睡眠、娱乐、锻炼、身心健康为代价换来的,那么这种成绩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这种经验也是不能推广的。

4.看反映是否褒多贬少

近几年,我校提出了“满意服务”的观念,教师的工作应以学生、家长的满意为目标,领导干部管理要以教师的满意为目标。因此,我们的评价制度必须考虑学生、家长的满意度,必须通过评价进一步强化全体教师的满意服务意识。学生的反映主要是通过每学期定期开展的“评教评学”问卷调查、座谈会、班级报表来收集情况。家长的反映主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专题座谈会等来获取情况,家长反映的情况基本来自学生,但是反映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刻性,对于改进学校的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三、创新教学管理手段

人们常说,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终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一所学校在现代管理体制中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方法和管理手段落后,这所学校的教育也不可能得到快速发展。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实现教务管理手段现代化已势在必行。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就是信息存储和处理手段的“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在现阶段,这种现代化主要体现在采用网络化计算机教务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这既是管理模式信息化的体现,反过来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起到规范工作、提高效率的作用。建立和完善计算机教务管理系统,可以提高管理的正确性、及时性、可靠性,使广大教务管理者从繁重的手工劳动和杂乱事务中解放出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最大程度地实现数据共享,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总结和继承传统教务管理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积极运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促进管理信息的反馈与交流,提高教务管理质量与效率,实现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例如,在“评教评学”问卷调查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形式的问卷调查不仅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而且不便于修改和完善。而利用网络进行问卷调查,不需要手工输入和处理数据,能直接显示调查和统计结果,即可增强数据的准确性,又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能很方便地修改调查项目。为此,我校设计了一个基于网络的“评教评学”问卷调查系统,如图1所示。我们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让学生更方便的参与教学过程评价,参与教师满意服务评价,变过去的抽查为学生全员参与。评价包括资料订购、作业布置、课堂讲解、课堂纪律、教学方式等几个方面。“评教评学”的整个过程更加客观、公正、民主。这种“评教评学”既关注了教师的教学过程又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反映出的普通问题,利用“教学例会”(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参加的“三长”会议)对组长反馈,对个别问题找老师个人交流。通过“评教评学”活动,加大了反馈力度,对规范教学行为起到了督促作用。

总之,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作为教学管理工作者,应该不断研究教育教学管理的新规律,通过教学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构建和谐的校风、敬业的教风、高效的课堂、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作者系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中学副校长

上一篇:历史教学如何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下一篇:安阳旅游市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