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社区科普教育工作

2024-10-16

浅谈如何加强社区科普教育工作(共9篇)

1.浅谈如何加强社区科普教育工作 篇一

一、党员的教育和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和困难

客观的说,近几年来,社区党组织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使得社区党的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加强。但是新时期党员教育和管理的环境、对象、内容和要求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党员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性。由于当前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四个多样化”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许多变化,思想上的矛盾也日趋错综复杂:一方面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使得社区内的私营企业主、企业承包者、个体户、工薪阶层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加大,从而使这些不同利益群体中的党员,对改革和发展产生不同的愿望、要求、态度和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导致他在思想观念上变化多样化,特别是一批企业党员,经济上的困难,使得他们的心态不平衡,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理解;另一方面从“生活方式多样化”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滋长曼延,使得这部分党员对党的先进性失去信心,理想信念产生动摇;第三“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使得不同组织中的党员的思想普遍存在差异;第四“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给处于流动、分散状态,并且思想不一的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2、社区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空白点。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不断进行兼并重组,大量的新经济组织出现在社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涌入社区,社区党员队伍随之迅速扩大,给管理上带来巨大的压力:一是由于社区内新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滞后,使得其中的党员处于无组织状况,甚至部分新经济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表现为不重视、不支持,对党建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对于离岗下岗和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存在较为普遍的脱节现象,受传统党组织管理体系的限制,使得这些党员用人单位不管、原单位不管、社区党组织无权管,从而出现了许多“口袋党员”和“档案党员”;三是对社区中弱势群体——离退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手段,使得这部分党员没能充分发挥余热。

3、社区党员的先进性不明显。作为共产党员不只是社区党组织教育和管理的目标,更应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服务群众的主力军。然而很大部分党员特别是在职党员,在社区工作和生活不能起到表率作用,有的对社区工作漠不关心,有的对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事业敬而远之,推倭了事等现象虽然不是主流,但也严重损害了党员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造成的影响极坏,给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也造成了很大的阻力。

二、加强对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

社区党建的重要性和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社区

党组织必须结合社区发展和社区党建工作的实际和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切实加强社区党支部的自身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社区党支部作为城市街道党的最基层组织,要表现出党的先进性和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一是加强社区党支部的硬环境建设。解决部分党支部无办公场地、无活动经费、支部书记无报酬的现象。要解决这个困难,作为直接主管部门的街道党工委应该为之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这样才能调动支部书记的工作积极性、专心致至地干好工作。二是配齐配强支部班子。街道工委必须选好社区党支部书记,将工作能力较强,年龄较轻,文化水平较高,热心于党的工作的同志充实到支部班子中,从而提高社区党组织班子的整体工作水平;三是加强对班子的培训和管理。一方面是鼓励班子成员不断加强科学文化的学习,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加强政治素质教育,经常组织引导班子成员学习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提高班子整体的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措施不断强化和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水平和作用。

2、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方法。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下岗、失业人员的增多,社区内党员结构呈现复杂性,给党组织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目前的状况,社区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对象除班子党员外,主要有离退休党员、在职党员和流动下岗等特殊群体党员。针对各类党员的不同特点,社区党组织应以社区大党建为着眼点,分类别分层面,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管理。一是对于离退休党员。这部分党员在社区在册党员中占很大的比重。但由于这部党员的构成比较复杂、思想水平、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加之年老体弱,活动不便,因而社区党组织主要应从政治、思想、生活上关心他们,按照“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乐”的要求,依据他们的所想、所盼、所需进行教育管理。二是在职党员。主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发挥其职业特长,让他们在参与社区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逐步完善楼道党员公示制度、在职党员登记制度,党员志愿者制度等等,实现在职党员单位和社区的双重管理,从而引导他们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三是对于辖区内的下岗流动党员。社区党组织应加强与工商部门及辖区内单位的联系,通过建立流动党支部,党员联络站等载体,采取直管、代管、协管、联系等方法把他们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范围,努力改变党员管理中的断层现象。

3、创新教育管理的活动内容。党员教育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在参与社区建设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因而党员的教育管理应以社区建设与管理为中心,以地域性、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为抓手,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围绕社区居民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广泛地开展各种活动。一是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实践活动。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创建卫生城市活动的不断深入,社区管理与整治的任务越来越重。社区党组织应围绕不同时期党的中心工作结合社区实际,组织各类党员参与社区义务劳动,从而发挥广大党员在创卫、创文明社区等活动中的突击队作用;二是组织党员参与社区日常工作。教育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自觉走在前头,始终成为居民群众的旗帜和榜样,使党员在社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治理、民事调整等日常工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三是组织党员为民办实事。可以组织有一技之长的党员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义务为社区居民搬家、疏通下水道、房屋修理等。另外可以通过举办“爱心奉献月”、“科普宣传周”、“为民办实事集中活动日”等活动,积极扶贫帮困,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4、发挥社区党建的整体效应。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区建设和发展。因而社区党支部应协调和动员社区各方力量,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努力在党员教育管理上实现资源共享。一是加强阵地建设。社区党组织可以通过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在职党员之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活动阵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党员的活动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同时以此来吸引社区内的广大党员;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社区党支部活动与辖区内的单位加强联系,共同制定一些对(本文权属中国物流信息网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cn查看)党员的教育管理规定。通过建立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社会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等协调或者协商机构,并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能和作用,来共同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从而真正实现“优势互补,服务互为,利益互与,资源共享”。

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社区党建的基础。社区党组织要立足当前,大力推进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要进一步拓展思路,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扎扎实实推进党的建设,从而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2.浅谈如何加强社区科普教育工作 篇二

一、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增强抓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少数领导对农村和社区消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高, 重视程度还不够, 没有下功夫精心研究, 不掌握实际情况, 导致一些措施不力, 致使社区和农村消防工作不能很好地打开局面。有的职能部门为领导当参谋的作用发挥得不好, 没有做到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 影响了农村和社区消防工作的有效开展。要把这项工作抓好, 关键在于领导干部, 因此, 要采取职责任务层层分解、各项指标落实到人的方式, 增强民警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派出所民警要突出“三个结合”、“三个重点”, 即平时监督检查与节假日检查相结合, 以节假日前监督检查为重点;白天检查与夜晚巡查相结合, 以白天检查为重点;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 以定期检查为重点, 履行好消防监督检查职责。同时, 消防部门定期对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抽查, 对存在的不足及时加以指正, 不断推进派出所的消防监管理督工作。年终考评时, 将消防工作纳入派出所和社区警务室年终考核内容之中, 对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或成绩显著的民警予以表彰、奖励, 以此激发基层民警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二、科学设置警务室, 不断夯实农村和社区消防工作的平台

要充分考虑基层派出所和基层民警的承受能力, 设身处地体谅基层派出所和基层民警的意见、建议, 着力提高政策措施、目标规范的科学化水平;在推动工作、明确要求时, 要把目标任务的着力点放在如何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所队和基层民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来, 给基层派出所和基层民警留下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空间, 通过明责、减负、降压, 增强基层实力, 激发基层活力, 提高基层效率, 提升基层战斗力。在警务室的设置上, 要本着需要和可能的原则, 根据各地实际, 科学划分警务区, 合理设置警务室, 不搞一刀切。因此, 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指导派出所综合考虑辖区面积大小、人口多少和警力等因素, 科学划分警务区, 科学选点, 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尽快落实办公地点。为了节约资金和方便工作, 如没有条件单独设立的地方, 可以依托村委会、学校、企业等设立。

三、建立派出所消防业务规范化制度, 加强与消防机构互通信息的联动机制

公安派出所应确定一名副所长为消防监督管理的主管所领导, 并明确一名民警作为消防专管员, 负责消防监督管理台帐资料的收集整理, 保管和开具有关法律文书, 对其他民警的执法行为进行把关, 实施对所列管的重点安全单位的监督管理, 并协助所领导组织辖区内的消防监督检查, 确保派出所消防管理工作有专人负责, 重点突出。同时, 公安派出所和警务室因执法经验、专业技能、消防法律知识、人员素质等条件限制, 其管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 只有将消防机构与派出所和警务室职能紧密结合起来, 才能保证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有效实施。派出所与消防机构之间应在明确授权的基础上, 加强各项工作的合作, 尤其应加强日常消防安全检查的联动, 可以及时地解决派出所在消防监督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或新问题, 也可以让消防机构和派出所及时准确地掌握辖区内的消防管理动态, 以便做好有针对性的工作。

四、开展业务培训, 提高派出所和警务室民警开展消防工作的水平

正确行使消防监督管理权力, 依法履行消防监督管理职能, 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消防部门要通过培训班, 组织派出所负责人及兼职消防民警重点学习新修订的《消防法》、公安部106、107、108号令, 传授消防监督检查实践操作要领, 讲解消防监督范围及程序。派出所要通过民警例会等有效制度, 开展经常性的消防业务学习和工作情况交流。消防大队要继续抓好对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的业务指导和帮助, 经常派专人下去实地进行消防技能训练, 带领他们深入到管辖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重要场所手把手地教方法, 零距离地传经验。尤其是对消防安全检查, 火灾隐患整改, 火灾事故调查处理等政策性、业务性较强的工作坚持做到边示范、边讲解, 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五、抓好消防宣传, 动员群众参与

确保消防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 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在当前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不强, 群防群治局面还未完全形成的情况下, 宣传工作尤为显得重要。要在认真贯彻实施新修订的《消防法》和公安部106、107、108号令, 做好消防监督管理业务工作的同时, 把大力加强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工作, 夯实群众消防安全思想基础有机结合起来。除利用各乡镇和社区宣传文化长廊和广播电视台站, 经常性地进行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基本知识宣传以外, 要抓住发生的典型火灾事故实例, 开展警示教育, 还要指导督促重点单位和农村基层组织设置起固定宣传广告或永久性宣传标语。要在重大节假日和农村火灾高发季节, 通过各种宣传途径, 提示人民群众注意防火安全。要通过开展持续不断地消防监督管理宣传造势活动, 激发全民参与并自觉接受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营造浓厚的消防安全氛围, 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的进程, 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摘要:公安派出所和警务室实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是消防工作改革的重大突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赋予公安派出所的一项职能, 是加强社会消防安全监督检查, 提高社会防御火灾事故能力特别是农村火灾, 全面实现消防工作社会化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重点对当前派出所和警务室如何加强农村和社区消防工作发表了相关看法。

关键词:派出所,警务室,加强,消防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消防监督检查规定》 (公安部107号令国发15号) 。

3.浅谈如何加强城市社区建设 篇三

一、社区是社会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基石

首先,社区是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社会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的“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随着城市单位体制和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另一方面,大量的城市外来人口特别是农民工,成为“漂泊的社会人”。 同时,下岗、失业人员相当一部分滞留社区,流动人口大量涌入社区,城市贫困人口和老龄人口增加。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从政府和企业分离出来的社会职能,大部分需要依托城市社区来承担。社区工作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发达国家社会管理的经验表明,现代社会中的“社会人”最终要变成“社区人”。我国社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有限,城市居民对于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对于社区事务的参与度不高,农民工基本上游离于社区之外。当前社会矛盾多发,表象是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事务纷繁复杂,社会问题各式各样,社会需求千差万别,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实质是社会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建设,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作用发挥有限。

其次,社区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平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心在基层,社会稳定的根基也在基层。大力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社区是依托;发展基层民主,协同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凝聚各方力量管理社会事务,调节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有序运行,社区是基础;在“单位人”日益向“社会人”转化的趋势下,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反映群众诉求、规范群体行为和提供社会服务,居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公共事务,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反映群众诉求、规范群体行为和提供社会服务,社区是平台。总之,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社区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平台。

再次,社区是城市工作的重要抓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基层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社区作为社会的细胞,从微观层面担当起了重任,成了能协调和凝聚方方面面的中心,成了功能比较齐全的“小社会”,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社区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是文明城区的重要标志。加强社区建设,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和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新风尚,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不断推进社区文明、城区文明、社会文明的关键所在。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居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居民成分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差异性是构建和谐社区进程中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社区与居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使社区服务个性化、多样化和人性化,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二、当前社区建设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我国社区建设起步较晚,真正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则是以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为标志。该意见提出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一时期,各地积极探索了社区居民自治的思路和对策,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地方经验。之后,民政部等政府部门以及全国各地不断探索社区建设的新路,逐步完善社区建设的功能、定位,并发挥社区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社区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起步、发展较晚,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体制问题

社区居委会的性质是群众性自治组织,引导居民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但實际上,目前我们所处的社区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政府划定的;社区居干不是从居民中产生的,而是由政府招聘的;社区资金不是自给自足的,而是由政府财政拨款的。一系列的事实造成了社区具有明显的“行政社区”而不是“公民社区”的色彩。居委会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工作的承受层、操作层、落实层,工作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居委会“准行政组织”的地位及其动作机制,难以适应居民自治的增强。

(二)管理机制问题

在社区里,经常会碰到这个问题:社区居委会、社区物业、业主委员会到底是什么关系?应该说业主委员会支持居民委员会开展工作,并接受其指导和监督。业主委员会监督物业的管理服务活动,支持物业正当的管理活动,同时听取和反映业主的意见和建议,协调与物业管理的关系。作为物业管理企业应当依据合同约定为业主提供服务,并接受业主、业主委员会的监督。而居委会和物业是为居民服务的两个不同的组织机构。在具体运作中,目前存在着社区居委会与物业管理处关系不顺的问题,不利于社区建设的开展。在一个社区中存在着两个独立的机构,没有隶属关系,但工作职能却有很多交叉。如物业管收物管费、卫生费、停车费等,也承担着社区的房屋维修、清洁卫生、治安管理等,但是社区居委会不收费,却也承担着后两项工作,权利与义务的不相等,使社区居委会工作开展存在难度,特别是在居委会办公室和物业办公室同处一个小区的情况下,居民有事总是先找居委会,物业也因为同业主之间存在着利益关系,怕难收费而把事情推给社区居委会。

(三)社区全方位建设问题

社区建设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自治、社区文化体育卫生及完善的社区组织体系等多个方面。而目前不少地方社区建设基本上以解困济贫,解决孤寡困难人员和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困难为主要内容,没有突破福利服务的范围,社区教育、体育、文化、卫生等工作开展少而单一,在实现社区全方位建设做得不够。

(四)人才流动问题

因社区工作负担过重,社区工作者压力过大,社区工作者待遇与超强的工作负荷难以对应等原因导致社区工作者队伍不稳定,变动较频繁。一些年纪轻、文化程度较高、有技术特长的年轻工作者和男性社区工作者,他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在社区岗位上往往持边工作、边观望的态度,一旦有新的就业机会,便辞职走人,社区人员流动性大。

(五)广大居民的认识问题

现实生活中,广大市民没有形成广泛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参与社区建设的自觉性还不够高。一方面部分市民的文明水平与广大群众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较高期望不相适应。社区成员在自觉地维护社区整体利益、积极参与社区自治管理上尚处于较低水平。

三、加强社区建设的途径

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对社区建设的新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区应当是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区。为此,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完善社區工作体系

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首先,要理顺乡镇及各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与社区的居民自治的关系,明确责任主体和职责范围,改变政社不分的体制,实现社区依法自治。其次,政府职能部门工作确需社区完成的行政工作和群团工作任务,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经县区社区建设工作领导组批准后,方可进入。再次,积极探索政府与社区互动的运行机制,真正处理好政府和社区的“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

(二)创新社区管理机制

尝试创新管理机制,有效协调居委会、物业办和业委会三者的关系。居委会、物业办和业委会关系出现不协调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三者缺乏沟通,利益关系得不到有效调节。社区可成立由居委会主任、业委会主任、驻社区物业公司主任、派出所驻社区民警、社区老党员等组成的社区议事会,对三方职责公开上墙,统一放到宣传窗,让居民知道有事该找谁。社区党委是龙头,就社区重大事项召集三方开会研究,由三方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落实会议决议,有力地解决三方扯皮推诿现象;使得社区的“三套马车”统一步伐,提高办事效率。

(三)进一步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根本目标,把社区工作从繁重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把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来抓,不断丰富社区的服务内容,强化社区的服务功能。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网络,拓展社区服务领域,通过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社区共建共享与政府支持相结合、专业服务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方式,开展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等,逐步实现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现代化。

(四)扩大社区决策的民主参与程度

党的十六大报告是将社区建设放在“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部分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中论述的,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立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证职工的合法权益。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城乡社区建设放在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进行论述,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因此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通过基层民主先举、民主议事、民主监督,让居民了解社区、关心社区。在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分别建立“民意调查”、“居民议事会”和“民主生活日”等制度,加强与社区居民的交流与沟通,赢得居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实施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政务、财务、服务等内容全部公开,建立社区居民直接评议街居工作和街居干部制度。要激发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提高社区的民主自治水平。

(五)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的基础。一是增加人员配备。按照和谐社区建设要求,配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和招募社区志愿者。二是切实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出台社区工作者报酬福利待遇有关政策,实行工作业绩的定量考核。三是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岗位实践和定期培训,每年定期培训,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并逐步实行社区工作者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四是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人员进社区工作,从根本上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

(六)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于社区建设的理论和政策指导

创新理论和政策,以指导实践,推动社区快速发展。当前从理论政策上要探讨以下问题:一是社区定性问题。社区应是居民的自治组织,但人们往往把它作为基层政权组织,这后一种定性是不符合社区建设宗旨的。社区建设不是基层政权建设,而是居民自治组织的建设。政府及其派出机关应该指导,而不是包办,要及时地把群众能够自治的公共利益交给群众行使,促进社区群众自治的发展。二是社区服务和社区自治问题。如果只有社区为居民群众服务的一面,而无居民群众积极参加社区自治,社区的建设任务就只完成了一半。必须把这两个方面都做好。三是社区建设动力问题。在社区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推动力主要来自政府,社区群众的积极参与是社区建设的又一重要动力。

4.浅谈如何加强社区科普教育工作 篇四

马村乡妇联主席 李聪燕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党建工作的核心是建设有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的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而党的基层建设是党建的基础,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党员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当前值得探讨和思考的课题。

一、基层党员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对如今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基层党员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观念较为滞后,跟不上时代发展节拍,在“党员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上缺乏深入思考,虚与实、知与行的关系失重,教育受众整体满意度还不够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认识不高。当前仍有不少基层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对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一是创新意识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对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不够,办法不多,开展活动的方式比较单一,安排的内容缺乏时代感,影响了党员教育工作的效果。二是重视落实不够。少数基层党组织摆不正党员教育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党员教育工作当成一种形式,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投入的时间、精力和力量不够。

2、方法不活。少数基层党组织不能与时俱进,采用的党员教育方式方法一成不变。一是缺乏灵活性。基层党员教育的方法较为呆板,往往只强调学文件、听报告、开大会、泛泛而谈等,形式单调、内容枯燥、方法不活。二是缺乏针对性。干部党员和无职党员,机关党员和企业党员,离退休党员和青年党员,不分行业,不分群体,不看对象,“一个方子吃药”。三是缺乏系统性。基层党员对掌握的知识往往只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程度,对知识的实质、深度掌握不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必然受到影响。

3、机制不畅。新形势下,基层党员教育机制上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没有形成健全的党员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党员教育专项资金有限,又没有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部分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开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严重影响党员教育效果。二是没有建立健全党员教育激励机制。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缺乏有效监督,评价结果与工作开展情况存在出入,有时造成学好学坏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导致党员教育活动流于形式。三是没有建立健全党员教育考核评价机制。新形势下如何对党员教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价,特别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员的教育效果应该达到什么水平,如何检测,还没有一个科学的考核标准。

二、加强基层党员教育的几点思路

针对当前基层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工作,就要充分认识党员教育在新形势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上不断创新。

1、把握需求,切实增强基层党员教育的针对性。

一是广泛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要紧密联系基层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站在社会发展的前线,成为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二是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党员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对发展和改革的信心、对党的信任。三是把握求真务实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正面教育为主,正面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分类分层次教学;坚持加强教育与改进管理、严肃党纪相结合,不断改进基层党员教育的方式方法。

2、创新方式,切实增强基层党员教育的实效性。

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关键是要联系基层工作实际和党员组成情况,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切实增强基层党员教育的实效性。一是创新模范带头。让模范党员先学、深学,并归纳学习要点,概括学习内容,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学习,促使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活跃,效果更明显。二是创新学习形式。互动交流和开放教育相结合,既让阅历丰富的老党员与年轻党员一道,开展学习交流,通过相互交流,激活思维,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又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热点难点问题,邀请党务、业务知识丰富的专家、教授进行知识讲座或现场咨询答疑解惑等。三是创新效果发挥。引导基层党员将学习成果运用到工作实践中,使教育理论效果和实践有机结合、主客观世界的改造相互结合。

3、整合资源,切实增强基层党员教育的开放性。

一是整合党员教育阵地。整合部门、行业党员教育基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充分提升基层党校的办学资源,改造并完善多媒体教室、学员住宿条件。二是延伸党员教育触角。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依托远程教育资源优势和内部局域网,合理设置平台模块,提供学习培训、信息查询、网上监督和便民服务等服务功能,推进信息化建设。三是拓展党员教育空间。深入社区、村,开设流动课堂,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做到产业发展到哪里、流动课堂就办到哪里,大大拓展培训空间。

4、完善机制,切实增强基层党员教育的规范性。

5.浅谈如何加强社区科普教育工作 篇五

张建忠

思想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因此,工会对基层班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以人为本,着眼于尊重人、理解人、引导人。要尊重基层员工的主人翁权利,有尊重员工的诚意。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传播手段的多样化,职工的思维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由静态的、狭隘的、封闭的思维方式,快速向动态的、系统的、开放的思想方式转变。作为企业发展关键推动作用的职工思想教育问题,现如今也成了企业一大难题。因此,做好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特别是青年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当务之急。

青工是靖煤集团公司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他们在集团公司的发展中奉献着自己的苦乐年华,他们是集团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有生力量,他们思想的稳定关系到稳定建设队伍的稳定.因此,加强青工的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青工思想教育是一项以青年人为对象、内容丰富多彩、形势复杂多样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当代青年在思想观念、精神面貌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吸引力和感召力,不断激发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命力,实现集团公司的良性发展,加强青年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

一、坚持以人为本,应做好思想引领和精神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对于国有企业的意义,不仅在于它以人为根本、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和以人为尺度来考虑问题,尊重员工的生命、价值和尊严,更重要的是,它充分发挥了员工对企业生产效益管理的参与,最终实现“利用人”与“为了人”的和谐统一。

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企业在各个时期的新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职工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地调整与更新,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研究、探讨、总结,及时发现新情况,积极应对新问题、适应新形势,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正确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精神鼓舞人,用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培育人。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把重点放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员工头脑、提高员工素质、促进员工全面发展上。员工的全面发展,就个人而言,包括人的素质(即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潜能)的充分发展、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丰富和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等。要想促使每名员工全面发展,就要求必须紧紧围绕思想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坚持“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二、坚持以人为本,应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做好企业思想教育工作的目的,对钻探二队车间工会而言就是保证和维护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维护职工的利益,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作为基层车间工会工作思想教育工作者,一方面,应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拓展知识面,围绕我队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来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另一方面,针对工作中暴露及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应进一步研究制定改进措施,着力建立必需、可行、务实的长效机制,努力引领职工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共发展,并以现场交流、专题报道等形式对工作中先进典型事迹及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及创新创效奖等成果,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短信平台、简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真正把工作的“亮点”树起来,“品牌”打出去,努力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鼓舞和激励广大职工努力超越,在工作中争创一流业绩,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思想教育工作要从调动职工积极性出发,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工作,须以理解人、尊重人为基础,以激励人们的奋发向上、积极主动的精神为出发点,通过启动人的内在因素得以实现。通过对先进典型和优秀共产党员事迹的表彰和奖励,激励先进员工进一步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争取更大成绩,同时激励其他职工向先进学习,改进工作,迎头赶上。表彰和奖励先进,从本质上讲,是告诉职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发扬什么,克服什么,从而使积极因素发扬广大,消极因素不断消除。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善于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激发职工关心集体的主人翁精神,使职工愿讲真话、实话,愿为集体事业出谋出力,做出奉献。在思想上关心职工的成长进步,在工作上支持帮助,在生活上体贴照顾,多为他们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多做一些暖人心、得人心、稳人心的工作。

三、坚持以人为本,要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与我车间工会的生产经营工作相结合,与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智慧,真正做到知人善用。根据每个员工的优缺点,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不求全责备,尽量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和环境,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要时刻关心基层员工的疾苦,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后顾之忧。工会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员工中间,了解和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用亲情和友情般的诚意来帮助员工。对应该解决的问题尽快解决,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要进行耐心的、正确的说服、解释,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纠正不正确的思想倾向。从而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凝集力。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的思想,坚定地维护好员工的长远利益和大多数员工的利益,要深入到员工群众中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教育工作。

除此之外,班组成员构成上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现阶段,我车间工会中的班组成员在年龄、学历等方面较过去发生了诸多变化。80后青年员工逐渐成为班组的主力军,而他们在个性、追求、价值观等方面涌现出的新特点给班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员工心理上的不成熟,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把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中来有可能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后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班组员工的思想动态、心理需求,尊重员工、相信员工、关心员工、帮助员工、发展员工,最后成就员工。

青年员工是集团公司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他们在集团公司的发展中奉献着自己的苦乐年华,他们是集团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有生力量,他们思想的稳定关系到稳定建设队伍的稳定.因此,加强青工的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青工思想教育是一项以青年人为对象、内容丰富多彩、形势复杂多样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当代青年在思想观念、精神面貌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吸引力和感召力,不断激发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命力,实现集团公司的良性发展,加强青年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本文认真分析了新形势下青年思想的特点、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新形势下青工思想特点

青工是人类群体中思维最为活跃,心态最易多变,行为最为快捷,上进心、自信心、好奇心、自尊心最为强烈的群体 他们既有体力优势,又有智力优势,是人类的希望与宝贵财富。但同时,他们也有着感情脆弱、经验不足、挫折承受能力较低的明显缺陷,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的发展,市场经济为青年人的个性发挥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问,自主意增强,服从意减弱;经济现实意识增强,自我约束的意识减弱;个性意识增强,群体意识减弱。青年的这些思想特点决定了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必须从青年人的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又不能搞单打一。

二、青工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青工的思想变化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市场经济这把“双刃剑”的效应。决不能低估它的负面影响。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相当一部分青年认为:“学技术长本领,学政治一场空”,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认识。因而不愿在提高思想修养和政治学习上花费时间和精力。同时,这也说明我们对青年的思想教育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另外由于各方面道德规范、法制法规不健全,其产生的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削弱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应有作用,它往往很容易割裂工作方法之问的相互联系,使人产生“一边倒”的负面做法。青年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它的实现需要通过长期、大量细致的工作,做好青年思想教育工作是保持大局稳定、长远目标、战略目标最终实现的可靠保证。

三、如何加强青工思想教育工作

(1)加强形势任务教育,提高青工思想修养

青工的思想是活跃的,他们的思维是敏捷的,他们的行为是需要指导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青工的思想教育,依靠靖煤集团公司形势任务教育,来提升他们思想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让他们牢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从而正确树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向,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让自己的思想紧跟时代的步伐,让自己的心灵感受时代气息,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有志青工,在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稳定中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年华,用奉献来谱写自己人生篇章。

(2)坚持疏导青工思想教育

现在青工的思想观念逐步由封闭型向开放性转变,驯服型向自主型转变,由听从型向民主型转变 他们对领导讲话要辨个在理不在理;对上级问题,要看是合法不合法:接受思想教育,讲究有没有方法与艺术。对此,如果还用命令主义、家长作风、简单粗暴的方法,不但收不到效果,反而会造成新的矛盾。可见,对当代青工的思想教育必须坚持疏导方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说服,循循善绣。(3)加强青工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

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需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通过认真学习有关理沦、通过座谈会、读书会、讨论会等方式深化青工的理论修养。

在加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注重引导正确的教育方向,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要引导广大青年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结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光辉历程和巨大成就.充分认识邓小平理沦的重要性,帮助广大青工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要进一步提高青年投身祖国建设的积极性、自党性和坚定性,把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不断推向前进;进一步树立广大青年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要长期坚持思想教育、信念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促进青年良好道德的形成。

(5)加强青工思想教育工作创新性

青工思想活跃,好感情用事,易接受新鲜事物,但辨别事物的能力较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最终“定型”,因此在新事物的冲击下容易出现躁动、不安,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在青工思想教育工作中,既要发扬思想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又要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思想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不断总结出新的经验。对教育对象要注意层次性和阶段型。

6.浅谈如何加强社区科普教育工作 篇六

申维辰

《 人民日报 》(2013年06月20日 16 版)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和城市管理体制创新,社区工作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总结先进经验,加强社区科普工作,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实现中国梦的宏大战略,吹响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号角

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实现中国梦的宏大战略,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也为推动城镇化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应当看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城镇化是拉动内需的最大动力,是促进发展的最大潜力,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最大引擎。城镇化的演进,已经引发并将继续带动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已经引发并将继续推动乡土社会向城镇社会的转变、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城镇化不仅需要产业的培育和支撑,而且需要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无论是实现城镇产业优化升级、创新发展,还是培育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无论是提高人们融入城镇的适应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还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都需要科学知识的支撑,都需要科学素质工作的支持。开展城镇社区科普工作,一定要从这样的大背景下来认识,一定要站在这样的时代高度上来把握,一定要用这样的宽广视野来谋划,努力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找准工作方位,努力在城乡社会结构深刻变动中找到工作重点,努力在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中打开工作新空间。

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科技发展面临的新阶段,为社区科普工作拓展了广阔舞台、提出了更高要求

未来发展要靠城镇化来带动,要靠科技创新来驱动。实现城镇化的发展、实现科技的创新,需要全社会良好的科学素质作基础。社区科普是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形势、新的阶段,提供了社区科普工作新的机遇,也赋予了社区科普工作新的责任。

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重要条件。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伴随着城镇化浪潮的兴起,大量农村变为社区,大量农民变为市民,当前我国有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城镇,有2.6亿农民工在城镇工作。社区是城镇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是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依托。加强社区科普工作,帮助城镇居民丰富知识、拓展视野、提升技能,有利于城镇居民特别是新居民增强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公共事务参与能力,提升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发展能力,从而真正融入城镇社会、成为其中的一分子。

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于增强全社会的自主创新能力,基础在于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公民的科学素质是科技创新的土壤。社区是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社区科普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加强社区科普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进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能够有效筑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夯实全社会创新发展的后劲,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是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认同的重要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全体社会成员科学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前提。实践表明,具备更高科学素养的人,更容易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更容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和判断是非的价值标准;科普工作越扎实的地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得越广泛越深入。加强社区科普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让人们既能深切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又能更好地领悟到价值的真谛;既能增进对科学的热爱,又能增强对主流价值的认同,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是促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密切地关系着民生改善和群众福祉。一个公民的科学素质折射出他的生活品质,一个社会的科学理性映射出这个社会的精神品位。科普工作不仅是提升科学素质的重要渠道,也是增进民生幸福的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普工作也是民生工作。加强社区科普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对于帮助人们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满足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追求幸福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坚持面向社区基层、服务社区群众,创造性地开展城镇社区科普工作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已经达到3.27%,但与“十二五”公民科学素质5%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应当说,实现这样的目标任务重、时间紧。加强城镇社区科普工作,对实现我们的目标意义重大。我们要认真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按照《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城镇社区科普工作的意见》,深化科普宣传,狠抓薄弱环节,注重工作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科普资源开发开放和共享服务,全面提高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推动社区科普工作不断向广度深度发展。

一要着力聚焦社区居民生产生活,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工作。社区科普工作要敏锐把握新变化、新期待,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围绕人们生产生活安排项目、开展活动、提供服务,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要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推动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政策和重要举措,展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积极介绍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和重大成果,介绍我国在科技前沿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突破,激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科技热情。要大力宣传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促进人们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注重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创新团队,特别是宣传那些为我国科技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进一步营造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浓厚氛围。

二要着力建设社区科普服务平台,提升社区科普服务能力。社区科普工作要融入进去、持续下去,必须有阵地、有平台。要抓好社区科普阵地建设,积极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行动计划”,建立完善社区科普益民服务站、社区科普学校、社区科普橱窗画廊、社区科普活动室等设施,搭建起服务社区居民的有效平台。要抓好科普活动,摄制播映科普主题的电影电视,举办讲座展览,开展现场服务,深化科普示范街道、科普示范家庭等创建活动,吸引群众在参与中体验科技乐趣、提升科学素质。要抓好社区科普网络建设,注重运用社区局域网以及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渠道开展科普工作,构建起实体网络与虚拟网络相衔接的科普工作网络体系。要抓好科普资源整合,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科技社团、科技场馆等单位的资源优势,促进科研与科普有机结合,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向社区开放、向社区聚集。

三要着力发展科普产业、培育科普产品市场,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科普需求。发展科普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科普需求的重要途径。发展科普产业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事业与产业并举、公益与市场互补,在大力发展科普事业的同时,积极培育壮大科普产业,实现双轮驱动、两翼齐飞,使科普产业成为科普工作新的增长点。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契机,加强对科普产业的研究,提出支持科普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要加强科普产品的研发开发,深入挖掘科普资源,找准产品与市场的对接点,培育科普产业链,创新产品设计生产营销方式,开拓科普消费市场。要整合社会资源、集聚社会力量,推动科普与文化、教育、艺术、体育、旅游等领域的融合,使科普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城镇社会的更多领域。

四要着力改进创新,打造群众满意的社区科普活动品牌。科普工作本质上是一项群众工作,社区科普工作尤其是这样。要立足社区实际,根据居民组成、文化背景、民生需求、资源条件、生活环境等不同情况,开展具有时代特点、社区特色的科普活动,打造活动品牌,用品牌提升工作效果。要注重丰富科普的形式载体,赋予科普工作以时代元素和时代表现,赋予科普工作以具象化的呈现和个性化的展示,提升人们参与科普的兴趣和热情。要扩大科普工作覆盖面,针对青少年、老年人、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困难居民、残障特需人士等重点人群,有的放矢地开展科普活动。

五要着力完善工作机制,形成推进社区科普工作的强大合力。科普工作涉及面广,涉及部门多,必须坚持大联合、大协作的原则。社区科普工作是整个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区和谐、提升城镇文明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城镇社区科普工作,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切实把社区科普工作纳入城镇发展的总体规划,推动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社区科普工作有政策措施、有经费保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科学素质纲要的要求,加强沟通、密切配合,落实分工责任,采取有力举措,精心组织实施,形成携手推进社区科普工作的强大合力。各级科协要履行好纲要工作牵头单位的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和调查研究,加强督促检查和绩效考核,加强监测评估和政策激励,推动社区科普工作落到实处。近期,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中国科协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十二五”中期评估,对各地工作包括社区科普工作进行实地督查。要加强社区科普组织建设,推动社区确定科普专干,配备社区科普员,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相结合的社区科普工作队伍,做到社区科普工作有组织、有机构、有名册、有活动、有考核。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积极担当科普宣传员、科普志愿者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为社区科普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7.浅谈如何加强社区科普教育工作 篇七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做好社区档案的管理工作, 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是服务民生的重要表现。因此, 档案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社区档案管理工作, 推动社区档案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使档案管理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 与加强社会管理、为人民服务融为一体, 为“十三五”期间的档案管理工作增添新亮点。

一、强化组织领导, 提高社区档案管理的规范意识

首先, 社区领导要高度重视社区档案管理工作, 切实加强领导, 建立完善的档案组织机构, 形成社区主任主抓, 副主任负责, 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管理网络。其次,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将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列为年度工作目标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在做好服务的基础上, 及时对社区建档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针对社区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促进社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其三, 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将社区档案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责任中, 明确相关人员对档案工作的职责任务, 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做好归档材料的收集整理, 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二、加强依法治档, 提高社区档案管理的法制意识

一是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社区建设是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 有关部门配合, 社区居委会主办, 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的社区建设工作机制。因此, 为了推进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档案部门要摆正位置, 加强沟通, 正确处理协调好与其他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及社区的关系。建立起由档案部门为主, 民政、社保、卫生、司法等部门参与的社区档案管理体系。二是加大依法管理力度。档案部门要进一步充分行使档案行政管理职能, 加强对社区档案服务民生的统筹规划和有效监管。目前, 社区档案的现状是保管主体复杂、资源分散, 为了使这一现状得以改善, 档案部门要督促社区档案管理人员注意日常工作中各种文件材料的收集, 最大限度地整合社区档案信息资源, 实现社区档案资源共享, 使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在法制轨道上健康发展。

三、做好宣传服务, 提高社区档案管理的社会意识

一是开展档案进社区活动, 增强人民群众的档案意识。通过板报、简讯、标语横幅、试题答卷、分发档案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宣传档案法律法规, 宣传档案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宣传档案管理工作和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增强各级领导及社区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二是加强档案业务培训。从整体上看, 社区档案管理人员来自不同的阶层, 文化程度差别较大, 从事社区档案管理工作能力也有差距。因此, 档案部门要定期对社区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可以通过实地操作、讲解和上门指导、咨询服务的形式对社区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可以选择基础工作好、服务工作好、群众反映好的社区组织作为建档典型, 让社区档案管理人员走出去观摩、学习, 以提高和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激发工作热情, 增强责任意识。三是加强档案指导服务。社区档案是最直接反映人民生活的见证者, 社区档案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因此, 档案部门不仅要为社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指导服务, 督促档案员及时整理、及时归档, 引导社区边建档边利用, 以用促建, 而且还可以将此项工作进一步延伸到居民家中, 上门帮助居民建立家庭档案, 促进社区档案管理工作持续、健康地发展。

四、注重安全管理, 提高社区档案管理的安全意识

8.浅谈如何加强社区科普教育工作 篇八

《意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加强社区科普大学工作的总体要求,第二部分:推动社区科普大学实现健康发展,第三部分:为加强社区科普大学工作创造有利

条件。

《意见》指出,加强社区科普大学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立足社区、服务百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移风易俗,抵制封建迷信,不断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沈阳奠定坚实基础。要牢牢把握社区科普大学的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行动计划为主线,面向社区居民广泛开展科学教育,扩大科普大学普惠面。坚持以具备参学条件的离退休、失业待业、居家赋闲的社区居民为学员主体,招收对象逐步向青少年、农民及在职人员扩展,推动办学触角向涉农街道、少数民族聚集区等区域延伸。拓展办学功能,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安全健康、防灾减灾、节能环保等内容为重点,开展系统化科普教育,着力提高社区居民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生活质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城镇劳动者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在科普课程中的比重,推动科普大学由科普教育平台向社会公共服务平台转化。

《意见》强调,要进一步规范管理模式,要在坚持“两级办学”(市办总校、社区办分校)、“三级管理”(市、区、街道)和“四个固定”(教学场所、授课时间、任课教师、学员队伍)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校和学员的自主管理,在社区的指导下民主选举产生校委会、班委会,不断完善学校章程及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使社区科普大学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遵循“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按照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科学设置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不断增强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断丰富活动载体,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推广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社区科普大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进一步强化师资力量,采取单位推荐、个人自荐、社会招聘等形式,选聘各类优秀人才担任社区科普大学教师,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的社区科普大学教师队伍。

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发挥社区科普大学与社区群众联系密切、互动广泛的优势,在社区的监督指导下,积极引导学员参与社区建设。鼓励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学校、科研院所,充分利用社区科普大学这一平台,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理论宣讲、知识普及活动。在社区科普大学探索建立社情民意反馈机制,为党委、政府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益帮助。不断拓展社区科普大学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协助社区开展各类公共服务。

《意见》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社区科普大学建设,将其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成立市社区科普大学领导机构,其办事机构由市科协、市文明办、市社区建设办组成,办公室设在市科协,负责指导全市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学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社区科普大学的投入力度。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鼓励社区内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社区科普大学建设,为社区科普大学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改善社区科普大学教学场所及各类硬件设施。社区科普大学要充分利用社区多功能活动室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设备等至少应满足50名以上学员教学活动需要。充分调动街道、社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健全完善社区科普大学管理体制。具备条件的社区要逐步开办社区科普大学,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社区,要与相邻社区实行联合办学。探索建立街道(乡镇)领导干部联系社区科普大学工作制度,并将社区科普大学建设纳入和谐社区示范活动以及高标准社区、文明社区等考核之中。加大对社区科普大学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经验,选树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建设和发展社区科普大学的浓厚氛围。

沈阳市社区科普大学计划到2015年,全市社区科普大学达到400所,普及率达到50%以上,全市学员总数达到2.5万人以上,教师队伍达到1?500人,设置各类专业20个至30个。(吕波 编辑:扶勇华)

9.浅谈如何加强社区科普教育工作 篇九

总第43期第1期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THE JOURNA L OF HARBIN COM MITTEE SCHOO L OF THE CCP Jan ,2006Serial N o.43N o.1 ・党建园地・

如何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

———对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教社区党支部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那少罡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上海200433

关键词:社区党建;哈尔滨;文教社区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520(200601-0073-02

收稿日期:2005-11-0

3作者简介:那少罡(1981-,男,黑龙江哈尔滨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硕士研究生。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社区在基层政权建设中 的基础地位越来越重要。社区党建已经成为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前沿,成为城市党的建设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无疑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基础工程。

一、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教社区党支部概况

11社区自然状况。文教社区辖区面积30余万平方米,居民3300余户,总人口9500余,183个单元居民小组,居民庭院33个,楼栋51个。文教社区所辖区域是一片老城区,居民中弱势人口较多,其中低保户为177户,残疾人110人,老年人总数占社区总人口的近12%。在哈市的众多社区中,文教社区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21支部概况。文教社区党支部成员共132人,支部委员5人。其中,专职书记一名,专职副书记一名,党支部设组织委员一名、宣传委员一名、生活委员一名。党支部共分8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设党小组长一名。

31党员构成情况。社区党支部现有自管党员130人。其中:男性党员76人,女性党员54人。党支部人员年龄构成:35岁以下党员4人,约占党员总数的3%;36~55岁党员25人,约占党员总数的19%;55~70岁的党员57人,约占44%;70岁以上44人,占党员总数的34%。另外,在130名党员中,离退休党员104名,占总数的80%;下岗失业党员23名,占1717%;复转军人1名,高校毕业待分配的

党员2名,两者相加仅占党员总数的2%。

二、当前社区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与了解,笔者认为,当前社区党建中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矛盾: 11社区党员管理难。党员的管理无疑是党建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正常开展党的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当前社区党支部建设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党员难于管理。文教社区的党支部书记就对笔者说:“如何管好支部的这100多名党员,如何把大家都聚到一起是我们最为头痛的一个问题。”

社区党员管理难,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1由“单位人”到“社会人”,社区党员身份的新特点。社区建设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城市化发展的产物,是我国20多年来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新生事物”。社区党员同样也是具有着同以往不同特点的一部分党员。在传统经济体制下,人们都依附于“单位”,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和管理也都靠“单位”。在这样的体制下,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所有党员肯定都是本部门本单位的人,当然更属于本行业。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进、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行业人”、“单位人”转为“社会人”,人们对行业和单位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而与社会和社区的关系日益密切。“社会人”和党员,这二者身份的统一体就是当前社区党员区别以往的特殊性所在。“社会人”使党员的开放性和

独立性更强,在面临更大的生活压力与挑战的同时,作为这一部分人党员身份的管理者———社区党支部和以

・ 37・

往的“单位党支部”相比,直接掌握的党员利益又相对减少。“社会人”的这一身份也表明,党员的社会角色的不同使每一个党员的本分都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给党员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最明显情况就是,社区党员很难召集到一起组织活动。以文教社区的党支部为例,每月的25号下午两点,是定期的党员学习和活动的时间。笔者参加了两次这样的活动,在130名党员中,来参加人数分别为28人和32人。这其中主要是一些离退休的老党员。家住巴山街5号的刘先生说:“不是我不愿意参加活动,自己下岗在家,好不容易找到一份送水的活,时间不固定,随时都要给顾客送上门,很难保证时间参加支部的活动。”这样的现象尤其是在下岗党员中极为普遍。社区针对这样的情况也采取了主动登门的办法,有重要的活动或者文件需要传达的时候,主动地送信息上门,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2社区党员的流动性很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不具有“社会”流动性。包括少数党员在内的“人事调动”,也是通过党组织或人事管理部门进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员的社会流动已是十分普遍和寻常的事情了。尤其在社区,已经很难做到所属党员多年在一个单位工作、在一个地方居住,加之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生活条件的改善,有些人也许一两年或者几个月就会有住址和单位的变动。人员的频繁流动,加大了社区党员的管理难度。

21高龄党员占党支部人员的主要部分。当前,社区现有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这给社区党支部的建设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以文教社区为例,70岁以上的高龄老党员44人,占党员总数的34%,而算上55岁以上的党员,就达到了101人,占支部党员总数的78%。

老年党员中的大部分是离退休党员。有一部分老党员在思想上普遍存在着歇一歇的状况,对组织生活不够关心,组织观念逐步淡化。另外有一些老党员,对当前的改

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很好地认识和接受,由于年龄偏大,主客观有比较缺乏继续学习的条件,这些都导致了老党员更容易思想上出现一些波动。影响老党员的最关键还是身体因素,在社区党支部的建设和各项活动中,不能不考虑到占主体地位的老党员的身体状况。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在社区党支部中,最为积极的那部分党员也正是出现在这一部分老年党员中。由于经过数十年党的培养,有的老党员无论是思想觉悟还是组织热情都是十分高的。家住光芒街的李阿姨就是这样一位老党员。每个月的学习活动都积极参加,并且每一次都是提前来到支部会场,并十分认真地做学习笔记,像李阿姨自己说的那样,过组织生活已经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31经费投入不足。经费问题可以说是当前各社区党支部面临的最为现实和最难以解决的了。完善社区党建工作硬件设施、开展社区党组织活动、对社区党员进行各种教育等都必须不断投入资金。而当前社区党支部的活动经费仍然是十分有限的。文教社区党支部,目前平均每月有200元的经费,根据特殊的活动还有一些额外的补助,这些都是十分有限的。党组织活动受经费和场所的制约,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活力,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三、对加强和改进当前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

11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制度化建设。加强制度建设,是解决当前社区党建工作问题的根本措施。社区党建工作的制度化是一个系统化、完善化的过程,需要我们建立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作保证。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制度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相应的组织制度。如建立社区党建指导委员会制度,社区党建联席会(联谊会制度,社区党员联络站制度等,明确规定社区党建指导委员会或联席会、联络站的职责、任务、工作方法等。街道、社区其他组织也要制定《协会章程》或规范性文件等。二是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过去街道党建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都应坚持,同时还要建立一些新的制度,如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新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组织、自治组织党建工作制度,建立一级抓一级的工作责任制,逐步形成社区党建工作新的考评机制。为保证社区党建工作整体推进,长期坚持,要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21完善对社区党员的分类管理。社区党员类别相对比较多,各个不同类别的特点又有很大的差异性,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社区老党员多、下岗职工党员多,分层面地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无疑是十分有效地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一项措施。

加强离退休党员管理。大批离退休党员回到社区后,社区党组织应从政治、思想、生活上关心他们。要针对离退休党员的特点,举办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科普活动,建立党员责任区,鼓励他们参加社区建设与管理,努力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加强特殊群体党员管理。社区党组织对辖区内下岗职工、流动个体户、人户分离的党员,(下转84页

・ 4 7 ・

法律措施,通过制定各种有时效性的规则,促进企业走集约化道路,实现规模经营效益,并制定相关法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继续搞好政策配套,提供良好的环境,优化工业和第三产业结构。

通过法律手段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经济的发展不能长期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为此,国家应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的核心是法律机制的调节,优先安排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项目,增加财政支持和建设投入,引导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引导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等等,都需要相应的经济法律规范来给予保障和实施。

21通过法治,实现和谐社会的利益均衡。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相反,它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利益矛盾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关系趋于均衡的社会。所谓利益的均衡并不是量上的均等,利益均衡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

点,是相对持续的相互协调的状态。事实表明,社会内部存在的利益差异和矛盾,在一个方面反映了制度机制转化和创新的强烈诉求。而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现代社会中的利益价值观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必将使创设和建立具有均衡性的利益制度与机制,成为调整利益结构进而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本质性要求。

面对人所固有的种种缺陷,以自律为主导、以多样性特征的道德机制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相当脆弱的,在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尤其如此,因此,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导模式上,一个国家唯一明智的选择只能是集中群体智慧又将这种智慧外化、固定为相对统一的硬性制度即实行法治;要通过法治满足人们正当利益要求与遏制人们对不正当利益的追求;要通过良法蕴涵着的人类的基本价值,培养人们对法律的信仰。

31通过法治,建立生态和谐的社会。生态和谐是指人类在利用、开发自然的活动中要保持自然按照自身规律正常有序地运转,使人与自然达到和睦相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法律机制在建设生态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按照改造与保护相统一、获取与贡献相统一、利用与尊重相统一的原则,积极健全生态保护法规,并依法整治。要逐步扭转我国人均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生产和生活都要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力减少空气、水源、土壤等方面的环境污染,争取达到资源、能源消耗速率和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实现生态和谐社会。

[责任编辑:梁桂芝](上接74页通过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个体协会党组织、党员联络站等载体,采取直管、代管、协管、联系等方法,把他们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范围,努力改变党员管理中的断层现象。

开展党员教育。根据各类党员的特点,紧密联系形势、任务和贴近党员的思想实际,积极有效地开展党员教育工作。利用进社区党校、上党课、结对子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提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为党员发挥作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31丰富社区党建的工作内容。当前,社区党建工作仍然是处在一个不断探索丰富的初级阶段,没有达到形成一个完备的内容体系。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无疑要从丰富党建工作的内容着手。

应该说社区党建工作内容是很广泛的,包括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社区服务、建设与管理,发展社区经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稳定,群众工作等任务开展。丰富社区党建内容,我们可以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化社区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党员带头,组织群众开展争做文明居民,争创文明家庭和文明楼院等竞赛活动,推动文明社区的创建工作,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深化为居民办实事的工作。坚持发挥社区党组织贴近群众、联系群众的优势,通过抓好再就业培训、扶贫济困、社区治安等实事工程,解决好居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增强党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三是深化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围绕联系群众收集社情民意,反映群众的意见和为群众解疑释惑;围绕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待岗人员、信访户、闹劳资纠纷、邻里纠纷等,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围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保平安工作。要化解各类人民内部矛盾,确保一方稳定。四是深化居民自治管理。通过社区党建调动社区党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性,推行政务、居务公开,建立居民议事、监督制度,推进城市基层民主建设。

上一篇: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小螺号》反思下一篇:恐龙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