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心得体会

2024-10-2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心得体会(精选12篇)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心得体会 篇一

20x年我局紧扣“脱贫2.93万人、退出130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降至0.91%,乡乡有标准中心校、达标卫生院、便民服务中心,实现贫困县整体摘帽”的脱贫减贫任务,按照市委“脱贫攻坚是天大的事,要尽天大的责、使天大的力”的要求,倾注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认真贯彻落实好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现就20x年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聚焦户脱贫,夯实摘帽基础。一是住房安全保障。抽派精干力量成立农村住房保障指挥部,采取出台缺劳户住房“代改建”实施办法、预拨付启动资金等举措全力推进住房安全建设。今年计划投入资金8亿元,将贫困户土坯房全部纳入改造计划,并在省补资金的基础上,县财政按2万元、0.95万元、0.5万元三个档次进行再补助,同时将20x年、20x年易地搬迁建设任务提前到今年实施,全面解决安全住房问题,目前4529户14034人易地扶贫搬迁和9980户危房改造建设已全部开工。二是政策兜底保障。组织人员再次核实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家庭收入情况,对家庭经济确实困难但未纳入低保兜底的按政策规定纳入,做到应保尽保,并对不能达标的低保兜底户进行全额补差,实现两线合一;组织医护人员对不能到医疗机构进行残疾人鉴定的500余名贫困对象上门鉴定,及时发放护理补贴。三是入学教育保障。完成12271名贫困学生信息公示上报和7200名贫困大学生20x年助学贷款预申请工作,并配套资金5760余万元,启动16849名贫困住校生生活补贴发放工作,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一例因贫辍学。四是医疗卫生保障。严格执行中省市规定,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确保贫困户县域内住院报销比例不低于90%;按150元/人・年的标准为58122名贫困群众代缴了医疗保险,确保每一个贫困群众治病医疗有保障。五是稳定增收保障。全面启动了130个脱贫奔康产业园建设,积极引导贫困户入园,通过务工、入股等方式持续增收;对9806余户贫困户发放到户产业发展资金20xx余万元;新增公益性岗位846个总共达1119个,缓解贫困户短期收入问题;对20xx余个贫困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实现贫困户在河西工业区、当地奔康产业园等就近就地务工增收。

(二)聚焦村退出,加快项目建设。一是通村硬化路达标。全县计划新建通村水泥路479公里,彻底解决96个村硬化路未达标和130个拟退出贫困村道路新建问题;修订《脱贫项目实施监管办法》,下调群众自筹标准,确保指标下得了,资金筹得起,道路修得通,目前绝大部分道路硬化已接近尾声,预计6月底前将全面完工。二是宽带网络达标。在今年计划退出的130个贫困村中,已完成98个贫困村宽带网络维护新建工作,余下的32个村建设任务将于6月中旬前完成。三是文化室达标。采取维修与新建相结合的方式解决74个村文化室硬件不达标问题,其中62个已经全面竣工。同时启动了130个贫困村文化阵地建设,已完成108个农家书屋书籍补充更新工作。四是卫生室达标。简易维修及功能改造的25个村卫生室已经全面完工,新建的48个卫生室主体已经完工。并对285个贫困村村医进行5次集中培训,提高乡村医生业务水平。五是集体经济达标。成功申报为省级扶持村集体经济试点县,在黎明等10个村开展试点工作,争取试点资金1000万元,结合试点工作下发了全县集体经济发展指导意见,对摸排出不能达标的或压线达标的45个贫困村进行解剖“麻雀”。

(三)聚焦县摘帽,补齐攻坚短板。一是紧盯“一低”目标,增调减贫任务。针对“漏评率和贫困发生率之和必须低于3%”的要求,将原脱贫20800人的年度减贫计划调整为29341人,调增8541人,预计年末贫困发生率将降至0.91%。二是紧扣“三有”任务,加快硬件建设。全面启动未达标“三有”建设任务,目前18个便民服务中心已全部动工建设,并同步进行了办公设备集中采购挂网工作。3所学校、22个卫生院改扩建工作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需配置的494台电脑已进入招标采购程序。三是瞄准“四好”工作,做好群众教育。在计划退出的130个贫困村开展免费体检达2万余人次,7000余贫困户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进村集中开展健康知识、卫生常识、法制讲座200余场次,每月开展了1次“摆顺扫干净”集中环境整治。1C5月共评选出四好星级农户2300余户,为四好村创建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聚焦长效发展,培育奔康产业。一是拓展产业布局。在去年“3311”产业布局基础上,新增22个县级示范村,130个脱贫攻坚产业园,辐射带动2万余贫困户脱贫增收。二是抓实载体培育。培育业主大户、专合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引进海升、温氏集团等龙头企业,打造归雁经济产业园、电商孵化中心,构建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在淘宝、邮乐网开设“德乡仪陇”馆,实现120余种本地农特产品上线销售,销售总额达3500万元,带动入网贫困群众人均增收350元。三是强化机制创新。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家庭种养业,开展技能培训,支持贫困户就业、创业,解决近期脱贫问题;出台激励政策,引导龙头企业(业主大户)与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深化和创新“三收三分”(劳务收入、租金收入、经营收入,固定分红、效益分成、保底分红)利益联结机制,解决长效增收问题。

(五)聚焦落实落地,扫清摘帽障碍。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四个类别(户脱贫、村退出、乡达标、县摘帽)摸排汇总、三个层面(乡村层面、县级层面、上级层面)研究解决、两个月为一周期”的“432”问题解决机制,今年3月和5月分别开展了一次问题摸排,共梳理住房安全、产业培育等21个方面20xx个问题,对其中136个带共性的问题,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研究形成条款式处理意见,召开乡镇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第一书记大会,逐条解读,逐一整改销号,扫清摘帽障碍。二是深化结对帮扶。开展“万人帮万户”活动,将全县教职员工、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纳入帮扶主体,增加结对帮扶责任人6000余名;按照“6542”(县级领导帮扶6户、科级领导帮扶5户、一般干部帮扶4户、其他职工帮扶2户)的结对要求,实现每户贫困户都有一名公职人员帮扶,杜绝“穷帮穷、弱帮弱”现象。三是严格督查督办。建立“划片包干、定时回访、责任倒查”的督查考核机制,成立11个片区督导组,逐月细化督导内容,严格督查考核,倒逼工作落实。把脱贫攻坚作为主战场,出台《重奖重惩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十条规定》,重奖重用成绩突出的干部,重罚重惩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干部。今年以来,全县有2个乡镇分别受到红牌黄牌警告、2名乡镇党政“一把手”受到诫勉处理、2名党委书记被停职检查。

(六)聚焦持续用力,巩固脱贫成效。一是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工作。按照习总书记“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指示精神,对20x―20x年6.33万已脱贫人口和55个已退出村再次对标核实、建好台账,分类制定巩固提升计划,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全力保障稳定脱贫,扎实开展“四好”创建、“农民夜校”和“三大教育”等活动,引导贫困群众自食其力、感恩奋进,珍惜脱贫成果。二是用好用活四项基金。今年通过上级补助、本级投入、社会捐助等方式整合资金2.1亿元,出台基金使用管理细则,加强源头管控,实行封闭运行,推行县村户三级联控,探索形成了“自主创业、入股分红、集资兴业”等多种模式用好用活四项基金。三是出台政策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出台贫困户就业创业和发展种养业增收奖补办法,按户人均增收情况给予600-1000元的奖励,全力支持贫困户通过劳动增收致富,今年将投入到户奖补资金3500万元左右。出台贫困户赡养老人激励政策,对积极履行赡养义务的给予100-300元奖励,营造“自觉尽孝、人人尽孝”浓厚氛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半年,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脱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和贫困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别乡村干部政策不够熟悉。乡村换届后,市县组织了基层干部培训,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印发了《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工作手册》,较好地提升了乡村干部脱贫攻坚业务能力。但仍还存在个别干部不够注重学习,对脱贫攻坚系列政策不够熟悉,尤其表现在上级检查时说不清楚,具体工作中时有走样,对脱贫攻坚造成了一定影响。

(二)个别已脱贫对象脱贫质量不高。我县坚持严格执行户脱贫“一超六有”、村退出“一低五有”的标准,95%以上脱贫户、绝大多数退出贫困村能够稳定脱贫、退出。但因为个别乡镇、村在作脱贫安排时,家底不清、工作不细,导致个别退出村存在集体经济收入水平低、与“四个好”目标尚有差距,个别已脱贫户、特别是20x、20x年脱贫户收入虽能超过当年贫困线,仍存在住房保障水平低、政策兜底不到位、因残因病等问题,存在返贫风险。

(三)存在帮扶工作不够扎实的问题。我县在帮扶工作想了很多办法,较好地实现了“五个一”全覆盖和所有贫困户均由公职人员帮扶,有力地推动了帮扶工作。但在个别地方仍存在着村第一书记履职到位不够,工作不深入、不扎实;少数农技人员专业不对口、指导力度不够;个别帮扶责任人帮扶时间少、帮扶手段少、帮扶质量不高等问题。

(四)个别地方项目推动不力。在项目推动中,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研究出台了监督管理办法、建立了项目库、整合了资金,有序推动了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但仍有极个别地方项目推动不力,进度较为缓慢;不够公开透明,群众参与度低;建设质量不高,甚至出现了违规违纪现象。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紧紧围绕“脱贫2.93万人、退出130个村、贫困县摘帽”的年度目标,添过硬措施,建严格制度,强督查督办,突出重点,攻克难关。

(一)加大干部教育培训。落实分级培训脱贫攻坚政策制度,强化乡镇领导干部、村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三个重点群体的政策培训,提升干部能力水平;充分运用督查考核指挥棒,将是否熟悉脱贫攻坚政策,是否严格按政策抓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平时督查暗访、年终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各级干部精通政策、熟练运用政策,有序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二)着力培育增收产业。大力实施农业产业“3351”战略,依托海升、温氏、中味等龙头企业,建成5万亩柑桔产业园、302个生猪托养场、6.5万亩加工型蔬菜产业园。大力发展立县支柱产业,引导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三收三分”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2.1万户贫困户脱贫增收。积极培育村主导产业,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185个,引导0.8万名贫困劳动力入园务工。投入到户产业资金20xx万元,新增公益岗位846个,全力支持贫困户通过发展家庭种养业和公益岗位就业增收。

(三)不断巩固脱贫成效。对20x―20x年6.33万已脱贫人口和55个已退出村再次对标核实、建好台账。出台贫困户就业创业和发展种养业增收奖补办法,投入增收奖补资金3500万元,按户人均增收情况给予600-1000元的奖励,全力支持贫困户通过劳动实现增收。扎实开展四好村创建活动,开办农民夜校,引导贫困群众自食其力、感恩奋进。出台贫困户赡养老人激励政策,积极履行赡养义务的给予100-300元奖励,营造“自觉尽孝、人人尽孝”浓厚氛围。

(四)切实加大群众教育。在计划退出的130个村中,深入开展“遵法守法、习惯养成、感恩奋进”为主题的“五学十评两创”群众的教育活动。计划创建县级“四好村”200个、(贫困村100个),在县级“四好村”的基础上创建市级“四好村”150个(贫困村70个),在市级“四好村”基础上创建省级“四好村”130个(贫困村50个),评选“四好星级农户”7602户,达到贫困户总户数的30%。

(五)严格督办重奖重惩。一是责任包干到片。抽派11名部门分管领导与376名第一书记组建11个片区督导组,实行分片包干、蹲点督导。二是内容细化到月。分阶段、分行业制定督导方案,6月前重点督导项目推进情况,7-9月重点督导“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10-12月重点开展模拟评估。三是问效落实到人。推行第一书记“五带五强”工作法,出台《重奖重惩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十条规定》,重奖重用成绩突出的干部,重罚重惩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干部,倒逼工作落实。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心得体会 篇二

小康概念是我国独创的概念。最早源于2850年前的诗经“民劳亦止,汔可小康”。1979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使用“小康”来描述我国的现代化。党的“十二大”“十三大”把邓小平的战略设想确定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长期奋斗目标,即三步走战略:第一步,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当时按1980年价格和汇率计算,小康标准为900美元,我国在2000年总体上实现了这一目标。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总体上达到的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明确提出在2020年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003年国家统计局《农村全面小康标准研究》课题组提出了由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和资源环境六大类共18项指标构成的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标准。浙江大学卡特中心课题组也提出了一套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2008年6月,国家统计局课题组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当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要求,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整个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和资源环境六大方面23项指标组成。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翻番”目标,并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五个方面新要求。2013年10月,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要求,制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整个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设、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五大方面39项指标组成,主要用于监测全国及各省(区、市)的小康进展情况。有些省份还因地制宜,制定了市、县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各地深入展开。

由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可见,我国小康社会内容和目标的制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个时期都具有一定的标准,小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内容也随之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二、小康监测报表制度的建立和数据审核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以下简称小康监测体系)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真实可信。小康监测体系不仅涉及范围广,且专业性、技术性强。统计专业部门监测的指标数据占35%左右,其他专业部门指标数据占65%左右,按照“依法统计,分级负责,部门把关,统计综合”的工作分工原则和“谁出数、谁把关、谁负责”的数据质量责任原则进行数据收集汇总。还需要建立监测统计报表制度,并强化对监测数据的审核和评估。

(一)监测统计报表制度的建立

为了充分发挥小康监测体系的导向作用,客观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情况,使统计数据的收集汇总规范化、法制化,2014年河北省制定了《河北省小康社会监测统计报表制度(试行)》,适用范围为省、市、县(市)级。主要包括省、市、县3张小康社会监测统计综合表、15张基础数据表和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对于各级各部门依法按时报送监测数据和信息,规范数据生产流程,强化数据审核和评估,确保小康监测体系数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监测统计报表数据的审核

1.科学规范。

监测指标数据填报应严格按照统计报表制度进行,达到统计口径、指标解释、计算方法、统计范围、统计时限、行政区划一致,不得擅自进行修改。重点审核监测指标和基础指标数据是否按照统计标准、统计报表制度和计算方法进行。

2.分级审核。

小康监测体系数据的审核分省、市、县三级。县(市)级负责审核本级小康监测体系数据;市级负责审核本级和所辖区域内各县(市)小康监测体系数据;省级负责审核全省小康监测体系数据。

3.部门把关。

县(市)级有关部门对本部门上报数据质量进行把关;市级有关部门对本级和县(市)级的数据质量进行综合审核;省直有关部门和中直部门负责对本级和市、各县(市)级的数据质量进行综合审核。

4.综合评价。

省、市、县三级统计部门对小康监测体系计算结果数据进行综合审核,从总量、增长速度、比例结构、人均水平并结合相关专业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考察该区域小康监测体系计算的综合小康监测指标指数(以下简称综合小康指数)是否客观反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三)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结果协调性检验

有些地区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到省、市、县三级,分别实施了3套小康监测体系。为了保证3套小康监测体系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协调性,就要确保省、市、县三级综合小康指数的衔接性。市、县(市)两级监测结果应支撑省级监测的计算结果。可采取以市、县(市)级人口比重作为权重,分别对市、县(市)级计算的综合小康指数进行加权求和,进行省、市、县三级协调性、一致性检验,避免省、市、县小康计算结果出现大幅度偏差,使三级小康监测数据实现有效衔接。如果出现大幅度偏差问题,应及时查找原因加以解决。

举例说明(见表1)。假设某省级地区某年综合小康指数为79.89%,下辖10个市级地区,则以各市级计算的综合小康指数为基数,以人口为权重,加权求和即得出该年度10个市级地区总体综合小康指数。

采用的一致性检验公式:

其中,Yi为第i个市级地区人口比重,Zi为第i个市级地区综合小康指数,X为10个市级地区总体综合小康指数。

由表1可见,该年度10个市级地区总体综合小康指数为79.25%,比省级综合小康指数79.89%的低0.64个百分点,可认为监测结果一致性较好。一般讲,各市之和的总体综合小康指数应低于全省综合小康指数。这是因为省级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水平高于各市级。当然,也不排除存在特殊情况,但一般其差异应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为好。检验市级与所辖县级地区监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相同。

三、小康发展水平在区域的不平衡性

区域小康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一方面,由于地区与地区在经济、社会、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可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可能提前进入小康社会,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可能晚些进入小康社会。另一方面,小康监测体系制定的2020年完成的目标值,只是一个在全国“一盘棋”的情况下设定的目标,由于地区与地区情况不同,可能在某一个地区某项监测指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会完成,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综合小康指数达到95%以上即视为全面建成也是一种选择途径。

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在国家制定省级地区或省级地区制定市、县级地区的小康社会目标规划时,可根据现有达到小康的建成水平建立小康分类监测制度,研究因地制宜、分类监测的方法。按照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奋斗目标,在全面掌握所辖地区综合小康指数前提下,可将综合小康指数划分为3类。如综合小康指数在85%及以上的为先进地区;综合小康指数在75%~85%(不包括85%)之间的为一般地区;综合小康指数在75%以下的为落后地区。对于省级地区制定县级地区的小康社会目标规划时,由于县级地区数量多,可将县级地区综合小康指数划分为4类。如综合小康指数分别在85%及以上的为先进地区,在80%~85%(不包括85%)之间的为中上地区;在75%~80%(不包括80%)之间的为中下地区;在75%以下的为落后地区。当然,划分类别的标准要结合该区域的实际情况考虑。划分类别后,按照目前小康水平,以2020年小康实现目标为标准,可测算出每年综合小康指数,形成每年规划目标。各地区成梯度步入小康社会,综合小康指数较高的地区先行建成小康,大多数中等地区适时建成小康,落后地区如期建成小康,有利于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奋斗目标的总体实现。对于建成小康先行的区域可继续探索进行实现现代化监测的指标体系,提高统计监测的科学性、整体性、延续性。

四、小康监测体系计算结果的正确使用

利用小康监测体系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区域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短板”,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决策依据是开展小康监测的目的,但其前提是能够正确的使用小康监测体系计算结果的几个关键性指标。即单项监测指标小康指数(以下简称单项小康指数)、某方面监测指标小康指数(以下简称某方面小康指数)、综合小康指数和小康社会进程实现程度。

(一)单项、某方面、综合小康指数的计算方法

因为小康监测体系是由若干方面和若干指标构成,小康指数按照其计算结果可区分为单项小康指数、某方面小康指数和综合小康指数。单项小康指数是某一单项小康监测体系的指标完成值与目标值对比的结果;某一方面小康指数是指小康监测体系中包含的5大方面的其中一方面,如经济发展小康指数是由反映该方面的各单项小康指数加权计算而得。综合小康指数反映的是整个小康监测体系5大方面小康指数或所有单项小康指数加权计算而得出的综合计算结果。

如经计算,2000年我国某地区综合小康指数为59.6%。那么,该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就是以2000年综合小康指数59.6%为起点,以2020年综合小康指数100%为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就是监测反映2000—2020年20年间40.4个百分点的变化情况。综合小康指数越高,表明社会发展程度越接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综合小康监测指数描述的是社会发展状况,不是人的发展状况。如某地区2010年综合小康监测指数达到80.1%,不是指有80.1%的人口达到了小康要求的目标水平,而是各项小康监测指标实际值与目标值对比的一个综合结果。

(二)小康社会进程实现程度的计算方法

小康社会进程实现程度反映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的进展情况。利用计算的地区综合小康指数可以计算其小康社会进程的实现程度,它是用当年的综合小康指数比2000年综合小康指数提高的幅度占21世纪前20年综合小康指数需要提高幅度的比重来计算。以某地区为例,2000年综合小康指数为59.6%,2012年综合小康指数为80.1%,则2012年该地区小康社会进程的实现程度计算方法为 :(80.1% -59.6%)/(100% -59.6%)×100% =51.0%。表明该地区2010年在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完成了51.0%,到2020年还有49.0%的距离。

(三) 综合小康指数与小康社会进程实现程度的区别

综合小康指数与小康社会进程实现程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统计指标。前者反映的是当年社会发展程度,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结合基期和目标水平进行对比计算,反映的是该地区当年为止小康社会进程的实现程度。

3.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进发 篇三

站在两个五年规划时空交替点上,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会及其审议通过的《建议》,必将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科学发展:“十二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题

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引人注目地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央党校副研究员郑权说。

全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方向。

“五个坚持”: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全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这样的新要求。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全会用“五个坚持”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了明确部署。

围绕“五个坚持”,全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标——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有理由相信,中国必将迎来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的新局面。

主要目标:勾画“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新蓝图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会对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明确定位。

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明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这是一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我们党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行动纲领。目标清晰,催人奋进。”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朱国仁说。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会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全会对中国进一步推进“民生工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标——

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让很多专家眼前一亮。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认为,实现这些目标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复制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的既有路径和模式,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展望“十二五”,中国经济总量将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将超过5000美元。而选择科学的发展方式,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抓住机遇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社会各界充满期待。

文化产业:有望跃升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也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面对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日益凸显的战略地位,全会提出——“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此,全会强调“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会提出这些新的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部署。

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要求,让人们对“文化强国”充满期待。

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全会指出,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全会提出的“一揽子”改革方案,让人们对中国深入推进改革有了更多期盼。

全会公报指出,要“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

“这是一个相当积极和值得期待的信号。”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谈及公报中提出的“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时说,未来5年,中国将通过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依法行政、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来进一步创新政府管理体制,为“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奠定坚实基础。

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全会提出“一揽子”改革方案,预示着在未来几年,中国社会各领域改革将得到协调全面推进。

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

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大旱、舟曲泥石流、严重洪涝灾害……回首“十一五”,一连串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洪向华说。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尽快启动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工程建设,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

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

“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全会认为,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到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从加大反腐败力度到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不断增强。5年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的一次次艰难困境之中,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党所始终保持的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为此,全会要求,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

全会提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等一条条要求,就是要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以党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全会强调,全党必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心得体会 篇四

一、对标对表,聚焦目标任务。巩固“3+1”保障,围绕贫困人口脱贫指标和贫困村摘帽指标,全面解决农村人口住房和饮水安全问题,切实解决义务教育学生因贫失学辍学问题,基本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农村人口参保全覆盖,集中兵力打好歼灭战。强化转移就业,加强东西部协作,加大转移劳动力就业力度,努力为贫困群众增收创造条件。完善兜底机制,对确实无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做好调查核实,符合条件的实行兜底保障,实现应保尽保。抓好易地搬迁后扶,完善安置点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和能力,强化后续就业指导帮扶,确保搬得出、能发展、稳得住。加强监测户和边缘户监测预警,抓好边缘户、监测户的动态监测预警,对其他户定期开展排查,发现风险问题及时实施干预,脱贫成果巩固。抓好问题整改,建立完善问题整改台账,强化整改措施,倒排整改期限,确保所有问题整改到位。

二、尽锐出战,健全作战体系。指挥系统全覆盖。建立健全“战区调度、乡镇落实、村屯突击”三级作战体系。划分战区指挥部,组建乡镇作战队,成立行政村突击队。由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负责全县脱贫摘帽工作的统筹,引领推动上级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帮扶力量全覆盖。强化领导驻乡(镇)、驻村抓脱贫摘帽工作责任制、县处级领导、挂点县直单位主要领导、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全部下沉。责任落实全覆盖。建立联系未脱贫村的县领导实行“包管人、包管事、包管钱、包摘帽”“四包”制度、后盾帮扶单位主要领导对未脱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实行“遍访、遍审、遍联”“三遍”制度、乡镇“三班子”成员对边缘户和其他有致贫风险户实行“帮扶、帮带”“两帮”制度、科级领导干部对未脱贫户实行“一联”制度,确保帮扶措施落实到位、政策落实到位,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三、营造氛围,宣传教育全覆盖。政策宣传全覆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宣传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有关政策,使搬迁群众吃上“定心丸”;宣传好基本医疗保障、大病保险等健康扶贫政策,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就医难”问题;宣传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教育资助、雨露计划等教育扶贫政策,帮助贫困家庭子女解决“入学难”问题等;依托各级媒体和各种媒介,加大现有扶贫惠民政策宣传力度;把扶贫政策汇编成册,发到每户贫困户手中,并要求帮扶联系人进村入户做好政策宣传和解读;在各级政府网站以及各级各部门党务政务公开栏等场所,长期公布扶贫政策,让群众随时浏览、及时掌握政策,提高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感恩教育全覆盖。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以道德讲堂、感恩活动专场等多种形式,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对贫困群众的关心关怀,宣传扶贫带来的道路、饮水、教育、医疗卫生条件等方方面面的变化,宣传贫困户享受的政策,让群众认识到扶贫带来的实惠,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积极性,强化贫困群众感恩意识。围绕感恩主题,创作一批小品、歌曲、舞蹈、微电影、山歌、彩调等形式的文艺作品,并大力宣传,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扶贫文艺下乡巡演活动,提高宣传效果,让感恩观念深入人心。

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心得体会 篇五

建强振兴基础,党建引领脱贫减贫。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的指示精神,坚持抓党建促脱贫助振兴,注重把党建优势转化成脱贫攻坚优势,把组织资源转化为扶贫资源。基层党组织建设,不仅要从思想上激发党员干部脱贫攻坚冲锋在前的精神,更要以实际的政策措施促进党建工作取得实效。近年来,各地以党建为统领,扎实开展优秀党员干部驻村帮扶,构建了责任主体明确,帮扶注重实际成果的包保体系。同时,将农村致富带头人、专业农技“土专家”等优秀人才发展为党员,让基层党组织党员发展成为带富致富型人才,专业技术型专家,突出党建引领的人才优势,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人才支撑。

优化产业结构,党建引领致富增收。脱贫攻坚重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重在党建整合帮扶。各地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人民群众福祉增进“两增”目标,不断通过多种形式壮大发展集体经济。各地方结合自身优势资源和区位条件,纷纷进行了产业的再升级,像如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深挖特色优势产业,做大一产;探索“专业合作社+农户+电商”等方式做强二产;整合本地农旅资源优势,加大乡村旅游等项目开发力度,打造一批农业休闲旅游和乡村体旅示范区,做活三产。产业带富,为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保障了强足后劲。

6.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悟 篇六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海乡村振兴百花齐放,让“乡愁”有归属,乡村经济高速发展。上海大大小小的村落都积极创建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通过环境整治、田间地头规划、改造基础设施、发展多元产业等方面,实现一村一景,每个村落都有其特有的文化和自然风貌,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宝山区罗泾镇塘湾村、海星村都以其有优美的自然风貌和文化力量成为 “网红村”。崇明从以前“小岛荒滩农田”到现在“林水相依满庭芳”,崇明以花卉产业为着力点,创新花卉种植技术,提升产业规模,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花卉产业高地。奉贤青村镇吴房村以种植黄桃而闻名,吴房村科学开展产业化种植、管理,提升产品质量,以点带面,实现“黄桃 ”的产业链,成为“田园综合体”,带动乡村经济和农民收入。乡村振兴不仅展示农村新风貌、新画卷,打造宜居宜业宜乐的城市,还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上海真抓实干、主动作为,办好群众大大小小的事,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上海开创智慧养老,在全国首创社区嵌入式养老新模式,在家门口一站式服务,有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助餐点、推出“家庭照护床位”等多种多样的社区为老服务。在住宅需求方面,上海加强老旧小区改造,老房子加装电梯、翻新房屋、拆除违法搭建、完善社区配套功能。在交通出行方面,除已有的虹桥枢纽中心、四通八达的轨交线路、两大民用国际机场,还将规划建成浦东综合交通枢纽,新建铁路上海东站,规划形成“5条市域线 2条市区线 多条局域线”的轨道交通布局。

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心得体会 篇七

1深化认识, 增强新形势下创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紧迫感

1.1 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 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 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随着农业由短缺进入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阶段, 农民增收曾出现停滞甚至回落现象。这说明, 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情况下, 已不再具有后发优势, 而且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 日益暴露出分散经营的弊端。这就要求我们清醒地把握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要求, 及时地调整生产关系, 在不改变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 创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这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致富的必由之路。

1.2 创新合作经济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经济全球化, 对中国而言, 利弊共存, 对中国农业而言, 会受到很大程度的挑战和冲击。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市场, 有两个难题我们无法回避, 一个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 一个是小农户与国际合作组织的竞争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 探索通过创新合作经济组织, 使其成为连接农户与市场、农民与合作组织之间的桥梁。在世界经济贸易往来中, 我国出口的农产品经常在国际上遭遇反倾销, 这种情况下, 创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实现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经营, 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尤为重要。

1.3 创新合作经济组织是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需要

在深化农村改革的新形势下, 对双层经营体制的正确性我们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必须得承认, 双层经营体制在建立过程中, 采取了计划经济体系, 计划经济的色彩较浓, 表现出一种官办农业的态势, 农民有事找政府。这种经营体制下, 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大。实事求是地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求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去直接掌握捕捉市场信息是不现实的, 同样, 基层政府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 这就需要创新合作经济组织, 为双层经营体制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一系列服务。唯有如此, 才能有效地配置农业资源,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1.4 创新合作经济组织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

新形势下, 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发挥着一种保障功能, 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但是, 我们不能否认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30多年后的今天, 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 而这是责任制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 只有创新合作经济组织, 通过合作组织这一特殊载体, 对会员提出要求, 明确权利和义务, 宣传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从这个意义上看,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功能, 对深化农村改革一定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把握机遇, 抓住新世纪创新合作经济组织的有利时机

2.1 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长期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密切关注, 高度重视, 一直把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经营体制的重要内容, 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 中央连续下发的五个1号文件, 都对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出了明确指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 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思想。

2.2 有了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为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依法进行, 中央明确提出了要“积极推进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立法工作”。这为促进和保护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经过多年的努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从2007年7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了, 它标志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始步入依法运行的新阶段。

2.3 地方政府相应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

在中央政策的引导下,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有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登记注册、资金扶持、信贷支持、税收优惠、人才支持、放宽经营范围、用地、用电、运输以及优先立项、绿色通道等许多方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扶持。

2.4 社会广泛关注, 发展态势良好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0年以来, 先后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提交议案, 他们都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3坚定信心, 探索创新农村合作

3.1 创新思想认识

全面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是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鉴于我国农村干部思想观念守旧, 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的现实, 发展合作事业不能急于求成。对于已经习惯了小规模经营的农户而言, 对合作组织的接纳需要一个过程, 更需要一些能人来带动。这就需要通过宣传让他们认识到我们成立的合作经济组织在性质上不同于历史上的大帮哄。提高干部群众对合作经济组织性质、内容、作用的了解和把握, 提高他们对发展合作组织重要性、必要性的认同, 努力使合作知识和合作理念深入农村、深人群众。

3.2 政府要积极扶持

从国际经验看, 合作经济组织开创初期, 首先是由一些合作事业的先趋者来组织和倡导的。现阶段, 在我国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和素质偏低的情况下, 引导农民走合作经济的道路, 政府可以说是责无旁贷。政府的职责是提供指导、扶持和服务。

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 使合作经济组织运行规范。要吸取过去一些农村经济组织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教训, 理顺组织内部运行机制, 要通过契约和章程约束, 健全利益分配机制、服务机制、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机制。同时本着“立足服务办实体, 办好实体促服务”原则, 开展合作经营, 使合作经济组织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摘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总体上还处在探索起步阶段, 存在着认识不到位, 发展步伐缓慢、覆盖面不宽、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充分认识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机遇, 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8.深化改革开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篇八

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做到改革不停步、开放不止步。我们将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改革的方向,始终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筹当前和长远,特别是要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同时,还要学习其他国家的长处,系统设计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路线图和时间表,同时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大胆创新,把我们的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紧密结合起来。

第一,我们将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我们都应该用,而且尽可能都用好。我们将加快实施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把职能转变放在重要突出的位置。我们要坚决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重在向市场、向社会、向企业放权,在更大的程度、更广的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在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和提高政府科学化管理水平,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该管的政府一定要把它管住、管实、管好;不该管的不要去管,不要去干预,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第二,我们将通过深化改革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平竞争是我们共同的追求,而且只有公平竞争才能充满活力,中国的市场环境将会建设得越来越好。我们将毫不动摇地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提高国有资本运营的效率,继续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各种所有制依法、平等使用生产的要素,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第三,我们将通过深化改革着力构建促进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资源环境保护的制度。中国的经济问题说到底是经济结构的调整、科技创新的驱动、资源环境保护的问题,这是我们今后要特别突出抓好的重点工作。我们将通过深化财税、金融、资源性产品价格等方面的改革,用市场的办法、经济的办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提高中国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水平。我们将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协调发展的问题。不平衡问题也是我们今后发展的巨大潜力、空间和回旋余地,我们将统筹东中西南北方的协调发展。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完善自主知识产权制度,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是很重要的工作。要从机制上来解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优秀人才怎么和企业结合,把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企业就会充满活力,使企业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我们才能跟上世界科技革命的步伐。否则,我们总量再大,我们的水平还是在中低端的,我们永远都是落后的。

我们将加快建立生态文明的制度,发展新能源、再生能源,发展低碳的、绿色的、循环的经济,这充满着潜力。中国这么大,特别是我们的实体经济,大到一定规模,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非常重要。

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逐步解决中国产能过剩的问题,使整个产业优化升级,坚决治理高污染、高消耗。经济发展了,环境也要保护好,经济能够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我们的生态环境应该越来越好。只有这个做好了,才是真正的好,才是对子孙后代负责。

第四,我们将通过深化改革,健全民生,持续改善,为社会和谐有序提供体制保障。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什么叫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群众的疾苦,关心群众生活的改善,关心他们生活的环境。

我们将继续深化社会领域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中国财政收入去年已经到了11.7万亿人民币,我们解放初期财政收入有62亿,1978年只有1000多亿,去年M2到97.8万亿,这个数量已经不小了,关键是怎么把这个钱用到刀刃上,使它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不能把这个钱用去搞重复建设,用去搞产能过剩。

我们要着力推进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我们将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特别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城镇化问题。中国十几亿人口,这么大的空间和面积,特别是中西部,我们要搞好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搞好城镇化。而且城镇化必须跟我们产业的发展,当地老百姓的安居乐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就会给我们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中国30多年来积累的一条重要经验,是以改革的精神推动开放,以开放促进改革,促进发展。在中国和世界联系日趋紧密,相互影响不断加深的今天,中国的改革发展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我们应该更深入地了解世界,这个了解必须是总体的、阶段性的、及时的。中国已经和世界经济密不可分了,我们应该了解世界,世界也应该了解中国,特别是了解中国真实的情况。只有改革开放,中国才能发展;只有改革开放,中国才能强大;只有改革开放,中国人民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将以更宽的视野、海纳百川的胸怀,吸收、借鉴世界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世界的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哪个国家吸收、借鉴,哪个国家就发展,闭关自守是没有任何出路的。

我们要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的领域、更高的水平上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互利共盈、多元平衡、安全高效、开放型的经济体系,坚持进口、出口并重,在调整优化出口结构的同时发挥进口在满足国内需求、调整优化结构方面的作用。我们和国际的联系、合作、交往正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更高的水平和层次上扩大。我们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一如既往地欢迎和鼓励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兴业,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各个国家的企业提供公平竞争、分享中国发展红利的机会。

同时,我们也将支持和规范中国企业扩大在境外的投资,为当地的经济、就业、人民生活的提高做出贡献。我们将继续完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更好地发挥沿海对外开放的门户作用,加快推进内陆沿边的开放,继续加强多双边企业的持续合作,搞好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的经济治理,加强同各国的政策协调,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正能量。

2013年是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我们将稳中求进,稳要稳好,进也要进好。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体,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握好稳中求进工作的总基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根据作者在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演讲编辑整理)

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 篇九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十八大报告响亮地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然而“小康”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要靠党的好领导,要靠全国人民辛勤劳动来创造。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也是创造财富的动力,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有中国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改善提供充沛动力。小康社会要靠人民来创造,小康社会要让人民来共享,那么就一名基层干部来说,应该为小康社会的建设做些什么?

俗话说“低头踏实走路,抬头乐观看天”。如果把我们对于十八大提出的“建成小康社会”比作“抬头乐观看天”,那么我们基层干部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低头踏实走路,做好当下工作”。只有做好当下,才能让我们无比踏实,才能让我们全神贯注于日常工作的细节和细琐之事。细琐但非繁琐,只有秉承着“重细节、轻形式”的优良工作作风才能将工作做到最好。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每天都要与群众打交道,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以振奋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把关注民生、服务群众、解决民生的实际困难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工作的落脚点,时刻关心群众的冷暖疾苦,做群众的贴心人,用真心凝聚民心,做到有情必知,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要突出服务特色,打造服务品牌,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应该做好这样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爱岗敬业,创造良好业绩

做好本职工作,管好自己的“责任田”,爱岗敬业,是对“建成小康社会”最有效的支持。农民种好地,工人做好工,教师教好书,军人站好岗,干部为群众服好务,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推动工作迈上更高的台阶,让群众更加受益,人民更加富足,社会更加发展,这是对十八大最好的支持,也是对党最大的忠诚。

二是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基层干部置身于群众之中,与群众息息相处,其言行都被群众时时关注,每一个基层干部应该利用自己的.群众基础做好十八大的宣传员,要紧紧围绕“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注意力集中到推动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上来,努力为“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维护稳定,营建良好环境

当前,经济形势比较困难,各类矛盾易发多发,维护稳定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基层干部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过硬的措施、更加扎实的作风,坚持深入群众,从源头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力争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10.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 篇十

在这一节里,习近平总书记说: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有实践知识的学习;既要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要及时更新新知识;既要刻苦钻研理论,又要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

是的,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只有实践,才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的实际生活中去。只有实践,才能用学到的道理提升自己的素质。只有实践,才能培养出创新的本领。

难以想象,雏鹰没有当初的凌空一羽,怎样成长为长空中的霸主;难以想象,孤舟不入江海,于大风大浪中搏击,怎样杨帆远航;难以想象,蝶蛹不努力张翅破茧,怎样成就阳光下那一抹绚丽。这大自然的生灵无不向我们昭示一个道理:只有在实践中才可以更好地成长!一个国家的成长同样需要实践,于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邓小平爷爷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这个方针指引下,中国步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也开始在实践中践行一系列政策,也在实践中飞速发展。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实践,中国或许还在苦苦挣扎吧!唯有实践,中国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实,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也参与了很多实践活动。每天早晨来到学校,还没上课,队干们的工作就开始了。他们有的检查卫生,有的检查学习,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使原本凌乱的校园变得井井有条,安静有序。中午也如此,天天如此!他们牺牲自己的学习和休息时间,换来的却是整个学校的安静和有序。

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学习!在实践中学会了理解和沟通,收获自信和责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谆谆教诲,希望大家也能将实践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听好每一节课,更要在课外将所学的知识用在作业中,完成从课堂到课外的转化。

现在是假期,正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希望大家用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去感染身边每一个人,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大胆地走入社会中,去感悟社会,进行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小学生活更加精彩!

11.开创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境界 篇十一

江苏肩负着“两个率先”的光荣使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已迈出坚实步伐。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上下牢牢把握中央领导对江苏发展的谆谆嘱托,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在全国率先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并根据发展进程和中央的最新要求不断丰富、完善和提升,充分发挥指标体系的监测、激励和导向作用;与此同时以“八项工程”为抓手,强有力推动了小康建设各项举措和实事的落实,“两个率先”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全面小康展现出清晰可见、令人鼓舞的生动景象。根据2003年制定的《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监测结果,2010年以省为总体实现了省定全面小康指标,目前全省有12个省辖市以市为总体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纳入省级监测的62个县(市、区)中有49个达标,达标比例达80%。对照2013年修订的升级版《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和国家统计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算,目前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实现程度已超过九成。全省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社会和谐稳定局面不断巩固,发展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2014年,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1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7000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转变为5.6∶47.7∶46.7,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六年保持全国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173元,人均年收入低于4000元的农村低收入人口由2011年底的411万人减少为116万人,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参保率均稳定在95%以上,国家生态市(县、区)达到35个。全面小康建设成果普遍得到老百姓认可,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但对照中央的新要求和群众的新期待,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新定位,奋力开创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新境界。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江苏工作的最新要求,围绕“两个率先”光荣使命,紧扣“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发展定位,牢记历史责任,强化使命担当,咬定目标,以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实干精神,努力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要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使发展更有质量、更加均衡、更加全面、更加绿色、更可持续。转方式调结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迈过的坎,要把注意力集中到结构调整、科技创新、集约发展上来,确保经济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动力,要按照总书记“江苏要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的要求,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优化发展体制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人民群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体,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建设一个不含水分、实实在在、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确保全面小康建设的成果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

1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心得体会 篇十二

关键词:西部地区,小康社会,挑战,对策

十八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吹响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号角。从目前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来看, 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在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 西部地区如何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是一个亟待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基本情况

(一) 西部地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0年, 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为53.2%,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到2010年, 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71.4%,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7个百分点[1]。2010年, 西部地区全面小康的经济发展指标实现程度为62.4%,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7个百分点;社会和谐指标实现程度为74.1%,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4个百分点;生活质量指标实现程度为75.2%,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2个百分点。

(二) 西部地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低于其他三个区域

根据《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 (2011) 》, 2000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分别为64.3%、55.6%、53.2%、60.3%, 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低于东部地区11.1个百分点, 低于中部地区2.4个百分点, 低于东北地区7.1个百分点;2010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分别为88%、77.7%、71.4%、82.3%, 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低于东部地区16.6个百分点, 低于中部地区6.3个百分点, 低于东北地区10.9个百分点。

(三) 西部地区内部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不平衡

2010年, 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实现了整体小康。其中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79.8%, 接近80%;广西、重庆、四川和陕西等4省 (区、市) 的实现程度位于70%~80%;其余贵州、云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西藏等7省 (区) 的实现程度位于60%~70%。

二、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面临的机遇

一是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承接机遇。目前, 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以中国沿海地区向东南亚和中西部地区转移为主要特征, 转移规模达10万亿级以上、转移速度呈几何级数增加。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明显, 具有较好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必将在这次全球产业转移和国家产业布局调整中抢占先机。随着国内外产业向西部地区的转移, 必将促进西部地区的能源及化工、重要矿产开发及加工、特色农牧业及加工、重大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有利于推进西部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进程。

二是西部大开发的纵深推进机遇。世纪之交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在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民生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初步的成就, 为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今, 西部大开发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指出重点目标是巩固基础, 培育特色, 实施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和专业区域布局升级。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有利于加速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创新体制机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三是西部地区独特的优势机遇。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 党的十八大提出, “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 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这给我们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 西部地区有自然资源优势、有急待开拓的消费市场、有劳动力市场优势、有稳定的社会环境, 这就为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 存在的挑战

一是西部地区贫困程度深。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中, 全国共有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各贫困县都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其中西部省份占375个。在所有省份中, 贫困县最多的是云南, 有73个;其次是陕西和贵州, 有50个。

二是城乡发展失衡严重。在计划经济时代, 国家在西部生产力布局方面着眼于资源开发, 主要是为中国发达地区加工业提供原材料, 这种外力推动的工业化进程未能有效带动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单一传统, 城市现代文明与落后小农经济并存, 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弱, 城乡差距远远大于全国水平。

三是资金和人才短板突出。西部地区较差的经济地理环境造成投资环境较差, 不但不能有效地吸引投资, 而且还造成大量资金外流。同时, 西部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东部10省的文盲人口总数为1 538.274万人, 中部6省总数为1 548.537万人, 东北3省总数为215.8644万人, 西部11省 (西藏未公布文盲人口数及文盲率) 文盲人口总数为1 878.452万人, 东、中、西部地区文盲人口占全国文盲总数的比例分别为29.69%、29.89%和36.2%。其中, 文盲率最高的青海达到10.23%, 除了青海之外, 贵州、甘肃的文盲率都在8%以上。这样, 使得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难以发挥优势, 客观上制约了西部地区全面小康建成的步伐。

四是建设美丽西部任重道远。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的上游地区, 长期以来由于砍伐森林, 开垦荒地, 过度放牧, 导致植被稀疏, 水土流失严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问题严重地制约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困难程度远远大于东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三、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对策建议

(一) 奋力加快“四化”同步发展步伐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这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 西部地区必须坚持“四化”同步发展。一是要强化体制机制的保障作用。要不断深化改革, 破除“四化”融合不够、互动不足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激发“四化”同步发展的内生性动力。二是要强化信息化的引领作用。要牢固树立信息化也是生产力的理念, 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三是要坚持产城融合互动发展。要坚持走符合西部地区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着力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走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形成第二产业优化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良好局面。四是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新型经济形态。要扎实推进“以城带乡”, 努力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

(二) 不断增强创新驱动能力

科技创新是提高西部地区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实力的战略支撑, 必须摆在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位置。一是要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 完善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科技投入体系。二是要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动的技术创新体系。三是要完善以机制创新和环境建设为重点的创新服务体系。四是要重视科技成果的引进与消化吸收, 做好引进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对接。五是要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六是要制定特殊政策吸引优秀人才, 打造特色平台聚集优秀人才, 建立特有机制服务优秀人才,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为提高西部地区创新驱动能力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三) 切实加强民生建设

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为此, 西部地区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一是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努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二是要着力实施智力脱贫、就业脱贫、创业脱贫、产业脱贫和生态脱贫等战略, 全力打好扶贫脱贫攻坚战, 让贫困人口尽快走出困境迈向小康;三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四) 更加注重美丽西部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西部地区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一是要坚持走“生态立区”之路。“美丽西部”是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各级政府必须把“美丽西部”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二是要始终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原则。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坚定不移地把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始终放在突出地位, 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的绿色新兴产业, 逐步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 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为“美丽西部”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 实现西部地区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课题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 (2011) [J].调研世界, 2011, (12) .

上一篇:小学生日记150字怎么写下一篇:宁乡县东城学校乡村少年宫考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