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卫星技术成就与展望(共6篇)
1.中国气象卫星技术成就与展望 篇一
中国空间技术成就与展望
论述了中国空间技术的.重大成就,突出了我国实现发射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三大里程碑的跨越以及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最后展望了我国空间技术的未来发展.
作 者:杨保华 YANG Baohua 作者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94刊 名:航天器工程 ISTIC英文刊名:SPACECRAFT ENGINEERING年,卷(期):200817(2)分类号:V4关键词:中国 航天器 空间技术 成就 展望
2.中国气象卫星技术成就与展望 篇二
一、中国教育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
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又是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过去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得益于我们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大大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发展。应该说,过去3多年,中国教育取得成绩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
第一,受教育机会大幅度增加
让更多学生获得“有学上”的机会,提升受教育年限,这是中国教育成就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截止2015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2.62亿在校学生,办出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一是从入学率表现来看,各级教育的入学率不断提升。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2009年的50.9%增长到2015年的75%;小学净入率从2009年的99.4%增长到2015年的99.88%;初中毛入学率从2009年的99%增长到2015年的104%;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从2009年的79.2%增长到2015年的87%,进入到了普及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9年的26.5%增长到2015年的40%。从这样一个数据的变化,大家可以感受到中国教育的变化,尤其过去10多年,教育有了快速的发展,正是这样,才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才有了人力资源的支持。二是人均受教育年限也在快速提升,由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5年,增长到2015年的10.2年,这更多得益于我们的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
第二,教育质量大幅提升
提高教育质量,是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这里有几个突出的表现:一是上海代表中国参加的OECD组织的PISA测试,2009年、2012年上海两次参加均得到第一。虽然这不能代表中国基础教育的整体实力,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中小学教育水平提升的情况。上海的PISA成绩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掀起了“中国上海热”,很多国家代表团都到上海来考察。这次与会的(马克.塔克)Marc Tucker先生也研究过这个现象,他组织编写了《超越上海:美国该如何建设世界顶尖的教育系统》一书,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二是我国高等教育世界排名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6年5月18日,全球高等教育权威QS全球教育集团发布“2016年全球高等教育系统实力排名”,中国大陆的高等教育系统实力位列世界第八名。三是我国高质量科研论文发表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2016自然指数排行榜显示,中国是全球高质量科研论文的第二大贡献国,仅次于美国。这样的一系列数据和事实,说明中国教育质量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大幅提升。
第三,教育公平实现重大突破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中国很重要的基本国情之一,就是区域差距大、发展很不平衡,表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教育也是这样。针对这样一个问题,在过去30多年来,政府和教育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推进教育公平,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区域教育差距有了显著缩小,加强中西部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支持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偏远农村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大大缩小了区域教育差距。特别体现在教育公共财政支出上,中西部在教育支出上有了很大的增长,比如中西部普通高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经费,分别从2010年的3,327元和4,055元,增长到2014年的7,442元和7,953元。二是城乡教育的差距进一步缩小。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2015年,全国已有1,302个县通过了国家组织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认定,大约占到了将近二分之一,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水平大幅提升。三是群体之间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通过重视加强特殊教育,完善教育资助体系,不同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得到较好的保障,“有学上”问题基本解决,保障了“没有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比如,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共接纳随迁子女1,294.7万人,其中80%以上都在公办学校就读,就学得到了切实保障。
二、中国教育改革的基本经验
这些教育成就缘何而来?许多专家学者都对推进中国教育进步的因素作了分析。但由于中国教育人口数量大,各地发展差异大,很难做出信度与效度都很高的归因分析。但我和我的同事,作为中国教育智库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经历并见证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过程和关键事件,对推进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有着比较深刻的体验。
第一,努力增加教育投入
过去中国教育经费的投入,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2010年中国政府制定了面向未来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提到4%这样的一个要求,这个目标在2012年如期实现了。据统计,2012年,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2万亿,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28%。应该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直接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
第二,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中国教育最突出的成就,能够值得我们大力去宣讲的,恐怕就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推动九年义务教育。从1986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到2010年,全面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我们花了25年时间。当然,九年义务教育完全普及后,怎么保持稳定的入学率,怎样提升普及的水平和质量,怎样防止辍学等问题,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第三,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在提升我国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上,要进一步关注课程教学改革。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现在已经持续了10多年,覆盖了普通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应该说,通过新课程改革,中国基础教育整体上实现了大幅提升,特别在质量水平上,各地都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
第四,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
从20世纪末开始,特别是21世纪初,中国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并采用多样化分担成本的方式来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应该说中国高等教育,到现在毛入学率达到了40%,只有短短10多年的时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采取了这样一个政策举措,在经济发展比较困难的时候,加快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从上个世纪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到10%到现在40%,发展非常迅速,我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达到40%,现在提前5年实现了。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高素质的劳动力,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第五,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考试评价制度,是选拔人才的关键所在,也是始终牵动了我们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去这些年,对教育考试评价,中国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评价到我们各级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都在同步推进,成效非常显著。2014年,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了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的改革实施意见,逐步探索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制度,对我国教育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六,建设现代教育治理体系
在这个方面,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减少政府对学校过多的行政干预。据统计,到2015年,国家先后取消下放了21项教育行政审批事项,评审评估评价事项减少1/3。近年来,大学、中小学校通过扩大家长参与学校治理、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建立章程等,加快推进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取得较大成效。
第七,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发展教育
中国政府近年来非常注重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特别是我们的民办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据统计,全国民办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分别由2009年10.57万所、3,065万人增长到2015年的16.27万所、4,570万人;民办学校资产大幅增加,据统计2009年3,000亿,增加到2014年的5,000亿。
第八,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在过去两天的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上,包括郝平副部长刚才的致辞讲话中,都讲到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教育对外开放。一方面,通过派出人员出国留学,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教育经验,引进国外先进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吸引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到中国的学习。据统计,2015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52.37万人。与此同时,中国正成为新兴留学目的地国,2015年共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8万名学生在华学习。
三、中国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挑战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优先发展教育,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对优质教育的诉求,给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教育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总体上不高
刚提到上海两次参加PISA考试,在三个科目上都取得第一,但这只是反映学业成绩的一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个性化发展等方面,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不足。最明显的就是我们的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培养模式和方式方法陈旧,包括我们的一些固有的文化,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第二,办学体制相对比较僵化,教育活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整体上社会资源参与办学的积极性还不高,捐赠办学、助学的良好环境氛围还没形成;民办教育整体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特别是对民办教育的支持性政策,有待继续完善。办学体制主要以公办学校为主,投入上以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主,因此教育整体活力还不强。
第三,法治意识不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还不够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已经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对教育来讲就是如何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这是我们面临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特别是要进一步减少行政管理和行政干预。具体来看,学校办学自主权落实不够,没有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办学,这方面还需要长期的努力。同时,学校教育法规标准、规章制度,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第四,教育体系还有待完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还不强
从整体上判断,中国是教育大国。从教育普及来看,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上,与服务国家经济发展要求还不相匹配,与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我们整个教育的质量和治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这个角度说,我们现在要从教育大国逐步向教育强国迈进,这个也是我们下一步要努力的重点。
第五,教育公共资源的配置需要进一步优化,城乡、区域、校际差距依然存在
刚才我提到教育公平和过去相比,已经有很大提升,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从现实来看,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差距依然存在,比如,城市学校占了大部分的优质教育资源,乡村学校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东部省份始终在教育发展中位居前列,而中西部教育发展相对落后,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同一地区的学校各方面资源也差距悬殊。将来在这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革。
第六,教师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
教师队伍关系到整个教育质量的提升。这些年教师的整体发展水平取得历史性成就。但是,从目前来看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中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整体偏低,结构性短缺依然存在,教师合理流动没有实现普遍制度化;从职业教育来看,“双师型”的教师现在还普遍短缺。
四、中国未来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面向未来所确定的重点任务,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提升教育质量,就是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培养水平,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水平;另一个是促进教育公平,这是中国教育面临的长期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不同阶段要不断的推进,最终实现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加可持续的发展。在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迈进,这是总的目标方向。这里谈几点还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重点改革任务。
第一,充分发挥智库作用,推动教育科学决策
当前,中国教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提高教育质量,突出教育内涵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更加需要教育决策科学化,这就需要科学的研究,需要智库发挥更大的作用。实践表明,中国教育智库在服务和引领决策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凸显。最近一段时期,包括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内的教育智库正在全力推进《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相关文件的起草,必将进一步推动教育科学决策,为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今天是智库对话活动,希望这次中美教育智库对话,对中美两国教育改革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二,创新教育理念,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教育质量,就是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从当前教育发展的整体现状来看,人才培养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我们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式还比较陈旧,有些还不够先进,还得向世界借鉴经验。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传统的、陈旧的一些东西,这是面临的一个改革重点。后续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理念,认真践行“教育第一”“以人为本”“学生中心”“创新创业”等理念,进一步探索小班化教学、走班制、AP(大学先修)课程、实践教学、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并不断研究、总结、推广和普及。
第三,改革办学体制,转变学校治理方式
改革办学体制和学校治理方式,是提升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怎样进一步提高质量,改革办学体制和治理方式,使得我们大中小学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还有大量工作要做。通过改革,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学校向教师放权,最大限度提升学校的自主办学能力,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激发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通过各种法规制度建设,更好地保障学校依法办学。
第四,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大力发展企业大学、社区教育、老年大学等职业技能教育和闲暇教育,并推动《终身教育法》的制定和出台。打通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以及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间隔,形成通畅的通道,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进而形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终身教育体系,让每个人都有学习机会,这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第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优质师资合理流动
进一步通过改善教师队伍管理、改进培养培训方式、提升教师待遇、创新教师评价体系等提升教师队伍水平。目前我们在推进中小学教师可以评正高职称政策,以教学而不以单纯论文对教师进行评级,这些都将进一步落实;以学区制的形式,促进优质师资的合理流动,不断推动城乡中小学校长教师轮岗,扶持薄弱学校的发展;通过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鼓励一批优质教师到乡村从教;加强校企之间合作,引进培育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大力引进海外精英到中国从事教育工作。
第六,推进教育结构调整,促进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方面正在做一些相关的探索。着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加快培养现代产业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重点培养创新型、实践型的应用性人才;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研发,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同时,着力推进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第七,健全教育标准体系,推动第三方评估
健全标准体系,以标准引领发展,这是实现依法治校、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举措。要逐步形成科学的教育标准、教育标准修订机制和管理体制,以标准引领和推进教育科学发展,这是我国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时,要大力发展第三方评估,对教育发展进行教育监督、监测,不断提高教育改革发展的科学性。
3.中国气象卫星技术成就与展望 篇三
职教发展进入稳健态势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21世纪初的滑坡和之后几年的扩张,已趋稳定,基本达到了半壁江山的办学规模,发展态势逐渐稳健。从各方面的信息综合判断,职业教育已经由“规模扩张”阶段转入“质量提升”阶段,“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成为时代主旋律。
舆论氛围得到明显改观
“十二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舆论氛围明显改善,吸引力有所增强。2014年,伴随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并将职业教育提到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的政治高度。李克强总理则强调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作用,培养更多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
顶层设计力度显著增强
“十二五”期间,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架构基本完成。引导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应用型教育,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职业教育在读学生打破了专科层次的天花板限制。至此,从中职、专科高职、本科应用型教育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完全打通,为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奠定了体制基础,优化了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十二五”期间职业教育取得了卓著成就,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未来一段时期,职业教育将会呈现出如下趋势:
一、稳固体系建设成果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架构已基本形成,但还有诸多细节实施层面的问题尚未解决。未来一段时间,亟须巩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前期成果,将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类型,牢固稳定下来,任务还很艰巨。
二、经费来源更加多元
鉴于国家财政力量的有限性以及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未来一段时间,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改革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体制和机制,撬动和激活社会资本活力,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三、办学形式更加灵活
未来一段时间,需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作为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作用,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格局。
4.中国气象卫星技术成就与展望 篇四
一、新中国建立前
安徽水利情况
近代至新中国成立前,水利工程废多兴少,水利事业步履艰难。淮河流域水系紊乱,河道淤塞,长江和淮河堤防低矮单薄,丘陵和山区灌溉依赖塘坝,平原和圩区没有排涝设施。
淮河流域:1938年,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滔滔黄水漫流南下入淮达9年之久,极大地破坏了淮河流域原有水系,使得原有水利工程几乎全部失去了效能。长江流域:1931年长江大水后,安徽实施近代以来大规模的堤防工程,培修两岸堤防总长达639公里。此后因战争、洪水等原因,建成后的水利设施和涵闸工程陆续遭到破坏,效益衰减。
工程经费筹集困难。新中国成立前,每次大灾后多采取募捐的办法筹措资金,举办工赈。虽有工程计划和实施步骤,但实施很少,或因经费、战事而中途停止。工程也因管理松弛、质量低劣而难以发挥设计效益。
水利职能逐步萎缩。民国初期,省财政厅内设水利局,后因经费原因而裁撤。其后省建设厅内设水利工程处,6年后撤销,由建设厅建设科办理。期间颁布的一些水法规、条约、办法,因缺少具有权威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实施而成为一纸空文。
二、新中国60年安徽水利发展轨迹
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全省累计建成各类堤防总长2万公里;水库4836座,其中大型12座、中型100座;已建水闸1.09万座,其中蚌埠闸和临淮岗工程为淮河干流控制性枢纽工程;万亩以上灌区397处,有效灌溉面积2209万亩,其中淠史杭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197万亩,为全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固定机电排灌站1.63万处,装机容量159.8万千瓦。全省初步建立了防洪排涝工程体系、灌溉工程体系和防汛抗旱指挥非工程体系。水利工程发挥了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渔业、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第一阶段:大规模治淮时期(1950-1957年)
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同年,皖北行署和皖北军区联合发布了《治淮动员令》。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安徽实施山区修水库、沿淮修筑淮北大堤和主要支流堤防以及涵闸工程建设,初步形成安徽淮北平原以及津浦铁路的防洪屏障;进行西淝河等支流疏浚工程以及芡河等截源改道、调整水系工程;兴建城西湖等4处湖泊洼地蓄洪工程,开辟18处行洪区;实施五河以下淮河干流和支流漴潼河水系的内外水分流工程;建成佛子岭、梅山、响洪甸和磨子潭4座大型山谷水库。初步形成了蓄泄兼筹的淮河中游防洪工程体系。同期,对长江安徽段也开展了治理。对年久失修的无为大堤、同马大堤等沿江堤防进行堵口复堤和加高培厚。建成董铺、官沟等大中型水库和299座小水库;新建、扩建柏山渠、响水坝、佟公坝、七门堰等中型引水灌区以及众多塘坝等小型灌溉工程。在这期间建成的骨干工程,比较严格地执行国家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实践提高了规划、设计和施工的水平,发挥了较好的工程效益。
第二阶段:艰难曲折的前期发展时期(1958-1977年)
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安徽水利建设在排除干扰中前进,建设了一批效益显著的大型水利工程。1958年开工兴建的淠史杭灌区,形成了全国最大规模的“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灌溉面积达53.3万平方公里。1966-1970年实施新汴河工程,被誉为豫、皖、苏三省团结治水的典范。建设龙河口、花凉亭、陈村、黄栗树和沙河集5座大型水库。1969年实施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1971年起治淮形成新的高潮,先后开工建设茨淮新河、怀洪新河等工程。建成中型水库70座,小型水库3738座,续建中型水库24座。机电排灌站也迅速发展。
但是,受政治和经济形势影响,也出现了短暂失误,走过曲折的道路。一些地方缺少科学规划,工程摊子铺得过大,其后果是工程质量差,留下了后遗症。如1958-1960年实施的淮北河网化工程,因违背自然规律,以半途而废而告终。
第三阶段:蓬勃发展的新时期(1978年以后)
1978~1990年,全省水利建设清理在建项目,停缓建一批工程,调整投资方向,加强工程管理,开展综合经营。在淮河治理中,重视行蓄洪区建设,重点解决群众生活问题,把治水与致富结合起来。在长江治理中,1978年
开始建设凤凰颈引江抽水站、女山湖引淮灌溉等大型工程。1985年,从世界银行引进外资开展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和巢湖治理,大大提高了淠史杭灌区的灌溉供水效益,兴建了凤凰颈排灌站,整治牛屯河、西河,改变巢湖流域防汛抗旱面貌。
1991~1997年,1991年江淮大地遭遇特大水灾,国务院召开治淮治太会议,确定兴建19项治淮骨
干工程,涉及安徽省14项。全省迅速掀起了以治淮为中心的大规模水利建设高潮。进行淮干整治工程,续建怀洪新河工程,开展包浍河初步治理工程、黑茨河初步治理工程、淮干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湖洼及支流治理、高邮湖大堤加固等工程。
1998年以来,特大自然灾害连续考验了安徽水利工作。1998年,长江发生仅次于1954年以来流域性大洪水,2003年、2007年淮河两次发生特大洪水。在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安徽全面完成1000公里长江干堤除险加固,完成土方量相当于历朝历代修堤土方量的总和。建成以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为代表的治淮14项骨干工程,完成治淮投资超过200亿元。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启动病险水库加固建设,相继被列入全省民生工程加快实施。
这一阶段,全省水利系统抓住国家加大水利投入的机遇,从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修复水毁水利工程入手,多渠道、多层次落实水利建设资金,水利建设和改革实现了重大跨越。实施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建设,完成以长江干堤加固、治淮骨干工程为代表的基础性、控制性工程,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三、60年安徽水利发展成就与经验总结
60年来,伴随着新中国不断成长的历程,安徽水利工作战胜了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治水思路发生了深刻变化。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水利建设大规模展开,水利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水利改革深入推进,水利发展能力日益增加。
60年来,水利的地位不断提升。对水利的定位,经历了从“农业的命脉”到“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这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社会对水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入,水利逐渐被摆上了优先发展的位置,兴修水利、根治水患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总结60年水利工作发展的经验,主要有:
(一)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治水思路
尊重自然规律和洪水规律,在水利工程规划和建设中,在防洪抗旱调度中,既防止水对人类的侵害,又要防止人对水、对自然的侵害,实现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和谐相处。1975年8月,淮河流域发生大洪水,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垮坝,包括安徽在内的1110万人民群众饱受灾害之苦。而2007年,淮河流域发生1954年以来又一次大洪水,随着治淮骨干工程的建成,应急管理能力的加强,科技手段的运用,抗洪过程呈现出从容应对、有序推进的新特点。在防汛抗洪调度中,多种手段联合运用,给洪水以出路,实现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引导的重大转变,改变了单纯依靠“人海战术”的传统抗洪方式,确保了数百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发展方向
水利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必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水利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和支持水利工作的积极性。2001年—2004年,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解决了212万人饮用水困难;2005年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截至2008年底,已解决67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被群众誉为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1998年以来,实施大规模水库除险加固,对龙河口等大型水库实施除险加固,不断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在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义务工和积累工后,实行“一事一议”,坚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三)必须坚持扩大投入、多元发展的投入机制
水利工作具有典型的公益性。60年来,水利行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通过积极探索水利投入的新体制,从过去依靠农民筹劳筹资建设水利,到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为主、市场化融资、受益农民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投入体制。1985年,安徽引进世界银行贷款,实施淠史杭灌溉工程一巢湖治理项目,是国内首次引进世行贷款进行水利建设,被誉为“改革的产物,开放的结果”。1992年,省政府颁布《关于征收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决定》,在全国率先开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1997年又提标扩面,由每年1亿元增加到3亿多元,为重点水利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2003年以来,先后对治淮、农村饮水安全、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工程,制定了配套投资政策,通过省财政、水利建设基金、向金融机构贷款等形式筹措资金,初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体系。
(四)必须坚持实践探索、改革创新的发展思路
60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水利工作必须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深化各项水利改革,破除制约发展的各种障碍,促进水利建设和管理。在水管体制改革前,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普遍存在维修养护经费难以落实、工程老化失修、人员超编严重等问题。通过改革,全省初步建立了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的政府保障制度。截至2009年2月,全省定性纯公益性水管单位281个、准公益性单位286个,落实人员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8.9亿元。改革达到了理顺管理体制,增加管理经费,稳定职工队伍,提高工程管理养护水平的目的,开创了水利工程管理的新局面。省直管的长江、淮河河道管理体制改革后,改变了原来条块结合体制,解决了管理责任不明、人员过度膨胀、内部管理粗放等问题。大别山区四座大型水库从电力部门整体移交给水利部门管理,解决了防洪、灌溉与发电调度的矛盾。
(五)必须建立依法治水、规范管理的保障机制
将水利工作方针以及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制度化,将行之有效的水利工作实践用法律形式予以规范,建立完善水法规体系,为水利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从1977年到1988年《水法》颁布实施前,我省制定水利规章、规范性文件10余件,对全省水利事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为以后水法规体系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1992年10月颁布实施的《安徽省实施<水法>办法》,是我省依据1988年《水法》制定的第一部管理水事活动的地方性水法规,为全省水法规体系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此后,省委、省人大、省政府还先后制定出台了《安徽省实施<防洪法>办法》、《安徽省抗旱条例》、《安徽省水工程管理和保护条例》、《安徽省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性水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80余件。在此基础上,各市县制定配套的规范性文件800余件,内容基本覆盖了水利建设、管理和改革的各个方面。初步形成了与国家水法规相配套,符合安徽实际,较为完备的水法规体系,把各项水事活动纳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
四、当前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
面对新形势,立足新起点,履行新使命,我省水利工作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加强“三农”工作为水利工作带来新机遇。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到中央1号文件,从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到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都明确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为加快水利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008年5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和改革的意见》,水利迎来了历史性大发展的新机遇。
国家宏观政策助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下半年,党中央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务院出台了拉动内需的措施,为集中力量办大事,开展新一轮大规模水利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统筹区域发展拓展了水利发展的空间。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重要政策,推动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实施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建设,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基本形成。水利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区域统筹和协调发展步伐,必将有力推动重点地区水利建设。
行业多年积淀夯实了水利发展的基础。成功战胜淮河洪水,超额完成近期治淮骨干工程建设任务,赢得了社会的充分肯定,“江河不安、安徽难安;水利不兴、安徽难兴”,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经过近年来大规模水利建设,积淀了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基础,积累了成功经验,锻炼了高素质队伍,为水利发展提供了基本支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徽省水利事业处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加快转变的关键阶段,呈现出一些阶段性重要特征。
一是水资源管理不完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匹配。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较滞后。淮河洪水出路问题,特别是因洪致涝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长江崩岸呈加剧趋势。淮北地区缺少骨干性水源工程和跨区域调水工程。中小河流和中小水库防洪标准偏低。三是涉水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依法治水、依法行政还缺乏完善的法制保障,水事纠纷处置和水行政执法困难。四是水利投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水利投资渠道单一,建设主要依靠中央和省级财政,市县财政大多无正常水利投入。农村水利投入缺口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五是基层水利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部分基层水管机构萎缩,管理职能弱化。
五、新时期安徽水利发展展望
立足新的起点,安徽水利迈入了厚积薄发、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总体目标:继续实施治淮工程,开展沿淮洼地治理、行蓄洪区调整改造、一般堤防加固等治淮“新三项”工程建设,建成较为完善的流域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加强长江干流重点河段和主要支流治理,5年内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年内全面完成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基本建立城市应急水源保障体系,力争开工建设引江济巢工程。继续实施淠史杭、驷马山等灌区续建配套和大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深入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到2012年,我省长江、淮河干流能安全防御1954年型洪水,主要支流防洪标准可达20年一遇,沿淮重点洼地除涝标准达到5~10年一遇。
围绕这一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加快建设工程水利。加快重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淮河洼地治理、行蓄洪区调整改造、一般堤防加固等治淮新三项工程建设,努力解决淮河洪水出路问题,建成较为完善的流域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加强长江干流重点河段和主要支流治理,实施安庆、铜陵等段干流河道整治及水阳江、青弋江、滁河等主要支流治理工程。继续实施沿江排涝泵站建设。加快骨干泵站技改。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
第二,积极推进资源水利。以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配置为核心,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在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水量分配方案,明确各行业、部门、单位的用水总量指标,初步建立初始水权分配制度。二是着力解决沿淮和淮北地区严重缺水问题。力争尽早实施引江济巢、引江济淮、淮水北调等水资源配置骨干工程,改善沿淮、沿巢湖的水生态环境。三是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总结淮北、合肥试点工作经验,逐步在全省推开节水型社会建设。
第三,倾心构筑民生水利。省市县三级分级实施民生水利工程,解决好关系群众生命安全、生活保障、人居环境等方面的涉水问题,使更多的群众水利发展与改革成果。一是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二是大力实施水库除险加固。三是全面开展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深入开展灌区末级渠系改造试点建设。加大灌区改革力度。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节水工程。四是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利血防工作。结合工程建设和灌区改造,实施水阳江等9条河流和花凉亭、青弋江等大中型灌区水利血防工作。
第四,同步打造生态水利。着力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确保水生态安全,构建高质量的水生态环境体系。一是推动水土保持工作从重点治理向预防保护、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转变。加快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二是大力发展山区农村小水电,推进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三是持续开展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整治,逐步建立和完善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重点实施农村中小河流、淮北地区大中沟、沿江圩区沟港的清淤治理,修复河道水净化生态系统。四是开展农村村庄沟渠与排水系统建设和整治。继续实施淮河行蓄洪区、淮河及主要支流滩地移民迁建工程。五是加快平原洼地综合治理,恢复和保护湿地。
5.中国气象卫星技术成就与展望 篇五
望*
杨振海 孙淑萍 邱竹贤
摘 要 全面叙述了我国铝电解槽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指出目前常用控制技术的优缺点及可能的改进,并较详细地介绍了自适应控制和分布式系统的原理及其在铝电解上的应用,指出中国铝电解控制技术将发展成为以氧化铝浓度自适应控制为基础的智能模糊控制系统。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分布式系统,氧化铝浓度。分类号 TF?821 Review and Prospect of Computer Control System for
Aluminum Smelters in China
Yang Zhenhai, Sun Shuping, Qiu Zhuxian(School of Materials and Metallurgy,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6,China)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in past thirty year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trol technology for aluminum smelters in China were systematically presented.The weakness,advantage and possible improvement of each control methods were analysed.The principle of adaptive control and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applied for aluminum electrolysis were introduced elaborately.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for aluminum smelters in China is developing in intelligent fuzzy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he adaptive control of alumina concentration.The quality of alumina and prebaked anode,functions and stability of controller,and stability of cell current are very important for the control effectiveness.More studies on alumina dissolution in molten electrolyte and on conductance of molten electrolyte are needed to develop the control technology for aluminum smelters.KEY WORDS adaptive control,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alumina content.(Received September 29,1998)常规铝电解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
我国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电解铝上的应用开始于70年代初,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内,这方面的控制技术一直在不断更新和提高,现在已在许多方面与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取得了同步发展。
1972年冶金工业部组织有关单位赴罗马尼亚考察后,组织有关单位迅速开展铝电解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研究和实验。
1974年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与抚顺铝厂合作, 研制成“多台槽巡回检测和阳极自动调整装置”[1],并在抚顺铝厂101车间部分槽上运行。同年两单位又研制成第1台64?kA中间打壳下料的预焙槽模拟式控制装置。
1975年10月,东北工学院研制成1台工业控制用计算机LSK-74系统,在抚顺铝厂对135?kA预焙阳极电解槽进行自动调整极距和预报效应的初步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80年代初贵州铝厂全套引进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160?kA预焙槽控制系统,它是二级集中式控制系统,第一级上位主机采用PDP-11/84小型机,主要完成系列208台电解槽的数据采集、过程解析、操作命令发布以及信息管理等项控制任务;第二级槽控箱只按上位主机发布的操作
[2]命令完成相应的动作时序。主机每隔2?min统一对采集的全系统所有槽的槽电压和系列电流进行解析,将其计算成平滑电阻,并与相应槽设定电阻比较;此外,主机每隔2?min对系列所有槽的加料进行一次解析,通过槽控机驱动槽下料装置下料,完成按等间隔时间定期定量打壳加料(NB)过程。可以看出,该控制技术与现在相比是简单和粗糙的,难以满足铝电解控制的要求,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在此之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开发研究了青海铝厂铝电解槽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上是“日轻”技术的翻版和自建,除中央控制机及其附属装置采用引进设备外,槽控机、外部接口箱等均采用国产设备。该系统于1987年投产时开始在线控制运行,基本安全可靠,各主要控制和管理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这表明我国已有了独立开发和制造铝电解控制系统的能力。
最初的贵铝一期、青铝一期、包铝二期都采用这种电解铝计算机控制系统(已改造),二级集中式控制,在主机和槽控机之间采用并行总线相连。这虽使铝电解生产指标有了一定提高,但系统造价高、可靠性差、缺少灵活性、难以满足复杂实时控制的要求,需要有更先进的技术来取代。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开发应用
随着现代电解铝工艺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高速发展,国外已由多极分布式控制系统代替了70年代采用的一级或二级为主的集中控制及区域控制结构。适应这一发展,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研究开发了基于BITBUS总线技术的铝电解槽分布式控制系统[3],在1990年和1991年与抚顺铝厂、青海铝厂进行了合作研究和现场运行,并在青铝二期工程中推广使用。该系统的设计为大型预焙槽计算机控制创出了一条新路。控制系统框图如下。
图1 BITBUS分布式控制系统框图 自适应控制的研究开发及原理
1991年,贵州铝厂和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联合完成了大型预焙槽滞环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开发,在贵铝二期5台槽上进行了试验,并开发出新型风动点式下料装置。
高效能电解槽的特点是能长期处于十分稳定的状态下生产,具体讲这种电解槽的能量收支和物料收支是平衡的,槽况是可以自我调节的,依靠的手段是计算机控制,这种电解槽的电解温度、氧化铝浓度、电解质结壳形状等技术条件基本是一个常数。所谓自适应控制,就是使电解槽在能量和物料平衡的状态下工作,槽子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滞环非线性自适应律如图2。
图2 滞环非线性自适应律
在这个滞环里分3个区域:1区为欠量加料区,范围是ABGHOA;2区是正常加料区,范围是BCFGHAN;3区是过量加料区,范围是CDEFGBC。欠量区和过量区包含了正常区。根据槽电阻斜率的变化,进行欠量、正常和过量3个状态的切换控制,使系统渐近稳定于滞环区域内工作。
自适应控制的基本思想是根据Al2O3浓度与槽电阻对应关系,利用槽电阻“辨识”Al2O3浓度,然后控制Al2O3加料速率。贵州铝厂在二电解#150槽上进行了多次特定条件下的槽电阻与Al2O3浓度测定,将采集系统得到的并经过平滑处理的槽电阻与化验分析得出的Al2O3浓度作成曲线如图3所示。
图3 槽电阻与Al2O3浓度关系曲线
同期,抚顺铝厂和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得出相似的Al2O3浓度与槽电阻关系曲线。通过槽电阻变化间接“测量”Al2O3浓度,并据此改变加料速度(即正常加料、欠量加料、过量加料3个周期)达到Al2O3浓度控制的目的。智能模糊控制和专家系统的发展
自1992年起,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和抚顺铝厂共同承担了有色总公司“八五”攻关项目“智能型铝电解槽工业试验”,于1994年通过了技术鉴定,在抚铝135?kA铝电解槽上推广应用。该试验采用了以PCBUS(管理级)+BITBUS(通讯网络)+STDBUS(控制级)构成的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并运用先进的Bitbus工业控制网络、高速V/F转换系统、信号的无融点检测电路等新技术开发了槽控机,具有较完善的阳极升降保护、过欠压保护及硬件自诊断系统,并开发了与工艺技术相适应的数学模型和应用软件,使智能化技术在我国铝电解生产上首次得到了应用。
1995~1997年间,青海铝厂与中南工业大学共同承担了“智能模糊控制技术在160?kA预焙铝电解槽上的开发应用”,并于1997年8月通过总公司鉴定。该系统采用“模糊控制槽控机(DCC级)—工控微机(SCC级)”的二级分布式控制方式。控制软件主要由DCC级的“实时控制(专家模糊控制器)”,SCC级的“电解质温度与槽膛内形在线仿真”,“槽况诊断”,以及“组织与监视”等4个子系统构成。系统综合应用了智能控制的三大块,即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并进行了工艺技术条件优化和相关设备改造。新系统投入运行后,在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同期,贵州铝厂、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与北方工业大学合作开展了智能模糊控制技术在180?kA预焙铝电解槽上的开发应用,其内容与上文所述青海铝厂的技术基本相似,这里就不再重复。总结
以上是我国铝电解工艺自动控制发展的基本动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
(1)应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动作控制,不对电解槽状态进行分析、检查、判断和处理,过程控制大多采用简单的定值控制;
(2)自适应控制阶段,即根据电解槽所处的状态,分析、判断槽子需要氧化铝或调整的状况,作出相应的处理。这种控制为闭环最优控制系统;
(3)开发专家系统并实施阶段,这个阶段现在正着手进行,主要任务是形成控制铝电解生产的专家系统。专家系统对电解槽的控制是根据电解槽的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槽子状态的优劣,并对槽子作出相应处理。现阶段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总体来说,我国铝电解控制技术在很多方面都已接近了国际水平,在控制算法、槽况诊断、动态仿真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但铝电解厂的生产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从生产原料来看,首先是氧化铝来源不稳定,经常是同时使用国内几家工厂的氧化铝,或既用国内的,也使用国外的,而对物料特性要求不严格,从而给自适应控制带来一定困难;其次,阳极炭块的质量需要得到保证,这是许多工厂面临的问题。
从硬件设备来看,槽控机的功能和稳定性还需提高,下料装置、升降装置等机械电气设备的性能还需加强,并要有及时可靠的维修保证。电流的稳定既需要良好的整流装置,也需要电厂等其它单位的配合。
此外,还需要能力好素质高的现场操作人员及严格的管理制度。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铝电解控制技术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达到或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生产技术指标也能达到世界先进铝厂的水平*杨振海,男,25,博士研究生; 邱竹贤,男,78,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9574018).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沈阳 110006 参考文献
6.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篇六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60年来,中国气象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气象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服务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气象工作始终坚持把做好气象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以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大力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领域不断拓宽,手段不断改善,服务的总体效益显著提高。
1.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气象服务体系
20世纪50年代气象部门由军队转建地方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设立了气象机构,逐步形成了适应我国领导管理体制的,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气象科技服务在内的气象服务体系。进入新世纪,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各级地方政府把气象服务纳入地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气象公共服务职能。建立了国家、省两级决策气象服务专门机构和专职队伍,地市、县级气象服务明显加强,显著提高了决策气象服务和公众气象服务的能力,在政府组织开展的自然灾害防御、事故灾难救助、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社会安全事件应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维护国家安全、重大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有力的气象科技支撑与保障,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组织重大社会活动等发挥了重要的参谋和助手作用,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社
·51·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全面做好防灾减灾和应急气象服务
我国气象灾害严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是气象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服务效果的重要体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的发布,推进了公共气象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行动机制。建立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气象保障服务系统,中国气象局和各省(区、市)气象局均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构,制定了应急预案,建立了统一高效的气象应急信息平台和流动气象台,开展了气象灾害防御、森林火险、污染物及有毒气体扩散等应急气象服务。全国已形成由30多万人组成的气象灾害防御信息员、协理员队伍,与农业、交通、教育等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建立起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基本适应需求的公众天气预报预警服务系统。气象部门已成为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的前哨阵地。
3.气象为农业服务取得新进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气象部门一直把为农业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大力发展农业气象服务。建成了农业气象试验站6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631个,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网络初具规模。国家、省、地市、县四级布局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逐步发展完善,农业气象情报预报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围绕农业生产种、管、收开展全程系列化服务,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改制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区划与开发利用服务,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业务逐步发展。农业气象服务范围由主要针对粮、棉、油等种植业扩展到包括农、林、牧、渔等在内的大农业范畴。粮食产量预报准确率已达95%以上,为粮食生产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服务发展。农业气象实用技术试验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一些地区推广应用取得可喜成绩。农经网等农村气象与经济信·52·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息服务逐步发展,已成为气象防灾减灾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气象为农业服务,为推进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4.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成效显著
从1958年气象部门开展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的试验研究以来,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以气象部门组织实施、地方投入为主的国家—省—地市—县四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制,形成了以飞机和高炮、火箭等作业手段相结合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和指挥体系。截至2008年底,我国有30个省(区、市)的2044个县(包括兵团、农垦单位)开展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工增雨面积360万平方公里,防雹保护面积达44万平方公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领域已由单纯的农业抗旱拓展到农业防灾减灾、增加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森林草原防火灭火、应对污染突发事件,以及保障重大社会活动的人工消云减雨、机场消雾等领域,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气象服务手段改善,服务领域拓宽
20世纪50年代气象服务仅靠报纸、电话、广播和人工等有限手段传递气象信息,制约了气象服务信息的及时传送。到20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和气象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气象服务能力显著加强,服务范围大大扩展,气象服务信息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电子显示屏、声讯气象信息服务台、超高频警报器、掌上气象台等多种媒体迅速传播给亿万公众和广大用户,逐步突破了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障碍。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晨练、出行、防晒、晾衣等几十项特殊气象信息服务,受到公众的欢迎。目前,电视天气预报已成为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全国每天接受各类气象信息服务的公众超过10亿人次,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气象专业专项服务和各种气象科技服务的手段不断改善,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服务的领域已扩展到工业、农业、林业、商业、能源、交通、环保、水文、海洋、·53·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旅游和卫生防疫等上百个行业,以及军事和尖端科学试验等领域,能源气象服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城市气象服务、重大工程气象服务、气候变化决策服务等新的服务正在逐步完善。
6.气象服务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60年来,气象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重大社会经济效益,受到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在1954年8月长江流域百年一遇的区域性特大洪水,1963年8月海河流域严重暴雨洪涝,1987年5月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1991年6月江淮地区特大洪涝灾害,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2008年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象灾害,三峡工程建设等重大气象服务中,气象部门为夺取抗灾抢险的胜利、国家重点工程的实施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气象部门为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以及新中国60周年大庆提供定点、定时、定量的精细化气象保障服务,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据统计,全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由20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年5000人左右,下降到本世纪以来每年2000人左右。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的3%~6%下降到当前的1%~3%,气象工作的投入产出比达到1∶50。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气象预报预测体系,气象预报预测水平不断提高
气象预报是否准确,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心。60年来,广大气象工作者积极探索并建立了以高科技为支撑的比较完善的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体系,预报预测准确率稳步提高,预报内容不断丰富,预报产品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断增强,为做好气象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数值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天气预·54·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报方式实现了重大变革
经过60年的发展,天气预报方式实现了重大变革。气象部门采用计算机等先进科学技术,加强数值预报模式的引进、研发和应用,形成了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为平台、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方法的预报业务技术体制,基本实现了从人工为主的定性分析预报迈向人机交互的自动化、客观化和定量化分析预报的重大变革。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天气气候特点的,由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全球集合预报系统、热带气旋路径数值预报模式、沙尘暴数值预报模式和污染物扩散传输模式等组成的数值天气预报业务体系,中期预报可用时效已达6天。近几年,我国研发的大气环流、海洋环流、陆面、海冰及海―陆―气耦合动力气候模式,正在逐步成为模拟和预估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数值预报产品的广泛应用,为各级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和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气象中心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的区域专业气象中心。通过从中央到基层气象台站业务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协作攻关,我国对区域性暴雨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有了长足的进步,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和短时预报正在形成业务能力,24小时、48小时热带气旋路径预报准确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重大灾害性、关键性和转折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稳步提高。
2.气候业务建设快速发展,短期气候预测为组织防灾减灾、经济建设提供重要决策服务
经过十多年的重点建设,我国气候与短期气候预测业务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体系。完成了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工程建设,建立了国家级高性能计算机中心、气候资料存储检索系统、气候开放实验室和大气化学实验室。第一代动力气候模式预测系统已投入业务使用,能够进行汛期、月、年际气候预测和三个月滚动的季气候预测业务。制定和实施了《中国国家气候
·55·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计划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气候系统观测计划》,气候监测领域已从大气圈逐步拓展到水圈、生物圈、冰雪圈和岩石圈,气候影响评价从农业拓展到水资源、能源、交通、生态、建筑、重大工程立项、人类健康等多个领域。国家气候中心已成为世界上14个能发布短期气候预测产品的机构之一,能够提供区域和全球月、季、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系统监测、诊断、预测和影响评估产品和气候变化的预估产品,为省级和区域气候预测业务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为组织防灾减灾、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3.气候变化研究和开发工作迈出重要步伐
中国气象局制定了《气象部门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行动计划》,加强了气象部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工作,组织编写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和《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等,我国气候模式预估结果被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引用。积极参与IPCC有关气候变化工作,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并提供技术支持。强化气候变化影响评价和决策服务,向党中央提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建议写入了十七大报告。此外,在大气温室气体观测和模型研究、气候和生态相互作用研究以及古气候环境研究等方面都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和生态气象业务有了较大发展。积极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调查评估,为国家开展节能减排、开发新清洁能源提供依据,促进了气象工作全面融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建立了比较现代化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综合观测能力显著增强
观测工作是整个气象业务的基础。经过60年来气象部门不懈努力,用现代化技术装备提高观测能力,基本建成了地基、空基和天基·56·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综合观测系统,为气象业务、科研、服务和气象事业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地面气象观测系统不断完善,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建设迈上新台阶
随着各行各业对气象工作的需求日益增长,气象部门大力推进台站网布局建设,以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了台站观测业务能力。地面观测网中相继建成了143个基准气候站、685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588个一般气象站、4个大气本底观象台(站),3个有人极地考察站和5个南极冰盖自动气象站,2400多个有人值守的各类气象台站基本完成自动化改造,各省(区、市)还建成了近26200个中小尺度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增加了沙尘暴、生态、大气成分等一批新的观测项目。观测项目、频次增加,资料的实时上传,明显提升了对中小尺度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高空气象探测站网已经形成。全国120个探空站中布设了91部L波段雷达―电子探空仪探空系统,大部分探空站实现电解水制氢,开展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探空系统试验,高空探测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布设了风廓线雷达业务网,建成了276个GPS水汽观测站,改变了我国高空探测手段单一的局面。开展了气候系统探空业务试验,启动了臭氧探空业务系统建设,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高空气象探测业务正在推进。全国已建成由400座测风塔组成的风能资源观测网,覆盖了西北、华北、东北以及东部沿海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及具有风能资源开发潜力的内陆地区。
2.气象卫星探测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明显提高了对自然灾害和环境的监测能力
经过30多年艰苦努力,我国的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事业从无到有,自主研发,取得了重大进展,走在了世界前列。依靠自己的力量
·57·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发展了我国静止和极轨两个系列的气象卫星,建成了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及北京、广州、乌鲁木齐、佳木斯、瑞典基里纳地面接收站组成的我国气象卫星监测网。从1988年到现在,我国已成功发射了5颗极轨和5颗静止气象卫星并投入业务运行,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全球对地综合观测卫星业务序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具有研制、发射、管理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之一。特别是FY-2号地面应用系统的研制应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一些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气象卫星观测和产品的生成实现了业务化,成为气象预报预测的重要依据,明显提高了对自然灾害和环境的监测能力。
3.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全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网
气象雷达是监测灾害性天气的重要手段。我国从3厘米测雨雷达研制、组网起步,经过5厘米、10厘米和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多个发展阶段,雷达探测性能不断改进提高,初步建成了全国天气雷达网。进入21世纪,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组织研制、生产、布设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至2008年底已有146部投入业务运行,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重点地区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显著增强了对突发性暴雨、台风和大江大河流域强降水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同时也为开展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天气应用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条件。
4.气象探测领域进一步扩展,专业气象观测迅速发展
气象探测领域进一步拓宽,新建了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开展了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业务并提供了服务产品。中国气象局成立了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初步建成了由30个大气成分观测站组成的全国大气成分观测网,开展了气溶胶、黑碳、降水化学等项目的观测。完成了瓦里关等4个大气本底观象台(站)的建设和改造升级,具备了开展温室气体、反应性气体、气溶胶、降水化学等30多项要·58·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素的观测能力,被列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台站体系。完成了沙尘暴监测网一期工程建设,为沙尘暴的预报预警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建成由325个雷电监测站组成的雷电监测网,实现了联网定位和数据共享。建立了由98个站组成的辐射观测网、由334个站组成的酸雨观测网和由100多个自动观测站组成的自动土壤水分实时监测网,开展了农业与生态气象观测及产品开发业务。大气边界层观测、高原观测、交通观测、海洋浮标站、移动观测站建设正在扎实推进,卫星遥感监测已发布服务产品。
建立了功能较强的气象信息网络,技术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通信和技术保障是气象业务的神经和血脉。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经过气象工作者艰苦努力,全国气象信息网络和技术保障体系的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初步实现了全国气象通信业务网络化和计算机化,初步建立了与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相配套的技术保障系统,为气象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1.建成了空地结合的全国气象信息网络,实现了气象业务网络化和计算机化
早期的气象通信从手抄(发)电报起步,经过莫尔斯、电传、传真,直到进入自动化通信多个发展阶段,极大地提高了气象信息传递时效和流量。目前,已建立了连接全国2300多个县(市)气象台站的卫星通信和地面宽带网相结合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初步建成了与军队、水利、交通、海洋、航空、航天等部门联通的通信网络。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成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气象电信系统的区域通信枢纽。建成覆盖地市级以上的全国气象宽带主干网络,增强了国内气象通信网的数据传输能力和任意点到点的直接通信能力。建成了地市级以上卫星数据广播试验系统,实现了卫星探测分析产品以及FY-2C和
·59·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FY-2D静止卫星数据和中国气象频道节目的实时广播。中央气象台与各省(区、市)气象台建立了电视天气会商系统,全国部分边远台站通过PES卫星通信站实现了资料实时上传,在西藏自治区的珠峰地区建立了数据收集平台(DCP)传输系统,首次实现了高寒地区无人值守自动气象站的实时观测和实时资料传输。
2.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推动了气象业务技术不断发展
20世纪80年代气象部门率先广泛应用微机技术和引进国外计算机,使气象通信处理和气候资料处理、存储、归档以及气象卫星资料处理实现了自动化。计算机的应用推动了天气预报制作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系统的建立为我国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的更新换代创造了条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气象部门国家级的计算能力每5年可增长1个数量级,2005年底 21.5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投入业务应用,其计算能力比1978年提高了近2300万倍,比“九五”期间提高了近200倍,使气象信息综合应用能力显著提高,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气象资料处理自动化,率先实现气象数据共享
气象资料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气象人员把收集、存储、保护好气象资料作为神圣的职责。60年来,气象部门举全国之力,完成了有史以来各类气象资料的收集、加工、整编、存储、归档及开发应用,初步建成了由国家级和省级共享系统组成、覆盖全国的分布式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络系统。目前,整合部门内外13类气象资料,形成了136个长序列数据集产品,数据总量超过10TB,实现了气象元数据和数据内容的统一发布,提供了因特网的数据导航和访问服务。到2009年8月,注册用户达31618个;提供的各类气象资料数据服务总量已达390TB以上。气象部门积极开发气象卫星资源与高性能计算机资源,为推进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做出了贡献。
4.技术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60·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建立了与综合观测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相配套的,涵盖试验考核、运行监控、网络运行、维护维修、技术支持、计量检定、气象物资保障等内容的技术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了物资保障、技术支持和计量检定实行国家、省两级业务,装备运行、维护、维修实行国家、省、台站三级业务,初步形成了气象专用设备维修以自身力量为主、社会力量为辅,通用设备维修以社会力量为主的新型保障体系,明显提高了技术保障的及时性、有效性。初步建成了气象全网运行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新一代天气雷达、高空探测、自动气象站等运行状态、观测质量的监控。全面清理了气象技术装备使用许可证,更新改造了国家级、省级的温度、气压、湿度、风速和降水计量检定系统,有效提高了技术保障能力。
初步构建了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科研取得丰硕成果
气象科学技术在推进气象事业发展及气象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经过60年的发展,初步构建了国家、区域和省(区、市)三级气象科研体系,促进了气象研究与业务的结合,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推动了气象科技不断进步。
1.加快气象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形成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长期以来,气象部门就有与中国科学院、军队系统有关单位、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合作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后,实施“科教兴气象”战略,完成了科研机构的改革,重新整合组建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八个专业研究所和省级研究所,联手国家、区域及省级气象业务单位,联合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构建起紧密结合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到2008年底,气象部门已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0多个和一批共建联建的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工程中心,气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61·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2.气象科研与技术开发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60年来,我国科学家在大气科学和地球科学等诸多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研究,特别是对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及中期数值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大气探测、卫星气象、雷达气象等广泛开展研究,同时在青藏高原、季风、暴雨、台风、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农业气象等方面开展了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气象科学试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气候系统模式的研发取得进展,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参与国际环境外交谈判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我国自主开发的新一代数值预报系统GRAPES,其基本试验应用系统已经建立,部分核心成果已具备了业务应用能力。覆盖全国范围的GRAPES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水平分辨率已达15千米,降雨预报TS评分逐年提高。1980—2008年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19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四等奖1项。
3.气象科技进步推动了气象业务的发展
气象科研面向业务需要,诸多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成果应用于气象业务发展。我国第一个业务运行的具有中分辨率的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T42L9,是“七五” 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的成果,填补了我国在中期数值天气预报领域的空白。“八五”期间启动的 “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技术研究”,建立了国家气象中心第二代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台风路径和区域性暴雨预报精度明显改进。研制的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和714天气雷达多普勒化改造,在灾害性天气预报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引进开发美国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九五”期间通过“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月、季和年际尺度的业务动力气候模式系统和新一代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气候预测水平提高了5%以上。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卫星气象研究,建立了极轨、静止两个卫星系列的·62·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地面应用系统和卫星气象业务。天气预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MICAPS)和一些新型气象探测设备的研制也都投入业务运行。“十五”以来,“我国重大天气气候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有力地提高了我国南方暴雨的预警能力;“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及调控研究”成果,已列为世界气象组织示范项目;“中国气象数值预报系统技术创新研究”自主开发的我国新一代全球资料同化与中期数值预报试验系统,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多项空白;“奥运气象保障技术研究”成果在北京奥运会的气象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工增雨防雹、卫星遥感、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控制技术等也在“边研究、边试验、边应用”中发挥了应用示范作用。
建立了气象人才培养体系,造就了一支基本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大规模培训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专业结构得到优化,知识层次明显改善,造就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基本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1.气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成绩斐然
从新中国初期军委气象局在各大军区建立气象训练队开始,到建立南京气象学院、北京气象学院、成都气象学院三所高等院校及三所重点中等气象专业学校,以及21所省属中等气象专业学校和其他院校设立气象专业,构成了多层次、开放式气象人才培养体系,开展了大规模气象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
改革开放后,气象部门加大对人才培养的人力物力投入,提升了直属高校和直属中专学校的教学能力,逐步打破了影响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人才短缺瓶颈。截至2000年院校管理体制改革时,局属三所气象学院和三所气象中专学校共培养出博士生22人,硕士生572人,本科生10116人,专科生14476人,中专生16875人。他们被输送到
·63·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全国各级气象部门,成为气象事业发展急需的骨干人才,也是当今专业技术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气象队伍由新中国初期的6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5万多人。2000年部属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后,气象部门重新组建中国气象局气象培训中心及省气象局培训中心,承担了气象新业务、新技术培训和干部轮训任务;建立了全国气象远程网络培训系统,成为基层台站人员提高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从1979年到2008底的30年时间里,全国气象部门参加新业务、新技术培训19.4万人次,外语培训1.6万人次,实现了每5年轮训一次全国业务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目标。同时,气象部门建立了教育、科研、业务和企业共同参加重大业务项目的联合攻关制度,形成以重大项目带动人才培养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了访问进修和学术技术交流制度,推进了科研、开发和业务人才之间的合理流动,促进了气象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气象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气象部门积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和干部政策,坚持推进干部“四化”,逐步建立起气象人才培养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通过实施“323”人才工程,强化高层次继续教育和开展大规模培训,气象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知识层次明显提高,博士、硕士毕业人数明显上升。截至2008年底,气象部门在职职工由1982年的60212人,减少到2008年的53265人;大学专科以上人员比例由17.5%上升到73.9%,博士生、硕士生分别为560人和2614人。气象部门有两院院士7名,教授或正研级研究人员393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整个队伍的11.1%,10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新世纪百千人才工程”,28人被确认为中央直接联系专家,51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气象科技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同时,培养、引进了一批复合型人才,专业结构得到逐步优化,形成了一支以大气科学为主体,电子、通信、遥感、农林、环境、生态、·64·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经营、管理等多种专业有机融合的气象人才队伍。
3.领导干部队伍“四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气象局党组历来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德才兼备和“四化”方针,着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和领导能力。20世纪70年代前,各级领导班子主要由革命老干部组成,但年龄偏大,不太熟悉气象业务。改革开放后,按照干部“四化”的要求,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使各级领导班子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更加优化。2008年与1982年相比,司局级领导班子平均年龄由57.5岁下降到50.3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由19.9%提高到80.3%,处级领导班子平均年龄由51.1岁下降到46.9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由15.9%提高到69.8%。多年来,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司局级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一把手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中国气象局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锻炼,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综合领导能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水平。
4.西部地区和基层台站人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长期以来,气象部门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和基层台站气象队伍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通过专业院校“委培”、“代培”、东部支援等措施,为西部输送了大量气象专业人员和业务骨干,稳定了队伍,提高了人员素质。目前,西部博士、硕士、本科、大专毕业的人数分别达职工总数的0.2%,3.0%,35.7%,33.7%;具有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人数分别占到8.6%,43.0%,36.9%,与中部地区的比例相当,缩小了与东部的差距。通过加强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竞赛,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实施激励机制,调动了基层台站人员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积极性,使基层台站人才队伍的知识层次、专业结构和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2008年底,基层台站
·65·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63.74%,大气科学类比例和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在各层级中最高,分别为42.85%和79.97%。尤其是西部基层台站人才层次偏低、难以适应新业务开展的状况趋于好转,为新时期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离退休干部工作成效显著
中国气象局党组始终高度重视离退休干部工作。1982年中央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后,中国气象局和各省(区、市)气象局相继成立了离退休干部工作机构,加强了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截至2009年7月底,共有离退休职工29746人,其中离休干部1366人,退休干部职工28380人,占全国气象部门职工总数的近30%。广大离退休干部过去为气象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离退休后继续发扬气象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气象事业发展发挥余热,在促进气象事业的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部门、和谐社会中做出了新的贡献。目前,气象部门离退休干部“两项待遇”得到落实,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站、室)已有500多个,总建筑面积达3.3万平方米,可容纳1.5万名老同志参加活动,成为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重要场所。
改革取得丰硕成果,为气象事业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气象部门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气象事业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包括领导管理体制在内的各项改革,调整事业结构,完善运行机制,使气象工作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1.建立了适应国情又符合气象工作规律的领导管理体制,为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20世纪80年代前,气象部门管理体制由中央的“条条”到地方的“块块”,几经变动,对气象事业的正常发展和运行带来影响。在·66·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气象局对气象部门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实现了双重领导、以部门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并探索建立了双重计划体制和相应的财务渠道。这一管理体制的创新,适应了气象事业发展的客现需要,保证了气象部门各级领导班子的相对稳定和干部的“四化”要求,既有利于实现气象现代化建设的“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又有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气象工作更加重视、更加支持。近些年来,中央和地方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气象工作的地位大大提高,国家气象事业和地方气象事业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2.调整事业结构,促进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气象部门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气象事业结构调整也在不断向纵深推进。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专业、人才、队伍、投资四个结构调整,中期提出气象事业由基本业务系统、科技服务、综合经营三大块,到后期提出气象行政管理、基本气象系统、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三大部分,在不断深入推进的事业结构调整中,明确了气象事业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定位和相互关系,促进了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气象服务多样化的需求,拓展了气象服务领域。气象事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了气象事业结构,分流了人员,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有力地推进了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业务技术体制,促进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展的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优化了气象业务体系的整体功能,提升了业务服务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将基本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划分为综合气象探测系统、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基本气象信息加工
·67·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分析预测系统和综合气象服务系统,使气象业务技术体制的内涵、分工及相互关系更加清晰,对推动我国气象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在《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新一轮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力争建立基本满足国家需求、功能先进、结构优化的新型业务技术体制。2007年以来提出建立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坚持从公共服务着眼、从预报预测着力、从综合观测着手,进一步提高业务服务的整体水平。一脉相承的四个阶段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气象部门的业务分工、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和业务标准。一个布局合理、协调发展、开放协作、逐级指导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基本框架正在逐步形成。
4.气象科技服务迅速发展,取得良好效益
自1985年3月国务院批准气象部门开展气象有偿服务和综合经营以来,全国各地气象部门积极探索、艰苦创业,气象科技服务迅速发展,为社会和各有关行业带来显著效益,也为气象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是气象事业的一项重要改革成果。近些年来,气象科技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已从最初的内容比较单一的专业气象服务,发展成为以气象影视服务、专业气象服务、防雷技术服务、气象信息电话服务、手机短信气象服务等多个支柱项目为主体的气象科技服务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气象事业结构由单一形式向多元结构转变。气象科技服务收入大幅度的增加,弥补了气象事业经费不足,增强了气象部门的活力,改善了台站环境和职工生活,为稳定气象队伍、促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5.推进人事、计财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与事业结构调整和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相适应,气象部门的干部人事制度、计划财务制度等各项改革,也按国家统一部署稳步推进。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出台了一系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文件,使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各个环节更加规范化、制·68·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度化,干部考核、监督工作得到加强。改革计划财务制度,成功实施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国家财政制度重大改革,建立了生财、聚财、理财、用财相结合的工作新思路,提高了各类资金的使用效益。据统计,2008年气象部门国家投入、地方投入和科技服务收入的总经费是1981年的近40倍,年均增长超过15%,增强了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协调发展能力,初步实现了气象部门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的优化配置。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提升了中国气象对外影响力
气象部门率先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和科学计划,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同时,气象部门还与国内有关部门、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和军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开创了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气象事业的发展。
1.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和科学计划,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
1972年,中国回归世界气象组织,积极参加该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和科学计划。中国气象官员先后担任了世界气象组织副主席、主席、副秘书长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地球观测组织(GEO)联合主席等重要职务。中国气象局局领导都当选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历届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成员。邹竞蒙局长连续担任世界气象组织副主席和两届主席。中国有众多专家在WMO仪器与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气候学委员会(CCl)、大气科学委员会(CAS)、基本系统委员会(CBS)等担任重要工作,有130多位专家参加WMO各专业委员会的活动,有120多位科学家参加了IPCC三次评估报告的编写和评审,他们在国
·69·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际气象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气象科技合作,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合作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08年,已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气象科技合作和交流,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22个国家签订了气象科技合作协议或意向书,省级气象部门和一些大城市还与国外相关机构开展了合作和交流。从1979年至2008年,中美大气科技合作召开了16次联合工作组会议,开展合作项目约600个,送往美国培训业务骨干200余人次,从美国引进卫星气象资料处理技术、高性能计算机、新一代天气雷达等先进技术装备,成为两国在高科技领域技术合作的成功范例。近些年,每年有近千人被派到外国考察或工作、学习,国外来访的人数也超过500人。我国还通过世界气象组织自愿合作计划举办了37期多国别考察,接待了来自120多个国家、350多位气象局长和高级官员来中国参观考察。向70多个国家提供了地面观测、高空探测、卫星接收、天气预报、信息网络等仪器设备援助。至今已有超过100个国家1300多位气象人员在中国WMO南京培训中心和北京分部接受培训,相当数量的培训人员已成为他们国家的业务技术骨干或领导。
2.中国气象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
中国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得到世界同行的肯定和赞誉。中国气象科学家多次获得国际荣誉,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叶笃正、院士秦大河分别荣获第48届、53届国际气象组织奖,多名青年科学家获世界气象组织青年科学家奖项,中国科学院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获2003年计算机世界荣誉奖。中国气象科学家在国际上发起组织的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以及青藏高原、南海季风等国际气象科学试验,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国际科学界产生重要影响,得到国际同行广泛好评。我国还多次成功主办了大型国际气象会议,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70·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3.开创了共建共享共赢的国内合作新模式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气象部门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建立了联合工作机构和人员交流机制,开创了开放、共建、共赢的先河。进入新世纪,中国气象局进一步扩大开放,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16所高校开展局校合作,还加强了与江苏、上海、青海、四川等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委及其相关企业的合作。同时,各省(区、市)气象部门也与有关院校、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合作项目达200多个。已经形成的“开放、互补、共享、共赢”合作模式,对建立开放式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对共同发展气象事业、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供了有益经验。
气象法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突破了气象法规和气象标准化建设的薄弱环节,社会管理职能、科学管理能力得到加强,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保障了气象事业的健康发展。
1.气象法律法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气象工作依法发展提供了保障
199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我国第一部气象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气象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标志着中国气象事业逐步走上依法发展轨道。截至2008年底,国务院先后颁布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颁布或者批准实施了27部气象法规性文件。中国气象局制定或修订了19部部门规章,发布了459部规范性文件,与有关部门联合发布了43部规范性文件和一系列技术规范。各省(区、市)
·71·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人大和人民政府出台了地方性气象法规和规章96部,全社会的气象活动进一步规范。与此同时,气象行政执法检查监督体系也逐步完善。气象行政许可制度得到加强,截至2008年,8个省(区、市)气象局、300多个地(市)气象局、934个县(市)气象局进入当地政府行政审批大厅,中国气象局及29个省(区、市)气象局、266个地(市)气象局、565个县(市)气象局实施了行政许可上网公示。
2.气象标准化和行业管理迈出重要步伐,气象事业步入规范发展轨道
气象标准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很快。到2008年底,已颁布实施气象国家标准20项、气象行业标准101项、12个省(区、市)制定实施了气象地方标准48项。首次组织建立了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3个全国气象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3个分技术委员会,成立了全国气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了气象标准体系研究,以现代气象体系建设为重点,覆盖全行业的气象标准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
气象行业管理工作取得重要成果。行业的发展规划、政策制定、监督管理等工作明显加强,行业技术交流、协作和组织协调、信息共享明显改进。气象部门已与铁道、交通、水利、农业、国土资源、环保、民航、林业、海洋、盐业、解放军总参谋部、空军、海军、第二炮兵部队、武装警察部队等20多个部门和军队系统建立了信息共享与信息交换机制。
3.创新管理思路,提高了科学管理水平
气象部门紧密结合气象工作的实际,创新管理思路,提出了一系列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略,提高了部门和行业的宏观管理水平,促进了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上新台阶。积极应用科学管理方法,提出了气象管理中应处理好集权与分权、广度与深度、分工与协调、定量与定性等十大关系,理顺管理关系,明确各级管理任·72·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务,实现了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的转化。加强依法行政,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行规划计划管理、目标管理和局务公开,建立量化指标业绩考核和工作述职制度,大大提高了宏观调控和管理能力。从建设微机网络中文传输系统起步,到推进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带动了办公自动化,转变了管理方式,气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目前,国家到省(区、市)、地(市)、县(市)气象部门全部开通了电子邮件系统,国家级与省级气象部门建立了电子公文系统,办文和办事效率显著提高。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气象文化建设和基层台站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60年来,气象部门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气象事业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继承发扬气象人优良传统,大力开展气象宣传工作,气象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1.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气象局党组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在气象事业改革发展的各个阶段,在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气象业务服务一线,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各项战略部署和中国气象局党组的决策,发挥了战斗堡垒、先锋模范和中流砥柱作用。截至2008年底,全国气象部门共有党支部2504个,基层台站建有独立党支部的比例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44%上升到97%;党员43074名,其中在职28628名、离退休14446名。几十年来,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对气象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在历次改革和重大气象服务中,广大共产党员克服困难,勇挑重担,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2008年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73·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抗震救灾、奥运会残奥会三项重大气象服务表彰中,共表彰223人次,其中共产党员161人次。近些年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了各级党组织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中国气象局党组制定的《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意见》,推动了全部门加强理论学习、改进会风文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2.利用各种媒体开展气象宣传和科普,取得良好效益
气象宣传是气象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国气象局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每次有近60家中央及在京主流媒体参加,新闻报道和媒体转载量达到数百篇。中国气象局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国家级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扩大了对外宣传效果。
气象出版社自1978年成立以来出版了5000多种气象专业图书,中国气象报社到2008年底出版报纸2160多期。气象科技工作者创作的科普作品《全球变化热门话题丛书》(18本套)和《院士科普书系——需要精心呵护的气候》分别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国性和省级各类气象专业期刊、各地建立的气象展览馆、科普馆、博物馆,都为传播气象知识、宣传气象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气象影视蓬勃发展,中国气象局在中央电视台等众多媒体平台开设了独立制作的气象节目,中国气象频道已在30个省的174个地级以上城市落地,气象影视已成为气象宣传的重要阵地。同时,还制作了一批气象故事片、科教片、科普片和专题片,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气象防灾减灾电视系列片:远离灾害》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中国气象局政府网站、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科普网、兴农网和各省(区、市)气象局的兴农网等气象专业网站都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
·74·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3.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基层台站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改革开放前,由于投入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基层台站的基础条件较差。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气象部门认真实施《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建设的意见》和《气象部门建设“一流台站”指导意见》,加大对基层台站特别是对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台站的投入,明显改善了广大基层台站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五”期间用于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投资20亿元,34%的台站新建了业务用房,1000余个台站进行了供电、供水、供暖、排污、道路、围墙、护坡等配套设施改造,100多个艰苦台站配备了交通工具,有40%的台站完成了第二轮次的综合改造。基层台站的业务现代化、队伍建设、工作环境、生活待遇等各方面都得到加强。
4.实施气象文化建设,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
在60年气象事业发展的光辉进程中,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气象队伍中涌现出金龙浩、雷雨顺、覃国振、陈素华、陈金水、董立清、崔广、刘胜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有3626个(次)单位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其中部门表彰2399个(次),地方表彰1227个(次);6249人(次)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其中部门表彰4358人(次),地方表彰1891人(次)。
气象部门广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等活动,得到中央文明委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成为中央文明委为数不多的给予文明单位推荐权的行业部门。截至2008年底,全国气象部门共有各级文明单位2503个,占应创单位的99%。其中,全国文明单位56个(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140个(次)。全国31个省(区、市)气象局全部被当地党委、政府或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文明系统或文明行业称
·75·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号。中国气象局机关连续15年获得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称号,连续6年获得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称号,2008年被表彰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进入新世纪,气象部门实施了《中国气象文化建设纲要》,广泛开展了具有时代特征、行业特点、地域特色的气象文化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基层台站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气象部门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中国气象卫星技术成就与展望】推荐阅读:
中国气象学会活动指南06-20
中农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农业大学气象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08-05
中国养猪业现状与展望09-09
2018年中国焦化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与展望09-12
李白得诗与盛唐气象07-20
论中国共产党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11-21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09-20
自动气象站下的软件技术研究论文07-24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09-27
改革成就中国梦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