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论文(通用14篇)
1.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论文 篇一
生态园林是将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以及园林等环境学科的综合具体实践,主要是以植物原料为主体,其他造景要素为辅佐,简称既有园林外貌又有科学内涵、具有多功能以及效益,不仅景观非常美丽而且人物和谐共处的生态系统,在园林中科学的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种群。对于生态园林的研究包括围观植物群落和物种的配置方式。植物生态学是运用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主要学科,它是研究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性科学。园林中植物的生态学是指植物的种类对外界产生的影响,是植物各类学科特性的一个方面。
1植物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的功能
植物在生态园中一般有3种功能:建造功能、环境功能以及观赏功能。建造功能一般是指植物在景观中的限制和组织空间、涉及到植物的种类、植物的大小、形状、封闭性和通透性,它体现在可以用于一个空间中的任何一个平面形成一种开场的空间或者半开敞的空间,或者是铺盖空间和完全封闭空间以及垂直空间。环境功能主要是指植物在后期对于该生态环境的影响,比如对空间质量的影响,同时植物还可以防治该地区的水土流失,也可以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观赏功能一般是因为植物的大小、色差、形态等特征能在景观中成为视线的焦点,植物的外观有欣赏价值。植物的这3大功能中建造功能有着对总体和局部的形成的巨大作用。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这些因素,只有在建造功能的设计确定以后才能考虑其他功能。植物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园林设计要素的特点,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生命力很强。植物是变化的,它们随着植物的生长和季节变化而不停地发生变化。所有的植物在生长中都可以扩展变化,这些动态变化,在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园林的设计中,需要一些植物来遮挡不雅的物体或者护坡形成障景。障景的效果也依照植物来确定。同时植物还能有效地利用空间进行一个扩展和缩小的功能。在不变地形的情况,利用植物来调节空间范围内的所有方面,能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空间序列。
2生态园林的设计原则
2.1统一性原则
在进行植物的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不同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的不同比例,显示它们的多样性,但还是要保持它们的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样更生动活泼,和谐统一。总之变化很多,会造成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过于繁杂又会引起心烦意乱,但是没有变化会显得呆板,所以要有统一性。
2.2景观性原则
这主要表现出植物群落的美感,体现出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和谐。这需要在植物配置时,熟练地掌握各种植物的造景功能,对于整体群落有把握,根据美学原理以及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2.3均衡原则
将不同种类和不同质地的植物种类按照均衡的原则来进行配置,景观会显得非常稳定。
2.4生态位原则
这种原则主要是针对于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城市的园林绿地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系统,合理配置植物种类,避免植物失衡造成的生态不平衡。
3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的主要方式
3.1植物配置要以当地自然条件为基础
在植物的配置中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的生长属性所适合的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种植,同时搭配乔木、灌木、草本等来塑造成复合型的植物群。
3.2植物的配置要做到花叶相衬
植物配置时,避免做到单调和重复的情况,将花类植物和叶类植物容器结合在一起,做到花叶相衬,托出植物的美感。
3.3植物配置应该做到四季有景、风光独特
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到四季的变化,应该贴近自然,做到四季分明,流露出自然界的生机和变化。做好阔叶和针叶的搭配,选择观赏效果良好的植物进行配置。
3.4保障安全、杜绝污染
在植物的配置中,更应注重它与人的协调性,避免因为一些有毒素、异味、有过敏的植物对人体造成危害。
4结语
总之,对于生态园林植物的配置需要艺术气息,更需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注重整体规划,创造出和谐的园林景观。
2.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论文 篇二
1.1 乡土性与多样性原则
首先, 乡土性原则主要是指在选择植物品种时, 应注重对该地区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地域性植物配置。由于其本身在长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 对该地区的环境、气候等因素已经有了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同时具有较为丰富的林相和季相变化, 能够形成不同特色的园林景观。其次, 多样性原则主要是指除了加强选择乡土性植物, 还应适当扩宽植物选择范围, 从而达到多种类型植物的组合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1.2 科学性和美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植物配置过程中, 应充分遵循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协调性, 从而做到不同种类型植物之间的和谐统一。综合考虑植物配置土壤、环境、气候条件等各个因素, 避免产生“相生相克”的现象。美学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园林植物造景的观赏性、艺术性和生态性的和谐统一, 可以通过利用不同种植物的高低错落, 营造出多层次、多色彩的园林植物景观, 同时通过观叶植物和观花植物的结合, 最大程度上延长观赏期, 并充分注重色调与色调的搭配, 最终形成较强的色度对比。
2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作用
2.1 美化周边环境
在园林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过程中, 通过对不同植物景观特点的利用, 在合理布置的基础上, 呈现出植物景观的不同形态及特有美感, 在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同时, 对园林景观起到了重要点缀作用。另一方面, 园林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还进一步凸显出了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和变化性, 不仅是城市的亮点, 而且能美化城市环境。
2.2 精神熏陶
作为自然景观的标示性元素,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是重要自然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 其在不同季节的形态和色泽变化, 能够给人带来不同层次的美学感受。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每个个体来说, 其内心都有一种奔赴大自然的欲望, 而作为大自然最具代表性的元素,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能够充分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2.3 改善生态环境
首先, 产生光合作用, 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气体, 并且制造出氧气, 净化周边的空气环境, 提升空气质量。其次, 部分类型的植物还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的各种毒害物质, 从而大大减少了给人体带来的危害。
2.4 灾害防护作用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灾害防护作用主要体现在不同的植物组合和配置过程中, 不仅提供了较为基本的生存环境, 还能有效抵御风沙及扬尘灾害, 从而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
2.5 提供休闲场地
对于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来说, 其通过合理的植物选择和组合, 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美化园林环境的作用, 同时还创造出了良好的休闲环境场所。不仅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园林景观观赏, 还在人们观赏之余为其提供了避暑休闲场所, 使之更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对身心健康发展极为有利。
3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
3.1 科学性及乡土性的缺乏
首先表现在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过程中, 考虑较多的因素是植物和树种的形状及颜色, 没有对植物配置的适应性进行充分了解, 直接造成了植物景观的成活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园林设计人员头脑中没有形成正确的和谐共生思想, 片面地认为植物种类越多, 群落相对越为稳定, 但实际上也会带来对地方文化特色的冲击和外种入侵。其次, 乡土性应用的滞后,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多样性是极为重要的, 但对于乡土树种的开发和运用, 在实际过程中, 往往会由于其不能达到大宗采购的数量而变更设计方案。
3.2 片面注重观赏效益
该项问题主要表现在, 园林设计中对于植物配置和造景关注较多的是外在形体的优美以及色彩和图案的精细, 片面追求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造景, 没有充分考虑生态效益, 往往会产生较多的景观后期养护费用。
4 解决策略
首先, 应在解决科学性和协调性问题的基础上, 竖立起全局设计的思维方法, 对各类型景观进行规划和预见, 在进行植物配置和造景时应充分把握其建造功能、环境功能与观赏功能之间的协调统一, 在因地制宜原则下, 加强对于城市植物群落的研究, 并加强对当地树种和植物的运用, 从而达到完善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作用。
摘要:园林景观能够有效改善周围环境以及人们生活质量, 想要使园林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 就应在做好园林设计工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应用。
关键词:园林景观,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
参考文献
[1] 孟南.浅谈园林植物造景的美学与配置[J].现代园艺, 2009 (1)
3.针对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探讨 篇三
关键词:生态园林设计 植物配置 生态系统
0 引言
植物是园林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也是园林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要素,植物可以让风景园林散发出活跃的气息,并带给观赏者一种充满生机的感觉。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有关部门和园林建设专家就以各种非生命物体,如假山、喷泉等作为园林建设的主要景观,但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发展生态风景园林才是未来园林发展的方向,因此,更多的人以植物作为园林景观的主体,使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各种草本素材,通过各种艺术的表现手法,实现了现代风景园林的建设,这种做法可以直接展现植物本身的美,给人一种贴近自然的感觉,并能与周围的城市环境相协调,改变生态环境,同时体现一种自然空间的美感,欣赏价值十足。
1 植物的配置与季相
1.l 配置
风景园林的植物规划应按照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的实际布局来确定,园林植物配置既要符合一般的艺术规律又有它独特的规律,必须根据自然地形和各个景区的特点,全盘考虑、合理布局,才能避免配置陷于杂乱和生拼硬凑。科学配置园林中的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充分发挥它们的欣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植物配置是风景园林建设的重点。
园林植物配置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植物之间的搭配,认真选择植物的种类和组合,结合平面色彩和立体空间感加强设计;其次是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假山、喷泉、建筑、园路等)的配合。例如,园林建筑物是形态固定的实体,植物是随季节而变的,随年龄而异的生物。植物不仅使建筑产生四季的季相变化,还可衬托和丰富建筑的庭园景色。水池是我国园林中常见的景物,常以它作为构图中心,使园景明净开朗。水中倒影,不论是盛夏或清秋,晨曦或月夜,都可构成美丽的景色。因此,池岸、水边的树木形态和配置,最惹人注意,必须与水景和谐。
园中假山的花木配置,更要严格选择,假山虽非真山,但有“深求山林”意味。植物配置要模仿自然景与假山的大小相称,以土为主的假山,乔灌木可以错综配植,品种可以多一些,构成浓荫蔽日,短枝拂衣,宛如自然的山林情趣。以石为主的假山,为了欣赏叠石和树木的姿态美,花木配植宜疏。
1.2 季相
植物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外貌,而植物在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外形色彩都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利用园林植物时序景观,必须对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四季的景观相联系,园林工作者在设计中讲究春花、夏叶、秋实、冬干,通过对植物的合理配置,达到四季有景。我们就可以利用植物开花时、结果时的不同色彩,创造不同的观赏价值。
园林植物的配置还要与季节相协调。例如,北京的春色比杭州的春色来的晚,而秋色又比杭州来的早,而即便在同一地区,气候的变化也会影响植物季相出现的颜色和时间,低温和干旱气候会推迟植物的发芽和开花时间;而红色则需要在早晚温差较大的气候中才能形成,如果霜期过早,叶子就会早早脱落,美丽的秋色也不复存在。土壤、养护管理等因素都会影响季相变化,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控制季相变化。为了增加观赏价值,我们可以对盆栽采取特殊处理的方式,以便催延花期或使不同花期的植物同时开花。
科学的园林植物配置可以提高其观赏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增加季节感,让园林中的每一株植物都散发出勃勃生机和艺术品味。例如,春季山花烂馒,夏季荷花映日,秋季硕果滿园,冬季树干叶落等。我们建设风景园林,就是要体现出四季景观的不同,与生态自然更加亲近。所以,在园林的局部景观规划中,通常可以突出表现一到两季的景观,现在普遍使用几种种类或多种植物成片群植的方式。如深圳的黄风铃花、毛杜鹃是春景,曲院风荷是夏景,满园飘香的桂花是秋景,枯黄凋零是冬景。
为了预防季相不明显的枯燥感觉,可以采用花与树木的混搭,不同的花期可以加强其与绿叶之间的协调感,延长观赏期。例如,深圳的园林就是以常绿为主要景观,但加上各种不同时序开花及各种花色的植物,即使一种植物花谢后,该园林仍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
2 园林设计时植物的配置方式
2.1 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配置花木时,可以选择一些颜色鲜艳,对比度强的植物。例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嫩黄叶的黄金叶,翠绿的福建茶等,这些植物作为景观组团都十分合适,树木与花的结合,可以延长观赏期,同时也增加了景色的层次感,四季常绿的植物更具有相当的观赏价值。例如仁面、草坪、阴香、樟树、小叶榕等和大红花、二色茉莉、各色荚竹桃、毛杜鹃、勒杜鹃等和组合。另这些颜色较翠绿的植物,可以选择一些颜色对比较大的其它植物作为配合,效果也会突显。
2.2 注意层次
植物之间的配合将就层次感、注意要有不同颜色的搭配。例如,将不同颜色、高度的花木组合在一起,就能让色彩和层次更加清晰。如0.4cm左右的花坛,lm 高的黄金榕球、3m 高的红叶李、5m 高的秋枫和10m高的凤凰木可以由低到高进行排列,最后组成不同颜色的层次,给观赏者一种清晰分明的美感。
3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3.1 对比和衬托
植物的形态各有不同,在实践中,可以运用植物的高低、姿态、颜色等不同的对比手段加强园林的艺术感,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木之间的搭配时,关键是协调,最好不要把颜色和高低差异较大的树木组合在一起,以免产生一种破坏感,影响观赏价值。
3.2 动势和均衡
由于植物各有各的姿态,有的植物形态较规整,如垂叶榕柱、红花继木球、木犀榄球、山瑞香球等;而有的又比较随意,如凤凰木、黄槐、小叶榄仁、桃花心、勒杜鹃、龟背竹、琴叶珊瑚、双荚槐等。在配置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植物之间的协调,不论是形态和颜色;同时,除了在外形上合理配置,植物的不同生长周期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避免产生不平衡的现象。
3.3 层次和背景
景观设计应该避免的是单调感,所以,在园林中可以多利用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合,不同花期和花色的植物可以配置在一起,使整个景观更加饱满。背景树通常要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组成一片绿色的屏障,色调宜深,最好与前景有较大的差异,以加强衬托效果。
4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在配置植物时,首先应以绿地作为配置的基本条件和考虑基础,按照植物的不同生长习性和季节变化搭配植物,配置成乔、灌、草、藤复层植物群落,并遵循植物群落生长规律,科学的进行人工控制,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植物群落系统。园林的植物要适应当地的土地环境,因地制宜可以减少由于引种、迁移、运输而造成的数目死亡率,同时要禁止选择有异味、易导致过敏的植物,还有防止恶性杂草入侵。植物配置的目的就是为了体现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观,美化园林的四季风景。当进入冬季寒冷季节时,阔叶树进入了休眠期,开始落叶,在植物配置时要注意阔叶树与针叶树搭配的比例,让植物群体在一年四季都能发挥积极的观赏价值。为了保护园林植物,可以在园林绿地中建设开放性耐践踏草坪,为植物提供一个避难所,同时也能让人们感觉到自然的魅力,与生态自然平衡协调,满足人们对绿地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园林建设中最常发生的就是病虫害,因此,管理人员要加强病虫害管理,但要避免或尽量不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药剂,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采取生物的方法对园林的环境进行保护。
5 总结
总之,风景园林的植物配置离不开美学艺术,也离不开科学的规划,园林是一门交叉学科,其中包含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因此,风景园林的建设发展应与自然生态、社会环境是同步的。风景园林设计不单是植物的堆积,也是一种艺术设计,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宁, 毛伟伟. 关于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2).
[2] 富英俊.浅谈园林植物配置[J].园林,2002(6).
[3] 孟兆祯.园林设计之于城市景观[J].中国园林,2002.18(4).
[4] 丁宁.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意与匠[J].山西建筑,2006.32(10).
[5] 胡旭明.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探讨[J].山西林业,2008(1).
4.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探讨论文 篇四
人类真正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城市沙漠化在地球上的肆虐,让人们产生了迫切改变环境的思想,这种思想延伸具现代化的行为就是园林绿化。该项目建设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和绿化生态起到稳定和促进的作用。现代生态园林的建设是对前人设计方案的继承和传统生态园林建设经验的延伸。同时,尊重生态变化和自然环境的客观因素和原理,对于建设多结构、多功能和多层次的科学植物群,以及适合人类生存和外界环境性质询的构成,具有积极意义。
1生态园林的概念和意义
5.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论文 篇五
1.1植物选择
园林景观内部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植物,园林设计中一项关键性的内容就是关于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不同的植物在外观和形态上存在较大差异,相互选用和搭配过程中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另外,不同的植物由于生存环境和生长习性的不同,在园林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成活率也不同,选用、配置植物时,需要充分了解其生长特点以及对气候环境的基本要求,保证植物在园林环境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选择的植物类型应是本土植物,培养本土品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更快地适应园林气候和环境。园林设计中关于植物配置不仅需要遵循适用性原则,同时要遵循多样性原则,因而在植物配置中适当选择外来品种丰富园林植物种类,不同的植物配置能够更好地提升园林设计效果。
1.2植物配置
园林设计中关于植物配置是为了更好地为植物造景奠定基础,园林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营造更加优美、自然和舒适的环境,因而在园林植物配置上,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积极遵循艺术性和科学性原则,保证植物配置和园林设计效果。科学性原则是指设计人员在配置不同种类的.植物时,要综合了解其生长习性,在详细了解不同植物生长能力的基础上实现植物科学配置,充分利用不同植物的配置效果,使其更好地与园林景观和设计环境融为一体。设计人员通过了解不同种类植物生长对环境、气候的要求以及对土壤、土质的要求,能够在造景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培育和修剪手法。植物配置的艺术性原则是要求注重植物搭配的技巧,根据不同植物的颜色、形状特点,使配置过程中控制颜色的深浅度,通过层次性的明暗搭配,使园林植物景观色彩种类更加丰富。
2主要形式
2.1满足设计需求
园林设计是在城市化建设中通过人工干预手段,对园林中的植物景物进行重新配置和整理,使其呈现出更好的观赏效果,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园林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了解人们的实际观赏需求,对园林设计、规划的风格予以充分体现,在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中要着重体现园林的基本功能。园林内部不同的空间位置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例如,在街头绿化带和公园处属于绿色环境,人们在这一公共场所主要是进行娱乐和休息。对于此处的园林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区域性的植物配置工作,为人们营造出相对轻松和舒适的休闲环境。在不同品种的植物搭配中,保证与周边环境整体状态相适应。园林设计中关于植物配置要考虑到人们的实际需求,体现园林设计的人文性。
2.2造景轮廓对比
园林设计过程中通过不同植物的配置实现植物造景,是为了使园林的内部景观植物呈现更好的观赏性。对于大规模的植物造景,园林设计的工作人员需要将不同植物进行基本轮廓对比,使林冠线与植物整体边廓相协调。尤其是树类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达到一定的高度后,枝繁叶茂,呈冠状发展,上部的轮廓线已经难以再人工控制。在此情况下,对于搭配的树木种类需要与整个园林风格相适应。植物造景过程中,不同的植物种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生长形态和生长速度均不同,要完成合理的造景设计,就要在了解其综合习性的基础上,预判其造景的最终效果,在视觉上打造出一种层次感,掌握不同的绿色效果,使其艺术审美性更加突出。
2.3创意性
园林设计属于建筑设计与艺术设计统一的工作,因而在实践中需要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手段,将不同的植物种类合理搭配,使其在特定的生长区域形成一种景观状态。在植物配置和造景过程中要根据总体的园林设计风格,人们在不同的园林休息区均能发现其设计特点。在整体结构安排中,可以以树木为主、花草为辅,形成一种主次感,运用植物象征、隐喻和模仿等特征打造出一种独特的园林风格。另外,在花草点缀中进行整体形态设计,例如,利用花类植物点缀园林环境,将其拼成一定的图案或文字,可以是“自然”、“生态”、“和谐”等字样,也可以是动物图案等,这种艺术处理手法主要是为了增强园林设计的活泼感以及植物造景的设计感,同时,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和要求。
3结语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实地操作中既要综合了解植物生长属性,又要在色彩、形态搭配中营造一种艺术审美效果。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对提升园林设计和使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修俊.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J].科协论坛(下半月),(6)
6.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论文 篇六
1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1季节性原则
在设计景观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减少单调和雷同的现象出现,应坚持季节性原则。在春季种植鲜花或柳树等植物,常见的春季植物有:丁香花、蔷薇、玫瑰、桃花等。在夏季,为了更好地呈现夏季的气息,在种植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种植一些木槿花、紫薇等。在秋季,植物或是树叶的状态相对多变,因此,在种植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地环境及气候特点,种植枫树、银杏树或是观果海棠等。在冬季,为了体现冬季的气候特征,种植桧柏、龙柏等都比较符合冬季气候。在配置园林植物的过程中,应将花草和树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2]。
1.2植物层次性原则
配置园林植物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分层配置和色彩搭配等,通过利用各种叶色、花色植物,适当对其进行搭配,从而展现园林植物独特的层次感。比如,适当种植低矮灌木丛,并在其中搭配花草等植物,种植高约3m的红叶李或银杏树等,保证色彩和植物高度呈现出完美的搭配方式,既能体现多样性和层次性,又能延长景观的观赏期。
1.3植物多样性原则
在园林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避免植物的单一性,适当将观花类植物和观叶类植物进行结合,从而保证植物的多样性,延长其观赏时间。为了保证整个景观设计的统一性,要提升其美学特点。在选择观叶树的过程中,分析其色度,和观花类植物有效搭配才能更好地展现植物的多样性,对进一步提升观赏价值有着重要作用。
2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方式
2.1规则式的配置方法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主要是规则式配置,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包含对植和列植2个方面。一般情况下,这种配置方式更适合应用在建筑物附近、纪念碑或是道路两旁等地方。由于对植种植对树木的形态要求较高,在配置的过程中,要保证植物的整齐和观赏性良好,种植一些常绿树或是观赏性较佳的花草等。列植更适合在行道树或绿篱等地方进行应用,行道树要求树木要保持树冠整齐,同时,要求冠幅较大,因此,植物必须具备较强的抗逆性。通过这种方式,在对植物进行养护的过程中,才能保证其操作更具备简便性[4]。
2.2孤植配置方法
孤植配置方式指的是在园林中适当种植一些孤立的树木,并且这类树木一般都具备较强的欣赏性,个体特征具备较强的美感。由于这类树木具备较强观赏和庇荫的作用,因此,对园林景观设计来说,具备很高的观赏价值。通过这种方式对园林中树木进行种植,还要求树木具备明显的特征,比如,树木整体体态优美等。一般情况下,这类植物都种植在面积相对较大的草坪或是湖畔等大型建筑物附近。
2.3群植配置方法
在景观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对植物群落的模拟进行配置。通常情况下,主要采用针叶树和落叶树、常绿树和落叶树进行有机结合,这种方式的有效应用,能形成更具层次感的人工模拟植物群落。在这种方式的影响下,其利用从低到高的过渡,进一步体现了植物营造的空间优势,多种植一些花草灌木、小乔木等。同时,还可以在相对占地面积较大的园林中,种植一些面积较大的相同植物,既能形成小型的园林即视感,又能充分利用园林空间,比如,山杏林园或是银杏林园都能达到这种效果[5]。
2.4花群配置方式
一般情况下,这种配置方式更多的应用在广场和道路中央等地区。采用比较低矮而株丛茂密的植物,不仅能较好地展现其观赏性,同时,还利于及时对其进行更换、转移等。由于花群的大小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但是一些丛群较小的植物,在种植的种类安排上也要尽量将其安排在适当范围中。此外,在平面和立体的设计环节中,需要进一步完善花卉的设置,保证其既能达到错落有致的效果,又不会对其整体美观性造成影响。
3结语
由于植物和人们的生活更为贴近,以植物为原材料的园林景观建设能让人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完善配置原则,并在实践中很好地落实,才能促进我国园林建设的良好发展,为实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前进,阎宏伟.论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7.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 篇七
1.1 协调原则
生态园林设计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 应该根据植物与植物、植物与辅助设施之间的关系, 让这些物体密切结合在一起, 保持整体的协调性, 给人以美的感受, 从而让人们拥有轻松、愉悦、舒适的心情。
1.2 韵律感原则
生态园林设计中对于较宽阔的道路, 可以在两边种植一些乔木, 在乔木之间按照一定的距离种植不同品种的灌木, 种植的植物之间应该具有一定的韵律感, 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效果, 进而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1.3 一致原则
生态园林设计中进行植物配置时, 植物的形状、比例和色彩应该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让人看起来不仅和谐一致, 又具有一定的活性感。同时, 应该注意设计中的变化不可过多, 不然植物整体看上去会比较杂乱, 缺乏美感。
1.4 平衡原则
一般枝叶茂密、茎杆粗壮、体积庞大的植物会给人以厚重的感觉, 而枝叶稀疏、体积纤小的植物会给人以轻盈的感觉。设计师在配置植物之前应该对周围的环境了然于心, 之后根据环境情况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 以保障不同类型植物的平衡性。
2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2.1 多层次的手法
生态园林设计中应该避免景观的配置过于单调, 尽量多使用花卉、绿草、乔木和灌木等各种类型的植物, 运用多层次的艺术手法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可以选择花期和颜色不同的植物进一步增加层次感。
2.2 衬托对比的手法
植物的类型和品种不同, 其表现出的特征也不尽相同。生态园林设计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形态、颜色等差异进行合理配置, 让各种类型的植物之间形成衬托对比, 进而提高景观设置的观赏性。但需要注意在设置过程中, 植物之间应该保持一致性, 不可将形态和颜色反差过大的植物组合在一起。
2.3 韵律性的美感
生态园林中的狭窄部分和道路两旁, 在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注意植物轮廓线条的纵向变化, 以及空间的变化转换, 以此保障植物整体高低组合的错落有致, 给人一种韵律的美感, 以免植物配置中出现呆板的问题。
2.4 整体的均衡性
每一种植物的形态特征都有所不同, 例如, 松树、合欢树等在风的吹动下, 会给人一种独特的动态美, 石楠、椿树等外形比较简约, 给人以均衡的美感。生态园林设计中进行植物配置时, 不仅需要保持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环境的协调一致, 更应该根据植物的季节特点和生长特性等进行合理配置, 让园林景观配置整体呈现出均衡性。
2.5 注意季节性
生态园林设计中进行植物配置时, 设计者应尽量减少呆板、单调, 同时避免修饰过重, 让人们在园林中感受到四季的更替, 体会到自然界的勃勃生机。首先, 进行植物配置时应该遵循“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原则, 根据季节的更替选择不同的植物品种。其次, 植物的配置数目较多时, 可以选择枝叶比较繁茂的乔木, 并根据植物的外部特征, 适当搭配一些灌木, 一般可以选择树叶较大的阔叶树。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设置一些草坪, 挑选品种多样的植物进行搭配种植。为了保持植物整体颜色的协调性, 一般将绿色植物的比例控制在1/3以下。最后, 生态园林设计中应该体现出植物的多样性, 一般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果树, 或者具有经济价值的药用植物, 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
3 生态园林设计中进行植物配置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在配置植物过程中, 设计者应该了解植物的季节性特点和生长规律, 保障生态园林植物配置景观在每个季节具有不同的美感。 (2) 生态园林设计中进行植物配置时, 应该按照生态原则充分利用绿地, 根据绿地的特点和植物的生长体征选择植物品种, 以形成乔木、灌木、草地等植物组成的复合群落, 结合植物群落的生长状况进行护理, 让这些植物形成可以持续发展的群落系统。 (3) 如果生态园林中出现了病虫害, 应该尽量减少使用或者不用化肥和杀虫剂, 以避免土地受到污染, 尽量使用生物学方式进行治理。 (4) 在搬迁移植过程中容易降低外来植物的存活率, 因此, 生态园林设计中应该尽量选择本土植物, 以保障植物栽种后的成活率, 并且避免外来物种影响本土植物的正常生长。 (5) 生态园林中可以设置开放性草地, 以此为各种突发事故提供避难场所, 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 结语
目前, 生态学理念的观点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应该遵循相应的配置原则, 并且充分运用各种艺术手法, 以此提高生态园林的观赏性, 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摘要:从生态园林设计的角度, 分析了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以此为园林生态型设计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生态园林,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参考文献
[1] 季春艳, 叶淑芳.浅谈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 2012 (13)
8.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
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园林景观中植物的功能不仅仅是绿化这样的基础功能,还承担着园林美化的职责,遵循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的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得园林景观中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相协调,采用美学的特色,不仅保证生态平衡,更为园林增添艺术性。
1 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的原则
园林景观中植物的配置设计无论出自哪个设计师之手,无论是何种园林,无论是要打造成怎样的风格,都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依据科学合理的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的原则建造出的园林,才能保证该园林工程的质量。
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园林的建造最主要的目的依旧是为人服务,给周围的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因此,园林景观中植物的配置设计必须要以人为本,做到景为人用的设计规划,充分考虑人们的生活习惯,将人的活动作为一大设计因素,使得园林更为人性化。
1.2 因地制宜的原则
由于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地理条件,在进行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的设计中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的利用地势和环境条件,这样会很大程度上降低园林工程的成本,同时也能建设出独具特色的园林。
1.3 科学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原则
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的设计一定要具有科学性,考虑到每一种植物与环境的协调,不同植物对环境、土壤、气候等的要求,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完全的考虑各种科学因素,才能让建设好的园林具有生机和活力。在園林的设计中,遵循科学性的同时也要保证园林的审美性,园林不是植物的叠加,要注意其艺术性、可观赏性,做到合理的搭配,多层次色彩的对比以及四季植物相结合等。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要达到科学性和审美性相统一的原则,才能建设处高质量的园林供居民享用。
1.4 突出地域特色的原则
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有着不同的文化和资源,因此不同地区的园林应该是不同的,结合当地特色设计出来的园林更会受到广大居民的喜爱,植物的选择更适应与当地环境,不仅显示出当地特色,也会较强的展现出生态性,有效改善生活环境。
2 园林景观中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相协调
园林景观中占据最大面积的就是园林建筑和园林植物,达到园林建筑和园林植物的协调才能使园林整体的风格更加和谐,我们主要对园林建筑和园林植物之间的色彩搭配和比例进行分析。
2.1 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之间色彩搭配相协调
园林建筑可谓四季不变,无论寒冬还是酷暑,始终保持着一个样子,但园林植物却会随着四季更迭展现出不同的姿态,考虑色彩搭配的时候要考虑到四季的不同,合理安排四季中不同色彩的植物与周围建筑的呼应。
2.2 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之间比例相协调
园林建筑和园林植物都在整个园林中占有较大的面积,但不能失去二者之间的比例规划,不同的部分要有不同的比例从而凸显出园林的主题,合理的比例能够使园林建筑和园林植物的搭配相得益彰,尽显其中之美。
3 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的方法思考
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满足原则,符合科学性的同时设计师还应充分的发挥,打造出独具绿化和美化功能的园林,尽情地展现园林的艺术美。
3.1 注意园林中的季节变化
随着季节的变化,园林中的植物在形态和颜色上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设计的时候要全面考虑不同植物在不同季节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变化,根据季节变化做出选择和搭配,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效果的园林,让每一个季节都有着独特的美感。
3.2 加强对比和衬托
园林中的每一株植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共同的配合才能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园林。在设计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植物在整体中所发挥出的作用,宏观考虑,注意相互之间形态和色彩的对比,大小高低的对比,相互衬托,交相呼应,既有独特之美又共同呈现出和谐美丽的园林。
3.3 与背景相协调
在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中,也要考虑到植物的位置,比如常被用作背景的乔木类,衬托之用的地被植物等,考虑到空间的变换,选择不同的植物,例如不同的道路旁是使用花卉还是乔木或者灌木,都需要与相应的背景相结合,体现出其中的韵律。
3.4 维护生态平衡
园林中最大的功能莫过于其绿化功能,改善生活环境,创造生态效益。设计的园林一定要充分的发挥它的生态效益,采用适宜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的植物,使得园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始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保证园林中植物的数量是设计园林的必要条件,植物的生命力决定了园林的生命力,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发挥出园林的绿化功能,维护生态平衡。
3.5 注意经济效益
园林的建造给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带来了一定的提高,政府在园林的建设中也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然而目前,随着园林的增多,更是需要在园林的养护方面投入更多,这些方面的投入完全是可以在园林设计中减少的。合理配置园林景观中的植物,使得建造好的园林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选用的植物应该是易于在当地生存的,这样便可以提高整个园林的生命力,创造生态效益,同时节省了很大一部分园林维护的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在园林建设的时候通过因地制宜,更剧地理环境进行设计,也可以节省工程费用。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的设计不仅仅需要从生态的方面进行思考,还需要美学的加入,从而提高园林工程的质量。遵循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原则,科学合理的规划园林的植物配置,打造科学美观的园林,而不仅仅是植物的简单堆积,创造出具有人文特色、生态平衡、优美宜人的园林,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园林工程质量,从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慧珂,汪蕾.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的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3):871-871.
[2] 王浙吉.浅析园林景观工程植物配置设计[J].中华民居,2013,(33):7.
9.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论文 篇九
科学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充分遵循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协调性,从而做到不同种类型植物之间的和谐统一。综合考虑植物配置土壤、环境、气候条件等各个因素,避免产生“相生相克”的现象。美学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园林植物造景的观赏性、艺术性和生态性的和谐统一,可以通过利用不同种植物的高低错落,营造出多层次、多色彩的园林植物景观,同时通过观叶植物和观花植物的结合,最大程度上延长观赏期,并充分注重色调与色调的搭配,最终形成较强的色度对比。
2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作用
2.1美化周边环境
在园林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过程中,通过对不同植物景观特点的利用,在合理布置的基础上,呈现出植物景观的不同形态及特有美感,在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同时,对园林景观起到了重要点缀作用。另一方面,园林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还进一步凸显出了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和变化性,不仅是城市的亮点,而且能美化城市环境。
2.2精神熏陶
作为自然景观的标示性元素,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是重要自然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其在不同季节的形态和色泽变化,能够给人带来不同层次的美学感受。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每个个体来说,其内心都有一种奔赴大自然的欲望,而作为大自然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能够充分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2.3改善生态环境
首先,产生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并且制造出氧气,净化周边的空气环境,提升空气质量。其次,部分类型的植物还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的各种毒害物质,从而大大减少了给人体带来的危害。
2.4灾害防护作用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灾害防护作用主要体现在不同的植物组合和配置过程中,不仅提供了较为基本的生存环境,还能有效抵御风沙及扬尘灾害,从而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
2.5提供休闲场地
对于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来说,其通过合理的植物选择和组合,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美化园林环境的作用,同时还创造出了良好的休闲环境场所。不仅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园林景观观赏,还在人们观赏之余为其提供了避暑休闲场所,使之更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对身心健康发展极为有利。
3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
3.1科学性及乡土性的缺乏
首先表现在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过程中,考虑较多的因素是植物和树种的形状及颜色,没有对植物配置的适应性进行充分了解,直接造成了植物景观的成活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园林设计人员头脑中没有形成正确的和谐共生思想,片面地认为植物种类越多,群落相对越为稳定,但实际上也会带来对地方文化特色的冲击和外种入侵。其次,乡土性应用的滞后,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多样性是极为重要的,但对于乡土树种的开发和运用,在实际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其不能达到大宗采购的数量而变更设计方案。
3.2片面注重观赏效益
该项问题主要表现在,园林设计中对于植物配置和造景关注较多的是外在形体的优美以及色彩和图案的精细,片面追求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造景,没有充分考虑生态效益,往往会产生较多的景观后期养护费用。
4解决策略
10.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论文 篇十
在设计园林配置时,设计人员应当确定好绿化的主题内容,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主要的需求交接种植乔木、灌木以及花卉,衬托出主题。
2.2整体优先原则
在城市园林配置过程中,要结合城市的文化历史及城市的自然环境进行绿化配置,并需要遵循自然规律,这样才能呈现出城市园林绿化配置的多样化,符合绿化城市的创建要求。
2.3适宜原则
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两大“适宜”原则,即适地适树原则与环境协调适宜原则。适地适树是指:在选取树种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土壤质量及气候条件等,否则会影响植物的成活率,从而增加了后期的养护费用。与环境协调适宜原则是指:在植物配置过程中,无论是线条、色彩还是植物的形体都需要结合周边的环境进行合理配置,这样才能满足人们视觉需求[2]。
2.4经济原则
在城市园林绿化配置工作中,一定要控制好绿化成本的投入,如今我国提倡以经济节约型为目标的发展道路。因此,有部分人提出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应当结合水果树种植相结合,这想法虽是甚好,但是设计公共绿化地区是行不通的,因为这不仅影响了城市的整体美感,还与我国提倡的经济节约型目标不符合。
2.5可持续发展原则
11.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篇十一
【关键词】园林设计 植物布局
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设计的中心,是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最终评价园林建设质量的标准之一。城市的大环境绿化,直接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环境效益,因此必须因地制宜,以植物造园。植物造景为主导,丰富植物种类,使城市环境绿化充分体现生态效益、公共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思想。
1 景观植物的自然特征
1. 1 形态
植物最显著的特征是它的形态。种植设计时通常考虑成年植物的形态,但由于一些品种生长缓慢,所以植物在各个生长时期的树形均应予考虑。
植物一般按树形进行分类,树形有圆形、四柱形、插花形、垂枝形、尖塔形和卵形等。树形主要依树木分枝习性而定,侧技与主于分枝角小树形就直立,反之则开展。由植物群组成的轮廓线或许是园林构图中最美的形态,但在提供优美的构图的同时,必须考虑植物的遮阴、屏障、防风、维护等功能。
1. 2 质感
茎、叶、树皮和芽决定植物质感的自然外貌,较大的叶、茎和芽通常给人以粗糙的感觉。浓密的叶子形成细致的质感,稀疏的叶子则形成粗糙的质感。光景的图案取决于叶片紧密的程度。叶形也影响到质感,单叶比复叶在尺寸上显得大些。叶缘深裂的叶子,比类似大小的叶子显得质略好些,植物距人越远,给人的质感就越细致。
1. 3 色彩
颜色分暖色调和冷色调,暖色包括黄、橙、红色;冷色包括绿、蓝、紫色。暖色明快、活泼、引人注目,冷色则使人宁静。风景的情调与色调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2 现代园林中的植物造景方法
2.1 植物造景的时空变化特点
植物是有生命的活物质,在自然界中形成固有的生态习性,在景观表现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特点。“静”是暂时的,“动”一方面说明植物不同于山石、建筑等是静止不动的;二是在配置时应考虑近期尤其是长远的绿化效果。
2.2 植物造景的独立景观
园林植物独立成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是用单一的树木型态与景观色彩表现的孤植形式,在视野開阔处作为造景的主景;二是按照美学规律、观赏视点的不同及植物季相的演变,组成疏密有致的既表现树木的群体美又体现个体美的丛植形式;三是多用草本花卉组景,可以大大提高植物造景的景观效果;四是由乔、灌、花草组成的自然式群落,效果较好且形式壮观。
2.3 植物与其它景观的组合
园林植物可以和其它园林景观和园林小品组合成景,尤其是城市中的建筑、道路、山石水体等。它可以软化建筑的硬线条及丰富建筑周围色彩;道路周围栽培植物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还可以进行封闭和分隔;山石水体只有配上植物才能丰富色彩和景观层次,创造意境。
3 植物景观布局
植物景观布局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完善的植物景观设计,既要考虑其生态习性,又要熟悉它的观赏性能;既要了解植物自身的质地、美感、色泽及绿化效果,又要注意植物种类间的组合群体美与四周环境协调,以及具体的地理环境条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植物绿化美化的特性,为城市景观增色添辉。
3. 1 绿地地形与树冠形的配置
根据绿地的类型,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合理选择植物;形成不同功能的园林绿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园林绿地不同的植物景观布局,植物配置形式,能构成多样化的园林观赏空间,造成不同的景观效果。
一般说,植物树形有圆形、圆拄,垂枝形、尖塔形、卵形等,在布局群体景观时,应注意形态间的对比与调和以及轮廓线天际线的变化,才能构成美妙的画面。在植物景观设计上,应充分考虑生物的多样硅,多品种组合、多层次种植,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利植物的持续性生长,景观的永续利用。
3. 2 景观植物树种的选择
在植物选择上,以乔、灌木为主,多方组合搭配,增加绿化复层种植结构。使植物不同类型间优缺点互补,达到相对稳定的园林覆盖层,创造丰富植物人工群落,最大限度地增加量。如将同期开花的2~3 或4~5 种花木,依树形组合配置,在一个季节或一段时日中显示它的绚丽色彩,再加以常绿树与红叶树配置,形成对比景观,以乔木散置与花草地形成疏林草地,均能稳定持久地产生生态观赏效应,成为生态与艺术结合的景观。现代城市建筑密集,人口集中,热岛效应突出,加上建筑物间距小,容积率大,地面多硬化处埋,对植物生长的光照和水分都带来变化,在植物布局时,不仅注意其自然生态,更要考虑城市的特殊生态,才能保证植物生长健壮,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3. 3 不同冠形植物间的搭配
通过植物各种类型间的合理搭配,创造出整体的美感效果。植物景观布局时,既要考虑统一性,又要考虑有一定的变化和节奏与韵律。使人们观赏风景时,随着视觉的移动,达到步移景异,增加趣味性,在布局上,要有疏密之分,在体量上要有大小之别,竖向上要有高低之差。在层次上既要有上下考虑,又要有左右的配合。广场及重要景点,主景植物应选取特征突出,观赏效果好,对效期长的种类。如在广场入口树池内种植云杉,在草坪的一角配置垂柳或园冠榆,强调突出主题的作用。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还应注意比例适度,植物之间、景点与景区之间都有一个度的关系,以人为本,创造适宜尺度,恰当的比例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小景区应小中见大,大景区应大而不散,览之有物。近几年,随着广场热的出现,草坪成为广场的主体。草坪可以使空间显得开阔、舒畅,广场绿化的功能主要是提供在林荫下休息的环境以及调节视觉、点缀色彩。大面积的以草坪为主体,不利于广场空间的围合,空空荡荡,广而无场,同时也不利于广场多样化活动的开展。盛夏烈日炎炎,空旷的广场几乎无一人,晚上大量的人群被局限在几条道路上。我们的国情决定了草坪是不能上人,广场虽大,但活动面积有限。可以考虑铺装结合树池、花坛、花钵等形式,花坛、花钵结合坐人,草坪上应以配置大树为主,适当配置针叶树和灌木,形成层次丰富、四季有景、有植物景观。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应充分发挥植物的形态、色泽和质地等自然属性,合理地配置植物,创造丰富的植物景观,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优美的环境。
4 结语
园林艺术是城市的造型艺术, 园林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 不仅具有丰富的时序变化, 而且也是构造园林空间的要素。因此,园林绿化工作者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应运用植物形态、质感、色彩这三个自然特征的统一原理,精心设计、合理规划,创造出内容丰富、和谐优美的园林绿化景观。
参考文献
[ 1 ] 刘华,漆淑芬. 现代园景设计创意详解[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9.
[ 2 ] 王宇欣.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初探[D]. 华中农业大学,2008.
12.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 篇十二
生态园林在城市美化和改善城市环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关键作用, 园林植物作为生态园林的主体能够有效改善园林生态环境, 提高环境质量。生态园林植物选择是一项综合化、系统化的工作, 在配置上要注意植物的层次性和合理性, 以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作用, 保证在有限的绿地面积上取得最大的生态效益[1]。笔者实地调查了通山县城区园林绿化现状, 分析了绿化及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对策, 对县城城区的绿化提出了进行生态园林设计的建议, 希望能对通山县城区绿化和美化提供参考。
2 生态园林概述
生态园林是在传统园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按照生态学原理, 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多结构、科学合理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在生态园林构建的系统中, 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是主流植物, 不同植物之间相互协调配合, 充分利用的阳光、空气、土地等资源, 构建和谐有序的群落。植物造景是在充分了解植物生长规律的基础上, 配合周围自然环境, 通过精心选材、合理配置、精心设计实现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完美统一。生态园林要求园林设计开始就充分利用绿色植物, 提高太阳能和生物能利用率, 在美化环境, 构建和谐环境的同时, 维持生态环境平衡, 并且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3 植物景观在生态园林中的重要作用
植物景观在生态园林设计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良好的植物配置能够美化改善生态环境, 营建赏心悦目的形态美、层次美, 一方面为城市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 同时美化了城市环境。此外, 生态园林可以有效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调节小气候, 在夏季降低气温, 冬季升高气温, 降低风速, 发挥防风作用等等。此外生态园林可以抵御自然灾害, 具有防火、防震、保持水土的重要作用。绿色植物可以吸收有害气体, 释放氧气, 维持碳氧平衡, 净化环境。生态园林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游憩场所, 让人们亲近自然, 陶冶人们的情操,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4 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是一项系统化、综合化的工作, 要求按照一定原则进行配置, 概括来说, 植被配置应该遵循“艺术性原则”、“景观性原则”、“生态性原则”、“生物多样性原则”、“适地适树, 因地制宜原则”。艺术性原则要求植物景观和谐统一、调和、均衡, 不同植被之间形成相互错落的层次, 同时保证柔和、平静的和谐美感。生态性原则要求植被配置合理, 能够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 物种之间相互补充, 功能健全, 并且保证生物多样性, 对于外界侵扰能够有效抵抗。适地适树、因地制宜是生态园里设计中植被配置的核心和基础, 要考虑生态园林所处地区的气候、土壤和环境条件等[2]。
5 通山县城区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
5.1 通山县城区基本情况
通山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 地处东经114°14′~114°58′, 北纬29°51′。最高点是太阳山主峰老鸦尖, 海拔1656.7m。全年平均日照数1845h, 平均日照率42%。全年平均气温16.3℃, 1月最冷, 极端最低气温-20℃;7月最热, 极端最高气温40.5℃。全年无霜期在226~248d之间, 年平均降水量1500mm, 通山县森林覆盖率达67.8%, 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生态屏障。
5.2 通山县城区绿化植物的类群
通过对通山县城区进行实地考察,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对通山县城区生态园林植被进行了归纳整理, 将该区域态园林植物分为10类, 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按照“植物种类越多, 生态系统越稳定”的理论, 还应该做好城区古树名木的调查、登记和保护工作, 通山县超过100岁的树木有1300多株, 古树名木不仅作为观赏植物存在, 而且具有历史意义, 要做好就地保护工作, 加强繁育研究工作和信息记录管理工作[3]。
5.3 观花、观叶、观果相结合, 体现植被的季节性变化
对于观花、观叶、观果植物进行合理搭配, 很多花木叶色漂亮, 有些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展现极为特殊的形状, 不同植物之间相互配合可以获得极好的观赏效果, 比如绿色的柳树和草坪相互结合会呈现和谐统一美。各种植被相互结合在一起延长植物景观观赏期, 形成春花灿烂、夏季绚丽、秋季唯美、冬季疏朗的景色, 让人们漫步其中, 如同漫步在美丽的山水画中。
5.4 加大本土植被开发, 加强植物培育力度, 保护植被多样性
本土植物指的是通山县的乡土植物, 具有适应性强、资源丰富的特点, 乡土植被能够很好的适应城市植被, 并且成本低廉。本土植被的开发不会造成生物侵入。通山县本土观赏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同时, 具有较好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300多种, 其中, 蕨类植物26多种, 裸子植物30种, 被子植物260多种[4]。加大本土景观绿化植物的开发使用力度, 既可以降低绿化成本、提高移植移栽成活率, 同时可以彰显地方特色, 增强市民的认知认同感, 增强市民人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保护植被多样性, 改城市生态环境, 丰富城市景观, 保证景观色彩的多样性, 加强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 做到以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 合理选择植被, 在有限的园林空间内配置最多的植被种类, 遵循“本土植被优先, 适地适树, 因地制宜, 就地保护为主, 迁地保护”的原则, 保证生态园林生态系统正常运行。
5.5 注重植被层次变化, 注重不同园林要素之间的配合
注重植被层次变化, 使得植物色彩层次更为丰富, 搭配不同叶色、花色的植被, 从植物色度方面来讲, 选择色彩对比度较大的种类搭配, 增加色彩深度, 从植物高度来讲, 园林植物可以分为乔木、灌木和藤本植物, 其中植物造景中各类型比例要合理, 一般情况下, 乔木常绿和落叶比例为:1∶1.2, 灌木常绿和落叶比例1∶1, 藤本植物常绿和落叶比例为1∶1.34。草本花草和木本花木各有优点, 两者之间可以相互配合, 保证两者之间形成层次美, 确保生态园林一年四季都有美丽的景色。
6 结语
生态园林设计将生态环境价值加入到园林建筑中, 在体现了植被生态作用的同时, 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互的生态园环境, 为人们带来舒适的环境。
参考文献
[1]何修俊.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J].科学论坛, 2010 (6) :11~12.
[2]刘红, 邹凤云.浅谈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方案[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12) :3~4.
[3]马锦义, 武涛.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艺术特征与手法[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3, 3 (2) :99~104.
13.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论文 篇十三
【摘要】园林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环节,是有效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居民的居住环境,是提高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着重介绍了城乡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方法、原则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法
要想改善生态环境,搞好园林绿化是重中之重。通过城乡一体化绿化工程的实施,扩大绿地覆盖率,创建城乡生态园林,逐步向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乡村道路林荫化、农民庭院花果化的目标迈进。使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机结合,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师法自然,合理配置植物
建立相对稳定的、生态效益高的植物生态群落,尽可能实现生物多样性,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生物多样性
1.1.1植物季相特征体现植物多样性
植物的形态、姿态和颜色,随着季节的更换、生长环境的不同而千变万化,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叶艳丽,冬枝傲骨,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为合理配置植物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条件。
根据植物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不同时期的观花、观果、观枝、观叶植物搭配种植,使同一景点在不同时期产生特有景观,给人们以不同的感受。如春季开花的植物有碧桃、榆叶梅等;夏季开花的植物有栾树、珍珠梅等。
植物叶片的色彩随不同的植物、不同的季节观赏效果不同,如常年观赏的紫叶矮樱、红叶小檗、金叶女贞等;秋季观叶的五角枫等,秋季观果的金银木、火炬等,观枝的红瑞木等。
1.1.2植物独特的姿态、色彩、风韵体现生物多样性
植物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风韵之美。不同的树种给人不同的感觉,或高耸伟岸,或绵延起伏,或平和悠然,或苍虬飞舞。常见的树形有柱形、塔形、圆锥形、伞形、圆球形、卵形、倒卵形等,特殊的有垂枝形、曲枝形、芭蕉形等。植物五彩缤纷,色彩丰富,有各色及花纹的枝干,有形状奇特的各种叶片及花朵,有色彩鲜艳、果型奇特的果实。既可孤植展示个体之美,又能按规则式、流线型等的构图方式配置,表现植物的群体美,还可根据各自生态习性营造出乔灌草结合的群落景观。
1.2使用乡土树种
使用乡土树种,通过生态种植以建立稳固的植物群落,避免只参考植物原产地的习性而较少结合当地生态条件的盲目引种和组合。
1.2.1使用乡土树种,形成该地区的基调及特色,搭配少量其它树种,异彩纷呈,起到变化的作用。
1.2.2优先选择本地乡土花灌种类。由于这部分树种最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抗逆性较强,并且建起的绿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1.2.3要注意对外来树种、花草的引种驯化和培育,以丰富本地绿化树种、花卉和草本植物,获得更高的绿化、美化景观效益。
2.人文景观与自然遗产的利用
城乡绿化的景观效应,应该体现科学性、艺术性的结合与和谐。适当利用其它要素,包括一些非生物材料的应用和衬托,利用人文景观与自然遗产,来展现植物景观的丰富内涵,使人从欣赏植物的姿态美,到欣赏植物的意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2.1人文景观的利用
结合城乡的人文景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配置植物,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树种,集地方风貌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既简便易行,又有良好的生态效果,特色也随之形成。
2.2自然遗产的合理利用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有自己的历史文脉,把它融入绿化设计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风格。尊重城乡的历史文脉与地域文化,复兴被冷落或被遗忘的城乡历史场所,利用自然半自然的遗迹和可利用资源,同建筑、道路、广场、水系紧密相融,形成优美的环境,造就城乡特有的自然文化风貌,实现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地域化、个性化相结合。
3.巧用点缀,丰富造景内涵
城乡绿化的构图设计,应把园林各种要素和环境协调起来,与地域风格相统一,同时又有所变化,以园林建筑物、雕塑、假山、喷泉等非生态类景观点缀,使景点绿化与附属设施相结合,巧借自然山水、地形、地貌,营造优美环境。
3.1水景
水是构成景观的重要因素,园林水体可赏、可游,在水的烘衬下,景物才会变得生动,可随形就势,设计自然式水体、规则式水体;也可按水体存在的状态分为动态水体(瀑布、小溪等)和静态水体(湖泊、池沼等)加以利用。
3.2巧用小品、雕塑、植物造型
3.2.1合理配置绿化和建筑小品
植物造景时,配置些建筑小品,如亭廊、花架,使植物与建筑协调呼应,形成一幅优美的画面,装点美化周围景观,使小品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绿化景观。
3.2.2雕塑的布置
雕塑可帮助表现绿化主题,点缀装饰风景,丰富浏览内容,提高城乡文化品位。雕塑的布置,要与园林绿地的主题相一致,以借助艺术联想创造意境,既传承历史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通过雕塑充分体现特性;还可与植物、岩石、喷泉、水池组合在一起,布置成与环境紧密结合的景色,与植物搭配相得益彰。要注重城市与文化的内在融合,广场设计群雕,成片住宅楼和大型写字楼设标志性雕塑,“绿心”内建设雕塑主题公园,绿地建雕塑小品,以此来丰富城乡文化内涵。
3.2.3植物造型
利用植物造型可创造人工艺术美,根据设计理念,可将植物整形修剪成各种各样的形体,几何形体、鸟兽形、人形,如在河北省赵云庙内用两排桧柏造型成手拿兵器的武士,使人身临其境,仿佛是古战场的再现,既保护了绿化,又增添了新的`绿化景观。
3.3植物与建筑的组景植物与建筑的组景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
植物丰富的自然色彩、柔和多变的线条、优美的姿态及风韵都能增添建筑的美感,使之产生一种生动活泼的季相变化,一种动态的均衡,使建筑与景观更为协调。
3.3.1建筑与植物组景要协调
好的园林建筑本身就是一景,但建筑的线条往往较硬直,而植物线条流畅、活泼,再加上植物丰富的色彩,只要合理配置,会锦上添花,形成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观。植物配置要与实地情况合拍,不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色彩上都要与原有建筑物的设计风格相协调,根据建筑物的特点、高度,选用植物材料。如浅色的园林建筑与浓绿的植物色彩及线条形成了强烈对比,建筑物旁植花灌,开花时一片繁花似锦,从而更丰富了建筑的色彩。
3.3.2植物与建筑组景比例要协调
城镇园林绿化时遇有民俗、民风及其它建筑物时对植物配置要求也不同,组景时要注意体量、重量等比例协调,采取某些巧妙的、协调的手段来保持当地的城市风貌、乡村特色、建筑风格。
3.3.3植物与建筑组景色彩协调
植物在色彩上的变化,不同种类的植物叶色不同,绿色叶中有深、浅之分,如常绿树多为深绿色,落叶树多为浅绿色。另外还有蓝绿、灰绿、银绿、紫红、红及复色叶、春色叶、秋色叶的变化,花更是多姿多彩、颜色五彩缤纷。植物与建筑组景时,建筑物的色彩不同,配置的植物应不同。植物的颜色与建筑的色彩对比越明显,观赏效果越好。如红色墙前宜种植开白花或黄花的树木,如连翘等。
3.3.4建筑朝向不同,植物配置不同
在建筑南面,为了不影响室内采光,3m之内不宜植高大乔木,以花灌木和地被为主;建筑北面,因环境荫蔽宜植一些(下转第330页)(上接第260页)耐荫的地被植物,如玉簪、万年青等。
3.3.5建筑的门、窗、墙、角隅的植物配置
合理配置建筑门、窗、墙、角隅的植物,不但可以入画,而且可以扩大视野,延伸视线。门、窗前可植姿态雅致的树木,与窗构成框景,如竹、梅、碧桃。墙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3.4借用景观
因地制宜,随势借景。使近景、中景、远景与借景形成一体,构成一幅动态画。建筑常以门洞、窗框与植物为景,同样,植物的枝干也可用来框借远处的建筑,甚至山峦、植物为景。
14.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论文 篇十四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策略
在园林设计工作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工作是园林景观得以体现的最重要的两项工作。通过工程实践证明,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合理性能够有效地满足人们对园林植物美感的观赏需求。合理的园林设计能够帮助在城市生活的居民更好地舒缓压力,同时还能有效地增加工程设计的经济收入,促进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提升。因此,加强对原理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工作的关注,提升园林设计的实际价值十分必要。
1园林设计的不足之处
为了更好地促进园林设计工作的中植物配备和植物造景工作之间的协调性,优化园林的设计,应该找到现阶段的园林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的问题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在实际的园林设计工作中,存在2方面问题,园林的设计缺乏科学性,没有良好的植物生态性,设计者太过重视植物个体的观赏价值,导致园林设计整体性不足,缺少整体和谐美;忽视了植物设置的生态效益,在进行植物选择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只在乎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意义,最终造成了大量的养护费用浪费,不利于园林生态的长远发展。
2园林设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2.1改善生态环境
园林设计的美观合理能够使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感受到自然地无限美感,在为城市建设增添靓丽的美景的同时,还能有效的净化城市的空气,调节生态环境,有效的保障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如,在园林设计中讲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能够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硫化气体和二氧化碳,从而改善生态环境。
2.2有效做到安全防护
合理地进行园林设计,利用植物配置进行环境的优化和保护,保障了人们的健康生活。除此之外,还能有效的在自然灾害面前起到保护、防护作用。例如,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植物的合理搭配,能够起到防火、防震以及防止水土了流失的作用,有效地降低自然因素为人类带来的伤害。同时,植物的合理配置也是展现园林美的重要环节,通过植物的合理配置,促进它们有效地吸收光照和水源,更好地生长,从而向人们展示它们旺盛的生命力以及美学价值。有的植物还能够为人们提供日常的供用,更为充分地阐释了植物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3舒缓压力,陶冶情操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不仅具有保护生态环境、预防自然灾害、给人以观赏作用的同时还能充分的满足人们的内心需求。由于城市生活的居民的工作、生活压力都比较大,在这种高压之下很容易引发烦躁、抑郁等疾病,合理地进行植物造景的设置,能够给烦躁的都市居民提供一片放松的环境,帮助他们有效地舒缓压力。
3加强园林设计工作的有效策略
3.1重视植物造景的内涵
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了解不同植物生长特点,以及不同地域的温度、湿度、光照、气候等有关数据,对当地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进行充分地分析,才能够更为科学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植物设置园林景观,有效避免盲目造林现象的发生。此外,在进行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工作时,还应从多角度出发,对城市居民的整体水平进行考量分析,从而更为有效地确定植物的观赏价值以及审美标准,促进景观和人文的更好融合。并针对园林设置中植物特点的不同,合理的设置一些庭楼、山水等,促进城市居民能够更为真实地感受大自然,体味自然风光。
3.2设计过程应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在进行园林设计工作时,还应该根据植物地生长特性、气候要求进行合理种植,以保障植物能够正常有效地生长。同时,在进行植物的选择时,应选择能够代表当地文化特色的植物,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将植物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从而打造出最具观赏价值的园林景观。
4结语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工作具有极强的创造性,需要设计者对植物、环境,以及当地的人文特点等综合因素进行全面的考量,科学合理地进行植物的配置,让园林景观的设置能够更好地体现生态学原理,让所种植的植物能够顺应自身的发展规律,从而有效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论文】推荐阅读:
园林植物配置造景论文08-11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分析论文06-30
小区园林植物配置讲义07-01
园林植物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论文09-18
园林植物资源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论文11-04
仿生设计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论文08-24
水生植物在园林中应用11-05
关于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中常见问题探讨08-18
景观中园林建筑设计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