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德育策略

2024-11-04

留守儿童德育策略(通用8篇)

1.留守儿童德育策略 篇一

浅谈“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心得

秭归县杨林桥镇中心小学向秀魁

我们学校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服务区经济不发达,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儿童是我们学校存在的普遍现象。我班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留守儿童。这些学生大多数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看管;或者是寄养在伯、叔、姑、舅、姨等家里。这些委托监护者因为种种顾虑对孩子多采取得过且过或任其发展的的简单方法教育孩子。他们往往只重视物质上对孩子的满足,而缺乏对孩子心理、品行上的沟通、交流和指导。学生远离父母,再加上学生与委托监护人不能良性互动。使得这些孩子无形中养成孤僻任性、内向不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等不良心理。在长期远离父母的环境下成长,这些孩子大多数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也没形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和日常行为表现比其他孩子差。由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监管和教育,孩子作为未成年人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弱,极易被不良社会习气带坏,养成一些诸如:撒谎,不讲卫生,爆粗口,懒散、未经允许拿别人的东西等不良行为。长此以往对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形成极为不利。

通过这几年“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摸索,本人得出了以下几点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心得,望能与同仁共勉:

一、德育与教学相结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品性等各方面具体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将德育教育和教学教育有效结合。通过父母或以前的教过这些学生的老师

了解学生及学生的家庭状况。做好详实记载,再与学生本人谈心沟通并通过平时的观察进一步了解学生。将学生的思想行为底细摸清楚后采取因材施教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上进的的学习氛围中,陶冶情操,修养身心,培养良好的性格。我去年班上的一位留守生原来贪玩,上课思想开小差通过我对他学习上的指导和鼓励,学习成绩提高了,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同学的欣赏,期末考试还被学校评成了优秀学生,将德育教育与教学教育有效结合起到了润物细无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二、教师与家长相结合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需要家长的通力配合和支持。必须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加强沟通交流,才能把留守儿童教育好。同家长交流一是面对面交流。由于大多数家长常年在外务工,只有极少能机会才回家看望孩子。我利用这一难得时机,抽时间与家长面谈。把他孩子在学校的成绩表现和思想动态如实反映给家长,尤其是心理和思想方面的动态毫不保留地告知家长。以便找出事情原委,采取最及时的教育措施进行帮助和指导。二是通过电话或QQ交流交流。每学期与每位留守儿童家长不低于两次电话或QQ交流。对于那些行为习惯表现不好的学生,要每星期与其家长联系,及时告诉家长一星期以来他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逐步改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性格。让孩子在一个良好的教师与家长的导航氛围中健康成长。

三、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相结合留守学生的教育光靠班主任一个人孤军奋战不会取得良好效果。

要是留守生德育教育取得圆满成功必须得到科任老师的鼎力支持和全力配合。只有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将各个老师德育教育的力量整合,用统一的力量发声才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将留守生的具体思想状态和学习情况及时与科任老师通报,讨论,交流形成合理对策,从而升华了留守生的精神,提高了留守生的成绩。

四、关爱学生与严格教育相结合班主任不仅要关爱学生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学。特别是对这些留守生不能走极端教育方式。一味的关爱是溺爱,会给学生产生错觉让他认为老师在迁就他;一味的严厉,会让学生认为老师不喜欢他。这样会使德育教育的效果事与愿违,因此要关爱学生与严格教育相结合。一个有爱心的班主任才可以成为一个好班主任。对留守儿童更要有爱心。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班级管理中要将老师的爱渗透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中,不光是表现好的学生,那些后进生作为班主任要付出更多的关爱。对于班上的留守学生说,他们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班主任就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留守生,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班主任,班主任一定会想办法解决他们的困难。有事情和困难千万不能肚子烂在肚子里。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的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产生遵守纪律和勤奋学习的动力;留守生表现不好的时候,要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引导他们改进不足,不断进步。将心比心,这些留守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怀和照顾。只要老师真心实意的对这些留守学生好,通过心灵的感召,这些学生会打心眼感谢老师,喜欢老师信任老师,在班级形成裙带效应,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他们内心

世界的喜怒哀乐也就愿意跟老师分享,老师对他们的教育也就会言听计从。同时要做到严格要求学生。班主任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要有分寸,要拿捏好这个度。不同的学生犯同样的错误要不同学生不同对待。良师跟良医一样,要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一直遵守纪律的学生突然一天晚上就寝讲话了,一定有特殊情况,而平时就喜欢讲话的学生就另当别论。班主任对待不同的学生,就不能单一地批评就息事宁人,而要在调查清楚具体采用不同的方法去严格要求学生,这个不同方法就是度。只有关爱学生与严格教育相结合,爱中体现严格要求,严格要求中渗透关爱,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达到德育教育的预期目标。

如何把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工作做好,对于我们所有班主任来说是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新课题,是这个时代产生的新的教育研究课题,也是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提高班主任工作管理的动力。我深信只每一位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的班主任,一定会迎难而上,发挥自身潜力,奏出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华丽乐章。

2.留守儿童德育策略 篇二

一、变常规教育为拓展教育

学校要改变以升学率为主的教育目标, 不仅要关心学习成绩, 更要将常规的学习教育拓展到心理、品德等多方位的教育, 真正把德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首位。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 学校要将德育工作从单纯的课堂教育拓展成德育教育的系统工作, 建立和完善德育制度。

(一) 建立管理工作组制度。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 学校必须提高重视程度, 在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 学校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教育工作组, 主要负责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问题。

(二) 建立档案制度。

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起农村留守儿童个人档案, 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 重点是心理状况、性格特征、思想动态以及父母相关信息和家庭教育状况、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情况等等。

(三) 建立家长联系制度。

学校定期开展家长座谈会, 交流管教农村留守儿童的经验, 运用书信、电话、定期家访等方式加强与家长和监护人主动性沟通、经常性联系, 共同制定教育策略。

(四) 建立监护人培训制度。

学校还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对其监护人进行教育培训,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理念。提倡多和孩子保持良好沟通, 以科学的教育理念进行家庭教育, 发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共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学校德育要树立以人为本和“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生活和学习, 培养农村留守儿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健全和健康的人格。

二、变平面教育为立体教育

学校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一直处在平面教育状态, 德育内容滞后, 教育形式刻板, 这样的德育已经完全与日益发展的社会脱节, 不能满足社会对于新时期人才的要求。因此,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 学校要转变教育形式, 变平面的课堂教育为多方面、多层次的立体系统教育。

(一) 开展活动小组。

农村学校应立足现有条件, 联系现实情况充分开展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品德和素质的德育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培养业余兴趣爱好, 组织书画、歌咏、体育等比赛活动, 鼓励他们参加课外集体活动和兴趣小组, 在活动中主动与同学交往, 着重培养他们乐观开朗的性格, 积极稳定的情感。

(二) 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通过举行“法制教育讲座”、将法制课程纳入必修等, 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优势树立农村留守儿童正确的法制观念。学校可根据本校农村留守学生的年龄分段开展法制教育, 强化自尊自立和法制意识, 提高自理自助能力。

(三) 开展心理教育活动。

将心理辅导带进校园,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在学校里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 配置有专业心理知识的老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同时对教师进行心理知识的培训, 为农村留守儿童排忧解难, 帮助其健康、和谐发展。

(四) 开展互帮互助活动。

老师要用更多的精力, 更好的办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对农村留守儿童多关心、照顾、沟通。开展师生间、同学间“结对子”互帮互助活动。鼓励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中, 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五)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大力开展“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和书籍”、唱革命歌曲等活动。定期给学生讲时事新闻, 开拓学生视野, 培养农村留守儿童对于新鲜事物的热情和兴趣以及爱国主义情操。

三、变封闭教育为开放教育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 普遍存在着空洞、抽象、说教的现象, 这一直是我国学校德育工作中的致命弱点, 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中值得探索的重要环节。学校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应该注重于实践性、具体性与可操作性。使封闭在学校里的书本教育走出去, 开放德育教育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 促使学校德育社会化, 形成“社会性自我”。

“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脱离社会的德育常会造成知善但不能行善, 知行脱节, 对道德知识教育半信半疑的情况。学校的德育只有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出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的品德,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校园德育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实践课程和劳动教学。劳动和劳动实践教育是德育的有效形式, 学校要从培养劳动观念着手, 将劳动和劳动实践教育纳入德育的系统中。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活动, 使之与德、智、体、美相结合、相统一。学生也可以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 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 验证所学知识, 陶冶情操, 激发爱国之情, 提高政治觉悟。

四、变灌输教育为渗透教育

将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渗透到学校生活中, 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与多学科教学相结合。用实际生活教育孩子, 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心理和优秀的思想品德。全方位、多渠道的价值观渗透, 比起学校专门的德育课更容易被接受和吸收。这种无形的、间接的价值观教育方式符合未成年人的接受机制和价值观教育的特点, 可以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学校的德育过程应该针对每个农村留守儿童不同的特点, 主张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道德实现”, 发展其主体性, 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德育方式。通过学校引导式的德育过程促使农村留守儿童自我人格的发展, 培养起独立思考能力、选择价值观的能力和解决道德问题的能力。

五、变校园教育为“家庭”教育

发展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学校, 让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的另一个“家”, 农村留守儿童可以生活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 在集体生活中体会到关怀和温暖, 集体生活可以帮助孩子们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 学会谦让、理解他人等优秀的品质。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 社会交往能力在渐渐提升, 避免了孤僻、自卑、自私等负面心理的产生。同时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实行寄宿学校制度, 首先要加强学校的管理工作, 保证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其次要建设一支专门的管理队伍, 定期对这部分工作者进行培训, 提高教师的素质。可以聘请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为学生服务, 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思想状况等。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的思想品德培养创造一个好的环境。第三, 建立亲情补偿机制, 选择有责任心的老师建立“代理家长”制度, 主动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 让其在学校里过家庭式的生活, 增加情感投入。

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是一项长期艰巨综合性社会工程, 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还远远不够, 仍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家庭等多方面的努力配合。我们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负其责、协调合作, 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和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良性发展。使他们真正“从小立大志, 将来做大事, 成为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蔡君.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以留守儿童安全为视角[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12

[2].张美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索[J].九江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1

[3].刘文嘉, 廖艳群.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及对策新探[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1

3.农村留守儿童德育之反思 篇三

关键词: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品德教育;关心;理解

我所在的学校——内蒙古呼和浩特东郊的保合少中心小学,是一所地地道道的农村小学,保合少镇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方向30公里处,属于城市的郊区。

学校里共有六个班,每个班大约三十人左右,这些孩子来自保合少镇的各个村子,据了解这些学生中差不多有一半都是留守儿童,在我的班上就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的家庭背景都很

复杂。

有的孩子父母离异,跟着父母中的一方生活。班里有一个小女孩父母离婚了,她的妈妈又陆续给她找了两个新爸爸,她的妈妈带着她和第一个新爸爸过了两年后又跟着第二个城里的新爸爸走了,随后她便转学到了城里,可是过了两个月,这个小女孩又回到了我的班级,我问她为什么又回来了,她支支吾吾地说她在城里想她的舅舅,是她的舅舅让她回来的。我听了之后一头雾水,心想怎么会因为想舅舅呢?因为我当时不了解她家里的情况,但她躲闪的眼神让我明白了似乎她不想让我再问下去。

还有一次阳光体育大课间我组织学生们玩丢手绢,丢着丢着,有个学生手里举着一元钱站起来说:“老师,我捡到一元钱。”我接过来问同学们:“这是谁的钱?看看自己的口袋,谁的一元钱丢了?”还没等我说完,一个小女孩慌忙地站起来举手说:“老师,是我的!”我就把钱给了她。放学了,我刚走出教室,有一个小男孩不知什么时候站在我身后,弱弱地跟我说:“老师,那一元钱是我的,我奶奶中午给我,让我放学回家时买作业本的。”我看见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委屈,便问他:“你说的是真的,没有撒谎?”他坚定地点头,眼泪汪汪地说:“我没有撒谎,要不您给我奶奶打电话。”这种情形之下,我便从自己兜里掏出一元钱给了他,让他先拿去买作业本,然后在我的引导下,那个女孩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说了实话。

我班里还有这样一个孩子,他的妈妈过世了,他每天和他的姐姐坐“校车”来上学,十一月份的时候,天气渐渐变冷了,有一次做课间操,我看见那个小男孩脚上穿的两只鞋子前面都裂开了,而且还是一双单鞋,别的孩子都已经穿上棉鞋了,我心想,这孩子的家里人怎么回事啊,鞋都破成这样了怎么没人管呢?于是我上前问他:“平时放学都谁管你写作业啊?”他说:“我姐姐。”我又问他:“你家大人都谁在家啊?”他说:“我爸爸。”我说:“那你妈妈呢?”他看也没看我就回答说也在家。这时候旁边的一个小男孩大声地笑着说:“他妈妈死了!”这句话像针一样扎了我的心一下,我马上意识到我可能伤害到那个小男孩了,于是,我走到那个大声说话的孩子面前蹲下来对他说:“孩子,就算是他妈妈真的去世了,你也不能说出来,知道吗?他的妈妈没有了,他没有了妈妈的疼爱,多可怜啊!你看看他的鞋子,你这样大声说他会伤心的,这是我们三个的秘密,以后我们谁也不说出去,好吗?”那个孩子看看我点了点头。

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其实是很强大的,但也是极其脆弱的,他们决定不了自己的家庭出身,但是他们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可以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

参考文献:

《中国音乐教育》编辑部.中国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09.

4.留守儿童德育策略 篇四

笔者对榆林全市50多所乡村学校进行了走访调查。山区乡村学校留守儿童一般占到10%~25%左右,有少数学校留守儿童数甚至超过一半。调查表明: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相比,个性差异较大。这些孩子普遍存在消极自卑、孤僻厌世、抑郁等心理问题,行为表现为胆怯、烦乱、迷茫,在校学习成绩一般较差。针对这些现象,调整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已成为学校德育的当务之急。就留守儿童德育这一课题,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供同仁们参考。

一、专人负责,广泛动员,提高社会关注度,做到留守儿童帮扶全覆盖。

1.乡村学校,特别是留守儿童比较多的学校,应配备专人负责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对每个留守儿童应建立管理档案,可按其家庭状况、由谁来看管抚养、父母是否都在外地打工、是否托管、在校表现等情况造册登记,分类管理。

2.学校对家庭特困的儿童,可争取国家救助资金进行救助,也可选择企业等爱心人士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对于失去父母的个别托管、失学儿童,应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动员邻居、爱心人士、代课老师等作为临时代理监护人,与政府和有关慈善机构共同帮其寻找合适的家庭或爱心人士作为代理监护人,帮他们建立一个“家”,使这些孩子生活、学习有着落。同时学校应组织动员全体师生进行结对帮扶,也可让同班、同宿舍同学互帮互助,从生活上、情感上给予关心照顾。

3.利用广电、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提高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深入动员,拓宽帮扶渠道,联系当地的企业、民政妇联、公益组织、乡村领导等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组成爱心帮扶团队,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帮扶对象。同时呼吁全社会都来关爱留守儿童,建立起一个学校、家庭及爱心人士组成的帮扶网络体系,力争使所有留守儿童都能得到帮扶,真正做到不让一个留守儿童辍学,不让一个托管儿童成为四处游荡的“野孩子”。

二、亲情化教育,全方位关爱,让学校成为留守儿童快乐的家园。

每个托管的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各不相同,学校应动员班主任和主管老师,采取家访、谈话、走访邻居等形式,调查摸清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生活境况以及身体状况等。注意观察留守儿童在课堂及平时的举止言谈,揣摩其行为表现中的细微差别。在广泛了解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每个儿童的心理、行为差异,在教育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1.学校应告知留守儿童父母,督促其履行作为第一责任人应尽的职责:要求父母做到每月或半年要和孩子见面沟通一次,一年至少必须和孩子有一次团聚,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氛围,消除对父母的陌生感,逐步克服自卑孤独情绪。

2.开通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每周与在外务工的父母通一次电话(有条件的可以视频)进行亲情沟通。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留守儿童心理咨询“梦想小屋”,配备心理咨询老师,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3.学校应建立完善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认真分析,区别对待,动员全体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教:对母亲不在身边的,尽量选择女性教师帮教,对父亲外出的可选择男性教师帮教;对父母双方都外出以及少数拖管儿童,学校应该让班主任或带课老师作为重点帮教对象,共同帮教。要从留守儿童的饮食起居做起,教他们洗漱穿衣,铺床叠被,正确处理生理问题等,使留守儿童渐渐将老师当成父母一样看待,无形中建立起父子、母子真情,在生活上能够享受一个完整家庭孩子能够得到的亲情真爱。

4.对性格孤僻,自卑感强,胆小怕事的留守儿童,教师应有意让其多参加一些文体娱乐活动,课堂上多提问,让其多与同学互动,发现其微小的进步就及时表扬鼓励。班主任也可有意让其担任班干部,增强其自信心;活动课有意安排其他孩子和留守儿童一起玩耍,做游戏等,逐渐消除其孤僻自卑心理,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少数特困、心理症结严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作为重点关爱对象。要求代理监护人、任课老师及班主任,更应像父母一样体贴入微。在生活上,应观察孩子每天是冷是暖,是否有心事等;在学习上,上课注意力是否集中,作业完成情况等,教师应了如指掌。

三、发挥家长学校引领作用,改变家教现状,促使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

1.针对留守儿童多半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这种现状,学校应有效利用家长学校,有计划地举办专题讲座,宣传家教基本知识,学习安全法律常识。对一些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家长,学校也可动员教师、学生组成学雷锋小组,利用节假日送教到家,帮助这些留守家长们读书看报,共同学习,了解家教知识,育儿常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配合学校做好家教。针对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学校可将生理卫生知识,如何防御性侵犯,怎样鉴别网上有害信息等家教常识,印成宣传材料发给留守儿童家长和周围群众共同学习,使每位家长都能认识到掌握儿童心、身安全预防知识的重要性,逐步改善家教环境。

2.聘请公安司法人员作为校外辅导员。定期为留守儿童和家长讲授安全、法律知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当地的一些典型案例教育家长、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教给他们一些必要的安全防御措施,让留守儿童清楚平时在校内外应怎样保护自己;知道遇到危险第一时间告诉家长、老师;做到上学外出必须结伴而行等。有条件的学校,也可进行安全自救、防暴逃生演练,让孩子们掌握一般的自救措施和安全逃生要领,知道遇到坏人应怎样冷静应对,增强自身保护意识。利用信息技术课指导家长、儿童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让家长们也能了解电脑使用常识,能够鉴别网上的有害信息,提高儿童抵御不良信息侵蚀的能力。总之,要改变家教现状,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教育合力,确保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成长。

四、培养自主能力,涵养传统美德,坚定留守儿童建设家乡的理想信念。

学校应利用劳动技术课,尽早教会留守儿童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基本要领,掌握用水、用电的一般常识。让每个留守儿童饮食起居能自己操作,亲身体验,掌握日常生活基本技能,做到生活能自理。从小养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动手的好习惯,感知动手的快乐,培养劳动兴趣,提高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在生活上对父母对家庭的依赖性。利用小农场等实验基地进行劳动技术教育,让留守儿童在劳动中磨炼健全的体魄。同时也让他们体验生活中劳动的艰辛,增强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同时知道劳动成果来之不易,逐渐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教育引导留守儿童多帮爷爷奶奶做家务,打扫卫生,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在劳动中消除与隔辈的情感代沟,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品德,从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邀请乡村干部讲乡情村史,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过去,在与今天对比中自然萌发爱乡之情。组织浏览当地风景名胜,观光保护秀美山川等活动,增强学生环保意识,以物激情,以景染情,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家乡的可爱、山河的美丽。激励深化留守儿童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坚定其改变家乡面貌,建设美丽乡村的理想信念。

5.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教育策略初探 篇五

李书桢

儿童时期是人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活环境不稳定,缺乏父母亲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数量的继续攀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总体来看,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深层矛盾和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些儿童在缺少父母的关爱、引导和教育的情况下,面临着许多学习、家庭、社会和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但会影响到他们将来的生活,还会让中国未来的社会面临着很大的不安定因素。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教育问题。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都面临着问题。2004年春季新学期开学之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全国性报刊更是大规模地报道了留守儿童在学业、生活及性格培养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故土到城市务工,使得大批的孩子脱离父母亲的直接监护,成为“留守儿童”。而随着“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现象的日益凸显,这一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

一.情感教育问题

有70%的留守儿童是和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住在一起的,由于留守农村的老人有大量繁重的劳务,同时又和孩子有代沟,所以农村留守儿童有了情感方面的问题很难找到时倾诉的对象。另一方面,他们又很少和在外的父母联系,所以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情感教育问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家庭教育的突然断裂或缺位,许多“留守儿童”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等问题。由于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所以感情比较冷漠,并且又无人约束,因此时常与人打架斗殴,有时甚至酿成惨剧。

二.学习教育问题。

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据调查,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不好。其中有大多数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在班级 中排在比较后的位置。由于父母在外务工的影响,有的同学认为读书不如打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娱乐场所也逐渐增多,特别是网吧在农村的日益普及,使得留守儿童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这也影响了留守儿童学习的热情,据调查,有四成的留守儿童不愿意读书,但是喜欢在网吧上网,而农村地区对网吧的管理也难以做到那么严格。

三.道德教育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父母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就会看父母,父母怎么做,他们便会怎么做。父母的行为方式往往是孩子一生的座标,“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而祖辈们往往文化层次低,对孩子纵容溺爱,通常是在物质生活上给予满足多,而精神和道德上管束引导少,容易造成思想道德上放任自流。而上辈亲戚和邻居对寄养在自家的“留守儿童”通常也只求孩子平安无事,在物质上不亏待孩子就行了,对精神上的需要、道德习惯的养成少有关注,那些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很多事情都要自己拿决定,但是小孩子是非观念又不强,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

针对以上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与探索。

一、优化家教环境,提高育人水平。

首先,学校要每学期召开学生家长会或者留守学生监护人会议,反馈交流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向家长提出家教方面的建议和意见,通过讲座对留守学生的监护人进行教育方式、方法的培训指导。

其次,要求父母全力支持子女的教育,保证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加大智力投资,克服自私的实惠观,把子女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

再者,要求父母通过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思想沟通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偶尔寄一件小礼物或一本书,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春节或农忙时,建议家长尽量回家与子女团圆,让他们享受到家的温暖。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加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

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首先,教师要关爱学生,更加关爱留守学生。学校和教师应更多地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增加情感投入,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千方百计从情感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

其次,学校建立“留守学生”专项档案,记载好留守学生父母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家庭情况、学生监护人的姓名、等,并主动与他们联系,学校开通亲情电话,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第三,充分发挥班、队组织作用,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队会,激发留守学生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比如,开展“我的心路”主题班会,少先队开展“我能行”活动,参加学校义务劳动等,让 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信心,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第四,教师要经常家访,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管理、指导他们的吃、穿、住、睡等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用真正的师爱抚慰留守儿童的心,使其对父母的依赖转到对老师的依赖,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

第五,开展以“留守学生”为主题的结队帮扶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帮助两名贫困留守学生;树立留守学生自强自立、勤学守纪的榜样,以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在班集体为留守学生集体过生日,唱生日歌,送小礼物,送祝福等。

三、加强与社会联系,共同关注留守学生。

留守学生的教育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全社会的积极配合,共同关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一是要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的管理力度,坚决杜绝未成年人进入; 二是加强政策的导向作用,保证留守儿童不受任何偏见和歧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享受平等的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是加强农村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让留守儿童在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6.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探究与策略引导 篇六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人们倍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据悉,全国近千万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处于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的“三缺”状态,由此带来的心理冲突以及一系列社会问题,亟待探究与解决.【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障碍 策略引导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父母双方或单方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务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在一起生活的儿童(本文所指17周岁及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孩子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批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根据我们调查表明,很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都是因为“负担不起家庭花费”、“经济上跟不上”、“钱不够花”、“挣钱太少”、“挣不到钱”、“供养不起孩子”等等跟收入和经济相关的词语来解释其子女留守的原因,充分说明农村务工者在城市较低的收入是供其家人生活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障碍的成因及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务工之后,这些孩子或者与他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住在一起,或者与亲戚,朋友,邻居生活在一起,也有很大一部分孩子自己独立生活。这样一来,这些孩子就形成了以下三种被监护的方式:

1、隔代监护

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监护责任向其祖辈转移,由孩子的祖父,祖母或外公,外婆监护,这就是一种隔代监护。隔代监护的监护人多数年老体衰,本身文化程度低,根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我对一位正在七年级就读的15岁儿童进行家访,他60多岁的爷爷上山砍柴时受了重伤,在家休养,奶奶一直患有心脏病,还要整天做饭干活,爸爸妈妈在新疆务工已经三年未回家了,地里的活主要靠这个孩子干,忙不过来时才雇人来帮忙,家里的花费全靠他的父母不定期的邮寄。当我劝阻两位老人别这么辛苦了,老人说:“这样都习惯了,不吃力,这娃懂事,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只要能识几个字就行了,念了书也是闲(无用)的。”

隔代监护,对孩子监护的重点是养而不教,要么是溺爱、放纵,要么是粗暴、冷漠,放任自流。彼此间由于过大的年龄差距,很难有真正的沟通,从而影响了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身体健康。

2、委托监护

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向亲戚或朋友转移时,就形成了委托监护。这些受委托的亲戚或朋友充当临时监护人后,他们绝大多数都以孩子的安全为第一责任。而这些长期缺失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便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致使他们很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常引发种种逆反心理,学习成绩难以提高,认识能力发展滞后。据调查,历年的刑事犯罪中,有20%以上的青少年为这类孩子。

去年我校初三级的三名学生经常发生集体逃学、打架和外逃等事件,学校对他们进行了重点查处,这三名学生均属“留守儿童”。事后班主任对这些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其中一名学生说:“爸妈都去外面务工,我一直都住在姑姑(姑妈)家里,很不自在。我们三个人是朋友,在一块感觉很自由,一直都互相帮助,想要一块去外面挣钱……。他们这种放任自流、盲目冲动的做法,势必会耽误了学业,进入社会后,很容易走上歧途。

3、无人监护

我校有两名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家里就他们俩,姐姐现在已上高中,弟弟正在初三就读。他在日记里写道:“家里就我一个人,任何事都由自己决定,我最怕做饭,就常吃方便面。父母在外务工好几年了都没有回来过,只是每月寄些钱回来,每周打一次电话,这些时候我才能感到他们的存在。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上学期我考了最后一名,我真不想再念书了,可又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在这种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心理都已经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令人深表同情和担忧。

归纳起来,农村“留守儿童”90%均属于以上三种生活状态,但无论是哪一种,这些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就其心理状态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感情脆弱、焦虑自闭 其成因主要有三种:

(1)“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

(2)他们长期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和父母交流的机会。(3)青春期的青少年正处于一个敏感的年龄过渡阶段,个性正在形成之中,对身心过渡期的惶恐和茫然的承受力很差。

2、逆反消极、价值扭曲

长期缺失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的独立性迅速发展,易我行我素,常常和长辈的要求背道而驰。由于他们认识能力发展滞后,自我控制能力差,一些儿童会因心灵空虚转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有的赌博、打麻将,有的拉帮结派、抽烟喝酒、逃学打架,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同时,这些孩子缺少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这些父母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儿童”拥有大量的零花钱,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

根据大部分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问题。由于留守孩子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而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父母应该要履行的完整的监护职责。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成功、失败、进步、忧郁、悲愤、孤寂等心理问题时,没有自己信赖的长辈可以倾诉和指导,往往只能自己处理。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便很容易走上极端。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障碍的策略引导

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农村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真正落实和质量的提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1.从家庭教育角度讲。首先,父母在委托监护人之前,应该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如身体、经济、思想品德状况。如果被委托者年龄很大,身体欠佳,本身的行为能力有限,那么这种委托不但没有意义,甚至有害。其次,父母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对留在老家的孩子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加以关心、教育和指导,例如多打电话给孩子及委托人、老师等,并向其询问孩子的基本情况。第三,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的将孩子带到自己务工的地方上学,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成长。第四,父母应善于将自己在外务工的经历以适当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目前,大家关注较多的是给留守儿童造成的困难。但实际上留守背后蕴藏着一笔巨大的教育财富。外出务工的父母若能将自己背井离乡的生活的痛苦与磨难,各种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先进事迹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从这个角度讲,父母与子女间的联系不是减弱而是加强了。

2.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学校教育应该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主渠道。努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以弥补他们在校外的生活真空,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对此,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特别注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对于父母常年外出务工学生,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或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疏导。针对“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同时,学校可以开展以反映“留守儿童”家庭为主题的班会,引导学生形成对父母外出务工现象的正确认识;也可以邀请有外出务工经历的父母参与班会,通过他们对务工经历的讲述,和务工者与学生间的直接交流,使“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3.从社会的角度看。“留守儿童”较之普通儿童只是由于生活环境中约束因素、沟通与指导因素的缺失,而具有一种被周围不良环境影响的更高的可能性。为此,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尽管学校生活是“留守儿童”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但是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类因素都会或主或次、或隐或显、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要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等,根治各种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让农村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

4.从政府的角度看。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协作才能完成。从横向看,各部委应协调以尽本部门应尽的责任,如政府的公安、新闻等职能部门,应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与学校共同承担起“留守儿童”的教育和保护责任。从纵向来看,中央、省市和地方政府,应协调政策和统筹资源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农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农民工家长学会与孩子交流沟通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长对孩子独特的教育功能。政府应该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提前做好准备。有条件的农村,地方政府可为开办寄宿制学校创造条件,尽量为“留守儿童”提供住宿方便的同时,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等群体中得到温暖。

(1)政府应加大投资,兴建务工子女学校。逐渐打破一切影响和限制务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务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在务工子女学校里,由于孩子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比较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

(2)针对当前双亲外出务工的中小学学生双休日和假期无人监管的情况,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在有条件且必要的地方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建立“务工村儿童扶助中心”,面向所有的在读学生,专门聘请教师来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以开展夏令营、社会调查和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针对当前家庭、农村社区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机的合作与沟通状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村委会应建立农村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及时沟通、及时了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4)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要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这是教育界的一句名言。“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这一人群仍在加大,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我们必须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总之,我国是一个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民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民工及其子女是一个特殊的庞大的群体,务工村留守子女的教育是当前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中的难点之一。当前必须立足于城乡平等和城乡统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和制度,消除对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歧视,建立城乡一体和公平的义务教育体制,为千千万万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创造条件。决不能让农民工群体出现“富了一代人,垮了下一代”的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对家庭、学校而且对我们整个社会教育体系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目前各项教育远未完善,学校教育还没有条件深入到“留守儿童”学校生活之外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吕绍清《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

2、新华网北京2006年10月19日电《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记者:吴晶晶 王娅妮)

3、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浅谈“留守儿童教育”》

4、蔡笑岳《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版

7.留守儿童德育策略 篇七

目前我国很多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和品行发展方面出现严重危机, 高校德育实践也面临瓶颈, 建立一种针对留守儿童心灵危机的大学生德育实践模式将一举两得。但该模式要更持久、深入地运行与发展, 并向更大范围内推广, 必须得到财力和物力的支持, 因此, 其经费保障问题也就成了不可回避的问题。为此, 笔者从成本分析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模式运行的成本

针对留守儿童心灵危机之大学生德育实践模式运行成本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即志愿团管理成本和志愿活动运行成本。

( 一) 志愿团管理成本

志愿团管理成本主要包括招募成本、培训成本、必要的装备成本、奖励成本等。其中培训成本是指聘请除志愿团指导老师、老志愿者以外的专家、学者对志愿者开设各种讲座和培训所产生的费用。必要的装备成本主要是指志愿团横幅、旗帜的制备费, 志愿者志愿服的购置费, 志愿者档案库的建立费 ( 档案盒、档案材料复印费) 等。

( 二) 志愿活动运行成本

除上述管理成本外, 志愿活动的运行成本也是志愿模式运行的主要成本。其主要包括准备成本、出行成本及其他成本。准备成本包括活动横幅的制作费、 “房树人”测试所需纸笔等的购置费。出行成本主要指志愿团外出志愿活动产生的餐旅费等费用。其他成本如邀请新闻媒体的接待费等。

三、模式经费保障的措施

( 一) 争取专项德育实践经费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 政府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 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 也单列一部分经费作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专项经费, 并采取项目化运作的模式对项目进行指导、支持与管理。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的模式, 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长效深入发展的必要途径, 也是对其服务能力的高度检验, 有助于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最大潜能和扩大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的品牌影响。1

( 二) 开发社会爱心资源

其一, 开发政府部门的爱心资源。除政府的专项资金外, 我们还应尽可能的取得共青团、妇联、政法系统、教育系统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如我们志愿团与韶山市教育局、株洲市荷塘区教育局、湘潭市九华戒毒所等单位都有长期的合作。

其二, 开发志愿团所在高校的爱心资源。志愿团在外开展志愿活动代表着学校和学院的良好形象, 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 可以通过积极申请从学校相关部门获得财力和物力上的支持。此外, 志愿团还可在本校大学生中进行募捐活动。

其三, 开发企业的爱心资源。公益事业虽然并不直接给企业带来利益, 但良好的企业形象会给企业带来无形的资源。显然, 企业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纷纷投身于公益事业。志愿团的对外联络部则积极向有爱心的单位拉取活动赞助。

( 三) 进行自主创收

除了上述争取外界的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外,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行自主创收也可以成为我们拓宽志愿团活动经费来源的重要途径。

商演。志愿团有专门的文艺活动部, 同时拥有大批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扎实、有艺术特长的志愿者。面向高校艺术特长生的商演, 一般是每人每场次150至200元, 跨区则价格更高。我们通过商演和专业服务等方式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筹集志愿活动经费。

有偿为城市学校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定期为没有设置专门心理辅导室或招聘专职心理咨询老师的城市学校开展主题团体训练活动。整个主题团体训练活动为时4个星期, 每个星期1次, 一次2个小时, 活动费用大概在2000元左右。这样既可以锻炼志愿者的业务能力, 又可以创收, 可谓一举两得。

( 四) 成本分担

针对留守儿童心灵危机的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也属于教育的范畴, 活动成本的支付问题属于教育投资问题, 完全可以本着利益获得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来实现成本分担。

其一, 对留守学校来说, 志愿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了倾诉的对象、知心的朋友、学习的榜样, 提高了留守儿童的心灵健康水平。同时, 志愿者带去的呵护留守儿童心灵的思想和理念, 有利于提高留守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留守学校是活动的最大也是最直接受益者, 理应承担一部分志愿活动的成本。

其二, 对志愿者所在高校来说, 第一、志愿活动有利于促进高校师范专业课程改革, 促进高校德育实践基地与教育硕士实践基地的建设, 特别是有利于提高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第二、高校教师还可以在指导学生的德育实践中去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 为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项目创造机会。第三、志愿者能为学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因此, 笔者认为志愿者所在高校应当分担一部分志愿活动的成本。

四、结论

综上所述, 要推广和应用针对留守儿童心灵危机之大学生德育实践模式, 志愿团需在争取专项德育实践经费、开发社会爱心资源、进行自主创收、实现成本分担等方面多管齐下。只有活动经费得到充足保障, 志愿活动才能更好地开展, 该大学生德育实践模式的积极作用才能得以彰显。

注解:

1贺青. 大学生在志愿者工作中的优势、不足与思考 [J]. 学习月刊, 2010, 17: 88 - 89.

摘要:推广和应用针对留守儿童心灵危机之大学生德育实践模式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灵危机问题的良策, 但必须解决模式运行经费的保障问题。虽然志愿者不计工资报酬, 但志愿团管理和志愿活动开展是需要成本的, 必须采取争取专项德育实践经费、开发社会爱心资源、进行自主创收、实现成本分担等有效措施才能保障模式运行所必须的基本经费。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灵危机,德育实践模式,经费保障,成本分担

注释

8.留守儿童德育策略 篇八

关键词: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德育教学;精神关怀

留守儿童是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农民工问题”的历史衍生物。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者其中一方外出务工,孩子留在农村与长辈或朋友一同生活。现阶段,随着我国农民工数量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群体也逐渐变得十分庞大。根据相关权威部门的调查和统计,我国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人数超过五千八百万人,约占全国儿童总数的百分之二十。由于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缺失亲情,其精神关怀缺失也十分严重,加上初中学业任务繁重,延长了学生的在校时间。基于上述现状,笔者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德育教学中的精神关怀进行粗略探讨,以期推动农村初中德育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一、精神关怀是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德育教学的重要保证

1.有利于完善留守儿童的生命活动

人的生命既不是一种纯天然的属性,也不是一种超自然的天性,而是文化生命与自然生命的结合体。儿童的成长发展不仅需要心理得到满足,而且获得精神境界的关怀更为重要。初中德育教学的精神关怀的重要性在于帮助学生实现并完善各项生命活动,进而获取心灵慰藉和幸福生活。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不能享受父母精神思想的熏陶、价值观的引导以及情感的呵护,加上教养方式不当等诸多原因,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精神关怀严重匮乏,急需接受德育教学。

2.有利于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从哲学角度而言,法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是物质及生理功能与社会性文化的统一体……既要确保吃喝温饱,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同时也要符合心理感知、审美情绪和情感伦理的要求。西方哲学的掌门人苏格拉底也指出:未经反省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他不仅是生命的存在,而且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存在。实际上,这也表明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人的本质就是精神,精神更能凸显出人性。虽然理论界对人的本质问题的阐述是多样化的,但达成的共识是:人是一种生物性与精神性兼具的高等动物。此外,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进一步揭示出生理需求与精神需求是个体生活的基本需求。这些哲学圣贤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相关论述向我们暗示:人类的物质性与精神性是有机的结合体,是不可分离的,人的生命兼具物质性和精神性特征。

由此可见,要想促进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确保农村初中德育教学的有序开展,就必须依赖于物质支持和精神关怀,其中精神关怀是儿童成长发展的基本要素。

二、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德育教学中缺乏精神关怀的原因

1.农村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留守儿童的精神关怀得不到满足

长久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农村地区,素质教育进程比较缓慢,追求高分仍然是农村教师主要的教学目标,农村学校并没有意识到德育教学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所具备的重要价值。由此可知,农村学校对德育的重视程度非常低,德育工作遭到了排挤。学校在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时,往往将学生成绩与班级升学率作为主要依据。在这种形式下,教师只能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放在智育方面,重点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忽略了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为了保证升学率,教师更加关注小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确保他们的成绩保持稳定,没有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而农村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都比较差,缺少学习成就感,与成绩优秀的学生相比,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精神上的鼓励,但实际上他们却成为教师忽略的对象,难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2.农村学校缺乏完善的德育评价方式,教师缺乏精神关怀意识

一般来说,人们会将智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技术的教育视为可测量的“实体”,而将德育视为“虚体”,人们认为德育属于精神领域的范畴,需要渗透在其它教育当中,无法进行准确的测量。学校对教师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评价制度与体系都是由学校内部行政部门制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行政管理工作,而不是对教师进行引导与激励。通过评价得出的具体数据可以让教师对结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吵,因此受到了学校管理者的欢迎。通过设计表格和计算公式得出具体的结果,这种方式虽然看似比较公平,但实际上会融入很多人为因素。因此,这些评价无法给教师带来启示,同时还会扰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位农村教师表示,为了对留守儿童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学校要求教师帮扶留守儿童,对于这项工作的考评依据主要是帮扶记录,很难对实际的工作效果做出量化,并且记录与效果并不是一定成正比的。因此,由于缺乏合理的德育评价方式,很多教师对德育工作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也就忽视了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

3.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化”阻碍了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德育“工作化”指的是将德育视为思政工作,将德育错误地设置为学校内的专职工作,成立专门机构并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负责学校内的德育工作。在学校内,负责德育工作的主要有团支部、政教处等组织,班主任主要是对班级的德育工作负责,直接对每一位学生开展德育教学。德育效果的好坏成为评价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主要依据,班主任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唯一责任体。但是班主任每天要面对数十位学生,这些学生的个性、家庭背景、生活经历都不同,班主任需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并结合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帮助,这要花费班主任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实际上,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负责的德育工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班主任本身还需要处理繁重的教学工作,能够用于德育工作的精力与时间很少,无法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精神关怀。学校做出这种分工本意是想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但却将教育工作者分为了两类,一类是德育工作者,一类是非德育工作者。科任教师和管理人员认为自己不需要负责德育工作,因此对德育工作不够重视,甚至将德育工作视为自己的负担,缺乏参与到德育工作中的积极性,忽视了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使留守儿童难以得到足够的精神关怀。

三、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德育教学中精神关怀的路径探讨

1.加强与家长沟通,家长要给予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充分的精神关怀

结合诸多农村留守儿童的访谈经历,笔者深切感受到大部分的农村父母都只注重为孩子提供更加优质的物质生活,却忽略了与他们进行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从而使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心灵交流更加陌生,甚至许多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父母还存有用优越的物质生活来补偿不在孩子身边的心理。然而,人是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体,对留守儿童而言,他们不仅需要优质的物质生活,还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并且二者不能对等。因此,学校应与家长加强交流,让家长意识到满足孩子精神需求的重要性。家长应该明白,精神需求是非常重要的,留守儿童渴望得到家长的陪伴,渴望得到家庭的温暖,因此家长应积极转变自身错误的观念,在努力满足孩子物质需要的同时多多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积极与他们进行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指导他们学会正确地生活和思考,避免一些留守儿童因缺乏有效的监管而形成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家长应帮助孩子提高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健健康康成长。

2.教师要积极唤醒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内在生命力

我们在研究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时,仅仅侧重于留守生活对农村留守儿童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只给予一些外部帮助,却忽视了探索留守生活的积极意义和唤醒留守儿童的内在生命力。因此,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留守儿童的内在生命力,积极与留守儿童交流,成为留守儿童忠实的倾听者,理解和支持留守儿童。对于一些内向的留守儿童,教师可以选择用书信的方式与他们进行交流,鼓励他们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通过阅读留守儿童所写的周记与留守儿童建立心灵上的交流,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和情感状况以及变化,并针对这些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教师应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实际生活情况,与留守儿童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朋友关系,用自己的爱和耐心来陪伴留守儿童,弥补留守儿童情感上的缺失。教师应全面关注到每一位留守儿童的成长,在生活上给予留守儿童适当的帮助,在学习上给予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一些有利的指导,在情感上主动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与沟通,让留守儿童在班级里能够找到存在感和归属感。

3.学校要持续营造和谐而又温馨的德育氛围

农村初中学校激烈的应试竞争,导致教育“缺爱”,尤其对于一些后进生,他们很难获得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正如某农村初中学校的校长所言:“很多像我们这样的学校,都是农村留守儿童的聚集场所……留守儿童的个性需求和教育现实存在较大的矛盾……”,这也表明学校的德育氛围是影响初中留守儿童精神关怀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村初中学校应积极开展科学的德育工作,将留守儿童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在学习中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和指导,对于取得进步的学生应给予及时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对于停滞不前或退步的学生也应以鼓励为主,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内的温暖以及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与尊重。学校应努力营造和谐而温馨的农村初中德育氛围,树立关爱型教育教学理念,并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对教师的德育工作进行评价,提高教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德育教学中的精神关怀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关乎整个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国家和社会应提高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留守儿童给予精神关怀,让留守儿童更健康、更全面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郑英转.近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综述分析[J].甘肃农业,2015(21).

[2]周兴国,林芳.爱的缺失与补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象学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1(1).

上一篇:“中华经典诵读”主持词下一篇:TEM8 证书英文对照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