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常见的岩石教案

2024-10-10

认识常见的岩石教案(精选11篇)

1.认识常见的岩石教案 篇一

各位评委老师:

我说课的题目是四年级科学《认识常见岩石》。

一、说教材

(一)教材体系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与《岩石和矿物》、《认识矿物的性质》、《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共同组成“岩石与矿物”单元,本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内容,是小学科学教材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地球运动和地表变化”作好铺垫。

(二)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覆盖在地球表面通过图片导入,提出问题“对于岩石,你了解多少”?为后面学习岩石的特征,岩石的种类建立联系,作好铺垫;第二部分:引导学生仔细研究各种岩石,多角度了解岩石的特征,并对岩石进行分类;第三部分: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岩石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岩石是一种大家经常能见到的东西,说陌生是因为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学生来学,还处于表面的认知状态,只是一些零碎、杂乱、单一的片断,对于岩石的特性,还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科学的认识。

(四)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特性;

2、能够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如颜色、形状、软硬等)对岩石分类;

3、能查阅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有关资料;

4、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

科学知识

1、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

2、认识岩石有三种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喜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

2、意识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各种岩石

教师准备:

1、分组观察用岩石村本

2、工具:放大镜、小刀、锤子、滴管、稀盐酸

3、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采用看图——赏石头——设质疑——引导提问题

通过学生的观察,了解岩石分布——接触自己搜集的实物赏识自然美→产生质疑

第二部分:采用设计研究方案——选择实验方法——组织分工——分组操作——观察讨论——组织交流——比较分类

第三部分:采用与信息技术课相结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查阅资料

教学过程

一、关于岩石的话题

1、课件出示图片,学生欣赏后提问:从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欣赏完图片,同学们会产生疑问:这些美丽石头哪来的?

出示另一幅图告诉大家: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盖,有的地方被土壤裹上“薄毯”,有的地方却裸露在外,这种裸露在外的物质,就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岩石,刚才我们看到了美丽石头都是岩石。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常见岩石

2、了解学生对岩石的已有认识

学生欣赏自己搜集到的石头

提问:(1)关于岩石,你都知道些什么?

通过这个活动了解学生对岩石已有的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调节、调整教学预设的方案。

(2)关于岩石,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3、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板书

二、研究各种岩石的特征

1、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先对岩石的特征进行研究。

2、你们打算采用什么方法对这些岩石进行研究呢?

引导学生回顾三年级水、土壤的研究方法,让他们自己说出观察岩石的方法,进一步巩固、深化三年级下册所提出的用多种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的手段。学生会提出用放大镜看,用手摸,用刀刻,把岩石放入水中等方法,这些方法我们以前都已接触过,不必作详细指导,只要提醒大家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

2.认识常见的岩石教案 篇二

关键词:新型受贿,认定形式,犯罪标准,实践

随着经济的极速发展, 贪污腐败也有所滋生, 其形式已不再是古板的框架, 而是代以各种形式的暗箱操作, 尤其是以财产性利益为受贿对象的犯罪跟是花样百出。实践中假借“交易”、“干股”、“投资”、“理财”、“赌博”等形式的权钱交易已成了一种半公开的社会现象, 但是界定贿赂犯罪的法律却是几乎空白, 往往事情发生了司法人员却束手无策, 有些地方按照违纪行为处理, 有些地方以受贿罪惩治, 法律的僵硬与空白日欲显露, 急需法律弥补并统一化。在这种背景下, “两高”的《意见》呼之欲出, 《意见》中规定了以财产性利益为受贿对象的犯罪类型主要有交易型受贿、干股型受贿。

新型受贿的入罪明确了受贿犯罪的认定, 统一了执法, 提高了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 也使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达成统一, 是社会发展与法律互动的必然要求。同时《意见》细化了现有的法律, 将模糊不清的行为进行划分, 区分了罪与非罪, 减少了法律的模糊性, 为司法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 新型受贿的具体界定与细节仍存有许多争议, 许多案件仍无法遵从法律找出合法合理的依据, 进一步细化各受贿形式刻不容缓, 本文据此展开探讨。

一、“交易”型受贿犯罪概述

虽然《意见》罗列了典型的几种以交易形式受贿的行为, 但是解释并没有详细规定, 无法网罗全部行为, 面对日益繁盛的经济市场, 此种交易行为也每日翻新, 法律手段显然相对落后。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以交易形式受贿做以详细研究。

以交易形式受贿的行为表面上是与正常合法的其他交易行为一样, 如有签订合同, 有去相关部门登记或者备案, 但背后往往掩饰其不法的目的, 实质上就是“权钱交易”。这种“权钱交易”包含了受贿人的公权和其接受的一定物质利益, 事实上使受贿人与请托人之间形成一种价值上的不对等性, 通常这种物质利益是更加隐蔽的物质交换。

二、“交易”型受贿的认定标准

(一) 交易型受贿数额的认定

那么如何认定交易型受贿的数额, 学界认识并不统一。有人认为应以交易时的物品成本价格和实际支付的差额来计算, 按此说法, 以明显低于成本的价格向请托人购买房屋、汽车等物品的才构成受贿, 即成本价格论。但以成本价格来确定受贿行为, 那些高于成本价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交易型受贿就难以管制, 而且现在的经济市场成本价与市场价相差千里, 如房地产等, 实难公平操作。

有学者同意评估价格论, 他们认为商品在流通领域当中, 应当按照该商品的市场价格的中等价位来计算数额, 如果该商品是由国家来制定价格的, 应当按照国家制定的价格来来计算数额, 如果该商品是由国家来指导其价格的制定的, 应当按照该指导价的最高额来计算数额。这条司法解释虽然是规定了商品的价值在盗窃案件中应当如何计算的标准, 但依据这条法律原理, 在交易型受贿案件中的商品的价格也应当按照评估价格来确定。还有人提出应以交易时的物品市场价格和实际支付的差额来计算即市场价格论。他们认为这样符合法律规定, 利于司法实践的可操作性, 尤其对于房屋、汽车等物品委托市场评估机构评估其价格的做法。但也有人提出此处的评估价格并不是市场价格, 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笔者也赞同此观点, 同时笔者认为对于交易型受贿的数额认定, 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于受贿数额的基准价应当以市场价格为主, 以评估价格、成本价格为辅。但不应低于成本价, 若评估价低于成本价时应以成本价为准;在评估部门拒绝评估或者无法做出评估时, 应以成本价为准。

(二) 交易型受贿时间点的认定

另外因为对于受贿的不动产在我国往往要进行登记, 才视为所有权转移。这里就牵扯到是以交易时的受贿价格为准还是登记的受贿价格为准。以登记时为准则难以掌控其时间点, 往往有的受贿人收受“期房”后, 转手倒卖给第三方, 或者有受贿人收受房屋后并不办理房权属变更登记转而出租牟利。此类受贿人始终未办理房屋产权登记, 请托人也未将房屋交付给受贿人使用, 按照上述观点无法进行受贿数额计算。

《意见》则规定以交易时当地市场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的差额计算。因此, 笔者认为以交易时价格为准, 这样有利于防止犯罪人钻法律空子。但此处的交易时应具体区分动产与不动产, 对于国家工作人员高卖低买房屋的不动产受贿案件, 以“交易时”界定为合同成立时, 就是说受贿人与行贿人已经具备贿赂犯罪意思表示。而对于国家工作人员高卖低买汽车等动产, 以“交易时”界定为动产交付时, 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受贿人已经实际占有受贿物品就可。

三、“干股”型受贿定义及其相关规定

《意见》还对于“干股”受贿作了明确规定。“干股”受贿的定义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 有观点认为其是不用支付相应对价的股权, 拥有者只对其享有获得红利权, 并不能享有所有权。还有观点认为“干股”可以分为管理型和技术性, 即指对于拥有者的对价是专业管理服务。高级技术, 可以由当事人自由约定的股份。一般来讲, 后者与公司正常经营的合法股份并无区别。“干股”型受贿通常指前者, 也就是说“干股”受贿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未出资而获得的股份, 并因此获得分红的受贿行为。

四、“干股”受贿的认定标准

根据上述规定, “干股”转让可分为登记转让与实际转让, 我们有必要分开详细探讨。

(一) 已进行股权变更登记的“干股”认定

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享有股权要发出资证明书或股权凭证, “干股”进行登记后在旁人看来, 与真正股权一样, 自然有分红的权利。那么其确定数额时是以股权变更登记时的股权价值计算还是按照转让之时的股权价值计算呢?那么以转让之时股权价值计算为宜。原因是股价变化很快差距也往往很大, 按照转让之时双方达成的意思表示认定合情合理, 也易于操作。

(二) 未登记但实际转让的“干股”的认定

根据《公司法》, 股权转让未进行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尚未登记但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的属于干股实际转让, 有相关证据证明发生了实际转让, 应当认定为受贿, 以转让之时股权价值计算。

(三) 定罪的数额标准认定

既然都以转让之时股权价值计算, 但其计算股份价值的价格依据是什么呢?红利又如何计算呢?许多学者提出根据公司性质, 确定干股价值并且将其作为受贿数额的认定是适宜的。

对于有限责任公司来说, 国家工作人员实际上所接受的股本金的登记价值与股本金价值一致, 受贿数额则直接以股本金认定即可。而对于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计算国家工作人员的受贿数额时应按照行受贿双方在转让行为时, 该股份当日的产权市场公布的此股票的成交平均价格来计算, 因为股票往往涨幅不定。

(四) 关于红利是否按孳息处理

实践中有些案件是国家工作人员所受“干股”数额虽然很小, 但从行贿人得到红利数额却很大, 此处应区分对待。也就是若国家工作人员收受“干股”后, 也实际参与了公司经营, 则红利为孳息, 如未参加, 也按正常比例分配孳息, 则该红利依司法解释视为孳息。但若借分红之名, 则应直接认定该红利为受贿数额。

参考文献

[1]孙国祥.新类型受贿犯罪疑难问题解析[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8.

[2]孙国祥.贪污贿赂犯罪疑难问题学理与判解[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3.

[3]薛进展, 谢杰.以交易形式受贿中“度”的把握[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7, (5) .

[4]赵慧, 张忠国.贪污贿赂犯罪司法适用[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5]兰宝霞.试析干股型受贿犯罪的若干问题[J].法制在线.

3.图形认识的常见题型与解法 篇三

线段、射线、直线的意义不难理解,但应清晰、准确地把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其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及线段中点的应用常常成为考点.

河源与广州之间往返的某一次列车,运行途中停靠的车站依次是:河源—惠州—东莞—广州,那么要为这次列车制作的火车票有( )

A. 3种 B. 4种

C. 6种 D. 12种

如图1,我们用A,B,C,D四个点表示四个车站,那么以A,B,C,D为起始端点的线段条数就是河源到广州方向的车票的种数,返回时的情况是一样的. 所以这次列车制作的火车票的总数=(3+2+1)×2=12(种).

D.

在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有3个点,过任意两个点作一条直线,则可作直线的条数为_______.

此知识点考查的是空间想象能力,同学们需想象并画出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或根据表面展开图判断简单几何体.

(2011福建福州)图2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如果正方体相对的面上标注的值相等,那么x=___,y=___.

在正方体的展开图中,不相邻的小正方形才可能相对,即2x与中间的8相对,上面的8与下面的8相对,故y与10相对. 因此2x=8,y=10.

4;10.

若干个正方体形状的积木摆成如图3所示的塔形,平放于桌面上,上面正方体的下底四个顶点是下面相邻正方体的上底各边中点,最下面的正方体棱长为1,如果塔形露在外面的面积超过7,则正方体的个数至少是( )

A. 2B. 3C. 4D. 5

中间的正方体遮盖了下面的大正方体的一个面,露出的部分为4个小三角形,上面的小正方体也遮盖了中间的正方体,露出的部分为4个更小的三角形,将这些外露部分的面积相加即可. 但这样做显然比较麻烦,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无论小正方体有几层叠加,各层朝上露出部分的总和都会是1,这样就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外露面积.

B.

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涂满了颜色,按图4所示将它切成27个大小相等的小立方块,设其中仅有i(1,2,3)个面涂有颜色的小立方块的个数为xi,则x1,x2,x3之间的关系为( )

A. x1-x2+x3=1 B. x1+x2-x3=1

4.认识常见的岩石教案 篇四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课是一节以认识岩石为主的部分探究型的实验课,本课主要通过学生课前自己收集大量岩石资料及岩石,找出岩石的特性,最后达到会认识一般常见的岩石,了解一般岩石标本的制作方法,即从四部分进行教学:创设情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应用外延,来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思路:

首先用录像带引入并质疑,即

(1)你认识哪些岩石?它们有什么特点?

(2)你还知道关于岩石的哪些知识?

5.认识常见的岩石教案 篇五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1.教材分析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岩石和矿物》单元的第二课,是在学生对各种岩石进行了初步观察和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岩石的第一课。本课书分两部分:猜测岩石的来历和火山喷发实验。对于猜测岩石的来历,学生的经验积累较少,并且缺乏进行科学推测的基础,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把猜测岩石的来历作为本课书的第一课时。其次,云南省是一个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岩石种类颇为丰富的省份。大量奇特的地貌,各种千奇百怪的岩石,为本次教学提供了优厚的教学资源。本课以调查沉积岩的成因为主线,因此我特别结合了地方特色,选取云南省楚雄州饱满乡的沉积岩为观察材料。饱满乡的沉积岩分层明显,层与层之间容易剥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富含云南“楚雄鱼”化石,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容易找到生物遗体或遗迹,能较好地寻求到沉积岩形成的有力证据。

猜测岩石的来历主要是启发学生从结构、构造方面进一步观察岩石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运用自己的经验推测砂岩等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教学好这课书,将会对下一课认识火山岩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岩石已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对于岩石的形成,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深入考虑过这个问题,也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更没有经历过从细致观察到推测成因这个科学研究的过程,因此对于成因的推测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设计特色

为了使学生在观察和推测的过程中,获得对地球内部构造和运动变化的一些粗浅认识,领悟到岩石的构造等特征与成因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学到一些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方法,在思维水平上有所提升,我作了如下设计、安排:

1.播放各种岩石的图片,学生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筛选后,确定研究主题:这些岩石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见过很多岩石,再次播放各种典型的岩石图片,可以唤起学生对探索岩石奥秘的兴趣,从而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但学生提出的问提往往比较散乱,因此教师和学生共同整理和筛选,确定研究的主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利于后继活动的展开,还能让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

2.学生对研究的主题进行猜想。

其实学生对岩石形成的看法有的是来源于课外书,有的是听说的,有的是想象的,基本没有学生亲 1

自研究过,这时教师告诉学生:科学研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即在证据基础上进行推理,进而向学生引入科学研究的方法。3.观察岩石,推测成因。

人类不可能回到远古时期去研究过去发生的事,但可以利用远古时期留的痕迹或信息来推测远古时期的情况,这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因此,我根据这种科学研究的方法、程序设计了观察、推测、汇报环节,具体安排如下:

①通过观察各种沉积岩,获取相关的信息,即收集证据。

观察前先讨论观察方法,让学生通过看、摸、刻、敲等方法对岩石的构造进行有序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从而获得推测的证据。②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进行推测。

学生通过观察岩石获得大量的信息后,经过整理、分析,并与已有的知识发生联系,从而对岩石的成因进行解释。③集中汇报、交流。

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的想法、思维明晰化、外现化,还可以促使他们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审视,深化各自的认识,建构出更合理的推测。

4.在教学环节中还设置了模拟实验,模拟砾岩、页岩形成的一些原理,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对岩石形成的推测,为教学增加了一个亮点。

5.在教学的最后,播放采集岩石地的地貌视频,目的是使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这些岩石是沉积形成的,就应在水底或低洼处,为什么会在山上找到呢?以这样的问题结束教学,深化了学生的思维,保持和发展了学生对岩石研究的兴趣,并将探索延伸到课外。

三、授课效果

本节课的教学贴近学生,精心设计的每一个活动,不仅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学生还获得了新的认识,体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反思

1.开放型的教学模式,营造了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探求知识,展开讨论,并在争论、交流中相互启发,促进了思维,学会了学习。2.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探究为核心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本节课中的一切活动设计,力求从学生的认识能力、知识水平出发。教学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参与各种研究实践活动,交流探索到的信息和自己的推测,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索中增长新知,在探索中培养能力,在探索中体会科学的本质,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探究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

3.选取的实验材料典型,具有地方特色。

6.认识常见的岩石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安全标志,分析标记图的图案,了解这些标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安全标记,了解生活中的安全标记和人的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

3、在制作安全标记的过程中,加强对安全标记的认识,培养一定的安全意识。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常见的安全标记图;红、绿灯;禁止吸烟;禁止攀爬;禁止通行等。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红、绿灯的安全标记图,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标记?这个标记告诉我们什么?然后分别出示其它标记,引导幼儿认识具体方法同上。

2、结合日常生活,组织幼儿分组讨论,扩大对各种标记的认识。

-提问: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什么标记?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用笔画下来。

-请每组幼儿介绍自己小组讲述的标记,全班交流小朋友见过的标记。(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3、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读一读书上的安全标记,请幼儿在幼儿用书的两个框子中自己设计或见过的两个安全标记。

4、讨论:

-生活中,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标记?标记有什么用?

-想一想,在我们班上、在我们幼儿园,那些地方也需要有安全标记呢?

5、小组制作标记。

每组选择一个标记主题,自由分配任务,合作完成。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幼儿找标志、看标志、制作标志,过程中对标志产生很大的兴趣,在讨论、交流中,把自己认识的标志介绍给别人,让幼儿们认识更多地标志,对安全标志有了一个正确地认识,同时,幼儿们了解生活中的安全标记和人的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并且在制作安全标记的过程中,加强对安全标记的认识,培养一定的安全意识。

1、这节课层次清晰,环节一环扣一环,师幼互动性强,能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

2、活动过程整体效果较好,重视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师留给幼儿充分的活动空间,引导、鼓励幼儿观察、探索、讨论,让每个幼儿都有表达、设计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境下,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丰富了经验,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

3、活动提问较为简单而有针对性,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一句“你还见过别的安全标志吗?它是什么样的?我们的教师和幼儿园里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大大激发了幼儿回答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4、示范用的标志太小,另外,设计标志前交代不够细致。

7.认识常见的岩石教案 篇七

一、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 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 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 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 甚至亡党亡国[2,3,4]。可见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 同时反腐倡廉是一项系统工程, 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 需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企业是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经济组织, 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企业开展反腐倡廉活动, 既是企业作为社会重要成员所承担的义务, 也是企业内部加强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制造企业反腐倡廉工作中常见的认识误区

制造型企业的生产过程, 主要是产品加工增值环节。与基建型企业、贸易型企业或其他类型企业相比, 制造型企业在稳定生产期间, 对外联系的渠道相对固定, 多数人员在劳动过程不需要对外联系, 内部联系也相对简单。正因为制造型企业的这些特点, 使部分人员在对待反腐倡廉问题上产生了认识上的误区, 甚至认为可有可无, 以下是常见的认识误区。

1. 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是公共权力机构, 企业基层不掌握公共权力, 因此没有这个必要

反腐倡廉包括反对腐败和倡导廉政两个方面的含义。查阅资料显示, “腐败”一词有三个层面的含义, 在自然属性层面指有机质腐烂变质而失去价值的过程;在个人层面指个人的思想落后行为堕落;在组织层面指组织的制度混乱、管理失控、公平正义缺失等黑暗状态。反腐倡廉工作中所指的腐败是指组织层面的含义。由这个概念可以看出, 只要是组织, 如果在监督和控制环节不到位而又不能自律, 都有出现腐败的风险, 这种风险不因组织的属性而例外。

企业是一个组织, 其内部管理、内部控制、内部资源分配是否合理有效, 决定着该企业运行是否高效, 决定着企业目标能否实现。假如一家企业管理者对反腐倡廉工作认识不足, 不能正确对待反腐倡廉问题, 在工作中不能对产生腐败的根源实施控制, 不能对已经产生的偏差实施纠正, 不能在实践中持续完善内部控制, 势必造成放任腐败现象和不廉洁行为的孳生和发展的后果, 势必导致企业内部管理秩序失控, 势必导致企业走向危险境地。由此可见, 反腐倡廉是企业管理的内在需要。

虽然企业不是公共权力机构, 但企业是社会的重要成员。企业在社会中生存、运作、发展, 与社会中的其他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企业的活动受环境规则的约束, 同时又反作用于环境规则。一个肌体健康的企业, 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能够促进社会环境的有序与和谐;相反, 一个内部腐败的企业, 其不正当的活动必然对社会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会破坏秩序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 反腐倡廉是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2. 企业反腐倡廉的对象在高层, 而基层不会有腐败问题

从企业管理层面看, 同其他组织一样, 所处的层级越高, 可资分配的资源越多;层级越高, 如果出现腐败问题则对企业的伤害越深;层级越高, 监督越困难, 相应地越需要反腐倡廉, 这是有道理的, 但这并不说明基层不会有腐败问题。

基层管理与其他层级的管理一样, 在管理活动中对资源进行配置, 只要这种资源配置能够与个人利益之间建立关联关系, 就有产生腐败问题的风险。表面上看, 制造型企业基层管理中可供分配的资源并不多, 但管理中还是有人力调配、项目责任人选择、薪酬和绩效考核、工作任务分配、评先评优等内容, 这些内容都与个人利益相关。优秀的基层管理者将这些管理资源用于激励员工奋发向上, 为企业多做贡献, 而庸俗的管理者则考虑如何将管理资源用于为自己谋利益, 不同的出发点会产生不同的配置方式, 不同的配置方式将产生不同的配置结果。

基层是制造过程的实施者, 是产品价值和产品质量的创造者, 是制造成本的直接控制者, 基层管理是否有序、是否有效、是否和谐, 直接决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文明程度。基层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效益在我心中, 成本在我手中”是基层管理的一种境界, 当基础管理处于和谐状态的时候, 更高层次的管理才具备了条件。

3. 监督到位是根本, 因此只要全力以赴搞好监督, 就不会再有问题

“权力如果没有监督, 就可能产生腐败”这个规律已经成为管理常识, 实践也反复证明, 权力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监督, 或者监督不到位, 就容易产生偏差, 产生偏差之后如果不能及时纠正, 就会转化为新的规则, 这种新的规则不是朝企业文明进步的方向上发展, 而是朝非健康方向变异, 这种结果对企业极其有害。因此, 监督到位确实是反腐倡廉的重要环节, 这个环节做不好, 就意味着该项工作的失控。

但是, 监督决不是该项工作的全部。如果把监督当作仅有的任务而全力以赴, 放弃相应的配套措施, 则势必会发现问题越抓越多, 最后力不从心。

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工作的另一重要环节。制度是组织内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是实现特定组织目标或功能的规范体系。任何组织都应当有制度, 在企业, 制度与企业的诞生、成长、成熟相伴随, 在企业不断发展过程中, 各项制度总在不断完善。就某项特定制度而言, 却有相对的稳定性, 一项制度形成之后, 在一段时间内需要严格执行而不会任意修改;执行制度的人则会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变化, 当一项制度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 执行制度的方式与初期相比, 往往会有明显的变化, 通常称之为“走样”.制度创新是个“大概念”, 本指将一种新关系新体制或者新机制引入人类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中, 并且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过程, 但在企业基层实践中, 对一些已经存在的制度进行修订, 或针对新出现的问题和需要, 制订新的制度, 也应属于制度创新的范畴。制度创新是企业基层反腐倡廉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 其重要性与监督到位相当。

教育也是反腐倡廉的重要环节。每个人的成长和成熟都是在教育过程中实现的, 教育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和言行。心理学理论认为, 人的行为受动机支配, 而人的动机受需要支配。对于企业基层而言, 教育具有激励功能、警示功能和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导向功能, 因而教育环节是不能忽视的。在教育内容上一要强化以规章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常规教育, 二要强化以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基层是执行制度的单元, 无论是国家的政策规章, 还是本企业上级主管机关的有关规定, 都要通过基层的宣传贯彻加以落实, 宣传贯彻的过程即为教育。就企业内部而言, 规章制度是体现企业与职工在共同劳动、工作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依法制定规章制度是企业规范运行的重要方式, 规章制度教育是实现这些目的的途径;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 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既是对职工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 又是职工在从业中对社会所负的道德义务。可见教育是“倡廉”的基本手段。

4. 明哲保身, 但求无过

基层职工中, 一部分人常常将腐败现象等同于领导干部的贪污和受贿, 因此在反腐倡廉工作上, 只是从经济角度完善制度和加强检查, 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如前所述, 组织的制度混乱、管理失控、公平正义缺失等黑暗状态都属于腐败现象, 如果干部追求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则必然少做事、少追求, 甚至不做事、无追求, 最终导致管理的低效率, 使企业坐失发展良机, 职工利益的保障程度下降, 管理失控或公平正义缺失也就不可避免, 因此干部“明哲保身, 但求无过”应视为腐败现象中的一种表现。

职位承载着相应的责任。在企业基层, 职工常认为自己是打工者, 个人的劳动收益受企业经营业绩的制约, 而企业经营业绩受管理水平的制约, 管理的低效率将降低职工的劳动收益。为了提高管理效率, 需要建立目标激励机制和效能监督机制。目标激励机制主要是通过正面的目标导向, 促使管理人员带领自己的下属, 积极工作, 努力实现目标, 通过目标的达成来实现自己的个人收益;效能监督机制则是以监督为手段, 通过督促来促进管理人员履行职责, 防止管理目标落空。

三、总结

分析反腐倡廉工作常见认识误区, 端正对企业基层反腐倡廉工作的态度, 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必要性和复杂性, 从而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企业基层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认识, 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思想基础, 有了可靠的思想基础, 加上必要的资源投入和持续不断的努力, 就能在反腐倡廉工作方面取得进展。

参考文献

[1]郭岩.浅议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J].经营管理者, 2015, (27) :355.

[2]王晓锁.国企反腐倡廉建设思路探究[J].东方企业文化, 2015, (21) :312.

[3]刘爱民.国企物资供应部门反腐倡廉建设探索与实践[J].南方论刊, 2015, (11) :72.

8.认识常见的岩石教案 篇八

关键词:高中生;英语写作;常见错误

一、学生在写作中常见的典型错误及分析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见的错误有词性的使用错误、时态错误、句型结构上的错误等。现将学生在写作中常见的错误总结如下:

1.冠词误用

冠词分为定冠词和不定冠词两种。定冠词只有一个the,而不定冠词有两个:a和an。冠词主要是修饰名词的。如:(1)He didn’t have the lunch at school.(2)He left book at home.(3)He wanted to buy bike.以上句子中,第(1)句使用了冠词,但却忘了一日三餐前不能使用冠词,所以应把冠词去掉;(2)(3)句名词前少了必要的冠词。第(2)句中少了定冠词,表示有所指向的“那本书”,第(3)句中可以是定冠词也可以是不定冠词。如果是定冠词the,就是“他想买那辆自行车”,是特指;如果是不定冠词a,就是“他想买一辆自行车”,是泛指。

2.代词误用

代词误用主要表现在人称代词主格和宾格不分;代词与被指

代的人或物之间关系不清或前后使用的代词不一致。如,(1)Yesterday he called my.(2)The children did well and the teacher praised him.

(3)Mary and my sister are good friends, she often helps her.第(1)句中主格代词和宾格代词混用了,应改为:Yesterday he called me.第(2)句前后使用的代词不一致,表扬的是孩子们children,是复数,应该用them.第(3)句前后代词关系不清楚,究竟谁帮谁不清楚。

3.形容词误用

形容词误用主要是在比较级里,单音节和多音节分不开;修饰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分不开。

4.介词误用

介词误用主要是介词使用不当。如:(1)He came back in a beautiful afternoon.(2)He is busy with helping his mother. 第(1)句

中的in 应改为on,如果没有beautiful,“在下午”应该是“in the

afternoon”,而 afternoon前加上了形容词,应该用介词on,第(2)句中,be busy in doing something / be busy with something.此時是doing,前应用介词in,而不是with。

5.动词的误用

动词是英语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学生在动词方面的出错率非常高,应加强注意。动词误用还涉及一些动词后面所跟的宾补容易出错,例如make后跟动词的宾语应为动词原形,学生写作的时候常会加上to。

6.时态错误

时态错误的主要表现是,时态在整篇文章中混用,写作前应首先考虑文章的时态,而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将时态乱用。所以,教师在平时训练中应多训练各种题材的文章,让学生掌握不同题材的时态。

7.句型结构上的错误

英语写作中常见的英语句子结构大概有5种: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主系表结构、双宾语结构和主从复合句。学生在英语写作时常见的句型结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主要体现在人称和数不一致,时态不一致及代词不一致等。如,When one have money, he can do what he want to。译为:人一旦有了钱,他就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one是单数第三人称,因而本句的have应改为has,同理,want应改为wants.本句是典型的主谓不一致。所以应改为:Once one has

money,he can do what he wants(to do)。(2)There be句型的错误。There be 译为“有”,学生常将there be与 have/has混用或者在there be句型中使用了其他谓语。

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针对“哑巴”英语,听说能力受到了关注,阅读能力也得到了重视,相比之下人们对写的教学意义就显得不足。首先大部分教师没有写作计划,写作教学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或只做零星的写作训练,没有系统性。其次训练次数严重不够,检查措施力度不够。最后训练方式方法不当,忽略了写作教学的规律,特别是绝大部分老师过早地把写作题与高考“挂钩”,对行文限制过死,不便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由此看来,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加强和改革势在必行。

三、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对策

1.教师要提高对英语写作教学的认识

新课标指出:“听、说、读、写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他们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注重词汇和阅读,还要重视写作教

学,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

2.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写作要先易后难,先短后长;先学会运用简单句、并列句,再到复合句;先写正确的句子,逐步过渡到围绕一个人、一件事、一个观点去写有中心的文章;由不限定时间到限定时间;由限定时间长到限定时间短;由限定字数少到多;先采取控制性写作,再到引导性写作,最后到自由写作,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听、说、读、写结合训练

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以说为重点的对话课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将对话改成短文。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可事先讨论,然后再写。在听一段故事或对话之后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将其大意先说出来再写出来。阅读课后,在学生复述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写成约100词的短文或摘要,也可根据故事情节续写。

4.批改方式要灵活多样

鼓励最为重要。如果天天练笔,周周作文,要做到篇篇改、句句改,老师显然是做不到的。这可采取同学互改,或采取过一段时间之后回过头来自己改。当然老师也不能不改,可抽组抽人改,但一定得保证一周或两周内,每名学生必定轮一次。

5.批后点评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评价。教师的评语应当明确具体,如遇到作文中学生表达不清的地方可以和学生

进行讨论,了解学生希望从哪个方面作为修改重点。笔者在每次作文训练和考试后都把批改过程中最常见和最典型的错误挑选出来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点评,从而让多数学生吸取经验教训,有效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这样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能减轻了自己的负担。

英语写作属于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语言的综合运用。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循序渐进,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表达手段;综合各种教学法的长处,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有效教学和有效评价。只有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以上几点并根据教学实际进行适当调整,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9.岩浆岩常见岩石都有哪些? 篇九

①花岗岩花岗岩是酸性深成岩,多呈肉红色、浅灰色,其主要矿物为钾长石、石英和酸性斜长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等。全晶质等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②流纹岩流纹岩是酸性喷出岩,大都为灰、灰白和灰红等较浅颜色。斑状结构,细小的斑晶为正长石和石英等矿物,基质为隐晶或玻璃质,常具流纹构造。

③闪长岩闪长岩是中性深成岩,浅灰至深灰色,其主要矿物成分为中性斜长石、角闪石,其次为黑云母、辉石及石英等,

呈等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④安山岩安山岩是中性喷出岩。呈灰、红褐或浅褐色。常呈斑状结构,斑晶为斜长石、角闪石和辉石,基质为隐晶或玻璃质,也常呈隐晶质结构。常为块状和气孔构造。

⑤辉长岩辉长岩是基性深成岩,呈黑色或灰黑色,矿物成分以基性斜长石和辉石为主,也含有少量的角闪石、橄榄石等。呈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

⑥辉绿岩辉绿岩是基性浅成岩,呈暗绿或黑色,矿物成分与辉长岩相同。呈细粒结构或辉绿结构。虽块状或杏仁状构造。

10.岩石的风化优秀教案(配有课件) 篇十

大王庄小学孙宝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老师提供岩石图片和实物,学生自行搜集有关岩石变化的资料,使学生经历寻找岩石变化痕迹的探索过程,并在活动中了解冷热、风雨、植物等对岩石变化的作用。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珍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感情。

3、设计实验方案,能够根据现象初步认识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设计实验方案,能够根据现象初步认识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1、欣赏岩石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神秘、稀奇的事物。今天老师要邀请同学们一起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好,我们出发吧!(课件 展示风化岩石:钟乳石、蘑菇石、鹅卵石、黄山奇石等岩石)同学们欣赏了这么多的美景,我们交流一下,这些图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你有什么想法吗?发现了什么问题吗?(板书:岩石的风化)

二、认识岩石的模样

1、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真了不得,雕琢出这么多千姿百态的岩石,那么,它们的模样一直是这样的吗?(猜测岩石会不会改变模样。)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科学来研究“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2、岩石都很坚硬,除非我们用锤子敲,否则它们不会轻易破碎、断裂。可是在野外,山上的岩石都布满了裂缝,山脚下往往堆着不少的碎石和沙,河道和海滩上的岩石都是圆圆的很光滑,我们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吗?会是什么力量使岩石改变模样的呢?

三、寻找岩石变化的原因

1、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

2、说出你的想法。

3、教师随机板书:冷热、水、风、地表运动„„

四、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1、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使岩石变化的因素,你们能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你们的说法吗?那么我们就来研究同学们说的其中两个因素。冷热作用和水的作用使岩石发生变化 的研究。

其它的因素,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其它因素对岩石的改变。咱们今天就研究冷热作用的和研究水的作用的。刚才同学们猜测水流对岩石变化有作用,你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证明你们的观点吗?

为了更好地看到这种变化,我们用软一点的粉笔头来做这个实验。(学生将粉笔头放入盛水的瓶中,拧紧瓶盖,用力晃动瓶子。)让学生同桌说一说粉笔头的变化。并思考这说明什么?

师:同学们刚才的发现很好,粉笔头的棱角明显变圆了,说明流水对岩石的冲击改变的岩石的模样。

师:同学们的想法的很好,其实岩石的变化是一个很慢的过程,河边的鹅卵石经过水的冲刷,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才会变在我们看到的样子。冷热作用对岩石有什么作用?学生思考后分组讨论,师指名汇报交流,教师给予指导和肯定。

2、学生汇报实验方法。

3、其他学生修正实验方法。

4、同学们的设计方案真好,老师根据同学们的方案再给你们一些小提示。看看有哪些细节是同学们没有注意到的。(出示提示)

5、老师给你们已经准备了一些器材和实验纪录表,请各小组根据你们设计的方案,按照小组分工,同学们开始动手研究吧!(师指导。)

6、学生汇报实验发现。

7、听了同学们的汇报,老师觉得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真棒!同时通过同学们的实验研究,的确说明冷热作用和水的作用能使岩石变化。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水的作用 的岩石过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展示水的作用的图片动画)除了这些,老师还要告诉同学们,植物的根和大气也会使岩石改变模样。(展示:长着植物的岩石图 片,师简析。)

五、了解风化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使岩石发生变化的原因。岩石在自然界当中,会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刷、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就叫做风化。(板书:风化)

六、风化的影响

1、美丽的景观、风化对历史文物的腐蚀作用。

2、岩石不断的风化,最终会变成什么?

七、利用思维导图回顾本节课内容

11.“倍的认识”教案 篇十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操作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初步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视频《喜羊羊和灰太狼》

师生问好.

二、复习铺垫

谈话:同学们喜欢看这部动画片吗?今天呀是羊村村长的生日, 喜羊羊送来了各式各样的水果.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课件依次出示四幅水果图)

出示第1题后问:这是什么?几个为1份?这里有几份?也就是几个几?

你也能像刚才那样说说这里的香蕉吗?

能一起说吗?

西瓜图谁来说?同学们对几个几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

三、引入新课, 揭示课题

谈话:美羊羊送来了漂亮的花儿作为礼物. (课件出示:蓝花2朵, 红花6朵) , 仔细看一下, 你能说说蓝花和红花的朵数关系吗?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可是你们知道吗?这两种花的朵数之间除了存在多或少的关系外, 还存在一种“倍”的关系. (板书:倍) 你们想认识“倍”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 (将课题补充完整)

四、探究新知

1. 在圈一圈中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

(1) 师:大家看屏幕, 如果我们把蓝花的朵数看成一份, 那么红花有这样的几份?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红花有这样的3份?

师:是呀, 我们就可以像这样把2朵蓝花圈起来看成1份, 那红花就有这样的3份. (课件演示)

小结:大家看, 我们刚才是把谁的朵数看成1份?1份有几朵?红花有这样的几份?也就是几个几朵?像这样, 把蓝花的朵数看成1份, 红花有这样的3份.我们就说: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板书:蓝花1份, 红花3份, 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师:现在谁来说说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把蓝花2朵看成1份, 红花有这样的3份, 所以红花是蓝花的3倍.)

(2) 谈话:美羊羊又做了2朵花. (课件演示) 红花增加2朵.

问:现在红花的朵数还是蓝花的3倍吗?你是怎么想的?

追问:如果红花有这样的5份呢?那么红花的朵数就是蓝花的几倍?6份呢?8份呢?10份呢?100份呢?你发现了什么?你说得真是太好了, 让我们为他鼓鼓掌.

2. 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过渡:小朋友们, 过生日一般都要吃什么呀?瞧!懒羊羊也为村长准备了蛋糕.

课件出示:蛋糕图.

懒羊羊说:草莓蛋糕的块数是巧克力蛋糕的3倍.

问:他说得对吗?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

交流:你认为他说得对吗?理由是什么?

总结:看来求谁是谁的几倍, 不仅仅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 还可以用算式的方法解决.不过老师有一个建议:倍表示的是数量之间的关系, 没有单位名称, 所以不用写.

五、在多层练习中完善建构

1. 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出示:红带子的长是黄带子的 () 倍.

谁来说?你是怎么想的?

注意看, 课件演示红带子的长减少1份.现在呢?你是怎么想的?

再仔细看, 黄带子的长增加1份, 这个时候红带子的长是黄带子几倍?你又是怎么想的?

2. 第74页想想做做第3题.圈一圈, 填一填.

(1) 第 (1) 小题.

师:这题你会填吗?在作业纸上完成第1题.

交流:谁想第1个说一说?你是怎么圈的? (课件演示) 接下去说?你们同意吗?同意的话鼓掌通过.

(2) 第 (2) 小题.

师:萝卜图谁想说一说?同意吗?

3. 画一画.

师:谁来读一下题目?你准备怎样画?想好之后就在作业纸上画一画.

(2) 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第1题.师巡视.

(3) 师:画好了吗?我们来看看这几名同学画的. (2个不同画法的、1个错误画法)

4. 第75页想想做做第4题.

过渡:这里还有两条线段, 你能估一估谁是谁的几倍吗?

(课件出示) 师:他们估得对吗?想不想验证一下?

好, 拿出小尺动手量一量, 算一算.请大家拿出作业纸.

5. 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黄花12朵.

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呢?

师:怎么了, 有什么问题吗?

提问:那就让你来猜, 你猜猜红花可能是多少朵?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6种)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进行课件演示.

交流:孩子们, 黄花一直是12朵, 可为什么两种花之间的倍数关系不断地发生变化呢? (因为红花的朵数不一样, 也就是份数不一样.)

六、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 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上一篇:教师观论文下一篇:食堂出纳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