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讲稿四

2024-09-04

中医外科学讲稿四(精选6篇)

1.中医外科学讲稿四 篇一

中医内科学(讲稿)

腹 痛

教材: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内科学》(第205~210页)讲授:黄贵华副教授

一、概述

(一)定义: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多由脏腑气机不利,经脉失养而成。

腹部分为大腹,耻骨以下,脐以上;小腹,脐下正中;少腹,脐下左右部;脐腹,脐周

(二)文献简史:

1、腹痛来源于《内经》,延伸于《金匮》;

2、《素问.举痛论》认为,腹痛的发生是由于“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

3、《金匮要略》根据腹痛的不同病因,拟定了大柴胡汤、附子粳米汤、厚朴三物汤等方剂治疗;

4、《诸病源侯论.腹痛病诸侯》中认为“正气与邪气交争相击故痛。”;

5、张仲景对腹痛已有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在诊法上提出:“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

(三)范围

腹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西医学的急慢性肠炎、急慢性胰腺炎、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结核性腹膜炎、腹型过敏性紫癜、肠道激惹综合症、消化不良性腹痛、输尿管结石等;应注意排外外科、妇科疾病者。

二、病因病机

1、外感时邪,内传于里——寒凝热结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咨食肥甘辛辣、饮食不洁,过食生冷)——病邪郁结——气机郁滞—腹痛

3、情志失调——肝脾不和,气滞血淤——腹痛

4、久病损阳或阳气素虚,脏腑失煦——脏腑脉络不得舒展——腹痛

病机概要

1、总言之病机离不开“不通则痛”

2、腹痛有寒热虚实四端

3、寒热虚实互相兼挟、互相转化

(1)寒邪日久,郁而化热,郁热内结。(2)气滞日久,血行不畅,瘀血内停。(3)内伤饮食,复感外邪,内外合邪。

三、诊断

1、凡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其疼痛性质各异,但一般不甚剧烈,且按之柔软,压痛较轻,无肌紧张及反跳痛;

2、起病多缓慢,其痛发或加剧常与饮食、情志、受凉等因素有关;

3、腹部X线检查、B超检查以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4、应排除外科、妇科腹痛,以及其他内科病证中出现的腹痛症状。

四、鉴别诊断

1、胃痛:痛的部位在胃脘部,常伴有恶心、嗳气等胃病的常见症;

2、与其他内科疾病中的腹痛症状鉴别:痢疾腹痛常伴里急后重;霍乱腹痛伴上吐下泻;积聚腹痛以腹有包块。

3、与外科腹痛相鉴别:一般的外科腹痛病势多较重,先腹痛,后发热,疼痛剧烈,且压痛点明显,腹膜炎合并有急腹症者,伴有肌紧张和反跳痛;妇科腹痛常伴有经、带、胎、产的异常。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性质

• 实痛——痛势急剧,痛时拒按,痛势不减,痛而有形,得食痛甚; • 虚痛——痛势绵绵,喜揉喜按,时缓时急,痛而无形,饥时痛甚; • 寒痛——腹痛拘急,疼痛暴作,痛无间断,遇寒痛剧,得热痛减; • 热痛——腹痛急迫,痛处灼热,腹胀便秘,得凉痛减,痛在脐周;

• 气滞——腹痛胀满,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撑作痛,得矢气痛减; • 血瘀——腹部刺痛,痛无休止,痛处不移,痛处拒按,入夜痛甚; • 伤食——脘腹胀满,嗳气频作,嗳后稍舒,痛而欲便,便后痛减;

2、辨部位

• 大腹疼痛——多为脾胃,大小肠受病 • 脐腹疼痛——多为虫积

• 胁腹、少腹疼痛——厥阴肝经受病 • 小腹疼痛——膀胱经病变

(二)治疗原则:

•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滞者通之,郁者散之,审证求因,审因求证。

(三)分证论治

1、寒邪内阻

• 主症:腹痛急迫,剧烈拘急,得温痛减,遇寒 尤甚; • 兼次症:恶寒身倦,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尚调; • 舌象:苔白腻; • 脉象:沉紧; • 治法:温里散寒;

• 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方药应用:

(1)腹中雷鸣切痛者,胸胁逆满,呕吐,为寒气上逆者,用附子粳米(附、粳、半、甘、枣)

(2)若腹中冷痛,身体疼痛,内外皆寒者,用乌头桂枝温里散寒;(3)若少腹拘急冷痛,寒凝肝脉者,用暖肝煎暖肝散寒;

(4)若腹痛拘急,大便不通,寒实积聚者,用大黄附子汤以泻寒积(大黄、附子、细辛);

(5)若脐中痛不可忍,喜按喜温,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为肾阳不足,寒邪内侵,用通脉四逆汤。

2、湿热壅滞

• 主症:腹部胀痛,痞满拒按。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 • 兼次症:胸闷不舒,烦渴引饮,身热自汗,小便短赤; • 舌象:苔黄燥或黄腻; • 脉象:滑数; • 治法:通腑泻热; • 方药:大承气汤; 方药应用

(1)若燥结不甚,湿热较重,大便不爽者,可 去芒硝,加栀子、黄岑、黄柏;

(2)若少阳阳明合病,两胁胀痛,大便秘结者,可用大柴胡汤加红藤、败酱草、公英(多见于急性胰腺炎患者)

(3)若小腹右侧疼痛,为肠痈者,可用大黄牡丹汤(大黄、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另外还可用厚朴三物汤、枳实导滞丸等。

3、中腑虚寒

• 主症: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

• 兼次症:饥饿劳累后加重,得食休息后减轻,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寒肢冷,胃纳不佳,面色无华,大便溏薄 • 舌象:舌质淡,苔薄白; •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 方药:小建中汤;(桂枝、饴糖、生姜、大枣、芍药、甘草)方药应用:

(1)可加黄芪、茯苓、人参、白术等助益气之力,加吴茱萸、干姜、川椒、乌药等助散寒理气之功;

(2)若腹中大寒痛,呕吐肢冷,可用大建中汤温中散寒(蜀椒、干姜、人参、饴糖);(3)若腹痛下痢,脉微肢冷,脾肾阳虚者,可用附子理中汤;(4)若大肠虚寒,积冷便秘者,可用温脾汤;(5)若中气大虚,少气懒言,可用补中益气汤等。

4、饮食停滞

• 主症:脘腹胀满,疼痛拘按,嗳腐吞酸;

• 兼次症:厌食,痛而欲泻,泻后痛减,粪便奇臭,或大便秘结;• 舌象:苔厚腻;• 脉象:滑;•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枳实导滞丸;• 应用:若食滞较轻,脘腹满闷者,可用保和丸.5、气机郁滞

• 主症:脘腹疼痛,胀满不舒,攻窜两胁

• 兼次症:常痛引少腹,时聚时散,得嗳气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 • 舌象:苔薄白

脉象:弦

•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 方药:柴胡疏肝散

方药应用:

(1)若气滞较重,胁肋胀痛者,加川楝子、郁金;(2)若痛引少腹睾丸者,加橘核、荔枝核、川楝子;

6(3)若腹痛肠鸣,气滞腹泻者,可用痛泻要方;(4)若少腹绞痛,阴囊寒疝者,可用天台乌药散。

6、瘀血阻滞

• 主症:少腹疼痛,痛势较剧,痛如针刺; • 兼次症:甚则腹中有包块,经久不愈; • 舌象:舌质紫黯 • 脉象:细涩; • 治法:活血化瘀; • 方药:少腹逐瘀汤;

方药应用:

(1)若腹部术后作痛,可加泽兰、红花;

(2)若跌扑损伤作痛,可加丹参、王不留行,或吞服三七粉、云南白药;

(3)若下焦蓄血,大便色黑,可用核桃承气汤;(4)若胁下积块,疼痛拒按,可用膈下逐瘀汤。

六、转归预后

1、体质好,病程短,正气尚足者预后良好;

2、体质较差,病程较长,正气不足者预后较差;

3、身体日渐嬴瘦,正气日衰者难治;

4、若腹痛暴急,伴有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为虚脱之象,若不及时抢救则危殆立至。

七、预防及护理措施

1、寒痛者要注意保温;

2、虚痛者要注意进食易消化食物;

3、热痛者忌食肥甘厚味、醇酒辛辣,食积者注意节制饮食;

4、气滞者要保持心情舒畅。

2.中医外科学讲稿四 篇二

消渴

【概说】

一、概念

二、沿革

(分类:消瘅、肺消、膈消、消中。(三)《外台秘要》对消渴的临床特点作了明确的论述。四)《证治准绳》对三消的临床分类作了规范。

三、讨论范围

本节之消渴病与西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西医学的尿崩症,因具有多尿、烦渴的临床特点,与消渴病有某些相似之处,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禀赋不足

《灵枢·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其中尤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

(二)饮食失节

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

(三)情志失调

神精剌激——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

(四)劳欲过度

房室不节,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

二、病机

(一)病变机理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

(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阴虚

燥热

(三)病变脏器关系到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燥热在肺----肺燥津伤----多饮

热壅于胃----消灼胃液----多食

肾为关键

虚火在肾----封藏失职----多尿(四)消渴病日久,百证变出。

肺痨---肺燥阴伤,痨虫侵入

雀盲---精血不能上承

痈疽---燥热内结,血络不畅,蕴毒成痈

中风---阴虚阳亢,痰瘀阻络

水肿---脾肾阳衰,水湿内聚

病因病机示意图 饮食不节

过食甘肥或嗜酒煎炸

积湿生热

胃热

上犯于胃 情志失调

气郁化火

肺热

灼伤阴津

劳欲过度

房室不节

肾亏(阴)

素体阴虚

肾精不足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一)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等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二)有的患者初起时“三多”症状不著,但若于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

,以及病久并发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病症者,应考虑消渴的可能性。

(三)由于本病的发生与禀赋不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故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

二、病证鉴别

痿证与口渴症、瘿病的鉴别

1口渴症:口渴症是指口渴饮水的一个临床症状,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尤以外感热病为多见。但这类口渴各随其所患病证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不伴多食、多尿、尿甜、瘦削等消渴的特点。

2瘿病: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的类型,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其中的多食易饥、消瘦,类似消渴病的中消,但眼球突出,颈前生长肿物则与消渴有别,且无消渴病的多饮、多尿、尿甜等症。

三、相关检查

(一)查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和尿糖,尿比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有助于确定诊断。

(二)病情较重时,尚需查血尿素氮、肌酐,以了解肾功能情况;查血酮,以了解有无酮症酸中毒;查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血钾、钠、钙、氯化物等,以了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情况

(三)对各种系统的检查,有助于并发症的诊治。【辨证论治】

肺:通常把以肺燥为主,多饮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上消。肝肾:以肾虚为主,多尿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下消。标:燥热为标。

(三)审本证与变证

二、治疗原则

三、证治分类

主症: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证机概要:肺脏燥热,肺失治节。

3、主方:消渴方。本方清热降火,生津止渴,适用于消渴肺热津伤之症。

5黄连、黄芩、知母——清热降火

6若若烦渴不止,小便频数,而脉数乏力者,为肺热津亏,气阴两伤,可选用玉泉丸或二冬汤。主症: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证机概要:胃火内炽,胃热消谷,伤耗津液。

3、常用药:

川牛膝——活血化瘀,引热下行

6若大便秘结不行,可用增液承气汤润燥通腑“增水行舟”,待大便通后,再转上方治疗。本证亦可选用白虎加人参汤。主症: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证机概要:中气不足,脾失健运。

3、主方:七味白术散。本方益气健脾生津,适用于消渴之中气亏虚者。

5木香、藿香醒脾——行气散津、加减:、症状:

兼症: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治法:滋阴固肾。

4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固肾益精 泽泻、丹皮——清泄火热

6若尿量多而混浊者,加益智仁、桑螵蛸等益肾缩泉;

(五)阴阳两虚证

1兼症: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4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固肾益精 附子、肉桂——温肾助阳

6若身体困倦,气短乏力者,可加党参、黄芪、黄精补益正气;

一、注意生活调摄

本病除药物治疗外,注意生活调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儒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火断》说:“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复作。能从此三者,消渴亦不足忧矣。”其中,尤其是节制饮食,具有基础治疗的重要作用。在保证机体合理需要的情况下,应限制粮食、油脂的摄入,忌食糖类,饮食宜以适量米、麦、杂粮,配以蔬菜、豆类、瘦肉、鸡蛋等,定时定量进餐。戒烟酒、浓茶及咖啡等

三、加强日常护理。

保持情志平和,制订并实施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制度。【结语】

二、其病位主要与肺、胃(脾)、肾有关,尤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三、在治疗上,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基本治则,对上、中、下消有侧重润肺、养胃

(脾)、益肾之别。但上中下三消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其病机性质是一致的。

四、由于消渴易发生血脉瘀滞、阴损及阳的病变,及发生多种并发症,故应注意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临证备要】

一、消渴治疗当综合治疗。

消渴病是现代社会中发病率甚高的一种疾病,尤以中老年发病较多。“三多”和消瘦的程度,是判断病情轻重的重要标志。早期发现、坚持长期治疗、生活规律、饮食控制的患者,其预后较好。儿童患本病者,大多病情较重。并发症是影响病情、损伤患者劳动力和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故应十分注意及早防治各种并发症。

二、消渴治疗重视调整饮食 控制饮食,对于本病的治疗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少数患者经过严格而合理的饮食控制,即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医药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

在经饮食控制及中药治疗后,血糖仍高的患者,有必要适当配合应用西药的降糖药。

三、消渴治疗重视活血

经较多医疗单位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认为,瘀血是贯穿糖尿病发病始终的重要病机。因此,可以在原有消渴病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基础上,补充“瘀血为患”。当今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活血化瘀治法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运用。血管损害是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病理基础,如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其中医病机以血脉涩滞,瘀血痹阻为核心,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对于消渴病的多种并发症,可以辨证施治为主,适当配伍活血化瘀药物或方剂,以期提高疗效。

【复习思考题】

一、消渴的主要病机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

二、消渴的辨治原则是什么?

3.中医外科学讲稿四 篇三

第一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治法

细目一:内治法 要点:外科内治消、托、补三大法的应用与内涵

细目二:外治法 要点:1.切开法的适应证及具体运用

2.引流法、垫棉法的适应证用法及注意点

第二单元 疮疡

细目一:疖 要点:1.疖的定义与特点 2.疖的病因病机 3.疖的临床表现

4.疖的治疗方法

细目二:疔 要点:1.疔的特点与种类 2.颜面部疔疮的临床表现及与疖的鉴别

3.手足部疔疮的临床表现 4.手足部疔疮成脓期切开引流要求

5.红丝疔的定义、特点及外治 6.疗的内治法原则

细目三:痈

要点:

1.痈的概念与特点

2.痈的病因病机

3.痈的辨证论治方法

4.颈痈的特点与治疗

细目四:发

要点:

1.发的含义与特点

2.臀痈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细目五:丹毒

要点:

1.丹毒的临床特点及不同部位丹毒的病名

2.丹毒的病因病机

3.丹毒的内外治法

细目六:走黄与内陷

要点:

1.走黄与内陷的概念及病因病机

2.内陷的分类

3.走黄与内陷的治疗原则

第三单元 ****疾病

细目一:乳痈

要点:

1.乳痈的病因病机

2.乳痈的临床表现

3.乳痈的辨证论治及成脓期切开术的要求

4.乳痈的预防与调护

细目二:乳癖

要点:

1.乳癖的概念与特点

2.乳癖的病因病机

3.乳癖的临床表现

4.乳癖的辨证论治

细目三:乳核

要点:

1.乳核的特点与临床表现

2.乳核的辨证论治

细目七:乳岩

要点:

1.乳岩的发病情况与特点

2.乳岩的临床表现

3.乳岩的辨证分型治疗。

第四单元 瘿

细目一:气瘿

要点:

1.气瘿的病因病机

2.气瘿的临床表现

3.气瘿的内治法与预防

细目二:肉瘿

要点:

1.肉瘿的概念、特点及病因病机

2.肉瘿的辨证论治

细目三:石瘿

要点:

1.石瘿的含义与特点

2.石瘿的病因病机与诊断

3.石瘿的治疗原则

第五单元 瘤、岩

细目一:脂瘤

要点:

1.脂瘤的概念

2.脂瘤的诊断

3.脂瘤的治疗

细目二:血瘤

要点:

1.血瘤的概念

2.血瘤的诊断

3.血瘤的治疗

细目三:肉瘤

要点:

肉瘤的概念及临床表现特点

细目四:失荣

要点:

1.失荣的概念

2.失荣的病因病机

3.失荣的临床表现

4.失荣的辨证论治方法

第六单元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细目一:蛇串疮

要点:

1.蛇串疮的概念与特点

2.蛇串疮的辨证论治

细目二:疣

要点:

1.不同疣的特点与好发部位

2.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的治疗

细目三:癣

要点:

1.头癣、手足癣、体癣和花斑癣的临床特点与诊断

2.癣的治疗方法

细目四:脂溢性皮炎

要点:

1.脂溢性皮炎的概念与特点

2.脂溢性皮炎的辨证论治

细目五:油风

要点:

1.油风的概念与特点

2.油风的辨证论治

细目七:疥疮

要点:

1.疥疮的病因病机

2.疥疮的临床特点

3.疥疮的治疗与预防

细目八:湿疮

要点:

1.湿疮的临床特点

2.湿疮的病因病机

3.湿疮的辨证治疗

细目九:接触性皮炎

要点:

1.接触性皮炎的诊断要点

2.接触性皮炎的治疗

3.接触性皮炎与急性湿疮、颜面丹毒的鉴别

细目十:药毒

要点:

1.药毒的病因病机

2.药毒的诊断、治疗与预防调护

细目十一:瘾疹

要点:

1.瘾疹的病因病机

2.瘾疹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细目十二:牛皮癣

要点:

1.牛皮癣的皮损特点

2.牛皮癣的治疗

细目十三:白疕

要点:

1.白疕(寻常型)的皮损特点

2.白疕(寻常型)的辨证治疗

细目十四:淋病

要点:

1.淋病的病因病机

2.淋病的诊断

3.淋病的辨证论治

4.淋病的其他治疗方法

细目十五:尖锐湿疣

要点:

1.尖锐湿疣的病因病机

2.尖锐湿疣的诊断

3.尖锐湿疣的鉴别诊断

4.尖锐湿疣的辨证论治

5.尖锐湿疣的其他治疗方法

第七单元 瘤、岩

细目一:脂瘤

要点:

1.脂瘤的概念

2.脂瘤的诊断

3.脂瘤的治疗

细目二:血瘤

要点:

1.血瘤的概念

2.血瘤的诊断

3.血瘤的治疗

细目三:肛隐窝炎

要点:

1.肛隐窝炎的并发症

2.肛隐窝炎的病因病机、主要症状及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细目四:肛痈

要点:

1.肛痈的定义及病因病机

2.肛痈的诊断

3.肛痈的治疗

细目五:肛漏

要点:

1.肛漏的病因病机

2.肛漏的诊断与分类

3.肛漏的挂线疗法和切开疗法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治疗原理

细目六:肛裂

要点:

1.肛裂的定义与病因病机

2.肛裂的主要症状与分类

3.肛裂的辨证论治

4.肛裂手术治疗的不同方法及其适应证

细目七:脱肛

要点:

1.脱肛的定义及病因病机

2.脱肛的症状与分类

3.一度直肠黏膜脱垂与内痔脱出的鉴别

4.脱肛的内治法

5.脱肛的其他疗法

细目八:锁肛痔

要点:

1.锁肛痔的主要症状

2.直肠指诊的意义和方法

3.锁肛痔的治疗原则

第八单元 泌尿男性疾病

细目一:子痈

要点:

1.子痈的含义

2.子痈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

细目二:子痰

要点:

1.子痰的含义

2.子痰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

细目三:尿石症

要点:

1.尿石症的病因病机

2.尿石症的诊断

3.尿石症的治疗方法

细目四:慢性前列腺炎

要点:

1.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

2.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

3.慢性前列腺炎的辨证论治

第九单元 周围血管疾病

细目一:概论

要点:

1.周围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2.周围血管疾病的检查方法

细目二:股肿

要点:

1.股肿的含义与特点

2.股肿的病因病机

3.股肿的诊断

4.股肿的辨证论治

细目三:血栓性浅静脉炎

要点:

1.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病因病机

2.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3.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辨证论治

细目四:筋瘤

要点:

1.筋瘤的定义与特点

2.筋瘤的治疗方法

细目五:臁疮

要点:

1.臁疮的病因病机

2.臁疮的局部辨证

3.臁疮的内、外治疗原则

细目六:脱疽

要点:

1.脱疽的定义、特点与病因病机

2.脱疽的诊断

3.脱疽的辨证论治

第十单元 其他外科疾病

细目一:毒蛇咬伤

要点:

1.我国常见毒蛇的种类、有毒蛇与无毒蛇在形态和齿痕上的区别

2.毒蛇咬伤的治疗措施

细目二:肠痈

要点:

1.肠痈的病因病机

4.中医外科学三基试题 篇四

姓名 科室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每题四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最佳答案,答题时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直肠上、下静脉丛的划分是以什么为界线()A.肛直线 B.肛门白线 C.齿线 D.肛管直肠环 2、在正常情况下,粪便主要储存于()

A.直肠内 B.结肠内 C.乙状结肠内 D.直乙交界处 3、齿线以上直肠粘膜对痛感迟钝的原因是由于()A.交感神经支配 B.副交感神经支配 C.体神经支配 D. 植物神经支配 4、肛门的神经支配是()

A.阴部内神经的分支 B.交感神经的分支

C.副交感神经的分支 D.以上都不是 5、哪个疾病不适合肛门镜检查?()

A.肛裂 B.混合痔 C.直肠炎 D.直肠息肉 6、肛肠科最常用的检查与治疗体位是()A.侧卧位 B.截石位 C.蹲位 D.膝胸位 7、用滑润的‘铤’作为检查治疗漏管的探针,首见于()A.《五十二病方》 B.《内经》C.《外科全生集》 D.《山海经》 8、漏管是以什么命名的?()

A.部位 B.症状 C.形态 D.疾病特性 9、肛门周围痈疽包括()

A.肛门痈 B.悬痈 C.坐马痈 D.以上都是 10、尖锐湿疣是一种性病疣,由HPV感染所致,其潜伏期为()A3-15月 B1-10月 C6-18月 D1-12月 二.多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4分):每题四个备选答案,正确答案为2-4个,答题时选出所有正确的答案。

1、清热凉血法适用于风热肠燥型便血,方剂选用()A.凉血地黄汤

B.龙胆泻肝汤 C.黄连解毒汤 D.槐角丸 2、肛内有堵塞感,应考虑下列疾病()

A.直肠粘膜内脱垂 B.直肠前突 C.直肠肿瘤 D.直肠炎 3、痔瘘疾病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有()A.疼痛 B.小便不利 C.水肿 D.发热 4、陈旧性肛裂应包括()

A.炎性外痔 B.哨兵痔 C.陈旧性裂口 D.肛乳头肥大 5、大便时无脓血、粘液,仅有排出困难,应考虑哪些疾病()A.Ⅲ期内痔 B.直肠前突 C.直肠粘膜内脱垂 D.耻骨直肠肌肥厚 三.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

1、(〈〈 〉〉)中说:“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在当时,是切开排脓的工具,也是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2、“疡医下士八人,掌肿疡、溃疡之祝药劀杀之齐。”祝药即是,齐是。3、王维德把复杂的外科疾病分为阴阳两类,如痈阳,疽阴等,主张以“阳和通腠,”的原则治疗阴证,并主张“以消为贵,”,反对滥用刀针。

4、瘤的发生原因,明代薛已认为:“夫瘤者瘤也,随气凝滞,皆因。”

5、后人对陈实功著的《外科正宗》的评价是“列证最详,”。从学术思想来看,该书重视。

四、问答题(共30分):

1、为什么门静脉高压者“痔出血”不宜手术结扎?(10分)

2、肛周脓肿在手术中应注意什么?(10分)

3、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表现及发病原因是什么?(10分)

五、病案分析(20分)

1、患者,男,43岁。自述前两日因大便干结,排便努责后肛门部突然剧烈疼痛,行走不便,触之肛门左右两侧各有一樱桃大小的肿物,压痛明显。咳嗽、行走、坐位时疼痛加剧。

专科检查:截石位3、9点肛门缘各有一青紫色圆形肿物,直径约1cm,质稍硬,触痛明显。

要求:⑴诊断

⑵病因病理

⑶治则及代表方剂

⑷外治药物及手术名称

中医外科学答案

一、1.C 2.C

3.D

4.A

5.A

6.A

7.A

8.B

9.D

10.D

二、1.AD 2.ABC

3.ABCD

4.BCD 5.BCD

三、1.山海经 砭针

2.敷药 疮面平复 3.温补气血 以托为畏

4.脏腑受伤 气血乖违

5.论治最精 脾胃

四、1、直肠上静脉无瓣膜,血液可逆向回流,且直肠上静脉丛和直肠下静脉丛在肛门白线附近互相交通,使门静脉系统与体静脉系统相通,在门静脉高压患者,此处是一侧支循环,故门静脉高压者“痔出血”不宜手术结扎。

评分标准:本题为10分。其中“直肠上静脉无瓣膜”,“血液可逆向回流”,“直肠上静脉丛和直肠下静脉丛在肛门白线附近互相交通”,“门静脉系统与体静脉系统相通”,“在门静脉高压患者此处是一侧支循环”五句话均为关健句,每句话各占2分,每少一层意思扣2分。2、⑴定位要准确 一般在脓肿切开引流前应先穿刺,俟抽出脓液后,再行切开引流。⑵切口 浅部脓肿可行放射状切口,深部脓肿应行弧形切口,避免损伤括约肌。⑶引流要彻底 切开脓肿后要用手指去探查脓腔,分开脓腔内的纤维间隔以利引流。⑷预防肛瘘形成 术中应切开原发性肛隐窝炎即肛瘘内口,可防止肛瘘形成。

评分标准:本题为10分。每一个注意事项占2.5分,共计10分。在每个注意事项中叙述不完整可酌情扣分。

3、功能性出口梗阻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⑴粪便排出不畅或便后仍有残便感,甚至排出困难。⑵肛内下坠或肛内有堵塞感、堆积感。⑶大便或干或稀,或交替发生。⑷部分病人需用手辅助排便。⑸部分病人有会阴或直肠内坠痛。

⑹部分病人有乏力、纳差、焦虑、烦躁等全身症状。

其发病原因主要由于直肠前突,直肠粘膜内脱垂,耻骨直肠肌肥厚,盆底肌痉挛综合征等因素所引起。

评分标准:本题为10分。其中每一组临床表现各占1分,叙述不完整酌情扣分,每一个病因各占1分。

五、1、⑴血栓性外痔(双侧)

⑵因大便秘结,而在排便时用力过猛,致痔外静脉破裂,血块凝结而形成血栓。⑶治宜清热凉血,用凉血地黄汤加减。

⑷外治用苦参汤洗,外敷黄连膏。手术名称为血栓外痔剥离术。

5.中医外科学辨证论治总结 篇五

第一单元 疮疡 一.疮疡 暑疖

1.内治: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加味 2.外治:

1)初期:千捶膏黄金散玉露散 2)珠疖:清黛散 3)成脓:切开排脓

4)溃后:九一丹.太乙膏贴 5)并发湿疮:清黛散 疖病

1.内治:祛风清热利湿─防风通圣散 2.外治:千捶膏.三黄膏

二.疔疮 颜面疔

1.内治: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 2.外治:

1)初期:箍毒消毒─玉露散.千捶膏

2)中期:提脓祛腐─九一丹.八二丹.玉露膏.千捶膏 3)后期:生肌收口─太乙膏.红油膏.红丝疔 1.外治:

1)初起:太乙膏掺红灵丹 2)成脓:切开引流

3)溃后:八二丹.九一丹药.红油膏 4)脓尽:生肌散.白玉膏

三.痈 颈痈

1.内治:散风清热.化痰消肿─牛蒡解肌汤.银翘散 2.外治:

1)初起:金黄膏

2)溃后:八二丹.金黄膏.红油膏 3)脓尽:生肌散.白玉膏

四.丹毒

1.内治:凉血清热.解毒化瘀 1)头面者:─普济消毒饮

2)胸腹腰胯者:─龙胆泻肝汤.化斑解毒汤 3)下肢者:─萆解渗湿汤合五神汤

4)新生儿丹毒.毒邪内攻者:─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五.发 锁喉痈 1.内治:

1)初起:.散风清热.化痰解毒─普济消毒饮 2)溃后:清养胃阴─益胃汤 2.外治:玉露散.双柏散

有头疽 1.内治:

1)初期.溃脓期:和营托毒.清热利湿─仙方活命饮 2)阴虚火毒炽甚:─竹叶黄芪汤

3)气血两虚不能透毒外出者:─托里消毒散 4)收口期:气血两虚:─十全大补汤 2.外治:

1)初期:金黄膏.千捶膏 2)溃脓期:八二丹.金黄膏 3)收口期:白玉膏.生肌散

六.无头疽 附骨疽 1.内治:

1)初起:清热化湿.行瘀通络─黄连解毒汤合五神汤 2)成脓:清热化湿.和营托毒─黄连解毒汤合五神汤

3)溃后:气血两虚者:调补气血.清热化湿─十全大补汤.托里消毒散.2.外治:

1)初起:金黄膏.玉露散 2)成脓:切开引流

3)溃后:七三丹.八二丹.红油膏.冲和膏

七.走黄与内陷

1.走黄:凉血清热解毒 2.内陷:

1)火陷:凉血清热解毒.养阴清心开窍 2)干陷:补养气血.托毒透邪.清心安神 3)虚陷:脾肾阳衰:温补脾肾.八.瘰疬 1.内治:

1)初期:疏肝养血.健脾化痰─逍遥散合二陈汤

2)中期:疏肝养血.健脾化痰.托毒透脓─逍遥散合二陈汤 3)后期:滋肾补肺—六味地黄丸 2.外治:

1)初起:冲和膏.阳和解凝膏 2)中期:冲和膏.阳和解凝膏

3)后期:七三丹.八二丹.红油膏.白玉膏.生肌散

九.流痰 1.内治:

1)初期:益肾温经.散寒化痰─阳和汤 2)中期:扶正托毒─透脓散

气血两虚者:调补气血─人参养营汤 阴虚火旺者:养阴除蒸─清骨散 2.外治:

1)初期:阳和解凝膏 2)中期:切开引流 3)溃后:五五丹.第二单元 乳房疾病: 一.乳痈 1.内治:

1)初起:疏肝清热.通乳消肿─瓜蒌牛旁汤 2)成脓:清热解毒托里─透脓散 3)溃后:排脓托毒─四妙汤 2.外治:

1)初起:金黄散.玉露散 2)成脓:金黄散.金黄膏

3)溃后:八二丹.九一丹.金黄膏 4)脓尽:生肌散.生肌玉红膏.二.乳癖 1.内冶:

1)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开郁散 2)冲任失调者─二仙汤.小金丹

2.外治:温阳活血.化痰软坚阳和解凝膏

三.乳疬 1.内冶:

1)肾阳虚者:温阳化痰─右归丸合小金片 2)肾阴虚者:滋阴化痰─左归丸合小金片 2.外治:参照乳癖.三.乳腺增生病 1.内治:

1)肝郁痰凝治: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蒌贝散.六神全蝎丸 2)冲任失调:调理冲任.温阳化痰─二仙汤合四物汤.合十全大补汤 2.外治:阳和解凝膏.四.乳衄 内治:

1)肝火偏旺:疏肝解郁.清热凉血─丹栀逍遥散 2)脾虚失统:健脾养血─归脾汤.五.乳岩

1.情志郁结:疏肝解郁.化痰散结─神效栝蒌散合开郁散 2.冲任失调:调理冲任.理气散结─二仙汤合开郁散 3.毒蕴溃烂:解毒扶正─化岩汤 4.气血虚弱:调补气血─归脾汤

第三单元 瘿 一.气瘿

内治:疏肝理气.解郁消肿─四海舒郁丸

二.肉瘿

内治:理气解郁.化痰软坚─海藻玉壶汤

三.石瘿:

内治:化痰软坚.开郁行瘀─海藻玉壶汤

第四单元 皮肤病: 一.热疮 1.内治:

1)风热毒盛者:疏风清热解毒─辛夷清肺饮 2)湿热重者: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3)阴虚内热者:养阴清热.解毒利湿─增液汤 2.外治:青吹口油膏

二.缠腰火丹

1.内治:清肝火.利湿热─龙胆泻肝汤

皮疹消退后.皮肤仍刺痛者:疏肝理气.活血.重镇止痛─逍遥散.2.外治:玉露膏.双柏散.三黄洗济.解毒洗济.颠倒散 水疱破后:青黛膏

三.疣

1.内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平肝潜镇─马齿苋合剂 2.外治: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掌趾疣丝状疣.四.癣 头癣

白秃疮肥疮

外治:一扫光或雄黄膏 手足癣 鹅掌风 外治:

1)潮红湿润者:雄黄膏或皮脂膏

2)水疱为主者:用二号癣药水或复方土槿皮酊外搽 3)粗糙皲裂者:用枫油膏外搽 脚湿气(水疱型.糜烂型.脱屑型)

1.内治:清热利湿─萆解渗湿汤合五神汤 2.外治:

1)脱屑型和水疱型:一号癣药水.复方土槿皮酊.藿黄浸剂 2)脱屑干燥或有皲裂者:雄黄膏 3)有脓疱者:青黛膏

4)糜烂型:皮脂膏.雄黄膏 圆癣

外治:二号癣药水.一号癣药水.颠倒散

皮损有糜烂.疼痛者:雄黄膏.二号癣药水.一号癣药水 紫白癜风

外治:密陀僧散干扑.二号癣药水或10%土槿皮酊外搽.五.疥疮

1.内治:疏风清热利湿─消风散合黄连解毒汤 2.外治:硫磺软膏.一扫光.雄黄膏.六.接触性皮炎

1.内治:清热解毒.利湿 1)上部者: ─消风散 2)下部者: ─龙胆泄肝汤

3)严重者: ─普济消毒饮或清瘟败毒饮 2.外治:

1)潮红.丘疹者:三黄洗济外搽,用青黛散

2)肿胀.糜烂.流滋较多者:用10%黄柏溶液湿敷 3)糜烂.结痂者:青黛膏或清凉油乳剂外搽

七.湿疮 1.内治:

1)湿热证: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萆解渗湿汤.二妙丸 湿重于热者:宜健脾利湿.佐以清热─除湿胃苓汤

2)血虚风燥证:宜养血祛风.消热利湿─四物汤合萆解渗湿汤 2.外治:

1)急性者:10%黄柏溶液.青黛散 2)亚急性者:三黄洗剂.黄柏霜 3)慢性者:外搽青黛膏或皮枯膏 婴儿湿疮

1.内治:疏风清热利湿─消风导赤汤 2.外治: 1)湿性者:青黛膏.黄连油 2)干性者:三黄洗剂.黄柏霜

八.药物性皮炎 1.内治:

1)风热证:祛风清热─消风散

2)湿热证:清热利湿─萆解渗湿汤

3)血热证:凉血.清热利湿─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4)火毒证:清营解毒.养阴泄热─清营汤

5)气阴两伤证:益气养阴.清热.健脾和胃─增液汤合益胃汤.2.外治:三黄洗剂.青黛散

九.瘾疹 1.内治:

1)风寒证:疏风散寒.调和营卫─桂枝汤或麻黄桂枝汤 2)风热证:疏风清热─消风散

3)肠胃实热证:疏风解表.通腑泄热─防风通圣散合茵陈蒿汤 4)气血两虚证:调补气血─八珍汤

5)冲任不调证:调摄冲任─四物汤合二仙汤

十.牛皮癣 1.内治:

1)风湿热证:疏风清热.利湿─消风散 2)血虚风燥证:养血祛风.润燥─四物汤 2.外治:

1)风湿热证: 三黄洗剂

2)血虚风燥证:二号癣药水外搽

十一.白庀 1.内治:

1)血热证:凉血清热─犀角地黄汤.凉血地黄汤 2)湿热蕴积证:清热利湿.和营通络─萆解渗湿汤 3)血虚风燥证:养血祛风.润燥─四物汤合消风散 4)火毒炽盛证:凉血.清热.解毒─清营汤

十二.粉刺 1.内治:

1)肺经风热证:疏风宣肺.清热─枇杷清肺饮 2)肠胃湿热证:清热化湿.通腑─茵陈蒿汤 3)脾失健运证:健脾化湿─参苓白术散 2.外治:颠倒散洗剂.痤疮洗剂外搽

十三.多形性红斑 1.内治: 1)风寒证:和营祛寒─桂枝汤

2)风湿热证:疏风清热.利湿─茵陈蒿汤合消风散 3)火毒证: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普济消毒饮 2.外治:

1)皮肤糜烂者:三黄洗剂外搽.青黛膏 2)粘膜糜烂者:青吹口散吹

十四.结节性红斑 1.内治:

1)疏风清热.和营利湿─四物消风饮 2)表证解后: ─桃红四物汤 2.外治:用金黄膏.玉露膏

十五.红斑性狼疮 盘状红斑性狼疮

1.内治:滋阴补肾─六味地黄丸 2.外治:白玉膏 系统性红斑狼疮 1.内治:

1)热毒炽盛证: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 热毒内陷神昏者: ─加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2)阴虚火旺者:滋阴降火─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

3)气滞血瘀证:疏肝解郁.理气活血─逍遥散.血府逐瘀汤 4)心阳不足证:益气养心─生脉散.苓桂术甘汤

5)脾肾阳虚证:温肾壮阳.健脾利水─附桂八味丸.真武汤 重者─参附汤

2.外治:白玉膏.黄柏霜

第五单元.肛门直肠疾病 一.痔 1.内治: 实证:

1)血热者:清热凉血─凉血地黄汤 2)湿热下注:清利湿热─黄连丸 虚证:

1)养心健脾.益气补血─归脾汤.十全大补汤 2)脱出:气虚:补气升举─补中益气汤 血虚:补血养血─四物汤

肿胀痒痛:清热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如神汤 便秘:

1)实证:通腑泄热─大承气汤

2)虚证:润肠通便─五仁丸.麻子仁丸 2.外治:熏洗法 二.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1.内治:

1)实证: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合龙胆泻肝汤 2)虚证:养阴清热利湿─青蒿鳖甲汤与三妙丸 2.外治:

1)初起:实证用金黄膏.黄连膏.虚证:冲和膏 2)成脓:切开引流

3)溃后:九一丹纱条引流,生肌散纱条

三.脱肛

1.内治:补气.升提.固摄─补中益气汤 2.外治:苦参汤.五倍子散或马勃散

第六单元.男性前阴病 一.前列腺炎 1.内治:

虚证:补益法 实证:疏导法.1)湿热壅阻证:清利湿热─八正散.龙胆泻肝汤.大分清饮

2)阴虚火动证:补肾滋阴.清泄相火─知柏地黄汤合萆解分清饮.3)肾阳不足证:温肾固精─金锁固精丸合右归丸 4)气血瘀滞证:活血散瘀─前列腺汤

2.外治: 湿热下注.气血瘀滞.金黄散.葱归塌肿汤坐浴

二.前列腺增生症

1)肺气失宣.水道不利证:开泻肺气.清热利水─黄苓清肺饮 2)湿热下注.膀胱涩滞证:清热化湿.通利膀胱─八正散

3)中气下陷.膀胱失约证:补中益气.制约膀胱─补中益气汤.补元煎 4)肾阴不足.水液不利证:滋肾养阴.清利膀胱─知柏地黄汤 5)肾阳不足.气化无权证:

尿闭:补肾湿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 失禁.遗尿: ─螵蛸丸

6)下焦蓄血.瘀阻膀胱证:活血散瘀.通利膀胱抵挡丸

第七单元.外科其他疾病 一.烧伤 1.内治:

1)火热伤津证:养阴清热─黄连解毒汤.银花甘草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 2)阴伤阳脱证:扶阳救逆.固护阴液─参附汤合生脉散.四逆汤 3)火毒内陷证:清营凉血.解毒─清营汤.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 热毒传心: ─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4)气血两虚证:调补气血─八珍汤

5)脾胃虚弱证:调理脾胃─益胃汤.参苓白术散 2.外治:

初期:清凉膏.万花油外搽.虎地酊 中期:黄连膏.红油膏.生肌玉红膏外敷 后期:生肌白玉膏掺生肌散外敷.黑布膏

二.臁疮 1.内治:

1)急性继发感染:清利湿热─萆解渗湿汤 2)气阴不足:宜益气养阴─六味地黄丸 3)肾亏疮面乌黑不痛: ─附桂八味丸 2.外治:九一丹药.红油膏.生肌散.白玉膏

三.脱疽 内治:

1)寒湿证:温阳通脉.祛寒化湿─阳和汤.独活寄生汤.2)血瘀证:活血毒.止痛─四妙勇安汤.3)热毒证:清热解毒.止痛─四妙勇安汤.4)气血两虚证:补养气血─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 5)肾虚证:

肾阳虚:温补肾阳─附桂八味丸

肾阴虚:滋补肾阴─六味地黄丸.知柏八味丸

四.血栓性静脉炎

血栓性浅静脉炎(青蛇毒)

1.内治:和营活血.清热利湿─五味消毒饮合三妙丸.2.外治:早期:金黄散.四黄散.双柏散 血栓性深静脉炎(股肿)

1)早期:湿热蕴阻.气血瘀滞:清热利湿.活血通络─通络活血方.抵挡汤

2)后期:气虚血滞.寒湿凝滞:温阳利水.活血化瘀─阳和汤.补阳还五汤,当归四逆汤

六.肠痈 1.初期: 1)温热内蕴.气滞血瘀者:行气祛瘀.通腑泄热─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锦红片 2)寒湿夹瘀血凝结者:疏化导滞.理气行瘀─藿香正气散合红藤煎剂 2.酿脓期:

积热不散.热胜热腐:通腑泄热.解毒透脓─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 3.溃脓期:

6.蜂胶中医讲稿 篇六

(一)人体细胞健康

(二)四季养生

祖国医学预防疾病的养生学成就卓著。养生是“养正气,顺自然”的个体养生为主,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内外关联,医疗与预防辨证统一的整体观念。

古人认识到机体的生存不仅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更重要的是形体与精神的统一。人的一生是处在不断的新陈代谢中,人要保持健康就要不断调节饮食起居,积极适应天时气候,自然环境的变化,以求得内外环境平衡。

祖国医学的养生强调预防为主,预防重于治疗的思想。指出“高明的医生懂得怎样教人在没病之前就要做好预防。”而一般的医生只能治病不去预防,《灵枢·逆顺》:“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水没来,先修坝”,“无论何时,防病永远比治病更重要”。

一年四季气候变化有它的正常规律,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终而复始。气温变化为六种主要现象,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四时和六气是互相关联的。一般地说,春季多风、夏季多暑、多湿,秋季多燥,冬季多寒,它们之间可以互相递变。人是自然界生物之一,当然要适应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积极地成为养生保健条件《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夫百病之始生也,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

1、春季养生

春为万物生发的季节,草木萌芽,天地焕然一新,生气勃勃、欣欣向荣。比起冬天要晚睡早起,多在户外活动,吸取新鲜空气,衣着宽松,头发自然,心身舒适,适应“生气”的道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变,奉长者少。

春季养生四忌一防:

(1)忌睡眠过多 睡眠过多造成血液循环障碍,机体器官营养不良,关节僵硬,身体虚弱,会睡出病来。所谓“久卧伤气”就是这个道理。

(2)忌懒于活动 经常户外活动,增强心肺功能,借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致病菌,增强机体抵病力。

(3)忌骤减衣着 春天气候多变化“春天孩儿脸,一日变三变”。早晚凉白昼暖,午夜寒,老年人不要过早减衣着,“捂”一段时间有利于适应自然气候变化,适应夏季炎热。防止感冒,肺炎和心血管疾病的加重。俗话说“春捂秋冻”有科学道理。

(4)忌生冷食品 春天气温变暖,外周血管扩张,胃肠道血液供应量减少,影响消化,应吃富含营养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少吃生冷食品,早晚喝点生姜红糖水,有温胃散寒和防治感冒的作用。

(5)防呼吸道疾病

淡盐水漱口或餐后吃几片生蒜防感冒。

2、夏季养生 春天是万物生长发育的季节,烈日炎暑,植物茂盛,绿叶丰盈子满枝,晚睡早起,使毛孔疏松,阳气外泄,心情舒畅喜悦,避免发怒,适应夏天“长气”的道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夏季养生六要点:

(1)耐热训练 盛夏之前进行适当的耐热训练,提高适应能力。人体细胞能产生一种热应激蛋白(又名热休克蛋白)的物质,它可以减轻炎热环境所造成的危害。耐热训练可提高人在热环境中热应激蛋白的分泌量,增强人的耐热能力。

(2)忌生气动怒 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情绪容易激动,保持心情宁静能防暑抗暑,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夏至无热”是夏季养生上策。

(3)不贪凉饮冷:冷饮食对胃肠道造成刺激,老年人胃肠功能弱易出现消化不良,腹疼,腹泻等症状。

(4)及时补充水分 天气炎热,出汗多,水分丢失大,而老年人对缺水敏感性差反应降低,虽体内缺水但口渴不明显,要定时进水,以免缺水造成血液粘稠诱发心梗,脑梗。

(5)避免强烈光照 中午到下午三、四点,室外温度高,紫外线特强,在强光下活动易受暑,长期强紫外线照射容易得皮肤病。避免上午10点之后下午三点之前户外活动。

(6)保持充足睡眠 一天保持8小时睡眠,适当午睡15~30分钟。

(三)秋季养生:

秋季天气转凉,万物衰老“秋风扫落叶”,大地一片颓败现象。要人老心不老,心 志愉悦,不可触景伤感,以应付肃杀的秋气,这是秋天调养“收气”的道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养三做到:

(1)秋练

秋高气爽是锻炼好时机。“秋冻”在寒冷到来之前进行耐寒训练,让身体稍冻着点,不要添加过多的衣服,通过耐寒训练,可增强抗病能力。

(2)秋防

“一场秋雨一场寒,三场秋雨要穿棉”。适当接触阳光紫外线照射以防冬季感冒,气管炎、胃炎、关节炎的发作。晚秋时节气流、气压、气温等气象要素变化大,是高血压、冠心病、心梗、中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如果时常感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胸闷、气短等症,可能是高血压,冠心病的发作或加重,或中风前兆,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3)秋养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物质丰富,要给身体补充营养适应冬寒。中医学主张“秋冬进补”的养生观值得提倡。可以食补,也可以药补,但不能偏补,过补。《黄帝内经》提出:“五谷(粟、豆、麻、麦、稻)为养,五果为助(《灵枢经五味》有言:“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菜为充(红、黄、绿、白、黑),气味合而是之,以补益精气”。

(四)冬季养生:

冬季人体养生重在一个:“藏”字。《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折,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冬季养生六注意:

(1)远寒近暖

寒冷空气可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高血压,中风发病率增高,心脏病如心绞痛、心梗、心衰等发生增加。所以在冬季老年人应尽量 避免将肢体暴露在寒冷空气中。

(2)饮食调理

老年冬季膳食以偏于“温”、“补”的食物为宜。可适当食用羊肉、大枣,增强御寒能力。

(3)心理调摄

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人的心理状态息息相关,中老年人应保持情绪乐观,精神愉快,动静有度,以防疾病发生和变化。

(4)居室环境

控制室内温度和空气流通,室温以16~24C·为宜,避免室内外温差太大。(5)适时锻炼

进行力所能及的锻炼,增强体质,防病保健。

(6)补充钙质

天气寒冷,室外活动少,人体光照度下降,体内VD合成减少,如果出现身痛,腿抽筋等症状多为缺钙所致,适当服用钙剂,同时摄入适量维生素D,可防治冬季缺钙。

四季养生歌:

生长收藏应四时,养生保健要记知; 人顺自然调正气,寿登百岁乐期颐。

(五)精神修养:精、气、神是人身最宝贵的东西,它和人体是不可分离的。健康的人精、气、神表现充沛活泼,当人体发生疾病的时候,精、气、神遭到损害,就会出现异常表现。

精神活动关系到整体机能。精神充沛,即表示脏腑功能协调,四肢坚实;反之,如果精神不足,即脏腑功能减退,百病丛生。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就要保养精神,保持机体正气充沛。另外,人的思维情志正常健全对人体的健康有保护作用。而精神情志刺激,如过度的思虑、悲伤、惊恐、发怒等,即是中医所谓的人体三大致病原因:包括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的七情内因。《灵枢·大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灵枢·口问》:“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素问·玉机真脏论》:“忧、恐、悲、怒,今不及以其次,故今人有大病矣”。《灵枢·本神》:“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灵枢·口问》:“大惊卒恐,则气血分离,阴阳破散”。《灵枢·补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三、抗病防病: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衰老,组织器官和功能出现增龄性改变,这是自然规律。但因为人的生活环境,物质条件,保健意识及心理状态不同,其表现千差百异。有的人岁年过花甲(60岁),已近古稀(70岁),却精力充沛,身体硬朗,心情愉悦。但有的人未及天命(50岁)之年,却早已“一叶知秋”,未老先衰,或又老又病又衰。

心血管病是危害中老年人最大的无声杀手,全球每年约1750多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占总死亡率50%,中国现有心脑血管疾病人近2亿,每年死亡300万,而且每年以6.5万速度递增。(出示健康白皮书)我国现有糖尿病人超过7000万,进年来心脑血管和糖尿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不乏7~8岁,4~5岁糖尿病儿童患者,最小仅出生后9个月,好发年龄9~12岁之间。占总发病率10~1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不合理、生活不规律等原因,未来50年糖尿病是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以下谈谈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防治:

1、强心脏

中医认为心为五脏之首居主导地位,喻为国家的元首,人的精神意识,聪明智慧以及全身血脉均统属于心《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瘘论》:“心主身之血脉”,一个人心脏健康则血脉通畅,聪慧健康。强心健体在人的一生性命攸关,不可一时一刻忽视。

心血管病的形成危害防治及保健品的选择

2、养肺气

中医认为肺主气是生命的本源。人体所有的肺气都统属于肺,肺与天气相通,所以肺的主要功能在呼吸空气维持人体对气的需要。肺气还有???的作用,在人体形成一道藩篱,抵御外邪的侵入。如果肺气亏虚卫外不固人就容易感冒和一些时行疾病《素问·六节脏象论》:“肺者气之本”、《素问·五脏生成》:“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气通于肺”。《灵枢·本藏》:“卫气者,所以温分内,充皮肤、肥?理,可开合者也。”

人体肺脏经过数十年的使用,肺内沉积了大量灰尘和未及时清除的有害物质,由于年龄增长,机体功能减退,抗病力底下,抗体分泌量减少,气管支气管局部免疫力下降;微循环障碍,组织受损,肺泡数量减少,通气量下降,易发老年性肺气肿;痰液等有害物质滞留易致病菌感染,等等。老年人肺部炎症感染病情重、变化快,常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导致死亡。并常并发心脑血管病变危及生命。中医学强调补肺气防感冒与现代医学强调增强人体免疫力防病的思想殊途同归。

三、健脾胃

胎儿离开母体后就要依靠五水谷饮食营养。当食物进入胃后,营养成分经过消化吸收,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以供给人体的生长需要。

脾胃在中医五行学说中属土,喻为管仓库,供应给养的官员。土为万物之母,没有土地植物无从生长,动物无处栖息,也就没有万物《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官”。李中梓《脾为后天之本论》:“后天之本在脾,脾应中宫之土,为万物之母”。

中医治病预测转归的关键在“胃气”二字,“胃气”存则病安,“胃气”去则病危。民间有句话:“人未老胃先老”。说明人到老年脾胃功能减退,消化吸收能力差,容易出现一系列病变。

脾胃衰老的表现是消化液分泌减少,蠕动减缓,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不振,出现腹胀、嗳气、大便不通畅,便秘等,容易引发细菌感染引起急慢性胃肠炎,并易发生器质性病变。

蜂胶能消炎杀菌,清热解毒,对幽门螺旋杆菌、大肠杆菌等(略)糖尿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祖国医学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报道„„ 美容:

【调和阴阳】

宇宙中存在两种基本物质形态,一种是由电子原子分子等粒子结构的实物粒子形态;另一种是不具备粒子属性的“场”,包括引力场、电场、磁场、电磁波、可见光等。生命中存在着两种物质形态。这两种形态分别决定了人体的两种重要构造,实物粒子决定了人体的空间结构,“场”决定了人体的衍生结构。人体的健康状况取决于空间结构和衍生结构的有序平衡运动状态,空间结构改变到一定程度就是现代医学所称“器质性病变”,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也就是说空间结构是可以看得到,摸得到的。而衍生结构的改变实际上是人体电场,磁场的改变,直接影响到人的精神,情绪,心态等的功能表现。

以上现象以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解释就是阴阳概念。阴阳和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古代的思想家们认为宇宙中充满着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力量这就是阴气和阳气。气的聚散,就是阴阳相互推荡;气的升降,就是阴阳相互感召;气的氤氲,就是阴阳相互糅合。二者对立统一,相互依耐,相互制约,不断运动变化衍生万物,并用于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古人认识到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具有统一性,于是得出“天人相应”的观点。

人体的健康就取决于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素问·生气通天伦》:“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祖国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人体阴阳气血失去平衡,或阴盛于内,阳浮于外;或阴虚于内,阳盛于外等,以致出现人体内环境偏寒、偏热、偏湿、偏燥一系列病理变化,使人体细胞处在一个“水深火热”的逆境中。所以要想获得健康,改善细胞生态环境,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是关键。

蜂胶集动植物精华于一身,性味平和,无毒副作用,内含380中有效成分,是天然小药库,蕴含古今千万张治病良方的配伍奥秘,其作用于人体能起到调节阴阳气血平衡,“扶正驱邪”,“标本兼治”,“攘外安内”的功效,符合祖国医学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从而有效改善细胞生态环境,促进人体健康。

上一篇:读飘有感高中下一篇:对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