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专题感情真挚

2024-08-27

高考作文专题感情真挚(共10篇)

1.高考作文专题感情真挚 篇一

一、别丧失被别人欣赏的机会书写规范

书写问题是一个老问题,老调重弹,老调还需重谈。

书写不好,丧失了极其珍贵的第一印象分。卷面与书写是你与阅卷老师(读者)开始思想交流的一个载体,一个开始,如果书写不好,卷面不整洁,怎能要求阅卷者仔细耐心地阅读呢?

书写不好,丧失了极其重要的阅读理解度。书写难以辨认、增删太多、胡乱涂画等现象太多,阅卷者怎能理解到文章思想的精髓?连阅读时理解都是断断续续的,又怎么能够把握、分析文章的亮点?阅读一篇文章从开始阅读到判分时间可能在90秒左右,阅卷者不可能为一篇文章的辨读花去太多的时间。

二、让你的文章像你的青春一样阳光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思想健康是一切文章都必须具有的基本品质。所谓的感情真挚指的是作文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而不是矫情、虚伪、生硬做作,为了写作文而写作文。所谓个性,首先要是健康的、积极的,是能够被人接受和欣赏的,而作文的个性就在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情感和认识,也就是智慧地表达自己的智慧。文章以传达思想者胜。这里的思想关注入的生存与质量,生命本真与生活外相,人文精神和科学思考等,即针对事物能有适合年龄特点、适合时代要求、自由抒发主体情感的认识。古语有云:诗言志,诗缘情,言为心声。作文应传达自己丰富的个性思想,表现自我独特的鲜活情感。

三、公共命题私人化如何做到符合题意?

作文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首先在于立意。任何文章都是指向表达意义的,高考作文作为选拔性考试更需要一个标准,因而我们要把握住这个游戏规则,在立意上符合标准,尽可能深刻、有震撼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所谓符合题意,就是所答为所问,文章的主旨或立意一定要符合所规定的范围和情感、思想的倾向。作文要符合题意,就必须对命题的材料、导引、要求三个组成部分作准确、细致、全面地审理,抓住注意、要求中透露出来的信息。还要仔细琢磨材料和导引中的关键语句,分析要求写什么。 公共命题私人化,即如何对命题进行个性的思考,得出个性的创新的见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结合自己的游历,得到一个个性的独特认识有志者事竟成。

怎么才能做到公共命题私人化呢?

第一,通过类似意味着意味着意味着这样的造句练习,梳理自己对命题的真知灼见。

第二,用新材料、新角度来论证新观点,做到出奇制胜。

第三,朝心灵深处思考,朝人类生存环境、生活质量方向思考。用个性的、探索性的、怀疑的、批判的、否定性的思考,理解生命的真谛与内涵。

★ 高考状元谈高考作文

★ 思想政治课原理教学摭谈

★ 试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激情」

★ [思品论文]谈思想品德课中的情境教学

★ 例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案例选择――以“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教学为例

2.高考作文专题感情真挚 篇二

“文章不是无情物”,议论文也不例外。有人说:记叙文以情动人,议论文以理服人。以理服人就不需要真情实感了吗?显然不是,议论文虽说是诉诸理性,逻辑严谨,但并不排斥感情色彩。相反,情动而后辞发,要想以理服人,必须重视作者与读者之间情感的沟通。我们可以灵活运用以下三种方法,使枯燥的说理变得生动,富有感染力。

技法一:议论有情,根在一个“理”字———多用排比、反问句式,增强语势

情感具有推动力,能推动作者深入分析事实,挖掘道理,充分证明论点;情感具有感染力,能够促进读者披文入理,把握主旨。但是,这种感情必须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所要论述的问题庄重严肃,大道理也是毋庸置疑的,这样说理就充分。语言运用上也要义正词严,就可多用排比句式强化情感。

技法二:议论有情,成在一个“感”字———调动自己情绪,展开联想

写作是一种精神劳动,对所表达的内容无动于衷,搜肠刮肚地凑材料,挤语言,写出来的东西不会情文并茂。所以下笔前要努力张开感觉之网,使自己激动,使自己欲辩,使自己的心态从平静区上升到亢奋区,联想有关的人和事,联系某种具体的社会现实,形成真切的感触。借助情感牵引,努力达到不吐不快的境界。在这样的情境下,可使“议论有情”。

技法三:议论有情,重在一个“融”字———推心置腹,变换人称

议论有情,重在一个“融”字。议论文中的感情色彩不是机械地抒情,不是大发感慨,也不是堆砌华丽辞藻,而是对所论述的事理有着较深切的感受,阐述时发自肺腑,竭尽忠诚,说理中融入热烈的情绪,做到融情于叙事,融情于析理,融情于遣词造句。根据情感需要,也可以运用“第二人称”截取事例,分析论证,形成面对面交流的境界。

相对议论文,记叙文要达到“感情真挚”相对容易,可以采用下面四种方法。

化虚为实显真情。“虚”是抽象的、无形的,“实”是具体的、可感的。“化虚为实显真情”就是把无形的抽象的东西,诸如爱、恨、情、仇等,化为有形的生活小事,或人或物。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可感性。在叙事中做到情事交融、情人交融、情物交融。这样才能让人通过对文字的阅读感受到要表达的情感。

细节描写动人心。优秀的文学作品,甚至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常常因其某一独特而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而令我们过目不忘。在叙事、写人中加入典型的细节描写,就可以做到感情真挚。细节描写,指作品中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方面的描写。可以是一个细小的动作,可以是一个细微的痕迹,可以是一处细小的景物。运用好细节描写可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可深化文章的主题,可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动人的艺术效果。

抒议结合点情理。写人叙事的记叙文,如果能在叙述描写后适当地抒情议论,是一种极好的点染,既可以使细节得到突出,情感得到渲染,又可以使主题得到升华,收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当然,也可以在叙事描写的过程中穿插简洁恰当的抒情和议论。

安排好一条感情线索。要使文章感情真挚而丰富,血肉丰满,使读者不知不觉中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从而受到感染,还需恰当地安排好一条感情线索,写出感情的波澜、感情的发展变化,或由隐而显,或由淡而浓,或一波三折,富于变化。这样才能把感情写实、写足、写活、写透。当然这种方法需要在行文前构思好,适合于写有感情变化的文章。

3.作文要做到感情真挚 篇三

我心中的爸爸是非常伟大的,他非常爱我们。他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我百般的呵护。在他心中,只有我最重要。可以说,爸爸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我。爸爸呀,我最亲爱的爸爸,你深爱着我,我也永远深爱着你。

父亲是怎样爱我的?作者并没有具体地描写出来,没有写出真情实感,很难打动读者。如何表达出真情实感呢?要注意把那些口号式的呼喊写得实实在在,即把无形的父爱化为有形的生活小事,在叙事中让人通过对文字的阅读感受到作者要表达的情。

修改升格

爸爸对我的爱是无微不至的。今天看到窗前临风摇曳的竹,我便又想起了您对我的爱。不能忘记,几回回,您用宽厚的肩膀把我高高地托起,在遍地的花草间奔跑;不能忘记,为了养育我,您在暑天里四处奔走,收酒瓶、收破烂。归来时您已是满身的灰尘,深深的皱纹里藏着辛劳和艰难;不能忘记,深夜我生病时,您不顾一天的劳累,不顾外边风狂雨骤,背着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奔向卫生院;不能忘记,我康复出院时,您喜极而泣的憔悴的面容。爸爸啊,每次看到您,我都抑制不住感激的泪水……

阅读完前后两个语段,我们很容易发现,第二段文字要比第一段文字更感人,感情更真挚,因为它没有空喊口号,而是通过叙事来表现爸爸对我的爱。这样,抽象的情就化为了具体可感的事,做到了融情于事,真挚感人。

4.作文升格之感情真挚 篇四

“感情真挚”是指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人生、生活的发自内心的真实自然的感情,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无病呻吟。“感情真挚”是在“感情真实”的基础上的升华。“感情真挚”就是要求考生在文章中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给人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生硬地附加装饰,更不是虚情假意。“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就是“感情真挚”。

抒情,往往要借助某一具体的事件、景物作为“凭借物”,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一句,虽不着一个“情”字,然而情采毕出;辛弃疾“落日楼头,断鸿声里”一句,虽未言一个“愁”字,然而谁不知词人满腹的“愁”滋味呢?李、辛二词何以取得如此突出的效果?一是情感使然,是情感的魅力所致;二是其情感抒发都有恰当的“承载物”。大凡文章者,或借事,则要选准事;或借景,则须找定景;而说理文,议论是龙身,论点为龙眼,抒情是灵魂,其立足点在于一个“理”字。

一、借叙事来抒情

借叙事抒情,叙事是手段,不必追求事件的完整过程,而要把浓郁的情感融于叙述之中。要选择生动感人的细节作为情感的凝聚点,着力用情。比如贾平凹的《哭姨娘》,回忆了姨娘与自己的一段患难生活:

记得那年春上,奶奶生日,家里又揭不开锅了,你从外边借回一元钱,买了三斤豆腐。豆腐做好了,你一筷子夹给奶奶,一筷子夹给我,我让你吃,你说你嫌豆腐有一股豆味儿,反胃。姨娘,我那时真傻,还以为是真的,就三口两口扒吃了豆腐,后来在厨房里,却见你吞着野菜吃,我才知道你是哄了我。我后悔地哭起来,你却笑了,说我懂事,让我以后长大有钱了,再给你买多多的豆腐吃。可到现在,我一块豆腐也还未给你买了吃,你却死了。作者叙述了“文革”年代乡村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看来很平常,叙事中似乎不露声色,但却倾注了深情。

二、借细节来显情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至微”,就是指那些显示人情的美、人性的美,具有永久的艺术价值的细节。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产生“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效果。如《范进中举》中范进听到中举后疯的细节,就真实地展现了科举制度给读书人造成的毒害。孙犁《荷花淀》中水生嫂听说水生要去大部队手指被划破的细节,十分真实地将水生嫂内心的波澜展现得淋漓尽致,正是有了这些感人的细节,文章才产生一种感动人心的力量,也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学生作文中若能突出一两个感人的细节,必能赢得老师青睐。如下面这篇高考满分作文:

20世纪80年代初,一个江南小镇。

婴儿哇哇的哭声在清冷的午夜听起来特别的凄惨。

木门“吱——”地开了,一个男人探出头来,看见了脚旁的婴儿。他眉头一皱,呆了几分钟,然后,下定决心似的,“嘭”地关上了门。

屋里的灯亮了,女人支着身子坐了起来,小声地询问:

“怎么了?”

“门口有个娃娃„„” “娃娃?”

她迅速地披上衣服走出门去。再进来时,那婴儿已在她手中抱着。“你咋把她抱进来了,呵!还是个女娃。”

“外面天冷,娃娃会凉着。” “抱了咱就得养她啊!”男人有些不情愿。

女人沉默。她不是不知道家里穷,何况女孩又“不中用”,她矛盾着,并不出声,只低头逗着孩子,孩子咯咯地笑了。女人抬起头:“咱养她,行不?”

“咱家没钱,你又不是不知道!”男人烦躁地握着双手。

“没钱就可以让娃娃死掉?”女人激动起来。

一个“死”字令男人震撼了。好一会儿,他才喃喃地说:“看这娃挺乖巧,我也心疼,可咱拿什么养她?我也知道这是条人命,可这年头,哪都有人扔娃娃,咱总不能都抱了来吧!咱连自己也喂不饱呢。”

“我不管,总之这娃儿碰了我,我就要养她!”

女人反常地坚持。

男人叹了口气,从女人手里接过婴儿,摸摸她红红的脸蛋,又叹了口气。

“算了,养就养,最多咱再苦点,反正也苦惯了。怎么说这是一条命啊。只是这娃跟了我们,苦了她了。”

女人放下心来。笑了。

长夜就这样过去„„

那个女娃儿,就是我。我已经不在乎亲生父母是谁,养父母以他们心灵的选择赐予了我生命,他们就是我的爸爸妈妈。我爱他们,他们是我一生一世的爹娘!

文章用准确、洗练的文字和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惟妙惟肖地展示了人物心灵深处的矛盾与抉择,表现了这对贫困夫妇质朴慈善的人格精神。女人的形象尤其突出,她迅速披衣走出门外,抱着孩子进屋的细节动作,“娃娃?”“没钱就可以让娃娃死掉?”的话语,让读者窥见了她救助弃婴的急切心情和热诚慈爱的美好心灵,感情真挚。

三、借写景来抒情

情感是流淌在文章中的血液,“情”要隐,隐到不直说别人也能感觉到。借写景抒情,关键是选择善于引发真情的景物。如2010年江苏满分作文《绿色生活》开头片段:

每每烦躁不安时,低头不语,我就能想起那座桥,那桥下的流水,那流水里融进的我儿时的欢笑„„

初春,正所谓“乍暖还寒”时候,我们便会溜出家门,不理会屋后未化的雪与缸里飘着的块块冰碴子,我们眼里,只有破冻的潺潺流水与水面上不怕冷的野鸭子。嬉笑着,追逐着,疯玩在河边油油的麦田里。有时,牵着心爱的风筝与那顽皮的狗跑啊,跑啊,全然不理会功课的烦恼,更不曾因全球变暖而担忧,心里只漾着笑,如同河面只漾着野鸭子的叫声那般。

待春暖花开已成了夜里的梦,我们几个孩子便相伴漫

步在河岸,希望看到有人下河游泳。有人游泳就表明夏天

来了。我们从不拘泥于日历表的规定。直到夏天真的走近,却仍未见有人下河时,我们捺不住了,相约脱了衣服,喊

着“一、二、三,跳”,可嘴里喊着,身子却往后缩。谁

缩得厉害就把谁扔下河里,那进去的扎一个猛子,再探出 头来,“不冷,不冷!”又在不经意间抓把泥巴扔在另几 个人身上。无奈,只好咬着牙,学就义的烈士那般,奋勇

地钻进水里,进了水,才发现河水真的已经暖了„„

回到童真岁月,回到小河和我共同的生活,这是当今我们共同的梦想,但是无论我们怎样描摹美好的童年,那“绿色生活”不再的惆怅是我们无法否认的事实。童真回忆,充满温情与欢笑,“绿”意盎然。

四、用意象来传递真情

一篇文章的感人部分,往往存在着投射了作者深情的事物,例如一个眼神、一根白发、一丝皱纹、一个转身、一滴泪、一抹笑,在它们身上集中体现着作者的感情最纯粹的部分,它们就是文章表情达意的焦点。把握好这些事物,文章的动情点就被凸显出来,情感更加集中、厚重,读者领悟得也更透彻。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细节,紧紧抓住他们进行描摹就能够起到感情真挚、细节动人的写作效果。如《英雄泪》:

太子的身影已在远方消逝成一个小白点,易水的澎湃涛声还依稀可辨,毫无暖意的寒风吹着车上的旗子,车辕因为车子的起伏而吱吱作响,我看了一眼舞阳,他也在望着易水的方向。高渐离的筑声又在心头响起,我的豪气复在胸间奔涌。

如果我的膝沾着秦国的土,那么我是在对浑厚下跪;如果我的背挡着楚国的歌,那么我是在为激昂停留;我的呼吸有齐鲁风的节奏,我的胸怀有吴越水的温柔;我从风萧萧的燕国离别,走向苍茫茫的秦国的险途,我此行必死。嬴政,你的死期已到!我将以你的人头来洗刷太子的耻辱,以你的人心来告慰樊将军的英灵,以你的鲜血来偿还天下苍生的血债。嬴政,受死吧!

马车驶出燕国边境,驶过满是荒烟蔓草的旷野,驶过高峻险恶的大山,驶进人烟密集的城镇,驶进物资阜盛的城郭。离秦国越来越近,我的心越抽越紧,心中的怒火也越聚越多。

路旁时常有饿死的人的尸首,小村中常见兵士劫掠放火后的浓烟,瘦弱疲惫的农人挣扎着在田间劳作,寒风从颓坏的墙缝吹进贫寒的人家,吹在身无完衣的百姓身上。战火、杀戮带来了无边的灾难。

我买通了秦王的宠臣,秦王要在三天后召见我,我要在这个夜晚对皇宫作最后的探查。我走进嬴政的书房,竹简堆满了桌子,桌上摊开着一束竹简,墨迹还未全干,我借手中的火读了那文字,却是秦王新写的文书,我并未想到,这竹简竟会改变我的行动。

回来后我两天两夜未睡,思考着竹简上的文字,那些张扬着野心却也满是雄心的文字。我的心被撕扯着:百姓的苦痛是因为战争,假若秦统一天下哪还会有战争?秦的国力乃诸侯之最强,六国自是无力与之争锋,杀了秦王于天下苍生何益?太子的个人恩怨与天下生灵的命运哪一个更重要?我是太子的人,应该如何选择?两天煎熬后,我的心一痛,终于有了选择。

图穷匕见,我用匕首去刺秦王,却给了他逃跑的机会;环柱而走,我有九次机会,却让他能拔剑伤我;倚柱而骂,我要保持太子的尊严。侍臣杀我时,我想起了天下苍生,他们没有看见我眼角的那颗英雄泪。

本文浓缩了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通过壮士的内心独白,凸显决斗前心灵的痛苦挣扎和艰难抉择,情感真挚。荆轲最终放弃刺秦,甘愿捐躯:“我想起了天下苍生,他们没有看见我眼角的那颗英雄泪。”这样的结局,与张艺谋大片《英雄》的架构不谋而合。文章既不违背史实主线,又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荆轲心系天下苍生的胸怀,不禁让人拍案叫绝。

一、技法专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做题。

亲情,顾名思义,就是亲人的情义。人,作为社会的人,首先并经常接触的是养育自己的生身父母,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正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谱写着我们的多彩人生,维系着这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在这方面你一定有许多切身感受、动人的故事,也一定有许多深刻的体验、独到的见解。

请以“亲情”为话题写一记叙片断,注意运用细节表现真实,不少于200字。可以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我的片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不行,今天一定要等到他们回来。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挣钱,是为了我,可是我不愿他们如此劳累。

我愿意过得更艰苦些,毕竟我还有很长的明天。

门外的楼梯隐约传来了一丝丝响动,那么轻、那么微弱、缓慢,那声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门口,颓然停下。

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听到一丝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一个物体慢慢地插入锁孔,又是一声轻轻的转动声。门,悄然打开了,“轻点,孩子睡着了”,这是母亲的声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

没有声音,我却能感受得到,那个轻轻的脚步,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又踹了被子!”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 自始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什么很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头。

品评:由于形象地再现了父母“踮起脚尖”上楼、开门、盖被时静悄悄的动作细节,因而生动地表现了父母对子女伟大的爱。这样的生活细节虽然朴实,却往往蕴涵着父母的深情。从自己熟悉或亲身感受的生活中选材,是不少考场作文打动阅卷老师常用的手法,值得考生借鉴。

2.进入高三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冬天,都有自己的苦闷

彷徨,请以“在飘雪的季节守候花开”为题目,运用本讲所学的方法,写一段表现自己高三心情的作文片断,不少于200字。

我的片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容若的一阕词,在飘雪的季节里散开,六角晶莹,带着他孤独的心,在飘散中,守候温暖,等候花开。守候花开。花开是画,花落是诗。

守候花开。花开花落两由之,闲庭信步,一卷在手,偶尔抬头,仰望云聚云散,雪漫远山,等待,历练,涅槃,我们守候心中的理想与信念!

飘雪。雪,纷纷扬扬,遮天蔽地,冷透了心,凝成了霜。飘雪。雪,挥挥洒洒,心灵在飘飞中找寻方向。永不言败,守候花开。看,花开了。听,心在歌唱。

看,所有的梦想在开花。听,年轻的歌声多嘹亮

一念一清净,心如莲花开,却又恍惚不知何去何从。

仿佛一场雾,散了,于是阳光又照进我心灵,温暖又催开了我的花儿。

也许早已有点累,也许心早已疼痛不堪,但我们要坚持,历练,涅槃,相信自己,理想之花定能翩然而开。

撒花红万千,舞花蕊翩翩,馨香满天„„

记住,在飘雪的季节里,努力守候„„

品评:本示例主要借意象借写景来抒情,表现了在凄冷艰苦的季节里守候美丽、花开、希望的真挚感情和执著信念。

二、模拟考场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等待是一种信念,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追求,是一种选择。是呀,大自然的冬去春来、花开花谢、潮涨潮落,我们需要等待;人生的成长,机会的把握,形势的好转„„我们都需要等待。请以“我的心在等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③不要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试题价值] 高中生现在面临的不仅仅是学业,还要准备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而处世态度、价值观、人生观也需要在高中时代就开始确立,所以在高考作文中出现这样的“等待”的题目也是很有可能的。

[思路点拨] 因题目是命题作文,也就不必在拟题上下工夫。根据题目,文眼是“等待”,本文写作的重点就是关于等待的内容。从“我的心”来看,文章应该写的是“我”的心理活动,即文中要写“我”的心情,当然,这个“我”可以是作者自己,也可以是文中的主人公,只有这样,才能拓展思路,才能扩大视野,丰富选材。至于“在”字则是强调要写正在延续的状态。简而言之,“我的心在等待”就是要写我在等待某事出现的情形或对某事的态度。它更适宜写记叙类的文章,当然也可以写议论类的文章。

从立意上来说,可以这样立意:等待是幸福的,因为有希望在前头;等待需要耐心;等待需要先做好准备;消极的等待不会有结果;等待不一定成功,但没有等待一定不能成功;等待合适的时机;等待是为了更好地行动;与其等待,不如主动出击;等待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态度;等待有时也是渡过难关的选择;等待中会有机会出现;等待会使人冷静,会孕育新的生机;当我们别无他法改变现实时,等待是一种最好的准备„„

[参考例文] 我的心在等待

冬去春又来,树叶悄悄地给大地换上了绿油油的春装,温煦的和风吹过,树叶在枝头飘拂,它们是那样的悠闲,那样的安静,那样的坦然。因为它们知道,经过一冬的等待,它们的生命又将焕发出更大的活力,自然也能换来更令人神往的明天。

我,一个很有可能跨入理想学府的学生,面对着春去春来,我曾经的等待,在我争分夺秒的努力后,相信会有收获的季节。孩提时,我等待着背上书包时候的到来;少年了,我等待长大;要走出校园了,我等待成功;成年后,我等待爱情。一路走来,我知道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我有耐心等待,因为等待里,我能实现自己的愿景。

等待中,我们需要勇气。考砸了,我们需要等待,因为那已经过去,你有再多的怨气,再多的后悔,再多的不甘心,都于事无补。我们这时要的是等待,等待下一次的考试,等待下一次证明自己。失业了,我们需要等待,因为不管是因为自己技不如人,还是你和别人一样遭遇裁员,都说明你遭遇了失败,既然我还有缺陷,我就应该等待,在等待中不断充实自己,以后机会来临,就能凭借自己在等待中锻炼的能力和毅力,立于不败之地。失恋了,失去亲人了,失去了最为宝贵的东西„„这一切的不顺心、不如意,当它们来临时,我们都需要有等待的勇气,时间会冲淡一切,它也会证明一切,它也会给你一切。如果你头脑发热,不冷静,不理智,“冲动是魔鬼”,那时雪上加霜,越来越糟,你再来后悔就得不偿失。

有人说,等待就是“我第一百次摔倒,第一百零一次爬起来”期间的养精蓄锐。其实等待的过程就是努力的过程。成功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等待中,我们完全应该去努力,机会只钟情那些奋斗的勇士。成功是等待的结果,也是奋斗的结果。等待也是一种享受。等待中,你会饱尝人生的酸甜苦辣,也会让你知道彩虹之前的是风雨。我们失败了会有等待,其实,我们成功后也有等待,等待下一次的成功。这样,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有等待。

尽管“时不我待”,但有时忙碌的结果也许会因心浮气躁而只能收获水中月,镜中花。选择等待吧,它能让我们更成熟,它会让我们更坚强,也会让我们更富足。

现今,我们的祖国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果说,雪灾、地震、手足口病是自然灾害,面对它们造成的巨大的损失,我们能心平气和地等待的话,那么,面对大量返乡的民工,大量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还有因其他原因造成的不如意,我们都有必要去等待,因为中国的发展,让我们有信心去等待,去期待。

我的心在等待,我知道,等待中,有我的信念,是我的一种态度;有我的追求,也是我的一种选择。

5.感情真挚的情书 篇五

你知道吗?

虽然我知道,对现在来说也许还太早了,虽然我知道,等待的日子也许是很无奈的,但是我相信:我一定会苦尽甘来的,我不管以后与你的路有多长,我都不会放弃的,我相信我会和你走完的,我也不怕以后与你的路有多么艰难,我相信再多的困难我都能够克服,哪怕你给我的结果只是一片空白,我都会永远的等待,我会用心期待着,能够和你在一起跳跃日子的来临,我不管未来的日子如何,是悲伤还是快乐,我都希望能和你共度真爱生命每一刻。 我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希望你不要说我罗嗦就好。 因为:有一种感觉在告诉我,我心中她已走进了我的眼眸了,我总是会把你想象成一个多彩的女孩,你的笑容是会让我想起那雨后的彩虹,你会让我感觉到阳光的明媚和色彩的斑斓的,因为那是我曾经最憧憬的梦幻,因为也许那就是我梦中最最温柔的部分了。 所以:我不想就此放弃,我这发自肺腑积蓄了这么久的真实火热的情感,因此我希望能用我这颗赤诚的心去等待,希望能用我的真诚去打动上苍,让他可怜我,让他把你给我,也许我说过了太多复重的语言,我害怕最后往往成为最难实现的预言,所以我对你的爱只能透过无声的表情,来等待着和你相见然后再相恋的日子到来!

我相信!只要你不拒绝自己有爱的一天,那有一天你就会了解,我的爱是要有你才完美的!最后请你记住:不论你在什么时候,不管您在什么地方,总会有一个人会想念着你!不管你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发生些什么事情,你就是失去就整个世界,你也不要害怕,因为,你有我的爱!现在我最想告诉你的是:我现在爱你,将来爱你!永远爱您!我会因为我的爱,永远的等待你的来临!

XXX

6.亲情是人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 篇六

“以小”是为了“见大”。“小”既是具体的事例,又是典型的事例。“大”是文章的主题。以小见大就是以个别反映一般,以一些细小的具体的事例来反映一个重大的主题。其特征是从细小的形象和故事里,能写出具有深邃隽永的意义,发挥思想教育作用,反映一个重大主题的文章。然而,生活中,轰轰烈烈的大事是少有的,而环绕我们的是凡平小事。但我们却能从凡人小事中发现“亮点”,悟出道理,揭示主题。把“以小见大”引入写人技巧之中,有助于我们能从凡人小事中发现人物的“亮点”,激发作者用真情实感写人,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使得感情表达得深厚,细腻,感人。更能通过看是平凡却不平凡的小事中突出人物性格,从而揭示意想不到的主题,让主题达到深化的效果。

其实,小题材与大主题乃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小”是现象,“大”是本质。小题材是为表现大主题服务的,而大主题也需要通过小题材来表现。二者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因此,在写作中,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小题材反映大主题。

“以小见大”构思法的特点是紧凑集中,内涵深刻,它适用于散文、记叙文、小说等文体。方法也很多,有托物言志,例如:《行道树》《爱莲说》;有以物喻人,例如:《荔枝蜜》《海燕》;有借事寓理,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挖荠菜》„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聚焦凡人小事”“观察自然景象”“捕捉细小情节”等来关注社会、感悟人生、诉说真情,从而做到以“小”见“大”。

立意的高低,往往决定着中学生作文的成败。立意高的文章,能够以尺水见波澜,反映社会生活,能让人感觉到时代发展的步伐。但在我们同学的实际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都是一些平凡的人和事,犹如和风,犹如细雨,犹如闲云,犹如轻烟,要用小弦拉出高调是何等困难!

亲情是在我饥肠辘辘时母亲端上的一碗蛋炒饭,亲情是在我犯错时父亲愤怒举起又轻轻落下的手掌,亲情是在父母疲惫时我双手奉上的一盏清心的茶„„希望大家用心去感悟亲情、体会真爱。并请大家课后把你的故事写下来。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应能大概明白“以小见大”这一写作手法的可以怎样去运用了。

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使我们的文章更好地做到“以小见大”呢?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细心观察生活,合理筛选材料。②写有价值的“生活小事”。③联系实际,挖掘材料的闪光点。④重视细节描写,于细微处见精神。⑤选择思维方式。

⑥放开眼量,提升到时代高度。⑦合理想象联想、提升材料层次。【考试要点】

1、文章所表现的重大主题,小处选材;大型题材,小处着墨;材料众多,选取典型;小处着眼,细节描写等等都能体现“以小见大”。

2、以小见大是写作技巧的一大亮点。

3、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的小事,往往能发现令人意想不到的“亮点”。

4、凡人小事中发现“亮点”,悟出道理,揭示主题。【范文例说】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作家克里滕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子女们在享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薪水。其实,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珍爱无声

高山,在无声中诉说威峻。蓝天,在无声中袒露旷远。江河,在无声中书写恢宏。

人,亦在无声中笑看人间的月圆花瘦,把持心灵的阴晴曲直,掂量生命的跌宕浮沉,送走时光的斗转星移。

在同时,沉淀下了无声的真情,值得珍惜。

依稀记得小时候淘气顽皮的我爱在妈妈怀里撒娇,从来不愿看父亲不苟言笑、深沉无言的脸。母亲的溺爱娇惯了我,让我无法习惯在父爱面前的拘束地享受。更难谈“珍惜”。

父亲对我有太多的“不许”。“不许看电视,不许画漫画,不许看课外书,不许与同学长时间通电话,不许去同学家玩„„ ”

于是,在初三的上半学期,我要求住校。在强烈的要求下,母亲答应了。父亲无言,默默地抽着烟。在那个星期天,母亲为我收拾东西,我兴奋地跳来跳去,却在门口看见父亲静静地翻我的画册,轻薄的烟圈里,我看见父亲不同往常的慈祥的目光„„.住校的一个周末,我打电话回家。是父亲接的,像和陌生人说话一样,拘谨地与父亲敷衍了几句。他知道我醉翁之意不在酒,很快让妈妈接。

一个傍晚,父亲到宿舍看我,我接过妈妈让父亲带给我的衣服还有“三勒浆”。在阳台上目送父亲归去的时候,我发现父亲胖胖的身躯,变得有些弯驼。如血的斜阳投在他寂寞的身影,拉长,拉长。

晚上我打电话给妈妈,谢谢她的“三勒浆”。妈妈却是全然不知情。是爸爸买的。

默默抽烟的,翻我画册的,常常“不许”我的,为我送“三勒浆”的,与我拘谨通话的。

那个父亲,在无声中倾注了我那么多的不解,那么多的爱。我一直不懂的,现在,我想我是懂的,我想用有声的方式来换取父亲无声的微笑。我幻想当用优异的成绩给父亲时,父亲表面的不语,内心的喜悦。这种珍惜的方式。

我懂了,真爱无声。

我知道,要无声珍惜。

【技法津点】

1、小处选材。重大的主题通过平常小事中体现。选材唯其“小”,才便于精雕细刻,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再现生活的本来面目,也才能更深入挖掘,从而把主题表现得较为充分。从材料的意思是让我们珍惜身边曾经对我们付出爱的人。许多考生都选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也可以选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材料。既可以把父母亲人对自己的爱护描述出来,也可以把老师朋友的关怀展现出来,从而表达自己的珍爱之情。在《珍爱无声》中,作者选取了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父亲对我有太多的“不许”,父亲来宿舍看“我”„„这些小事并没有直接把“父爱”写出来,可却把那厚实凝重的父爱在字里行间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表达自己的珍爱之情。

2、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的细节进行具体生动,细致逼真的描绘。细节虽小,它的作用不小。它既可以刻画人物性格,又可以深化作品主题。

细节描写能把人物描绘得惟妙惟肖,突出人物性格,便有以小见大的效果。然而,真实的,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须来自作者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深刻的分析和独立的思考。《珍爱无声》中对父亲的几处细节描写,如“默默地抽着烟”“静静地翻着我的相册”“ 父亲胖胖的身躯,变得有些弯驼。如血的斜阳投在他寂寞的身影,拉长,拉长。”„„使父亲的一颗挚爱孩子的灼热的心跃然纸上,同时体现作者也希望珍惜这份爱。

7.感情真挚 动人心扉 篇七

一、叙述含情

在记叙一件事情的时候,要让感情融入其中,也就是要带着感情去叙事,而不只是客观平实、毫无感情地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写人的时候,要在描写中流露出自己对所写人物的好恶、褒贬;叙事的时候,要在记叙中表现出自己对所叙事件的态度、看法。我们看一篇例文《踮起脚尖》的片段:

门外的楼梯间隐约传来了一丝丝响动,那么轻,那么微弱、缓慢,那声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门口,颓然停下。

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听到一丝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一个物体慢慢插入锁孔,又是一声轻轻的转动声。门,悄然打开了。“轻点儿,孩子睡着了。”这是母亲的声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

没有声音,我却能感受到。那轻轻的脚步,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又踹被子了!”

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盖在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

自始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什么很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头。

这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记叙文。开篇描写了深夜时分“我”独自在家难以入眠的心理状态——“怕”,让读者隐约感觉到作者对父母的不满和抱怨。然后写辛苦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回家时轻轻地上楼,轻轻地开门,母亲又踮起脚尖轻轻地来到“我”的床边,“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盖在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在这里,作者并没有写出一个抒情或议论的句子,但在字里行间充溢着父母对“我”无微不至的体贴关爱之情,而“我”对父母的无限感激之情也在行文之中表达了出来。由于作者在叙述的时候饱含深情,所以,这样的文章即使没有多么华美的词藻,看起来只是平实地讲述事情,却能够让读者深深感动。

要在写人、叙事中传达感情,就要注意选材的典型。这需要我们有一颗善感的心灵,做生活的有心人,对生活多加关注、思考、感悟,特别要留意观察生活中的闪光点、动情点,善于抓拍生活中容易激起人们情感涟漪的精彩瞬间。在现实生活中亲身经历过的,或者听到的,在阅读中遇到的,从媒体上看到的,只要对你的思想、感情有了触动,对你的感悟、认识有了启发,都要随时把它们作为写作的素材记下来。只有自己先被感动了,才有可能拿来感动别人。当然,这并不是说材料越“大”越典型,很多情况下,生活中发生的小事情一样动人心扉。所以,选材不论“大小”,只求典型。就像上面那篇例文中,作者记叙的也仅仅是生活小事,但因为材料的典型,再加上作者的动情叙述,读者很自然地被深深感染。

二、细节蕴情

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进行的细致具体而又生动形象的描写。很多时候,它虽然只是写了一个瞬间、一个局部,甚至是一个点、一个不易觉察的细枝末节,却能最传神地突出人物的性格,最真实地折射生活的状况,最真切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它是文章的血肉,也是行文中最富有表现力的精彩之处。优秀的文章,无论是刻画人物性格,还是叙述故事情节,抑或描绘典型环境,都离不开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有篇优秀文章《忧与爱》,其中多处细节描写,真切地表现了母亲对女儿的担忧和关爱:

她坐在沙发上,手中的遥控器不断地切换着频道,她的呼吸无法平和。

她急促地看着窗外黑色的夜幕……

她扔下手中的遥控器,快步走了出去。

她已顾不上女儿高兴不高兴了,拿起手机,正要拨号,突然……

她的眉头皱了起来……

她左手捂着胸口,声音很是颤抖。

她没有继续问,头低了下来。

这篇文章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表现了女儿的成长时时牵动着母亲的神经。女儿夜深未归,母亲魂不守舍;怀疑女儿结交男友,母亲焦虑纠结,以致难以入眠。精彩的细节描写,传达出了母亲对女儿的关切之情。

细节描写就好像影视艺术中的特写镜头,可以集中展现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细致入微的精雕细刻,使千姿百态的诸色人等在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传达出人物的神韵。写人、叙事类文章之所以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得益于生动的细节描写。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够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效果。很多时候,我们要表情达意,不一定非要浓墨重彩、铺排渲染,也不必连用叹号、问号去惊呼慨叹。相反,如果采用细腻轻巧的笔触,把整个心力都倾注在那些看似细枝末节的生活小事或人物动作的描述上,反而更能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所在。

细节描写的前提是细致观察事物。我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做非常细致的观察。同时,在进行细节描写中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带着情感去观察、描摹。

三、修辞传情

修辞就是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修饰文章词句,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生动,使形象更加鲜明。除此之外,修辞也是传达感情的重要手段,恰当地运用修辞也能彰显感情。比如:排比可以加重语势,强化情感,作者往往借助排比酣畅淋漓地抒发感情;比喻和比拟都能凸显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其间蕴含着作者的好恶态度;夸张可以更加鲜明地突出事物的特点、作用、程度等本质属性,表现作者强烈的感情倾向。而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往往将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这样就可以收到多重表达效果。

我们看一篇题为《心灵的选择》的例文片段:

nlc202309091100

顽石在与心灵的撞击后选择了高山,因为它相信——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峨;小草在与心灵的斗争后选择了大地,因为它相信——大地无声,自是一种广博;白云在心灵深处选择了蓝天,因为它相信——蓝天无语,自是一种开阔;浪花在潮起潮落后,在其心灵深处选择了大海,因为它相信——大海无声,自是一种深邃。凡此种种,雕塑了大自然的美,因为那是心灵的呐喊。

心灵的选择是痛苦的,因为那如茧抽丝的感觉非同小可,一如心灵深处有把利刃,催促着你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爬行,纵然满身是血也全然不顾;心灵的选择又是快乐的,因为在心灵撞击的一刹那,你被真善美感动着,你被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感化着,你更是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心灵的呐喊。

贝多芬失聪后,在心灵的搏斗与撞击下,选择了《第九交响曲》;凡高在穷困潦倒后,在心灵的挣扎与痛苦下,选择了《向日葵》……于是我们向着蓝天,对着大海一吐心中所想:

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成熟,但我们自信,因为那是我们心灵深处永恒的选择!

这篇文章的亮点很多,只从修辞的角度去欣赏,就可以让我们获得极强的审美快感。首先,句式上的整散结合使行文参差错落,节奏和谐,气势贯通,流畅自然,不呆板,不粘滞,也不散乱。而长短句的交错运用也使文章生动活泼,挥洒自如,酣畅明快。其次,排比、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格的综合运用,更为文章锦上添花,彰显了出众的文采,使行文精彩纷呈,让人读过之后如饮醇露,顿觉齿颊生香。

要让文章出彩,平时就要有意识地锤炼语言,而锤炼语言的关键在于修辞,就是要有意识地对语言进行加工、修饰。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两点:

1.不同句式的综合运用。汉语的句式丰富多彩,有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常式句和变式句、感叹句和疑问句、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等。不同的句式各有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表意功能。我们在写作时,如果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变换和选用句式,就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2.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句式一样,汉语的修辞方法很多,不同的修辞格同样具有不同的表达效果。比喻可以使行文生动形象,比拟可以使表达富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排比能够增强语言的气势和张力,夸张能够揭示本质并能凸显感情态度,对偶可以诗化语言,反复可以突出并强调感情的抒发,设问意在引人注意和思考,反问意在加重语气。这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是我们必须熟悉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的。恰当运用修辞手法,能使文章引人联想、想象和思考,使内容表达更鲜明形象、生动有力。如果滥用、误用,就会使文章显得矫情、牵强,乃至“以辞害意”。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同时还要激活发散思维,找出事物之间的相似、相同与相关的地方,再选用恰当的修辞把两个或更多的事物联系起来,真正让修辞更好地服务于内容的表达和感情的抒发。

四、景物带情

自然景物是客观存在的,它本身不会像人一样带有喜怒哀乐等情感,而写景之人则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所以在看待这些景物时,就会带有各自不同的主观情感,所以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的时候,总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入到景物描写之中。作者写景,其实不是为了单纯地描写景物,往往是要借此抒发自己的主观感情,这自然就使客观景物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写景不应该是自然主义的纯客观的描绘,而要使“物皆著我之色彩”,在所写的景物中要渗透作者的感情,让人读后产生共鸣,获得强烈的审美愉悦。

比如优秀作文《蜕变》中有三处景物描写,分别寄托了不同的感情。开篇便描写景物:“榆树开满了洁白的花,那一刹,时间都好像停止了,只有微风掠过,吹起的朵朵小白花在空中旋转着飘落在绿草地上,还有那个人的身上。”这里用美好的景物烘托了女孩儿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也流露了作者对她终于走出人生阴影的欣慰之情。中间又有一处景物描写:“金日悬空,蝉虫发出一声声刺耳的尖叫声,混着日光,仿佛是要穿破大树上的嫩叶,但最后它们也没有成功 。”作者用景物描写烘托出女孩儿受伤后失去双手的悲伤,也流露出了作者对她的同情。第三处景物描写是:“ 这天,阳光铺满大地,一颗接一颗的幼苗从湿润的泥土中钻出新奇的脑袋,面对这磅礴的世界,迎头微微地轻轻摇曳,享受着一天之中最舒适的时光。”这里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女孩儿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不幸命运实现人生蜕变的精神的由衷赞美之情。

借景抒情情更浓。但在描写景物时特别要注意:

1.景物描写要契合情感抒发。由于人的思想、情感是经常变化的,心情不同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也就会随之改变,所以在借景抒情时,对景物要有所选择,选择那些能够表现特定感情的景物去写。比如,表达失落、惆怅之情,最好借斜阳流水、衰草落叶、梧桐细雨等自然景物加以烘托;表达喜悦、激动之情,最好借蓝天丽日、红桃绿柳、彩蝶飞鸟等自然景物进行渲染。景物与情感一致,二者才能水乳般交融起来。

2.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自然景物也有其各自的特点,抓住景物的某一特点,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细细描写,突出景物的状、色、味以及景物之间的联系,才能表现出景物的独特性,也才能更好地借助景物描写传达出作者彼时彼地的感情。

3.要善于联想和想象。确切地说,写作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写景尤要张开联想和想象的双翼,调用各种修辞方法和表现技巧,以求更加准确、传神地描写出景物的特性,从而也让感情的抒发更真切可信。

“文贵情真”,没有感情的文章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无病呻吟、装腔作势、矫情造作,都是作文大忌。但有了感情而不能巧妙地表达出来,也是枉然。所以,我们要掌握一些抒发感情的技巧,让我们真挚热烈的感情借助灵动的文字感染读者吧。

(作者单位:河南省方城县一中)

8.真挚的学生毕业感言专题 篇八

毕业感言如何打动人,真挚是必不可少的,请看应届毕业生推荐的真挚学生毕业感言

有努力,有坚持。看着徐默涵每日的坚持,那种旺盛的精神状态,就好像回到了曾经的坚守,不知是什么,让人的心微微痛了一下。看着她挤着自己的时间,恨不得长出四双手去挣钱还债,我被深深的折服,这难道就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人穷志不穷?”拗劲让她总是那么优秀,让很多人佩服,那时的她诠释着光阴的概念,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后来失忆的她辞去了工作,温顺了生活,混沌的没有半点生气,现实的温养使她快要失去了勇气。看着曾经的谭冰在学车中还是在读书,她退缩了,甚至没有了面对他的勇气,她的生活充满了泪水,曾几何时,在那辛苦的岁月中,谭冰的一句“真高兴在这个大学中有人和我一起坚守”让他们成为了知己。可是后来的徐默涵虚幻的快只剩下影子。她的内心挣扎、害怕,她害怕在这个影子之下,失去了自我。可是她就是她,就算脆弱也依然相信友谊的真挚,爱情的美好,人心的善良,未来的光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此的人,让人感动。

有友情,也有爱情。徐默涵那有些尖锐和敏感的个性,让她守护着自己的自尊,不容半点践踏,她总在独立独行,可是,还有美曦,那个善良幽默的女孩,她化解着摩擦,鼓励着徐默涵。在她知道自己喜欢的人喜欢徐默涵时,依然用她的大度呵护着她来之不易的友情,她说“不论谭斌选择的是谁,我们都是一辈子的好朋友”,坚信阳光的态度是如此的动人。她就是这么一个守护着友情坚持而不动摇的人。她说“谭冰,我特崇拜你,就算以后咱们老的没牙了,我还是崇拜你,咱可说好了,咱们是一辈子的朋友。”她可以把那份爱恋一直藏在心里,用刘美曦的方式爱着谭冰。她打心中对谭冰的坚信,不论他失忆还是得意从未改变,如此的至情至性,怎能不唏嘘感慨!

9.高考作文专题感情真挚 篇九

今天(6月7日)是高考第一天,广东省共有33.6万考生参加了高考,是历年来考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其中广州市考生为3.8万人。

记者在广州一考场看到,尽管受非典的影响,但由于各相关部门和学校为高考所做的准备工作充分细致,考生们心态平和,秩序井然。上午第一科语文考完后,不少考生面带微笑轻松地步出考场。

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一向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的语文作文题目延续上年的类型,依然是话题作文。

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宋国有一富商,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冲倒了,他的儿子说:“不修好,就会有人来偷窃。”邻居的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商家的东西被偷不少。富商称赞儿子聪明,反而怀疑东西是邻居偷的。

这是韩非子的一个寓言,直至今日仍有类似的故事,或与之情况不同甚至相反的故事。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人的感情的亲疏与认识事物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有什么关系呢?

请以《感情亲疏和认识事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0.以真挚的感情打动人 篇十

不要轻易说“不”,铸就的是一个民族的不屈斗魂!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泱泱长史,中华子女一路走来,历经多少磨难,然而困难是弱者的路障,却是强者的磨刀石。华夏子孙在一切磨难面前,从不轻易说“不”。零三非典,我们团结抗击;怒涛洪流,我们挽手并进;天寒地冻,我们温暖彼此;地动山摇,我们众志成城。无论何时,无论面对何种困难,我们绝不轻易说“不”!(广东考生《不要轻易说“不”》)

这段文字用凝练的笔触按时间顺序,概述了四件中华儿女勇斗灾难的事例以阐释“中华民族从不轻易说‘不”这一观点。因为事例典型而充分,逻辑力量不可说不强大;与此同时,作者将华夏子孙“塑造”成强者的形象,借形象倾注浓浓的赞颂与景仰之情,情理兼得,表达上乘。

议论文重理固然不错,但是重理又重情,甚至做到像文学作品一样情真意切,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当行的。如果在高考中能使笔下议论文感情洋溢,可以预料,定会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从而斩获理想的分数。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理情并茂呢?

一、积蓄源头活水,提升情感层次

用真挚的感情打动人的前提是必须要有真情,这是根本。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一个人如果考前不注意情感认知的提升与积累,只是临考时苦苦搜括枯肠、无病呻吟,写出的东西往往连自己都无法感动,又何来感人至深呢?如果平常多关注一下自然、社会与人生等方面的见闻与感受,筑就高大的感情堤坝,在需要的时候开一道口子,汩汩而出的感动之泉,自能让人闻之即醉!试看:

举手投足间的微小更是温暖、信心与力量的传递。

你可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黄河决堤之时,已近古稀之年的周总理脱下衬衫,光着膀子与大家一齐拉纤。周总理在举手投足之间传递着温暖与力量。周总理在面朝黄土的举手投足之间背负的是浩浩青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

你可记得“非典”肆虐之时,刚刚上任的中央领导来到我们中间,一次又一次紧紧拉住我们的手。在举手投足之间驱赶着无情的病菌。而此时已不再是手与手的相握,而是心与心的相连。

举手投足之间,一个微笑就是心与心的交融,一个拥抱便是爱与爱的互动。当我们用一颗真心对待自己,对待集体,对待祖国,对待身边的每一物时,我们便发现举手投足之间都包含我们对周围深深的爱,包含着我们对祖国的无限眷恋。(湖北考生《举手投足之间》)

文段选取的是两位国家重要领导人面对灾难表现出的不平常的举动,很显然,这些非凡的举动以其非凡的特性深深地叩击过作者的心扉,此时款款情思伴着说理的文字流淌而出,使文章朴实而清纯、真挚而感人。

二、糅合心动对象,激荡情感波澜

一个演员要在特定的时候调动自己的感情与体念,该悲就悲,该怒就怒,该哭就哭,该笑就笑。表面上看,写作跟饰演角色无关,实际上却有相通之处。一个人的所知总是有限的,但人的聪明在于能调动已有的情感与体验去理解特定的对象,并且能通过联想把很多类似的对象糅合到一块,使这个特定的对象典型化,从而激荡波澜般情感,使之充分宣泄。请看:

黑夜往往是在人最悲伤的时候寒冷,远山冷冷清清,江水凉意袭人。没有人知道这漫漫长夜会延伸到何时?槛外栏杆空寂寞,面对着窗外,他深深地叹了口气,自从他挥泪斩了马谡之后,每到夜深他就会听见先帝在他耳畔不断重复的话:“马谡不可重用,重用请三思啊……”而此时,他也会被惊醒,落下泪,落下复杂而难言的泪。

唉!这又能怪罪于谁呢?追溯着历史的脚步,我们会不断地谴责马谡或者诸葛亮,说马谡狂妄自大,说诸葛亮太轻率,如此这般,又会有谁想到我们在谴责的同时,却远远忽略了人的本身,是啊!古今不断重复“三思而后行”,而偏偏却又有人忘记了古训,背道而驰。浓烟滚滚,屯于山而困于山,纵使王平再三劝阻,却使马谡三笑而过,假若他认真思考王平的话,三思而行,结果会是这样吗?一个肯定的回答:不是,一定不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笑一思落下多少悲痛,多少叹息,多少冤魂!纵有百余名道士为其超度,也难以使他们合目而息!(吉林考生《三思,若奈何》)

显然,作者借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之事论证“凡事要三思而后行”时,他的心底涌动的远不止是诸葛亮与马谡,他的笔端流淌的也不单是诸葛亮与马谡,而是一群代表、一类典型。试想,聚集万千水流的浩荡江河与潺潺独逝的小溪相比,哪一个更能撼人心魄?在这里,诸葛亮既是诸葛亮又不全是,读来才显深沉与厚重。

三、把握立意方向,抒情顺理成章

应该说任何一个命题的论证,它既可以偏重于理性的角度,也可以偏重于感性的角度。而不同的构思取向将直接决定我们在写作时,是以理性阐述还是以感性抒情为主。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

2008年广东高考文题“不要轻易说‘不”,题旨重心落在“不要轻易”上。“不要轻易说”也就是“该说能说就说,不该不能就不说”。对这一“哲理思辩”式的主旨我们可以侧重于纯理性的阐述,如:

面对父母师长的教育,不轻易说“不”;面对传统文化,不轻易说“不”;面临灾难、外来侵略,不轻易说“不”;面对极度的困难挫折,在一般人都放弃的情况下,不轻易说“不”;当“愤青族”动辄说“不”的情况下都不会轻易说“不”……在人与人、国与国的交往中,在对待异己、社会另类以及对待不同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文化现象等,我们都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敌视。“不轻易说‘不”,正反映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理性成熟程度。(《2008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试题分析》)

像这样以理性分析为主的构思,当然不便融入浓烈的情感内容。这也说明能不能使议论糅合情感因素与立意取向关系密切。但就这一命题,如果我们用感性的便于抒情的思路来加以阐释就不一样了。比如:

不要轻易说“不”,因为那儿有生命的奇迹……危难之中,无数解放军战士奔向抗灾一线,对于废墟中任何一条生命,都不轻易说一个“不”字!生命在呼唤,大地仍在痉挛。你看见过那一双双布满鲜血的手是如何夜以继日地搬着碎石的吗?你听说过那一个个在废墟中受困一百多个小时后获救的生命奇迹吗?那是对救援人员绝不轻易说不的精神的回报,那是生命的礼赞!“不救?”那是从未闪现过的念头!因为他们,废墟中点燃了生命的烛光(广东考生《不要轻易说“不”》)

这段文字既是典型的例证,又是热情的褒扬,事挟情思,情随理出,自如而顺畅。事实上抒情如放水,水沿渠走,方可顺畅地到达目的地,所以,抒情也不能不顾方向。

四、熟习形式技巧,抒情水到渠成

俗话说,车行陆路水走船,各有各的道。议论有议论的范式,抒情有抒情的特征,要将二者合而为一,当然还需一些特定的技巧。其实上文讲到的有关内容也可说是技巧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了解得更具体更细致一些。先看下面一段文字:

生命如舟,航行在未知的海洋。风浪雷雨向我们投来了一张张冷酷的战帖。面对这些,不要轻易地说出一个“不”字,敢于接受困难的磨砺,人生才能筑起一种新的高度。

面对人生中的种种无奈与落败,不要轻易说“不”。当全身瘫痪夺去了霍金活动的权利时,还能运动的大脑却在新世纪物理天文史上写下辉煌神奇的一章;当轮椅成为史铁生余生的脚步后,他手中的笔却在文坛上划出一轮新月;当失明的双眼让阿炳看不到繁华的都市,《二泉映月》却透心清凉般流动在人们心间……太多太多的故事,让我们感叹与感动,只因他们从未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与困难说“不”。他们,霍金、史铁生、阿炳,不轻易向生存说“不”,于是历史有了感人神话。不要轻易说“不”,失意时就听听他们的故事。(广东考生《不要轻易说“不”》)

这段文字情与理合,关键在于在说明过程中使了排比、比喻、拟人等手法,将深挚的情感、真切的议论与生动、形象的文字融合得如水乳交融。所以,我们在行文时,要多运用各种手法,如比喻、排比、描写,增加悦读性。否则,就会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下面我们把这段文字改成粗线条的议论样式,试看其议论效果:

生活免不了有很多困难,面对困难我们不要轻易说“不”。敢于接受困难的磨砺,人生才能有一种新的高度。(提出问题)

霍金瘫痪了,他没有说“不”,在物理、天文学上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史铁生残废了,他没有说“不”,在文学上有了很多亮点;阿炳双目失明,他没有说“不”,在音乐天地里留下了动人的《二泉映月》。很多故事都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与困难,不轻易说“不”,才有很多历史的成就。(分析论证问题)

两相比较,哪一段文字所说的理更为人接受?更能打动人?自不待言。

总之,议论文以情动人关键有两点:第一,写作之时要充分进入角色,把要写的对象同相关的人与事对应起来思考,以调动感情,具备了真情就具备了感人的“热血”。第二,尽可能借用文学手段,用比喻、排比等技巧将语言形象化;选取典型的人与事将抽象的理念具体化。当我们确定了议论的骨架,准备了足以让自己怦然心动的情感,再动用形象化的手段将情与理“若合一契”,真挚感人的议论就会在笔下流淌。

上一篇:小学五年级的工作总结下一篇:幼儿讲故事比赛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