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中考语文试卷

2024-08-28

常州中考语文试卷(精选7篇)

1.常州中考语文试卷 篇一

语 文 模 拟 试 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一)积累(共10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汉字的拼音分类点在方格内。(2分)

采石矶又名牛渚矶,位于南京翠螺山西麓。矶高约五十米,临江突兀 ,峭壁嶙峋,水tuān石奇。穿过两千五百年的古径, zhù立矶头,看江浪翻卷,听qī美与悲壮的混响。追思冷兵器时代,这座弹丸小山,可谓名副其实的战略要地。

(节选自20xx.4.14《扬子晚报》)

汉字拼音

2.古诗默写。(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6分)

⑴ ,愁云惨淡万里凝。 ⑵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⑶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⑷江山代有才人出 , 。

⑸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比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思想境界更高远的两个诗句是:“ , 。”

⑹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塞外奇特壮丽的沙漠风光,画面开阔、气势雄浑的句子是:“ , 。”

3.下面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2分)

A. 《水浒》中头脑简单、粗野率直的鲁提辖听说柴进被藏在枯井中不知生死,便脱得赤条条,手拿两把板斧下井解救。

B. 《琐记》里的衍太太唆使“我”偷家里的东西变卖。“我”没有照她的教唆去做。她却放出流言,说“我”偷了家里的东西。

C. 孩童时代的保尔被勒令退学后,到餐馆当童工。经常被厨子头毒打,遭了不少罪。从此,历经生活的种种磨难。

D. 白骨精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西游记》)

E. 江奈生· 斯威夫特,英国小说家,他的《格列佛游记》 以完全写实的手法描写了格列佛游历大人国、小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故事.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二)运用(共10分)

4.下面是某小说的评论片断,根据文后要求,用规定符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4分)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①不知不觉中,我们渐渐长大。②如初升的太阳,我们朝气篷勃,如吐绿的新柳,我们充满希望。③年轻的生命美得如一幅风景画般美丽。④然而,世事的纷扰让许多人忽略了自己的现在,而一味追寻将来的目标。⑤我们常常悔恨过去,总是期待未来。⑥殊不知,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我们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现在”。⑦青年朋友们,请告别过去的岁月吧,不管它是春风得意还是痛苦无耐。⑧让我们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去演绎精彩的现在,去发扬美好的未来。

要求:(1)如果要将“泰戈尔说:‘如果错过了昨天的太阳,就千万别再错过今天的太阳。’”这句话插入文中,应放在 句后。(1分)

(2)其他在错别字、标点、搭配不当等方面任选三处修改。(3分)

5.20xx年8月25日,常州网媒刊载的一篇“常州上报地铁建设规划”的消息不胫而走之后,引起了广泛关注。网上掀起了一股讨论热潮,有的网友认为常州是个小城市,还不具备建造地铁的条件;有的网友认为建地铁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你有何看法呢?(3分)

6.阅读下列有关“节约型经济”的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3 分)

材料一:我国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分别为全世界平均水平的l / 3 、1 / 4 、1 / 5 、1 / 10、1 / 22 ,铁、铜、铝等重要矿产的保障程度也很低,这些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杜会的重要制约因素。

材料二:据报道,我国经济增长的70%靠企业投资拉动。我国拿出国内生产总值的70%进行投资,争到9%的经济增长率。相比之下,印度投资35%的国内生产总值就达到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水平。我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4%,可是20xx年我国消耗的水泥占全球的40%!我国还刚刚取代了日本,成为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我国单位产值的耗油相当于欧美国家本平均值的10 倍。

材料三:从 年起,“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就推广使用节能灯,但至今节能灯也没能走进千家万户,因为很少有人意识到在算经济账的同时,应该算一算社会责任账。(中国绿色照明办副主任刘虹认为:如果能全面实现节能照明,达到省点10%的目标,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将远远超过经济利益--不仅能有效缓解电荒,而且能减少2亿吨二氧化碳和几百万吨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还可以少建25万千瓦的发电厂6到8家。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哭泣的鲨鱼》一文,完成7~8题。(共4分)

①鲨鱼,常被认为是海洋中最凶猛的动物。多数人相信,鲨鱼是凶残之徒,尤喜食人,鲨鱼因此背上了十恶不赦的骂名。其实,世界上绝大多数鲨鱼是比较温和的,通常不会无故伤人或杀人,有的甚至会与人类嬉戏。统计数据表明,20xx年全世界共有63起鲨鱼无故攻击人类的报告,其中仅有3人死亡;20xx年全世界有55起鲨鱼无故攻击人类的报告,其中只有4人死亡;20xx年全世界有78人被鲨鱼攻击。与人类遭到其他动物攻击和意外事件相比,这只能算少数事件,死亡人数远远小于宠物狗对人类的伤害。美国科学家大卫·鲍德里奇则表示,鲨鱼因误会而伤人的原因往往是人们误入了其领海,威胁到它们进食,或是打搅了它们的生活。

②在人们的印象中,认为与燕窝、熊掌等山珍海味齐名的鱼翅(由鲨鱼鳍制成)营养极其丰富,为补品之最,不少鲨鱼因此被竞相杀戮甚至活体取翅,凄惨死去。要知道,鳍是鲨鱼的运动和平衡器官,没了鳍,鲨鱼立刻便会沉入海底,挣扎数日后最终悲惨死去。更让人痛心的是,以牺牲掉鲨鱼性命换来的鱼翅的营养也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丰富。鱼翅中仅蛋白质尤其是胶原蛋白含量高些,而综合营养价值并不比肉皮冻和鱼冻高多少。研究表明,每百克干鱼翅中含蛋白质83.5克、脂肪0.3克、钙146毫克、磷194毫克、铁15.2毫克,除蛋白质外,其余成分不值一提。而且鱼翅中蛋白质的含量虽然高达83.5%,但由于缺少色氨酸,属于不完全蛋白质,难以被人体吸收。因此,人们享用鱼翅宴,并不能得到期盼中的营养补给。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人对鱼翅趋之若鹜。这是因为鱼翅已不仅仅是种口感独特的食物,更是地位、权力、财富和奢华的象征。

③多年以来,不少科学家认为,鲨鱼是地球上唯一不得癌症的动物。早在1983年,美国夏威夷大学的两位博士曾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煞有介事地说鲨鱼软骨中的角鲨烯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1992年,美国威廉·兰斯博士《鲨鱼不会得癌症》一书出版,轰动一时。其实,这些说法完全是不成立的。20xx年,约翰·霍斯特兰德列举了40例鲨鱼患肿瘤的例子驳斥了鲨鱼不会得癌症的说法;约翰·哈斯巴格指出软骨鱼类常得的50种癌症中,有23种来自鲨鱼。“鲨鱼不会得癌症”“鲨鱼软骨可以治疗癌症”等神话最终破灭。

④据美国野生救援协会统计,近间,大西洋中的大白鲨减少了79%、锤头鲨减少了89%。对海洋生态系统来说,鲨鱼是海洋中最重要的肉食动物,是海洋生物“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它们对许多海洋生物的数量起制约作用,而且特别容易受到过度捕捞的损坏。一旦它们的数量减少,就会威胁到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选自《读者》20xx年第21期,有删改,作者:宫乃斌)

7.阅读全文完成下表,说说人们对鲨鱼有哪些误解,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2分)

误 解实 际 情 况

鲨鱼很凶猛很少主动攻击人类

鱼翅中蛋白质的含量虽然高达83.5%,但由于缺少色氨酸,属于不完全蛋白质,难以被人体吸收

治癌有奇效

8.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 】(2分)

A.文中画线句使用了一些数据,主要是来说明鲨鱼经常攻击人类,是可怕的动物。

B.本文总体上采用了分总的结构方式,而不是常见的总分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C.鲨鱼哭泣的主要原因:没了鳍,鲨鱼立刻便会沉入海底,挣扎数日后最终悲惨死去。

D.鲨鱼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是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

(二)阅读《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一文,完成9-11题(8分)

①几乎所有的人都察觉到,这个世界的节拍越来越快了。不停奔走的现代人已经收不拢脚步,这个世界早就变成了一个匆匆赶路的意象。

②快,有快的好处。快速发展的高科技,快速更新的各种信息。宽带网的口号是“极速世界”。据说,现今人们每天的信息量相当于古人一年的所见所闻--这不是多活出几辈子了吗?

③然而,人们很快又发现,一味的加快速度显然是不行的。到处是快餐,以及快餐式的旅游、快餐式的阅读、快餐式的家庭生活……还有那快餐式的心情!草草地掠过生活,往往会把细节当做累赘抛掉,生活便仅仅剩下了梗概。

④有时,我们确实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

⑤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尽情领略大自然之美。现代人旅行,从海南岛到哈尔滨,波音757只要几个小时。旅行感都还来不及出现,旅客已经从夏季飞进了冬季。可是,呼啸的飞行既看不清长江,也看不清泰山。古人骑一头毛驴上路,歇歇停停地走了三个月。他们不在乎哪一天抵达目的地,但他们说得出哪里草长马肥,哪里风高雪厚。小桥流水,黄土高坡,只有一程一程地慢慢走过,人们才可能真正认识江山。否则,我们只不过认识一张地图罢了。

⑥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潜心阅读,品尝文学经典的醇香。忙忙碌碌的现代人,在滚滚红尘中,离“心清自得诗书味”的境界越来越远了。然而,阅读就像与一位慢条斯理的智者交谈,是急躁不得的。读一本巨著是如此,读一篇美文、一首好诗亦是如此。不细细品味,你如何能读出“煮酒论英雄”的那份豪情与智慧?不跟随陶渊明一路寻觅,你如何到达宁静优美的“世外桃源”?不让心灵带着想像的`翅膀翱翔,你如何领略得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韵?

⑦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听到别人的心声和自我灵魂的独白。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暴露给别人,也没有人能够不让自己的愿望从言语中流露出来。因此,与他人沟通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然而,倾听是需要一种定力的。“高山流水逢知音”,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演绎了千古知音情。倘若钟子期当时步履匆匆,就不可能听清楚,更谈不上欣赏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了。心浮气躁的人,既无暇听清别人的心声,也很难静心聆听自我灵魂的独白。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其实,“知彼”难,“知己”更难。因此,我们不妨将脚步放慢一点,多多聆听心灵的激情呼唤或喃喃低语。

⑧亲爱的朋友,处在争先恐后的浮嚣尘世里,我们不要只顾手忙脚乱地往前飞奔。“水流心不竞”,有时将脚步放慢一点,温习另一个久违的世界,我们会渐渐地平静,甚至大彻大悟。

9.本文标题处即明确提出中心论点。通读全文后,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具体是从哪几方面告诉我们“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的?(3分)

10. 第③段提及“快餐式的阅读”。请联系文章内容和生活体验,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快餐式的阅读”?(2分)

11.本文作者认为“一味的加快速度显然是不行的”,“有时,我们确实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但也有人认为“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慢就意味着会被时代抛弃,快才是制胜的法宝”。你是怎样看待“快”与“慢”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感悟具体谈谈。(3分)

(三)阅读《又一条长城诞生了》一文,完成12-16题。(14分)

○15月,当雄摹。草绿了。牦牛点点。念青唐古拉山几个7000多米的雪峰在远处闪耀。一列火车开来,这是青藏铁路在试车。公路上,几个身着绛红色长衣的喇嘛,停住了脚步,向着火车张望。这是我在青藏线上见到的一个意味深长的画面。望着两条锃亮的钢轨向着拉萨方向伸去,我总深得这其中蕴含着超过表面的象征意义。

○2火车开进西藏,意义是什么?有人说,发送了西藏的交通状况,促进西藏的经济发展,维护祖国的统一,增强国防力量。这些说法都没错,但这些使命通过别的手段也可实现。那么青藏铁路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3火车这个庞然大物,除了它的实际功能外,还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还被人类赋予了一些它本身功能以外的意义。

○4大多数人都有在原野上看到火车的经验。那是一条钢铁的巨龙在奔驰,它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永不疲倦地拉着一节节车厢在奔跑。我记得过去全国总工会有一支球队叫火车头队。人们之所以给球队起名叫火车头,看中的就是火车的这种象征意义。

○5火车还可以象征意志,火车不会在奔向既定目标时中途停下来,它风雨无阻,准时守信,一诺千金。在它奔向目标时,一切都要给它让路。火车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象征着钢铁一样的意志。

○6我们每个人都有看着表、焦急地奔向火车站的经历,我们知道火车是不等人的。据说手表刚发明时,并不流行,是随着铁路的普及,手表才流行起来,因为列车要求人们准时。从这个意义上说,火车是时间的化身。而时间在现代社会具有更深的意义。火车把时间的观念推向每一处通火车的地方,实际接受火车带来的时间观,是进入现代社会的通行证。

○7如果说火车和铁路具备着以上这些象征意义,全世界人都理解的话,那么它们象征着联系,象征着统一就是中国人最能理解的了。理解的原因是因为有这样的背景:有人想把西藏分裂出去,1962年中印之间的那场战争,麦克马洪线……想到这些,中国人就知道中国需要什么了。我们不仅仅需要一条交通线,我们也不能像商人一样地算成本、算利润,我们需要除实力以外的一种宣示。

○8还有比青藏铁路更好的象征么?两条闪亮的钢轨从北京,不,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向着青藏高原的拉萨伸展,在平均海拔4500米被称为“人体的极限”的高原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祁连山翻越了,柴达木荒漠跨过了,昆仑挡不住,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过不去了。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的哪个工程能与青藏铁路的艰难相比?还有什么能像青藏铁路一样展示一个国家钢铁般的意志、无坚不摧的力量?

○9象征性的事物有几种。有的没有实际功用,只是为了它的象征意义。如: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美国的自由女神。这种象征不是最好的,因为他们把自己的意图太直白地表露出来,像口号,不像诗。最好的象征是在有所揭示的同时有所隐蔽,正是通过沉默和言说的合力,产生了双重意义。青藏铁路就是这样的例子。它有实际功用,但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还有最好的例子是中国的长城。每当我看到北京怀柔的箭和长城、司马台长城,看到长城在峭壁上挺立的雄姿,我都有所感动,这样的长城只是为了防范游牧民族入侵这样的实用目的吗?游牧民族擅长的是骑马而不是攀岩啊,为什么要在百丈悬崖上候船建长城呢?显然我们的祖先早已贪图了象征的意义,集会了“不战自威”-威慑的魅力,他们把自己的意志和力量旋转在最突出的位置上展示。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说青藏铁路是又一条长城诞生了。

12.文段○4○5○6○7依次论述了火车象征着 、意志、、。(3分)

13.文段1用简洁的语文展示了一幅“意味深长”的画面,你认为这幅画面有什么“意味深长”的含义?(3分)

14.根据语境,指出文段○9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沉默:

言说:

15.文章以《又一条长城诞生了》为题,作者为什么把青藏铁路看作是又一条长城?(3分)

16.下列各项对选文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段○8画线句子表明:青藏铁路的修建不仅是中央的英明决策,更是全国人民的心愿,表现了全国人民对西藏的关心、支持。

B.作者在文段○9中列举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美国的自由女神,目的是通过比较来突出青藏铁路具有双重意义,是最好的象征。

C.作为一篇说理文章,选文语言准确、鲜明,同时作者也运用了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写、铺,使语言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

D.作者认为青藏铁路的实际功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象征意义。

(四)阅读《捕蛇者说》(节选)和《陶侃惜谷》,完成17~21题。(14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 文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晋书》

17.解释下列短语。(2分)

①以尽吾齿 ②日蹙:

③观人风者 ④执而鞭之

⑤家给人足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①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②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 ) (2分)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C.去国怀乡 D.醉翁之意不在酒

20.阅读乙文中路人说的话,你觉得这个人是一时兴起,偶尔糟蹋未成熟的稻谷吗?从中可以看出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1.甲乙两文的作者都是地方官,根据两段文字中划线句子,试比较两位父母官的异同。(3分)

三、作文(共60分)

22.请以“沉浸在 的世界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书写工整,规范。(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题目:沉浸在 的世界里

2.常州中考语文试卷 篇二

本次考试试卷的特点:

1.考查全面, 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改的要求就是要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对于基本知识的语文素养考查, 也要关注对于学生学生能力、品德素质的考查, 第4题即体现了这一要求;而第5题修改请假条作为新题型, 更是注重了语文学科的实用性考查。

2.文言文更重能力。本次语文试卷文言文共两段, 课内课外各一篇, 题型和往年变化不大, 但分值有所增加, 从命题点来看, 基本上涉及了文言文的断句、实词和虚词的理解, 语句翻译这些内容, 更重视学生对于知识之间迁移能力应用, 避免学生学习文言文仅仅是死记硬背就能的高分的问题, 突出了能力的考察。

3.现代文阅读命题讲究, 注重名著阅读, 旨在弘扬名家作品。阅读文本为《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 第18-22题分别考查了题目作用、对句子的理解和赏析、写作方法的分析等知识能力点。今年记叙文阅读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试题之外, 它可以引导学生真正走进名著, 落实新课标中强调的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扩展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进而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 今年试题对阅读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4.作文拟题另辟蹊径, 杜绝猜题押题现象, 引领学生体察生活, 关注内心感受。本次作文试题为材料话题作文, 要求以“这样的衣着”为话题作文, 题目中的开放与限制都比较明确。这种题型虽在我省试题中多年没有出现, 但是命题人也没有为难考生, 只要考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生活体验, 选取贴近生活的素材围绕中心来记写便不难完成。

方向预测

一、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部分

(一) 要重视字音字形基础知识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语言学科, 读和写是其最为基础的部分, 所以在语文学习能力中, 正确的书写和阅读是学生们学好语文的基础、根基。所以, 为了使教师教学对这一部分足够重视, 从2007年中考以来, 中考试卷中对于教师的识字、写字教学的考查非常多, 呈现出来就是字音、字形的考查, 在2013年4分, 而且加入了查字典的语文基本功。所以, 必须要重视字音、字形这些基础知识的教学。

(二) 重视语法与修辞教学

语法和修辞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从考试内容来看, 病句、标点、排序、词语运用成为了近几年反复考查的内容, 且分值不小。

(三) 古诗文背默常抓不懈

古诗文名句的考查是中考考查的常规部分, 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表现, 这部分相对来说容易掌握, 所以必须要常住不懈。

(四) 课外阅读名著要重视

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必须要从语文初中课标的要求出发, 来规范的开展这方面的教学。而且名著阅读题考查的内容越来越关注细节。因此, 学生应重视平日的点滴积累, 循序渐进, 切忌临时抱佛脚。2014年更是应验了这一点。

二、阅读部分

(一) 古诗词赏析题异彩纷呈, 平时应加大鉴赏力度。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近年中考古诗词鉴赏题型的变化, 科学备考。从这部分的考察趋势来看, 2012年增加为对34篇古诗词的阅读, 唐诗宋词考了三年, 2013年终于考查到了元曲。2014年对诗词阅读的考查越来越接近现代文的考查题点, 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 增加对思想感情和语言赏析的考查比例, 对表达效果的考查每年都涉及。

(二) 文言文教学关注能力和扩展阅读范围

从最近几年中考文言文部分的考查来看, 考查学生对于文言文分析能力日益成为重点, 而且越来越涉及教材之外的文言文节选。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这部分教学更要关注学生文言文分析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简单的记忆;同时要通过有效地课外阅读来丰富、开拓学生的视野。

(三) 说明文要主观为主, 关注文体性淡化这一特点。

从近几年说明文的选材来看, 紧跟时代发展前沿和渗透社会热点问题, 自然、生态、社科类成为了命题的热点, 所以题型是以主观题为主, 这就意味着需要学生结合问题自己做出探究, 这类题出得很为高妙, 抛开了学生套用老师教给的公式套用答题的框框, 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真正理解的能力。

(四) 议论文阅读开放性为趋势, 关注个人看法和个体思维。

中考语文阅读材料题材多样,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做到了对学生成长的关怀与道德修养的指引。选文内容侧重于具有人文色彩的文章, 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为人处世。主观题占主导地位, 开放性试题分值增加。

第三部分:写作——立足生活, 思想先行

本次作文审题容易, 范围广阔, 有利于考生打开思路、自由发挥。这篇作文在审题上不设障碍, 考生可以从旅途所见、人际交往等非常广阔的空间去找寻素材进行写作。改变学生“双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空间不能只仅仅局限在学校内、课堂中, 还应有社会实践、文学采风等等, 符合命题者“有真情实感, 不得套写抄袭”的初衷。

教学启示

综上所述, 通过分析2014年的中考试题, 我们得到的教学启示可归纳为:

以课堂为平台——优化课堂设计

以生活为载体——展开系列活动

以阅读为翅膀——高效深入文本

3.常州中考语文试卷 篇三

语文新课标要求:“九年義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个基本的语文素养就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古典文化知识素养。因此,不难理解近年来我市中考语文试卷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内容的考查在分值上为什么占有较大比例;这其中又以文言文阅读考查为重心。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在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的共同要求。对于文言文阅读,新课标说七至九年级的学生“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本着遵循新课标所阐释的语文精神,历年来我市语文中考大纲对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等)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4.理解归纳文章的基本内容或中心思想,能结合实际表述自己的领会或见解。

下面以2015年为例,看看我市历年中考语文试卷在文言文阅读考查方面的特点。

文言文阅读,近几年来我市中考都采用了比较阅读的考查模式。选用甲、乙两个文段(甲文选自课内,乙文选自课外),让学生对比阅读后完成后面的试题。在选材上:多选用人物类或故事类的文章,二者题材相似,常形成互补或映衬关系,所要表现的思想内容多有相近之处,配合试卷本身给出的注释,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大。

请看原题再现: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5-8题。(16分)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鲁仲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选自《史记》)

【注释】封:封赏。②贵:认为可贵。即:如果。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或谓惠子曰(    )           (2)非梧桐不止(    )

(3)是商贾之人也(    )      (4)递辞平原君而去(    )

6.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非练实不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去国怀乡

C.为人排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仰而视之曰                         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7.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2)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8.回答下面问题。(5分)

(1)【甲】文庄子和【乙】文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2分)

(2)庄子和鲁仲连各用什么方法表明自己的意趣?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3分)

甲文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庄子故事两则》,乙文选自《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显然,两段文字都是写人的文章,又有简单的故事情节;乙文虽选自课外,但较浅显,学生不难理解。两文都涉及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要求。在题型分布上,设置5至8四个题目,第5题为字词解释(4分,含四个小题),第6题为辨析选择题(3分),第7题为句子翻译题(4分,含两个小题),第8题为简答题(5分,含两个小题)。从题目上看,考查的知识点分布合理,注重学生日常学习的知识积累,立足基础又适当拓展,比较阅读的优势得到了较好体现。第8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深层内容的理解感悟、分析归纳和运用语言进行恰当表述的能力。第5至7题为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题,一直是文言文阅读考查必不可缺的内容。

清末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道:“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什么是信、达、雅?“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严复《天演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翻译文言文时应基本做到“信”和“达”。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就学好和熟练把握一定的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直译,一是意译,学生应结合题目的实际要求择机处理。在翻译方法上,在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讲了文言文翻译常见的几种方法:

保留法:古今同义词或表时间、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翻译时保留不变;比如第7题第一句可译为:惠子在梁国(魏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

补充法:把文言单音节词变成双(多)音节词,或补充完整被省略的句子成分;比如第二句可译为:酒喝得畅快的时候,平原君站起身上前,用千金给鲁仲连祝寿。

调整法:翻译时把倒装句的句子顺序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比如第一句应说:惠子在梁国当宰相,而不说惠子当宰相在梁国。此外,还有替换法、删除法等,有人把它总结为文言文翻译96字歌诀:熟读全文,领会文义;扣住词语,字字落实。切勿漏译,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完整。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4.常州中考语文试卷 篇四

常 州 外 国 语 学 校

—第一学期九年级阶段质量调研

语 文 试 题

10月

一、积累运用(20分)

(一)积累和运用(共13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2分)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yōng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清醒;你高傲时,它呼唤你谦xùn;你mǎng撞时,它呼唤你谨shèn;你diē倒时,它呼唤你站立。

(摘自《思维与智慧》第10期)

                 

2、默写。(7分)

(1)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___________________,单于夜遁逃。

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描写秋季美景的连续的2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运用。(4分)

“巴山布衣”是一家为百姓服务的餐饮公司的招牌,这一招牌常令人误解为其他行业。

请你根据该公司的行业特点和服务宗旨,向该公司负责人得体地指出“招牌”存在的问题,

并建议公司选用你为其拟写的招牌。(4分)

表述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写的招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7分)

4、时任中国驻美大使的李肇星,一次在美国俄亥俄州大学演讲时,一个美国老太太问他:“你们为什么要侵略西藏?”李肇星一改往日之态,没有直接反击,在得知老太太是得克萨斯州人后,他说:“你们得克萨斯州1845年才加入美国,而早在13世纪中叶,西藏已纳入中国版图。您瞧,您的胳膊本来就是您身体的一部分,您能说您的身体侵略了您的胳膊吗?”老太太一听就乐了,她热烈地拥抱住李肇星,连声说:“谢谢您,谢谢您让我明白了历史的真相。”

李肇星的讲话表达了哪两层意思(每层15字以内)?为什么他能成功说服老太太?(4分)

表达的意思:(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功说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列材料,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特点。(3分)

材料一:长沙大约在3月10日入春,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开始春天,而内蒙古五原,春天的脚步则要到4月20日左右。

材料二: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始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钟乳》诗,完成6~7题。(4分)

友人送我一石钟乳,

我爱它一滴滴凝成非凡气度。

我把它摆在桌上细细地观赏,

蓦地,听见它深情地倾诉:

十万年后,我该是一架大山,

人类的爱,是我的痛苦。

6、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人借石钟乳这一形象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小诗艺术上有许多成功之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鼎湖山听泉》选段,完成8—11题。(共10分)

进山方知泉水非止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 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 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

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 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 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8、“深得此中精神”中的“精神”该如何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山泉与人,差异极大,作者怎么把山泉和“爱女”联系起来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何理解“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这句话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为什么引用 “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的楹联?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两项?( )(2分)

A.上联“到此已无尘半点”印证了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为感受到因山泉之故,“鼎湖山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

B.上联“到此已无尘半点”是指半山亭十分干净,无半点灰尘,让人感觉神清气爽。

C.下联“上来更有碧千寻”是指泉水清澈碧绿,来到山顶可以俯瞰碧绿的泉水。

D.下联“上来更有碧千寻”开启了下文。因为下段文字就是抓住“碧千寻”来描写的。

(三)、阅读下面《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一文,完成12~16题。(共15分)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跋涉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乡梓的念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名单,他从中选定人选,作为他资助的对象。

③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赠,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 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予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就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觑:这样微薄的赠予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是,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落款处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信箱。

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旨意,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夕晖来去匆匆,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

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⑧终于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的一张贺卡,很普通。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地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一个可资助的孩子。” 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儿“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得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且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可以是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静静地绽放感激的笑脸。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第④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予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得到他的资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理解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4分)

(1)“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一句中的“黄金屋”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儿‘试金石’” 一句中的“试金石”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第⑦段中说“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一小段话来描绘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联系文章主旨,理解第⑨段中“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17~19题。(共6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7、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一百许里__________________ (2)猛浪若奔__________________

(3)互相轩邈__________________ (4)嘤嘤成韵__________________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对本文的内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是吴均写给朱元思述说旅行所见的信,仅仅一百余字,把富春江到桐庐一段的水光山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

B.本文先总说富春江山水之美,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再分说,一写“异水”,一写“奇山”,写景极有层次。

C.作者写水,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我们绘出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图画。

D.作者在欣赏着迷人的山水时,也似有感慨。所谓“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

20、阅读袁宏道的《满井游记》一文,完成文后题目。(5分)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二十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露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垒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上文哪些语句描写了水?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性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一)文章修改(5分)

21、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段,仔细阅读后,用规定的符号(不必全使用),按照文后试题要求,直接在原文上修改。(5分)

不论是清晨还是夜晚,在我家门口长长的一条胡同里走着的时候,总能听到一阵阵悦耳的琴

声。那乐曲,曲调柔和、悦耳,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清脆,时而激昂——一个个音符似乎

变成了云朵,变成了艳丽夺目的彩带。突然,又似一股清泉从高耸的山涯上落入水潭,那水花飞珠滚玉般的.声音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那样好听 。我几乎被这美妙的乐声陶醉了。

从那时起,似乎被小提琴的那种魅力给迷倒了,整天吵着要去学,可妈妈总是笑着说:“你

还小”!

(1)划线的比喻句不够生动,请加以修改。(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余地方还存在错别字、表达不正确、标点使用等问题,请选出4—5处加以修改。(4分)

(二)作文(35分)

22、请以“和你在一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4)不少于550字;(5)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慵 逊 莽 慎 跌 2、略

3、负责人,你好。“巴山布衣”这一招牌很典雅,突出了为百姓服务的宗旨。但没有点明餐饮的行业特点。我给您拟定了一个名称,您看是否可以选用? 名称略

4、(1)西藏早就是中国领土 (2)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说话得体,用类比和比喻从老太太熟知的身边事情说起。

5、(1)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 (2)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 (一点2分,两点3分)

6、爱,应有正确的态度,应有正确的方法。

7、“蓦地,听见它深情地倾诉”,既有想像,又用拟人。

8、指鼎湖山主要的特点和神韵

9、山泉与人本没有什么共同之处,但泉的踪影不可捉摸,显示出的“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似乎与调皮的爱女有相同之处。(2分)表达出作者对山泉的喜爱之情。(1分)

10、鼎湖山原是古老的,却因山泉的活泼,焕发了青春的气息。让人领会到山泉是鼎湖山富有生气的源泉,也可以说是鼎湖山之魂。

11、A、D

12、老人用寄书的方式找到了值得他资助的贫困学生。

13、只有那些心存感激的人才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14、(1)“黄金屋”指纸钞或值钱的东西。

(2)“试金石”是说寄出去的书成为检验孩子们是否具有感恩之心的测试物。

15、老人在想:“为什么这么多孩子在收到书后都无动于衷?难道他们对别人的给予都不知感激吗?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的后代就让人担忧了。”

16、因为没有感激之心的人即使受到别人再多的关爱,今后也不懂得去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17、18、略 19、D

20、“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清澈、明亮。

21、对自然的热爱,对官场的厌倦,个性的张扬以及豪放不羁。

22、(!)可在“云朵”前加“轻纱般飘动的”

(2)“长长的一条”改为“一条长长的”; “激昂”改为“雄浑”; “涯”改为“崖”;

“玉盘”后加“的声音”; “似乎”前加“我”; “你还小”句中的“!”放在引号里。

5.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篇五

纵观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朴实简约,难度不大,试卷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与课标和考纲联系更加紧密了,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考纲。

这套试题是以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为重点的。

注重积累。试题坚持从新课标要求初中考生背诵的古诗文名句、名著名篇等方面考查考生的语言积累状况。试题继承了前几年的做法,在语言材料积累的基础上,加强了理解性和运用性积累的考查。

注重感受。在阅读理解题中十分注意通过文本引发考生的主观感受,所设问题的角度尽可能贴近考生的生活和心理;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便于考生身临其境地表达感受、思考问题;试题注重考考查与考生的生活实际、成长过程相关的知识积累、分析、感悟的能力,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不少试题在设问的方法上和参考答案中为考生发表主观化的感受预留空间。作文命题能启发考生调动自己原有生活体验方面的积累,激发考生的表达欲望,使人体验方面的积累,激发考生的表达欲望,使人人有话可说。

注重运用和探究。为引导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分标准多题不设统一答案,只列示例或要点,在阅卷的思维上加以引导,主观题参考要点后多附“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字样。尤为可贵的是,设题在注重体现价值导向和审美情趣的同时防止了用大而无当的引申或是游离于文本之外的演绎来代替对基本阅读能力考查现象的发生。

高三语文组

6.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篇六

1、试卷结构分析

典型特征:模仿《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广东试卷模式,将知识点考查的顺序移位,按照新高考纲要的说明组合成的试卷。

总体而言,注重阅读理解与主观表达,淡化客观题型的考查,原有的语音题放到阅读中进行动态考查。

2、知识点分布分析。

本试卷知识点基本符合考试要求,有基础知识、阅读理解、文学鉴赏、语言运用、写作等。突破了过去的常式结构,对知识点考查的位置进行了较大幅度的移换。

3、难度系数分析。

试卷难度综合分析为70%,其中作文难度相对较大。

存在问题:

1、科技说明文的考查形式和内容还处在初中的基础层面上。

2、语言运用题干说明文字可以再明确一些,同时形式可以再灵活些。

3、作文相对难度大了些,可以再加入一段提示语,防止学生难以打开思路。

二、成绩评价

说明:根据年级抽样调查,作文均分为44.8分(满分70分),高一年级在阅卷时从严了。而其他县中这一项均分在49分左右。

1、实验班(备课组杨飞老师命题)

均分为107.7分,(1)(2)班平衡,(3)(4)班平衡,(1)(2)班和(3)(4)班均分差距相对较大,联系月考和本次考试情况,(1)(2)班存在几个学生低分现象,是班级间均分差距形成的一个因素。另外,孟瑶老师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下了较大气力,经常找学生了解情况,对语文成绩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2、强化班

均分为115分,(5)(6)(7)(8)相对平衡,均分为103.9分,(10)班略高于这几个班,(9)班虽然班级均分最高,但只比(10)班高1.7分,没有考出强化班的“强化”特点。

任课教师张小兵反思:

(1)分数段说明:(9)班均分118.6分,120分以上31人,其中130分以上5人;120分以下29人,其中110分以下7人。r>(2)成因分析:①与原来基础有关,本班真正强化的是理科,并没有实现整体强化,调查表明,总体而言他们过去是忽视语文的,老师笔记《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综合分析》。因此,本班在基础知识、语言表述的规范性、艺术性上有明显的缺陷,近10名同学简单的造句也成问题,作文常常中言不逮意的现象比比皆是;②与男女生比例有关,一般说来,男生对语言的敏感程度要比女生差一些,而本班男女生比例为:41s19。而本次考试120分以下女生仅为3人,而且其中2人属于发挥失误,并且分数接近120分。120分以下基本是男生,110分以下全是男生。根据本人观察,大约有12名男生的语文成绩在原来高一阶段就处在班级后列;③和教师的督促与检查有关,鉴于本人不在备课组办公,检查不方便,因此找学生面批、谈心的时间比较少。最近出现一些学生怠慢语文作业的现象,正采取措施应对这种现象;④和学生不重视语文有关,开学前本班还有将近10名同学从思想上不重视语文,他们始终认为数、理、化能包打天下,平时连基础知识也懒得做;⑤学生投入时间少有关,平时除了上课、晨读,几乎很少有时间忙语文,据学生说每天作业很多,应付作业也很难。

(3)几点思考:

①恳请允许在备课组放一张办公桌,每天保证半天在备课组,为高二(9)班语文成绩的提高,也为备课组的建设和发展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同时本人也会在该班级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并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②努力营造语文学习的氛围,在全班掀起学习语文的热潮。这是理科班最头疼的问题,我会在这方面加大工作的力度。

③平衡或控制相关学科的作业量,从应试角度上讲,时间消耗和成绩的取得往往成正比。没有投入就没有效益,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如果以牺牲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来取得其他学科的所谓成功是教育的不公平。

④就整体而言,高二(9)班语文要抓的是基础而不是提高层次内容,要在基础知识、基本规范、答题技巧上做工作。

⑤开展“速成”与“延续”相结合的教学,即在考试技巧和作文训练上速成,在人文底蕴上实行长效教学。

(4)一点乐观

从目前情况看,(9)班学生的语文成绩是有进步的,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况且语文是小火“炖”出来的,不是大火“煮”出来的,更不是猛火“炒”出来的。

3、平行班

均分为108.7分,理科班均分107.9分,文科班均分109.5分,班级均分总体平衡。其中(20)班成绩相对较好。

三、几点启示

1、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虽然语文学科在教学案一体化的推进上有相当大的困难,但备课组已经分工到人,正着手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在过去一人主备,集体研讨,提供教案和课件的基础上,再科学考虑作业的形式,强调作业类型的选择性和统一性。

2、抓好师徒结对工作,把好徒弟的“课堂关”,经常和徒弟交流教学体验,传授教学方法,鼓励徒弟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

3、教学检测要侧重评讲,在规范答题和技法突破上加以指导。

4、突出作文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把《写作》选修课上好。力求在写作训练的方式和方法上有新的突破,淡化评改,强调评讲,缩短写作周期。

四、一点担忧

7.常州中考语文试卷 篇七

1. 2010年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2890000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890000正确的是( )

A. 2.89×107 ?摇B. 2.89×106?摇

C. 2.89×105?摇 D. 2.89×104

2.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a2+a3=a5?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B. a2·a3=a6

C. (a+b)(a-b)=a2-b2?摇?摇?摇?摇?摇 D. (a+b)2=a2+b2

3. 如图1,已知直线AB∥CD,∠DCF=110°且AF=EF,则∠A等于( )

A. 70° ?摇 ?摇 ?摇B. 40°?摇 ?摇 C. 50°?摇 ?摇?摇 D. 55°

20. (6分)如图10,平行四边形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的点,且BE=DF. 求证: AE∥CF.

21. (7分)如图11,在四边形ABCD中,AB∥CD,AC平分∠BAD,CE∥AD交AB于E.

(1)求证:四边形AECD是菱形.

(2)若点E是AB的中点,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2. (5分)某校对九年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的结果为A(优)、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现从中抽测了若干名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级作为样本进行数据处理,并作出如图12所示的统计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四个长方形的高的比为14:9:6:1,评价结果为D等级的有2人,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共抽测了多少人?

(2)样本中B等级的频率是多少?

(3)如果要绘制扇形统计图,A等级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占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4)该校九年级的毕业生共300人,假如“综合素质”等级为A或B的学生才能报考示范性高中,请你计算该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可以报考示范性高中?

23. (6分)某展览馆展览厅东面有两个入口A,B,南面、西面、北面各有一个出口,示意图如图13所示.小华任选一个入口进入展览大厅,参观结束后任选一个出口离开.

(1)她从进入到离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要求画出树状图)?

(2)她从入口A进入展厅并从北出口或西出口离开的概率是多少?

纸中,虚线是折痕,阴影是裁剪掉的部分,四个角均为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折叠进去的宽度.

(1)设课本的长为a cm,宽为b cm,厚为c cm,如果按如图所示的包书方式,将封面和封底各折进去3 cm,用含a,b,c的代数式,分别表示满足要求的矩形包书纸的长与宽.

(2)现有一本长为19 cm,宽为16 cm,厚为6 cm的字典,你能用一张长为43 cm,宽为26 cm的矩形纸包好这本字典,并使折叠进去的宽度x不小于3 cm吗?请说明理由.

26. (6分)设边长为2a的正方形的中心A在直线l上,它的一组对边垂直于直线l,半径为r的⊙O的圆心O在直线l上运动,点A,O之间的距离为d.

(1)如图16,当r<a时,根据d与a,r之间关系,请你将⊙O与正方形的公共点个数填入下表:

(2)如图17,当r=a时,根据d与a,r之间的关系,请你写出⊙O与正方形的公共点个数. 当r=a时,⊙O与正方形的公共点个数可能有_______个.

(3)如图18,当⊙O与正方形有5个公共点时,r=_______(请用a的代数式表示r,不必说理).

27. (10分)如图19,⊙A与y轴交于C,D两点,圆心A的坐标为(1,0),⊙A的半径为,过点C作⊙A的切线交x轴于点B(-4,0).

(1)求切线BC的解析式.

(2)若点P是第一象限内⊙A上一点,过点P作⊙A的切线与直线BC相交于点G,且∠CGP=120°,求点G的坐标.

(3)向左移动⊙A(圆心A始终保持在x轴上),与直线BC交于E,F,在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点A,使得△AEF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A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8. (12分)已知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位置如图20所示,C,D两点的坐标分别为(4,0),(0,3). 现有两动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点P沿线段AD向终点D运动,点Q沿折线CBA向终点A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1)填空:菱形ABCD的边长是______,面积是______, 高BE的长是_______.

(2)探究下列问题:

①若点P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Q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当点Q在线段BA上时,求△APQ的面积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以及S的最大值.

上一篇:美术教师个人研修计划下一篇:项城市中等专业学校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