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计算机专业论文

2024-11-15

非计算机专业论文(精选11篇)

1.非计算机专业论文 篇一

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 计算机专业介绍及分类.txt当你以为自己一无所有时,你至少还有时间,时间能抚平一切创伤,所以请不要流泪。能满足的期待,才值得期待;能实现的期望,才有价值。保持青春的秘诀,是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不是生活决定何种品位,而是品位决定何种生活。常州NIIT软件培训中心整理 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 计算机专业介绍及分类

一、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

计算机的就业什么时候都会很好,但也和个人的水平有关系,如果没有在计算机方面的专长,专业的优越性就体现不出来的。对什么行业都一样。

总体来说,IT行业不如前几年乐观,但是中国在这方面还是缺少人才,为什么人才缺少,但是大学生就业还不乐观呢?问题就是我说的人才是真正拥有能力与技术的IT行业创业者,现在会编个普通的程序,可能非计算机专业的都能干,那么诸如更底层的设计,异或是类似嵌入式系统等和硬件有紧密关联的软件设计恐怕对我们大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所以,我觉得只要你有真才实学,走到哪里都是个宝!

听说现在计算机人才过剩,那它的就业前景还乐观吗?

术业有专攻关键是要把它学精!竞争中才能够出类拔萃。什么专业多一样,自己喜爱就行了。

1.你能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如office,excel等等,会一点编程,你最起码可以做一个办公白领;如果气质好可以当高级秘书之类,风光无限,令人羡慕。

2.你熟悉网络的话,可以做企事业单位的网管、网络维护、建网站等工作。舒舒服服的。

你能熟练使用C++编程,熟悉操作系统,你可以成为专职程序员,熟悉底层软件你还可以成为系统工程师。是比较受累的活儿,但工资不低呀!

3.你能熟练使用JAVA,可以处理面向对象的企业型的应用开发,公司企业WEB页面设计、INTERNET可视化软件开发及动画等,Web服务器手机上的JAVA游戏开发等等。很时髦的工作,工作时的心情很重要,哈哈!

4.你若熟悉linux,完全可以在linux世界里自由竞争,你只需要一台电脑,连上internet以及一个好的头脑就足够了。你的linux战友们将会根据你的意见,你的代码和你的其他贡献来判断你的能力,不愁找不到工作,工作会来找你拉!

5.你能熟练使用protel,可以找排线路板方面的工作,如设计PC机板卡等等。循规蹈矩,安安静静,与世无争,但不能干一辈子吧?

6.你单片机熟,可以找单片机开发编程应用方面的工作。小企业,小产品多多,其中也自有一番乐趣。

7.你对DSP有一定基础的话,你可以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或者数据采集、神经网络等领域谋求一个职位。将来一准是公司的栋梁之材啊!

8.你若熟悉ARM,可以成为便携式通信产品、手持运算、多媒体和嵌入式解决方案等领域里的一名产品研发工程师。哈,一个新的IT精英诞生了!

9.你熟悉EDA,能熟练应用HDL语言,熟悉各种算法,如FIR、FFT、CPU等等,同时掌握最新FPGA/CPLD器件的应用,把研制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块用于ASIC。恭喜你,你马上可找到月薪上万的工作了。

计算机,涵盖很广阿。包括硬件,软件 软件里还分设计师和程序员等。总之踏入这个领域才知道多么广泛。中国现在不是计算机人才过剩,而是缺少好的人才。中国每年向发达国家支付的知识产权专利费用多少?中国软件行业为什么大部分只是做低层次的代码加工,而能够进行高层次设计人才就那么少呢?

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加入并为之付出努力的行业。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 计算机专业介绍及分类

二、计算机专业介绍及分类:

1.计算机软件测试

掌握计算机软件测试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组织管理,精通软件测试工具。获取ATA软件测试工程师或Delphi初级程序员或Java初级程序员认证。

计算机就业方向:企业、政府、社区、各类学校等软件测试员。

2.计算机数据库管理

能应用关系范式进行数据库设计,精通SQL语言,胜任数据库服务器管理与应用工作。获取Oracle数据库管理或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或Windows XP应用认证。

计算机就业方向:企业、政府、社区、各类学校等部门的中、大型数据库管理员。

3.计算机可视化编程

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方法及可视化技术,精通一种计算机可视化平台及其软件开发技术。获取Delphi程序员系列、Java初级或VB开发能手认证。

计算机就业方向:企业、政府、社区、各类学校等可视化编程程序员。

4.计算机WEB应用程序设计

具有美工基础和网页动画设计能力,掌握交互式网页程序的设计技术,能进行网站建设和维护。获取Macromedia多媒体互动设计师或Delphi初级程序员或Delphi快速网络开发工程师认证。

计算机就业方向:企业、政府、社区、各类学校等WEB应用程序员。

5.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

精通国际上流行的图形/图像制作工具(如CorelDraw、Photoshop、Pagemaker等)。获取平面设计师相关的认证。

计算机就业方向:广告制作公司、建筑设计公司、包装装璜设计公司、居室装修公司、出版印刷公司。

6.网络构建技术

熟悉网络结构和组网方式,掌握建网方法,能利用工具分析和排除常见网络故障。获取Cisco路由配置或华为网络工程或AMP应用工程师认证。

7.计算机办公应用

精通办公自动化应用与管理,熟悉服务器的安装、管理和维护,基于应用服务器的相关服务和软件系统,具备对服务器的网络安全设置、邮件、网页发布、FTP、OA、BBS等系统的应用和维护能力。

计算机就业方向:企业、政府、社区、各类学校等系统管理。

8.网络系统管理

掌握网络系统管理的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能进行网络系统的安全设置。获取Window2000 Server或TurboLinux TLCE或Cisco路由配置专家认证。

计算机就业方向:企业、政府、社区、各类学校等网络系统管理员。

9.多媒体制作

具有多媒体程序设计与多媒体制作策划的能力。基本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建模、造型设计、场景设计、分镜头原理等技能。获取多媒体设计师相关的认证。

计算机就业方向: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公司、动画美术制作出版公司、广告制作公司。

系统集成工程师也一路走高。年薪8万—20万元的薪酬水平颇具竞争力。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用户对系统集成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从最初的网络建设到基于行业的应用,再到对业务流程和资源策略的咨询服务,要求越来越全面。但系统集成人才一直是IT人才链上的软肋。所以,未来系统集成工程师应该是一路走高的职业。

2.非计算机专业论文 篇二

1 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阐述

1.1 专业知识发展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书育人的前提。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日常生活、人文素养等基础文化知识;二是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教育学科知识;三是综合的计算机学科专业知识。

1.2 专业能力发展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书育人的核心。计算机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两个方面。其中, 教学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 而科研能力则是教师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社会最直接的体现。

1.3 专业创造发展

教师的专业创造是教书育人的拓展。计算机教师的专业创造主要包括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和社会化应用项目的开发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应注重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教学中, 创新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师应多参与企业项目的开发, 探析项目流程, 提高实践能力, 将知识转化为财富。

2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分析

2.1 内部生态因素分析

计算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能力不扎实和专业创造情意不浓厚等内部生态因素的影响。

(1) 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高职院校计算机青年教师大多数为工科毕业, 虽具有丰富的专业学科知识, 但教育学科知识却十分缺乏。作为一名教师, 不仅要知道应该教什么, 还要知道应该怎样教, 努力掌握好教育规律。

(2) 专业能力水平不扎实。高职院校计算机青年教师大多数为应届毕业生或是企业引进人才, 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等专门性培训。他们的教育理论功底浅薄, 教学技能欠缺, 课题研究能力不足。

(3) 专业创造情意不浓厚。一些计算机青年教师进入高职院校工作后, 爱岗敬业精神不强, 缺乏创造和奉献意识。一方面他们不乐于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教学、科研、人事等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中;另一方面他们不屑于参与企业应用项目的开发, 未能做到“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

2.2 外部生态因素分析

计算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同时也受到知识更新快、评审规定严、学术资源少等外部生态因素的影响。

(1) 知识更新快, 招生形势险。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极快,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 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认知存在误区, 使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招生面临严峻的考验。

(2) 评审规定严, 职称晋级难。当前高职院校体系下, 计算机专业课题研究范围广, 时间长, 论文发表要求高、费用贵, 职称评审规定严、要求多。这些使得计算机专业教师在职称晋级上远比其他专业教师困难, 青年教师更是如此。

(3) 学术资源少, 人脉圈子窄。计算机专业在我国教育领域中, 起步较晚, 符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的免费网络学术资源寥寥无几。同时, 计算机青年教师处于“以电脑为伴”的环境, 这使得他们的人脉圈狭窄, 人脉资源匮乏。

3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索

根据计算机专业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实际情况出发, 积极探索“基于终身学习、课题研究、项目实践、校企合作、网络协作等五位一体的专业发展共同体”路径, 努力引导青年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专业发展。

3.1 基于终身学习的专业发展共同体

古语曰:“活到老学到老”,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是一个学习者。如今,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计算机专业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 知识累积和传播方式的改变, 都使得计算机青年教师引领学术前沿变得更加困难。因此青年教师只有不断学习, 终身学习, 才能不被社会淘汰, 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但传统的教师独自学习方式, 往往缺乏计划、目标、监督等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一个领导、专家、教师、学生等全员参与的“终身学习的共同体”协作平台, 共同体成员为共同的目标而持续不断地共同学习、共同创造, 并在学习、沟通、合作、共享、民主的氛围中, 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 超越自我,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2 基于课题研究的专业发展共同体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主要方面之一, 其来源于教学, 同时又服务于教学, “科研”与“教学”两者密不可分。但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体系中, 计算机专业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职称评审等要求严格, 再加上青年教师缺乏经验, 在课题研究上往往寸步难行。依据“共同愿景下的自愿组合”原则, 将志同道合的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组合为一个有效实体。实体中的人员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合作与共享, 共同解决研究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分享成功的喜悦, 从而避免教师在独自研究中出现力量单薄、枯燥无味等现象。研究的情意也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 可大力促进高校课题研究的开展和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成长, 实现教师积极主动的专业发展。

3.3 基于项目实践的专业发展共同体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为教育目标, 教师则是这一目标的实施者。若教师不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那又何谈教育学生。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更是要求培养的学生能直接适应企业岗位的要求, 但当前计算机青年教师理论与实践相分离, 缺乏项目实践。依据“以问题为出发点, 以实践研究为主打”的原则, 将有着共同愿景的教师聚集在一起, 构建基于项目实践的互动、交流、分享、总结的共同体。它强调将学习过程置于有意义的项目情境当中, 通过共同体成员的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 使教师在项目实践中获得相关知识, 进而形成一种实践智慧, 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 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真正使教师在实践中成长, 在实践中探索。

3.4 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发展共同体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 校企合作的推行是这一方针实施的重要动力。但是, 在传统的校企合作中, 却出现了企业参与意识冷淡、高职院校参与方式偏颇种种问题, 造成校企合作步履维艰。联合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共同利益, 以合作共赢为基础, 构建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校企合作共同体”迫在眉睫。在共同体中,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 共同组织、实施教学计划和内容。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之间实现双向的岗位互换与互补, 换位思考, 换岗工作, 共同完成学生的培养任务, 使得校企双方融合融通, 充分发挥各自特长, 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效率, 同时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也得到提升。

3.5 基于网络协作的专业发展共同体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特别是计算机专业教师, 更应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使网络优势资源服务于自己的专业成长。应以网络为平台, 充分利用网络通讯工具, 如微博、微信、QQ群等, 构建共享、论证、协商、创作和反思五位一体的“网络协作共同体”。在开放的网络学习环境下, 共同体成员之间以平等合作者的身份通过相互的协作、交流、讨论、反思、问题解决等多种学习方式, 共享彼此的观点、思想、资源、知识、学习经验和集体智慧。同时强调以集体协同效应和团体成绩作为激励, 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创新知识的能力培养, 达到学习的目的, 从而促进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的自身发展。

4 结语

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高职院校必须重视计算机专业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推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高职院校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奠定坚实的教师队伍基础。

摘要: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努力构建基于终身学习、课题研究、项目实践、校企合作、网络协作等五位一体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平台, 破除计算机专业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中各种内外生态因素障碍, 引导青年教师积极主动地加强自身的专业发展, 意义重大。

关键词:计算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高职院校

参考文献

[1]粟远荣.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职业时空, 2013 (07) :46-48.

[2]高海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1 (2) :63-65.

[3]金锦玲.计算机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5 (01) :128-129.

3.非计算机专业论文 篇三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专业 培养研究

一、意义

近年来,社会上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招生在大形势下呈逐年萎缩的势态,从社会反馈的就业信息来看,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选,造成这一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力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因此培养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将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增强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学生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保证。

二、目前存在问题

(一)课程体系设置有待进一步探讨

计算机软件更新较快,相关知识发展迅速,学生在课本上所学知识与工作实际环境中所需要的知识要求有一定差距,校园教学不能与行业发展不发相一致。

(二)学生在校期间虽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动手能力差,进入社会后不能很快胜任工作。

(三)师资力量需进一步加强

目前,计算机方面的教师大多是本科或硕士毕业后直接到校任教,没经受过企业锻炼,因此所授知识往往趋于理论,而实践应用性不强。

1.课程体系设置

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学校就必须要和用人单位进行密切的联系,时时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应在对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对计算机人才应具备的岗位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来构建。学校要注重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技能培养,可调整理论课学时并增加实践性课程学时。

2.教学方法

计算机专业课程几乎都在多媒体机房中授课,多媒体机房中具有电脑和电脑外接设备,用这些工具构建成教、学、练为一体的教学环境。这样的教学环境利于将知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此外,在教学手段上要积极探索,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运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

在很多计算机专业课程上,均可采用项目教学法。如网页制作、图形图像处理、编程类课程,按照企业开发项目的流程和要求开展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吸取项目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都能得到提高,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协作意识,而这种意识正是现在企业所需要的,因此项目教学法能为适应就业铺平道路。

(2)案例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精选典型案例,结合学生需掌握的知识点及要点技能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在通过案例制作中完成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

(3)任务驱动法

在每章节开始时布置一个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学生之间可分组完成任务,小组之间可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掌握了相关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课外开展技能兴趣小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按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开展技能兴趣小组,如办公自动化小组、网站制作小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小组、摄影与摄像小组、影视制作与编辑小组、图形图像处理小组。为每个学习小组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进行指导、督促、组织和管理。兴趣小组以开发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品为主开展活动。当学校内部有活动需要时,这些小组可在校内承接一些活动,比如为学校某职能部门某个部门制作网站,或为某个活动制作宣传好报,或为学校活动会议等进行摄影摄像,也可承担全校计算机的维修工作,通过实训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加强学生专业实习效果

为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第三学年将全部到企业事业单位或公司进行顶岗实习,学校可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多个实习基地提供给学生,在实习中,学生真正的走进企业,走进工作岗位,使知识得到升华,使能力在实践中锻炼提高。通过实习活动,学校根据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的信息反馈来调整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 实习活动即是从学生过渡到企业员工的孵化器,又是学校跟企业沟通的桥梁,因此学校一定要重视并利用好专业实习活动,并多为学生创造实习机会。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有计划的定期选派青年教师到校外的实习基地进行实战培训,或到企业锻炼,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水平,积累宝贵而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可通过聘请其他院校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教授作为客座教授,请他们参与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或直接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特别是技术性、操作性较强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这样可使学生获得大量最新的信息。

六、改变计算机专业考核方式

考核可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传统考试采用纸质闭卷考试,但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多数具有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可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注重过程考核,加大平时成绩的考核,平时作业、实训、平时上机表现都均可纳入总成绩中。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总之,由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学校和老师要通过多途径、全方位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注重学习和实践结合,注重知识和技能结合,让学生学之有用,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浅论高职计算机专业如何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http://www.studa.net

[2]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研究http://www.studa.net

4.非计算机专业论文 篇四

1、约克大学(The University of York)

约克大学成立于1963年,约克大学位于英格兰东北部约克郡,主校区位于距约克市3公里的Heslington; 分校区位于约克市中心(主要是考古、历史和艺术等专业)。出色的大学研究水平和教学水平使其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大学之一。在英国《泰晤士报》的全英大学综合排名榜中排行在第九位;计算机专业排名第四,该专业研究水平评估5*。大学入学语言要求:雅思6.5以上。本科学制3-4年,讲授式研究生学制一年,研究室研究生学制2-3年。

2、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

布里斯托大学创立于1876年,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接受女子入学的高等院校;在英国大学中排名第十,计算机专业排名第6,研究水平评估5*。大学有学生约11,000多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2,000多名,海外留学生1,000多名。

3、爱丁堡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1853年建校的爱丁堡大学是大不列颠六所最古老、最大的大学之一,用美国校友开国元勋富兰克林的话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所国际性知名学府可以和爱丁堡大学相提并论。鉴于其悠久的历史,校方领导始终把传统学术领域和现代尖端科技产业的最佳组合作为课程设置的重点。 激烈的入学竞争自然不在话下,国际学生的申请一般到每年4月份就截止了。

4、纽卡斯尔大学(University of Newcastle )

大学位于英格兰第五大城市纽卡斯尔泰恩市,是英国17所主要研究大学联合小组“RUSSELL GROUP”的成员,也是国家级战略决策问题的重要参与部门。大学所有的系都开设硕士或博士研究课程。20英国泰晤士报大学综合排名第十九,计算机专业排名第18,研究水平评估5。大学学制本科三年(国内高中毕业生需读一年大学预科);讲授式硕士学制一年。

5、诺丁汉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始建于1881年,为英国名列前茅的大学之一,并以其出色的教学质量赢得了国际声誉。-诺丁汉大学获得高达5200万英镑的科研资助,从而成为从私有工业和商业获得资助最多的前四名大学之一。年英国泰晤士报大学综合排名第十二,计算机专业排名第十九,研究水平评估5。硕士入学语言要求IELTS 6.5以上或TOEFL573。

6、东英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东英格利亚大学的计算机学院更是英国最大的以科学为先导的计算机学院之一,根据全国学生调查的结果,东安格利亚大学计算机学院被评审为英国十大最高满意度之计算机学院。本计算机学院同时拥有4家活跃的研究所,专注于研究‘生物计算’、‘图像设计与视觉’、‘数学塑造与算法’和‘演讲、语言和虚拟人物’。一些企业也从东安格利亚计算机学院衍生而出,其中包括 “城市塑造集团”应用先进的软件及塑造技术专注于虚拟城市环境的开发。

5.非计算机专业ios简历 篇五

姓名:毕业生范文网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 | 男 | 25岁(1985年8月1日)

居住地:广州

电 话:139********(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1 年3个月 ]

公 司:广东XX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行 业:银行

职 位:计算机维护及网络管理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 校:广东工业大学

求职意向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通信/电信/网络设备,网络游戏

目标地点: 广州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IT-管理,IT-品管、技术支持及其它,销售人员,公关/媒介,证券/金融/投资

工作经验

/7--至今:广东XX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00人以上) [ 1 年3个月]

所属行业:银行

技术支持及网络管理 计算机维护及网络管理

负责计算机硬件的`装嵌,配置优化,软硬件故障维修及制定最合适的硬件配置。监测银行内部网络状况,确保网络服务器的正常运作,并处理计算机网络的突发故障。

/6--2009 /1: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500人以上) [ 1 年7个月]

所属行业:公关/市场推广/会展

IT部 IT技术支持及网络管理

维护场馆内IT设备,为游客及管内员工提供技术支持

教育经历

/9-- /7 广东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语言能力

英语(良好)

证书

2008 /7 计算机本科学士学位证书

自我评价

6.计算机专业简介 篇六

该专业偏理科,要求学生物理、数学基础好。

高中三年,计算机专业主要学习五门专业课,分别是:《计算机原理》(45分)、《C语言》(60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45分)、《计算机网络技术》(60分)、《电子技术基础》(90分)等五门核心课程。

《计算机原理》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掌握微型计算机组成结构和各部件的工作原理。

《C语言》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具有基本的C程序设计能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理解和编制简单的C程序。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各种部件的分类、性能、选购方法,理解各个主要部件工作原理、硬件结构、相互联系和作用,并能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组装与简单的维修方法。

《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常用的网络设备及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具有使用网络的初步能力,具有从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电子技术基础》

7.非计算机专业论文 篇七

经过近年来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归纳总结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科学生现状,为进一步开展策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①学生很难适应大学生活,厌学情绪严重。从学院2012~2014三年招生情况可以看出,该专业最低录取分数在307分,数学、英语成绩普遍偏低,面对高等数学、数据结构等课程,厌学、隐性逃课甚至逃课情况非常普遍,调查显示70%的人不适应大学学习。

②学生创新能力不强,课程学习无所适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大多和编程相关,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调查显示有75%的人表示对于软件开发没兴趣,对于专业学习提不起兴趣。

③学生视野不够开阔,对未来发展没有目标。学生的专业选择很多是家长完成的,很多人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没有认识。

④学生自我意识很强,给自身专业发展带来很大困难。目前大学生特点是自我意识强,很难接纳老师的教育。这种状况给专科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的很大的难题,也为他们的专业成长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经过近年来的实践研究,针对性开展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导、二学、三树、四训、五提”的学生专业成长策略。

1.“一导”是指建立专业导师制,培养学生专业兴趣

专业导师是学生专业发展的灯塔,通过与学生交流专业知识,引导班级学生开展学习小组辅助班级建立良好学风。专业导师与辅导员工作有不同,由业务精、专业强的专业教师担任,通过专业导师将外面的世界引入校园,带入班级,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前沿,清楚未来发展之路。

专业导师以高密度的与学生交流,征服学生的同时,形成了“亲其师信其道”良好教育局面。由于专业导师能够帮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树立专业发展目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这也是专业成长策略的首要关键任务。

2.“二学”是指创新教学模式,致力学生专业学习

由于专科学生文化底子薄,对高校课堂不适应,通过采用任务驱动、分组合作探究等先进的教学模式,体现学生课堂的教学主体地位,让他们能够设身处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慢慢改造和转变学习困难的现实,设立教学中的“一慢、二看、三进”的教学思路,调整教学节奏,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为教学情感目标。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根据学生特点设定和调整教学计划,克服“万事开头难”的核心问题,实践性强的课程在机房、实验室开展教学,理论性强的课程通过反复强化的形式开展,通过和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通过生活化的语言去解决。

3.“三树”是指树立专业发展目标,引领学生专业成长

为了引领学生专业成长,在充分培养、发展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他们树立个人专业发展的目标。主要做法是“请进来走出去”,譬如专业导师引导,高低年级结对子,请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参观IT企业,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开展短期校外实训等。

“三树”要在“一导”基础上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特别对专业发展的信心,扭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与我无关的不良状况。通过学生的身体力行,感知外面世界,树立专业发展目标。近年来尝试与培训机构建立合作。

4.“四训”是指开展实训教学,助力学生专业成长

通过与校外知名培训机构、IT企业联系,创新实训项目,辅助校外教学理念,尝试专业模块化教学方式,集中学习、集中实训,形成了及时学习、及时消化、及时实践的教学模式。

模块化教学使学生面临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实践任务,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个极大挑战。每周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改变为集中的课堂教学,集中的实训教学、教学考核。“四训”是培养合格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最为关键的步骤,是学生蜕变为IT精英最为关键的环节。该过程需教师提前做好各项准备,调动学生一切积极因素,全身心投入。

5.“五提”是指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专业成才

学校教育的特点是根据教学计划,按照教学进程逐步实施,重理论和素养的培养,重全面发展和提高;校外培训机构重动手能力培养,讲究“短、平、快”的快节奏、高产出。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重视“一导、二学、三树、四训”的学校教育,还要结合校外培训机构的提高。通过和校外培训机构建立“学分置换”模式,让学生参加校外培训同时也能获得校内学分,有效促进了学生专业发展。

总之,以上“五步”专业成长策略使学校和学生都受益匪浅。近年的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学院就业统计显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接本升学率达到90%,高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专业对口就业逐年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志广.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专科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分析.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8.非计算机专业论文 篇八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非计算机专业 教学模式 实践

一、中职信息技术课要立足普及学生计算机知识,树立现代化信息意识

对非计算机专业中职生来说,由于自身的知识和社会经验不足,对计算机的理论和原理会感到很高深莫测,我们的教学如果重理论而轻应用,结果只能是教学流于形式,没学到实际可用的东西而转眼全忘。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应是立足于在中小学生中普及计算机知识,树立他们的信息意识。

信息技术课也绝不是要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为一个模式的专家人才,从现实上说,中职生刚刚在打基础,也不太可能就成为专家。我们的教学应着眼于建立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应用,增强信息技术意识;着眼于让学生了解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着眼于让学生掌握文字、图形输入、输出的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着眼于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着眼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和安全忧患意识、合作意识等。

二、改进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知识不一定是全部通过教师传授得到,更多的是学习者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工具,通过多阅读、多思考、多实践方式而获得。同时,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突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的作用要从信息的提供者变为指导者,是任务或问题的展现者,是提供学习支架的人。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学习的主动权应交给学生,不能采用”填鸭式”的模式来教学,更不能采用”机灌式”来教学。信息技术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很强,一定不能用教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学和动手,要大胆让学生去探索、去操作,要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知识,熟练基本操作技能和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适应新世纪人才”,才能为学生将来步入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工作、生活和再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

我们承认学生发展是不平衡的,学习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学生的兴趣也是各异的。从社会需要的人才来看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行业部门计算机的用途也是不同的,如果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性能和计算机强大功能充分的结合起来,那还有什么会学不好和做不好呢?因此,中职信息技术课不仅要开好必修课,而且也要办好选修课,来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这也是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

必修课的内容应是一些基础的共性的知识、方法论的知识,它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和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选修课的开设是必修课的一种延伸,是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和志向的差异而开设。做为选修课则要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空间余地,尽量使学生都能朝着适合自己个性兴趣的方向发展。在选修课程设置中,要提供跟学生兴趣相结合的学习软件,如与美术结合的有图形图象处理软件;与音乐结合的有音乐编辑创作软件;与影视结合的有视频、动画编辑创作软件;有多媒体创作软件;有网面设计软件;有程序设计语言软件;有数据处理软件等。选修课的教学中宜多采用探索式教学,学校仅可能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教师要起点拨和指导作用;现在的软件都有自身强大的在线帮助功能,可引导学生自行探索并掌握相应软件的使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建立灵活的成绩考评体系

考评的内容与方式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中的交流与合作、动手实践和操作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确定成绩时,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只有这样,信息技术课教育才能在“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适应新世纪人才和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需要”的宏伟目标中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魅力。

五、加强学科德育目标渗透,注重学生实践

应当明确,我们培养的是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他们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人才的质量应当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现代社会越来越要求劳动者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工作在社会生产第一线的合格人才,而能否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衡量普通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计算机职业道德以及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们分工合作、集体研究、协同创造精神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彭绍东,信息技术教育学论纲[J]电化教育研究, 2001,(10)

[2]贺令亚,陈山. 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J]中国科技信息, 2007,(05)

[3]周敦,中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计算机专业简历 篇九

姓 名:XXX 性别:男 民族:汉 出生日期:1986.02.02 户籍:上海 政治面貌:团员 所学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历:大学本科 身高:178 联系电话:1

3#### E-MAIL: 联系地址: 邮编:200092 家庭地址: 邮编:200092

职业应用技能

 外语能力: CET-6(2006年6月通过 482分)CET-4 535分  计算机能力: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PC技术

熟悉计算机操作,熟练使用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及Internet应用

掌握C语言,汇编语言,MATLAB,CAD等,有较强编程及程序分析能力。

教育经历(含培训)

教育:

2004.9-2008.7 上海海事大学

2001.9-2004.7 上海市工商外国语附属中学

专业课程

主修: 电路原理、现代控制理论与采样系统、电力电子技术、供配电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电力拖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船舶电力拖动系统、船舶电站、主机遥控系统、集散控制系统、PLC原理及应用、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等(在学校是船舶电力系统方向)辅修:(复旦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金融、会计学、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实务、经贸英语等

社会实践/见习经验 2006年7月 在上海华联超市实习

2007年8月 在上海电气科学研究所 参与设计,测试转换开关(主要用于高压二次侧)

自我评价

严谨务实,以诚待人,团队协作能力强;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强 吃苦耐劳,工作上有较强的管理和动手能力且有较强学习能力; 敢于面对挑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做事情认真负责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简历范文

来源:(58.com)发布时间:2011-07-05

个人简历

◆个人资料:

姓 名:XXX

政治面貌:团 员 性 别:男

历:本科

年 龄:2

2系

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民 族:汉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藉 贯:甘肃兰州

健康状况: 良好 ◆知识结构

主 修 课:C语言,离散数学,JAVA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系统结构,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

专业课程:ORACAL实用数据库,DB2 UDB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挖掘 选 修 课:WINDOWS API程序设计,组合数学,期货投资与务实,西方经济学 实

习:ORACAL上机,图形学上机,汇编实验,接口技术实验 ◆ 专业技能:

接受过全方位的大学基础教育,受到良好的专业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在数据库原理和数据仓库等各个领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研究分析能力。

◆ 外语水平:

2002年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2003年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

◆ 主要社会工作:

大一,大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做过代课老师和家教 ◆ 兴趣与特长:

☆喜爱各项文体活动,尤其是登山和足球 ☆爱好德国古典哲学,大学期间对屈原有所研究

☆着迷于期货和证券市场,喜欢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案例,对企业管理也有涉猎 ◆ 个人荣誉:

热心公益事业,无偿献血200CC 大二获得“新鲜风采新鲜人”大赛优胜奖

◆ 主要优点:

★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活动策划能力和公关能力,在中学就基本形成,大学里又不断全面发展

★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比较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底蕴才气

★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在同学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同学中有较高的威信,人品蛮好 ◆ 自我评价

活泼开朗、乐观向上、兴趣广泛、适应力强、上手快、勤奋好学、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坚毅不拔、吃苦耐劳、勇于迎接新挑战。

◆ 求职意向

10.计算机专业介绍 篇十

各位同学、老师大家好:

非常感谢你们来参观计算机实习室,我叫***,是11级学生,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介绍计算机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维护与维修、行业应用软件、平面图像处理、广告设计制作、动画制作、计算机网络及网站建设与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我校专业课程主要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VB语言、计算机平面与动画设计、计算机网络设计与局域网络的建设与管理、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我校根据社会需求,在专业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硬件设备,主要的实习设备集中在实习楼的四、五层,有200余台计算机,可以实现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应用,多媒体课程的操作,平面设计的创造等等,我校实习设备还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供我校学生进行资料的查询和下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业方向

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和多媒体制作的就业方向为广告制作公司、婚纱摄影后期制作、包装装璜设计公司、出版印刷公司、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公司、动画美术制作出版公司等。

网络构建技术的就业方向为企业、政府、社区、各类学校等网络构建工程师.熟知语言及数据库的人员可以到各大电子公司和企业就职,可以负责技术维护和开发程序。

取得成绩

2009年,梁艳阳、马鹏飞参加郑州市技能竞赛获一等奖。2010年,杨飞燕、马鹏飞参加郑州市技能竞赛获一等奖。杨飞燕参加省技能竞赛,获个人一等奖。2011年,宋旭源、周浩奇参加竞赛获郑州市团体二等奖。

讲解员:

11.计算机专业考核方法 篇十一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操作技能;考核方法;改革;考教分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026-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里,计算机已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信息处理工具。然而,如何建立和完善计算机职业教育的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优秀的计算机应用型技术人才,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探索和研究,而中职计算机专业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就是其中问题之一。

在传统学科考试中一般都采取闭卷笔试,学生的学科结业、评优、毕业都以这份试卷作为主要的依据,这种传统的考试方法已不再适应于发展快、应用性强的计算机学科,中职计算机课程考试必须进行深入地改革与创新。

那么,我们如何进行考试的改革呢?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一线技术型应用人才。根据这一既定的培养目标,考核方法改革有三点可以作为指导思想。

1、突出操作技能的考核

计算机课程传统学科相比,应用性非常强。对于中职学校来讲,考核以操作技能为主,理论知识为辅,即符合学科的特点,又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它是中职学校考核的基础。对于应用型技术人才,操作技能是他工作的基本能力,只有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并同具体理论知识相结合,专业技能才可以如鱼得水的实施。另一方面,进行操作技能考试,对于中职生,可以发挥他动手能力的长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加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

在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比比皆是,如何学以致用,这需要学生应用已学知识,观察与实践,不断的练习与提高,这也是我们教育者应该培养的方向。加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是中职学校考核的目标。应该看到,能够排除故障、解决问题的工作者才是受欢迎的技术人才。

3、是重视创新能力的考核

我们知道,社会的进步需要科技进步的推动。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不会去想发明创造,也很难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培养优秀的实用性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必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在考核方案、方法中体现出来,它是中职学校考核的提高。

根据以上阐述的指导思想,将从四个方面论述考试方法改革的设计与实践。

一、全面推行操作技能考核,强化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学科知识的特点是新、多、快。教学的实践表明,计算机职业技术教育操作技能考试应当采取实事求是、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不同的课程,内容侧重点不同,因而实践考核和理论考核应占有不同的比率,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一些以实践活动为主的课程,如汉字录入、WORD排版、EXCEL电子表格、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等,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可以占总成绩的100%;另一些课程实践性较强而理论知识也不可忽视,如网页制作、Photoshop、corelDRAW、数据库、多媒体技术等,操作技能考试的比率占60%~70%;还有一些理论性较强,但也应当考察实践能力的课程,如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等课程,应当以理论考试为主,实践技能考试占有30%~40%的比率。

那么,操作技能考试应该采取怎样的形式呢?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1、以班为单位,同一时间在机房考试

这样的学科以突出技能速度为主,不存在考试相互作弊的情况,也是技能考试中方式最简单的一种。只要将机房的网络关闭,教师规定考试起始和终止时间,学生将考试内容输入存盘,再由教师评定成绩。如汉字录入、word排版、excel电子表格处理、平面设计等课程。

2、采用分组抽签,边操作边提问,操作和口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由于技能考试都在机房中进行,学生座位相距很近,为了避免学生相互询问,也为了学生考前能够全面的复习,按要求熟练掌握技能,将考题分为若干份,以抽签考试的形式进行考试,这样一班的学生可以分为几组,每组考试时间和题量相对减少。象Word排版、Excel、程序设计、网络操作等课程都可采用。比如,在Word排版技能考试在微机房进行,学生第一次抽签,确定在哪一个组,到该组后,再抽签决定考核哪几个排版要求,考完后向教师演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由于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使考核尽量做到公正合理。同时,由于学生事先不知道自己被考核的内容,可以较全面地考查该门课程的各种操作技能。此种方法适合于用简单操作就能考察出结果的课程。

3、通过一个“大作业”的方式进行技能考核

这种考核体现了合作的思想,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合作,以弥补教师一人指导的缺憾。犹如模拟公司制作产品的过程。它是由教师提出任务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几个学生合作,经过一段时间甚至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最后以“老师作为评委,学生单独演示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如Photoshop、corelDRAW、数据库、网页制作等课程都可采用此办法。它适合于设计制作课程。

4、计算机操作无纸化考试

这种考试,由老师使用现成的考试软件,从题库随机抽取试题,学生进行现场操作,由计算机软件评分,既保证了客观性又有很强的适用性。比如,计算机概论、汉字录入无纸化考试等。它适合于各科理论知识的考核。

以上的四种方式是根据考核内容不同,采用相应考试方式,不管采用那一种设计方案,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实操意识,加强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考核,突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以前的教学中,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学生学习一门语言,并且考试合格,但却编写不出一个简单的程序来。为了解决“会考试”与“会做事”不相吻合的矛盾,将二者统一起来,对某些学科可以采取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考核的考试方法,使学习与考核有机结合,真正起到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功效。

比如,数据库这门课,过去完全采用笔试,有些学生尽管在考试中成绩优秀,但却做不出一个像样的数据管理程序。实行改革后,开学初老师就提出每个人需要制作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学期末作为实践考核的依据。学生在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之后,就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构造制作自己选定题目的数据库。这样,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老师一边指导,一边观察考核评分。期末考试时,可请若干老师和部分学生作为评委,对每个学生制作的小型数据库,根据评委打分结果,再参考任课老师平时成绩,综合评定成绩。事实证明,这种考核的结果,很好地解决了“高分低能”的问题。可以说,该门课程成绩高的学生,就是制作数据库的“高手”。

三、考试形式多样化,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方法的改革,既要打破单一的理论考试,也要打破单一的闭卷形式的传统方式,应当采取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如前所述,我们既可以进行理论知识考核,也可以进行操作技能考核,或者两者各占有一定的比例。理论知识考核,既可以闭卷也可以开卷(或者一半时间闭卷,一半时间开卷),既可以笔试也可以口试。对于操作技能考试,还可以操作和口试相结合。因为,考试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它只是一种手段,以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熟练技能。

比如,对于计算机网络课程,进行理论考试时,由于该门课程涉及到的资料、数据很多,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必要把他们完全背下来,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更丰富的相关知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然后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一篇学习论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论文的质量进行考核评分。这样学生既巩固课本的基础知识,又扩充了课外知识。对于发展迅猛的一门学科来说,是比较适合的。

为了鼓励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有些学科,比如“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可以加大平时成绩所占的比率,对于学生平时在提问、作业,测验,实验课以及科技小组活动等教学环节中反映出来的创新思想,应当认真记载,适当加分,在平时成绩中体现出来。

特别是在各种计算机竞赛(如网页制作竞赛、汉字录入比赛,计算机排版竞赛、图象处理竞赛、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综合布线竞赛等)中的优胜者,应当作为相应学科考核的补充和延续,通过平时成绩而计入该门课程的总成绩。这样,一方面打破了“一卷定论”的保守、机械的考试方法,另一方面,使创新能力在成绩综合评定中得以体现,向“高分高能”的目标前进了一步。

四、施行“考教分离”,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强调操作能力培养,并不是可以忽略基础理论知识。相反,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并同操作技能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应用型技术人才。因为知识与技能是构成能力的两个基本要素,两者缺一不可,而能力又是知识与技能的集中表现,然而知识与技能并不是能力,它们需要通过反复实践、广泛迁移、不断的概括化、系统化才能上升转化为能力。

实践表明,能力与知识两者之间是密切相关的,能力在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反过来,又影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形成的速度、深度和广度。这就要求计算机知识与能力考核时把基础理论知识、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统一于考核过程之中,施行“考教分离”,使任课老师也不能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又不能放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计算机知识技能全方位、多层面地传授给学生,使理论知识讲解与实际操作训练有机结合,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动机,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

因此,对于一些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如程序设计、网络技术等,可以实行任课教师与出卷教师进行“考教分离”,使任课老师和学生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计算机这门学科是近几十年来迅猛发展的一门学科,因而它的教学考核方法与传统方法应有所不同。多角度、多渠道、多方法、实事求是的考察学生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计算机行业的教育者,应严格把握考核这一关,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输送合格的操作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第二版)[M].北京:民邮电出版社,2007.

上一篇:50首热门英文励志歌曲下一篇: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及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