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的网络教学

2024-06-17

浅谈小学科学的网络教学(共12篇)

1.浅谈小学科学的网络教学 篇一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以《昼夜交替》的教学为例

许多学者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了界定,通俗地说,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有效的科学课堂教学即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掌握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态度。

随着课改的深入,小学科学课堂出现了一些转变,在“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思想指导下,原来中规中矩、安安静静的课堂变成自主探索、热闹非凡的课堂,学生们畅所欲言,大胆探索,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在自主与热闹的背后,我们也在深深的思考:这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吗?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技能学会了吗?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了吗?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了吗?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呢? 首先,课堂是贴近学生生活世界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学生的生活世界指的是学生全部的生活,得以展开的背景和种种可能性。“生活世界”是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多种品质生成的奥妙蕴藏的处所。

其次,课堂是给予学生先进文化浸染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所以要善于营造一种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之中接收文化的洗礼和熏染。

另外,课堂是培养学生灵性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究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和对话。有效的课堂不是机械的生产一些整齐划一的脑袋,它培养的学生是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科学探究是一种思维状态,更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心理倾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因此,创设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是探究活动得以开展的首要条件。它能有效的激励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走出“要我学”的低谷,进入“我要学”的积极状态,从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教学《昼夜交替》这一课时,我首先用大屏幕循环播放一组“日出”“日落”的图片,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太阳升起地球上就是白天,太阳落下就是黑夜,白天和黑夜是交替进行的,叫昼夜交替现象。然后教师再问:关于昼夜交替现象,你有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提出:白天和黑夜是怎样形成的?昼夜为什么会不停地交替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觉产生探究的欲望和动机。同时,这种潜在的动机力量,还会使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经验,这种成功的学习经验又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新的满足。因此,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行为不断的从已经获得的知识从新指向对新知识的探求上来,从而形成持续的指向学习任务的学习动机。

二、有效的提问和追问

提问是引发学生产生心智活动并作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是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师生沟通手段,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之一。一个真问题的提出就是一次研究的开始,也是科学探究成功的保证。“追问”,顾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问,它是教师对学生答问结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的一种有效处理方式,是对学生回答的进一步提问。我认为“追问”本身不是目的,只是引导学生更为深入理解的手段。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即时的疏导、点拨,适时“追问”可以对主体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昼夜交替》一课时,教师通过一组图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白天和黑夜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会不停地交替出现呢?问题提出之后,教师接着追问:那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一个学生说:跟地球自转有关,教师赶紧接着追问:那你知道什么是地球自转吗?学生说得不太准确和完整,只是一些片段,这时候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关于地球自转的视频资料,就会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

问题提出后,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行为,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呢?首先,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尽可能鼓励其他学生对给出的答案发表评论,以便了解其他学生的思维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其次,教师提出问题后,应尽可能让学生回答而不是教师自问自答,当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不应打断他,应充分的鼓励,同时启发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完善。另外,教师要乐于接受期望之外的回答,及时发现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亮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还有,教师应多用追问的方法,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

三、教师的有效指导

现代的教学理念提倡“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有些教学中,教师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常常忽视教师的指导,认为教师指导多了,就会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然而,有效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完美结合。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理应全程参与指导,只是要掌握好指导的“度”。指导并非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启发思维,适时地点拨,指导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表现为启迪和激励。如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教师可给予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完善方案;在学生开展实验时,教师应全程参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帮助;在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时,教师应组织学生围绕关键问题开展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闪光点,拓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指导学生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在做这个模拟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通过讨论,整理如下,即:调节手电筒跟地球仪的距离,差不多正好能照亮半个地球仪;确定一个点来观察昼夜交替现象;有顺序的选择你们要验证的情况,讨论方法后再进行;当几个同学在做时,其他同学一起来观察能否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并记录结果。把这些弄清楚之后再做实验,学生就会比较顺利的完成这个实验,并且在实验中有所收获。

教师的主导作用应隐含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在学生探究发生障碍时,进行适时的启发、点拨,连接学生的思维断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已有的经验与新发现的现象或事实之间的矛盾,并反思并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识,重建“更为科学”的概念。这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也是学生内化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建构起来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自己认知结构的“活知识”。

四、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要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必须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情感和思想状态。这些知识和经验可能是下一步学习的铺垫和助力,也可能是下一步学习的障碍。

在上《昼夜交替的解释》一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昼夜交替成因的前概念调查,五年级学生对昼夜交替成因的解释,认为地球自转的占36%,认为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的占23%,认为太阳绕地球转的占11%,认为和月亮有关的占6%,其他原因或什么都不知道占24%。在了解了学生的前概念后,我有针对性地利用学生的身体和地球仪开展模拟实验,学生在亲身体验后,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的科学概念发展过程,最终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丰富和完善了“关于昼夜交替成因”的多种解释,达成了课堂教学的目标。

总之,科学素养的养成是个漫长的过程,是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思考、自我建构、发展逐渐积累和提高的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养成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是我们小学科学教学的根本所在,只有课堂教学“有效”了,才有可能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获得发展,才有可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2.浅谈小学科学的网络教学 篇二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语言因其课程的独特性, 应比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语言更具“科学味”。综观课改实施以来的许多观摩课和研究课, 其课堂教学语言虽然都十分优美, 也注重启发, 但其语言的“科学性”却体现不足。教师对语言的科学性把握不够, 从而形成课堂语言的“盲区”。因此, 我们要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加强课堂教学语言科学性的提炼, 给课堂教学语言再加点“科学味”, 也让科学课更具“科学味”, 引领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案例中谈谈自己对科学课堂教学语言的认识。

一、提炼课堂语言——力求精练

案例1:“水珠从哪里来?”

《水珠从哪里来》是三年级下册的一节科学课。孩子们在观察了装满冰的玻璃杯外壁布满水珠的现象后产生了疑问。

师:通过观察, 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这些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师:对, 这些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我想是从里面渗出来的。

师:哦, 是从里面渗出来的。

生:不对, 我觉得是老师故意洒上去的。

师:哦, 是老师故意的。

生:我想是冰化成水之后溢出来的吧。

师:哦, 是冰化成水之后溢出来的。

课堂上这样的做法, 扰乱了课堂的和谐, 容易使学生产生听觉疲劳。本来学生们在好好地进行汇报、讨论, 他们在彼此分享, 非常和谐。老师不自觉地要插进去说话, 打乱了孩子们的思路, 严重扰乱了课堂的和谐。孩子们除了要听同伴们说话, 同时还不得不来听老师说话, 容易产生听觉疲劳, 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

在这个片段中, 在起始时, 假如老师只说“你说呢”, 后面只强调重点词, 甚至笑而不语都能使学生顺利汇报交流, 达到知识经验共享的目的。

二、切中学科特点———力求准确

案例2:“世界上每一片树叶都是不一样的。”

《观察大树》是三年级上册的一节科学课。孩子们在经过自由探究后进行了小组汇报。

生:我采集的同种树叶, 两片不一样。

生:我采集的树叶也不一样。

生:世界上每一片树叶都是不一样的。

师:对, 世界上每一片树叶都是不一样的。

有人听到学生把这句话总结出来后, 赞赏这个学生知识面真广, 可殊不知问题就出在此处。有什么问题呢?这个总结不是正确的吗!至少到目前为止, 世界上还没有找出两片相同的树叶啊, 可是这样的命题是学生通过探究得出来的吗?如果仅仅因为采摘的树叶不一样, 就推而广之至全世界, 是否科学呢?逻辑是否严密呢?作为科学教师对于这种不科学的描述总结不应该持肯定态度, 因为它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性错误。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得出符合自己探究过程的结论描述, 如“我采摘的树叶不一样”, “我和同桌的树叶也不一样”。

因此, 我们要注意的是, 当数据资料不充分而又要得出结论的时候, 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逻辑性错误。因此, 科学教师应引导学生理清事物内在以及之间的逻辑关系, 让学生明白科学探究过程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从而准确、符合逻辑地描述出科学结论。如果非要给数据资料不充分的科学得出结论, 那么我们可以在要描述的结论中用上“也许”、“可能”、“大致”等这样的词, 不能把话讲绝对。如“世界上每一个人的指纹可能都不一样, 留待今后做进一步的研究”。但如果是肯定的结论, 则不要模棱两可, 如“我采摘的同种树叶却不一样”就是个肯定的结论, 因为这是学生经探究得出的结论, 这个结论是有科学依据的, 符合科学逻辑的。在教学活动中, 如果是一个学生的发现, 而其他人不能认同或还需重复实验去验证的话, 这时的实验结果描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 加上时间、地点或实验人等修饰语句, 如“从今天的实验看来……”, “根据张三的观察……”。

三、坚守客观现象———力求真实

案例3:“蜗牛‘喜欢’吃苹果。”

《蜗牛吃食物的观察》是三年级上册中的一课, 孩子们在蜗牛的四周摆了面包、饼干、苹果、橘子这四样食物, 要进行蜗牛吃食物的观察, 之后进行了小组汇报。

师:在刚才的观察活动中, 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蜗牛喜欢吃苹果。

……

师:你眼睛真亮! (你真聪明!)

蜗牛吃苹果, 真的是“喜欢”吗?殊不知“喜欢”一词是用来描述人对人 (或事物) 有好感或感兴趣的, 明显带有人的情感色彩。把“喜欢”用在蜗牛身上, 明显是学生个人的主观臆想, 不是客观的描述。关于此问题, 兰本达教授在自己为中国小学三年级学生所上的一节“蜗牛”课的评述中也指出, 孩子们用“喜欢”、“害怕”这样带有情感色彩的描述不是客观的描述。

摘要:众所周知, 我们的课堂语言不要求长篇大论, 精辟独到才是最高境界。语言描述的客观准确性是思维客观性的体现, 更是观察结果客观准确性的体现。科学教师应引导学生理清事物内在以及之间的逻辑关系, 让学生明白科学探究过程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从而准确、符合逻辑地描述出科学结论。

关键词:教学语言,精练,准确,真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郝京华主编.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3.浅谈小学科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篇三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情境;创设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而好的情境创设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笔者认为可以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一、创设生活情境

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置身于生活问题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科学来源于生活。例如在教学《浮与沉》一课时,首先我通过石块在水中沉,树叶在水中浮的实际现象引出浮与沉的概念,调动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引起了学生的关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自己提出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科学探究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教学《让灯亮起来》一

课时,我创设了一个承德夜景的情境,学生们一看特别激动,纷纷指着大屏幕说这是什么什么地方,那是什么什么地方,我家就在那附近等等。通过一幅幅真实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游戏情境

儿童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好胜,设计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动手、动脑、动口,主动学习。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创设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如在学习《生理与适应》一课时,我首先在讲桌前准备了5把椅子,让学生猜一猜,这5把椅子有什么用,你想用这5把椅子做什么,学生看到椅子,异口同声:“想做抢椅子游戏”我顺势满足学生的要求:“那好,咱们就做抢椅子游戏,谁能说一说游戏规则?”强调游戏规则后,开始游戏,游戏后,让学生分析游戏现象:“为什么有的同学能够取得胜利?”学生的热情高涨,争先发表个人观点,课堂气氛活跃。从而为学生对本课教学难点“反应时”的概念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在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把抽象的科学概念游戏化,既激发了学习热情,又学习了知识,训练了技能,开发了智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可谓一举多得,使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理解了科学概念。

三、创设故事情境

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并百听不厌,根据教学内容,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简短的故事,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在教学《占据空间》一课时,可以一边给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一边用实物进行演示,“有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面有水(出示瓶子),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把嘴探进去也喝不到,怎么办呢?谁愿意帮助乌鸦想个办法喝到水?”当学生听到这个熟悉的故事后,对这种贴近生活的问题很感兴趣,就会积极地去思考,帮助乌鸦想办法,然后让一名学生到前面帮助乌鸦把小石子放入水瓶中,学生看到瓶子里的水升高了,乌鸦就喝到水了,这样创设故事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四、创设冲突情境

生动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数学教学中有意创设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冲突,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兴趣,诱发学生情感的孕育。如在学习《常见的力》时,通过比比谁是大力士游戏(游戏的内容为先选择本班同学公认的一位“大力士”和一位力气比较小的同学到讲台上表演游戏,力气小的同学用一根手指按住“大力士”的脑门,使“大力士”坐在椅子上站不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印象最深刻,记忆最牢固。

总之,创设情境的方式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心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因势利导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到具体的教学环境中,通过情境交融的教学,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4.浅谈小学科学的网络教学 篇四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好的实验设计思想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有利于义务教材内容的完成。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实验存在着一些不足,需任课教师因地制宜适时改进。

一、化课本不足为自我完善

一切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现如今配套的学生实验材料包却存在着一些先天不足,学生实验时缺乏可操作性,那结果就是浪费教师学生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更可怕的是挫伤学生的科学探究积极性。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有二个活动: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通过实验让学生感知热是怎样传递的,明白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课文中的实验要求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段加热。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课文的要求是用蜡粘,课前我让学生进行尝试,学生化了不少的时间,可一上课学生向我抱怨的却很多都说粘不牢,成功的寥寥无几,上来展示时颤颤抖抖的又掉落了几根。那么简单的实验为什么会不成功呢?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通过了解又自己亲身实验终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虽然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会在桌上凝固。由于蜡先要熔化成液体,然后滴在铁丝上,再往上粘火柴。但蜡的凝固时间快(指冬天,夏天正好相反),且熔化后粘性不大,所以很难粘上去,因此成功的不多。教学中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把蜡改为人们修自行车常用的轴承油—“黄油”。我就赶到校门口修自行车的摊上要了一些交给学生去尝试,经过一番忙碌,教室里响起了阵阵欢呼声。

二、化抽象难解为直观易懂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也指出:“任何思维,不论是多么抽象和多么理论的,都是从分析材料发现现象开始„„”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总结法则,但在这过程中必须提供丰富具体的物质载体,作为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例证。小学儿童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中,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采取形象生动的教学,提供足够的有结构材料,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有生命的物体》单元第3课《植物怎样生存》一课中,有一个实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气孔,但对叶的光合作用的认识却很简单、抽象,大都由教师的讲解来认识的。用语言表达叶的光合作用显得简单、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我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和直观形象的实验材料,先取两个1000毫升的玻璃烧杯,分别放人同样多的水草,再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适量同样多的水。取两个口径稍小于烧杯口径的短柄玻璃漏斗,分别倒置在两个烧杯中,再将两支大号口径玻璃试管装满水,分别倒过来扣在两个盛满水的水槽中,连接好导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一个装置放在阳光下,另一个放在光线很暗的地方。过些时候,阳光下的水草就会不断地冒泡,而暗处的水草却不易冒泡,再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套在阳光下水草上的试管内的空气比套在光线较暗的水草上的试管内的空气要多得多,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阳光,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强度是不同的。最后盖住试管口,把试管轻轻拿出来,将一根带有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木条就会猛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光芒,证明水草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这个实验材料容易准备,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是帮助学生认识光合作用的有效手段。

三、化课堂学习为生活实践

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进行探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初冬的一天,一位学生问我:为什么早上起床时,我卧室的窗玻璃上都沾满了水珠?学生能提出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我非常欣喜,但我没有回答,决定把这个问题抛向全体同学。于是在我的提议下,成立了“神秘的水珠”兴趣小组,让学生象大侦探一样去搜寻这神秘的水珠来历。几天后,学生找到了许许多多出现“神秘水珠”的地方:“我在烧饭时发现锅盖上有水珠”“我在玻璃上呼气也会出现水珠”“我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外面很快也出现水珠”。一位戴眼镜的同学汇报:“我的眼镜有时也会莫名其妙地出现水珠。”„„学生纷纷汇报自己的发现,气氛异常激烈。我再引导学生找出出现水珠时的相同条件,最后经过讨论后,大家形成统一意见:热的水蒸气碰到冷的东西,就会形成水珠。这时,我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我想,这块内容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印象深刻的,因为这是他们自己从生活中发现的。

学生在家中做家务也经常会有问题,烧水时水溢出水壶;烧鸡蛋时鸡蛋烧爆了;冷天里,倒开水后塞上热水瓶塞,瓶塞会蹦出来等。当他们提出这些问题时,我们正好可以引导他们学习热胀冷缩知识,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并且已有经验,水到渠成,肯定成功。知识只有运用起来才是活的,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最好地方就是社区和家庭生活了。比如学了《食物的营养》之后,让学生回家给自己和家人合理地搭配食物,合理地补充营养;学了《植物和环境》《动物和环境》之后,他们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社区里宣传买菜不用塑料袋,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废旧电池不能乱扔,会污染水和土壤的等等。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了上海一位小学生发现家里的抽水马桶很费水,经过一段时间琢磨,他发明了抽水马桶的节水装置。学生听后跃跃一试,许多同学回家摆弄起了家里的自行车、缝纫机等,向我提的问题也多起来了。虽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发明,但是我相信在将来,他们当中会走出发明家。

5.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五

石嘴山市第十一小学王红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

每个教师的不懈追求。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

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结合小学科学学科和小

学生的特点谈谈本人在科学课堂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做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知识的源泉,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科学课每周仅有两节,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很有限,有许多制作、科技小论

文等作业需要学生在课外自觉地、主动地完成;因此,培养学生的持

久学习兴趣是科学课本身的特点之一。怎样将学生的直接兴趣持续下

来?这就需要教师应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蚯蚓找家》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带领学生在学校的树池里挖出一些蚯蚓带到教室里,观察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在没有实验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推

测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在做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因

此学生的实验兴趣进一步被激发,经过学生的反复实验后再和同学交

流自己的发现,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成功是发展学生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

学生克服了较大的困难获得成功,学习就会更加积极,兴趣就会更加

浓厚。

二、重视教学情境化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例如我在教学《磁力大小有变化吗》这一课时,给学生同样的磁铁,看谁有办法能吸起更多的回形针。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谁也不服谁就动起手来,都想超过他人,在动手的过程中想办法调整回形针放置的位置,在调整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磁铁的不同部位的磁性有强有弱,磁力的大小与磁铁的多少有关。情境教学”模式就是利用这个机会去创设情境,教给他们发现事物规律的一般思维方式,形成善于听取各种不同建议以及随时发现新事物的习惯。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情境,将学习置于乐观的情感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发现精神。

科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这样联系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在科学教学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教学《天气》这一章时,讲到了云、雨、风和气温等有关自然现象时,我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结合课本知识,让他们真正去看看云的样子,让他们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理解风的力量、谈气温变化的感受,讲自己对雨的观察与体验。通过这一些活动,使他们明白平时熟视无睹的这些事物,就是大自然的一角,其中包含着无穷无尽的科学知识,等着他们去研究。同时也认识到只有通过仔细观察、认真研究,才能揭开其中的奥秘,并让学生陶醉在大自然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三、重视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

如教学《液体的溶解》一课时就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进行分小组,在每个小组内首先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合理分工,明确职责二是建立有序的合作交流常规。三是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按要求进行实验,1、把胶水倒入水中,看到了什么大家统一意见并记录下来。

2、是一名学生用小棒在水中用力搅动一分钟后,等水静止后在看胶水在水中的状态,把看到的讨论后记录下来。最后得出结论,并把记录的情况汇报给全班同学,在全班同学讨论的基础上老师进行小结,得出正确的结果。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对促进学生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起着积极的作用。

四、注重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教学,应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进来,通过制定实验计划、准备实验器材、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归纳实验结论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获得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探究动手前可以先请学生设计一份实验方案,把原来直接向学生提供材料而让学生想一想需要什么材料,怎样做比较合理,在动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在探究中一边动手一边做记录,再想想探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留一点时间请学生进行探究后反思,谈谈探究后的体会和感受,相互之间做一些评价。

例如在教学《导体和绝缘体》时,我给学生都准备了一个电路检

测器、一份科学检测记录表和以下待检测的物体:铁钉、塑料片、棉线、牙签、铜丝、纸片、头发丝、陶瓷、橡皮、铅笔、硬币、土块等大量材料,教给学生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实验中了解了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并思考一下导体都有哪些共同特点,想一想怎样利用导体与绝缘体的性质为我们服务,领会了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说一说今天学校的收获。

6.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点滴体会 篇六

定安县岭口中心学校

韦春红

小学科学课程标指出:“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随着新课改以及新的教育理论的提出,如何遵循教学基本原则,保证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都要遵循的,并能与时俱进的大事。不能把教育口号、理论、研究混为一谈,因为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在这里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将对在教学实践中如何顺应小学新课程的标准,并达到提高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效益谈谈自己的一点理解和认识。

一、在科学课堂上要有强烈的新课程所要求的目标意识

教学目标有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有直接目标和间接目标。至于原来我们特别关注的知识,它只是用来整理的其中一个目标,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或主要目标。如:科学三上年级的《我的大树》一课教学中不是追求学生对大树的知识究竟知道多少,而是引导学生如何确定观察内容,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让学生通过活动体会和领悟“什么是观察”“观察和看有什么不同”,学会如何收集信息,如何汇报交流等等。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看、摸、闻、听等多种方式全身心的感受和体验;用测量的方法知道大树的粗细、高矮等有关信息;用文字、图画、采集标本等方法记录收集到的信息;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向大家描述大树„„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对自己观察的大树有了直接的认识,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的兴趣,科学素养也就在这样的活动中形成了。

因此,在科学课堂上要有强烈的新课程所要求的目标意识,没有目标意识或目标偏失的课就是没有质量的课。

二、正确地理解和实践“科学探究”

当然要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益,就要优化教育资源,整合具体的操作过程,并要重视教学设计在实施中的合理性,要看教师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价值的探究活动。

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程序性,不敢漏掉一个环节,并且每个环节都试图充分展开。我们以为只有这样才是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活动。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我们在教学设计上时常出现偏差,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时间不够,课的中期轰轰烈烈,后期草草收场的现象。为此,有必要重新正确地理解和实践“科学探究”。新课程下的教材不应是学生和教师学习、教育的唯一工具,而是教师放飞设想的起点和创造性教学的载体,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火把和获得知识信息的泉眼。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努力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提供基础。因此,要做到这几点:

首先教师要真正钻研教材,不断地创新。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挖掘教材编写者的设计意图,教学中在能够熟练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内部深层次的含义、熟练运用教材的基础上大胆的进行创新型处理。一切现存事物都是不可能尽善尽美的,根据自己所在的大教育环境,因地制宜地用批判性的精神对待教材。

其次,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很好的把握教材难易的“度”。如在六年级下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全过程的探究,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科学探究一般要经过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那么这节课该如何开展才能使探究活动更具合理性与有效性呢?我们先来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把小苏打和醋放在一起会怎样?会不会变成其他物质?会不会变气味?这些问题对已经学过《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的学生来说没有什么难度,也没有多大意义。因此,这节课中就这一问题而言,提出问题不是重点!再来看学生的猜测结果:会变成糊状,会改变颜色等等,就是没猜到会冒气泡。其实我们也能想到学生的猜测结果,因为在平常生活中学生几乎没有接触小苏打的可能。对未知物质的混合进行猜测,有点瞎猜,所以猜测也不是重点。再来看制定“小苏打和醋混合”的计划:学生讨论需要什么材料?该怎么做?这个实验材料是明摆着的,需要的是小苏打、醋、筷子和杯子,看来价值不大。关于怎么做,学生们提出了顺序问题、数量问题,如:是让醋倒入小苏打还是让小苏打倒入醋?倒入多少?是一点一点倒入还是一下子倒入?等等。这里就包含科学混合方法问题,混合就是倒在一起,倒在一起就有不同的倒法,不同的倒法就可能会有不同的发现。这就是科学课要追求的东西,是具有重要的科学探究价值的。其实我们只要从各环节所用的教学时间出发,就能达到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再次,在教学中要精简探究活动数量,控制活动中的变量。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亲身经历给他们深刻地体验。因而活动多了,如何保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那就必须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把握好重点,并围绕这个点,做深做透,通过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获得理智能力的发展的责任。而千万不能浪费时间蜻蜓点水式的面面俱到,让学生跟着你草草收场。所以与其热热闹闹,丰富多彩,还不如减少两个活动或某些环节,保证充分地时间,把每一部分做透了,做细了,那么学生的收获可能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上的了。

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也可以是全过程。因此,科学课堂教学是一项灵活性比较大的工作,不同的教学内容就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环节。

三、要体现学生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双主体”

针对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科学课要体现学生主体与教师指导、活动的趣味性与探究性、活动的量和质这三对关系是否和谐。学生主体与教师指导的关系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尊重孩子的学习意愿和教师控制教学进程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孩子做出的回答、选择以及结果、结论,而学生的活动往往非教师所能控制,因此任意性的学生主体作用将直接影响后续教学的方向和质量;另一方面教师必须把课堂教学引向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因此教师的引领必不可少。但引得多了,学生主体就淡化了,引得少了,学习效率就下降了。本人认为:教师在处理这对关系时要承认学生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双主体”,即教师是在学生主体活动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及时介入、及时提炼,做到心中有谱;活动的趣味性与探究性的关系表现在:趣味性的活动不一定具有探究性,而探究性的活动也不一定具有趣味性,两者往往不可兼得。本人认为:教师在处理这对关系时要从学生的特点、生活和学习基础等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考虑,允许学生探究生成性的大家都兴趣的又有价值的问题。至于事先考虑好的问题,教师应根据需要有机地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在不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探究。另外,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把课内的多种有价值的探究性问题延伸到课外,做到趣味性和探究性的统一;活动的量和质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活动的结构及内涵的研究上。科学课就是有一个个有关联的活动组成的,这些活动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好的结构不但能使活动达到好的效果。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小学五年级下册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由于材料的问题,学生得出“轻的物体浮,重的物体沉”的研究结论。教师要尊重事实,所以没有也无法予以否定。于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准备好材料再上一节课,学生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终于发现第一节课的结论错了。这样的教学虽然多化了一节课的时间,但学生得到的绝不是原来一节课所能得到的收获。其实让学生真正经历完成真实任务的全过程,这不仅能够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而且这个过程本身就有助于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再如,在《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学生面对教师演示的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那杯水,因为是未知液体学生不能尝,蒸发一滴水,发现了白色粉末状物体,学生猜测是盐,但不能确定。于是换一个角度倒过来思考,把马铃薯放在盐水里能浮吗?结果确实浮起来了。在这节课中始终未能确定是什么液体的过程就包涵着十分重要“科学内涵”,涉及到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认为一节没有结果或出现错误结论的探究活动课就是没有“质量”的课。

四、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心态,鼓励大胆表述。

学会了倾听别人的观点,还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活儿童心态,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敢说,使学生愿意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求学生在说话时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语言精炼且重点突出,这需要教师平时多一些激励性的语言:“看谁最先发表自己的观点?”“看谁能比他说得更清楚?”等。只要教师平时对学生的发言,特别是学生回答错误时少批评,多鼓励,耐心倾听,学生就会敢说。学生敢说了,教师再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的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还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思维的发展。

7.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教材的巧用 篇七

一、导入新课

科学教材中的单元导读内容丰富、优美, 具有针对性, 是导入新课的好资源。例如, 在教学“白天与黑夜”这一内容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环节。一是让全班学生齐读单元导读内容中的一段文字 (一边是朝霞满天, 一边是繁星点点;一边是千里冰封, 一方却烈日炎炎。为何在同一时刻, 地球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 之后, 齐读课文。二是提出问题:“谁能讲一讲, 课文中描述了哪几种自然现象?”三是进一步提问:“为何在同一时刻, 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现象?”这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和生成的问题, 轻松引入新课。

只有齐读教材, 才能感受科学现象, 充满求知欲望;才能乐于思考问题, 善于寻求答案, 最终顺其自然地开始新课的学习。

二、强化概念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 只有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概念, 才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 如何利用教材, 强化概念, 培养学生科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呢?例如, 在教学“日食”这一内容时, 概念的形成是难点。针对教材中的相关文字, 我设计了六个问题:其一, 日食是什么?其二, 观察日食发生时的图片, 会有哪些发现?其三, 如何设计模拟实验进行验证?其四, 如何描述日食的形成?其五, 阅读教材, 思考日食的概念表述, 应怎样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表述?其六, 脱离文本, 再次观察日食的图片, 如何用科学的语言表述日食的概念?

只有围绕科学概念的形成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活动, 才能强化概念, 形成科学、规范的表达。具体包括三点。首先, 可让学生尝试以科学、规范的语言完整地表述概念;其次, 通过提问, 让学生在比较和分析的过程中构建概念;最后, 让学生学会科学、规范地表达概念。这样, 通过教材, 科学概念得到强化。

三、设计实验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 其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创新性有待加强, 因此, 只有依托教材, 扶放结合,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才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例如, 在教学“种子和幼苗”这一内容时, 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师可引领学生设计相关实验。教材提供了实验的设计方案, 据此, 教师可设计五个环节。其一, 创设情境, 让学生观察不同环境下几种植物种子发芽的情况, 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 提出猜想与假说, 最终回答“种子的发芽与哪些条件有关”这一问题。其二, 小组讨论, 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才能证明自己的猜想”这一问题?其三, 学习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种子发芽与水相关的实验设计方案, 并思考教材中的实验是怎样设计的?应注意哪些问题?其四, 通过讨论与交流, 完善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方案。其五, 设计方案的分享交流。

利用教材, 学生自主设计了实验, 既降低教学难度, 又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还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教师以教材为依托,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并进行自主验证, 才能取得科学教学的实效。

四、处理信息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 教师应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而教材中的阅读资料恰好是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的良好途径。例如, 在教学“地球”这一内容时, 教材提供了人类发展史上不同时期的科学家研究地球的相关资料。据此, 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其一, 阅读教材, 标出关键词语;其二, 根据提问, 再次阅读, 找出问题的相关信息;其三, 尝试用最简单的句子概括获取的信息, 并在全班交流。这样,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养成阅读教材、处理信息的习惯。

8.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设计 篇八

关键词:实验教学;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067-001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可以发现实验教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得科学知识,发展能力,训练和培养了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独立精神。下面就如何进行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教学的设计,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使学生产生认知需要的关键是新奇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实验课的问题情境时,要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要通过研究解决的问题,选择既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又和所研究的问题有密切联系的事物。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又可使学生体会运用理想化的方法研究实际问题的重要作用,并为课堂中主要问题的研究建立基础。

例如《热的传导》一课,课的开始教师就说:“你们见过烧不死的金鱼吗?今天老师就让你们看看。”然后,老师把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金鱼放入一个大试管中,把试管斜夹在铁架上,用酒精灯对着试管的上部烧,试管上部的水烧开了,而金鱼仍然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教师说:“看来这条金鱼果然是烧不死,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同学们看后都惊叹不已,对这个现象感到惊奇,纷纷提出了想探索的问题。如:为什么金鱼烧不死?用酒精灯在试管底部烧,金鱼也烧不死吗?等等。探求愿望油然而生,此情此景,学生真想马上就得到问题的答案,从上课的开始就投入积极思维的状态。逼真、生动、形象、有趣,学生会在趣中生疑,疑中求知,在愉快的情趣中主动进入思维状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实验方法,巧妙地安排新异有趣的实验,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创设“寓教于乐”、“鲜活”的问题情境,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探究的动力,还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为学生的思维提供“催化剂”。

二、根据学生的实验能力,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

运用实验方法进行自主的科学探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应享有比一般课堂更大的自由度。为了实现有效的科学探究和对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独立精神及实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应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从对实验研究问题的猜想与假设、实验实施方案的制订、实验的操作、观察与记录等方面为学生顺利地进行实验研究做好准备。

一个完美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可研究的对象,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拟定实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并进行汇报、交流”。每位科学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完成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但是,真正做到这一步,需要一个能力形成的过程,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法,漫无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说是科学课教师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作用,是“有量无质”的探究活动。

教师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必须了解儿童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根据儿童可能提出的问题去找材料,选择材料,选择那些与揭示科学概念密切相关的、有吸引力的,使用时有安全感的,并适合儿童自行探究的材料。并且尽量选择学生生活中身边的材料。因为儿童身边的材料能使他们感到亲切自然,使他们感到科学研究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如在教学《水的浮力》时,我们不仅准备了常用的实验材料——水槽、气球、泡沫塑料、木块、乒乓球、钩码、瓷片、小石头、皮筋等,还特意准备了棉线、弹簧秤、平衡尺,让学生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有的小组利用皮筋和棉线绑住小石头,把它放入水中,弹簧秤的指针向上移了一点点,说明钩码在水中也变轻了,受到了水的浮力;有的小组在平衡尺的两端用棉线各挂一个钩码,先让它们平衡后,再端起水槽让平衡一端的钩码没入水中,这时平衡尺就会向没有没入水中的钩码那边倾斜,说明没入水中的钩码也变轻了,它也受到了水的浮力。孩子们利用这些材料在动手操作中,获取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探究兴趣。

三、通过研究结论的交流与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小学科学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实验研究,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实验研究在探究过程中的重要性,还应使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和提高。因此,每次实验研究之后,仍然应该重视实验的结论。而实验结论的归纳过程,应充分考虑每位学生实际研究的差别,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师生互评的方式来进行,使每位学生都能客观地分析自己的研究情况:成功的关键在什么?是否还可以进一步改进?结果不理想或失败之后,又获得了什么经验?这样,既使实验成功的学生树立了信心,得到了继续学习的动力,也使暂时未获得成功体验的学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使他们懂得经验的积累是学习必须经历的过程,同样是实验研究的一种收获。

9.浅谈小学科学的网络教学 篇九

山丹县霍城中心小学 葸爱华 陈丽

内容摘要: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如何,我们不但应该看到改革带来的成效,更应该找出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阐明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操作办法,只有这样,才可能推进科学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 科学课堂 现状 对策

小学科学教育是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得出科学结论、探索自然科学的程序和方法,要达到此目的核心在课堂,落脚点也在课堂。

本人多年从事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对农村小学实施科学课改教学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看到了科学课堂改革的质的进展,也发现了科学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个人经验谈点对策。

一、课改新理念深入教师心,并贯穿于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之中 随着课改的深入,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改革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质的进展。教师树立了正确的科学教学理念,能有意识地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有意识地让学生自主构建科学概念,努力实现“三维”目标。教师都从内心认可了科学课必须以探究为核心,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实践思想、实证意识、实践品质,把大段的时间让给学生去实践。科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等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

近来强调的“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究”的关系,教师的理解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其中的“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儿童建构科学概念”是大家比较认可的一种观点,也是一种导向,更是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之一。

二、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几种误区

如果我们对现在的农村科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仔细观察和冷静分析后会发现,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教师不能灵活处理教材,不能“用教材教”。

一是教师对教材“忠贞不二”,照本宣科,是在教教材而不是在用教材教。

二是教师过激地、片面地理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将教材中很有价值、对学生来说很有意义的内容也砍掉了,教师的表面理由是“新课程可以变动教材”,其真实的原因是这些颇具探究意义的内容往往“不好讲”。

2.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学预设,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每一次探究活动之前,总是习惯于将自己引导的方法、思路、过程等做了较死的规定。但是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令教师预料不到的事情。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突发事件,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是无视课堂中产生的“杂音”,继续朝着预设的方向前进。

3.在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这个大舞台上应成为“主角”,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探究道路上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处于“平等中的首席”这个位置,但这种角色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降低,甚至是无足轻重。因为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在探究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可是现在有些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不清楚什么时候该进行指导,什么时候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在课堂上甚至感到无所适从。有的教师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在教学中学生就是上帝,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要依照学生所提议的进行,其结果常常不尽人意。

三、提高教师科学理论素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解决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

性需要我们理性的思考、创造性的设计、艺术性的实施。

1.激发科学教师的教学源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激发教学源动力,是基于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而产生的。科学教师从事综合理科的教学,普遍感受到莫大的教学压力。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需要他人的认同,这是一个易受环境因素主导的问题,主要是受现实的考试评价机制的制约,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就有什么样的现实选择。本来,考试评价制度作为课程改革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相适应,两者甚至需要保持同步进行,可现在的情况是考试评价机制滞后,使得广大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充满顾虑。

2.实现科学教师的自身转变是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新课改后,科学由原来的物理、化学、自然地理和生物整合而成,这就要求一名科学老师必须将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知识融会贯通。新课改对老师是一种挑战,而挑战最大的新课程则是《科学》。由于科学更多涉及探究教学,它必定需要师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要想使新课程顺利进行,关键在于促进教师自身转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改变教学观念。新课程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给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机会,给了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给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可与学生一起探究知识,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同时提倡创意教学,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教学定位恰当,教学要适应学生。

例在《地球》这一节知识中,地球是近似球体的这一知识点教法中,以前只把这么一句话一讲了之,学生只要记住就行。而现在教师要让学生用大量时间进行探索,证明地球近似球体。同时还设计了好多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来体验地球是近似球体这一知识。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明白科学的结论源自实验和观察,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2)改变自身知识体系。新课程中,科学所融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全。教师原有的知识,原有所学内容已跟不上课程要求。新课程内容和科学探究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要求综合型的科学教师。

例如,在《月球》这一节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前可搜集一些有关月球的故事。在课堂上可提问有关描述月球的词句。在月食中,为什么那么小的月球会把太阳给遮住?这就需要数学知识中的比例问题;经纬度常用“30N,120E”等表示,其中的“North,East……”等是英语知识——虽然所述知识并不复杂,但教师没有一定其他学科功底,要想指导好学生,那是不现实的。

(3)改变教师技能。传统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板书、普通话等基本功的练习,当然这在新课程中也应提倡,但由于新课程综合性程度高,要求学生具有动手搜索资料等活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增进新的能力,诸如搜索和处理信息能力、课程整合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等等。

例如,上《日食》这一节时,可从网上搜集到南极洲日食全过程,学生在学校的电脑上观看,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新课程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个性的舞台,同时也是对教师技能的挑战。

3.紧抓教学重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会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新课程认为教师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其确实可以变动教材,但这种变动应该是对教材的一种优化,而不是一种退化。是根据学生、环境、条件等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提升处理,而绝不是随意乱改,如果改了还不如不改,就是对教材的一种糟蹋。只要我们多花些功夫钻研教材,把教材“吃透”,紧抓教学重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那些“不好讲”的内容是完全可以深入浅出的。

教学重点的确定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教材本身,二是学生实际。教材的重点必须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分析,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

如我在讲《磁铁的磁性》时,起初就把磁铁有磁性(包括磁铁两端的磁力最强)作为了教学重点。单纯从教材的角度分析,对教学重点的确立

是没有问题的,对磁铁磁性的研究确实应该是重点;但结合学生的实际,按照让学生得到最大发展的原则,这个教学重点就有问题。因为大部分学生本身就有“磁铁有磁性”的认知基础,那么再把这个作为探究的重点就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了,事实证明,学生也确实对此没有多大的探究兴趣。那么究竟应该把什么确定为教学重点呢?课后我和老师一起研究,决定把重点放在“证明磁铁两端磁力最强的实验设计上”,认为这是最有探究价值的地方,是最能激起学生探究欲望的地方,是最有利于学生经历“有意义”的探究过程的地方,本节课的精彩和探究高潮可能也就在这个地方。不出所料,我在另外一个班再上这节课的时候,学生的探究兴趣高涨,设计出了很多连老师都无法“预设”的探究方法,而且学生相互质疑,使实验方法不断完善,真的具有“直抵真理”的味道了。于是学生发展了,我也跟着发展了。

4.加强对探究过程的科学指导和引导,会使科学课堂充满活力

对于探究活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围绕教学重点,合理设置,合理取舍,并适度把握探究活动的节奏的时间。每一项活动,时间要充裕,引导要得法,使活动落实到位。

(1)在探究活动前,要在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步骤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探究实施的过程提出恰当的要求,要明确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在活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作为一名参与者,给予学生指导和引导。

(2)探究活动告一段落后,组织学生把在探究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汇报出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从学生表达的观点中提炼出关键性的词语,并以科学规范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从而帮助学生对探究问题的结论形成清晰认识。

(3)注意引导知识的迁移。科学课教学必须要有一个运用和拓展阶段,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培养科学实践能力。教师要为学生精心设计运用科学技能的拓展练习,这种拓展要具有创造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尽管我们农村小学的科学课堂离“成熟”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但我们坚信,既然质的进展越来越多,那么问题肯定就会越来越少,也就是说科学课改注定要成功。

参考文献

[1]张红霞 著《科学究竟是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3]《探究——小学科学教学的思想、观点与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4]许江映 著《小学环境教育模式的构建和实践》.《环境教育》,2003年6月。

作者信息

参赛组别:小学组

作者姓名:陈 丽葸爱华

工作单位:山丹县霍城中心小学

邮编:734117

职称:小学一级

联系电话:***

10.浅谈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篇十

汉川市毫洲小学:夏兵峰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学习科学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但是农村小学该如何开展这门课呢?关于这个问题,我在此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小学科学教材的应对策略

现在我们小学科学教材是粤教版,在很多方面都没有体现出学科的特点,教材在选择和编排方面的科学性不强,教材中的很多内容不利于当地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我的应对策略如下:

1.请学校重视科学

学校要改变对科学课的态度,在科学课教师的配置方面,不能把其他学科的教师安排在科学课中,因为科学课需要专业的教师来开展,而且学校应该注重科学教师提出的意见,投入资金来购买必要的教学设备,积极支持各种形式的科学活动,这样的科学课才能够达到新课程规定的要求,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

学校应为科学教师的成长需要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通过培训可以充分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并且可以提出自己在科学课堂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分析和讨论,这些问题可以得到更多的解决方案。

3.学校还应该选择符合新课标,适合本地学生学习的科学教材

二、科学实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效率

结论或规律(也正是教师要传授的)记忆深刻,不易忘记。如《大气压力》一课,在讲完大气有压力且来自四面八方两 传授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导入新课后,教师应开篇明宗,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指明研究的方向、方法,将各种研究材料有目的、有层次地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独立地支配材料,动手、动脑进行实验、观察,自行探索出材料所揭示的有关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交流,甚至可以争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其思维的广度。这样,学生对自己研究得出的个知识点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在讲桌上放一瓶矿泉水,让一个学生用吸管来吸水喝。提问:“用吸管吸水是什么道当“裁判”,而是在吸管上扎了一个孔,再让学生来吸,结果吸不上来了。此刻,这个实验的正确结论便自然得出:是大气压力将水压入吸管,理?”有的学生说是*自己的力吸出来的,有的学生说是大气压力的作用。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这时,我没有水才能被吸入口中。

三、亲身经历实验,体验快乐课堂 1.科学教学应到大自然中去。

在教学中,我们要从教材内容出发,要想方设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搭建、设置、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动手实践、动手探究的机会,充分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使材料的呈现,活动的开展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植物的奥秘》一课的教学时,我发现学生对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知识,难以理解、记忆。于是,我把学生带到田野里,挖几棵完整的植物,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我拿着这几棵植物,指着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先让组长一一学一遍,然后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

2.教师要善于用幽默、旁征侧引的语言进行教学。

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课的教学时,我试着运用多种方法去教,结果前几期的学生,都不能掌握好。经过培训后,我尝试把光合作用中所需的阳光、水分、二氧化碳等物质条件,说成是零件,叶片当加工厂,产生的新物质-淀粉、氧气,说成新产品。并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光合作用的实质,知道了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在哪个地方制造,制造出的新物质有哪些。而在执教《定滑轮和动滑轮》一课中,我主要是让学生来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首先,给每一小组提供材料:铁架台、滑轮2个、线绳、记录表格。其次,给学生十分宽松的时间进行讨论。即认识实验的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实验的注意事项等问题并拟好实验方案。人人动脑,个个动手。然后,交流各组的实验方案,学生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相互补充,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修改各组的实验方案。在实验中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机会,使不同的学生的智慧得到尽情地发挥,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这样在下面的实验操作中小且还明白了光合作用的意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非常关键。探索自然,学习科学知识。

四、实验教学,让学生人人参与

科学课应把课堂的自主权、选择权交给学生。在科学教学中实行实验探究教学,让学生人人参与到实验中去,使学生都有所成就达到课堂高效。

组通过合作探究,快速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不但没有浪费时间反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11.浅谈小学科学课程高效教学的策略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科学;高效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积累的过程,而科学课程的开设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重要手段。然而,中国现有的科学教学水平普遍处于低水准边缘。所以,本文就如何能够高效地进行小学科学教学工作做出研究。

一、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教育目标不明确

中国现有的教育方式以及教学目标均为学校自行定制。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剥夺了学生选择学习的权利。而这往往违背了科学教育的初衷。科学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而开设的课程。所以,学校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向选择教学目标。

2.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不明显

通过以往的教学实践,我们普遍发现学生的课堂学习往往是由教师一味地灌输,而没有将学生放在教学的第一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学生必须学习教师规定学习的内容。所以,这往往让学生产生了抵触的心理,从而让教学遇到了瓶颈,不能顺利地开展工作。

二、提高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1.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能够发现因为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导致教学期间发生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这就需要提高对小学科学教师素质的重视程度,学校可以对讲授小学科学的教师统一进行专业化教育培训,让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信息,以便学生能够学习到科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形成发散性思维,为以后的深层次学习做铺垫。

2.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这话同样适用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因为,在其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学习。所以,我们应该将这种被动的形式转为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的形式。而引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则是保证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方法。所以,教师应该通过神奇的科学现象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让学生将格尺在身上进行摩擦,从而去粘取碎纸片。如此一来,利用摩擦起电的神奇现象可以能够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中的原因。

3.开展合作学习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这句话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以,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去学习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水结冰了》一课时,教师应该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并让其进行实验。实验具体操作时需要用到烧杯,温度计等器材。因为本实验需要学生严谨的操作步骤,不然极易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一定能够发现问题并询问教师,在教师及时地讲解下,学生一定能够理解水在什么情况下能够结冰。所以,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整体层次平均分配。以便做到每一个组中均有一个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这样能够帮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习课程内容。

通过此次探讨我们可知,只要学校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及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并且通过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那么一定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隋丽霞,张秀兰,魏潇丽.浅谈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4).

12.浅谈小学教学安排的科学性 篇十二

关键词:小学教学,安排,教学内容,科学性,措施

1 教学安排的内容概述

教学安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内容。教学内容, 即在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 简而言之就是老师在课堂教课中的授课内容, 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的最主要内容, 是知识的汇集点。教学方式, 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所采用的一些方式, 如老师直接讲授, 学生被动接受;老师引导学生, 组织演讲形式的教学;或访谈等等不同的形式, 教学方式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也是直接跟学生的学习效果相联系的。教学手段, 即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 而使用的一些辅助教学的工具, 如多媒体技术, 教学中用到的模型等工具。

2 小学教学安排现状

2.1 教学内容局限

新课改以来, 虽然要求教学要以发展学生素质为目的, 但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善, 在很多学校, 甚至是大部分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只使用教材作为唯一为学生提供教学内容的来源, 这种现象在小学更为严重。小学课程因为均是属于基础课程, 人们普遍认为, 小学生不用接受太多的知识内容, 避免小学生在学习上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所以, 小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使用其他教辅资料被视为理所应当, 而这严重制约了小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

2.2 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式被证明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发展素质的要求, 随之而来的是新型教学方式大受推崇, 被奉为给学生带来新血液、新希望的福音。当所有人都认为新教学方式取代传统教学方式是大势所趋, 水到渠成之时, 现实状况却是与之大相径庭。许多小学的教学方式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 并没有将以学生为教学之本为宗旨而衍生出许多不一样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单一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 学习兴趣减少, 学习效果不好。

2.3 教学手段匮乏

小学教学的内容虽然相对简单, 但是在很多知识点上也不乏抽象难懂的东西, 而小学教学普遍没有辅助的教学工具。小学生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群体, 他们在接受知识的时候更偏向于接受那些可以直观获得的知识, 而对于那些艰涩、抽象的知识, 他们会因为理解起来太过困难而放弃, 这样很容易引起小学生厌学的情绪, 最终影响学习效果。不论是在哪一个学习阶段, 小学、中学、大学, 老师们教课都可以做到深入浅出, 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而要做到深入浅出, 一方面需要老师有渊博的知识做强有力的支撑, 另一方面则需要一些好的教辅工具进行辅助教学。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体验到立体式教学, 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达到教学目标。

3 实现小学教学安排科学化的措施

3.1 拓宽教学内容

在拓宽教学内容这一方面, 可以从两个角度同时进行:第一, 老师在课堂上多做课外知识的延展, 例如, 老师在讲述三年级语文课文中的《神笔马良》这一课时, 如果老师只讲述课本上的内容, 显然有些单薄, 课本中只简单介绍了关于马良的一系列故事, 对于其他的东西则只字未提, 因此, 老师可以自己适当地扩展, 讲讲课本以外, 但又与马良这个故事有贴近性的故事, 而且, 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去理解《神笔马良》这个故事的寓意, 像是寓意中所表达出来的惩恶扬善的寓意, 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去发散思维, 去讲讲自己都知道哪些有关惩恶扬善的故事, 这样, 集思广益, 学生了解到的知识就更丰富了;第二, 老师引导学生下课主动丰富自身知识含量, 例如,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每个星期自己去找一些有趣的故事, 然后拿到课堂上来与同学一起分享, 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由学生自己评选出最受欢迎的小故事, 老师要给学生去主动拓展知识面的动力, 让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学习。

3.2 丰富教学方式

好的教学方式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又一大法宝, 而关于好的教学方式的定义则不是狭隘的, 不单是指精彩的讲课方式, 精彩的讲课方式可能出了老师要有一定的教学阅历, 估计还要有一些教学天赋, 就像有些老师生来就缺乏幽默感, 想让他们每次上课都犹如讲故事一般应该是很为难的。教学方式应该还有一个广义的定义, 那就是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多元化, 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 同样是精彩的课堂教学经历。

丰富教学方式主要的方式有:演讲、辩论、实验等等。新教育理念的转变, 体现在教学方式上的最大的转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多增加学生的参与性, 所以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 只要是增加学生参与度的都值得试用一番。例如, 老师在讲课时可以组织演讲比赛, 就《神笔马良》一课来说, 老师可以组织一场题为“我眼中的马良”的演讲, 听听学生们都是怎么看马良的, 从中也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3.3 增加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作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补充出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之中的, 教学手段的选择要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需求, 所以, 教学手段的选择具有多变性和不定性的特定, 但是, 万变不离其宗, 只要紧紧跟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化, 就可以很好地把握教学手段的选择与利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教学手段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教学手段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方式也在悄然改变。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解决了以往教学的很多问题, 而最主要的贡献就在于多媒体技术的信息共享特点, 使得学校教学资源日渐丰富, 多媒体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手段必须时刻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变而发生转变的状况, 因为多媒体技术, 他是一项技术, 是作为承载信息量的载体, 它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变化的只是它所呈现出来的信息资源, 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定义。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 就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一方面有海量的信息资源, 丰富了教学内容, 一方面立体、直观呈现, 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 是教学手段的不二选择。

4 结语

小学教学的科学性体现在小学的教学是否符合学生发展自身素质的需求,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中心,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置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实现小学教学安排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章继红.浅谈小学教学与初中教学的衔接[N].孝感日报, 2010-12-19:3.

[2]彭燕凌.浅谈小学教学中的教学导入[J].网络财富, 2010.6:128.

上一篇:unit6作文下一篇:2023年初中数学竞赛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