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稿《摆一摆想一想》

2024-09-16

评课稿《摆一摆想一想》(共7篇)

1.评课稿《摆一摆想一想》 篇一

新课程要求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摆一摆,想一想”是一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一课,我觉得教师执教后需要自己去感悟、辩别与反思,形成对这节课的独特的、具有个体意义的感受、情感和领悟。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那么,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需要的是经验还是体验?下面我就围绕此问题说说“摆一摆,想一想”这堂实践活动课。

一、拟定教学目标

如果纯粹以“经验”为目的,这节课的目标(以下称目标一)可以这样陈述: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及数值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的规律,同时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如果以“体验”为最终目的,那么目标(以下称目标二)则要重新定位:(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独立操作、交流等活动,巩固100以内数位及数值的概念;(2)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猜想、验证、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悟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合理性的同时,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3)用教师对数学及课堂的情感塑造学生的情感,用教师对数学及课堂的态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如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并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在交流反思中发现自己数学活动中的错误或别人的好方法,能及时改正或采纳。

两个目标不仅仅是字数的差别,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的差异,这正是体验与经验的质的区别。在目标一中,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会有自己关于这个知识的经验,这个经验偏重于单纯的认知性理解,即以往教学中最强调的知识技能。叶澜教授曾说:“把课堂教学从整体生命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教学观的致命缺陷。”但是,如果这个“经验”是一个情感的生命体,课堂便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因此在目标二中加大了情感的融入,特别指出了“用情感塑造情感,用态度影响态度”。

我们可以非常感性地欣赏这样一句话:“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深入、诗意与个性色彩的那一种形态;是一种注入了生命意识的经验。”

二、体验数学课堂

体验数学课堂的维度是多向的: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体验数学概念间的联系、体验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及方法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还可以体验课堂里的教师、同伴、环境与氛围……每一项体验的内容不可能完全孤立,但可以从一些片断中有侧重地加深对体验的理解。片断

(一)至片断

(五)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数学流程,这里人为地分割只想借一个片断说明一个问题。

片断

(一)——体验数学方法的价值。

师:请大家用三颗围棋摆在数位表上,摆1次顺便把这个数写下来。(学生独立尝试摆棋,并写下摆出的数)

师:现在不急着上台演示,先在4人小组里交流一下,你一共摆出了几个数,分别是怎么摆的?通过比较,推荐出小组中的最佳摆法。(学生交流)

师:哪一个小组愿意上台介绍一下你们组的最佳摆法。

生:我们组最好的摆法是这样的:(演示)先把3颗棋都摆在个位上,是3;再移一颗到十位,是12;再移一颗到十位,是21;再移一颗,三颗都在十位上是30。

师:老师做你的小助手,把你刚才摆的4个数写下来(板演:3、12、21、30)

生:老师,我发现这些数正好一个比一个大9。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我们组的摆法正好和他们相反,我们先把3颗棋全放在十位上,再一颗一颗移过去。

师:那你们摆出的数分别是哪几个呢?

生:是30、21、12、3。

师:很好,还有其它不同的摆法吗?

生:我们组先摆12,再交换位置是21,摆一个3,再换位置30。

师:请你上台把它们摆出来。

(生上台演示,师板演12、21、3、30)

师:原来你们是交换了十位和个位上的棋子颗数。

师: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摆法?说说理由。

生:我喜欢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这样一颗一颗移不会忘记,而且4个数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它们一个个大起来。

生:我喜欢第三种摆法,只要摆好一个数,交换它们的位置,就成了另一个数。

生:这种摆法有时候会忘记已经摆了哪些数。

师:每一个同学都有心目中适合自己的好方法,不管用哪种方法来摆,摆出的都是4个数。

从独立操作到小组交流并非在“追风”,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从无序到有序,最终有了自己心目的最佳摆法,让认识活动本身与学生的认知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发生了关联,而选择最佳方法让学生的愿望和喜好也介入了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中,这正是经验升华为体验的转折点。

片断

(二)——体验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

师:还想继续摆棋子写数吗?你们可以从1、2、4、5颗棋中选,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摆一摆,记一记。

(学生活动)

师:我们还是不急着说,请你帮你的同桌先检查一下,他摆对了吗?

(学生活动)

师:谁愿意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帮助同桌检查的。

生:我的同桌摆的是4颗棋子,我用4颗棋子重新摆了1遍和他摆的一样。

师:这位同学是用重摆一遍的方法来检查的,好办法。

生:老师我是用眼睛看的,我发现它少写了一个41。

师:你是怎么看的。

生:5颗棋子分成两部分就是5、14、23、32、41、50

师:老师听懂了,你把分解数5的本领用到这儿了,同桌改正了吗?(同桌点点头)谢谢你!

师:你们刚才在摆的时候,老师选了6颗棋,不过没有摆,脑子里想了想,写了这几个数(板演:6、15、24、34、33、42、51、60)你们帮我检查一下。

生:34不对。

师:你怎么一眼就发现了老师不对。

生:用6颗棋子是摆不出34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34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之和是7,而不是6。

师:谁听明白了?

生:我听明白了,用6颗棋摆的7个数,它们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正好等于6,0+6=6,1+5=6,2+4=6……,不可能等于7。

师:加一加,也是检查的好办法!太谢谢你了!

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这个片断中摆棋子的方法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已有的先在感受出发去参与、体验多角度检查的策略,很显然学生对摆棋写数的知识有了自己的态度,他们亲近或排斥某种方法,特别是在检查的过程中对知识有了更深的感受与领悟。

片断

(三)——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

师:刚才我们分别用1-6颗棋摆出了相应的数(演示)。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猜一猜,如果用7、8、9颗棋各能摆出多少个数呢?

生:各能摆出8、9、10个数。

师:谁赞同他的猜想,说说你的理由。

生:用1-6颗棋摆出的是2、3、4、5、6、7个数,所以用7、8、9颗棋就能摆出8、9、10个数。

师:一定吗?

生:一定。

师:这毕竟是我们的猜想,想要变成现实只有通过验证。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不过这一次你可以选择摆一摆,也可以不摆,在脑子里想,分别写出摆的这些数。

(学生活动)

师:通过验证,你们的猜想正确吗?

生:我用9颗棋写出了10个数:9、18、27、36、45、54、63、72、81、90。

生:我用8颗棋写出了9个数:8、17、26、35、44、53、62、71、80。

生:我选7颗,写了8个数:7、16、25、34、43、52、61、70。

师:事实证明你们的猜想完全正确。

这里,学生的活动是以自身的需要为动力而展开的,在摆与猜测之间是否能建立学生想象中的关联,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猜想与验证是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猜想不是凭空,验证也不只是一种模式,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各自的结论,此时摆与想会以一种全新的意义融入学生生命之中。这正好说明了体验的结果不仅仅是产生情感或对所学知识的喜好,更重要的是生成新的意义,即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对这一知识有更新的思考,并把这种思考提升为一个数学方法或一种数学思想。

片断

(四)——体验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师:突然想起一件事,我的年龄和我女儿的年龄正好都可以用7颗棋子摆出来,你能猜出我和女儿各几岁吗?

生:老师70岁,女儿7岁。

师:是吗,你们看见过70岁还这么年轻的老师吗?

生:老师不可能70岁,我猜你25岁,女儿16岁?

师:25-16=9,说明老师9岁的时候就生女儿了?

生:这不可能,我猜老师34岁,女儿——?

师:给你一个提示,你在猜年龄的时候,可以参照你和你***年龄。

生:我知道了,老师34岁,女儿7岁。

生:我和我***年龄可以用9颗棋子来表示,我妈妈36岁,我9岁。

“70岁与7岁”这种丰富的联想,不再是学生的生活、意识或生命中无关的东西,在这个片断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认知结构、价值取向或自己已有的经历去理解、感受、建构知识,从而生成自己对知识的独特感受、领悟和意义,所以会有36与9岁的“对话”,在学生各自的生命中有了一次更深刻的体验。

片断

(五)——体验数学的魅力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用1-9颗棋摆出的这些数(演示),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活动)

生:我们发现这组数是有规律排列的,第一行是1、2、3、4、5、6、7、8、9。

第二行是十几,第三行是二十几,第四行是三十几的数……

生:我们发现竖的看这些数都是9个9个增加的。

生:还可以斜的看,它们是10个10个增加的。

师:真棒,还可以从多种角度观察,比如说横的看、竖的看、斜的看。

生:我们还发现摆出的数比棋子要多1!

师:谁和他们的发现是相同?你能反过来说说吗?

生:棋子的颗数要比摆出的数少1。

师:也可以说摆出的数的个数和棋子颗数相差1。

师:你能顺便估计一下我们今天一共摆了几个数吗?

生:100个

生:50个

生:80个

师:有什么好办法能验证一下吗?

生:只要1+2+3+4+5+6+7+8+9+10就可以了。

师:结果是多少呢?

生:5

5师:你为什么算得那么快?

生:1+9是10,2+8是10,3+7是10,4+6是10,一共是40。再加上10是50,再加上5是55。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100以内的2位数一共有99个,如果老师让你们回家把其它的数全摆出来,你要准备多少颗棋?

生:100颗。

生:不对,20颗。

生:是18颗。

师: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100以内最大的两位数是99,用18颗棋摆。

师:真聪明。

师:如果用10颗、11颗、12颗……来摆,你们再来猜想一下,分别能摆出几个数?

生:分别能摆出11、12、13、14……个数。

师:真的吗?

生:一定是的。

师:很遗憾告诉大家你们的猜测错误!有时规律是不变的,有时规律只适合某一段,到了另一阶段规律就会发生变化。

师:至于用10颗以上的棋能摆出多少个数,留给大家课后去证明。

体验的归结点是产生新的情感。这里观察的方法、估算、简算、规律的永恒与变化等。“所有”的知识在这一刻全部融合在一起,学生和这些知识也不可分割也融合在一起,学生可以全身心地进入知识之中,而知识又以全新的意义和学生构成了新的关系。

我们可以再一次感性地品味这句话:“我听到过,过眼去烟;我看到过,历历在目;我做到了,铭记在心;我体验过,沦肌浃髓。”

2.评课稿《摆一摆想一想》 篇二

一、说教材

《摆一摆想一想》是一个纯数学探索实践活动课。这个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安排的一次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用棋子摆一摆,进一步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数位和位值的概念。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100以内的数,最基础的知识是数的顺序;要弄清楚同一个数字放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出来的数就不同;还要弄清楚一个数的组成,它可以分成两个不大于9的数(或两个数字)之和。鉴于学生的年龄小,以上内容学起来较难理解,这个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儿童喜好动手玩的心理,把好玩的习惯引导到学习上,设计出生动有趣形象的“玩法”,使儿童在动手操作中感悟100以内的数和领会、理解有关的基础知识,并得到美的感受。这节课就是使抽象枯燥的数让学生“玩”出数学道理来。

教科书出示了活动的两个范例,学生可以仿照教科书上的样子进行活动。首先由小精灵提出问题:“能用2个●表示不同的数吗?”(由于到目前为止,学生学过的数只限于100以内,所以这里的数只指一位数和两位数。)下面展示了四名学生小组活动的情景,其中三名学生在数位表上摆圆片,根据十位和个位上圆片的数量说出摆出的数,例如,两个圆片都放在个位,说明个位上数字是2,这个数就是2;两个圆片都放在十位,说明十位上数字是2,个位数是0,这个数是20;十位和个位各放一个圆片,说明十位数和个位数都是1,这个数就是11。另外一名学生通过列表的方式把这三种答案综合起来,表的左边是所用的圆片数,右边是摆出的三个数。在这里,要求学生理解不同数位的位值概念(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个位上的2表示2个一),同时熟练掌握2的组成(和是2的加法):2=0+2,2=1+1,2=2+0,就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摆出、说出所有答案。

接下来,用同样的方法,用3个●摆出不同的数。三名负责摆的同学已经摆出3、12、21这三个数,负责列表的同学已经把他们的答案都写在纸上,但认为还有没摆出来的数,提示学生思考除了上面这三个数,用3个●还能摆出什么数。接下来,小精灵提出问题“用4个●、5个●……分别能表示哪些不同的数?”提示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实际摆一摆,把列表中的其他情形补充完整。最后,教材让学生不用摆,说出用9个●能表示哪些数。这就要求学生在摆的过程中找出规律,利用归纳的方法来得出答案。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我从情感、能力、知识三方面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这个实践活动,使学生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竞争的心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3)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归纳整理。

二、说教法、学法

由于本堂课是一节数学活动课,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所以本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活动的形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只是起着一个引导者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按照以上教学目标,我对本课进行了下面的设计。

1.复习铺垫。

由于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对数位和位值的概念比较熟悉,所以在开始活动前,我就利用数位表和计数器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例如,计数器的十位和个位都是两颗珠子,让学生说一说着两颗珠子分别代表什么。

2.激发兴趣,探索求知。

利用学生熟悉的两个可爱的小精灵聪聪和明明提问题来引入新课。例如,这两个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也来参加我们这个活动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注意发挥四人小组合作,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动手操作,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中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3.导放结合,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这个活动中,我注意尽量多给学生留一些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规律,去归纳整理。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师决不代替;动手让学生做,动口让学生说。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去获取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目的。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学的轻松,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觉自己的聪明才智.谈话激趣

师:今天有那么多老师来听课,大家高兴吗?那么老师要看一看我们班哪个小朋友表现最好,最聪明,最爱动脑筋,能得到老师发的智慧花。

复习铺垫

1.数位顺序。

2.师:首先,老师提一个问题,前边我们学过了100以内数的认识,谁能告诉大家,数位顺序哪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什么位?第三位呢?

师:个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百位上的数呢?

2.用计数器拨数。

师:现在老师在计数器上拨一个数,看仔细,十位和个位都拨上2个珠子,这个数是多少?谁能说一说这两个数位上的2分别代表什么?(学生回答。)你说的真好,大家给他鼓鼓掌。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计数器,我说数你拨珠,注意要边拨边说4,13,22,31,40。

生:4,个位拨4。13,十位拨1,个位拨3。22,十位拨2,个位拨2。

师:刚才小朋友们在拨这几个数时,你有什么发现?

上的数加起来都是4。每个数与前面相邻的数相比,都是个位少一,十位多一,相差都是9。)

师:你们说的真好!听了你们的发言老师真高兴,大家给他鼓鼓掌。下面请你们把计数器放在桌角,把数位表和准备的圆片拿出来,我们来搞一个有趣的活动。这个活动我们就叫“摆一摆,想一想”(出示课题)。在这个活动中大家要善于动脑筋,找规律,使我们的活动进行的又快又好。

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师:瞧!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聪聪和明明。)这两个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呀,也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了。(出示问题。)看,聪聪给我们提问题了“你们能用2个圆片表示不同的数吗?”

1.用2个圆片摆数。

师:大家能不能呀?提醒一点,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的数只限于100以内。所以,在数位表上只能摆一位数和两位数,不摆三位数,大家开始,用2个圆片看能摆哪几个数?

师:摆好的同学,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摆的?要说清楚,你把圆片放在哪一个数位上,这个数是多少?

预生1:我把2个圆片都放在个位上,就是2。

生2:我把2个圆片都放在十位上,个位上没有,就是20。

生3:我把1个圆片放在十位上,1个放在个位上,就是11。

板书:2个圆片。2,11,20。

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2个圆片摆在个位上得到的数是2?而摆在十位上得到的数是20呢?

生4:因为摆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所以是2,而摆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所以是20。

师:你讲的真好!大家给他鼓鼓掌。接下来,我告诉大家,看!咱们另一个好朋友小精灵也来凑热闹了,他是谁呀?(明明)对,小精灵明明他也要给大家提问题(出示问题)。

(1)你能用3个圆片表示不同的数吗?大家能回答他吗?(2)用3个圆片摆数,请动手摆一摆,看能摆出几个数?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板书:3个圆片,3,12,21,30。

师:从刚才摆的这两组数中,你发现些什么?怎样才能知道摆出的数不遗漏?回答的真好(鼓掌),你真聪明。

2.用4个圆片,5个圆片摆数。

师:看,这两个小家伙又给大家提出了更难的问题“用4个圆片,5个圆片……分别表示哪些不同的数”。

好!大家真勇敢!你们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让老师佩服。

3.小组合作,共同探索。

师:下面,咱们分四个小组合作,共同研究讨论几个圆片都能摆出哪几个数。每一小组老师发一个汇总表,分工合作,3个同学在数位表上摆圆片,小组长在汇总表上作记录,表的左边是圆片的个数,右边是摆出来的数。

师:注意:作记录的同学要综合你们小组这三个同学摆的数。不要有重复的数。比比看,哪一组摆的又快,写的又好,写字的同学字要大一些,写工整,活动开始。(教师巡视。)

师:大家在摆的时候呀,要善于动脑筋,善于发现规律,这样摆起来既快,又不容易遗漏。

4.学生汇报。

师:4个圆片能摆出哪几个数,哪一组给大家汇报?

生:我们用4个圆片摆出了5个数(板书:4个圆片,4,13,22,31,40)。

师:介绍介绍经验,你们怎么摆的这么快。(表扬这一组。)

师:5个圆片能摆出哪几个数?(板书:5个圆片,5,14,23,32,41,50)哪一组要补充?

5.勇于想象,探索规律。

师:从刚才小朋友们用圆片摆数的过程,你发现有没有规律?下面我们不摆圆片,能不能在脑子里想摆圆片的方法,直接写出6个圆片,7个圆片,8个圆片,9个圆片都能表示哪些数?好,四个人合作,看哪一组填写的又快又好!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略)。

总之,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并形成交流。

师:是不是所有的小组都摆完了,四人小组长请到前面来,把你们组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大家互相评一评好吗?

师:大家都摆完了吗?一齐看黑板,从以上我们所摆的圆片个数和写出来的数来看,同学们观察到有什么规律了吗?谁能说一说。

小结

3.《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 篇三

作为一节综合实践课,较欣慰的是,小朋友们能井然有序的完成我的活动要求。连平时比较容易出现乱子的“摆一摆”,也控制在可行之内。较可取的有以下3点:

1、让学生在形象的动画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在新课的开始,我用可爱的卡通形象——牛牛,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再利用牛牛变出的珠子,在计数器中摆一摆。通过动画的展示,新知的引入显得更为自然。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

2、让学生在同桌的合作中体会集体的智慧。

在再次熟悉摆法的探索中,我让同桌之间一生摆,一生记录,集体探究4、5、6颗珠子的摆法。小朋友们在互相探究、互相合作中纠错、提高。

3、让学生在多样的习题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在巩固练习中我安排了“我会填”、“我会判”、“我会猜”这3个环节,在紧扣教学重难点的同时,以多样,层次性的习题来检验小朋友们的学习效果,更让小朋友们在多样的练习中体会数学的魅力。除此之外,我还设计了延伸的拓展练习:摆9颗以上的珠子,让学生深刻地感知每一个数位最多只能摆9颗珠子。

当然这节课的缺点也是明显的:

1、放手不够充分

作为一节综合实践课,本意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但在实际操作中,为防止学生脱离我的预设,我步步为营。2颗珠子,先摆再讲解;3颗珠子,先摆再讲解。直到4、5、6颗珠子才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操作不多,活动时间不够,活动性不强,化实践课为常规课,这点需要反思。

2、引导不够有效

特别是在找规律这一环节,因为我给小朋友的是一个完整的大表格,竖竖横横斜斜的都对的特别整齐。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竖竖斜斜的数字间的规律,但他们没有深入的找一找横横的,也就是每一颗珠子所摆出的数字间的规律。而这点恰恰是这节课的关键。因此在表格的处理和呈现中,我可以对其他的进行弱化,着重某一行的找规律。

4.摆一摆、想一想的教学反思 篇四

用2个圆片摆数(注意:只摆一位数或两位数)

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摆的。

十个 十 个 十 个1 1 2 0

小组合作:用3个、4个圆片摆数(3个同学摆,小组长作好记录,不要有重复的数)312 21 3013 22 31 40

小结:怎样摆才能使数不重复、也不落下。

独立练习:分别用5个、6个、7个、8个、9个圆片摆数。

汇报。

学生汇报时我把学生的作品贴于黑板上,并整理写出学生口答的数,如5、14、23、32、41、50等。整个过程,我用“谁还摆出了不同的数”作为引导语让学生回答,提问了许多个学生。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一问一答”式的反馈方式。我们知道,用5个、6个、7个、8个、9个圆片摆数可以摆出40个数,如果让学生一个一个来说,显然很浪费时间。针对这一情况,我可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而不要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即当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时,可有意识地选取不同做法的同学到黑板上贴作品,写数,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他们写的数是否有重复或落下?”这样,学生的学习信息可以同时呈现出来,而且信息面比较广。实践证明,这种收集学生学习信息的方式在数学课堂上能达到省时高效、多方位收集学生信息的目的。现在,我还想培养学生能够主动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做法,而且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判断,只有自己的做法跟黑板上的做法不一样才到上面写,这样,又可避免做法重复现象。当然,要培养学生具有这种习惯和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我还要不断地实践、努力。

5.想一想、摆一摆教学设计与分析 篇五

鹤浦镇中心小学

梅盛波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二册 教材分析:

“摆一摆,想一想”是一个纯数学探索实践活动课。活动通过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图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的认识,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进一步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数位和位值的概念。2.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意识,提高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学习表达和交流。教学重点:

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数位和数值的概念。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数位表,请小朋友们观察数位表上有什么?

生:个位和十位

师:小朋友,老师手里有一些笑脸,把他们摆在数位表中,就能表示不同的数,这其中还有许多奇妙的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规律。

引出课题:想一想、摆一摆

(分析:创设情境,任务驱动,激发兴趣。)

二、摆棋探秘

1、初次摆——体验位值

师:我把一个圆片放在个位上,表示什么? 生:表示1个一是1.师:我们还可以把它放在哪?表示什么? 生:放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就是10.师:用一个圆片摆出了哪两个数? 生:1和10.(教师板书)

师:老师奇怪了,为什么用一个圆片可以摆出两个不同的数? 小结:把圆片放在不同的数位上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分析:“摆一摆,想一想”既要摆,又要想。)

2、再次摆——初步领会方法。

师:猜一猜,用两个圆片能排出几个数?

生:3个。

师:你们确定?你会摆吗?敢到上面来摆一摆吗?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摆,边摆边说你是怎么摆的,下面的小朋友说一说他摆出来的是什么数。

师:刚的小朋友摆出了几个数?哪几个? 生:3个,2、11、20.3、独立操作——探究摆法。

师:小朋友猜一猜,如果用三个圆片能摆出几个不同的数? 生:4个。

师:你们想摆一摆吗?从信封中拿出3颗棋子和红色的数位表,同桌合作,一个小朋友摆另一个小朋友把他摆的结果记录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汇报摆的结果。(请小朋友来汇报一下他们是怎么摆的,边说边摆)生1:3、12、21、30。生2:12、21、3、30.生3:30、21、12、3.师:还有没有和他们的摆法不一样的? 师:说一说,你喜欢哪一种摆法?为什么? 生1:喜欢第一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

生2:喜欢第一种,因为摆的时候有顺序,摆起了很方便。师:和他们一样喜欢第一种的请举手。

小结:因为第一种摆的时候有顺序,我们不会重复也不遗漏。

师:第一种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我们也可以按照另外一种顺序,先摆什么? 生: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先摆30,在移圆片。(请学生板演操作)

小结:回忆一下用3个圆片可以摆出哪些4个不同的数,学生报,教师写。

4、再次动手——巩固摆法。

师:请小朋友们猜一猜4颗圆片能摆出几个不同的数? 生:5个。

师:你是怎么猜的,是乱猜还是有依据的猜? 生:摆出来的数比,圆片的数多一个。

师:再次请小朋友摆一摆,交换角色,刚才摆的小朋友记、刚才记的小朋友摆。集体汇报:4、13、22、31、40.(分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活动、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同桌合作、独立尝试、自己体验等形式交替进行,大家充分经历了摆棋写数的过程(从摆错、有遗漏到能正确地摆;从无序地摆到有序地摆;从摆棋写数到不摆能直接写数),在多次实践活动中自觉地寻找规律,通过合作交流,彼此互相启发,发现方法。在“活动—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5、直接说——熟悉规律。

师:那5个圆片能摆几个数,6个圆片能摆几个数? 生:6个和7个。

师:你们能确定吗? 生:能。

师:现在老师要求你们只想,不摆,说出5个、6个圆片能摆哪些数?找同桌商量一下,把他们记录下来。

集体汇报。

师:能表示几个数,和刚才猜的一样吗?

师:老师觉得小朋友们不仅很聪明而且很认真?现在老师奇怪了,这些数,你能么就知道是由6个圆片摆出来的?

生:各位上和十位上的数加起来是圆片的个数。师: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吧!

小结:各位上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是圆片的个数。

(分析: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形成了和谐、宽松、平等的交流氛围,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规律,亲身经历了知识探究的全过程,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课尾问题设计围绕学生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时引导学生发现并改正错误。

几次摆棋,从随意摆棋写数→怎样摆不遗漏又快→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摆验证猜想→不摆棋直接写数,都要求学生边想边摆。任务难度不断提升,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同时,新的发现让学生看到数学蕴藏的无穷魅力,发现和创造的愉悦体验也能激励学生不断地参与到下一个数学活动中去。)

6、小练习播放鸟叫声。

师:小朋友听这是什么声音?

师:春天到了,鸟儿们回来了,可是这些小鸟飞出去后就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小朋友们能帮它们找到家吗?在小朋友的信封里也有一些小鸟,请你们帮他们找到家吧!

注意:一组一组排队上来。

师:请小朋友们检查一些有没有找错家的,帮他们送回去。你们是怎么帮这些小鸟找回家的?

生:小鸟身上的数是用几个圆片拍出来的,它的家就是几。师:小朋友谢谢你们,小鸟们和鸟妈妈一起在家里感谢你们呢!

(分析:练习的形式突破了传统的练习模式,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机,增加小朋友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6、拓展衍生

师,小朋友看,这里还有几只小鸟没找到家呢?小朋友们,能帮他们找一找吗? 师:这是64小鸟,他找不到家了,它的家在哪儿呢?64是用几个圆片摆成的? 生:10个。

师:我们用10个圆片可以摆几个数呢? 生1:11个。生2:10个.师:我们一起来摆一摆吧。

师:先摆个位,能在个位上摆10个数吗?为什么?那我们要把这第10个圆片摆在哪里?

师:接下来我们要怎么摆?谁愿意上来摆一摆。(请一个学生摆,老师记录。)

师:十位上可以摆10个吗?10个十是多少? 生:100.师:怎么表示?

生:在百位上用一个圆片表示。

师:我们来看一看10个圆片能摆几个数?符合我们的规律吗?

(分析:开放的课堂,广阔的空间。对于“怎样摆不遗漏又快”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考,课堂上既要提供活动的时空,更要提供展示各人思维过程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多样的方法存在。如摆棋的方法可以是从十位一颗一颗往上位移,也可以是从个位一颗一颗往十位移,还可以是一组一组成对移,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做。“观察表格,发现规律”这一环节,也体现了开放的原则,学生可以横看、竖看、斜看,提出自己的发现。课尾,还给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10颗棋子能表示几个这样的数呢”,使得课内的学习进一步向课外拓展,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更深入的研究。总之,这些环节的设计力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允许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用圆片摆一摆,小朋友们学得开心吗?数学的世界真奇妙,以后请小朋友们学数学时多动脑筋,探索数学的奥秘。

6.评课稿《摆一摆想一想》 篇六

(2)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猜想、验证、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悟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3)感受数学思考过程合理性的同时,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与辩证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结合所学的数的分解组成,直观形象地熟悉和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2、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1、观察发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排列组合方法。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 学 过 程 一、在情境中设疑,尝试解决 万物复苏,我们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去春游。我们乘坐的三辆车怎么都相同呢?该怎样区分它们?(学生会有很多种方法,鼓励他们善于观察生活的一面)但是今天只用2个圆片来区分这3辆车,把圆片放在方格的不同位置,而且每辆车都要用到两个圆片。

2个圆片都放在十位上是20,十位一个,个位一个是11,个位上2个圆片 是2.(把圆片放在十位和个位的不同位置所表示出来的数是不同的)二、自主探索 1、独立操作:用这种方法用三个圆表示不同的数(教师巡视)2、交流摆法:黑板贴出带有十位和个位的教学用具,学生上前来展示自己的摆法,同时教师将学生的摆法同时移到事先准备好的卡纸上。(对于表达流利的学生给予奖励)3、观察表格,初步发现规律(3个圆的时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观察)十位 个位 摆出的数 3 12 21 30 个位上圆片越多数字越小,十位上圆片越多数字越大。

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9 从上往下看数字越来越大,从下往上看数字越来越小。

……(只要观察出的规律合理即可)4、对比反思,总结方法 刚才这几位同学中你最喜欢谁摆的,为什么?(总结出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排列组合方法,按着顺序摆的好处)5、巩固方法 用这种方法再来摆一摆同样是3个圆。(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并纠正)三、小组合作巩固方法 1、摆一摆:同桌间合作看看4个圆片能摆出哪些不同的数(明确合作要求:左侧的同学负责摆,并准确的告诉你右边的同学你摆的是几,右边的同学负责记录数字,将数字填在表里,同时并监督看左侧的同学是不是按着顺序摆的)学生汇报时数字的顺序可以是相反的 2、想一想:增加难度,5个圆片不用摆,看看它能写出那些不同的数 四、深入研究,发现规律 1、观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观察思考):把从2个圆片到5个圆片摆出的不同数字以及圆片的个数统计出来,幻灯片出示,引导学生观察(如果观察不出来,教师可以利用肢体语言及手势来引导)教 学 过 程 2、汇报并及时追问:

对于学生回答出的某些规律,要及时的追问。例如:摆出的数要比圆片多一个,那么5个圆能摆出几个数,6个圆、7个圆……10个圆(只能摆出9个数,并追问为什么?)摆出数的个位与十位相加和圆片的个数相等,追问:25这个数是由几个圆片摆出的。

3、熟用规律:

6个圆片、8个圆片分别能摆出哪些不同的数,请快速的写下来。

4、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用圆片摆出了这么多的数字,同时还知道了2个奥秘,用圆片摆数字时,摆出的数字要比圆片的个数多一个,(10个圆片除外),摆出数字的个位和十位相加永远和圆片的个数相等。

7.评课稿《摆一摆想一想》 篇七

一年级下册《摆一摆 想一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51页“摆一摆,想一想”。

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操作与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巩固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数位”、“数值”的概念。

2.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猜想、验证、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悟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合理性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探索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奇妙和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个位和十位上摆棋子写数的活动中发现棋子数与所摆出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实践活动中,根据规律直接写出7、8、9颗棋子所表示的数,并能用口头语言表述棋子数与所摆出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讲故事《神奇的1》。

2.引入:把1放在不同的数位上就能表示不同的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动手用棋子在数位顺序表上摆数,从中探索有趣的数学知识吧!板书课题:摆一摆 想一想

二、初次探索,感悟有序

1.请一位同学上台拿3颗棋子摆一个数。

2.同桌2人合作,用3颗棋子摆数,一人摆一人记录。

3.汇报并交流。

4.对比几种摆法,体会“有序”的好处。

三、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自选“1颗”、“2颗”、“4颗”、“5颗”棋子中的一种,用自己认为最有序的方法去摆,把摆出的数有顺序的记录在纸上。

2.全班汇报交流。

3.检验用6颗棋子摆的数是否正确:6、24、15、34、33、42、51、60。

4.同桌讨论,寻找规律。

小结:无论怎样摆,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之和都等于棋子的个数;摆出的数的个数比棋子数多1。

5.猜想并验证用7颗、8颗、9颗棋子摆数。

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猜年龄:老师和小朋友的年龄都可以用8颗棋子摆出来,猜猜老师和小朋友的年龄可能是多少岁?

五、用百数表,体验规律

师:其实,刚才用棋子在数位顺序表上摆数的规律,在百数表中就有体现。你能找找2颗棋子摆的数在哪里吗?1颗?3颗?8颗?

六、拓展延伸,辩证思维

1.猜一猜:10颗棋子可能摆出多少个数?说一说怎么摆出最小的数?

2.小结:并不是珠子越多,组成的数就越。规律有时是一段的,并不适用于全部。

七、总结归纳,课外延伸

1.学生谈收获。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认真观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将会有更神奇的发现。

2.作业:用11——18颗棋子摆一摆,看看有什么规律。

八、板书设计

摆一摆 想一想 十位

个位

从小到大 3,12,21,30

从大到小 30,21,12,3

【评课稿《摆一摆想一想》】推荐阅读:

一想起来就害怕作文800字08-23

上一篇:浅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发功能下一篇:致单位感谢信格式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