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活动经验总结报告(精选6篇)
1.线上活动经验总结报告 篇一
一、做好线上教学的“热身”
原则:全员调动,人人担当
在3.30日的班会课,结合学校广播,与同学们强调了线上学习的重要性,重申在家中学习和在学校除地点之外并无不同,让孩子清晰地意识到一切规章与纪律都和在校上课一样,如早读、自习、体育锻炼等等一切如常。
同时做好线上学习动员会,讲明这次的网课和同学们6年级的那次网课不同,因上次效果不是太好,所以这次疫情期间转变形式,每个班单独发起直播课堂,老师会准时和大家来上课,因此要按时上课。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加强自我管理意识。出台学习制度细则:考勤打卡、作业布置、作业反馈、学习互助、科任老师沟通。让孩子们能够了解自律与否的利害关系:自律,则线上学习是养精蓄锐赶帮超的机会,否则,便可能被其他同学所赶超,甚至染上网瘾、影响视力。
二、手勤、眼勤,齐抓管理
原则:生生同心,家校同心,师生同心
多多地利用班级优化大师的表扬机制反馈给家长,每天记录,如早起读书考勤、按时完成任务、积极回答问题、作业进步、读书打卡、体育运动等等。主要抓以下几方面:
1、晨读。一天之计在于晨,家中的学习氛围无法和学校相比,为防止孩子将这次线上学习当放长假、掉以轻心,便要尽力帮助孩子创造一个学习的氛围。每天早上利用在线课堂或者视频会议发起直播,同学们须洗漱完毕、校服红领巾穿戴整齐、坐姿端正、打开摄像头与麦克风,以良好的精气神进入早读状态。若有同学无故缺勤,及时与家长电话了解情况。
2、上课。上课前点名,课后查看每节课的观看数据,公布到钉钉群内,及时和未观看或时长不足同学家长联系。要求孩子们提前准备好课本、练习本、黑笔、红笔、荧光笔、橡皮、直尺等学习用具,课程表可以贴在房间。老师讲课时,随时进入课堂检查,要求孩子们不换频道,不漂移,不斗表情,不闲聊。与老师积极互动,答问发言有礼貌,不发言时要静音。观看视频,距离电子设备至少一臂远,写字一尺一拳一寸要记牢。
3、科任老师沟通。熟悉课表,若有特殊情况老师未及时到达课堂,及时联系,并结合任课老师、课代表布置任务。关注各科作业的提交情况和质量,成为任课老师坚实的后盾。
4、家校同心,知情放心,共助发展。
通知到位,认真召开家长会。
每日班情况,定时播报
方法指导,推荐推送
沟通家委,反馈问题
5、单点家访,重点关注。对同学电话家访,了解孩子在家真实的听课状态,同时针对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提出建议:如果孩子今天听课不认真,那该怎么改?今天没完成作业,接下来怎么做?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与家长一起帮助孩子改进与成长。
最后,分享给大家我很赞同的一段话:
“浇不浇水,庄稼都会长大;教不教育,孩子都会长大。但是,收成绝对不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线上活动经验总结报告 篇二
1“爱”学生
“爱学生”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给予师爱, 即给予关心、关注或关怀的教育实践行动。师爱是学风建设的起点和条件, 但并不是给予了师爱就形成了学风, 因为表达这种爱需要智慧, 这种智慧主要体现在对爱之种子播种的时机掌握与对爱之幼苗的辛勤护理。
1.1 把握好“爱”的时机
“爱”是需要播种的, 教师的一声问候, 一个微笑, 一句关怀, 一杯开水, 都像一颗颗爱的种子, 播种在学生的心间;如果播种时机得当, 它们就容易生根、发芽, 并健康成长。“爱”的播种不可错过四个时机。
1.1.1 学生心理虚弱时
大学开学的开头几天, 新生们远离亲人, 来到了大学这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 这时是他们最孤独、最想家的时候, 是心理上最虚的时候。如果这时教师能主动地给予关心、关注或关怀, “乘虚而入”, 则容易把“爱”的种子顺利播种到学生的心间。
1.1.2 学生身体疲惫时
开学初期的军训时期是大一学生生活的“严酷期”。军训中体能需求的强度和军训纪律的严格, 使得受训学生的体力和精力大量消耗。这时, 教师如能及时出现在他们身边, 递上一杯水、一个面包或一片水果, 则容易让学生产生“受到雪中送碳”的感动, 从而敞开心扉, 接受关爱。
1.1.3 学生遇到病痛、灾困时
离开家庭的温室环境, 身处大学这个人才大训练场, 学生难免会有生病、困难、挫折、痛苦之时。这种情况下, 教师的一份理解、一句安慰、一个建议, 都有可能增加师生感情基础。如笔者班里有学生身体不适来请假时, 笔者不是简单地批以“同意”。而是加上一句“好好休息”、“要不要紧”、“需要帮忙吗?”之类的话语, 把爱的种子及时播种到学生心间。
1.1.4 学生将遇到“危险”时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将受到的“危险”, 并及时提醒。例如, 每年九月底后, 北方冷空气开始入侵我国, 这时笔者的一条条有关防止冷空气的温馨短信, 则似一片片温暖, 守护着学生。又如在N7H9禽流感笼罩时期, 笔者常常发出“为增强抗病能力, 要早睡早起”的信息。学生亦乐于听从这种建议, 因为根据行为心理学原理, 一个人处于危险时, 往往更乐于接受他人的关心。
1.2 做好“爱”的护理
学生的心间如同花园, 它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教师仅仅播下爱的种子而后不加以护理是不够的, 因为在爱的幼苗长成大树之前, 它很可能被杂草所窒息。教师必须及时拔掉学生心间出现的焦虑、恐惧等“杂草”, 主要途径有两条。
1.2.1 勤于近距离沟通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 学生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 焦虑、恐惧等“杂草”在他们心间会不时出现, 这时教师需要经常“蹲下来与学生谈话”, 走进学生的心灵。在与学生的言语、思想互动中, 及时拔除其焦虑、恐惧等杂草。
1.2.2 时刻尊重学生
当今青年最大的特点之一是自尊心强, 教师要把“时刻尊重学生”作为爱的重要护理手段, 教师要“尽可能地要求一个人, 但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2“为”学生
“为学生”就是教师的教育行动必须一切为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切为了使学生的个人志向得以实现为宗旨。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 当低层次的需要 (例如吃饭、喝水) 有了保障时, 高层次的需要 (如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就会突现出来。[1]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 笔者以为, 教师的教育行动必须先根据以下四“为”而展开。
2.1 为了学生的安全
学生来到大学报到后, 实际上已形成了学校提供服务与学生享受消费的关系。由于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而非无生命的商品, 故学生的人身安全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本保证。笔者认为大学第一次班会召开的主题应是安全教育, 教育内容要精心设计、科学并有创新, 以便学生乐于接受。
2.2 为了学生的安心
学期伊始, 学生坐在教室里会不时地回忆起高中时教师勤奋的身影。如果在大学的早晚自修课见不到教师的身影, 他们就会不安心, 这是心理惯性所起的作用。如果大一班主任老师在开学后头两周早、晚自修课都能跟班, 以公正的形象出现在班级, 他们就既可以使新生安心, 又可以自然而然地在较短时间内取代在学生心里的高中班主任的角色。这对学生的中学与大学的心理衔接十分有利。[2]
2.3 为了学生的上进心
“上进心”是一种不断要求上进、立志有所作为的心理状态。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期, 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上进心是学风建设的重要一环。故在军训结束后, 笔者就对学生召开了人生目标设计主题班会, 收到良好效果, 班会当场笔者班里要求报读专升本函授人数就达46人。
2.4 为了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能够达到成功的信心, 它是学生学习进步的一个秘诀。很多学生因为缺乏自信心, 开始感到自卑, 从而开始慢慢失去上进心。笔者以为, 在大一时期, 尤其是开学初期, 鼓舞士气, 增加学生自信心是学风建设的战略性问题。
3“给”学生
“给学生”就是给学生以环境、制度、思想及心理支持等形成学风所需要的物质或精神正能量。教师必须做到“先予后取”, 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我们的第一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 而是给人民以东西;只有做了这一方面的工作, 并确定有了成效之后, 我们去做第二方面的工作———向人民要东西的工作时, 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他们才会说, 我们要东西是应该的, 是正当的。”[3]
3.1 给予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环境
马斯洛 (Maslow) 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明确提出人具有社会需求, 而社会需求中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就是归属感, 大学生离开家庭进入陌生的校园, 他们大都从班级获得第一份归属感。[4]为此,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如下帮助:
3.1.1 指导教室环境美化
班徽、班训、班约、标语、心愿栏、公告栏、信息栏、荣誉榜、班歌词等是组成教室环境的基本元素。教室环境美化工作宜早不宜迟, 故笔者从开学初就着手指导布置。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 一个具有“积极向上班级舆论导向的”教室环境已基本形成。
3.1.2 帮助建立班委会
班委宜民主选举, 而不宜由教师指定。民主选举的班委争议性小, 他/她的指令被执行的可能性就更大。
3.1.3 指点制定班级公约
“班级公约”与既定《班规》有很大区别, 在班级公约成稿之前, 教师须根据不同时期学生身心特点及发展目标, 引导全体同学充分讨论, 让学生感受到“公约”是他们集体智慧的劳动成果, 为了捍卫该成果, “公约”则容易被遵守。
3.2 给予一个温馨的小家庭环境
相对于教室这个大家庭, 寝室就是学生的小家庭, 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个性的形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2.1 指导寝室环境美化
构建文雅、舒适、美观、学习氛围浓厚的宿舍文化, 既能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又能磨炼学生的责任意志;寝室环境美化的主要内涵是宿舍文化的构建。
3.2.2 帮助制订寝室制度
寝室应民主选举室长一名, 以负责制度的执行。制度应由作息制度、待人迎客制度、财物安全制度、卫生制度等构成;寝室制度的执行是宿舍文化构建基本保证。
3.3 给予人生目标设计援助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特点, 帮助学生制订他/她能实现的短期、长期目标, 激发他们潜在的求知欲和上进心, 这是学风形成的关键一步。根据笔者经验, 人生目标设计班会在学生报到后10—15天内召开效果最佳。有的教师在开学第一天就召开这种班会, 就如同“只知道向学生提要求 (如考级、读专升本) , 却不知道或不愿意‘先给学生一点东西’, 引起学生讨厌他们”, 班会效果不佳是可想而知的。人生目标设计主题班会应着重两个方面的目标。
3.3.1 品德目标
品德即社会主义道德, 这包括个人私德和良好公德。教师对学生的品德目标设计援助宜点到为止, 不可长篇大论, 以免引起逆反心理。
3.3.2 知识目标
以努力拿到计算机一级、外贸单证员、英语三级等证书为起始目标, 进而以读完函授专升本为较远目标的人生目标设计对学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这是良好学风形成的重要一环。
3.4 给予健康心理支持
社会转型加快, 国内外矛盾明显化和尖锐化, 学生心理问题多发, 负面影响多渠道, 这些已是被公认的事实。根据笔者学风建设经验, 应对以上问题, “给予健康心理支持”是较为有效的战术。为此, 教师应做到下列几点。
3.4.1 乐观心态教育
以学生成长为目标, 教师要传递学生“乐观心态”这一正能量, 鼓励学生学会拥有如“对其帮助过的人报以感恩、对他人的欣赏予以笑纳、对他人的憎恨表达歉意、对他人的优点表达赞美”等乐观心态。
3.4.2 诚信教育
大学生血气方刚, 好冲动, 判断是非能力普遍不强, 所以让学生分清江湖义气与信守承诺的区别是诚信教育的关键一环。教师应教育学生不要轻易许诺, 但一旦作出承诺, 如遵守纪律, 就要尽力做到;教师应教育学生对违反公德良心之事不作任何承诺。
3.4.3 社会规范教育
班级集体是个小社会, 教师要给予学生“懂得相互协作, 相互退让, 为他人着想, 自我克制, 服从集体利益等”社会规范所需求的精神正能量。
4“靠”学生
“靠学生”是指通过深入学生生活, 了解学生, 然后发动学生, 并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 去实现学生或我们要实现的目标。
4.1 深入学生生活
教师一定要放下身段, 脱掉“权威面具”, 把下寝室走访, 与学生谈心和了解学生疾苦当成常规工作, 重点关注落后学生, 有的放矢地培养进步学生, 以带动落后学生。为“全面发动学生”打下坚实基础。
4.2 了解学生
以“深入学生”为切入点, 利用“多看、多问、多帮助”的方式, 使学生愿意敞开心扉讲真话, 最终了解学生情绪和思想动态, 以便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 在学风建设中做到因材施用。
4.3 发动学生
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学生思想品德水平和学习能力提高的途径之一, 但更主要的是说教要与活动相结合, 说教通过学生在活动中的亲身体验, 才能使他们印象深刻。因此, 教师必须以学风建设为平台, 发动学生参与活动, 使他/她们在众多活动之中得到亲身体验, 最后, 使学风建设成为学生自觉主动的行为目标。
4.4 依靠学生
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足点都是学生, 学风建设最终要靠“已觉悟起来的、成熟起来的”学生自己去实现, 也就是说, “爱”学生、“为”学生、“给”学生, 都要在“靠”学生中得以体现。“靠”学生主要体现在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
5 结束语
群众路线之“爱”、“为”、“给”、“靠”四者之间, “爱”是基础, “为”是行动, “给”是归宿, “靠”是能力, 四者环环紧扣, 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它们是互相依存, 互为影响, 互为促进的四位一体。
群众路线四位一体的大一学风建设实践,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不断地“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 使师生互动形成良性循环, 这既能促进学生在行动中健康成长, 又能促使教师在行动中不断学习, 不断自我提高。教师的行动促成学生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推进了师生的互动。师生的共同行动构成了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 这样循环往复, 浓郁的学风不但能早日形成, 而且将产生学风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王晓春.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25.
[2]陈山有.大一班风建设经验与案例分析[J].东南西北·教育观察, 2010, (12) :48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 (第2卷) [M].人民出版社, 1993:467-468.
[4]高凌风, 陈文亮.当代大学班级自我管理模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12, (02) :97.
3.线上活动经验总结报告 篇三
在项目团队的努力下,洪都成为首个交付大飞机部段的供应商,并相继完成了10101架机装配交付,10102架机装配。如果说从确认C919项目前机身、中后机身唯一供应商地位到项目首制件投产,其过程一波三折;那么从项目首制件投产到成为国产客机第一个部段完成交付的供应商的过程,就是呕心沥血。
翼身组合体试验件交付,生产能力初锻炼
2013年12月11日凌晨,一辆大卡车载着两个直径4米的筒段缓缓驶出洪都,站在人群中的洪都商飞项目管理部部长傅雪清长嘘一口气,“终于完成任务了!”从10月2日全面开工以来,C919翼身组合体试验件团队连续奋战60多个日日夜夜,最终圆满完成交付。
60多天来,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项目组87人全员投入战斗,他们以“711”甚至“724”的方式连轴转,誓要打好这异常艰苦又异常重要的一仗。
C919大飞机研制本身技术难度较大,对工艺要求高。壁板装配和超大框的装配同样困难重重。此外,一个筒段就重达一吨多,辅助工装没生产出来的时候,工人们硬着头皮一起上阵,使劲一点点挪。等整个翻转过来,大家已满身是汗,气喘吁吁。
翼身组合体试验件的顺利交付,不仅是洪都开放思路,积极对标国际一流企业,承接国际转包项目,努力学习波音、空客等世界知名航空企业的先进理念和制造技术,积极培育并植入“民机文化”的结果,也是项目团队在项目研制中,全力以赴锻炼、积累、提升的结果。在这场练兵中,项目组展现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风貌。
前机身成功交付,信心大增
2014年5月15日,期盼已久的C919大型客机项目首架前机身大部段首制件成功下线,作为该项目机体结构中第一个大部件,其顺利下线标志着C919大型客机项目整个大部件交付工作将陆续开始。
前机身大部段包括前段客舱、前货舱和再循环风扇舱,是由蒙皮、客舱舷窗、客舱地板和承力部件等构成的筒状结构部段,部段采用世界先进的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这在国内民机应用上尚属首次。为保证计划节点,C919项目团队奋战在前,领导身先士卒,干群团结一心。
领导班子的重视和关心也给了员工们极大的激励和鼓舞,从2014年3月底以来,洪都商飞生产中心的人力资源就往大飞机装配线上倾斜。为及时协调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大客飞机项目管理部主任龚良记的办公室变成了“战地前沿指挥部”。10平米地方,一张小办公桌,一张大会议桌,来来往往的项目各系统相关人员,就是在这里以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把项目上的问题直接协调解决。
C919大型客机装配进入攻坚阶段后,一线工人分成两班确保了现场24小时施工不停歇,早九点晚九点交接过程中相互配合,大家经常是早早地到达现场,进行交班,每天工作长达12小时以上。生产中心“技术攻关专业户”——饶昌华、李炎等班组长们自参与C919大飞机首架前机身装配以来,就把行李搬到了航空城倒班宿舍,以航空城为家,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带领班组人员攻克一个个难题。
根据C919大型客机项目的实际情况,2014年4月,为了保证项目研制需要,洪都专门成立了现场服务组,由项目、技术、质量等各条战线上的人组成了项目支撑团队,服务于生产,围绕项目计划,全力协调解决工装、工程更改、状态控制、项目配套等,保证问题不过夜,确保生产不间断地运行下去,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2014年5月10日凌晨6点,C919前机身进入总装阶段,为了保证如期完成节点,工作人员不间断进行总装。他们忘我地工作,遇上技术方面的困难,不急不躁,沉着冷静分析。在总装进入客舱地板网格与下半部组件对接的最关键阶段时,发现以客舱地板网格为基准,对下半部进行在线测量的关键尺寸满足不了产品工程的技术要求。为能及时解决问题,C919项目装配团队迎难而上,奋战在一线的罗震、付慧桥等同志,连续3天都没合眼,实在累了,就用冷水洗洗脸,明明已经疲惫得耷下了眼皮,可突然想到一个方案,马上清醒,立刻开展试验,演算、推理,直到试出最优化的方案为准。就这样,大家经过72个小时的奋战,通过激光测量数据反复验证摸索,对各个关键点的容差、要素进行分析、推演,于5月10日凌晨3点制定出最优协调方案,通过建立一套新的最佳拟合坐标系,确定总装定位系统的调整方式,最终实现对接,确保关键尺寸满足要求。
中后机身成功交付,为总装奠基
2014年8月21日,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中后机身部段在航空城大部件厂房成功下线,这是继同年5月15日前机身部段成功下线后取得的又一重大阶段性成果,标志着洪都在大型客机机体部段的研制上又取得重要进展,将为首架机的机体对接奠定坚实基础。
C919大型客机中后机身部段全长9.5米,高4米,是由蒙皮、客舱地板和承力部件组成的筒状结构部段,涉及零件工装2500项,该部段与前机身一样,采用了世界先进的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并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数字化装配生产线进行自动化装配。与前机身部段相比,中后机身部段尺寸大,结构更为复杂,前机身是等直段结构,后机身是收缩段、双曲面结构,因此无论是在工艺复杂程度还是装配难度系数上,都远远大于前机身。且又与前机身架外装配、适航标签任务高度交叉,时间紧、难度大。
洪都与中国商飞通力合作,推进项目进展,自5月中旬正式开启中后机身装配任务后,先后完成了中后机身上、下半部装配、对接,整体翻身、总装等工作,顺利实现中后机身装配下架。
2014年9月16日凌晨,在C919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下,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中后机身正式通过适航审查,由专用运输车缓缓驶出南昌航空大部件厂房,正式启运上海。
2014年9月19日,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在中国商飞公司新落成的总装制造中心正式开始结构总装,由洪都公司承制的中后机身的准时交付,标志着C919大型客机项目研制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舱门成功交付,首架机合同全线完工
2015年4月17日,在洪都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C919大型客机首架前货舱门/后货舱门、登机门/服务门、逃生门实现顺利交付并启运上海。
自2014年10月以来,为了准时优质交付产品,一线全体员工加班加点,同时间赛跑,与困难斗争,向体力、智力和毅力的极限一次次发起挑战,凭着顽强的战斗力,最终圆满地完成了装配任务。
舱门的零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零件、机构对接精度要求高,装配难度相当大。面对C919大型客机首架货舱门、登机门/服务门装配时间紧、难度系数大,且与10102架中后机身装配任务高度交叉,各部门协同一致积极克服困难,合理安排生产,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及时协调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把任务落实到每天,坚决做到当日事当日毕,为项目的准时交付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随着前货舱门/后货舱门、登机门/服务门、逃生门的顺利交付,由洪都承制的C919首架机合同全线完工。C919项目翼身组合体试验件,首架机前机身、中后机身及舱门的准时交付,是洪都民机装配能力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洪都以准时优质交付为目的,不断地学习和应用民机生产的先进理念、方法,积极实施流程再造,构建项目组织流程体系建设,综合运用项目管理理念、工艺仿真关键技术攻关等,为公司锤炼出精兵强将,固化出工作流程,最终实现了各个部段的准时交付。
4.疫情线上美术活动总结 篇四
体育教师认真分析学情,充分利用宁教云平台开展体育教学,聚焦“教会、会练、勤练”目标,注重“教健康知识、传运动技能、练身体素质、育品德意志”,帮助同学通过体育锻炼“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特殊时期,课堂教学变成了线上学习,孩子们每天有大量的时间是面对屏幕和久坐不动,这种生活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会影响孩子们的视力,还会因为运动量的减少对身体造成伤害,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新陈代谢,使孩子们的身体机制和免疫力得到显著的提高。跟平时一样,我们的大课间活动也精彩进行着。每天,体育老师们都会定时推送大课间视频,供同学们观看并学习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老师督促学生一定要动起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让各位同学寓教于乐,学有所得。在体育锻炼中具有获得感和体验感,能够自行设计和开展体育锻炼活动。自网络教学以来,学生参与课程的学习热情高,通过同学锻炼视频、照片、制定运动处方等反映了我校网络体育教学效果较好。
网络教学作业展示:
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的老师们根据空中课堂的课表每节课都给孩子们在宁教云推课,及时指导,按照相关要求布置作业。线上教学的同时,我们按时提醒、监督同学们积极上课,并做好线上辅导,查漏补缺,合理安排课堂活动,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对于一些需要批改的作业,我们按时批阅,对孩子们作业出现的问题及时给孩子帮助与指导并鼓励他们。
教师感悟
音体美、信息技术组的组长姜华老师在复课后的教研组活动上谈到:我校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适合居家学习和锻炼为主。这次网络教学提升了音体美教师以及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教学能情期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学习的时间、学习的熟练度做出对学习时长、练习强度做出适合自己的弹性调整,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自觉性。
马丽萍老师认为:抗击疫情关力和信息化水平,拓宽了教师的视野;有利于突破学生学习的时空限制、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但相对自律性较差的同学来说,教学效果和质量可能难以保证。网络授课的优点: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学习。在教学内容上变化,以及教学模式上的变化,使学生学习上感到新鲜,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师生、学生间学习上的相互交流受一定限制。
蒋华老师认为:学生可以在疫键时期,居家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身体机能,而且可以缓解和疏解心理压力,是自我情绪调整的有效手段。通过网络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一定锻炼手段和锻炼方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但学生在课余时间锻炼难以得到保障,对自己坚持锻炼的动机和自律性需要提高。
张婷老师认为:学生对网络教学接受与适应能力不错,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好。但体育网络课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当出现群体性错误动作时,教师不能面向整体做出预防错误动作的指示,教学效率、效果相对面授课都较低。
5.线上活动经验总结报告 篇五
2008年专业实习指导总结报告
指导教师: 法律教研室全体教师
指导实习地点:陕西省、青海省
时间:2008年8月7日-8月15日
南阳实习学生8人:高鑫、雷放、申晨、李英、曹腾、贺鹏康、周赟、马玉涛 郑州实习学生7人:段婕、张海菲、陈志伟、杜一诗、栗茜、郭齐、王强强 一.实习学生从事的工作主要有: 1.协助老师进行案件的审查、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随同审判人员外出调查取证。2.法律文书工作, 特别是司法文书写作、起草诉状,参与代理词的写作,以及其他文书草拟.填写一应手续等。
3.解答法律咨询以及其他的相关业务。
4.调查笔录和庭审笔录及案卷的装订、归档工作。5.分析案例、案情、参与合议庭讨论。6.送达法律文件。
7.观摩案件的开庭审理、出庭。8.整理法律资料。
9.打印扫描资料、整理办公室、负责部分联系工作。二.实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1.社会生活经验不足,理论结合实践能力不足,对生活中的很多常识性问题认识不足。
2.实习中遇到具体案件进行分析时,有纵深两方面的困难。一是综合能力不强,对案件在不同法律部门间的综合分析感觉有些吃力;二是在对案件的细微问题的考虑上有时思维不清,一些具体的程序问题不会处理。从而暴露了学习中局限于课程安排、只在该课程内部进行思维和学习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3.对于案件中适用的法律和司法解释掌握不是很牢固,缺乏实践经验。4.复杂案件的法律关系分析往往法律与人情纠缠在一起,难以查明。
6.学校学习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只是一些理论的东西,而实务中遇到的问题却特别具体,要回答出确定的答案,有没有法律上明确的规定,是法律所肯定还是否定?有时候让人没有自信去回答这样的问题。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现行法律的规定重视不够。
7.在分析案件的时候,游离与法律规则与案件事实之间。
8.考虑问题还不够系统,尤其是不能把案件事实涉及的法律规定综合加以分析,找出最后的确定答案。
9.民事诉讼程序知识运用生疏,没有诉讼中应该掌握的技巧。10.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单纯用法条是很难解决的或解决不了的。11.基层法院的办案质量不高(主要从较高的上诉率来看)
12.法院尤其是基层的法院的职能(主要是调查方面)与当事人自己举证的界限很难把握.13.实践中司法程序方面有些不够重视.14.一些法学理论在纸面上论证的很严密,但到实践中问题不少,平时所学的知识过于理论化,与现实案件有所脱节,所以感觉实际动手能力比较差,对社会分析 能力不强。
15.在搜集证据时民事证据很难取得,证人的证词证言前后变动大;就案件事实的调查取证,证据真伪的辨别和证据的取舍方面存在困难.三.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学校里教的东西是理论性很强的,而且比较没有争议的余地,比如说上课时老师讲的案例,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不会选择有很大争议的,并且也会在事实方面做一些简化,但实际中遇到的好些问题,与我们在学校中学到的一对比,有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无法简单的一一对应,有时会很困惑。
2.对所学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但在具体应用中将其进行转化的能力有待加强,表现在准确迅速的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适用还存在一定困难。知识应用不够灵活,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不善于和实际相联系。
3.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学科,但对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缺乏相应的认识和理解。
5.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模糊认识的层面.对个别知识点的理解不到位,导致在应用过程中有似是而非的感觉。
6.平时学习中对知识的积累和拓展都存在问题,尤其是对所学知识没有进行及时的总结,视野不够开阔。
7.在学校主要从事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少参加实践,而且对社会状况了解不够 8.平时的学习中没有注重现行法律规则的规定,在授课的过程中没有更多地分析具体的案例。
9.我国法律法规体系本身的不完善,有法律漏洞,但在实际应用中法院(填补漏洞)的自由裁量权在目前较难恰当适用.10.法院尤其是审判员的独立性难以保持.11.基层法院的任务很重,案件很多,又有时间限制,并且易形成定势(按经验办事).基层法院往往成为当事人的法律顾问.12.案件涉及青海省的周边牧区地带,在搜集证据的过程中存在时间地域跨度大的客观因素,且这些地区普法工作成效甚微,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不肯积极配合我们的调查取证工作.四.最需要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哪方面的指导: 1.如何分析具体案件。如何从错综复杂的案件中抽象出相关法律关系,并找到切入点,如何适用法律,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
在系统的理论知识如何灵活应用于办案实践方面的指导。
2.如何对事实进行整合以及连接事实与法律的思维过程,如何对当事人叙述的大量信息进行过滤整理.3 对具体案件的分析和处理上多方面的因素的认识和感受的介绍,因为理论上的公平和实际中的公平有时不能完全一致
4.如何更好地解决纠纷(不只是用诉讼的方法)并求最大的公正。5.对于民事案件的事实认定错误之处作出的正确地分析指导.6.在调查取证搜集证据的过程中能对症下药的给予正确的指导。
7.提审犯罪嫌疑人时,在核实犯罪事实,探询犯罪的心理、动机方面一些具体做法,整个逻辑思维过程。五.在实习中对自己在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的满意程度: 1.在实习中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满意。2.比较满意。实习初期不太适应,后来渐渐融入到工作中。
3.不是特别满意,基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简单的刑事案件的审查起诉。
4.实习中暴露了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5.在运用专业知识分析方面还比较满意,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则不太满意 8.不满意,虽然在理论方面感觉自己掌握得很好,但是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就感觉自己能力有限
9.不是很满意,还需要刻苦努力。对有些前沿性问题能提出见解,但对一些细化的程序有些模糊。
10.在实习中对于自己运用专业知识不满意,因为掌握得很生疏不够扎实。11.关键就是社会经验不足,尤其是对社会的人际交往规则不是很熟悉, 所以总觉得有很多问题没有办法理解。六.通过实习学生的主要收获是: 1.了解了案件从发生到侦查到审查起诉再到公诉最后法庭审判的基本流程,对刑事诉讼法的有关问题有了较以往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对刑法的实际运用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2.比较全面的自我认识,使自己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发现了知识掌握的盲点,明确了今后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3.提高了实践能力,通过实习,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法律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也确实使我应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4.能够比较好的适应法院的工作,对案件的处理上也比以前更客观和全面,而且亲自从事了书记员的工作,帮助很大.5.真的是学无止境、“书到用时方恨少”。
6.法律解决纠纷的功能应重视,一些虚的理论问题可以放一放.7.法律是严肃的,重要的,关系他人的利益,不能儿戏.8.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认为法律的运用和执行需要一定的技巧。
9.对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律师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对自己将来的择业有了初步的选择吧。
10.一种感觉上的变化,对法学的感觉突然活跃了起来.11.认真细化的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了解了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法律技能,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12.体会到了工作的辛苦,认识到了法律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了法律不是万能的。
七.通过实习,学生最大的感受是: 1.自己学习的专业知识还不足,需要加强参与办案实践的能力,2.实习单位老师身上从事法律职业所必需的严谨、周密、负责的工作态度让我感触很深。
3.对律师这一职业以及与它相关的一些具体情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切身体会到了这一职业并不像我们以往在电视中看到的仅仅是那样轻松的生活以及在法庭上的那份挥洒自如,这背后必定有着巨大的辛勤的付出。体会到的道理: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能依靠侥幸的出现,只有付出才会有所成就。
4.实习能够更好的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有助于我们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实践经验的增加
5.真实感受到中国实际生活中法治状况以及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
6.基层法院的人工作任务繁重,他们在尽可能的保持法律的尊严与正义,让人感动;一些当事人的境况让人感慨,感到自己的责任加重.7.执行法律的过程中有许多不应有的人为障碍。
8.认识到法律的普及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普及的深度与广度上还须加强。
9.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要做事首先学会如何与人相处。10.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今后的学习目标性、导向性会更强。八.学生对于实习的总体评价是: 1.实习对法学这种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来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以后要从事法律职业的同学来说,实习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即使是对将来打算从事理论研究的同学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实习中学到了很多从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受益良多。
2.对这次实习总体上比较满意,因为学到了很多以前从学校所不能学到的实际中的知识.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仅丰富、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3.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开拓了视野,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4.实习很必要,在学校里的学习不能让我感受到法律的技术性。实习让我明白法律是怎样的运行的,权利是怎样实现的。正义与非正义往往不是法律所能解决的。因为好多事实是无法确定的,只能根据证据规则来判断是非。往往让人对整个法律是否是在追求正义?虽然法律追求正义,但是这样程序是否正的保障正义的实现?
5.磨练自己,熟悉知识,理论与实际的最好结合,培养法律工作者的素养,收获颇大。
6.很好,实习很有必要。对即将结束的大学生活,走向社会面对众多选择给了大概的方向。
九.学生对学校的实习工作的意见及对以后的实习工作的建议: 1.实习生应有实习日志,可以记录大家实习中所参与的工作内容.2.希望实习可以和普法相结合,这样可以让实习更加有意义。比如学生可以更集中,由实习单位的法官带队,以派出法庭的形式深入农村或基层,将审理案件和开展普法活动结合起来,让我们用掌握到的知识帮助更多的人。
3.学校实习工作取得的成绩较以前应当有了一定的进步,尤其是今年派出老师不辞辛苦对实习情况进行检查等措施的实行可以更好促进实习目的的实现。4.增强实习工作的系统性:对学生而言,可以考虑对从大二暑假开始的实践一起进行统筹安排,从而实现时间和内容上的纵深,对学校而言,尽可能逐步形成比较稳定的实习场所,为就业以及调研等工作提供一定的便利。
5.对实习提供全面的指导:包括实习前有针对性的辅导,实习过程中对存在问题的及时解答(如此次老师到各个大的实习小组进行检查就是一个可供参考的办法,但形式可以更加丰富一些)实习后及时系统的总结等。
6.增强实习工作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不论是学生还是学校(尤其是学生)现在对实习工作可能更多是作为一项任务而不是其他,这无疑降低了实习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实习效果。可以带着更加明确的目的进行实习,如可以带着调研课题在实习实践中得到自己希望或学校安排的第一手资料。
7.建议学校能够以学校的名义跟地方公检法部门联系学生的集体实习事宜,这样对于学生实习的工作较为方便管理,而且实习也会更为规范。对于学生而言,也 较方便毕业后到该地参加工作,省去了个人找实习地点的不便和向专业老师请教问题的困难,也更有利于同学之间对于案件和法律适用的讨论.8.实习时间能否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学校联系安排的实习地点能否再多一些且不仅限于北京市,如全国各大知名律所等。
9.总体还可以,自主找单位很好。不好的就是跟老师联系不方便,有什么问题不好交流。建议建立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公共信箱或网站论坛。以便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之间的讨论。
10.能否将实习的时间提前一个月(6月——8月),这样可使许多同学既能认真实习,又有时间考研复习。
11.我们与老师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实在太少,当然是因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所限,但能否除了上课和电子邮件,另在每周开辟一个时间请老师来解决同学的疑问。12.希望学校一直重视实习工作,这对我们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起到了过渡作用。13.对学校的实习工作评价很高,因为这样的实习指导给学生和老师,学校互动的机会,能随时和老师交流请教专业技术性的问题,能随时得到老师的指导让自己的疑惑很快的迎刃而解,有了个深化专业知识的过程。
14.学校可以在南方比较发达的地区多安排些集中实习,因为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将来毕业工作都趋向于南方地区,是前能有所了解会比较好。个人去外地实习对外地同学来说费用会比较难于承受,团队实习会好些。而且有老师带队出现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学生安全相对有保障一些。
15.希望学校能尽可能多的与公、检、法、律师事务所等部门联系,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定期安排学生实践或组织观摩活动,让学生更好的消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法学的兴趣,避免毕业后的眼高手低现象,向社会输送全面、合格、优秀的高素质法学人才
6.线上活动经验总结报告 篇六
清明网上祭拜活动总结1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之际,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继承革命烈士的光荣传统,按照市精神文明办通知要求,我校广大未成年人登陆中国文明网网站,开展“清明节—网上祭英烈”活动。现就对活动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领导重视,统一部署。
本次活动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认为此活动对学生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学校对本次活动进行统一部署,校长给活动作了很多指示,政教处和大队部拟写了“石化三小关于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确定活动主题为“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并组织各中队召开了安排部署会,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形式新颖,内容丰富。
这次活动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把网络引入活动中,富有一定的新意。队员们可以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1、上网搜集信息,宣传英烈事迹。学校组织队员上网查找英烈的相关信息,在大量的网络信息面前,学生们对先烈们了解得更深更具体了。利用所得信息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1)学校要求每个班出一期有关“清明节”的黑板报。
(2)各班利用班会时间以“英雄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3)在学生中开展“缅怀英烈,继承遗志”的征文活动。
2、参观相关网站,进行祭奠活动。我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以及清明节假期,由班主任安排学生和家长一起参观访问中国文明网。学生们可以自由点击自己想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并向烈士们献上鲜花、鞠躬,在留言栏上留言,表达自己的缅怀之情。我校大部分学生在网上献了花,留了言。
清明网上祭拜活动总结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春雨绵绵的清明时节里,为了号召我校学生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继承革命烈士的光荣传统,我校根据区教委文件精神和我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网上祭英烈”活动。现就对活动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领导重视,统一部署。
本次活动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认为此活动对学生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学校对本次活动进行统一布置,校长给活动作了很多指示,设计了一套可行有效的方案,确定活动主题为“缅怀革命英烈,继承先烈遗志”。学校特意拉起了醒目的横幅,使每个队员都处在缅怀英烈的浓浓氛围之中。学校网络系统为学生开放,便于学生能在网上开展纪念活动。
二、形式新颖,内容丰富。
这次活动的一个特点就是把网络引入活动中,富有一定的新意。队员们可以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1、上网搜集信息,宣传英烈事迹。学校组织队员上网查找英烈的相关信息,利用所得信息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1)学校要求每个班出一期黑板报:(2)各中队利用队日活动时间举行以“英雄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3)在学生中开展“缅怀英烈,继承遗志”的征文活动。在大量的网络信息面前,学生们对先烈们了解得更深更具体了。
2、参观相关网站,进行祭奠活动。我校利用微机课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由微机课教师安排学生参观访问江西文明网。学生们可以自由点击自己想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并向烈士们献上鲜花、鞠躬,在留言栏上留言,表达自己的缅怀之情。我校大部分学生在网上献了花,留了言。
三、延伸校外,整合资源。
我校毗邻烈士陵园,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校组织学生赴烈士陵园进行祭奠活动。通过实地活动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通过网络和实地活动的资源的整合,使学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四、效果明显,意义深远。
在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烈士们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事迹,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先烈们那种坚贞不屈、英勇无畏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他们纷纷表示不能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要向英烈们学习,沿着先烈足迹,接过先烈手中的接力棒,继承先烈的遗志,勤奋学习,奋勇拼搏,勇敢地挑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担,为使中华民族傲然立于世界之林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清明网上祭拜活动总结3
用不同形式缅怀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无数英烈、先烈们。为了号召学生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继承革命烈士的光荣传统,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和我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清明节—网上祭英烈”活动,我校广大未成年人登陆中国文明网网站,开展“清明节—网上祭英烈”活动。现对活动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领导重视,统一部署
接到教育局“关于广泛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后,学校行政领导和少先队大队部非常重视该活动,校长给活动作了很多指示首先传达上级精神,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于当天下午拟写了“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及时召开班主任会,就‘网上祭英烈’活动做了安排部署。
二、形式新颖,内容丰富。
1、统一组织“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网上公祭活动。
组织广大少先队员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祖国历史、学习英模事迹,在网上向先贤先烈鞠躬献花、抒写感言寄语,同学们踊跃参与,积极响应。学生们自由点击自己想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并向烈士们献上鲜花、鞠躬,在留言栏上留言,表达自己的缅怀之情。我校大部分学生在网上献了花,留了言。学校选出部分优秀寄语进行了存档。有的同学在“网上祭先烈”活动中写到:你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继承你们的遗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了祖国蒸蒸日上!为了祖国繁荣富强,接过先辈的旗帜,迎接明天的灿烂辉煌!这样的追悼形式吸引了不少同学的参与,参与的同学都表达了自己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和思念,意义深远,这次活动的一个特点就是把网络引入活动中,富有一定的新意。队员们可以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上网搜集信息,宣传英烈事迹。学校组织队员上网查找英烈的相关信息,在大量的网络信息面前,学生们对先烈们了解得更深更具体了。
2、开展以歌颂、描绘和放飞“中国梦”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学生们热情高涨,学校选出部分作品存档。
3、各班召开主题班队会。
4、学校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我们利用校网,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宣传。
三、效果明显,意义深远。
【线上活动经验总结报告】推荐阅读:
诵读经验活动总结07-24
学习经验交流会活动总结案07-21
红色书籍读书经验交流会活动总结09-18
2023学习经验交流会活动总结10-19
学校开展活动经验分享10-25
党员活动党建工作经验08-05
幼儿园区域活动经验08-30
幼儿园教科研活动经验材料06-28
城管在实践活动中的几点经验06-28
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经验交流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