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党员故事

2024-10-01

优秀党员故事(精选12篇)

1.优秀党员故事 篇一

《优秀共产党员的具体标准》精彩故事

他是一名基层信用社普通员工,现任龙川县XX信用社主任。2005年7月,刚满25岁的他凭借着一颗赤诚的心加入了党组织,参加工作的16个春秋,他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抒写着一个年轻人不平凡的经历。在今天“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号召声中始终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以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精神交上对组织、对群众上一份最满意的答卷。

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党员形象

党员形象,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岗位形象。自加入党组织以来,他始终觉得自己应该比同龄人更热爱这份工作,才无愧组织上对自己的信任。他珍惜党员的光荣称号,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不断加强业务知识、规章制度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积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把每一位老党员、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镜,他们的先进事迹时刻在感染着这位创业的年轻人,展现着树立自我的人格魅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与同事相处时,总是“与人为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传输给每一位同事;在农信进万家的活动中,特别是开展一个党员帮扶一个困难农户的活动时,他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的言行感召着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

二、勇于开拓创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共产党员就像钉子,组织把你安排到任何岗位你都要闪闪发光,永不生锈。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工作至今始终在基层信用社,先后从事出纳员、记账员、会计、信贷等工作。他把每一项工作都完成得相当出色。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信用社将逐步走向市场化、商业化,要想在这个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勇于开拓的头脑才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使自己的社立于不败之地。他始终树立大局意识,积极地寻找挖掘储源,登门吸储。2010年6月份,他得龙川县XX镇将划回高速公路占地补偿款1500万元,于是他提前到镇里要了征地户名单,在征地户领到征地款的当晚,和单位里的同志分成几个组逐户去做工作,用真诚打动了他们,最终使近90%的征地款都存到了XX信用社,征地户对信用社周到的上门服务都非常满意。同时,他主动利用各种亲情关系大力吸储,全年利用各种方式吸收存款就达到100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同志们纷纷行动起来,借农信银系统开通、结算渠道便捷之际大力组织宣传,争取更多优质的客户。努力的工作和辛勤的付出终于得到了丰厚回报,到2008年末,XX信用社实现各项存款余额10368万元,较年初增加2226万元,超额完成联社下达的任务,成为全县第二个存款超亿元的信用社。珠江平安卡和福农卡有效发卡量4866张,卡余额 2707万元,不仅超额完成年度吸储指标,还为满足农民的信贷需求提供了资金保障。

三、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其实就是本职工作的真实写照。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是衡量党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一名为信合事业奋斗在一线的共产党人,他深知,做好信贷支农是一个共产党员回报社会最有力的力量。他不断学习,一次次的深入农村搞调研,百姓的土炕、温室、猪棚、听农户们说前景,话风险。情为农所系,权为农所用,利为农所谋。结合当地实际,2009年为当地养殖户提供570多万元贷款。年底资金全部回笼,帮助12家养殖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当联社领导下乡考察时,老农紧紧握住领导的手:感谢你们培养了这么好的小伙子。帮我们脱了贫,在“XX农信进万家活动”的活动开展中,他深入“农户、基地、企业、社区”,积极了解客户服务需求,及时传递惠农政策和信贷需求政策,深入村、组建立客户信息,全面介绍信贷产品,有针对性的进行贷款营销,为当地多家企业提供贷款1000多万元,扶持了当地企业的发展。

四、出生牛犊不怕虎 力挽狂澜搞清收

当他步入信合这个门槛时,一名老党员曾经告诉他: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不会被任何困难压倒的!正是对这句话的执着,清收陈欠贷款的压力成为他工作的动力。由于历年积累沉淀,信用社存在一部分丧失诉讼时效及贷户无下落贷款,成为了老大难。他通过说服教育,发动陈欠户亲戚朋友、村干部,早等晚堵等举措,落实债权,进行清收盘活,全部收回了任务贷款。他敢于碰硬,维护债权,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对赖账户、钉子户积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清收。正是有着这种出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2009年,他先后起诉各类贷款54起,全部办结,共收回贷款本息349万多元,彻底打击了一批逃废债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维护了信用社的金融债权。

征途悠悠,平庸者易随波逐流;壁立千仞,志坚者方能清风在袖。只有平凡的岗位,没有平凡的事业。他正是凭借着这一信念和对信合事业的热爱,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行为标准,忠诚不渝地履行一名信合员工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

2.优秀党员故事 篇二

王超凭借多年努力工作,2008年到2013年多次被评为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2010年到2014年多次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到2014年连续四年被评为集团公司星级驾驶员,2015年荣获全市交通系统“十佳最美公交人”称号。

赵也希望王超今后再接再厉,能够成为公交优质服务的一面旗帜,成为大连公交践行“大连公交,您流动的家”服务理念的模范代表。

3.一位基层党员干部的不平凡故事 篇三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日在即,湘西古丈县正在组织县直机关开展“唱颂歌,庆7.1”歌唱比赛,以此庆祝党的95岁生日。

7.1即将到来之际,古丈县经济和信息化管理局能源和资源管理股长徐冬秀接下了局领导下达给她的一项特殊任务(在局系统内组织90人参加此次歌唱比赛的排练)。按理说,此项工作应该由局党组组织完成。而徐冬秀所在的股室就她一人开展各项工作,既当股长,又是员工。她所在的股室是由之前的经信局、商务局、科技局、粮食局四局合并而来的大局股室,工作量大,任务繁重。论分工,论人员都轮不上她。

然而,局领导为什么偏偏把这项工作交给了徐冬秀呢?原因很简单。徐冬秀所工作过的单位都留下了她责任心强、工作不分份内份外,干一行就干好一行的佳话。

徐冬秀出生于古丈县较为偏远的高峰镇,儿时的她,因为家里姐妹多,母亲常年生病,父亲一人劳动养活五口之家已是举步艰难。无力满足她们三姐妹上好学,读好书。在当地好心人士的资助下,徐冬秀刚念完初中,就选择读中专------吉首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毕业后,在该县偏远的乡医院仅工作一年时间,就被组织安排到双溪乡卫生院当院长,在长达7年的乡卫生院院长的任上,她从不把自己当院长、当领导看待。她曾经为连亲人都不敢接近的精神病患者洗澡、梳头、共同就餐,用心理治疗和药物相结合治疗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双溪乡有对叫龙清颂的夫妇,一连生育了6个孩子却一个都没养育成活,从此,两夫妇发誓不再生育小孩。徐冬秀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上门劝说夫妇俩再生育一个小孩,自己承诺为她们提供相关的免费服务,听胎心、量血压、摸胎动,不厌其烦地密切关注胎儿发育状态。小孩出生后,俩夫妇为了感谢徐院长对小孩出生的关心和帮助,特意将小孩取名“龙院宝”。

在双溪卫生院工作期间,为了抢救进院的急救病人,居然把自己正在感冒高烧的两岁小孩遗忘在家里,顾不上照管。

…………

离开双溪卫生院,徐冬秀通过公开考试到县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工作,驻原高峰乡当农村合作医疗的报帐审核员。按照分工,她下乡的职责就是宣传新农合政策,审核农民提交的合作医疗费用报销(特殊病种)符不符合规定。至于手续不齐,需要当事人亲自补办完整后才能报帐的。有的农民治疗特殊病,大多是在外地就医,由于没有经验,没有保存好住院手续,时间久了,住院证明也丢失了,重新补办相关手续,根本无法理清头绪。为了解决村民们的实际困难,降低村民们的交通成本,她边帮村民补办相关手续,在局里签名帮村民代领报销的款项,然后进村由当事人签名盖章从她手里领走相关报销费用。还到外地医院为村民查阅资料、补办手续。正因如此,徐冬秀离开高峰乡的那天,闻讯赶来的村民们燃放烟花炮竹为她送行,不少老婆婆、婶婶们面对她的离去流过热泪…….

2012年进入县商务局工作的几年来,她任该局政策和法规股股长。一个股室就她一名工作人员。既当股长,又是工作人员。所在的政策和法规股负责:政策和法規、盐务管理、成品油市场管理(加油站)、商务执法、计划生育、酒类管理、报废汽车管理、局机关的学教活动等。在她就任政策和法规股股长后,使所在单位的盐务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双双进入了全州先进单位的行业。

徐冬秀说,自己的这一生中,父母教会她做一个朴实有自尊心的人。在她无钱上学,离家出走到怀化打工后,是学校的教导主任向俊忠老师找到厂里把她强行接回了学校、让她继续读书。也是这位在困难中帮助她的老师教育她、启发她学会宽容别人、学会帮助别人。正是父母的教诲、这位向俊忠老师的无私帮助和启发,成为了使她走入社会后努力工作,热心帮助别人的精神动力。

面对困难群体乐于帮助,对待工作,正确对待,在感情与原则面前毫不含糊。在商务局任政策和法规股股长时的2013年底、2014年初,湘西州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取缔非法加油站、加油点的专项整治活动,作为成品油市场管理的主管部门县商务局政策和法规股具体负责这次整治行动的布署和落实。徐冬秀代表商务局牵头联合了县政府办、公安、消防、工商、石油公司、安监、质监等单位上门执法,历经近两个月的时间,全县共计关闭非法加油站、点15家。面对被执法当事人的抗法、面对被执法当事人的持刀威协,徐冬秀毫不畏惧、大胆地走在前面贴封条、抓起水枪给油灌注水。但谁也不知道,此时此刻,徐冬秀的丈夫因公受伤后正躺在家里动弹不得,正需要她的照顾。除夕来临,当地人都在办酒席过苗族人的传统节日腊月26、28,而她却还在带队下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专项整治结束后,州专项督查小组来古丈督查,徐冬秀在向州专项督查组的汇报会上积极地为民呼吁:对于非法加油站、点要依法关闭。但是,在非法加油站、点已经关闭后,还要组织、引导经商业主依法依规的合理布局、建好加油站、点,为附近的群众提供方便。她的建议和呼吁被州专项督查组采纳。事后,也得到了曾经被整治的加油站、点当事人的理解。

有不少人和徐冬秀聊天时,常提出这样的问题; “ 徐冬秀啊徐冬秀,你工作这些年,份内的事尽职尽责,份外的事积极参与,帮助别人无怨无悔。得罪人的事,从不回避。这是何苦呢?”

4.党员家风故事 篇四

我的老父亲

沈北新区马刚中心小学 郭俊良

我的父亲生活在马刚乡马刚村,今年已经81岁了,他是一名老共产党员。

父亲这一辈子受的苦累太多了,从我记事那时起他就是生产队队长。他每天4点多就起床了,无论春夏秋冬,那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早晨不吃饭就和我母亲一起去生产队上班了,一直到中午才能回来。

父亲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也是个不服输的人,他性格倔强,脾气暴躁。说实话我们小时候都很怕他,在家里从来没见过他笑。家里的活几乎都是母亲一个人在操持,所以在我的心里母亲永远是叨叨,不断地埋怨父亲心里没有这个家。有一件事在母亲心里一直不能释怀,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原谅我的父亲。

那是1976年7月28日清晨,我被母亲的喊叫声惊醒,觉得房子在摇晃,房梁、窗户在嘎嘎作响,屋地在颤抖,只有8岁的我被这突然发生的事情吓坏了,父亲大声喊快跑,就抱着我弟弟拽着我跑了出去,随后我母亲和哥哥也跑了出来。可接下来的事却让我母亲气坏了,我父亲丢下我们自己跑去生产队了。我们不知道怎么是好,母亲吓得也是惊魂未定不知该怎么了,可我们的靠山、支柱父亲却跑去生产队了!事后我才知道那是地震,也就是唐山大地震,30万同胞失去了生命。那天父亲跑到生产队看马棚塌了吗,他怕马被砸死了,那样就耽误生产了。他和饲养员一起把马棚加固后又到几家房子不牢固的社员家去看看,直到中午才回来。母亲只说了一句话:“你和你的牲口过去吧,我们还不如生产队的牲口呢”。

40年过去了,前些天父亲生病住院了,看到他苍老的脸颊,我突然想起了这件事,我就问他:“当时你为什么会抛下我们去照顾生产队的牲口呢?”他问我:“如果你当时处在我的位置,你会怎么做?”我无语了,我想了想说:“我会和你一样!”“对!”父亲说:“我们都是党员,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舍小家顾大家,是一名党员最起码的准则。”回想这些年父亲做的每一件事,我就觉得父亲才是一名合格的党员,而我和父亲相比真是差的太远了。帮社员盖房子、给五保户送口粮、顶着走资派的帽子建设五小企业为生产队创收。这每一件事不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呢?

5.党员微故事 篇五

奉献教育

党员微故事1 记我身边的优秀党员——冯瑞君

她走出校园,扎根在这片教育的园地,一干就是一辈子。从一名普通的教师,到教导主任,到副校长,到校长、书记,她一路走来,用认真书写当教师的每一天,用勤恳书写走上领导岗位的每一日。她就是范家湾小学校长兼书记冯瑞君同志。

她扎根在范家湾小学,成长在范家湾小学,奉献在范家湾小学,学校见证了她的成长,她也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在担任校长的这些年,她更是以忘我的工作精神团结带领全体教师踏实工作,奉献教育。早来晚走已成常态,抛家舍业也是常事。她经常把荣誉让给身边的人,把精力投给需要帮助的人。学校重建的日子,她更是忙碌不堪,经常奔波在三个过渡点听课、参加教研、和老师谈心谈话,安排指导各部门的工作,还要不时的去施工场地了解施工进展。多少次她带着受伤的身体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忙起来多少日没有去探望年迈的父母,没有去看望还不到一岁的外孙,常常拖着一身的疲惫回家。

她以身示范,践行着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殚精竭虑推进学校各项工作,谋划着学校的发展,成为学校老师的领头雁,她是我心中的标杆。

追求严谨 勤勉躬行

党员微故事2 记“我身边的优秀党员”——徐平惠

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她,得到了一片又一片赞誉。一会儿,她在课堂上传道解惑,一会儿她又出现在学校重建的工地。她就是家长群体中口碑极的优秀老师——范家湾小学的总务主任徐平惠。

她对工作认真勤恳,一丝不苟,学校后勤服务从未因她的忙碌而跟不上;她对教学认真严谨,从不懈怠,她的成绩也从未因她的忙碌而受到影响,反而一直名列前茅,次次优秀;她身兼数职,所有的工作都能高质量的完成。学生成绩的下降她会焦虑,学生情绪的波动她会牵挂,30年的教师生涯她谱写了多少感人的师生情、家长情,成为青年教师学习的楷模。

疲惫中也曾抱怨,忙碌中也有失落,但工作面前,她从不放手,从不敷衍。并肩工作中我们是战友,工作之余的聊天中我们是姐妹,她会传递给你生活的信念,听她讲起过她娘家家族的为人处世,勤勉热情,忠厚善良,她继承了家族的优良家风,优良的家风也孕育了她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真爱无声

成长为你

党员微故事“我身边的优秀党员”——杨玉花

这是一节一年级二班的数学公开课,一切正在进行中,突然,坐在前面听课的我看到一个学生吐在了课桌上,我正在反应时,她也发现了,很快从教室后面抽了几叠餐巾纸走到桌前,不到1分钟就处理干净了,然后拍拍学生的小脑袋安慰了她,又悄悄坐回自己的位置听课。没有惊动更多的学生,没有打扰讲课老师的思路,甚至很多听课的老师都没有看到发生了什么。这一幕,让我温暖、感动,我的心里为她竖起了大拇指。当时,我并没有想到她是共产党员,我想她当时也没有把这件事视为一名共产党员该做的,她的举动、她的情怀都是一个优秀教师本身具备的情怀。这一幕虽然呈现在我的眼前,我想透过这一幕,我相信我没有看到的、类似的事情一定还有很多很多。她就是范家湾小学一年级一班的班主任杨玉花老师,语文教研组长,年轻的共产党员。

今天,借写党员微故事,让我第一个就想到了她,想起了这一幕,想起了多少家长因为遇到她而心生感激之情;想起了多少学生在她的教育引导下,健康的成长,毕业之后也愿意聆听她的谆谆教诲。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来自她8小时之外的耕耘,好学让她感觉越学越感到无知,工作期间她报考了西北师大的在职研究生,每天工作、学习、读书、写论文她都认真严谨的对待。充实的生活感染着她身边的同事,凡是请她帮忙设计教学、听课把关的她都从不推辞,真诚相助,她身上满满的都是共产党员的正能量。

什么是对教育的爱?什么是对学生的爱?什么是对党的热爱?我想杨玉花老师应该给了我们答案:为了学生的成长去成长自己,为了他人的进步去奉献自己,为了学校的需要去付出自己,无需轰轰烈烈高喊口号,静静的去做就好。

范家湾小学党支部

高怀清

6.党员故事精选 篇六

正是这股韧劲,刘印洲带领协隆村全村215户、756人,贫困户93户、355人脱了贫致了富。

青海甘德县江千乡协隆村是一个纯藏族村。每天清晨,牧民将自家的牦牛送上海拔4700米的山坡,累了席地而歇,点燃牛粪烧水,一口糌粑、一口酥油茶……过去,靠天吃饭是他们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发展之困笼罩着整个村庄。

直到刘印洲的到来。

7月,新任协隆村第一书记的中铁十七局工程师刘印洲,一个28岁小伙,第一天上任就差点被高原反应打垮。“做梦都是头被按在水缸里”“鼻子像是被人用手捂住了”。同事劝他先休息,适应一下。

“时间可不等人。”刘印洲想,“来村里不是让你坐着、躺着,等你适应、让你养身体的。”

入村第二天,刘印洲就着手走访入户。

果洛州地广人稀,村民极其分散,这个山头住这户人家,隔几个山头才有下一户,前后至少一个小时车程。

刘印洲心里盘算,全村215户,按照开车一天最多跑5-6个山头的速度,要走访所有户,至少一个月以上。

说干就干。第一次走访,就遇上极端天气,车陷到泥里。3个路过的老乡“救”了刘印洲。车轮飞转,泥花溅了刘印洲一身。几个小时后,家住最北的散花揉了揉眼,望着眼前的刘印洲,满脸的不可置信,“这怕是个泥书记!”

“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刘印洲记在心头,落在笔头。谁胆子小,发展产业要多鼓励;谁较莽撞,要提醒不要蛮干;谁家孩子上学困难,要时刻紧盯控辍保学……一圈走下来,扶贫日志上,密密匝匝记录着全村人的性格和家庭情况。

走访只是第一步,整顿村里涣散局面,才是一场大工程。

三个板凳一张桌,几张年代久远的宣传画,歪歪扭扭挂在墙角。“进场”后,刘印洲第一个提议,就是给村里修个像样的会议室。眼看着崭新的桌椅板凳,被摆进了修葺一新的会议室,村干部面面相觑,“咱这第一书记,是说干就真干。”

想干事,人心必须齐。定村规民约,开展“三会一课”,讲党的政策……一段时间下来,村“两委”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可以一起坐下来商定村里的集体经济了。

刘印洲拿出计划:扩建饲草基地,往畜牧业和产业融合发展的路上走。

“没资金,就是空谈!”有人拍了桌子。

“光说谁不会!”有人不屑。

村民也嚷开了,你一句,我一句,那叫一个呛人。刘印洲心里明白,年龄摆在那,大伙这是担心自己能力不行,来这儿就是走过场。

刘印洲没吭声,心里却激起了一团火。

“来了一个娃娃。”一个村干部的小声嘟囔,钻进刘印洲的耳朵。

当初选择驻村扶贫时,刘印洲就已在心里立下了“军令状”。此时,他更是铁了心,向大家承诺,“只要有好的项目,钱我来想办法”。

十多次调研,一呆就是几天几夜;数十个长途电话,一打就是1小时开外;带着近万字的计划书,在乡里一泡就是一天……“刘书记的腿都跑细了!”乡长打趣道。看到了刘印洲的决心,村干部和村民决定跟着他干。资金下来了,运输车队组起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让村干部和村民相信,跟着刘印洲能干成事。

心齐了,发展就快。,饲草基地扩建到5400多亩,草长得极其茂盛,每亩草场能收割约两吨青贮草,当年,贫困户每户就分红420多元。“这是我们的饲草基地!”村民脸上洋溢着笑容,一个劲地往车上装打好捆的青贮草,忙得热火朝天。

不到三年,以饲草基地为基础,“雪山牧业”新型畜牧企业引进来了,贫困户的部分草地、牛羊、资金入股到企业,企业每年按入股资金8%分红,66户贫困户脱了贫;民族服装厂开起来了,不光年底能分红,还解决了数十人的就业问题,带领25户贫困户脱贫摘帽;扶贫电子商务平台办起来了,牦牛肉、黑枸杞走出高原,端到了全国人民的餐桌上……村民年人均收入从原来的元,到现在人均年收入万元以上,土坯房也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易地搬迁房。

这期间,村里传出消息:刘印洲2年驻村期满,要走了。

村民坐不住了,纷纷前来挽留,一定要从刘印州嘴里听到“不走”两个字,才罢休。

刘印洲也坐不住了,眼下,正值协隆村发展的节骨眼,许多事还得靠他张罗,他选择继续留下。

7.优秀党员故事 篇七

积极援疆支教肩负光荣使命

1983年, 王建设毕业于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之后, 他又先后考取华中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和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 主攻方向为科技哲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后, 他到洛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任教, 讲授《科学技术概论》《自然辩证法》《社会学》等课程。在教学方面, 他以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欢迎;在科研方面, 他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2008年5月, 按照中央和河南省委的要求, 河南省确定了3所援疆高校, 洛阳师范学院是其中之一。得知这一消息后, 王建设积极报名, 向党组织表达了自己援疆的坚定决心。经过对报名人选的学科专业、个人情况等的综合比较, 学校最终确定王建设为“河南省第六批援疆干部”人选之一。

王建设非常高兴, 为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援疆干部而感到欣喜和自豪。为尽快进入角色, 他立即上网查询援疆目的地——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的基本情况, 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乃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历史、目前的发展状况等材料, 积极做好进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跨越秦岭、昆仑山、天山, 从河南到新疆, 一路走来, 王建设深切体会到河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中央援疆工作的重视。临行前, 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河南省第六批援疆干部”进行专门培训, 省领导对全体援疆干部提出殷切希望。王建设深受鼓舞, 增强了服务新疆建设的信心和勇气。抵达阿克苏后, 他又积极参加阿克苏地区举行的援疆干部培训。经过河南、新疆两地的学习培训, 王建设对援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对中央的援疆战略部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重大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

王建设进一步认识到, 援疆工作涉及内地与新疆各方面的联系和交往, 事关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 承载着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重而重要的意义,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珍惜机会, 从严要求、接受考验, 不辜负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托, 不辜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党政领导的期望, 踏实工作, 为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为促进新疆的繁荣稳定和民族团结作出贡献。

不畏条件艰苦工作尽职尽责

与中东部地区高校相比, 地处边疆的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各方面的条件相对比较落后。进校后, 王建设遇到了第一个难题:没有办公室!没有相应的办公设施!怎么办?退缩?当然不能!王建设要求自己, 不要计较工作条件, 不要提过多要求。他告诫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我是来援疆的, 不是来享受的;我是来工作的, 不是来做客的。”就这样, 将近一个学期, 他一直借用其他同事的办公室工作。

王建设担任的是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副主任, 主要负责科研管理、教学督导等工作。他深入教室听课, 了解任课教师的授课情况。每次听完课, 他都及时将课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任课教师交流, 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 他就累计听课30多节 (次) 。有一次, 王建设像往常一样去听课, 走进一间地下教室后感觉光线特别暗。他仔细观察后发现, 这间五六十平方米的地下教室里竟然只有一盏小功率的灯泡, 昏暗的光线不仅直接影响教学, 而且严重损害师生的视力。下课后, 他立即向学校总务处负责人反映情况。第二天, 当他再次来到这间教室看到师生们在明亮的日光灯下学习时, 才长舒了一口气。

作为基础教学部副主任, 王建设带头申报课题, 并吸纳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参与他的课题。他从自己科技哲学的研究方向出发, 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 经过紧张的查阅资料、思考选题、筛选题目等准备, “科学技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的课题成功申报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此外, 他还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课题。有两名英语教师科研经验不足, 在许多细节上把握不准, 心中焦急万分, 王建设毫不犹豫地向他们伸出援手。从课题的选择到表格填写、从内容细节到行文模式, 他都给予悉心的指导和帮助。最后, 这两名老师的申请获得学院批准, 成为院级课题。在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申办技师“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和“汉语类课程教学团队”申报自治区教学团队的过程中, 王建设积极参与, 查阅相关文件和资料, 多方了解相关院校情况, 出谋划策, 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王建设深刻地意识到:河南援疆人员不只是从河南来到阿克苏的工作者, 不应当只完成一些具体工作便认为已完成了援疆任务。他说:“我们要急阿克苏人民之所急, 想阿克苏人民之所想, 我们援疆干部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经过精心选拔派遣来的河南人民信任的使者, 艰苦的条件正是对我们的考验, 我们应该尽己所能帮助所在单位发展, 为河南人民增光添彩, 树立河南人的良好形象。”

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和河南援疆干部联络组的大力支持下, 王建设积极争取河南援建项目——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楼的立项工作, 帮助改善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验实训条件, 为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此外, 他还积极向洛阳师范学院领导汇报河南各个单位援疆的综合情况并提出建议, 促使形成了“2009~2011年洛阳师范学院与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交流计划”, 并为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建立电子阅览室, 为教师提供理论培训等, 受到河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关部门的肯定和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的欢迎。

2009年上半年, 王建设担任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高级护理专业英语教师。教课伊始, 他就对班里学生的英语程度进行摸底:42名学生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基础比较差, 四分之一的学生英语水平一般, 对英语有兴趣且基础还不错的学生不足三分之一, 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 而学院的听力设备也非常落后。针对这些情况, 他备课时苦思冥想, 花费大量时间查阅参考资料, 同时运用启发教学, 通过讲故事、让学生自己表演等方式活跃课堂。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很喜欢这位上课生动活泼的英语老师, 常常是课上课下师生打成一片, 深厚的师生情让王建设时常忘记自己是身处异乡的“客人”, 把新疆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

从点点滴滴做起, 促进民族团结

阿克苏是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 有十几个民族, 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位援疆干部的政治责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推行“维汉双语教学”计划,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领导要求基础教学部加大工作力度。王建设认识到此项工作不仅是一项教学任务, 也是促进民族团结的良好途径。他积极参与制定基础教学部“全面开展使用国语活动方案”。作为宣传组组长, 他和同事一起, 在基础教学部教学楼的外墙、楼道、办公室、教室等处悬挂了大量推广普通话的宣传标语。他还积极推动举办“民族同学普通话讲故事大赛”等活动, 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与内地大学有所不同,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要求教师包括系部负责人夜间在办公室值班。古尔邦节期间正是寒冬季节, 7点天就黑了。按要求白天值班的女教师晚上8点才交班给男教师, 考虑到女教师此时回家可能存在安全问题, 因此他提前1个多小时接班, 让白天值班的女教师提前回家。因为提前接班, 他常常错过在集体食堂用餐的时间, 就只好在办公室以方便面就咸菜代替晚餐。他的做法给其他民族教师带来了方便和安全, 让民族师生度过一个舒心愉快的古尔邦节。在基础教学部开展的“查揭批, 献爱心”活动中, 他积极参加活动, 屡次给患病职工、困难教工家属捐款。

王建设曾给基础教学部的学生干部作了一场“大学生活与人生追求”的报告。他希望同学们在求学期间珍惜美好时光, 思考并学会求知、做人、交友“三件大事”。他通过了解汉族同学和民族同学的想法和要求以及差异, 称赞并鼓励他们时刻牢记“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各民族同学间要建立友好、融洽的关系, 共同建设祖国的美好家园。

援疆接近结束之际, 王建设被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评为“民族团结先进工作者”和2008~2009学年度“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师”。

援疆工作为重牺牲个人情感

身处异乡的王建设, 远离亲人千万里, 只能借助电话、手机短信慰藉思念之情。将王建设一手拉扯成人的养母阖然长逝, 为了不耽误工作和教学进度, 他回家安葬母亲后, 忍住悲伤赶回阿克苏为学生补英语课。1个月后, 王建设的生父也撒手人寰。再次请假?领导肯定批准, 但已经耽误的课怎么办?再次耽误的课怎么办?如果因为自己亲人的离去悲伤满怀而影响援疆工作的进程, 那自己还能对得住“援疆工作者”这个神圣而又光荣的称号吗?

忍受着内心的无比痛苦, 王建设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在家乡为父亲处理后事的几个哥哥:“我在心里泣拜老父, 儿子不孝, 不能送他最后一程!”

老人的灵柩下葬当天, 王建设拨通在场哥哥的电话, 在遥远的新疆风沙中“聆听”父亲下葬的全过程。葬礼上的唢呐声哀切凄婉、催人泪下, 人间至亲即将永别, 悲痛如同噬蚁撕裂着王建设的心……

王建设在自己的住所布置了父亲的灵位, 他含泪写下了对父亲的悼念:“高小文化, 讲诗诵经;舐犊之爱, 训诫之亲;忏不迭瞻陪希鲜。援疆支教, 使命神圣;中央之策, 河南之托;祈父亲宥小儿不孝!”

家国难两顾, 忠孝难两全。在父亲临走之前未能尽最后的孝道成为王建设心中最深的伤痛。然而, 坚守自己的援疆岗位, 没有辜负河南领导和人民的嘱托与希望, 王建设有着深深的欣慰和无悔!他说:“从新疆的雄浑、广袤、神秘中, 我悟到了什么是境界。立意高, 自然不会去计较得失和小磨难。我是一名党员, 每一个党员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像我一样作出这样的选择的。”

8.浅议做一个新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 篇八

一、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应具备哪些素养

1、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在市场全球化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注重功利,信念渐渐淡化。然而物质财富的多少、获得职位的高底,都不足以充当衡量我们人生是否成功的标准。其实,生存有时候很简单,吃不过一碗饭,睡不过一张床,穿不过五尺衣。生存有时候很复杂,有的只是为了那些没有必要的占有。这一切都源于自己的心态,自己的价值取向,自已的理想信念。我以为在财富、地位与信念这三者之间,真正难得的,是信念。 纵观古今中外那些杰出人士,不管处在何种艰难境地,仍然保持坚定不移的生活方式,在一种神圣坚定的信仰当中,体现到到某种人生的乐趣。

2、要常怀有敬畏之心

西方谚语道:“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作为天使的属性,因为人具有理性,能够扬善抑恶,择善从之;而人作为魔鬼的属性,则主要表现在人类与生俱来的与动物无异的本能欲望,即人心如蛇,整天想吞大象。正如印度总统甘地曾说过:“人类到今天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足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唯一不能满足的是人类的欲望”。人是要有一点敬畏之心的,如果老子天下第一,什么都不怕,就可能放纵自己,为所欲为,以致犯错误、栽跟头。一个人要做到政治上靠得住,组织上不找麻烦,经济上靠得住,司法上不找麻烦,作风上靠得住,家庭不找麻烦。

3、要有责任与担当

中国世代是以开垦土地种植为生的农业大国。在这种附地而生、看天吃饭的农耕方式中,粮食的丰收除了劳作以外,更多的是依赖自然环境来定收成,当孩子碰到椅子跌倒了,做妈妈的为了安慰孩子,会把责任推给椅子,在这种传统文化的教育环境成长,培养独立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坚守责任与担当,特别是肩负对自己职业的责任显得尤为重要。其实,人这一辈子,输赢也好,对错也罢,很多都是源于自己的,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他不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别人也不会赋予他责任。因而不管怎样的环境与条作,总要有所作为才行,这是态度问题,其实是根源于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4、要有点奉献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人性中真、善、美的集中体现,也是对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更是共产党员道德品质中最本质的特征。当前,我们国家进入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时期,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和多元化了。作为党员,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少了,面对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群众利益的考验多了。作为共产党员讲个人利益,但不能忘记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讲个性,但不能失去党性。讲奉献,但不追求清贫。

二、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

1、坚守良知 与善同行

歌德在上世纪曾经说过一段预言未来的的话:人类将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机灵,但是并不变得更好、更幸福和更强壮有力。这是一个思想家悲天悯人情怀的预言,且有着积极的震撼力,也就是说无论社会发展有多快,无论物质财富如何丰裕,真正维持社会不断进步、并使人类变得更好、更幸福和更强壮有力的基石是道德与良知,无论我们将来做什么事,能够支撑和推动取得真正成功的是高尚的人格、和道德的力量。在漫长人生旅途中,如果每一位共产党员真正能够把善言善行融化在血液中,善良就会象一粒饱满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将会成为人们内心强大、不断前行的精神食粮。当然更重要的是做到与人为善、与善同行,落实在行动上,且变成一种不假思索的“下意识”行为习惯,那无疑就拥有了一种化解各种复杂矛盾的利器,也就拥有了一种高超的人生智慧和力量。

2、看淡名利 丰富精神

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答案的哲学问题。有的人认为为钱,有些人觉得为名,还有人以为有权,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都不太一样,确实谁都希望成为物质上的富翁,也渴望在仕途中大显伸手,这无可厚非。但同时,追求一种精神上的充实更重要,即对知识的渴求,保持人类的好奇心和对真理的追求。试想如果把人生的目的寄托在外在物质上,这是很不可靠的,一旦财产减少、地位失去,人就垮了,正所谓得失交错,祸福相倚,是人生的常态。因此,精神上要有自己的家园,即使外在再变化,都要有自己的生活。年轻时,往往会用尽各种办法,为一个想法或一件事而付出时间、精力,等到年龄稍长之后,仔细盘算自己这一生的账,发现似乎并没有得到什么,更谈不上失去。我欣赏杨绛先生翻译的那首诗,“我与谁都不争,与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

3、珍惜职业 居安思危

职业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它既是谋生的手段,又是施展才华的舞台,更是确定社会地位的途径。烟草公司于我们来说,它的恩泽既表现为它给我们提供了稳定的收入,个人能力发展的平台,也是我们愉快工作的家园,信赖和依托的精神和物质保障,又表现为它始终作为一道背景,永远地矗立在我们身后。然而无论是社会主义经济还是资本主义经济,也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只要是经济社会,就必定有要经历经济的巅峰和低谷,辉煌与危机。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烟草人应该看到发展带来的问题,在诸多限制和控烟呼声日趋高涨形势下,必将使得一些高速发展掩盖下的矛盾显现,进而影响行业的发展。而作为共产党员更应“珍惜宝贵的工作机会,立足岗位、兢兢业业,正确履行职责,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作贡献”,同时更要居安思危创新业,未雨绸缪求发展。

9.党员入党故事 篇九

1995 年 8 月,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也是我终生难忘的时刻。8 月 1 日,部队执行完实弹发射任务回来,我的入党联系人焦传新班长告诉我,支部按照火线入党程序确定我为发展对象,并于近期召开党员大会研究吸收预备党员事宜,让我做好准备。8 月 5 日,支部正式召开全体党员大会,经过严格正规的程序,我和其他三名预备党员一起正式站在了鲜红的党旗下,我们坚定地握紧右拳,眼含激动的泪花,庄严地面向党旗宣誓。

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因为信仰给人以精神力量,信仰给人以前进动力,信仰给人以奋进的源泉。我感激党的教育,感谢党的培养,让我迈入了组织的大门,成为一名有共产主义信仰的先锋战士。那情那景萦绕在我的脑海里,镌刻在我的胸膛上,流淌在我的血液中,成为鞭策我矢志不移为党工作的强大动力。 记得 年夏季的那场大洪水,当时我正在武汉上学,因灾情紧急学员队全体

党员放弃暑假,主动留守担负应急任务。7 月 25 日长江支流府河面临溃坝险情,在困难和险情面前突击队员无人退缩,腰缠麻绳一个连一个站在齐腰深的洪水里,用棉被和沙石填充堵塞管涌,一直战斗到洪峰过境。还记得 年的春节,部队驻地遭遇冰冻雨雪灾害, 电网几乎全毁。灾情就是命令,时任连队政治指导员的我带队参加了这次非作战应急任务。灾情就是险情,一座电塔原材料有七十多吨, 分解开每个部件也有三四十斤,最重的电葫芦每件重达 60 斤。因山上树木折断拦住道路,车辆无法通行,电塔原材料的输送全靠战士肩扛人挑,往返一趟五六公里,且全是盘山道,为了按时完成任务, 尽快帮助兴国县老区人民恢复电力,我带领全连党员组成突击队吃苦在前、冲锋在前,每名党员挑起最重的电葫芦向山顶冲上去。在全体党员不怕苦累、模范带头精神鼓舞带动下,全连士气高涨,战士们忘记饥饿、忘记疲劳、忘记阴冷潮湿的艰苦环境,始终以高昂的斗志奋战在抗冰保电任务的一线,直至任务的圆满完成。经过两次抢险救灾任务,既让我们的意志更加坚强,也让我更深深地明白了“党员”的含义,那就是困难面前要勇于担当、敢于牺牲、敢于奉献,时刻铭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加入党组织已有 23 年,在这 23 年中我从一名普通的战士,进入了军校的大门,在部队服役 20 年后,我又在地方走上了公安监管民警工作岗位。在工作中,我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党员,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业务知识,认真负责地做好分管的各项工作,牢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恪尽职守,努力工作,为打造平安监所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0.党员故事精选 篇十

“饺子面料很重要,荞麦蒸饺特鲜美”——直播间里的廉中锋妙语连珠。几个月时间里,从一名“直播小白”变身“带货主播”,廉中锋感受到了电商带来的活力。

廉中锋已经驻村扶贫整整5年,发展特色产业、整顿村容村貌、联系帮扶单位……在扶贫干部和村民的努力下,20末,魏家岭村整村脱贫。

进入,直播带货的风潮兴起。“我想尝试站上这个‘风口’,把农村的好产品卖得更多更远。”他说。

在吉林省驻村第一书记协会的帮助下,廉中锋架起直播卖货的设备。“当时想,直播不就是动动嘴吗?可实际远不是这么简单。”

卖点啥?啥好卖?这是挡在这位新晋“带货主播”面前的第一道关。比对货源、精选品类,廉中锋把当地的农产品企业跑了个遍,厂子一家家进,电话一个个打。那段时间,他每月分钟的套餐通话时长全部打光,动辄还要补缴两三百元话费。

渐渐地,货源稳定下来,可又一个困难接踵而至。

听说廉中锋要搞直播,家人最先反对:“你是去扶贫的,村里那么多事,当主播岂不是不务正业?”一些村民也质疑他的做法,认为直播带货“不靠谱”,让他“消停消停”。“流言蜚语袭来,心理压力很大,但不做怎么知道不行?”廉中锋心里暗暗使劲。

直播是项技术活,一次播多久、互动时说啥、如何夸产品……廉中锋开始“恶补”直播技能,“刷”带货视频。

“镜头面前嘴要‘碎’,网言网语得学会。”这是“主播”廉中锋的心得。在豆油厂,他对着镜头,大大方方和“老铁们”介绍产品;在大酱厂,他用流行网络用语推介下饭酱;在家里,他拿着写满字的手稿,对着镜子“表演”……

5月17日,廉中锋迎来首场直播。虽演练多次,但仍有些紧张,网友几番点赞后,他迅速找到状态。“一袋面粉三十九块九,儿时味道就能有”“东北大酱,拌饭做菜嘎嘎香”“老铁请留步,下一单不后悔”……

一场场直播下来,廉中锋越来越熟练。最火爆的一次直播中,有7万多名网友在线观看,全场成交3万多件农产品。

直播给村里带来真金白银。每卖出一袋小米,能增加5元村集体收入,几次直播卖出1.5万袋小米,为村集体增收7.5万元。

11.优秀的军人 精彩的故事 篇十一

机智的号兵

俄国与土耳其在公元1877—1878年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在一次战役的激烈交战中,土耳其军队以不可阻挡的强大攻势,向俄军阵地发起了猛烈的冲击。俄军无法抵挡住敌人的进攻,眼看土军士兵就要冲到俄军阵地的前沿堑壕了,俄军的处境变得十分危急。

就在这关键的时刻,一位俄国的号兵以超乎寻常的冷静,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手中的号角,打退敌人。因为这个号兵平时特别注意土耳其军队的号音,并已熟练地掌握了土军的号谱,于是,他便躲在堑壕内突然吹起了土耳其军队的“退却”号。土军士兵以为是自己的指挥官有了别的意图而终止进攻,听到退却号角,便毫不犹豫地退下阵来,使俄国赢得了巩固阵地、补充人员的宝贵时间。当土耳其军队明白过来时,良机早已错过。

小点拨:这个号兵真是机智,以最小的成本获取了最大的胜利。如何让自己“机智”起来,还是要在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哦!

勇敢的军人

1916年的一个早晨,德国医生沃克在他重庆的私人医院里,迎来了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军人,只见他头上缠着纱布,右眼和小半个面孔都被遮盖了。

年轻人从容地请大夫给他看看眼睛。沃克医生检查完,对他说:“你的右眼被子弹打坏了,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还要把所有的腐肉割去。”

在做手术前,年轻人认为麻醉会影响大脑的智力,拒绝使用麻醉剂。他对大夫说:“三国大将关羽没用麻药就敢刮骨疗毒,我也有这个信心。”

沃克终于被说服了。手术开始了,年轻人的肉被割开了,坏死的眼珠被摘了出来,腐肉被割掉了。年轻人一声不响,也一动也不动,只见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滚下来,他就这样两腿绷直一直到手术结束。更让沃克医生吃惊的是。年轻人还告诉他,手术一共动了64刀。

沃克医生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坚强的人!他情不自禁地喊道:“你是一尊会说话的铜像,用我们德国话说,你堪称为军神!”这个勇敢的年轻人就是刘伯承元帅。

小点拨:刘伯承元帅靠什么撑过了64刀的疼痛?靠的是坚强的意志力。

忠诚的 “巡逻王”

在西藏军区有一条最苦、最远、最险的巡逻道,全长160余公里,需6天5夜才能走完。走完它,需要穿越10余条冰河及8座终年不化的雪山。而就在这条巡逻道上,某边防团二连班长、重庆永川籍战士杨祥国用一串串坚毅的脚步,丈量着一名边防战士对祖国的忠诚。

2002年,杨祥国怀揣大学录取通知书从重庆永川区执意走进雪域军营时,后勤部队要留他,他却不干:“我当兵就是为了扛枪,坚决申请到边防一线。”

当兵10年,他在这条生死路上走了10年,来回60多趟,成为这条道上走得时间最久、走得次数最多的人。苍茫的雪山间,他用青春和热血刻下雪域“巡逻王”的大名,同时也留下这样一串数字:47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身上留下21处伤疤。

小点拨:看似平淡的一次次的巡逻,实则表现了一名军人的忠诚。忠诚来自深沉的爱,你爱祖国吗?你爱家人吗?你爱老师和同学们吗?

忠诚、机智、勇敢、坚强……这些都是刻在军人心上的标签,读过以上三个故事,相信我们对这些“标签”的含义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12.优秀党员故事 篇十二

七一前夕, 一个喜讯在一拖广为传颂:全国劳动模范、一拖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李继光荣获2012—2013年度国资委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这是一拖成立至今一拖党员中获得的最高荣誉, 它既是李继光的荣耀, 也是一拖技术中心的荣耀, 更是全一拖的荣耀。

李继光作为一拖集团公司新产品研发方面的专家型人才, 多年来, 以他为主的设计人员用精细化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设计方法, 出色地完成了多种系列中马力轮式拖拉机的新产品研发工作, 并达到了国内行业领先水平。2003年至今, 李继光作为课题负责人及项目主要完成人,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共计24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洛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一拖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等;有8项成果被确认为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2012年以来, 他还在《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 其中第一作者3篇, 第二作者1篇。

近年来, 由他主持研发并负责整机总体设计的东方红-200P型拖拉机、东方红-MS25/35系列拖拉机、东方红-SA2028系列拖拉机、东方红-SG1828系列拖拉机、东方红小康盼系列拖拉机等新产品, 不仅为东方红大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 而且为一拖集团公司专业厂和子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些创效产品每年能为集团公司创造产值达10亿多元。其中“东方红-SA250/280型轮式拖拉机”项目, 2 0 0 9年投产至今, 共销售2万多台, 创产值约6亿多元 ;“东方红 —SG184/204/254/284型轮式拖拉机”项目, 2009年投产至今, 共销售2.1万多台, 创产值约8亿多元;“东方红—MS25/35系列轮式拖拉机”项目及其变型产品, 2006年投产至今, 共销售5万多台, 创产值20多亿元。“东方红-200P型拖拉机”项目, 2001年投产至今, 共销售34万台, 创产值约35亿多元。自2013年以来, 由他主持开发的国内首台SF244HST静液压传动无级变速园艺拖拉机目前已试制成功;同时他还主持了一拖公司中功率轮式拖拉机首次匹配电控柴油机的整机开发及试制试验工作。

针对一拖股份公司第四装配厂产品存在的设计及质量问题, 他创造性 地提出了对东 方红—MS25/35系列拖拉机整机结构的改进方案并负责整机总体设计。他带领项目组成员奋力攻关, 仅用3个月时间就出色地完成了东方红小康盼系列拖拉机8种机型的开发。目前, 该系列新产品已成为四装厂的支柱产品, 自2008年至今共实现销售5万多台, 创产值20多亿元。他针对用户反映的驾驶室上车空间狭小的问题, 创新实施的“小康盼系列拖拉机整机加长轴距”项目, 使产品性能不仅满足了顾客需求, 同时也从结构方面为今后该系列产品提升功率、实施变型打下了基础。此外, 他还利用业余时间, 查阅资料、认真备课, 撰写了7篇近15万字的有关国内、外中轮拖最新技术的分析以及整机总体布置设计的讲稿, 多次为拖研所公司及专业厂的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对产品改进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攻坚模范孙黎明

孙黎明是一拖技术中心CAE工程部的一名工程师, 主要从事发动机、拖拉机的CAE分析和振动、噪声控制工作。工作4年, 来他总是以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努力提高自身职业技能, 在工作中攻坚克难, 率先垂范, 不断探索新试验和新方法, 在结构仿真、振动与噪声控制、信号分析等领域的科研工作填补了一拖集团公司多项空白, 完成了具有较高工程应用价值的多个科研项目, 对一拖产品的品质提升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取得了突出业绩。七一前夕, 他荣获国机集团2012—2013年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李继光作为一拖集团公司新产品研发方面的专家型人才, 多年来, 以他为主的设计人员用精细化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设计方法, 出色地完成了多种系列中功率轮式拖拉机的新产品研发工作, 并达到了国内行业领先水平。

孙黎明职业技能突出、本职业务精湛, 从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一直从事机械CAE仿真和振动、噪声控制工作, 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他能够熟练应用各种设计、分析和数据测试软件完成了传感器的校准方法、扭转振动分析等技术支持体系文件, 编制了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报告20余份, 利用业余时间撰写多篇技术交流及国内外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的文稿。

为拓宽工作思路, 提高业务水平, 他积极参加行业内的技术交流。在2013年6月作为特邀代表参加振动与噪声技术交流大会, 并发表了《关于农业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的主题演讲。同年还受邀加入《多层厂房振动标准》编制委员会, 负责振动试验和数据分析方面的工作。

孙黎明工作业绩优。他勤奋工作、爱岗敬业、勇挑重担。作为一拖技术中心的二级专家, 他既是企业的技术骨干, 也是青年员工中创新创效的优秀代表。

孙黎明工作业绩优。他勤奋工作、爱岗敬业、勇挑重担。作为一拖技术中心的二级专家, 他既是企业的技术骨干, 也是青年员工中创新创效的优秀代表。“发动机半消声室设计”获一拖集团公司“岗位创新、岗位创效”活动二等奖, “柴油机零部件结构优化设计”获一拖技术中心“岗位创新、岗位创效”活动二等奖等。

在LR4A3L机型的发动机主要零部件模态分析项目工作中, 他采用行业内最先进的模态测试系统, 并结合了有限元仿真技术, 对发动机齿轮室盖、油底壳等对振动噪声控制影响较大的零部件进行了研究和改进。该项研究成果填补了一拖在该项技术上的空白, 其结构优化流程为公司产品品质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在LR4B5机型YT4A2机型柴油机的噪声超标项目攻关过程中, 他快速制定试验方案和降噪措施, 通过调整喷油提前角、主要辐射表面喷涂阻尼材料, 主要激励源位置采取隔振措施等手段, 使其噪声声功率级降到国标限值以下, 顺利通过验收并投入市场,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主持结构优化工作, 他采用模态分析和形貌优化相结合的方法, 完成了柴油机公司提出的冲压油底壳压痕分布设计, 通过起肋位置和形状尺寸的优化使得结构避开发动机的主要工作频率, 使低频段刚度提高80%~90%, 高频段刚度提高50%~60%, 有效改善了结构的振动和噪声性能。在主持YT4A2柴油机降噪项目工作中, 在不考虑风扇和进、排气噪声的情况下, 他通过优化柴油机结构、典型零部件喷涂阻尼材料、采用铸铁皮带轮和磨齿齿轮等控制措施, 整机声功率与原机相比降低1.7d B (A) , 使得该柴油机在成本增加很少的情况下, 有效改善了其噪声性能。在主持柴油机振动研究项目工作中, 他针对出口机型MF4504拖拉机的匹配机型Y T3105柴油机, 通过振动测试和仿真计算工作, 分析了典型三缸柴油机的振动特性, 对产品进行了改进设计, 使其振动水平降低42%, 在结构改动最小化的基础上, 实现了有效目标的最大化。在主持柴油机振动噪声控制及优化方案研究项目, 他基于试 验和仿真两方面的工作, 建立了包括NVH性能的仿真分析、试验、优化设计以及数据库, 四位一体的技术支持体系, 完成多项试验规范的制定, 为完善产品研发体系, 提高研发能力, 做出了突出贡献。

孙黎明在基金项目“发动机结构试验方法研究”中完成了5种发动机机型的缸内压力测试, 同时完成了对活塞、缸套等零部件的温度测试。该项目运用硬度塞法测量了活塞, 缸套, 缸盖的温度, 为产品仿真技术和产品品质提升奠定了基础, 该试验方法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上一篇:小学语文近义词下一篇:车联网招商会领导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