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和尚的故事

2024-06-21

三个和尚的故事(共16篇)

1.三个和尚的故事 篇一

不久,来了个和尚。他一到庙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和尚叫他去挑水,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便要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两个人只能抬一只桶,而且水桶必须放在担子的中央,两人才心安理得。这样总算还有水喝。后来,又来了个和尚。他也想喝水,但缸里没水。和尚和和尚叫他自己去挑,和尚挑来一担水,立刻独自喝光了。

从此谁也不挑水,三个和尚就没水喝。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没人添水,花草枯萎了。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谁也不管。结果老鼠猖獗,打翻烛台,燃起大火。三个和尚这才一起奋力救火,大火扑灭了,他们也觉醒了。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水自然就更多了。

2.三个和尚的故事 篇二

现今的时代, 是动漫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 是继互联网产业之后又一个核心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 随着现代人以娱乐、放松为诉求目的的精神范畴价值观的普及, 在全球范围内高速发展。但就中国国内的动漫市场占有率而言, 日韩动漫占百分之六十五, 欧美动漫占百分之二十, 香港、台湾动漫占百分之十, 国产动漫仅仅占据了百分之五的市场份额, 不能不说是一件悲哀的事情。现今的市场消费主体青少年, 他们的文具、书包、T恤、动漫书籍甚至所谈论的基本都是日韩的大眼睛、瓜子脸的美少女风格, 甜美秀丽、华丽唯美、柔和圆润, 成为市场的审美主流。本文试从地方高校动漫课堂教学中的传统的中国学派动画代表作之一的《三个和尚》入手, 看看其是否已经分离于现今社会的审美潮流, 是否成为没有任何审美价值的所谓糟粕废材。

二、传统动漫《三个和尚》的课堂赏析

中国传统的动漫是指以传统的、民族化的风格为主, 大量的吸收和借鉴、创新中国的传统艺术语言和形式, 由民间艺术和传统的绘画作品中提炼造型符号、艺术风格、审美语言, 不同于日韩唯美风格和欧美迪斯尼风格的作品, 创作出富于独特民族气质的审美意味的精品, 大量应用水墨、剪纸、脸谱、戏曲、皮影、窗花艺术等传统形式, 得到“中国学派”的至高称呼和地位。动漫作品的鉴赏是一项综合性的审美共同体, 包含了影视语言蒙太奇因素、文学戏剧因素、创作绘画因素、不同材质的表现技术、不同艺术流派、艺术风格等等各种因素。由于受众欣赏者要受到爱好兴趣、文化层次、知识背景、鉴赏能力、美学素质、审美能力等等方面的限制, 《三个和尚》是传统动画“中国学派”的一个代表, 获得过多项国内外大奖:1980年的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1年的首届中国电影金鸡百花奖和1982年的三十二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电影比赛中获得银熊奖, 同时在第四届国际童话电影节上荣获银质奖。代表了中国传统动漫电影的又一次辉煌。《三个和尚》是一部带有反讽幽默风格性质的动画动画短片, 民族特色鲜明, 借鉴了传统戏曲艺术中的“唱念做打”的艺术表演形式, 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 弘扬了中国传统古典艺术, 对其后的传统动画制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为“中国学派”在世界动画之林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 取材及内容的叙事表达。

该片取材于民间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当寺庙中只有小和尚的时候, 怡然自得, 每天一个人诵经、挑水, 甚至为莲花台上观世音菩萨的水瓶都注满水, 生活安稳, 舒适自在。但是当高和尚和胖和尚分别来到寺庙挂单后, 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为了不吃亏, 互不相让, 谁也不去挑水, 谁也不肯多付出一点点。结果因为老鼠肆虐, 打翻烛台, 寺庙燃起大火, 三个和尚同心协力, 奋力救火, 最终大火扑灭, 大家也幡然觉醒, 从此和睦相处, 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导演阿达和编剧包蕾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 没有采用平铺直叙、直白图解的方式表现剧情, 而是对民间谚语重新加以结构调整, 通过层层设置, 逐步推进主题, 采用“起承转合”的戏剧叙事方式, 将整个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铺开, 以“挑水”、“念经”为表现重心, 并赋予“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故事以新的寓意哲理, “人心齐, 泰山移”,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 众人合心其利断金”, 反其道而行之, 化贬义为褒义, 改消极为积极, 通俗易懂, 给观众以轻松愉悦的感觉, 内容上授以其新鲜的血液, 鞭挞了人性的惰性和私心。

2. 无对白的哑剧表演形式。

无对白, 靠音乐和声音效果来引导人物, 塑造人物个性特质, 形成人物内在节奏的生命律动感。片中人物没有任何语言对白, 也无旁白, 只有纯粹的肢体动作, 在背景音乐的节奏中展现剧情, 表现人物的内在性格特征, 一气呵成, 痛快淋漓。相比加入了有对白限定的影片显得更加深刻、也具有了更多的普遍意义和表现形式, 对于受众者和观赏者孩子们来说也更适合。同时, 影片中声音效果的应用特别精彩, 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准确体现三个和尚的自私共性, 采用了音域狭窄的木鱼声来烘托和渲染人物性格。三个和尚, 三个木鱼, 形成三种不同的音色和音调, 充分表现了剧中不同和尚的不同性格特征。为了体现小和尚的聪明机灵, 采用了富有穿透力和漂浮感的较快的节奏的木鱼声;为了体现高和尚的迟钝固执, 采用了节奏平缓但有些迟疑的木鱼声;为了体现了胖和尚的急躁粗暴, 采用了节奏波动中等、音调张扬的木鱼声。

3. 人物形象塑造。

生命鲜活、性格独特的动漫形象是动画作品无上的魅力之一。在动画影视作品的情节被观众慢慢淡忘的时候, 出彩优秀的动漫形象仍能历史弥久, 例如孙悟空、哪吒、葫芦娃、超人、金刚狼、米老鼠、唐老鸭、阿童木等等耳熟能详的名字, 至今仍受到大家的喜爱, 成为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动漫作品的形象代表。《三个和尚》采用了漫画式的造型风格, 三个和尚的外在相貌特征和内在性格特质被美术造型设计师韩雨以其独有的绘画风格, 形象、精练、充分、准确地展现设计出来。三个和尚的个性造型形象, 是中国乃至世界动画片中不可多求的成功佳作。在人物的外形方面, 巧妙地运用几何形的形态寓意来塑造:用扁而小的椭圆形来塑造小和尚的聪明机灵, 用瘦而细的长方形来塑造高和尚的迟钝固执, 用宽而粗的大梯形来塑造胖和尚的急躁粗暴。《三个和尚》采用红、黄、蓝三原色的平涂色彩结合充满张力弧度“如春云行空, 如流水行地”的传统线条来进行形象塑造, 既能传达出不同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又能满足基本的色彩美学原理, 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红、黄、蓝三原色的相互组合能形成各种间色, 是色彩的最根本颜色, 同时, 就色彩的心理特性角度着手, 红色, 活泼、热情, 积极向上, 符合小和尚的聪明机灵;黄色, 明朗、耀眼, 符合胖和尚的急躁粗暴;蓝色, 清凉、理智, 是最冷的颜色, 符合高和尚的迟钝固执。

三、结论

《三个和尚》幽默隽永, 一个古老谚语被赋予了新的趣味, 动漫艺术设计家用简洁的线条和色彩勾勒出三个和尚性格各异、特征明显的生动形象, 并在表现方法上有所创新, 在人物动作、节奏、音乐等方面的罕见的协调, 夸张程度恰到好处, 达到了以短胜长、以简胜繁、以朴胜华的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具有时代性, 是中国传统动漫的骄傲。笔者希望通过大量地推广杰作, 通过开展动漫节、动漫博览会等文化活动, 扶植国产动漫, 发现原创人才, 为中国的动漫发展提供帮助。

摘要:《三个和尚》是“中国学派”动漫作品的经典之作, 无论在内容叙事上、无对白表现上、人物形象塑造上等等, 都是出类拔萃的。通过对其的教学鉴赏, 使学生真正感受传统动漫艺术的精彩, 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关键词:动漫教学,三个和尚,形象塑造

参考文献

[1]郭肖华, 刘蔚.动漫艺术与作品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5.

3.《三个和尚》辉煌满满 篇三

《三个和尚》编剧包蕾,导演阿达,造型设计韩羽,背景设计陈年喜。

故事讲述了山上有座小庙,庙里有个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观音菩萨案桌的净水瓶添水。夜里还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倒也安稳自在。

不久,来了一个高个子和尚。他一到庙里,就把一缸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高个子和尚心想一个人挑水太吃亏了,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两个人只能抬一只桶,而且水桶只能放在扁担中间,两个人才心安理得。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他也想喝水,但水缸里没水。小和尚和高个子和尚叫胖和尚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立刻独自喝光了。 从此,三个和尚谁也不去挑水,三个和尚就没水喝。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就连观音菩萨像前的净水瓶也没人添水,花草都枯萎了。结果老鼠猖狂,打翻油灯,引起大火。三个和尚这才一起奋力救火,大火扑灭了,他们也觉醒了。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水自然也就不缺了。

该片于1981年获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文化部1980年优秀影片奖、第四届欧登塞国际童话电影节银质奖,1982年获第三十二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比赛银熊奖、葡萄牙第六届埃斯皮尼奥国际动画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83年获菲律宾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84年获厄瓜多尔第七届基多国际儿童电影节荣誉奖。

一部短片竟获得国内外七项大奖,确实是一部享誉中外的创新之作。动画片《三个和尚》继承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又吸收了外国现代的表现手法,在发展民族风格中做了一次新的尝试,从而使以民族化为魂魄而建立的“中国学派”在国际上树立了更牢固的地位。该片在国内外屡屡获奖,引起了国际知名动画界人士的关注。美国电影艺术科学院院长费长宁女士赞扬说:“这是一部纯粹中国式的电影,也是一部国际化的电影。”日本手冢治虫等人认为:《三个和尚》是民族化的题材、国际化的表现手法,不要翻译,人人都能看懂,国际通行。(4)

4.三个和尚的故事作文350字 篇四

三个和尚的故事作文350字

小明,小芳,小刚,他们三个一起值日,垃圾都扫干净了,但是谁去倒呢?小明、小芳、小刚三人就为此争吵起来:小明说:“我打扫的是讲台,垃圾是你们扫出来的,我可不倒。”他一说完,头一转,背对着垃圾,连理也不理就去看书了。小芳一听就来了满肚子的气,对小刚说:“我要去参加书画比赛为班级争光,要去忙了,倒垃圾的事就你包了吧。” 小刚一听,气得不只是火冒三丈了,而是火冒三十丈了。他说:“小明是书迷,整天是书;你是书画迷,整天是画。你们两个不去倒,想叫我一个人去倒,连门儿也没有!你们是轻松得多,我就要累得多。我还是一个足球迷,要练球去了!”说着便跑到操场上,在那儿玩起了足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天色也渐渐地暗了下来,可是那垃圾,还是在教室的`前面。第二天,也就免不了被老师批评了。最后我想告诉大家:遇到问题不要你推给我,我推给你的。我们如果这样,还会带来恶果。只要每个人都全心为集体着想,“三个和尚”的故事,就再也不会重演了。

5.三个和尚的作文 篇五

今天,在光明小学三年二班的值日生小组就上演了一场三个和尚的故事。

星期三到了,小刚、小飞和小明该做值日生了。一放学,小刚就冲向三角柜,拿了一把扫把扫起地来了;小飞也从窗台那儿拿了一块干净的布擦栏杆去了;小明则拿起拖把走出了教室,去拖地了。

他们各干各的,小刚悠闲地扫地;小飞边擦栏杆边唱歌;只有小明累得满头大汗的。没过多久,他们都干完了,只见地板上有一堆垃圾,谁也不去倒。小刚想:地板是我一个人扫的,我太累了,让他们去倒吧!小飞想:我又不是扫地板的,我只是负责擦栏杆的,这不关我的事,让他们去做吧!小明想:地板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再说了,今天只有我干的活儿最累,难道还要让我去倒吗?于是,他们都坐在地板上玩起来了。

小刚心想:我是数学课代表,趁这个时候复习一下吧!小飞想:我是足球队的,后天就要比赛了,我要抓紧训练训练,到时候我可要拿个冠军回来!小明想:虽然我不是什么班干部,也不是什么足球队的,但是他们应该在我面前树立一个好榜样才可以呀!

6.《三个和尚》的读后感 篇六

一、《三个和尚》的读后感范文

暑假里,我读了《三个和尚》这篇生动、有趣而又蕴含着深意的儿童故事后,我深深地被这个故事所吸引。

故事是这样的:从前,山里的寺庙里住着一个小和尚,他每天都很勤劳得到山里的小河里挑水。不久,来了一个瘦高个的和尚,可是谁都不愿吃亏,于是两人就只能抬水喝。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他们三个相互推赖,谁都不愿去挑水。有一天寺庙着火了,三个和尚才惊慌失措地一起去挑水,齐心协力把火灭了。

一场大火让三个懒惰的和尚尝到了不劳动的后果,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做好事情。

这个故事也让我深深地明白了,做人不能自私,要主动积极地完成每件事情。同时,我是班级这个大集体中的一员,平时应该多帮助同学,团结有爱,有了小矛盾,也不要去斤斤计较,要宽容、友爱。只有相互团结,互帮互助,才能同心同力!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自私和懒惰,无意识中成了其中的一个和尚。

二、《三个和尚》的读后感范文

今天,我读了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名字是《三个和尚》。故事讲述的是:从前在一座山上的寺庙中住着三个和尚,因为没有水井而不得不去山下挑水喝。刚开始的时候三个和尚谁也不肯去,都互相推脱,后来,有一天庙里发生了火灾,三个和尚为了保护自己的寺庙不被烧毁而齐心协力下山打水救火的故事。

这个故事让我认识到了:我们是生活在同一片屋檐下的,应该为了我们共有的家园而贡献出自己的每一份力量,不应该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互相推诿,推卸责任,要团结协作,联合起来才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三个和尚》的读后感范文

前不久,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中国童话集》。有一天,我把这本书打开,认真地看了起来。其中有一篇《三个和尚》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的注意。

这篇童话的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从前有座庙,庙里前后来了三个和尚。他们不懂得团结,不善于合作。最后三个和尚全被渴死了。读完这篇童话故事,让我不由地想起一件往事。那天,我和表姐要完成一幅美术拼图。在拼的过程中,我和姐姐配合得很好,我负责拿拼图,姐姐负责拼,我和姐姐分工合作,一人拼一半,最后再把两半拼图合并成一张拼图,不一会儿,一幅精美的《我爱我家》的拼图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和姐姐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冲着妈妈大声地喊道:“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快过来看呀!”妈妈微笑着说:“知道合作的力量了吧!”听完妈妈的话,我们更加高兴了。

7.三个和尚没水吃后的管理整改 篇七

从前有座山 ,山里有座庙。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总寺的方丈大人得知情况后,就派来了一名住持和一名书记,共同负责解决这一问题。住持上任后,发现问题的关键是管理不到位,于是就招聘一些和尚成立了寺庙管理部来制定分工流程。

为了更好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寺庙选派唐僧等领导干部出国学习取经;此外,他们还专门花钱请了天主教堂、基督教会的神父传授MBA。外国的神父呆了不久留下几个屁就走了,一个屁叫 BPR,一个屁叫ERP。

书记也没闲着,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才没有充分利用、寺庙文化没有建设好,于是就成立了人力资源部和寺庙工会等等,并认认真真地走起了竞聘上岗和定岗定编的过场。

几天后成效出来了,三个和尚开始拼命地挑水了,可问题是怎么挑也不够喝。不仅如此,小和尚都忙着挑水、寺庙里没人念经,日子一长,来烧香的客人越来越少,香火钱也变得拮据起来。

为了解决收入问题,寺庙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等连续召开了几天的会,最后决定,成立专门的挑水部负责后勤和专门的烧香部负责市场前台。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寺庙提拔了十几名和尚分别担任副主持、主持助理,并在每个部门任命了部门小主持、副小主持、小主持助理。

老问题终于得到缓解了,可新的问题跟着又来了。前台负责念经的和尚总抱怨口渴水不够喝,后台挑水的和尚也抱怨人手不足,水的需求量太大而且没个准儿,不好伺候。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经开会研究决定,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喝水响应部,专门负责协调前后台矛盾。

为了便于沟通、协调,每个部门都设立了对口的联系和尚。协调虽然有了,但效果却不理想,仔细一研究,原来是由于水的需求量不准、水井数量不足等原因造成的。于是各部门又召开了几次会,决定加强前台念经和尚对饮用水的预测和念经和尚对挑水和尚满意度测评等,让前后台签署协议、相互打分,健全考核机制。

为了便于打分考核,寺院特意购买了几个计算机系统,包括挑水统计系统、烧香统计系统、普通香客捐款分析系统、大香客捐款分析系统等等,同时成立香火钱管理部、香火钱出账部、打井策略研究部、打井建设部、打井维护部等等。由于各个系统出来数据不仅不准确还不一致,于是又成立了技术开发中心,负责各个系统的维护、二次开发。由于部门太多、办公场地不足,寺院专门成立了综合部来解决这一问题,最后决定把寺院整个变成办公区,香客烧香只许在山门外烧。

部门多、当官的多,文件和开会自然就多,为了减少文山会海,综合办牵头召开了 N 次关于减少开会的会,并下达了《关于减少文件的文件》。同时,为了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寺院还成立了精简机构办公室、机构改革研究部等部门。

一切似乎都合情合理,但香火钱和喝水的问题还是迟迟不能解决。问题在哪呢?有的和尚提出,每月应该开一次分析会,于是经营分析部就应运而生了。分析需要很多数据和报表,可系统总是做不到,于是每个部门都指派了一些和尚手工统计、填写报表、给系统打工。

寺院空前地热闹起来,有的和尚在拼命挑水、有的和尚在拼命念经、有的和尚在拼命协调、有的和尚在拼命分析……忙来忙去,水还是不够喝、香火钱还是不够用。什么原因呢?这个和尚说流程不顺,那个和尚说任务分解不合理;这个和尚说部门职责不清,那个和尚说考核力度不够。

只有三个人最清楚问题之关键所在,那三个人就是最早挑水的三个和尚。说来说去,就是闲人太多了。他们说:“整天瞎分析个屁,什么流程问题、职责问题、界面问题、考核问题,明明就是机构臃肿问题。早知今日,还不如当初咱们仨自觉自律一点算了。如今倒好,招来了这么一大帮脑残,一个个不干正经事还他人五人六的,跟屎盆子一样甩都甩不掉。”

三个人忍无可忍,斗胆向上汇报,要求增加挑水的人手,越过数个层级之后,住持和书记总算收到了这个请求,经过各个部门季度会议的总结和分析,经过数次激烈的探讨,总算可以从其他部门抽调过来一些和尚进行支援,但这些跨部门过来的和尚根本挑不动水,还对挑水的这几个和尚指手画脚。挑水的和尚再次请求,自己担任挑水的和尚团队负责人。总司组织部评估之后认为,三个和尚专业有余,管理能力不足,一番鼓励和劝解之后维持现状。

又过了一年,寺院黄了,大部分和尚都死了:人们在水井边发现了几具尸体,是累死的;在寺院里发现了几千具尸体,是渴死的。还有少数几个和尚没有渴死,他们跳槽到了其他寺院,他们是“高层和尚”,并且带去了“先进管理经验”。

8.三个和尚散文 篇八

从前,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有三个和尚碰到了一起。和尚们中有一位个子较高的说:“你们看我们都是往庙里去的,不如一起走吧?”那两个和尚便附和着说:“可以呀,反正路也不好走,多个人多个照应呗。”于是三个和尚带着愉快的心情向山上的寺庙里进发了。

过了一会儿,在就快要到达庙里的时候,三个和尚突然发现一只吊睛白额大虎在不远处的草丛里正虎视眈眈的盯着他们。和尚们很害怕,因为这一带常常出现人口失踪的事,而失踪的人都说是被老虎给吃掉了。这时候,个子最小的和尚说话了:“两位师兄,前面的白虎你们看见了吗?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啊!”高个子和尚说:“别怕,有我在呢!”眼看着吊睛白额大虎正磨着脚掌、跃跃欲试了,高个子和尚急中生智,拿出自己随身带着的蜡烛,然后问:“你们带了点火石吗?”三个和尚里长得比较英俊的那位回答道:“我带了。”高个子和尚接过点火石后迅速的将蜡烛点燃了。小个子带着疑惑不解的表情问:“这有用吗?”“别急,遇到这种事要冷静,只有冷静了才能想出办法来。”高个子说。他借着蜡烛的微火在吊睛白额大虎前面晃了晃,果然那只老虎在看到了这束微光后马上就停止了步伐,嘴里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也结束了。大家都很高兴,可是问题还没有解决,那只白虎并没有走开,它依然做出警惕的样子在草丛里等待时机。白虎显然已经饿了好几天了,不然它不会不放弃的。和尚们见老虎没有离开,心里还是有点害怕。这时高个子和尚看见旁边有一堆干柴,他就慢慢地移了过去,小心的将那堆干柴点燃。不一会儿木柴就燃起来了,火势很猛而且很大。高个子和尚又叫两位师兄弟们大声的喊叫、唱歌,以此来吓退那只可怕的会吃人的老虎。那只吊睛白额大虎看到这个架势虽然有点惊恐,但它还是没有离去。

山上庙里的和尚看见不远处的山林里着了火纷纷提着水并叫喊着师兄弟们来救火。草丛里的大白虎看到迎面而来的火把越来越多了,听到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了,它终于带着害怕又不舍的神情迅速地离去了。最后,三个和尚得救了,寺里的师傅夸奖高个子和尚做得很好,高个子谦虚的说:“要说功劳,大家都有份,不能光表扬我一个。”师傅笑着说:“这就叫团结就是力量!”在场的和尚也都跟着笑了。

9.读《三个和尚》有感 篇九

《三个和尚》真是一个生动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好故事。

故事开头就把握吸引住了,开头是“咚,咚,咚……”几个字,故事就这样发展下去了,在一间寺庙里,有一个小和尚,生活没什么依靠,需要自己去挑水,后来又来了一个和尚,他们两开始斤斤计较,后来只好两个人去抬水,谁也不肯多出力,都想占点小便宜,后来又来了个老和尚,三个人你推我,我推你,宁可坐也不去挑水吃,吃东西不断打“咯咯”。

后来有一天晚上,一只老鼠咬坏了蜡烛,寺庙里起了大火,这下,三个和尚慌得不知所措,要救火,缸里没水,他们最后顾不上计较,都抢着去挑水,由于他们齐心协力,大火被扑灭了,这回他们受到了教训,开始共同合作,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滑轮提水,结果再也不愁没水吃了。

10.三个高官的故事 篇十

“人物”三年,记者阅人无数,此次遴选百人,自有挂一漏万之憾,但他们基本代表了本刊的办刊宗旨——记录那些对社会的进步和我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彰显人性向善力量的人、影响时代的人,我们的记者把他们概括为智者、仁者、奇者,大体如此。当然,我们更想呈现的是,透过人物,折射出时代的风云流变,和人性的驳杂精深,让思想的光芒照亮人类的前程。

三年也就千余日,三岁也还是一个成长中的“人物”,但“三”是一个令人遐想的数字,三生万物,蕴含一切可能。

一个副部级官员拍着我这个初出茅庐小记者的肩膀:“你小子,写我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话语里满是朋友式的嗔怪和亲切。可几分钟前,高官和记者还是初次见面、互不相识。

在循规蹈矩、波澜不惊的中国政坛里,能如此作为的官员不多,国家环保总局的副局长潘岳是其一。

那是在2005年春节前夕,上任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两年的潘岳,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评”风暴,公布了“环评”手续不合格的诸多企业,叫停的投资规模以千亿计。

一个向来弱势的国家部委突然强力出击,祭出几年前已开始实施的“环评法”宝剑,其意向何在?一时间舆论纷纷扬扬。其幕后推手潘岳,自然成为了媒体报道的重点。

创刊不久的《南方人物周刊》加入了那场新闻角逐,遗憾的是,由于潘岳对采访的书面答复在截稿后才到,未能予以刊发,第二次采访时,就有了上面的一幕。

潘岳很坦率,也很能讲,从家事、国事到天下事,又从历史、现实走回自己的内心。看得出,这位30多岁即已出任副部级干部的官员表面上春风得意,实则是满腔忧虑,忧心党和国家的改革大计。

改革“总需要有人去破冰,去当成个试验的靶子来抛砖引玉。我愿意当。”他这样说。

还有一个让我存留至今的印象是,他告诉人物周刊,周末的时候,他常去爬山,而且是和一群年轻的在校大学生们一起。他说,一个人要保持年轻的心态就要不断学习、改变,一个政党也是。

2005年底,我采访到了刚刚卸任的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

几个月前,即将卸任的他点名批评了几个助学贷款不力的省市,被媒体称之为“炮轰”;更显得悲壮的是,新闻发布会上,“炮轰”之后的他表示“我也就退休了”,让人不禁想起退休官员才敢说实话的无奈现实。

采访是在一种友好、融洽的情况下进行,老人几乎无话不谈,回忆起过去苦难的求学经历,他泪眼朦胧;说起现在各种利益集团对贫困学生的冷漠和官场腐败的现实,他又义愤填膺。

让我无法忘记的是,他无意中提起,他惟一的女儿,竟然没有读过正规大学,是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大学文凭。作为教育部的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这么个二号人物,在教育部呆了几十年,女儿没上过正规大学,真让人感慨。

但和我一起采访的同事说,从国外的观点看,张保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只能称之为一个正直、质朴的人,即便这样,在中国官场,却已是稀缺之物,临退休前一番本就该说的真话,却成了媒体大肆报道的对象,真让人悲哀。

此言甚是。

2007年的5月,我采访了新任的科技部部长万钢,他基本上还只能说是一位学者,因为,从德国回国后的七年,他从来没有过在官场的历练,更多的时间,他在为中国的电动汽车鼓与呼。他自己坦陈这是他最大的“缺点”。

两次的采访,看得出,万钢没有一般官场老手的油滑和高调,也没有刻意地空喊口号,更多的是理工科学者式的坦诚和率真。

不过,和许多新任官员一样,他极力表示了低调,用“诚惶诚恐、忐忑不安”来描述自己刚知道任命时的心情,用“学习、再学习”来传达自己上任后的取向,然而,不经意间,那种信心、果敢和坚毅还是显露出来。

11.三个和尚阅读答案 篇十一

三个和尚 1 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宇,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手中的净瓶灌水,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发生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后来又来了一位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谁都不愿意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中的柳枝也因没有水而开始枯萎了.2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的时候,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被一只老鼠几口咬断了.半截蜡烛掉在香案上,庙宇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一齐争先恐后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3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都明白了一个道理.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兴地捧着大碗喝水.菩萨手中净瓶里的柳枝又亭亭而立了.1.用“‖”线给第一自然段分层(3分),并写出每层的主要意思.(3分)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3分)争先恐后——3.大火过后,三个和尚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在正确的答案后打√)(3分)①大家都不打盹,就不会发生火灾.()②人多了,就不好办事.()③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劳动,就能办好事情.()《三个和尚》答案 1..‖不久,.‖后来 ①小和尚挑水喝,还往净瓶里灌水,使净瓶里的柳枝活了.②瘦和尚和小和尚谁也不愿挑水.③三个和尚都不愿挑水,柳枝也枯萎了.2.庙宇起火的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一齐争着向前唯恐落后挑水救火.3.③(√)《三个和尚》阅读答案篇二:三个和尚阅读答案

篇三:三个和尚阅读答案 篇四:三个和尚阅读答案

《三个和尚》阅读答案三个和尚 1 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宇,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手中的净瓶..《三个和尚》阅读答案

三个和尚 1 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宇,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手中的净瓶灌水,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发生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后来又来了一位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谁都不愿意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中的柳枝也因没有水而开始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的时候,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被一只老鼠几口咬断了。半截蜡烛掉在香案上,庙宇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一齐争先恐后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3分)

争先恐后——

3.大火过后,三个和尚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在正确的答案后打√)(3分)

①大家都不打盹,就不会发生火灾。()②人多了,就不好办事。()③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劳动,就能办好事情。()《三个和尚》答案 1.。‖不久。‖后来

①小和尚挑水喝,还往净瓶里灌水,使净瓶里的柳枝活了。

②瘦和尚和小和尚谁也不愿挑水。

③三个和尚都不愿挑水,柳枝也枯萎了。

2.庙宇起火的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一齐争着向前唯恐落后挑水救火。3.③(√)《三个和尚》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15-9-22 上一篇: 下一篇:篇五:三个和尚阅读答案 【《三个和尚》阅读理解答案】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g 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pú sà)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zhí),谁也不愿意吃亏(kuī),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wěi)了。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危机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huī)复了生机。《三个和尚》阅读题

1、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2分)争执:。争先恐后:。

2、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是,故事发生的地点是。(2分)

3、第一自然段是按 的顺序写的。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是、、。(2分)

4、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2分)

5、净瓶里的柳枝又恢复了生机 是因为:。(2分)《三个和尚》参考答案:

1、争执:争论中各持己见,不肯相让。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2、古时候 三个和尚 山上的一座庙里

3、时间 开始 不久 后来

4、水缸里不能没有水。

12.《三个和尚》教案 篇十二

1、熟悉歌曲内容,学唱歌曲,唱准附点音符。

2、幼儿能够积极的根据歌词编创动作。

3、让幼儿体会团结劳动以及勤劳的意义。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三个和尚》的故事。

2、多媒体课件、音乐。

3、小和尚头饰。

活动过程:

1、律动进入活动室。

教师带领戴着幼儿唱着《聪明的一休》中“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部分双手合拢做和尚作揖状进入活动室,并盘腿坐下。

师:小朋友们,刚刚我们听到的音乐好不好听啊!那下面我们就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来再念一念。

2、引起幼儿兴趣:

师:咦!今天,我们这里怎么来了这么多美女老师呀?小朋友转过身,向我们的美女老师们问声好。

今天既然来了那么多美女老师,那王老师也请来了几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边听故事边看看他们是谁?”

背景音乐幕后讲故事,情景表演,引出活动。

从前有座大山,山上有座小庙,庙里有个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观音菩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

不久,来了个高和尚。他一到庙里,就把大桶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高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两个人只能抬一只水桶,而且水桶必须放在扁担的中央,两人才心安理得。这样总算还有水喝。

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他也口渴的想喝水,但缸里没水。小和尚和高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立刻独自喝光了。从此谁也不挑水,三个和尚就没水喝。

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没人添水,花草枯萎了,三个和尚就这样一直口渴着。

师:小朋友们听了故事看了之后知道他们是谁吗?对了,是和尚,有几位和尚呢?(出示歌名《三个和尚》)

“对了,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三个和尚”的歌曲。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这首歌里面唱的三个和尚的故事。

3、初步欣赏歌曲《三个和尚》。

多媒体课件出示《三个和尚》音乐视频,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情绪及风格。

师:听了之后,小朋友知道一个和尚干嘛呀?

(课件出示一个和尚挑水吃的画面)

两个和尚呢?

(课件出示两个和尚抬水吃的画面)

那三个和尚呢?

(课件出示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画面)

3、教学儿歌,领悟歌词。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学这首《三个和尚》的儿歌好不好啊?

根据歌曲节奏,逐句教授歌词,并让幼儿能够记住。

一个和.尚挑水喝,挑水喝。

两个和.尚抬水喝,抬水喝。

三个和.尚没水喝,没水喝。

4、熟悉歌曲《三个和尚》,学唱歌曲。

师:小朋友们学的真棒,那接下来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是怎么唱的。

(课件播放《三个和尚》,幼儿再次聆听歌曲)

师:好不好听啊!那下面就让老师带着小朋友一起来学学这首歌。(教师弹钢琴引导幼儿跟着教师慢速学唱,并跟唱2-3遍。)

师:看来小朋友们不但儿歌学得好,连这首歌也学的那么好,那小朋友可以跟着我们的歌曲伴奏来唱一遍吗?(1-3遍)

下面我们加上点动作来演演我们的这三个小和尚好吗?(把准备好的和尚冒给幼儿带上,鼓励幼儿自由编创动作,用动作来表现歌曲,课件播放三个和尚的音乐。)

7、表演唱(播放《三个和尚》音乐)

师:小朋友们表演的真好,老师也在这里编了一些三个小和尚的动作,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唱起来好不好?(课件播放三个和尚音乐,幼儿和教师一起一边唱,一边表演自己创作的动作,教师引导:歌曲部分第一节出示“1个”手指,第二、三节双手斜伸直双手作挑水状,第四节出示“2个”手指,五、六节双手半握拳,在肩膀做抬水状,七节出示“3个”手指,八节双手掌心向外做交叉拒绝状,九节出示“3个”手指,十、十一节双手掌心向外做交叉拒绝状。)。

8,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三个和尚的故事,还学会了这首歌,那谁能告诉老师,三个和尚最后为什么没有水喝呀?

师:那我们能不能学习他们呀?

对,我们要做一个不但爱劳动,而且和其他小朋友相处要团结的好孩子。

13.三个心衰病人的故事 篇十三

53岁的李先生是公司的老总,生心肌病已有多年。平时由于工作忙没时间看医生,经常差妻子到住家附近的地段医院配点药,有一顿没一顿地吃点,发病了就去打打点滴。看到李先生的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差,妻子很着急,让他到正规大医院就医,但李先生总以工作忙一拖再拖。直到有一次,李先生为谈一项业务连续加班,半夜突然发病,比任何一次都严重,只见他坐在床上大口喘着粗气,吐了很多泡沫痰,大汗淋漓,妻子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

李先生被送往一家综合性大医院救治。经过心电图和心超等检查,医生发现他是因严重心肌病导致急性左心衰发作,马上采取了一系列抢救措施,李先生终于转危为安。急诊室的医生告诉李先生,必须在心内科进行规范化治疗,否则发作将日趋严重,以致无法救治。

这下李先生不敢怠慢,成了心内科的常客。医生根据他心脏肥大以及血压高、心跳快的情况,为他精心配置了一套综合治疗方案,还用上了最新的治疗心衰的特效药卡维地洛。

10天后李先生又做了一次检查,他发现并没有改善,不免有点灰心。医生告诉他,治疗心衰的药物启用时会导致一过性的心功能下降,一般两周后开始好转,所以,李先生的 “原地踏步”就算好转的开始。根据他的情况,医生给他加大了药物剂量。果然,以后李先生的复查结果越来越好,10个月后,他的心超、心率、血压等检查结果都已恢复正常,心超室的医生看了检查报告,怎么也不相信李先生曾患过严重的心力衰竭。 如今李先生仍在坚持随访,当然,间隔的时间已遵医嘱拉长了。

故事二

老陈年轻时就患上了风湿性心脏病,还做过换瓣手术。由于心脏肥大,老陈的心功能较差,一直是单位的老病号。好在是在银行上班,8小时坐着,体力消耗不大,所以,老陈还能带病坚持工作,并做出了不小的成绩。无奈中年以后,他的心功能逐步恶化,动不动就气急、胸闷,被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从此,他先是经常请病假,尔后无法上班,最后连生活都难自理,只能完全卧床,一动就喘,人瘦得皮包骨头,心情非常抑郁。

一天,老陈中学时的老同学,在海外生活多年的阿林前来探望,了解老陈的病情后,不禁感慨万千:“老陈啊,你说咱俩什么不好像,非得像这个!我5年前也被戴上了心衰的帽子,但我一直坚持正规治疗,你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看到老同学生龙活虎的样子,老陈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急切地问道:“快告诉我,你吃的什么洋药?能不能也帮我买点?”

阿林笑了:“看来你的消息太闭塞了,这种药叫卡维地洛,现在国内已有药厂生产了。你只要到大医院的心衰门诊或心内科就诊,医生就会根据你的情况开处方。”

阿林的来访对老陈而言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你瞧,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治疗,老陈不仅从病床上爬了起来,还重返工作岗位,成了银行里的“老法师”呐!

故事三

对任老太的子女而言,最怕听到的是母亲大人又发心衰了!并不是他们不孝顺,而是他们实在不忍心看到母亲发病时难受的样子,加上工作太忙,请不出假。自打8年前任老太第一次发心衰起,基本上每年都要住上三四次医院。每次住院,老太最遭罪,24小时不间断地挂盐水,身上还插满了各类监护器,几乎每天都要抽血化验各类生化指标,以便医生随时根据情况调整救治用药。任老太看见医院就怕,子女们何尝不是如此。他们在单位都是技术骨干,平时工作就很忙。母亲一住院,他们只能轮班,单位里的事只好牺牲休息时间加班来赶进度了。常常是任老太一出院,子女们都会累病一场。

14.《三个和尚》续写 篇十四

来到城市,城里一幢幢高楼大厦耸立在公路的两旁,一座座美丽的立交桥拔地而起,桥上、桥下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地行驶着各式各样的.车子,不由得让他们大吃一惊。“哇噻,好美啊!”人行道上也全部装上了自动输送带,人们一站上去,自动输送带就可以把人们送到他们想去的地方。三个和尚到处打听,找到了清华大学的张教授,拜师学艺。张教授对他们十分严格,他们自己也很用功。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过去了,他们学会了许多真本领,回到了山庙。回庙后,他们立刻把油灯换成了电灯、把灶台换成了燃气灶、微波炉,还安装了一个大功率的水泵抽水机,把水引上了山,用上了自来水。从此,他们的山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再也不用为吃水发愁了。三个和尚还在山上种了许多的花草树木、还种了不少的庄稼,天天给它们浇水。一年过去了,树长高了,庄稼也收获了,盛开的花朵穿着色彩斑斓的花衣裳绽开了笑脸,对着太阳在点头微笑,好象在说这儿真美!小鸟也飞来了,站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唱起来,一个个交头接耳,可开心了。

山庙变了,三个和尚也变了,他们变得勤奋、好学,现代技术让他们尝到了甜头,他们正准备启程下山学学电脑呢!

15.《三个和尚》的观后感作文 篇十五

这个动画片讲述着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座寺庙里,原来只有一个和尚在那待着,他自己挑着一担水桶到山下的水井里挑水喝,后来又有一个和尚上了山,他们俩一起用一只水桶抬水喝,再后来又来了一位和尚,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就让我们啼笑皆非了。他们三个人互相推诿,你叫我去挑水,我却逼着他去挑水,结果是三个人都没去挑水。大家忍受着饥渴,谁也没有挪窝。这时一只老鼠来偷油吃,从香烛那爬过,把油瓶碰倒了,瓶子里的火苗蹿上帘布烧了起来。火势越来越大,三个和尚也慌了,但由于没有水,他们此时再去挑水,可来不及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大火吞噬了整座寺庙。接下来的故事我们也请出来,三个和尚明白了原因,他们团结一致 ,重建家园。

看了这个动画片,我陷入了深深地思,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却没水喝,这是为什么呢?它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我们不团结,即使人很多,反而不能把事情做好。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说,地上一个纸屑,很多同学都会看到,可却没有一个人上去捡起来;而公交车上,几个歹徒却能够把整车的乘客洗劫一空,这都说明我们缺少了一种团结的品质,缺少一种互相帮助的品质。所以,如果我们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必须每一个人都拿出十分的努力,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而不是拈轻怕重,互相推诿。

16.三个北京城的故事 篇十六

在洪荒艮古的年代里,刚刚诞生的北京人只能赤身裸体地围绕山水求生存,根本谈不上什么房屋和建筑,更谈不上建城开市。随着岁月的延长,这些原始的老北京人越来越多,以母系为中心分成了若干群落。在部落争斗中“蓟”和“燕”两个部系胜出,各领一方山水天下,并建都立“国”。但燕和蓟并未就此罢休,为了争夺势力范围,双方经过无数次的血腥拼杀,以燕胜蓟败告终,从此燕国一统北京天下,并将蓟城定为燕都。北京地区发现最早的古燕国城池位于房山琉璃河董家林村,距今已有3052年。

小王以到房山拉材料为名,非让我陪他看看最早的北京城。车子出了广安门,飞也似的朝西南方向奔去,过了窦店不远,左转弯向南直行。一会儿工夫,树丛和禾苗中露出一组宽大的屋顶,显然不是一般的厂房,更不是普通民居。不等醒过昧儿来,车子就开到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门前。在那里我们见到了西周时期的城墙和城壕迹址、大量西周早期的生产生活用品,有的还刻有铭文。墓穴里不仅有陪葬的奴隶,还有陪葬的车马坑,它们又一次验证了恩格斯那句名言:“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墙却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

北京地区商末周初的这个早期城市,虽然还带有浓厚的奴隶制血腥味道,却也把它推向更新的文明时代。当讲解员说到这个最老的北京城市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时,小王碰了碰我的臂膀重复地小声念叨:“3000多年,3000多年。”他似乎想象不出人类社会3000多年的含义,我告诉他:“美国只有200多年历史,我们北京3000多年前已经有了这座城市。”

这个古燕国城地处永定河和大石河之间,土质松软潮湿,非常适合农耕农种。但先人们没有主动治水抗灾的能力,常受两河水患的夹击之苦。经过无数次痛苦的磨难和思索,有人从卢沟桥附近的永定河渡口东渡,发现永定河以东的台地上水草肥美、土质更加松软肥沃,于是纷纷东渡求生。后来将“国都”也迁到一块长满蓟草的高地上,这个新城的名字叫“蓟城”。自秦汉至隋唐,这块土地上硝烟不尽、战乱不断,城市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这命运多舛的第二个北京城始终掌握在草莽英雄手中。

我们乘车从董家林返回,正好路经广安门,小王按照我的指引将汽车停在北滨河公园边。我告诉他这就是第二个北京城皇宫旧址,西客站旁边的莲花池就是当时的主要水源地。静静的河水无忧无虑地流淌着,河边的汽车长龙缓慢地蠕动着,公园里草青花艳,遛公园的人们悠闲自得,这里一点皇宫的影子都没有。我指着公园中心的蓟城纪念柱说“这里就是蓟城大安殿旧址。1200多年前,东蒙一带勇猛善战的契丹族征服了其他部落,成立了大辽朝,在烽烟迭起的战乱中从汉人手中得到了包括北京在内的燕云十六州.当时的北京叫南京,契丹统治者春冬半年时间住在这个陪都城内。几十年后,你们老家的女真族从黑水白山间挥刀飞马而至,契丹族四散而逃,你们的老祖儿成为这座城的新主人,并把国都定在这里,当时叫金中都城。”说到这里,小王有点喜形于色,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别太得意,一百年后,铁马金戈的蒙古大军打败宋军后又折师北返,在几十万大军的烧杀下,女真人也落得个弃城而逃的下场。这第二个北京城变成了一座‘兔出狐没’的废城。”说到这里,我眼前似乎重现风云滚滚的远古岁月,手持大刀长矛的祖先们兵刃血战的目的难道就是为了得到这片土地?我陷入沉思中。

公元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率大军再次来到北京,见中都城已是“瓦砾填塞、荆棘成林”,这个雄才大略的蒙古皇帝毅然决定弃旧城。建新都。他率领一群汉臣踏遍京城山山水水,最后来到东北郊一片狭长的湖泊旁,这就是金代白莲池(今北海水域)。他站在一个小山头上穷目四望,见北部三面青山环翠,东南方是朝阳接海的沃野平原,一道道紫气霞光荏苒透过,山下蜿蜒流淌的碧波犹如琼浆玉液。这哪里是湖泊?分明是一条巨龙南北而卧,他用手画了一个圈儿对大臣们说:“新大都就建在这里。”他又问宠臣刘秉忠:“你看大内如何定位?”刘秉忠扫视一眼那宽阔的水面,手指丽正门外第三桥南一颗树说:“就以这棵树为中心向北。以后这颗大树封为神树,称为独树将军。”于是以北海为中心的六十里大城很快建成。

小王问道:“北京没有丽正门呀!”我告诉他:“元代南城墙中间一座门是丽正门,大约在天安门广场国旗旗杆位置。因为有了这条中心线,才有以后北京的规划建筑中轴线,所有的城市重要建筑都分列在这条中轴线两侧,明清两代也没有改动过,这个举世无双的城市格局被国外规划专家赞为城市奇观。在修建这第三个北京城时,同时放弃了莲花河供水系统,改由高梁河水系供水,天文和水利专家郭守敬又将昌平白浮泉等几十眼清泉汇集导入城内,挖修了通惠河。江南的稻米、丝绸。茶叶、木材等重要物资经大运河直抵皇城边。自元至明清直至今天,这第三个北京城700多年来一直是历代首都所在地。

登上景山万春亭放眼四望,蓝天白云下参差错落的高楼大厦熠熠生辉,却遮挡不住城内灰砖青瓦的胡同韵味,回首太液池岸边金黄色的琉璃瓦海,尘封已久的记忆闸门猛然崩启。风烟滚滚高天来,一代代君王来又去,今日城头变幻的不是“大王旗”,而是殷红的五星红旗。风景旖旎的中南海记录着风云的迭起和骤变,承载着中华历史的漫长轨迹,轻轻蠕动的湖水悠哉悠悠哉,似乎这里什么也没有发生。我们有理由向苍茫大地发问:到底谁主沉浮?

这就是我眼中的第三个北京城。

上一篇:烘焙店活动策划方案下一篇:中山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