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田庄煤矿财务管理创新

2024-08-17

浅析田庄煤矿财务管理创新(共7篇)

1.浅析田庄煤矿财务管理创新 篇一

浅析煤矿管理创新

摘要:介绍了煤矿管理创新的方法,从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创新水平、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只有规范管理和创新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管理、创新、竞争力

1、创新理念

煤矿企业的创新管理,面对煤矿生产和经营的新特点新变化,新集三矿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建立了“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全面实施科技发展战略为根本,投巨资引进各类高科技装备和高素质人才,1.1从被管转变为主动管理

从追求政绩的“乌纱帽”观念,转变为承担盈亏责任的自我管理理念。因为未来的企业需要职业化的企业家,不是官员型的企业家,企业家的命运同企业的兴衰成败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1.2以市场为导向

从单一生产意识转为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经济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效益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指导企业的生产,尤其是在开发环节中把市场需求的产品作为企业开发和创新的主攻方向,否则企业的效益就无从谈起。

1.3加强企业的责任建设

从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发展到对社会发展、对环境的责任和对用户的责任的经营等理念的创新。从国际企业发展上看,经营目

标多元化已成为趋势。前不久,在美国国际性评选优秀企业时,采取九项指标,其中企业的创新能力、长期投资价值;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等指标在整个指标中占了相当份量,所以在经营目标上我们要进一步地拓宽思维,超前发展。

1.4企业的合作意识

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从你死我活的竞争理念向竞争与合作和统一的竞争理念发展。其实,这是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所以建立多样化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对于今天的国内煤炭企业是十分重要的。

2、决策管理的创新

决管管理是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过去煤炭企业的决策管理是多靠经验和主观判断,而现在是不同了,面对错综复杂,瞬息多变的环境,企业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方方面面的市场信息。信息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神精系统,煤炭企业科学决策,必须依靠灵活准确的信息系统是企业决策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3、战略管理的创新

战略管理从宏观上讲,正确的战略使企业始终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企业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从微观上来说正确战略能够准确地把握未来可能发展的产品及市场范围,使企业赢得持续的竞争力。从战略管理的创新角度上看,在经营领域中,过去我们企业战略只是重视生产管理,而不重视煤炭产品的开发和营销管理, 在社会领域中,煤炭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要考虑对社会的供献能力问

题。在煤炭企业生产中,如何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是煤炭企业发展战略的重大贡献要内容。

4、组织结构的创新

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是贯彻实施经营战略的组织保证。过去大型企业是拢大而多层次的管理组织结构,弊端很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首先,要改变这种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组织结构,这就需要把权变的组织设计观,引入企业的组织设计中。权变的组织设计就是以系统的、动态的观点来思考和设计组织,它要求把企业看成是一个与外部环境有密切联系的、开放式的组织系统。其次,根据煤炭企业生产实际规划、设计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明确规定企业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使员工明确自己在企业中应有的权力和应承担的责任。再次,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的企业组织结构具有高度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最后,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广泛应用设计,企业可以削减中间管理层次,便管理组织结构由原来的高耸型结构向扁平型结构再造,这样使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5、人材管理的创新

过去,煤炭企业管理,主要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而现代企业要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而知识的背后是人才,人才高于一切。所以做为

6、三化管理,延伸内涵。三化即“管理可视化,视觉标准化,标准精细化”三化管理是制度化管理和程序化运作的延伸,目的是进一步推动管理创新和改革。

6.1管理可视化就是将抽象的安全管理,经营管理通过一目了然的工作程序转换成眼睛能看到,耳朵能听到的实际的,打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建立清晰流畅的工作次序。

6.2视觉可视化是将企业的一切可视事物按照能量化、考核化,将一切工作进行量化,标准化是质量化的最高标准,6.3标准精细化就是在标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工作实际再深化细化和规范化,7、利用创新管理创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7.1创新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以及经济全球化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企业之间技术和产品的差距越来越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也有所发展,企业必须在各项管理工作中重视创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和市场营销策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事实上,管理创新已逐渐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首要因素。管理创新的能力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7.2利用管理创新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管理创新是企业经营的永恒主题,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管理创新也在不断变化,要做一流的管理必须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培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再片面地追求“大而全”,取而代之的是产品的高质量和高科技。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一个企业搞得好不好,一条重要标准,就是看它的管理水平是不是提高了。在一定意义上讲,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管理出安全,管理出科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包括企业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积极推进煤炭企业管理的创新,是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煤炭企业改革的必然要求。

企业如何吸收人才,留住人才,如何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这是人本管理必须研究和创新的主要内容。

总结

以上的理念、决策、战略、组织结构、人本管理这五个方面的管理创新,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方面都不可缺少。不过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从五个方面找出自己所应抓住的突破口或重点,来全面推开创新局面。

2.浅析田庄煤矿财务管理创新 篇二

1 较强的超前意识是技术创新的基本前提

超前意识是正确的科学思想和思维方法, 是先人一步、持续创新的基本前提, 有了超前意识, 就能够及早确定正确的行动方针和选择有效的工作抓手进行技术创新。

(1) 超前认识到技术创新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城郊煤矿坚定认为技术创新是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需要, 是培养和造就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安全生产人才队伍的需要, 是改善劳动环境、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提高矿井本质安全生产水平的需要, 该矿始终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 坚持将技术创新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紧、抓实、抓好。

(2) 超前针对工艺设备安全生产薄弱环节进行技术创新。

在发现各环节生产工艺、设备存在的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后, 及时对有关工艺、设备加以研究改进。如为避免工作人员在取矿车临时掩车装置时手被车轮挤压, 设计应用了“新型木楔子掩车装置”;针对罐笼曲轨式阻车器使用过程中存在盲区段无法阻车的问题, 研制出了“罐笼内自动阻车器”, 实现了矿车在罐笼内的安全、准确定位等, 减少了事故隐患, 防止了事故发生。

(3) 超前完善创新技术,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为推动技术进步和使创新成果不断得到完善, 确保矿井安全高效发展, 制订实施了《城郊煤矿采煤工作面技术经济档案建立管理办法》。在工作面回采结束后, 全面总结采煤设计、巷道掘进、防治水、设备配置、回采工艺、“一通三防”等技术档案资料, 深入分析各生产阶段技术创新及成果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认真制订改进措施, 不断完善创新技术, 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2 完善的培训体系是技术创新的根本保障

职工素质是技术创新工作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城郊煤矿结合自身实际, 探索培训工作新方法, 建立了“2665”培训体系, 推动了职工整体素质的提升, 为做好技术创新工作提供了根本保障。

(1) “2”, 即运用MAS手机网络培训系统和PTA视频点播系统, 实现对职工全天候、全方位、多层次的手机考评和视频培训, 特别是通过采、掘、机、运、通5个专业的视频教材, 保证煤矿井下的所有岗位实现自助式培训 (缺什么就可以学什么) , 使广大职工素质普遍提高。

(2) “66”, 即每日一题、每周一案、每旬一赛、每月一考、每季一评、每人一档的“六个一”培训机制, 以及安全大讲堂、实用小课堂、移动课堂、班组课堂、岗位课堂、井下课堂的“六个培训课堂”, 确保了培训的持续性, 使广大职工素质不断加强。

(3) “5”, 即耳听、眼看、手练、口述、脑记“五位一体”培训法, 就是通过教师授课、观看影像资料、实操基地培训、互动讨论活动和强化记忆等多种学习形式对职工进行全方位多维度培训, 使职工能够听仔细、看明白、做熟练、讲清楚、记牢固, 素质得以持续巩固。

3 健全的保障机制是技术创新的坚实基础

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保障机制, 就会打牢技术创新工作基础, 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工作深入开展, 并通过技术创新让企业得效益、职工得实惠、安全得保障。

(1) 建立技术创新制度保障机制。

城郊煤矿明确规定加大顶板控制、防治水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科技投入, 以提升安全、高效管理水平;充实技术创新管理队伍, 矿井配备技术创新专职管理人员, 区队、科室设专职或兼职科技项目经费管理人员, 规范技术创新经费管理和使用;每个季度对矿井各单位的技术创新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等, 为技术创新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 建立技术创新内部市场收购保障机制。

将技术创新工作纳入内部市场化运作, 出台了《城郊煤矿科技市场考核办法》和《城郊煤矿知识产权保护办法》, 成立了以矿井主要负责人为主任的技术市场管理委员会, 推行“市场化、规范化、制度化”三化管理, 对技术创新成果进行评审、收购和奖励, 打造“科技百万富翁”。城郊煤矿仅在2012年第2季度, 就收购技术创新成果37项、“五小”成果70项, 还对“五小”成果中技术含量高的4项成果进行了专利申报, 充分利用市场配置和经济杠杆作用, 促进了技术创新工作持续进行。

(3) 建立技术创新激励保障机制。

在《城郊煤矿安全奖罚制度》中规定, 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施工避免了事故发生且获得明显经济效益的给予奖励;在《城郊煤矿员工竞优工程实施办法》中, 将“有安全生产技术创新成果”作为“明星员工”评选条件之一;在2012年5月举行的以“挖宝、聚宝、献宝”为核心模块的“三宝”工程全员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上, 对评选出的年度“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十项绝活绝技”、“十大金点子”等进行了表彰, 塑造了一批“创新之星”, 激发了广大职工技术创新积极性。

4 紧密联系实际是技术创新的不竭动力

技术创新必须结合实际, 从实际出发, 和煤矿安全生产实践相结合, 才能具有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1) 注重技术创新的实用性。

在技术创新成果评审过程中, 相关职能部门注重与安全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按照成熟性、择优性、效益性和易操作四原则, 正确引导技术创新工作的发展方向。对每季度上报的技术创新成果进行严格筛选评审, 对不符合评审原则, 特别是为了创新而创新的个别项目坚决予以淘汰, 而对符合要求的项目予以奖励, 保证技术创新项目创有所值、创有所效、创有所用。

(2) 技术创新注重走群众路线。

坚持“无中生有”的技术创新导向, 营造“鼓励创新、宽容挫折、容忍失败”的技术创新氛围, 通过成立“员工创作工作室”、组织“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和“小改小革”评比活动、召开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等方式方法, 调动广大职工普遍参与技术创新的工作热情。同时, 鼓励广大职工立足各自岗位积极进行技术创新, 并对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改进, 使技术创新来源于群众、应用于群众、完备于群众。

(3) 注重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由矿井专业机构和人员将全矿技术创新项目进行认真梳理, 将推广价值高的项目编写成简明扼要、朗朗上口的解说词, 深入到井下一线、厂房车间等场所, 并利用视频影像进行现场演示, 将创新成果进行最大限度的宣传推广。“架空乘人设施防掉绳装置”、“常闭式防跑车装置”、“多功能前探梁夹持器”、“新型喷浆机振动筛”、“综采工作面超前单体柱自动补液系统”、“感应式自动喷雾传感装置”等一批技术创新成果在全矿应用的基础上, 还被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2012年创新成果在全公司推广。

5 引进先进成果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

技术创新主要靠自身, 但不能局限于自身, 适时从外部引进和消化先进技术成果、设备和工艺, 是促进技术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1) 联合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创新。

通过和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合作, 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 并在生产经营中取得实际效果。如为合理开发永城老城区所压煤炭资源, 联合中国矿业大学进行技术攻关, 研究运用超高水速凝材料充填采空区的绿色开采技术, 对所压煤炭资源进行开采, 解放了一批呆滞资源, 缓解了采掘接替紧张的局面, 确保了矿井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 定期到外部考察, 引进技术成果并消化利用。

为鼓励引进外单位先进技术成果, 制订了《城郊煤矿科技成果引进实施管理办法》, 规定每半年由矿领导按照各自分管业务, 组织人员到煤矿机械设备厂家、科研单位和管理先进的煤矿企业参观考察, 积极学习和引进先进适用技术, 并结合矿井实际加以运用, 先后采用了轻型单体支柱临时支护、综掘机机载超前支护等技术, 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劳动强度, 保障了安全生产。

(3) 加大新设备、新工艺的引进和使用力度。

围绕 “多上设备少上人”的管理理念和“无人则安、少人多安”的新安全观, 大力引进先进生产工艺, 不断加大安全设备投入。如通过对综采工作面自动化系统设备的配置、功能和人员组织以及液压支架电液控系统使用等情况进行多次考察, 于2010年11月17日装配了首个自动化综采工作面, 并一次性试采成功;通过引进大功率硬岩掘进机、井下主排水泵房自动化操控系统等, 进一步提高了矿井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程度和本质安全水平。

摘要:近年来, 永煤公司城郊煤矿以较强的超前意识为基本前提, 以完善的培训体系为根本保障, 以健全的保障机制为坚实基础, 以紧密联系实际为不竭动力, 以引进和消化先进技术成果为重要源泉, 加强技术创新工作, 开展一系列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技术引进和消化等活动, 实现了矿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3.苏村煤矿创新管理制度 篇三

创新是企业发展进步的源泉和动力,只有坚持创新,才能实现本质安全,才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了鼓励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多想新思路,多出好主意,多用金点子,来保证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物的质量更有保证,系统运行不断稳定,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对区队职工创新工作做如下规定:

⑴、创新工作需要常抓不懈,把创新贯穿于每天、每班、每个工种、每个工序、每个环节,在本单位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

⑵、对个人提出的创新成果,若经工区鉴定并采纳,将对个人进行重奖,按经济、安全效益分为三等级,一等奖1000元,二等奖500元,三等奖200元。

⑶、每个班要设立创新小组,由班长任正负组长,选取知识全面,现场经验丰富的职工参加创新活动,在全区掀起创新高潮。

4.龙东煤矿的管理创新 篇四

为了使管理创新更好地为企业经济建设服务, 龙东煤矿在认真做好ISO9001换版工作的基础上, 又全面引进了ISO14001和OHSAS18001管理体系, 与国际标准对接, 建立了一整套安全管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质量控制、服务质量保障等制度, 制定了相应的操作规范和岗位责任制。

在安全上, 在树立全新安全理念的基础上, 龙东煤矿以创新的安全管理模式为手段, 坚持规范人的行为:一是抓职工思想教育。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大屯公司安全工作会议精神, 开展“珍惜生命, 抓好安全”主题教育活动, 真正让职工安全教育活动起到职工生命线的作用;二是抓头头、头头抓。进一步落实了各级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 严格督促各级干部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进一步明确了跟班队长为现场安全管理第一责任者, 对当班全过程的安全工作负责监督检查, 由安检科月月考核兑现。

在安全监督上, 实行了区域性动态巡回检查, 由安检干部带领小班人员负责检查, 重点检查现场安全状况、人员行为是否规范等情况;三是抓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的落实。在认真执行公司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的基础上, 龙东煤矿本着“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 谁出事故谁受罚”的原则, 对发生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及相关人员严格处罚, 决不姑息;四是抓职工安全培训。龙东煤矿严格培训程序, 按照岗位标准的要求对上岗前、转岗人员进行资格培训。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对再岗人员进行适应性培训和技术培训。在开展各种培训时, 把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生产法》及安全知识作为一项必备培训内容, 让职工掌握并反复熟悉矿井安全基础知识、有关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掌握自救、互救的方法, 以达到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自保互保的能力。

在经营管理上, 以创新的经营管理机制为规范, 坚持不断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一是加大倒推成本、控制费用力度。进一步完善了物资流网络控制体系, 建立健全了成本费用管理责任制, 层层分解落实成本、费用指标, 强化成本、费用考核, 使细化、量化考核工作全面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完善了材料的预测预报、过程审计和跟踪管理, 狠抓各类材料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审核”三个环节。加强了区队材料预报工作的领导, 要求管生产必须抓经营管理, 把本单位的材料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个人。加大了对材料领用合理性的审核力度和对材料的跟踪管理力度, 制定下发了《龙东煤矿材料审计监督管理考核实施细则》, 使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对材料的管理真正起到把住源头, 盯住去向, 实行全过程物资监控。进一步发挥了经营调度的作用, 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 及时分析成本完成情况, 发现问题, 查找不足, 堵塞漏洞, 努力把成本控制在公司考核范围之内。二是强化了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的作用, 严格执行财务收支审批及联签制度, 特别对重大支出严格实行联签制, 即自下向上, 由经办人、部门领导、分管矿领导、总会计师、矿行政主要领导联签审批, 违者必究。在资金的使用上, 严格按照保安全、保生产、保工资的程序, 严格控制, 做到凡是资金使用都必须有预算计划, 凡是有资金流、物资流的地方必须受到监控。对各项管理费用进行层层分解, 落实到承包领导、承包单位, 谁超谁负责、谁超谁受罚, 努力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三是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勤俭办矿的潜在动力。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严格按照《龙东煤矿关于加强废旧物资回收修复利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 对回收修复物资均实行了鉴定验收单制度, 提倡节约, 反对浪费, 努力减少国有资产流失。

5.煤矿安全管理浅析 篇五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

近年来, 随着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和各级政府安全监管力度的持续增大, 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生产安全事故总量逐年递减, 煤矿安全总体形势持续好转。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 对于一些老矿区而言, 都在通过技改这条路来提高生产能力, 但是很多老矿区由于起初的仓促生产, 大多数属于前进式开采, 因此随着开采深度增加, 瓦斯含量增大、冲击地压显现、煤层自燃和矿井水害等自然灾害日益严重, 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诱发性因素不断增加, 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管理依附于企业各项管理之中。影响、制约安全生产的诸多因素都和企业管理中的生产、经营、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密切相关, 而这些职能的履行程度对安全生产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煤矿工作经验, 结合煤矿企业的特点, 从事故的预防、安全制度的落实、群体群防等方面论述了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安全工作, 预防为主

安全是企业兴亡的基石, 是企业的生命线、效益的前提, 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吸引人才的磁石。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安全生产, 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因此必须把预防事故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首先, 应当做好安全管理上的思想预防。就是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 从思想上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把预防工作做好, 把事故后处理变为处理后无事故, 做到有备无患。其次, 就是做好安全管理行为上的预防。在做每一件事上都应按章操作, 按规定办事, 不存侥幸心理、不违章蛮干, 对一些小的隐患或不安全的因素必须做到先整改后施工, 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防止小事搞大, 大事搞砸, 酿成事故。三是做好安全管理的技术预防。煤矿生产地质构造复杂, 但自然界亦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需要人们探索、认识和实践, 安全管理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2、安全工作, 必须务实

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务实、必须真抓实干, 任何的不务实、不作为和乱作为都是有危害的、都是不可取的。安全上的一时疏忽、侥幸, 虽然可以在突击、蒙骗、辩解下脱逃责任, 但这也会让人产生懒惰的惯性心理。这种作风轻则会懒惰自己, 重则养成一种习惯, 就会为安全工作埋下潜在隐患, 就会危及企业安全, 最终就会影响个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 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临时抱佛脚”, 突击应付能够获得检查团的一时信任, 但却经不起内行的审查和时间考验。问题和隐患能一时隐藏, 却会为事故的爆发形成量的积累。我们的日常检查中可以明显看得出, 每逢公司或上级有关部门大检查来临前, 矿井都会停产整顿, 大搞隐患整改和文明卫生, 矿井的隐患数量及其日常的文明卫生, 明显有所好转。然而好景不长, 检查过后, 问题和隐患数量就又由幕后走向前台。安全质量标准化本应是安全生产的前提保障, 但可笑的是, 有些矿井将其本意扭曲, 对井下各处进行大面积的装饰, 认为只要看起来漂亮了、敞亮了就安全了, 但有些环境经过装饰后, 反而人为埋下了隐患, 这样的标准化非但不能给安全生产带来帮助, 反而增加了生产成本。试问这样虚伪的安全管理, 带来的后果是什么?我想这样的做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 必将欠下更多的安全债务, 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日趋增加, 问题和隐患会像寄生虫一样不断繁衍, 事故的爆发必将是时间的问题, 得到的终是事故教训。此时的后悔与叹息又有何用?

3、安全管理, 注重“严落实细管理”

“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做成事, 做好事, 只要肯认真, 就没有办不到。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同样如此。近年来, 国家针对煤矿提高安全管理出台了不少法律、法规和文件, 各煤矿企业也修订完善了不少管理制度和措施, 明确了各个阶层的安全管理责任。可是煤矿企业的事故依然未能得到彻底遏制。

想做大事的人很多, 但愿意把小事做细做实的很少:我们不缺乏各类管理规章制度, 缺少的是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分析煤矿各类大小事故, 都是因为我们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未能严格履行职责而造成的。国家瓦斯治理研究中心, 淮南矿业公司之前多次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可他们现在先进的瓦斯治理理念和经验已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并服务于全国各大高突矿井。听到他们的瓦斯治理经验:“瓦斯不治, 矿无宁日”、“只有打不到位的钻孔, 没有卸不了压的瓦斯”等这些先进理念, 体现出了他们治理瓦斯的决心和信心, 同时体现出了安全管理就得靠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措施, 不折不扣的抓好每一个细节, 每一道工序, 把好每一道关口, 煤矿的安全事故是可防可控的。

铜川焦坪矿区过去都认为煤层透气性差, 瓦斯预抽没有明显效果, 可是淮南瓦斯治理项目组进驻矿区后, 从小小的封孔工艺入手, 很快就使得瓦斯预抽浓度由过去的2%左右提高到10%以上, 而且钻孔衰减率也明显下降。归根到底就是从细微处着手, 严把每一个施工环节, 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 而不是采取了什么先进的技术。铜川矿业公司已经和淮南瓦斯治理项目组续签了两年会同, 也分批次安排公司的领导和职工赴淮南进行了参观学习, 可有些矿井和个别领导依然是学完了, 讲不清;贯彻了, 不落实;落实了, 不到位。因此瓦斯治理的理念、决心、信心大打折扣, 取得的效果也就不尽如人意。因此, 要想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必须严格制度措施的落实, 注重管理的每一个细节, 否则出事故就是必然的。

4、安全工作人人有责

一谈到安全管理, 大家都知道其重要性, 然而有些人就是不以为然, 认为安全工作那是领导和安监部门抓的事, 与自己无直接关系或是关系不大。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错误认识, 才会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潜在的隐患, 埋下了祸根, 轻则对个人造成伤害, 重则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安全与否取决于人、物、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 实际上形成了人-机-环境运转系统, 这是一个自然与社会结合的开放性巨系统。在安全活动中, 由于人的主导作用和本质属性, 包括人的思维、心理、生理等因素, 决定了人在这三者之间的重要性, 即人既是安全活动中的操纵者, 又是安全活动中最不稳定、最有影响的因素。所以安全生产的关键在于每一位从业人员, 要实现安全生产与每一位从业人员息息相关。铜川矿业公司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安全“零”目标, 制定了不少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 但还是未能实现目标。

2012年铜川矿业公司积极采取措施, 从源头加强安全管理力度, 从提高从业人员思想意识入手, 首次实行从业人员全员安全风险抵押制度, 就是要求从业人员提高遵守安全管理、安全作业的自觉性, 依靠自己抓安全, 说到底就是要由过去的“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 真正做到了工作上“三不伤害”。截至11月底, 矿业公司已顺利实现了生产任务和安全双丰收。因此, 抓好安全工作不是仅靠领导、不是仅靠个别人或部分人员就能实现的, 应该靠大家, 靠每一位企业员工自己。

5、安全工作需要闭合管理

所谓安全闭合管理就是PDCA循环, 也就是由计划 (P) 、实施 (D) 、检查 (C) 、处理 (A) 等四个要素组成。指的是对于一个问题, 从其发现、传递、输送、落实、解决、跟踪、问责、反馈等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闭合的系统。计划就是确定管理目标和相应的管理方案;实施就是根据预定的管理目标和优选的管理方案组织具体部门及人员;检查就是管理部门对方案的实施情况、工作成果进行评价, 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就是采取措施对方案进行调整, 以巩固成绩和预防问题再次出现。抓好安全闭环管理, 其重要意义就是对待安全工作必须认真负责, 落实各自责任, 不能遇到问题就绕道走或者互相推诿扯皮、踢皮球。

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中, 发现了安全问题, 应当采取有效措施, 落实整改责任人, 及时消灭事故隐患, 并认真复查隐患整改情况等, 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安全闭环管理, 就是要将事故隐患消除, 不留后患, 杜绝事故。发现隐患是消灭隐患的前提, 消灭隐患避免隐患形成事故, 确保安全生产才是最终目的。近几年, 各地各企业在隐患排查治理上都有很多自己的规定, 但在一些事故多发企业行业仍然存在“熊瞎子掰苞米”的现象, 有些隐患虽然被发现, 但是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 没有得到认真的落实整改, 究其原因, 主要是在隐患处理程序上, 没有形成责任落实的闭环机制, 以至于旧的隐患未整改, 而造成或出现新的隐患, 形成了这样一种恶性循环, 最终隐患酿成事故。

6、安全工作必须常抓不懈

说起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无人不懂。然而要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地搞好安全工作, 却并非易事。安全生产除了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以外, 更重要的是要求全体员工要养成良好安全工作态度。要持之以恒地自觉遵守各项规定, 按章作业。

人天生都有惰性, 某一个工作, 一种事情干久了, 某一种环境下待久了就会失去激情、产生疲劳, 就会想方设法从中偷懒, 投机取巧, 这也就是企业安全生工作的难点。尤其是煤矿的管理者, 安全生产周期长时, 慢慢地侥幸心理就会出现, 安全管理的就会松懈, 特别是当安全与生产或利益发生矛盾时, 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就会使得制度措施执行不力, 甚至冒险、违背制度措施规定, 久而久之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也就淡忘, 管理者思想松懈了, 那么生产现场的职工的思想就会成倍放松, 导致违章作业, 冒险作业, 投机作业等等一些不安全因素就会滋生起来, 这样不出事故那是万幸, 出了事故就是必然。出了事故, 直接危害的是自己及矿工兄弟。因而, 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克服麻痹思想, 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必须始终如一的坚持“安全第一”思想, 坚持不懈地抓长期和长期抓。

6.煤矿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浅析 篇六

(一) 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煤炭企业为了弥补投资产品单一的缺点而采用的多元化战略, 但由于缺乏对所跨行业的生产经营以及行业形势的了解, 且在投资业务实施前未严格按照高风险投资业务的相关规定进行专业审查、风险评估、可行性研究论证, 致使投资失败的风险。另外还包括项目实施风险、投资后管理风险、投资中止退出风险。

(二) 成本增加风险

煤炭开采属于高危行业, 随着矿井开采条件的日益复杂, 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持续升高, 以及资源、环境、安全等政策性增支因素的影响, 面临着成本逐年上升的风险。比如地面塌陷费、安全费用的提取, 安全成本的高度投入等等。

(三) 资金管理风险

资金管理风险是指因现金管理存在安全隐患、资金使用效率不足等原因可能给煤炭企业造成的损失。资金管理风险给企业造成经济困难的同时会带来现金流的下降, 严重影响企业的流动性。虽然目前大多数煤炭企业在进行交易时不再采用赊销方式, 而是采取先交钱后发货的形式, 资金回收风险大大降低, 但是由于商业票据和银行承兑汇票的使用, 在资金管理上也带来一定的票据风险。

(四) 筹资风险

由于煤炭大环境的影响, 煤价持续低迷, 直接导致煤炭企业经营困难, 自身权益资金下降, 在筹资方式上主要依靠负债经营, 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另外, 在资金使用上, 一般应按照项目期限长短分别选择长短期资金, 但是在具体操作时, 银行考虑到企业的具体偿还能力, 长期资金的获取相对较难。

(五) 全面预算风险

全面预算风险是指煤矿企业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相应财务结果不能进行有效的预测、筹划、监控、分析、调整、考核从而给目标实现带来的不确定性。当前煤矿企业的全面预算往往只是“控制支出”的工具, 而不是“使企业的资源获得最佳生产率和获利率的一种方法”。

除此之外, 影响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还有汇利率风险、担保风险、税务管理风险、财务报告风险等等。

二、煤炭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煤矿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 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 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在机构设置方面存在风险隐患

目前我国部分煤矿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机构设置不合理, 突出表现为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职能未完全分离, 会计核算人员兼职财务管理工作的现象比较普遍, 再加上煤矿企业在管理模式上尚处于摸索阶段, 内部市场化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对标管理等一并运行, 容易使管理流于形式。这样的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宏观环境的应变能力, 对不利变化因素不能科学的预见, 反应滞后, 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二) 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在现实工作中, 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风险意识淡薄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较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一般培训机会较少, 视野不开阔, 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无法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三) 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目前许多煤矿企业的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经验决策、主观决策在煤矿企业的管理中屡见不鲜。调研人员、投资方案审批人员不精通财务管理, 因此由其调研和出具审批决策方案, 必然产生财务风险。

(四) 煤矿企业内部战略与公司总体战略不统一

煤矿企业分公司或子公司往往以自身利益为重, 与总公司在中长期目标管理方面战略不统一, 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三、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煤炭企业应分析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并使煤矿企业分公司或子公司在中长期目标管理方面要与总公司始终保持战略的高度统一, 应建立抵押金制度, 并与高层领导人员年薪挂钩;在机构设置上加快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职能的分离, 推动财务管理体制创新, 完善财务管控体系, 实行会计委派制, 会计核算人员薪金及隶属关系与煤矿企业完全脱离, 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在人员素质的提升上, 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培训, 提高其风险意识和管理风险能力, 通过学习全面风险的各种案例, 达到提高风险识别技能, 运用风险指标进行管理的目的。还应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解决内部管控制度设定或执行存在的缺陷, 充分发挥内部管理职能的作用。具体有以下措施:

(一) 应对投资风险的主要措施

企业要选择专业性的调研人员进行技术、市场、财务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方案审批;财务管理人员在投资活动的运行中, 要做好跟踪分析工作, 及时调整投资战略或制定投资退出策略;企业应加大对投资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力度, 在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时对投资方案的主要决策人员应严格考核, 加强投资项目与决策人员自身效益的挂钩, 并在回收期内不允许其随意调离工作岗位。

(二) 应对成本增加风险的主要措施

1、建立各项成本费用预算定额, 如材料消耗定额、综机配件消耗定额、电力单耗预算定额等。

以各项定额为依据进行预算编制, 搭建起全方位、全过程的预算定额体系, 使预算定额控制渗透到各个业务过程、各个经营环节和部门岗位, 不留盲点死角。

2、实行成本费用预警管理, 有效规避风险。

通过预算控制功能, 实时监控预算实际发生情况, 及时了解矿井生产经营现状。当某一项成本费用接近预算时, 系统自动提示进行预警, 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控制。

3、实行月初预算、月中检查、月底考核奖惩机制, 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对问题突出的单位, 组织人员进行重点跟踪监控, 加大监控力度, 实行全过程成本控制, 严格考核奖惩, 灵活运用风险管理策略, 实现风险对冲和转移, 使风险管理效果不断提升。

(三) 应对资金管理风险的主要措施

1、企业应在资金收支、物资供需及营销环节综合平衡的基础上, 保证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在保证正常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 充分挖掘内部资金潜力, 确定最优现金持有量。

2、实行资金管理系统与账务系统同步对接, 实现资金全面在线监控, 确保资金的统筹使用;资金预算推行月度预算与日预算同账务系统共同控制模式。

3、在资金安全方面, 要把资金安全和安全生产提到相同的高度, 开展经常性检查, 从事资金岗位的人员要提供相应担保, 避免资金被挪用及非法占有;有效识别真假票据, 严格审查票据背书转让手续, 加强技术防范, 正确行使票据权利, 严格执行票据责任追究制度。

(四) 应对筹资风险的主要措施

企业应充分分析当前煤炭企业的筹资方式, 结合现金流风险, 严格控制资产负债率, 果断终止资不抵债、占用企业大量资金、经企业多方面努力始终不能起死回生的亏损投资;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 把筹集到的资金用到更好的项目上去。实时监控债务资金的还本付息风险, 长期项目尽力争取长期资金, 并按企业的生命周期来选择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的比例。

(五) 应对全面预算风险的主要措施

1、煤矿企业内部生产、物资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参与并重视预算的编制工作, 为整个预算打好基础。

2、要加强与各预算执行单位的沟通, 加大公共成本控制。由于部分煤矿企业采用财务指标对基层单位进行考核, 为了完成考核任务, 基层单位往往直接提请企业负责人进行成本费用扣除, 把该项费用列入企业公共成本, 造成分管职能科室无法间接控制, 公共成本无限增加。因此, 预算管理部门应正确划分基层单位成本与公共成本, 加强与各预算执行单位的沟通, 严格控制公共成本。

3、畅通煤炭企业的信息渠道, 做到资金流、物流以及信息流的高速运转和及时反馈到位。

4、在建立成本预警机制的前提下, 企业还应建立和完善煤炭企业的效益预警、价值预警等体系, 综合监控煤炭企业的经营效率。

5、煤矿企业应当建立预算执行情况内部审计制度,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实施审计监督, 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防止财务管理人员对自身预算工作不力相互推诿和包庇, 同时从专业的角度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会计网校.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4

[2]赵寅珠, 张锐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 2010 (4)

[3]孙峻.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与控制措施[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1 (29)

7.浅析对于煤矿通风安全的管理 篇七

1 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主要因素

1.1环境因素

煤矿是经历过长时间才能形成的, 它与我们平常见到的地质结构不同。通常来说煤层的地质结构是很复杂的, 并且复杂程度会随着开采者的深入而变得更加复杂。在煤矿内部的地应力、瓦斯压力和地温也会随之增加, 这就使得开采的危险性大大的增加了。这样很有可能就会引起煤矿的自燃。并且存在这个问题的同时, 由于煤和瓦斯也在不断地向外界溢出, 煤和瓦斯突出的现象也会变得越来越明显。在近几年, 许多企业在对于企业的开采时经常出现这种情况。这就说明这种事情的发生已经成为比较严重的煤矿通风安全隐患了。比如:早在2011 年3 月16 日1 时6 分, 富源县黄泥河镇戛拉煤矿一掘进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在当时矿井下有85个工作人员, 虽然有74人安全的升井, 但是事故仍然造成了9工作人员不幸遇难, 在其中有一个人是在医院抢救时死亡的, 另外还有2人受伤。这些都是煤与瓦斯突出现象引起的。除了这个之外, 煤矿自燃发生严重的火灾, 煤尘爆炸这样的危险在煤矿开采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对于现在许多的矿井来说, 往往都是由于部分的矿井通风能力不足, 而使得整个的矿井通风系统都不能很好地运行。另外, 由于对一些通风系统开拓布置也不合理, 通风系统不够完善等原因也是造成通风系统存在诸多隐患的原因。并且在矿井下环境通常都不太好, 这样就会导致煤矿中的监控系统信号不好。这种情况往往会伴随着矿井的监控系统, 仪器仪表等测试仪器出现故障, 从而导致各种监控的数据都是错误的, 从而影响工作人员对于矿井内情况的分析。

1.2人为因素

在我国现在也有许多的小型矿业公司这些煤矿企业, 由于经济条件的约束没有好的安全管理煤矿通风的手段, 他们往往没有重视从整体上来提高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性能, 在出了事故时, 仅仅是知道在事后总结经验教训的被动管理上, 而没有真正做到提前防止。并且, 对于急救援产业化方面的建设也不存在许多不足的问题。在出现事故时, 紧急救援时的专业人员用的装备不足, 对于这些救援的配置也存在许多缺陷。有些控制人员的能力上也存在问题, 他们自己本身的安全意思就不高, 而往往从事煤矿开采工作的人一般都没有受到对于煤矿安全方面知识的教导。这些人没有很好的处理这些事故的能力, 所以这就需要管理人员的实时监控。有些管理者往往会不重视这个工作的重要性而懈怠, 内部人员的待遇也较差。有时候会出现人员安排不合理的现象, 如果安排了不具有专业素质的人员去管理煤矿中日常的通风管理工作, 这些员工缺少对于通风的专业知识, 很容易造成对于矿井通风处理不到位的不安全行为。

另外, 由于在矿井中的工作量往往是非常繁重的, 常常会因为疲劳过度而导致对于工作的懈怠, 有些工作人员可能就会投机取巧而做出一些不安全的举动。这些都是因为煤矿企业没有将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认真实施。由于该工作对于员工的需求量大, 企业往往会招收一些社会人员经过几天简单的培训就上岗工作, 这些员工的专业素养严重欠缺, 导致员工的安全意思薄弱。有些专业的人员认为这份工作不够体面并且危险性高而只是将这份工作作为临时的兼职, 这导致人员的流动性大, 一些优秀的人才也没有很好地方法将他们留下来。

2 煤矿通风安全的管理措施

2.1环境因素的管理措施

在对于煤矿通风安全由于环境引起的隐患上, 煤矿企业必须制定一个好的通风方案来控制对于煤与瓦斯突出现象和煤炭自燃的防范措施,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强化对于矿井中信息的监控和预测。要保证对于瓦斯和煤突现现象的准确预测。对于矿井中的开采计划必须要合理, 对于通风设备的设置也要符合标准, 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对于现有的通风系统进行改善。要不断强化对于通风系统中的机电管理来保证各个矿井内部的正常通风。还要对于发生火灾时的应对措施进行加强, 定时做好对于矿井中通风能力的核查工作。要加大对于安全工作的投入, 提高矿井中的工作人员安全工作装备的质量水平, 在发现矿井中的通风存在问题是要及时解决, 将监控到的危险参数要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 使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

2.2人为因素的管理措施

处理人为因素造成的通风问题可以通过完善这方面的相关法律来规范管理通风工作人员的行为, 制定一个好的柔性薪酬制度来吸引专业的人才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其他员工的安全意识, 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由于操纵人员的失误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创造一个良好的通风环境, 要加强对于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 改变通防人员素质偏低的现象, 这样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需要企业对于煤矿员工长期严格的管理才能实现。每个月都必须进行对于瓦斯的评价, 要提前预防矿产开采时的安全隐患。在开采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在开采结束后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来, 并立刻想办发解决。针对懈怠工作的员工要努力地将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品提升上来, 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养成一个认真工作的好习惯。但不能让他们过度的劳累, 要时刻关注员工们的工作环境是否健康, 要给予他们足够的休息时间, 这样才能更加全力的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一个好的煤矿开采企业必须要配备一个安全的、科学的矿井生产综合监控系统, 同时也要专门设立一个对于瓦斯的监控职位, 要能够随时都对对井下的通风环境进行认真仔细的监查, 一旦发现问题立刻报告给有关部门, 并且要制定好方案及时处理。与此同时, 也要不断的完善煤矿的通风系统, 确保通风系统能够稳定的运行, 要保证矿井中环境发生变化时, 通风系统能够得到及时的调整, 这样才能保证在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同时, 顺利的实行开采工作。要严格控制煤矿中串联通风的现象, 要坚决的杜绝二次通风这种错误的形式。在开采工作中, 还要强化对于局部矿区的通风管理, 避免局部通风机突然地断电, 这种现象很有可能会使得, 矿井中的工作人员产生恐慌, 会大大出现事故的概率。在有局部通风机工作的部位, 必须安装有矿井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的瓦斯传感器。当瓦斯超过规定限度时, 要及时断掉局部通风机后部用电设备的电源以保证安全生产。

3 结语

各个煤矿的地质结构是不同的, 所以制定的方案肯定也是不同的。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 制定一个科学的、安全的、有效的矿井通风系统是极为重要的, 随着采矿工业的不断发展, 煤矿的通风安全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未来的煤矿开采工业中, 应该加大对于通风安全的研究力度。这样才能够给煤矿工作者提供一个安心的, 安全的健康的工作环境。这样的话我国的煤矿产业也将会越来越好。

摘要:对于近几年我国煤矿的发展情况, 本文对于煤矿通风安全在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制约因素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并且对于预防这方面造成的安全隐患也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对于环境和人的和谐运作, 可以很好地改善煤矿中的通风问题。能够为我国的煤矿事业奠定基础。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黄华.我国顶板重特大事故分析及现场实用管理技术措施[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S1) :31—32.

[2]柯晓阳.杨晓华.关于加快湖北省中小水电开发的思考[J].水电与新能源, 2011, (1) :75—78.

[3]李海英, 冯顺新, 廖文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国际水电发展态势[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0, 70 (10) :29—37.

[4]李香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如何解决水电发展生态问题的难点与对策[J].水利发展研究, 2010, (10) :7—14.

[5]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201 1一02—28.

[6]胡志丁, 骆华松, 候钰.我国水电开发研究进展及展望[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9, 25 (4) :321-362.

上一篇:祝贺你教学设计下一篇:中国传统经典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