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2024-08-15

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精选8篇)

1.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篇一

大众传媒对音乐传播的影响 1)宋正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大众传媒对音乐传播的影响,总结音乐艺术传播的特性,中国社会音乐商品化应遵循的原则及推动音乐事业发展的途径,研究如何正

确处理音乐与商品这两种特性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指出音乐商品在体现音乐

艺术价值的同时,还应注重音乐商品的文化内涵,依循商品化的客观规律。

关键词音乐艺术传媒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宋正,郑州大学音乐系副教授,郑州450000新闻界ISSN1007-2438 2011年第2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 不仅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加 快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传媒 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传播逐步进入 一个新的阶段,音乐作为人类的 一种特殊精神财富,也随之被不 断地物质化和价值化,进而作为 一种特殊的商品模式进入市场。中国现阶段的音乐商品化传播发 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

一、现代传媒对音乐传播影响的 形式

传媒技术的发展使音乐传播 的方式更加多样化。调查显示,约45%的受访者选择上网欣赏音 乐。大量的音乐通过影视、网络 等形式传播。

传媒的商业运作使音乐传播 具有盈利目的。商品是用来交换 的劳动产品。音乐商品则是将音 乐这种抽象的精神产品通过进行 社会传播加以物化,使之具有交 换的价值。也就是说,通过音乐 与音乐载体的融合,使之成为参 与市场交换的劳动产品。

物质、商品的形式包括大众传媒音乐商品和实物化音乐商品 两大类。

1.大众传媒音乐商品

(1)广告音乐:在现代化传播 媒体条件下的广告音乐,是一种 高投入、高效益的音乐商品。广 告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经济越 发达,广告越兴旺。在企业宣传 中,一部制作精良的广告宣传片 是全方位演绎产品与企业形象的 最佳方式之一。企业广告宣传片 除了需要优质的画面、恰当的解 说外,其音乐也是至关重要的。广告音乐分为广告背景音乐与音 乐式广告两种,它们在音乐风格 上又有通俗型、古典型和结合型 等三种类型。通俗型如《一起走 过》(唱吧,新加坡2002 主题歌)、《交换温柔》(香港地铁广告歌)、《渴望无限》(可口可乐广告)、盛 夏的果实(喜之郎果冻广告歌)等 等,均以流行音乐烘托广告主题,以达到吸引市场客户群体的目 标。

古典型,如别克、帕萨特汽车 的广告,常伴以古典主义风格的 音乐,将“古典”与杰出、卓越等内 涵挂钩,体现产品的优越。还有 一些广告,前后两段采用风格迥 异的音乐来衬托其广告主题—— 如前半段是风格严谨的古典主义 音乐,而后半段则配以风格截然 不同的欢快流畅的流行音乐。(2)影视音乐:从1896 年电影 诞生一直到今天影视业发展的空 前繁荣,音乐一直跟随着影视的 发展而前进。即使在1896-1927 年这33 年的默片时代,音乐一直 为电影“保驾护航”。当年卢氏兄 弟在英国放映第一场电影时,就 请钢琴师现场伴奏流行音乐。电 视诞生后,音乐更是不离其左 右。可以说,影视的历史就是影 视音乐的历史,影视的发展始终 是与音乐相伴的。许多影视音乐至今为人们所 传唱,如《泰坦尼克》中的主题曲 《我心依旧》、《宝莲灯》的主题曲 《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人鬼情 未了》的主题曲等。音乐家谭盾 为电影《卧虎藏龙》创作的音乐,在获得奥斯卡奖之后,又获得 2002 年的格莱美奖。音乐除在推 动影视情节、烘托影视气氛之外,也为影视作品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和效益。加之影视原声出版物的 大量发行,令影视音乐不再仅依 附于影视作品存在,而成为了社 会音乐商品化的一种形式。

(3)数字音乐: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处在远距离的人与人的交 流、互动成为可能,也为数字音乐 的大规模创作与流通提供了技术 与条件。MP3 音乐、RM音乐,手 机音乐等数字音乐形式成为音乐 发展的最前沿。它们的出现,加 快了社会音乐商品化的进程。在 这个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时 代,数字音乐的出现是必然的,其 商品化也必然成为其本质特征。2.实物化音乐商品 实物化音乐商品主要是伴随 着唱片工业的发展,以及与之紧 密结合的商业包装而产生的。音 乐的“再现”——唱片工业的发 展,意味着音乐的机器复制时代 的来临。从19 世纪后半叶起,西 方科学家开始紧锣密鼓地研究声 音的记录技术。音乐的“再现”工 业,首先带起的是留声机与录音 材料的出现;继法国的爱尔兰籍 物理学家斯科特发明“声波振记 器”、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研制成功 “留声机”之后,1888 年德国籍的 美国电信工程师贝林纳(E。Berliner)发明了初期的盘形唱机 及唱片,并以圆盘式录音法代替 爱迪生的圆筒式录音法,还将声 纹刻制成了母盘硬模。这些发明 使得音乐录音与其商品化成为可

能,商业录音也开始成为音乐世界开展及维持艺术生命延续的一 种保证。

从卡罗所的歌剧录音、易沙 意的小提琴录音,直到1913 年柏 林爱乐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录制 成功,商业唱片使聆听行为发生 了本质性的改变。音乐的演绎可 借由唱片录音的形式,一再地重 现,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其另一层 次的价值,而唱片商品的销售也 使唱片制造商介入到音乐创作、演奏者和听众之间成为必然。音乐创作者、演奏者向唱片 制造商出卖音乐商品,唱片制造 商对录制的母版加工制作,使这 些音乐商品复制成数以万计的单 张唱片投放市场出售,唱片商从 中赢得高额利润,音乐创作、演奏 者获得相应的报酬。另外,在 “售”与“购”之间还产生了如演出 公司和经纪人等新的社会分工。目前许多表演者与唱片公司、演

出公司签约,合约一般要求表演者在一定时间内不得从事公司之 外的演出、录音活动,一切演出活 动皆由公司安排。表演者以自己 可以接受的价格达成协议。“签 约”的实质是,他们的音乐表演以 商品形式被买走,又以对公众的 唱、奏等表演服务行为被公司以 商品的形式出售给听众。可以说,实物化音乐商品的 发展,除了极大的推动了音乐的 商品化,催生出新的社会分工与 社会服务形式,进而还推进了音 乐商品化的另一种形式——音乐 的文化、娱乐服务活动形式的极 大发展。

二、大众传媒对音乐传播的负面 影响

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有 其两面性。音乐商品化的出现虽 然有其必然性,且带来了一定的 效益,但作为一种具有商业属性 的精神产品,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如单一地将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 起来,实现经济上的结合,就会产 生负面影响。1.形式与内容的本末倒置: 如今的音乐,从创作到表演 都要经过重重“关卡”的运作,经 过不断的筛选、经过精美的包装

才呈现在公众的眼前。“包装”是近些年来在流行歌坛被经常使用 的一个名词,不可否认,在现代商 品营销学中,商品在进入市场前 的广告宣传从产品的包装设计等 都是举足轻重的。但这种对于音 乐创作的“包装”在形式上美则美 矣,却忽视了其内涵——音乐本 身所要传达的精神与实质。甚至 有些唱片公司与各类经纪人,为 了达到高收益的目的,不惜以牺 牲社会公共道德为代价。经他们 制作出的一些偶像,对于受众,尤 其是人生观与世界观尚不明确的 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一些青少 年在追求时尚的同时,也在五花 八门的声色中迷失了自我。2.知识产权的滥用与盗用: 在唱片业方面,一些不法商 人为了谋取高额回报,不惜生产 大量盗版产品,极大程度的扰乱 了市场。近年来,虽然知识产权 保护的呼声不断高涨,越来越多 的原创音乐被应用到电视广告等许多方面,滥用甚至盗用他人音 乐为电视、广告配乐的现象正日 渐减少,但媒体中相关的报道也 还时有出现。3.出现金钱至上的倾向 商品化从另一个角度讲,也 是一种“物化”,这种“物化”指人 们的劳动成果只是被当成商品来 看待,只用金钱衡量。这时,可能 不仅仅是劳动产品的物化,作为 劳动者也被物化了。在这种情况 下,艺术表演者看不到自己的价 值,看不出真正美好的是自己,他 们看到的只是金钱,即使他们仍 在唱着、奏着动听的歌曲。自我 定位日渐模糊,只剩下日复一日 的例行公事,只剩下猥琐的‘计算 理性’、‘计较理性’。”在社会音乐 商品化的某些角落里,当音乐变 成只是商品,而非共鸣时,大家关 心的焦点常常只是“量”的多少,而非“质”的好坏。4.忽视创作的价值与意义: 创作行为是一种人类特有的 高级精神活动。创作者在创作时 的狂喜,表演时自我与世界与人 群的互动,都是一种至高的精神 享受。但如果一切创作行为都与 商品挂钩,艺术的生产不再只是

精神活动,而成为物质的体现,创作的价值与意义就会失去其应有 的光彩。

三、大众传媒对音乐传播的积极 影响

音乐商品化是社会发展到— 定阶段的产物,对社会精神文明 与物质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 促进作用。

1.推进艺术创作的发展 在影视音乐的创作方面,早 在20 世纪30 年代,一些包括苏联 的普罗科夫耶夫、肖斯塔科维奇,法国的达利乌斯。米约、美国的 科普兰、伯恩斯坦,中国的聂耳、冼星海等在内的著名音乐家就开 始为电影进行音乐创作,他们的 创作,不但丰富了其自身的艺术 创作,为影视作品提供了更丰富 的内涵,为社会创造出丰富的精 神财富,也带来了极大的社会影 响、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风靡世界 的音乐剧的(紧转第85 页)(紧接第79 页)创作与运做模式更 是对音乐创作的极大推进。在媒 体不断发展的今天,音乐商品化 对艺术创作的推进作用将会表现 的更加充分。

2.推动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任何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都 离不开人的精神与物质需要。音 乐的商品化来源与人自身的需 要,而这种需要又要求有不断更 新的技术加以支持。尤其是音乐 稍纵即逝的抽象性特点,如何记 录声音,一时成为科学家技术发 明着眼的热点。从早期的留声 机、胶木唱片、钢丝录音机到今天 的Hi-Fi 音响;从早期的如何记录 音响到今天的如何听得更好,音 乐的商品化一方面为技术的提高 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动力,一方 面也满足了人们不断提高的精神 与物质需求。3.催生新的社会分工 新的产业必然要求有新的技 术与服务与之相对应。如唱片工 业带动相关工业产业的发展,需 要一大批相关技术人员从事生 产;唱片的销售,又使唱片制造 商、发行商、制作人介入到音乐商 品化中;从音乐作品酝酿阶段的 创作经纪到音乐作品成型后的演 唱演奏经纪再到音乐作品展现阶 段的乐团经纪、剧场经纪„„音 乐的商品化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 大的空间与可能。

4.促进社会商品化发展,创造 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在这个商品经济的时代,音 乐商品存在着巨大的供求市场,这个市场一方面为社会提供巨大 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为有音 乐才能的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 会。因此,音乐的商品化在这个 视角下,为社会音乐发展所带来 的影响是正面的、有利的。

四、结论

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 断发展,音乐商品化的发展道路 还很漫长,因此,树立正确的市场 观是避免种种负面影响的关键。我们既不能因其带来的价值与公 益而忽视其被“异化”的种种不良 表现;也不能因其负面作用而因 噎废食。作为一种精神产品,音 乐商品有着不同于一般物质商品 的特殊性。音乐商品运载的是音 乐艺术,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 之上的上层建筑,并以其鲜明生 动的艺术形象反映并作用于社会 生活。因此音乐商品既体现一般 商品的特点又具有意识形态的特 性。中国社会的音乐商品化应遵 循用市场经济的杠杆来推动音乐 事业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音乐 商品这两种特性之间的关系,在 体现音乐艺术价值的同时,注重 音乐商品价值。音乐传播最终追 寻的不应当只是瞬间的商业利 益,而更应该是文化的积淀与渐 进。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年.[2]张晶.传媒艺术的审美属 性.现代传播,2009(1)__

2.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篇二

公共管理指的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加强政府的公共管理, 对于稳定社会秩序, 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大众传媒是一种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泛以及传播影响力较大的媒介, 是当前媒介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 其对公共管理的管理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章就大众传媒对公共管理的影响极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1.公共管理和大众传媒

1.1大众传媒是加强公共管理的媒介

公共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需要以加强信息的传递为基础, 如何巧妙地进行信息的传递、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 一直是我国政府特别关注的问题。大众传媒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 它包括传统的纸质传媒、广播、电视, 也包括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下的各种新型媒介。可以说, 大众传媒在信息传递、社会影响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要加强公共管理则必须依靠大众传媒的力量。 (1) 例如, 政府需要利用报纸来颁布公共管理相关的条例、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为民众普及公共管理知识等, 这样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接受政府公共管理的相关信息, 政府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中的交互性获得人民群众对于公共管理意见的反馈, 以便进一步整合公共管理工作, 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因此, 从信息的传递和接收角度来看, 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充当着中介的作用。

1.2大众传媒能够引导舆论走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当代大众媒体呈现多样化发展特征, 传统媒介和新型媒介共同发展, 且新媒体的发展态势更加迅猛, 隐隐有超越传统媒体的趋势, 新媒体的出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 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影响力日益凸显。在公共管理中, 舆论导向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正面的舆论导向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公共管理的发展, 加强政府的公共管理。 (2) 但是, 如何正确引导舆论, 稳定社会秩序是重要的问题, 同时也是难点问题。大众传媒的出现和发展能够第一时间将社会公共管理事件上传网络, 让网民了解到最新、最完整的社会公共管理事件, 且能够保证社会公共管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可以起到较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对于推动公共管理事务的发展、提高公共管理的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1.3公共管理要接受大众传媒的监督

虽然我们说大众传媒可以帮助政府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但这是有前提条件的, 政府只有按照规章流程办事, 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进行公共管理, 大众传媒才能够在还原事实真相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但是换个角度来看, 这其实也表示, 政府的公共管理是在大众传媒的监督之下进行的。 (3) 大众传媒的传播效率非常快, 且随着科学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 大众传媒已经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因此大众传媒可以随时随地对政府的公共管理进行实时监督, 如果发现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存在不合理之处, 那么大众传媒会将其曝光。也就是说, 公共管理和大众传媒的关系是被监督和监督的关系。

2.公共管理的主要特性

2.1公共管理具有管理功能

管理功能是公共管理的主要功能, 而且是公共管理的显性功能, 政府在进行公共管理过程中, 必须要对公共管理的客体进行科学管理, 并对公共管理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公共管理的管理功能要求政府在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各项事务之间的协调性, 要强调公共管理的透明性和组织性, 要按照一定的计划和流程进行公共管理。此外, 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各方利益的协调, 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2.2公共管理具有制约性

公共管理具有管理职能, 但是其管理的对象及其手段等却有一定的制约性, 这是我国公共管理的另一特性。政府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 如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人口因素等, 只有在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公共管理, 才能够真正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4) 这一点正好给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视角和方向, 可以帮助大众传媒对公共管理的对象、方式方法以及结果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约束政府的管理行为, 推动公共管理的正常发展。

3.大众传媒对公共管理的具体影响

3.1大众传媒可以加强公共管理的预警

大众传媒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需要从几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大众传媒对公共管理的预警功能来看, 公共管理关系到社会公共事务, 对人们的切身利益, 如生命财产安全等有着直接的影响, 加强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可以帮助人们对这些问题提高警惕,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预防和解决。 (5) 例如, 在大型地震事件中, 大众传媒可以及时将地震的伤亡和抢救情况进行信息传播, 让身处不同地区的人们随时查看到地震相关的信息, 稳定人们的情绪, 这就是大众传媒加强公共管理预警作用的具体体现。我们知道, 大众传媒具有时效性和真实性, 即在公共管理事件发生中, 利用大众传媒, 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政府公共管理具体情况上传至网络, 这一举动一方面可以帮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事件的真相, 另一方面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让广大公民能够响应政府号召, 加强对自身利益的保护。

3.2大众传媒可以协调公共管理的行为

公共管理事务需要依靠政府进行执行, 而在执行过程中, 政府的行为实际上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例如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必须要考虑到舆论压力, 必须要对各方资源进行整合, 必须要整合相关信息等, 当然政府还需要做好人员的工作安排事项。 (6) 为了更好地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政府需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 并尽可能地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因此, 如何增强宣传的效果是政府在公共管理工作中首先需要重视的问题, 而大众传媒的出现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得政府在信息平台中可以与网友进行实时互动, 了解网民的意愿, 从而进行政府决策的调整。也就是说, 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协调公共管理的行为, 使政府及时发现公共管理中的不足, 并帮助政府调整不当行为, 创新公共管理形式和手段, 进一步保障人们的切身利益, 维护公共管理秩序。

3.3大众传媒能够加强公共管理的舆论监督

大众传媒使得政府的公共管理更加公开化和透明化, 也加强了公民对政府公共管理的民意监督。利用大众传媒, 人们可以在网络中看到各种社会公共管理中的不良现象, 而后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迫使政府相关负责人正视公共管理问题, 加大管理力度, 也使得社会上投机倒把分子能够更加踏实地工作, 做到诚实守信。 (7) 目前, 我国电视台经常以社会公共管理事件为主要报道对象, 专门报道社会公共事务中存在的不良现象, 这种报道对人们的吸引力较强, 也容易使不良商家在舆论压力和政府政策的双重压力下改邪归正。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 加强对公共管理的监督, 还能够使民众和社会组织之间形成良性的来往关系, 对于推动公共管理的发展、稳定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 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也在公共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大众传媒和公共管理的相互关系来看, 大众传媒是加强公共管理的媒介, 能够引导舆论走向, 而公共管理的发展要接受大众传媒的监督。就公共管理而言, 公共管理具有管理功能和制约性, 利用大众传媒, 政府可以强化公共管理的预警作用, 协调公共管理的行为, 并加强公共管理的舆论监督。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政府公共管理更加强调全民参与, 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大众传媒具有开放性、广泛性和时效性等特征, 它的出现为我国公共管理提供了更多便利, 对于促进公共管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先简要概述了公共管理和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 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的主要特性, 最后就大众传媒对公共管理的具体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大众传媒,公共管理

注释

1 王栋.风险社会视野下大众传媒对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影响效应[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3, 01:123-128.

2 雷雪.论公共危机化解中大众传媒的角色及作用[J].中国报业, 2013, 04:106-107.

3 方艳、张春晓.大众传媒参与对策行动的效能研究--以《征信业管理条例》政策系统运行为例[J].领导科学论坛 (理论) , 2014, 07:37-40.

4 姜寒雪、胜本.转型期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5:16-20.

5 李占乐.中国大众传媒参与政策过程的积极效果论析[J].新闻界, 2012, 07:60-63.

6 李艳红.以社会理性消解科技理性:大众传媒如何建构环境风险话语[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2, 03:22-33+110.

3.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篇三

关键词:公共领域;转型;大众传媒

一、引言

随着传统的大众传媒方式的普及式发展,以及近年来出现的诸如微博、豆瓣、天涯、微信等新媒体的迅猛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整个社会公共领域的结构。在网络时代,人们可以自由的发言,在公共领域里的交往行为不仅限于私人之间的交流,更多的开始渗入政治、经济等领域。而这一变化的结果,就正如哈贝马斯所说,大众传媒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同时又统领了公共领域。随着书籍和报刊杂志生产的组织、销售和消费形式的变化,公共领域的基本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电子传媒的兴起,广告获得了新的意义,娱乐和信息的不断交融,所有领域趋于集中化,以及自由主义协会和一目了然的地区公共领域的瓦解,公共领域的基本结构又一次发生了转型①。

二、公共领域理论回顾

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关于公共领域概念的论述基本上是以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为背景的,而他后期的公共领域分析则是以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为历史背景。当然这一改变并不意味着这一概念本身内涵发生了变化,而只是在具体的历史背景及表现方式上存在些微的差异。

哈贝马斯将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界定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但私人随即就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力机关自身,以便就基本上已经属于私人,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一般交换规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在他的讨论中,对于私人所组成的所有范围里,亦可区分出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这里的私人领域包括狭义上的市民社会,亦即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家庭亦即其中的私生活也包括在其中。而政治公共领域是从文学公共领域,其机制体现为咖啡馆、沙龙以及宴会等的非政治形式的公共领域,中产生出来的;它以公众舆论为媒介对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加以调节。哈贝马斯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共空间中的"结构变化"的分析其总体朝向是极度悲观的,他对堕落退化了的公众生活,其中自由民主的实质,在公民投票操作和个人化的冷漠混合中,作为公民分化了的集体精神状态被取消替代了。

三、我国传媒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公共领域的影响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和广泛应用,出现了大量能够让网民自由发表言论的网络论坛、网络社区、个人博客等网络空间,使得每个公众都有公平的机会参与讨论,并且能够畅所欲言。在网络环境下,一方面,公共空间更能独立于政权及市场之外,摆脱了政治和经济力量的控制,提供了一个自由辩论的场地;另一方面,参与主体为高学历、高素质的网民,他们的沟通及辩论也确实多是理性和具有批判性的②。从对公共领域的影响来看,大众传媒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一)大众传媒具有参与性及公开性。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在新增加的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0.0%,高于使用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公众们参与公共事务的比率大大在增加。不仅如此,政府对于信息公开也随着网络的普及而发展迅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于2007年1月17日在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上通过。电子政务是信息公开的重要载体。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面向公众、保障安全"的要求,在加强电子政务的同时,构建网上信息公开平台。可以说,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对于广大公众参与公共生活提供了一个极为便捷的途径,并且产生划时代的意义。

(二)大众传媒互动性的增强。

我们知道,在古代大众传媒的互动能力并不强。工业革命之后,电的使用大力推广,电话、电报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信息的传递比以往增强了数倍,人们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多、越来越迅速。如今网络时代的兴起,随着微博、网络社区等新媒体的出现,大众传媒的互动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各类聊天室、论坛可以让网民就自己的看法、兴趣、爱好等等自发性的交流意见,往往能够得到及时的回复。由于在网络空间里,公众可以摆脱社会身份的压力,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具有匿名的特性,因此在网络之中往往畅所欲言,完全可以对公共事务、对公共领域内的任何话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哪怕是否定的、批判的意见。这就鼓励了更多不同性别、民族、年龄、阶层的人来参加这一互动,甚至跨越了国界进行交流。

(三)大众传媒的技术性。

大众传媒的发展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科学技术中尤其是物理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今的大众传播媒体技术性非常强。计算机不仅是公众们之间交流的工具载体,更加成为他们了解国情、分析数据等的重要工具。公众们之间的交流内容更加的依托于计算机分析技术的发展。

四、公共领域发展的问题

哈贝马斯认为自由形态的公共空间崩溃解散的倾向--这种公共空间是指通过阅读、推理,用一种具有讨论风格的信息中介来构成的--自50年代后期以来得以加剧。电子媒介的功能模式证实了这一点,首先是传递二、三手信息的组织机构趋向于垂直的、单向流动的中心化过程。我们大都市中心所表现出的特征确实用一种反讽的方式吸收了超现实主义的要素,而且抬升了一种非现实化现实的霓虹灯式魅力。非真实的、模仿古希腊的风俗习惯的陈腐混合又与高科技结合在一起,大众文化的崩溃与高度个人化的、消费心理的稀奇古怪的样式掺和在一起。文明的垃圾倾倒隐蔽在塑料袋之内。普遍的实质分解成为一种自我陶醉,丧失了每一个个体,沦为复制翻版、千篇一律的东西③。以下是作者分析的几个问题:

(一)公共领域的发展问题并不是由于大众传媒的发展而产生的问题,但是却在传媒界表现出来一种崩溃解散的趋势。公共领域的发展问题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问题,它只是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附加问题。每一个时期的公共领域都有其问题,呈现不同的形态,而当今社会公共领域的问题则主要表现在大众传媒领域。

(二)通过引导大众传媒以及公共文化的发展方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公共领域崩溃解散的现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大众传媒的性质和走向,或者传播内容,从深层次来引导大众传媒的发展方向。

(三)网络时代的发展给公共领域的结构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持不同的观点。著名历史学家黄宗智提出"第三领域"的概念以此区别哈贝马斯具有欧洲历史色彩的公共领域的概念。他认为,在中国并不存在哈贝马斯在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中所强调的国家与社会对立的局面,相反,在中国情境中,国家与社会之外存在着第三空间,国家和社会都参与其中,这种空间在"中华帝国"、民国和当代中国都是存在的。

五、结语

哈贝马斯认为现代社会的公共领域正在发生一系列的转型,这一系列的转型主要表现在大众传媒的低俗化、娱乐化等等非理性非正常的走向。首先,还有很多的公民由于经济等因素依然无法平等的使用先进的大众传媒;其次,新媒体的使用不仅仅是分享资讯,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使用它的人自由、自主的分析消息,做出自己的判断;再者,依然存在许多投机者利用新媒体传播不良消息,扰乱大众的视听;最后,正是由于大众传媒的大众化,导致网络上讨论的低俗化平民化,降低了整体的素质。因此政府有必要重视这一点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来规范大众传媒的发展,这一举措虽然不一定能够改变公用领域转型的趋势,但却能在很多方面促使大众传媒朝向理性的、科学的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①[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②宋正伟.陈少华.网络媒介的公共领域.[A].1673-5420(2007)03-0030-04.

③包亚明.哈贝马斯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篇四

如今,大众传媒已经与整个社会深深地结合在一起,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舆论载体、信息载体、文化传播载体和一种主要的文化存在方式。它包括报纸、杂志、图书、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作为一种向社会传送信息的行业,已经渗透进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传播迅速,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对于政府的决策的宣传、社会道德伦理的建构及对于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重塑都具有不可轻视的影响力,尤其是对儿童,大众传媒这把“双刃剑”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儿童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迫切希望获得新知识,了解新信息,成为被社会认同的一员,因此,他们成了现代大众传媒最热心的读者、听众和观众。从生活方式到处世方式,从价值观到情感交流,小到穿衣戴帽,大到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大众传媒为他们提供了众多的信息及分析、解释的道理。

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物质手段,极大地改善了儿童的知识、道德教育的物质条件,丰富了教育的内容,达到省时、省力、低投入高产出的效果。如传统的课堂教学运用了电视、录音、录像、投影等传媒形式,增强了吸引力,大大提高了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效率和效果,还有电视、报刊、网络的应用,出现了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远程教学和网上教育,这种教育不仅变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为互动式、引导式的宣传教育,而且变传统的单纯语言表达为借助声音、图像、动画等多传媒手段形象的表达,加深了印象,强化了效果。

大众传媒娱乐活动的多样性赋予儿童乐观向上的生活观念,使他们能在娱乐中忘记烦恼,这为儿童提供了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的生活色彩多样化,而且大众传媒为儿童提供了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各种文化场所与虚拟的网络世界为儿童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尤其是电子化生活已成为儿童所追求的时尚,并且开始处于上升的趋势,电脑与网上世界对儿童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网络对于儿童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一种信息收集渠道,而更多的是一种交友娱乐方式。

大众传媒传播信息的速度快、容量大,使得大众传媒上的信息丰富多彩,浩如烟海,为儿童学习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开拓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但是这些信息良荞不齐,各种信息都可能存在,真实的和虚假的、科学的和愚昧的、健康的和污秽的、先进的和落后的信息同时并存,广大儿童如果有意无意地浏览了其中的一些不良信息,就可能会产生极坏的影响。尤其是互联网络的发展,不仅形成了影响力强大的虚拟环境,而且使得国内文化和西方文化直接发生碰撞和激荡,特别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在形成,求知欲、探索欲十分强烈的儿童,很容易受其负面影响。受大众传媒的影响,部分儿童会或多或少的染上一些青春文化病,主要表现在享乐主义的物质文化取向。而且大众文化的世俗性使儿童的审美趣味走向低俗,儿童审美的低俗化在儿童审美对象的选择上表现为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受到冷落,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在儿童中流行,牛仔裤、文化衫成为时尚;在审美方式上,他们追求浅显直接,更愿意从诗歌走向对话,从交响乐走向通俗歌曲,从学术专论走向随笔漫谈。这些严重弱化了大众传媒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积极影响。

5.大众传媒对农民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篇五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政治意识增强了,对世事、对国事日益关注。我们党敏锐地觉察到并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政治文明”建设,将其提到与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同一高度。无疑,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文明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

标就是使我国公民顺利进行政治社会化。我国农村人口在总人口占了绝大部分,农民的政治社会化进行得如何,关系到农村社区的稳定与发展。研究农民的政治社会化,对促进农村社区经济、政治民主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大众传媒对农民政治社会化的意义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政治社会化,“指的是政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也即一个社会中的政治文化通过某种方式得以传播、普及和延续的过程。”具体讲,政治社会化过程是政治系统“凭借各种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公民灌输政治信息,使公民逐步形成政治思维和行为基本模式的过程与公民逐步学习和接受被现存的政治体系所肯定和推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获得政治信仰、政治知识和政治情感,形成特定的政治思维和政治行为模式的过程,是这两个过程的统一。”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传播过程,它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途径虽然有很多种,如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等。在现代信息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大众传媒发展迅速,它在农民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成为影响社会和人们生活的重要力量,对于农民而言,这种力量更是显而易见,是农民政治社会化的主导力量。据着关调查,有73%的农民经常收听广播,阅读报刊杂志;有64 %农民经常看电影。在大众传媒的冲击下,当代中国农民正经受着瞬息万变的信息革命的洗礼,其社会参与意识日益增强。他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等方面较之以前已有很大的变化,越来越趋向于多样性和不稳定性。如何发挥大众传媒在农民政治社会化中的积极作用,努力消除其不利影响,是我国现阶段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大众传媒对农民政治社会化影响的主要表现

(一)大众传媒对农民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在信息时代,农民接触得最多的是大众传媒,主要是通过大众传媒来了解外面世界,获取信息。不断进行自我的社会化。大众传媒在农民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是其他途径不可比拟的,直接而强有力的影响着他们的政治社会化。其正面影响主要表现有:

1、大众传媒是农民获取政治知识、政治技能的重要渠道。大众传媒主要指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尽管有的农村地区已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大多数农村仍然处于信息闭塞的状态,与大众传媒接触得最多的是电视,大部分农民农闲时期是在电视机前度过的,农民主要是通过电视的新闻联播、晚间新闻和地方新闻等频道来了解、获取政治知识、关心国家大事。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与人们的生活如影随形,可见,农民的政治知识、政治技能及政治生活方式基本上是通过大众传媒获取的。

2.大众传媒向农民传播政治观念,影响他们的政治态度。传播学的有关实证研究表明,传媒可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尤其是对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年来说,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更大。美国传播学者桑德拉·波·罗基奇和她的丈夫,社会学家密尔顿·罗基奇就传媒的内容对人们的价值观的影响做了专门的研究,发现电视媒介具有影响人们价值观的潜力,后进一步总结发现传媒接触会导致价值观的变化。

在我国,大众传媒是我们政府的喉舌,是社会舆论的控制机关,是政策的“传声筒”。大众传媒传播政治信息的同时是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的,它总是引导人们向国家倡导的价值观靠拢。农民的综合素质总体上还是不容乐观的,但正是这样,他们对大众传媒的信任度较高,认为政府宣传的大多是对的。因此,根据涵化理论,大众传媒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民的政治观念,从而使他们形成大致与社会趋同的政治价值观。

3.大众传媒是农民政治表达的渠道之一。随着农民文化程度的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也有所增强。近年来,不时见到报上刊登有关农民写信给报社反映农村不正之风或“假药坑农”事件,也有的向地方电视台反映。可见,农民的寻求保护意识增强,政治技能提高了。这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表达、政治参与的一种形式,是农民凭借大众传媒而发挥的部分舆论监督功能。农民通过大众传媒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愿望,是一种政治经历,是一种政治实践过程。经过实践,便会巩固自己原有的政治观,内化为社会认同的政治规范。

由此可见,大众传媒不仅传授农民政治知识、政治技能,还宣传我们党的政治价值观,使农民接受政治教化,实现从自然人向政治人过渡。

(二)大众传媒在农民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报纸、广播和电视以及继它们以后被称为“第四媒体”的因特网扩大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且越来越具有不可抗拒性,不可控制性。正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大众传媒在引导农民政治社会化的方面并不是全能的,它本身存在着很多不利于农民政治社会化的方面。

大从传媒作为农民政治社会化主要渠道的作用未能较好地发挥,农民的政治信息获取困难。农民政治社会化的主渠道是大众传媒,但这方面的状况不容乐观。据CSM媒介研究2007年调查显示,农村仅有12%左右的人家拥有收音机,收听设备的普及率及收听率非常低,被调查对象中90%以上的人表示在半年内没有接触过广播媒体,虽然CSM媒体研究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家庭电视机的拥有量是96.36%。2006年全国农村实施有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后,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在某些地方,虽然拥有了电视机,但入户安装费、收视费的收取会限制部分农民对电视信息的需求,政治信息闭塞问题仍难以在短期内解决。政治社会化程度高的基本前提是社会成员政治知识的丰富和政治信息的通畅,在此基础上才会产生政治系统传输的政治情感、政治价值取向和政治行为模式选择。

1、大众传媒的商业性信息的传递往往会使农民的道德意识扭曲,使他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偏差。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有些传媒不顾职业道德,不顾某些广告的夸张性,极力报道一些吃喝享乐性质的广告。农民的生活原本就比较单调、淳朴,他们的辨别力、自控力较差,容易形成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大众传媒精芜混杂的信息,有些宣传封建、迷信的信息会造成农民自我迷失、社会不适等状态;西方思潮的涌进,也使农民的价值观偏离我国所倡导的价值观方向;带有暴力、色情的影视媒体和网站的泛滥,使农民无所适从,他们的可塑性、模仿性强,近年来农村青年犯罪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在其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2、新闻媒体并不仅仅针对农民而设,要求受众的文化层次较高。虽然我国农村教育有了很大改进,但农村地区文盲、半文盲仍然很多,尤其是近年来“读书无用论”的回流,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考上大学也没用”的思想在当前农村较突出。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在全国12.95亿人口中,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总人口的39.1%,小学文化程度的为42.8%,15岁以上的文盲率达到8.3%,中国有文盲8507万,90%在农村。农村文化素质偏低的结果是,农民根本不看或看不懂报纸、电视新闻,对于互联网更是接触不多,对于电视新闻和国家政策法规一知半解,在较少受到社会专门教育机构政治灌输的前提下,政治认知匮乏,政治情感和政治心理揣摩感性化。可见,农民青年的素质低下是接受大众传媒政治信息传播的极大障碍。

3、大众传媒报道的多是离农民日常生活遥远的政治事件,关于农民日常生活方面的报道太少。“只有在人们生活所在地区发生的事情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才有新闻价值”(麦道格尔),农民关心的是自己身边发生或熟悉的事件,并会投入感情关注。对与自己无关或太遥远的事件往往不会有多大的热情。可见,新闻内容与农民生活联系不紧密也是造成农民疏离新闻的原因。

4、目前假新闻的泛滥使农民对媒体产生了不信任感。无论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台,权威性的报纸还是地方报纸,有时都会或多或少夸大事实,假新闻时有出现。笔者所熟悉的广西某村一个村民养了几只鹅,该地方政府为了表现政绩,在地方报纸上过分夸大事实,宣传该村已经形成了养鹅规模,要如何学习该村的养鹅技术等等。该村的村民看到了之后啼笑皆非,至今,青年们仍在把此事当成一个笑话来谈论。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小事,但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试想,农民们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小小事之后,还有多少人会相信电台、报纸所报道的国家大政方针、思想路线?新闻本身最大的特性就是真实性,一旦偏离了这个特性,新闻也就不成其为新闻了。不但会误导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年农民,更会伤害农民的政治心理,使农民产生政治冷漠感。

三、对策和建议

基于上述大众传媒对农民政治社会化的重大影响和其本身的不利方面,我们拟提出如下对策:

(一)政府要扶持大众传媒进入农村市场,进一步开通农民的信息获取渠道。为了有效地遏制大众传媒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恶性循环,政府不仅需要扶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必须对大众传媒进行适当的扶持。在竞争中,大众传媒为了求生存、图发展,不得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吸引巨额的广告是最便捷有效的途径。由于农村的贫穷,以农民为对象的媒体广告来源远不如以城市为对象的媒体。因此,为了鼓励传媒多关注农村、农民,方便传媒向农村市场进军,政府就必须出面对以农村、农民为对象的媒体进行必要的扶持,利于他们享有与以城市为对象的媒体同样的发展条件,使他们在拓展了自身发展空间的同时让农民在获取信息方面得到实惠。

政府一方面必须对以农村、农民为对象的媒体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通过注入大量的资金及使用其他经济手段,对传媒企业进行直接资助。对于传媒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如采、编、发行等及时注入资金,使传媒的运作畅通,使在自身得到巨大发展的同时,也使农民得到实惠,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质量的信息服务,从而有效地解决农民的信息贫困。另外,政府也可以直接出面办一些媒体,增设专门面向农村的农业频道。另一方面在制定经济政策尤其是税收政策时,对这些传媒企业加以间接资助。众所周知,媒体的发行环节是极其薄弱的,因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常面临资金不足等问题,仅仅依靠政府的直接投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对以农村、农民为对象的媒体更是如此。所以,政府可以出面为这些媒体的发行销售部门创造优惠条件,对其进行间接的资金资助。比如,减少贷款的各种烦琐的手续程序,降低贷款的进入门槛,适当降低贷款利率,从税收政策方面给其优惠政策等,在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媒体转入到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行列中,使其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二)加大农民教育改革的力度,坚决贯彻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文化程度的高低决定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综合素质越高。有研究证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政治素质普遍也较高。国内外许多关于政治文化、政治素质的研究也表明人的受教育程度跟他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和能力是成正比的。不但如此,受教育程度与信息的接受能力也是成正比的,教育程度越高,对新闻就越关注,对政策的理解就更透彻。可见,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是使他们政治社会化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利用大众传媒引导农民政治社会化的前提条件。

(三)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的社会参与意识会越强。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利益,涉及到自身利益的问题时,人们往往会特别关注,尤其是有着几千年“小农思想”传统的农民。而农村政治社会化过程,首先是政治信息的传递过程,这种政治信息多大部分能为农民内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经济收入水平,或者这种政治信息的传播能否给他们带来经济效益。当前农民的收入仍然不高,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民已有所怨言,尤其是农村青年,他们与外界接触得多些,思想开放些,渴望过现代化的生活,更愿意参与社会生活。经济发达农村地区的农民的社会参与意识更强。据有关调查,农村青年对政治愈来愈关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青年的政治参与意识、参与知识和技能都要比欠发达地区的青年高得多。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快我国农村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以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参与知识和技能。

(四)新闻媒体自身也应有所改革。应在真实性、贴近性和针对性上做文章,新闻报道地方化,注意报道当地发生的事件和人物。当前“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国家高级决策层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实质性的政策、方针,各行各业也都对“三农”问题表现出关注,农民更是投以热切的期待,他们对当前广大农村发生的一系列变革诸如基层民主改革、村民自治制度的确立、税费改革、农资补贴等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希望能早日过上小康生活。因此,大众传媒应在宣传党的政策、方针、路线时,与发生在农民们身边的实结合起来,与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相结合,与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相结合,使农民能切实感受到我们党的政策是“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例如宣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时,将其与农民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表现出“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真正利益”究竟是怎么在平常小事中来体现的。只有把报道贴近农村生活、贴近普通民众,在受众的心理感受和生活经历上有很大的接近性,才会吸引农民朋友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主动走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境界,跳出小农“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思想怪圈。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功能和传授农民政治知识、技能,内化他们政治价值观的功能,为他们提供政治参与的渠道。

6.微信小程序对大众传媒影响浅析 篇六

【内容提要】小程序的诞生给互联网产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给中国数亿网民带来了新的期待,它的潜能是不可预估的。本文详细介绍了小程序并列举了其独特之处,以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视角对小程序将会给大众传媒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探索,对小程序与媒体APP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程序大众传媒机遇挑战

2017年1月9日,微信正式推出小程序,距离“微信之父”张小龙提出的“应用号”构想整整一年的时间。此时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人们的心情,那就是“终于等到你,还好没放弃”。在今天,微信不仅拥有庞大的用户群,而且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种时机下小程序登场,预示着新一轮技术变革的到来,并且它会掀起更深层次的、具有历史性突破的Web2.0时代互联网+服务大浪潮。

到目前为止,微信推出的小程序涵盖美食、交通、金融、旅游、购物、视频等多个领域,有人说小程序的属性是偏功能和服务的,媒体属性寥寥无几。但是,作为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的大众传媒怎么能轻易错过小程序这块红利呢。特别是在国家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下,微信小程序对大众传媒的影响更加不可忽视。

一、微信小程序的独特之处

微信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应用“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也体现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户不用关心是否安装太多应用的问题。2016年初张小龙提出了“应用号”的构想并于2017年1月9日正式推出了小程序。

不可否认,现在有许多用户还在为每天手机提示内存已满而烦躁无奈;为选择卸载哪款应用而左右为难;为临时需要下载APP花费流量而心疼不已。微信小程序的出现能够帮助用户解决这些问题。

小程序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它的与众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节约手机空间和需求触手可及。

(一)节约手机空间

在今天,手机更新换代快,一方面是因为科技不断发展,竞争更加激烈,人们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现在的APP为了集合更多功能,提高手机画质和分辨率,安装包越做越大,这样的后果就是在下载安装包时占用的手机内存越来越多。大量的程序同时运行或者残余垃圾文件较多时,就会导致手机内存不足,进而产生卡壳的尴尬。而且,有许多用户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因为版权问题需要在手机上下载安装许多音乐播放器,因为资源不能共享,有些影片只能通过爱奇艺视频观看,而有些却只能用搜狐视频观看。手机内存不足是现在大多数人都面临的问题,但小程序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能改变这个现状。小程序里所涵盖的应用只是微信临时调用的,无需下载安装即可使用,既不占内存又不影响手机运行的速度。同等?l件下,应用运行了,需求满足了,手机也不卡壳,何乐而不为呢。

(二)需求触手可及

试想一下,在教室里,老师想要打开投影仪,只要用手机对着投影仪扫一下,控制它的程序就会启动;在餐馆,顾客纠结要点什么菜,只要用手机扫描桌上的二维码就能知道每道菜的信息。以上所述对于需求的触手可及都会随着小程序的使用成为现实。小程序的出现将开启人与物、物与物相连的新篇章。它的目的是不仅要成为人们分享信息的社交媒体,更准备成为手机上连接一切的万能入口,进而实现人们对生活中方方面面需求的触手可及。

二、小程序带给大众传媒的机遇

(一)缩短用户操作路径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成果之一就是媒体APP的诞生,APP实现了从PC端到移动端的过度。凭借其个性的设计和互动性的提高收获了众多用户的青睐。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同款APP不计其数,资源分布不均匀、不能实现在同一终端上分享,这就免不了要下载安装很多APP到手机上,无疑是一个繁琐的过程。而小程序是不需要安装的,只要通过微信搜索或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启用,免去了下载的过程。这种无须安装的便捷性缩短了用户的操作路径,为用户节约了时间,提高了阅读新闻和接收信息的效率,真正实现了用完即走的状态。

(二)提高受众黏度

微信小程序有和公众号关联的功能、把具体单页信息分享给好友的功能,而这两项功能对于大众传媒提升受众黏度是有很大帮助的。例如,《人民日报》的公众号可以关联人民日报开发的小程序,反过来从《人民日报》开发的小程序也可以进到其公众号里,这就实现了公众号的受众和小程序的用户的交融。小程序因为公众号增加了用户,公众号也因为小程序聚集了受众,从而实现了坐拥微信海量用户的目标,也提升了受众的黏度。再如,用户可以把通过使用小程序读到的新闻、热点直接分享给微信好友,他的好友如果觉得感兴趣也会分享给好友,依次反复循环,受众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媒体的流量也会随之提升。

(三)降低开发难度

推出一款APP不仅要考虑开发安卓和IOS两个版本,还必须要有个性的设计、多样的功能、妥善的后台管理,后期还要对数据和受众心理进行精准的分析。在这一系列运筹帷幄的背后是高昂的技术投入成本,实际上就是一场技术和金钱的赛跑。可是,对于一些既不熟悉又不了解技术的大众传媒,尤其是技术滞后、在融合求变中艰难前行的传统媒体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然而,小程序的出现或许能给传统媒体带来一丝曙光。小程序强化了微信的入口地位,统一了前端的标准,实现了无需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须卸载,这就使得传统媒体不用再因为技术落后而低人一等,而是可以集中大把的时间用来学习如何运营、如何提高内容质量。微信小程序就是要让技术上的欠缺者(如传统媒体)能够在互联网的大潮中继续乘风破浪。

(四)提升内容质量

前述微信小程序给大众传媒带来的一系列惊喜又正在推动着另一个机遇的出现,那就是提升内容质量,使崇尚技术重新过渡到内容为王。在今天,受众不需要道德说教和意识形态攻伐,不需要假大空的套话,不需要只追求精美而丢失真实的新闻,他们要的是独特的视角、尖锐的评论、多样的观点,要的是全面和真实。当媒体不再因为技术而束手无策的时候,就要回到自己最本质的工作:全心全意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小程序的出现为大众传媒实现这一诉求提供了平台、时间和机遇。

三、小程序带给大众传媒的挑战

(一)小程序和订阅号的问题

在没有开发媒体小程序之前,大众传媒推出的一系列订阅号已经充斥在微信中,对于每天订阅号推送的大量消息,有多少是用户能够仔细阅读的?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面对大量庞杂的信息,大众已经有些措手不及了,?o信息做减法才是快节奏生活下人们追求的状态。媒体的订阅号已经解决了用户对信息的需求,那么对于媒体推出的小程序又能给受众带来什么呢?如果是内容趋于同质化、功能也趋于同质化,媒体小程序还有开发的必要吗?大众传媒是要协调好二者的关系还是要突出其中的一个而淡化另一个呢?这是大众传媒在小程序诞生后所面临的一个挑战。

(二)小程序和二维码的问题

首先,二维码是与“场景”关联的,是对该场景下人们需求的一种展现。在公交站,扫描站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知道下辆车什么时候来;在博物馆,扫描陈列物品的二维码就可以知晓其历史信息。小程序就是要关联人们的需求,让需求变得触手可及。那么综上所述,媒体的小程序与人们的关联点又在哪里呢?媒体要通过小程序为人们提供哪些服务呢?媒体又是如何通过小程序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呢?

其次,二维码作为小程序的入口之一,给媒体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如何设计出更有识别度的二维码,如何来应对二维码还没有遍布四处的现状,如何吸引用户扫描二维码启用小程序等问题,将是大众传媒在小程序诞生后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四、小程序和媒体APP的关系

大众传媒推出小程序会对媒体APP造成威胁吗?答案是否定的。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是完全对立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而小程序和媒体APP也是这样的。相互对立指的是小程序和媒体APP是一种竞争关系,谁能够推陈出新,别出心裁,改变内容同质化、功能同质的现状,谁就有可能在今后探索的道路上吸引更多受众的注意力,集纳更多受众的选择,从而达到引领行业发展风向、重写行业前进规则的壮举。相互统一则是说小程序和媒体APP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从本质上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它们本来就属于同一主体下的两款不同的产品,虽然会涉及到竞争问题,但是良性的竞争也会给双方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对于应用程序,历经了PC端下载安装――移动应用商店下载安装――扫描二维码下载安装――无须下载安装,这确实是一个吐故纳新、令人兴奋的过程。再回到小程序和媒体APP的问题上,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的媒体,它们可以把小程序当作是前期试水的平台,先推出一个小程序来达到推广自己、聚集人气的过渡,等小程序被用户认可后再推出相应的功能更加丰富、设计更加贴心、使用更加便捷的APP。但媒体APP的开发者也不能完全依赖小程序,如果有一天,微信提出启动小程序要收费或是要关闭某些小程序,那么放弃媒体APP的开发者又将何去何从呢?毕竟,依照别人的规则来生存还是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所以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作为时刻影响生活的大众传媒更应该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敏锐的洞察力,通过细致的研究来发现与小程序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联系,以积极的态度、充分的准备、满腔的热忱来迎接小程序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继续在小程序掀起的互联网大浪潮中乘风破浪。

参考文献:

[1]任?.微信小程序到底要改变什么[N].解放日报,2017-1-10(9).[2]贾丽玮.小程序既非APP的“终结者”也非微信的“万能药”[N].中国产经新闻,2017-1-13(3).[3]姜红.微信小程序离APP杀手有多远[N].北京商报,2017-1-10(3)

作者简介:智焱,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

7.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篇七

一、大众传媒对舞台记录片的影响和应用

舞台纪录片是舞蹈的大众传播媒介,也是目前最好的舞蹈传播手段,它简单方便、形象准确,一个动作可以反复地、放慢速度播放,舞蹈姿态也可以“定格”观看,给学习和研究舞蹈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舞台纪录片,一般可分为演出实况录像和专门为录像而进行的舞蹈演出两种,前者的录像导演一般要事前作好针对舞蹈场景选择镜头的准备工作,演出结束录像也同时完成;而后者则可以根据导演的艺术要求进行录制,直到满意为止。电视台播放的舞蹈、舞剧演出晚会,大多是舞蹈舞台实况录像,除此之外,还有不许少片子要根据电视导演的艺术构思,进行剪辑和技术处理等后期制作,突出舞蹈演出的独特风格特色,从而加强其艺术表现的魅力。

首先,大众传媒催生了一系列优秀舞蹈纪录片的诞生,它真实地记录下我国乃至世界上原生态的舞蹈形式,对于保留传统舞蹈样式,传承人类舞蹈精华具有重大作用。其次,大众传媒在编排剪辑过程中加入了精心编写的生动、具体、形象、概括力强的解说词,把节目主持人的介绍评说、不同身份的观众对演出的不同反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观看此类纪录片的观众能够在情感上引起强烈的共鸣,达到不一般的艺术效果。

二、大众传媒影响下的舞蹈艺术片发展

电视舞蹈艺术片是电视艺术和舞蹈艺术紧密相结合的产物,是根据电视的艺术表现手段的特长,使舞蹈极大地突破了舞台艺术表演的空间,使舞蹈创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扩大了舞蹈艺术原有的表现手段,富有了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中央电视台在80年代末播出的《杨丽萍的舞蹈艺术》就是一部艺术片,它代表了一个时代。这部片子除了开头有一段简短的对杨丽萍的介绍,终场时有一句结束语以外,全片再没有一句语言或任何字幕。表演各种舞蹈的杨丽萍互相交插组接,有时还使用了化出、化入的表现手法。表现着杨丽萍对舞蹈艺术执着的追求,塑造了一个献身于舞蹈艺术的典型形象,使观众看到了杨丽萍心中的舞蹈和向舞蹈艺术顶峰攀登着的杨丽萍,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具有强烈的精神鼓舞力量。

三、大众媒介对舞蹈教学片的影响和发展

用于舞蹈教学目的的录像片,是普及舞蹈文化的有力手段,也是学习舞蹈的有效工具,特别是为那些没有条件进入舞蹈院校或舞蹈训练班学习却热爱舞蹈艺术的人们开辟了进入舞蹈艺术殿堂的通道。近年来,我国众多优秀舞蹈工作者研究编创了多个舞种的舞蹈教材内容,录制出版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教材》、《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考级教材》、《少儿爵士舞蹈考级教材》等近二十种舞蹈教学片;中国录音录像出版总社出版了《国际标准交谊舞》、《国际标准拉丁舞》等舞蹈教学片。不久前北京电视台通过金盾出版社出版的《90年代流行交谊舞》(许尔充、崔世莹编著)录制播出的“跟我学跳交谊舞”就很受群众的欢迎,对普及交谊舞起了很好的作用。

舞蹈教学片在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和演变中,也形成了一定的要求,如有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使学舞者从录像片中,不仅能循序渐进地学会每一个舞蹈动作,还能从中掌握正确的舞蹈风格及韵律。大众媒介对舞蹈教学片的发展影响至深,促进和加大了舞蹈教学片的广泛应用。

8.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篇八

【关键词】大众传媒 中职学生 道德

我们身处一个电视和网络等大众媒体飞速发展和扩张的时代。大众传媒和家庭、同伴一起,被人们看成影响中职学生社会化的三大要素。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作为广义的教育者的所有人,都必须严肃考虑如何面对由于传媒不断发展所带来的诸多教育问题与挑战。因此,研究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大众传媒对中职学生的道德影响及对策十分必要。

一、大众传媒对中职学生的道德影响

(一)大众传媒对中职学生道德的积极影响

1. 全方位的信息强化了中职学生价值选择和认同

首先,大众传媒为中职学生提供关于现实的图景,促使其进行价值认知和选择。中职学生通过接触大众传媒不断接收到一定的规范和价值观,进行新的价值选择和强化。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信息的组织化促进了中职学生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产生共识意识,并有助于强化价值归属感,有利于社会价值整合。大众传媒方式的沟通与交流使处在不同的身份背景、交往背景下的不同价值观念得以整合,使人们建立起基本一致的价值观而维持社会的发展。

2. 传媒社教内容激励了中职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大众传媒的社会教育信息是以政治、思想、伦理和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传播内容,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信息类型,简称社教信息。近几年,一些社教大众传媒信息备受中职学生青睐,原因是它符合了中职学生对丰富知识的渴求。这些大众传媒信息产生了强大的中职学生群体效应,必然对中职学生的个体发展产生多方面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中职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更起到了强烈的激励作用。

3. 正面榜样报道丰富了中职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

榜样对中职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通过树立榜样提供了中职学生效仿的示范性行为。榜样有带动群体趋向自身行为的力量,中职学生对媒介的观察学习则是一个认知榜样的过程。好的榜样会重塑灵魂,坏的榜样则会毁掉人生。榜样对少年的强化作用除了影响的深远性外,还有受众数量的广泛性。这种榜样的强化可以同时让成千上万的中职学生起到相同效应,激发起他们学习榜样的热情。

(二)大众传媒对中职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1. 大众传媒的暴力内容滥用淡漠了中职学生的生命价值观

近代犯罪学之父切萨雷·龙勃雷梭曾谈到传媒对犯罪的影响,他说:“报刊对犯罪的报道扩大了它们的发行量,而报刊发行量的扩大,又使更多的人进行犯罪模仿,导致更多的犯罪产生,不断地模仿最终会导致一种成熟的价值观的形成,受众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将原本属于媒介人物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意识,自觉不自觉地用这种意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一解释同样适用于整个大众传媒。”

当前的大众传媒信息充塞着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暴力信息,中职学生有限的社会阅历决定了他们在虚构和真实之间分辨能力较弱,传媒通过对暴力和犯罪细节的详尽描述,再加上渲染、夸张和虚构,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职学生内心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和建构。长期观赏暴力作品的中职学生会对现实生活中暴力的受害者日渐麻木,因而逐渐造成中职学生同情心和体会他人伤痛能力的丧失;网络游戏暴力也往往带给中职学生一种幻觉,使他们认为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借助暴力来解决,因而产生暴力崇拜。

2. 低俗娱乐内容降低了中职学生的审美价值观

在我们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学生接触大众传媒媒体,主要是为了娱乐,而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大众传媒信息浓郁的商业气息,可能会造成中职学生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价值观。泛滥的娱乐信息往往以高额的奖金或奖品来招徕受众。对中职学生观众来说,这种轻而易举就唾手可得的高额奖金和奖品难免会将其自身所携带的功利的、拜金的价值观念在轻松愉悦的表象下渗透进中职学生的深层意识中,中职学生对待人生中的机遇和成功时不自觉地会产生投机思想和功利观念。

3. 商业广告渗透扭曲了中职学生的消费价值观

如今的商业广告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无孔不入,按照商品化逻辑操纵人的心理和行为,同时也塑造和改变着中职学生的消费价值观。虚假广告、误导广告对中职学生认知和消费行为产生不良的引导;广告对高消费和享乐至上的推崇,对中职学生产生了一种消极示范效应,导致中职学生炫耀性消费等消费价值观和行为的产生。如果忽视了广告对中职学生的负面效应,也就只能任由广告去塑造他们较低水平的审美、道德等素质和不良的消费价值观念了。

4. 不恰当的传媒舆论模糊了中职学生的道德价值观

大众传媒在日常的信息中,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甚至错误的舆论导向,直接或间接忽略正确舆论导向。有些大众传媒信息鼓吹及时行乐、玩世不恭的思想道德观念,将人们引入萎靡、颓废的精神状态,宣传对私欲的渴求, 对享乐的追求,对消费至上的崇尚,对实用主义的信奉,对金钱的贪欲,对粗俗的欣赏,片面强调个人自由、个人利益,不讲对社会的奉献和责任等等会影响人们思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精神状态,特别是会模糊中职学生的道德价值观。

二、大众传媒影响下的中职学生道德教育对策

(一)运用大众传媒,改革德育内容、形式与方法

首先,充分运用大众传媒,更新、完善德育内容。德育工作者应依据现实形势的发展变化调整德育的具体内容。在建设校园文化时,要以思想、文化、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利用现代高科技的技术手段来提炼、丰富和完善各种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其次,运用大众传媒,实现德育形式的多样化。新的大众传媒的手段的应用无疑是对传统的教育形式的有益补充,有益于提高高校学生的道德知识水平。同时大众传媒也可以通过一些新闻类、纪实类的精品节目来拓展学生们的知识面,引导他们对历史文化和人生信仰进行深入的思考。再次,运用大众传媒,改革德育方法与手段。德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的载体和内涵,以增强高校德育及德育工作者自身的影响力、吸引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尤其要通过占领网络为主的大众传媒这块德育阵地,使大众传媒的各种传播手段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德育的重要手段。

(二)加强和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建设

通过提高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不断加强中职院校德育队伍建设。一方面,中职德育工作者要不断地提高掌握传播理论和知识的能力,重视提高大众传媒在工作中的运用技能和掌控能力,从而实现通过大众传媒这一媒介平台达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另一方面,中职德育工作者要不断地提高运用大众传媒的实践能力,提高其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不断地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批传统传播领域中的专家型人才。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作为中职德育工作者应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在思想交流方面,与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交换平台上,根据他们的需求和兴趣不断地调整教育方法和手段,并合理有效地借助大众传媒的互动性交流平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工作中,使他们由原来被动的受教育者变为主动地接受教育者,由原先的灌输性教育逐步转变为自发、自觉地吸收性教育。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摒弃居高临下的姿态,将自己看作与学生平等的一员,真诚、平等的与学生们交流互动。

(四)各种社会角色正确定位,构建中职院校德育的理想路径

中职德育工作处在大众传媒的强势影响下,如何合理高效的运用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使其更好地为中职德育服务,需要从社会、媒体、从业者、学校、教育者和学生等多个方面入手,各种社会角色正确定位,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为构建中职德育的理想路径而共同努力。

作为社会核心力量的代表着和社会秩序的统治者的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大众传媒的行政控制和法律约束,既要保证大众传媒的信息流通自由,也要强调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更要考虑其对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作为大众传媒的实施主体,媒体应处理好经济利益与伦理道德的关系,严格审查传播信息的质量和品位,提升自身公信力以换取更高的经济回报,从而形成健康有序的良性循环。作为媒体从业者,要正确处理好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坚持高尚的职业操守,为大众传媒的良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中职生,面临诸多非主导的价值观,应提升批评性反思的能力,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坚定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和行为意识准则,不被网络或媒体上错误的信息所误导,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不动摇。作为教育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力量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以确保能成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戴钢书.德育环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4]张隆栋.现代大众传播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5]宋林飞.社会传播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胡钰.新闻传播导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7]陆扬.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8]卜卫.大众文化对儿童的影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9]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10]陈志.网络与当代中职学生社会化的困惑.[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

[11]张咏华.新闻传播网络发展趋势.[J].新闻记者,1999(4).

[12]丁丁.试论公益广告在我国的发展. [J].宁夏社会科学,1999(2).

[13]刘向阳.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及其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4).

上一篇:客诉案例下一篇:大班毕业教师催泪简短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