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产品进出口现状与发展

2024-07-21

上海水产品进出口现状与发展(精选8篇)

1.上海水产品进出口现状与发展 篇一

辽宁省水产品出口创汇现状与对策

辽宁渔业实施外向牵动战略,水产品出口量和出口总额分别比上年增长23.1%和26.3%.本文还从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出口力度、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境外创汇能力、发展多元化外贸主体和建立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作 者:杨宝瑞 YANG Bao-rui 作者单位: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辽宁沈阳,110001刊 名:中国渔业经济 PKU英文刊名:CHINESE FISHERIES ECONOMICS年,卷(期):“”(4)分类号:F713关键词:水产品 出口创汇 研究 辽宁省

2.上海水产品进出口现状与发展 篇二

一、江苏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一) 出口规模

2008年以来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发展情况较为平稳, 如表1-1所示, 2008年, 江苏省农产品出口比上年增长21.18%。虽然2008年底国际金融危机狂潮袭来, 受此影响2009年全省农产品出口份额比2008年下降0.6%。但此次危机未给江苏农产品出口带来长久冲击, 2010年, 江苏省农产品出口逐渐走出金融危机冲击, 出口总额为252167万美元, 比2009年增长28.2%。

资料来源:江苏省商贸厅外贸处2008-2010年农产品出口数据统计所得

(二) 贸易方式

江苏省农产品出口采用的贸易方式由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其他贸易组成, 其中一般贸易是主要的贸易方式, 在2008-2010年三年中都占出口总额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资料来源:江苏省商贸厅外贸处2008-2010年农产品出口数据统计所得

(三) 出口市场

2010年江苏省农业出口总值取得了不错的增长, 虽然出口市场集中度较高, 但总体而言呈现多样化特征。如表1-3所示, 2010年江苏省对东盟的出口占比较2009年提高了70.3%, 增幅显著。同时对亚洲、北美洲等市场的出口也快速增长。相对而言, 面向非洲和大洋洲的农产品出口份额较小, 因此对此类市场的可挖掘空间较大。

(四) 出口区域

2011年第一季度, 江苏省农业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了稳健的增长幅度, 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农产品出口总额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在三个地区中出口份额最大的苏南地区增长速度也最快, 说明该地区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强。苏中地区在两项指标中均位于最后, 这与其可耕地面积较少的地理条件有很大关联。

二、江苏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一) 特色农业发展滞后

千篇一律、以量取胜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只会得到供大于求的结果, 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同业竞争的矛盾由此产生甚至扩大。近年来占江苏省农产品出口总额前三位的产品分别是园艺业产品、畜产品、种植业类加工品, 但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并不多见。

(二) 品牌意识不强

品牌的价值在于提升普通的农产品质量和声誉,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价值。当前, 缺乏品牌是江苏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软肋。以园艺业产品的出口为例, 园艺业产品出口在江苏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历来较多, 然而, 江苏尚没有出现知名的园艺类产品品牌。

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多数企业缺乏建设品牌的意识, 另一方面是由于出口企业对已有的品牌保护不到位。忽视注册登记导致品牌出口至国外时缺乏统一的宣传, 违背了一开始建设品牌的初衷, 降低了品牌原有的价值。

(三) 贸易摩擦加剧

江苏2009年的贸易摩擦是前20年的总和, 2010年贸易摩擦案更是超过2009年, 两年加起来是1988年至2008年20年间总和的2.2倍。形形色色的贸易摩擦已经成为制约江苏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 严重阻碍了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发展。

江苏省农产品出口主要受以下三种贸易壁垒的影响。其中反倾销是农产品出口遭遇最多的贸易摩擦类型。加入WTO以来 (2002年-2011年) , 省内农产品出口遭遇美国等11个国家 (地区的反倾销调查共11起, 与此同时, 同一产品也曾出现多次遭遇反倾销调查的现象。除此之外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 对进口农产品设置了严格的检验检疫标准。这些标准几乎覆盖了江苏省出口的所有农产品, 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出口。另外, 商务部调查显示江苏有近9成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 受影响的农产品范围广、周期长, 造成每年的经济损失惨重。

(四) 人民币升值增加风险

2005年7月21日,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此开始至2011年5月25日,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49, 逼近汇改以来高点。

资料来源:江苏省商贸厅外贸处2011年1-3月农产品出口数据统计所得

人民币的升值, 对农产品的出口造成了严重伤害。总的来说, 农产品外币价格提高, 出口成本加大, 直接削弱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与此同时, 不少企业不会采用灵活的结汇方式规避风险, 最终只能选择退出受损严重的市场, 使得这些企业在丧失利益的同时也损失了长久经营的出口市场。

三、提高江苏农产品出口能力的对策

(一) 发展特色农业

要发展特色农业, 应在树立因地制宜的意识的基础上合理有规划地利用自然资源, 在特有的自然环境基础上, 根据国际市场需求,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形成符合地方资源和农业基础特点的特色产业。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将当地文化融入出口的农产品能够彰显产品独一无二的性能, 比如无锡在出口阳山水蜜桃时可以在水蜜桃的包装礼盒中加入象征吉祥平安的阿福泥人。

(二) 加强品牌建设和保护

江苏农产品要在国际市场享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必须加强品牌的建设和保护, 塑造江苏农产品在国际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首先是要加强品牌建设。一方面政府要鼓励农产品出口企业建设品牌, 帮助他们树立品牌建设的意识, 另一方面农产品出口企业要主攻品牌的建设。其次, 对于已经建设起来的品牌要加强保护。江苏农产品出口企业走出国门时, 应该积极主动地到国外注册自己的品牌, 使得大量的农副产品通过运用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获得法律保护。

(三) 减缓国际贸易摩擦

为减缓国际贸易摩擦, 应首先从质量抓起。政府应从源头抓农产品质量建设, 对出口农产品的基地进行考核备案, 同时, 各地检验检疫局可以加大投入, 运用电子监管和检务远程视频监控手段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农产品出口企业则可以通过与国内科学院所合作, 加大新产品的开发, 将科技创新贯彻到农产品加工、检测、分级、包装和运输等各个环节。

于此同时, 在坚守原有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也是弥补由单一市场贸易摩擦带来损失的有效办法。例如2011年5月, 欧洲多国陆续暴发了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此后, 俄罗斯等国宣布禁止进口来自欧盟的一系列农产品。江苏省农产品企业应抓住此次机遇, 提高对俄罗斯等国相关农产品的出口, 争取占领更多市场份额, 并提高在国际市场的声誉。

最后, 农产品出口企业应学会运用WTO规则, 积极应诉贸易争端。政府应尽快建立起涉外诉讼机制, 为农产品出口企业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应诉环境。企业则要积极应诉, 推进江苏企业对外贸易新发展。2009年, 江苏盐城生产三氯蔗糖的捷康公司主动要求应诉美国337调查, 取得完胜。该企业深入研究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的做法, 值得借鉴学习。

(四) 控制人民币升值风险

面对人民币升值, 政府和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控制其带来的风险。首先, 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 企业可以通过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并减少流通环节的费用从而降低出口成本, 化解汇率升值造成的利润损失。同时, 生产企业应培养积累懂外汇知识的专业人才, 密切关注各币种汇率的变化, 采取有效措施选择结汇外币品种, 避免风险。另外, 政府应为农产品贸易提供适度的优惠政策。面对本币升值对农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国应采用国际通用的和新的多边贸易体制允许的做法, 对农产品出口实行适度出口补贴和价格支持。

摘要:江苏作为农业大省和农产品出口大省, 农产品出口额在全国位居前列。但是与其他沿海省区的农产品出口相比, 比如山东、广东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本文在分析江苏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其所面临的内外部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出口发展的策略, 为提高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贸易摩擦,特色农业

参考文献

[1]丁三寅, 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拓展农产品出口空间[J].农产品加工, 2010, (1) :8-10

[2]吴红玲, 福建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 (12) :18-20

[3]孙宏岭, 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出口比较优势分析[J].农业科学, 2010, (8) :28-31

[4]王利云, 加快发展江苏农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8, (4) :20

[5]杨建成, 江苏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知识经济, 2009, (12) :122

[6]黄红心, 金融危机背景下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原因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10, (2) :3-4

3.上海水产品进出口现状与发展 篇三

目前庄河市水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80余家,年可吸纳社会劳动力20,000余人固定资产60亿元,出口加工企业70余家。2012年,全市年加工能力达60万吨,实际完成加工产量57万吨,加工与流通产值75亿元,其中加工产值60亿元。产品畅销于欧盟、美国、俄罗斯等52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量35万吨,交货值达7亿美元。

为了全面了解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的现状,我们选择了庄河市11家企业进行了典型调查。从2013年上半年情况看,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水产品出口同比小幅下降。上半年11户企业出口额6,373万美元,同比下降2.5%;进口额5,082万美元,同比下降8.4%。主营业务收入34,007万元,同比下降2.6%;大部分企业库存积压严重,有4户企业因订单不足经营性亏损。

二、当前庄河市水产品出口企业面临的困境

随着庄河地区中小金融机构的增加和政府信用担保公司担保范围的扩大,水产品出口企业融资困难、流动资金不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但市场需求低迷、订单减少;人民币不断升值、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国内生产成本大幅增加,造成企业实际利润增长有限;企业无序竞争、价格混乱仍是水产品企业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需求下行压力加大,企业订单继续减少。庄河市水产品出口主要对欧盟及美国市场,从儿户重点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的监测情况看,有5户企业订单减少。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欧盟购买力持续下降,今年上半年对欧盟订单减少30%,美国减少10%。

(二)人民币不断升值,对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带来压力。从去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6.32到今年6月末的6.18,人民币汇率正处于高位运行期。一方面,庄河市外贸出口大多以美元和港币结算,人民币汇率高位运行,必然影响国外市场需求,直接导致出口企业竞争力下降,价格优势丧失。尤其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国外的进口商会更注重比价,而我国周边国家如越南、印尼、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家,过去几年抢夺了部分原本给中国出口商的订单。另一方面,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对水产品出口企业带来较大的交易风险。虽然企业在接单时可以锁定远期汇率结算,但对汇率的涨跌幅度极难把握,由此给出口企业带来了难以预测的汇率风险和汇兑损失。

(三)经营成本上升,影响企业利润。一是用工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一种必然趋势。2008年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企业用工成本进一步加大。去年上半年,水产加工厂一个熟练操作工人平均每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今年每人每月平均工资达到3,500元,工资成本提高14%,11户企业用工6,000人半年增加开支1,800万元。二是成品积压严重导致经营成本上升。监测的11户企业同比平均库存增加5,000吨。一方面从仓储费用看,每吨每天2元,5,000吨半年就增加180万元;另一方面从占用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看,5,000吨就是8,000万元,按平均年利率8%计算,半年利息同比增加320万元。三是人民币不断升值,对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等于伤口撒盐。本来效益就不景气,而升值直接给出口企业造成汇兑损失,据对11户出口企业计算,今年上半年因人民币升值企业同比直接减少利润890万元。

(四)行业自律缺失,造成竞争无序。一是水产品加工企业之间压价销售,造成价格混乱。国外客户趁机压价购买,再加上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两头挤压,使利润空间不断缩小;二是企业招工难,且生产一线熟练工人不稳定。庄河市水产品类出口份额占全辖72%,由于加工企业家数多,以提高工人待遇为条件挖熟练工人的现象屡见不鲜,工人流动性强、难于管理导致企业生产不稳定。

三、进一步推进水产品出口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深入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开辟新兴市场。政府有关部门要继续有针对性组织企业参加省市在俄罗斯、欧盟等国家举办的各种境外展销活动,推介庄河特色产品,多方寻求商机,扩大市场份额。同时鼓励企业进一步扩大内需,在寻求国外客户的同时开拓国内市场,使企业在面临国际经济不稳定时减少被牵连波及的影响,保持企业稳步健康持续发展,积蓄后劲,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综合运用现有政策,推进外贸出口稳定增长。认真贯彻落实庄河市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发展外贸出口的若干意见》,鼓励企业提振信心,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激励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出口规模,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三)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逾34%。人民币加速升值对劳动密集型水产品加工企业的影响很大。企业一是可以利用金融衍生产品规避汇率风险,比如人民币远期结售汇和人民币掉期业务。二是利用合同协议锁定汇率风险,出口企业应在制定价格时充分考虑外汇风险,当预计计价货币贬值时,应提高产品销售价格。三是借助贸易融资来规避汇率风险,可采用福费廷、保付代理业务和贴现等来提前变现国外应收账款。

(四)加强行业自律,重新组建水产品出口行业协会。一方面选用责任心强,公平公正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的人充实到协会领导层。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赋予协会一定的职能和处罚权,维护行业秩序,保持出口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4.上海水产品进出口现状与发展 篇四

自改革开放以来,化工产品就是我国出口的重要产品。化工产品的出口额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长期保持贸易顺差的优势地位。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的化工行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化工行业的总产值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1%,而化工企业出口与去年相比也有较大幅度增长约为14%。据中国石化联合会统计,2010年1月-6月,仅有机化学品一项进出口总额就达到496亿元,其中,出口数量431万吨,同比增长36.7%。另外,根据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的统计,中国染料产量目前已经达到7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染料出口量占产量的比例超过1/3,中国染料行业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非常高,出口关系到中国染料行业的前途和命运[1]。此外,近年来我国大宗化工产品的出口也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长。但是,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幅度有放缓的趋势。

化工产品种类繁多,我国不仅出口一些重要的化工原材料,除了国家禁止出口的化学产品以外,各类的化学产品我国都有一定的出口量。尤其某些的化工基础的化工原材料,我国企业在某些地区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我国的硫化染料年出口量已经达到两万吨,是南亚东南亚等国家重要的硫化染料进口基地;我国的颜料和染料在德国、瑞士、新加坡、埃及、伊朗、巴西、孟加拉国等国家年出口量已经突破1000吨,基本完全占据了这些国家的染料和颜料市场;我国的橡胶累产品也在欧洲占有重要地位;在很多化工领域,我国的产品产量和出口量都遥遥领先于印度。这也奠定了化工行业在我国出口中的支柱地位。

据最近几年国家镁盐进出口数据得知,氢氧化镁及过氧化镁进口量逐年在增加,平均价有高有低,出口量也在增加,出口价变化不大,进口价高于出口价2-3倍;化学纯氧化镁进口量逐年在增加,进口价在下降,出口量基本不变,出口价逐年升高,进出口价基本持平;其他氧化镁进口量少有增加,进口价稍有上升,出口在快速增加,出口单价略有下降,进口价高出出口价13-20倍;碳酸镁进口量少,逐年下降,出口量大,逐年在增加,但进口价是出口单价的2-3倍;硫酸镁进口量小,出口量大,但进口单价是出口单价10-45倍;氯化镁进口量仅是出口量133-189分之一,进口单价是出口单价12-16倍。

5.上海水产品进出口现状与发展 篇五

中国的培训行业出现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市场经济才开始有培训。经过10多年的摸爬滚打,随着中国的入世和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国有企业的改制,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企业对培训的需求开始显现,培训市场开始形成,各类培训机构得以发展,培训行业日益成形。上海、广东、北京是中国培训行业发展最为集中的地区,这与其经济地位相吻合。

一、培训行业的现状与特点

培训行业产生于市场经济开始后。由外资企业带入,经由保险公司与传销公司的滥觞,随着成功学与励志类书籍的热销,培训行业于1999年——2000年开始受到媒体大量的关注。培训行业的成长关键在于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大量的显性需求。民营企业以竞争为导向,而市场竞争已经开始向人力资源竞争进行转换,使得培训市场的需求以每年10倍的速度增长。据行业内人士估计,中国的培训市场容量有1000亿人民币。

目前,培训已经是一个社会行为,政府关注,企业重视,学术介入,但是整个培训的产业并没有真正形成。从现状上来讲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初级阶段:这主要表现在培训行业的发展缺乏理性,没有规范。这个行业进入很容易,但壮大很难。

2、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不足,市场教育不够。

3、专业师资与专业培训机构严重缺乏:专业度不够,操作不规范,原发能力差,优秀者数量极少。

4、同质化:客户同质,课程同质,专业同质,师资同质。

5、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

6、高度离散性:培训公司对个人依赖强,对团体的依赖不强。规模少,一般在10人左右,进入行业的门槛低,没有主管部门。

总体来讲,中国的培训机构都不大。国内顶尖的本土咨询机构一年的营业收入不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90%的机构还在1000万元徘徊(引自《中国企业家杂志》2004年11期)。而培训机构一般比咨询机构小。造成培训行业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一级市场的力量不足,有原发性的课程少,即使有也没有知识产权保护。二是二级市场不够发达,也就是代理商的量和质都不够,培训产品不能迅速地传递到市场终端。培训行业的这种初级阶段性,致使社会资本还难以给予关注,培训企业主要还是依靠行业内力量自主经营,自我积累,滚动发展。

就上海市来讲,培训行业依然表现为小、散、乱的总体格局。据上海市人事局的调查,上海市非教育机构达到3360家,其中真正从事培训的企业在500家以下,有许多机构没有进行工商注册登记。上海市的培训机构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外资培训机构,它们相对比较集中,如美国管理协会AMA培训机构、科维领导力培训机构、汇才人文机构等,它们的受训对象以外资企业为主,很少涉猎到国内企业,主要原因在于价格高企和文化的差异。一类是以高校为背景的培训机构,如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的管理学院,都开设了MBA课程和大量的EMBA等面向企业的短训课程。三是从市场中诞生的本土培训公司,它们数量最多,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大部分公司从业人员都在10人左右,20人以下,年营业额在100——300万之间;只有极少数本土培训公司具有规模,最有代表性的公司有上海影响力教育集团、上海本源培训公司与上海伟业培训公司等。以上

海影响力教育集团为例,该公司2004年营业额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员工超过200人,而规划2005年员工达到600人,营业额预计达到6000——8000万元人民币,已经在北京、浙江、山东、江苏开设分公司,开始走集团化发展的道路。

二、培训行业的发展趋势与面对的问题

培训行业被认为是中国21世纪最后一个原始股,它的成长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企业的成长息息相关。培训机构的分布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区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演变,企业的培训观念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的转变。第一个阶段:企业认为培训是消费,是奖励优秀员工的一种方式。第二个阶段:企业认为培训是福利,是留住员工的一种手段。第三个阶段:企业认为培训是投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种途径。企业观念的转变带来了培训机构生存环境的改变。培训机构的发展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行业特征:

一是专业化趋势。专业的培训机构大量出现,专业师职队伍日益庞大,从业员工素质不断提高,培训机构由什么都做到专注于某一方面的发展。

二是标准化趋势。专业化的趋势促使标准化的方向形成,行业内各种标准如准入标准、认职标准、认证标准提上议事日程,此举将会使行业不断达到自律。三是规模化趋势。标准化的趋势将会促进企业规模化的形成。有了标准就可以大量复制,成功的培训企业将由同城扩张走向全国发展。

培训行业经过10多年的从萌芽到启动,可以说一直处在自发状态中,虽然受到了官产学媒的关注,但依然没有主管机构,没有全国性的行业协会。这给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管理者缺位。如上所述没有政府主管机构和行业自律协会。

二是企业做不大。没有行业进入标准,造成山头林立,同质化的产品、客户和师资,造成价格战,与传统行业比,培训企业难做大。

三是专业性不强。企业原发能力弱,有知识产权的课程少,主要靠引进和模仿,专业性不强,带来市场的美誉度不高。

四是不能满足市场。市场有大量的需求,但培训企业不能提供有针对性的课程,造成需求与供给的错位。

三、解决培训行业发展面临问题的对策

培训行业是教育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社会职责。培训机构对发展中国的经济和帮助企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培训也是一柄双刃剑,存在着生产力与破坏力的问题,劣质培训公司和不良培训师的存在对社会对企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的是破坏作用。为此,我们慎重建议:

一要对培训行业作出明确的界定,划定范围,以便管理。

二要对行业进行普查,重点对商业性培训机构进行普查。

三要制定行业规范,成立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

四要对从业人员资格进行认证,杜绝庸师。

培训是对我国学校教育的补充,甚至是补缺。在知识经济时代,没有培训,没有知识更新,人才的素质难以保证持久的竞争力。中国已经置身于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中,而中国的企业平均寿命都不长,在中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不足3年,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企业管理的技能严重缺乏,在于管理者的素质亟待提升。中国经济的增长归根到底在于中国企业家素质的提高,培训工作不仅要上升到城市战略而且可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来思考。上海市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理当要对培训行业的健康、发展、壮大、成长进行指导、帮助、管理、规范。

6.上海水产品进出口现状与发展 篇六

摘要】本文总结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状况及特点,分析了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

【关键词】农产品国际贸易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仍然面临着农产品质量不高、绿色贸易壁垒和农产品反倾 销等问题。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大力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具有战略意义。

一、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

从农产品进出口额来看。())(#())$年,农产品进出口额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产品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农产品国际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

())*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突破了$))亿美元大关,已跨入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的行列。尽管我国农产品贸易增长较快,但贸易额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相比较而言,在许多国家的贸易结构中,农产品贸易居于重要地位。这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同时也说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从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来看。亚洲仍是我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市场份额略有减少,但对欧洲、北美洲出口市场份额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我国农产品尤其是谷物、肉类、蔬菜、水产品等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和地区;欧洲是我国农产品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北美洲为第三大出口市场。$”从农产品出口格局来看。以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 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且价格具有比较优势。!“"#年,我国蔬菜进出口贸易顺差达$%亿多美元;水果进出口贸易保持&”亿多美元的顺差。!“"’年我国水果出口量为$(#)(万吨,同比增长&()(*,出口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进口量为&&#)’万吨,同比增长%)+*,进口

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呈现出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的趋 势。其中,谷物出口大幅增长、进口大幅下降,呈净出口格局,这主要得益于近两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产,供求关系得以改善。从品种来看,小麦进口显著下降,玉米出口大幅度增长。同时,食用油籽进出口双增长,贸易逆差扩大;食用植物油出口增长,进口有所下降,贸易逆差缩小;食糖进出口双增长,贸易逆差有所扩大。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过去有优势的大宗农产品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过去出口量较大的部分农产品 出口幅度缩小;出口产品结构由以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为主转向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农产品为主;当前具有出口潜力的农产品的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二、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存在的问题

#”农产品出口多为初级产品,质量差、加工增值程度低、技术创新不足、缺乏品牌产品。我国的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导致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现代化和标准化程度 很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还相当落后,很多环节尚未与国际接轨,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我国人多地少,农户均耕地不足“)’公顷,导致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很 高。由于产品质量和加工水平都很低,我国目前农产品出口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实质上依赖于低价竞销,农产品附加值较低,这既不利于农产品出口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又限制了 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发挥。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传统产品多、创新产品少、新品种研发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不强,不能适应国际市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并且农产 品生产企业缺乏品牌意识,基本没有在国际市场上驰名的品牌。$”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虽已打开,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贸易门槛的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特别是绿色贸易壁 垒的强化,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构成了严重威胁。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为了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通过制定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 制。一些发达国家出于特定目的,已将其演变为一种技术壁垒,以此来限制外国农产品的进

入。目前,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结 构的战略调整,几乎所有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均面临着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农产品出口管理体制不完善,国内企业盲目竞争。当前,我国政府对农产品出口实行多头分割的管理体制,各部门分段管理,这使得监控脱节,既没有形成从生产到出口的全程 监管机制,也难以建立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分散的小农生产与开放的大市场之间,缺少能够把农户组织起来的合作组织,也缺乏具有经营实力的农业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的 竞争。这种生产与贸易相分离的状况,不仅使农民利益受损,而且不利于农民了解国际市场的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生产出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另外,国内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也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了诸多问题,对外贸易中的“倾销”与“反倾销”事件时有发生。

三、发展策略

#”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首先,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及科技含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尽快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 升级,大力引进先进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提高我国农产品生产者的加工能力和水平,变国内农产品的生产优势为市场竞争优势。其次,农产品的对外贸易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要依据 国际市场的需要,加强对国外市场的调研和销售渠道的开拓,调整农产品出口品种及其比重,加快发展有机农产品和加工品。从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战略储备的角度来看,应控制资源 耗费较多的农产品的出口,适度增加互补性农产品的进口,减少竞争性农产品的进口。再次,建立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扶持一批产业化经营的出口企业。$“积极应对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有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要从农产 品质量标准、认证、监管等方面引导农产品的生产,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从产品设计、包装、质量到技术、安全、卫生、环境等多方面均应增加环保因素,顺应绿色消费的要求,同时开发环保成本低、质量高、符合国际环境标准的绿色农产品,实现真正的绿色经济。同时,国家应尽快完善有害有毒物质的残留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推行农产品等级标准,鼓励生产优质优价的农产品,促进农产品市场的良性发

展,逐步建立起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同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

安全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进一步改革外贸体制,加强国内流通市场的建设。国家

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出口战略的研究及对国际市场、国际贸易政策、相关农产品信息的研究,并及时传输给农民,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智力支持。国家要采取 切实的措施,充分利用农业协议中的“绿箱政策”,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规范国内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竞争行为,遏制无序竞争,确保国家和农民的利益。同时,要打破条块分割、地方保护和部门垄断的局面,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和手续,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此外,还应建设好农产品配送、储运、拍卖

及营销信息系统,为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农业行业协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化经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借鉴国外行业协会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专 业农户!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借助农业行业协会的作用发展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

主要参考文献

①徐元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状况及发展对策)世界经

济与政治论坛,!“"’;(②张兵)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其提升策略研究)经

济问题探索,!”“(;$

7.上海水产品进出口现状与发展 篇七

剑川县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于2014年12月通过了省商务厅、农业厅、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商局、质监局等部门组织的评审验收,综合评判分数87分,居验收最高分。剑川县成为云南省第7家、大理州第2家通过验收的项目县。2014年,全县以马铃薯、芸豆、松茸、续断、玛咖、香葱、地参、大蒜和金铁锁9个农作物品种建成3 446.67hm2标准化种植基地,参与备案的8家种植、加工企业有:剑川县臻福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剑川县连占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大理英茂种业有限公司、沙溪车记地参食品厂、云南兴瑞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剑川县润滇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剑川县高原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剑川县庆华华峰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

2015年,备案品种新增了黑木耳,基地面积扩大为3 646.67 hm2。新入驻的剑川县凯林宾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东方本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剑川象图志磊中药材种植公司已纳入示范区建设备案企业。已备案品种除中药材可直接出口外,马铃薯、香葱、大蒜、黑木耳4个品种获得大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口许可证放号。剑川县农产品出口额实现了“零”突破,达到550万美元,示范区建设得到了巩固提升。2016年剑川县将进一步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争取到2017年创建国家级示范县[1,2]。

2 优势

2.1 生态环境良好

剑川县是传统农业县,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是大理州的北大门。全县国土面积2 250 km2,县境内最低海拔2 047 m,最高海拔4 247.2 m,年平均气温12.3℃。剑川县2009年列入全省18个、大理州唯一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剑川县总体来说气候冷凉,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少,森林覆盖率达68.3%,剑湖水域面积达7.5 km2,境内空气质量好、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无工业污染源,适宜发展生态农业,打造出口农产品示范区[3,4]。

2.2 物种资源丰富

剑川县由于受海拔及地形地势的影响,呈环境立体气候,因而自然资源丰富、物种繁多。农作物品种主要有水稻、玉米、马铃薯、芸豆、烤烟、大麦、蚕豆、地参、油菜、豌豆、苦荞、燕麦、蔓菁。剑川县季差蔬菜优势明显,近年来生产的春蒜苗、香葱、莴笋、大白菜、白萝卜等季差蔬菜种植面积大幅增长。中药材续断、灯盏花、附子、重楼等强势兴起。野生菌品种繁多,松茸、牛肝菌、鸡纵菌等野生食用菌产量高、品质好。

3 存在的问题

农业化学投入品配送体系不够健全,配送中心台账记录不完善,经营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示范区基地规模较小、分布分散、植保员较少,给生产管理带来不便;个别企业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没有把出口基地建设作为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个别出口基地管理跟不上,技术指导能力不强;检测中心的检测能力较弱,需进一步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检测管理制度;出口龙头企业数量较少,企业和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未形成有效的产业带动示范作用,需加强培育引导。

4 对策

4.1 强化农业化学投入品监管,有效净化农资市场

一是要抓配送。对农资经营企业进行资质审查、登记备案,建立以县农资公司为主体的剑川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基地农资配送中心1个、农资示范店8个,形成农业化学投入品县级配送体系,严格落实农资专营专供制度,真正把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农资直接配送到基地、配送到农户。二是要抓整治。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执法队伍,由示范区建设办公室牵头,联合其他职能部门组成执法队伍,定期不定期进行市场检查,对县域内131户农资经营店进行拉网式检查。三是要抓指导。加强对基地和农户的技术指导,使广大种植农户按照规范要求合理用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4.2 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示范区基地要建立病虫害防治制度、肥料控制制度、农药使用制度、田间管理制度;对示范区建设管理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村组干部和广大群众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及农药科学使用等知识培训;在示范区基地内推广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企业要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扩大农产品品牌效应,提高市场影响力;立足各乡镇资源优势,制订和落实出口基地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符合出口市场标准的优质农产品,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

4.3 加强追溯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示范区建设办公室对出口备案企业和种植基地实行双备案制度,建立以肥料、农药使用为主要内容的农事记录,并保存在档。农业部门技术人员、企业植保员和基地生产技术人员应共同协助,指导种植农户完善农产品生产档案,完整记录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病虫害防治情况。农资经营企业要健全进销货台账,严格记录农业化学投入品采购、储运、销售等各环节信息。农产品种植、加工企业确保在生产、收获、加工、包装、出口等各个环节,都要有完整记录可查。县级主管部门应争取尽快建立起对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信息可查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4.4 加快检测体系建设,提升技术服务能力

一是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和各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站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专(兼)职检测人员,组织检测技术培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二是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要建立农残速测室,对进入市场和企业的产品严格检测。凡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不准销售。对农残严重超标的农产品,要组织人员强行就地销毁,并依法对种植户给予处罚。三是县级部门应整合县域内检测资源,加大对检验检测中心的投入力度,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增强检测机构的工作效能,为示范区提供更优质的技术服务。对出口农产品的各环节实行全过程、无缝隙检测,对不符合出口标准的农产品提前预警,确保出口农产品无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摘要:概述了剑川县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农业化学投入品监管、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追溯体系建设、加快检测体系建设等对策,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发展现状,优势,问题,对策,云南剑川

参考文献

[1]莫照惠,程江锋.建设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园艺文摘,2011(8):36-38.

[2]张旺财.甜(糯)玉米及芦笋种植基地获批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1):15.

[3]李建生,靳丹辉.关于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5(20):18-20.

8.上海水产品进出口现状与发展 篇八

【关键词】水产贸易;出口;发展形势;展望

一、引言

根据海关总署研究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水产贸易进出口总量为765.24万吨,进出口总金额高达278.85亿美元,进口金额同比增加了3.11%,出口金额同比增加了6.66%。其中出口总量达到373.27万吨,同比增加了4.87%,出口额金额为195.24亿美元,同比增加了7.33%.贸易顺差为111.6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贸易总额增加9.30亿美元。

二、出口水产贸易中加工贸易发展略有增幅

2014年中水产贸易中来料加工贸易的总数量为106.40吨,比上年同期增长0.91%,加工贸易的出口总额为49.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2%。其中,水产品来料加工出口数量为22.38万吨,同比增长了0.77%,出口金额为12.66亿美金,同比增长了3.52%。国内劳动成本的增加和来自印度,越南同行的竞争激烈等原因,在相对的影响因素中,对加工贸易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三、出口水产贸易中一般贸易稳健增长

2014年我国水产贸易一般贸易的出口品种为:对虾,贝类,蟹类,罗非鱼,大黄鱼,小龙虾,鱿鱼墨鱼及章鱼,这几类的出口总额占了我国水产贸易一般贸易的出口总额的66%。其中,我国水产贸易一般贸易出口总数量为255.98万吨,同比增加了8.39%,出口总金额为144.44亿美元,同比增加了9.72%。

四、出口水产贸易中多个市场总体形势较好

近几年来,我国的水产贸易对我国港台地区,欧盟市场的出口显著增加,而对欧美日韩市场的出口占比逐年下降,但从2014年开始,随着国外市场的稳定发展,我国出口水产贸易的总体态势恢复转好,其中多个市场总体形势大好,对美国市场的出口份额同比增长了7.69%,对韩国市场的出口份额同比增长了21.63%,对我国台湾市场的出口份额同比增长了27.8%。

五、出口水产贸易未来发展形势预估与展望

结合2014年水产贸易数据分析,在面临金融市场汇率浮动,成品价格下滑,生产成本增加,国内近海渔业资源短缺,东南亚国家同行竞争以及各国市场地区政策形势等诸多严苛条件下,我国出口水产贸易在对外经济贸易中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发展,出口实现稳健增长趋势。

根据国内外目前经济形势分析,我国出口水产贸易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依旧会保持一个相对稳健的区位。发展形势依旧保持良好,成因如下:

第一,全球经济在逐步增长,外需也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从2014年起,伴随美国,日本等国摆脱全球金融危机,经济逐渐复苏,欧美国家也脱困欧债危机,全球经济都在回暖,在经济危机中被遏制的市场需求得以舒展。我国出口水产贸易出现恢复发展的趋势。

第二,政府创造了出口水产贸易发展大环境,加大了对出口水产贸易的扶持力度。随着政府出台促进水产企业出口政策的实施,水产贸易对外出口条件得到改善,相关部分积极配合响应出台政策,在根本上激发了我国中小企业参与水产出口贸易的积极性。中小企业的内在力量得到释放,从发展大环境上看,国家“一手一扶”战略部署和“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给我国生产与加工水产贸易的企业无疑提供了公平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与此同时,全国多个省地方政府都出台发展现代渔业的意见,也将会进一步推进我国出口水产贸易的发展。

第三,企业注重出口品质和卫生,提高了我国水产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最近几年浙江,福建,辽宁,湖北等省开始特别注重水产品的出口品质。其中,湖北省出口的小龙虾从养殖源头开始监控,加工和销售过程全程把关,专门供小龙虾的出口备案基地就有20多个。全身小龙虾出口质量检测合格率都超过99%。省内部分企业还得到美日欧韩水产品贸易的自营出口许可权。浙江省通过改善水产品出口质量标准,加强了对省内出口水产品监督机构的建设和监督,同时加大对水产品生产出口的检查力度,有效提升了该省的水产品出口质量,为其参与国际竞争,开辟国际市场份额提供先机。

第四,水产品品牌效益明显,推动出口水产贸易的发展。沿海水产企业都在积极扶持本土水产出口贸易的对外发展,为了企业的良好发展,不断推行有效政策辅助企业进步。通过政府与企业的不断努力,许多出口水产企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经营管理不断改善,产品品质不断提升,在国际市场的名号不断变大。在水产品品牌建设方面,各省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如,湖北省享誉中外的湖北潜江小龙虾,梁子湖大闸蟹,洪湖水产生态鱼,通过多年的品牌推广,展销推广,产销一条龙,品牌产品出口到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的出口数量和出口总额不断攀升。

第五,不断开拓出口市场,有效占据国际市场份额。在全球经历经济危机的不利形势下,我国多数省份政府都在积极鼓励企业开辟多渠道的出口贸易。在保持传统出口产品贸易市场稳定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为企业的生产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同时也有效规避了单一的出口渠道给企业带来的贸易风险。同时也让我国出口水产贸易在新兴开拓的国际市场中,提供了占据国际市场份额的先机。

六、结束语

通过上述数据与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出口水产贸易的发展形势作出乐观的展望,但是发展出口水产贸易之路从长期来看依旧是任重道远,时刻都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需要我们的政府和企业永不怠懈共同作出努力,进一步推动我国出口水产贸易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岳冬冬,张锋,王鲁民.水产养殖合作组织化与水产品质量安全刍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2(06):139-144.

[2]任爱景,杨正勇,戴亚娟.我国水产品需求预测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2(01):145-150.

[3]王坤,平瑛.水产品消费需求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2,(35):102-106.

上一篇:朋友离别后赠言句子文案下一篇:小学班级管理书面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