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心得

2024-10-25

学中医心得(共8篇)

1.学中医心得 篇一

刘渡舟先生说:“不背一点书,是没有功夫可言的。

名老中医不仅提出背诵书目,还多有论及背诵的意义与方法。

岳美中先生说:“对《金匮要略》、《伤寒论》,如果能做到不加思索,张口就来,到临床应用时,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不但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还会熟能生巧,别有会心。”

沈仲圭先生说:“根据我的经验,年青时要读熟几本书做底子。因年轻记忆力强,一经背诵,便不易忘记,可以终身受益,同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陈鼎三先生认为:“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关于背诵,名老中医有许多经验,今摘录数则如次:

任应秋:“我学习经典著作如《灵枢》、《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都是二十岁以前读背的,也就是用机械的方法,朝斯夕斯地读和背,基本本把它记下来了。”

姜春华:“现在看来,趁年轻记忆好,读熟了后来大有用处,这也可说是学习中医最基本的基本功。”

方药中:“我用小纸片把要背的东西写上一小段带在身上,反复默念,走到哪里念到哪里,一天能背熟几个小段。”

哈荔田:“我背书时不

用默诵法,而是在僻静处朗朗诵读,俾声出之于口,闻之于耳,会之于心,之后则在喧闹环境中默忆背过的内容,所谓‘闹中取静’。如此,则不惟能熟记,且能会意。”

路志正:“伯父教我诵读中医典籍的方法是:先是低吟,即自念自听,吟读数十遍或百遍之数,有若流水行云,出口成诵,形成自然记忆。他反对高声朗读或强记在心,否则忘却亦快。低吟之后,要逐渐放慢速度,边读边体会文中涵义,所谓‘涵味吟诵’,务求弄懂原文。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逐渐使我认识到背诵和理解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许多名篇大作及中医经典都是这时诵读的,至今不少原文仍能朗然成诵,深感得力于当年窗下功夫。”

谢海洲:“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源泉,有了熟读乃至重点篇章能够背诵的硬功,博览各家各派,才能抓住重点。老一辈所以能引经据典,脱口而出,如数家珍,就是因年轻时下过一番苦功。经典读熟了,以后才有豁然贯通之妙。尤其在青少年时,奠基更为重要。我四岁时,随祖父课徒的学生念些歌赋,虽不理解,念得多了,也就记住了。背,不单纯是记忆的问题,还有加深理解的作用。学习方歌、药物更是如此,不背不成。熟背才能得心应手,口到笔到,熟能生巧……这种背诵的‘童子功’,对学中医的人是必备的。”

总之,老一代名医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学好中医必须背诵,而且背诵宜早,必须坚持不懈。

2.学中医心得 篇二

关键词:中医药信息学,自主设置,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中医药的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以前中医药研究主要靠经验积累, 医生将感悟和记录结果用到实践中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但如果利用计算机把这个过程进行简化和快速提炼分析, 无疑将会促进中医药的发展[1]。因此, 有必要在中医院校设置一门中医药学和信息学交叉学科——中医药信息学。目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学科目录中, 没有中医药信息学二级学科。为了优化学科结构, 加快创新人才培养, 2010年教育部办公厅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相关文件 (学位[2009] 10号) 精神, 出台了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的实施细则 (教研厅[2010] 1号) 。本文按照该细则的要求, 对中医院校自主设置中医药信息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进行探讨。

1 中医药信息学内涵

中医药信息学是中医药学与信息科学相互融合产生的, 研究中医药信息动态现象运动规律的一门新兴、交叉科学。它以中医药信息为研究对象, 中医药领域信息动态现象运动规律为研究内容, 应用信息科学方法, 实现中医药信息的获取、转化与共享, 揭示其实质和内在联系。崔蒙等[2]认为中医药信息学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1 中医药信息学是一个发展中的新兴、交叉学科

中医药学通过把握人体外在信息变化, 认识处于自然与社会环境中人体整体功能信息的变化;信息学是研究信息的科学, 包括全部信息过程的基本原理、信息领域的基本规律。中医药信息学是中医药学与信息学相互融合产生, 以中医药学为本体, 以人体整体信息变化为核心, 采用信息学的方法, 研究人体整体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与输出。

1.2 中医药信息学以信息科学方法论为研究方法, 与现代信息科学密切相关

信息科学方法论包括一个方法, 两个准则, 即信息方法、功能准则和整体准则。 在信息科学方法论中, 信息方法是核心, 功能准则和整体准则是保证信息方法能够正确实施的法则。信息方法与其两个准则交互作用, 形成完整的信息科学方法论体系。

1.3 中医药信息学的任务是促进信息到知识的转化

中医药信息学通过对中医药信息的有效管理实现其充分利用和共享, 加快中医药信息转换为知识、知识转换为智能的速度, 推动中医药学科的整体发展。

2 国内外设置该学科的状况和发展情况

目前国外与之紧密联系的学科是医学信息学, 20世纪50年代芯片与计算机的崛起催生了医学信息学。1974年, 医学信息学 (medical information) 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被提出。美国的医学信息学专业大都以研究生教育为主。 根据美国医学信息学会 (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 AMIA) 统计[3], 全美共有83家机构开设医学信息学专业学位教育, 其中学士学位教育4家, 硕士学位教育57家, 博士学位教育22家。

国内在20世纪70年代初, 韩济生院士就开始应用电子计算机来处理针刺麻醉实验中所遇到的数以万计的生物电信号和数据, 探讨针灸麻醉的机理[4]。1982年, 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研究所着手筹建“计算机中医药文献检索资料库”, 1987年初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综合性中医药文献数据库[5]。20世纪80年代初, 全国兴起了开发中医专家系统的热潮, 开发了大量中医专家咨询软件。1986年, 安徽中医学院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 率先利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 对舌象进行研究, 拉开了四诊客观化研究的序幕, 之后脉象仪、舌象仪、经络测定仪等相继产生[6]。

2008年, 崔蒙在“论建立中医药信息学”中系统地论述了中医药学和信息学结合的基础和必然趋势, 促使中医药信息化逐渐走向成熟, 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药信息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 已有不少中医院校在研究生教育中开设了中医药信息化研究方向。如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了“中医药信息数字化与利用”二级学科, 在二级学科针灸推拿学下设立了“计算机技术的经络与腧穴定位研究”方向;湖南中医药大学在中医诊断学二级学科下设立了“中医病证信息处理研究”方向;南京中医药大学在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二级学科下设立了“医药信息工程”、“中医计算机应用”两个研究方向;上海中医药大学在中医诊断学二级学科下设立了“中医诊断技术信息化与亚健康诊断”研究方向。2008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将中医药信息学列入二级学科培养目录。

3 设置该学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中医药信息学是中医药学和信息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医药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 存在海量数据资源, 迫使研究者必须摆脱手工劳动束缚, 转而寻求更强有力的工具去组织它们。与此同时, 蕴藏在这些海量资源中大量的中医药学规律, 已无法通过人脑来分析和归纳, 因此人们同样需要寻求强有力的工具去协助人脑完成这些分析工作。另一方面, 在信息学领域, 以数据处理分析为本质的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同样获得迅猛发展。这些技术日益渗透到中医药学的方方面面, 并逐渐形成中医药科学与信息科学的融合体——中医药信息学。因此中医药信息学是中医药学和信息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3.2 社会急需中医药信息学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 加速了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因此迫切需求“中医药+信息学”这样复合型人才[7]。

但目前绝大多数中医院校没有开设中医药信息学专业。尽管许多中医院校都开设了信息工程专业或计算机专业, 但与中医药学联系甚少, 而中医药教学又往往忽视包括信息学在内的多学科交叉学习。因而培养出的人才大多为懂信息学而不懂中医药, 或懂中医药不懂信息学, 从而导致中医药信息学人才缺乏。

2009年4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中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评审工作, 共有85家医院申报, 这85家中医院信息技术人员配备情况如下图1所示[8]:

由图1可知, 85家中医院信息技术人员平均人数为6.5人, 而全国医院平均人数为6.7人, 人数集中在2~20人之间。91.7%的医院不超过10人, 12.9%的医院为2~3人。对比全国医院, 人数在4~10人的比例较高, 16~20人的比例持平, 其余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对85家中医院的信息技术人员学历比例进行了分析, 如下图2所示:

由图2可知, 中医院信息技术人员中本科生和大专生占主导地位, 共占85%, 博士占2%, 硕士占7%。从图1、图2可知, 中国目前中医药信息技术人才存在较大缺口, 硕士以上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 急需要培养中医药信息学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3.3 设置中医药信息学二级学科硕士点的基础和条件已具备

中国中医药学的历史悠久, 而医疗卫生本身就是基于信息的科学[9]。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中医药在教学信息资源库建设[10]、文献检索、情报研究、网络建设、数据库建设、信息标准研究、电子病历、信息诊断技术、信息工程建设、信息素养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较快发展。目前, 中医药信息学科已经从萌芽阶段走向了稳步发展的时期, 部分中医院校也已开展了中医药信息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1]。因此, 在中医院校自主设置中医药信息学二级学科硕士点是适时、可行的。

4 学科人才培养方案

4.1 培养目标与要求

中医药信息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中医药学和信息科学素养, 掌握中医药学、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进一步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 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信息技术解决中医临床信息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能在中医药信息科技、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中医信息学教育以及中医药管理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

4.2 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及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实施细则、教育部颁发的《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指导意见》 (教研办[1998] 1号) 等文件精神, 中医药信息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 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36学分, 其中学位课程5~6门, 不少于21学分 (按每18~20学时为1学分计算) ;限选课7学分;任选课2~3门, 4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 实践环节不少于8学分。以同等学力或跨一级学科录取的硕士研究生, 应补修本专业2门本科生主干课程。补修课程由导师确定, 并在培养计划中列出。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见下表1所示。

4.3 培养和学位的基本要求

(1) 读研期间必须阅读的著作或期刊

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 系统阅读中医药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Alternatie Therapies in Health and Medicine 、BIOINFORMATICS、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等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著或期刊, 了解该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

(2) 教学和社会实践

学习期间, 参加教研室各项教学活动, 熟悉教学的基本环节以及教学方法, 在导师的指导下, 参加本科生实验教学工作, 并根据实际需要, 参加少量的理论课教学及实习教学。

社会实践是中医药信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的必要环节。中医药信息学硕士研究生要参加社会实践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软件开发和服务的活动。硕士研究生在完成社会实践后, 应填写社会实践报告单, 合格者给予相应学分。

(3) 科研能力培养

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研选题设计, 独立进行实验, 熟悉科研的基本环节, 掌握本专业领域常用方法与研究课题相关领域的主要技能, 培养独立设计实验和解决科学问题的基本能力。可按照四个步骤来安排:①第一学年课程学习期间, 由导师和学生一起确定研究方向, 指导阅读相关文献, 写文献综述, 进入实验室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并开始预实验;②第二学年在实习单位或实验室摸索并建立实验方法, 全面进行实验。在该学年的第一学期内作开题报告, 并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 定期向导师汇报;③第三学年继续开展课题研究, 科研工作需在毕业当年的3月份结束, 并完成论文;④鼓励研究生参加科研项目或学术活动, 进一步拓宽、加深理论和知识面及合作交流。

(4) 论文工作

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广泛收集资料, 进行调查研究, 熟悉本专业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在导师指导下, 拟订研究课题, 在第三学期之前写出开题报告, 并请有关专家论证指导, 开题报告报研究生部备案。

通过科学研究工作, 积累和分析研究结果, 撰写一篇学位论文, 表达研究目的、实验结果及其理论和应用价值。硕士学位论文要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有一定独到见解, 对中医药信息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体现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理论水平。论文完成后, 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 方可推荐答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 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等工作。学位论文答辩前, 必须有1篇公开发表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5) 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为3年, 在职研究生可延长1~2年。

(6) 质量控制与考核评价

3.老来学中医 亲历抗癌康复 篇三

2005年3月,我通过胃镜检查确诊断得了胃癌,很快接受手术冶疗,胃被切除了4/5。后来,断断续续做了六次化疗,2006年1月出院时,头发眉毛掉光了、瘦得皮包骨头、脸色苍白、四肢无力,连上二楼也要拐杖助力。

怎么办?后续的康复治疗如何进行?我学过的知识派上了用场。根据中医“整体调理,辨证施治”的理论,我开始进行固本培元的康复治疗。具体做法是:

一、 心疗

心理健康与否,是能否康复的关键。一般而言,此时癌症病人容易产生恐惧,悲观甚至是绝望的心理和烦躁的情绪。这种负面情绪对康复是很不利的。因此,必须管好自己的情绪,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

医药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今非昔比,我国癌症的治疗已居世界先进水平,我相信医生会拿出最佳方案治好我的病。即来之,则安之,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冶疗,争取实现第一个目标——康复;退而求其次,力争第二个目标——延长生存期;避免第三个目标——死亡。好心情胜过良药,有了信心就有了免疫力,这是康复的精神支柱。

二、食疗

药食同源,偶医于食,合理膳食管住嘴。我根据癌症五年康复期的不同阶段、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温热寒凉食物的不同性味,有针对性地辨证施食,定时定量,严格把关。

手术后头两年,我的饮食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主,常用党参、黄芪、山药等熬汤、煮粥喝。后来脾胃功能基本恢复,就调整成早餐药粥、午餐杂豆饭、晚餐随意粥。我的药粥基本方里固定包括大米、糯米、意以仁、枸杞、山药、大枣、生姜和陈皮,冬春季酌加桂圆肉,秋季加百合,夏季加白(黑)木耳、莲藕。

三、理疗

我根据十二时辰养生法《气血流注歌》选择最佳时机,自己运用针灸、按摩、足疗等方法,并注意运动锻炼。这些综合措施能调动人体自愈潜能,从而使机体恢复新的平衡。

我经常按摩带脉(人体奇经八脉之一),可能因为它是约束调控其他经脉的,我觉得拽拉后很舒服。按完带脉后,我再按14经脉,选几个穴位进行认真按摩。每天坚持,自觉精神足、气血通。

四、药疗

中草药有简便效廉的优势,辨证施治发挥效力是康复的有力武器。我选用过的简方有:菝契根煎猪五花肉,六月雪和地锦草、佛掌榕、勾儿茶炖猪骨,白花蛇舌草或半边莲泡茶等。

上述“四疗”中,心疗是康复的精神支柱,食疗是康复的物质基础,理疗是康复的科学手段,药疗是康复的有力武器,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调理”。四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经过几年的整体调理,我的头发、眉毛长起来了,体重增加了,脸色红润了,体力基本康复了。2009年3月体检复查:血常规,癌胚抗原CEA、B超等各项指标全部正常。如今,又是两年多过去了,我早已度过了癌症手术后的五年生存期——我康复了!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而中医知识就是改变我生命历程的巨大力量!

4.中医针灸推拿学入门学习心得 篇四

中医针灸推拿学学习心得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更加快速和紧凑,在长期的劳累中,人们才发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因此,推拿在当今的社会中,广泛受到人们的青睐。推拿按 摩操作方便,不需要很多的时间,并且经济安全,不需要大笔的医药费,且不会产生药物 的副作用,而且推拿对一些疾病还有显著的疗效,省去了吃药打针的麻烦。除此之外,推拿 的保健作用更提升了它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分。当初我抱着极大的热情选了这门课程,就是因为我想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获悉一些中 医的文化和针灸推拿学概况,掌握一些按摩推拿的技巧,以此来强身健体,更主要的是我热 爱为我的家人和身边的人按摩。很荣幸我们课程的张水生老师是临床经验丰富的教授,他向我们展示了很多关于同学们 关心以及切身健康问题的解决之道。比如如何缓解痛经,调理内分泌,减肥,美容,预防和 治疗脊椎疼痛等等,这些都是相当实用的,以及按摩哪些具体的穴位,缓解什么病症等等,通过自身调节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课余时间,老师还为学生提供了养生保健咨询,同学们 受益匪浅。对于选学<针灸(推拿)学>这门课程,我兴趣于推拿这个部分,因为相较针灸来说,它 更具有实际操作性,不像针灸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精准的手法技法,以下为我对推拿学和养生 保健学习的心得体会。首先什么是按摩呢? 按摩为中医外治法,按摩即为用能量手进行技能操作,激发人体生 物能量,平衡阴阳,改善相关病症的方法。中医博大精深,古老而神奇,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四大国粹 之一,在国际上有着越来越重大的影响,深受大家的热爱和欢迎。当然也包括我们这 些业余爱好者。五十年来中医药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针灸的故乡在中国,这让我感受到无比的自豪!至今日,推拿学的存在历史已经很长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中,就有关于保健按摩及推拿治疗的记载,沿续至今,在当代医学不断的研究发展中,出现 了众多的操作方法,得到了创新和更有针对性的突破,特别是对一些疾病: 内分泌失调、精 神紧张、高血压、脾气不和、糖尿病、头痛失眠、腰酸背痛四肢风湿、体弱多病具有很好的 疗效。在保健功能上,推拿能促进血液循环、肌肉活络、醒脑安神、舒肝顺气、还能高免疫 力、健体增寿,能达到养生地。想按摩成功,认识经络和穴位是基础,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活中,多了解 一些中医常用的取穴方法和人体骨节定位知识,可以让按摩收到更好的疗效,对于自己和家 人的健康都大有裨益。日常按摩手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按法、推法、拿法、摩法、揉法等。这些手法简单易 学、操作安全实用,对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通过学习,我才发现我已经掌 握了那么多种手法,只是手法加速需要加强。我梦想着我能拥有像理发店洗发小姐熟练又舒 服的按摩技巧。按摩是讲究原则的,首先你要有力,而且要持久,并且柔和,最后力道要均匀。因部位 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肢体部位选择不同的手法。只有掌握这些原则,才能很好的驾驭按摩。就拿我的亲身经历来说,从前我给家人按摩的时候,操作上便出了错误,着力部位没有紧贴 体表,暴力猛然按压,以致被按者反映不舒服。其实正确方法是按而留之,刚中兼柔,不可 移动,用力要由轻而重,这是要吸取教训的。所以说按摩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份功力,一份效验。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人体中有14 条经脉,它内属于脏腹外络与沟通,是运行气血的通 络,有运行气血、濡养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在临床上能说明病理变化,指导 辩证归经指导疗效及判断疾病预治。针炙治病,是要针炙在一定穴位上的,这些施术点,是 指人体体表部位,人体俯气血输注,它大体分为经穴、经外穴和阿是穴腧穴,有近治和远治 的作用,当指刺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双重良性,另外,有些腧穴还具有相对特 殊性的作用。腧穴的位置不像阿是穴那样好确定,找对压痛点就找到了它的位置,是很难确定精确的 位置,医学上运用人体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如神门穴的定位,它在手腕部,腕侧横纹尺侧 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骨度折量定位法,(如劳宫穴,定位于在手掌第二、三 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处)、及指寸定位法(如天枢穴的定位,在 腹中部,距脐中两寸,人的大拇指宽为一寸)拟取腧穴。每一个穴位都会有一个主治功能,如劳宫穴,主治中暑、中风昏迷、口臭等症状。腧穴又分为手太阳肺经、手少阴经、足太阳 经、手少阴三焦经、足少阴胆经等等。以下是我实实在在学到的穴位按摩。天枢穴——既可通便治便秘,又可止泻治腹泻;大 椎穴——退热;少泽穴——通乳:太阳穴——头痛: 丰隆穴——治痰,当然还有很多的穴位 以及相应的治疗效果。推拿虽好,但也不能滥用,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是不能用推拿的或者说是推拿是无效的。通过学习针灸推拿这门课程,我学会了很多的东西,受益匪浅。它不仅让我习得一些日 常保健和小毛病的解决办法,并且能运用一些手法去缓解疲劳。生活,学习让人忙碌,更应 该去保护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就是保护好自己的革命本钱,运用学会的知识,爱护身体吧!

5.中医妇科学(共) 篇五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一章

绪言中医妇科学定义:

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机特点、诊断辨证规律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2 中医妇科学的研究范围:经、带、胎、产、杂。3 夏商周萌芽时期:主要有关于不孕不育、难产和胎教理论的记载; 《列女传》最早提出胎教理论; 4.夏春秋战国里程碑时期:

《黄帝内经》最早描述了妇女特有的生殖脏器——女子胞和与之相关的子门、胞脉、胞络。《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同时记载了治疗血枯经闭的第一药方:四乌贼骨芦茹丸。

《神农本草经》最早提出子宫这个脏器的名称。历史上第一首妇科方剂——四乌贼骨—芦茹丸。5.秦汉时期:

《难经》论述了冲、任、督、带脉的循行、功能和病证。

《金匮要略》开创了妇产科辨证论治和外治法治疗妇科病的先河。、魏晋唐时期:晋·王叔和《脉经》首见月经之名,且论述最为详尽;首次提出各种特殊的月经现象,如: “居经” “避年” “激经”

隋·巢元芳《诸病源候论》标志中医妇科学的初步形成。

咎殷·

《经效产宝》为第一部妇产科专著。7、宋代:开始独立分科;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 为历史上第一部妇科与产科合论的妇产科专著。

8.明清民国时期:清·斋居士《达生篇》临产六字箴言“睡忍痛,慢临盆” 第二章

女性解剖生理特点 子宫,又名女子胞、胞宫、胞脏、子脏、子处、胞室、血室。子宫的功能是:排出月经,孕育胎儿(分泌带液,排出恶露),特点是亦藏亦泻,藏泻定时。阴道是连接子宫与阴户的通道,也是胎儿娩出的通道,故又称产道、子肠。阴户:

又称四边、产户,指女性外阴,包括阴道前庭及其两侧的大小阴唇,前面的阴蒂和后面的阴唇系带,会阴。《诸病源候论》 “已产属胞门,未产属龙门;未嫁属玉门。月经,是子宫定期出血的生理现象;月经来潮标志女性发育成熟;月经周期一般28~30天;每月经持续的时间称经期,正常为3~7天。

身体无病而月经定期两月一至者为“并月”三月一至者为“居经”或“季经”一年一至者为“避年”终身不行经而能受孕者为“暗经” 妊娠早期仍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胎儿者称为“激经” 月经产生机理:

肾——天葵——冲任——胞宫相互调节。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生殖;

天葵源于先天之肾气,需要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当肾气盛则蓄极而生; 冲为血海,任为阴脉之海;

胞宫形态似腑,功能似脏,是藏泻功能的靶子。

天葵:是肾精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一种精微物质。天葵

来源于先天,为先天之阴精,藏之于肾,受后天水谷精气的滋养而逐渐趋于成熟泌至,此后又随肾气的 虚衰而竭止。

月经周期的四个阶段: 月经期 即行经期,此期血海由满而溢,血室正开,子宫泻而不藏,通过阳气的疏泄,胞脉通达,推陈出新,使经血从子宫下泄,故气血以下为顺;经后期

即阴长期,血室已闭,子宫藏而不泄,通过神奇的封藏,蓄养阴精,使经血长,为“重阴”阶段;经间期 经过经后期的蓄养,阴精充沛,冲任气血充盛,重阴必阳,在肾气的推动下,阴阳转化

阴精化生阳气,出现氤氲之侯,乐育之时,的候;经前期

阳长期,经前期后,阳气逐渐增长,达重阳状态,此期阴精与阳气皆充盛,子宫胞脉气

血满盈,已为孕育做好准备。若胎元已结,则肾气封藏,子宫继续藏而不泄;若未孕育,则在阳气的鼓动下,子宫胞脉通达,泻而不藏,经血得以下泄。

带下:广义带下为泛指带脉以下的疾病,即妇女经、带、胎、产、杂病; 狭义的带下指女子阴中流出的液体

生理性带下:为润泽于阴户和阴道内无色无臭、粘而不稠的液体。

受孕前提:肾气充盛,天葵成熟,冲任二脉功能协调,子宫藏泻有期,月经正常。其条件为男女

生殖之精适时结合。

试胎:月数未足,痛定如常。

弄胎:月数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者。

足月临产的特征:胎位下移,腰腹阵痛,下腹坠胀而有便意,隐刀有少量血水排出(见红)

产褥期:分娩结束后,产妇逐渐恢复到孕前的状态,此期间需要 恶露:分娩后从子宫排出的余血浊液。正常分娩者,产后半小时即可开始哺乳。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妇科疾病的病因:淫邪因素;情志因素;生活因素;体质因素;环境因素;病理产物致病。、病机: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子宫、胞脉、胞络受损。

第四章妇女疾病的诊断概要 1、月经病 的辨证要点:

月经期、量、色、质的变化。2、带下病 的辨证要点:

带下量、色、质、气味的变化结合全身症状、舌脉。、妊娠病 的辨证要点

:首先要辨明是胎病抑或母病;其次要辨别胎之可安与不可安;最后结合脏腑气血 进行辨证。、产后病“三审”

: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停滞;

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的盛衰;

再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和饮食的多少,以察胃气的强弱。并结合脏腑气血进行辨证。

第五章

妇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根据妇女血常不足、气常有余的特点,治疗时要注意固护精血 2/4、滋肾补肾的代表方有:杞菊地黄丸、真武汤、内部丸、肾气丸。补益气血法包括:补气固摄;养血益精。

调理奇经包括:温补奇经;滋养奇经;通理奇经;镇安奇经;固摄奇经。、周期疗法:结合月经周期在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行经期不同时期的肾阴阳转化、消长节律和气

血盈亏变化的规律,遵循滋肾养血—补肾活血—调补肾阴肾阳—活血化瘀的原则,采取周

期性用药的方法。

《金匮要略》开创了中医妇科学外因冲洗、阴道纳药外治法之先河。月经病 月经不调: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间期、经量的病变;月经不调主要指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

后不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等

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治本以调经,补肾扶脾。调经诸法,以补肾扶脾为要。月经病的治疗大法及思路:

辨病之先后,治病求本,先病经者,当先调经;先病病者,当先治病; 辨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辨月经周期,因势利导。

一、月经先期 定义

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天一行者,连续两个周期以上。

总病机: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

气虚证

脾气虚证

补脾益气,摄血调经 补中益气汤 肾气虚证

补益肾气,固冲调经 固阴煎 血热证 阳盛血热

清热养阴、凉血调经

清经散(丹皮、地骨皮、黄柏、白芍、茯苓、熟地、青蒿)阴虚血热 滋阴清热、养血调经

两地汤(干地、阿胶、白芍、玄参、麦冬、地骨皮)肝血热

疏肝解郁、清热调经 丹栀逍遥散

二、月经后期

治疗原则:和血行滞、温经养血,疏通经脉气机 肾虚证

补肾养血调经 当归地黄饮 血虚证

补血益气调经

大补元煎(人参、山药、熟地黄、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灸甘草 血寒 虚寒

扶阳祛寒调经

温经汤《金匮要略》 实寒

温经散寒调经

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气滞证 理气行滞调经 乌药汤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定义: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7天以上,连续三个周期以上。

本病首见于唐代《备急千金药方月经不调》《景岳全书妇人规经脉类》将本病分为“血虚经乱”和“肾虚经乱”《傅青主女科调经》认为经水先后无定期为肝肾之郁所致,治法主张“舒肝之郁即开肾之郁”用定经汤。病因病机:肝肾功能失常,冲任气血失调,血海蓄溢不循常道。治则治法:疏肝、补肾、调理。肾虚证

补肾益气、固冲调经 固阴煎 肝郁证

疏肝解郁、和血调经

逍遥散

四、月经过多、定义:月经量较平常明显增多,而周期基本正常。(总量超 80ml)、病因病机: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治则治法:月经期重在止血固冲,平时益气、清热、养阴、化瘀。

气虚证

补气固冲、摄血调经

举元煎(人参、黄芪、白术、升麻、灸甘草)

血热证

清热凉血、止调经血

保阴煎

血瘀证

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失笑散加益母草、三

七、茜草

中医妇科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九、崩漏(月经病第二重点!)1、定义:

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称为崩漏。

出血量多,暴下如注,不能自止,为 崩中 ;

出血量少,淋漓日久达半月以上,为 漏下。、病因病机:肾—天葵—冲任—胞宫轴的严重失调;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诊断要点:月经的周期,经期及经量发生严重紊乱。月经周期紊乱,行经时间超过半月以上,甚或数月断续不休,或闭经数月又突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迁延日久者可见贫血症状。、崩漏需做的检查:妇检;生殖内分泌; B 超;诊刮;宫腔镜;基础体温测定。、崩漏与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的鉴别:

月经先期是周期缩短,月经过多是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是行经时间延长,各自有一定的周期、经量、经期;崩漏是周期、经量、经期严重失调。6、治崩三法:塞流、澄源、复旧

根据发病缓急和出血的新久,治疗崩漏尚须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灵活掌握塞流、澄源、复旧三法。

(1)塞流:即是止血,用于暴崩之际,急当塞流止血防脱。

(2)澄源:即正本清源,亦是求因治本,是治疗崩漏的重要阶段。一般用于出血减缓后的辨证论治。(3)复旧:

即固本善后,是巩固崩漏治疗的重要阶段,用于止血后恢复健康,治法有补肾、扶脾、舒

肝。

治崩漏三法又不可截然分割,塞流需澄源,澄源当以固本,复旧要求因。

脾虚证

补气摄血,固冲止崩

固本止崩汤

肾虚证

肾气虚

补肾益气,固冲止血

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肾阳虚

温肾益气、固冲止血

右归丸

肾阴虚

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左归丸合二至丸 /

滋阴固气汤

血热证

虚热

养阴清热、固冲止血

上下相资汤

实热

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清热固经汤 血瘀证

活血化瘀、固冲止血

通瘀止血汤 /

将军斩关汤

十、痛经(月经病第三重点)、定义: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

原发性痛经:生殖道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

继发性痛经: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或宫颈狭窄引起的痛经。

2、痛经的治疗原则:调理子宫、冲任气血

气滞血瘀证

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膈下逐瘀汤

寒凝血瘀证

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少腹逐瘀汤

/ 温经散寒汤

湿热瘀阻证

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清热调经汤

气血虚弱证

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圣愈汤

肾气亏损证

益肾益精、养血止痛

益肾调经汤 /

6.中医妇科学复习重点 篇六

1.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然二者常交替出现,且其病因病机基本一致,故概称崩漏。2.异位妊娠: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3.绝经前后诸证: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红面赤、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情志不宁等,称为绝经前后诸证。4.产妇分娩后,发生与产褥有关的小腹疼痛,称“产后腹痛”。其中以瘀血引起的,又称“儿枕痛”。(瘀血引起的产后腹痛称“儿枕痛”。)5.妇女子宫下脱,甚则脱出阴户之外,或阴道壁膨出,通称为阴挺。西医分别称为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1.简述妇科疾病的主要病机。答: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督带损伤,胞宫、胞脉、胞络受损,以及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常。2.金元时期医家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对妇人生理作出什麽规律性阐述?答:“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借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这成为后世医家主张妇人少年治肾,中年治肝,老年治脾的立论根据。3.简述肾虚可导致经、带、胎、产、乳中大部分疾病的原因。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肾藏精,主生殖,人体的形成、生长发育和生殖均须肾精的化生来实现。精血同源,血是女子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即是月经、胎孕、分娩和哺乳的物质基础,生理性带下也是由肾精所化。因此肾虚在妇科疾病中占重要地位,可导致经、带、胎、产、乳中大部分疾病。4.带下病常见的病因病机及临床分型是什么? 主要病因是“湿”邪(包括外湿与内湿),影响任带二脉,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致。临床常见的有五种类型:①脾阳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留注下焦,伤及任带二脉;②肾阳虚损,气化失常,精关不固,精液滑脱而下;③热毒蕴结,损伤任带,约固无力;④湿热下注,流注下焦,伤及任带;⑤阴虚挟湿,损及任带,约固无力。5.生化汤的药物组成及作用特点是什么?组成是:当归、川芎、炮姜、甘草、桃仁。作用特点是:既能生新补虚,又能化恶露去瘀滞,达到行中有补、化中有生、补虚消瘀,故名生化汤 6.产后身痛的辨证论治是什么?6.(1)血虚证:治则养血益气,活血通络;选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秦艽、鸡血藤。(2)风寒湿证:治则养血祛风,散寒除湿;选方独活寄生汤。(3)血瘀证:治则养血活血,通络止痛;选方:身痛逐瘀汤。(4)肾虚证:治则补肾通络,温经止痛;选方养荣壮骨汤+熟地、秦艽。1.某女,14岁,初中学生,2007年5月21日初诊主诉:阴道不规则出血4个月。现病史:14岁处潮后,经乱无期,停闭数月后经来不尽。末次月经1月12日至今4月余不能止血,量多少不一,曾有经来如注,继而淋漓不断,经色鲜红,质略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夜寐不宁,舌红少苔,脉细数。妇诊及盆腔B超未发现异常要求:(1)诊断(中医)(2)辨证(3)病机分析(4)治法(5)方药(主方名及处方)(1)诊断:崩漏(2)辨证:肾阴虚(3)病机分析:肾气未充,天癸未裕。肾阴虚,冲任失守,虚火动血,子宫藏泻无度,“肾虚阳搏谓之甭”(4)治法:滋肾益阴,固冲止血(5)方药:左归丸合二至丸 熟地 山药 枸杞 山萸肉 菟丝子 鹿角胶 龟甲胶 川牛膝

2、宋某,女,40岁,农民,1997年4月就诊。白带量多,伴周身乏力半年。半年多来,白带量多,色白,质稀薄,无特殊气味,伴身疲倦怠,周身乏力,四肢不温,纳少便溏,时感两足跗肿,面色晄白,舌质淡胖,苔白腻,脉缓弱。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光滑,官体后位,大小正常,活动无压痛,双侧附件略增厚。白带常规检查:无异常发现。要求:诊断(病名、证型)、治法、方药。诊断:带下过多(脾虚型)。治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药:完带汤。人参 白术 山药 白芍药 苍术 陈皮黑荆芥柴胡车前子甘草1.恶阻: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者2.痛经: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3.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4.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着者,称“产后身痛”。亦称“产后关节痛”、“产后遍身痛”、“产后痛风”。俗称“产后风”。5.妇人下腹结块,伴有或胀或痛或满或异常出血者,称为癥瘕癥者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处,属血病。瘕着假聚成形,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属气病。何谓天癸?答:天癸,男女皆有。是在一定的年龄阶段,肾精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一种精微物质。天癸来源于先天肾气,靠后天水谷 精气的滋养而逐渐趋于成熟、泌至,此后又随肾气的虚衰而竭止。2.简述月经病的治疗原则。答:(1)重在治本以调经,(2)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3.简述妊娠病常见的发病机理。答:(1)阴血虚,(2)脾肾虚,(3)冲气上逆,(4)气滞。4.产后恶露不绝的辨证论治是什么?本病辨证应以恶露的量、色、质、味—来辩寒热虚实。恶露:量多、色淡、质稀、无臭气为气虚;量多、色红、或紫、质稠而有臭秽者为血热;量多、色暗、有块者为血瘀。治疗遵循:虚者补之,热者清之,瘀者攻之的原则,分别施治。(1)气虚证:治则益气养血,固摄冲任;选方补中益气汤+阿胶、艾叶等。(2)血热证:治则养阴清热止血; 选方保阴煎+益母草、贯众。(3)血瘀证:治则活血化瘀止血;选方生化汤+益母草、炒蒲黄 5.脾虚带下的治则方药及组成是什么?治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药:完带汤。人参白术山药白芍药苍术陈皮黑荆芥柴胡车前子甘草 6.简述不孕症的辨证分型及其治疗原则。肾虚型: ①肾阳虚:补肾暖宫,养血温冲。②肾阴虚:滋肾益精,养肝调冲。肝郁型:疏肝解郁,养血理脾。痰湿型:燥湿化痰,理气调冲。血瘀型:温经化瘀,活血调经。1.某女,25岁,职员。2005年10月17日初诊。主诉:行经腹痛3年。现病史:经期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妇检及盆腔B超未发现异常。要求:(1)诊断(中医)(2)辨证(3)病机分析(4)治法(5)方药(主方名及处方)(1)诊断:痛经(2)辨证:气血虚弱(3)病机分析:气血不足,冲任亦虚,经行之后,血海更虚,子宫、冲任失于濡养,故经期小腹隐痛,喜按;气血两虚血海未满而溢,故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头晕心悸,舌淡,脉细无力均为气血不足之象。(4)治法:益气养血,调经止痛(5)方药:圣愈汤人参黄芪熟地当归 川芎白芍2.某女,月经先期,经量少,色红无块,头晕耳鸣,腰酸腿软,五心烦热,舌质偏红,苔少,脉沉细。结婚4年末孕。要求: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候分析、治疗原则、代表方及组成。中医诊断:不孕症(肾阴虚型)。西医诊断:原发性不孕。证候分析:(略)治疗原则:滋肾益精,养肝调冲。代表方:养精种玉汤。组成:当归 白芍 熟地 山芋肉

7.浅谈中医美容学的研究方法 篇七

一、整理文献, 深化专题研究

中医美容学是建立在古典中医的基础上的, 因此收集和整理历代关于中医美容理论及方剂的书籍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将收集的书籍进行筛选、分类、归纳、整理和总结, 然后对筛选出来的中医美容方剂采用“以法类方”“以病类方”“以药类方”等传统方法研究其组方特点和配伍规律, 继而深化专题研究。关于美容药物的运用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山海经·中山经》中记载:“荀草, ……服之美人色”, 东汉时期整理成卷的我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也记载了白芷、柏子仁、菟丝子、白僵蚕等数十种具有美容作用的中药。秦汉时期《黄帝内经》的出现, 基本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也为中医美容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内经》所阐述的中心含义, 为中医美容学的美容方法, 即内外结合整体调节的理论体系和药食并用、针灸按摩相结合等提供了理论依据。魏晋时期《本草经集注》记载了“灭瘢通用药” (鹰矢白、僵蚕等) 等方剂。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都载有很多美容方剂以及食物的美容功效等, 如黄豆芽可以“去黑痣、黑黑干、润泽皮毛”。历代不乏美容典籍的出现, 直到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关于美容的中药已近300种。

通过整理文献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在长期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中医美容学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因此我们在进行研究的时候, 如果能将美容方药大致分为养颜润肤、乌发美髯、除皱祛班、香身洁肤、减肥美体、明目皓齿等专题, 并对不同的专题进行深入探讨, 定能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美容产品。

二、科学定位, 与现代医学科技相结合

中医美容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它以中医学为理论基础, 以现代美学为主导思想, 研究如何运用中药、针灸和饮食等手段进行美容养颜。中医美容涉及到皮肤科、妇科、内科、外科等, 对中医美容学的科学准确的定位, 关系到中医美容学的正确发展方向。因此应该尽早确定中医美容学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 尽早建立和健全中医美容的规章制度, 使中医美容学走上科学、健康的发展道路。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带来了很多便捷而有效的实际方法。中医美容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更应该与现代医学科技相结合, 开发出更加低廉而有效的美容化妆品及美容药品, 近些年致力于中医美容业的同仁们都感受到了现代科技的重要性。根据中医理论, 中药防晒剂会选用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的中药制成。但现代科学发现, 太阳光中波长为280-320nm的中波光线会引起急性皮炎 (红斑) 和灼伤皮肤, 而波长在320-400nm的长波光线会氧化表皮中的还原黑色素而直接晒黑皮肤。根据以上科学研究发现, 我们在研制中药防晒剂的时候, 除了要加入清热解毒、祛风止痒药, 更应该选择具有吸收紫外线成分的中药。此外, 现代科技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及, 如胶囊剂、冲剂、颗粒剂、气雾剂、霜剂、面膜等都可以在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 加入现代科技的指导, 这样有助于我们研制出新的美容技术和产品, 使得中医美容技术发展得更加快速和稳定。

三、学科分化, 加强人材培养

现代美容业的兴起, 是社会和医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满足了现代人们对美的追求。但目前中医美容学在我国没有作为独立学科出现, 有关内容多分散在皮肤科、针灸推拿、妇科等有关专科中。目前国内市场、冒牌中医美容师和伪劣中药美容产品泛滥, 严重影响了中医美容业的发展。鉴于以上现状, 中医美容学有必要从上述各专科中分化出来, 成为独立学科, 这样可以加快中医美容学的发展, 有助于系统地培养高素质、高水准、高技术的中医美容人材。

四、小结

目前, 中医美容学的发展还有很多阻碍, 我相信在广大致力于中医美容业的学者的共同努力下, 建立和完善中医美容学的发展体系, 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医美容人才,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 我国中医美容业必将形成良性发展。

摘要:中医美容学以中医学为理论基础, 以现代美学为主导思想。研究方法可归纳为:整理文献, 深化专题研究;科学定位, 与现代医学科技相结合;学科分化, 加强人材培养。

关键词:中医美容,研究方法,学术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岚, 沈静.前景广阔的中医美容学[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6 (5) :319-320.

[2]王欣.中医美容及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美容医学, 2000 (1) :71-72.

[3]吴宁.中药外用法在治疗美容上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概况[J].江苏中医药, 2006 (11) :79-80.

8.《脾胃论》与中医营养保健学 篇八

【关键词】 中医;《脾胃论》;营养学

随着医学的发展,脾胃学说逐步形成,内容也不断地丰富,越来越受重视。李东垣在深刻研讨《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典医书的基础上,著述了《脾胃论》[1],将脾胃学说推向了新的高潮。中医学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枢纽,称其为后天之本,并将脾胃功能失调视为疾病发生的缘由之一。脾胃学说已经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贡献,也为中医营养保健学提供了许多饮食指导和重要的理论依据。

1 重视调理脾胃,做到未病先防

《周易·系辞下》云:“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男女两性之生殖之精相结合,形成先天之精,主要藏于肾,为人体生命之本源,故而有肾为先天之本。人出生后,生命活动的继续和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充实均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而有脾胃为后天之本之说。

李氏提出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维系生命的根本,而元气之充养有赖于胃气,他认为元气是健康之本,元气之充足皆是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的缘故。若脾胃之气既伤,则元气亦不能充而衰少,元气衰则病症由此生[2]。元气之盛衰全在脾胃,所以重视调理脾胃成为中医营养保健学的重要理论指导,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夫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脾胃论·卷中·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李东垣认为: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他从整体观念出发,以五行推演络绎法,从一年之气的升降,春夏地气升浮而生长,秋冬天气沉降而杀藏,惟长夏土气居于中央,为浮沉变化的枢纽,推而认为人身精气的升降运动,亦赖于脾胃居于其中以为枢纽。他告诫人们:要顺四时,起居有时,避寒暑,饮食有节,颐神志,不暴喜怒,如此方能“四时均平而无偏胜则安”。同时他对中医营养保健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要应四时之变,调整饮食,如春宜舒肝理气,夏宜清心养阴,秋宜润肺滋阴,冬宜固肾藏精,一年四季皆养脾胃,盖脾胃为后天之本,居中而滋养四方,从而做到未病先防。

2 指出中医营养保健的方向

脾胃内伤而致虚弱,食物消化转运无力,精、气、血生化无源,四肢百骸无以充养,形体削瘦,身体抵抗力弱,易受外邪侵体,而转为邪气胜而正气虚的局面,从而引起疾病发生。

通过阐明脾胃胜衰与对应营养状况和身体变化的联系,为中医营养保健学干预的效果提供了良好的参照。《脾胃论·卷上·脾胃胜衰论》云:“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即食亦也。”他认为影响脾胃胜衰变化的病因主要是饮食失节、劳役过度、情志内伤、外感时邪,在指出病因的同时,也明确了饮食保健的干预方向。现分述如下。

2.1 饮食有节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是人体后天生命活动所需精微物质的重要来源。如果饮食失宜,可成为病因而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导致脏腑机能失调或正气损伤而致疾病发生。“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故亦从而病焉” (《脾胃论·卷上·脾胃胜衰论》)。李东垣认为“饮食失节则先伤其胃,胃伤而后累及脾,乃致脾病”。

“至于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制,勿使过焉,过则伤其正也。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脾胃论·卷上·脾胃虚实传变论》)强调了五味搭配的原则。在《脾胃论·卷下·饮食伤脾论》中提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强调饮食有度。另外“酒有大热,损耗元气”,强调饮酒要适量。

故应调摄饮食,适应进行药膳保健,将食物与药食两用的常见中药相配合,通过加工调制,形成可供人们食用的药膳,从而达到防治疾病和保健强身的作用[3]。另一方面要注重饮食宜忌,提倡饮食有节,根据自身情况定时定量进食,不可过饥过饱,不可过量饮酒。克服饮食偏嗜,达到五味搭配合宜。

2.2 劳逸结合 劳动与休息的合理调节,也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如果劳逸失度,或长时间过于劳累,或者过于安逸静养,都不利于健康,可导致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神的失常而引起疾病发生。形体劳疫则脾病。李东垣认为:“劳倦伤脾,劳役过度,累及肌肉、四肢,先伤及脾。因津液须赖脾机以运,今脾虚则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脾病而胃亦同时受病。

应注重劳逸相结合,起居有常,作息有度。参加必要的形体锻炼可以促进气血运行通畅,使人体肌肉筋骨强健,脏腑功能旺盛,增强机体体质和抵抗外邪入侵的能力,并可借助形动以济神静,形神合一,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2.3 安养心神 七情是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4]。过度的情志刺激,则会损伤机体脏腑精气,导致功能失调或人体正气虚弱,而脏腑精气虚弱,对情志刺激的适应调节能力低下,因而导致疾病发生[5]。

“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脾胃论·卷上·脾胃虚实传变论》)即由于情志不遂,每能引起心火偏盛,心火盛则必乘土位而损元气。李东垣明确指出,心火为阴火,此为壮火,能损伤元气,故应调神养性,避免或减少情志带来的伤害,而损耗过多的元气。

2.4 驱避外邪 “至于经论天地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六腑,及形气俱虚,乃受外邪,不因虚邪,贼邪不能独伤人,诸病从脾胃而生明矣。”(《脾胃论·卷上·脾胃虚实传变论》)指出外感时邪是损伤脾胃的病因之一。

“肠胃为市,无物不受,无物不入,若风、寒、暑、湿、燥,一气偏胜,亦能伤脾损胃。”(《脾胃论·卷下·损在调饮食适寒温》)指出脾胃主受纳腐熟,主运化的生理特点,易为外感时邪所伤。

外邪侵体多并生于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或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并具有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据此,中医营养保健学也相应地提出四季养时、区域养生等。

以上4种病因,李东垣尤其重视情志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先导作用,说:“皆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元气既伤,则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又易感受外邪,脾胃内伤乃是上述4种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

故从中医营养保健学的角度,也应以首重情志调节[6],应保持心境开阔条达,劳役有度,并参加适应锻炼,以增强筋骨,同时辅之以药膳。其中,又以健脾利胃为其根本,再驱避外感时邪,达到未病先防的保健养生效果。

3 方剂分析及用药特点

3.1 方剂分析 李东垣自创59首方剂。虽无现成的药膳方剂,但是对其所用中药进行统计发现,共用中药103味,甘草共用34次居首,人参、陈皮、当归、白术、黄芪、柴胡共用20多次,茯苓共用10多次。其中有以补气为主的人参、黄芪,补血为主的当归,渗水利湿为主的茯苓。

分析以上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可看出,四气以平、温为主;五味以甘为主;都是归脾经。这便为中医营养保健学在选用药食两用的中药时,提供了依据和大量有价值的案例。

3.2 用药特点 李东垣用药特点:用量轻、主次分明、立法严谨,重视食养,并有病禁、时禁和药禁之说,对我们中医营养保健学干预亚健康人群,有很大的启示。中医药膳也当以用量更轻、勿伤脾胃为原则,同时应强调宜忌人群,并根据地域、季节、人体体质的不同,适应调整中药成分和用量。

参考文献

[1] 李杲. 脾胃论[M].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21.

[2] 谢晶日,张皓婷,梁国英.《脾胃论》思想的继承和发挥.[J]辽宁中医杂志.2011, 38(4):580—581.

[3] 路新国.中医饮食保健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401.

[4] 孙广仁.中国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45.

[5] 张佩江.《脾胃论》学术思想初探.[J]河南中医. 2009,29(9): 856—857.

上一篇:首次护理记录书写说明书下一篇:志愿者招募的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