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鞍山低碳经济(共8篇)
1.浅谈马鞍山低碳经济 篇一
2013马鞍山市环境保护局低碳生活科普知识竞赛
1.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排放大量的()等温室气体。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2.在开车节能上:要避免冷车启动,避免突然变速,选择合适挡位避免低档跑高速,定期更换(),高速莫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等。
A.汽油
B.柴油
C.仪表油
D.机油
3.201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
A.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
B.同呼吸 共奋斗
C.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D.思前,食后,厉行节约
4.从“低碳生活”角度,()是正确使用冰箱的做法。
A.将温度高于室温的食品放入冰箱
B.尽量减少开门次数
C.经常把插头拔掉
5.世界环境日为每年()月(_)日。
A.3月12日
B.3月21日
C.6月5日
6.马鞍山是从()开始实行“黄标车”区域限行的。
A.2011年
B.2012年
C.2013年
7.()有助于控制汽车污染排放。
A.推广小排量汽车
B.冷车启动
C.频繁刹车
8.草地在环境保护中具有()的重要作用。
A.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B.吸收二氧化硫产生氧气
C.吸收一氧化碳产生氧气
9.保护水环境,我们应该选择()洗衣粉,衣服容易洗净且低碳节能。
A.低泡、无磷
B.高泡、无磷
C.低泡、有磷
10.我市“黄标车”区域限行的时间段是()。
A.7:00至19:00
B.6:00至20:00
C.全天
11.装修房屋时,比较节能的做法是()。
A.包上暖气罩
B.尽量保留自然采光和通风,用中空玻璃替换普通玻璃
C.全封闭设计,以实现较好的灯光效果
12.下面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太阳能
B.电力
C.煤炭
13.夏天空调机调到()度,既舒适又节电。
A.20℃
B.24℃
C.26℃
14.购买饮品时,选择()包装更低碳。
A.利乐包
B.可降解塑料瓶
C.玻璃瓶
15.含磷洗衣粉中的()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
A.磷酸
B.磷酸盐
C.甲醛
16.能效标识上标示的是产品()方面的指标。
A.能源效率
B.产品质量
C.安全状况
17.全国统一的环保举报热线电话为()。
A.12369
B.1236
5C.12345
18.选购家电时,机身上带有(),表明该产品已经通过了中国节能认证。
A.蓝色;“节”字
B.绿色;“节”字
C.黄色;“节”字
19.选购衣料时,()材质最低碳。
A.棉、麻
B.动物毛皮
C.人造纤维
20.“世界无车日”是(),它最早起源于(___)。
A.9月22日;法国
B.9月12日;美国
C.10月22日;日本
21.使用电脑时比较节能的做法为()。
A.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
B.将电脑始终开着,并同时打开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方便使用
C.尽量选用大尺寸的显示器,看上去比较舒服、气派
22.我市规定:“黄标车”违反规定在限行区域行驶,驾驶人将受到驾驶证()、罚款(___)的处罚;区域内未申领或未张贴环保合格标识的车辆,视同违章。
A.扣2分、罚款200元
B.扣5分、罚款500元
C.扣3分、罚款100元
23.低碳能源主要包括()。
A.水能
B.核能
C.电能
24.做菜的时候,比较低碳的加工方法是()。
A.煎炸、烧烤
B.火锅
C.蒸、煮、清炒
25.我国从2007年起,每年()开展城市“公交周及无车日活动”。活动期间,鼓励公众乘坐公共交通、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
A.7月16—22日
B.8月16—22日
C.9月16—22日
26.目前发电主要依靠烧煤,因此节约用电可减少排放粉尘、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
A.二氧化硫
B.氧气
C.白色污染
27.白色污染是指()。
A.所有白颜色的垃圾造成的污染
B.塑料废弃物造成的污染
C.一种白色化学气体造成的污染
28.“低碳”是指()。
A.减少碳水化合物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C.减少一氧化碳排放
D.减少碳金属
29.“低碳行动”的宗旨是()。
A.鼓励公众从身边小事做起,调整生活方式,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出力。
B.减少白色垃圾,少用一次性物品
C.护林种树,绿化环境
D.呼吁政府采取措施减低温室气体排放量
30.节能灯是一种绿色照明光源,它与白炽灯相比可节电()。
A.10%~20%
B.30%~40%
C.70%~80%
31.市区内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在()期间禁止作业。
A.晚6点至早6点
B.晚8点至早8点
C.晚10点至早6点
32.下列哪种能源不属于清洁能源?()
A.沼气
B.太阳能
C.煤炭
33.下列哪种生活行为不利于环保?()
A.使用一次性餐具
B.用布袋子购物
C.用消毒筷子就餐
34.在节能减排上,我们倡导()粮食浪费,减少畜产品浪费和(___)饮酒。
A.增加,减少
B.减少,适量
C.减少,杜绝
D.减少,增加
35.()消费、(___)分享、简单生活这是减少温室效应的老办法。
A.少,多
B.少,少
C.多,多
D.多,少
36.倡导低碳出行方式,应()乘坐公交车,(___)开私家车。
A.少,多
B.多,少
C.多,多
D.不,不
37.汽车耗油量通常随着排气量的上升而()。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38.关于空调使用错误的做法是()。
A.空调过滤网不宜经常清洗
B.尽量选用节能,变频空调
C.空调不使用时应关闭电源,将电源插头拔掉
39.以下哪项不是汽车节油的有效方法?()
A.确保发动机状态良好
B.高速行驶时关闭空调、开启车窗
C.彻底实行车辆轻量化
40.从今年()起,我市“黄标车”违反规定在限行区域行驶,驾驶人将受到违章处罚。
A.元月1日
B.4月1日
C.5月1日
41.“低碳经济”的实质是()。
A.能源低利用
B.追求绿色GDP
C.减少收入
42.你清楚下列那一项不属于低碳饮食吗?()
A.尽量喝袋装茶
B.多自制饮料食品
C.尽量喝散装茶
43.为表达祝福,()更符合环保。
A.寄贺卡
B.买精美包装的高档礼品
C.发E—mail
44.选择购买()生产的蔬菜、水果更低碳。
A.本地、当季
B.外地、当季
C.外地、反季
45.()是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A.用公家的水
B.在厕所水箱里放一块砖头
C.让水龙头滴水不走水表
46.()行为方式不符合环保要求。
A.拒绝豪华包装
B.吃不了,兜着走
C.多用一次性筷子、餐盒、尿布等
47.MP3、MP4、数码相机等用电池时,提倡()。
A.用一次性电池,到处都可买到,很方便
B.使用可充电电池,有外接电源时则用外接电源
C.新电池和旧电池混着用比较节约
48.塑料在自然界可停留()。
A.100—200年
B.50年
C.10年
49.对有车族来说,()不利于环保。
A.停车状态下开着发动机
B.到正规车行洗车
C.选择无铅汽油
50.()购物方式是最有利于环保的。
A.用商家提供的塑料袋
B.带布袋子或竹筐
C.带塑料袋
51.节能方式洗衣措施有:手洗衣服;少用洗衣粉,还有使用(A.滚筒
B.全自动
C.半自动
D.节能
52.人造板材中释放的有害气体主要是()。
A.氨气)洗衣机。
B.甲醛
C.氡气
53.()建筑材料放射性较高。
A.环保贴纸
B.大理石地板
C.木质地板
54.及时拔下家用电器插头如电视机、洗衣机、微波炉、空调等家用电器,在待机状态下仍在耗电。如果全国3.9亿户家庭都在用电后拔下插头,每年可节电约20.3亿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是()。
A.100万吨
B.50万吨
C.197万吨
D.189万吨
55.()洗涤用品对环境的破坏最小。
A.洗衣粉
B.洁厕灵
C.肥皂
56.防皱型服装在制造过程中往往加入了()。
A.甲醛
B.黄曲霉菌
C.食盐
57.旅游中,()行为是不提倡的。
A.爱护花草树木,不随意采摘,不惊扰动物
B.不随意食用野生动物和采食野果、野菜、野蘑、野菌
C.购买受保护和濒危的动植物当纪念品
58.以下的做法符合节能要求的有()。
A.选择节电电器,能够有效地节能
B.使用节能灯时,短时间离开将灯关掉,有利于省电
C.使用电冰箱,夏季应将电冰箱冷藏室的温度档调低,冬季调高,利于节能
59.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该()。
A.自觉地不用、少用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袋
B.乱扔塑料垃圾
C.尽量使用塑料制品
60.下列城市垃圾中()分类回收可成为再生资源。
A.废金属
B.剩饭、残渣
C.废电池
2.浅谈马鞍山低碳经济 篇二
一、城市构建低碳经济的环境背景
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发展给全球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同时过去人们的生产方式对全球环境造成了相应的破坏: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生态环境遭到相应的破坏, 这些都造成了人们的生活环境的变化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人们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生存和共赢发展的模式, 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和低碳生活的概念由此而生。
人们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构建了社会的文明, 促进了社会的快速发展。然而人们过快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和污染, 相应的, 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资源的消耗为代价, 以有限的资源换取了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增长, 面对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的严峻环境, 人们不再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而是在经济发展和生存发展的空间中进行反省和思考, 怎样获得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模式提供了相应的范例。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相对来说更大, 城市面临着更为突出的环境问题, 城市中由于大面积的开发造成了整个城市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人造的环境取代了自然的生态环境, 致使城市内的环境恶化, 气温变化剧烈、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现象严重等, 同时城市的建筑物过于密集, 绿化面积较少造成了城市内居民的生活压力和不稳定的情绪, 人们日渐提升的生活水平要求建设更为健康和谐发展的城市和更为持续的生活模式, 城市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由此产生并得到不断地发展。全球环境的变化和城市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生存生活呼吁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和低碳生活。
二、园林绿化对城市低碳经济的积极影响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思想的指导下, 通过相应的技术、制度和产业发展的转型形成创新的发展模式和生产模式, 从而提高新能源的利用减少石油煤炭等有限资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对环境有害气体的排放, 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发展模式实现社会发展、经济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和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
园林的绿化对城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仅能起到美化城市的基本功能, 同时也能吸收城市中温室气体释放氧气, 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 从而降低城市中相应的供暖设备的资源消耗, 缓解城市中恶化的环境并形成自然的生态发展模式, 减少人造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同时也能在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的前提下缓解居民的居住压力和工作压力, 园林绿化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良好心态的发展形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建设低碳经济过程中园林绿化的设计原则
低碳城市建设和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 城市园林绿化的设计应遵循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实现城市绿化对城市自然景观和环境的切实改善, 在城市园林绿化的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园林绿化设计应从实际出发。
在园林绿化设计之前应做好相应的调查, 以致城市园林的绿化设计能与城市的实际相结合, 达到最佳的环境效应和艺术效应。在规划设计时应根据具体的环境和气候等方面的原因综合考虑并对绿化设计作出相应的调整, 灵活多变地设计绿化形式和绿化方式。在设计之时还应充分将园林景观与当地的自然景观相融合, 既能减少绿化的成本, 又能实现较为自然的绿化景观。因此园林绿化设计应建立在对设计地点和方式的充分考虑之上。
2、园林绿化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城市的园林绿化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充分以当地居民对环境的需求进行考虑, 从而真正使居民获益。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日渐提高, 城市的园林绿化更应加快发展和规划的脚步, 尽快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和人们低碳生活的模式, 从小处着眼慢慢恢复和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 那么低碳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不仅仅应体现在园林绿化的基础之上, 而因建立在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之上。园林的绿化最终是为改善人们的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
3、园林绿化的设计应以低碳为原则。
园林绿化的设计应以低碳为设计的原则, 不仅是对绿化的面积和方式进行相应的规定, 更是在园林绿化的基础之上实现了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等深层次的意义。城市园林绿化应科学设计合理规划, 恢复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 建设一个良好发展和持续循环的生态系统, 通过科学合理的园林绿化能减少城市中冬季供热和夏季空调的开放, 从而能减少这一部分能源的消耗, 达到节能减排的低碳发展和生活方式, 实现持续的发展和健康的生活。
4、园林绿化应体现节约原则。
园林的绿化和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实现模式都应体现节约的原则, 不能再以资源和经济的消耗换取城市的绿化面积增大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减少。而园林的绿化和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因在实践中逐步转变, 并且是建立在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的基础之上的低碳发展。在园林绿化的设计中不应一味追求绿化的面积和城市环境的改变, 在设计同时应建立成本管理机制, 实现经济发展和城市环境变化的共同发展。
四、园林绿化对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1、绿化过程中宣传低碳经济生活发展方式, 促进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
园林绿化应对城市低碳经济的建设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可在园林绿化之初进行相应的公益宣传, 并通过电视、互联网等方式进行投票, 让广大居民参与到园林绿化的规划之中来, 调动居民参与热情的同时让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人心。也可通过对公民参与绿化的鼓励和支持实现低碳经济的宣传和普及, 同时也可通过相应的讲座和主题活动加深和巩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低碳生活的方式的形成, 最终实现以园林绿化促进城市的低碳经济建设和发展。
2、结合城市自然条件实现低成本低碳绿化。
在城市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 结合相应的具体条件实现低成本的园林绿化, 这样的绿化既能实现较好的生态效果, 又能实现低成本的城市绿化的运作, 真正体现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尽量保护现有的植被和土壤, 不乱砍乱挖, 破坏原有的生态模式, 同时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减少化肥农药等化石产品的利用, 通过对绿化的合理设计保持土壤的肥力, 也可通过对落叶和枯枝的收集堆积成为生物肥料增加园林绿化的成活率, 加速其生长并发挥相应的保护和维持生态环境和美化环境等功效。
3、园林绿化利用新能源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园林的绿化应体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特点和原则, 在设计和使用时应充分利用相应的新能源和材料, 如在园林绿化的相应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建立太阳能、风力发电的照明系统, 从而使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由日常的行为和细节处给予人们以充分的教育, 同时也能起到相应的宣传作用。但也应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和园林绿化的成本, 充分体现以居民对环境的实际需求。在园林绿化的建设中还应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实现垃圾的分类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从而最终实现低碳经济的生活和发展方式。
低碳经济的生活和方式不仅仅是建立相应的园林绿化系统, 而应建立在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的形成基础之上, 那么城市园林绿化在更广阔的层面上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城市的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 只有真正建立持续健康的城市发展模式才能建立更好的低碳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宪章.低碳经济与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J].建设科技.2010 (19) .
[2]、赵彩君, 刘晓明.城市绿地系统对于低碳城市的作用[J].中国园林.2010 (06)
[3]、庞琳.低碳经济生活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关系与分析[J].科技传播.2010 (11) .
[4]、南海龙.第三届北京森林论坛成功召开[J].绿化与生活.2010 (10) .
[5]、李先军, 张丽梅.对低碳式风景园林建设的认识[J].建设科技.2010 (19) .
3.浅谈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策略 篇三
关键词:中国 低碳经济 发展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内的热点话题之一。
一、低碳概念
2009年末,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旋风让“低碳”一词席卷全国。一时间,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住宅等名词不绝于耳,低碳成为时尚生活方式的新标签。所谓低碳(low-carbon),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也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主张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减少全球温室气体(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的一种理念。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二、低碳经济形成的背景
工业文明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典型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产出”的资源消耗型,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是奢移浪费型。据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的资料显示,工业污染是导致环境破坏的罪魁祸首。即使在发达国家,工业生产过程中只有一部分原材料和能源转化为最终产品,其余则转化成了废渣、废气、废水,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和管理上的原因,这种转化效率更低,因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更大。污染意味着一部分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这实际上也是资源的一种浪费。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正面临着来自能源、资源以及环境方面的巨大挑战,这逐渐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瓶颈。与此同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在不断恶化,世界人口激增,造成人口膨胀,大工业对自然资源造成了空气、海洋、土地、水源的严重污染,资源面临枯竭,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的破坏、物种的消失、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异常、海平面上升,地面下沉以及地球灾害频繁发生等,对人类的生存条件产生严重危害,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在此背景下,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并于2003年颁布了《能源白皮书(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欧洲各发达国家紧随其后,陆续推出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美国参议院2007年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美国政府制定了低碳技术开发计划;在亚洲,日本作为推动“低碳经济”的急先锋,每年投入巨资致力于发展“低碳技术”。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低碳”成为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策略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能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作为一个高能耗国家,我们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找到我国巨大社会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本源。必须摒弃只关注诸如建筑节能、煤的高效利用等“用”的层面的具体技术问题,而忽视“体”的层面存在的痼疾,比如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理论的负面影响、城乡空间布局、国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浪费等。因此,创新思维、改变观念、坚持体用结合,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并加快低碳经济发展。笔者提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几条策略。
1.倡导形成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的理念,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
必须转变公众和社会的观念,做任何事都要适度适宜、合理节约。对于个人,要培养节约是美德的观念,彻底改变诸如餐饮浪费等与节能减排背道而驰的陋习;对于企业,则要推行绿色经营的理念,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国家引导企业将环保成本计入企业生产成本,帮助企业树立企业公民意识,解决节能减排没有效益的错误认识。
2.解决潜藏在空间格局和社会发展格局中的重大浪费问题
有效的节能减排必须以工业相对集中为前提,工业相对集中才能产生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节省能源;同时催生集群创新,不断产生新技术、新工艺,从而减少物质消耗。
3.培育“静脉”产业,建立完备的工业化体系
民众对循环经济体系的理解目前还处于表层,基本理解为废渣利用、尾气回收等。真正的循环经济体系应如同人体系统一样,如果把工业制造系统比作人体的动脉系统,那么,我们使用过的工业制造物的回收再利用则应如人体的静脉系统一样。工业品的回收再利用——“静脉”产业应该是一个巨大的产业。
4.大力发展低碳技术,解决自主创新成果和人才的匮乏问题
低碳技术包括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必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
低碳经济的加快发展急需大量前沿科技人才与科技成果支撑。以新能源领域人才现状为例,目前,我国风电产业当中受到长期专业技术培训的人不超过50个。在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两年后的今天,全国仅有华北电力大学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学院。另外,传统的创新成果评价认证体系,存在对某些现有科学体系不能解释的成果无法认定的尴尬现实。未来的重大科技成果,很可能来自自学成才的科学工作者,面对现有科学体系不能解释的成果,应当采取“非共识性原则”结合实证的方法加以认定。
5.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建设
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和低碳消耗的绿色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服务业,能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同时避免了能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
6.从雨污分流入手,治理城市污染问题
我国的县级城市基本没有雨污分流的设施,大中城市雨污分流设施虽然投资量很大,实施却不够彻底,造成大量污水处理厂的劳动成果被不能彻底实施的雨污分流措施“一票否决”。
7.从我国能源结构入手,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提高节能减排的效率
中国能源消耗形式主要为动力消耗、农村采暖和城市集中供暖消费、电能消费3种,其中大约有68%的能源是由各种能源转化为电能后被消费的。而我国电力系统普遍存在着低效率运行和严重能源浪费问题,尤其是在配电和用电两个环节,节能潜力总计为1.2亿千瓦,占中国电能的20%。重点推广配电用电领域的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可极大提高节能减排效率。
8.低碳经济之路的核心,是建立起我国乃至全球的可再生能源系统,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为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使人们更加关注低碳经济的崛起。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4.浅谈马鞍山低碳经济 篇四
张嘉勉(2010.6.16)
【摘要】在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给中国企业的节能、减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同时也为中国企业低碳转型和低碳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应对气候变化,企业调整转型发展低碳经济迫在眉睫,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企业转型与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实现低碳转型?如何发现潜伏的黄金机遇加速发展?这些都取决于企业如何顺应低碳经济发展并作出相应调整的能力。更需要企业在低碳经济条件下,重新梳理自己的低碳发展战略。
【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转型发展
在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为中国企业的节能、减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同时也为中国企业低碳转型和低碳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以说,发展低碳经济既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大国应该肩负的社会历史使命。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将为企业转型、逐步迈向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应对气候变化,企业调整转型发展低碳经济迫在眉睫
面对全球暖化的大危机,随着被誉为“改变地球命运”的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今年两会“低碳经济”关键词的热化,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对低碳的宣传,使得“低碳”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逐渐为企业和全社会所广泛接受。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倡导低碳消费也已成为世界人民新的生活方式。
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人的生存过程,就是消费能源,向自然排放危害环境物质的过程。二氧化碳是人类消费能源、资源的必然产物,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大和活动能量的急骤膨胀,人类的活动已经危及到自身生存的基础。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引起了全球变暖,这不仅带来了沙尘,还造成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干旱、洪涝、海啸等等极端天气接踵而来。专家预测,全球气候还会进一步变暖,并且变暖的幅度有可能加大,人类如果不重视环保,到本世纪末,平均气温最高能将上升6.3摄氏度,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简单讲,如果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仅在亚洲,每年就有700多万人,面临洪水侵袭。如果气温上升4摄氏度,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
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在我国降雨量最为丰富的西南,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旱魃肆虐。农田龟裂、塘坝干涸、河溪断流„„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因干旱造成饮水困难的人数已达2271万,其中旱情最严重的云、贵、川、1桂、渝五省份达1805万人;我国耕地受旱面积1.14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8796万亩;其中西南五省耕地受旱面积达9654万亩,占85%。这次西南旱灾,是我国有气象资料以来,西南地区遭遇的最严重干旱。
有资料显示,过去50年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都是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美国以世界6%的人口消耗了世界30%的能源。而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人口是美国的好几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我们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低碳经济正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产生的新概念,并被视作解决气候问题的根本出路。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其实质就是通过能源技术和制度创新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造清洁能源结构,改变以化石燃料为主的现有能源消费格局。而在我国企业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较高,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高碳”特征。企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加速经济转型,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势在必行,不可逆转。因此,应对气候恶劣变化,全面发展低碳经济迫在眉睫。
二、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企业转型与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
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的召开唤醒了人们环保与健康生活的意识,走低碳发展之路已成为当今全球各国共同的发展方向。我国是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这个碳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公布对于我国节能减排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随着这个碳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制订,我国将正式进入碳总量控制时代。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进步、新能源开发、产业转型、制度创新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企业要融入低碳社会,向低碳经济转型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扩张期,GDP中很大比例是通过消耗大量能源而产生的。虽然我们可利用的传统能源在逐步减少,利用的质量尚不如发达国家,一些行业和企业能源消耗较高的势头还未能完全得到有效扼制。另外,低碳经济刚刚起步,我国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还不健全,对能源消耗大户、污染大户还缺乏有效管理和制裁的“杀手锏”,对新能源产业扶持和优惠的力度也不明显,而且市场对高碳消费品需求依然很大。特别是现在低碳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多数低碳产品还不具有强大竞争力,在低碳生产成本常常比产出还要大的情况下,一些地区和企业还没有看到低碳经济的优势,甚至还不愿转型等等。
困难和挑战来自诸多方面,归结起来主要有:
1.能源需求快速增长,能源结构高碳化难以改变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都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经济的支柱目前都是高能耗的产业,经济发展对高能耗资源依赖很高。“富煤、少气、缺油”的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了中国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均以煤为主。2008 年中国的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8.67%,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只占18.78%和3.77%。煤炭消费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高,由于中国对煤的依赖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并且这种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变。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高的排放强度,加大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难度。碳捕捉
与封存技术(CCS)尽管有助于减少排放,但是要实现这项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广和扩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在解决环境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任务也十分艰巨。
2、.当前的产业结构,难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目前,我国以机械制造、钢铁、建材、化工等为代表的具有重化工业特征的行业发展迅速,能源密集型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正在不断上升。我国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比重大致为1∶5∶4,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由于当前部分行业仍存在一些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的中小企业,加之受到地方利益的保护,这些企业难以及时关停并转,致使部分地区仍存在突出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问题,要彻底淘汰这些落后产能,全面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尚需时间。
3、整体科技水平仍比较落后,在关键的低碳技术领域研发能力薄弱。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整体科技水平仍然比较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尤其是在几项关键的低碳技术领域。因此,中国很难完全依靠自身的技术研发,快速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是必要的。在全球气候谈判的框架下,目前已有一些促进低碳技术转移的国际机制,但是它们的作用还远远不够。同时,中国也制定立法和激励政策,鼓励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但是还需要付出包括建立机构、能力建设、鼓励创新等方面的巨大努力。
4、建设低碳经济和社会,尚缺乏一些资金、政策和金融的支持。
建设低碳经济和社会,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资于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但是由于社会资金是有限的,用于低碳投资的资金会有机会成本。因此低碳投资需要同时考虑温室气体减排的效益和关注人类发展。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技术研发、公共交通和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投资,既能够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人类发展水平的提高。但是淘汰落后产能,会引起失业和其他社会问题,需要采取措施以缓解和消除这些社会成本。
另外,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但我国在低碳技术的研发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缺乏完整、有效的资金、政策支持体系。尽管我国相关的主管部门曾制定并出台了一些与低碳技术研发有关的优惠政策,但是随着体制改革的发展,管理机构的变化及政策规定的不完善,一些鼓励政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国低碳技术项目特别是大规模的示范项目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临时拨款和政策贷款,以及国际机构的捐款和贷款,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同时,金融系统对低碳技术项目支持还不能完全到位,即使部分银行实施融资,其信贷放款数量也非常有限,不能满足低碳技术发展的资金需求。
5、“碳关税”将对外贸出口造成直接压力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多年来承接了大部分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高碳排放生产线。出口产品也以高碳的居多,出口贸易就要付出昂贵的“碳关税”代价,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这些生产线就要面临停产、转产和技术改造的问题,如果发达国家不承担相应的历史责任,对中国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那么中国的外贸不仅在生产环节,而且在贸易环节,都将面临重重障碍,而且很可能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制裁也越来越隐蔽,如今一场以新能源革命和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低碳经济和新能源战略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占领新的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主导全球价值链的新王牌。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是高能耗类的,现在要更关注出口商品的转型,否则中国经济中的结构问题就无法解决,也将会越来越多受到“碳关税”之类的压力。
如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困难、挑战越大,往往机遇也越多。
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发展低碳经济,同样也符合我国的利益和要求。并将给中国企业带来了百年不遇的发展良机。
1、为企业战略转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生产运营方式和产品服务市场战略转型的重大机遇,并且也是企业顺应未来产业经济发展趋势获取巨大商业利润的重大机遇。通过战略性地将气候变化问题纳入企业运营管理的决策之中,企业能够减少气候变化问题带来的影响,降低由此带来的相关的气候风险、法规风险和市场风险,并且在降低能源强度和碳强度的同时,减少局部环境污染、缓解能源安全压力,提高企业的资源环境利用效率,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低碳技术领域的投资加大,已经在刺激经济增长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低碳产品将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的广泛认可,并最终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利好的财政政策纷纷出台。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不少激励性财政政策,包括提高建筑节能标准、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和节能环保汽车、鼓励推广高效节能产品,用价格和税收政策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新能源,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在4万亿刺激经济的投资中,国家安排了5800亿元绿色投资用于节能减排、生态工程、技术改造等相关项目。一些金融机构开始明确提出节能减排的企业责任,同时积极参与到绿色环保项目的贷款和投资当中,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低碳经济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新的支柱。短短几年间,低碳经济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并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新的支柱。据有关机构研究统计,我国低碳行业2008年收入大幅增长75%,其中上市企业营业总额达5340亿美元,超过航天与国防业5300亿美元的营业总额。预计到2020年,该行业的年收入将超过2万亿美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三、企业如何实现转型发展低碳经济
未来10年,中国将踏上整体低碳转型之路,企业的命运与气候改变下的经济新格局休戚相关。如何实现低碳转型?如何发现潜伏的黄金机遇加速发展?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企业如何顺应低碳经济发展并作出相应调整的能力。更需要企业在低碳经济条件下,重新梳理自己的低碳发展战略。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必须要树立以下新的观念和意识。
一是,切实认识到低碳经济是经济新的增长点。低碳经济作为一次产业革命,对经济的发展必然是开创性的,是经济新的增长点。企业抓住了这个增长点,就给经济找到了腾飞的动力。未来经济的竞争,就是低碳经济的竞争。如果我们没有这个观念意识,就将失去新的发展先机。因此,企业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中,一定要把它置于无可替代的战略位置上,今天,如果在这方面缺乏远见卓识,缺乏发展低碳经济的观念和意识,就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二是,真正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据预测,如果还像现在这样使用能源,到2020年我国的传统能源将消耗殆尽,我国的生态环境将会更加恶化。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训也告诫我们,以高碳经济换来的G D P增长已经遭到“报应”,这条路再也不能走下去了。低碳经济是对高碳经济的纠正,不是经济发展形式的锦上添花。在全面部署低碳经济的同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对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企业或设备做革命性的改造。我们不否认这要有相对大的投入,但从长远看,一定会取得非常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重视节能减排,重视发展循环经济,注意寻找替代能源,特别注重非碳能源的开发利用。这样我们既对传统能源做到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能源,也为发展低碳经济拓宽了道路.三是,抛弃等靠要的思想。低碳经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没有笔直的大路可走,于是一些企业就抱着等靠要的思想,左顾右盼,徘徊不定。这只能丧失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的机遇,丧失市场话语权。要知道,有关低碳经济的科学技术、投资模式、管理经验,也包括
政策法规等,都是通过探索和创新而产生的,每个企业都应当成为积极的探索者、创新者。
四是,勇于担当企业社会责任。如果现在还把企业社会责任狭隘地理解为创造就业岗位,给社会提供所需的产品,而把发展低碳经济排除在企业社会责任之外,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低碳经济是企业必须担当的社会责任。今天,我们要把发展低碳经济做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把企业的兴衰与国家和人类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起来,这样,就会极大地激发全体员工的奋斗精神和创新热情,促进低碳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企业只有树立了这样一个社会责任意识,才会受到社会的关注、厚爱和回报。
五是,转变生活方式,促进低碳经济深入发展。低碳经济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全面理解低碳经济。不仅节能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发展低碳经济,而且低碳经济在消费方面也有很大的空间,所以,低碳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方式,也包括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低碳经济呼唤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市场推进,也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要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倡导员工转变生活方式,过低碳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消费习惯。企业要开展经常性的节约竞赛活动,从节省一滴水、一滴油、一度电、一张纸,到关灯、关空调的管理节能,再到改换节能电器的技术节能,树立低碳生活的新风尚,以实际行动做发展低碳经济的表率。
建立全面的碳管理体系是企业低碳框架的基础与核心;节能减排、新能源的使用和先进的低碳技术是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策略。
企业是推进社会文明、创造社会财富的经济组织,是国家经济转型战略的执行者,是节能减排的主力军、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实践者。对于我们中国企业来说,我们错过了工业革命、战后发展的时机,让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拉大,但是低碳战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公平的起点,有些甚至已经处于领先的优势。低碳战略势在必行,发展低碳经济任重道远。我们绝不能错过当前良机,要抓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机遇和挑战,抢先占位,打造独特的低碳竞争力!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行业特点的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子来。
参考文献
1、滕藤主编.《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 》经济管理出版社;
2、《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徐成刚、向云·《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3、《“低碳”竞争是压力更是动力》陈晓春·《光明日报》2010.年2月12日;
4、中科院2009年3月3日发布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5、《中国企业应抢先占位,打造独特的低碳竞争力》· 《 经理人》;
6、《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李慧凤· 《金融与经济》2010年第5期。
参考资料:
5.浅谈马鞍山低碳经济 篇五
关于马鞍山市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汪天诚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马鞍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位居全省前列,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人均值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达到长三角中等城市发展水平。2009年底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和2010年初市人大、政协两会,提出了着力构建“6653”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实施“1255”城市发展战略,并机遇了国家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2011年8月22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在合肥召开新闻发布会,最终决议是:和县(不包括沈巷镇)与含山县划归马鞍山市管辖。至此,城市发展空间扩大,将马鞍山市建设成为区域特大中心城市成为了新一代马鞍山人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马鞍山 发展历史 发展现状 建议
*汪天诚,男,1991年生,安徽马鞍山人,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软件+信息专业09—3班,电话:*** 电子邮件:wtcwwq1002@sina.com。
一.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马鞍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据省统计局初步核算,2010年,马鞍山市GDP首次突破950亿元大关,达960.6亿元亿元(新马鞍山)[4],比2009年增加近300亿元,稳居全省第四位(前三位为合肥,芜湖,安庆)。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0%,比2009年提升2.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增幅由2009年的第14位提升到全省第6位,提升8个位次。马鞍山市人均GDP为9023美元,位居全省第二,仅次于铜陵市,并超过长三角城市中等发达水平。
2010年,马鞍山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5:69.5:27.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8.46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63.55亿元,同比增长17.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19亿元,同比增长10.9%。
2010年,马鞍山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0.3亿元,比2009年增加194.2亿元,完成投资总量居全省第四位,比2009年提升1位;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6.2%,比2009年提升1.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增幅位次由2009年的第13位提升至第10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2010年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克服经济危机复苏过程中的各种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一年来,马鞍山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坚持科学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的奋斗目标,大力构建“6653”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实施“1255”城市发展战略,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社会呈现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抢抓扩大内需机遇 实施“项目推进年”过去的一年,马鞍山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56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14亿元。马鞍山发电厂“上大压小”扩建、格力电器等115个项目开工建设,马钢结构调整、方圆回转支承等项目加快实施,国星生物等52个项目竣工。工业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0亿元,增长19.2%。马钢实现销售收入688亿元,星马集团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山鹰公司等60户重点骨干企业产值增势强劲。全年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210亿元。长运物流港竣工投入运营,欧尚超市、沃尔玛新一城等大型商场开业。龙湾水文化主题度假公园开工建设,全市旅游业总收入增长26%。房地产新开工面积29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86万平方米。截至上年底,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10亿元,贷款余额553亿元,新增存贷款均超百亿元。完成进出口总值26
亿美元,增长59%。外贸内支线班轮正式开通,公用型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投入运营。
二.马鞍山市发展现状 马鞍山总体的发展还是不错的,只是在合肥、芜湖高速发展的衬托下显得有点慢。马鞍山发展的局限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区位条件。合肥是省会,集全省之力发展无可厚非。芜湖虽与马鞍山比肩多年,但是其区位条件不比马鞍山好,因为马鞍山是安徽链接长三角的桥头堡,毗邻南京,水路、陆路交通便捷。但是在政策天平的倾斜之下,芜湖的区位优势却战胜了马鞍山,(可谓之为“政策区位优势”)主要是其拥有广阔的腹地,可以为芜湖经济发展提供“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且芜湖位于皖江中段,可以很好带动皖中区域的经济发展。因此,对安徽来说发展芜湖是优先的,这才有合肥、芜湖双核发展的布局。马鞍山是被边缘化是既成事实。
2、马鞍山发展滞后主要是腹地狭窄,北有南京,南有芜湖,左翼是长江天堑,右翼是狭窄的市郊。城市的中心地位无从谈起。论优势马鞍山不及芜、宁,受到的挤压严重,特别是南京每年要消耗掉马鞍山十几亿元(保守估计)的购买力,对马鞍山的商业和服务业发展造成的危害是比较严重的,而南京对我们的帮助实在是少之又少,区域贸易失衡。
3、马鞍山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产业偏重(钢铁和重工装备制造),轻工制造、商业和服务业不成气候。这是历史形成的,也是我们的的历届LD发展理念上的问题。但这不是主要问题。
三.马鞍山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马鞍山之所以迎来这样的繁荣,真正的主要原因是皖江城市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困扰马鞍山多年的“用地难”问题,从政策上,在国家和省的层面得到了破解。但是,土地只是城市发展的要素之一;马鞍山除了土地,还有很多短板在制约发展。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人口问题。马鞍山要建设现代化大城市,要实现1255全域发展战略,全市人口必须达到250万—340万。250万是根据马鞍山四大城市组团设定的低限;而340万则是国内经济发展的规律,长三角、珠三角之所以县域经济发达、民营经济发达、城市化加速,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人口密度大——每平方公里2000人,按照马鞍山1685平方公里,马鞍山全市人口达到340万,就达到了长三角、珠三角的人口密度,这样,城市化、产业化就会加速,经济才有内生动力和活力。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仅仅短短半年时间——联华、圣茂商业项目就宣告败退;香港城、新一城、马钢联华惨淡经营;其他商场门可罗雀;更有步行街、富邦烂尾多年。马鞍山没有合肥长江路、芜湖中山路这样游人如织、商贾云集的繁华景象,这并非马鞍山市民没有消费力,而是马鞍山城市规模太小,人口太少!张市长期望马鞍山成为“区域性商业中心城市”,遇到的最大问题也是人口!有网友友说,竞争让老百姓享受实惠;其实现有的情况已经变成了恶性竞争,很多商家弃马鞍山而去,或者拒绝进入马鞍山,长此以往,伤害的是马鞍山的商业环境,影响的是马鞍山的健康发展。
此外,从招商角度说,马鞍山的人口也是严重的短板。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产业的不断转移、政策的日益趋同,未来招商引资的竞争将从过去的土地、税收、政策演变为对人口数量、质量的竞争。芜湖、合肥成为马鞍山强劲的竞争对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两市有巨大的人口腹地和大量的高校!合肥300万的中心城区,周围是肥东、肥西、长丰、庐江、霍山、舒城、定远等县,劳动力异常充裕;加上合肥有50所高校(全省高校一半在合肥);因此合肥城市可以迅速膨胀,格力、海尔、大陆轮胎、赛维等一系列大项目选择落户合肥,合肥也喊出了到2020年人口千万的目标,这个目标一旦实现,合肥将由国内的二线城市迈入一线城市,实力比肩宁、汉、郑等大城市!芜湖下辖三县,江北有无为、和县,同时他还是皖南中心,宣城、铜陵、池州等地人口很多选择到芜湖发展;此外,芜湖高等教育资源在省内仅次于合肥,大学毕业生队伍庞大;芜湖劳动密集型企业更多——美的、台达等万人企业都在芜湖落户!每年给芜湖带来的产值数以百亿计!合肥、芜湖人口的优势给他们招商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使得他们短短几年时间,在城市规模、经济体量、发展态势上全面甩远马鞍山!即便经济落后的六安、滁州、阜阳、安庆、巢湖、宿州等市,近年来招商也异常凶猛,很多长三角、珠三角企业前往设厂,显然就是企业围着农民工在转!这也就是为什么合、芜、蚌能成为安徽省天然的中心,钦定的“双核”,而马鞍山为什么被边缘化的原因!在今天国际经济竞争当中,巨大的体量、规模就是话语权,中国的话语权与日俱增,马鞍山日渐式微,就是这个原因!因此,在十二五乃至十三五这两个战略机遇期,马鞍山发展的重大瓶颈就是人口,城市化、工业化双轮驱动,对于马鞍山来说,就是要使城市规模迅速做大,人口迅速增加!但是,要从现有的130万增长到250万~340万,按照正常的人口增长是不可能的,目前马鞍山每年新增2万户籍(常住)人口,10年时间就是20万,也就是说到2020年,马鞍山常住人口就只有150万。150万人口,无法支撑宏伟的“1255”城市发展战略,无法支撑“区域性商业中心城市”,无法吸引客商投资,而可能的后果就是,大量的商住烂尾楼,四大新区变成四大鬼城,原本看中马鞍山区位交通条件的企业,因为招工难而放弃马鞍山!所以,我想,我们必须迅速破除过去马鞍山人均GDP高的良好自我感觉,把目标放在成为人口大市、经济总量的大市上,重新使马鞍山在宁、合、芜三市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挤压中,杀出一条血路!
马鞍山人口要迅速增长,而且要高效增长,要吸引年轻、有技术有学历的人来马鞍山,而不是让马鞍山成为周边地区居民养老和改善福利的目的地;同时,要让来马鞍山的有志青年有房子住,能落脚;有好的工作岗位,有施展才能的舞台!要让马鞍山优秀的人才回流,而不是让马鞍山长期失血,改过去的“孔雀东南飞”为“凤还巢”,这都有很多工作要做,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秀山新区应明确定位,目前秀山功能过多、定位不准,有高教、软件、居住、工业等诸多发展领域,招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着力点,进展缓慢。秀山应明确定位,向高等教育一方面发展,加快引进高校。丁海中任上,马鞍山成功引进了文天学院,近期,金陵科技专修学院也落户博望。很多网友对此很是鄙薄,认为这些学校不上档次,知名度不够!其实,高等教育早以由过去的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现在的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劳动者,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力,未来社会庞大中产阶级的主体!因此,我们不要过分拘泥于学校的品牌,而是要抓紧做大数量!秀山自然风光优美,交通便利,人文环境良好,而且现已有安工大、文天学院、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马鞍山技师学院、中加双语学校等学校。政府如有魄力,应该用财政出资征地,无偿提供给高校,学习广西北海、广东珠海、河北廊坊的模式,加快引进国内高校的分校;力争在五年内吸引5—8所高校。此外,加快挖掘本地教育资源,力推马鞍山师专、安冶等学校升格,在秀山建设新校区,使马鞍山大学在校生人数从2010年的4万多增长到2015年的10万,2020年达到20万。再利用高校吸引企业投资马鞍山,使大学生毕业后留在马鞍山。这样,短期内,可以增加马鞍山的城市常住人口、提升马鞍山城市品位,长期来说,按照30%的沉淀率,马鞍山每年可以新增3—6万高质量人口。
二、改过去的土地招商、税收招商为保障性住房招商。大型企业投资,最关心的就是员工队伍的稳定问题,能不能吸引到大量的人才!马鞍山市的大型企业,如马钢、十七冶当年都曾建设了诸如马钢花园、雨东新村等大批住宅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现在星马这样迅速做大的企业,也在建设星马花园,留住年轻职工;科达则在厂区里建设了一大批职工宿舍。这些企业,员工的忠诚度就高,他们也许来自五湖四海,但最终都有企业认同感,城市认同感!以企业为家,以马鞍山为家!这就说明,安居乐业,一定要解决好居住问题,才能解决乐业问题。因此,政府应加快在四大新区和马开建设保障性住房,特别是廉租房。比如,东风小康投资10亿,在马鞍山建设微车基地,马鞍山在审批土地的同时,就可以向东风小康提供1000套
60平米的小户型廉租房,这样就可以解决东风小康3000—5000职工的居住问题,就可以留住人才!马鞍山2011年在建和将建的保障性住房达到7万套,把这些保障性住房的一部分用来解决城市无房户或住房困难家庭的问题,其他部分全部头到几大产业区去,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吸引大学生、外来人才落户;有效的吸引企业投资!对于一些小型企业,也应给予相应的政策,他一旦招聘外地大学生或人才,就可以向政策申请保障性住房指标!保障性住房向大学毕业生、外来人口倾斜,可以使马鞍山房地产市场长远健康发展,可以稳定商品房的供应,对马鞍山的长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三、在人社领域创新工作思路,对外来人口、新落户马鞍山的人口给予优惠的政策,使他们能留在马鞍山!要学习宁波模式,推行综合社保制度,政府、企业、工人三方合力,使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均能办理社保。此外,政府要让教育局和卫生局、医疗集团拿出方案,改变目标全市教育、医疗资源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压缩老城区的基础教育单位(、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在四大新区规划建设新的小学、初中,在政策上对外来务工子弟一视同仁,方便他们就学;把新区高标准新建或迁建综合性或专业性医院——比如医疗集团中医院南院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四、在努力增加城市人口的同时,加快调整城市布局。逐步拆迁宁芜铁路以西的居民住宅,将居民向新城区迁移,加强中心城区的聚集效应,同时将环境较差地区的土地,出让给工业企业;中心城区形成宁芜铁路以西为重化工业区,宁安铁路以东为大学城;两条铁路之间为商业、居住区;同时逐步引导新落户马鞍山企业进驻南部承接产业转移区。结合土地征迁、新农村建设,将慈开、马开、江心、濮塘四大功能区的居民向四大新区集中:一方面改善居民的居住、就业、就学、就医条件,一方面迅速做大新区,加快城市化;当然,还可以加快土地流转、出让,为承接大工业项目、大型旅游项目创造良好环境!
通过上述几个手段,可以使马鞍山常住人口按照每年5—10万的速度递增,使马鞍山进入迅速膨胀期;同时可以解决马鞍山招商难的问题!我们可以借这一优势,向有意进行产业转移的大型企业——如昆山、东莞的电子企业及其配套企业伸出橄榄枝,欢迎他们来马落户!09年我曾拜访过吴江的台达工厂,整个厂区职工人数高达2万多,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工资是企业最大的成本;企业自己投资,兴建了一大片职工宿舍;整个工厂招聘的员工很多来自安徽、山东、江西、四川,他们的物流是依赖上海虹桥机场。如果这样的工厂搬迁到我们的丹博新区,我们完全可以用南京禄口机场、大量政府兴建的保障房(职工宿舍)吸引其来投资,再与劳动力输出大市联系,与企业共同招募员工,这样的企业落户马鞍山就有较大的把握!这样的标志性企业一旦落户,富士康、明基、台积电等电子企业就会跟随而来,整个产业链也将形成!相比苏州、东莞,马鞍山的新区可能才是外来务工人员可以真正安心工作、落户的选择!
参考文献
6.浅谈马鞍山低碳经济 篇六
(1)有利于落实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2)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4)有利于在全社会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2.列举两项低碳生活的生产、生活方式:(1)多运动,少看电视和上网;
(2)尽量吃绿色食品,不喝酒和碳酸类饮料;(3)随手关灯,关水龙头;
(4)出行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
(5)不乱扔垃圾,垃圾分类处理;
(6)循环用水,洗菜水可以浇花,冲厕所;(7)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
(8)多用节能电器。3.为发展低碳经济设计宣传标语:(1)发展低碳经济,利在当今,功在后世;
(2)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发展低碳经济,人人有责;
(4)节能减排,共建绿色家园。4.青少年能为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环保做些什么?(1)树立节约意识,节约用水、用电,随手关灯、关水龙头;(2)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3)积极宣传资源环境知识或有关法律法规;
(4)尽可能循环利用废物;(5)积极参加各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并身体力行。创新创新创新创新::::
5.创新的重要意义。(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
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关系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3)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4)如果没有创新,经济和科技就难以发展,国家就会永远受制于人;(5)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
6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1)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
(3)加快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2)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进发,使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5)培养全社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建党90周年: 8.隆重庆祝建党90周年的意义:(1)
有利于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的先进性;(2)有利于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取得新的辉煌和进步;(3)有利于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4)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5)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思想;(6)有利于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食品安全: 9列举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1)地沟油;(2)三聚氰胺奶粉;(3)化学火锅;(4)瘦肉精;(5)漂白蘑菇;(6)染色馒头;(7)毒豇豆。10.为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1)关注食品安全,维护自身权益;
(2)食品安全,关系你我他;(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4)维护食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11.为维护食品安全,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1)国家:建立健全法制,加大执法力度;(2)企业和经营者:要诚实守信,依法经营;(3)消费者:应增强辨别意识,敢于揭露食品安全领域的 违法行为;(4)媒体: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积极揭露各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和谐校园::::
12.建设和谐校园的意义;(1)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2)有利于广大学生健康成长;(3)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3.每年9月20日是公民道德宣传日。((((1))))为公民道德宣传日设计宣传标语为公民道德宣传日设计宣传标语为公民道德宣传日设计宣传标语为公民道德宣传日设计宣传标语。。①激励善行义举,汇聚道德力量;
②履行公民责任,铸就社会诚信; ③加强道德宣传,提升公民素质;((((2))))开展公民道德宣传这一活动的意义开展公民道德宣传这一活动的意义开展公民道德宣传这一活动的意义开展公民道德宣传这一活动的意义???? ①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②有利于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③有利于增强爱国情感;④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核心
价值体系建设。
民生民生民生民生::::
14.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重视民生的意义)(1)是践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需要;
(2)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3)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4)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5)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6)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15.为解决民生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坚持党的领导;(3)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7.浅谈低碳经济环境下中国之发展 篇七
1. 概念提出的背景
随着风能、太阳能、核能等的使用, 人类逐步由原始文明走向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 人类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危害程度也越来越深;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能源使用以及有害物质的排放, 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及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 “碳足迹”“低碳经济”“地毯技术”等新型名词、经济方式也应运而生。这些名词概念的提出, 意味着世界经济将由传统型转向依靠新技术、新能源而增长。通过依靠低碳经济方式以及经济生活方式,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也正好符合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求。
2. 概念
何谓低碳经济?首先需要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概念界定。如果低碳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来说的, 那么它是一种经济形态, 主要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碳生产率即每单位碳排放所创造的GDP或附加值比较高;二是社会人文发展水平、生活质量比较高。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
发展低碳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之前我国经济主要通过粗放型及较低的集约型方式来实现增长, 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效率低, 而且环境污染严重。低碳经济的提出, 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很值得我们进行反思, 认识到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的巨大不足。我们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 不能把GDP作为发展的全部, 不能以廉价资源或出口退税换取GDP。经济增长了, 生存的环境恶化了, 这就与发展的本意背离了, 就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相悖了。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 减轻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 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 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
1.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 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 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 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 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 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 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 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转变。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 第二产业, 即工业的比重很大,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比重则亟需提高, 这一经济结构决定了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是高能耗、高投入的。而经济的增长方式主要由出口拉动, 并非由内需拉动。再者, 我国的劳动力数量多, 成本低, 经济的增长, 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低劳动成本来赚取利润, 生产效率、技术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而低碳经济则是一种低能耗, 低投入, 高效率的增长方式, 这不仅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 更符合我国政府对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张。我国应该抓住这次机遇, 逐步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
2.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走向世界、开展国际贸易往来, 获得认可的内在要求。
虽然我国的经济规模总额在世界排名前列,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 诚然, 我们具有后发优势, 但是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却是我国开展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 发达国家提出低碳经济是由于欧美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 对煤碳、石油的依赖性相对较弱, 在对新兴能源如风能、核能、太阳能等方面上已经有雄厚的技术积累。而发展中国家普遍都在工业化进程之中, 对煤炭、石油等高碳产品的依赖性特别高, 如果和发达国家一起大幅减排二氧化碳, 将可能中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 只有高价从欧美发达国家购买低碳的相关技术。虽然, 在新技术、新能源我国相对于发达国家处于劣势, 不占据发展的主动权。但是, 为了长远经济的发展, 也为了我国经济的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是大势所趋。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之路径探究
1. 加大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开发
发展低碳经济, 最重要、最困难的就是新技术的开发, 这是解决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难点问题至关重要的因素。当前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虽然在某些技术方面已经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 但是技术水平普遍偏低的情况尚未改变。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系列高技术的支持, 比如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 排污、污染物质的处理技术等, 我国低碳经济技术开发这条道路还很漫长。
2. 加大低碳经济的法制建设
低碳经济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 我国应加大法制建设, 通过政策制度的创新和制定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同时这也是促进低碳经济技术开发的重要因素。例如:要制定《低碳经济法》、《可再生能源法》与《节约能源法》 (已修订) 配套规范性文件, 同时加大《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各项已有法律的执法力度。很有必要再制定《低碳技术法》及《低碳技术保护法》, 来保证低碳技术开发的知识产权。
3. 加大低碳理念的宣传力度, 开展低碳经济试点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 并未被大多数人所了解, 政府应加大低碳理念的宣传, 并鼓励居民在日常的生活中实施一些符合低碳经济建设的行为。在城市建设方面, 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 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在建筑物的建设中, 推广利用太阳能, 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 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 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
4. 政府应加大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力度
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其发展过程中, 政府可以对低碳企业给予相应的补贴, 因为低碳经济在我国发展本来就不算很成熟, 所有技术的研发、运用, 在起步阶段都会是一项很大的费用支出, 政府只有给以一定补贴才能保证低碳企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使它们快速成长;与此同时, 还应积极奖励一些发展良好、业绩优秀的企业, 对在相应领域取得一定成绩, 具有积极创新, 用于开拓的企业给予经济上的支持。
四、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 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 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意义影响深远。
低碳经济的发展, 有助于我国企业减少对煤炭、石油等高污染能源的依赖, 促进开发新能源, 加大对新型环保、低排放能源的利用。例如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等。
发展低碳经济, 有助于促进新技术的开发和发展。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 (IGCC) 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 (CCS) 等等。我国企业的生产效率不高, 资源利用率不足, 投入产出比自然不高, 这在日益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促进技术的开发, 提高我国企业的知名度, 产品在世界的认知度, 对提升“中国制造”的形象具有巨大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 有助于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也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最大挑战。近年来, 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加大投入,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我国可以实现这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五、总结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正处于实现工业化和推进现代化的历史时期。客观地讲, 随着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中国能源需求会持续增加。因此, 我国需从近期着手, 结合中长期发展战略, 对现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调整, 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新形势下可持续战略的重要内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 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更需要社会各行各业的积极配合。超前认识, 超前部署, 超前投资, 以超常规的措施大规模发展和推广先进能源等低碳技术, 为未来国家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维护我国长远的战略利益。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
[2]潘家华:《低碳发展论》
[3]史新峰:《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
8.浅谈马鞍山低碳经济 篇八
近几年,广东省揭阳马鞍山农场职工黄创凡经营两口近100亩的鱼塘,还承包60亩土地种植菠萝和松柏,每年纯收益达20多万元。
黄创凡把稳了市场的航向,打破了旧框框,趋利避弊,另辟蹊径,一改过去自供自给的传统农业生产的局面,把优势资源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走适销对路的特色农业路子,巧弹养鱼致富曲。
他在鱼塘里养殖四大家鱼。为了降低饲料成本,他决定寻求合作伙伴。他走出场门,千方百计联系养鸭户,请他们到自家池面养鸭,并许诺了种种好处。养鸭专业户自然应允,到人家鱼塘里免费养鸭,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这样一来,黄创凡减少了鱼食饲料成本,养鸭户也解决了养鸭无池面的难题。可谓互惠互利,一举双赢。
亮点二:猪鱼并养,增利不含糊
去年,农场生产股长郑锦意凭着精明的头脑,主动调整产业结构与变革经营模式,充分利用水草丰富和土地资源的优势,积极发展淡水养殖四大家鱼。
养鱼需投资较大的资本,必须源源不断地提供饲料。饲料从哪里来?
纯粹依靠从市面上购买饲料,不但养鱼的成本会很高,喂鱼还费时费力,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既降低养鱼的成本,又减少养鱼工作量呢?
为此,在市场中摸爬滚打惯了的郑锦意再次开动了脑筋,通过精打细算,多次论证,他决定:养猪!以猪粪替代普通鱼饲料。
稍后,他成了全场闻名的养猪、养鱼专业户。他目前养殖母猪35头,经营鱼塘40多亩。家庭年收益增加10多万元。
亮点三:因地制宜养牛。“钱”途真不错
农场老职工黄子真凭着出色的经营头脑,在市场风浪中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及时调整农业结构,走上了畜牧业养殖之路,做活了“牛”字这篇文章,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几年来,受市场和劳动力因素的影响,马鞍山农场乃至周边的乡镇的养牛户锐减,人们几乎对养牛业失去信心,觉得养牛只有耕地才用得上它,平时还得专人放牧,费时又费力,不划算。然而,黄子真却认为养牛“风险小、成本低、易管理、效益好”,是一个有前途的养殖项目。他充分利用当地山坡地多、牧草旺盛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起养牛业。
为加强对黄牛的管理工作,降低生产成本,黄子真在认真自学养牛技术和防疫知识的同时,还到其它岗位取经学习。通过多年实践,他总结出一套“自繁自养、滚动发展”的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他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养殖黄牛,共3头,其中2头是母牛。通过不断繁殖,已逐渐壮大养殖规模,成为附近有名的养牛专业户。目前,黄子真养殖黄牛30多头。按目前市场行情,每头牛(一周岁)出栏,最高可创收4000多元。关键是,他养牛的成本极低,一定程度上等同于从山坡上的草丛里“捡”钱。
在他们的带动下,农场职工及附近农户纷纷效仿,发展种养业。如今,马鞍山农场种养业蔚为壮观,呈现了一派“山顶造林、山坡种果、果下养鸡、水里养鱼、水面养鸭”的立体模式种养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场水果种植面积764公顷,生猪饲养20174头,牛660头,家禽30.5万只,鱼50多万尾。其它养殖业也有较大发展。
如今,靠养殖业致富已成为当地农户的共识。发展种养业成为当地的热点,自营经济增长不断涌现新亮点。
【浅谈马鞍山低碳经济】推荐阅读:
马鞍山保护湿地策划11-20
马鞍山博望镇政府06-27
游马鞍山的作文400字08-09
春天的马鞍池公园作文07-15
马鞍山市调研报告08-19
安徽省马鞍山市公开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公共科目笔试题09-14
鞍山千山北部景区导游词07-10
2021年鞍山中考作文温暖600字08-28
鞍山市中考满分作文-等待春天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