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育人环境 构建和谐校园(精选10篇)
1.优化育人环境 构建和谐校园 篇一
优化育人环境,共建平安和谐校园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中馆驿镇教育教学在全体领导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正稳健的向前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后勤保障在不断的加强,育人环境在不断的改善。为了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共建平安和谐校园,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特对我镇10-11后勤安全稳定工作进行回顾:
成绩方面
一、后勤四创成绩显注
1、各校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在逐步完善。
我镇寄宿制学校狠抓后勤管理与服务,后勤设备和学生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后勤服务和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镇中、水中、浮中、迎小食堂宽敞明亮,镇中还将学生食堂粉刷一新。食堂已逐步实现了安全、卫生的后勤育人环境。各校食堂均配备了开水、热水的供水设施,食品冷藏设备,消防安全设备,专用的消毒用具及洗刷池,能做到餐具、容器的及时洗涤和消毒。做到了生食间与操作间分设。各校垃圾处理及时,食堂内的废弃物有专用容器且存放合理,镇中还购置了专用的垃圾桶,做到了垃圾的不外露、不落地。
宿舍管理方面,各校做到了男女生寝室分区设置,寝室干净卫生、宽敞明亮,门窗完好,有兼职或专职的宿舍管理员。镇中还实行了封闭管理,寝室文化氛围浓,各宿舍楼都配有消防、应急安全器材,基本做到了能防止突发意外事件;浮桥河中学学生寝室做到了整洁、美化、清洁有家的感受。迎河集小学还专门定制了寝室门牌、内外整理规范,为规范管理创造了条件。镇小寝室内务整理规范,被子、箱子、毛巾做到了摆放一条线。校园环境是人们进校的第一感观,校园的环境、文化能彰显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综合素质。各校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有一个大的提升,校园内没有垃圾,没有卫生死角,校园文化也各具特色。如镇中、文小有温馨警示牌,各校都有卫生责任区,有绿化的发展规划,绿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
2、学校后勤基础管理得到了全面提高。
全镇寄宿制学校食堂管理制度齐全,责任落实到位。学校校长亲自抓安全,逐级签订了安全责任状,学校成立了师生共同参与的安全监督机构。食堂餐具定期消毒,工作人员持证着装上岗,食堂卫生责任区落实到人,食品进出台账清楚。各校都制订了物品中毒处理预案和措施,可操作性强。镇中、镇小、水中、迎小食堂餐饮文化氛围浓,让学生在不自觉中鞭策自我,接受教育。
寝室基础管理也有一个大的飞跃,寝室管理制度齐全,宿舍管理员责任明确,学校、寝教室都有相应的学生花名册,班主任、寝室管理员电话以及报警电话,为学生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二、稳妥实施营养干预措施,改善学生营养膳食结构
通过全体领导老师的广泛宣传,大多数学校推行了学生奶的征订,有效地改善了学生基本膳食,平衡了学生的饮食结构。寄宿制学校能结合实际都制订了一周菜谱,基本做到了学生主食吃饱,付食增加蛋白质和微量营养,保证学生发育的基本营养需求。
三、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本,中心校以“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为中心,充分发挥全员参与的优势,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狠抓管理,明确责任,完善制度,规范办学,学校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校园安全管理方面
1、机制健全,责任明确。
各学校都成立了以“一把手”负总责的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分工明确,安全管理网络责任落实。学校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各校制订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并根据中心学校期初的要求召开了不同层面的安全专题会议。
2、搞好安全教育,落实内保工作。
三所中学还举行了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学校在期初还开展了生动有趣的安全演练,提高了学生自护自救的能力。学校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配置了保安门卫,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严格出入登记手续,配合学校巡逻队搞好校内外安全。
校园安全防范方面
1、搞好学校周边环境,消除安全隐患。
中心学校配合镇综治办、派出所和学校所在的村领导对学校周边的环境进行治理,效果显著。“三室一厅一吧”和摊点远离了学校,给学校育人创设了一个好的环境。在学校内部安保器材设备配备齐全,专人保管按时维护。
2、搞好疾病知识的宣传和预防。
各学校都认真做好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办好宣传栏和固定的宣传标语(水月寺最规范),建立了学生的健康档案。中心学校联系市爱卫会对住宿生学校进行全面消毒。
校舍和交通安全
1、各学校对校舍和设备设施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出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严防校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各学校利用班会课、国旗下的讲话等一切阵地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并组建护路队,在放假时对学生进行护送。
3、三所中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邀请了高管交警大队、铁路公安派出所和中馆驿派出所进行了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和法制讲座。水月寺中学还组织了学生进行了“珍爱生命,安全在我心中”的演讲比赛和全体学生的宣誓。
4、规范学校用车。校车严格按照教育局和交通管理部门的规定,做到手续齐全,规范管理,安全第一。
心理健康教育
1、各学校按上级要求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制订了咨询室管理制度,明确了咨询师职责。
2、学校统一安排有经验的教师、班主任担任咨询师,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辅导。
幼儿园资质规范整顿
1、幼儿园证件齐全,办园资质合格。
2、中心学校要求安全设施必须到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3、中心学校定期对幼儿园督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
学校风险转移工作
各中小学根据上级精神,认真宣传和做好了学生的平安保险工作,有效地转移了风险。建立教育行业风险管理服务体系后,安全教育多了一条渠道。我镇的学生投保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四、积极做好信访工作,妥善协调民师问题
民师是中国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中心学校根据上级精神积极做好民师的说服和解释工作,定期将情况上报教育局。
存在的不足
1、学生的生活服务设施需要进一步配套
住宿生的开水、热水,洗澡问题还没有得到改善。所有学校都没有餐桌,这也为卫生清洁设置了障碍。
2、后勤档案要进一步整理和完善。
3、校园环境要从硬件上着手。
大部分学校由于资金原因,校园绿化率和覆盖率均存在问题,学校在绿化美化的档次上、品位上没有与时俱进,部分学校校园没有人文内涵,文化氛围不浓,绿化也生态环保意识缺失。镇中要在下争创市级示范绿色生态校园。
4、安全上存在着侥幸心理,措施不力、责任不到位,有安全死角。本努力的方向
1、加强组织领导。牢固树立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思想,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增强服务意识,要明确具体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各校校长要作为学校后勤管理和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2、要把后勤管理制度化、经常化,要让师生形成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意识。
3、每校都要有固定的安全宣传栏,要定期进行安全知识讲座。
4、要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最大限度的消除安全隐患。
5、做好开学前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要搞好安全宣传周活动,上好安全第一课;通过一封信的形式让家长搞好假期的安全教育。
6、进一步加大安全风险转移的宣传力度,搞好学平险的投保工作,力争达到全保。做好学生奶的宣传推广工作,改善学生营养。
7、加强食堂管理,认真组织领导老师学生代表搞好成本核算,坚持多退少不补的原则,做到账务清楚,支出合理。
8、各校、幼儿园必须严格用车报批手续,严防用车安全事故的发生。各位领导老师望我们共同努力为打造平安、和谐、优美、文明的校园,为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2011年8月28日
2.优化育人环境 构建和谐校园 篇二
1. 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 强化学校安全管理体制
(1) 健全制度, 强化责任。我校以“强化学校管理, 培养良好习惯, 铸造健全人格”为管理理念, 以“提高教育质量, 提升办学品位”为管理目标, 实施精细化管理, 修改和完善了一系列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如《安全目标责任制》《一日校长值勤制度》《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门卫、保安值班制度》等, 其核心意义在于强化安全意识, 明确责任, 积极有效地做好安全工作。并要求本校教职工主动把安全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学校与分管领导、各部门责任人和班主任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 强化责任, 形成齐抓共管安全第一的工作局面。
(2) 加强组织, 统一认识。我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实行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 分管领导直接抓, 全体教师共同抓, 少先大队协助抓, 使校园安全工作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为了树立“人人都是安全工作者”的思想, 我校狠抓教职工的思想教育, 让大家明确时刻强调安全是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维护校园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做到居安思危, 警钟长鸣!
2. 以安全教育为重点, 培养学生良好安全意识
(1) 以活动为载体, 开展安全教育。我校定期与兰州市消防支队联合举行消防疏散演练, 演习前干警们对师生进行了技术指导, 全校学生在校领导和老师的引导下, 用毛巾捂住口、鼻, 弯着腰、低着头有秩序地逃离“火灾”现场, 并迅速跑到空旷的操场集中。通过这次演练, 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 对于应急疏散及火场自救有了感性认识,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校聘请了东岗交警大队警官和派出所管段民警为法制副校长, 通过组织安全知识讲座、观看影片等, 切实增强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为纪念“5·12”汶川地震, 我校举行了“为了明天青少年平安自护教育行动”主题大队活动, 学校邀请兰州市地震博物馆的老师讲解抗震救灾知识, 开展防震自救逃生演练, 使师生们接受了一次生动、有意义的安全教育。
(2) 制定行为准则, 加强安全养成教育。一方面, 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使他们懂得什么事能做, 什么事不能做。另一方面,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 制定了低、中、高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 出台了相应的评价细则。引导学生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讲文明、讲安全, 学会关心他人、关爱自己, 使日常行为规范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田。
(3) 利用校本课程, 开展安全教育。兰州市城关区教育局非常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 组织专家和一线教师开发了校本课程资源包《生命生活社会》, 内容非常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如:《预防踩踏事件》《应对可疑陌生人》等。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 教会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和技巧, 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市、区教育局领导来我校检查指导安全工作时, 对张永红老师执教的《预防踩踏事件》一课赞不绝口。课堂上, 老师生动地讲解、认真地示范, 学生积极地演练, 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领导们高度肯定了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
3. 以构建家校联动为网络, 形成安全教育合力
我们在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中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校内外的行为习惯教育。同时学校向每个家庭发出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信中内容从家庭教育、家长自身修养、学生校外安全的防护措施等方面, 做出了具体的指导和要求, 增强了学生家长重视子女身心安全的自觉性和防范意识。学校还与社区紧密联系, 就校门口环境、交通等问题及时提出建议, 得到了社区的大力支持, 积极派综治员加强了对校外环境的治理。
4. 加强常规安全检查, 排除安全隐患
我校定期对校园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 如教学楼设施、操场设施、体育器械、消防设施等, 确保设施安全、器材到位。摸清学校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潜在的问题, 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教室内醒目位置张贴有紧急疏散示意图, 楼道内保证应急疏散通道的畅通, 满足师生应急疏散的要求, 有效地防止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
3.优化育人环境 构建和谐校园 篇三
【关键词】生态人文校园 和谐 育人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35-02
作为学校发展的关键动力,构建人文校园不仅可以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使校园管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受社会发展形势的影响,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强化和谐育人环境的建设力度,鼓励创造性活动的开展,形成一个生态的人文校园成为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一项任务。
一、秉承办学思想理念,奠定人文校园建设的根本
人是校园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管理最终目的是促进师生的个性化、全面化发展,使师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但在校园实际管理工作中,需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入手,即注重对人的关心及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只有综合两方面的办学思想观念,才能使高校教学工作能够有序、高校的开展,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促进高校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创建特色化校园文化,优化生态育人环境
在优化生态育人环境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基本的规划设计工作,加强高校的内涵建设,强化和谐校园建设的研发力度,按部就班的落实各项管理工作,为师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当前各大高校已经普遍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打造出自身的特色,凸显自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性。在教育办学基础上,要全方位整合校园教育、实用等特征,提高师生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完善学生的性格。具体工作过程中,应制定较高的建设标准和规划目标,将生态育人校园环境的建设渗透到整个教学内容中,同时还要提高校园人文环境的协调、统一性,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彻到实处,增强师生的责任心,设置多项创新文化校园主题,做到精益求精。
三、将教育者摆在重要位置,确立建设和谐育人环境的根本
校园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和谐育人环境的构建同教育者有很大的关系,而教师在营造生态人文校园的过程中既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同时也是最终利益享受者之一。因此,在建设和谐育人环境时,应确立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质量,有效的提高师生的教学质量,使师生能够享受校园生活的乐趣。
四、切实把握教学育人目标,明确人文校园的构建方向
在办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坚持办学思想观念,打造学校特色化的育人环境,还需要将生态人文校园的营造工作与学校实际状况结合起来,在全面掌握学校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育人目标、办学目标两个入手,并围绕办学目标开展一系列的工作,引导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校园文化创新改革的关键因素就是办学策略的应用,但也要侧重对校园发展现状和历史过程的研究分析,从而确保人文校园的构建工作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发展。应将提高师生责任感、促进师生个性化发展,做好基础教育工作,增强教育者构建校园文化积极性作为根本育人目标,在实现高质量学习和生活的前提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而在办学目标方面,要强调校园管理工作的秩序性,做好教学设施、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和环境等方面的基础工作,保障教学质量,力争构建优质的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与社会时代发展相同步,打造集生态人文、特色、规范标准及科学为一体的校园环境,推动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五、结语
新时期下的高校人文校园建设是一项繁琐而艰巨的任务,这项任务需要进行长期的努力,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对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增大校园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和个性化,推进构建和谐、生态育人环境的建设进程。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秉承办学思想理念,为人校园建设奠定基础,创建特色化校园文化,优化生态育人环境,切实把握教学育人目标,明确人文校园的构建方向,将师生摆在重要位置,确立建设和谐育人环境的根本等措施,让学校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乐园,打造绿色生态文化,促使校园向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明善.构建和谐育人环境,创办民族特色学校[J]. 新课程学习(下) 2013年12期
[2]胡廷欣.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育人环境[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09年10期
[3]陈大军,刘公平,金胜群.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打造和谐育人环境[J]. 学习月刊 2006年02期
4.优化育人环境 构建和谐校园 篇四
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它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和长远发展。从这个角度上讲,加强小学生安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妨害校园安全的隐患到底有哪些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呢?
一、校园安全常见的安全事故
1、不当活动事故。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追逐、戏耍、打闹时不掌握分寸和方式方法,使用石子、小刀、玩具等器械造成的伤害。
2、挤压、践踏事故。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门口等黑暗和狭窄的地方互相争先而造成的挤压、践踏等事故。
3、交通事故。上学、放学学生不遵守交通秩序,在上学、放学时的一些不良行为。
(4)、体育活动事故。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上不遵守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随意,体育器械使用不得要领而造成的伤害。
二、学校安全问题的相关对策
我校始终以“构建平安校园”为目的,“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主题,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坚持强化责任,硬化手段,优化措施,细化管理的方式,通过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坚持采用“四抓”“三防”“四无”的措施,(“四抓”是抓安全责任落实,抓安全教育落实,抓安全隐患的排查处理,抓安全工作督查。“三防”春防病,夏防水。秋冬防火;“四无”时间无空挡,地域无死角,管理无疏忽,恶劣天气无事故。)营造全校教职员工关心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的局面,从而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 管理科学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校长直接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职能部门,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安全管理做到“六化”,即安全工作运行网络化、工作开展制度化、工作过程常态化、工作层面全面化、工作参与全员化,工作手段多样化,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安全工作。
(二)、制度保证 措施到位
1、建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由校长负责,将安全保卫工作列入各有关处室的目标考核内容,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签订责任书。学校和班主任、各部门工作人员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学校还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家长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3、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
学校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严禁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活动,严禁学生从事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危险性工作,严禁教师个人利用假期(日)私自带学生外出,在校外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坚持就近、徒步原则。对涉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4、建立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学校建立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制定了重特大事故处置预案。
(三)、齐抓共管 群防群治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我们积极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学校组织开展一系列道德、法制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工作坚持“安全警钟时时敲,安全工作人人管”的原则,努力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不断加强学校综合治理和校园治安工作,学校同派出所建立联系,保证学校周边治安效果好。调动全体教师的安全工作意识,不断强化教师的安全责任,上课、课余、大型集会都能积极管理好学生。学校领导坚持带班制度,带班领导每天第一个来到学校为学生打开大门,最后一个离开校园。还邀请下仓交警大队干警为我校师生开展交通安全主题教育,交警们通过录像、宣传牌为师生讲解了遵守安全的重要性。及时消除学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教学楼重点部位都有教师和学生值日,做好学生的安全防护工作。
我们坚持安全隐患定期不定期检查和巡查制度,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教室、教育设施,带班领导每天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比如窗户的防盗网,教室的电线电路,实验室的危险药品,体育教学用具等。对于硬件设施不符合要求的我们想办法整改。
在今年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治理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做好学校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治理工作。针对我校校园紧邻津围公路这一现状,学校积极与上仓镇派出所、下仓交警支队、上仓镇综合执法等部门联系,主动反映情况,使整治工作的各项措施切实落到实处。我校和蓟县交警大队下仓支队携手共同开展治理学校门口交通秩序活动,学校在校门口划出了禁止停车的“禁区”,通过警校携手使我校校园门口安全形势有了很大改观。学校还将有关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内容印成《告家长书》,发放给学生家长,本学期学校为学生及家长发放《家长一封信》1620份。总之,我校已经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构成三位一体安全教育网络。我校安全事故责任率始终保持为0。
(五)、加强教育,促进自护
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我们在安全教育方面,坚持做到四个落实——教材落实,计划落实,课时落实,人员落实,以安全教育周和安全教育月为重点,经常开展安全教育。
1、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周和安全教育月工作。学校确定每学期开学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开学第一个月为安全教育月,本学期在安全教育周期间,学校组织学习安全教育工作文件,发放教育教育资料1200余份,学校与学生家长人人签订安全责任状,对校内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工作薄弱环节、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大检查,有针对地扎实地开展教育和防范工作。安全月、安全周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保证不走过场。
2、对校内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工作薄弱环节、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大检查,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为此,学校实行了楼道教师值班制度。继续加强对学生上学、放学的管理,进一步完善了教师护导、领导带班的管理。有针对地扎实地开展教育和防范工作。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1)抓好安全生产月、环境宣传周、网络安全知识竞赛、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利用升国旗会,班会、安全教育专题课、安全与法制专题讲座等途径,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每学期都要举行一次地震逃生演练和防火逃生演练。针对校内防火设施、教学设施做到每月检查一次。不同时间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今年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组织交通安全征文和县组织的安全知识竞赛活动。我校有一名同学获市级奖励。我校对交通安全非常重视学校多次召开安全领导小组会议和教师会议。对学生家长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情况做了详细调查,并为各班发放了《家长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情况调查表》。
(2)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学校积极推行一周安全提醒,学校利用周一升旗活动时间,小结上周安全工作,强调安全事项。我们还向每位学生家长发放《加强节假日对子女管理》的信,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利用校园广播向全校师生宣讲《消防安全20条》。组织全校师生参加了法治教育专题讲座。组织师生观看了录像《火的告诫》和公安蓟县下仓交警大队发放的《道路交通安全》等宣传片。学校还结合“防灾减灾日”、“消防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教育教师严禁乱用电炉子、使用电褥子。积极做好微机室的防火工作,负责微机房的教师要经常检查微机房的电路,每天上完计算机课要及时断开电源。这些活动,强化了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积极开展安全教育“五个一”的工作,每周上好一节安全教育课,各班每月办一期安全专题黑板报,邀请相关机构主讲一次安全与法制专题讲座,在学生中进行一次安全知识回访,组织一次有效地安全演练活动。
安全问题体现在生活当中方方面面,我们应时时刻刻把学生的安全放在心中,时刻不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刻绷紧学校安全教育这根弦。让我们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携手,为孩子打造一片安全的天空。
构建平安校园
优化育人环境
上仓镇中心小学
5.弘扬延安精神,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篇五
——永仁县民族中学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经验交流材料
延安精神是老一辈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延安培养出来的一整套革命优良传统和作风。它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时至今日,延安精神仍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时代发展的要求。
位于永仁县城东郊永武高速公路入口处的的永仁县民族中学,始建于1984年,占地面积170余亩,现有教职工163人,其中专任教师142人,有教学班42个,在校学生2100余人,是一所全寄宿制一级三等初级中学。建校二十余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历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校按照“普通老百姓的孩子也要成才”的办学思想,“管理高效、教育优质、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办学目标,坚持以质量为生命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进行学校现代教育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校先后获省级“文明学校”,州级“文明单位”等称号,连续三年来均荣获永仁县教育目标综合考评一等奖,多项课题被列为省级立项或规划课题。近年来,学校涌现出大批优秀骨干教师,其中省级教研教改先进个人2人,省级优秀教育工作 者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县级优秀教师、师德模范、骨干教师28人,20余人在州县优质课比赛及其他业务比赛中获奖。
自办学以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弘扬延安精神、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立校之本,明确目标,狠抓落实,稳步发展。历经艰难曲折的民族中学,现在是一所校园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办学成果卓著、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学校,民族中学的教师乃至学生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意义下的延安精神,现将民族中学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充分认识延安精神进校园的重要意义 学校利用政治学习、教职工大会、国旗下讲话、班会、板报等形式向广大师生宣讲什么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基本内容以及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教育全校师生牢记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同时,让师生们明确在学校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使它成为学校的办学方向,成为教职工管理、服务、育人的准则,成为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学会做人的根本。
通过学习教育,全校师生都能掌握延安精神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充分认识到延安精神进校园的现实意义。大家一致认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以德育为首,全面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加强领导,确保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的顺利进行
1、成立了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肖朝海(党总支书记)
副组长:贺敏才(党总支副书记、校长)
杨 忠(党总支委员、文科支部书记、基建副校长)
组 员:王云祥(党总支委员、理科支部书记、副校长)
郑周发(党总支组织委员、副校长)陈丽云(党总支宣传委员、办公室主任)阿强勇(党总支教育纪检委员、团委书记)左光琼(工会主席)李东华(校基建办主任)王 强(总务主任)
领导小组负责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的组织、指导、实施和总结,全面负责这项工作的落实。
2、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为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根据在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了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方案,并在《方案》中制定了各年级的教育目标,有针对性地把素质教育和弘扬延安精神结合起来,形成我校特色。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迈入初中,紧张繁忙的初中学习生活与小学轻松愉快的学习生活相差甚远,一 3 时很难适应,对他们的教育重点就是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八年级是学生青春期的重要过度阶段,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学习分化,对他们的教育重点就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走向成功;九年级学生面临着义务教育的结束、继续升学还是走向社会的重要抉择,对他们的教育重点就应该是指导、帮助他们明确社会责任与使命,学会选择,争取中考取得好成绩,以回报父母、学校、社会的教育之情。
三、大力宣传,广泛动员,营造延安精神进校园氛围
每学期开学之初,学校都要组织广大教师系统学习省、州、县有关延安精神进校园的文件精神会、积极探索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工作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班会、演讲、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途径,对全体师生进行延安精神的宣传教育,并利用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宣传延安精神,积极争取家长的响应和参与,形成了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学校2010年9月份利用升国旗仪式作了以“弘扬延安精神”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2010年10月份组织了“弘扬延安精神,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主题演讲。
四、多项举措,全面推进,丰富延安精神进校园内容
1、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楷模示范作用。
在学校弘扬延安精神,根本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把弘扬延安精神与师德、行风建设相结合,努力培养、锻炼一支弘扬延安精神、具有献身教育、爱生如子、拼搏向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师德楷模的示范导向作用。一直以来,我校都十分重视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通过开展师德培训、优秀教师和师德模范评选等活动,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规范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每一年,我校都会评选出多名校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和师德模范,给他们颁发奖状和奖金,进一步鼓励和激发教师们教书育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校本培训工作中,通过读一本书,写一篇体会,上一节观摩课等活动,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为了使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校党总支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教师结对帮教等方式,使教师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使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得到落实;另外,本学年,学校还开展了“如何有效地把延安精神引入教育教学中”的大讨论,使教师明确了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的途径和方法。
2、加强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渗透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深入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的主渠道、主阵地。要开展好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就应该把延安精神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做到入耳、入脑、入心。我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利用思想品德、历史、语文、音乐等学科,向学生进行分层次系统的延安精神教育,让学生了解延安时期的学习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感受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生生不息,热血铸就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要求各科任教师要把延安精神德育与相关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创新了弘扬延安精神的新途 径。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延安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渗透,能够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营造弘扬延安精神的文化氛围。我校充分利用名人名言、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学校图书室等教育阵地大力宣传延安精神。为了用昂扬向上的校园文化陶冶学生心灵,我们运用黑板报、展板向师生宣传延安精神的实质和内涵;用校园广播、宣传栏表扬在弘扬延安精神活动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多次组织学生开展以“延安精神进校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4、加强主题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
开展读书征文活动,把延安精神与抗震救灾精神结合起来,组织全校师生看《英雄少年》,听“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故事,号召全体师生认真学习,从书中汲取延安精神的精髓,用延安精神指导学习、工作和生活。安排了专门的时间给学生阅读读革命书籍,写读后感,《中华精魂》、《窑洞春秋》、《颂歌献给党》、《光辉的旗帜》等书籍都是学生们阅读的好材料。“五〃四”青年节的时候,学校团委举办了以“走进先烈”为主题的读书竞赛活动,同学们在讲故事、朗诵、知识竞赛、演讲、英语朗诵等项目上,演绎和讲述了一个个革命先烈事迹。这些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触动了每个学生的心灵,引领学生们健康成长。
总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到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重大现 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和和谐校园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广大师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延安精神,理论信念更坚定、修身实践更自觉、感恩意识更强烈、成才行动更扎实、学习热情更高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不断总结经验,准确把握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的现实意义,让延安精神在师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6.创建文明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篇六
创建文明校园
——隆德县职业中学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汇报材料近年来,隆德县职业中学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师生为宗直,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开展校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大力推进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活动,针对校园安全文明建设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建设相结合,切实加强内部管理,积极整改,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各项工作,维护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确保了学校师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提高了校园的文明程度,现就我校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校园周边治安状况的好坏与校园文明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学校高度重视校园安全文明创建工作,学校利用例会、教研会等活动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并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重大意义,目标和任务,认识创建“安全文明学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号召全员参入,群防群治,增强创安意识,营造创安氛围,形成创安建安全文明校园气候。
在做好各项宣传工作的同时,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书记为副组长,政教,总务有关处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政教处负责,制定了学校创建文明校园工作实行责任制,形成了学校总揽全局,统一协调,各处室积极参与,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为创建文明校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做好常规管理,狠抓校园安全
为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近年来,学校下大力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经常组织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学校利用每周例会,教研活动,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上级部门有关安全方面的文件精神,并对学校本阶段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问题随时予以通报,并要求各班主任将有关内容一定传达给学生,做到疏而不漏。同时,利用班会、团队活动、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升旗后讲话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是落实安全责任分解与追究制度。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我们在积极与县公安、卫生、综合治理等部门通力合作,组织开展一系列道德、法制教育活动,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同时,制定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如对于校内学生的管理,学校制定了《隆德县职业中学安全管理分时段负责一览表》,将学生在校的活动分为不同的时段,明确了相关的责任人及责任处室;对于上晚自习的通校生,学校在征求家长意见的同时,与家长签订了《学生安全责任书》,由于责任明确,措施得当,近两年,学校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三是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每学期开学以后,学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并针对不同的季节,确定不同的检查重点。汛前,学校对校外住宿生情况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对学校食堂、饮水卫生进行检查。冬季,学校对电线和支教教师、学生的取暖情况进行防火与防煤气中毒安全检查。同时,学校严格执行“月大检查,周小检查的安全事故检查”活动,检查内容涉及学生住宿、饮食、交通、取暖等各方面,每次检查结束,都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如加强食堂管理、停上早操等,并将检查结果及时通报给相关班主任及学生家长,共同做好安全工作。
四是加强校内外住宿生管理。近两年,随着学校办学质量的不 断提高,来学校求学人数不断增加,目前,学校校内外住校生共达到1000多人。这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为了做好住宿生管理,学校采取多种措施。校内住校生,学校制定了校内住宿生管理制度,并有三名专职管理人员管理,校外住宿生,学校与房东、学生家长分别签订了住宿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各自的责任,效防止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是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学校严格了门卫制度,加强了夜间巡罗与值班制度,与城关派出所“110”报警点加强了联系,对学校的突发性安全事件能够及时处理,同时,加强值周检查工作,对于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予以解决。
六是加强班主任工作管理,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工作的具体落实者和执行者,为了切实发挥班主任在学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学校定期召开班主任会,建立班主任考核机制,调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
七是做好消防设施的安全维护工作。为了防止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学校在人员密集的教学楼、宿舍楼楼梯处,购置安装了应急灯,对学校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进行定期检查、保养,确保一旦一遇到突发事件,能构极时投入使用。
学校的围栏、护栏等容易损坏设施,学校及时能构预以维修,力争做到安全基础设施完备标识清楚醒目,保证学校师生人身安全 和财产安全。
三、加强综合治理,优化育人环境
我校地处县城西北,312国道与县城环城路从校墙外通过,交通安全任务重,同时,学校又东临隆关村,西临隆关新村,处于城乡结合部,治安形式复杂,学生管理难度大。学校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这项工作。
首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我校学生生源复杂,成绩普遍低,因此,给整个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因此,学校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重要地位,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观看县检查院组织的犯罪图片展、参加“12.4”法治宣传活动等形式,并对部分违规违学生采取大家帮助、个别谈心等教育方式,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提高了他们明辨事非的能力与遵纪守法的意识,有力的防止了非法宗教势力及“法轮功”分子在校园内的渗透破坏活动,使学生的纪律有很大的转变。近几年来,学校无一起伤害,盗窃事故发生。
其次,配合县卫生、文化、综治等部门加强对校园内部及周边食摊点,书刊音像店的治理。学校与校园内的餐厅,饮食摊点及校外的部分小买部签订了安全责任书,要求他们不准经营、腐烂、变质的食品以及有损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书刊、音像等资料,净化了校园文化,使学校周边的环境朝着有利于教学工作和学生身心健康的 方面发展。
第三,努力创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为了活跃校园文化,学校经常组织开展一些积极的内容健康的文艺活动,诸如蓝球赛、拔河赛、学生书画展、普法知识竞赛等校园文化体育活动,这些活动,活跃了校园文化,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情操与道德观念,增加了校园文化氛围,活跃了校园气氛。
7.优化育人环境 构建和谐校园 篇七
一、高校工会维权模式创新有利于构建和谐教书育人环境
1、高校工会与教书育人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我国《工会法》第五、六、七条针对工会的基本职能予以了清晰的界定,即工会职能包括维护职能、建设职能、参与职能和教育职能。《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教育工会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教育系统工会如何实现这四种职能做了具体阐述,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其中,《工会法》第七条规定:“教育职工应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同时,考虑到高校是国家重要的思想文化教育基地, 因此,提高教职工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重要意义,教书育人应是高校工作的根本任务。对高校工会而言,教育职能也应是其工作的核心或本质所在。
2、高校工会维权模式创新有利于构建和谐教书育人环境
《工会法》第六条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高校联系广大教职工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高校工会是争取和维护教职工各项切身利益的“教工之家”,常常代表广大高校教职员工行使各种民主权利,通过对其实践工作进行民主监督,可确保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学校党政、行政等各方面实践工作符合广大教职员工意愿,进而更好地维护广大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
二、高校和谐教书育人环境创建对工会维权模式创新需求
总体来看,高校工会应积极适应劳动关系新变化,构建符合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各种制度,为构建高校和谐劳动关系创造积极的制度条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高校的用人制度也在不断的调整, 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普遍实行,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编制”和“铁饭碗”的固定用人模式,在高校更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同时,也使得高校内部的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体现在:高校劳动关系的形成开始逐渐由计划性走向市场性,竞争激励机制与优胜劣汰机制逐渐引入;聘任制的普遍实行也使得高校劳动关系的期限由长期化走向短期化,在促使高校教师资源优化的同时,也使高校劳动关系表现出不稳定趋势和短期化趋势;聘任制实施下的合同式管理模式使得高校劳动关系的内容由普遍化走向个性化,在尽可能照顾高校发展需求的同时,也有利于教职工本身才华的充分施展,但是现实中,教职员工因年龄、背景、资历等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不同利益诉求在聘任制与合同管理模式下很难实现公平对待,进而容易引发产生利益冲突与现实矛盾;随着世界经济、文化层面的不断融合,高校劳动关系的范畴也开始逐渐扩大,由本土化走向国家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国内外高校人才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各种人才与高校之间的劳动关系开始更多具有涉外因素,如何处理这种涉外且具有一定复杂性的劳动关系也对高校工会提出了现实难题。任何一种群体组织,其组成的最初和最主要目的就是要保护群体内所有个体的权利和利益。高校工会亦是如此,维护职能是工会工作的生命所在,其首要职能就是维护广大教职员工的权利和合法利益。我国《工会法》之所以将维护职能放在工会职能之首,实际上就是对工会工作这一职能地位的法律确认。 为此,高校工会在意识层面首先应积极适应现实中社会发展及高校劳动关系新变化,在发挥其维护职能基础上构建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各种制度,为构建高校和谐劳动关系、创造和谐教书育人环境提供积极的制度条件。
1、完善高校工会内部教职工利益诉求表达与反馈机制,搭建高校与教职工利益协调与沟通的有效平台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发展,高校教职工之间也会因为岗位、经济收入、发展空间等呈现出多样化的价值理念与利益诉求,积极探索高校教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搭建高校组织体内各主体之间有效沟通平台,进而实现高校内部和谐关系的构建具有必要性。当前来看,高校工会组织一般采取公开邮箱、职工代表会议、座谈、听证等多样化的方式来实现高校教职工利益的诉求表达,但在实践中很多时候其实效性欠缺,甚至流于形式。同时,与利益诉求表达相伴随的反馈机制也很不完善,这也导致了很多时候高校工会的功能发挥就失去了前提条件,甚至很多时候高校的教职工对其工会的基本职能不了解,进而失去对工会的基本信任。为此,在新形势下,高校工会应该创新理念, 在原有高校工会内部多样化教职工利益诉求表达形式上积极整合相关资源,把电话热线、公共邮箱、职工代表制等传统诉求表达形式与近距离的信访接待、调查研究、基层单位负责联络员、工会接待日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积极有效的高校工会内部教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同时还应创新工会会员诉求表达的反馈机制,从而有效发挥高校工会的沟通平台作用。
2、高校工会应突出教职工维权“第一责任”人观念,切实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
如前所述,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内的劳动关系变化也日趋市场化,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校工会要在维护高校利益的同时,还要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当前来看,工会应该强化以下几点:一是以进一步完善职代会制度为基础,不断充、强化职代会职权,同时积极创新职工民主管理形式,特别是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的民主决策问题上,严格依法把工会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落实到实处,确保工会会员充分行使民主权利。二是考虑到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所带动的高校劳动关系及其劳动合同所展现出来的新变化, 高校工会应该以处理高校劳动关系为基础的集体合同问题为抓手,不断深化高校工会在教职工维权机制中的整合作用,确保集体合同在协调高校劳动关系、维护高校教职工合法权益以及构建稳定、和谐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在坚持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高校各级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责任性与主动性。为此,围绕着高校劳动关系构建与运行的各个环节,工会应该时刻关注基层工会会员的意愿和诉求并及时提出保障教职工利益的主张和建议。同时,积极发挥各级工会所具有的协调与沟通功能,不断督促高校各相关部门积极落实教职工交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等制度,不断健全与完善高校劳动关系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及时化解高校各层面劳动争议,积极配合高校党委及行政部门妥善处理教职工群体性事件。
3、建立帮扶机制和帮扶救助机制
对因重大疾病、突发性事件造成各种困难的教职工, 工会必须履行“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的职责,从而真正落实和谐社会建设宗旨与人文关怀理念。 从实践层面来看,各级工会应该坚持开展募捐及慰问活动、 积极落实教职工安康互助及医疗保障计划等,从内心层面上带给广大教职工安全感、温暖感,为教师安心从教、用心从教以及构建和谐的高校育人环境提供切实的保障。
4、以“模范职工之家”创建活动为基点,在创造良好工作、生活氛围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师德建设
注重发挥高校各级工会的建设职能,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愉悦感、幸福感,进而为高校和谐教书育人环境的构建创造积极的氛围。一是各级工会应配合党和国家发展的最新决议精神、学校党政要求以及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理念等,注重深化教职工的内在意识层面,进而加强工会会员队伍自身素质建设。二是在精神层面建设上,高校各级工会应通过广泛开展有激励示范作用的师德建设活动,如开展师德标兵及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评选表彰活动、 “最佳授课教师”评选活动等引导广大教职工深刻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价值,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凝炼“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精神力量。三是工会还可以通过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组织丰富多采的文化体育活动,以缓解教职工工作与科研的压力,使教师感受生活的乐趣,为他们营造健康、愉快、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其在教学中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工作热情,为教职工营造一个温馨之家、和谐之家,进而为高校和谐教书育人环境的实现奠定基础。
三、结语
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高校教职工通常工作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该群体的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状况、自身的政治与业务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其工作效率,影响到高校的发展进程。创造积极和谐的高校教书育人环境有利于保护、调动、协调、发挥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教职工在教学、科研及管理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及高校深化教育改革进程。 同时,由于高校工会与教职工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性以及法律所赋予的工会的具体职能,再加上市场经济发展与国家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所导致的高校劳动关系重塑问题,必然需要高校各级工会发挥好本身的优势,积极介入。其中, 发挥好高校各级工会的维权职能,帮助各教职工或工会会员保障好各方面的权益符合当前和谐社会构建的理念。
摘要:和谐教书育人环境的形成是中国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的基础,由于维权机制不健全、传统思维模式保守和工会队伍自身素质不高等原因,高校的各级工会维权模式与高校和谐育人环境的构建存在着脱节现象。为此,高校各级工会应该秉持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理念,在依法发挥工会本身应有的维护职能、建设职能、参与职能和教育职能基础上积极创新维权模式与内容,进而为高校和谐教书育人环境的形成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教育,高校工会,工会维权
参考文献
8.构建历史课堂和谐育人的学习环境 篇八
构建和谐育人的课堂学习环境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相配合,历史课堂中和谐育人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
初中历史教师应根据自身的人格魅力与良好的心理素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构建和谐育人的课堂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要具有人格魅力,教师只要不断地扩充自身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才能在课堂中为学生拓宽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为学生营造和谐育人的学习环境。然后教师要注重自身情绪在课堂中的展现,教师积极愉悦的情绪才能带动学生的情绪,营造课堂的和谐氛围,如果历史教师教学中情绪低落,这样直接影响着[ ]学生课堂中的表现,学习环境的沉闷,导致学习效率大大降低,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历史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不仅应该合理驾驭与控制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而且课前要进行充足的备课,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构建和谐育人的历史课堂学习环境。
课前充足的备课,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
充足的课前准备是营造历史课堂和谐环境的前提。第一,教师在课前要精心准备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要深入分析研究历史教材,组织恰当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有助于培养学生情感内容,并注意内容的适度。教师对教学过程要精心安排,如运用恰当的语言节奏,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等,确保教学过程适宜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能力,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
例如,教师在讲授清王朝册封西藏达赖、班禅时,联系现实中的十四世达赖与十一世班禅,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如今他们成为藏传佛教的最高领袖,就是因为清朝中央政府确立的册封达赖与班禅的制度,还可以联系到如今达赖集团的藏独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二,教师之间通过集体备课的方法,进行学习交流,了解学生中存在智力、心理与人格中的差异,课堂教学中积极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来完成,师生之间的关系影响着班级的课堂教学气氛与教学活动的效果,甚至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和谐课堂环境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更好地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第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融洽相处。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树立平等意识,特别强调平等的人格意识。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敢于思考问题,树立自身的思维意识,打破传统的固定思维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拥有了平等观念,有助于学生提出自身的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关系,就要求教师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面对学生的一些幼稚、奇特的发现或尴尬的做法时,教师要保持宽容的态度,鼓励学生思维上的创新。
第二,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心理学家曾解释,自由、民主的环境可以让人的智力与非智力因子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所以教师在促进师生交流互动的同时,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创建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如教师讲授《新航路的开辟》时,教师展示世界地图,幽默的询问学生是否想环球航行,学生也都积极回答,教师就可以让迪亚士、哥伦布与麦哲伦当导游,学生们会感到新奇有趣。教师进一步让学生讨论开辟新航路需要哪些准备,全体学生也就积极活跃的讨论。学生在这样一个活跃的氛围下,就了解掌握了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
学生之间互动交流,促进和谐的生生关系
班级里的学习不仅要引导学生独立学习,而且要加强学生学习间的互动与交流,促进和谐的生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可以让每一位学生自主表达观点和看法,听取别人的意见和观点,取长补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和谐的生生关系的方法主要是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交流。例如,通过历史知识竞赛的竞争方式,让学生在竞争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还可以进行学生间的合作讨论,使得学生在互相交流讨论中解决历史问题,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 ]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育人的历史课堂学习环境需要教师具有完美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且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积极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和谐气氛,而且适当的课外交流进一步增强历史课堂中和谐育人的学习环境。
构建和谐育人的历史课堂学习环境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智力的开发。因此,历史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积极构建和谐育人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9.创建书香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篇九
曲阜市王庄乡辛庄小学
学校要想发展,就必须走一条自己的路。我们确定了“内抓管理,强素质,外塑形象,拓视野”的工作思路。要想走好这条属于自己的新路。首先要从教师队伍抓起,“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有一个思想境界高,业务水平强的教师队伍,不愁我们学校不发展,不愁学校打不出品牌。只有让教师参与阅读,与精神大师对话,教师的思想境界才能不断提高,只有让学生从小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学生才能成人成才。我们的教育才能成功。因为“ 一个爱读书的华人,方能将龙的血脉相承。一个学习型的民族,才是一个不老的民族。真知总在书中,忽微忽著;精神永存行间,时隐时现。”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就是这个民族的阅读史”。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为了进一步推进我们学校营造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巩固营造书香校园成果,努力创建书香型校园,优化育人环境。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整体着眼,点面结合,营造书香氛围
我校把书香校园的创建作为我校的重要工作来实施的。将课题研究和学校常规活动有机结合,使学校散发着阵阵书香。我们学校专门
成立了“书香校园”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挂帅,教导处、德育处、图书馆等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分发动、活动、评比、验收四个阶段,认真务实地将“创建书香校园”的各项活动落实到点、贯彻到面:
1.张挂通栏宣传标语,开辟读书活动专栏,进行每日诵读推荐。
2.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有专职老师和图书管理员负责,做到书橱专用,整洁卫生,图书摆放整齐美观。移动玻璃门上的读书宣传标语齐全醒目(如缺损的自主补齐)。学校统一印发班级图书管理登记台帐,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定小助手操作登记事项,保证既开放阅读,又管理有序。
3.设立班级图书角,孩子们将自己喜爱的书籍带到学校,进行图书漂流,让其他同学分享书籍的美妙,感受读书的乐趣。
4.开展了“读书节”等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家校互联”读书氛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文化底蕴。
5.扎扎实实地实施了“五名工程”,旨在通过诵名诗、读名篇、看名著、赏名曲、唱名歌,引导全体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传承民族精华,争当文明少年”,校园里呈现出了“德馨绿满园,诗书香满楼”的景象。
6.纳入课程计划,强化阅读指导
学校严格控制作业量,每天下午上课前保证每个学生有半小时静静的自由阅读时间,低年级由语文老师指导阅读,中高年级则采用指导阅读和自主阅读相结合的形式。强化午间阅读效能,措施落实,排出各班午间阅读教师值班表,在学生阅读时间,教师进教室陪同读书,巡视指导,做到专时专用。每周还开设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由语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在实践中,教师不断地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思路,逐步形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
积极健康的“书香”活动寓教于乐,切实引导学生多读书、乐读书、读好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打好终身发展的基础。
二、小处入手,多样活动,培养阅读情趣
少先队大队部紧密配合学校中心工作,力求从小处入手,着力打造读书节一系列活动的群众化、多样化:
1.组织“书香班级”、“博览之星”、“诵读大王”、“十佳歌星”评比,开展“伟人在我心中”讲故事比赛、“校园诗歌”朗诵比赛、“我最爱读的一本书” 征文演讲赛、“我最喜爱的名言警句”书签创新制作竞赛、“绿色、书香、文化”小报设计比赛,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提升学生读书质量。
2.充分发挥了宣传阵地的积极作用:“红领巾广播站”每天播放各班读书活动实况,有猜谜、相声、小品、舞蹈、课本剧、诗歌朗诵、器乐表演等,每天午间休息时还准时播放古今中外的名曲供大家欣赏;每个班级精心刊出每一期黑板报、学习园地,教室外的走廊文化更是布置得精彩纷呈,吸引得每一位观赏者驻足流连,与“每一面墙壁开口说话”。
3.“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开展“爱心接力好书都来读”活动,高年级的学生把自己读过的书送给或者借给低年级的学生阅读,“一对一结对子”,手拉手,共读书,同成长。
“好雨润物细无声,书香沁心益成长。”学生们在喜闻乐见的活动舞台上生动活泼地学习、争先恐后地表演、身心自由地发展,焕发了灵性,开发了潜能,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发,创造的能力不断提高。他们从小与文明结伴,与圣贤相约,与诗人握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三、以身立教,率先垂范,共赏读书风景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全体教师身居教学第一线,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共识到: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义不容辞,教师理所应当成为学生心目中是一本活生生的大书、好书,成为阅读的旗舰、知识的海洋、生活的楷模、精神的支柱、理想的火炬。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
“台上一堂课,台下千日功”,“好书伴君侧,居高声自远”。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巨人;方向明确了,主动学习的劲头格外高。全体教师纷纷挤时间去图书馆读书,在图书馆或办公室摘记,在电脑上敲出自己的心得;大家坚持摘录教育教学理论或经验文章撰写读书随笔或教育教学论文,年轻教师在教育网站开设个人博客,将自己的心得,感悟让大家分享,并在“教育在线”上发主题贴。大家感到多读一本好书,多得一份经验,多增一份智慧,多添一份力量,多享一份幸福;大家在读中学、读中教,与书为友,童心永存、激情
永葆,为学生的成长、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机。
2.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强化考核评比激励机制,是促进学校课外阅读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的一个重要工作思路。读书节期间,我们学校把完成各项任务作为教师月度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各项评优的同时,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总结经验、推出典型、解决困惑,以保证学生读书行动方案的顺利实施,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播撒读书的种子,共同欣赏读书的风景,共同收获读书的成果。
不读书,无以知窗外的精彩;不读书,无以知世界的宽广;不读书,无以知知识的力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提高每个公民的民族素质和文化底蕴,是现代社会的呼唤,是祖国腾飞的需要。校园是学习的“伊甸园”,我们在书香校园里读书、思考,丰富思想;我们在心灵沟通中对话、感悟,品味生活;我们在求索之路上实践、发展,积淀人文精神。读书,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幸福;读书,使我们的思想更成熟、更健康。“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多读书”,“让书香洋溢生命的魅力”,必将成为我们辛庄小学全体师生坚定的信念和永恒的追求。
创建书香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辛庄小学创建书香校园活动纪实
曲阜市王庄乡辛庄小学
10.优化管理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篇十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我校现有15个教学班,720名学生,69名教师。近年来,我校全体师生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教体局、镇中心学校的悉心关怀和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求做到管理思想超前化,管理体制层次化,管理手段科学化,管理过程精细化,为创建人文化校园、学习型校园、创新型校园,花园式校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现将我校的几点做法汇报如下:
一、因地制宜,创建人文化校园
我们从文化的高度去理解和把握学校的发展,积极营造开放、民主、人文、和谐的学校氛围。突出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提高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我校教师队伍呈现的特点是:30岁以下的科任教师占68%,86名教师中夫妻关系15对,父子关系5组。资历浅、经验少、底子薄严重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错综复杂的裙带关系为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经过反复论证和科学分析,我们认为管理是关键,只要管理得当,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就一定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制度管理
我们努力完善以人为本的学校制度文化,让全体师生都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在我校,管理不仅是一种约束与限制,更重要的是通过人性化服务促进师生和谐发展。以《教师请假及考勤规定》的修订为例,即或已是比较成熟的方案,但仍经多次讨论才得以定稿。针对我校特殊的人际关系,校党支部和工会联合行动,推出了《故县一中模范夫妻评选办法》,对评选出来的模范夫妻物质上奖励,精神上鼓励,以此促进双职工工作上比翼齐飞,生活上相敬如宾。针对学校青年教师多的现状,在用人机制上我们变以前的‚发现——培养——使用——提高‛为现在的‚发现——使用——培养——提高‛,在使用中培养,在使用中提高,大大缩短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目前,我校班子成员十人中八人在36岁以下。在评模评先和全员聘任等问题上,我们不论年龄论成绩,不论资历论能力,阳光操作,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
我们还在全校范围内组织教职工开展了“学校管理上台阶”大讨论活动,全校教师撰写学习体会89篇,切实认清了我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通过教师评议学校管理和班子成员,学生评议教师,家长评议学校,社会评议学校,查摆出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14条,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进一步完善了规章制度,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了‚校兴我荣、校衰我耻‛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上去。
2、情感渗透
古人成就事业尚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且把‚人和‛放在首要位臵。今天我们要管理好一所学校,更应该充分考虑‚人和‛因素,更应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为了让教师在学校有温馨的家的感觉,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首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体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加强协作、增进友谊,并且为这方面有才能的老师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其次,关心教职工婚丧嫁娶,积极为他们牵线搭桥,并操办仪式。第三,设立每人每期100元的健康奖励,表达学校对教职工身体健康的关心。第四,每学期初,学校为每位教师发放毛巾、牙刷等洗漱用品;每个月初,学校为当月生日的教职工举行生日祝福活动,由学生代表为老师们献上生日鲜花,学校领导递上生日贺卡。第五,每学年召开两次老干部返校座谈会,定期上门探望老教师。
二、深化课改,创建学习型校园
“向管理要效益,从教改求动力,以科研为依托,以课堂为载体,实现课堂教学的全面优化”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总体思想。
1、狠抓校本研修
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教师学习考评制度,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深入开展“创建和谐型校园,争做智慧型教师”活动,在全校兴起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创新学习的浓厚氛围;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积极创建书香和谐校园。让教师“读书成为习惯,研究成为爱好,创新成为品质”,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研究、创新”的科研意识和习惯。
‚效益在课堂,功夫在课外。‛教师业务进修方面,我们规定每位教师每周做中招试题一份、撰写优秀教育叙事或教学反思一篇,每期自选阅读一本好书、撰写一篇高质质量的教学论文;教导处分别在期中、期末两次举行教师专业测试,并将结果量化计入教师工资二次分配。培训是最好的福利。学历进修方面,学校以奖代补,并且在时间上给以充分保证:只要是函授学习请假,一律开绿灯放行。每年的自考、函授,学校更是安排周到细致,次次都将学习、考试的老师们送到函授点和考点。仅去年一次,全校就投资13000多元组织教师25人次远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人数之多、规模之大为学校历史上少有。
‚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每周三业务会议时间让人眼前一亮:业务会议均由教师主持:或是介绍教育的新思维、新观念,或是评说教学的得意与不足,或是恳谈学校、班级发展的新法妙招……谈‚经‛论‚道‛,激情飞扬。
2、细节落实常规
管理无小事,重在抓细节。为掌握第一手教学材料,管理层重心下移,班子成员每周听课不少于6节,凡听必评,对存在问题一针见血,当面指出,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教学常规,业务校长一日一查、年级主任一日三查、教务员一节一查;预习提纲出示、教室激励标语更新、评选最活跃小组、教学反思撰写等新课堂教学常规,均能及时通报、认真总结;优秀作业交流、读书笔记展评、预习方法指导、各科知识竞赛等教学活动,有条不紊,相得益彰!
3、改革教学模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多次组织骨干教师到市区先进学校听课学习,后来又派出25同志远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实地参观,并组织全体教师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观看杜郎口中学教学实录。在此基础上,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示范带动,然后由点到面,在全校推广。一年来,我们先后召开六次全体教师专题教研会议,学习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的‚预习、展示、反馈‛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江苏东庐中学的‚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分析他们成功的经验,共同寻找提高本校课堂教学效率的切入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我们充分吸收、借鉴杜郎口中学的课改经验,修改完善了教师备课、上课要求和课堂教学‚预习——展示——反馈——提高‛四环节模式。全体教师积极实践,对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有了统一的认识:课堂教学要实现一、二、三、四、五、六目标:①明确一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主体。②实现两大转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③鼓励三大挑战:向课本挑战,向权威挑战,向教师挑战。④创设“四多时空”课堂给学生多一点思考问题的时间,多一点知识消化反馈的余地,多一点进行活动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环境。⑤提倡“五个允许:允许学生随时提问题,允许学生答错了再答,允许学生进行讨论,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对问题的看法。⑥实现“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头脑——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能干,解放学生双眼——能看,解放学生嘴巴——能说,解放学生双脚——能探索,解放学生时间——有空间。
4、推进电化教学
我校在发展信息技术方面,起步早,基础好,在教育教学应用上比较广泛,已取得了一些成效。学校教师有私人电脑20余台,操作高手不乏其人。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我校积极主动地把课堂教学改革与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进行有机地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巨大作用和优势。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运用电化教学搭台铺路:接驳光纤入校,实施以奖代补,组织电教技能培训、开展‚教研‘百家’论坛‛ ……不少教师积极网上备课、制作课件,发帖子,资源共享,一些课件还被电教馆选用。现在,我校教师博客已上传了本校优秀案例反思、教育叙事、读书体会等130余篇作品,精华日志达50余篇,成为教师素质展示的又一个窗口。
教师素质的提高,学习方式的改变,使我校课堂面貌焕然一新,教学效果日益提高。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的内在潜力也得到了极大发挥,厌学情绪得到极大改善,辍学人数逐年减少……
三、自主管理,创建创新型校园
近年来,在学生管理方面,我们坚持以‚八荣八耻‛教育为主线,以‚三理‛教育为重点,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突破口,积极进行管理创新,以爱与责任为基石,以科研与创新为动力,靠思想育人,用文化提升,抓习惯培养,重能力提高,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让学生学会健身,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1、以严取胜
我校因地处小秦岭矿区,流动人员繁多,社会环境复杂,更由于黄金浪潮的影响,多年来积淀了这样一种风气——学生不安心学。一些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彻夜不归时有发生,成绩下降尚在其次,有的学生却因此走上了邪路,带给家长的是永远难以弥补的的伤痕。社会和群众把期望的目光投向了学校,盼望学校能严点、再严点,有的家长甚至明确提出 ‚不求孩子成才,但愿孩子成人‛。‚严师出高徒‛这句话没有错,‚严校出名生‛也应该不会错。‚严谨办学,严字当头,以严制胜‛,‚转变一个学生,稳定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人民 ‛,应该成为我校的办学目标和方向。因此,我们坚持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相结合,力求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一切本着科学态度,敢管、善管、严管、细管、突出一个‚严‛,严字当头;强调一个‚细‛,善细其中。我们不断修订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特殊生谈话制度、试读生制度、控辍保学制度……对于违纪学生的处理,做到从快从严,发现一个,教育一批;转化一个,带动一群。
2、自主发展
以政教处为主,团总支、学生会、班主任等积极配合,进一步加强学生自治管理模式的构建,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发展”。
学生自主管理,注重细节落实。一是自主组建管理队伍,学生会成员的选拔采取竞聘上岗方式产生。二是常规管理抢着做。‚红帽子值勤队‛,负责对学校常规管理工作实施检查,做到有检查有记载、有公布有点评、有表扬有扣分,对各班进行量化管理;‚环保小卫士‛开展了垃圾回收活动,在每班都预设了三个垃圾筐,将废纸、烂书报、包装盒、矿泉水瓶、易拉罐、竹签等分类收集,每周五下午,由废旧回收站定时到校收购。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了良好习惯,而且净化了校园,也增加了班级收入;主题班会、演讲,学生自己组织召开;校园广播、橱窗,学生自己编播刊出…… 三是学校‚大事‛学生帮着做。学校在开展演唱会、书画展、运动会等大型主题活动中,‚能让学生做的,尽量让学生做;学生不能全部做的,也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措施,从灵魂深处内化了学生品德,学生学习自觉、生活自理、思想自律、管理自治,德、智、体全面发展,相互促进,和谐共进。
3、管理创新
我们注重挖掘学校的德育资源,开发学校的德育课程,创建学校的德育特色。例如我们充分发挥校园、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隐性教育力量,巧用心理规律,通过广泛讨论,制订了班级奋斗口号,张贴在教室门上,铭记在学生心里。‚八九八九,第一永久‛、‚九三九三,奋力登攀‛、‚为梦想努力,为奇迹奋斗‛……这些个性飞扬的班级奋斗口号,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约束力,发挥了鼓舞、同化作用。在升旗、集合、上课前等时间段,全体师生齐声呼喊班级的奋斗口号,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我们还注重加强德育课题研究,政教处每期选定一、二个有价值的德育角度,注重对学生思想动态的研究;班主任积极探索创建优秀班集体的有效途径,全学年家访次数不少于班级人数的70%,每期撰写一篇教育案例或班级管理方面的专题总结。
4、发展特长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全面+特长”的办学特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和完善各种艺术特长生的培养措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在灵宝市九运会上,我校荣获得女子乒乓球团体冠军、丙组男子团体总分第八名的优异成绩;学校组团(队)参加市教工乒乓球赛获得男子团体第四名。仅2007年中招,我校就有12名同学被市重点高中统招录取。由于成绩突出,学校连年被评为体育、艺术工作先进单位,特长教育正在成为我校发展的新的着力点。
四、改善条件、创建花园式校园 多年来,我校不断努力优化育人环境,注重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学校文化阵地,让自然环境展现美,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努力做到优美、健康、和谐,让学校的花草树木、建筑设施都富有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和精神塑造。
学校小社会,社会大人生。为改善教师办公、生活条件,仅去年以来,我校累计投入5余万元,先后建成了电子备课室,购臵9台空调,大大优化了教学、教研环境。为了进一步缓解教师工作压力,促使广大教师积极锻炼身体、放松身心,学校又投资13万元,硬化了2个篮球场地,扩建‚健身乐园‛,添臵活动器材。每天早上起床,班子成员都和教师们一起参加晨练。‚我们故县一中教师人人都要做身心健康的‘阳光’教师‛,教师们如斯说。‚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已深入人心。学校还努力办好教工食堂,逐年提高补贴标准,方便青年教师用餐,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学校无小事,处处皆育人‛。我校坚持以育人为宗旨,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进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健全文化宣传阵地,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先后为校园、教室、处室添臵了160多副标语和8块大型墙体标语,制作精美,内容新颖,富有人文气息和启迪意味: ‚开卷有益,字里行间悟真谛,读史明智,翩翩少年立远志‛、‚成功永远取决于你做不做,而不是能不能‛……春风润雨,熏陶渐染,校园浓厚的文化气息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孩子们于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中招成绩连年攀升。仅2007年,我校就有38名同学被市重点高中统招录取。学校被评为‚三门峡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灵宝市文明学校‛。
回首昨日豪情犹在,展望明天志气弥坚。新的一学年,我们将牢记人民重托,不辜负人民的殷切希望,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奋力拼搏,再创辉煌!
灵宝市故县镇第一初级中学
2010.9.3
优化管理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灵宝市故县镇第一初级中学
【优化育人环境 构建和谐校园】推荐阅读:
优化育人环境 打造平安校园08-17
优化环境提升形象着力构建文明和谐机关06-23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育人氛围06-27
校园环境文化育人实施方案(阳明六小)09-22
提升文化育人理念构建育人体系07-14
优化练习设计构建高效课堂11-02
宿舍育人环境建设实施方案11-19
营商环境优化论文07-03
坚持优化发展环境10-15
优化投资环境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