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理学教学改革

2024-08-05

高职生理学教学改革(共10篇)

1.高职生理学教学改革 篇一

高职《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本文主要分析<旅游心理学>的课程特点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在此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提出<旅游心理学>教学过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作 者:邓君 DENG Jun 作者单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武汉,430073刊 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年,卷(期):29(12)分类号:G71关键词:旅游心理学 课程特点 存在弊端 改革建议

2.高职生理学教学改革 篇二

1. 精炼、合理安排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内容

由于人体解剖生理学由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组成,教学内容较多,教师要想面面俱到,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所以需要认真处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检验专业的需要、学生的特点,同时钻研教学大纲,与后续课程教师沟通后,我们合理分配授课时间,调整教材内容中繁、难、偏、旧的内容,对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比如,解剖学里面运动系统的大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学,只讲解了部分与检验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对于血细胞的形态、分类、作用等内容,以及血型鉴定的实验,因为后续的专业课血液学检验中要详细讲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没有涉及该部分的内容。在该课程中,细胞基本生理功能、循环系统生理、尿的生成与排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生理等章节是重点和难点章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重要概念、生理过程和原理等知识点提炼举要,这样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做到条理清晰,心中有数,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畏难情绪。

2. 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过程教学中,可以根据知识点的具体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其易于理解和记忆。

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实验课进行教学。有些解剖学内容直观、形象,在理论教学中不介绍,放在实验课上介绍,效果更好。例如:消化系统的教学,理论课不介绍,让学生先带着问题去预习,上实验课时,借助于实验室的标本、模型等教具,以谈话式、提问式等教学方法,直观、形象地向学生介绍消化道及消化腺各器官的位置、形态,这样,既能节省理论课时间,又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举两得。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身活体标志辨认,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因而每位学习者自己就是最好的“活标本”。通过对自己某些器官的位置、形态、体表标志的观察和触摸,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书本中抽象的描述。如讲授扁桃体结构时让学生张口互相观察扁桃体的位置,并告诉他们如何确认扁桃体发炎;讲授舌的结构时提示同学伸舌互相观察舌系带、舌乳头……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和触摸的体验,交流各自的体会,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使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使其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而对于比较分散的、容易混淆的内容,可进行列表比较,简明扼要地理清不同内容之间的异同点,使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记忆。如可分别比较三种肌组织的分布、细胞形态、细胞核、横纹、闰盘,从而帮助学生对该知识点有清楚的认识;其他如细胞跨膜物质转运的三种方式、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等知识点,都可用列表比较的方法使内容一目了然。

同时,授课中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使知识点具有趣味性。生理学知识虽然抽象,难理解,但每一章节的内容都与人体本身密切相关,各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到,甚至对某些病理现象也很熟悉,所以只要把生理学知识和学生所熟悉的临床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所学的基本原理,使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例如:在讲刺激与反应时,可以结合临床上“两快一慢”的无痛注射法;讲血浆渗透压时,可以结合临床上肝硬化的患者出现水肿、腹腔积液;讲体温时,可以联系临床上高热昏迷的患者利用冰袋、冰帽降温;讲内分泌时可以提出为什么临床上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不能突然停药;在讲神经系统的胆碱能受体时可以结合临床上有机磷中毒,等等。

3. 结合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解剖、组织、生理学科的浓缩,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完成教和学的任务需要采用高效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以其独有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和实效性等特点,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技术[2]。人体解剖结构复杂,很难口述清楚,而模型或挂图则因体积、版面较小,在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演示效果不太理想,如应用多媒体教学,图解更加清晰和直观,可以更好地展示各部分形态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把许多枯燥、抽象的东西变得易于接受,对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观察都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同时,生理学中有很多相当复杂的生理过程,可以利用电脑将抽象的生理过程用立体的动画呈现出来。例如,在讲解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时,可以利用动画效果模拟各种物质进出细胞膜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该知识点,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进行多媒体化教学时,也应注意输出教学信息的节奏,避免过快,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感知,使教与学达到和谐,形成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

4. 及时有效的课后总结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是反思性的实践者[3]。只有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和升华,才能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所谓课后教学反思总结,就是教师在一堂课上完之后,对自己讲过的课进行回顾与评价,仔细分析自己讲课的得失与成败,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哪些方面有待改进,再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使以后的教学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教师能够注意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弥补不足,日积月累,就一定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

5. 采用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法

考试是教育效果测量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学达标的重要环节。它具有显示功能、反馈功能和导向功能。考试也是个指挥棒,“考什么”和“怎么考”,直接关系到考试结果及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师生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影响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有什么样的考试内容,考试方法,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法和学法。针对人体解剖生理学这门课,我们采用了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每章节结束,都会采用复习课进行口试考查,不仅使学生明白哪个知识点应该掌握,哪个知识点应该了解,而且使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便于考查学生对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期末采用闭卷考试,题型有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题等。通过考试,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知识,为以后学习、工作奠定基础。在课余时间,我们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撰写一篇科研小论文,作为考核的一种方式。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并为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 教师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做到备课充分。在课堂教学之前,应将所讲章节中内容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吃透教材,抓住重点及难点,总结章节、学科间知识中的普遍联系。然后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扩展补充课堂教学内容。其次,要注意语言表达艺术。要具有科学性,再加上语言的幽默、和谐、通俗易懂,语调的抑扬顿挫、缓急有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要培养出综合素质优秀的药学生,教师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药学学科的发展是长远的,如果仅停留在原来的知识体系,必然落伍,因此要加强知识的更新,还要不断地研究教学方法,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同时争取主持科研课题,以科学研究的成果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此外,还应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提高业务水平,丰富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质量。

在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过程中,除了应用上述教学方法外,我们还注意和学生多交流,及时获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反馈,做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我们将不断努力,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积累教学经验。

摘要:在检验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重点, 精于归纳, 理论联系实际, 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结合, 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检验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六个方面

参考文献

[1]王维洛.人体解剖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吕昕.解剖生理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2) :56-60.

3.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双语教学浅析 篇三

关键词:高职护理;生理学双语教学;必要性;实施模式

R47-4;H319.3

正文随着2001年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教育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教育国际化呼声愈发高涨。随后,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汉-英双语教学在高校开展的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 ,目前全国许多学校都在进行和加强双语教学的实践。[1]然而总的来说,双语教学在我国开展的时间尚短,尤其是在高职护理专业方面的研究和报道较少,故本人将结合本院情况对在高职护理专业开设生理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重要元素、课程实施模式、存在问题进行浅要剖析。

一、生理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我院在近年来根据学生意愿和高考成绩开设了一个护理双语班,要求学生在学习普通大学英语课程外,还应掌握一定量的医学英语术语以及能够用英语就临床护理事宜进行简单的表达交流,最终致力于培养一批能够在国内三甲及以上对英语要求较高的医院就业的高级护理人员。而早在开设之初和好多其他高校一样,我校在学生大二时才开始引入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双语课程。然而事实是:医学英语本就涵盖面大,其学习并非一蹴而就,加上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大二时陡然引入临床护理学科的双语教学,学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消化大量的医学英语术语,更别提灵活应用了。

医学英语的学习本应循序渐进,逐渐积累。如若在学生大一学习专业基础课的时候则开始进行双语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习与后续学科甚至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医学英语术语,势必为大二正式引入护理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增加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可接受度。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现象及规律的一门学科,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是高年级学习临床护理学科的强大理论基础。由此看来,大一开设生理学双语课程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二、生理学双语教学重要元素

(一)生理学双语教师的选用

教师是整个课堂设计和课程实施的灵魂,是保证生理学双语教学有效开展的关键力量。我院在双语师资选用方面非常慎重,本着选用兼具生理学理论知识和相关英语素养的教师为原则,最终选用第二专业为英语的基础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作为双语班生理任课教师。此外,为了进一步保证教学质量,采用与学院英语教师及生理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一起集体磨课的形式进行教研探讨。

(二)生理学双语学生的确定

教学实质上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双语教学亦是如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使学生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自主、快乐学习,需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开始双语班时,依据高考英语成绩和总成绩,优先选择综合能力和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随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淘汰掉学习意愿弱的学生;此外要帮助学生肯定开设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意义,比如向大家介绍通过双语教学可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提升社会竞争力,帮助大家从内心真正认可双语教学。

(三)双语教学的实施模式

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双语教学模式有三种,即浸没式(im mersion biling ual education)、过渡式 (transitional biling ual educatio n)和维持式(mainte-nance lang uage bilingual education)。浸没式双语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完全沉浸在第二语言的习得环境之中, 是一种成功率很高的教学模式,但它的实施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和条件。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是一种将第二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逐渐导入教学全过程的模式。而维持式双语教学模式则是指将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同时,继续用母语来维持学生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双语教学模式的采用,体现了语言学习与内容学习相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特性相结合。[2]

鉴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相较于本科院校学生较弱,同时考虑到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双语教学施展的特定环境和氛围相对欠缺,故目前我院主要采取的是类似于维持式双语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以课中初级模式为主,并辅以课后高级模式的形式来开展双语教学。

课中初级模式

通过查阅生理学双语教学文献得知,目前在生理学双语教学课堂上,主要有以下三种实施方式:中英文交替式开展教学;先中文讲解所学内容,再英文重复;中文讲解专业知识,再补充重要术语的英文表达。地一种方式的双语教学效果最好,然而对师生的要求也最高,即要求教师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需具备良好的英语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英语听说技能,而一般院校是无法满足这些条件的。第二中方式降低了对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但课时有限,就算抓紧用中文讲完专业知识再英文重复,仍然会导致延长课堂的现象,师生都会感到十分疲惫,长久下去不可行。

由于高职护理专业是三年制学习,所学医护课程多,而学时紧,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此外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相对弱,需要更多耐心和指导以促进其主动有效学习。且考虑到实施方式的选择既要符合学院的师资和生源情况,也应充分遵循了了一个根本原则:双语教学决不能以牺牲专业知识为代价。基于上述分析,我院最终舍弃了前两种方式,而采取第三种方式(我院且称之为双语教学的初级模式)来进行日常教学,即:中文系统讲解专业知识,并补充重要术语的英文表达。

四、存在问题

我院积极响应高校双语教学改革,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实践探索,在护理专业开展相关双语课程(包括生理学双语课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经验和成绩。然而我们开启双语教学的时间短,经验薄,各方面资源相对欠缺,在开展双语教学过程当中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改善。比如:如何加大生理学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如何改善学生课时安排紧凑学习负担繁重的现象、如何进一步自编英文教学讲义以弥补缺乏适当双语教材的现状,如何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评价机制等。

五、展望

早在20世紀80年代邓小平就提出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只有紧跟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提升高职护理人才的综合能力,才能在就业紧张的当今社会占据竞争的制高点,而开展双语教学则成为了成就这种竞争优势的不二途径。尽管目前我们在高职护理专业开始双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但随着各大高校不断探索改进,双语教学势必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带来切切实实的福音。

参考文献

4.高职生理学教学改革 篇四

陈玲霞 谢明生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望城 410200)

摘 要: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档案管理学》,在长期传统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式单一,知识结构体系不健全的现象,使得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综合类文秘人才的目标很难实现。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应确立正确的人才观,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文秘专业;档案管理学;教学改革

一、《档案管理学》在文秘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档案管理技能对秘书工作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一方面,文秘人员负责文件的形成与办理,承担本单位年终文件的立卷归档;另一方面,文秘人员在辅助领导决策和开展机关日常工作中,需要大量地查阅档案,是档案的主要利用者之一。因此,文秘人员档案意识的强弱,对档案与档案工作特点、性质、作用、规律、原则与技术方法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的程度,不仅直接影响档案的形成和管理,还会影响档案利用工作的开展,甚至影响档案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工作作用的充分发挥。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的质量能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能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是用人单位和高职院校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或民营企业从事秘书及相关工作,文书档案工作是秘书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做好这些工作,必须具备良好档案管理技能。那么,怎样才能具备良好的档案管理技能呢?一方面离不开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就是要通过《档案管理学》的学习掌握档案管理及相关知识,了解档案管理工作一系列环节,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因此,《档案管理学》这门课在文秘专业教学体系是有重要地位的,应视为文秘专业的核心课程来抓。改革传统的教育理念,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途径上有所创新。

二、《档案管理学》教学现状分析

《档案管理学》这门课在文秘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很尴尬,尽管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档案管理学》,效果不甚理想,另人难以想象的是却某些院校准备把这门课从教学计划中删掉。该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材过于陈旧

据笔者了解,当前合适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档案管理学》教材很少,多数院校则是选用本科档案学所用教材,这种教材偏重阐述档案馆和机关档案室的档案管理理论知识,无论从理论体系还是知识结构都不是文秘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主要体现于:一是档案学基础理论知识介绍的篇幅比例很大,档案馆的业务知识篇幅也不少,这不是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将来要从事的主要工作;二是国家为了社会的发展,提倡文书档案一体化管理,发布了许多新的关于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法规及业务规范,而传统教材由于更新不及时,存在知识陈旧的弊端,不符合档案管理发展的趋势,也不利于学生毕业后对档案工作新变化的适应。

2.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文秘专业的教学改革虽然实行很多年,也得到相应的重视。但是《档案管理学》的课程内容设置却一直是改革的死角。该课程的内容结构包括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室档案工作,档案馆档案工作以及特殊载体档案的管理。没有提出高职文秘学生应以档案室档案工作为主的宗旨,而且对实践不够重视,没有开设相应的实践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逐渐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纸质档案逐步向电子档案转化,《档案管理学》的教学应该有所侧重。

3.教学途径、方法单一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部分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学》却没能打破长期以来盛行的教学方法:即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知识灌输为中心,以实习教学为辅助。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课堂讲授的方式为主,主要停留在书本知识的范围内,知识面窄,学生则是被动接受,参与性和积极性都不高,难以与实践结合,档案管理技能培养的作用不大。

三、《档案管理学》教学改革途径与方法

确立《档案管理学》在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中的核心位置,档案管理技能对文秘专业学生的是很重要的,通过《档案管理学》的学习,能达到掌握档案管理基本技能,提高档案意识。在教材选用和编写,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方式这些方面相应的改革。

1.选用符合高职文秘专业实际情况的教材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教材应为《档案管理学》,内容应侧重档案整理和利用,删减抽象的理论知识,加大应用技能训练。任课教师必须精心选择符合实际业务规范的教材,并紧随国家对档案工作业务规范的推出,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补充编写新的业务规范操作指南、解析等辅助资料。因此可选用靳古隆先生2002年6月通过河南省档案局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的“机关文书与档案管理模拟训练教学”,在此基础上编写的基础理论知识教材《机关文书与档案管理模拟训练》(上册),能力培训教材《机关文书与档案管理模拟训练》(下册),这一套教材具有实用性、新颖性、系统性、规范性、节俭性和可操作性等技术特征,可应用于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教学,有效地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初步掌握机关文件与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技能,缩短学生毕业胜任工作的适应期。

2.完善《档案管理学》课程内容

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修订《档案管理学》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大纲,突出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档案管理学》课程内容结构安排大致应包括三部分:文书档案工作概述,档案管理,特殊档案管理。此外,要深入了解社会人才市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需求,进行系统的岗位定位,深入机关档案室、档案馆调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按照单位的素质能力要求确定培养目标,提出能力要求,制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和不流于形式的实训。教学应以应用为目的,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结合及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建立一个合乎教学原理、教学规律,重点强调实践(训),便于实施和学习的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文秘专业学生今后择业方向将是偏重中小型企业,除了掌握基本的文书档案管理知识外,教师还应该补充科技档案、专门档案以及照片、胶片和磁光盘等新载体档案的管理。除此之外,在完成《档案管理学》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适当补充档案界的热点问题,供学生学习和讨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补充“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及重要性”、“‘弃档’现象的分

析”等内容,取得良好地效果。

3.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

《档案管理学》传统的以教师讲授形式为主,内容显得枯燥,容易造成厌学情绪。面对没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学生,要积极利用有限的条件,通过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让整个课堂变的有吸引力。这样能既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首先,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过程中,既要有以教师讲授为主,也要有案例分析,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如讲授档案检索,可与图书馆的检索分析比较;讲授会计档案时,从反倾销案入手,借助案例讲授会计档案的重要作用和整理工作。

其次,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制作和使用课件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课件有理论知识,并在特定的内容里添加图片和音频文件,如档案管理过程中使用的表册样式、档案馆的库房实景,档案管理设备的外观样式、整理完毕的档案规范样本等,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吸取知识并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再次,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将学校保管档案的部门,如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等部门作为《档案管理学》课程的实习基地,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参观档案馆,将地方档案馆作为教学实习基地则是能培养学生更广阔档案知识。利用周末,由教师带领学生分批到学校所在市县的档案局(馆)参观,了解局(馆)的业务,同时也是有助于更好理解档案行政管理体制。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就是采用高校与当地档案部门合作的一种方式,实践证明档案馆为学生提供的教育资源是可持续的,将得到不断完善。

5.高职生理学教学改革 篇五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提出了提高<实用管理学>教学质量方案.该方案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理论联系实际,深化教学内容,注重能力培养;教学层次化,挖掘学习潜力;教学方法多样化,讲究教学效率;考试考核科学化,重视能力评价.

作 者:龚丽春 Gong Lichun  作者单位:新余高等专科学校,江西,新余,338000 刊 名:教学研究 英文刊名:RESEARCH IN TEACHING 年,卷(期): 28(5) 分类号:C93 关键词:实用管理学   教学改革  

6.高职生理学教学改革 篇六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高职心理教学可以运用项目教学法。根据心理教学主要目标,在较为复杂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此问题,创设相关的项目情境。以此活动为基础,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与相关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等形式,完成对本项目的问题的探讨。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心理教学中的应用,具体过程主要分为五个步骤:问题定向、操作示范、探究导向、协作学习、总结评价。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通过项目的完成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此过程的探究提高学生在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突出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地位。

3.2情境教学法

在高职教育中,相关的心理学教育根据教学实际知识与世家生活相结合,在课堂上创设相关的心理教育情境,使学生在模拟出来的教学情境中体会真正的教学内容,并且在此种模拟训练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在建构主义理论下产生的情境教学是离不开生活实际的,所谓知识源于生活,心理学相关知识也不例外,高职心理学教育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主要有三方面的具体体现。第一,生活实际情境中处处存在知识;第二,人类知识的培养与应用源于生活并应该应用于生活;第三,在情境中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与应用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社会活动。在建构主义下的心理学教育中,相应的情境教学法具体有两种,一种是教师运用语言的魅力声情并茂地向同学们描述一个相关的情境,此种方法主要依靠学生的想象能力,虽将建构主义思想与高职心理学教学相联系,但是还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第二种是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情境,主要是以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为学生体现一种较为真实更为具体的情境教学。在高职心理学教学中,情境教学具体可分为情境引入、情境分析、总结知识等几个步骤,在较为接近生活的情境中,实现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目标。

4总结

经过前人长时间的实践与应用证明,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对其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关键的作用。除本文介绍的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项目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外,还有着案例教学法等相关多种教学方法。将建构理论融入高职心理学教育,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完成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技术行专业人才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崔玉金,苏焕平.浅谈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4):70-73.

[2]欧越男,欧胜虎.浅议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圈,,(22):152-154.

[3]任焕妮.浅谈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媒体在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18):173-174.

7.高职生理学教学改革 篇七

高职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 然而高职生大多学习生理学有些吃力, 针对高职生的这一特点, 我们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难易程度, 循序渐进, 切忌好高鹜远。因而在教学过程中, 应突出生理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重点进行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 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强化训练和提高。

二、高职生理学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应用相适应

高职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 对专业课程却比较重视, 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 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从生理学学习中去发现学科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索热情。在生理学课程中上, 我们有必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改革。注重实际应用教学, 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三、高职生理学教学要与教学改革的要求相适应

高职生理学课难学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 但我认为主要是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兴趣发展和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以为要使高职生理学课充满生机, 必须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㈠全面实施多媒体教学。

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只粉笔, 这种落后的教学手段往往带来的是教学方法的陈旧。生理学教学理应分享科技发展的成果。多媒体教学这种直观的教学可以节约教师的板书时间, 使多种先进教学方法的实施成为可能, 而且声音、头像的视觉刺激,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应大力推广。

㈡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1.讨论式

“讨论式”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 运用范围十分广泛, 其运用的关键在于教师事先的精设计和课堂宽松气氛的营造, 否则就流于形式,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 我在教“细胞的生物电时提出人体的细胞会存在电吗?”对这一问题进行充分讨论, 然后进行适当地点拨, 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 而且在学生们“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的讨论中完成了教学目标, 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2.启发式

经常听有的生理学老师说, 学生“启而不发”, 其实责任不在于学生, 教师倒要反省自己是如何“启”的了。“启发式”教学的前提是教学内容的适合性、启发质疑的合理性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 否则““启启而而不不发发””就就不不足足怪怪了了。。这这种种方方法法的的特特点点是是调调动动学学生生的的思思维维, , 激激发发学生主动求知欲, 适宜在推理教学中运用。在教学过程中, 我经常通过举相近的例子来启发学生, 通过举一反三, 变抽象为具体, 变深奥为浅易。

3.自学式

8.高职生理学教学改革 篇八

关键词:PBL;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093-03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适应经济形势,为了满足人口日益发展的需要,对医药高职高专所培养的应用型高级医药卫生人才的需求日增。大力发展高职高专已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医药高职高专教育具有学科特殊性、专业基础知识多、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传统的以教师讲授课为基础的LBL(lecture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可系统、有把握地完成教师预定的目标,但同时容易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削弱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单一的LBL教学模式已不利于培养应用型高级医药卫生人才的需要。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在有限学时内优质完成教学任务,成为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更为了探索一套适合医药高职高专发展的教学模式,笔者在生理学教学中引入以案例为基础的医学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并就其如何在生理学教学较好运用作一探讨。

一、PBL的起源

PBL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创立的教学模式。[1]这种医学教育上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于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了推荐。PBL教学理念认为“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推动者或辅导者。由于这种教学方法可弥补传统教学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3,4]因此PBL教学法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并在全世界许多医学院校成功推广。[5]目前已有37个国家60多所院校采用这种方法。[6]在我国,近年来亦有多个院校在某些医学课程中应用或借鉴PBL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仍属试验性探索阶段。[7-9]目前为止,在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PBL应用模式及有效可行的评价体系。

二、PBL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1.注意学生现有知识构成

生理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课程,具有知识的连贯性与临床操作、临床诊治等环节密切相关的特点。在尚未形成系统PBL教学环境和理念之前,应适当选择部分内容并适当进行教学改革。学生学习生理学之前,学习过解剖学、生物学和医学化学等课程。因此,案例或问题设计要以上述学科为基础。在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基础上提出问题,学生可查阅现成资料,避免出现所提问题超出学生现有知识构成,导致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查阅资料、却无法完全消化的情况。例如,在学习呼吸章节“肺通气”时,提出问题:呼吸肌包括哪些?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如何引起呼吸运动?肺通气的动力是什么?肺通气的具体过程?肺通气的阻力有哪些?而在学习尿生成章节“尿生成过程”时,提出问题:肾的结构组成包括哪些?这样,学生可带着问题查阅、复习胸廓和肺的解剖结构、呼吸肌的组成、肾的解剖结构等已学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通过一系列尝试发现,利用较少的课时,PBL教学可以达到启发和深化的目的,因此可以有效地作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

2.有意识联系临床应用

生理学是医学教育中关键的桥梁性学科,既存在与临床学科的纵向联系,又有与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学科的横向联系。因此,案例或问题的设计要尽可能联系临床,有意识拓展生理学知识的临床应用,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根据高职高专医药卫生专业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整合生理学各章节重点内容,设计一些与临床密切相关的问题。如讲授“渗透性利尿”时,提出问题:糖尿病病人为何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症状?讲授“血小板的生理功能”时,提出问题: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功能低下时,为什么会引起出血?这样可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10]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有助于缩短学生参与临床工作的心理适应期。

3.紧密联系日常生活

学生学习生理学理论时,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比较困难,因此,在案例或问题设计上,要紧密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答案。如讲授“心肌前负荷与心输出量之间关系”时,提出问题:射箭时怎样才能使箭射得更高更远?为什么人在久蹲后站起来会头晕?讲授“刺激与反应的关系”时,提出问题:为什么肌内注射时“入针快、拔针快、推药慢”才会缓解疼痛?讲授“胆汁的作用”时,提出问题:经常不吃早饭或午饭,为什么会增加胆石症发病率?为什么人在剧烈运动和睡眠过程中尿量会减少?讲授“红细胞生成调节”时,提出问题:为什么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们会表现出面部“高原红”的特点?为什么23届奥运会不允许马家军(马俊仁)队伍参加?联系日常生活,不仅使复杂的专业知识简单易懂,也可促使学生将知识活学活用。同时也使学生感到生理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进而养成细心观察生活,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实践证明,适当增加PBL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可以充分联系以往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学科、社会问题,充分锻炼其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三、PBL教学模式下要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

PBL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非教师的讲授。因此,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及时、准确地转变自身角色,以更好发挥PBL的优越性。在PBL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可忽视教师的作用。在实施PBL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担任提问者、引导着、组织者、解疑者等不同的角色,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随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对教师和教材的某些观点进行质疑,为学生以后的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在适当的时机也要参与讨论,以驾驭讨论的方向、广度、深度等,对于学生讨论过程中即时出现的专业问题,教师要适当“解惑”,使讨论顺利进行。[11]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还要对各小组进行点评、总结,让学生知道这些相关的生理学知识在临床上有何用、怎样用,并鼓励学生互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合作精神。由于PBL教学法中所涉及的内容较传统的LBL教学法而言相对开放和广泛,势必要求教师的知识储备应当更为丰富和宽泛。因此,教师要在关注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扩大知识空间,了解相近学科的知识体系以及与本学科之间的联系点;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确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意识,并具有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整合于教学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综上所述,PBL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导演”,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及效果的优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角色的正确转变,才能使PBL教学模式合理、顺利地实施。

nlc202309010644

四、PBL教学中学生角色的转变

在PBL教学中,不仅教师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角色也随之被赋予不同的意义。时代发展要求现代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种要求突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即以学生为中心。而对于长期接受传统教学的中国学生而言,不善于与人交流,加之中国特殊的生育政策的影响,独生子女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缺少自学习惯和技巧。[12]适应PBL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需要一个过程。在最初的PBL教学中,个别学生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和呆板,他们需要教师的帮助,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让他们痛快地享受课堂,享受知识。

由于一些问题的复杂性和深入性,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工作,即建立团队学习小组。教师授课前,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组与组之间学生差别不应太大,以免影响课堂讨论效果。团队学习小组要先确定队长,在队长组织下,小组成员查阅资料、共享专业知识、共同解决实际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相互讨论并得出汇报结论。讨论交流过程中,不同智慧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的成员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交流中产生新知识,上升到新的水平。[13]通过PBL教学,学生反馈自身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变原本的“被动听讲”为兴趣使然的“主动学习”;学习的灵活性提高了,不仅局限与教材,更能着眼于日常生活和临床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了自学能力,通过图书馆、网络资源的应用,以及小组成员间的讨论,逐渐摆脱了对教师的依赖;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与教师之间建立起一种合作、开放、平等的密切关系。综上所述,PBL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使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培养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思辨能力。此外,学生早期接触一些临床问题,使得学习目的更明确,有益于尽早建立起责任感,为未来的临床工作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小结

PBL教学的引入推动着我国基础医学教育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但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值得一提的是,改革教学方法并不是要完全屏弃传统教学模式的讲授法。传统的讲授法固然有着诸多不足之处,但同时也具有传授信息量大、进展速度易于掌握、系统性强等特点。而PBL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水平、知识面及对课堂的调控能力要求较高。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科及不同章节的特点,选择性地使用不同的方法,或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采用PBL教学法,集两种方法之所长,必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依据我国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将传统医学教学方法与PBL讨论式教学进行完美的结合,探寻适合我国高职高专发展、适合培养应用型高级医药卫生人才的教学模式,并跟上世界教育教学发展趋势,是基础医学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Barrows HS.A taxonomy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s[J].Med Educ,1986,20(6).

[2]牛丽红等.解读PBL中的师生角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7).

[3]苏红英,张白凌.病理学实验课多样化教学方法探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

[4]黄素霞,俞方.谈PBL教学模式与医学生素质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2,(9).

[5] Norman GR, Van der Vleuten CPM,Newble DJ,et al.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research in medical education[M].Bodmin:Kluwer Academicn Publishers,2002.

[6]周芳明,王振钺.PBL在美国药学教育中的研究现状[J].药学教育,2003,19(1).

[7]樊慧珍等.PBL在呼吸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8,7(2).

[8]赵磊.生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运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8,7(2).

[9]于海涛等.PBL教学法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J].医学研究杂志,2006,35(2).

[10]潘培森,史玉兰.生理学教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的渗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10(3).

[11]韩玮娜,常亮,阎芳等.PBL教学中教师的转变及作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8,21(4):495-496.

[12]Song GT, Kwan CY, Bian z,Tai BJ,Wu Q.Exploratory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al reform with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China[J].Teach Learn Med,2005,17(4).

[13]张轶.团队学习模式在高职生理学教学中的实践和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基本要求

依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总体要求,为做好计划的组织实施,日前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总体目标: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相关行业领域以及地方重点发展规划,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重点任务: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以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为保障,转变高校创新方式,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协同创新中心类型根据“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9.高职生理学教学改革 篇九

高职院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索-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为例加以分析

按高职院校专业考试改革方案建设原则,对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将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为依据,以考核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水平为核心,采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课程结束的总结性、鉴定性考试并重的,由多种考核方式构成、时间与空间按需设定的多次考核综合评定成绩的课程考试模式,努力实现多元化的能力考核方式,真正实践高职院校“厚基础、重应用”的办学宗旨.

作 者:陈凌白 石莹 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辽宁,抚顺,113122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年,卷(期):2009“”(24)分类号:G71关键词:金融课程 考核方式 改革探索

10.高职院校社团心理学优秀论文 篇十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它一直致力于利用心理学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普通人的活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应对创伤和缺陷进行研究,也应对力量和积极品质进行研究;心理治疗不仅是对创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挖掘;心理学不仅是关于健康或疾病的科学,也是关于教育、爱和成长的科学。因此,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从人的心理问题转为人的积极力量,以人类自身拥有的美德与善作为基本点,从积极的.层面深刻理解人性,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以帮助每个人获得自己的幸福生活。就研究对象而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主观层面上研究个体的积极主观体验、幸福感及生理机制和获得途径;二是个体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如爱的能力、创造力、交往技巧、宽容等;三是从群体层面上关注积极组织系统研究。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社团管理

(一)重视成员情绪体验和自我成长

积极心理学注重从情感体验与心态出发来考察人们的心理品质。这要求社团活动的开展要注重个体参加活动的满足感和心理期待,以让社团成员产生主观体验,挖掘积极的力量,从而促进自我成长。一方面,社团活动不能搞形式主义,过分注重场面、数量和结果而忽略了成员的个人体验和感悟。而活动是否能做实、做精,关键在于能否在活动设计和操作时从成员出发,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做出积极的认知调整和行为改变。另一方面,一些存在自卑、自我等不同问题的成员往往容易受到忽略甚至排斥,于是他们一直受这些问题的困扰而难以成长。因此,我们应当通过各种活动来帮助和鼓励他们学会发现并正确面对问题,学会悦纳自己和他人,从而实现心理社团的教育功能。

(二)树立社团价值观,塑造社团积极品质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格是由人的内部生理机制、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的,把人看成是能够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并具有适应性的整体。因此,我们以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特质理念为导向,把社团作为独立个体,以积极人格的形成机制来探究社团的核心价值观和积极品质。心理社团的核心价值观是“助人自助”,管理者需要通过各种形式,在成员中树立这个核心价值观,并将之塑造为社团的核心积极品质。成员经过较系统的心理知识学习及心理训练后,自身心理调节能力得到增强,并在互助的过程中体会成就感、快乐感,从而获得心理上的积极成长。这样,心理社团为成员提供可以依赖、有归属感的群体环境,在社团内部营造出积极的成长氛围,可发展成为“自我成长团体”。然后,社团成员在得到积极的成长经验之后回到各自班级、院系,使这些团体也产生积极的成长性变化,从而使班级、院系乃至整个学校也都会随之而有所“成长”。社团的积极品质在学生群体中逐渐被接受和认可,将有利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顺利地开展。

(三)引入积极心理学管理理念,营造积极的社团氛围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的积极品质离不开良好的环境,良好的团体氛围、积极的组织对个体积极品质的形成有帮助。同样,对于社团成员来说,积极、稳定并有建设性的群体氛围,有助于成员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促进成员自我的心理成长。一方面,社团成员通过策划与组织知识讲座、学术沙龙、知识竞赛、心理剧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能提高组织与管理水平,学会与人交往。通过定期开展团体训练,进行凝聚力、执行力、创造力和幸福感等方面的培训,可增强成员的积极情绪体验,营造积极的成长环境。另一方面,朋辈咨询已经成为了新一代大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途径。然而,高职院校面临缺少心理学的专业背景的问题,这就需要心理专业教师通过一定时间的与社团成员的接触,结合各种测试分析,从社团中筛选出一部分适合做心理咨询服务的成员。这些成员通过系统学习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后,担任朋辈咨询员,协助心理教师的心理咨询工作,在时机成熟时,也可承担同辈咨询的任务。朋辈咨询员要运用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既要在学生群体中传递积极的情绪体验,又要使自身形成积极心理品质,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上一篇:2023年安全生产资金投入计划下一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