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复习资料

2024-08-31

政治理论复习资料(8篇)

1.政治理论复习资料 篇一

初三部分

第一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1、生产力的含义: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生产力。它的基本因素: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

2、生产关系的含义

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叫生产关系。

3、原始社会其它相关知识(理解)

①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和最低级阶段;②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

4、文字出现的意义(理解)

①有利于生产经验和社会知识的继承、积累和传播;②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的出现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必要前提

5、几种现象出现先后顺序:

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阶级斗争――国家

6、第一次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时间、标志和影响(理解)

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①含义: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的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②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③影响: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巨大进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出现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狂飙式的发展,不仅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创造出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巨大社会财富,还使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

7、第二次科技革命:

①时间:19世纪最后几十年。 ②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③影响:人类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并导致生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

8、 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

①时间:20世纪40年代开始。

②标志: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和运用。

③影响:新科技革命使生产劳动从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使劳动对象发生重大变革,极大地扩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

更为广阔的天地。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的调整,以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新的科技革的兴起及影响表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本题可作回答“为什么说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

9、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在资本主义企业里,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自己所得到的工资。除去工资,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叫剩余价值。资本家就是靠无偿占有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发财致富的。资本主义剥削带有隐蔽性。

10、资产阶级的本性 、目的、动机:

①惟利是图是资产阶级的本性。②最大限度的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

11、当今国际社会的基本事实(理解)

①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共存和斗争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基本事实;②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和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建立各种关系,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来的先进生产力和文明成果,发展自己。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要对资本主义世界敌视社会主义的势力保护高度警惕,严防他们的一切颠覆活动。

第二课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1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识记)

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谋求强盛;②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极力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③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

13、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4、“三个代表”的内容和意义、本质

①内容: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③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5、(运用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初三课本的哪些知识?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发展是硬道理,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重要目标和保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必须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6、新中国的巨大成就(运用)

①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②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③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富强。

社会主义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7、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运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18、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2.政治理论复习资料 篇二

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复习课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整体教学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可小视。

课程教学进入复习环节, 与“新授”相比, 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学内容与课堂”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新授课学生面对的是“未学内容”, 复习课学生面对的是“已学内容”。这就决定了复习课在教学基点、教学过程、目标任务等方面有别于新授课的阶段性特征和要求。

一、复习课的教学基点要作新调整

教学好比旅行, 旅行前必须知道出发点和目的地。复习课教学前必须弄清学生的基本状况, 明确学生的原有准备状态, 它是进行复习课教学决策, 确定教学基点的客观依据。

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教学, 这是教学要坚持的准备性原则。经历一回新授课教学, 学生的准备状态会是怎样呢?一般说来, 教师可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鉴别和诊断,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学”与“不学”不一样。新课内容会不同程度的纳

入学生的认知领域, 只是不同学生在掌握的数量和质量上有差别。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整体上会高于新课教学前。就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言, 情况要复杂些, 受学生头脑固有价值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情感悦纳、态度认同和价值追求程度不一定随认知“水涨船高”, 有时甚至会出现某种程度的“逆反”。另外, 仅凭一回新授课就能将课程教学的所有终极目标全部实现, 这也是不现实的。忽视复习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对复习课持敷衍态度, 只能是教育教学的“浪漫”!

在弄清学生准备状态的基础上, 科学把握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的教学基点, 还要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复习课的教学基点只有确定在最近发展区的恰当位置, 才能在新授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要作重点转移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总教学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目标体系, 其达成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在不同的的教学阶段, 其具体的目标任务是不相同的。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的目标任务是什么呢?这首先要看新授课已达成什么目标。

高中思想政治新授课通常的教学过程是按书本编排顺序, 逐框逐课向前推进。每堂课都要完成特定数量的未知内容的教学, 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上, 这就意味着, 单靠新授课, 学生学到的只能是“一个”“一个”的知识, 学生有“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认知倾向, 难以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达到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在新授课中, 通过老师的引导, 学生探究、发现、理解新知识是教学的主线, 必要的“作业”, 虽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环节。但也是为巩固“理解”服务的。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 有时还需把现实的复杂问题作简单化处理, 为了教学进度,

“应用”环节也只能是“必要”的, 难以多角度深入

反映现实全貌;新授课的任务和进度压力, 往往容不得学生长时间对所学内容仔细品味、体验感悟, 而知识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飞跃需要一个反复反省、反复实践的过程, 是需要时间的。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新授课教学只能完成课程总目标的一小部分, 只能为总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定基础。依据布卢姆等人的观点, 课堂教学的认知目标按学生掌握程度可依次分为六级, 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根据现实的实践经验, 高中政治新授课教学能达成第三等级即“运用”水平, 就算满意了。就情感价值领域的目标来说, 布卢姆等人依据价值内化程度, 由低到高共分五级, 依次为:接受 (注意) 、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凭实践经验, 高中思想政治新授课教学能达成第二等级即“反应”水平就算不错了。通常情况是, 在课堂教学的特殊氛围中, 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有明显触动, 而到了课堂之外, 学生的思想行为改观不大。上述分析说明了复习课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由以上分析可知, 贯穿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有: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支离破碎与学科知识整体性的矛盾;理论浮离生活实际的矛盾;内隐价值观念与马克思主义价值期待的矛盾。由此, 复习课教学过程的目标重点自然就在于:第一, 帮助学生整体建构、系统把握书本知识, 防止学生对知识孤立片面的理解;第二, 帮助和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较复杂的现实问题, 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三, 创造新的情境和实践机会, 让学生充分体验感悟, 促进学生的价值取向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看齐。

三、复习课的教学过程呈现新要求

第一, 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复习课与新授课教学的内容对象是相同的, 但内容对象所处的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了变化。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理论, 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复习课与新授课之间有着长短不等的时间间隔, 其间社会现实生活各领域的重大变化和事件与高中生联系密切的部分, 必然要求反映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来。为此, 有时书本观点要作修改, 有时教学内容要作增删。在复习课教学中, 教师在处理同一教学内容时要留意是否有这方面的新变化。

第二, 内容重点要作新切换。新授课已逐框逐课对各知识点有重点地作了全面教学, 复习课是不是无“知识点”可上了呢?不是, 复习课教学的

“知识点”在于“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

系”———它就是复习课教学的“重点”了。这种“关系”就方向性来说可以是横向的联系、纵向的联

系、发散的联系、网络交叉的联系。就性质来说可以是生活逻辑的联系、理论逻辑的联系、非逻辑 (想像和联想) 的联系。如果某些“关系”又链接着学生的易错点、社会生活热点, 这也就成了复习课教学“重点的重点”了。

复习课教学就是要引导和启发学生努力寻找和发现“关系”, 以整体建构所学内容, 使知识网络化、观点系统化, 以对知识全面准确的理解去综合运用知识、体验感悟知识。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的总目标。

第三, 教学方法要作新选择。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 决定了其教学内容既具有科学真理性, 又具有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导向性。在新授课中, 启发式教学固然是最基础的教学方法, 但对于有些价值超前的观点“启而不发”, 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常见现象, 此时就不能讳言“灌输”了。而到了复习课阶段, 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准备, 有自己的“发言权”了, 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相对成熟了, 可以与老师和同学开展“交往”了;复习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在于上文所言的“知识点与知识点的关系”, “关系”的寻找和发现需要引导、启发, 需要自我建构, 不宜采用“灌输”的方法了。所以, 以交往理念统领复习课教学, “启发与交往交融”, 这是复习课教学方法的应然选择原则, 具体的教学方法可依此原则灵活安排。

第四, 教学节奏要求加快, 思维要求提高。复习课教学用时一般要远少于新授课, 这自然要求复习课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必须做到“跨度延伸广, 节奏轮动快”。否则难以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的这一特征客观上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能做到熟练记忆, 并能超越时空、前后联系、综合贯通。这对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等思维品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这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最佳教学期”。实践表明, 如果学生课前能作好必要的复习准备, 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 思维能力就会发展很快, 成绩会突飞猛进, 反之, 成绩滑坡也会很快。

综上所述, 思想政治复习课只有准确把握了

“复习环节”特殊的教学规律及其要求, 才能走上科

学规范的轨道。在新课程背景下, 思想政治复习课的某些传统教学模式亟待科学创新!

3.如何做好政治复习 篇三

中学思想政治复习课量大、知识点多,而且理论性、灵活性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选择正确有效的复习方法。然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复习方法名目繁多,选择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能切实有效呢?在此,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对“面、线、点”的复习法做一简要探讨。

一、全面复习,系统掌握,夯实基础

所谓“面”,即全面复习,也就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目的是通过全面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双基内容,夯实基础,这是搞好复习的前提。

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内容繁多,各知识点之间又相互联系,要达到全面、系统掌握并非易事。因此,教师必须在深钻细研教材的基础上对双基知识和重点、难点作全面、详细的梳理、排查,辅导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形成知识网络,而后进行巩固训练,夯实复习的基础具体做法是:

首先,根据教学大纲中的目标要求,让学生通读教材,使学生对教材各章节有个全面而又具体的认识。如:教材共有几课?每课共有几节?每节共有几框?每框需要理解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课与课、节与节、框与框、知识与知识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哪些问题是重点?哪些问题是难点?哪些问题容易相混?等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依次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即知识结构)。这样,使零碎的知识互相联系,形成了知识网络,更加系统化、序列化。这一环节师生可共同进行,也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

再次,强化训练,巩固运用。强化训练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练习的面要广,量要大,题型要多;第二阶段着重突出重点、难点和能力培养。训练内容要精心设计和筛选,要注意层次性和灵活性。

训练形式可分为口头训练和书面训练两种。在训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训练要有计划性,切忌随意性和盲目性。具体地说,每节课、每个单元、每个阶段以及后期的综合训练,练什么、怎么练和训练时间都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精心设计。

2.训练要遵循“狠抓基础,突出重点,辨别比较,联系实际,活跃思路,分析综合”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强化训练。

3.训练要规范化。教师要讲清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要求,并根据要求进行规范化训练,以纠正答题中出现的诸如概念模糊、要点不全面、审题抓不住本质、不按格式回答等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答题规范化的好习惯。

二、归类连线,综合训练,强化巩固

所谓“线”,即归类连线。也就是打破课与课之间的界限,将有关的知识综合归类,形成一条条知识线,而后进行归类综合训练。这是搞好复习的中心环节。具体做法是:

首先,指导学生把教材中的有关“标志”、“原因”、“表现”、“意义”、“作用”、“区别”、“关键”、“本质”、“关系”等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形成知识线。然后根据归类整理的知识线设计练习题,进行综合训练,可选用填空、选择、简答等题型训练。

其次,归类综合训练还可以把所学知识按题型分类进行综合训练。可分为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说明题、阅读分析题等题型训练。训练内容既抓住基础知识,还要突出重点、难点。

在题型归类训练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师应向学生讲清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方法和技巧,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

如:有些学生对于阅读理解题、判断说明题、理解说明题审题拿不准,答题没有把握。这就要提醒学生开拓思路,尽可能把与本题目相关的内容都列举出来,然后加以适当选择,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失误。

第二,教师还要讲清题型变化特点,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其灵活变通的能力。近几年来,政治试题除了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更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变一题为多题”,即一个问题可变化为多种题型。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可用填空、选择、简答、理解说明、阅读分析、判断说明等多种题型来考查:“变多题为一题”,即把几个问题联系起来变成一个综合运用题。如:“有人认为既然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就不必讲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一问题就是以下三个问题的综合:一是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决不能动摇?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是什么?三是如何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如果学生熟悉掌握了这些题型变化特点及解题思路,原来那些望而生畏的难题,也就变得简单了。

三、重点复习,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所谓“点”,即重点复习。也就是进一步突出强化重点、难点,并能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分析认识当今一些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搞好复习的关键。要达到这一目的,须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选准重点和难点。教师对每课中的重点难点要选准,并在复习过程中反复强调和训练,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如:教材中共有哪些重点?哪些难点?都要让学生心中有数。

其次,对重点难点问题要讲深讲透,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坚决反对死记硬背。如:在分析“我国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问题时,我运用比较和列图表的方式进行逐步分析讲解,使学生很快掌握了宪法和普通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得出了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结论。

再次,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让学生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原理,而且还要让学生多关心了解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启发诱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观点和原理来认识分析这些社会现象,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某些“只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法制观念淡薄,违法犯罪现象严重,贪图享受,不愿艰苦奋斗”等现象,我设计了这样几种题型:

一、案例分析题:1993年8月27日,天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窝藏、妨害公务、行贿罪等数罪并罚,判处原大邱庄致富带头人禹作敏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A、这一事实表明了我国公民享有哪项权利?

B、这项权利的含义是什么?

经过一番推敲、分析,学生很快回答出这一材料表明了“公民享有平等权,即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进而准确地解释这一权利的含义。

二、判断说明题:“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没有必要提倡艰苦奋斗了。”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通过讨论、提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能做到判断正确,说理全面,要点明确,结论扣题自然。

由于题材既紧扣教材,又联系社会实际和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不仅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重点、难点,并且学会了运用这些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分析说明实际问题,同时相应地提高了思想觉悟,真正达到了知识、能力、觉悟的同步提高。

4.政治复习资料 篇四

1、结合当代世界发展,谈谈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着力点。

理论上说,社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科学立场、观点、方法。具体上指执政党与政府领导全社会力量从事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制度设计与社会管理活动。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本身要求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增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这必然要求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不加强社会建设,就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就不可能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

加强社会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要通过加强社会建设,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建立完善的社会安全网(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最大程度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持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社会建设是保持社会活力的必然要求。加强社会建设,能够为社会活力的表达和实现提供制度化保障,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合力,为社会的健康全面发展提供动力。

加强社会建设是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必然要求。健全社会建设,有利于完善社会管理、扩大和优化公共服务和发展民生事业,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激发全社会的活力,使各方面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得到更好的兼顾,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物质和文化成果。

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等,都是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其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

a.以和谐社会建设为着力点。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就是要积极解决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协调好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

①逐步解决两极分化问题;

②解决好与老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问题;③健全社会管理体制。

b.以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①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大力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观念; ②大力进行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 ③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④建立健全环境法律法规,构筑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政策体系。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看,推进社会建设的过程,就是解决社会面临的问题,化解社会存在的风险,使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完善的过程。

世界各国的主要社会问题,一般都是由各国基本国情、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的基本矛盾等因素决定的。对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社会问题具有共通性。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基本着力点

优先发展教育、努力扩大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2、为什么社会风险治理必须重视防范于未然,必须着眼于长远的风险意识和标本兼治的切实举措?联系中国实际,讨论如何应对各种社会风险?

当代中国面临的社会风险有其特殊性。中国既面临一些全球共同面对的风险,同时又由于历史、国庆和发展阶段等特殊因素,也面临一些特殊风险:人口规模大、密度高,国土面积达、区域联系密切,风险影响面比较大;底子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科技水平总体上不高,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加速阶段,人员流动性大,使各种风险容易交织并产生连锁反应;社会管理体系尚在形成与完善之中,应对风险的组织体制和责任制度还不完善等。这些方面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

多元主体合作互补的治理机制。应对风险,依靠单个治理主体往往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建立风险共担的新的治理机制,谋求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互补,包括国家、企业、家庭、个人等在内的所有社会组织和行为者,都是社会治理的主体或参与者,都有共同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权力和责任。

积极的预防性制度安排治理机制。应对社会风险不仅要有应急处理机制,更重要的是还必须有积极的预防性的制度安排。要通过扩大社会投资(社会投资是相对于事后救济的社会救助,即事先向社会事业进行的投资,主要包括:促进就业,扶助弱势群体;加大教育投入,增强人力资本;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建设社会安全网等),将被动的事后救济转向主动的预先防范。比如要增强各治理主体的社会责任感,提供应对风险的素质和能力;要构建预防风险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增加必要的社会物资储备等。

就地、及时解决问题的治理机制。风险治理的目标是就地及时解决问题。风险的空间扩 展性和实践延续性,使得风险的应对必须从时时处处入手,避免其扩散,防止由可能的风险转化成后果严重的实际风险。

3、结合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说明为什么必须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通常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内的社会管理主体,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

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国家或政府的基本职能;社会管理水平是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执行力的重要体现;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条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第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一个真心为民的政府,要把人民满意作为坚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同人民群众满意和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现管理,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权益受到保障,心情更加舒畅,从而自觉接受管理、主动配合管理、积极参与管理。

第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积极构建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管理格局。现代社会管理既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并依法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调节的过程,也是社会自我服务并依据法律和道德进行滋味规范和调节的过程。在社会管理中,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成效,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好各种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合力。

第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依法管理、综合治理。要加强社会管理领域立法、执法工作,使各项社会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要综合运用经济调节、行政管理、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要顺应社会信息化的新形势,把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提升社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第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不断推进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的创新。这就要求必须以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目标(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探索一条 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之路。

4、阅读以下材料,讨论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社会建设的重点。

(1)厦门公交车纵火案。

(2)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案。

(3)永州案维稳式劳教屡陷争议。

(4)《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国务院,2012年。

一方面,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和社会都有长足发展,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生活普遍改善,这些巨大的成就,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另一方面,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捷报频传的同时,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大量增加,各种社会问题、社会危机事件、社会极端事件也此起彼伏,即社会层面的负面消息频传。这两个方面的情况,其实反映出的就是“经济—社会”二者发展的不协调问题。借用陆学艺教授的话来说,我国的总体形势可概括为:经济高速发展,政治基本稳定;社会矛盾突显,文化繁而未荣(陆学艺,2011),生态形势严峻(尹保华,2012)。

社会建设就是为适应国家由农业农村的传统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的转变,适应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积极面对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各种有利于改善民生,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的社会行动与过程。社会建设的主体是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社会建设的原则是以人为本,坚持公平和正义,社会建设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与社会进步。社会建设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任务:社会事业建设、社会体制和社会规范、社会管理和社会安全体制调整社会结构(陆学艺,2011)。

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1、结合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分析社会主义在20世纪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

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伴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演进,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不仅是一种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体系和追求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还是一种以否定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为目标的现实运动。进入20世纪以后,社会主义成为世界上一种重要的社会制度,取得了辉煌成就,也遭遇了重大挫折,但始终保持着勃勃生机,不断发展前进。在世纪现代史上,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任何新生的社会制度都不可能依靠是就是完美无缺的,都要通过改革来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发 展,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如此。

20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大历史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伴随这一制度的出现,人类文明的发展,在社会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领域,旋即产生了深刻的变革。

即使在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之前,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也正是沿着逐步向高级形态、由蒙昧向开明状态的轨迹进行。然而,纵观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的政治文明发展历程,始终困扰人们长时期难以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在于,政治文明的发展在不断地推进过程中,却始终表现着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关系,社会不平等、不公正对于社会平等、公正的价值主导格局,少数社会成员对于多数社会成员的权力控制形式。所以,尽管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更迭依次表现的是更高的政治文明层次,但政治文明的性质却没有出现由于政治文明演进中量的积累所导致的质的变化。对于上述问题的历史性回答和解决,恰恰发生于20世纪。

绝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如何在这样的国情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也是人类文明在20世纪发展面临的全新课题。面对这样的课题,伴随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发展,20世纪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实践,也出现在实践探索中难以避免的曲折、失误。总结这种曲折与失误,从大的方面而言,至少在四个方面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提供了经验教训: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立以后,必须注重其完善问题;而是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优越性的具体政治体制,必须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改革和健全问题。三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通过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加以保障问题。四是政治文明意识的培育必须从政治文明建设实践发展的长过程中来认识的问题。

20世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留下的上述经验教训,都有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深刻背景,是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换取的。对此,任何意义上的忽视和不予汲取,都是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亵渎和失责。同时,在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时,我们还必须看到,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类型,不会也不可能在其一形成之日就表现得尽善尽美,其实践也不可能在未有任何经验和模式的前提下进行的万无一失。出现失误、形成教训都具有某种客观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如同人类社会主义发展中任何实践、认识和经验的积累都变现为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的并存一样,作为政治文明建设实践中的一种代价,能够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前车之鉴,能够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致重蹈已有失误的覆辙,上述经验教训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来说,同样是一笔财富,这是20世纪社会主义政 治文明实践总结所应有的结论。

2、对于苏东剧变的原因,国内外理论界众说纷纭。结合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谈谈对苏东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的认识。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相继开始尝试进行体制上的改革。但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还发生了许多严重失误。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中推行一条错误的路线,做出一系列错误决策,使社会主义改革走上了背离社会主义道路的歧途,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并陷入低潮。

苏东剧变是20世纪后期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苏东剧变既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从历史原因来说,苏东国家在思想理论、体制制度上存在僵化,推进改革的成效不大,经济发展战略上的错误和国际战略、外交政策上的错误诱发了国内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从现实原因来说,苏东国家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放弃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结果导致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甚嚣尘上,从而失去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基础和发展方向。从外部原因来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长期进行“和平演变”和干扰破坏,同时又以贷款、贸易、科技等各种手段进行诱压;从内部原因来说,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破坏缺乏有效的对策,结果被逐步分化瓦解。深入研究并汲取苏东剧变的教训,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而任何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都需要经历长期复杂的过程。以历史的年轮来计量,社会主义的历史还是短暂的,总的来说还处在实践和发展的初期。而且,十月革命以来先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原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要彻底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然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虽然苏东剧变之后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但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追求并没有因此而终止。世界各国工人阶级、无产阶级政党、其他进步政治力量和各社会主义国家继续坚定的为了社会主义事业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利发展,展现出光明的发展前景。

3、结合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有社会主义的特殊,又有社会主义的一般。究其一般性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各各社会主义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只要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就不能回避而必须直面这些问题。正是从这一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所回答和解决的已经不仅仅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也回答和解决了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现代性的内在超越也以重大课题。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也必将越出一国的范围而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坚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兴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必将不断展现出来。20世纪末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严重挫折,历史终结论甚嚣尘上,世界上所有关心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和人类进步事业的人们对中国都投以期待的目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者,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思考,始终是与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前途命运的思考联系在一起的。他明确宣称: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他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历史的发展证明了这一预见的科学性。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不利条件下,社会主义中国不仅顶住了重重压力,一直发挥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的作用,而且披荆斩棘,开拓奋进不断开拓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双重探索的新境界。30年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不仅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而且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这一成就的取得必将有助于各国共产党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努力探求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而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潮,走向复兴。

4、结合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分析“两个不可避免”与“两个决不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两个不可避免);《〈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 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决不会)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不同时期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两个著名论断。这两个论断即一脉相承,又有理论的重大发展,成为指导和论证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重要依据。本文拟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逻辑、对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论断的认识过程三方面阐述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内在统一性,以期对人们更好地认识当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提供些许启示。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犹如平地惊雷,宣告了“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开辟了新纪元。然而1859年,马克思在其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明确提出了两个绝不会的观点,即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从两个必然到两个绝不会,虽然存在理论随实践的发展而进行的自我批判,但这种批判不是对先前理论(两个必然)真理性的否定,而是将对先前理论的继承、发展和深化,对理论可行性的放大和升华。因此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辩证关系集中体现在二者高度的内在统一性。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实践看,两个必然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前进性趋势;两个绝不会指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曲折过程,二者体现了社会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从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逻辑看,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相互包容,相互补充。从对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论断的认识过程看,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并随着时间发展进行自我批判和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根据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结合中国解决发展问题的实践,深入分析与理解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中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过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 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得出的重要认识,集中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全面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努力实现从单纯追求发展数量的发展模式到注重发展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三者的关系,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三者身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紧密联系,不能孤立起来。全面发展是协调发展的前提,只有注重发展的全面性,才能实现各方面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协调发展是全面发展追求的必然结果。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的的三个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全面发展是协调发展的前提,协调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1、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要性(1)科技角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国际竞争角度: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民族素质,焦点集中在科技和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上立于不败之地.(3)国情角度: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科技总体水平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低,与发达国家差距大,己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1)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 重大举措;(2)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3)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国家的任务,既反映了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 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具有 重大的战略意义。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代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劈开新世纪的双刃剑

毫无疑问,科学技术已成为人类赖以劈开新世纪的一柄利剑,在新的世纪里它将成为新一轮综合国力角逐的制高点,将对未来国际政治资源的重新配置发挥头等重要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方兴未艾的今天,新的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与整合,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然而,高科技的发展又是一柄双刃剑。在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种种目不暇接的好处、有力推动历史前行的同时,这柄双刃剑的另一面也在悄悄割噬着人类文明之舟。

以高科技和知识经济为背景的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整体的增长,并把几乎所有的国家卷入了这一历史进程。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确实提供了加快经济增长、获取新技术和提高社会发展水平的机遇。近年来,世界经济中出现的一个新情况,就是高科技领域的某些项目和生产环节,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平移的速度与规模加大(通常以超级跨国公司为载体)。但同时,发达国家(超级跨国公司)主导全球化进程,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天然占据的强势地位,又使贫富差距拉大,发展中国家的主权、文化受到侵蚀。根据联合国的统计,世界上3名最富有者的财产竟然超出了48个最贫穷国家的GDP总值。500家全球性企业所占世界生产总值高达45%(1997年)。这些企业基本都来自西方七国集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说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陷阱”。

科技成果首先并迅速转入军事领域,衍生为尖端武器。在世纪之交,高技术武器的精确化、智能化、信息化以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使传统的军事理论乃至战争样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并且,超级大国以高技术武器的优势为后盾肆意推行强权政治已露端倪。美国政府部署NMD(国家导弹防御体系)和TMD(战区导弹防御体系)的计划,使新一轮军备竞赛悄然展开,21世纪初叶的世界似乎并不比过去100年更安宁。科学技术———谋求霸权和反对霸权的矛与盾

在一个正充分信息化的时代,科技革命和高科技竞赛背景下的综合国力竞争,使世界经济矛盾更趋错综复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大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与互动、融合与冲突,比以往更具有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今天,国际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就是,在科技力的强大推动下,美国经济连续保持107个月强劲增长,美国几乎在所有关系21世纪前期世界经济命脉的科技———产业领域中都占据了强势地位。凭借于此,美国在国际政治格局中构建的强势地位也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延伸。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主要特征的美国对单极秩序(领导权)的诉求与国际政治多极化历史发展大趋势之间的碰撞与冲突,必将成为21世纪初国际社会政治生活的最重要景观。另一方面,科技革命对于当代国际政治更为深远的影响还在于,它从各个层面上对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和现行国际法体系提出了挑战。例如,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国家主权范围或扩张、或模糊、或遭到蚕食、或受到限制。而科技———经济资源共享原则、互联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扩展,又迫使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传统主权国家,不得不互让部分传统的主权。再如,随着海洋科学的发展,领海的概念被不断改写,与之相应的国际海洋法体系的发展完善,也对主权国家之间的海洋国土争端带来新问题。同样,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也使传统的领空概念无法自圆其说,而超级大国在外层空间的军事科技发展正在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关注。此外,近年来引起国际社会极大关注的,从人类社会的数字化生存到动植物产品中的转基因技术等一系列有可能极大改变人类现行文明样式,尤其是改变自然生物和人类社会秩序的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也不能不引起人们在各个层面的广泛忧虑。今天,少数发达国家凭借高科技强势地位,正在形成对科学技术资源的垄断局面。一个以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霸权为基础的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强权体系是否会建立?这种忧虑与警惕并不是空穴来风。

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哺育出的最精致绚丽的花果。它曾带给人类以辉煌的过去,也必将带给人类以灿烂的明天。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勇士安泰那样,人类只要将双足深扎于大地母亲的怀中,他就能从容地挥动科学技术这柄长剑,开辟出一个崭新的、繁荣的、和平的新纪元。3、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呈现什么样的特点或态势? 当代科学技的发展态势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呈现知识爆炸的现象。

们把当前人类知识增长的趋势用指数函数来描绘,也就是在经常提到的知识爆炸现象。今天的大学生到毕业的时候,他所学的知识有60%到70%已经过时。伴随着知识爆炸现象的出现,科学技术研究的规模也呈指数函数增长,全世界用于科研的经费和从事科研的人数也将会大幅度提高,创造性的科学工作将会成为本世纪末人类的主要活动。

(2)科学技术更新的速度日益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大大缩短。

科学技术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随着科技产业化的深入,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大大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和商业化应用速度大大提高。

(3)各学科、各技术领域相互渗透,交叉融合。

科学技术中,各学科领域将得到进一步的相互交叉和融合。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多种学科的综合、渗透和交叉,以解决在科学发展上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这也推动了 一系列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和边缘学科的出现

(4)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

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将进一步结合,以解决人类自身发展的问题。科学的发展提示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所存在的内在的紧密联系。许多科学观念启示我们,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都要求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密切结合。同时,人类面临的这些问题都具有综合性质,如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污染)、资源问题(能源、粮食)等,既是科技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超出了自然科学技术能力的范围,必须综合运用各门自然科学、各种技术手段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去研究解决。所以加强科技工作者和人文、社会科学家的联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5)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趋势明显加快。

随着全球性的信息化,网络化的实现,各国的科研人员、科研机构以及仪器资料等基础设施的信息流动性和共享能力得到大大加强,这大幅度降低了研究开发的成本,使得全球的研究开发资源有了可以充分流动和利用的巨大空间,加速技术扩散和人才的流动,加速提高自身的科技实力。

(6)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首先,科技的进步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生巨变,拓宽生产领域与对象,开辟了新的产业领域,同时又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素质和管理的效率,推动生产方式发生根本变革。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可以使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生产的信息化则在代替了部分脑力劳动的同时,将原先封闭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全球化的、开放的生产方式,使得生产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共享,从而使得生产资源可以被带动,优化和组合,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5.政治复习资料范文 篇五

“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实施方案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根据自治区《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为加强自治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鼓励中等职业教育“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简称“中职定向师资班”)到边远贫困地区任教,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自治区中职定向师资班培养工作由自治区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自治区编办、自治区财政厅等部门按各自职能承担相应的工作,办事机构设在教育厅。

二、2012-2015年,每年招收500名中职定向师资班学生,纳入自治区“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计划”,由自治区财政承担相关培养费用(学费、住宿费、教材费以及规定的实习支教费用等),通过免费定向培养,取得本科学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和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按协议定向全区师资短缺的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南疆四地州及喀什、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的中 1

等职业学校任教(含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享受定向安排就业的政策。

三、中职定向师资班培养分普通高考和高职毕业生直升本科两种模式。根据自治区中职定向师资班的培养需求,由各指定培养高校制定招生简章以及考试招录办法。同时,各有关培养院校要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中职定向师资班的培养目标合理设置教学计划,加强师范教学教法培训。各有关地州教育行政部门、各相关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配合,广泛做好招生宣传及报名、签约等组织工作。

四、中职定向师资班采用学生自愿和院校审核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普通高考考生根据当年中职定向师资班培养计划,自愿选择填报相关专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学生根据当年中职定向师资班培养计划,自愿选择与高职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

高职升本推荐院校根据考生报考条件、专业等相关要求认真审核,填写《中职定向免费师资班学生推荐表》(考生个人填写)、《中职定向师资班高职升本直通培养学生汇总名单》(推荐院校填写)报培养院校审核。各高职院校推荐人数不超过推荐专业当年高职毕业生总数的30%。

招生院校将审核后的名单报教育厅。招生录取开始前,教育厅将各招生院校拟录学生名册汇总。

五、为了提高生源质量,2012年中职定向免费师资班普通高考生源安排在本科零批次录取。自治区招生办公室按照考生志

愿、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投档。在坚持面向全区的前提下,优先录取定向就业地州生源。在线上生源不足时,定向就业地州生源还可再享受适当降分的优惠政策。为了保证培养质量,招生院校可在《招生简章》中对相关科目的普通高考成绩提出要求。

高职升本生源根据选拔成绩(可综合平时成绩和选拔考试成绩)的排名,择优录取。

各招生院校如存在完不成自治区下达的中职定向免费师资班招生计划任务情况,可在大学一年级新生注册工作结束后,按照学生自愿报名、院校择优录取的方式,从相关专业普通学生中进行调整补录,补齐计划。

自2012年起,录取和补录中职定向免费师资班学生入校时,必须与定向就业地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培养院校签订由自治区统一印制的《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教育协议书》,拒签定向协议的考生取消其录取资格。

六、中职定向师资班考生凭本人与地州市签订的定向协议和录取通知书到校报到注册。入校后不能转学和转专业。在校学习期间还可同时申请享受国家、自治区以及高校设立的其它奖、助学金政策。

在培养过程中实行“过程淘汰”制度,对培养过程中达不到考核要求的,将予以劝退。在完成学业取得规定资质后,经考核,直接按协议应急补充到师资紧缺的各中等职业学校任教,其档案

由培养院校直接迁转至任教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履行任教协议,服务期限不少于5年。所在地州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履约。

中职定向师资班毕业生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

中职定向师资班毕业生毕业后因非不可抗原因违背定向协议,必须承担相应责任,退还已经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按照享受免费教育费用的30%交纳违约金。

七、自治区教育厅牵头负责中职定向师资班计划编制、组织报名、录取、落实工作岗位、办理派遣及接收工作。

八、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中职定向师资班就业指导工作,协调派遣及人事接转工作。

九、自治区编办负责协调落实有关拟任中等职业学校的编制。

6.政治中考复习资料 篇六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宪法具有的法律效力。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具体是:见初二教材P56大号字)。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

8、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

9、我国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2、科学技术(简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

15、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

1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宪法。

17、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汉字。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19、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7.如何搞好政治全面复习 篇七

一、认识到位早准备

政治课学习反对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它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 更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灵活运用知识认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体会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这不是对学习要求的降低, 而是学习要求侧重点的改变。没有对基础知识的整体把握, 没有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理解, 没有能力的切实提高, 只靠死记硬背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因此忽视对政治课本的学习不但是错误的, 而且是有害的。所以, 学生必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 一步一个脚印、从点滴做起夯实基本功。在复习过程中尤其要发挥主动性, 克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 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质疑, 就会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二、注重基础找联系

高考政治虽然是考查学科的重点知识和主干内容, 但具体到某个试题, 其考查的范围不会停留在某个具体知识点的考查上, 而是突出知识的生活意义和现实价值, 强调知识间的相关、相通、相连性, 强调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融会贯通, 最后落实到知识的综合运用上。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能机械的记忆知识点, 而要注意对知识的整理, 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找联系, 找线索, 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具体地讲就是要对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 使之系统化、网络化, 从而达到宏观上把握教材, 微观上融会贯通。

三、学以致用重实践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在夯实基础知识、把握知识之间联系的基础上, 体会知识的现实意义, 要结合时政和自身的生活实际多层次、多角度的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中考增加的活动探究类试题, 就说明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所以在复习过程中, 一定要树立将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意识, 关心国内外大事, 关心生活, 关心自我成长, 让课本的知识和理论进入实际的生活中, 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要善于运用教材知识观察生活、发现问题, 并能认识、分析、评价社会生活, 增强生活体验, 丰富生活经历, 实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交融。尤其要注意教材中活动课的内容和《教学大纲》中活动层次的要求, 这些内容和要求往往是命题的重点, 有条件做到的一定要亲自实践, 暂时没有条件的也要模拟实践, 将活动的目的、主题、思路、方法等内容一一列出, 体会生活的意义和过程, 以增强解题的能力。

四、举一反三善总结

在复习过程中, 一方面要立足教材, 夯实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又要适当做一些训练题, 两者结合才能取得好的复习效果。不论是学习基础知识, 还是做练习, 都不能机械死板, 要能举一反三, 做到学“活”, 练“活”。学“活”, 就是要善于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总结, 找出教材主干知识, 抓住有运用价值, 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作为复习的重点。练“活”就是面对大量的练习题、模拟题和各种复习资料, 要善于选择, 定期从内容与题型两方面归纳总结。从内容上分类, 就是对相同或相近内容的题放在一起比较, 总结答题角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点、涉及的内容范围等;从题型上分类, 就是对同一题型进行比较研究, 找出共同点。总结答题的规律。

五、加强训练学方法

通过对近几年考生试卷的分析, 我们发现许多同学丢分, 不是因为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 而是没有正确把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 突出表现为:审题能力差, 答非所问;表达能力差, 答案言不及义, 不能正确使用政治概念恰当表述;考虑问题不全面, 答案不完整;归纳、概括能力差, 答案照抄照搬教材。要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 就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 在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材料, 提取关键词和有效信息, 找准答题角度。2.注意把握解题思路, 对于同一材料、同一知识点要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除了试题本身的设问角度外, 还可以尝试从其他角度设问, 并自己回答。3.对重点题和典型题进行练后评析, 分析失误之处, 进行纠错, 完善答案。4.对往年高考试题进行分析也是必要的, 自己先试着作答, 然后对照原答案调整自己的思路, 从中得到启发。

六、拓展思路求创新

8.怎样搞好政治复习 篇八

一、全面复习,系统掌握,夯实基础

所谓“面”,即全面复习,也就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目的是通过全面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双基内容,夯实基础,这是搞好复习的前提。

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内容繁多,各知识点之间又相互联系,要达到全面、系统掌握并非易事。因此,教师必须在深钻细研教材的基础上对双基知识和重点、难点作全面、详细的梳理、排查,辅导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形成知识网络,而后进行巩固训练,夯实复习的基矗具体做法是:

首先,根据教学大纲中的目标要求,让学生通读教材,使学生对教材各章节有个全面而又具体的认识。如:教材共有几课?每课共有几节?每节共有几框?每框需要理解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课与课、节与节、框与框、知识与知识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哪些问题是重点?哪些问题是难点?哪些问题容易相混?等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依次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即知识结构)。这样,使零碎的知识互相联系,形成了知识网络,更加系统化、序列化。这一环节师生可共同进行,也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

再次,强化训练,巩固运用。强化训练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练习的面要广,量要大,题型要多;第二阶段着重突出重点、难点和能力培养。训练内容要精心设计和筛选,要注意层次性和灵活性。

二、抓住重点和关键,所谓“点”,即重点复习

也就是进一步突出强化重点、难点,并能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分析认识当今一些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搞好复习的关键。要达到这一目的,须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选准重点和难点。教师对每课中的重点难点要选准,并在复习过程中反复强调和训练,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如:教材中共有哪些重点?哪些难点?都要让学生心中有数。

再次,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让学生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原理,而且还要让学生多关心了解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启发诱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观点和原理来认识分析这些社会现象,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某些“只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法制观念淡薄,违法犯罪现象严重,贪图享受,不愿艰苦奋斗”等现象,我设计了这样几种题型:

第一,理解说明题:李鹏总理在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这两段话的理解。通过启发、诱导、分析、审题,大部分学生能明确题目的内在要求和答题思路:一是文明的含义;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三是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四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

第二,案例分析题:1993年8月27日,天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窝藏、妨害公务、行贿罪等数罪并罚,判处原大邱庄致富带头人禹作敏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A、这一事实表明了我国公民享有哪项权利?B、这项权利的含义是什么?经过一番推敲、分析,学生很快回答出这一材料表明了“公民享有平等权,即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进而准确地解释这一权利的含义。

第三,判断说明题:“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没有必要提倡艰苦奋斗了。”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通过讨论、提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能做到判断正确,说理全面,要点明确,结论扣题自然。

三、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没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是不可能的

因为练习是沟通知识和能力的桥梁。练习时要注意练习的典型性、针对性、系统性、层次性、应用性,要在练习中总结各种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规律。首先,指导学生把教材中的有关“标志”、“原因”、“表现”、“意义”、“作用”、“区别”、“关键”、“本质”、“关系”等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形成知识线。然后根据归类整理的知识线设计练习题,进行综合训练,可选用填空、选择、简答等题型训练。

其次,归类综合训练还可以把所学知识按题型分类进行综合训练。可分为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说明题、阅读分析题等题型训练。训练内容既抓住基础知识,还要突出重点、难点。

在题型归类训练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师应向学生讲清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方法和技巧,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

如:有些学生对于阅读理解题、判断说明题、理解说明题审题拿不准,答题没有把握。这就要提醒学生开拓思路,尽可能把与本题目相关的内容都列举出来,然后加以适当选择,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失误。

上一篇:《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图谱的有效运用》下一篇:结业证书委托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