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024-07-20

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精选8篇)

1.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篇一

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和谐思想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在今天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尤其重要。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的同时,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也多有探讨,从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入手,科学、全面、深刻地回答了这一生态文明的基本问题,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

首先,马克思指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 认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的产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息息相关。马克思认为:“一个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的存在物,就不是自然的存在物,就不参与自然界的生活。”也即表明,没有了自然界,人也就无法存在了。因此,人类破坏了自然界也就等于毁灭了自己。马克思还明确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能动的存在物,是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此外,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因此,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所以,自然“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

由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个命题出发,马克思批判了人类妄图超越自然、支配自然的行为。马克思指出:“人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使自然界受自己支配,神

灵的奇迹越是由于工业的奇迹而变成多余的,人就越是不得不为了讨好这些力量而放弃生产所能带来的欢乐和对产品的享受。”在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许多工业企业的发展违背了自然规律,为赚取高额利润,不惜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这种行为就应该受到批判。马克思认为:“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人类总会为自己破坏生态平衡而付出代价的。比如,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燃料而产生的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导致冰川不断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海啸、酸雨、厄尔尼诺现象等等,都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致命的破坏。特别是近几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都与生态环境的失衡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人类若想控制自然界,反过来只能陷入自然界的控制之中。人类在把自然变成被统治的对象的同时,也把人类自己变成了被统治的对象。马克思从人的视角分析自然,不等于说马克思颠倒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反,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清醒的正确的认识。

马克思在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同时亦主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关系。事实上,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进一步指出:“在这种自然的类关系中,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这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反映了人与人的关系。人对自然的关注归根结底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注。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这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己本身不可分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创造理想的生态环境是需要人与

人的共同努力的。正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 我们对自然的全部支配力量就是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人应该以尊重自然的规律为前提,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活动恢复和重建自然的生态平衡。

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生态文明的今天,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进行深入思考。人类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对自然的态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体现的种种生态文明的思想或能为我们指点方向。首先,思想上要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臵,“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要把人由自然界“之外”调至自然界“之中”,真正成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所以在解决现实的生态环境问题时,一定要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赢的现实关系。尽管自然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并不是马克思学说的主旋律,但他的著作中所阐发的生态哲学思想对于开启当代人解决生态问题的智慧认,寻找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李鹏程《马克思早期思想探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论》

[3]宋周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环境伦理思想》

[4]吴仁平《对马克思早期哲学著作的理解》

[5]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

2.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篇二

关键词:人与自然,异化劳动,共产主义,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归根到底是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求得人和自然共同、持续、和谐发展。虽然环境伦理发展至今已演变出多种学说派别,包括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对中国环境建设也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多是西方本土化的研究成果。根据我国具体国情,环境伦理的研究更应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入手,从他的作品中寻根探源,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到适合中国本土的环境伦理依据。因此深入结合时代主题,重新挖掘《手稿》的当代价值,在某种意义上为环境伦理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虽然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与自然关系涉及不是很多,但相比于前期作品则更为清晰、完整地表述了他的自然观。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马克思已经从资本主义的社会实践中看出人和自然其实是一个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和人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必然是相互关联的。马克思《手稿》中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阐发,为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十三五”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实现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美丽中国的目标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人与人的关系

《手稿》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是这样论述的:“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主客体角度来看,马克思明确表示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但同时人与自然相互联系,人也是自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每一步文明的前进都脱离不了人类对自然的索取,从生产到生活,甚至精神活动都离不开自然。除此以外,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提出人和自然到底是何种关系的思考,他说:“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限制的存在物。”从根本上来看,这段话意味着:一是人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肯定具有一些先天性特征,像天赋和才能一样存在于人的身上;二是这也表明其实人和动植物又是一样的,像动植物一样受到自然的制约,不能脱离和摒弃自然,要依赖于自然生存。

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否定了旧唯物主义自然界与人的分裂为二的观点,而把自然看成人的“无机躯体”,说明人永远无法脱离自然而独自存活。因此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仅人的物质生活,连人的精神生活也同样被自然界所限定。在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中,先在的自然逐步纳入后来的人的领域,成为人的对象,从自在的、无拘束的自然逐渐演变成为受人控制的、人化的自然。其实就是经过人类改造后而形成的人化自然,这才是马克思所认为的真正的自然。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所以马克思在《手稿》中这样论述:“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着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如果离开社会和劳动,就不会有人的存在,因为人的属性是在社会这个独特的环境中才体现出来的,因而社会产生人的活动,人通过劳动这个改造自然的社会性活动来促进人化自然的产生。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因而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人类所面对的自然,即面对的是自己创作的产物,那么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理解其实就可以解读为如何面对人类自己生产出的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综合来看,在实践过程中探索人和自然关系的本质,应该首先明确什么是人的本质、自然的本质,自然和人如何产生的关系,之后即可挖掘出处理好人和自然关系本质上是如何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异化劳动

基于以上人和自然关系本质的论述之后,可以明晰马克思所期望的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其实应该是人和社会、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状态。至于如何达至这一理想状态,马克思在《手稿》中阐述,从社会制度层面来说,必须铲除异化劳动,因为异化劳动是造成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异化的根源。

《手稿》中提出来的“异化劳动”理论,是对资本主义实际现状进行批判的必然结果。异化劳动即是指劳动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它是异己的不依赖生产者的独立力量,并且与劳动相互对立。结合异化劳动产生背景、原因以及导致的后果,现从工人同自己劳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这两个角度来具体分析因异化劳动而产生的人和自然关系的对立的原因。

第一,工人同自己的劳动相异化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生产、生活资料的占有状况,二是人逐渐沦为资本家掠夺财富的劳动工具。“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这即意味着自然为工人提供了丰富的劳动资料,当然也为工人提供了维持生存的必要条件。从中应该初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在生活资料分析的过程中揭示出了其对立关系。在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的背景,工人越是想通过自身的劳动来获得物质世界的肯定,就越会失去更多。劳动变成一种外在的东西,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无法肯定和明确自己生存的意义,只能在资本的压榨下不断否定自己。因此,在劳动中工人不能自由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使自己的肉体、精神遭受摧残。工人失去了人的属性,为了获得生活资料以此维持自身日常生活,从而沦为纯粹为资本家谋利的劳动工具。马克思从中已然认识到了当时人和自然的对立的状态,所以在资本主义制度统治下,本质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并进的关系从根本上失去了价值。

第二,《手稿》中人同人的异化应该明确的是人与人相异化中的“人”,不仅包括工人,也包括资产阶级,虽然从本质上看他们的异化状态和工人异化状态完全不同,但可以肯定的说他们同属于异化的人。马克思在《手稿》中说过,人除了拥有本身的有机的身体之外,还存在一个无机的身体,就是自然界。因此,劳动者同人相异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即人同人相异化和人同自然界相异化。第一,人同人异化,就是这个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类本质处于对立,这些辛苦的劳动所得却由“他人”获得。就工人而言,这个“他人”就是有产者、资产阶级。这部分人将资本主义私有制作为剥夺工人劳动价值的依托,从而导致为他们所利用的工人的异化。人同自然界相异化反映在资本家阶级对工人的无情压榨的关系上,就是对工人生产生活的无情剥削所发生的关系,工人因此与自然界发生间接的关系对立。由此可见,人同自然相异化可归结为人和人关系相异化。第二,人同自然界的异化则是导致二者对立的关键。在前面已经论述过人和自然关系的本质实质上就是人和人的关系,因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所以人和自然界相异化就是人和人相异化的一种结果表现。私有制社会中人的异化表现为对自然物的争夺,于是自然界就成为人与人相异化的媒介。不仅如此,资本家们无节制地掠夺自然界,使自然不能彻底促进人的本质的实现,把自然界推向了异化,因而人又是导致自然界异化的根源。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在异化劳动条件下,人和自然都不能以自身本质力量显现出来,因为人和自然之间出现了中介———资本。人和自然在价值规律支配下为资本增殖而劳动,资本使人和自然都被资本化和商品化,从而扭曲了人和自然之间的联系和交往。当人受到资本的要求而索取自然的价值时,自然就会按有利于资本增值的方式牺牲自己的价值,而当这种索要变成无限制的时候,人和自然的关系就逐渐对立起来。因而要逐步消除人和自然的异化现象,逐步消除人类在工业文明时代同自然的“对抗”关系,他认为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带来的异化劳动,使人和自然能够真正按照和谐方式进行交往,即达到共产主义。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观是《手稿》一书的另一重要主题,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才能达到矛盾的真正解决。具体表现为对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以及对人的本质的实现。在以劳动为核心的人本主义思维构架的支配下,共产主义不仅是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即人和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的实现;还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即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的实现。从本质上说,这跟劳动异化的消除是同一个意思。

扬弃劳动异化,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是互为实现条件的,它们不可能单独实现这一目的。所以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描绘了一幅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蓝图,当且仅当人和自然和解之后,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才会最终走向和解。所以要实现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解决劳动异化所带来的人和自然的对立,就必须实现两个和解,即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解,人和人关系的和解。

(一)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解。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在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蓬勃发展,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疯狂掠夺,最大程度地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由此产生两方面的重大影响,一是工人劳动异化,造成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二是自然界遭到掠夺和破坏,引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因此,马克思尖锐指出其中的矛盾,并认为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最终解决这一危机。所以,从根本上说,如果要实现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解,就必须彻底解决人的异化问题。

工人的劳动异化是指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原因,社会财富被资本家所代表的资产阶级所占有,工人即无产者只能通过劳动获得微薄收入,并使自己陷入极度贫困的境地,工人不仅丧失了自我价值实现的能力,人与自然这个无机身体分离,而且还要承担环境破坏的恶果。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人与人关系的改变是由人类改造自然而开始的,是不合理地占有和分配生产生活资料而产生的,所以要对私有财产进行积极的扬弃,使人类可以公平地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人的有机和无机身体的统一。马克思说“人的普遍性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变成人的无机身体。”因此,当社会实现财产的公平占有,人类才会真正做到有机身体与无机身体的统一,即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的理想状态。

(二)实现人和人关系的和解。

人类想要实现共产主义,达到这一理想社会状态,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就必须解决好人和人的关系。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和人的关系基本包含两方面,一是男女关系,二是利益关系。他在《手稿》中提到“人和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女的关系”。在女人依附于男人,被当做淫乐的牺牲品这个角度看,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男女平等有助于人和人关系的和解。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关系是利益关系,主要包括的是资产阶级资本家和工人的阶级利益以及资本家相互之间的平行利益,工人为满足生存需要而被迫接受资本家的剥削,资本家之间因为利益冲突而衍生出各种矛盾难以解决。因此只有共产主义才能解决好利益问题,不再受支配,按需生产,实现人全面自由的发展,从而达到所有人关系的和谐。

四、人和自然关系的生发———关于环境伦理的启示

马克思的《手稿》中人和自然关系的思想为当今世界解决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具有独一无二的启示作用,并与环境伦理的相关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手稿》距今已有171年的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把握好马克思其中关于环境伦理思想的精华,仍然适用于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

(一)从人和自然关系的本质上来看,应该要突破人类中心主义及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桎梏。

人类中心主义就是以人类利益为核心,将人和自然关系分裂开来,只为满足自身需要而牺牲自然环境,不顾及自然的承载能力,也不为子孙后代考虑,其代价就是生态破坏。与之相对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则排斥任何形式对自然的破坏,认为人作为自然人就应该保持自然的原始状态,尊重、顺应自然,但这种思想导致人和自然没有差别,失去人之为人的意义。由此可见,两者都是片面的环境伦理思想。马克思分析异化劳动时就提出人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自然界则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生产生活资料,所以人在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劳动来进行改造自然、获得生产生活资料的同时,也要受到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制约。因此,应该改变现在主流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两种价值取向,既不能为人类自身的利益考量而大肆地破坏和掠夺大自然,也不能光为了保护自然而彻底地否定人类的实践活动。人在进行改造自然实践活动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身,促进着自身的发展,因此只有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会形成稳定、和谐、美丽的生态环境。

(二)从人和自然关系的对立来看,应该要实现人和自然有机和无机的统一。

马克思在《手稿》中详细论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造成的异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马克思的基础上将其引申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几种异化上来,认为正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导致了这一异化从而产生了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扬弃劳动异化,实现人的无机和有机的身体统一,这与环境伦理学中所强调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生态整体主义理论见诸于利奥波德、奥德姆、罗尔斯顿等著名生态学、环境伦理思想家的论著中,主要是借助现代生态学,依靠整体主义方法论来解释自然的存在和评价自然的作用,并且树立新的价值观,重新审视人在自然中处于何种地位,有何种作用。生态整体主义认为自然界和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这是一个进化发展的生态系统,一切价值之源。因此,生态整体主义肯定人类的生存权利,但人类改造自然实现物质欲望的获取等行为应该保证在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其目的是为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健康、有序发展,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状态。所以,生态整体主义同样可以从马克思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环境伦理思想中汲取营养,以此来丰富当代环境伦理建设。

(三)从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的要求来看,要彻底解决环境问题,须通过共产主义来实现两个和解。

现实角度看,共产主义的实现还很漫长,但是两个关系的和解对于当今环境伦理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环境伦理学中,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解、人和人关系的和解可以看做方法论上的指导原则,明确实际生活中用何种环境道德规范指导实践。人和自然和解的原因就是人类的破坏导致严酷的生态环境现实,因此从这一角度看,保护环境就是环境伦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普世道德要求,从根本上达到从掠夺自然到善待自然的转变。除此以外还要坚持生态公正,人类应当在享受环境权利的时候坚持保护环境的环境义务,真正做到对生物和自然界的公正,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人和人关系的和解就是要求减少矛盾利益冲突,从生态环境大局出发,为子孙后代的幸福考虑,就应该减少人为的破坏,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尊重生命,善待自然,并坚持适度消费,同时能肩负起相应的环境伦理责任。

马克思在《手稿》较为具体地阐述了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在理论意义上可以生发出许多相关环境伦理思想。面对全球环境治理难题,我们需要创造性地解读马克思环境伦理的具体含义,探索其当代价值,这不仅有益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阐发,也有助于理论到具体实践过程的进一步发展,解决具体生态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57、105、75、53、79、80~83、80

[2]侯惠勤.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马克思主义著作精要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90,95

[3]辛学敏.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

[4]牛瑞凤.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D].辽宁大学,2012

[5]林坚文.自然的人和人的自然本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时代解读[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6]张莉,陈爱华.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伦理思想[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篇三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自然;社会化;异化

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从原始社会的人类为自然所束缚、恐惧一切自然现象到后来的工业社会人类肆意掠夺自然资源、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类逐渐掌握主动权,看似权威地操控着自然界。就马克思的《手稿》而言,每一个章节都流露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表述,在“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笔记中的表述相对较多,而且与马克思的生态观较为接近。以下是对上述两个部分中关于人与自然思想的梳理。

一、异化劳动笔记中的“人与自然”

“异化劳动”是《手稿》中画龙点睛的一部分。异化劳动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下,非正常的劳动形式,表现为:“工人生产的越多,他能够消费的就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笨,越成为自然的奴隶。”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性即:人同劳动产品相异化、人与劳动本身相异化、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其他人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是一种异化社会环境下的异化现象,在异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也是异化的、对立的。

回到问题的根本,人与自然是如何发生关系的呢?人要实现自己的类本质就要把自己对象化到对象中去,人的类本质是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类正是在改造对象的世界中,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马克思认为,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同一”。马克思最初发现“人与自然”的问题:在私有财产关系普遍化的社会中,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相敌对的关系,是异化后的社会关系。形成这种关系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私有制使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基础劳动异化了。要想彻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就必须扬弃异化劳动,而异化劳动作为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只有在彻底消灭了私有制后才能实现彻底的扬弃。

二、共产主义笔记中的“人与自然”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统一和谐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在马克思看来,要真正解决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界的对立,单纯的人道主义或自然主义作为基础,都是难以胜任的。未来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马克思说:“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这里的“社会”指的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三、马克思的自然观

从《手稿》可见,马克思理论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统一基础上的,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也是基于资本主义异化导致的人与自然的分离,使人不是一个真正完整的人。其基本手段就是要推翻现行的建立在异化劳动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制度,代之以合理、人道的新社会,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历史性统一。

1.马克思是否是人类中心主义者。20世纪以来,生态失衡、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等全球性问题使人类开始反思。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很多人认为,马克思是“人类中心主义者”,因为在他的著作中,充满了“支配”“统治”自然等字眼。但是仔细研读马克思的思想就会发现,马克思既主张人道的自然主义,也主张自然的人道主义。马克思把两者的统一看成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2.马克思生态思想对当代生态哲学的启示。生态问题的显现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加深使生态哲学成为当代哲学新的焦点。“生态哲学的内在精神不在于对生态科学的知识性反思,而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理论主题的理念创新。”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关注的是资本对自然的掠夺,虽然当时的生态问题还没有严重到危机的程度,但是已经成为马克思关注的问题。马克思对生态问题的历史性的批判,以及他创立的研究生态哲学的一般理论原则为建构当代生态哲学的人们提供了一定的思路。生态哲学也是时代精神的结晶,只有关注现实,结合实际,生态学才回得到真正的进步和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才能够从本质上得到改善。

总之,经过几个不同阶段的发展,人类在不断尝试、改善着和自然的相处方式。我们最终明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而是休戚相关的整体。对于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自然,我们不该将之视为任意宰割的对象,而应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53,81,83.

4.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篇四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它是一部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我在读完这本书后,最大的感触就是马克思提出的“异化劳动”这一问题。

首先,劳动的异化让我想到现实生活中农民工在大城市里打工生存的现象。他们为了能在大城市里生存,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无论是为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还是为了城市的美丽环境,他们都是在这个城市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他们付出的价值与得到的价值完全不成正比,甚至是成反比。他们的地位没有提高,反而被城里人轻视、嘲笑。同时,他们干着最累的活,吃着最大的哭,却拿着最少的工资,自身却又没有任何保障。因此,对于他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快乐幸福可言,甚至他们会感到空前的虚弱和无能。这就是劳动本身的异化。

5.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篇五

马克思在“序言”中主要阐述了写作的主旨,方法和《手稿》的哲学基础。在写作过程中由原先打算着重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后经过对国民经济学的系统研究和批判,改为把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当做主要批判对象以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剖析为主要内容,从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同时着重揭露和批判了鲍威尔为首的黑格尔分子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他们的根本错误在于坚持“自我意识”哲学。

下面是对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些文摘:

书摘

如果供给的量超过需求,那么价格构成部分——利润、地租、工资——之一就低于价格而支付,结果,这些价格构成的一部分就脱离这种使用,从而市场价格也就倾向于作为中心点的 自然价格。但是,第一,在分工有很大发展的情况下,工人要把自己的劳动转用于其他方面是极为困难的;第二,在工人对资本家处于从属关系的情况下,吃亏的首先是工人。

因此,当市场价格倾向于自然价格时,工人遭到的损失是虽大的而且是绝对的。正是资本家把自己的资本转用于其他方面的这种能力,才使得束缚于一定劳动部门的工人失去面包,或者不得不屈服于这个资本家的一切要求。

市场价格的偶然的和突然的波动,对地租的影响少于对分解为利润和工资的价格部分的影响;而对利润的影响又少于对工资的影响。大多数情况是这样:当某个地方工资提高时,别的地方工资保持不变,还有的地方工资在降低。

当资本家赢利时工人不一定有利可得,而当资本家亏损时工人就一定跟着吃亏。例如,当资本家由于制造业秘密或商业秘密,由于垄断或自己拥有的地段的位置有利而使市场价格保持在自然价格以上的时候,工人也无利可得。

其次,劳动价格要比生活资料的价格远为稳定。二者往往成反比。在物价腾贵的年代,工资因对劳动的需求下降而下降,因生活资料价格提高而提高。这样,就互相抵消。无论如何,总,有一定数量的工人没有饭吃。在物价便宜的年代,工资因对劳动的需求提高而提高,因生活资料价格下降而下降。这样也就互相抵消。

工人还有一个不利的方面:

不同行业的工人的劳动价格的差别,比不同投资部门的利润的差别要大得多。在劳动中,个人活动的全部自然的、精神的和社会的差别会表现出来,因而所得的报酬也各不相同,而死的资本总

是迈着同样的步子,并且对现实的个人活动漠不关心。

总之,应当看到,工人和资本家同样苦恼,工人是为他的生存而苦恼,资本家则是为他的死钱财的赢利而苦恼。

工人不仅必须为物质的生活资料而斗争,而且必须为谋求工作,即为谋求实现自己的活动的可能性、手段而斗争。

我们列举社会可能处于的三种主要状态,并且考察工人在其中的地位。

(1)如果社会财富处于衰落状态,那么工人遭受的痛苦最大。因为,即使在社会的幸福状态中工人阶级也不可能取得像所有者阶级取得的那么多好处,没有一个阶级像工人阶级那样因社会财富的衰落而遭受深重的苦难。

(2)现在且以财富正在增长的社会来说。这是对工人惟一有利的状态。这里资本家之间展开竞争。对工人的需求超过了工人的供给。但是,首先,工资的提高引起工人的过度劳动。他们越想多挣几个钱,他们就越不得不牺牲自己的时间,并且完全放弃一切自由,为贪欲而从事奴隶劳动。这就缩短了工人的寿命。工人寿命的缩短对整个工人阶级是一个有利状况,因为这样就必然会不断产生对劳动的新需求。这个阶级始终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一部分,以避免同归于尽。

对手稿的认识:

首先,马克思肯定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但又揭示了它的缺陷。他认为古典经济学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剖析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它不理解这些规律,就是说,它没有指明这些规律是怎样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因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能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给自己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的任务。

从《手稿》中知道“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生产出了产品,而由于产品不属于劳动者本身,因此,产品生产越多,劳动者的价值就相对越低。这里似乎是一个相对的关系,劳动者和产品两者之间的对立。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而劳动产品是人的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劳动产品本应属于劳动者。”

私有财产和劳动

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作为自为地存在着的活动、作为主体、作为个人的私有财产,就是劳动。

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

马克思在此提到了五种共产主义的理论,即:普鲁东小资产阶级的共产主义,以傅里叶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巴贝夫为代表的平均共产主义,议会的共产

主义,无政府共产主义。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合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私有财产和需要

马克思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在私有制范围内,则具有相反的意义。每个人都指望是别人产生某种新的需要,以迫使他作出新的牺牲,以便使他处于一种新的依赖地位并且诱使他追求一种新的享受,从而陷入一种新的经济破产。”

这段话指出了在两种制度下,“需要”产生的不同原因和引起的不同结果,但他们同时都在强调着“新”。

货币

这里讲的货币是人与生活,人与人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是颠倒一切的手段。其实这些话语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货币是实现物质之间交换的媒介,也是万恶的”。

《手稿》是马克思的一部未完成的著作,虽然不是一部完整的著作,但其内容极为丰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过程中一份独特的文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源地。

6.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篇六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孔子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孔子美学在思想基础、对美的探讨路径、人道主义及其成因的比较研究,为实践美学和儒家美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找寻新的生命活力.

作 者:刘程 LIU Cheng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湖北,武汉,430079刊 名: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18(1)分类号:B83关键词:实践美学 孔子美学 比较研究

7.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篇七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感觉理论

《手稿》中的感觉不是心理学中所指的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不是指人的最简单的认识形式, 而是能够体现人的自由与发展程度的感觉, 是对感觉的哲学解读。在马克思看来, 人的感觉是过去人类全部历史的产物, “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1], 是一个由农业社会的感觉的受动性到工业社会的主动性, 最后到共产主义社会丰富性的过程。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 人的感觉是片面的和异己的, 因此, 只有通过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即异化劳动的扬弃, 人类进入到共产主义, 才能实现向自身的复归。对《手稿》中人的感觉理论, 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一) 感觉是社会的人的感觉

人是感觉的主体, 而人是社会存在物。“吃、喝、生殖等等, 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 如果加以抽象, 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 那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1]因此, 人的感觉只有经过人改造自然界的实践, 才能成为真正人的感觉。随着社会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不断深化, 客观存在的自然界是人感觉的物质对象, 被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加以改造, 日益打上人类“意志的印记”。人的感觉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实践而产生, 伴着人类社会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的。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正是人的感觉不断发展丰富的过程, 人的感觉具有社会性, 并始终具有社会性。

(二) 感觉的发展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既然人的感觉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的, 那么不同的社会阶段, 人感觉的发展程度也不同。在目前人类社会各个阶段, 人的感觉的发展总是受到各种主客观的限制。感觉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主要受到私有制和阶级的制约, 人在不同性质和程度上失去了进行感觉、劳动生活的源泉, 人属于不同阶级的分化影响了人的感觉发展, 同时又被人的感觉反映出来。“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1]并且这种对感觉的限制不是对某部分人、某个阶级的, 而对全社会的人。一方面, “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另一方面, “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 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1]统治阶级或是被统治阶级、有产者或是无产者, 他们的感觉发展都因阶级的分化而受到了限制, 在许多方面对于对象性质的多样性是漠不关心的。

(三) 感觉的发展与人的解放相一致

实现人的感觉的全面丰富是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解放相一致的。从感觉的客体方面, 自然界不再仅仅做为人获取资源的对象, 而成为人借以全面发展自己的创造和享受活动的对象。社会的人对自然界加以改造, 把自己的全部创造力与真善美的本质, 都倾注在自然界的对象上, 客体作为人和感觉的对象, 也就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本质。从感觉的主体方面来看, 人的全部感官———视觉、听觉、嗅觉等可以打破原来的束缚, 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当实现了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人的全面解放时, 人的各个器官所拥有的本质力量的独特性, 将以其对象化的独特方式最充分地表现出来。同时, 人也不仅仅是通过个体的感官同客体发生关系, 而是通过社会的感官同感觉的客体发生关系。感觉失去了狭隘的利己主义性质, 消除了压迫人的性质, 是社会的人的总和的器官对于客体的感觉和占有, 其深度与广度空前扩大, 因而“感觉在自己的实践中直接成为理论家”。

二、感觉的全面丰富发展与我国现实的矛盾

要实现人的感觉的全面丰富发展, 就要实现人的解放, 实现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这也要求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这与我国现实显然存在多方面的矛盾。

首先,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的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能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根本尺度。”[2]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 发展不平衡。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方面, 市场经济在解放个人、唤醒个体主体意识、生成个体主体性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 非公有制经济虽然不占主体, 但不可能完全消除剥削, 更不可能实现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人与人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 人的价值以物的形式体现出来。物化的人、人的物化使物对人的支配不可以避免地发生, 那么人的异化就不可避免, 而这显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国现阶段人的感觉的发展。

其次, 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有待完善, 文化教育水平仍待提高。虽然我国一直以来都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可在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的过程中, 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相对较慢。一方面我们看到很多法规在不断地修改, 可另一方面我们也感到很多的法规制定、改进与实施的用时太长。还有很多法规都是出现问题后才制定解决, 而没有建立一个有全面的预警和防范作用的法规体系。民主法制不健全, 人的权利就无法得到长久充分、全面有效的保障, 那么就不可能谈到人的解放与感觉的丰富问题。另外, 我国的教育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严重“异化”, 学习不再是为自身发展而进行的有意义的创造活动, 而成为一种为获得高分而进行的苦役, 这严重地影响了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 “高分低能”、“有智无德”、“脑聪体弱”等问题层出不穷。在批量培养“工具的人”的思想引导下, 在僵化的人才评价体系中是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 更不可能实现人的个性发展和感觉的丰富。

最后, 我国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随着我国GDP数字的不断的增加, 我国的环境污染指数也在不断增大。曾经所谓地大物博的祖国正因庞大的人口而面临严峻的资源压力, 我国的壮丽山河、千年文明正被工业污染、乱砍滥伐乃至盲目拆建和旅游开发侵蚀得千疮百孔。如果天不再蓝、水不再清、物种消失殆尽, 我们将获得的不是解放, 而是灭亡, 更不用谈什么感觉的发展与丰富, 谈什么诗意地栖息在这颗星球上。

三、解析马克思感觉观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启示一:坚持大力发展经济, 宣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虽然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 存在着对人的发展的限制, 也有着人的异化问题,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错误的。事实恰恰相反, 我们更应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 因为“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1]我国要实现的不是普遍贫穷的共产主义, 要想实现人的全面解放, 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为基础, 而我国现在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阶段是必经的过渡阶段, 是为实现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而做的积极准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认清、理清并且为学生讲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来让同学们真正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确立支持国家发展各项计划的坚定立场。同时, 我们也必须注意我们要实现的“这种共产主义, 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 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 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 这就要求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要注意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真正的发展要的不是千疮百孔的国土, 而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画面。因此, 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深入宣传环境保护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去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并转化为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行动, 让我们一起把呼吸清新空气的感觉、濯足清清溪水的感觉、聆听丛林风吟的感觉真实地保留下去。

启示二:加强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 构建和谐社会。

加强和改进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离不开人民大众的参与与监督。想要制定更适应时代要求的法律法规, 想要建立更完善更行之有效的法治体系, 除了改进我国立法、司法、执法机关的工作以外, 更重要是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 加大普法教育, 不论在伦理上还是法理上都要使学生对基本的对错、善恶、美丑之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但这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层面, 我们要培养的不仅仅是能独善其身的君子, 还应当是胸怀家国、有责任感、有奉献精神的大丈夫, 不仅仅是知法守法的顺民, 还应当是敢用法、会用法、有权力意识的现代公民。我们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 大力培养学生做为一名公民的权利意识、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 运用法律维权的意识, 达到内修德行、外行监管的教育效果, 这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快推进, 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人的解放与发展将有极重要的意义。

启示三:坚持“以人为本”, 革新思想政治教育。

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 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念, 把个体价值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中去, 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去,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而不是把学生当做被图画的白板、可制造设计的工具。“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不是灌输知识, 而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是让学生在知大势、顾大局的基础上去实现自身个性的全面发展, 是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内化为指导行动的态度、认识世界的方法和完善自身的养分。因此, 面对新的时代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从教育内容到教学组织形式上都做出适时的调整, 在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的同时又具有前瞻性与启发性, 在对理论知识进行解读的同时创新丰富实践模式, 变死板的说教为贴切的引导, 将理论的纷扰用实践看穿, 不仅仅做到“以理服人”, 更要“以情动人”。

摘要:通过全面分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感觉理论, 剖析感觉的全面丰富发展与我国现实之间主要存在的三点矛盾, 归纳并详细阐述了理论分析与现实剖析对现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感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2]王海传, 于京珍.人的发展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哲学研究, 2003, (5) .

8.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篇八

关键词:异化;人的本质;人类解放;共产主义

什么是共产主义?在学术界有三种理解:共产主义是一种运动;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文简称《手稿》)中提到,“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之否定的肯定,因此, 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归的一个现实的, 对历史发展现阶段说来是必然的环节。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形式和能动的原则。但是共产主义本身并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人的社会形式”P95可见,《手稿》中强调的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境界,是人的本质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不是我们常常所理解的终极发展目标。

一、共产主义理论的提出

马克思在人与自然统一的理论基础下,通过对象化、异化向人的本质复归这样的逻辑推理,推论出共产主义这样一种理想境界。《手稿》中,马克思描述了共产主义的四个阶段: 一是粗陋的共产主义。社会出现私有财产的普遍化和平均化, 但劳资对立和劳动异化没改变,粗陋共产主义虽然要求否定私有财产,但它没有认识私有财产的本质,其不是消灭私有制,而是用普遍的私有财产来反对个别的私有财产,企图使个人都成为私有者,把对物质的占有看作是生活和存在的目标;二是政治上的共产主义。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的本质在于异化劳动或人的本质异化,这种共产主义把对私有财产的占有当作目标,并没有解决人本质的异化,人还没有达到对自己本质的占有,归根结底还受私有制的统治; 三是作为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的共产主义, 解决了劳动与资本、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对立,实现了人的解放,这一阶段的共产主义只作为一种实现人的解放而存在,无法实现人的本质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四是共产主义的最高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即马克思在《手稿》中谈到的人类理想境界。下面从主客体两方面认识共产主义。

二、“完成了的自然主义”

由以上共产主义四个阶段不难看出共产主义的实现依赖于人本质回归和异化劳动的结束,“自然界, 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 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P56~57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但又不仅仅拘泥于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存在,而是在自然界中从事有意识的人的自由的活动。同时,人不仅仅活动着,而且可以实现有意识的对象化活,并且在对象化活动中通过制造工具来改造对象世界。“完成了的自然主义”还可以认为是人的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与“自然主义”相比较,“完成了的自然主义”更富有人的特征。在“完成的自然主义”中人与动物一样的是都进行着自己的生产,而与动物不同的是人在生产自己的同时也生产着整个自然界;动物生产的产品和对象只直接是它们自己,而人则是可以能动地面对自己的产品。这样,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则在人与自然同一的理论前提下凸显出人类本质的存在。

但是,在非公产主义的社会中,人似动物般只能展现自己的生物属性,而人的真正的类本质则被埋没在异化劳动之中,所以只有人的本质的复归和异化劳动的结束才能实现公产主义,也只有在实现公产主义时,人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类本质,才能真正进行属于人本身 的对象化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生存境界。

三、人的本质的复归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P81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建立在他对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批判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可见共产主义不是空穴来风, 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更不是人类发展的既定目标, 而是事物自身发展的内在趋势, 是合乎人类本质发展趋势的理想境界。

实现人对人的本质真正占有就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复归,这样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与完成了的人道主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真正和谐统一,这是共产主义作为扬弃私有财产、消除异化劳动、实现人的本质复归运动的必然体现,也是将来的必然形式和有效原则,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必然环节。而这一切都是马克思告诉我们,只有实现人的本质复归,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的本质复归。

四、实现人类解放

通過对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关系以及此二者与工人解放关系的阐发,马克思明确指出,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扬弃与其产生一样具有历史的必然性。随着人类实践的不断发展,工人解放行动必会掀起一场共产主义运动,其根本目标在于人类解放。在马克思看来,人类解放与共产主义两个范畴可以在相同的内涵上使用。因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也就是为了人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生命、对象性的人以及人的产品的感性占有,而不是片面的享受。也就是说,人以一种全面总体的人占有自己本质的丰富性。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

综上,马克思从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扬弃的现实道路的角度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可能性,以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阐发了实现人本质的复归与全面占有、全人类的解放的现实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上一篇:让作文语言更细腻技巧下一篇:小叮当幼儿园评估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