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之元宵节

2024-10-09

中国传统节日之元宵节(精选11篇)

1.中国传统节日之元宵节 篇一

After the Spring Festival, here comes the Lantern Festival. In China, people celebrate it on the lunar calendar fifteen. It symbolizes the short rest has come to an end after the spring festival; people need to get back to work with their best wishes in the brand-new year. We all celebrated this festival with plenty of food and fun. The most important and traditional food on the Lantern Festival is Tang-yuan.

With sweet and soft rice outside and peanuts or sesame inside, this little rice ball stand for the happy reunion, and the best wish for the whole families. Apart from having dinner with parents and relatives, there are also lots of activities on that day.

The Lantern shows as well as guessing riddles are part of the Lantern Festival; and the most interesting part of the show is that the riddles are written on the Lantern. After dinner, the whole families go to the lantern fair, to enjoy the happiness in this moment.In every city, there are always a main street known for its lantern fair, on that special day, the street will become as bright as daylight in the night with myriads of lanterns and streams of spectators.

At this moment, the happiness in the heart is beyond all description. By watching various lanterns, eating sweet Tang Yuan, and hanging out with the people we love, thinking of the bright future in front of us. It’s worth everything.Happy Lantern Festival!

译文

春节过后,就迎来了元宵节。在中国,人们在正月十五庆祝元宵节。这一天意味着短暂的新年假日结束了。在这新的一年,人们会带着最好的祝愿回到他们的工作岗位上。

在这个节日里,吃的玩的都是十分丰富而且有趣的。汤圆,是最重要也是最传统的食品——外面包裹着甜软的糯米皮,而里面填满了花生或芝麻馅料。这个小小的糯米球象征着阖家团圆,及对家庭最美好的祝愿。除了和父母亲戚一起吃饭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活动等着你。看花灯、猜谜语是元宵节的传统组成部分。最有趣的是谜语都写在花灯上。晚饭过后,一家人就高高兴兴的去大街上看花灯,猜谜语,享受着这幸福的时光。

在每个城市,都有条大街作为花灯展的主会场。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各式各样的巨大花灯发出像白昼一样的光芒,照亮了赏灯的人们,也照亮了漆黑的夜。在这一刻,任何言语都不能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赏花灯,猜谜语,吃汤圆,和我们爱的人在一起,想着美好的未来,所有的一切,都值得了。元宵节快乐!

2.中国传统节日之元宵节 篇二

一、绘画之“韵”

中国自古就有以韵论画, 当今画家也同样视“韵”为中国绘画的最高境界。南朝谢赫《古画品录》“六法”之一就是“气韵生动”。以韵论画有以下几个特点:“韵”受其主体的人格修养所决定, 人格之韵会影响到画中韵之高雅的确立;注重客体清丽超逸的风格特点;韵与传神相融合, 邓椿认为“气韵生动”为画法之首要, 要表现出气韵, 就要把形、神, 虚、实等关系处理好。中国的绘画大多求意, 求神, 更大过于求形, 追求画之外的余味。绘画中有不同的笔法, 例如“提、按、顿、挫、转、折、轻、重、松、实、速、徐、缓、急”, 线条可以有“方圆、平正、高下、曲直、折算、停匀、莫不如意”等等。在这些技法之中主体以不同的笔法来表现不相同的线条, 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而韵则是发自无意之中, 它无规则, 无固定模式。荆浩提到过:“气者, 心随笔运, 取象不惑。韵者, 隐迹立形, 备遗不俗。”由此可见, 绘画主体在书画过程中要把握客体的精神实质, 取其神韵, 同时在创作中将精神表现置于技法之前, 才能使创作主体和欣赏客体获其神韵。

徐复观曾经说过:“气韵的根本义, 乃是传神之神, 即是把对象的精神表现了出来。而对于对象精神的把握, 必须赖作者的精神照射, 以得到主客相融;则必须承认作品中的气韵生动, 乃是来自作者自身的气韵生活, 于是气韵是一个作品的成效, 更是一个作品得以创作出来的作者的精神状态。”创作主体的精神境界与人格修养对一个作品气韵的是否获得, 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传统绘画对“韵”的追求, 蕴含了深厚与复杂的美学意味, 无论作品的意蕴表达上, 还是主体的精神结构上, 都追求以形求神, 化形为神的境界, 因此也决定了中国绘画抽象的特性和相对性。

二、书法之韵

在中国书法美学中, “韵”不仅其重要的审美范畴, 也是自古以来书法家的美学旨趣。体现了主体创作者及欣赏者的个人修养和审美趣味。北宋书法家黄庭坚, “韵”是其书法美学中的核心思想。黄庭坚指出, “虽然笔墨各系其人工拙, 要须韵胜耳。病在此处, 笔墨虽工不近也”;2“书画以韵为主, 足下囊中物无不以千金购取, 所病者韵耳”。3《古今书评》中记载:“殷钧书如高丽使人, 抗浪甚有意气, 滋韵终乏精味。”蔡襄说:“书法唯风韵难及, 虞书多粗糙, 晋人书, 虽非名家, 亦自奕奕有一种风流蕴藉之气。缘当时人物, 以清简相尚, 虚旷为怀, 修容发语, 以韵相胜, 落华散藻, 自然可观, 可以精神解领, 不可以言语求觅也。”“韵”在书法中无论对于主体还是客体都是一重要的审美标准。

书法要超出其笔墨形态之外的更深远之意味, 正此谓留有“余意”。如若作品之中无韵, 即无态, 无趣, 无书外意, 即使技法再高超, 也无可贵之处。由此可见“韵”在书法之中其重要之地位。中国的书法在讲究空间布局、字的间架结构的同时, “韵”也是在运笔用墨同时表现出来, 在创作过程中, 运用“卧笔”“圆笔”“藏锋”“虚和取韵”, 最终达到“圆”“和”, 如袁桷评价蔡忠惠的书法笔圆韵满。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书法之妙, 全于运笔, 该举其要, 尽于方圆, 方用顿笔, 圆用提笔, 提笔中含, 顿笔外拓, 圆笔者萧散超逸, 方笔者凝整沉著。提则筋劲, 顿者血融, 圆则用抽, 方则用絜。圆笔使转用提, 而以顿挫出之, 方笔使转用顿, 而以提絜出之。圆笔用绞, 方笔用翻, 圆笔不绞则痿, 方笔不翻则滞, , 妙处在方圆并用, 不方不圆, 亦方亦圆, 或体方而用圆, 或用方而体圆, 或笔方而章法圆, 神而明之, 存乎其人矣。”书法从运笔、下力、提顿等方面都对“韵”的形成无不有影响, 书法中独特的神韵, 无法用语言表达, 只能在字里行间去感受每一笔墨给我们带来的美的享受。

三、古琴之韵

琴、棋、书、画在中国古代是文人所推崇的四艺, “琴”则列为四艺之首, 是古代文人所必修之器。这里所指之琴, 即古琴。在中国古琴美学中, 非常注重演奏的内在意境和韵味的表达。清人陈幼慈曾论述过音的波动同韵的关系, 他说:“夫音韵者, 声之波澜也。盖声乃天地自然之气, 鼓荡而出, 必绸直而无韵, 迨触物则节族生, 犹之乎水之行于地, 遇狂风则怒而涌, 遇微风则纤而有文, 波澜生焉。声音之道亦然”。4由此可见, 韵的产生离不开声音的波动。古琴音色沉静古朴, 余音悠远, 最令人回味的不外乎古琴的余音了。古琴的余音持续久, 绵长不绝, “韵”正是余音在传播过程波动中产生的。余音成为产生韵的基础和前提, 在演奏过程中运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产生不同的韵之状态, 可通过吟、猱、绰、注、撞、逗等不同的技法, 或者通过左右手在弦位上的移动制造“走手音”“腔化音”“震鸣音”等来表现出或弯曲或波浪的余音线条。韵的线条与旋律线条不同, 旋律是通过不同乐音的连接和运动而形成, 而“韵”它是乐音自身内部的一种变化和运动形式, 可以是一个音也可以是几个音, 每个产生韵的乐音, 会形成有自己的独特形态。在《中国音乐文化大观》一书中提到:“其他的线条的发展变化都很有限度, 惟独波状曲线, 可大波, 可中波, 可小波, 可先大波后小波, 可先小波后大波。几乎有无穷无尽的变化余地。这一点就单个线条来讲, 使得它比任何其他类的形式美, 也比一般的节奏韵律, 更耐人寻味, 美的含量更大, 而使它在人们的感觉中比一般形式美多着某种与人的呼吸、脉搏、思维相协调, 与人的内在精神相接轨的动感。5”。表现这种波动状态的线状余音展现中国传统音乐之“韵”, 古琴是最为理想的乐器。

“韵”在中国传统艺术中, 无论是绘画、书法还是古琴, 都具有极为深远厚重的意蕴, 它辐射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各个领域, 是构成传统艺术的内在核心精神力。在中国传统美学中, “韵”的和谐与否一定程度上是评价创作主体与客体水准的重要标准, 是创作作品的一种内在精神和风韵, 是在欣赏过程中的质变。它存在与创作主体之中, 但又游移之外, 是在审美主体和创作主体的互相关系作用下产生的属性。

摘要: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对于传统艺术的发展和传承有着具大的影响力。“韵”作为中国传统美学中重要的范畴, 虽然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 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 但在同样的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 自然是具有一定的共性并且发展中相互融合和渗透。“韵”无论在绘画、书法还是古琴中, 表现于“无形”, 获得于“无形”, 是创作主体与欣赏客体的个人修养及精神力的展现。

关键词:韵,传统美学,传统艺术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3.谈中国传统绘画之学养 篇三

关键词:学养;中国画;气韵

一、一位优秀的画家必须有良好的学养

具有良好的学养才能在绘画道路上成就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审美特性。而“气韵”便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特殊的审美内容。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将“气韵”释义成了中国画品味不尽的魅力所在,因此也成为衡量绘画层次的重要标准,那么画家们不懈追寻的气韵究竟源自何处?

宋代郭若虚在《国画见闻志》卷一《论气韵非师》中说:“如其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挈神会,不知然而然也。”“气韵生知”这种说法难免有先验之嫌,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书画岂逃乎气韵高卑?又借用杨雄之语:“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可见郭若虚将人品修养视为绘画的必要前提。

二、人品与画品的高度统一

《雨雾》开拓精神。在我看来,《雨霎》中则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将其本身精神的至大、至刚、至正之气和对祖国、对民族、对生我养我的本土的热爱之情,充分体现在这幅画作之中,甚至对画中的松树、岩石也赋予了那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敢于面对狂风暴雨的袭击而最终取得胜利的高尚品格。为人、处事、治学、作画,均须以整体之气象意致为上。故作画须始终着眼于大处,运筹于全局,方不落细小烦琐、局促散漫诸病。为造成画面之总体精神气势,往往须舍弃局部之细小变化,此所谓“有所得必有所失”。潘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是他为人的风格,也是他作画的风格。

三、诗书画印、相映成辉

他的画不仅能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还能做到“画中有书,书中有画”。 潘先生的书法功力很深。得力于卜文、猎褐、二霎及黄庭坚、黄石斋诸家,真草隶篆,无施不可,风格豪迈朴茂,独树一帜。自刻印章,刚劲苍古,与画风完全一致。诗则从二李入手,转力韩杜,诗格棱峭横肆,颇多古拗老辣之味,著有《听天阁诗存》和《听天阁诗腾》。先生的中国画熔诗、书、画、印于一炉,凝铸着他多方面的学识修养和创造才能。由于潘天寿的书法功力极其深厚,因此我们可以在画中看到线行笔胎的变化十分丰富,具有雄健、沧厚、刚直、浑圆、生辣、凝练等多种特点,使所画之线如金之重而有其柔,如铁之重而有其秀,可以说,已经达到行笔用墨之至境。

四、气韵生动,源于自身修养

他的画哲学意味极强。如《雨霎》作中布局的“虚实变化”、“大小搭配”、“疏画密组织”、“粗细交错”、“左右平衡”、“上下掩映”等,画家用“对立统一”的辨证法处理得十分恰当,十分得体,表现出极为自然的韵律之美。潘天寿先生作为我国美术教育的主要奠基人,自24岁登上讲坛,就将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的教学事业,他提出了“坚持中国教学的独立性,走自己的道路;坚持以民族传统为基础,正确理解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坚持广博的文化修养,全面理解中国绘画的传统要求;坚持人格教育,学画先学做人;坚持分科教学,全面培养各科人才” 等5项基本教学原则的主张,并实施于中国教学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全国的国画教学有很好的影响。

我们在学习优秀画家的画作的同时,更应该学习他们的高尚品质和不断创新的开拓精神。在我看来,《雨霁》不仅充分体现了潘老先生深厚的绘画功底与实力,也充分体现了潘老先生刚正不阿的一身正气。雨霁――雨过天晴。这也象征着新中国在经过了狂风暴雨之洗礼之后,不但没有屈服,反而更加青翠欲滴,坚韧不拔的气概。“依仁游艺”一词,明确指出修养与绘画的关系,足以见“气韵非师”一说,目的是强调修养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并非有废师废学之意。“气韵”之不可学,只是不可在“笔墨技巧间学”。“气韵”是从人的心性中流露出来的,靠摹仿前人的画迹,即使技艺高超精妙,也难以达到“气韵生动”的理想境界。

探究“气韵非师”的思想发展线索,则要追溯到魏晋时期,从顾恺之的“遷想妙得”、“四体妍娃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等绘画理论中,已初见注重神韵的端倪;五代荆浩在《笔法记》中曾言:“度物象而取其真,”将象与质、形与神区别开来;至宋代,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则言明苦练并非能致“通神”,气韵乃源自腹中诗书;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说:“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郸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董其昌的言论为画家们追求“气韵生动”指明了一条可行之路。

如此众多的画家都强调气韵来自画外,注重意气抒发而轻视传移摹写,显然与中国文人画的发展步步相合,也正应了“文人习画本无师”的说法。中国传统思想中,绘画乃载道之器,文人画家的修养自然被推到至高地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文人们于是不再苛求勾描的精细、形态的严谨,转而追求格调的雅逸、文化内涵的丰富。元代之前,常可见大尺幅作品,然文人作画大幅之作渐少,尺余小幅,寥寥数笔,却是少不得诗文侧伴,尤其是明代之后,诗书画印的结合愈加自笔入画成为文人画家们反复玩味的笔墨之道。如此一来,画家的特征就被限制得相当明确了,须是博学多才、品性高尚的文人士大夫,他们不以画为业,作画不过是“写胸中逸气”的途径。钱选与赵孟所论的“行家”与“隶家”之别,便是对文人画家身份的一个精辟总结。“气韵非师”的绘画理论,也正是从这样的文人画教育的角度出发的。

自唐代起,中国的科举制度就重视词赋才能,这种传统影响后世可谓深远,文人为应合科举考试,几乎以诗文词赋为、业,这是文人画潮流的一个重要背景。即使是宫廷画院中,注重文化修养的风气也长盛不衰。徽宗时画学从人学、肄业、考绩到待遇,都要通过考试,考试的方法往往是摘古人诗句为题作画,例如“踏花归去马蹄香”、“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等。这样的考题,着眼点就不尽在对客观物象的描绘,而是主要考察画家的才思是否敏捷,构思是否新颖独特,是否能将诗情与画意巧妙结合。这样的画题在画史中有诸多记载,体现出宋代宫廷绘画教育对诗意美和意境的追求。相对于宫廷完备的绘画教育体制,在野的文人画家自有一套更为明确的绘画理论。苏轼是文人画理论基础的奠基者,他在理论上将文人画真正独立出来,并在品评中将其地位提高到了院画之上。然而事物发展总有两面性,尽管并非郭氏本意,“气韵非师”的绘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重抒情轻再现的绘画教育主张,使有更多表现自由的山水花鸟题材兴盛起来,人物画则由于造型上严谨要求的限制而日渐衰落,以至传统人物画题材几乎是道释与仕女的专题,且有明显的模式化倾向。这种不良的风气直至徐悲鸿、蒋兆和等一批学贯中西的画家出现才有所改善。另外,品评活动中对行家画的贬斥,压抑了对造型和再现手法的探索,一些画家为迎合“逸笔草草”的写意之风,大作笔墨游戏的文章。水墨表现之风横扫画坛,批评家面对“无象之形”若非肯定即是缄默,或是写上一篇模棱两可的评论文字,这样的态度除了对于形式表现的认可外,恐怕也有源自“以气韵为上”之品评标准的模糊性的因素。文人画理论中对画家身份极为敏感,这让许多优秀的画工作品不传于世,对于人品修养的重视,在画史上也曾造成“以人废画”或“以人重画”的劣根,阻碍了中国画独立审美价值的发展。

从总体上说,学养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画家的画风,影响着画家们绘画的境界。我们应该重视自身修养,不断丰富建树自身学养,为绘画能够有殷实的根基作必要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潘天寿.听夭阁画谈随笔.北京人民出版社.

[2]王菊生.中国绘画概论.湖南美术出版社.

[3]郑朝,兰铁.中国画的艺术与技巧.

[4]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王靖宪.潘天寿艺术思想及其创作.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4.中国传统节日之元宵节 篇四

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烟火晚会开始了,只听一声巨响,大地都在颤抖,一颗火球直冲夜空,随即在人们头顶上炸开了,夜空中出现了一派雄伟壮观的场面,无数个五颜六色的小球形成了一个“大伞”,随即又炸出了彩色的“珍珠”,像一棵大树上点缀着无数朵小花,洋溢着春天的气息,真美极了!我不由发出一声赞叹。突然,一颗颗五彩缤纷的“彩珠”,拖着长长的尾巴,带着叫声在空中钻来钻去,象一条条巨龙在天空中盘舞。有的转着圈,像小蝌蚪在找妈妈;有的像小鸡在吃米,十分有趣。

接下来“牡丹”、“绣球”、“闪闪”等各种礼花弹在空中尽情铺开,夜空中涌动着五彩的海洋。礼花在空中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赤、橙、黄、绿、青、蓝、紫,争奇斗艳,金光闪闪,光芒四射。观众驻足仰视,一阵阵欢呼声此起彼伏。

5.中国传统文化元宵节作文 篇五

记忆里的元宵节比春节还要热闹,不光是吃元宵,有花会、灯会。花会有耍狮子、踩高跷、扭秧歌、猜谜语等,灯会一般从正月初十开始,人人动手,家家户户扎花灯、点花灯,所以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又含着一个圆字的同音字,象征着团圆、美满、吉祥、和睦的家庭。

那时候一到农历正月十五,北京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来人往,看花会和赏灯会,使整个北京城洋溢在欢乐的气氛里。元宵节是小孩子最开心的了,那时候我们院子里的孩子灯笼都是各家做的,有的家长会扎老虎、公鸡、鱼、凤凰之类的,一般的家长,就扎成圆圆的或者方方正正的宫灯状,外面裱糊红纸、绿纸。作好后小孩子提着出去互相比,提着灯笼满街跑的情景还留存在我的记忆中。

那一天街上,胡同里到处张灯结彩犹如白昼。人们扶老携幼,拥向街头,观彩灯,猜灯谜,放烟火,看杂耍,无论你是达官显贵还是书生学士还是老人小孩,一概上街观灯。各个店铺均自发地挂出各种花灯,有的还挂出灯谜,猜中的奖赏一些鲜果、小吃等物。孩子们纷纷提着灯笼四处游逛玩耍,想起来都是乐的。

北京的元宵有稻香村、宫颐府、溢鑫府、聚庆斋、正明斋。都是手工摇制的。在店铺面前摆着几张桌子,桌子上面几个小笸箩,放着不同的,做好的,切的方方整整的元宵馅,几个大的笸箩里放着摇好的元宵。摇元宵的伙计白帽盔,白套袖,白围裙干净利索。不时的抖动的笸箩,方馅儿裹上了糯米面,用笊篱过水再摇,几遍下来就做好了。

现在自己动手制作元宵的越来越少,与之相比,速冻汤圆食用显得更加方便,到超市购买速冻汤圆的人越来越多。

正月十五吃元宵,一家人聚在一起,象征全家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祝愿家人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团团圆圆。那元宵的味道是幸福的,快乐的,欢乐中带着些喜庆!

现在传统节日的文化正在逐渐地被人们遗忘,传统文化在下一代孩子身上的积淀越来越少,一提到春节,就是吃饺子,一提到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一提到中秋节,就是吃月饼……再深入地追问这些节日的起源、民间习俗、文化内涵等等,能说上来的人便寥寥无几了。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过洋节,对于西方的文化兴趣更为浓厚。对亲情团聚等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被忽视了,对传统节日的观念渐渐变淡。年轻人认为过圣诞节、情人节更时尚,传统节日过不过都无所谓。

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会自然形成一个民族凝聚力。真的遗弃了,那么我们在精神上很难说是一个完整的中国人。

6.中国传统元宵灯谜 篇六

1、若得阿娇作妇,当以金屋贮之(《三国演义》人名二)

2、谜题:几时夏去秋来(打字一)

3、外面冷冰冰,里面热心肠,一夜到天亮,肚里还不凉(打一日常用品)——暖壶

4、一个老头,不跑不走;请他睡觉,他就摇头(打一物)。谜底不倒翁

5、清浊合流(打一成语)。泾渭不分

6、阿呆开车去动物园玩,动物园很近,他的路并没有走错,为何却总到不了目的地?【答案:早开过了】

7、谜底/答案:螃蟹

8、飞行员(打一成语)。有机可乘

9、公私仓廪皆丰实(打海南一地名)——屯昌

10、鲛人挥泪(打一中草药名)——珍珠散

11、遥望故乡是香江(江苏地名)

12、不怕细菌小,有它能看到,化验需要它,科研不可少。谜底显微镜

13、只是近黄昏(俗语四字)答案:色迷心窍

14、东边来了一个怪,胸前缝个大口袋,袋里装着小宝宝,一蹦一跳跳得快。(打一动物)答案:袋鼠

15、它家住在弯弯里,前门后门都不关,狮子豺狼都不怕,只怕小虎下了山。(一动物)谜底老鼠

16、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水上划船子(打一动物)——谜底:鸭

17、已经晓得(打二字昆虫名)——谜底:知了

18、怒不可遏(打一天文用语)。大气

19、屡试屡成(打一动物名)。百灵

20、有位小姑娘,身穿黄衣裳。谁要欺负她,她就戳一枪。(打一动物名)黄蜂

21、三面墙一面空小孩子在当中答案:匹

22、四处雨露万物生(影星)。周润发

23、二人相会,如鱼得水”(称谓) 【谜底】渔夫

24、鼻子朝天,嘴巴朝地。敲它一锤,惊天动地(打一日常用品)——大钟

25、身上有节不是竹,粗的能有锄把粗,小孩抓住啃不够,老人没牙干叫苦。【谜底】:甘蔗

26、身长近一丈,鼻在头顶上,腹白背青黑,安家在海洋。(打一动物)【谜底】海豚

27、六出飞花点翠苔(饮品) 【谜底】雪碧

28、字谜:一口咬住多半截——名

29、麻布衣裳白夹里,大红衬衫裹身体,白白胖胖一身油,建设国家出力气。打一水果。【谜底】花生

30、千里通电话(打一成语)。谜底:遥相呼应

31、羊年新春放爆竹(猜一象棋术语)——谜底:马后炮

32、三个孩子吃三个饼要用分钟,九十个孩子九十个饼要用多少时间?(答案:也是三分钟,九十个孩子同时吃)

33、有话大家讲,猜一字谜底:讼

34、电梯(打一成语)。能上能下

35、写的真牛(《三国演义》人名一)

36、八多面手(打《红楼梦》人名)——巧姐

37、谁发财了?春节时提到他的名字最多——谜底:恭喜(恭喜发财)

38、听写(打一成语)答案:有闻必录

39、带着平顶帽,身穿圆筒祅,虽然一只眼,暗中逞英豪。(打一日常用品)谜底:手电筒

40、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打一动物)。【谜底】螃蟹

41、上海一游愁心散(传统节日) 【谜底】中秋

42、元宵莫来缠·上楼格(篇目)——望勿纠正

43、不走光跳,吵吵闹闹,吃虫吃粮,功大过小。(一动物)谜底麻雀

44、远离近视,刻不容缓(三字口语) 【谜底】小心眼

45、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谜底】荷花

46、心里高兴(打一成语)——谜底:乐在其中

47、谜题:回归更呈祥(打字一)

48、推迟战事(陕西地名)

49、独钓寒江雪(网络名词) 【谜底】一人下线

50、新春佳节话元宵(猜一报刊名)——谜底:半月谈

51、元宵春灯(网络电脑词语)——节点

52、肚子圆圆尖尖底,不怕人抽性子急,你越抽它它越转,娃娃扬鞭笑眯眯(打一玩具)谜底:陀螺

53、“低头思故乡’猜一唐诗篇目!”谜底:望月怀远

54、谜底/答案:重庆

55、谜底:呓

56、元宵前后回家乡(歌曲名)。二月里来

57、水陆要塞(河北地名)——谜底:山海关

58、元旦元宵捷报频传(打一成语)。节节胜利

59、谜底/答案:牙膏

60、鼻子像钩子,耳朵像扇子。大腿像柱子,尾巴像鞭子。(打一动物名)象

61、《聊斋志异》(打一成语)。鬼话连篇

62、一加一,猜一字王

63、超好牙刷(打一成语)——一毛不拔

64、沙漠一只船,船上载大山。远看像笔架,近看一身毡。(打一动物名)骆驼

65、细雨分落三川里(甘肃地名)

66、胯赤兔,走千里。(打一元杂剧作家)——谜底:马致远

67、生在树上是青的,落到地上是黄的,不用刀削是圆的,不加蜜糖是甜的。(打一水果)谜底:桂圆

68、猜错一半。(打一字)答案:猎

69、层云隐去月当头(打字一)——屑

70、谜底/答案:不倒翁

71、你能做、我能做、大家都能做,一个人能做、两个人不能一起做。这是做什么?(答案:做梦)

72、红包袱,包腊肉,里面骨头外面肉。打一水果。【谜底】红枣

73、人人评红楼(现代画家)

74、弃女(一成语):一掷千金

75、样貌像吊塔,身上布满花,跑路速度快,可惜是哑巴。(打一动物)谜底长颈鹿

76、天天躲山洞,夜晚出来唧唧叫,从不做亏心事。(打一动物)

77、七言汇编(打一古代著作)答案:六一词集

78、大开绿灯(打一中草药名)——路路通

79、元宵虎会(字谜)。夤

7.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之我见 篇七

我想在中国文化中,从文化功能意义上应该大致分这两类,一个是人与社会,一个是人与自然。其中我认为一个有思想的人,首先必须要去通晓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的儒家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处处充满着与这个社会的交融。有人主张本是麋鹿之性,随缘放旷,爵禄非所愿,宁愿南山之中卧听流水音,可不经历地狱的磨练,怎么能练成创造天堂的力量?于红尘滚滚中修炼自身,经历四方诸佛的四万八千幻象,才能做到自我内心坚定不移。只主张躲在自己所谓的内心强大之中,不能谓之强大,这就需要检验,这便是“入世”。

其次,了解哲学,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被世界所承认的道家哲学。每个人其内心永远有自己思考的地方,可以尝试去道家的自由天地去遨游,以天为被, 以地为床,四肢通天接地,感受灵魂与自然的交融,突破这个小小躯壳。这是一个思考个人,思考与自然的相和谐的过程。一个人只有超脱了自身的束缚,让自己的心灵得到释放,才能让自己从与生俱来的厚厚枷锁中解脱,感受自己在这个宇宙中渺小,感受灵魂的自由。没有人敢否认《道德经》、《庄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可为什么这些优秀经典、这些优秀思想没有得到传承?没有在世界上得以发扬?经历了世间的重重磨难, 此时心智有所成熟,一念若悟,众生皆佛。此时的我们应该成佛了,达到了“出世”的境界。

我想应该还有第三个境界,第一类入世属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第二类出世则处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所以第三个阶段还应该入世, 回归自然,回归社会,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切事物之所以存在必有其存在的理由,或许,很简单,只是它存在而已。山本就是山,水就只是水而已。

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过程,中华文化在这个循环中也得到充分体现,而现在人们只有在面对现实的困难中,才会审问自身,才会反省自身。这是一种消极逃避,而不是主动的强大自己内心。

通过课堂上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课下的了解,我对中国文化有了进一步认识,从而也有了进一步思考,不论是对自己所处的境遇,还是客观世界。对于中国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敏惠”等有了深刻理解。 孟老师严谨的工作态度,幽默的课堂教学,让我们受益匪浅。从而觉得无论任何事,都应该从小做起,从自己做起。上课要按时,写字要认真,一笔一划,这都展现了人生哲理。字一笔一划,人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的来,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脚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

8.浅谈中国传统建筑之文脉 篇八

摘 要:中国传统建筑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从中国传统建筑的泛“住宅”化,“以中为贵,以正为美”的礼制表达,防御型特点突出,风水理念的深刻影响以及院宅一体化的布局形式几个方面分别探究其文脉所在,虽不全面但也能窥其一斑,以点带面浅谈传统建筑之精髓。

关键词:文脉;住宅;以中为贵;以正为美;风水;园林

文脉一词,最早源于语言学范畴,定义为在一个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其上延下伸包含着极其广泛的内容。从狭义上解释即“一种文化的脉络”。中国传统建筑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商朝早期建筑留下的遗迹就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建筑的雏形,一直到清朝晚期,建筑形式、结构等一脉相承没有中断。其中的“脉”即影响建筑发展的“文脉”,它包含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政治、生活等各方面对建筑的影响。传统建筑是如何发展并传承至今呢?其中内容浩繁复杂,文章篇幅有限不能全面论述,仅从建筑专业的角度简要分析。

1 建筑的泛“住宅”化

现存中国传统建筑大部分都趋于相似,梁柱结构,大屋顶,三段式的立面划分,前后左右围合式的建筑组合,这是传统住宅典型特征。无论是宫殿、庙宇、学堂都遵守这一形式,一方面体现了古代中国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社会对建筑的影响,无论皇帝还是百姓都逃脱不了“家”的束缚。所谓“国家”、“大家”都是在强调一个以某种关系为纽带的组合,皇帝的“家”即皇宫,百姓的“家”就如北京四合院。两者对比,皇宫建筑比四合院建筑更多,尺度更大,院落更为复杂,但建筑整体形势大同小异。以北京故宫为例,三大殿,乾清宫及后宫建筑都是统一建置;另一方面体现了传统建筑的通用性、灵活性。中国传统建筑大部分为梁柱结构,柱子承载了建筑的所有重量,柱子中间的隔墙只是起到间隔作用并不承重。这样一来建筑内部空间的划分就更灵活,空间的灵活划分就使的功能的通用性,皇宫可以作为住宅,寺庙也可以用作书院等等。

2 “以中为贵,以正为美”的禮制表达

《易经》:“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建筑属于“器”的范畴。中国古人并不认为建筑是一门艺术,只是提供人类居住的“器”,就要受到礼的约束,自古以来礼器的使用代表一个人的地位的高低。例如,在商周时期贵族陪葬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鼎的数量越多代表身份越尊贵。建筑受传统礼制的影响形成了“以中为贵,以正为美”的建筑理念。西方所谓城市的中轴线一定是一条大街,如胜利大道、皇家大道、中央大街等等。但从北京的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条贯穿南北的建筑群中轴线,这条长达7.8公里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汇集了北京古代城市建筑的精髓,其中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皇帝宝座也处于太和殿的中心,太和殿前台阶中间的丹陛石通道也是皇帝独享。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所以建筑建在城市的“中正”位置显示了主人的尊贵地位。民间建筑也受此思想影响很深。例如,山西乔家大院,正房一定住的是家里的男主人,厢房是儿子的住所,妾住在正房的耳房里,但凡家庭地位高的人一定住在院子的正北方,建筑也比其他建筑高大,装饰也更为复杂。

3 建筑的防御型特点突出

中国自古以来朝代更迭战乱频繁,所以宋朝以前城市普遍施行“里坊”制。里坊,是中国古代居住区组织的基本单位,也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单位。在先秦称为“里”、“闾”或“闾里”。从北魏开始,出现了“坊”的称呼。唐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城共建108坊,坊与坊之间是宽阔平直的街巷,犹如棋盘,坊间都是围墙隔断,窗户都是朝里开,晚上实施宵禁。直到北宋才出现像《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市井林立的繁荣景象,受此影响,传统建筑外围开窗较少。以北京四合院为例,北京胡同两边除了大门就是高墙,很少有冲着街道开窗的建筑,但推开每家的大门又是另一番景象,建筑大面积开门、开窗,院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室内与室外浑然一体。更具代表性的是福建土楼,土楼是客家文化的代表,当地先民为躲避中原战乱迁徙到福建成为“客家人”,土楼的出现代表了客家人与当地人之间的矛盾激化,为了生存才出现这一特殊建筑形式。土楼一般分几层,中间是家族的宗祠,往外一层是厨房,厨房外面是猪圈或者仓库,最外面也是土楼的主体是人居住的卧室,卧室都几层,每层房间一个挨着一个围成一圈,外围墙面厚达三米,开有少量且尺寸较小的窗户,建筑入口尺度窄小,且层层防护。徽派建筑虽地处江南富饶区域,建筑一样是高墙深院,建筑与建筑之间距离很近,外立面的开敞也非常有限。从以上例子很容易看出传统建筑防御性的典型特征,也是影响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

4 风水理念的深刻影响

今人称风水,一般认为语出晋人郭璞传古本《葬经》,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之不散,行之使之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又云:“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土厚水深,郁草茂林”云云。天地生阴阳,阴阳生五行,五行生八卦,貌似封建迷信实质是古代先民朴素宇宙观、自然观、环境观、审美观的具体体现。传统建筑经常显现出一种阴阳和合、寓意深永的“宇宙图案”性质的美。风水理念贯穿建筑建造的每一个层面,选址要拿罗盘来定方位,建筑结构的裁定有鲁班尺,建筑装饰、纹样、色彩等无不遵守五行相生、相克的基本原理。风水不但在建筑建造方面作为准绳,而且在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或优或劣的评价和选择,以及采取相应的规划设计的措施,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同时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这是在于风水理论汲取了传统哲学的智慧,并作为中介,将哲学的理论思维、特别是其科学和美学成分,具体而微地贯彻其中。

5 院宅一体化的布局形式

中国传统园林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建造既然景观,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参与建造者有当时的文人、画家等知识分子,体现了如诗如画的精神追求,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在传统建筑布局中,只要有条件必有园林,建筑受传统礼制影响庄严端正,园林反而以灵动活泼的面目示人,一般作为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给人休闲,放松,陶冶情操的私人场所。

建筑又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山、水、植物有机结合,情景交融,构成优美的风景画卷。而建筑正是情景交融的结合点,在传统园林中,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到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得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建筑与园林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群院宅一体的布局形式。

任何建筑形式都不会凭空产生,更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与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找到建筑之间的共同点,探究建筑背后的历史背景,其中必然有规律可循,这个规律就是建筑的文脉。了解到建筑的文脉就等于了解了建筑的前世今生,有助于更深层次的领会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使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李允訸.中国古典建筑原理分析[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2] 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3] 百度百科[DB/OL]. baike.baidu.com.

作者简介:贺雷(1982—),山东莘县人,武汉大学工程硕士,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艺术设计系副主任。

9.中国传统节日之中秋节教学设计 篇九

一、背景分析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有着鲜明的特点。但是今天 的孩子们似乎对外国的节日兴趣浓厚,可对于传统的中国节日并不是很了解,对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意义一无所知。为了让学生在度过西方节日时少一些盲目,多一些理性,正确看待中国的传统节日,保护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我利用班会时间进行了中国传统节日之中秋节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中秋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发自内心地热爱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二、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相关知识,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传说及习俗,熟悉中秋节的词语、歌曲等,增强学生对中秋文化的兴趣,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刻蕴含。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有关中秋节的录像、激发学生兴趣:、看过这段录像,你们想到了什么?、过节是我们最盼望的一件事了,有关节日还大有学问呢!有世界节日、传统节日、民族节日,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二)中秋节的由来

1、组织学生根据自己课下搜集的资料进行小组内讨论;

2、小组长代表小组给群体同学讲解中秋节的来由; 3教师向学生展示ppt:一起来了解中秋节的由来。

(三)中秋节的习俗

1、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所了解的中秋节习俗;

2、教师向学生展示ppt:一起来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中秋团圆、中秋宴、吃月饼、赏月等。

3、向学生讲解为什么中秋的月亮最圆。

(四)有关中秋的传说

1、小组内互相讲有关中秋的传说;

2、教师利用ppt展示有关中秋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砍树。

(五)中秋节古诗

1、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中秋或月亮的古诗,小组内互相吟诵;

2、学生到台前背诵古诗;

3、教师利用ppt展示有关古诗:李白的《静夜思》和《月下独酌》、杜甫的《八月十五月夜》李商隐的《嫦娥》等。

(六)课后作业

1、通过书籍或网络搜集更多有关中秋或明月的古诗,了解更多有关中秋的习俗、传说;

10.中国传统文化之感悟 篇十

我们经常用“中华上下五千年”来形容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然而,当我们真正想说传统文化有什么时,却总是会吞吞吐吐说不上来。其实我们从小到大一直都在传统文化的包围之中,不知不觉就被文化的魅力所吸引。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去了解它。中国的节日—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春节,这么多的节日让我好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节日?它们是怎么形成的?然而,节日文化仅仅只是中国浩瀚的传统文化之冰山一角。文化,这个深不可测的事物就在我脑海里形成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总有一段时间--我老是向老一辈的人问关于我国节日的问题。总有一个念头--在大学我一定要选修中国传统文化课。总有一种感悟—中国传统文化是那么博大精深。因此,我对所学的传统文化课之感悟总结为四点。

一、中国科举制度之感悟

在我的印象中,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好像有禅让制、分封制。然而,这些只是皮毛。通过对科举制度这节文化的学习,我了解了不少以前不知道的东西,也对这很感兴趣。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凡童子开始应初试的时候称做“童生”,童生经过一定的考试选拔,在县里面选拔了以后到督学进行考试,督学考试合格就可以称做“秀 才”了。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乡试考中为贡人。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这样的科举考试也许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公平的制度,不计其数的人不惜花费一生去考试。这样的制度既有利又有弊。科举制度的消极作用来说并不主要是制度本身的错误,制度本身来说应该承认科举是一项好的选官,选才制度。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才,也是能够选出传统社 会的真才并委以重任的。至于明清科举的八股文之风,加上中国传统重术不重技术,重视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的传统,才是导致明清以后科学技落后,作弊成风的真正原因。就是现在的高考也会有作弊现象。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二、中国礼仪文化之感悟

经常看电视剧,我们就会知道我国古代的礼仪非常有意思。什么宫廷礼仪---见了臣子见了皇帝要有三头九叩。草民上县里告状要给县令磕头。其实,还有好多好多的礼仪。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奠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古代政治礼仪有很多,比如祭天、祭地、宗庙之祭、对先师先圣的祭奠、相见礼、军礼。

在农村,找个对象要经过很多的程序。先见面,如果愿意就拿一点见面礼,接这就是相家。这也是中国古代传下来的礼仪吧。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有的礼仪文化,了解礼仪文化对以后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中国建筑文化之感悟

现代的建筑都追求视觉上的美感,形状是各种各样。比如悉尼歌剧院、鸟巢、水立方,都是很有艺术的。然而当看到中国古代建筑时,我们就会更加惊讶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中国古建筑是那么奇特,那么让人难以想象。

北京故宫,位于北京市中 心,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 “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

圆明园是宫殿与园林的完美结合体。历史上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5200余亩(350公顷),有著名景群上百处。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收藏闻名于世。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除此之外,还有雍和宫、布达拉宫、大明宫、建章宫、未央宫等都代表了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高超水平,都是中国古建筑的杰作。其实不止是皇宫建筑水平高超,古代皇帝以及达官贵人的陵墓建筑也是很有特点的。坐落在骊山脚下的那座小山包就是秦始皇的坟墓,山包下便是那幽深而神秘的地宫。这座帝陵陵寝规模恢宏、设计奇特。陵园工程之大、用工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只说秦兵马俑的建造就已经让全世界人折服。

四、中国宗教文化之感悟

我记忆中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是世界最大的几个宗教。我最熟悉的还是佛教。看《西游记》,知道有如来佛祖、观音菩萨。他们都是佛教的,法力无边。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佛是一种信仰,在人心中占据很大位置。对佛教有一点了解也是很需要的。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它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历史上真实的佛教决不是一种孤立的信仰,它一直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各种哲学思想,民间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乃至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结合任一起。中国佛教虽然与印度佛教有渊源和继承关系,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然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中国佛教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佛教与中土固有文化和民俗进一步融合,在民间信仰上树立了广泛而牢固的基础,但并无新的宗派产生,主要是禅宗还在流传,其次是净土宗。在理论方面也无创新,主要是证明佛教理论与正统的儒家思想不违背,提倡三教融为一体,表面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也掺杂了佛教思想。佛教的特点是,结合了中国封建政治、伦理,使之更加中国化。

唐僧这个为中国佛教做出了很大贡献,也因为《西游记》名垂青史。他所著的《大唐西域记》对研究佛教文化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边缘不可企及,如果想深入研究,也许一生也不能够说完。作为一个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我可以在课堂上了解不少生活中不知道的文化,不仅增加了对民族的热爱和归属感,还更加珍惜现在大学里的学习机会。文化就是一种力量,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凝聚在一起。文化就是一个趵突泉,让我们在增加了对知识源泉的渴望。中国传统文化课将让我更加热爱文化,热爱学习。

111308304 董清山

11.中国传统节日之元宵节 篇十一

答:

谈到“德主刑辅”、“礼法合治”,就不能不提到秦汉之际在治国策略上的儒法之争。

先秦时期产生的诸子百家中,以儒家和法家的治国策略最具有可行性。秦汉时代,这两家的治国策略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儒家以德治为本,法家以刑治为本,从治国的根本而言,两家是站在彼此对立的立场上的。儒法之争是在治国方略上的“德治”与“刑治”的交锋。

历史上,将儒法两家所持的不同思想运用于政治领域,本质上体现为儒家主张施行政治教化,而法家推崇严刑峻法的政治方略之争。

儒家主张对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孔子认为民众皆有礼义廉耻之心,通过道德和礼教管理民众,民心所向,才是政治统治的最高境界,而理想的政治应当是免刑、无讼、去掉残暴与虐杀。但在现实生活中孔子也不是绝对不要刑,而是倾向于重德轻刑,刑只能是不得已而用之。孟子继承了此观点,主张“省刑罚”,提倡以教化为主,如“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孟子·尽心上》)荀子在这个问题上有所更张,他主张“重法”,提倡“禁之以刑”,但其“重法”是同“隆礼”相连的,二者并重;同时他也把刑看做是减少犯罪、进行教化的一种手段:“凡刑之本,禁暴恶恶,且惩其未也。”(《荀子·正论》)荀子德刑并重的主张显然有别于孔子,这表明荀子开始向刑治靠拢。后来的儒者,在如何运用法刑治民的问题上,也随社会历史各种的变化,在侧重点上各有不同,但总的倾向还是强调以德为主。

而法家认为学识才智是贫弱败乱的根源,不希望被治国者有独立的思考,特别欣赏愚民政策,从商鞅所云“民不贵学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则勉农而不偷。”(《商子·垦令》)到韩非所云“事智者众则法败,用力者寡则国贫,此世所以乱也。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等言语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法家对知识传播的恐惧。在建立和整顿社会秩序上则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应遵循“尊主卑臣”,“分职不得相逾越”(《史记·太史公自序》)之势,用严刑峻法保证治国策略的贯彻以及社会机制的运行。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秦以法家学说称霸天下,将法家之术推向极端后,却显现出法家“刑治”的缺陷。史称秦法绵密,秦代的法规规定十分细致,试图以精细的条例法规规矩平民百姓的日常行为。但中国时地域广阔风俗差异极大的国家。秦法之绵密在秦还是以关中为核心地域有限的战国七雄之一时,尚可做到运转得宜。但一旦快速吞并山东六国,统一天下后,这种缺乏弹性的绵密规定就与各地的生产生活实践产生了格格不入的冲突。而一旦冲突产生,法家的“刑治”又以毫无弹性的酷刑峻法刑杀镇压、终致“天下苦秦久矣”。“刑治”作为维护大一统中央集权统治的手段,却导致秦二世而亡。秦之亡,其实际亡于其君主和上层官僚执行的是一条毫无弹性的法家路线。

儒家的“德治”与法家的“刑治”这相反两股力量在彼此压制对方的同时,另一方面却是在相互吸收,支持和促进对方的发展与完善。儒家与法家虽然思想上有很多对立,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因而在思想和治国方略等方面,既有儒、法之间的争胜事实,也有整合之发展趋势。双方都不可避免地具有其历史局限性:儒家的“德治”思想从治人和治于人的关系上立论,在理论上表现出片面夸大道德作用的道德决定论倾向,而这又是在现实社会治理中难以真正实现的。而法家的“刑治”片面夸大刑罚的作用,严刑峻法最终导致社会动乱,秦朝覆灭即是最好的例证,但其中有价值的主张及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是不应抹杀的。法家思想所强调的明法审令、循名责实、信赏必罚等主张,则是治国经验的总结,凝结着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

历史证明,单独的、孤立的德治或刑治都是不可能将国家治理好的。

在儒法合流的基础上,“德主刑辅”、“礼法合治”的治国策略最终成型。“德主刑辅”、“礼法合治”就是指将道德教化与法律强制的结合,贤人政治与以刑治国的结合。它一方面表现了礼、法在制度上由原先的对立走向统一,另一方面表现了礼、法在统治方法上的相互补充和交替使用。同时,在礼、法结合的基础上,还吸收了其他有利于维护统治的观点和主张。

“德主刑辅”、“礼法合治”的形成标志着儒法两家思想及政治方略经过长期的斗争与融合形成了一种成熟的治国策略:它代表了一种兼容并蓄的政治心态,这样,就既避免了纯任儒家的迂腐柔弱,也避免了纯任法家的苛察严酷。公开倡导儒家思想德治,说明治国者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教化人心和思想宣传的重要性,这是治国技巧更加圆熟的标志。在实际政治活动中推行并依靠法家刑治,说明治国者已经告别了传统儒家的空洞的政治理想主义,而具有了清醒的政治现实感。由此“德主刑辅”、“礼法合治”最终成为传统中国国家治理的主流思想。(文/兰台)

美国总统演讲水平在逐渐降低?

近日,美国网站Vocativ(意为职业)整理分析了从乔治·华盛顿到奥巴马的600多篇总统演说,结果发现,美国总统演讲的时间正在变得越来越长,同时也越来越容易听懂。在1789年,博士学历水平的人才能听懂华盛顿的演讲,而现在连6年级的小学生都能明白奥巴马的演讲。

Vocativ采用语言可读性测试法,将每场演讲评级,演讲难度由21级到1级依次递减。21级表示演讲的遣词造句相当于博士毕业生水平,如果听众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可能很难听懂演讲。15级、12级、6级则分别表示演讲内容可以被大学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和六年级小学生理解。

在美国历任总统中,演讲最难理解的是第四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在他的17次演讲中,有12次被评为21级。其次是开国总统华盛顿,19次演讲有8次达到21级。1789年到1850年间,美国总统的演讲难度平均达到了18级(硕士毕业生水平),他们在演讲时大多使用长句,语法主从关系复杂而且用词非常正式。

进入20世纪后,这种情况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从1900年威廉·麦金利到1939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演讲的难度逐渐下降到15级(大学毕业生水平)以下。1950年之后,总统演讲的难度继续降低,虽然也会因人而异,但平均水平始终维持在7.5级(初中生可理解)左右。美国前总统老布什1989年的就职演讲被评为5.9级,是迄今为止最好懂的总统演讲。

上一篇:寒假教师政治学习心得体会 刘建波下一篇: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