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能源监控系统(共8篇)
1.工业能源监控系统 篇一
能源审计资料清单
一、用能单位简介;
包括工业总产值、利税、员工数、总资产、占地面积、成立时间、所有制性质、地理位置、在地区和行业中的地位等信息,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生产工艺(工艺流程图及文字说明)介绍; 1.明确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及附属生产系统; 2.设备台账(主要用能设备与辅助用能设备区分开); 3.主要用能设备节能监测报告。
三、生产机构设置情况
单位组织机构图,主要包括管理部门、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
四、淘汰设备情况及说明
说明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高耗能设备情况。
五、上轮能源审计措施落实情况
提供上轮能源审计的审计报告,并提供确定实施的证明文件;若是首次开展能源审计应说明。
六、能源管理
1.能源管理目标和方针; 2.能源管理机构及职责
介绍能源管理机构、能源管理人员状况(能源管理负责人情况,管理人员是否具有能源管理师证书),相关部门、岗位的职责书,以及现在的运行情况;
3.能源管理制度
(1)能源输入管理制度;(2)能源加工转换管理制度;(3)能源分配和运输管理制度;(4)能源使用管理制度;(5)能源定额管理制度;(6)节能技改管理制度。4.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5.节能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 单位内部培训情况,参加行业、国家或市里有关节能培训情况、技能培训情况等。
七、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
1.企业能源计量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责; 2.计量器具台账;
3.计量人员配备及持证上岗情况; 4.计量管理制度;
5.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及检查周期; 6.能源计量网络图(电力、热力、水等)。
八、数据统计(数据为2015年、2016年、2017年三年间数据)1.需能源管理部门提供
(1)用能单位能源消耗量统计(近三年报统计局报表);(2)节能自查报告;(3)能源利用状况报告;(4)能源种类及能源供应情况;(5)节能监察相关资料。2.需财务部门提供(1)能源成本统计表;
对能源成本涉及的数量金额需分品种附明细(2)企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统计表;(3)有关账簿(表)
原材料帐、生产成本帐、产成品帐及相关凭证; 3.质量控制部门需提供
各种能源、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控制标准。4.设备动力管理部门需提供(1)各单位用电、用煤等统计表;(2)主要设备统计表;
(3)主要用能设备运行情况统计表。5.需生产管理部门提供(1)各车间、部门生产月报表、年报(反映产量、物料消耗、能源消耗、质量指标、工艺过程控制指标);
(2)提供目前企业对重点工艺能耗指标、单位产品的能耗的计算方法与实际指标,是否有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先进水平或自身历史水平等对标分析。企业是否撑握有这些标准?
(3)各工序运行原始记录。6.需环保部门提供
(1)公司环保情况介绍,主要安装的环保设施及运行情况。
(2)经环保部门监测的各种污染物排放情况(如:二氧化碳减排量、二氧化硫减排量、氮氧化物减排量、COD减排量等)。
九、节能技改措施
1.审计期内(2015年、2016年、2017年)三年间已实施的节能技改措施,明确方案、节能量、实施时间等;
2.企业预计实施节能技改措施
项目名称、改造方案内容(改造地点、改造设备、改造主要技术原理、增添主要设备)、预计投资额(其中设备购置费用、土建安装费用)、改造前能耗情况(或者产品单耗情况)、改造后能耗情况(或者产品单耗情况)、收益、预计项目起止时间等,进行技术环境经济性评估。
十、企业能源定额考核情况、节能工作总结
十一、节能指标
企业审计期内的节能责任目标任务、十三五节能任务分解。
2.工业能源监控系统 篇二
在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Enterprise Energ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EEMIS)的开发过程中,能效分析技术的缺乏是导致系统失效的主要问题之一。传统的信息系统(如ERP)可以从统计规律的角度去分析数据,而在EEMIS中,用能对象的运行状况与能效规律密切相关。如果没有能效分析技术的支持,能效问题往往只能“模糊”处理,无法解释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导致节能潜力的识别和改进措施的提出均受到限制。
针对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缺乏能效诊断技术的问题,在传统信息系统和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机理建模和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重点用能设备、耗能工序和公用工程系统的能效分析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开发了软件。
1 系统软件结构
EEMIS系统针对工业企业用能特点,按照企业设备级、车间级、厂级的三级能源管理网络进行设计和开发。EEMIS充分利用了企业现有的系统资源,可在企业ERP/CRM等IT系统以及DCS/SCADA等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应用程序接口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同步。其他系统无法提供的数据可以通过安装电子仪表来进行补充采集,节约了项目初始的投资费用。
EEMIS的软件结构如图1所示。
2 系统的基本功能
系统采用PHP的MVC架构模型实现,采用了LAMP开发技术、可视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编程、数据库等多项软件技术,实现了系统的各项功能。
2.1 能源数据采集
能效数据分为实时和非实时两种。实时数据一般来自于企业在线监测系统,也可以通过安装数字仪表来补充缺少的数据,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实现自动收集,并存储到实时数据库中,从而实现能效指标的在线计算与动态分析,如图2所示。非实时获取的数据可以从企业IT系统中获取,或者由工作人员直接录入到EEMIS系统中。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有效,需要对数据进行验证。常用的方法是将非同源的数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也可以和历史数据对比来发现异常。对于异常的数据应该进一步分析并解释原因,错误的数据必须剔除,以免对能效分析产生干扰。
2.2 基础信息管理
基础信息一般包括企业基本信息管理、计量仪表档案信息管理、设备档案信息管理、培训及资料信息管理、能源管理委员会(或称之为节能领导小组)信息管理、新闻公告信息管理、行业政策信息管理、技术文档信息管理、系统的初始化及设置管理等内容。
开发基础信息管理功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EMIS运行的易用性,避免每个功能模块在使用时还需要重新配置内容和结构。
2.3 节能绩效管理
考核管理是企业提升节能绩效的重要手段。企业能源利用的好坏,可以通过能源消费量、投入产出比、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量、能源成本等能耗指标反映出来。将这些指标纳入企业考核体系,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能源管理的效果。若进一步对这些指标进行对标分析,如企业内部的能耗基准(限额、目标值、历史数值等)以及外部行业基准(国内外行业平均、行业先进、法规标准值、行业准入值等)进行比较,还可以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的机会,如表1、图3所示。
2.4 节能项目管理
对于工业企业而言,节能效益的绝大部分均来自于节能技改项目的实施结果。为了保证节能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节能项目进行管理则成为一个有效的方法。EEMIS提供节能技改方案设计、改造过程信息管理、项目节能效果评估功能,辅助工作人员对项目实施后的长期运行状况进行监控,确保节能效果的持久。
2.5 能源运行管理
传统的能源管理过程是基于人工管理的离线过程。在工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只能完成离线能源管理的EMIS已经不能满足部分企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对于很多企业而言,设备、生产工艺等用能对象一般都已经实现基于产品生产和安全运行为目标的高度自动化。在此基础上,该系统以能源最优运行为目标,开发了企业能源运行的在线管理功能。
该系统的能源运行管理包括动力能源管理、能源供应管理、能源消费管理。同时涉及采购、运输、仓储、动力、生产消费等多个环节。数据来源于同一数据库,各个部门围绕统一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决策。
2.6 企业能效管理
企业能效管理主要解决企业用能对象的能效评价、节能诊断与优化改进三方面的问题,管理的对象包括企业重点耗能设备、工艺和能量系统三个层次。
能效评价指对上述用能对象的能效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包括能源结构分析、能源消费流向分析(见图4)、负荷分析、趋势分析、能效指标计算及对比、企业能量平衡、能量品质分析、重点对象(如动力生产、照明、大型耗能设备等)性能评估等。节能诊断指确定存在节能潜力的位置并量化节能潜力数值,包括能效影响因素分析、节能潜力分析(见图5)、减排潜力分析等;优化改进包括能量系统优化、能效决策分析、企业清洁生产等内容。
能效管理由能效分析模块来实现运算与分析功能。每个能效分析模块采用了机理建模和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用能对象的用能特征逐个分析建立。下面以重点用能设备能效的在线监测模型为例,建模过程如下:
1)首先采用机理建模的方法,建立以能效目标为因变量、可控影响因子为自变量的能效特性方程以及约束条件。不同影响因子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耦合性,这种耦合性通常会使能效特性方程失去实际应用的价值。在该系统能效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采用以能量利用的规律为主、统计分析为辅的方法来确定不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将可控影响因素之间的耦合度降到最低。
2)然后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使模型具备在线运行环境的自适应学习能力。当被监测对象的能源消费模式发生显著变化时,依据原有模式建立的能效模型会超出使用范围。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按此建立的模型可以根据新的样本数据进行自我修正,从而获得新模式下的运算能力。
能效模型采用组件的开发方式形成软件模块,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选取不同种类的模块进行功能拼接和拓展,从而形成一个满足不同行业企业能效管理需要的模块仓库。
图6所示为一个能效分析模型的内部功能及核心技术。
3 结语
随着我国工业企业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涨、产品竞争加剧以及节能环保的压力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并着手建设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能效分析模块是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重要的基础支持,也是系统开发的难点。
本文提出了基于能效分析模块的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基本功能,并开发了应用软件,增强了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在能效分析方面的实用性,为未来研究更高要求的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开拓了思路。
摘要:针对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EEMIS)建设过程中缺乏能效诊断技术的问题,在传统信息系统和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机理建模和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重点用能设备、耗能工序和能量系统的能效分析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EEMIS的结构和功能,并开发了软件,弥补了EEMIS在能效分析诊断方面的不足,增强了系统的实用性。
关键词:能源管理,能效,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吕进,楼振飞.面向服务架构的能效管理平台开发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9,31(5):506-510.
[2]李天华.EEMS能源管理系统[J].电气时代,2007,(5):96-97.
[3]郑士君,黄爱平.海运企业能效管理信息系统研发[J].中国航海,2010,33(4):53-56.
3.工业企业能源计量管理 篇三
关键词:工业企业;能源计量;管理
随着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充足的能源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日益加快的城市化步伐都决定了能源需求总量将不断体横,这一点在交通运输和重工业体现得尤为突出。由于能源产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其价格也在不断上扬,进而引发了相当激烈的供需矛盾。工业企业作为社会基本单位,在日常运营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提升工业企业的能源节约意识并使其正视和重视能源计量工作,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
一、 能源计量工作对于能源统计和能源节约的意义
若能源计量工作存在较大缺陷,其所能提供的数据必然存在偏差,这对于能源统计而言将是灾难性的,将直接影响到能源管理的数据统计链,进而对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秩序带来致命干扰。与此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对于企业状况的了解和把握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政府难以对工业系统消耗的能源总量进行精准的统计和分析。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工业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的影响
(一)对能耗统计的影响
就目前而言,工业企业对于电力系统的次级计量大多比较健全,但煤气、燃料油等往往做得不够。这将造成企业在进行生产统计时所收集到的数据不够精准,进而难以确定计划分配与能源的损耗总量。此外,计量手段的不健全也将影响企业消耗定额的制定,造成考核过严,企业在对自身进行能源利用水平的估测时,也很难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自身的节能潜能。例如,企业统计部门往往要建立两套统计台账,分别用来对内和对外,其中一套按照一级计量进行数据编制的采集工作,同时依此来进行消耗定额与能耗总量的核定,并上报相关政府部门;而另一套则针对企业内部的能源管理水准考核,因为内部统计往往只能结合生产经验进行大致估算,或根据次级计量数据进行统计,这往往会导致该台账存在较大的偏差。而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工业企业中相当普遍。
(二)对能源统计口径的影响
因为能量计量管理仍未走向规范化,国家有关部门只能在对煤炭进行标准煤的折算时确保折标系数的一致,但同时又规定企业也可以自行对煤炭低位热值进行测定,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标准煤量的换算。这就导致了不同企业在进行标准煤量的换算时所采取的口径出现较大的差异。例如,假设一座城市每年消耗的原煤量在2000万吨左右,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换算,其结果将有400万吨标准煤的偏差。从这就可以看出,若将全国范围内使用的实际煤炭换算为标准煤,其数值的差距将多么惊人。
三、强化工业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工业企业管理层需要完成观念的变革,提升对于这类问题的重视程度,充分了解能源计量工作对于企业而言所具有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而真正重视这一问题,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其次,管理人员还需深入学习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构建起完善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不仅要对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内容、权责、以及设备和数据管理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也要构建起健全的奖惩机制。另外,能源计量管理队伍的建设也是重中之重,要选聘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并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从而真正从根本上提升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在能源计量管理方面的实际需求,确保企业效益的长久提升。
(二)工业企业需明确权责,深入学习和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能源计量领域的观念认识。工业企业需要将能源节约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所在,将节能策略作为企业的发展基础之一。只有承担起节约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责任,企业才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当今社会之中。此外,政府有关部门也应进行高效的舆论宣传,并切实履行监管职能,确保工业企业在法律范围之内运营,并通过能源计量的管理工作将国家节能战略落到实处。
(三)企业需要及时建立起高效的节能评价模式,倡导生产节能化。政府也应参照相应的质量标准,对能源损耗较大的企业进行检查,确保其能源计量设备正常运转。此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要落实能源计量,而不仅仅只是简单进行能源总量在进厂和出厂两个时间点的数值记录。实际上,能源计量应伴随企业日常运转的始终,并在发现工艺问题、提升节能潜力、弥补管理纰漏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有效帮助,进而帮助企业实现技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四)严抓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和数据评价。作为能源计量工作的前提和基石,数据收集和数据整理工作非常重要。企业应该构建起更加灵活和多样的能源计量框架,并确定能源计量的网络图与关键节点,通过先进的计量手段和计量设施,实现计量效率和准确程度的全方位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用能分析是能源计量工作的核心,企业需要借此来对能源损耗进行了解和把握,探明企业自身所具备的节能潜力,并找到属于自己的节能方式,进而促使企业在能源的节约以及能源利用率的提升等方面走得更远。
(五)企业需要大力推进能源计量监测工作的改良,这主要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配备必须的能源计量设备,提升能源计量过程中的管理控制能力。结合相关质量认证体系的具体要求,在企业进行日常生产的全过程中配备符合要求的设备,并严抓此类设备的检验和维护工作,以确保其精准程度;第二,通过高科技手段对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使用方式进行调整,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在生产、运营、核算、统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对于工业企业而言,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对于能源管理质量的强化和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尽可能提升其管控水准,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企业的发展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在提升自身经济收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国家能源体系的改良和优化以及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4.工业能源监控系统 篇四
文摘:根据工业小区由企业的用能强度与生括市局的相互关系,首衣对各类多镇工业小区进行用能类型划丹将镇工韭小区作为一十系统,工业小区内的用能企业
和排污企业作为于系统.i亩过对不同用能类型的工业小区内重点耗能企业用能效率和重点污染盎、止综合治理的评价,找出适台乡镇盘业特点.井在妊崭技术上可行的能潭缘台利用与精染集中控制的措施,提出以下几点政莆建议:小匠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浩理设施进行统等考虑;能源环境综台浩理应纳^小区总体规划之中;根据国家有关能法规.制定不同类型工业小区能源综台利用效率标准和相应的产品单耗标准.推广清洁生产和污染物资源化处理技术
关键词镇工业小区能辞练台利用污染控制
Integratedenergyutilizationandpollutioncontrolintownshipandvillageindustrialzones.Dal【n(EnergyRe—
searchInstituteofStateDevelopmentPlanningCommission.Beijing[02206jChinaEnvironmentalScience.【998.18(6j:
565~568
Abstract-BasedontheinterrelalionshipbelweenenergyconsumptionJntensltyandJivingdislribudoninIheIownshipand
villageindusbSa]zones(TVIZs),thedifferentlypeofenergyconsumptionhasbeendefinitedfirslinIbispaperEachofIhe
TVIZsistakenasasystem.withhighenergyconsumptionandpol~ulanldischargeemerprisesa8itssub—systemsIoseekfor
themeasurec-,onintegraledertergyuli]izatiotlandpo]lulioncontrolsuitableforthoseenlerprJseswithlechno—economicfeasi—
bility,basedontheevaluationoftheenergyuseefficiencyofkeyenterprisesofenergyeonsumplionandoftheintegrated
controlofkeypollutionenterprisesThefullowingpo]iclesarerecommended:Integratedconsiderationofinfrastructurecon—
structionandpollutioneonlro]facilities;Britrgingintegratedenergy/envlronmentcontrolinlolinewiththeoverallplanning.
Formulatingtheslandardofintegratedenergyuseefficiencyandtherelatedstandardofunitenergyconsumptiontopromote
thecleanproductionandthetreatmenttechnologyofp.o]lutantsreuti]izatfon.accordingtotherelevantregu]mionsofenergy
~onsen&tlon.
Keywords:townshipandt,illageindustrialzonesenergyintegratedutilizationpoLlutioncontrol
乡镇工业小区是乡镇工业发展到产生规模
效益阶段的必然产物目前全国已有工业小区
近7000个,吸纳了约1000万农业剩余劳动力。
从1995年农业部命名的50个全国乡镇企业示
范小区情况来看,这50个小区1994年创造产值
905亿元,占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的2.1%【]
1大部分乡镇工业小区初步实现了通电、通讯、通
路和土地平整的“三通一平”。形成了如纺织、服
装、塑料、机电、电器、冶金、化工、建材、农副产品
和小商品等具有行业特色和地方区域特点的专
业工业区。工业小区的建设
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奠定了经济和
社会基础
1工业小区的发展所带来的能源与环境问题
1.1乡镇工业长期以来是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
结构,节能潜力巨大
全国乡镇工业用能以煤炭为主,近10年消
费量急剧增长。1995年乡镇企业能源消费达
3.7亿t标准煤占全国能源
消费总量的31%。
煤炭消费约占乡镇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的66.4%,其次是电力,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8.2%(图1)。据调查近7000个乡镇企业工业
小区每年消耗能源大约为3600万t标准煤约占
——~——
收稿日期:I998—03—0
3*农一ip郁皋镇帝研究课题
__
中国环境科学18卷
全国乡镇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10%
在6、00,t煤左右。
0
雌
节能潜力裹11989—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翱排放■。
年份
图11985—1994年全国乡镇工业能源消费趋势
Fig.1Trendofenergyconsumptionintownship
aⅡdvillageindustry
■原煤口焦炭叩油品国电力
东部和西部地区的乡镇工业小区由于资源
条件、行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观念与管理水平
等的不同,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中
西部地区乡镇工业小区通常是从资源的开采与
粗加工开始,主要是能源密集型行业,如煤炭加
工、冶金、建材等行业,小区内行业结构趋同,资
源配置不台理,能源利用程度低,从而带来严重的大气与水环境的污染;东部地区主要是电子、轻工、纺织、机电、服装等加工型企业,其技术含
量和管理水平较高,注意使用较为清洁的能源,但在能源的利用方面仍存在着许多不台理和不
科学的问题,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
1.2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其环境污染严
重,乡镇工业小区情况亦不容乐观
9O年代以来,乡镇工业持续迅速发展,其产
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率由1989年的23.8%上升到1995年的42.5%。与此同时乡
镇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也呈增长趋势。有关近几
年乡镇工业污染变化情况见表1。
近7000个乡镇工业小区每年排放工业污水
约3000万t,占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5%。目前乡镇工业小区对污染物的治理仍处于
分散治理阶段,缺乏污染治理基础设施,资金分
散,技术人才不足,环境管理十分薄弱。企业集
中在工业小区内,环境自净能力明显减弱,点源
污染变为面源污染,对局部环境造成的危害更加
突出。
Table1Pollot~tdischargefromtownship
aⅡdvillageindustry(1989—1995)
指标9~1995年
1国
比
5重
1年
增5;比±’%98)9
2不同用能类型工业小区的划分
根据工业小区企业用能强度(能源品种为煤
炭、电力、焦炭)与生活布局的相互关系,将工业
小区划分为能源消费密集型、能源消费分散型、能源消费交互型3种。
2.1能源消费密集型工业小区
工业小区布局完好,区内工业以高能耗企业
为主体,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几个用能大户,其
主要能耗设备以大中型工业窑炉为主,工业区与
居民生活区有较大距离,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区
域。这类工业小区的特点是能源消耗以煤炭为
主,其污染源主要是煤烟型污染,如烟尘、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2.2能源消费分散型工业小区
工业小区布局完好,区内工业以能源消耗强
度鞍低的轻纺工业和其它加工型企业为主体,热
力与电力是企业消费的主要能源。其能源消费的特点是企业采用独立的锅炉房提供热力,由大
电网提供电力。这类工业小区能源消费分散,但
小区总体消费能源的数量加大,环境污染主要来
自生产过程的多种类型的污水排放和锅炉燃烧的废气排放。一般建在乡(镇)附近或者距居民
生活区较远的地方。
2.3能源消费交互型工业小区
这类工业小区一般是逐步发展形成的,工业
区与居民生活区的距离很近,无严格的划分界
限。工业生产的用能情况与“能源消费分散型”
类似。生产废水与居民生活废水排放共处同一
*国家环保局.农业部.财政部荨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潭调查公
报1997
一一
Ⅲ。
__
6期戴林:乡镇Itkd,区能源综合利用与污染控制567
个排水系统。工业废水和工业粉尘污染对居民
生活造成直接影响。
3不同用能类型工业小区的能源利用与污染治
理案例分析
3.1案例选择的依据
案例类型是根据小区内各类企业的能源利
用强度、各企业问生产过程中物质的再循环和能
源供应的统一管理以及对环境荇染的综台治理
等状况所确定;无项目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代表目
前乡镇工业小区的一般情况;有项目的生产工艺
和技术要符合国家对乡镇工业小区的节能与污
染控制的宏观政策,有充分的适用性和一定的示
范作用,能够被类似的工业小区所借鉴。
3.2案例分析方法
典型案例的分析,采用国际通用的成本.效
益分析法、成本有效性分析法及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对上述3种类型工业小区在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和污染治理方面所采用的技术、设备进行财
务和经济评价,对其能源利用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作出定量定性的分析。主要采用的评价指标有
以下3种。
财务净现值(FNPV):
FNPV=Σ(CI—CO)(1 i)(1
1I=L
式中:CI为现金流人量(包括销售收人、回收固
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等);CO为现金流出
量(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运行成本、税
金等);(CI—co),为第年的净现金流量;n为
工程项目的计算期;i为项目所属行业基准收益
率。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CI—co)(1 FIRR)~=0(2)
c=】
FIRR=折现率 [净现值1/(净现值1 净现
值z)]×(折现率一折现率)
投资回收期():
』
(CI—co)=0(3)
I=L
式中:为投资回收期,用年表示。
特别说明,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有项目情况的设计主要部分是基于当地的实际情况,既是目
前小区的能源与环境建设的先进水平,又具有一
定的指导示范作用;另外部分则由异地实际项目
作为补充,将两部分组合起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案例,使整个案例更为台理。这种组合后的分
析对今后工业小区的能源与环境建设十分必要。
3.3案例分析
3.3.1主要技术路线根据以上3类小区的不
同特点,分别对山西省介休市义安镇工业小区、江苏省吴县角直镇工业小区和江苏省江阴市华
西村工业小区设计出3种不同技术路线(图2,图3,图4),进行了技术、经济与环境评价。
图2义安工业小区一能源消费密集型有项目
情况技术路线
Fig2TechnicalflowchartofYianindustrial
zone—mtensiveenergyconsumptiontype
图3角直镇工业小区一能源消费分散型
有项目技术路线
Fig.3TechnicalflowchartofLuzhiindustrial
zone—distributedenergyconsumptiontype
供电和供汽一·污水排放分管道一污水排放总管道
3.3.2评价结果能源消费密集型工业小区的基本特点是一般靠近能源产地,能源价格较低,工业企业以高能耗产业为主体。企业的主要设
备是大型工业窑炉,小区内的个体和总体能源消
费强度都很大。案例分析的主要结论:经过能源
__
中国环境科学8卷
进一步合理配置,使得整个工业小区的能源利用
效率明显提高,项目内部收益率为32%,具有很
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本案例选取的技术路线具有
明显的污染肪治效果,每年可减少CO2排放
3l276t.烟尘排放在t0mg/标m以下。节能与
污染控制的主要思路.一是要对个体大型工业窑
炉进行节能和污染控制的技术改造;二是在总体
上要考虑对工业窑炉余热的利用;三是在小区系
统中,可根据耗能强度和产品的生产方式安排生
产,实现能源梯级综合利用。能源消费分散型工
业小区的基本特点是一次能源个体消费强度较
低.而总体能源消费强度较高,具有进一步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的潜力。废气和废水排放同时存
在案例分析的主要结论是与分散治理相比.集
中污水治理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其内部收益率
可达17.4%;污水COD出口浓度为20mg/L,口H
值、色度和BOD等指标均达到环境标准;实行热
电联供使锅炉烟尘浓度低于400mg/m,一年减
少SO263t。节能与污染控制的主要思路,一是
集中供热;二是集中进行污水处理;三是对工业
企业的耗能设备进行节能技术改造。能源消费
交互型工业小区其工业生产区与居民区交互发
展是乡镇企业尤其是村级企业的显著特征.处理
好能源消费交互型工业小区的能源利用和环境
污染问题是这些小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由案例分析可知,该类工业小区的热电厂效益显
著,项目内部收益率可达18.3%,而托水治理项
目只有当排污收费为2元/t时,污水厂才能产生
经济效益,说明应提高对污染物处理的收费标
准。其节能与污染控制的主要思路,一是集中供
热,将生产用能和居民生活用能统一考虑,二是
将生产和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
4相关政策建议
4.1按照不同小区类型进行长远规划尤其是对
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设施进行统筹
考虑,处理好小区工业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和环
境综台治理协调发展的关系:
4.2把能源环境综合治理纳人小区总体规划之
中.进行工业小区的试点示范。制定小区的工
业布局、能源消费类型与品种和相应的环境质量
标准,逐步总结出不同类型工业小区的能源综合利用和污染控制的最佳模式。
43根据国家有关节能法规,制定不同类型工
业小区能源综台利用效率的标准和相应的产品
单耗标准加强工业小区的用能管理特别是能
源审计,提高工业小区的能源效率水平;根据国
家大气污染防治与水体污染防治的有关法规,建
立不同小区的环境质量控制标准,推广清洁生产
工艺和污染物资源化处理的技术,为小区建设提
供良好的环境质量保障一
图4华西工业小区一能豫交互型有项目技术路线
Fig4TechnicalflowchartofHuaxiindustrial
zone-interactiveenergyconsumptiontype
一供电和供汽⋯污水排放分管道一污水排放总管道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7
2农韭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I997
作者筒开
戴林女.1963年1O月生。现为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助理
研究员主要占L事能源综台规蜘、能酥项目技术经挤评价、能潭
利用的环境影响分析、可再生能源技术丑市场评价丑节能与
可再生能源政策研究主持和参加了美国能源部、敢共体、世界
银行联台国发展署、亚洲开发银行及农业部国家科委等多
个研究项目主要著作有《中国生物质能源转换技木发展与评
5.工业能源监控系统 篇五
一、项目的背景和必要性
二、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包括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及主要股东的概况。
三、建设方案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建设规模、采用的工艺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产品市场预测、建设地点、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建设期管理等。
四、预期节能效果
企业应编制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包括企业能源管理情况、项目实施前用能状况、节能措施、节能量测算和检测方法等。
五、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包括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落实情况等。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七、项目财务分析、经济分析及主要指标
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标的计算和评估,项目风险分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八、资金申请报告附件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项目的备案、核准或审批文件;
(三)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及相关证明材料;
(四)环境保护部门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批复;
(五)节能、土地、规划等相关文件;
6.60年山西能源工业成就斐然 篇六
山西是全国的能源大省, 新中国成立60 a来, 山西能源工业取得了令国人瞩目的成绩。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的基础起步, 历经60 a,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 a的高速发展, 能源工业成为山西经济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也使山西发展成为今天门类齐全的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现代化能源基地, 为山西省乃至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 山西能源工业60 a来取得的主要成就
经过60 a的建设, 山西能源工业发展迅速, 成就辉煌,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能源建设突飞猛进能源生产供应能力大大增强
60 a来, 山西能源工业在国家和省能源开发建设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 能源投资高速增长, 由1949 a的92×104元快速增加到2008年的1 100×108元, 年均递增20%。能源工业基础设施迅速增加, 大批现代化装备的煤炭、焦炭、电力企业快速投产, 能源工业整体生产、供应能力大大提高。截至目前, 山西原煤生产能力已达9.4×108 t;焦炭生产能力达1.5×108 t;发电装机容量达3 800×104 kW。成为全国最大的煤炭、焦炭生产供应基地和电力的主要输出省。
1.2 技术装备不断更新 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
60 a来, 山西能源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高度重视提升技术装备和现代化水平。煤炭工业一改新中国成立初期落后的生产方式, 煤炭安全、信息化管理技术和综合机械化采煤等现代化成套设备广泛使用, 以山西焦煤、同煤、阳煤等五大煤炭集团为代表的大型现代化煤矿, 采煤机械化程度已近100%, 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电力工业近年来300 MW, 600 MW等级的超高压大型现代化发电机组正在成为发电装备的主力军。与此同时建成的覆盖山西省的1 000 kV, 500 kV等级不同的输电网络, 也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现代化管理。
焦化工业在进入21世纪以来, 山西实施“发展大机焦、限制小机焦、坚决取缔土焦、改良焦”的战略, 焦炭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强, 现代化生产水平大幅度提升。目前,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机焦比重已经占到焦炭总产量的80%。
1.3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为促进山西省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资金支持
新中国成立初期, 能源工业提供的产出和利税均占到全部工业的1/3左右。而到“十五”时期, 这两项指标均已占据1/2。进入“十一五”以来, 能源工业经济实力继续增强。2007年, 能源工业增加值比重已上升到59.2%, 实现利税724.00×108元, 占整个工业利税总额的61.96%, 比1949年增长了9 665.22倍。为促进山西省社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居民收入增加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2 能源工业对山西省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
目前, 能源工业已成为山西国民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领头羊”, 并将继续带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山西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 支持带动了山西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60 a山西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 对山西省GDP增长、财税收入的增加, 贡献十分巨大。如上所述, 为山西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与此同时, 还带动了以能源、原材料为主体的工业产业, 如, 冶金、化工、建材等产业的快速发展。60 a间三行业在山西省工业中的比重由11.2%提高到37.0%。
2.2 极大地促进了山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从铁路建设来看, 适应晋煤运输, 山西省先后修建了“双沁、孝柳、侯月”等地方铁路。同时在国家投资支持下, 对石太、南北同蒲铁路干线进行了全线电气化改造, 新建了大秦双线电气化铁路。2008年, 山西省通过铁路外运煤炭达4.2×108 t。
从公路建设来看, 2007年山西省公路线路里程已达12×104 km, 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8倍。其中, 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 893 km, 进入全国发达地区行列。2008年山西省通过公路外运煤炭达1.36×108 t。
2.3 极大地支持了全国经济均衡快速发展
60 a来, 山西省委、省政府始终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 按照中央部署, 努力发展能源工业, 特别是煤炭工业。无论是在国家经济建设高速发展时期, 还是遭遇自然灾害等特殊困难时期, 山西均不折不扣执行中央指示, 大量的优质能源产品及时地源源不断地运往祖国各地。60 a来山西外运煤炭总量达75×108 t, 辐射中国20多个省, 占到省际间外调量的近80%;与此同时, 外运能源中原煤比重快速下降、洗精煤、焦炭、电力品种不断增多、结构优化。外输能源产品结构的优化, 大大提高了山西能源产品的输出效益, 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3 山西能源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在未来经济发展中, 能源工业依然是山西经济的支柱产业, 并将在未来中国经济建设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由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所决定的。
但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随着国际、国内能源市场的复杂多变, 随着周边省、区现代化能源企业的快速崛起, 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山西能源工业必须实现科学发展, 才能继续为推进山西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3.1 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调动各方力量, 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制定的能源工业资源整合战略和八大产业振兴规划, 积极创造一切条件加快推进、尽快实现能源各产业的调整和振兴, 提升产业层次, 提高发展质量, 力争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赢得机遇, 取得更大发展。
3.2 最大限度地实现能源产业间以及和其他产业的有机结合
各产业间必须实现有机结合, 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山西省能源工业是以煤炭产业为基础, 以煤为原料而发展起来的, 在发展中有着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因此, 各产业间必须实现有机结合, 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如, 建立煤、电产业互惠合作机制, 强化焦化企业与下游用户的联合经营, 使其产品拥有稳定的市场需求, 最大限度地回避风险。
3.3 不断优化发展战略 积极培育新兴能源产业
在大力提升、优化传统能源产业的基础上, 还应积极培育新兴能源产业。在加快发展山西省提出的“振兴煤化工”这一新兴产业的同时, 还要不断挖掘培育更多的新兴能源产业、循环经济产业。如, 太阳能利用、沼气、风能等新能源产业, 使山西省能源工业的发展更有活力、更具潜力。
3.4 应对低碳经济时不我待抢时间加快转型发展
近100 a来, 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产生的严重后果已越来越明显, 成为当今国际事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可以预料在不远的将来, 应对气候变化将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行动, 低碳经济时代已经向我们快步走来。低碳经济通俗地说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碳能源消耗的经济, 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将极大地减少、限制煤炭消费量, 将对山西省能源工业产生巨大影响。
7.工业能源监控系统 篇七
摘要 目前,我国工业化进程进入中后期阶段,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由此,国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在考察工业经济增长时,能源环境因素就不容忽视。为此,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引入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对能源和环境因素约束下的我国2001-2009年区域工业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考察,对区域之间考虑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和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逐年提高,其中技术进步的作用显著高于效率提高;非期望产出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工业的投入产出效率,不考虑能源环境约束过高的估计了我国工业经济的增长;在年份变化上,循环经济和新能源发展卓有成效,考虑能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逐年提高;在区域比较上,东部地区工业不仅在技术和投入产出效率方面领先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在污染治理方面也领先于中西部。
关键词 环境效率;非期望产出;数据包络分析;ML指数
中图分类号 F06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5-0114-06
8.工业能源监控系统 篇八
报告题目:钢铁生产工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课程名称:材料学院自主学习
学 院:材料与冶金学院 专 业:冶金工程
年 级:冶金111 学 号:1108020218 学生姓名:曾荣伦 指导教师:王家伟
2012年7月6日
目录
能源方面问题及对策。。。。。。。。。。。。4 钢铁工业生产环境保护问题及其对策。。。。。6 针对能源和减排问题的综合措施。。。。。。。9 总结。。。。。。。。。。。。。。。。。。。10 参考文献。。。。。。。。。。。。。。。。。10 前言
钢铁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钢铁生产的历史是一段悠久而光辉的岁月。中国古代之所以能够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出现封建社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国古代社会很早得到了较高的发展,这是和当时钢铁生产技术高度发展分不开的。中国春秋晚期已经发明了生铁冶铸技术,这项发明比欧洲早了一千九百多年,(欧洲直到封建社会中期十四世纪才推行这项技术),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钢铁工业一直是支持与推动工农业、交通、建筑、军事等其它各行业进行产业革命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始终把钢铁工业当作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战略工业,其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钢铁工业发展水平如何,历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但发展到今天仍然有一些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例如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钢铁冶炼过程中,由于各工程所采用的原材料及制造程序等原因,很有可能在较大范围内产生多种污染物质,钢铁厂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有三类。一
能源方面问题及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钢铁产量迅速增加,由2000年的1.56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6.27亿吨,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2.8%,占世界钢铁产量的由32%上升到44.3%,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显然,能源消耗自然也巨大,还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查证可知。能源消耗由2000年15014万吨 增加到2009年的35206万吨,增加了1.34倍,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达到14.7%。
据以上数据显示,尽管钢铁产量的快速增长导致了钢铁工业能源消耗总量增长,但每年每吨
钢铁的能源呈下降趋势,尽管如此,钢铁生产过程仍然存在诸多能源浪费问题。
钢铁比高,而废钢利用率却小。钢铁工业生产所需铁矿石,废钢,铁水等资源。对能耗影响很大,我国以贫矿为主,所以带来一系列不利于节能降耗和环保问题,因此,我国刚铁工业需从全球考虑矿石资源稳定供应和优化配置问题,此外,还需要尽可能回收废铁废钢,并充分利用其回收到钢铁工业中来,作为原材料重新利用,这样,才能达到利用较少能源生产出较多钢铁的工业的目的。
在循环经济条件下的钢铁材料加工过程为背景,针对节约型减量化的钢铁材料加工过程的理论和实践过程的关键技术和重点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实验室研究工作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工业推广应用,阐述了节约型减量化工艺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结合我国当前钢铁工业能耗高,资源、能源以及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发展现状,本文指出 钢铁材料加工过程的节约型减量化是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分析当前钢铁材料加工技术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针对钢铁材料加工过程的能源、资源消耗,结合钢铁材料的节约型减量化目标,建立节约型减量化钢铁材料加工过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节约热能、节约水电、节约资源和环境减排4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将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钢铁生产减量化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对上级指标的影响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钢铁企业的减量化生产等级。结果表明该理论是客观有效的,能够定量评价减量化生产的评价等级,对企业实施减量化生产有明确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现代钢铁企业的减量化生产运作机制。钢铁材料加工过程的减量化技术是与钢铁产品生产流程密切相关的,对于钢铁产品生产制造过程,最基本的原则在于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和能源量,从源头开始节省资源、提高利用率、防止废物产生,而不是将重点放在产生废物后的治理上。因此,减量化的工艺技术体现,一方面在于减量化的成份设计,减少资源如铁矿石、合金元素的使用量;另一方面在于减量化的工艺设计,通过生产工艺技术进步,减少工序流程,从而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综合效率。实际上,减量化的成份设计通常需要工艺技术进步的支撑,而减量化的工艺设计,又通常体现在成份设计的减量化。钢铁材料加工过程中随着温度的不同,钢材内部发生着复杂的相变过程,通过成分设计和热处理工艺可得到性能范围极宽的不同规格特性的产品,这就是钢铁材料 加工过程实现减量化的基础。本文针对钢铁材料加工流程,结合对传统TMCP技术的分析,阐述了新一代TMCP技术的实现条件以及其在棒线材、板带材等领域的实验室研究及潜在应用。基于钢铁材料的加工特性,钢铁材料加工过程的减量化还体现在基于组织性能控制的柔性化轧制技术上。基于新一代钢铁材料开发过程实践,采用同一种化学成分的坯料生产不同性能的产品已成为可能,其最为显著的效益及应用在于适度解放炼钢。生命周期的减量化是节约型钢铁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钢铁材料的再循环和再利用。结合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及钢铁材料加工过程特征,建立了钢铁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一基于多目标规划的LCA模型,探析钢铁材料生命周期的减量化问题,并通过应用算例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最后,结合韶钢生产实际,将节约型减量化技术应用于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公司生产实践,促进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满足企业节能减排需要。
二
钢铁工业生产环境保护问题及其对策
钢铁生产中的三大类污染物。A大气污染物质SO.:是通过原料、燃料中硫磺成分的燃烧而产生的。烧结工厂等为其主要发生源。NOr:通过燃烧后发生。烧结工厂等为其主要发生源。煤尘:通过燃烧后发生。烧结机、各种加热炉为其发生源。粉尘:从燃料原料的愉送、处理过程,及储藏场中产生。炼铁、炼钢工程为其主要发生源。B污水污水中含有下列污染物:固体悬浮物(SS):从排气集尘、高温物质的直接冷却等过程中产生。油:由各种机械等所使用的油所发生的泄漏及冷轧工程使用轧制机的机油等原因而产生。化学需氧量(COD):从煤炭干馏时的氨水,及冷轧、电镀废水中产生。酸、碱:从冷轧工程的酸洗工程、电镀工程等的脱脂工程中产生。
C固体废弃物炉渣:从高炉、铁水预处理、转炉、„电炉、二次精炼设备等的冶炼工程中产生。污泥:在各种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灰尘:从各种干式集尘机中产生。2002年,钢铁工业废水排放量占中国重点统计企业废水排放量的10.3Y,居第五位;钢铁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中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6%,烟尘排放量占5.5%,粉尘排放量占12.6%,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占16.7%, 2004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数量巨大。其中,二氧化硫为64.99万t,烟尘为13.26万t,工业粉尘达119.9万t,挥发酚达126.78t,氛化物为12131t;污染物综合排放合格率仅为91.46.小型钢铁企业大多没有配套建设最起码的污染物回收和处置装置,排放的“三废”对环境的污染极为严重。
钢铁产业又是温室效应气体Cq的排放大户,每吨标准煤产生的CO2量约为3.67t,按2003年全国钢铁全行业的总能耗2.99亿t标煤计,排放C0210-96亿t。当年全国Cq排放量为35.41亿t,占全球Cq排放总量251-62亿t的14%.温室效应气体中C02的效应占55%,甲烷占15%, NO占6%, CC13F, CC12 F3等占17%,其他占7%, SOZ和NOO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因钢铁工业需消耗大最的能源和原材料,对环境的现实和潜在影响是很大的,这也决定了环境政策不仅在现在,而且在将来都会长期影响钢铁工业的发展。中国自1996年起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大国,产量的增加势必进一步增加能源和资源消耗,同时也造成了更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个问题已引起中国各阶层人士的严重关注,也引起了世界各国和邻国的密切重视。
虽然钢铁行业属于重污染行业,但是“九五”以来钢铁行业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污染治理力度,通过增加污染防治投人,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堆动中国钢铁工业进人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从总体上看,在钢铁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逐年下降并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钢铁工业污染防治取得重要进展。但由于基础较差和过热发展带来的种种环境问题仍重待解决。
从所周知,钢铁生产过程是典型的铁-煤化工过程,其主要特点是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节能和环保是当前面临最重问题。我国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主要以高炉-转常流程为主,该流程钢铁产量占全国钢铁产量的80%以上,而其中以煤为主能源占80%左右,造成了能源消耗和CO2排放量重中之重问题。
据查阅资料显示,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CO2排放量在一个国家的CO2排放总量汇总占很大比例,2005年,我国钢铁工业CO2排放量占当年工业生产CO2直接排放量的37.2%,随着我国钢铁产业逐年增加,CO2排放总量也急剧上升,由2000年的2.57亿吨到2007 年的9.16亿吨。以煤为主,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对钢铁制造流程的节能减排有重要影响,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2007年煤占80%,由于煤利用率低,污染气体,废渣排放量大,造成了CO2排放量逐年增加,在我国钢铁生产总CO2排放量中,化石燃料消耗引起的CO2排放量主要的部分,约占钢铁工业生产CO2排放总量的95%。
减排和环保对策。贫油
少气 多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费低碳经济道路的困难,许多知名专家认为,要走低碳环保经济道路,有三个重要环节:(1)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环节。(2)能源需求环节,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3)治理环节,主要是造林植树,对CO2的回收并利用,加强碳汇建设。
三
针对能源和减排问题的综合措施
(1)淘汰落后产业,采用先进节能技术。淘汰落后产能,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能源利用率是低降CO2排放的主要措施之一。
(2)优先物流结构,提高电炉刚比,优化入高炉炉料配比等钢铁生产流程中增加物质流流量和循环物质流流量,均为降低CO2排放的主要措施,尤其是增加废铁使用量,提高电炉钢比,将极大的降低钢铁企业内部的CO2排放量。
(3)改善能源结构,提高余能余热回收率
由于煤利用过程中的能源效率较低,污染严重,能源成本高,因此,企业用能结构中煤比例高,其能耗和CO2排放水平必然要高,随着国际和我国能源格局的变化,政府应多鼓励钢铁企业利用采用多 元化结构,优先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而在余热方面,采用全球化先进节能技术,提高回收率和利用率,比如将剩余煤气实现能源高效转化和优化集成,降低新 水等消耗。
总结
以高炉-转炉流程为主的钢铁生产过程是高能耗,高污染和高资源消耗行业之一,节能,减排压力巨大。淘汰落后产能,采用先进节能技术,改善物流结构和能流结构,提高能源转换工作顺序的转换水平是降低能耗,减少CO2等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措施。
参考文献
【工业能源监控系统】推荐阅读:
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经济增长关系06-21
现代工业文明的支撑-能源与交通09-26
能源效益评估系统07-28
智能能源管理监测系统06-23
钢铁能源管理系统07-01
能源审计系统解决方案06-16
南京工业大学奥兰系统09-21
工业在线SPC统计过程的系统设计论文10-28
对工业自动化分布式系统发展历程的探讨09-09
化学能源论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