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方法改革浅析

2024-11-04

体育教学方法改革浅析(精选10篇)

1.体育教学方法改革浅析 篇一

摘要:素质教育是新时代对于教育行业提出的新要求, 作为大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素质教育实施势在必行。文章主要探讨体育素质教育模式改革, 就改革内容以及未来发展进行讨论, 为我国高等教育更好发展提供参考建议。增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最终达到强化体质, 养成体育终身的优良品质。以表及里促进学生养成严于律己, 自觉奉行高尚品质的自主意识, 是体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大学体育教学; 改革;

如何培养更有素质的人才, 是当今社会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 素质教育的出现正是高素质人才发展的重要前提。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学生的体育精神以及身体素质教育成为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的目标, 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增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最终达到强化体质, 养成体育终身的优良品质。以表及里促进学生养成严于律己, 自觉奉行高尚品质的自主意识, 是体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1 大学体育素质教育的意义

体育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大学教育所欠缺的, 体育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培养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能够在保证学生拥有较好体质的同时, 建立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 和以往单纯的体育锻炼有着本质的区别。与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课程相比, 实现增强体质不再是唯一目的, 新时代的素质教育, 强调全面发展的素质性教育, 教学方式也与时俱进, 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动手创新能力的培养。突破传统是目前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 加快教育改革的脚步,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加强当前大学体育素质对于学校教育关键一步, 也是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建设。

2 大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

2.1 满足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着其在大学期间的生活学习, 大学生的生理发育也趋于成熟, 正是塑造体魄的重要阶段, 不仅如此,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正处于转变的关键阶段, 体育素质教学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体育素质教育的要求, 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当按照学校的要求, 结合学生的身体发育, 制定正确的教学计划。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师, 改善自身的教学模式, 注重学生身心发展, 发展学生的个人以及自主能力, 主张以体育知识为主的体育教学, 一方面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

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储备人才, 大学生具有全面素质是满足社会高素质人才需求的重要环节。不同专业的人才由于其本身存在的职业特点, 因而各个专业的学生应当制定不同的体育教学计划, 其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都应具有弥补其专业不足之处的的`特色, 以提高大学生体育课程的效率。其中, 文科类专业的学生, 由于长期静坐并面对大量文字书籍, 需要更多的锻炼专注力, 需要加强肢体锻炼, 增强身体免疫力, 例如历史学, 中文、管理学这类专业, 就应当加大体操或者球类运动。而其他的需大量使用高科技设备的专业, 则需要更多的体力, 改善不良的作息时间, 例如信息技术系、医学专业, 应设置更多的有氧运动, 加大游泳训练, 或者慢跑等。

2.体育教学方法改革浅析 篇二

1.1中学体育课应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灵活应用

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 培养形式灵活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循环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以及理论教学等组成。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录相、电影, 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历史等。对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情感有好处。

1.2体育课内容以多样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

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 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方向发展,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 不过具体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 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其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 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2改革中学体育教学的方法

2.1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独立的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 努力创设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环境, 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的课堂氛围。 未来社会公民的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 对于人体科学的了解, 对于体育学科的认识, 对于动作技能的掌握, 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人们树立了终生体育的观点, 能主动吸收各种信息, 模仿、创造学习动作技能, 自觉确定运动目标与运动方案, 寻求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通过信息技术系统, 主动模仿、主动学习技能, 将成为运动学习的重要方式。

2.2将快乐教学引入课堂之中

体育教育根本观点的转变, 必然要引发与之相应的实践方法体系的根本转变。快乐体育从方法论角度讲,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 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的发展, 并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发现”或“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其基本要素有: a、环境优化:“硬环境”美化、协调, “软环境” (人文因素) 健康和谐。b、情感驱动:第一、教学中要引起学生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体验;第二、教师应从情感教学入手, 以自己对学生、对教材、对教学活动的热爱来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第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c、协同教学。d、增力评价。e、 快乐体验。

2.3理论课的改革——引入多媒体课件

由于教师年龄的增长完成动作的能力有所下降, 而且某些技术难度大的动作。为了使学生能更透彻的看清动作、理解动作, 我们应在课堂中引入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是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以其鲜明的图像, 生动的画面, 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来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 把教师自己很难示范的技术环节, 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或把空中动作停下来示范给学生看, 这样就帮助学生看清了每个技术细节, 更快、更全的建立起表象。我们体育教学也应尽早结束那种“师傅手把手教徒弟”的传统教学方法, 而进入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时代。

2.4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是说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 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习的主人。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要削弱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 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获取知识。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就是看是否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是否使学生能做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是否有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与能力。

3关于学校体育的几点建议

1) 培养未来社会意识。通过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的平等参与意识, 公平竞争意识, 创新应变意识。培养竞争能力与拼博精神及应变能力与创造能力。

2) 加强科研工作, 把身心问题研究, 体育与心脑功能的研究, 未来技术手段与体育教学的研究, 作为学校体育科研尤其是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健康教育作为体育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3) 顺应未来高等教育的潮流, 强化学生的通识教育,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 培养信息意识, 即培养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掌握信息科学方法及信息科学思想观念, 提高运动学习指导的能力。

4) 充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盛丹丹, 杨兴权.安徽省安庆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J], 2012.

[2]王继帅.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兼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2.

[3]黄晓军.浅议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 2013.

[4]马海江, 黄丽.21世纪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思考.山西师大体育学报, 2011.

3.浅析初中体育教学改革 篇三

【关键词】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改革策略

中国分类号:H191

长期以来,体育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多次改革,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体育教学改革应该从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体育课担负着新一代人才身心健康培养的千钧重担。

1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初中体育地位偏低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校体育的实际地位仍然没有提高到应有的位置,“重文轻体”的传统观念在某些领导的头脑中始终没有消除,他们不重视体育教学工作,对体育教师的工作成果不能给予正确的评价。

1.2 教学目标不明确

重视活跃的课堂气氛,忽视学生基本技能与基本技术的培养,同时,教学过程中盲目合作,流于形式,体育教学在实施新课改后,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大多数教师认为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淡化了“雙基”教学。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有的教师忽视了学生必要的运动技能的教学,体育课上只求学生动起来,不求学生如何掌握技能;只求走过场,不求技能的提高;只求欢乐,不求身体练习的负荷实效,忽视了运动技能教学,丢失了体育教学之本。

1.3教学内容固板

我国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仍然存在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甚至忽视健身知识技能教学的严重问题。有的学者指出,中学体育教学内容应当以运动技术为主。田径体操作为基本教材应占三分之二,辅助教材应选取球类和舞蹈。在运动教学指导思想的桎梏之下,运动教学的效果并不好,运动技术教得越多实际学到的越少;加之这种运动均是一些单调、固定、重复的动作,很少能引起学生对它的直接兴趣;又由于学生不专门搞竞技比赛,追求运动成绩的动机较弱,对其也没有间接兴趣。所以,学生在上这种内容的课时,不是出自内心的学习欲望。

1.4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从事“注入式,填鸭式”教学的人,他们强调教学“以教字为中心”、以“教师中心”,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方法去上课,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混同于分组教学,分层教学。教学分组随意性强,合作式学习自由化,注重生生互动,而忽视师生互动,无明确角色分工或角色责任,成为放任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形成很多学生喜欢体育,但并不喜欢体育课,这会对于学生的养成教育产生不良的影响。而相反的另一面,个别从事“新理念”研究的人,他们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他们提倡体育教学中也让学生进行“自主的”“研究性学习”,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5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失调

由于受应试教育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以下问题的产生:①学校有体育课课表,但没有体育课的形式。②学校有体育课,也有体育课的形式,但体育教师确不花精力去进行训练和研究。③学校有体育课,也有体育课的形式,但上课学生人数太多,也使得课的科学性、趣味性、安全性等难以得到保证。

2 .对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2.1在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上注重学生的主体发展和个性成长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要求,继承和发展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学体育课程所确立的价值取向,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同时,新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进一步拓宽了健康的含义,确立了生物、心理、社会性三维的健康观,使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因此,在新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里,体育教学模式的建构应当立足于既要注意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能水平的提高,更要重视对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的培养、体育能力的提高、体育兴趣、态度的形成,以及人格完善与个性的培养。

2.2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更具有开放性与自主性.

反思我们的体育教学,“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体育课”。因此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教育教学的资源;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内容、运动形式都可进入体育课堂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所长选择自己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灵活地、有创造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探索和我们生活、社会密切相关的体育课程内容。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体育的主动性,使他们自觉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2.3不断学习探索,改革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的教学,其本质特点是室外运动技术的教学,由于在室外广阔的空间中,学生不仅受外界多因素的干扰,而且还要承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因此体育教学要比其它学科教学复杂的多,从而也导致教学方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如何选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活动效率的重要条件。许多学者都运用系统的观点,重新思考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问题,并提出教学方法的优选组合运用观点,它强调教师应更加自觉地和有科学根据地选择教学方法,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地和相互联系地运用它们,以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从而获取最优的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体育课教学应适应形势跟上时代的步伐,体育工作者要下大力气研究体育教学理论,掌握教学规律,依据教材的编排特点,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出发,探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体育教学过程,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见识;既增强体质又提高素质,努力使体育学科教学同其它学科一道共同完成教书育人这一百年大计。让我们面向跨世纪的青少年,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每节课都体现自身的价值与特点,在教育改革中走出适合自己的路。

【参考文献】

[1]谷孝永.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改革[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8):48-48.

[2]魏香莲.试论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7(34):378-378.

4.体育教学方法改革浅析 篇四

近些年来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问题,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本文拟从分析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现状入手,结合教育发展趋势,以理性的视角分析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为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1、体育兴趣的需求

通过对大学生们访谈,其中绝大多数学生喜欢体育锻炼,并且能够充分意识到体育对增进健康的重要作用。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入学以来对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增强了。有资料证实大概有10%的学生表示毕业后会坚持体育锻炼,尤其是大学时代选修田径等相对比较枯燥的项目的同学表示毕业后会坚持锻炼的人数更少,这说明传统枯燥的田径教学或者说田径项目已经不适合在高校作为引导兴趣而存在的体育课了。大学时代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大学时代的体育教育最终要与终身体育接轨,这也是大学体育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培养合格的现代化人才的目标。因此,我们务必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弘扬体育思想。在跨世纪的时代里,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之际,更要求学校体育教育把培养人才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涵盖在体育教育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中。

2、求知欲望的需求

学生求知的欲望可以说比任何时代都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层次的提高,特别是在当今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中强调“全民健身”这一原则,使他们对体育有强烈的求知需求。大学生往往力图深人了解与体育有关的知识,开始把体育学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和将来工作联系起来。根据这一求知心理需求,我们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博览群书、更新知识、娴熟地掌握高校体育理论知识。在运动形式丰富多样追求个性化体育运动的今天,对于求知欲望强烈的现代大学生来说,传统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求系统性;考核标准注重竞技性;教学形式体现规范性;学生练习要求纪律性,这种五、六十年代的体育教学运动模式的“四性化”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体育课的需要了。绝大多数学生迫切需求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但是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仍然是现阶段高校体育的主体,这使得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在客观上造成障碍,严重阻碍了新时期体育的.发展。

3、生理心理的需求

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增进健康,另外一个目的是练就健壮的体魄和健美的体形,身体是载知识之车,存道德之仓库。有研究表明男生比女生更重于强身健体、健美体形,女生对体育的健身价值认识不足这是大学体育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女生对于体育健身价值认识不足与传统文化、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有着必然的联系,大学体育课程对于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至少在课堂上要努力提高这个群体的认识。比如可以开展各种比赛、树立模范和榜样、宣传制造浓烈的运动氛围等。在此认识基础之上从课堂上课外活动上以及各种组织形式上继续加深引导,让女同学们不仅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生理功能,还要让她们认为体育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欣赏和体验,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体育可以使人开阔视野,结交朋友,提升学习生活适应能力等。

小结 学生对于体育有较高的兴趣、但是个别枯燥的项目阻碍了兴趣的继续发展。学生求知欲望较高,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的求知欲。在对于体育的生理心理需求方面,男生较之与女生略高,提高女生群体对于体育的深层次理解迫在眉睫。回顾改革历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目前看来,虽然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高校体育课程的明天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王素华,李荔.多元文化教育下的我国课程改革[J].教学与管理,,(7):60-61.

5.体育教学方法改革浅析 篇五

关键词:快乐体育 中学 教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引言

快乐体育是着眼于未来,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育需求着手,通过课程设计来逐渐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理解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养成科学健身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实现全面育人和科学育人的教育思想。

2、快乐体育的实质

快乐体育是以情感教学为导向,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思想,是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快乐体育不仅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或是一种教学方法,它还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是

在此思想指导下的、富有人文特点的全面教育。

3、快乐体育的目标

快乐体育实施的最终目标是将死板的、固定模式的体育教学转变到全面培养人的素质上来,作为一种现代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它的产生和流行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从长远来看,快乐体育将成为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一个巧妙结合点。

4、快乐体育的特点

4.1教学思想:

主张以“以生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而面向终身体育,从兴趣入手,抓住学生得体育情感,促进乐教、乐学、会学、勤学,将育体和育心相结合,实现终身体育目标。

4.2教学结构:主张教学活动是认知、情感、行为的高度统一。

4.3教学教法:主张采用启发式的创新教学方法,强调法的多样性和学法的实效性。

4.4教学组织: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波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

4.5教学关系:主张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尊重并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5、快乐体育与传统体育的区别

快乐体育从方法论角度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

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并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发现”或“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

以下分别列出传统教学方法模式与快乐体育教学方法模式的对比。

5.1传统体育的教学方法模式

(1) .教学任务:“三基”教学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

(2) .教学特征:系统性、规范性、全面性、程式性;

(3) .教学目标:以体为本、追求健身、掌握技能;

(4) .教学方法:直观法、灌输法、填鸭式等;

(5).课堂纪律:强调集体性、纪律性、划一性;

(6).师生关系:教师为主、师道尊严;

5.2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模式

(1).教学任务:发展个性,培养特长,树立终身体育思想观念;

(2).教学特征:兴趣先导、参与体育、体验体育、享受体育;

(3).教学目标:以人为本、追求身心健康、个性发展、特长挖掘、情感交流;

(4).教学方法:启发式、游戏法、情景法、竞赛法等;

(5).课堂纪律:变化让你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6).师生关系:师生感情融洽、主导、主体同等重要;

6、快乐教育的意义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推广,以“人”为本的

素质教育被提到了更高的要求。而快乐体育的核心是把全面的育人视为体育教育的目标,强化情感、兴趣、创造,个性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愉快的课堂气氛,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能主动学习。

6.1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6.2有利于体育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6.3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6.4有利于体育教学方法的双向性;

6.5有利于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

7、结束语

6.体育教学改革与探索 篇六

摘 要:首先论述了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着教育基础薄弱、教学设施简陋、教师流失严重、学生兴趣不浓等问题,并分析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观念落后、资金投入不足、评价机制不完善。认为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对策有: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农村体育教育发展;加强资金投入,建设体育教学设施;重视教材建设,丰富体育教学内容;重视人才引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规章制度,形成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新课标;农村中学;中学体育;体育教学

一、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基础薄弱。中学体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体育教育基础薄弱严重影响着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教学资源分布不均,农村与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别,加之“重智育轻体育”的大教育环境的影响,给农村中学体育教育带来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学校追求高升学率,作为“副科”的体育课程得不到重视,很难保证正常的开课率,这对教育基础条件不足的农村更加落后于发达地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2、教学设施简陋。通过调查显示,我国农村中学人均场地面积仅为2.6 m2,多数学校器材达标率低于50%,体育教学设施简陋,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如有的学校没有合格达标、规格完整的塑胶场地,对一些球类运动就无法开展。许多农村学校乒乓球台,都是用砖石砌成的简易球台。还有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无法继续使用。仅有的体育器械由于缺乏库房,随意堆放,也没有专人负责,造成破损与流失严重。

3、教师流失严重。通过调查显示,我国农村体育教师的达标率只有74%,且流失严重。一方面学校对体育课不够重视,体育教育工作者也不被社会重视,存在偏见,社会地位低下。加之教学条件差,工作得不到领导与同事的认可,甚至纷纷跳槽改行。另一方面是一些高素质的优秀教师没有更好的发展空间,相应的福利待遇享受不了,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纷纷向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流失。

二、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育观念落后。新课程标准也全面启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是缺乏有效引导与监管,加之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使农村中学体育教育不被重视,可以说体育教育观念的落后,已经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严重的影响了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2、资金投入不足。体育经费严重短缺是制约学校体育教学与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学校体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占的比例不得低于1%。新课标也要求不断加强资金投人,并逐年按一定的比例递增。加强场地、器材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增添和改善场馆、器材、设施。然而通过调查,许多中学年体育经费不足2000元,连基本的体育活动都难以保障,更别说体育设施设备的更新与完善,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3、评价机制不完善。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求要做好课程学习的评价,通过评价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应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完全被忽略,只是从单纯的运动成绩和规定性的标准进行量

化评价。这种评价制度的不完整性,给体育教师带来了上课的随意性,使整个体育教学无法规范。

三、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农村体育教育发展。一是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要转变观念,高度认识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从政策给予引导,制度上给予保障,加强监管力度,促使体育教育上新的台阶。二是作为学校要转变观念,加强活动场地与体育器材建设,提高体育课开课率,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三是作为教师要更新观念,促进体育教学新课改进程,探索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扎扎实实地落实体育新课标的内容。四是作为学生要转变观念,体育教学不仅是学习理念知识,掌握锻炼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把体育锻炼养成为终身生活习惯。五是家长要转变观念,体育技能也是孩子成长道路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身体、心理和强健的体魄是孩子成才的关键。

2、加强资金投入,建设体育教学设施。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渠道争取资金,拓展体育场地,购买体育教学设施设备,不断充实了活动器材。另一方面农村学校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和活动器材都准备齐全,教师就要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地自制一些活动器材,不仅解决了场地器材严重匮乏的问题,还满足教学需求。如:可以自制毽子,进行踢毽子练习;收集废纸做打“曲棍球”练习;收集废矿泉水瓶做打“保龄球”游戏;进行投掷类项目时,我们可以自制器材进行练习。

3、重视教材建设,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一是我国现行的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还不尽合理,加之教师上课的随意性,使中学体育教学质量下降。这就要求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根据新的体育与健康教材和实际情况,科学的选择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凸显教育教学特色。

二是要依据课改纲要提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任务,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要求,要大胆探索,创新教学模式,结合农村学生现有运动技能的水平以及兴趣特点有效的开展教学。三是采用分类指导进行差别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互动教学、采用体育游戏进行趣味教学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真正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理念应渗透到体育知识和掌握体育技能中,提高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学校一定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认识到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一定要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提高自身理论素质,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真正的把体育教育作为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运动技能,从而增强体质,培养体育能力的重要渠道,它对全面顺利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一定要重视体育课的学习,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展现个性特长,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尽情的享受体育乐趣,成为身体健康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

体 育 教 学 改 革 与 探 索 东 关九 年

7.浅析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篇七

一、中职体育教学现状

目前,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 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和学校有关, 学校的重视程度及教育经费投入力度都是影响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二是和教师有关, 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理念是影响中职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三是和学生自身有关,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都会影响中职体育教学改革。

1.学校因素

学校对中职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对于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力度, 也会直接影响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效果。近年来, 国家教育改革的力度较大, 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较多, 但是, 依然未能改变僧多粥少的局面。 在对学校经费投入上, 很多学校都是依赖政府的投入。 教育经费的窘迫, 使得很多学校难以将有限的教育经费分配到无限的需求部门中。 在这样的形势下, 很多学校的主管领导都会将教育经费投入急需的部门, 而对于体育教学的投入则少之又少, 使得很多学校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不足, 无法满足学生的教学和锻炼需要, 这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2.教师因素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 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都会影响教学效果。 目前, 很多中职院校体育教师缺乏专业化的教学水平, 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专业化水平低下, 严重影响和阻碍了教学改革的发展, 同时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热情和兴趣。 此外,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 教学评价也不尽合理。 很多教师的教学评价往往停留在对教学结果的评价上, 而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3.学生因素

与其他普通学校相比, 中职院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中考过程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这些学生有优势, 但同时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好玩, 自控能力差, 自学能力差, 等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缺乏兴趣, 学习习惯养成不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依旧不够丰富和灵活, 则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难以得到强化。

二、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1.加大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

要想强化中职体育教学效果, 促进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和完善, 硬件设施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 学校应当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不断完善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 为中职体育的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 学校各级领导应当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 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思路, 重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栋梁之才。

2.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 国家在不断发展进步, 社会各界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形势下, 教师必须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以适应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化。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当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 学校应当加大对中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 培训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 在对教师的培训上, 学校可以组织专家开展讲座等方式, 让中职体育教师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 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此外, 中职体育教师也应当加强自身的学习, 通过网络、媒体等学习媒介,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此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还应当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学习能力特点, 确定适合的教学方式。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完善的教学设计是基础。 教师在授课前, 应当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 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 采用相宜的教学方式, 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强化, 进而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4.完善教学评价

完善的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学改革的基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教学评价, 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不断完善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当不断完善教学评价。 教师的教学评价应当改变传统的注重结果的方式, 重视教学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及学生身体素质是否得到有效提高等方面。 教学评价的完善, 有利于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

总之,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 促进中职体育教学改革, 实现国家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名合格的中职体育教师应当正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不断改革和完善, 促进中职体育健康持续发展。

摘要:近年来,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中职体育教学面临改革和完善。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意识的重要科目, 中职体育在中职科目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不断创新教学方式, 促进中职体育教学的改革, 是广大中职体育教师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 阐述在中职体育教学中, 促进教学改革的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黄福祥.浅谈中职教育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校论坛, 2011 (19) .

[2]赵卫.职业高中体育教育若干问题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 2009 (3) .

[3]黄金城.谈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几点做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2) .

8.浅析小学体育课程口令教学的改革 篇八

关键词:新课标;口令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新课标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体育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从传统的知识和技能培训转向了以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即在强调学生在获取知识及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小学体育课堂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此外,“三分动作,七分口令”,作为体育课程不可或缺的口令教学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口令”作为组织教学、调动队伍的信号,指挥各种教学活动。只有充分重视口令教学,并与时俱进地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更为具体、有序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体育新课程才能逐渐迈入改革正轨,大放异彩。

一、口令教学概述

1.口令的概念及重要性

“口令”是体育教学中,教师以专用语言或信号向学生传达的口头命令或提示。作为一门必修基本功,口令是检测体育教师称职与否的试金石。口令运用得当,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自然不在话下。清晰、准确且节奏显明的口令,不仅能使人为之精神鼓舞,而且整齐划一的效果更能令人为之振奋。由此可见,口令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的成败。

2.口令的分类及教学运用

一般而言,体育教学中的“口令”常被区分为“预令、动令和无预令口令”三种。其中,预令用以提示行動的预备,如,“向左——转”中的“向左”即为预令。动令则用于明确行动的内容,常以动词为主,如“向后——转”中的“转”字,就是这一动令的指令与行动信号。而“无预令口令是指同时表示行动内容及号令的口令,最常见的有‘立正’‘稍息’‘坐下’等”。此外,也有人根据自己的体育教学实践经验,将口令分为“队列口令、基本体操口令、数字口令、武术口令以及信号口令”五大类。还有人按照口令的节奏以及发音的不同,将口令分为“短促、断续、连续和复合”等几种。理论来源于实践,将口令按照各种体育课程的不同特性区分,有利于口令的合理运用,能够针对不同的体育课进行口令的具体运用,这一思想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据此,笔者更赞同将口令依次分为“队列口令”“基本体操口令”“数字口令”“武术口令”“信号口令”。

口令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可归结为如下三点:(1)在教学过程中,队形的集合与变化都是在口令的指挥下完成的。(2)口令贯穿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它不仅运用于常规的运动科目教学,而且在有关舞蹈项目的训练中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在体育教师采用分解教学法进行课程授课时,口令的变换能使授课质量大大提升,如有关太极拳教学中,口令节奏的控制能够形象地传达出太极拳的行云流水。

二、口令教学的发展现状与不足

显而易见,由于口令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之广,其作用亦不容小觑。在众多体育教师不懈的摸索与实践下,口令教学强化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重大成就。就小学体育课程而言,不少学生从中学会了自信、合作及信任等正确理念,且在众多大型表演中,口令教学屡获青睐,屡建战功。虽口令教学已取得一定成就,但其还是不可避免地步入了循规蹈矩的路子。据有关调查表明,当前小学体育课程的口令教学已经出现僵硬化、无序化的状况,并步入随意性的错误轨道。究其缘由,主要有三方面的障碍。首先,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一般较为单一,内容变化较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早已产生了审美疲劳,对应的口令教学亦令人产生听觉疲劳。简言之,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单一化促成了口令教学的僵硬化。当然,这其中还有教师疲于摸索实践、懒于尝试等自身因素。其次,不少小学体育教师对于基础体育课程的内容不予重视,时有不规范的口令脱口而出,如经常将“两臂侧平举”错误表述为“两手侧平举”等。不规范口令的随意表述,令学生对各种口令产生混淆。长此以往,口令教学必然遭遇无序化的尴尬场面。再次,由于体育教师口令的不规范表述或是脱口而出的即时口令之滥用,口令教学难免蒙受各种骂名,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师也对此失去信心,其在随意性的错误轨道上将越走越远。

三、口令教学的改革建议及意见

承前所述,不难发现,口令教学的随意性必会酿造上课延时、学生纪律散漫、教学效果受挫等苦果,这肯定会影响体育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因此,要想真正落实体育新课程标准,实现三维目标,必须不断探寻口令教学的改革途径。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就前述有关障碍,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及意见。

一方面,针对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单一的症结,从丰富口令教学的多样性入手,如在有关形体项目的课程中,变换口令模式,从单一的“1、2、3、4”变换成结合音乐的节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实现丰富口令教学的目的。而且,在遵循基础口令的前提下,还可为简单的教学课程设计口令,并鼓励学生参与口令的创作过程,增添口令的趣味性。

另一方面,就教师不规范表述口令等随意性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端正一线体育教师的态度,使其认识到口令教学的重要性,继而要求体育教师以身作则,规范、准确地表达口令,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为更好地贯彻口令教学的改革,实现体育新课程教学的真正改革而不断努力。

总之,重视口令教学,即把握了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只要不断参照新课标标准,适时调整口令教学,贯彻其多样性、准确性的改革理念,体育教学改革的成功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何艳平,刘国忠.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口令教学与训练[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64.

[2]李再馥.试论“口令”[J].中国学校体育,1992(02):33.

[3]董振义.体育口令的分类与运用[J].中国学校体育,2008(02).

[4]陈小来.体育课的口令技巧[J].中国学校体育,2001(05).

(作者单位 广东省佛山市华师附小恒大南海学校)

9.中专体育教学改革与教学对策论文 篇九

1新课标与教学改革

早在20,我国就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至今已走过,期间各方面专家对其从不同方面进行了阐述。但各方面专家一致认为,体育应以“促进健康”“终身练习”为宗旨,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总目标,以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为基点,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学会生活,学会适应社会。

2中专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现状

2.1教学目标改革

传统中专体育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锻炼身体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新课改中专体育教学目标主要是在学习运动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达到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新课标背景下,中专体育教学具体有5个目标(见图1),以课程总目标为中心,保证运动参与的前提下,有效地促进身心健康,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2.2教学内容改革

新课改背景下,中专体育教学的内容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构建形成的内容体系。与传统中专体育教学内容不同,新课改背景下,中专体育教学内容更加详尽,层次更加分明,教学内容范围广泛,除了基础健康教育外,还包含有球类运动、体操运动、田径运动、水上运动、民族运动、冰雪运动和新兴体育运动等;教学内容也更加注重趣味性。

与传统教学内容相比较,课改背景下,中专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上更具自主性,有报道称,在中专篮球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以运球、传球、投篮等为主,而新课改背景下,中专篮球教学更加注重技战术教学、游戏教学。

2.3教学管理改革

传统中专体育教学由教育管理部门制定教学大纲,而教师只是命令的执行者。而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管理部门对体育课的规定明显减少,教师体育教学的自主性明显提高。虽然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等同于教师的能力水平,但学历作为一种受教育的标尺,间接反应教师的整体能力,调查研究发现,在我国省会城市,中专体育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为20%,本科学历教师为63%,说明我国中专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整体上有了提高,但仍有6%的体育教师为中专学历;而45岁以下的教师比例为75%,说明中青年教师人数较多;男女体育教师的比例为4:1,女教师的比例有所提升。

2.4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改革

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讲解示范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此法首先是教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进行分组模仿练习,最后教师进行指正;而合作教学、自主教学和探索教学是新课改实施后所提出的教学方法,而在我国,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合作教学、自主教学和探索教学只被30%左右的教师采纳。

教学组织形式是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面对不同层次学生,教师所采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所不同。调查中发现,中专体育教学中,有48%的班级采用行政班教学,30%的班级采用兴趣分组教学,另外有14%的班级采用男女分班教学。以行政班教学,忽略了不同性别、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容易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存在一定的弊端;而按兴趣分班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生的主动性。

2.5教学评价改革

体育教学评价通过测试的形式,对教学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价。体育教学评价不仅有利于学校体育规范管理,更有助于教师、学生的自我诊断,为目标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提供依据。体育教学评价不仅可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可以评测教师的教学水平,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教学所处的阶段不同,评价的形式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几种评价融合于整个过程。

调查发现,中专体育教学评价主要以技能评定和成绩达标为主要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考勤、进步幅度、学生人际交往等综合能力的考评比相对较低。新课改背景下,中专体育教学评价需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学生的差异,通过增加考勤、阶段性评价等方式,给底子薄、基础差、体质弱的学生酌情加分。但目前,中专体育教学评价,尤其注重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而忽略了学生的过程评价。

3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3.1优化体育教学培养方案

中专生相对而言喜动,在体育课堂上要增加游戏性项目。从个体角度出发,培养方案要注重不同年龄段中专生的兴趣。从实践角度出发,培养方案要注重社会实践性,使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

3.2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中专生自制力有限,体育教学过程中注意要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法、自主法,避免枯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切忌填鸭式教学。教师还应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温馨的环境。

3.3努力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循循善诱,多方面地诱导学生,启发学生,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尽量给学生多的空间、时间去思考,让学生在自我思考中完成创新。

4结语

10.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篇十

2、山东省诸城繁华中学 山东 潍坊 262200)

摘 要:当前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目标偏颇、模式化、缺乏育心育美等问题,要从提高教师素养、培养学生锻炼习惯、创新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研究,以此推动中职体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改 体育素养 锻炼习惯

《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新时期下中职体育教学要全面贯彻这个纲要,加大改革研究力度;同时,中职体育教学的改革研究也是中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中职的体育教学改革好了,才能有效推动整个中职教学的发展提高。

一、当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的偏颇

表现在:有的教师认为中职体育就是随便领着学生玩玩,没有深刻认识体育的育人作用;有的教师只重视眼前体育短期效益,忽视了学生的终身健康效益,只对学生在校阶段负责,不对学生长远负责;有的教师片面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忽视了学生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及习惯的培养;有的教师只照本宣科跑教学大纲,不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兴趣增加些新的学生喜欢的东西。

2、教学方法过分模式化,教学手段单一

很多教师的体育教学方法仍为传统式的传艺式教学,学生缺乏自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所学知识技能严重地脱离体育社会实践,致使学生毕业后社会适应性差。在教学手段更新上缺乏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一上体育课不是打打篮球就是跑跑步,显得陈旧单一,缺乏生动活泼。

3、缺乏对学生进行育心育美的培养

大部分教师只是为了上体育而上体育,重育体,轻育心,不重视学生对体育美好感情的培养,让学生觉得体育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事情;重视培养刻苦锻炼、不怕挫折和失败的顽强意志,忽视了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缺少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的自觉性。

二、新时期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1、大力提高中职体育教师的体育素养。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中职体育教师要通过自学、校内教研、外出观摩和培训等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育修养,正确认识中职体育教学过程,并以新的体育教学过程观为指导,去创建新的体育教学实践模式,以实现中职体育课程由理想向现实的转化。中职体育教师应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和较高的教学素养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相当广博的体育知识、健康理论知识和坚实的体育技术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组织工作能力;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有透彻的理解,能把握教学方向,能及时纠正在教学中出现的某些倾向性的缺点和错误。新时期的中职体育教师要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对新生事物要接受快、接受能力强,从而能够适应新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新体育课程环境下中职体育教学的变化所带来的要求,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

2、要大力重视中职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职的体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在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的毅力,而且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天天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学生只有自发自主自动地天天进行体育锻炼并且会锻炼,才能实现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

3、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美育。

体育不但是一种力量的提升,更是一种社会生活审美性的主观反映。体育审美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体育活动的审美特征进行感受、体验、判断、评价和能动创造。人们在体育审美过程中,时常会激起一种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这就是美感。要选择美好的体育,用美好的体育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体会到人类蕴含于体育中的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其对体育的兴趣。其次,要在充满赞许与鼓励的体育氛围中有效激发中学生的成就感。快乐的体育活动是中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基础,是体育审美功能以及认知、教育功能发生作用的前提。要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和艺术表现的动机,通过感知于生活、体验于生活、发现于生活、探索于生活、表现于生活,引发中学生的外在体育兴趣向内在体育兴趣转化,使学生逐步了解并热爱各民族的体育文化。

4、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

考评在体育教学运行中起导向、调节、激励、鉴定作用,考试只是作为一种检查手段在素质教育的支配下发挥作用,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因此,体育教师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对学生成绩做多维评价。

上一篇:对考核干部政治素质的几点思考下一篇:书画社团活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