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以上成语故事:不识庐山真面目

2024-09-21

六字以上成语故事:不识庐山真面目(7篇)

1.六字以上成语故事:不识庐山真面目 篇一

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期,梁惠王向孟子请教为什么人口不增长的原因,孟子说:“你是关心百姓的疾苦,但你喜欢打仗,不少百姓死于战争。打比方说战争中潜逃50步的士兵讥笑逃100步的士兵,逃跑的本质是一样的。”梁惠王表示将要停止打仗。

【出处】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孟子・梁惠王上》

【解释】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用法】作宾语、分句;指自作聪明

【相近词】以五十步笑百步

【示例】比如老将军算是忠心,犹能建立宋朝旗号,然仅逍遥河上,逗留不进,坐视君父之难,只算得以五十步笑百步。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五回

出淤泥而不染

北宋时期,理学开创者周敦颐定居到庐山莲花峰下的濂溪边著书立说,他著有《太极图说》和《通书》,提出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他认为菊花像人间的隐士,牡丹像人间的富贵人,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像人间的君子。

【典故】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爱莲说》

【释义】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用法】作定语、宾语、分句;指处于污浊环境保持纯

【近义词】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

【相反词】同流合污

【成语例句】

我就是喜欢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

如《爱莲说》中的莲的“出淤泥而不染”,《白杨礼赞》中的白杨的“不折不挠”,“伟岸、正真、朴质、严肃”等,都是“动情点”。

迅雷不及掩耳

东汉末年,曹操进攻黄河流域的马超和韩遂,把马超打败。马超要求割地求和,曹操不答应,占领渭口后修筑工事后,表面答应议和,暗中养精蓄锐,接着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势向马超突然袭击,将丝毫没有防范的马超打得大败而逃。

【出处】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 《六韬・龙韬・军势》

【解释】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用法】作定语、分句;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相近词】出其不意

【反义词】蜗行牛步

【成语造句】

我们对于这种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都有些气愤,虽则我们都很镇定。

这个迅雷不及掩耳的逮捕行动,使林学武惊得目瞪口呆,感到万分奇怪。

战士们小群多路,交替前进,四面包围,勇猛冲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扑上去。

2.六字成语典故 篇二

【成语故事】魏武帝驾崩,其子文帝继位,他把武帝的宫人拉在后宫自用,整日荒淫无度。文帝因此得病,卞太后来探望,看见武帝的妃子都在侍侯文帝,觉得有违伦常,骂文帝是“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不久,文帝病故,卞太后竟没去送葬。

【出处】因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至山陵,亦竟不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解释】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人品坏

【相近词】狗猪不食其余、狗彘不食汝余

小鹿儿心头撞

【成语故事】明朝时期,书生王杰因为卖姜人说他小家子相而大打出手,把卖姜人打翻在地,事后他赶忙把他扶到家里,好酒好饭地伺候,还打发他一匹白绢。卖姜人高兴地走了,可是死在过渡的船上。船夫跑来把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王杰。王杰就像小鹿儿心头撞。

【出处】王生听了,惊得目睁口呆,手麻脚软,心头恰像有个小鹿儿撞来撞去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

【解释】像小鹿在撞心。形容十分惊慌。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心绪不宁

【近义词】小鹿触心头

【成语举例】贾大少爷出来,也不知黑大叔待他是好是歹,心头不得主意,兀自小鹿儿心头撞。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

远水不救近火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小国鲁国与强大的齐国相邻,鲁穆公担心自己的安全,想把儿子送到晋国与楚国去做官,借以拉拢两国。大臣犁沮坚决反对,他认为这是远水不救近火。晋国与楚国离鲁国很远,一旦受到齐国的攻击,他们不可能及时救援。

【出处】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韩非子·说林上》

【解释】远处的水救不了近处的火。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急。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不能应急

【近义词】远水不解近渴

【相反词】雪中送炭

【示例】为今之计,到临安取救是远水不救近火。 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

拔赵帜立赤帜

【成语故事】西汉初年,韩信率汉军攻打赵军,即将到达井陉口,先挑选轻骑人,人持一红色旗帜,抄小路埋伏在赵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引诱赵军。赵军倾巢而出,汉军佯败而退,先前埋伏的士兵冲进赵军营中挂上汉军红旗,赵军因此大败。

【出处】见“拔赵帜易汉帜”。

【释义】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战胜对方

【近义词】拔赵帜易汉帜

【示例】惜伪古文罅漏太多,弥缝匪易,虽盛气强词,仍不能拔赵帜立赤帜也。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

不打不成相识

【成语故事】宋江因犯案被发配到江州,遇到江湖上的戴宗与李逵,三人到江边的琵琶亭酒馆喝酒,宋江要喝鲜鱼汤。李逵到江边渔船上去取,渔船主人张顺与李逵发生争执就打了起来,戴宗前去劝架,三人去见宋江,宋江立即团结他们使他们成为朋友。

【出处】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

【解释】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朋友交往

【近义词】不打不相识

【反义词】不共戴天

3.六字成语解析集 篇三

不费吹灰之力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不可同日而语 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不问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不足为外人道 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长安居大不易 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嗔拳不打笑面 比喻不可以欺凌态度和悦的人。

陈谷子烂芝麻 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

吃不了兜着走 比喻受不了或担当不起。

吹皱一池春水 原形容风儿吹指水面,波浪涟漪。后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事的歇后语。

打肿脸充胖子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6个字的词语2

丹之所藏者赤 比喻交朋友必须谨慎选择。

东风压倒西风 原指封建大家庭里对立的两方,一方压倒另一方。现比喻革命力量对于反动势力占压倒的优势。

耳闻不如目见 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反其道而行之 其:他的;道:方法,办法。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放长线钓大鱼 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

丰年玉荒年谷 比喻有用的人才。

蜂虿作于怀袖 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

风马牛不相及 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敢怒而不敢言 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6个字的词语3

割鸡焉用牛刀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恭敬不如从命 客套话。多用在对方对自己客气,虽不敢当,但不好违命。

觥饭不及壶飧 丰盛的酒肴没有准备好,不如一壶水泡饭可以解除饥饿。比喻事情很急,不能等待。

狗彘不食其余 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极其卑鄙龌龊。

顾左右而言他 看着两旁的人,说别的话。形容无话对答,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

贵冠履轻头足 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

过屠门而大嚼 屠门: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河海不择细流 比喻不论大小,一律收容。

何其相似乃尔 二者多么相象,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形容十分相象。

滑天下之大稽 强调事情非常滑稽可笑(带讽刺意味)。

化干戈为玉帛 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6个字的词语4

惶惶不可终日 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鸡蛋里找骨头 比喻故意挑剔。

疾雷不及掩耳 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岌岌不可终日 形容情况非常危险,一天都过不下去。

家丑不可外扬 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

江海不逆小流 江海的浩瀚,是能容纳细流的缘故。比喻人气度大才能担当大事。

井水不犯河水 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

九鼎不足为重 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九牛二虎之力 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可望而不可即 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

6个字的词语5

口惠而实不至 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得不到别人身上。

稂不稂莠不莠 既不象稂,也不象莠。比喻不成材,没出息。

老虎头上搔痒 比喻不自量力。

老死不相往来 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立于不败之地 立于:处在。使自己处在不会失败的地位。

菱角磨作鸡头 比喻困难大,波折多。

流言止于智者 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

驴唇不对马嘴 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明人不做暗事 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比喻有意见当面提出,不在背后捣鬼。

牛头不对马嘴 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贫无立锥之地 穷得连可以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形容穷困之极。

破题儿第一遭 比喻第一次做某件事。

起死人肉白骨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极大的恩德。

4.带六字的四字成语 篇四

一推六二五: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比喻推卸干净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六路:指上、下、四方;八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形容人机智灵活,...

人五人六:装模作样,假正经。

眼观六路:眼睛因看到四面八方。形容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全面了解。

五心六意:指三心二意。

三亲六眷:三亲:父母、兄弟、夫妇;眷:家属、亲戚。泛指众亲戚。

三亲六故:亲戚故旧的总称。

三宫六院:泛指帝王妃嫔。

六神不安: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

五颜六色:色彩鲜艳繁多;非常美丽。

五脏六腑: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人体内的各种器官。比喻事物的内部...

五黄六月: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三十六行: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

三百六十行: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身怀六甲:六甲:传说为上帝造物的日子。指妇女怀孕。

三头六臂:原指佛的法相有三个头;六条臂。后比喻人本领高超;神通广大。

三姑六婆:泛指不同职业的妇女;亦指从事不正当职业的妇女。

5.面目黧黑成语解释 篇五

【成语原文】:面目黧黑

【标准发音】:miàn mù lí hēi

【繁体写法】:面目黧黑

【面目黧黑是什么意思】:黧:黑。面貌黑黄色。形容憔悴的样子

【面目黧黑成语接龙】:春风满面 → 面目黧黑 → 黑不溜秋

【用法分析】: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长相等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

【miàn mù lí hēi】采用标准四声阅读。

【出处说明】:战国·郑·列御寇《列子·黄帝》:“年老力弱,面目黧黑。”

【对应近义词】:面目犁黑、面目黎黑

【对应反义词】:白白净净、容光焕发

【面目黧黑的`造句示例】:

6.有关庐山云雾茶的传说故事 篇六

从前,庐山五老峰下有一个宿云庵,老和尚憨宗移种野茶为业,在山脚下开了一大片茶园,茶丛长得极为茂盛。

有一年四月,忽然冰冻三尺,这儿茶叶几乎全被冻死。浔阳官府派衙役多人,到宿云庵找和尚憨宗,拿着朱票,硬是要买茶叶。这样天寒地冻,园里哪有茶叶呢?把憨宗逼得喘不过气来。憨宗向衙役百般哀求无效,连夜逃走。

九江名土廖雨,为和尚憨宗打抱不平,在九江街头到处张贴冤状,题《买茶谣》,对横暴不讲理的官府控诉。官府却不理睬。

和尚逃走后,这些衙役更是肆无忌惮。为在惊蛰摘取茶叶,清明节前送京,日夜击鼓擂锣,喊山出茶,每天深夜,把四周老百姓都喊起来,赶上山,令其摘茶。竟把憨宗和尚一园茶叶,连初萌未展的茶芽都一扫而空。

憨宗和尚满腔苦衷,感动了上天。在憨宗悲伤的哭声中,从鹰嘴崖、迁莺石和高耸入云的五老峰巅,忽然飞来红嘴蓝雀、黄莺、杜鹃、画眉等珍禽异鸟,唱着婉转的歌,不断从云中飞来。

它们不断撷取憨宗和尚园圃中隔年散落的一点点茶籽,只只鸟儿把它从冰冻的泥土中啄食出来,衔在嘴里,“刷“地飞到云雾中,将茶籽散落在五老峰的岩隙中,很快长起一片翠绿的茶树。憨宗看得这高山之巅,云雾弥漫中失而复得的好茶园,真是心里乐开了花。他是多么感谢这些美丽的鸟儿啊。

不久,采茶的季节到了。由于五老峰,大汉阳峰奇峰入云,憨宗实在无法爬上高峰云端采撷,只好望着云端清香的野茶兴叹。

正在这时,忽然百鸟朝林,还是那些红嘴蓝雀、黄莺、画眉又从云中飞过来了,驯服地飞落在身边,憨宗把这些美丽的小鸟喂得饱饱的,让它们颈上各套一个口袋,飞向五老峰、大汉阳峰的云雾中采茶。憨宗猛抬头仰望高峰云端,只见仙女翩舞,歌声嘹亮,在云雾中忙着采茶。

之后,这些山中百鸟,将采得的鲜茶叶经憨宗老和尚的精心揉捻,炒制成茶叶。

这种茶叶是庐山百鸟在云雾中播种,又是它们辛苦地从高山云雾中同仙女一起采撷下来的,所以称为“云雾茶”。

7.常见的六字成语及典故 篇七

【成语故事】南宋时期,宋孝宗到西湖游玩看到飞来峰就问随他游玩的和尚僧端其由来,僧端把当年印度僧人验证飞来峰原本是西天灵鹫山的典故说了一遍。孝宗问为什么不再飞走呢?僧端非常巧妙地回答道:“谚语不是有‘一动不如一静’吗?”孝宗认为言之有理。

【出处】孝守幸天竺及灵隐,有僧辉相随。见飞来峰,问辉曰:‘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对曰:‘一动不如一静。’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

【解释】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还是不做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用法】作谓语、分句;指静观事态

【相近词】以静制动

【示例】一动不如一静,我们这里就算好人家,别的都容易,最难得的是从小儿一处长大,脾气情性都彼此知道的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天有不测风云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曹操屯兵赤壁欲进攻东吴,周瑜与孔明商量用火攻,可此时季节已过没有东南风。周瑜气得生病,孔明去看他,他说:“人有旦夕祸福。”孔明说:“天有不测风云。”并送他“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于是刮起了东风。

【典故】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

【释义】比喻灾祸是无法预料的。

【用法】作宾语、分句;指意外灾祸

【相近词】人有旦夕祸福

上气不接下气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卫、陈、蔡等国碰壁后,受到了楚国的邀请,孔子立即赴楚,陈国串通蔡国放出囚犯围堵孔子。孔子师徒被围困很多天,他们断了粮,腹中空空,还有同囚犯作战,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最后被楚军解围。

【典故】她上气不接下气地往山村跑去。 李娴娟《血染的爱》

【解释】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用法】作状语、定语;形容劳累的样子

【近义词】气喘吁吁

【相反词】镇定自若

【成语造句】

◎ 如果是一艘旧式潜艇,经过这一段快速远航,早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更不必奢想过北冰洋横渡北极了。

◎ 我们跑到上气不接下气,最后居然到了山顶,那时的自傲自安自足自乐的狂喜,真是只有身历其境的才能体验得到。

◎ 上气不接下气的马大伯刚要上去阻拦,蒙面人只那么一推,便把他推个趔趄,夺路而走。

◎ 她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颤抖的双手使劲地向我打着手语。

◎ 活动变得困难了,每移动一步,心脏就剧烈地蹦跳起来,呼吸时上气不接下气。

【成语例句】

◎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呀!没想到自己这个航空俱乐部少年飞行班的尖子给栽到了飞鸟上。

◎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幸的事却偏偏落在刘大夫身上。

出淤泥而不染

【成语故事】北宋时期,理学开创者周敦颐定居到庐山莲花峰下的濂溪边著书立说,他著有《太极图说》和《通书》,提出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他认为菊花像人间的隐士,牡丹像人间的富贵人,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像人间的君子。

【典故】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爱莲说》

【释义】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用法】作定语、宾语、分句;指处于污浊环境保持纯

【近义词】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

【相反词】同流合污

【成语例句】

◎ 我就是喜欢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

◎ 如《爱莲说》中的莲的“出淤泥而不染”,《白杨礼赞》中的白杨的“不折不挠”,“伟岸、正真、朴质、严肃”等,都是“动情点”。

五十步笑百步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梁惠王向孟子请教为什么人口不增长的原因,孟子说:“你是关心百姓的疾苦,但你喜欢打仗,不少百姓死于战争。打比方说战争中潜逃50步的士兵讥笑逃100步的士兵,逃跑的本质是一样的。”梁惠王表示将要停止打仗。

【出处】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孟子·梁惠王上》

【解释】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用法】作宾语、分句;指自作聪明

【相近词】以五十步笑百步

上一篇:教室公物管理制度下一篇:小区宽带接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