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教学设计

2024-06-29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教学设计(共9篇)

1.《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教学设计 篇一

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1)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经过30多年来的改革与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历史上的新记录。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这种根本性转变,表明中国经济由供给约束为主的阶段转变为由需求约束为主的阶段。由此引起宏观经济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

(2)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调整,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有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作了一系列改革,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发重大变化。中国已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已进入对外开放发展的新阶段。从1993年起,中国利用外资在发展中国家始终居首位。中国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已从封闭半封闭型经济的国家转变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国家。

(4)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经济特区等等。

2.《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教学设计 篇二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巨大成就

1978年12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依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较强的产业配套和加工制造能力, 形成了外贸发展的传统竞争优势, 实现了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的战略转换。特别是在中美建交和加入WTO后, 我国开始全面接受多边贸易协定与协议,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与世界贸易组织相对应的自由贸易的对外贸易政策。到2010年的“十一”五末, 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如下举世瞩目的成就。

(1) 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1]。 (1) 外贸总额快速增长。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及海关信息网报道的统计数据, 1978年到2010年末, 我国的外贸总额增长很快。2009年我国占世界贸易比重达到9%, 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 其中出口超过德国, 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 进口则仅次于美国、德国, 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国。截至“十一五”末的2 0 1 0年, 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27.6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34.7%, 增长到1978年的144倍。 (2) 利用外资规模持续攀升。2008年至2009年, 我国利用外资规模连续两年突破900亿美元, 服务业利用外资接近50%。2010年, 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57.4亿美元, 同比增长17.4%, 创历史最高水平。 (3) 外汇储备持续增加[2]。2005年, 我国外汇储备达8188.72亿美元, 2009年底则达2.399万亿美元, 稳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 截至2010年末, 中国的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8473亿美元, 同比增长18.7%。 (4) 对外投资加快发展。商务部数据显示, 2002年至2 0 1 0年,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速达52%。“十一五”期间, 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增长35%, 增速是“十五”时期的四倍。2010年我国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 同比增长36.3%, 对外投资流量再创历史新高。截至2010年底, 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1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 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588亿美元。

(2) 对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1) 据我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3]可见, 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占出口总额比重分别由“十五”末的56.0%和28.6%, 提高到“十一五”末的59.2%和31.2%。一般贸易出口占比由“十五”末41.4%提高到45.7%, 加工贸易出口占比由“十五”末54.7%提高到46.9%。可见一般贸易增速超过加工贸易增速。 (2) 服务贸易稳步发展, 贸易规模迅速扩大。2005至2009年, 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571亿美元增长到2868亿美元, 增长了约1.8倍, 年均增长16.2%, 服务出口的世界排名从第八位升至第五位。2010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656.3亿美元, 同比增长31.7%。服务贸易逆差1 1 6.9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减少50.5亿美元。

(3) 市场多元化格局更趋合理[2]。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自由贸易区成为对外开放的新形式、新起点。“十一五”期间, 我国出口市场格局发生了积极的重要变化, 布局渐趋合理, 对发达国家市场依赖程度明显下降, 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 占比进一步扩大。同时, 我国中西部地区进出口潜力显现, 增长加快, 进出口占比由“十五”末7.2%提高到9.6%。

(4) 扩大进口取得积极成效[1]。我国认真履行开放国内市场的承诺, 进口关税总水平降至9.8%, 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工业品进口持续增长, 促进了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大宗资源、能源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 满足了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贸易顺差与进出口总值的比例从2008年的11.6%降至2009年的8.9%, 2010年进一步降低至6.4%, 对外贸易总体向基本平衡的方向发展, 如图1所示。

2 迎接十二五, 展望更加辉煌的未来[4~5]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展望未来, 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对外贸易的改革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1)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提高新的竞争优势。我们要在巩固和发展传统优势的同时, 根据我国比较优势的变化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 把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和附加价值作为重点, 继续大力发展人力资源密集型出口产业, 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等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鼓励出口中高附加值的工业品和农产品、节能环保产品、大型成套设备、服务外包等产品, 重点鼓励进口高新技术及设备、资源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等产品。继续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

(2) 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网公布的“不同性质进出口企业各年出口值及出口同比”统计报表[3]可见, 除2005年外, 我国国有企业的历年出口金额在出口总金额中的占比均小于20%, 且有逐年减小之势。其他企业的出口占比虽逐年有些增加, 但多数小于30%。反观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占比, 历年都稳定在50%以上。所以要继续保持外贸政策基本稳定, 狠抓落实, 加大对我国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出口融资的支持力度, 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确保出口稳定增长。

(3) 积极扩大进口, 促进外贸平衡发展。进一步改善进出口贸易的结构, 更加重视扩大进口, 实现进出口大体平衡增长。首先是扩大进口国内不具有优势的生产资料和有利于改善民生的消费品。扩大进口实际上也为出口创造了空间, 并可减少贸易摩擦, 提高外汇储备的使用率。

(4) 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充分利用发达经济体的服务贸易发展优势, 并借鉴其经验, 带动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要迎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产业。

(5)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鼓励符合国外市场需求的行业有序向境外转移产能,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海外并购, 深化境外资源互利合作, 提高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质量。”目前, 我国企业“走出去”正处于加快发展阶段, 要努力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使其成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骨干力量和重要依托;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 从实现跨境投资和利用国际资源、掌握先进技术、建立境外营销网络良性循环的高度, 搭建新的合作机制和合作平台, 推动企业积极有序地开展对外投资合作, 进一步拓展我国外部发展空间。

(6) 提高外资利用水平。贯彻落实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正如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 要推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等各类功能性机构, 鼓励中外企业加强研发合作。促进“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

(7) 积极推进多双边及两岸四地经贸合作。继续提升多双边合作水平, 坚持多边谈判与区域合作并重, 全方位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构建, 妥善处理矛盾与摩擦, 促进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要在落实和扩展现有自由贸易区成果的基础上, 探寻与更多的国家, 尤其是发展中大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积极、稳妥推进区域货币合作, 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 加强两岸四地经贸合作。

(8) 创建公平竞争的环境, 运用国际经济通行规则保护我国对外贸易利益。积极参与多边和区域机制的协调与对话, 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积极参与贸易规则的制定, 抓紧建立健全海外维权和争端解决机制, 使得这些规则与机制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帮助我企业应对在对外贸易中遇到的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 从源头上保护我国对外贸易的最大利益。

摘要:我国对外贸易在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思想指导下, 不断发展, 成绩巨大。改革开放以来, 其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现已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对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市场多元化格局更趋合理、扩大进口取得积极成效。但是我国只是贸易大国, 还不是贸易强国, 仍然面临核心竞争力不强、贸易结构不够平衡和合理、服务贸易发展滞后、贸易摩擦不断发生等问题。刚刚召开的两会及“十二五”规划纲要为我国的发展指明了目标和任务。我国对外贸易一定能够在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更加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对外贸易,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海关信息网.收官“十一五”:2010年我国外贸增长转型初显成效[EB/OL].海关信息网, 2011, 1, 1.

[2]李玉举“.十一五”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成就及“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思路[J].宏观经济管理, 2010 (4) :17~19.

[3]海关统计数据[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网, 2011, 3, 1.

[4]李健“.十二五”中国外贸政策取向[J].瞭望, 2011, 1, 22.

3.《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就

一、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概况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进行了四次政府机构的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政府机关本身的精简,还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了政府职能,特别是转变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主要表现在:⑴变革的深刻性。⑵改革与发展相互依存度高;⑶内外部制约因素的相互交织。

二、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管理体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科学文化、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且其改革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基点,以重塑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公信力为推动力,全面履行行政职责,提高政府的行政意识和能力。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己经适应不了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了,甚至成为其阻力和障碍。

2、中国的行政管理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影响力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3、政府部门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机构重叠、办事效率低、考核体系不健全。

4、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影响了党的群众基础。

三、针对行政管理体制的问题提出几点改革建议和看法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深刻变革和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错综复杂的矛盾,改革进程应稳中求进。必须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部署,深刻分析行政管理体制自身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任务对行政管理体制提出的客观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行政管理改革战略。

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做到:进一步调整政府机构设置;是合理规范党政机构设置;理顺上下级政府机构设置;减少行政层级。大力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加大调整不称职干部力度;建立健全干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逐步完善激励机制。

1、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我国所处经济和社会转型的特殊发展阶段,并且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特定的要求,根据这一实际来决定“放松政府管制”和引入市场机制的幅度、力度和方式,力求稳中求进,同时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

2、建立和健全政府行政机制和民主科学决策机制

对于关系到全局的重大决策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对于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要进行专家论证、咨询以及社会公示,由社会组织、公民自主决策;要推行政务公开,建立透明的政务服务体系;要进一步推进行政立法进程,完善行政法律机制;要着力完善群众诉求和利益维护保障机制。

3、调整和精简行政组织,完善行政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能

按职能设置综合管理机构,建立公共行政体制。在改革中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二是优化政府结构,将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合理、科学、明确地配置到政府部门。

4、加强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公共服务机制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确保行政权在依法的轨道内运行,解决好政府应当如何执法守法的问题。要保证法律真正得到普遍遵守和严格执行,政府必须首先受制于法,行政权必须受到全方位、全过程的严格监督和制约。

5、落实基层工作,注重并切实加强社会管理

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关注基层民众,注重社会综合治理,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特别是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6、加快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提升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关键是政企分开,规范政府权利。凡是应该由企业自主行使的生产经营和投资决策权,都要由企业自行决定,政府不得包办企业投资决策,干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7、借鉴国际行政管理体制的经验

为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普遍开展了公共行政改革运动。我们应积极吸取一些先进国家的有益经验,为我所用。

四、行政管理的民主化迈出重大步伐

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力地推进了我国行政管理的民主化进程。

1、我国经济管理的民主化。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行政管理重大决策的民主化业已取得可喜的成绩。首先,我国行政管理中的重大决策,不仅在国务院系统本身需要通过民主形式广泛征求意见,而且最重要的是,必须提交每年一次的全国人大讨论通过。其中包括国民经济年度发展计划、财政预决算等重大事项,此外,还包括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项目如长江三峡工程等。在各省、市、自治区,地方的国民经济年度发展计划、财政预决算等重大事项的决策问题,同样需要提交本级人大讨论通过。其次,即使在国务院本身,各个部门需要起草一些新的行政管理制度,一般要有国务院几个部门牵头,同时还要有全国人大、中共中央以及人民团体的有关部门参加。这些重大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就是广泛 发扬民主的过程,本身就是体现民主决策的精神。

2、人民群众广泛开展参政议政活动。

按照国家法律和政府法规的规定,由各级政府依法提供渠道,使我国人民群众的参加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渠道日益增多。一是,对于政府行政管理活动,包括对于行政管理中的决策、决策实施等,特别是关系自己和自己所在社区利益的管理问题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有的是自己直接向政府机关反映,有的是通过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向政府机关反映;二是监督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管理工作,对于腐败和官僚主义现象进行批评斗争直至诉诸法律;利用宣传舆论工具,监督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管理行为等。三是由于政府机关纷纷采取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制等现代管理制度,使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更宽广起来,也更有利于加强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3、基层民主管理制度的建立。

我国在农村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村民大会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推进村民自治,实行村务公开。在城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根据国家《企业法》的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包括事业)单位普遍实行了企业和车间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管理制度,组织职工参与改革和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民主选举单位领导人,民主决策企业单位生产经营重大问题。在城镇,认真发挥居民民主选举产生的居民委员会作用。

4、以政府行政管理科学化为基础。

政府行政管理要实现科学化,就要围绕发展经济这个中心来进行,要切实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邓小平指出: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要“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随着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的正确认识和定位,以及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实行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不再包揽企业事业单位具体事务,企业等基层单位拥有了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在管理国民经济方面,政府主要职能是在于通过市场引导企业,政府规范市场;搞好宏观调控,搞好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5、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

我国行政管理始终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经济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始终坚持正确处理三者关系,明确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关键,发展是基础。“发展是硬道理。”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国民经济,搞好社会稳定,搞好改革开放,从而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6、行政管理的法制化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我国在加强行政管理的法制化上迈出了重大步伐。邓小平一再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政府也要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把行政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依法治国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我国将继续加快行政管理法制化的进程。一方面,我国将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的法律体系的建设,使每一方面的行政管理都能够有法可依;另一方面,我国各级人大将加大法律的执法监督检查,督促政府依法行政,使各级政府能够认真遵守已经建立的各项法律,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国。

7、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正在逐步推行

首先,我国政府在进行国际经济贸易和经济合作中,广泛采用现代国际经济管理惯例办事;同时,也采取现代国际通行的有关行政管理做法。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日益迅速和广泛地融入世界大市场经济之中。邓小平指出:“至于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的效率,资本主义国家在许多方面比我们好一些。”在我国经济走向世界、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经验,学习外国有益经验,以提高我国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效率,尤其必要。这不仅在我国参加世界市场经济的活动中需要这样做,而且在进行国内市场经济活动中也需要这样做。唯此,我国经济才能够走向世界,才能够不断开拓世界经济大市场,才能够加速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

其次,近几年根据我国现实国情需要,从中央到地方的一些政府机构,先后引入了一些当今世界不少国家正在实行的行政管理现代化新做法。比如,推行了政务公开制、社会服务承诺制、行政执法公示制、竞争行业项目招投标制,以及政府采购实行招投标制等新做法。政府部门通过推行这些新做法,把本部门行政管理的职责范围、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工作期限、违规处罚办法、监督办法等向社会公开明示,规范行政工作行为,接受社会监督;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职能部门,积极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把服务的内容、办事标准、办事程序、完成时限、违约责任公开向社会承诺,做到承诺必践,全面提高服务水平;政府的综合部门实行政务公开制,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取得基层、群众的信赖;竞争行业和有项目管理职能的部门以及政府采购自身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实行招投标制,真正体现公平竞争。对于那些社会和群众关注、容易引发腐败行为的政务工作,实行公开的原则,以群众的满意程度为标准,依法行政。这样做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造就一批优秀的、淘汰一批能力差的,使公务员队伍素质得到普遍提高;有利于各级政府机构高质量、高效率地为人民服务;从而提高和恢复各级人民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五、总结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还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目标。我们坚信:行政体制的改革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将会和谐共生、共同进步,为未来的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描绘一幅光辉绚烂的蓝图。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清楚地看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既包括政府机构和人员的精简、机构设置的调整;更重要的是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等重大关系。政府要保证市场能够充分地发挥对于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作用;政府要规范好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竞争的市场环境;搞好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要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搞好社会福利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收入分配的合理和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等。这些方面的改革依然任务艰巨,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6.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35、282.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0.

[4]谢明.新世纪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初探[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5]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深化行政改革课题组.学术界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观点综述[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06)

[6]王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行政论坛,2003(04)

4.《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教学设计 篇四

看图答题:

漫画《三代人赶集》

(1)漫画《三代人赶集》说明了什么?(两个方面即可

4分)

(2)分析发生以上变化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是什么?(三个方面即可

6分)

答案:

(1)漫画《三代人赶集》说明了:

一、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跨越式发展。

(2)发生以上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党领导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巩固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5.《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教学设计 篇五

答:

一、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找到了适合本国国情发展的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著提高了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

二、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1、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公平公正和民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

三、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日益完善。

2、中国经济增长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推动

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六、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

七、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八、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

九、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6.《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教学设计 篇六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断战胜各种挑战,经受各种考验,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业绩,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在世界东方展现出绚丽夺目的风采,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党的领导下,忠实履行职能使命,为捍卫党和人民的利益、保卫和建设祖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建立了卓越功勋。同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伟大的跨越。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回顾总结新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解放战争后期,经过22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人民军队已经发展成为一支拥有550余万人、以步兵为主体,并有少量技术兵种的强大军队,但其现代化程度还处于低级阶段。新中国的成立,使建设巩固的国防和现代化军队成为一个紧迫而重大的课题,也使之具备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把建立强大的国防军队和加强经济力量作为当时中国人民的两件大事,及时提出了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任务。他明确指出:‚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这就为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但是由于当时人民解放军追歼逃敌、剿匪作战、粉碎国民党军窜犯袭扰、保卫和巩固新生政权的任务艰巨繁重,还要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无法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抗美援朝战争暂时延缓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但是积累了在现代条件下以劣势装备战胜强敌的宝贵经验,尤其是拓展了军队建设视野,推动了建设和作战的观念更新,进一步增强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感。新中国最初四年,是由革命战争向相对和平建设过渡的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明显的边打边建的特点,人民解放军从整编入手,开始了由单一军兵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建设转变,由相对分散向集中统一建设转变,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建设转变的历程,军队的面貌迅速发生变化,为全面进行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国内外局势趋于缓和,必然要求抓住有利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尽快提高国防实力。而全面展开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首先需要搞好战略筹划和实施科学指导。早在1952年7月10日,毛泽东在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第一期毕业学员的训词中指出:‚与现代化装备相适应的,就是要求部队建设的正规化,就是要求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就是要求实现诸兵种密切的协同动作。为此就要克服在过去曾经是正确的,而现在则是不正确的那种不集中、不统一、纪律不严、简单现象和游击习气等等,而必须加强整个工作上、指挥上,而首先又应该是从教育训练上来培养的那种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和纪律性。‛毛泽东强调:‚这是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条件之一。‛这一论述统一了全军思想,有力指导了20世纪50年代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开展。1953年12月至l954年1月,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部署。会议提出了建设优良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的总方针、总任务,第一次创造性地把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作为完整统一目标,提到军队建设全局高度;规划了国防现代化建设蓝图,要求逐步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编制体制合理化、制度训练正规化;还明确了现代化建设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则,要通过发展工业为国防现代化奠定基础,要加强党的领导和政治工作,要把学习苏军经验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结合起来。这次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1956年3月,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安全形势,中央军委确立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进一步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依据。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关系作了科学阐述,如他指出:‚国防不可不有‛,‚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有更大的进步。1958年,毛泽东又提出了‚以我为主‛的国防建设方针。这些理论观点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国防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认识成果,构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最新内容,具有全局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始向现代化迈进。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人民解放军全面展开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首先,着眼于长远发展和加强质量建设,进行了两次精简整编,调整编制体制,大力建设海军、空军及陆军技术兵种,减少陆军步兵数量,使军队员额降至240余万人;同时,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纠正忽视政治工作的倾向,完善了政治工作的制度,使政治工作向和平时期与依法指导开展转变;并提升了军队院校层次,鼓励开展军事科学研究。最重要的,这一时期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志愿兵役制,使军队有了可靠的常备兵源;实行薪金制,取消供给制,使军人和家庭的生活得到保障;实行军衔制,增强了军人荣誉感和责任感。这三大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世界军队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也符合和平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特点要求,使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武器装备方面,从进口、接收苏式武器装备到成立专门领导和科研机构,建立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使武器装备生产有了长足发展。此外,还按照毛泽东所提出的上述‚五统四性‛的要求开展正规统一的军事训练,使我军初步具备了现代化条件下协同作战的能力。

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的军队和国防建设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就。如加强政治工作,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活动,使军队革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大抓基层建设,开展‚四好连队、五好战士‛活动,涌现出‚好八连‛和雷锋等先进典型,并要求干部下连当兵,促进了基层建设的发展;根据安全形势变化,进行备战整军,加强国防工程建设和后备力量建设;开展群众性大练兵活动,推动了军事训练的深入开展和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国防尖端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常规武器装备实现国产化,特别是‚两弹‛的研制成功,打破了西方的核垄断,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提供了保证。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国防和军队建设遭受了严重破坏,但是战备工程建设和国防科技仍然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第二炮兵的组建极大地提高了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和威慑力。我军英勇地进行了炮击金门、平息西藏武装叛乱、中印边境作战、珍宝岛和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保卫了国家安全和统一。另外,人民解放军还积极参加和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百万官兵屯垦戍边,数万将士参加大庆石油会战,开山筑路,涉水架桥,抢险救灾,在新中国建设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这一阶段,毛泽东在领导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实践中,回答解决了‚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如何建立现代国防的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国防和军队建设逐渐迈上了以现代化为中心和导向的发展道路,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跨越,奠定了新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富国强军梦想开始变为现实。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也开启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新时期。随着世界形势出现新的变化,我国安全环境有所改善,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这就要求军队必须拨乱反正,转变战略指导思想,着力解决军队的现代化问题,以开创军队和国防建设新局面。

邓小平作为战略家,总是从解决最深层最根本的问题人手,指导全局和推动工作。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工作中,思考和关注最多的就是指导思想的转变问题。指导思想的转变是先导,也是根本。没有指导思想的转变,就无法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民军队就无法担当起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重要责任,就无法更好地服从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的转变,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包含着不同层次的思想内容。1981年9月,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目标。这不是对20世纪50年代总方针、总任务的简单重复,而是汲取以往‚单纯军事观点‛和‚政治可以冲击一切‛等错误倾向的教训,在更高基础上予以继承和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革命化是前提,现代化是中心,正规化是保证,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总目标的重新确立,直接推动和加快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转变。1985年6月,基于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新判断,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需要,邓小平果断提出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即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真正转变到和平时期建设轨道上来‛。这一重大转变,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和平环境,加强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根本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国家从临战应急状态转向根本长远建设,从侧重于军队建设转向全面国防建设,从孤立考虑国防和军队建设转向依靠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加强发展,国防科技和工业要从封闭走向开放。这说明我们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特点规律有了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从而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后,邓小平又提出坚持战斗力标准,注重质量建设的要求,强调要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增加军队建设技术含量,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为实现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总目标进一步指明了正确道路。

由于过去我国长期处于临战应急状态,并且受到频繁政治运动的冲击和破坏,无法着眼于全局和长远来谋划推进人民军队建设,所以国防和军队建设逐步偏离了现代化的方向,军队现代化水平与现代战争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这样,‚解决现代化的问题‛成为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中心。围绕这一中心,20世纪80年代我军在军队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政治、军事、后勤、装备和人才等各项建设快速发展。如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按照‚四化‛方针选拔和培养干部,开展军民共建精神文明,保持和发扬老红军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人民军队性质;裁军100万,军队员额降到320余万人,官兵比例趋于合理;调整改革体制编制,组建陆军合成集团军,建立预备役部队,组建武警部队;坚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针对未来战争特点,对军事训练体制、训练手段和训练内容进行改革探索,重点是抓诸军兵种的合成训练,大力提高军政素质和整体作战能力。为此,我军先后组织了多次各种规模和类型的战役集训和演习。同时,大力发展院校教育,实行经院校培训提拔干部制度,进一步完善指挥院校三级培训体制和专业技术院校系科结构,狠抓教员队伍建设和素质提高,为部队建设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武器装备建设和尖端技术发展也取得很多新成就,较大地缩短了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导弹、飞机、舰艇等常规武器装备研发形成系列化,使整个军队的技术战术水平全面提升。尤其是战略核导弹完成陆基近程、中程、中远程到洲际的系列化,并开始向第二代战略武器发展。重新启动依法治军进程,军队法制建设进入恢复和发展的新阶段。

通过优先发展经济迅速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状态,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奠定坚实物质和技术基础,是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需要,也是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因此,邓小平强调指出:‚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就不会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国防。‚加强国防必须首先发展经济,是一个规律。‛违背这个规律,国防建设就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这深刻地反映了和平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客观规律,是指导思想实行战略转变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和鲜明特色。新时期以来,人民军队自觉在大局下行动,把服从大局作为根本要求,合理确定国防投入比例,适度压缩军队建设规模,向着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发展。‚国防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大幅下降,从l975年的l7.4%,下降到1985年的l0.4%‛,有力地保障和支援了经济建设大局。同时,人民军队把服务大局作为重要责任,积极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将大量军工企业转民用生产,开放部分军用设施,大力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参加扑灭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等抢险救灾任务,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这有利于把国家经济搞上去,并加大军民兼容程度,增强军队平战转换能力,提高国防整体水平。另外,人民解放军还进行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执行拉萨戒严任务,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反对分裂破坏、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了新的贡献。

这一阶段,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引下,科学地回答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问题,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定不移地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军事变革蓬勃兴起,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加快,都给军队建设带来了深刻影响和严峻挑战。我军面临着打赢高技术战争和保持人民军队性质的两个历史性课题。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军队‚三化‛建设总目标的另一种表述和概括,两者是一致的。实现总目标的过程,就是解决历史性课题的过程,就是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过程。

江泽民结合新的实践和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军队‚三化‛建设的总目标,及时调整和完善发展战略和总体思路,适时赋予新的内容,确保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和快速发展。l990年12月,江泽民提出了‚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军队建设总要求。这五句话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确立了全面推进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对军队建设总目标的具体化和规范化,使实现军队建设总目标成为部队经常性的基本实践活动。l993年1月,中央军委制定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即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这是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重大发展,也是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的深化,起到了统揽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的重大作用。随后,根据战争形态演进和安全形势变化,中央军委又及时对军事战略方针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如,l995年12月,着眼于提升军队质量,提出了科技强军战略,要求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战斗力,实现军队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l997年12月,依据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提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更加具有前瞻性、规划性。2002年12月,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提出要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坚持以信息化为主导,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实现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实现军队建设总目标,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这期问,台海局势日益严峻复杂,军事斗争准备成为最现实、最紧迫的战略任务。只有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才能牢牢掌握反对分裂、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主动权,才能真正抓住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龙头。军事斗争准备的扎实推进,很好地引导带动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展。这一时期,我军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全军官兵思想政治上更加坚定;加大训练改革力度,加强战法训法研究,着眼于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广泛开展科技大练兵活动,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训练部队。到90年代中后期,我军成功进行一系列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圆满完成‚封边控边、维稳处突‛等重大任务,全面检验和锻炼了我军作战能力,表明我们有决心、有能力坚决反对分裂势力、保卫国家安全统一。同时,我军继续进行编制体制调整改革,压缩军队规模,优化编成结构,充实作战力量,精干领导机关,收缩保障摊子。在80年代裁军百万基础上又裁减员额50万,并对领导指挥体制、保障体制、部队编成、院校体制等都进行调整改革,初步达到了加强质量建设、从结构上提高作战能力的目标要求。还根据需要组建了一批应急作战部队,提高军队的快速反应和机动作战能力;充分发挥军队院校的主渠道作用,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加强管理,推进改革,建立三军联勤体制,整顿军队生产经营,坚决停止一切经商活动;推行后勤保障社会化,后勤综合保障能力和效益明显增强。1998年成立总装备部,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和管理,增大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力度,实现了国防科技事业和武器装备建设的新发展、新跨越。陆军基本形成立体机动作战的装备体系和配套的支援保障体系,海军基本形成海上机动作战、基地防御作战和海基自卫核反击作战的装备体系,空军基本形成歼击机、攻击机、运输机和多种支援保障飞机相结合的装备体系,第二炮兵基本形成近中远程齐全、核常兼备的武器系列。此外,这一时期先后制定10多部军事法律、l00多项军事法规,初步建立和形成了以《国防法》为龙头,以条令条例为主体的军事法规体系,有力推动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法制化进程。90年代末,人民解放军顺利进驻香港、澳门履行防务,展现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改革开放初期,优先发展经济是正确的,但经济发展不等于国防自然强大。随着世界局势变化和国家经济发展,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进一步提高军队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利益的能力。90年代以后,国防经费投入逐年大幅增加,逐步建立起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在国防建设中,通用性较强的军事设施实行军民合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防资源的军事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在经济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中,充分考虑国防和军队需求,做到既促进经济发展又增强国防实力。注重通过政策法规制度,促进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相互兼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同时,军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加国家经济建设、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和抢险救灾工作,支援西部大开发,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了力量。l989年以来,‚全军共支援地方重点工程建设9000多项,参加重大抢险救灾120多次。在1998年抗洪中,全军30多万官兵临危不惧,奋勇抢险,保卫了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

这一阶段,江泽民围绕解决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继续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形成了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迈入了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发展新阶段。

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国内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国防和军队建设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实践发展,就成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直接促进了党的军事理论的创新和发展。2004年l2月,胡锦涛着眼于国家利益新发展和安全形势新变化,提出了我军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即军队要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使命、任务决定方向和目标,这也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目标和方向。2005年12月,胡锦涛明确提出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要求‚紧密结合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际,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这一重要指导方针的确立,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指导意义。围绕全面履行历史使命,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又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阐述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指导方针、总体思路、根本途径、发展动力和政治保证等根本性问题,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又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的运用和展开,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导。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世纪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以有效履行历史使命为核心,并以此作为检验现代化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如,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加快机械化与信息化复合发展,充分发挥信息能力对战斗力生成的主导作用;深化编制体制和政策制度调整改革,完成裁减军队员额20万的任务;建立健全联合指挥、训练和保障体制,提高了整体效能;注重解决官兵切身利益问题,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和稳定;并通过深化改革解决了一批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军队的科学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保证。坚持科技强军也是新世纪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要特点,不仅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坚持科技兴训,改革训练内容、方式、手段,还突出联合作战训练和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提高了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和官兵信息化素质;并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提高官兵科技文化素质,‚全军作战部队军师团领导95%以上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一线飞行员全部具有大学学历,一线舰长全部毕业于专业院校,二炮部队技术军官全部具有学士以上学位‛。新世纪我军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杀手锏‛工程成果显著,武器装备配套建设快速发展,卫星及航天技术、载人航天工程、绕月探测工程等取得巨大成就,为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后勤保障方面,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努力实现保障体制一体化、保障方式社会化、保障手段信息化、后勤管理科学化,使军队的作战保障和综合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军队法治化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大从严治军力度,新制定和修订军事规章900多件,完善军事法规体系,严格按照法规制度规范各项建设和工作,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强科学管理,不断提高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此外,还积极开展对外军事交流与合作,为加速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战争来临,军队建设和作战对经济、科技和社会的依赖性空前增强。推进军民一体化建设成为一些国家的政策取向。根据这种趋势,中共十七大指出,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应进一步融人国家现代化战略全局,以更加适应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要,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这样,在认真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探索了新形势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途径、新办法,重点建立和完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和持续发展后劲,也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方面的主要做法有:坚持勤俭建设,勤俭办一切事业,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决反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切实把军费管好用好;坚持依靠人民建设军队、建设国防,广泛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积极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勇于承担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支持地方党和政府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特别是2008年,人民解放军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支援奥运、反恐维稳等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中舍生忘死、奋勇拼搏、连续作战,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赢得了党和人民高度赞誉。

这一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注重统筹协调,更加注重融合促进,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质量效能,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大力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确保了我军在各种复杂形势下有效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国防和军队建设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开辟了符合我国实际、顺应时代发展的国防和军队建设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进步。其中最根本的经验和启示,就是始终坚持以党的军事理论指导实践,又及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发展创新理论,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向前发展。尤其是在战略指导和总体思路上,要与时俱进地把握军队和国防现代化这个主题和中心,正确认识和处理若干重要关系。一是应急建设与长远建设的关系。科学判断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既要关注现实威胁,又要关注未来挑战,要考虑平战结合,把军事斗争准备与现代化建设长远发展统一起来。二是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经济是基础和依托,国防是保障和拉动,深刻理解两者内在联系,坚持两头兼顾、协调发展方针,要注重军民结合、科学地推进一体化建设融合式发展。三是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兵多不胜养,兵少不足卫,要根据国情军情保持一定规模,又要顺应军事和科技发展趋势,加强质量建设,走精兵之路。四是学习借鉴与保持特色的关系。搞自我封闭实现不了现代化,既要遵循军队现代化的普遍规律,积极学习外国军队的一切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又要保持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反对机械照搬照抄外国的治军原则和建设模式,从自身实际出发消化吸收创新。五是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优良传统体现我军性质宗旨不能丢。要结合形势任务条件的新变化,在坚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使优良传统获得新发展,要坚持战斗力标准进行改革创新,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这些经验和启示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实践中始终坚持和运用这些经验,并结合新的条件不断丰富其时代内涵,对于进一步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巨 大 成 就

7.《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教学设计 篇七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

(1)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抑制了通货膨胀,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克服了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困难,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将超过8%。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商品短缺时代基本结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粮食库存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的瓶颈制约得到有效解,国家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2008年奥运外交的成功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和综合实力增强的体现。

(2)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在市场需求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优质粮食品种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扩大,畜牧、水产业稳步发展,蔬菜和水果供应丰富,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加快,农业生产不仅注重产量,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工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纺织、冶金、煤炭、建材等行业压缩淘汰过剩、落后生产能力取得明显进展,市场供求状况有所改善。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进展较快。利用长期建设国债,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使我国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交通通信条件极大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居民消费环境明显改观,为今后长时期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3)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支出稳步扩大,家庭财产包括金融资产迅速增长。居民消费结构显著改善,食品、衣着和基本生活用品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住房、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项支出的比重迅速上升,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城镇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平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4)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建国以来,对外开放的地域和领域稳步扩大,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继续推进。对外贸易规模不断 1

扩大,坚持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对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持续增加,在新兴市场的出口份额有所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继续增加,质量进一步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科技含量增加,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增多,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同时,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和金融、财税、投资、价格、科技等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工业生产不仅注重产量,更注重质量和效益。各项外交工作积极开展,我国同各国的交流合作广泛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今后长时期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

8.改革开放家乡的巨大变化 篇八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国家大力对经济进行深入建设,我国沿海一带以珠海三角洲为主的区域经济实力日益加强。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也从吃不饱到最后饿不死和现在的吃的好的飞跃式的进步,这些成果无不归功于改革开放的实施。如今东南海沿海一带,长江中下游,以广东,深圳,福建,以及科技发展中心的上海为代表的经济发展区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在近30年的进步终于蜕变成不可缺少的经济要地和独一无二的贸易圣地。

关键词:改革开放 发展 建设

福建自古以来就是渔米之乡,地处中国东南部,东与台湾相接壤,西临江西以世界闻名景点武夷山作为分界点。福建优越的地理优势给它带来了丰富的经济收入,在加上近30年的改革创新与进步,无论在经济、文化、贸易、旅游都有着大幅度的提高。而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以改革开放为契机,福建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1978年以来,我省经济发展经历了五个比较明显的周期:改革开放初起到1983年是第一个经济增长周期,1984-1986年是第二个周期,1987-1990年是第三个周期,1991-1996年是第四个周期,1997-2001年是第五个周期。2002年开始进入了第六个增长周期,2002年到2007年GDP增长速度分别为:10.2%、11.5%、11.8%、11.6%和14.8%,2007年达15.2%。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福建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仍沿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通道行进,仍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坚持因地制宜,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在“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调整方针指导下,采取各项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快产业的调整步伐,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三次产业的比例从1978年的36.0:42.5:21.5调整为2007年的10.8:49.2:40.0。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25.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了6.7个和18.5个百分点。

(一)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结构逐步优化

农林牧渔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内部结构得到优化。农业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77.7%下降为2007年的40.5%,下降37.2个百分点;林、牧、渔业所占比重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林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6.4%提高到2007年的7.1%,上升0.7个百分点;牧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10.5%提高到2007年的20.1%,上升9.6个百分点;渔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5.5%提高到2007年的28.0%,上升22.5个百分点,标志着全省农林牧渔业生产已逐步改变单纯依赖农业的单一状况,逐步形成了体现山海田优势的生产结构。全省农业经济结构得到了改善。农业扭转了单纯抓粮食的生产格局,非粮作物和茶叶、水果比重提高,2007年与1978年比,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调减,而有福建优势的烟叶、油料、蔬菜、瓜类、甘蔗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作物面积与非粮作物面积比重由1978年81.9:18.1调整为2007年57.2:42.8。营林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改变了只重生猪生产的单一结构,家禽及草食动物饲养比重不断提高。渔业逐步向高优产品转化,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二)工业主体地位增强,内部结构持续优化

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工业成为福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工业在全省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2007年,全省工业增加值4018.4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3.4%,比1978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其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工业重型化趋势进一步显现。总产值轻重工业比重由1978年的58.9:41.1转变为2007年的45.4:54.6,重工业比重上升了13.5个百分点,比轻工业高出9.2个百分点。表明福建轻重工业格局已由改革开放之初的“轻高重低”转变为“重高轻低”,标志着福建工业经济增长已从轻工业拉动为主导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工业进程进入到重工业化的新发展阶段。

工业结构继续改善,工业部门已形成门类齐全、初具规模的行业体系。改革开放以前,福建基础工业长期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瓶颈”制约比较突出。改革开放后,注重对能源、原材料增量的投入,能源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大大缓解了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特别是着力培育的电子、机械、石化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迅速,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三大主导产业完成总产值5146.09亿元,比1978年增长(29.11亿元)175.8倍,占规模以上比重由1978年的37.0%上升至2007年的41.1%。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通过“三改一加强”加快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企业组织结构得到优化,竞争力提高,工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涌现出了一批大型骨干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到2007年底,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达1648家,其工业总产值和资产总额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0.5%和63.3%。1978年全省没有一家产值上亿元的工业企业,2007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达到2082家,其中10亿元以上136家。

(三)服务业总量跃升,新兴行业迅速兴起

近几年来,政府把发展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来抓,各地纷纷出台鼓励和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社会各界的充分关注下,全省服务业在总量增长的同时,行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改善。2007年,全省服务业经济总量规模突破3500亿元,达到3697.60亿元,是1978年的259.5倍,年均增长13.6%。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电信业、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等快速发展。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也推动了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同时,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随之而来的观念的转变使得对医疗保健服务、文化、教育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快速增长,从而带动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可以说现代物流、房地产业进入黄金增长期,金融、餐饮、旅游、文化娱乐、教育等行业也正实现新的跨越。在服务业传统行业平稳发展的同时,新兴行业迅速崛起。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比重不断上升,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5.2%上升至2007年的8.7%,上升了3.5个百分点;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业和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二、经济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发展

伴随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福建在积极推行公有制经济等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在公有制经济控制力和经济效益不断增强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

(一)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影响力提高

全省各地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通过资产重组,优化资本结构,调整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积极推动国有资产存量从传统竞争性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从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入手,着眼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和控制力,加速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通过改组改制、兼并重组、拍卖破产等,减少了国有企业数量,2007年全省国有企业243家,比2000年减少541家,下降69.0%,但企业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2007年国有企业资金利税率和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分别为18.8%和3.54次,比2000年分别提高7.7个百分点和1.86次,并在调整产业结构、股权结构、资本负债结构、人员结构、组织结构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首先,通过资产重组与结构调整,国有经济在竞争性领域的比重逐步降低,更多的资产逐步转移、渗透到公益性、基础性、技术性领域。其次,通过扶优扶强,国有大企业力量得到加强。2007年国有控股大型企业18家,拥有资产1089.37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794.6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19.90亿元,国有控股大型企业拥有资产、实现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占全部国有控股工业比重分别为41.3%、42.7%、43.8%。第三,企业股权从单一走向多元,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增强,企业活力倍增。不少企业通过减持国有股,吸收民间资金入股等提高国有股的控制力,增加国有经济活力。第四,资产负债率逐步下降。通过债转股、转增国家资本金、增资减债、债权转股权等形式降低资产负债率,2007年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8%,比2000年下降6.1个百分点。第五,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不断提高,企业人员结构趋于合理。打破“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的传统用人方式,转变国有职工身份,精简富余人员,建立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能上能下,职工择优录用,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是近年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同时,在具有自然垄断性的基础产业部门和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仍具有绝对优势和较强的控制力。

(二)非公有制经济生机勃勃,民营和“三资”经济发展迅速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工作的加速推进,全省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私营个体和三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民营和“三资”等非公经济日渐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1、民营经济规模迅速扩张。2005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188.46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63.9%,比1978年的46.7%提高17.2个百分点,而且这一比重呈逐年增高的趋势,1997年、2000年、2003年我省民营经济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分别为59.5%、60.0%、60.2%,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福建民营企业产业层次不断提升。民营企业涉足的产业领域越来越广,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产品结构从低档次、松散型逐步向系列化、集群化方向转变,并注重品牌塑造和科技创新。已初步形成了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纺织、服装、鞋业、工艺陶瓷、电子电机等产业集群约六十个,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也比较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主要有:以晋江﹑石狮为主的服装旅游鞋产业集群,以德化为主的陶瓷产业集群,以安溪为主的茶叶产业集群,以南安为主的建材产业集群,以福安为主的电机产业集群,以古田为主的食用菌产业集群。

更值得关注的是,民企品牌战略已从注重外延式转变为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不少企业通过积累搞研发,走自主创新之路。而七匹狼、安踏等部分民企则已经进入品牌经营的更高级阶段,开始将加工制造阶段外包,企业主要掌握研发与营销。“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家族式经营已经越来越多地向股份制、合资合作和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发展。

2、“三资”企业迅猛发展,贡献突出。福建在加快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同时,大力鼓励、扶持发展“三资”工业,“三资”工业迅猛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越来越显著。2007年规模以上“三资”工业实现工业产值6848.07亿元,是1985年的867.9倍,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4.7%,比1985年提高了49.3个百分点。特别是一些大型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更是迅猛发展。2007年,福建62家大型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686.9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5%。

与此同时,省里还制定了山海协作重点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进一点加强对山海协作项目与资金的管理。确定了36家示范工程(项目)和59家重点骨干项目,已累计下达山海协作重点项目贷款贴息资金1.18亿元。山海协作逐步向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发展,引导了外企、乡企、私企、金融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参与山海协作;促进了农业综合开发,发挥自然资源整体优势,发展有特色、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和名特优产品;推进了农业、林业、水电、旅游、矿产等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其产品的深度加工;加快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以特色资源加工、绿色产品开发、旅游生态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特色;加大了山区科技成果和农村新技术推广力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老工作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2-01

2、丁志隆,《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档案文献:福建》,中国档案出版社,2010-9-01

9.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篇九

李婕

弹指一瞬间,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体会并不如父辈深刻,但是儿时记忆中的家乡与现在比起来,发生的改变也是非常明显的,并且在父辈的交谈中,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改革开放30年间的巨大变化.比如家乡的路,家乡的房子,家乡的小河,家乡的交通工具,人的生活......都在变化。

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全国的经济也是飞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和沿海地区。我的家乡在农村,虽不如其他地方发展的那么快,但是也有很大的变化。首先从人民收入来看,是过去的好几十倍。十年钱要是谁家里有上万元的积蓄那是很了不起了的,听我妈说,以前我爸爸在乡里教书的工资才每个月二十多几块钱,我妈就在想要是我爸的工资能涨到300就不用自己做事了。后来因为经济问题,他们不得不跑去外面打工,工资有了几百块钱一个月,我妈又想着工资能涨到2000,能存点钱修个房子,日子过的很拮据。而如今家里也有几万块钱的积蓄了,虽然还谈不上富裕,但是温饱是绝对没问题,还有些闲钱去旅游什么的。住的房子也是比原来好多了,我记得小时候很多房子就是土砖房盖瓦片,一下雨家里就漏水,到处是盆子,然后家里烧的还是柴火非常容易发生火灾。可是现在,家家户户都修起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不用每天担着担子去提水,有自来水直接接到家里,还有各类电器一应俱全,电话、彩电、电风扇、冰箱、液化气灶具……生活水平和环境大大的提高和改善。

还有交通的变化,以前走亲戚的时候都很不愿意去,因为在山区,路又陡又烂,出门一趟都要走上一两个小时,下雨天更不好,一身都会脏兮兮的。而现在马路修起了,平平坦坦的,还会有车子直接送到家门口,出门很方便。家乡的教育变化也很大,小学的教室破破烂烂,桌椅经常是坏的,一些体育设备微乎其微,还有很多人因为交不起学费就辍学回家。现在的话教室明亮,桌椅崭新,也不用担心交不起学费,九年制义务教育保证了所有的孩子都能受到正规教育。在吃的方面就更不用说了,人民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自然是跟着提高的,餐餐能有肉吃。

爷爷说,那时活得可不容易了,哪像现在一样有游戏玩,再说也没有功夫。他们10多岁就要到田里去割草喂牲畜,还要给父母做饭,再送到田里去给他们,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那时的生活枯燥无味,如果我出生在那时,苦得都要哭了……但是,毕竟,他们还是撑过来了!爸爸说,他们上学的时候,在学校寄宿,每个星期回家一趟,去的时候都要背着一大袋的米和其他粮食大清早的走山路去学校里换粮票,才能有饭吃,不像我们只要舒舒服服的拿着碗去食堂就有吃的。

上一篇:县委书记在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会上的讲话下一篇:罗曼蒂克消亡史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