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远程研修感言

2024-08-19

高中教师远程研修感言(精选7篇)

1.高中教师远程研修感言 篇一

“国培计划(2011)---宁夏幼儿园转岗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研

修感言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在小教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站了就是十多年。然而由于农村教育改革,在今年的8月份,调入幼儿园做幼教老师。刚进园时,也没有觉得幼教事业的艰难。但两周下来,我发现我所带班级的幼儿还是一盘散沙,尽管我使尽浑身的解数,依然不能像在小学里那样得心应手的教课、管理这些幼小的精灵。那时,我苦闷,我彷徨,该怎么才能把这些精灵“玩转”呢?正在我无奈之际,“国培计划(2011)---宁夏幼儿园转岗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开始了,使我们这些转岗教师如沐春风。现就这一阶段的专题研修感受的诸多感受梳理如下:

李冰洁园长的专题讲座《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也是从《纲要》入手,解读语言教育的五个方面内容,七个方面的要求,四个知道要点的介绍。接下来就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有哪些语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做了具体的论述,让我知道了幼儿园的语言教育除了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专门的教学活动外,还要从幼儿的入园问候、晨间谈话、到幼儿离园是的道别等等环节中都可以渗透语言教育。让我们知道谈话,可以通过幼儿熟悉的话题,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使得幼儿有话可说。同时要给幼儿宽松愉悦的谈话环境,使

得幼儿谈话时感到不约束,放得开。特别是在语言评价方面,要淡化幼儿由于年龄、生活经验等因素引起的错误,对表达相对弱势的孩子给予帮助和关心,适当的表扬,鼓励他们说话的勇气。

在学习《幼儿园健康教育领域的问题与对策》这一专题时,张海豫园长从六个方面介绍可健康领域对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作用,首先是从《纲要》对健康教育的指导意见谈起。把其归纳成“四目标、七内容、四要点”,然后逐条解读得出:那么通过这两方面的内容来看,首先身体健康是一切目标之首,另外情绪的安定和愉快,也是目标非常重要的一点。那么在我们的日常健康教育活动当中,教师就要注意对孩子形成一个安全、温暖、有序、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孩子在这个集体的氛围当中,感到放松,感到愉快,在这样的心理条件下,他才能够有更多的精神和精力,用于在别的方面的发展上的结论。

这一段时间的网络“国培”帮我提高了认识,初步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转岗教师的不足之处以及与一名专业型教师的差距所在,我将以此次网培为起点,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梳理、不断的反思,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在今后的幼教实践中,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

2011年12月28日

2.高中教师远程研修感言 篇二

今天, 我们在这里举行初中语文、数学、英语三科骨干教师研修开班仪式。刚才海口市教育局和定安县思源实验学校的领导发言都很好。这里, 我着重讲两点意见:第一就是对网络远程研修意义的认识要到位;第二是要加强行政领导, 通过管理出效益。

一、提高对网络远程研修意义的认识

经过这些年的研究和实践, 我们大家都深知网络远程研修具有“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益”等多方面的特点和优势。继成功举办2009年暑期高中新课程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之后, 今年我们继续与山东省教育厅合作, 开展初中骨干教师和高中教师全员参与的远程研修活动。今年的研修又将是创纪录的项目, 是海南基础教育历史上的首次万人大研修。它对于海南省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远程研修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

利用网络开展远程研修是海南的首创,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利用网络完全可以实现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提升。平台的交流互动、资源的广泛拓展、评论的思想碰撞、作业的精彩纷呈, 可以使我们的研修学员倾情投入, 流连忘返。至今, 我们高中远程研修的资源信息还不时有老师登录浏览。这说明研修的即时效应和持续效应都是很不错的。

2. 远程研修把教师的思想和注意力集中聚焦于教学

我们的远程研修, 从初始的理念通识和课标概要以及教材通览, 至今已经有了更加深入、更加实际、更加解决问题的研读修习。内容包括专家解读教材, 增进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通过专家指导下的开放性备课, 为教师集体备课提供示范, 为教师备课提供案例型资源;通过典型课例分析与探讨, 强化教师课堂诊断的意识, 提高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能力;特别是通过远程网络平台的交流与分享, 教师自身差异学习、合作学习体验, 反思和超越经验, 增进教师学习的意识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

3. 远程研修是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的最好的福利待遇

为了搞好远程研修, 提高资源开发的权威性, 我们动员了大量的国家级专家投入, 组织了大批省级专家参与, 为我们准备了基于教材、基于课堂、基于教学的视频资源和文本资源, 设计了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讨论专题。大家通过研修活动, 可以直接和专家对话, 提问题, 谈困惑, 寻对策。这样的教研活动, 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很有好处。大家也都知道, 海南的经济基础不是很强, 尽管如此, 我们今年还是挤出了100万元的经费用于初中和高中的远程研修。我们谈福利、说待遇, 远程研修是帮我们教师长本事的, 是最好的、最有价值的福利待遇。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

二、加强领导, 通过管理出效益

1. 市县教育局要提高认识, 把管理抓到位

我们在此前的工作会议上曾经讲过, 远程研修是一项经常性工作, 市县教育局要成立领导小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 一把手要亲自过问, 主管局长要直接领导, 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我们不要把远程研修工作看成是业务工作, 教师队伍建设是我们教育行政部门要常抓不懈的事情。为此, 我要求教育局的领导要不时地上网看看我们的老师研修情况, 了解实际效果, 表扬先进, 通报不足。还要努力创造条件, 为学校的研修工作排忧解难。

2. 各市县项目管理办公室要把集中研修落实到位

本次初中骨干教师的研修, 是为市县的全员研修做种子准备的。要通过这次研修, 让骨干教师先行, 做到学习好、交流好, 真正有提高, 今后要起作用。

各市县参加研修的指标有限, 要把这些骨干力量集中起来, 形成一定的研修氛围。不能分散在学校、在家里, 决不能听之任之。项目办一定要抓落实, 要集中点名, 要编研修简报, 及时反馈信息, 要加强过程管理, 落实全程管理。这次的初中研修历时三周, 实用6天, 要保证天天有效益。

3. 学校要为骨干教师参加研修提供切实保障

3.高中教师远程研修感言 篇三

[关键词]远程网络研修;信息技术;地域差异;素质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小学教育始终是一个簿弱的环节,因为农村小学条件比较简陋,生活艰苦,学校中的老教师大部分都是2002年“民转公”的教师,这样的教育环境导致青年教师不愿意来,老教师年龄偏大,所以农村小学教育这些年发展的速度始终都非常缓慢,有的农村小学比城市小学慢十几年、二十几年。就拿我们临沭县玉山镇益海小学来说,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地带,位于临沭县城的最东端,比较偏僻,所以导致年轻教师不愿来,教师老龄化现象非常严重,缺少新鲜血液,并且我们学校的教师有有2/3的教师是“民转公”的教师(临沭县玉山镇中心小学教师调查情况:学校现有教师20人,其中“民转公”的老教师就有15人,大中专毕业的教师才5人),他们大多都停留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方法,并且他们的年龄偏大,接受现代的知识水平比较慢,所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有一定的难度。由于我校地处偏僻,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少,教师素质整体发展不平衡,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足,离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和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们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针对以上情况,充分借助现代远程网络研修,打破地域差异,使农村的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是非常好的一个途径。农村小学的老教师接受知识慢,通过远程网络研修他们可以慢慢地学习,以达到促进其专业发展的提高。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我们提出了“依托远程网络研修,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的课题。

二、研究现状

远程网络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要实现教师对传统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造。远程网络研修不但要成为学生成长的一个途径,更要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校。提高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缩小城乡教育差别,网络研修是最佳的操作平台。

在分析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远程网络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同时,远程网络研修这种培训方式能够达到教师的全员培训,对于提高教师们的专业水平,特别一些老教师接受知识过程慢的形式有很大地帮助。

通过调查发现,不论是老教师还是年轻的教师,他们对于远程网络研修的方式还是非常赞同的,同时,我们也感觉到这种远程网络研修对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提高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这种培训方式不但为国家、为社会节省了大量资金,同时也为教师节省了更多地时间从事教学工作,真正地做到了为教师、为学生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三、理论基础

2011年暑假开始的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全部进行远程网络研修,教师对于远程网络研修这种学习方法已经基本掌握,同时他们也感受到这种学习方式带来的好处,通过初步调查98%的教师愿意采用这种培训的方式。

四、研究目标

1.教师发展目标:通过远程网络研修活动,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研修方式,增强教师不断学习的精神。使其教育教学经验得到提高和升华,实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不断积累,教科研能力逐步加强,专业水平有效提高;通过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经验与分享,形成教师群体教学优势,建立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籍此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2.管理发展目标:通过管理者的研究,教师知识的更新,不断创新各项管理制度,形成有利于农村教师知识的更新、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3.通过远程网络研修,提高教师学习和利用现代网络的能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同时,为创建特色的学校奠定基础。

五、研究内容

1.提高教师运用网络的能力,达到与学科教学的研究学习。

2.通过远程网络研修,提高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3.农村小学的条件简陋,他们外出学习的机会比较少,通过远程研修,使他们与更多专家和同行进行接触,达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4.通过远程网络研修,提高学校和教师的管理能力,以达到最好的状态进行管理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六、主要研究方法

本课题综合运用理论研究、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在具体的方法上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个案分析等方法。课题首先采用文献调查和比较研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其次采用问卷调查和人物访谈法,获取教师远程网研修的需求,在开展教师远程网络研修的培训过程中,采用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

七、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步:组织准备阶段(2012.1-2013.12)

1.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以中国教育改革研究员张孝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研究室、研究成员,分工协作进行课题研究。

2.调查与论证。进行问卷调查,论证实施的可行性。

3.师资培训。将主要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理论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一些基本原理,明确目标、内容,掌握一些研究方法。

第二步:实施阶段(2012.2-2013.10)

1.2013年2-6月

(1)建立激励机制,营造远程网络研修的学习氛围。

(2)根据实验方案积极探索校本研修的组织、方法、途径等,进行专题式和教学式的校本研修,建立教师成长档案。

(3)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原始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

2.2013年7-10月

(1)“教学反思”的案例研究,在解决新问题中进行微型课题的研究。

(2)进行校内、外和远程协作学习的研究。

(3)总结提炼成功的经验和案例,调整修订实验方案。

第三步:总结上报成果阶段(2013.10-2013.11)

1.对本研究情况进行总结。

2.对本研究的成果进行疏理。①理论成果;②育人成果

总之,依托远程网络研修,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决定了农村教学的本质不在是教师“教学基础知识,训练技能,强化知识方法”,而是在网络的指导下,从各方面汲取丰厚的精神养料,以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取向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在交际中学习,捕捉、筛选、加工再生信息,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品位和生命质量,因此这项研究将会大放异彩。

4.高中语文教师远程研修日志 篇四

我认真参加了本次楚雄州高中新课程远程培训。我选了15门课程,观看课例聆听讲座86个小时,记读书笔记62多篇,发了一些帖子回了一些帖子,认真做了作业,精心设计了教案撰写了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有感触。

一、老教师是应该加强学习的。

近几年,学生变了,教材改了。在教学中,我深感力不从心。自己努力了,自己拼命了,可教学成绩连自己也不理想。原因何在?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我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知识老化了,自己教法僵化了。那么解决的办法是什么呢?唯有加强学习。

二、学习的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平时也是想学习的,但是常常慨叹没有时间。这一次,不学不行,于是就挤出了时间。这正印证了鲁迅先生所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你只要愿挤,还是会有的。”学习如点灯,天越晚越应该点灯,人越老越应该学习。而时间是挤出来的。

5.高中教师远程研修感言 篇五

此次教育技术的培训活动虽然只有短短几天,带给我的收获却是无限的。整个培训过程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各级专家的引领指导,有各级各地教师的心灵碰撞,也有学员之间的互动讨论。这次培训学习,我们从最初的茫然、到后来的初入门径、直至深入探究,一路走来,真是不容易。

同往年的培训相比,这一次的培训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充实、从容、升华、惊喜……,这要得益于本次培训的诸多变化:全新的研修平台,强大的导航,精彩的视频、详细的文字说明,正是这些,使晦涩的教育理论变成了涓涓细流,流进我们渴求的心田。

远程研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便利。在这里,有资深的专家学者,有优秀的一线教师;在这里,我们可以与课程专家同台交流,疑问迷惑可以在讨论中解决;聆听专家的前沿教育理念,使我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新课程的理解,这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这里,作业的开放性有利于老师各抒己见。三个模块的作业都从不同的角度让学员对当天的内容进行思考评价,将自己对视频和课程文本的学习反馈到作业中去,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在这里,评论的个性化有利于老师直抒胸臆。阅读其他学员的作业、文章,我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看法,真正体现出了百家争鸣的态势。在这里,在线研讨的白热化有利于老师深化认识。交流中,有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有卓有成效的经验总结,有高效实用的教学案例,有专家学者富有启发性的隽永之言,让我们的大脑在交流碰撞中得到真正的洗礼。

此次研修还让我对今后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一、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命力的所在地,也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之一。

(一)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很少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不够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是否与自己有关。当学生出现与课堂教学不一致的行为时,只是一味怨学生,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应了学生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其特点之一,就是每节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教学,以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达到及时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学生获取知识的结果,远远比不上他获取结果的过程重要。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重要的前提是给予他在学习和研究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这样,他的体验才是幸福而自信的。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

(三)要学会欣赏学生

教师要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学生在老师的关注中,不仅会喜欢老师,喜欢上课,产生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还会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快乐愉快地去学习。

二、提升了理论水平,认识到研究的重要性

作为年轻教师,我们没有多少教学经验,理论水平低,对自己的工作不善于总结归纳,现在,通过对教育研究的理解,基本上能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握了教改方向,坚定了探索新路子的信心,并增加了教育科研的意识,认识到不能只做教书匠,而要做新时期的教育家。

三、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目标

这次培训,就自身更新优化而言,树立了终身教育(学习)的思想。以前总以为搞继续教育没有学到什么新知识,所以总觉着耽误时间,不如读读书,备备课,这次,真正认识到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目标,提高了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学然后知不足,这是我的一个体会。通过培训,感觉以前所学的知识太有限了,看问题的眼光也太肤浅了。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但是,经过培训后,我觉得教师绝对不是一桶水这么简单,它应该是一条有源头的溪流。我认为,教师只有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思想,才能跟上时代前进和知识发展的步伐,才能胜任复杂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工作。

6.研修感言:远程研修伴我成长 篇六

伴我成长

今天,我们的远程研修正式开始了,满怀欣喜,与远程研修见面,浸润着丰 厚的知识与全新的理念, 在优秀的专家团队的引导下,我们的学习有了努力的方 向,有了前进的航标。 研修会刷新教师的思想观念。充盈的理论知识是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基础,课 堂教学更需要全新理念的指导。 研修会有效指导课堂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 相信研修将会帮解惑,助我成长。 研修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针对共同关注的课堂焦点,我相信观课、议课环 节一定会成为促进我们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研修点亮学习路程,提升幸福指数。与枯燥的理论讲座相比,它形式丰富; 与直接的观课、议课相比,它集思广益;与泛泛的活动相比,它灵活有效。 远程研修,幸福学习,伴我成长。

7.高中教师远程研修感言 篇七

田玮:现在不是提倡一种说法叫做“把职业当事业做”吗?我认为要是把职业当事业来做的话, 首先这个职业就得够专业。《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实际上是把我们教师以前自觉在做的事情变成了一种行为规范, 这不仅对教师的行为有了导向性, 也让教师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我想, 可以把它理解成是我们教师行业的行规吧。

《中国教师》:您能不能谈一谈自己对《标准》内容的认识?

田玮:作为高中数学教师, 我所关注的还是《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这个《标准》出台以后我就看了它的内容, 上面很具体地列出了61条要求, 应该说比较详细、全面, 而且比原来类似的规定更系统。其中有很多都是一线教师已经在做的事情, 比如《标准》里有一个内容是关于“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在这里有个特别的提法是“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这是每位中学教师都应该做到的基本内容, 这里还特别强调要“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实际上是把一些原来比较笼统的观念给具体化了, 这对指导我们教师的行为, 意义还是比较大的。再比如“尊重个体差异, 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求”“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其实以前我们也关注中学生的差异, 但是现在把它提高到了更高的层面上, 就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而且是在这个基础上要求给学生提供适合每个人的教育, 我感觉这比以前说的“因材施教”更高屋建瓴了。总体来看, 《标准》还是提倡教师要怎么做, 换言之就是教师的发展目标, 应该跟别的行业那种刚性的标准是有区别的吧。

教师是能把握恰当契机采取合适教育方法的人

《中国教师》:您认为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才能算得上够“专业”呢?

田玮:教师属于特殊的职业, 我们工作的对象或者说是面对的群体, 都是十几岁的中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言行和思想还不够成熟, 情绪也是比较不稳定和多变的, 用一句广告词来形容这个年龄就是“一切皆有可能”, 也就是说, 他们出现任何问题都是有可能的。那么,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 首先应该有爱心, 有爱心才有包容心, 也才能给我们机会找到他们的症结所在并打开这个症结。如果教师没有这种包容心的话, 可能有些事情的处理就会出现不一样的效果。在我身边曾有这样一件事, 我同事正在上着课, 有一个迟到的学生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也没喊报告就推门冲了进来, 我同事当时还是比较冷静的, 他什么也没说就让学生回到座位上, 课也没有因为学生的迟到而受影响。课下, 这位教师就找那个学生了解情况。学生说是因为在课间的时候给一位校工帮忙才迟到, 结果一着急忘了喊报告。其实中学教师经常会遇到孩子的表现不太合乎行为规范的情况, 在不明就里之下, 能先容忍、包容的就不要着急质问, 等过后再谈, 效果可能就不同了。那位教师后来跟我说:“幸亏我没冲他发火, 要是一发火的话, 该怎么收场啊。”应该说, 他对孩子本身就有一颗宽容的心, 这种宽容也帮助了他的工作。所以, 爱心应该是专业教师所必备的。

其次, 我感觉做一个好教师或者更专业的教师, 还应该有自己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 而且专业知识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有句俗语是“给学生一碗水, 老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是以前的说法, 现在讲已不合适, 毕竟“一桶水”是固化的, 教师更应该是溪流一样的活水, 才能让学生得到有营养的水。因为学生一届届地更换, 一个时代与一个时代的学生想法是不一样的, 如果教师依然用原来的知识、想法与现在的学生交流的话, 就会产生代沟。所以, 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 终身坚持学习, 给自己充电, 不仅能够与时代、与学生相契合, 而且也能够在无形中影响学生,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再有就是作为一名教师, 不一定有多高超的专业技能, 但一定是能把握恰当的契机采取合适教育方法的人。因为教育教学不是单向的传输, 也不是被动的接受, 而是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从教师的言语、行为中得到感悟和体会的技能, 如此, 才能达到“春雨润物”的效果。

《标准》只是导向性要求, 希望相关的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再细化

《中国教师》:您希望《标准》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方面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希望学校怎样考量和评价教师?

田玮:《标准》对每位教师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都已经列得比较详细了, 但我感觉量化的程度还是不够。职称评聘算是水平性的考核, 《标准》在这方面倒还可以起到把关的作用, 起码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绩效考核是量化性很强的工作, 从这个《标准》的内容来看, 不一定能很好地把它体现出来。如果拿这个标准来定性评价教师的话, 相信大多数教师都能够做到合格。但在合格教师里面谁做得更好, 还需要从更加细化的角度去说。如果属于界定性的要求, 比如“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我感觉这些规定在操作起来的时候还是比较好把握的。但《标准》里面更多的内容看起来还是属于倡导性的, 像提到的“掌握”“了解”“理解”, 把它们看做具体标准的时候, 弹性就比较大, 在实际当中没有办法衡量, 操作起来不好把握“度”。例如“了解”, 要了解到什么程度?我了解得好还是你了解得好?怎么把握?这都没法去具体评价, 只能说了解了或者根本不了解, 至于到什么层次就不好划分了。再比如“教学设计”里面提得比较笼统的是“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怎样才叫“科学”?就应该有一个比较好的范例吧, 如果想让教师做到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就应该告诉我们怎样的设计是科学的。如果要做考量或者量化评价, 就要把这个标准做得更明确一些, 变成教师能够用来执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规范。以目前来看, 这个《标准》只是导向性的要求, 难以做到量化, 希望相关的教育部门和学校能把《标准》的要求再细化一些吧。

《标准》会给教师强化性的提醒

《中国教师》:对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要求, 必然会在教师队伍中呈现优胜劣汰的局面, 这是否会对您造成一些压力, 您怎么看待这一点?

田玮:应该说有标准就肯定有取舍, 存在优胜劣汰是很正常的。如果用职业教师的专业标准来衡量教师任用的话, 我个人觉得对学生各方面都关注到, 比单纯地拿学生的成绩来衡量教师要更好, 比单纯用教学成绩来执行优胜劣汰要更合理, 更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的本质目的。对我个人而言, 压力还好, 动力倒是更强一些。

《中国教师》:《标准》中特别强调了“合格教师”这个词, 您认为基层中学教师在哪些方面还达不到合格的标准?

田玮:我对照《标准》一项项地做自我评价, 看自己是不是合格, 哪一项还有待提高。看完这个标准之后, 我感觉真的不能说哪项符不符合, 只能说依据《标准》的要求, 哪些做得更有深度、哪些方面还需要再提高。毕竟注意力放在一边, 另一边就会变弱。比如说“通识性知识”部分, 《标准》中有四项要求, 其中提到“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相对于其他几个方面来说, 是我更需要注意的。再比如要“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现在的中学教师肯定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 这点应该都具备;而“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究竟要了解到什么程度、什么层次, 我倒觉得不能用于衡量合不合格, 只能说达到什么层次, 如果《标准》加强了对这方面的要求, 我想教师应该会更关注吧。还有“教育知识”里面有一点“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教师要与学生拉近关系, 如果不了解他们想什么, 是做不到良好沟通的。虽然说我以前也在这样做, 但不是很有意识地去做, 没有像《标准》中要求的那样去了解“群体文化特点”, 《标准》将这项内容专门列出来, 肯定会给教师一个强化性的提醒, 我以后会特别关注。另外, 我倒觉得“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一条特别值得每位中学教师关注。虽然现在提倡素质教育, 但高考是选拔性的, 学生依然要面临考大学的竞争。教学的终端要求是统一的, 那么, 在过程中往往就会给学生一致的要求, “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就较难实现。现实是教师在教学中会做到“因人施教”, 但“因人施教”是在“我希望能够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的情况下进行的, 这个“共同的目标”是不是对每个学生都适合呢?现在看河北省还在实行着的学业水平考试, 倒真的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但是从高考的角度, 就做得不是太好了。

《标准》里面的好多要求其实现在一直在做, 只不过没有明确说过。像“沟通与合作”里面, 与中学生进行平等地沟通, 现在已经在做而且做得到了;与同事合作交流也没有问题;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这也是可以的, 而且学校跟家长多联系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好处。有一项是大家可能会忽略到的, 就是“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教师对这方面关注和考虑的会比较少一点, 现在既然提出了这样一个基本要求, 以后会多注意些吧。

《中国教师》:《标准》的出台, 对您未来专业研修以及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会有怎样的助益?希望得到怎样的助力?

田玮:应该说它更清楚地让我知道了我的目标是什么, 要做成什么样, 如果是自发的状态下, 会做得不够细致、有效。但在具体的规则和要求之下, 就可以对照每一项进行自我评价, 然后纠正, 不仅有了行为上的动力, 而且个人发展的导向性也更明确了。尤其在专业研究这方面, 在研究中不断总结, 在总结中不断提高, 是有很大帮助的。把它明确下来, 对教学和专业的提升是很有益处的, 从教之路走得也会更好吧。再有教学活动方面, 《标准》中已经很明确地提出了“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比如专业理念方面, 靠我们自己读一些书看一些文章, 这样的理解可能会有些偏差, 需要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能够有组织地开展一些专家报告、讲座之类的培训活动, 不仅可以提高、加强和坚定教师的专业理念, 而且能够把目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做得更好。专业知识的提升方面, 我们在工作过程中不间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做到了。专业能力方面, 集中某些区域里比较好的例子拿来共享, 或者集中优秀资源进行交流, 能够让教师看到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专业技能。比如像教研部门组织的一些公开课、优质课评比就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有学习的方向、目标和榜样或者范例, 就能够很迅速、很有效地帮助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还有就是需要学校能够更多地支持假期进修之类的培训活动。

“水涨船高”型的进步才是更好的进步

《中国教师》:对比《标准》, 您日常关注与容易忽视的内容有哪些?您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最亟待提高?难度有多大?您需要如何提升自我才能做到更专业?

田玮:我平时关注和与同事交流比较多的还是学科知识与专业能力这两方面的内容, 而反思、个人发展和个人规划则谈得比较少。我自己做得不是太好的就是“反思与发展”。一直以来, 每天都忙忙碌碌的, 难得停下来进行非常有系统的反思或者做一个年度发展规划, 偶尔的思考和反思也只是片段性的, 无法形成规律和系统。但我看《标准》里面特别加了这部分的要求, 应该更有利于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提升吧。所以, 以后我确实也需要再加强反思方面的工作, 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并尽量把它们变成自己的工作习惯。当然, 一个习惯的养成肯定要付出努力, 不是一蹴而就的, 如果真的把平时很随意在做的事情变成一种工作习惯的话, 那是需要毅力的。

另外, 像“教学设计”方面, 我通常都会注意和侧重合理地、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利用教学资源, 设计教学过程, 在帮助学生设计学习计划的时候也会做复习计划和预习计划等, 但是“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的要求却提醒了我, 要加强“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设计。这可能就会跟“尊重个体差异, 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相关。这在以前的考核模式和机制下很难, 就算是帮助他们做的话, 也是比较一致的计划。如果考核的目标不改变, 这件事做起来就有难度, 如果能改变的话, 做起来就会轻松一些。给教师制定专业的标准是挺不错的, 但是如果是评价教师, 对各个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来说, 是不是会拿这个《标准》来评价呢?在不同的评价机制下, 教师做起来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真正要做到实处, 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本”, 我觉得把《标准》里的这几项内容结合起来, 就能很好地贯彻。

上一篇:读初中生之友有感下一篇:小学生安全知识小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