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感悟(共8篇)
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感悟 篇一
“传承文化遗产感悟魅力济宁”活动设计
活动目的:通过对济宁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作为济宁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自觉承担历史使命,弘扬济宁文化,让这些璀璨的文化明珠,永放光芒,让这些崇高的精神魅力,生生不息。活动准备:.分二组分任务从网络、报刊等媒体上收集济宁的历史、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文字等)活动过程
歌曲引入意境:播放MTV《中华诵》,增强文化的感染力,根据歌词内容,导入活动的主题。
教师:“走过上下五千年,走过三千大千世界”描绘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济宁文化,感受济宁文化的源远流长。环节一:济宁文化知多少(分组展示课下学生收集的资料配以解说)历史小组:展示:可以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来形容,因为远古时期,三皇五帝在此留下活动踪迹;人类始祖伏羲、女娲、黄帝、少昊均出生于济宁;春秋战国时期,被后代尊称为中国历史上五大圣人的“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都诞生在这里;李白、杜甫、曹操等文人墨客都在济宁留有足迹;元明清三朝在济宁设立了河漕衙门;乾隆等帝王曾到过济宁驻足探访。
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小组:展示:可以用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形容,这里是中国人文景观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号称“天下第一家”的孔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历史上等级最高的祠庙孔庙,和中国古代最大的人造园林孔林,被统称为“三孔”。其中孔府孔庙是仅次于故宫的中国第二大古建筑群,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同时,祭孔大典,孔府菜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这些,孟府、孟庙、孟林、孟母林、曾子庙等都是儒家文化的重要遗址。济宁还保存着中国皇帝御碑最多、规模最大的碑林,其中济宁的汉碑以数量多、价值高而闻名,有“天下汉碑半济宁”之说。
其他补充:
环节二:感悟探讨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引导学生讨论)
孔子文化节世界瞩目、孔子学院已在106个国家的350多个教育机构落户,中小学孔子课堂达500多个,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汉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济宁文化源远流长。
环节三:身体力行——弘扬中华文化,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1、认识了解国家对振兴中华文化采取了哪些举措?(讨论)
把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确定为法定节假日;经典诵读;国粹京剧进课堂;电视播放“史说汉字”,举办文化年活动
2、教师:我们中学生能为弘扬中华文化具体做些什么?(畅所欲言)学生:写好规范的中国汉字,多读史书典籍,学习一些中华传统文化技艺等
教师:弘扬中华文化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可以书写规范的汉字,传承文明;诵读经书典籍,吸取精华;学习文明礼仪,怡情养性;了解民风习俗,重视传统„„ 布置课下开展弘扬民族文化的活动
设计目的:全员参与材料的收集,信息的处理,通过图片展示、学生讲述,目的引起学生对济宁文化的关注和兴趣,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而弘扬我们的文化
2.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感悟 篇二
一、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非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集中表现, 它既有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特质, 又具有山西浓郁的地方特色, 是山西省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截止2015年底, 山西省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116项, 项目保护单位168个, 位列全国第三。拥有省级项目403项、保护单位723个, 市级项目1534项, 县级项目4010项。山西非遗资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门类齐全、特色鲜明、弥足珍贵, 为世人瞩目。
(一) 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形式丰富多样, 有神话、传说、故事、笑话、歌谣、俗语、谚语、歇后语等。
(二) 传统音乐。包括民间歌曲 (山歌、号子、小调) 、民间器乐曲、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和民间祭祀仪式音乐等形式。
(三) 传统舞蹈。如秧歌类、锣鼓类、彩灯类、车船类、花鸟类、拟兽类、武技类、神鬼类等。
(四) 传统戏剧。山西享有“中国戏曲摇篮”之美称, 以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为代表的地方剧种多达56个, 全国居首, 占全国现存三百多个剧种的六分之一。
(五) 曲艺。大部分曲种还具有使用方言、在特定地域特定民族流传的鲜明的地域性。
(六)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如广场杂技、高空杂技、魔术、滑稽、马戏、驯兽等丰富的门类;再如各种民间传统的武术、体育、竞技项目, 如少林武术、形意拳、挠羊赛、风火流星等。
(七) 传统美术。包括广泛流传于各民族、各地域的剪纸、年画、泥人、泥塑、刺绣、编织、风筝、玩具、民居建筑等。
(八) 传统技艺。可分为:1.工具和机械制作;2.农畜产品加工;3.烧造;4.织染缝纫;5.金属工艺;6.编织扎制;7.髹漆;8.造纸、印刷和装帧;9.制盐、制笔、制墨、颜料制备等其他工艺。
(九) 传统医药。数量庞大的民间传统诊疗方法和偏方, 在山西省各地农村仍深受群众欢迎。
(十) 民俗。节日民俗、传统庙会、人生礼俗、饮食习俗、居住习俗、生产商贸习俗、民间禁忌习俗等民俗活动在全省各地均有流布。
二、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
新世纪以来, 政府主导开展、持续推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一) 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出台《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二) 切实落实政府主体责任, 不断加大非遗保护经费投入
一是非遗保护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省政府以及各市政府都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19个县级人民政府中, 已有89个县 (市、区)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其余县 (市、区) 列入工作议程。
二是非遗保护经费投入不断加大。省政府和各市政府将非遗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各县财政有的直接安排了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经费, 有的将非遗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三是非遗保护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已建成遍布全省各地的非遗文化展示场馆128个, 传习所322个, 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23个 (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4个) 。
(三) 文化主管部门采取得力措施, 保护成效不断显现
一是以务实创新精神稳步推进建章立制工作。在全国率先出台《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存工作规范和技术标准 (试行本) 》和《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
二是调查研究和档案、数据库建设取得新进展。2013年以来, 市、县两级文化部门发现濒临消失的非遗项目490多个。
三是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山西省现有国家级传承人106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15人、市级传承人1855人、县级传承人3502人。
四是专业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从业人员素质逐步提高。山西省有9个市成立了独立的非遗保护工作机构。部分非遗项目较多的县也成立了非遗保护机构。
(四) 加强整体性保护, 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目前, 山西省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面临如下问题:机构缺失、人员缺位, 财政配套投入不足;文化空间不断受压, 传承人群后继乏人;保留剧目逐渐减少, 表演技艺面临失传;群众的主体性没有充分发挥, 政府重视程度仍有待加强。针对这些问题, 建议加强如下工作:
(一) 加强依法行政, 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督促没有完成“三纳入”的市、县政府全面落实法定职责。
(二) 抓好顶层设计, 继续完善工作制度建设。做好建章立制工作, 可以使各项工作更有明确的遵循, 使实践的经验及时上升为政策规范。
(三) 走进现代生活, 制定实施山西省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选择并委托我省部分高校和企业及相关单位, 组织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群参加研修、研习和培训。
(四) 培育工匠精神, 制定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 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
(五) 加大实践创新, 促进山西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办出鲜明特色, 使之真正成为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生态区。
(六) 积极借船出海, 讲好中国和山西故事。为各种非遗项目提供展示平台, 为参观者提供体验互动空间。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 讲好中国和山西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阐释好三晋特色, 把更多具有中国气派、山西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推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蔡连利.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15 (3) .
3.试论让文化在感悟中传承发展 篇三
关键词:文化;传承
传承,更替、继承之意。传是传授、传递,承是继承、领纳。郭沫若《孙墨的批判·墨子的思想体系》:“尧舜禅让虽是传说,但也有确实影响,那就是原始公社的族长传承的反映。”
依我之见,文化就是一种传承,一种积淀,更是一种底气。由此,我们也不难想象,对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个体传承和社会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怎样传承、保护和弘扬文化,使个体传承和社会传承形成长效和有效的传承机制,这个问题值得更多的人去思考和探讨。
新的历史时期,大庆人在继承“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基本内涵基础上,又与时俱进地赋予“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勇创新业、科学理性、以人为本”等时代内涵。时任省委书记吉丙轩在大庆调研时指出:“大庆精神诞生在黑龙江、诞生在大庆,黑龙江、大庆更应该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这一精神,并进一步挖掘她的历史内涵,丰富她的时代内容,继续生发出无穷的精神力量,加快黑龙江、加快大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取得更大的成就。”
从内容上分析,继承、弘扬、发展的严密逻辑性和传承的对立统一,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时代特征,继承不守旧、传承不丢根。人们容易联想到不仅善于创新、善于创造社会财富,而且非常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承。
笔者认为,时下人们所谈的传承是需求意识下的传承。首先,是寻找民族自豪感,“大国崛起”心理需求下的传承。中国近代的百年是屈辱的百年,“圆明园”等至今仍是国民心口上的剑尖。重塑民族自豪,大国崛起是每一位中国人的梦想,而改革开放近3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为这种心理需求奠定了物质基础。韩国端午节申遗的成功,使中国人自然地联想到了“耻辱”的字眼,从这个角度来看,时下热议的民俗文化传承的行动可以解析为一场“文化雪耻”,一场发掘民族自豪之光的“运动”。其次,是经济利益需求下的传承。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概念”也可创造经济利益,如汽车行业的“概念车”,尤其当一种“概念”成为品牌时,其商业价值不可估量,如“可口可乐”四个字就值数百亿美元。“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概念”,具有商业开发价值,最直接的是旅游开发,还有一种就是时下风行的“民俗搭台,经济唱戏”的开发模式。这时候的传承是经济利益诉求的传承,其所谓的“传承”可以用“包装”代替。再次,个体宗族思想或信仰需求下的传承。“孝义”作为中国的传统美德被世代传承,这种宗族思想的继承和信仰的表达行为也被一些社会学学者贯以“民俗文化传承”的名义。为了什么而“传承” 从“申遗热”开始至今,有关民俗文化的保护一直有国家的角色参与,并且政府起着主导的作用。国家话语的象征代表——中央部级官员或地方行政官员高调参与这些祭典活动,实际在传递一种信息——通过积极倡导民俗文化的传承,在中国社会的公共领域、中国人的价值重建中寻求社会价值观、伦理观的认同。同时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指明了方向——发掘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具广泛价值认同的传统美德,强化道德伦理的认同,推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建设。也就是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要达到面对浮躁的执着与淡定、乱象谜局中的清醒与理智、植入骨髓的创新与发展、释放潜能的去粗与存真、富于内涵的继承与弘扬。
所以,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化创新。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但是,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而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一是社会制度的更替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二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三是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四是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对文化发展也起了重要的影响。
无论是民族精神的传承、民俗文化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这里应多说得还是精神传承。身在大庆就更应传承好大庆精神。大庆人就是靠一个“主义”、一个“理想”、一个“情感”而立足的。大庆人始终恪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实践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并在特殊历史时期将其凝练为“为国分忧,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情感。大庆人正是在这一个“主义”、一个“理想”、一个“情感”中找到了自己生存的根基、生命的归宿,找到了自己灵魂落脚的地方和传承的根基---面对浮燥的执着与淡定,乱象迷局中的清醒与理智,植入骨髓的创新基因。
4.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 篇四
王屋琴书是由洛阳琴书流入济源的王屋、邵原、大峪、下冶一带,吸收当地音乐素材演变而成。清道光年间,洛阳琴书艺人王水定到济源演出,受到当地民众欢迎,鼓书艺人郭茂林学习了琴书,与鼓书结合,又吸收大量当地音乐素材,演变为王屋琴书,并成立了班社。王屋琴书的曲目题材广泛,既有征战、公案、忠奸斗争之类的题材,又有家庭生活、言情之类的题材。王屋琴书集中了多种音乐素材,曲调简洁质朴、沉稳有力,音乐语汇丰富,演员和演奏员不断交流,气氛热烈,有较强的表现力。演唱以当地的地方方言为基础,能给观众以亲切感。王屋琴书叙事性强,情节紧张热烈,具有感染力。王屋琴书流行于河洛文化区的中心地带,本身具有河洛文化的精神风貌,研究王屋琴书,对于研究曲种的相互融合、研究河洛文化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由于郭茂林在平时的演唱中,善于创新,经常吸取其它艺人的曲艺或唱腔来完善自己的琴书,倍受当地群众欢迎。几年之后,他演唱的琴书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他演唱的音韵更为低沉、高亢,情绪激昂更显奔放,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抱有远大理想,为了使自己的琴书传承下来,就将自己的侄儿郭同德、郭同贵、儿子郭同仁收为弟子。言传身教,严格要求,很快就组成了完整的“郭家班”琴书队。他们的演唱在王屋山一带,乃至黄河两岸都赫赫有名,故被当地人称为“王屋琴书”。
在当时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的年代里,“王屋琴书”颇受人欢迎。每遇逢年过节、集会庙庆,喜事寿诞,人们常常请琴书艺人前去演唱助兴,有时一演就是数天。一本书在一处说不完,就到另一处接着演。更有许多书迷跟着说书者跑了好几个村,仍兴致不减。“王屋琴书”的说唱语言主要以王屋山区地方方言为基础,乡土气息非常浓厚,具有纯真朴实的地方特色。表演形式既潇洒、文雅,又沉稳、大方。演唱者根据书中的情节可以表演各种不同的人物:老头、老妇、小姐、丫环、平民、官人等等,表演动作惟妙惟肖,形象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他们演唱的“书帽”堪称一绝。“书帽”大多在每一回的开头,由演唱者说上一段,或具幽默诙谐,或具讽喻劝诫,或显庄重严肃,或带辛辣讽刺,或寓深刻教益。这些“小书帽”只用几分、十余分时间,就把一个故事叙述下来,把其中人物刻画得形象逼真,令观众听后心情愉快,受益匪浅,并且有的能熟记于心,随时吟唱。
遗憾的是六十年代后期,文革、琴书也在遭劫之列。琴书的前辈艺人也相继谢世,再加上电影、电视逐渐走向社会、家庭,众多的文化娱乐方式和艺术形式为群众所接受,盛行一时的“王屋琴书”至此逐渐遭到冷落,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慢慢淡薄。琴书传至周观世和周吉强二人后就再也无人学了。目前,王屋琴书在流行艺术的冲击下,市场日渐萎缩。保护计划
一、引导、鼓励传承人开展收徒传艺活动
“王屋琴书队”不断发展壮大,且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很快就出现了“学书”热潮,涌现出二十几个爱好琴书的年轻人前来投拜郭家班门下。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学艺者刻苦学习,日无虚度,几年时间,他们就掌握了王屋琴书的敲、拉、打、唱等全部技艺。个别还成了“郭家班”门下的琴书高徒。如:刘同旺、张玉海、曹怪……。之后,他们纷纷告别师门,独立艺班,在各地进行琴书演唱。
二、加强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和本领。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学习、传承机制建设、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等,对传承人进行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三、对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进行扶持
申请市财政建立对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活动补助制度。2015年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申请建立非遗专项资金。保护内容
1、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王屋琴书建立完整的档案。
2、保存:采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王屋琴书艺术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
3、传承: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相关社区,尤其是在青少年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4、传播:利用展览、观摩、培训、研讨、节日活动等形式,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的宣传,加深公众对王屋琴书艺术的了解和认识,促进社会共享。
5、保护: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保证王屋琴书艺术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保护其传承人对其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所享有的权益,尤其要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保护措施
1、成立专门的队伍——管理委员会。
2、加强道具的管理和技艺的传承。
3、在资金投入方面,自愿集资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建立机制
1、采取定人、定责、定额领导制度创建机制;
2、建设专家、演员互为促进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3、各种保护措施协调发展的保护机制;
4、打造精品带动繁荣的发展机制;
5、发展王屋琴书带动产业的市场运营机制 发展现状
5.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 篇五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并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问题,这引起了理论界及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那么,如何揭示建设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必要前提?如何把握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内在结构?如何形成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政策保障?我们来予以回答。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前提
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在文明演化中所沉淀的反映民族精神内涵和文化风貌特征的并对民族历史起积极作用,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称。优秀传统文化既有历史的传承性,也有创新的前提性。把握建设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必要前提意义重大。我们必须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从历史传承与现实价值相结合的维度,传播和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吸收和借鉴全世界的一切文明成果。
以素质教育的载体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素质教育”一词的最早表述是“有教无类”、“修身养性”。意思是不论对哪一类人都给以教育,努力提高自己的本然之性。用现代语言表达方式,就是教育以提高全民族基本素质为宗旨。但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只是把基础教育看作是读书识字、谋生求职的阶梯,“应试教育”一直是其主渠道,且长盛不衰。纠正这种偏离,就要恢复“有教无类”、“修身养性”的初衷,让“素质教育”重归王位,使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成为社会共识和传承载体。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做好中小学生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设置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典籍诵读活动;素质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期和青年期,它应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地进行,它应借助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理念与机制,把提高素质作为对全社会每个人的永恒要求。“素质教育” 既包括文化学术方面的,也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情操方面的。在瀚如烟海的历史知识中,含有丰富的素质教育资料。在文化学术方面,中国漫长历史上世家名门可谓屡见不鲜。如东汉著名史学世家班氏(班彪、班固、班昭)家族,宋代著名文学世家苏氏(苏洵、苏东坡、苏辙)家族,明清之际的学术世家万氏(万泰、万斯同、万经)家族,清代朴学世家王氏(王安国、王念孙、王引之)家族等等,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们在中国古代辉煌的文化学术史上闪耀着别样的光辉,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化风景。清末民国以来的学术文化,经历着学术传承模式、学人品格、学术视野以及人生、社会和学术价值观念的一系列嬗变,文化名门世家更以一种独特的视野揭示了一种多种文化素质交织的文化现象。如梁启超家族、俞平伯家族、陈寅恪家族等在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之下,仍薪火不绝,令人深思。在思想政治方面,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溢于言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深沉而高亢的千古绝唱,成为后世众多仁人志士激励自己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座右铭。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诗句,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诗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斗不止,拼搏不息。在道德情操方面,古人的警句、格言、家训比比皆是(“修身齐家”),至今广为流传的荀况之《劝学》、颜之推之《颜氏家训》、周敦颐之《爱莲说》、孔融之《临终诗》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理想人格追求,亦是进行思想品德、情操教育的最佳教材。“素质教育”又以现代化为目标,通过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要推动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与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结合,在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远程教育和数字娱乐产品中融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使高新技术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以知识产权的规则保护中华文化瑰宝。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传承和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等,也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传说、传统艺术、民俗活动、节庆礼仪、民间工艺等。这些文化遗产刻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是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物证,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走向未来的文化根基。我们要以知识产权的规则来保护中华文化瑰宝。继续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采取有力措施抢救濒危文物古迹,重视重要革命文物的收集和革命历史遗迹的保护,完善重大建设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制度,切实做好基本建设中抢救性文物保护和考古挖掘工作;继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定专门资助办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编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谱,加强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间音乐舞蹈、少数民族史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纳入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有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积极实践。比如上“国遗”的项目是否可以自动转化为地理标志或保护商标;或者,由国家有关部门出面牵头,由有关行业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标、专利进行注册保护,以免遭2
抢注。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被抢注的事件屡屡发生,最后不得不以高价回购文化遗产商标,这为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敲响了警钟。
以兼容并包的胸怀吸收世界文明成果。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怀,因兼容并包而丰富多彩,因博采众长而永葆活力,接受着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融合,留下了不少对外文化交流的千古佳话。当然,学习借鉴并不是盲目模仿、照抄照搬,而要从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对外来文化进行具体分析,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择善而从,既大胆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又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信念和原则,有效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中华文化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以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喜欢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现在,纪念孔子已经开始成为一项全球性的文化活动,孔子学院也已经成为传播中国文化、推广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这是对东方智慧、中华文化的认可。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结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揭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内在结构,不可或缺。笔者认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价值主体、以和谐生活为核心的社会实践等,它们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多功能传承结构,包容着精神层面系统、价值层面系统、实践层面系统等在内的开放型庞大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这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是一种思想整合力量,是一个民族在艰难困苦环境中繁衍、发展、壮大的精神血脉,是激励民族成员为美好目标而奋斗的精神动力,也是连接民族成员的精神纽带和激发民族认同感、自豪感、责任感的精神源泉。一个民族没有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的精神。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共同开发了祖国的河山,2000多年前就形成了幅员广阔的统一国家。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团结统一深深印在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中。中国历史 3
上虽曾出现过暂时的分裂现象,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
——爱好和平的精神。我国先秦思想家就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反映了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希望天下太平、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遭受战乱和贫穷的惨痛经历中,深感和平之珍贵、发展之迫切,深信只有和平才能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只有发展才能实现人民丰衣足食。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前景光明。同时,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继续扩大,人类社会需要认真对待种种矛盾的现实挑战。中国将力所能及地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并为世界和平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勤劳勇敢的精神。据古文献和考古发掘证明,从很早的古代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辛勤劳作,生息繁衍。在中华民族辛勤劳作的历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平凡而伟大的劳动人民和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用勇敢抗争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在中华民族的几千年历史中,产生了许多勇敢的“士兵”和民族的英雄。近代中国虽屡遭列强欺凌,国势衰败,但经过全民族的百年抗争,又以巨人的姿态重新站立起来。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
——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的先哲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变动不居,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结果。近百年来,为了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境遇,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发奋图强的斗争。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首先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并把中国建设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我国人民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进入了百年来发展的最快最好的时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主体。文艺复兴时代对价值主体的人本主义解释,成为此后一系列重要社会科学能够有所发现和取得成果的重要原因。但这并不是西方文明的专利,而是东西方文明的共同结晶。中国传统文化也并不是像西方哲学家所批评的那样“不重视探讨价值主体”,而恰恰早从先秦时期起就已经把握了“天人合一、惠鲜鳏寡、仁者爱人、互助相扶” 等人文关怀之价值主体。
——天人合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社会的“勘天”(战胜自然)之说,备受赞扬。但是,它只一味强调“勘天”,把事物推向极端,结果导致了对自然的破坏,人类生存条件的恶化,昔日的茂密森林“竟因此而成为荒芜不毛之地。”然而,在古老的中国哲学中,却建立了以荀子的《天论》为代表的更为高明的“勘天”之说。有人把荀子的“勘天”说与西方的“勘天”说相等同,这实属误解。荀子的“勘天”说较之西方高出一筹。荀子既强调了“制天命而用之”,即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也强调了“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即要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至于“天人合一”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个最基本问题、一种更为独特的全面的观点,它所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已经成了当代人类的共识,也是全世界都可以普遍接受的现代行为规范。
——惠鲜鳏寡。在对待贫弱者的态度上,西方社会往往推崇丛林原则,把动物界弱肉强食的法则移入到了人类社会,甚至出现“人对人是狼”的局面。然而,中国早在上古时代,就有了“古先哲王,用康保民”的思想,就有了专司“宽疾”职责的官员,历朝历代都有专管鳏寡孤独者的慈善机构,这些机构都由政府划拨经费,由专人管理,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而在欧洲,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出现救济院之类的慈善机构,如1780年瑞士人创立的残疾人福利院。
——仁者爱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西方社会强调战争、对立。“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之王,它使一些人成为神,使一些人成为人,使一些人成为奴隶,使一些人成为自由人。”而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既强调对立更强调和谐,孔子的众多言论中论述最多的是“仁”,在《论语》中达109 处,是孔子哲学体系的核心。何谓“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子·兼爱》更主张“爱无差等”,要求“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等等。对此,连西方人也赞不绝口。虽然亨廷顿鼓吹“文明冲突论”,但他在《再论文明的冲突》中也不得不承认有“普世文化”。可以说,“仁者爱人”就是东西方都可接受的普世文化和普适智慧。
——互助相扶。在人与市场的关系上,西方社会过分强调市场竞争,不大讲究互助相扶。实际上,互助是竞争的对立面,双方有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中华民族素以“互助”、“善邻”、“相扶”等著称于世。“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红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等俗语,生动地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互助相扶。对此,孙中山先生有过精彩的论述。在他看来,人类虽是从动物进化来的,但并不具有“好争斗”的兽性;“论力”原始人斗不过凶猛的野兽,“论智”讲“互助”,则凶猛的野兽“敌不过人”,人类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就在于“论智不论力”,人的本性就在于“贵互助不贵争斗”。在公共生活当中,任何人都具有助人为乐的倾向,而且是能够做到的。如老弱病 5
残、妇幼会有人相助,突然病倒、车祸、海难也会有人救助,面对公共生活中随时会出现一些需要别人帮助的人和事,需要人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发扬一人有难大家相扶的友爱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谐生活。和谐生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感染力的部分。古往今来,无数圣人先哲、仁人志士都以追求社会和谐、天下大同为己任,提出过一些乌托邦式的美好构想,勾勒出自由安祥的美好画卷。追求和谐生活,对社会实践所起到的精神凝聚、矛盾调解、交汇融合作用,不容磨灭也不可忽视。但是,和谐生活的思想根基却是和谐文化。没有和谐文化,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引领。
——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和”、“和谐”、“和合”。和者,和睦也;谐者,相合也。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这早在《左传》中就有记载:“八年之中,九合诸候,如尔之和,无所不谐。”到了孔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和而不同”、执两中用的“中庸”思想。荀子说 “和则一,一则多力”,孟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文化,凝聚家庭、敦睦邻里、善待他人,成了中国人处理复杂人际关系时所秉承的基本法则。勿庸否定,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有着明显等级差异的社会,传统文化强调不同社会身份者的和谐相处,将仁爱方法、忠恕之道、以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朋友有信”等和谐文化贯彻到了极致。所以,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处于顺和、协调、稳定的状态,它以互助融洽人际关系、以和解处理人际冲突、以沟通实现人际和谐。
——和谐的社会理想。中华民族素有追求“大同”、“小康” 社会理想的光荣传统。孟子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进行了描绘,墨子张扬“兼爱”、“非攻”,佛家张扬 “因缘和合”,法家张扬“刑主仁辅”,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阐述了修身处世、治国安邦的和谐思想,影响深远。到了洪秀全,提出要建立“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则提出了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孙中山强调“抱持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与夫《革命方略》所规定种种建设宏模,必能乘时一跃而登中国于富强之列,跻斯民于安乐之天也。”“安乐之天”,即和谐之社会。而我们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个充满活力、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并形成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和谐的国际架构。中国传统文化自古认为世界应是一个和谐整体,这个观念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中国人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乃至国与国关系的重要价值观,并浇铸出中华民族与多极世界相互交往的民族禀性。这种民族禀性培育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文化之路、和平之路,铭刻下中国古人追求同各国人民友好交流、互利合作的历史足迹。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远涉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现的是中华灿烂文明和先进科技,留下的是和平与友谊。中国人民尊重不同文化、不同观念,注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实行睦近交远。中国主张和谐的国际架构,愿同世界各国长期友好相处、平等互利合作,走和平发展道路。
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障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既要靠资金投入,也要靠政策支持、法律保障。必须制定和完善文化管理、文化开发、文化产业、文化创新等方面的政策,形成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政策保障。
以文化管理政策规范传承体系建设。这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政策体系建设,既包括普查、整理、鉴定和研究政策,也包括继承、传播、利用和发展政策。这一系列管理政策,必须做到举措周全、方法得当、管理规范,使优秀文化传承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一是建立权威的政府行政管理制度。政府并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主体。政府的职责不是亲自传承优秀文化遗产,而是尽可能多地利用自己的行政优势,去鼓励、推动、帮助、协调民间社会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二是建立优秀的专家学者管理制度。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一大批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专家和学者,这是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力军,应该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依据。三是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要明确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的知识产权主体、客体及内容,确立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的使用许可制度,对民间传统工艺、民间绝技的保密,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料出境的限制,对著作权转让的限制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文化传承管理制度。四是建立常规的管理人才培训制度。文化传承离不开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参与,必须建立系统的文化管理人员的培训体系,由各类专家传授文化管理知识和方法,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辅导,定期实地考察各类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
以文化开发政策拓展传承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是它必须依附于个体的人、群体或特定区域、空间而存在,是一种“活态”文化,因此除了通过收集、整理、保存那些物质性的载体或通过记录、复制手段将其物质形态化以外,更重要的在于通过制定和落实开发政策,切实保障传承、教育等手段使之在个人、群体、区域或社会中得到现实的延续和发展。一是民众参与,适度开发。
民众积极参与和支持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才可能使我们的保护和开发取得真正的效果。应该形成一个政府统一组织和领导,学界全力指导和帮助,民众积极参与和配合的保护和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局面,来实现我们保护和开发的目标。要在政府相关政策的规约和指引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遵循适度性原则,防止过度开发和损毁性的利用。因为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都是有限的,有的开发与利用的条件是成熟的,稍加市场运作就可以开发;有的还不太成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成熟后,才可以利用。二是分步实施,系统开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利用所涉及的领域众多,内容复杂,覆盖面广,任务艰巨,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要在短期内完成或取得重大的突破是很难的,必须高起点、高规格、高要求地搞好顶层设计,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系统开发原则,既体现出系统开发的整体性、又体现系统开发的阶段性,使保护和开发方式具有民族创造性和地域独特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不搞单一化的保护和利用模式。在时间上,与时俱进地把握文化遗产分类,杜绝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开发中的短期行为;在空间上,有效整合各种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实现保护和开发的良性互动。三是国际合作,防止侵害。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开发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宝贵丰富的中华文化遗产,既是中国人民引以自豪、倍加珍视的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需要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交流与合作中,要防止文化侵害。有些境外人员出于各种需要进行文化采风,以很少的投资窃取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甚至轻易就窃走了民间的某种技艺,对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制止。要与合作国家共同遵循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约法,共同监督与制裁文化侵害的不法行为,守护和提升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以文化产业政策促进传承体系建设。文化产业也称“文化工业”,是指以物化的文化产品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服务进入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产业部门。文化不只是花钱,它还能赚钱,它通过组建文化产业、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来创造经济效益,实现文化的有形价值和隐形价值。文化产业以保护知识产权的厚重铁甲撞开高新科技大门,以人类智慧的不竭油料推动知识经济的强大引擎,以数字化的坚硬履带碾过肥沃的文化平原,为人类开辟经济腾飞的广阔道路。要继续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积极的文化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保护好、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要加强与国外知名文化机构的合作,着重抓好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影视剧、出版物、民族音乐舞蹈和杂技等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不断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传播范围。
6.文化传承高二优秀 篇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五岁时,奶奶握着我的小手一字一句地朗读,“复习旧知识时从中学到了新的东西,就可以去当老师了……”稚嫩的声音跟着奶奶念着,至今记忆犹新。儿时,奶奶经常拿着一本《论语》来到我家,甚至在上小学后第一次过生日,奶奶竟将一本崭新的《论语》递给了我,“旧书快坏了,新书结实,错误又少,识字多了一定好好看啊!”抬头望见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挂着充满希望的笑容。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被同学拽进了欧美和日漫的各种圈子里,似乎一时发现了更合乎胃口的东西,渐渐忘掉了书架上的那本《论语》。有时与奶奶聊天,说到欧美电影或者动漫,老太太总变得兴趣淡然。直到一次,她一句话问住了我,:“你觉得现在你看过的动漫过了一千年以后还会为人知晓吗?”见我回答不出来,原来的话有些结巴的老太太竟打开了话匣子,眼睛里闪烁着光“我姐姐和我那时从村子里走出来,在城里书店我就买了一本《论语》,当时要学会了这书可了不得……”她挥着手,似乎想象着书店中满眼的书籍,“现在的孩子更得用心学啊,将这老祖宗的智慧和文化延续下去,再传个千百年,万万不可将其磨灭……”奶奶越说越兴奋,身子时不时向前倾,几乎快站了起来。从奶奶家出来已是傍晚,心上却多了一份重量,传承文化的重量。
7.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感悟 篇七
2016年6月28日首届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黔剧传统折子戏专场在贵阳市星光剧场上演。由彝族历史故事剧《奢香夫人·明决策》拉开了黔剧经典折子戏演出的序幕。《奢香夫人》演绎了奢香因无故遭受明王朝马晔辱打,马晔妄想激反水西诸部族,以便出兵镇压,建立个人功勋。可奢香忍辱远行返回水西。以查克龙为首的族人得知消息,群情激愤,正掀起举兵反明。在这矛盾激化的关键时刻奢香夫人表现出她的大智大勇,顾全大局,考虑国家及民族利益,百姓安危,毅然决定,免除战祸,稳定边陲。加之钦差杨明渊奉旨及时赶到水西劝说之下才平息了一场风波。此次《奢香夫人·明决策》的演出在各方面都有新的变化。编、导、演、音乐、舞美都有较大的提升,演出节奏明快,色彩鲜明,剧情矛盾起伏跌宕,冲突强烈。音乐优美,唱腔动听。尤其是主要演员对人物的塑造把控都下了一定功夫。
如奢香夫人的扮演者在唱,念,做等方面都很见功力,表演细腻讲究一招一式。当民族兄弟们要起来反明时她表现出的那种复杂心情一边克制自己心中遭受的屈辱激动的心情,又一边安抚众族人激烈的反抗情绪。她运用了戏曲小碎步圆场加唱的形式来表现劝说的过程。在作出反抗决断时有个撩斗篷动作的转身亮相,显得干净利落展现了奢香的英雄气概。她运用了传统戏曲程式:手、眼、身、法、步、唱、念、做、舞细致刻的画人物。她的演唱深情并茂十分投入,准确地把握住人物,演出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剧中族人首领查克龙强烈要求奢香举兵复仇,在掀起族人反明的行动中双方思想交锋激烈,查克龙据理力争,声色俱厉的大段念白使这段戏的矛盾冲突推向一个高潮点。查克龙的扮演者运用了大量戏曲净行身段,气韵,节奏、音色为剧情的层层深入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查克龙在反对奢香求和的决定时运用了戏曲传统水袖的特殊表演,拂袖,抓袖,转身等身段,干净利落的下场动作展示了人物特殊个性。
杨明渊的扮演者表演十分细腻,人物掌控准确,张弛有度,他的上场表演将戏推向高潮,使短短的一折戏中表现十分完整,加之群体演员认真严谨配合使整台演出效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给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黔剧《奢香夫人》,1963年创作发表,同年由贵州省黔剧团首演。1979年参加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获文化部戏曲创作、演出一等奖,同时出版单行本。2007年入选中国戏曲学会编写的《中国当代百种曲》。因而《奢香夫人》一剧成为了黔剧的主要代表作。曾参加全国戏曲调演在北京演出时一炮打响受到中央领导和国家民委的赞扬。并受国家民委的委托赴西北五省(内蒙、宁夏、甘肃、青海、陕西)进行巡演。这是黔剧《奢香夫人》有影响西北五省的演出堪称黔剧演出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我们演出《奢香夫人》是宣传奢香夫人精神,颂扬她所领导的水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开拓奋进、励耕织、修九驿、纳汉儒、兴汉学、顾大局、建和谐、安边陲,为川滇黔三省彝族聚居区的繁荣稳定立下了不朽功勋。同时、讴歌中华民族的史上英灵,呼唤国家统一,歌唱民族团结,祈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认为贵州黔剧《奢香夫人》是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影响的剧目,最能显现中华传统文化精神。
2009年为弘扬地方戏曲,进一步宣传贵州黔剧,黔剧院组织排练了众多黔剧经典优秀剧目,赴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名家名段欣赏》栏目的录播工作。其中《奢香夫人·明决策》选段是此次重点采访,重点介绍的唱段之一,在向全国播放时做了详尽报道及大力推广。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贵州黔剧及历史民族英雄奢香夫人收到极佳的效果。
黔剧《奢香夫人》几十年来、历届领导积极组织演出,多次调整修排,甚至重新改编,不断打磨,不断推广,不断追求扩大它的社会影响及艺术效果。该剧虽多次获得奖项,但黔剧院领导仍不满足,怀着一种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2012年贵州省黔剧院重将奢香夫人历史题材故事从新创作新编历史剧《九驿图》。力求将奢香夫人这一重大历史题材打造成为观众喜闻乐见长演不衰的时代精品。
这是我院亲自策划,组织掌控,在编创上用全新的、时尚的、现代的艺术理念及现代高科技声光电舞美艺术手段,来演绎这有影响的历史题材作品。在作品中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不论是人物的重塑,剧情的延展,都做了大胆突破。在音乐设计、唱腔设计、人物造型、服装设计、舞美设计、灯光设计、舞蹈情景表现上也做了精心设计。该剧目的创作排练发扬了自立更生精神,挖掘调动本院的人才潜力,全团上下近百位演员及业务人员参加,长达一年多的时间进行创作排练。在全院同志一致努力下,成功地将新编历史剧《九驿图》推向演出舞台。2013年《九驿图》正式对外公演后,得到了领导及广大观众的欢迎和赞赏。并获得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贵州专业文艺一等奖。
把奢香夫人故事用多种艺术手段再现,是加深我们对贵州历史上杰出的彝族女英雄奢香夫人的了解。她身逢乱世之中,以自己的机智果敢、雄韬伟略,审时度势,顺应明王朝,使明王朝迅速实现了对西南边陲地区的统一。同时,体现了贵州各族群众在历史重要时刻,所表现出的那种爱国爱乡的浓浓情结。
奢香夫人故事题材创作有着强烈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宣传好奢香夫人的精神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8.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当代价值 篇八
[关键词]岭南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 当代价值
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历经艰辛,经过两千多年的演绎与扬弃,已深深地融入岭南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岭南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岭南地区历史发展的强大力量,是推动岭南地区各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源泉。
一 岭南传统文化的历史认识
(一)岭南文化构成元素
岭南是一个丰富的地域文化单元,就其文化来源看,有本土的原生文化、南传的中原文化、域外传入的海外文化;就其民系构成来看,有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海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就其形态看,有农耕文化、海洋文化、商贸文化、山地文化。岭南文化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兼收并蓄,融汇升华,构成了独树一帜、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体系,成为了中华地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二)岭南文化的特质
岭南文化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
1. 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
岭南文化对各种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先秦时,岭南的土著文化尚未定型,对外来先进文化没有力量进行抗拒、排斥。从秦汉开始,两千多年来,岭南一直对外进行着经济、文化交流、融合。从古老的民间传说开始,就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开放心态,至今南海神庙中还立有波罗国使者达奚司空的塑像,西来初地还有达摩祖师的遗迹。著名的岭南画派,就是在继承国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洋画的技术而形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更发挥了这方面的潜质,在全国率先敞开大门,在对外经济、文化的交往中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这并不是偶然的。
2. 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精神。
岭南地区远离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岭南人天生就有一种“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英锐之气。岭南的外来移民几乎超过本地居民,而作为移民在新的地方谋生,必须具备进取精神,才能站稳脚跟、获得发展。从唐末开始,由于战乱、对外贸易和耕地不足,岭南先民冒险犯难,陆续前往东南亚、澳洲和南北美洲等地,参与当地建设与发展,成绩显著,并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显著的贡献。在近代文化史上,岭南地区涌现了一批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文化名人,如岭南画派祖师高剑父,民主革命家孙中山,思想启蒙运动的先驱梁启超等,这些灿烂的群星,代表了岭南文化的思想。岭南地区成为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岭南文化成为思想革命、社会进步的先导。改革开放以来,岭南人民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勤于实践,谱写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篇章。
3. 实利重商的文化倾向。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重农轻商”一直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这一思想在旧中国的中原地区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岭南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使它在唐宋时代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区,以珠江三角洲,含江三角洲为中心向外辐射,特别是清中叶以后,随着国际市场对茶叶、丝绸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除广州、佛山两大商埠外,潮汕商人的足迹,“上沂津门,下通台厦”,远至新加坡、暹罗一带,形成了当时商业系统著名的“潮州帮”(潮商)、“广东帮”。商品经济的发展,铸造了岭南文化讲求实利实惠,偏重商业的倾向既乐于创造新事物又自发性地固守老路子,开放创新与保守陈旧在岭南同时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4. 远儒、平民的文化倾向
在岭南的发展中,来自中原的传统文化都一直影响着岭南文化发展,但是岭南文化并没有被这种影响所束缚,并且在物质文化和观念文化中体现出迥异于中原的文化。
首先,岭南文化的远儒性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都表现着,从儒学人才来看,从汉到隋长达八百余年中,广东被朝廷察举人才总共不过24人。而在广东唐前期没有一个进士,唐后期广东进士才5人,占全国0.7%。由于缺少中原文化的束缚,岭南文化就表现出一种开拓、进取、革新的精神。例如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乃至孙中山的革命都是把岭南作为起点。
其次,岭南文化是平民化的。岭南文化虽源于中原文化的主脉,然而其文化内涵的表现形态却并没有成为主流文化谪系的代言人。岭南文化富于民间色彩,其文化实体不是借助于自上而下的灌输,而是植根于民间心态的认同,所以它才可以在边缘的处境中,柔韧且充满活力地发展壮大着。
(三)对岭南传统文化扬弃性的审视
文化传承性不仅表现于过去的历史脉络中,而且表现于当代的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地域性文化。由于其独有的特点和地域性优势,它就会深深地扎根于当地社会的文化土壤里,影响着当地人的社会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其文学艺术的表达方式,并由当代的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呈现出来。正如王国健先生所说的:“对未来岭南文化发展、文化使命和文化地位的关注,必须成为当前岭南文化研究的内在指向。也只有在古今嬗变、中西交汇的宏大文化背景下思考岭南文化及其研究的一系列核心性问题,才能使其获得鲜活的现实生命和长久的未来价值。”因此,研究岭南文化的当代价值,必须要从当代的眼光去审视岭南文化的传统,即以当代的价值观去反观岭南文化传统,对岭南文化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扬弃性的审视;从当代广东文化的发展去推源溯流,探寻和认识其历史发展的渊源与脉络;以面向未来的眼光去看广东文化的发展前景,发掘岭南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起的作用与价值。
nlc202309030604
二 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在广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黄钊教授在为沈壮海先生的新书《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作序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一方面,一定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以及人们所达到的思想政治素质,是该社会文化含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将把该社会的文化含量推向新的水平;另一方面,一定的文化环境,又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离开了特定的文化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最主要的特定支撑。”[]广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教化和调控功能来使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根本旨趣在于,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来教育人、启发人、激励人和鼓舞人。然而,长期以来,广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往往在促进大学生文化建设上难于取得实效,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内涵,而这种人文底蕴的薄弱和贫瘠是完全可以通过岭南优秀的传统文化补救的。
(一)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能为广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中国精神建设的首要内容。而历经两千多年积淀、筛选和发展的岭南优秀传统文化诠释了先辈们敢为人先、创新求变、开放兼容的时代精神和热爱祖国、孝悌为先的民族精神,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于引导学生成人、成才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1.兼收并蓄,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众所周知,岭南地处我国南隅,是我国历史上开发较晚的地域,在古代被视为“化外”之地。虽然岭南地区远离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但其地处沿海之地,并与外界相接,处处迸发出一种超越“传统导向”的兼收并蓄,开拓创新精神。如岭南画派师祖高剑父,思想启蒙运动先驱梁启超,“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一代宗师饶宗颐等,在这些伟人身上处处散发着岭南文化的兼收并蓄,开拓创新精神。
经欧风美雨之洗礼,乘改革开放之风气,岭南人世世代代承载下来的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开拓创新精神在当代并不会过时,相反,它将成为岭南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养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和创新发展的动力。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康梁变法、孙中山革命、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省港大罢工等等历史事件,充分体现了千千万万岭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祖国的发展,前仆后继,成为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部分。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广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内容,充分挖掘岭南优秀文化传统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3.崇尚科学,追求民主的进取精神
岭南人得风气之先,竞相向西方学习现代科学与民主思想,寻找救国强国的真理,从洪秀全到梁启超再到孙中山,广东成为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崇尚科学能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倡导民主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崇尚科学,追求民主精神在追求民主法治社会的今天十分具有价值,它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岭南优秀传统文化能丰富广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增强渗透力和吸引力
当代青年,处于开放创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中,其思想神经敏感,感情丰富,求知欲强,要求发展个性。他们不欢迎“居高临下”的指手划脚,对于“权威人士”的发号施令更是极其厌恶。因此,传统的理论灌输方式并不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内化动力。
文化是人类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它虽然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但它却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形式表现出来。岭南建筑、岭南园林、岭南画派、戏曲音乐、工艺美术等都是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表现形式,它们崇尚自然,清新活泼,把岭南文化的精华表现得淋漓尽致。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以自然为宗”的审美观,契合自然之真,生活之真,性情之真,直抒胸臆、真切自如,如《雨打芭蕉》、《渔歌晚唱》、《昭君怨》等文艺作品皆内容丰富,自然谐和。
广东大部分高校学生都是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茁壮成长起来的,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着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陶冶。广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想冲破纯粹单一的理论灌输形式的局限,坚持以生为本,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的结构环境,需要坚持采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育人形式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核。传承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多元的文化表现形式,崇尚自然的审美方式,如通过粤剧、潮剧、岭南书画展等各种形式来诠释岭南历史,尤其的爱国抗战的历史,在各类形式作品中渗透思想精髓,从而能为广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活力,增强渗透力和感染力。
(三)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基因,有助于完善广东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基因,是内在成因,是根脉,是抗体。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是因为它活在了我们的基因里,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部分人为了利益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不断地冲破道德底线。大学生虽然生理发展成熟,但心智并不完全成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不坚定,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深远,思想和行为容易被不良分子利用。因此,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回归到文化基因里,发挥文化的德育功能。岭南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世世代代岭南先辈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其天下为公的国家观、开放兼容的合同观、积极入世的务实观、敢为人先的创新观、孝悌为先的家庭观等价值取向逐渐地形成和无形地影响着岭南居民的“脾性”。
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回和强化道德约束和慎终追远的定力,并将其融合和运用到广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去增强广东高校大学生在现代化浪潮中强身壮体的“抗体”,尤其是增强在各种物质诱惑中的免疫机体,有利于更好地塑造高校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nlc202309030604
三 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在岭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能够体现本地居民愿望、要求,能够与其精神生活结合,与他们具体的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与作为他们生活、生命的有机组成的岭南文化相结合,从而带上地域品格和气质,才能在本地起到导向、规范、熏陶的作用。
(一)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丰富、鲜活的养分
岭南文化是在岭南地区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凝聚着本地人群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包含富于岭南特色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不但是历史的,并且是现实的----是在活的历史-现实直流中形成、变迁、演进并发生作用的,具有岭南历史和现实实践的丰富内涵,富于细节,与现实生活方方面面紧密相连,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它应是本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和源头活水。对岭南文化的尊重和合理运用,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获得具体、丰富、生动、亲切的因素。例如开放兼容、多元求变、务实重商、敢为人先等岭南文化精神具有与现代性、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对接的若干因素。
岭南人民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近代以来,三元里抗英、虎门销烟、黄花岗起义等光辉篇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方文化资源之一,也使其具体化、实践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在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本地现代化实践中,通过回答现实提出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来获得岭南民众的认同,提升说服力和感召力,同时从这个实践中汲取新鲜养分。
(二)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具体的文化载体和实践形式
在岭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推广不能给人以意识形态空洞说教的印象,否则难以起到导向、规范、熏陶的作用。必须依托那些已经历史地为岭南民众接受了的一定的载体,化虚为实,才能起到实效。这种先进的价值观才能较好地落实内化于岭南民性、人格,并外化于其人的自觉实践。岭南文化传统是本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淀下来的与本地自然条件和历史实践密切相关,是本地社会现实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地民众广泛接受,具有先天的亲民性和广泛的民众基础。它不是抽象地存在,而具体地表现为语言、风俗、节庆、戏曲、音乐、建筑、园林、工艺、饮食、礼仪、宗教、伦理等方面的地方特色。这些地方文化于本地人民的民性、观念、生活密切相关,甚至血肉相连,是其内在人格的外在表现形式。结合这些地域文化载体,不但利用其形式,并且在内在精神上寻求对接,就能并且才能有效地积极影响地方民众,与民众生活水乳交融,提高其参与性。因此岭南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展开平台,与之结合是在岭南必然的践行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国健.基础建设与理论探索相结合,促进岭南文化研究可持续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
[2]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P2。
作者简介:刘英凤(1965—),女,教育硕士,副教授,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主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新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著作两部;主持广东省教育厅课题两项;在各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现任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
何燕清(1989—)女,硕士研究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现任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师。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感悟】推荐阅读: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现代文化建设06-30
关于文化传承的初中优秀记叙文08-04
《五四精神·传承有我》演讲稿优秀10-08
关于传承红色精神的感悟心得11-12
传承劳动模范精神心得与感悟08-13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10-10
文化传承人06-23
传承文化精神08-12
传承传统作文09-22
优良传统传承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