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作业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论述

2024-11-05

区域经济发展作业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论述(共9篇)

1.区域经济发展作业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论述 篇一

作者简介:孔翔(1975-,男,湖南长沙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与区域发展以及地域文化与区域发展;郑汝楠(1987-,女,汉族,四川内江人,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人文地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创新与区域发展。

*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 J CZ H 04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0ZD &01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1072联合资助

经济问题探索 2011年第2期

低碳经济发展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初探 * 孔 翔,郑汝楠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系,上海200062 摘 要: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危机的重要举措,生态文明则是新时期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努力方向。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都是人类在发展面临生态环境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应对举措,两者的理念相似、目标相容、解决方案虽层次不同,但都依赖于系统化的保障机制,因而无论是在理念更新、利益协调、市场培育或制度与技术创新等方面,低碳经济建设都可能为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低碳经济;生态文明;区域发展!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见于2003年英国发布 的能源白皮书 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 济 [1] ,由此,其逐步成为学术界、企业界和政界广泛关注的命题以及2009年联合国气候大会的研讨主题。按照最初的设计,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质是要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换来更大的经济产出,同时为人

们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多的工作机会[2] ,以后各国虽提出了不同的!低碳经济∀设想[3] ,但节约、集约使用能源、降低碳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趋势成为大致相同的努力方向,并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暖和生态危机的主要途径。

在低碳经济广受全球关注的同时,中共!十七

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不仅是发展理念的升华,更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任务。两者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方面有着相似追求,虽在解决方案上层次不同,但必将相互促进,共同成为

我国在资源环境紧约束条件下谋求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解析

!低碳经济∀一词虽被频繁使用,但其确切概念并未在学界取得广泛共识。日本学者 D agoumas 和T S Barker 认为,低碳经济是适应全球变暖危机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追求碳的最低排放,并

强调减排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4];K Go m i 则强调,低碳经济必须以实现现有技术、制度和人员行为的转变为前提[5];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表示,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国内学者庄贵阳[6]、冯之浚[7]、牛文元[7] 等则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

源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崔大鹏[8]、鲍健强[9] 等提出,低碳经济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新变革,它将使人类社会由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而按照方

时姣等的理解,低碳经济主要揭示了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统一,乃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和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可持续性很强的

经济[10]。由此看来,学者们普遍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有三:即以技术创新、尤其是能源利用领域的

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制度创新及其诱导的人类行为方式的创新为保障;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为目标。它将促进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既是人类在短期应对气候变化的应急之策,更是长期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低碳经济将不仅是能源

经济的革命,更是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其对人类 生产生活特征的影响不容小觑。

首先,低碳经济直接解决的是碳排放问题,而这又主要起因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能源结构和能源使用的现代特征。过大规模和过高比例的化石能源的使用不仅可能使人类面临不可再生能源短缺的困境,而且已经造成CO 2 等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酿成气候变化的巨大危机,因此,降低碳排放的要求表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权益之计,实际也是提前破解资源能源短缺难题的必要之举。低碳不仅是碳排放的降低,也是含碳量高的化石能源使用比例的降低。

其次,低碳经济不仅是生产技术的创新,更是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更新。低碳经济的实现不仅要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以增进能源的使用效率和碳储存与转化的水平,而且要通过低碳生活理念的传播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塑造进一步降低整个经济与社会活动的碳排放水平。正因如此,低碳产业区和低碳社区建设同样是低碳实践区建设的重点,低碳城市不仅意味着新的城市产业结构,也同样意味着新的城市生活理念。

再次,低碳经济问题的研究凸显了生态环境问题 的外部效应,不仅CO 2 气体可以跨区域流动,而且其过高排放的后果将是全球性的,因此,低碳经济建设的成果为全球所共享,而低碳经济的建设也必须依赖于全球的普遍参与,只有形成合作共赢的区域间关系发展新理念,才能在生态环境问题上达成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从而使各国都能克服先增长后治理所带来的巨大负面效应,为全人类走出文化决定论的误区、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创造条件。

最后,但也许更重要的是,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使得可持续发展等人地关系新思想不再局限于发展理念的传播,而是有了新的实现载体,碳交易、碳补贴、低碳银行以及低碳贫困户等经济概念的提出,使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利益更紧密地联系在一

起,它不仅有助于解决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外部效应内部化问题,也有助于促进与碳排放和能源利用有关的技术与管理创新。这将使保护生态环境有了更多积极有效的经济手段,也能更好地克服经济个体难以完全避免的片面短视行为。

二、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党的十七大以来,理论界兴起了生态文明的研究热潮。李良美从科学与人文关系的角度指出,生态文明是依赖人类自身智力和信息资源,在生态自然平衡基础上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球化协调发展的文明[11];王朝全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称,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文化伦理形态[12]。对于什么是生态文明,学者们的具体表述各有所长,但大多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乃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它是在以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倡导人类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以有效解决人类需求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作为对工业文明的反思成果,生态文明客观上要求加速实现区域发展方式的转型,这就与低碳经济对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型的要求具有了相似性。同时,两者的提出又都基于生态环境危机的紧迫性,因而不少研究都有将两者混用的趋势。笔者认为,深入剖析两者的内在关系无论对于低碳经济或生态文明建设都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一相似的提出背景

生态文明的出现是人类对几百年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类文明形态。十八世纪以来。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形态发生了相对于农业文明的深刻变革。工业化与自动化不仅使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源的能力空前强大,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空前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沙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等,像一把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人类的头顶[13],极大地危及地球生态圈的安全和人类的生存。日益频发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表明,地球已然无力支持工业文明的持续扩张,只有尽快创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才能延续人类的生存,这正是生态文明的提出背景。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变暖正

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极具典型性和迫切性的生态危机之一,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等大量事实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将危及水资源、能源、生态系统以及公共安全,进而直接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为了应对不断恶化的气候状况与能源短缺问题,人类必须努力寻求一种低碳节能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理念便应运而生。由是观之,低碳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陷入能源危机、环境危机而深刻反省自身的结果,生态文明的理念则主要着眼于全面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两者都是在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生态系统约束下的产物。

(二相容的发展目标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有别于传统经济的新型发展模式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以最少碳排放量实现最大经济效益为要求。低碳经济的目的在于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最终实现降低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相平衡,进而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则是人类社会在协调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矛盾的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其核心思想是从文明重建的高度,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处共为着眼点,确立可持续发展模式。它不仅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且把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和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作为最终追求的目标,从而与低碳经济建设具有相似的实践目标。

(三共同的保障机制

导致全球变暖的深层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传统带病运行的成本外化工业化模式难辞其咎。发展低碳经济,必须首先触动和改变这一发展模式,而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外部减排。否则,无异于一个肾病患者仅通过外部血液透析来代替肾脏排毒代谢功能[14]。因此,在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型新经济模式尤为重要。换言之,没有发展模

式的创新,低碳经济条件下生产力水平便无法持续进步,低碳经济也难以获得普遍的支持和实质性的进展。纵观历史,人类面临的文明危机根源于不断生产毒素的工业化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破除这种狭隘的文明观和偏执的发展模式。为应对工业文明引发的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必须积极创造和保护生态建设成果,而这同样有赖于社会发展模式的革新。笔者认为,如果不实现文明发展模式的绿色创新,仅靠生态意识的力量,生态文明建设将难以取得预期目标。再美好的设想,也将是难以实现的乌托邦。因此,积极推进发展模式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生态危机所催生的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说,有赖于系统性的发展模式创新。

(四不同层次的解决方案

生态文明的内容非常丰富,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实际行动,涵盖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全部内容,涉及经济、政治、伦理、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在经济方面,生态文明强调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以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为代表的生态经济类型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因此,低碳经济可以被视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工具,它主要是在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重点运用技术手段和经济政策工具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纵观全局,生态文明好比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的总指挥,是在较宏观层次上提出的总体解决方案。低碳经济则专注于解决全球变暖和能源危机下的经济发展模式问题,强调利用技术创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清洁生产,注重观念更新,实现环保消费,进而成为人们关注生态文明发展较为重要的一面。因此,低碳经济不过是生态文明的一种具体发展模式。但必须指出,低碳经济建设中的一系列新的政策工具为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创造了很好的示范成果,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意义

由于低碳经济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更为短期和现实的努力方向,因此,低碳经济的建设成果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所谓低碳经济示范区,就是在特定实验性地区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15]。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旨在营造最适合人居的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化,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协调与和谐,在创造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的同时,让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的许多成果可以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应用和推广。

(一国内外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在低碳浪潮的推动下,各国都正在积极推进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作为全球低碳实践的先行者,英国的碳信托基金会与能源节约基金会联合推动了英国的低碳城市项目,批准建设布里斯托、利兹、曼彻斯特等三个示范城市。这三个示范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包括:在实现途径上更为注重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提高能效和控制能源需求;在城市规划上,强调战略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在城市建设上,强调技术、政策和公共治理手段并重;并且在提出可测量的碳减排目标和基本战略的同时,着重实现途径选择的实用性,在最大程度上争取了公众支持[15]。日本十分重视环保理念的宣传示范工作,在推行!碳足迹∀、碳排放权交易等政策措施的过程中,都进行了相应的宣传和推广[16]。2008年,日本政府决定在国内挑选10座!环境示范城市∀,被选中的城市有横滨、九州、广市、富山市、熊本县水俣、北海道下川町等。按照规定,入选城市中的居民主要消费地产食品,并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等自然资源。通过推动节能住宅的普及、充分利用生物资源、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建立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尽可能减少人流和物流产生的碳排放。在此过程中,日本政府还十分注重低碳基础设施以及相关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了政府的主导性作用[17]。近年来,国内也开始着手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2008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和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明确向中国和欧盟成员国政府建议在中国经济繁荣的东部和欠发达的西部,探索建立特区性质的低碳经济示范省(区,使之成为中国低碳化工业

进程的国际典范。随着一些低碳经济相关试点工作的陆续展开,参与研究和试点的地区越来越多,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强劲。2009年8月,国家发改委已批准吉林市

作为国内第一个低碳经济示范区。保定、上海、贵阳、杭州、无锡、天津、南昌、厦门等多个城市也都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还有不少地区有了开展低碳经济实践的新动向。其中,上海、保定重点关注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制造与应用等领域,以寻求低碳发展的解决方案[18]。海南旨在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形成低碳经济支撑体系,树立起低碳经济区域模型与产业模式发展的典范。天津市则着力于中日合作平台,以示范项目合作为起点,创新低碳经济的发展机制,培育低碳技术产业孵化市场环境。上述案例的许多成功做法都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二以低碳经济建设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

虽然我国的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基于国内外相关示范区的已有实践成果,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以低碳经济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具体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 观念更新是前提。如前所述,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有着相似的提出背景和相容的长远目标。因此,在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努力推进观念更新能有效促进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从而推动着生态文明建设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实施。然而观念更新既是重要的,又是困难的。长期以来,工业文明所倡导的!高碳∀发展思想已深入人心,并引导着人们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还有一部分人在潜意识里认为,低碳意味着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从而在心理上不自觉地产生了抵抗情绪。因此,忽视人们的观念更新,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将步履维艰。由此,许多发达国家注重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动人们的观念更新,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比如丹麦政府通过提供信息、咨询和培训等方式,提高了全民的低碳意识。日本发动全社会力量构建低碳社会,由此取得的巨大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亦应如此,将!低碳∀理念植入人心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政府需要考虑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从而改变以往的消费模式和生活观念,以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利益协调是基础。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看,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思想无疑合乎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合乎各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然而在低碳经济的实践过程当中,低碳拥护者与受益者,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的经济效益分配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这种环境保护与经济利益关系的扭曲,不仅使各地区的环境保护面临很大困难,也影响到各地区之间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进而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因此,协调各方利益不仅能直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更有益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补偿机制乃是协调各方利益的重要方式。通过建立双边或多边的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各群体在协调发展的框架内将实现收益均衡。从目前来看,我国急需要建立可实施的生态补偿机制。一方面,政府有必要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向低碳示范区进行补偿以激发示范区的建设热情,对于因低碳建设而放弃相关收益的低碳贫困户也要进行适当的补贴和照顾;另一方面,也有必要实行限额碳交易计划,以通过市场手段鼓励低碳经济发展。为此,政府或管理机构首先要为碳排放量设定一个界限,处于这一规定之下的企业可以直接选择通过遵守规定来履行自己的义务,也可以通过向其他所有者购买碳排放权来平衡损失或负面影响。通过这种措施进行交易,可形成低碳产品的市场,从而达到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利益补偿的目标,进而激发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制度创新是关键。低碳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在法律体系构建上也同样具有相容的目标,因此,低碳经济的相关法律体系建设和完善将在很大程度上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纵观世界各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历史,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政策与法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丹麦、芬兰、荷兰等国近几年分别推出了各种低碳经济法案,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对于中国而言,当前不仅要注重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立法工作,更要注重相关执法能力建设,不仅要从法律层面确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地位,还要严格执行现有法律,强化执法管理。此外,我国还有必须注重发挥低碳政策的积极作用。发达国家的低碳政策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重视利用市场机制激励企业节能减排;二是政策工具的多样化和相互协调,注意征税、补贴、基金、市场交易等工具的综合运用;三是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政府创造或借助了一些!中间力量∀[19]。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

中,理应吸取世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但同时还要注重政策的!本土化∀。落实到具体政策的制定,重点是实现现有财税政策向!绿色∀财税政策的转变。市场培育是手段。全球气候变化经常被描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市场失灵,因此培育低碳市场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平台。建立公开的碳交易市场有助于形成合理碳价。而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合理的碳价可以为企业与个人营造生产和消费低碳强度产品和服务的激励机制,从而利用减量机会降低他们的总碳

足迹。因此,交易碳排放权能有效促进低碳经济的建设。在当前全球减排的框架下,充分利用CD M机制也具有积极价值。CD M机制是基于产权市场建立的碳排放交易机制,通过市场化的国际合作途径实现低碳、清洁发展目标。从合作双方的角度来看,CD M 机制是一项!双赢∀的机制,一方面,通过合作能获得资金和先进技术的支持,有助于实现国家、地区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其在国内实现减排量所需的高昂费用来履行减排义务。因此,CDM机制具有很强的现实可操作性。技术创新是保证。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有效控制碳排放,防止气候变暖,促进和保持全球生态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节能、降耗、减排,还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都必须以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普及和推广为基础。因此,低碳技术创新将不仅是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纵观全球,世界各国都基于自身优势有重点地支持一些技术领域的发展,如美国高度重视清洁煤技术,德国着重发展低碳发电技术,日本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等等[20]。尽管各有侧重,但其最终目的都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低碳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国要实现技术创新,一方面,可以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 M引进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另一方面,要逐步重视国内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重点攻关效益大、见效快的低碳技术,以提高经济效益以及人们创新的积极性。

总之,低碳经济及生态文明理念均是我国在资源环境紧约束条件下谋求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一些先进地区的低碳实践,不断提炼低碳经

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并逐步推广,将不仅服务于全球的低碳经济建设,也将促进我国生态文明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UK D epart m ent of T rade and I ndustr y,2003 UK D epart m ent of T rade and Industry,2003 O ur ener gy f uture#creati ng a lo w car bon econo m y EnergyW hite Pa per The Stationery O ffice,N or w ic h [2]付允,马永欢等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08,18(3:14-19 [3]姚良军 意大利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J] 中国科技产业,2007(11:58-60 [4] S D agoumas et al Pat hw ays to a l o w-carbon econo my for the UK w it h the m acro-econo m etric E3M G m odel,Ener gy Policy,2010(35:3067-3077 [5]K G o m i et a l A lo w-carbon sce nario crea tion m ethod for a l ocal-scale econo my and its application i n K yoto city,Energy Policy,2010(38:4688-4703 [6]庄贵阳 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79-87 [7]冯之浚,牛文元 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J] 中国软科学,2009(8:13-19 [8]崔大鹏 低碳经济漫谈[J] 环境教育, 2009(7:13 [9]鲍健强.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 中国工业经济,2008(4:153 [10]方时姣 绿色经济视野下的低碳经济发展新论[J]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10(4:8-11 [11]李良美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2:47-51

[12]王朝全 论生态文明、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的内在逻辑[J] 软科学,2009(8:69-73 [13]任力 低碳经济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J] 发展研究,2009(2:23-27 [14]低碳经济的本质与碳金融的发展趋势[N].湖北日报,2010-01-16 [15]刘湘溶 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J] 南京社会科学,2009(6:33-37 [16]刘志林,戴亦欣等.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 城市发展研究,2009(6:1-12 [17]陈志恒 日本构建低碳社会行动及其主要进展[J] 现代日本经济,2009(6:1-5 [18]刘文玲,王灿 低碳城市发展实践与发展模式[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4:17-22 [19]宋德勇,卢忠宝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13-21 [20]赵卓,肖利平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瓶颈与对策[J] 中国科技论坛,2010(6:41-46(编辑校对:余朝锡 李金发

2.区域经济发展作业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论述 篇二

一、经济伦理的含义

西方古典经济学开创者亚当·斯密、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等较早使用了“经济伦理”一词。其中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来源于经济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依赖性, 即看不见的手。而韦伯在考察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时对经济伦理做了如下阐述:“产生资本主义的因素是具有合理的记账、合理的技术和理性法的那种合理的永久性的经营, 但也不独是这些。必然补充的因素是理性精神, 对生活普遍指导的合理性以及合理性的经济伦理”。后来, 韦伯又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多次使用“经济伦理”一词, 但始终未下过确切的定义。至今经济伦理在国际学界尚无统一的定义, 我国学界代表性的意见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意见认为, 经济伦理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伦理精神或伦理气质, 或者说是人们从道德角度对经济活动的根本看法;第二种意见认为, 经济伦理是在经济领域中, 一定社会或阶级用以调节个人和他人、个人与社会、社会团体与团体之间利益关系且能以善恶进行评价的意识、规范及行为的总和;第三种意见认为, 经济伦理就是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并对其评判和制约的道德观念, 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产生于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经济行为中的道德观念;二是指人们对这种道德观念的认知和评价系统。上述观点都从一定程度上把握了经济伦理的内容, 但尚有局限性。因为它们都忽视了经济伦理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经济制度伦理。如果经济制度结构不合理, 甚至不道德, 个人的道德行为就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而只能作为独善其身的手段。相反, 如果经济制度结构合理, 符合道德精神, 那么, 即使某些个体存在不道德行为, 它对社会的危害也会受到相应的制约。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经济伦理这个概念严格地说来, 它涉及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经济活动中的道德问题, 涉及处理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相互利益关系中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以及对经济制度、经济活动的道德评判。由此, 笔者将经济伦理定义如下:经济伦理是指人们在经济制度合理前提下, 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以及对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行为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中, 涌动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股大潮, 在这种情势下, 如何密切结合我国的经济现象与经济生活,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伦理, 进而实现区域金融生态平衡, 既具有理论意义, 又有现实价值。

二、区域金融生态与经济伦理

从2006年春季开始显现, 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2008年下半年全面爆发——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严重影响, 全球主要经济体经历了二战后的又一次冲击。本次金融危机始于次贷危机, 进而演化升级为全方位的经济衰退。

在这样的残酷的现实下, 金融生态已经摆脱了仿生概念的抽象化探讨, 诚如周小川行长所说, “金融生态”这个比喻, 指的主要不是金融机构的内部运作, 而是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 也就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这个词能形象地表述中国金融风险复杂的形成机制。国内的许多学者也对区域金融生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滕春强 (2005)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对我国区域金融生态不平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他指出:区域金融生态是由既定的经济体制和法律法规等制度环境所决定的。苏宁 (2005) 认为区域金融生态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

众所周知, 亚当·斯密在其伦理学名著《道德情操论》中提出了“道德人”的假设, 认为源于人的同情的利他主义情操是人类社会道德行为的普遍基础与动机。在其后来出版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中, 斯密又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作为经济学的人性假设, 斯密认为, 在经济行为中, 人们是从利己心出发的, 因此应该从人们的利己心的角度来考察经济世界。由此, “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区别与对立亦称为“亚当·斯密问题”。

金融活动中, 金融活动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各种活动, 具有明显的“经济人”特征, 同时这种逐利的活动又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作为“社会人”的社会责任, 在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不能共赢条件下需要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时, 应该承担作为利益关系方相应的伦理责任, 践行伦理准则, 维护金融生态的健康开展。这实际上是金融交易和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对金融伦理规范的要求, 是金融活动主体应遵循的伦理准则。其中最主要的是信用准则和公平准则, 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促进了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发展。

信用准则是区域金融生态的重要准则, 是金融活动的基础, 是现代金融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信用是以诚信为内核, 互信为前提, 信任为归宿的制度, 各种金融借贷活动是信用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 信用体系比较完善。由于我国金融信用体系构建的滞后, 在金融领域存在比较严重的信用危机, 体现在信贷市场、资本市场、票据市场等方面, 均表现出比较严重的损害金融信用准则的现象。在信贷市场上, 许多已经贷到款的自然人和法人利用转型时期我国金融制度的漏洞以及各种不正当的手段, 制造大量呆坏死账, 以此逃废银行债务, 侵吞银行资产, 使银行资产萎缩、自身经营出现严重困难, 增加银行的风险;在资本市场, 2001年以来, 以重庆亿安、银广厦、蓝田股份等为代表的中国多家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联手制造了多起“金融黑幕”事件:在重要报告中虚报利润、隐瞒重要信息、发布虚假信息、伪造凭证等, 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在票据市场上, 出现多种票据欺诈的行为, 导致商业票据在金融交易中失去应有的作用, 即不利于企业间的交易, 同时又妨害了银行业务的开展。金融机构自身也存在诸多损害信用的做法:比如, 为了逃避审计与监管, 擅自伪造和虚报各种会计数据, 不进行规范经营;或者不计成本、不择手段进行不正常揽储或向客户推荐高风险的业务与产品;或者与其他机构沆瀣一气, 进行违规造假, 扰乱市场秩序。所有这些行为都是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践踏, 急需重构金融健康发展的信用制度。

公平准则是金融活动主体公正平等履行自身权利与义务的准则与行为方式, 金融活动主体与各个利益相关者在金融活动中必须公正平等地进行金融交易, 是金融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博特赖特研究指出:“只有当市场被人们认为是公平的时候, 人们才会积极投入到资本市场中去, 因而作为效率这个目的的一种手段, 公平性具有一种伦理价值。”金融市场中存在种种不公平现象:欺诈与操纵、不对称信息、不平等的谈判力量以及无效定价, 这些使个人投资者和社会成员在金融市场运作中处于不公平的待遇。在各种金融契约关系中也存在因为委托与代理产生的各种不公平的交易, 金融交易中经纪人应按相关的规则履行他对客户应尽的义务, 而不能利用其专门的金融知识或信息为了自己的私利进行工作, 以避免各种利益冲突。否则, 对于委托人或被代理人来说, 是不公平的。经纪人在委托或代理活动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无疑增加了诸多的交易成本, 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效率, 也增加了金融活动中的伦理风险, 严重的可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如巴林银行的倒闭等。金融活动中公平是相对的, 单玉华称之为“局限性”, 这种局限性有多种体现:形式上公平, 内容上不公平, 甚至形式上公平掩饰了内容上的不公平;规则上是公平上, 但可能制定规则本身不公平;参与主体本身身份地位导致的不公平;金融活动主体为了实现自身目的而进行的不公平的投资区域选择如“圈红”等等。这些不公平的做法在我国金融领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从而也显示了在我国加强金融伦理规范的必要, 进一步构建公平合理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三、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存在问题

1. 我国金融资产质量地区发展不平衡, 抵抗风险能力差。

主要表现在东部沿海地区资产质量水平较高, 中西部地区则较低, 其中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地区尤为严重, 2003年, 2004年连续被评为E级, 致使该地区不良资产比例居高不下, 金融生态系统不能良性运转。

2. 地方政府权力过于集中, 权利被放大, 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形成所谓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的局面。

在分税制以前, 主要表现为擅自减免企业税收、将预算内收入转移为预算外收入等;在分税制以后, 则表现为鼓励企业拖欠中央税款、谎报收入基数以及鼓励地方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等。其结果是造成地方财政举步维艰的困境。从而促使地方政府将眼光投向金融资源——争夺区域内国有银行分支机构的金融资源。

3. 社会信用环境恶化。

中小企业融资难, 造成银企关系紧张。以中西部地区尤为严重。西部地区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 给金融机构造成大量的呆坏账的同时, 也给中小企业和个体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负担和影响。

4. 国有金融职能没有发挥作用, 为民间融资提供了过多的土壤, 对金融机构产生冲击。

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者在创业资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 采用民间融资方式进行补救, 来满足需求, 虽然促进了民间融资行为的发展, 由于民间融资在借贷程序、利率、违约责任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规范问题, 对区域经济及社会稳定都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四、改善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的对策建议

鉴于要素贡献弹性系数直接反映各要素的变化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力的大小。所以引入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构成要素的贡献弹性, 对于区域金融生态的对策建议的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 本文引入了中国社科院2005年发布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的分析, 该报告通过对50个大中城市样本形成的立体饼图的要素贡献弹性, 可以看到:城市法治环境、地区经济基础、地方金融发展、金融部门独立性和诚信文化等五项因素的贡献弹性总和达到四分之三左右, 足见它们是决定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优劣的最重要因素。

结合此成果, 对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的对策建议如下。

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营造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按照有利于金融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 结合地方实际, 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到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等宏观环境下通盘考虑和安排, 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考核范围, 制定出系统可行的规划和阶段性的具体目标, 使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活动循序渐进, 逐步达到预期目标。

2. 促进金融市场结构的优化, 营造以资本市场为主, 货币市场为辅的金融市场体系。

在积极运用股票市场融资方式解决各地区的资本筹集问题的同时, 不断完善市场的组织体系, 加快货币市场的基础建设, 积极建立灵活有效的融投资体制。扩大货币市场交易与实现市场客体多元化同时并举, 以增加货币市场交易工具, 从而满足不同融投资主体的需求。

3. 强化区域法制, 创造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法制影响着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序性、稳定性和平衡性。既要做到建立健全地方金融法制, 完善金融法律法规, 又要求金融机构内部相关人员严格守法。规范相关当事人的金融行为, 为金融业的发展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提供公平规范的发展环境。

4. 积极推进区域诚信体系建设, 打造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良好的信用环境。

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区域金融有序运行的基本前提。区域信用体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区域金融的生态环境。第一, 建立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体系。第二, 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关的诚信管理办法。第三, 完善信用中介机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对违规违法、严重失信的实行市场限制, 同时及时向金融主管部门通报。

5. 建立科学完整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建立在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 包括宏观社会经济指标和围观经济指标两部分。宏观社会经济指标主要指宏观经济金融指标、法律政策指标、信用状况指标等, 微观经济指标主要指微观经济金融指标。对每一个具体的指标都要确定权重, 设置分值等级, 便于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COSTANZAR, KING J.The first decade of ecological economics[J].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28 (1) :1-9.

[2]杨敏恒.《浅谈经济伦理》, 《集团经济研究》, 2005年 (8)

[3]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金融研究, 2005, (2) :35-45

[4]田俊荣, 周小川就金融热点问题答记者问.新华月报, 2005, (5) :83-86

[5]李扬, 等.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EB/0L].[2005-10-15].http://finance.sina.com.cn

[6]高小琼, 关于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国金融, 2005 (14)

3.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 篇三

金融生态环境是个仿生概念,经济学辞典中很难找到类似术语。平常所称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依照这样的表述,金融生态环境就是由金融系统和与之相关联的其他系统所组成的生态链,这个生态链与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由此,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既包含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也包括整个金融市场得以生成的环境。与通常的金融市场的概念相比较,金融生态环境更强调金融系统与所处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以及协调发展。

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从生态角度看金融发展问题,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观念的体现。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生态环境改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区域的金融生态环境状况的好坏不仅影响货币政策在地区层面上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而且影响该地区金融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也直接决定该地区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和地区间金融资源的差异,进而决定一个地区金融核心作用的大小。因此,良好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地区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提出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必然的要求。

首先,这是促进地区经济与金融和谐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各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本身基础差,起点低,加之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观念下遗留的弊病,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尚远不能满足该地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有些企业利用破产法的不完善,以破产逃避还债,进而导致银行内大量坏账的产生;由于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及其相应的管理系统,银行在通过借款人信用对贷款风险作合理评估方面还有很多困难;由于会计、审计、信息披露等标准不高,所产生的“骗贷”现象依旧屡禁不止;相关的中介行业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一些中介机构还容易被买通作假。所以,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达到金融与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其次,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也是适应新形势下对内、对外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对各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各地区吸引外资的手段基本都是一致的,即通过给予外资优惠政策(主要是税收和土地两个方面)激励外资到本地进行投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这种在所得税、土地等生产要素上,对内资、外资有不同待遇的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差异的继续存在将对本国以及本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害,对整个国家和本地区的税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经过这二十年的发展,国内可利用的资金总量也达到了相当水平。因此,下一阶段的发展就应该是,在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扩大对内开放,逐步实现包括企业所得税在内的内外资优惠政策体系的并轨,逐步把外资的激励机制由优惠政策转变到公平竞争的软环境上来。而建设公平竞争的软环境的关键之一就是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实践证明,一个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必然是最吸引资金的地区。地方政府要想吸引资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把加强和改善本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三、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

要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的协调发展,应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

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要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实力。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一是要加快本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努力培育本地区的市场经济氛围,不断改善经济运行环境;二是要加快地区经济结构调整,要根据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和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切实加强和支持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使地区经济真正实现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三是要积极深化本地区企业的改革,使得作为银行贷款主要客户的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完善公司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务报表行为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进而提高企业赢利能力,从根本上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

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要健全地区社会信用基础。一是要健全维护金融债权的法律和执法体系,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规范交易主体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体系,在立法上要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特别是在企业合并、分立、中止等过程中,要突出和强化银行权益,切实保证债权人权利。二是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信用征信和评价体系,各级有关部门要充分整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建立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信用评价机构,制定出统一的信用体系、规范标准和查询体系,提高信用数据的开放共享程度,使信用度真正成为银行在考察贷款申请者时所能依靠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三是重塑“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加强全民信用教育,强化道德约束,提高民族信用水平和信用素质。

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要加快地区金融市场的建设。要发展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构建多类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尤其是利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借助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树立区域金融机构的优势;规范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要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要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与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的中介机构的发展,培植一批诚信水平高的有代表性的专业化中介机构,形成良好的中介行业道德风范;要继续提高审计、会计、信息披露等标准,在向高水平国际标准看齐的同时,结合我国自身行业和企业制度特点,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标准的审计、会计、信息披露标准;同时还需要在标准的执行方面进一步改进,努力保证审计会计准则不论在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中都得以真正严格执行。

四、政府和金融机构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在建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地方政府要前瞻性地认识到资金按市场原则流动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发展形势下的客观必然性,高度重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对增加信贷投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把争取金融支持的重点放在主动地、超前性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上。政府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在于一是为金融业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二是强化金融政策扶持。

政府在为金融业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上:首先应当重视自身行政行为和工作作风,坚持依法行政,建设“诚信政府”;要尊重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金融机构的依法自主经营权,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支持金融机构依法维护金融债权工作,旗帜鲜明地打击逃废金融债务等违法行为;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对金融活动的直接和间接干预,把支持金融机构加快改革和为金融机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工作重点;加快本地区社会信用建设步伐,建设“诚信社会”,支持人民银行负责的全国和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建设工作,推动本地区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推动信用中介组织建设;加强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政府在金融政策扶持上:当地政府及各部门要加大对金融机构在债权保全、资产接收、资产处置等环节的政策支持,督促有关部门帮忙简化手续、减免税费,积极支持金融机构清收盘活不良资产,减轻不良资产处置成本;要支持银行采取打包出售不良贷款等措施,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步伐。

4.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篇四

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一、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 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已经有很长时间,但全世界到现在也还没有很好地解决.10年前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但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需要宣传和实施可持续发展,因为脆弱的生态环境现在还没有明显改变.中国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也非常严峻.最近中科院分析小组做了一些分析后,感觉在今后25年到半个世纪,这种形势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是我们的人均资源量少,整个环境较脆弱.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并没有改变“局部改善、整体退化”的`总趋势.在这种情形下,实施可持续发展尤为迫切.过去提到“可持续发展”,首先有个认识问题,之所以出现不可持续发展,是因为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被打乱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可持续发展包含着深刻的内涵,包括着一些原则和基本关系,比如说,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力更生与国际合作的关系等等.

作 者:李文华 Li Wenha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刊 名:学会英文刊名:XUEHUI年,卷(期):2003“”(3)分类号:F06关键词:

5.区域经济发展作业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论述 篇五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西部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问题,生态环境建设的进展直接关系到西部经济的发展,全面认识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意义重大.本文基于西部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从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揭示了认清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重要性.

作 者:申燕萍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郑州,450052刊 名:农村经济与科技英文刊名: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年,卷(期):16(10)分类号:F1关键词:西北地区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6.区域经济发展作业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论述 篇六

关于加快工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有的同志认为,大力发展工业,会带来污染,破坏生态。简单地把发展工业和污染环境等同起来,这显然是一个认识的误区。大家看这样一个数字,1979年,我省森林覆盖率仅为17.4%,当时工业极不发达,但历经30年后,随着工业的不断加快发展,2009年森林覆盖率却提高到了39.93%,这个实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工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并不矛盾。国内外的实践充分证明,贫穷是保不住生态环境的,落后是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经济社会根源。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先进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的。2009年《中国生态文明地区差异研究》显示,全国生态文明水平居前五名的地区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处在后五位的基本是经济落后地区,贵州为全国倒数第三位。我省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尤其需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用现代科技解决工业排污已不成问题,关键是我们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式。我们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本质上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集约发展、集群发展、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坚持发展与保护同步、经济与生态双赢,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良性发展。一是通过大力建设工业园区,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发展循环经济,在一个区域内集中治理污染,实现零排放,彻底改变“散、乱、小”的工业布局;二是通过淘汰落后、科技创新、技术改造,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从根本上解决好工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三是通过节能降耗、减少排放、减少污染,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充分整合资源、保护生态、优化环境,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同时,加快工业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降低农村的人口承载压力,拓展自然资源空间,避免开荒种植,有利于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7.区域经济发展作业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论述 篇七

关键词:生态农业经济,农村生态环境,关系影响,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民以食为天, 农业是立国之本。农村不仅是农民进行生产、生活的安身立命之所, 也是人们食物的来源之地, 是保证国家和谐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我国是农业大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为我国居民提供了良好、可靠的食物来源保障。但与此同时, 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农村生态环境却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 人口增长、环境污染、森林破坏、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使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这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之路, 才是实现我国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生态农业经济的内涵

要正确认识什么是生态农业经济,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概念的提出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 其主要是指合理利用经济学原理, 组织和管理农业生产建设, 将传统农业、现代科技和绿色发展理念有机结合, 将农业向合理生态转化, 农业回归自然, 实现农业高产高效与可持续发展兼顾的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而生态农业经济就是以发展生态农业, 使农村经济、农业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相协调为基本原则, 以不超出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为基本前提, 以因地制宜、使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得到合理利用、充分发挥为基本方向, 在确保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 实现生产过程和资源利用高效化, 确保开发产品优质化、无公害化, 促使生产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由生态经济的内涵我们可以总结出生态农业经济的特点, 主要包括:协调性, 生态农业经济讲求的是农业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以及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适宜性, 生态农业经济是通过多种技术装备, 使农业发展适应区域环境条件、自然资源条件以及当地发展实际情况, 从而使区域各项资源合理配置、合理利用, 使农业经济发展能够扬长避短, 优势尽显;持续性, 生态农业经济重视的是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讲求的是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的长期整体效益, 不是一劳永逸的,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技术装备和发展策略进行不断的改进和调整, 因此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持续性。

二、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经济的关系研究

1.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基础。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生态环境的支持, 农村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需的耕地、水等资源, 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农业生态环境中每一个因素的改变都有可能对整个农业生产系统产生各种影响, 如果耕地和水土资源等被破坏、被污染, 必定会影响农业生产的产量和农产品的质量;同样, 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也必然会极大地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因此, 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村经济的基础和前提。

2.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农业生态资源有限和农业生产技术有待提高的前提下, 短期内, 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存在矛盾的, 但从长期来看两者又是相互促进的。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更好的资源条件, 从而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而农业在发展的同时, 又会为农村生态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促使农村生态环境的逐渐改善, 因此两者是互为支持, 互为促进的。基于以上原因, 我们在发展农村经济的时候, 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重视农村生态资源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之路, 才能使农村与农业长期健康发展。

三、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

1.耕地资源紧张, 耕地质量不断恶化。耕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根本, 保护耕地也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 但我国当前却面临着耕地面积持续减少, 耕地质量不断恶化的问题。据统计, 我国现有耕地1.26亿公顷, 但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公顷, 不足世界人均的一半, 且其中的13.3%属于坡耕地, 耕地资源较为有限, 并且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 以及粗放的开发、过度地侵占滥用和各种污染问题, 使得可用的高质量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仍然在不断地减少。

2.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外部污染和自身污染两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村和城市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也不断增多, 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 没有固定的垃圾倾倒区域和专门的垃圾处理措施, 很多生活垃圾随意乱扔, 生活废水不经处理就随意进行排放;另一方面, 随着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也通过各种流通渠道对农村水体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和各种形式的污染, 这些都属于外部污染的范畴。而自身污染则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过程中, 随着农业生产和规模的不断扩大, 自身污染的情况也日益突出。自身污染一是滥用农药、化肥而造成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二是农业生产残留, 如秸秆、畜禽类粪便处理不当而造成的污染。我国本身农业用水就非常紧张, 据资料显示, 我国目前农村有5000万人口和3000万牲畜面临着饮水不足的威胁, 受旱农田达到了3亿亩, 而各种污染更是加剧了这种情况, 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活动。

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措施

1.提高人们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人们生态环保意识是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关键。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需求, 但长期以来, 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理, 并且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 造成了农业资源的透支利用和破坏式的开发, 使农业生产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虽然我国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花费了不少精力, 但治标不治本, 建设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因此, 必须设法从提高环保意识入手, 加强宣传教育, 树立全民环保意识, 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2.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虽然我国近几年来陆续颁布了一些涉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但整体而言, 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不十分健全, 主要体现在监管制度不完善、操作性不强等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难以及时跟进, 使得一些方面还存在着法律空白。因此,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 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 才能从法律制度上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3.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相关投入。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多渠道筹措资金,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农村生态建设。兴修农业水利工程, 促进水资源合理保护利用;加强垃圾回收处理和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改造, 以及相关的资金和技术装备投入, 促进环保技术装备升级改造, 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五、结语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影响因素多、制约条件多。因此, 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充分调动各种有利条件共同发挥作用, 牢固树立起“既要农业经济发展, 又要农村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才能真正搞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忠根, 应风其.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2]陈金松.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解析[J].农业经济, 2013 (4) .

8.区域经济发展作业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论述 篇八

关键词:西藏;生态环境;民族经济文化

一、生态环境多样性与民族经济文化的多元性

曾经有学者将我国的经济文化类型划分为三组:一是采集一狩猎经济文化类型组,二是畜牧经济文化类型组,三是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学者重新对经济文化类型理论进行了研究,经济文化类型被定义为“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之下,并操持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

经济文化类型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在经济文化类型的构成要素中,“生态环境”无疑是最基本的也是起限制和制约作用的一个重要要素。各民族经济文化都以一定的地域为基础,并与他们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这个地域的各种生态环境的特征必然会对其经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使得其经济文化类型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西藏的民族经济文化同样源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因此,西藏这一特定地域的生态环境和生计方式在民族经济文化类型中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西藏,经济文化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人们对生态多样性的适应上。经济文化类型与一定的生态环境相互依存,不同的生态环境孕育着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它不仅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影响和制约着当地人们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西藏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面积约为120多万平方千米,占我国总面积的1/8,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中约有45%以上的面积海拔高度超过5000米以上,地势高峻,地理特殊,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西藏的气候自东南向西北由暖热湿润向寒冷干旱呈递次过渡,自然生态由森林、灌丛、草甸、草原到荒漠呈带状更迭。西藏独特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特殊的生态系统类型,为生物多样性营造了天然乐园,也为其民族文化经济的多元性奠定了基础。

二、不同生态环境与民族经济文化的不同特质

(一)西藏农耕文明的起源——采集—狩猎经济文化

西藏昌都三江流域的卡诺文化表明,在上古时,藏族先民是由采猎阶段发展到农业文明的。在卡诺文化中,出土了早在新石器时代开始过着定居生活的藏族先民的建筑遗址以及从事采集狩猎、畜牧活动及西藏早期农耕文明的生产工具。在藏史资料记载中,采猎发展到一定阶段,采猎所得成果和人们生活需求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因此发展了农耕文明。

(二)畜牧经济文化

西藏拥有极为广阔的草场,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在西藏1.2亿公顷的土地中,近70%为草原地带(约0.8亿公顷),占西藏土地总面积的近68.11%,是全国草场总面积的21%,因此草场资源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凡藏北等地海拔在4500米以上不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地方外,均是西藏的牧区。牧区工具很简陋,铁制工具较少,多用牛毛或牛皮为绳索、口袋,用木制的奶桶、驮鞍等,揉制皮革和取毛都用手工。西藏的畜群庞大,其结构具有明显的高原气候特征,畜种类型主要有藏绵羊、藏山羊、黄牛、犏牛、牦牛、马、骡、驴等,这同时也反映了西藏以草原畜牧为主的特征,生产经营方式是随季节轮牧的高原畜牧业,以游牧、定居游牧、半游牧为主,这是藏族传统生产中的主要部门,至今在生产中所占比重仍略大于农业。这种生产经营方式主要是因为草地广阔,单位草原面积产量少,人口密度低,生产力水平低等原因共同决定的。由于受高原气候的影响,西藏大部分草场生长周期短,牧草低矮,产草量极低,草畜矛盾十分尖锐。在生产管理方式上,一户或数户结伴游牧及半游牧的自发式的逐水草而牧游牧而居的形式占一定比例,因此难以对草原资源有计划的利用及生产群体经营和管理,加上雪灾等自然灾害频繁,严重阻碍了西藏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三)农耕经济文化

西藏高原是一系列巨大的山系、高原面及宽谷和湖盆的组合体。高原面是由许多低山丘陵和湖盆所组成的波状起伏的地面,加以河流长期切割,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由海拔5000米以上的喀喇昆仑山下降到海拔155米的巴昔卡。在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北高原面保存较好,而藏东和藏南大部为相对高度大了500米的山地,尤以喜玛拉雅山和藏东横断山系(怒江、宁静山)高差最为显著,相对高度可达1 000-2 000米以上。西藏全区内各地海拔差异大,复杂的海拔条件是西藏的种植业具有多样性及高寒立体性的特征。西藏种植业的传统四大农作物:青稞、小麦、油菜、豌豆都是喜冷作物,青稞只适宜在高寒地带种植,不仅如此,西藏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也随着海拔的不同相应的发生种类更替变化。如:东部地区有水稻、玉米、鸡爪谷等喜温作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少,在海拔3000米以上基本消失。冬小麦在低海拔地区作为复种的前茬作物,到海拔2700米以上地区则需要中晚熟品种,海拔4000米甚至在海拔4100米上下也可种植。青稞在西藏是普遍种植的作物,随着海拔的升高,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最后在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北约占土地总面积的60%的广大地区,当惹雍错畔等局部背风向阳湖盆地(海拔在4500米左右)种植一季早熟青棵,其多数地区农作物难于成熟,基本无农作物种植,青稞成为单一作物。在耕作制度上,随海拔升高,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海拔在2300米以下是一年两熟制,在3000——3200米是两年三熟制,在3200米以上为一年一熟制,并以春播为主。西藏的生产力发展缓慢,使用铁制或木制耕具,犁地用二牛抬杠,播种一般为撒播,耕作粗放,产量很低。西藏种植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低。如前所述,西藏种植业的生态环境各地差异大,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旱灾、雹灾、虫害等。

参考文献:

[1]狄方耀,罗华.西藏经济学导论[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

[2]李崇林.生态环境与民族经济文化关系分析—以新疆为例[J].新疆大学学报,2009,(3).

[3]余晓慧,陈玉柱.浅析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1).

9.区域经济发展作业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论述 篇九

(一)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制度 传统经济学往往会强调土地、劳动、资本的重要性,而把制度看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并不认为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原因。与传统经济学不同,方兴未艾的制度经济学却十分重视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制度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他们认为,土地、劳动、资本如果在没有制度的情况下也是无法发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的,一个高效率的制度,即使在没有先进的设备或丰富的资源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相反,一个低效率的制度下,即使拥有先进的设备或丰富的资源也很难能有经济的发展。

1、制度降低了经济发展中的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范畴,它最先是由科斯提出来的。在科斯看来,市场交易过程不是没有代价的,并不像传统经济学所假设的那样,价格信息是充分的并为一切当事人所掌握。相反,由十价格信息的不充分、不确定,交易过程也是存在摩擦的,交易当事人需要寻找、谈判、履约,有时甚至诉诸法律。所有这一切都要花费一定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的存在必然导致制度的产生,制度的运行有利于稳定有序的秩序的形成,从而能实现交易费用节约[2]。如果没有制度约束,资本市场那双“看不见的手”将毫无意

义。每一个经济主体都是天然的追求成本的最小化,而许多制度的制定就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一个有效率的制度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市场中的不确定性,抑制各种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经济发展中的交易成本,这也是制度的基本功能之一。

2、制度规定了经济发展中的激励机制

在20世纪50年代很多经济研究都把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归结于技术创新,但在1600~1850年间,世界海洋运输业中并没有发生重大的技术进步,但在此期间海洋运输的生产率却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就说明了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依然可以实现。针对这一现象,诺斯在1968年10月的《政治经济学》杂志中发表了《1600—1850海洋运输生产率变化的原因》指出,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发展会增大交易费用,而不会自动导致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的产生,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个人收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差异,激励个人和组织从事生产性的活动,最终导致经济的增长[3]。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提出了制度结构的主要功能是给人们以刺激与激励,他说:“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所以对人的激励与刺激将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而对人们的刺激和激励却离不开制度结构的规范。

3、制度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合作条件

传统的经济学家往往会强调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而忽略了经济主体之间的合作,其实合作和竞争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谁也离不开谁,而根据囚徒困境我们也可以知道,合作往往会是总效益最高的选择。由于经济发展中的信息的不完全、理性的有限性及道德风险等的存在使人们的行为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难以确定性或难以预知性,这都会很大程度上阻碍经济增长中的合作行为。而制度是人们在社会分工与协作的过程中经过多次博弈后形成的一系列契约的总和,它对每一个参与经济活动的经济主体的责、权、利的明确划分做出了

4、制度可以约束或减少破坏经济发展的行为

我们都知道,经济学最基本的一个假设便是经济人假设,即人一般都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即使在有契约的情况下,依然会有可能出现机会主义的投机行为,这种行为如果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就会使整一个经济社会秩序出于混乱的状态,从而导致经济的停滞或者倒退。制度的除了是经济主体之间进行合作的契约总和外,他还可以提供强制性的惩罚制度,即对违反共同契约的行为进行有效地制约,制度的这一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法律制度上。法律制度增加了机会投机者进行投机行为的机会成本,从而使破坏经济发展的行为得到有效地制约,是经济活动可以顺利的进行,促使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制度——产权制度

那为什么产权制度会使私人收益率等于的社会收益率呢?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产权制度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社会的效率。我们都知道社会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每一经济体在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都会进行资源的竞争,然而,如果这种竞争是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话,那整一个社会的效率必将是十分低下的,因为这种竞争是低度的、无序的,也是消极的,它将会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从而使整一个竞争过程效率低下。而产权制度的出现便很好的解决的了这个问题,它对经济主体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行为进行了有力的社会规范,各主体的权责利规定明确。所以在产权明确的情况下,每一个经济主体对生产资源的占有行为都会受到生产资源的所有者的约束,所有的人都会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好自己的生产资源,从而减少了各经济主体在财富创造与分配之中的矛盾与冲突。

上一篇:春天就这样来到身边初三作文下一篇:医院病案室管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