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心理学视角解析大学生英语学习态度(共11篇)
1.从社会心理学视角解析大学生英语学习态度 篇一
从社会文化学视角看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的`严峻,而有着诸多社会文化方面先天弱势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需要我们予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有经济发展方面的原因,更有传统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的影响,因此从社会文化学的视角来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与对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 者:熊文斌 周彩云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湖南,吉首,416000刊 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年,卷(期):“”(7)分类号:G64关键词:社会文化学视角 少数民族大学生 就业难问题
2.从社会心理学视角解析大学生英语学习态度 篇二
一、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当代教育中最重要的理论。对于学生来说, 认知—思维—表达, 看似简单的认知过程, 却包含了学生所有的思维活动。认知、思维与表达三者是无形的, 在教育中, 对于思维主体, 即学生的认知心理研究, 因其无形, 因此开展研究工作也较为困难。然而教师却能够通过知识的输入与输出, 并利用输入输出对比的方式来研究学生的认知心理。其中, 思维是最重要的知识转化过程, 因此, 学生的思维是英语教师重点探究的对象, 同时也是认知心理学重点探究的对象。
英语是一门语言, 受母语的影响, 英语教学最大的难点是消除区域语言特征对学生的影响;其次, 分析学生的认知心理, 强化学生英语发音的准确性, 加强学生对英语词汇以及文本的认识, 是英语教师的重要职责。
二、英语词汇教学的重点
词汇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 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 对强化教学效用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教师而言, 英语词汇教学有三个重点, 只有全面落实, 才能彰显词汇教学的功效。
1. 让学生掌握一词多义。
在高中阶段, 英语词汇更为丰富, 且一词多义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 让学生掌握不同语境下不同英语词汇的用法, 是英语词汇教学的首要重点。
2. 确保学生的发音准确。
受区域性语言特征的影响, , 学生 (包括教师) 的英语发音大多数倾向于母语特征。英语是一门语言, 正如我国的普通话, 发音不准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普通话, 而英语也是如此。因此确保学生的发音准确是英语词汇教学的第二个重点。
3. 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语言同样也有着丰富的内涵。人们常说一个人“妙语连珠”、“口若悬河”, 而这即是基于中文词汇基础上的。因此, , 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词汇, 是彰显英语教学功效的重要手段。
三、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强化词汇教学
结合上述认知心理学的概念, 以及英语词汇教学的重点, 教师可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强化英语词汇教学。
如何强化?
1. 音标法
语音是学生接触英语单词的第一印象, 这正如幼儿学语, 首先学会发音, 其次学会识字。而即便是在高中阶段, 教师也应当把学生看作是咿呀学语的孩童, 而这正是认知心理学的第一要素。
如Module 4 Book 4首次出现了单词“characteristic”, 这个单词有14个字母, 对于学生而言, 记忆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如果死记硬背, 即便当堂能够记住, 过后也较容易忘。考虑到这一点, 笔者在授课时尝试采用音标法让学生记住单词, 即Kærikt’ristik。音标, 可帮助学生发现该单词中每个字母的发音规律, 从而也能够更简单地记住单词的发音。
2. 强化学生的联想思维
英语词汇的含义十分丰富, 一词多义现象较为普遍。要让学生准确无误地在交流以及文本写作时运用每个单词, 强化词汇的意义就尤其重要了。当前许多高中英语教师在不同语境下对单词的含义只作单一的解释, 认为过多的叙述会占用课堂时间, 影响课堂效率。殊不知, 不详尽的教学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误导, 会造成学生在应用中产生低级错误。如, “Come、Comes、Came、Coming”的语法意义各不相同, 然而词汇意义却是相同的;又如“国家”一词, 许多学生会马上联想到“Country”, 但如“Nation”、“State”、“Power”也都有国家的含义在内, 而其间的差别仅在于语境或不同的文本环境描述而已。因此, 强化学生的联想思维, 是运用认知心理学加强词汇教学的有效手段。
3. 输入输出分析
高中英语课堂可采用全英语教学模式,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结合教学实践, 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分析, 其中, 教学实践即输入, 语言表达即输出。所谓输入输出分析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英语发音而言。据笔者观察, 即便是在高中阶段, 对于生词, 在英语课堂上许多教师也都是采用教师示范、学生跟读的方式进行教学。诚然, 多读会加强学生对单词的认识, 然而不进行输入输出分析, 则无法体现教学的实际意义。因此, 强化分析会加强词汇教学效用,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 笔者仅就认知心理学理论下的英语词汇教学谈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诚然, 并不全面。认知心理学是当代教师, 其中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需重点研究的课题。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开展教学工作, 进而开发教材知识, 强化引导, 三者并重, 只有这样, 才能提升教学质量, 才能培养更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 加强学生对英语词汇的掌握,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进而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本文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论述了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手段, 以期对高中英语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中英语,认知心理学,词汇教学
参考文献
3.从社会心理学视角解析大学生英语学习态度 篇三
优秀学生学习刻苦勤奋,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优秀,在能力和日常行为等方面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受光环效应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往往用赞赏的眼光看待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而忽略或宽容他们的缺点和不足。由于他们的成长经历大多一马平川,春风得意,很少遭遇坎坷挫折,一旦遭遇偶发的挫折和失败,优秀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之普通学生反而更脆弱,往往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特别是曾经使他们引以自豪的学习成绩出现下降时,他们强烈的自尊心便会受到伤害,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转化为自我怀疑、自我怨恨,甚至转化成自卑心理。
案例1:我班有一名中考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中考成绩名列年级前列,但是在高中第一学期的第一次考试中就考了年级50多名,学生感到发挥失常,并且订立了下次考试的目标——年级前五。由于目标很高,学生的压力很大,在接下来的几次考试中都不尽人意,学生情绪受到很大影响,信心受到很大打击。
应对策略:首先分析该学生的心理特征,该学生自尊心较强,但心理承受失败的能力较差,比较脆弱,如果不加以指导可能会比其他孩子更易产生“习得无助感”,那么一个有潜力的优秀学生可能就会沦落下去。我们总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从学习角度对一些孩子来说可能“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所以,我首先和孩子谈要稳定住情绪,别人可以在成绩上战胜你,但自己不能先打败自己;其次要客观分析,找准定位,目标不能定得太高,使自己倍受打击,目标是可微的,成功是可积的,我们要学会把一个宏伟的目标分解成一些易于达成的小目标,不断取得小目标的成功,集腋成裘,换来宏伟目标的实现。
日本著名的马拉松冠军三本田一在跑马拉松时把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到达一个小目标后马上跑向另一个目标。这位马拉松冠军的秘诀告诉了我们取得成功,无非就是就是做好两件事,一是制定好目标,目标不要太大,不要让目标吓死;二是制订好目标就要付出行动,锲而不舍地做下去,这便是实现任何目标的唯一办法。
这则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没有目标便失去了方向,没有期望便失去了动力。明确而又可行的目标,真实而又适度的期望,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才能引领孩子脚踏实地,胸有成竹地朝前走。
其实在对这名同学进行开导的时候,我就使用了心理学中的“门槛效应”。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仅仅是附加了一句话"哪怕一分钱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这就是著名的“门槛效应”。这一效应告诉我们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应少一些,小一些,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当我们和学生谈学习目标时,目标必须“SMART”,即明确的、可衡量的、具操作性的、现实的、有时限的(SMART—Specific,Measurable,Achievable,Realistic,Time-sensitive)。让学生把他的目标写在显眼的位置,经常重复目标,如有必要,每周重新再写一遍,这样做会强化你追求目标的决心,只要你真诚地、满腔热忱地、坚定地想达到你的目标,并且愿意为实现你的目标付出代价,你就一定能达到。
案例2:有一名男同学在最近的几次考试中成绩起伏很大,前两次一次比一次好,后一次成绩下滑很大,家长对这种情况很焦急,和我配合一点点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这名男同学暗恋一名成绩很好的女同学,但是由于自己成绩差感到自卑,下决心要超过她,于是发奋学习,成绩进步很快。但是男同学的这种想法不知如何传到女同学耳朵里,女同学明确表示两人不可能,男同学学习动力尽失,学习成绩自然下降严重。
应对策略:学习动机不明确、不持久是许多同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所谓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指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
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包括:1.需要;2.学习期待;3.诱因(如外部的奖励、奖金等)三个主要的因素,而需要又是更为基本的。
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起到:1.激活作用;2.指向作用;3.维持作用。
如案例中男同学的这种希望成绩超过异性同学的动机会激发他早上6点准时起床,开始学习。他希望能顺利达成超过那名女同学,赢得好感。这就是指向作用。哪怕生病,男同学的学习计划也从不中断,这就是动机的维持作用。
下面,接着来探讨的是如何更为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的一些措施。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行探究学习,分给学生适当任务
教学中努力创设具有一定的困难,学生经过努力又是可以克服的那样一种学习情境。问题情境具有障碍性、探索性和可接受性。 教学中根据学生个人的能力,创造一定条件放手让他们去独立完成,以激励他们强烈的成就感;给学生的学习任务难度要适中;对学生的进步要有明确的、及时的反馈。
二、学习的反馈
为了有效地激励学习动机,反馈应该是即时的、充分的。
反馈要注意的问题:
(1)反馈可分为课堂质疑的反馈、课后练习反馈和考试后的反馈,不同的反馈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2)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否已经达到了学习目标,而且还要让学生知道他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或是否偏离了目标;
(3)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反应比让他知道什么是错误的反应更重要;
(4)反馈要及时,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
三、奖励与惩罚,表扬与批评
著名心理学家赫洛克的实验可以证明:一般来讲,奖励、表扬比惩罚、批评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奖惩效果取决于许多条件:(1)奖惩由何人来实行;(2)奖惩次数的多少;(3)学生的年龄特点;(4)学生的个性特征;(5)学生对奖惩的认识;(6)学生对奖惩的期待;(7)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分析清楚后,选择有效的奖惩措施是维持学习动机的有效外部刺激手段,当一种奖惩措施特别有效时就要不断强化。
四、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归因
1.积极的归因模式
(1)成功→能力强→自豪、自尊/增强对成功的期望→愿意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2)失败→缺乏努力→内疚/对成功的相对的高期望→愿意并坚持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2.消极的归因模式
(1)成功→运气好→不在乎/很少增强对成功的期望→缺乏从事有成就任务的期望。
(2)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对成功的期望→缺乏对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
合理运用归因理论,引导学生从积极的角度归因,免除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感,树立只有努力才有可能成功,不努力注定要失败的观念。
五、教师应成为学习动机的激发者
为增强学生学习动机,我们老师要做到:
1.创造一个温暖和了解的教室气氛,在此气氛下,自由与纪律保持平衡。
2.以鼓励、称赞和接纳,对学生提供积极的情绪支持。
3.调整学生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及时肯定进步。
4.配合任课教师查漏补缺,弥补知识漏洞。
5.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矫正心理素质薄弱的方面。
6.提供学生自行设计活动的机会。
7.提供学生疏泄情绪的“出口”。
总之,作为教师要正确对待优秀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是评价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因为成绩的优秀不代表品德的优秀、人格的健全和心智的成熟,更不代表必然的成功。教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在成绩优秀的学生中也存在着大量心理问题,应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干预,使他们的心理、观念回归到正常轨道上来。教师还应加强优秀生的抗挫折教育,提高其耐挫力,教育学生把各种挫折转化成自己锻炼成长的摇篮,一个抗挫折能力强、意志力强的学生一定会有辉煌的未来。
(作者单位:长春市实验中学)
4.从社会心理学视角解析大学生英语学习态度 篇四
Pi到底是谁 —— 现实与信仰的共生兽性、人性到神性的升华
——————————
“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着蔷薇,审视我的心灵吧,亲爱的朋友,你应战栗,因为那里才是你本来的面目。”——西格夫里•萨松
“我总是感到,生活就象萌发于地下根茎的植株。生活的真正生命是不可见的,它深藏于地下根茎中,而显露出地面的可见一斑部分只能生存一个夏季。我们所见到的是将会消逝的花簇,而根茎长驻。”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人若不制服自己的心,就好像毁坏的城邑,没有墙垣。”——《圣经》(箴言 25:28)
“对最强烈冲突的克服,使我们获得一种稳定超然的安全与宁静感。要获得有益而持久的心理安全与宁静,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强烈冲突的大暴发。”——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
昨天下午看了3D《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很多人一样,在片名、海报还有3D效果的宣传背景下,意识中将这部电影归类到了奇幻冒险一类中。我对3D视觉大片的效果一直没有太大的感受性,因为近视再加3D眼镜,让我每次看的很是受累。但就个人整体感觉而言,电影效果还是非常炫目的——的确很奇幻。虽然电影剧情没有非常大的波动,但在摄影和特技的承合烘托下,还是让我感觉非常震撼。
剧情交代,若看过此片,这里可以直接跳到下个分割线。
故事开始于蒙特利尔,一名在找寻灵感的作家无意间得知派•帕帖尔的传奇故事并前去拜访,在与Pi的互动回忆中开始了剧情的步入。Pi是成长在印度的一名少年,特殊的成长环境让他在少年时期建立了3种不同的宗教信仰。Pi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动物园,这使得他从小就很了解动物的习性。在Pi17岁那年,他的父亲决定举家移民加拿大并在那里卖掉动物园里的动物,以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他也必须离开他的初恋情人。一家人还有他们的动物登上了去往加拿大的轮船。在船上他们遇见一位残忍成性的法国厨师和拥有佛教信仰的东方水手。不幸的是,他们的轮船在暴风雨中沉没,除了Pi,所有的人都遇难了。随后便开始了Pi的“奇幻漂流”。
Pi和救生艇被船上掉落的斑马砸进海里,他侥幸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得以生存。于是,他开始了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历程,与他同时处在救生艇中的,除了那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外,还有一只鬣狗、一只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由于海关官员的失误,这只孟加拉虎注册了一个正儿八经的绅士的名字:理查德•帕克。在救生艇上的最初三天,鬣狗
活吃了斑马,咬死了猩猩,老虎理查德•帕克又杀死了鬣狗。接着,17岁的少年Pi海上生存的故事便开始了,接下来这个少年在海上求生的故事,就是如何对付凶猛的老虎理查德-帕克的故事。自知暂时无法战胜老虎的Pi最终选择与它一起面对漂流生活。7个月中,他参照救生艇中的求生手册,以及艇中的补给,使用一切海上生存技能喂饱老虎,也让自己活下来。当然,这场漂流也遇到了暴风雨、鲨鱼的袭击以及各种精彩而血腥的险境。在Pi与老虎所剩的食物耗尽后,陷入绝望的他们已准备从容赴死。但奇迹的是他们随着小船漂到了一座天堂般的岛屿。在短暂的停留休整之后,他发现这儿竟是个食人岛。Pi与老虎再次开始了漂流,直到在墨西哥的海滩上获救,而那只老虎却头也不回地步入到茫茫的丛林中消失了。
在Pi获救后,轮船所属的日本企业来向他调查沉船事故的经过。Pi向他们讲述了这个故事,但是他们却无法相信。他们希望Pi讲一个没有奇幻小岛,没有动物的,“真实”的故事。
故事发展到这里,看起来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与动物的纠结求生历险记。但剧中当Pi为了应付日本企业调查而杜撰出第二故事之后,电影过往中的那一个个带有意像呈现的镜头便被赋予了意义。另一个看起来血淋淋且残酷无情的故事也被Pi讲述的了出来(虽然电影中没有在去描写)。用来应付检查的第二个故事是这样的: 他说其实救生艇上没有动物,只有那个法国厨子、一个断了腿的水手、还有Pi和他的母亲。水手断腿感染,眼看没救,厨子便杀了水手并吃了他。Pi的母亲怒斥并打了厨子。厨子非常的生气,将母亲杀死。Pi非常的恐惧,最终在忍无可忍下杀掉了并吃了厨子。最终他活了下来。
这个故事伴随着两个日本人惊恐的表情讲完了,也许我们理所当然的会以为他们会选择这个第二个故事。但是当那位找寻灵感的作家打开当时事件的档案时,写在后面的却是“最后他和这只动物共同相伴走到了最后”这样一句话,显然他们采用了第一个不那么残酷而残忍的故事。接着Pi又问来访的那位作家,这两个故事,你相信哪个?作家说,有老虎的那个(第一个)。Pi回答:所以你跟随上帝。
故事到这里,相信很多观众已经开始自己意识到了,Pi讲述的第二故事中的四个人与第一个故事中的四个动物是一一对应的。导演还让拜访Pi的作家再次发问强调以一一对应:水手是斑马、厨子是鬣狗、猩猩是母亲、而Pi自己是老虎。我之前已经谈到,当第二个故事讲述之后,整部电影之前所有的意象和伏笔便开始解析呈现出来。似乎在暗示我们,第二个故事才是真正发生的:
1、大船遇到风暴,当Pi跳上救生船之后,在中国船员用汉语大喊“斑马!斑马!”后,斑马掉进了救生船。此处暗示中国船员的角色对应。
2、当Pi的母亲想换素的菜品时,厨子表现的极为恶劣戏谑,刚好符合鬣狗穷凶极恶的品性。
3、猩猩是漂流很久之后才找到救生船并在Pi的帮助下上船,并且只有猩猩是在Pi的帮助下上船。
4、在猩猩被鬣狗咬死之后,老虎才突然出现反扑了鬣狗。这与第二个故事中Pi的母亲被厨子杀了之后Pi终于忍无可忍杀了厨子的出场顺序一致。
——————————
电影在成年Pi对自己成长和特殊的冒险经历的回忆中展开。出现了大量的古神话的故事,同时也借很多的意象象征埋下了大量的伏笔。
还记得之前俩个故事的角色对应之后,Pi所对应的角色就是那只老虎。那么影片中漂流的Pi又会是谁呢?电影中的Pi为何有3个宗教的信仰?我们知道,这在现实的宗教信仰中是绝不被允许的。当求生的本能让我们放下一切的时候,信仰在哪里?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当生存被发展和欲望所替代时,信仰又是什么?所以整部电影传递给我一个反思:信仰到底是一种心理现象还是一种宗教内容,我们追求信仰的过程,到底带给我们什么?是局限在某种信仰的形式中(如:宗教式素食主义)因为信仰而信仰,还是我们自身内在心性的整合,那种超脱的安然与宁静。当我们真正把信仰融入到我们的生命中让我们看清生命的本质时,我们是谁?
我不敢妄下定论这部电影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单从我的视角出发,正如我标题所言 ——
现实与“信仰”的共生 兽性、人性到神性的升华。
Pi —— 到底是谁?
电影中Pi是信仰多种宗教的,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他认为这些宗教是可以兼容的,他认为自己这样就接近了神,了解了神。但Pi的父亲不是这么认为的,他希望Pi拥有自己理性的思维,甚至与老爸信的冲突都没关系,只要是出于理性的。电影中的父亲是现实与理性的象征,对Pi来说,是父性权威的象征。影片的开篇很多部分体现出了现实对宗教信仰形式所传达的评判和讽刺(父亲的信仰观:信仰就像房子,可以有很多房间,同时信不同的宗教就等于什么教都没信。别被这些事物和光景蒙骗了,孩子们,社会很复杂;船上厨子对于信奉宗教素食主义的Pi和母亲的调侃,指着肠和肉汁说:它以前是吃素的,它以前也是吃素的,随后引起了父亲的不满并险与其大打出手;中国船员过来安慰Pi全家时的说词:我是信佛的,但是这个肉汁我也吃。因为在船上,肉汁不算肉,只是调味品;当漂流中的Pi饿极之时,与猛虎相争摒弃信仰杀鱼而食)当Pi在危难之时,神并没有对他伸出援救之手(可能伸了,毕竟他没挂掉),于是Pi对神产生质疑,并开始相信父亲所说的话。
就此理解的话,影片中的现实与信仰不是冲突的吗?那为什么最终Pi还是选择了信仰,这个信仰到底是什么?
还记得之前俩个故事的角色对应之后,Pi所对应的角色就是那只老虎。那么影片中的Pi又会是谁呢?这个讲故事的Pi又是谁呢?现在看来,这个Pi是一个整合的过程。是这“奇幻漂流”的产物,是电影中一切故事的产物(无论是第一个故事还是第二个故事),是电影想要传递给我的答案 —— Pi是一个从兽性和人性中挣脱出来,最终回归到神性的自性化的结果(自性化: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特别术语,也是其核心性的概念。荣格在一次回
答提问时曾这样说:“自性化是一种神性的生活,正如曼荼罗心理学清楚地表现的那样。自性化并不与世隔绝,而是聚世界于己身。”上帝便是自性的原型之一)所以最终的Pi是一个真正经过内在自我整合的人,一个具有神性的人。这种神性便是在他漂流中克服最强烈冲突之后带来的升华,同时这种特质也是我们人类本身所具有的一部分,我们只不过身处在电影中的某个阶段,而Pi却经历了生命的洗礼,得到了人性的升华。无论是第一个故事还是第二个故事,甚至是这部电影的原著。这些故事仅仅只是一个过程,不管用血淋淋的现实去定义还是用和谐的奇幻漂流去定义,都是局限的,都只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因为最终讲述些故事的,是那个活下来并成长起来的Pi。
在分析心理学意象中,老虎是万兽之王,凶猛残暴,攻击是他的本能。电影中老虎代表了Pi人格中兽性的一面,也是他本我驱动的冲突一面,是为了生存而存在的一面(电影中老虎被披上的绅士的名字:理查德•帕克,象征着人类自我中被压抑和掩盖的原始兽性一面;而在西方语境里,这个名字也常与漂流、食人、自相残杀等暗喻联系在一起);而那个小Pi以及漂流者Pi便是讲述者Pi中的人性(自我)部分(这也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电影中用他来代表人性,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投射——第一个故事还是第二个故事,这个自我是成长发展的,后面我们将会讲到);讲述这俩个故事的成年Pi便是达到自我整合后神性(自性化)的Pi。是我们人性成长超越后最终无限靠近的结果。
所以整个漂流的过程,就是Pi克服最强烈心理冲突并最终整合自我达到自性化的一个过程。最终Pi选择的信仰是他不断追寻和靠近圆满的一个过程。
电影中出现三次毗湿奴,三次出现莲花。在印度教里,梵天(Brahma,创造者),毗湿奴(Vishnu,维护者)和湿婆(Mahesh,毁灭者)三位一体。传说中毗湿奴一觉醒来,从他的肚脐里长出的一朵莲花,莲花里诞生的梵天就开始创造世界,而一劫之末湿婆又毁灭世界。这里的三位一体非常重要,这代表他们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就像我们主题说的那样,现实与信仰是共生的,兽性到人性最终到神性是升华的结果,这三者是一体的,是共生在我们心中的。我想电影中毗湿奴便是Pi人格层面中自我的部分。也正是在毗湿奴指引下Pi找到了基督(自性的原型),找到信仰并开始追寻。传说中毗湿奴躺在大蛇阿南塔盘绕如床的身上沉睡,在宇宙之海上漂浮,就像Pi离开那个小岛时,回头张望,画面是一个女人躺在空灵的海面上。而莲花则被赋予了生命的象征(毗湿奴在莲花中孕育梵天并创造了世界)电影中Pi喜欢的女孩子(阿南蒂)在舞蹈中的手势也是莲花,并且这莲花象征着开悟。而且“食人岛”上莲花里包裹着牙齿,牙齿的脱落同样象征着生长,也象征着死亡,而这牙齿却是在孕育生命的莲花中被发现。所以当Pi离开小岛时,回头看的时候,那个躺在海面上的女人(毗湿奴),便是Pi的自我。
在漂流的初期,Pi面对着那只凶猛的老虎。恐惧占据了他整个心灵。但他最终依据救生手册的指点成功的驯化了猛虎。在这个过程中,老虎跳入海中捕鱼,而且向他游去。他本有机会将老虎杀死(不让老虎上船,弃之不理,淹死老虎)但他最终并没有那么做。最终他实现了与老虎的和谐共处。这也是Pi在漂流过程中解决的最大的一个难题。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掌握更多的生存技能,收集淡水,让自己死不了的同时又要喂饱老虎。回到上
面我们所讲到的内容,这里强调:兽性,人性,神性这三者是共生的,但却又需要平衡。兽性让Pi恐惧,但他却又不能失去这个伙伴。因为没有他,Pi也会死亡。正如电影中最后Pi所表述的那样:那个让我生存下来的理查德·帕克,那个让我痛苦、使我害怕的凶狠的伙伴,径直向前走没有回头,永远消失在我的生命里。
这时的Pi是活在现实中的,他抛弃了之前的信仰,为了生存而放下一切。在与猛虎的较量中回归了他的兽性,并最终接纳了自己兽性的一面,平衡了兽性与人性的冲突,学会与之相处。但相处仅仅是Pi漂流的开始,我认为唤醒Pi神性(自性化)的部分,也是真正信仰的部分出现在影片暴风雨中神迹的显现——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Pi看见了穿破乌云从天而降的圣光,他不畏惊涛骇浪,兴奋无比。最重要的是,他想要让理查德·帕克,那只老虎也看到这一切。而此时的老虎,畏惧不前并充满恐惧的蜷缩在船的角落里。最终Pi为理查德·帕克盖上了帆布,让他躲避在了阴影当中。这里的神迹就是Pi神性(自性化)的唤起。自我的Pi将兽性的老虎怜悯的掩盖起来,因为他知道理查德·帕克的惧怕,转身坦然的接受神迹的降临。Pi已经战胜恐惧,可以坦然的接受死亡。正如他感觉自己将要死时所说的:上帝,感谢你给我生命,我准备好了。
接下来,便出现了那座“食人岛”。上面已经阐述过,这座岛是Pi人格中自我的部分。但这座岛出现在漂流的最后部分。漂流中的Pi在绝望中醒来,发现自己漂上了这座小岛,岛上偏步着狐獴。他在岛上痛快的吃着果实,喝着淡水,他的老虎在上面大肆的吞着这些狐獴。但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他发现这座岛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美好。因为这是一座白天孕育,夜晚吞噬的”食人岛“。他从莲花中发现了一颗牙齿,便更加肯定。他将阿南蒂送给他的红绳系在树木上以后,带了充足的补给和理查德·帕克盖离开了这座小岛。
关于这座小道在电影中有很多的意象呈现——首先,这座小道是由树木所组成,在分析心理学中,树木也正是自性与自性化发展的象征,包含着生命中所承载的命运与使命的完成与结合。漂流中的Pi在绝望中醒来,发现自己漂上了这座小岛,象征着Pi的自性化开始发展。其次,一开始还提到一个问题:小岛上为何遍布着狐獴,老虎在上面大肆的吃着狐獴,但狐獴的同类却视而不见。而且狐獴本身是生长在沙漠里的,为什么会出现在小岛上。那么这里的狐獴到底代表着什么?结合狐獴特征,我试做一个解析:狐獴是一种非常社会化的动物,住在可达到四十只的群落里,在同一团体中的个体会经常彼此理毛来强化社交的系绊。狐獴在它们的群落中表现出利它行为,一或多只狐獴在其它狐獴觅食或嬉戏时,会站哨以警告它们靠近的危险。它们体内没有储存脂肪,所以如果它们没有每天觅食就会饿死。电影中狐獴的一切举动都是反常的,包括他们生存的地点(不是沙漠而是这个小岛)、老虎在吃同类时,竟无动于衷(现实中他们是利他的)。我们之前已经知道这座小岛是Pi自我的那部分,而这些狐獴正是现实中绝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他们活在自我的世界当中,甚至放纵着人格中披着伪装的理查德·帕克。他们处在兽性和自我的中间,随时都会走向灭亡(老虎是人格中兽性的象征,他在大肆的吃着狐獴,而狐獴的同类却淡然的接受这个事实)。这里的灭亡不是生物意义上的死亡,而是心性滑向堕落或者说病态的自我毁灭。所以狐獴出现在这里,折射出现实中人们普遍的心理发展状态。另一个问题就
是岛上莲花中发现的牙齿。为什么Pi发现这个东西之后便离开了?夜幕降临,Pi发现小岛开始吞噬内在的生命,而后莲花和牙齿出现。结合之前我们的交代,这里很容易理解。莲花代表着孕育和开悟(上文中交代的三次莲花出现),而牙齿之前我们已做过解析。所以这个场景的出现,便象征着Pi此时自我的开悟,他看到人性自我中生命的创造与毁灭。所以便有了接下来他将阿南蒂送给他的红绳留在小岛上的剧情。为什么他将阿南蒂送给他的红绳留在小岛上。上面提到过,“湿婆(Shiva),是毁灭之神,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南迪”是湿婆的坐骑和宠物,神明的伙伴,印度“圣牛”的代表。传说中每只圣牛的背上都有湿婆神的化身注视着人间。所以我想,这个红绳代表了Pi自我中毁灭的部分,他将红绳留在了岛上,并最终离开了小岛,也正说明了Pi平衡了自我内在的种种冲突,远离了自我带来的毁灭,由人性升华到神性,开始迈向自性化的最终过程。
当Pi在墨西哥海滩醒来之后,他看到老虎挣扎着起来,走向的茫茫的森林,站在神秘的森林入口,他以为老虎会回头看他,但是老虎最终头也不回的进入到森林。Pi无比的伤心,他说:我以为它会回头,但它只是朝着森林深处望去,然后永远消失了。也许父亲说得对,它根本没有把我当成朋友,但我非常确定,我在它眼中看到的,绝对不只是我自己目光投射的倒影。它就那么头也不回的走了,但在我内心深处,它永远与我同在。”
分析心理学中,对森林的象征解析是人类的浩瀚潜意识,犹如冰山的一角,我们能够意识到的,只是他露出的一小部分。所以此时,老虎已经回归森林。被Pi唤醒的原始兽性本能也平和的回归到潜意识当中(就个人理解而言,在理论技术的角度上不一定准确)。那时的Pi 非常的伤心,但他最终接受了这个结果。因为他明白,在他内心的深出,它永远与他同在。
漂流结束了,Pi也实现了他人性到神性的升华,找到了信仰的真正意义所在。虽然电影中Pi编了第二个故事,但最终电影中所有人都选择了第一个故事(作家、调查员)。抛开电影自身的需要和原著本身(类似第二个故事的传说中,所有生存下来的人先被判处绞刑,但终被赦免。)为什么电影中的人都选择了第一个故事?而Pi最终为什么对作家说:所以你选择跟随上帝。我想,现在大家心中都有答案了。
5.从心理学视角看新闻敏感 篇五
“人格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问题。对于记者来讲它不仅直接影响新闻敏感的强弱,而且直接对记者所有的新闻素质都有制约作用。”⑻
刘京林引用了美国心理学家凯勒关于“有色镜头”的观点。该观点认为人格就像“有色镜头”一样具有认知过滤的作用。这种“心理组织结构”直接制约着新闻敏感的强弱。该观点指出了一个影响新闻敏感发生的非智力因素(人们进行各种活动除智力和能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称),对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研究有很大价值。
其实,无论感知论、思维论还是人格论,都是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不同角度来阐释新闻敏感的。三者统一而各有侧重,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三个层面――从感知到思维,再到整体的人格因素,层层递进,相互影响。下面,就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来进一步考察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
二、 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
探讨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有助于从心理学视角剖析这一概念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丰富和补充以往学术界单从新闻学方面阐述这一概念的不足。
6.从社会心理学视角解析大学生英语学习态度 篇六
摘要:语文课程是每个中国学生的必修课程,它的学习伴随学生的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全部过程,在完善学生的人格和提高语文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贯彻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出发,不断优化小学生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积极心理学;学习品质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改变教学模式,贯彻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不断优化小学生的学习品质而努力。积极心理学,即在研究手段上采用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以人的美德和力量为研究目标的一种新型心理学。拥有积极的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基础,而个人积极品质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学习环境,即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贯彻积极心理学,必须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把积极心理学模式引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笔者通过分析三种基于积极心理学而优化小学生学习品质的途径,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积极的学习品质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各有差异,好动是小学生的本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活动中,给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平等、活泼的情形下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讲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天安门广场》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读课文并且明确划分文章的段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动态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点集中到课文中,这样课堂气氛就比较活跃。之后把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分组学习本课的重点生字“碑、府、坛、辉、煌、仪”和重点短语“红墙黄瓦、尽收眼底、永垂不朽、巍峨壮丽、姹紫嫣红”等,并且讨论每一个段落的具体含义。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可以发挥每一个同学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围绕主题畅所欲言,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胆量,使学生平等地参与课堂活动,既实现学习目标,又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自由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就是对积极心理学的完美贯彻,对学生而言,使他们形成积极学习的品质。
二、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优化学习品质
对于大部分的外来子弟工的孩子而言,由于父母长期在外,他们很难感受到切实的母爱和父爱,很多孩子存在心理问题。语文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认真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心理状况,与孩子多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小学语文课程中,针对外来务工子弟的孩子,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切身考虑这些学生的实际状况。在讲四年级下册《番茄太阳》,由于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是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用“番茄太阳”表现明明那天使般的微笑,温暖着别人的心,因此教师借助这个主题,设置一个以“走进孩子心灵深处,帮助孩子快乐成长”为主题的活动,提前在黑板上制作相应的板报,吸引学生。教师在活动环节渐渐让学生明白“老师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组织“小手拉大手、助梦成长”的活动,使每一个孩子都参与活动,真切感受学校给孩子们的温暖,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在课堂结束之后,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让学生真正说出心里话,并指导学生把心里想说的话写到日记本上,等爸爸妈妈过年回来之后,送给他们看。这种心理疏导活动可以减轻学生的自卑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人格,不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引导学生自主发散思维,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语文教学除了教会学生基本的语言文化之外,还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发散思维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例如在讲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陶校长的演讲》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演讲的基本特点和陶行知校长的演讲内容。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词语“堡垒、源泉、造福、鞭策”等外,还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发散思维,认真体会这些词语比喻手法后面的深层含义。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讨论:“陶校长的四问分别是什么?你怎样理解陶校长所说的四问?”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除了在课本中找出陶校长的四问之外,都发挥想象力,说出对这四句话的了解。同时在小组合作中又通过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发现了新的问题,比如:“陶校长通过演讲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在这个阶段对我们影响最深刻的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以身作则,去贯彻陶校长的演讲内涵?”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在发散思维中促进学生学习品质的优化。在小学语文新课改的背景下,贯彻积极心理学的精神内核,引导学生不断优化学习品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精神的贯彻实施,需要国家的支持、社会的宣传、学校的实施和学生的配合。
一方面,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把先进的教学理念传达给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
另一方面,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在课堂活动中紧跟教师的讲授思维,不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主发现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采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使学生在平等、活跃的氛围中发挥能力,从而强化学习能力;针对外来务工子弟的孩子,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创设各种活动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社会的美好,并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减轻他们的自卑心理,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在语文教学环节中,教师提出具有意义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让学生在问题教学中提高语言素养和语文能力。总之,贯彻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何相材.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小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策略[J].时代教育,.03.
7.从传播学视角解析《非诚勿扰》 篇七
本文将以传播学理论中的“5W模式”为理论基点, 对《非诚勿扰》做传播学视角下的解析, 并从传播伦理的角度探讨节目在当下面临困境的解困之道。
《非诚勿扰》栏目定位于大型婚恋交友栏目, 致力于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每轮24位单身女嘉宾, 通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三关来了解同一位男嘉宾, 并以亮灯和灭灯的方式来决定其去留。
传播学视角下《非诚勿扰》的解析
拉斯韦尔的“5W模式”。从20世纪初发轫, 到40年代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传播学在走过的百年历程中诞生了很多经典的理论。其中, 拉斯韦尔的“5W模式”堪称传播学研究的里程碑之一。1948年,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之一拉斯韦尔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 将传播过程分解为五个环节, 即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取得什么效果。这一文字过程被人们称为“5W模式”。由于“5W模式”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进行独立的研究, 因此它事实上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 即五个环节分别对应传播者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随后传播学的研究观照视角均是在这五个范围领域内展开, 并分别诞生了许多经典理论。
《非诚勿扰》的“5W模式”解析。《非诚勿扰》从策划、制作到播出, 并最终取得不同凡响的效果, 同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
1. 传播者:
导演组、主持人、男女嘉宾三方联动。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起点, 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搜集、选择和传播信息的职责, 他们被称为把关人。传播者通过新闻设置和议程选择, 将他们眼中的世界告诉受众, 从而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分析《非诚勿扰》的传播者, 包括导演组、主持人、男女嘉宾三个层次。他们各自在节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导演组的把关作用主要体现在节目的策划和嘉宾的选择上。正是由于敏锐地看到了中国当下“剩男剩女”突出这一社会现象以及80后、90后敢于表达的特点, 导演组才有了做《非诚勿扰》的想法。同时, 为了保证节目的可看性, 导演组在选择男女嘉宾时, 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标准:往往从外形、年龄、职业、地域、收入、学历、价值观能否“表达”等多方面考核, 力求呈现出合理配置后的“多样性”。
主持人是一档节目的灵魂。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 从最初孟非、乐嘉二人的一唱一和, 到现在孟非、乐嘉、黄菡三剑客的通力合作, 成就了节目的一大看点。其中, 孟非是三人组的核心, 他对于把握节目的整体走势、调动嘉宾参与、活跃节目氛围等起着重要作用。主持民生新闻的经历使孟非对婚恋这个社会性的话题有着独到的见解, 加之他本人扎实、幽默、诚恳的风格特质, 使他在主持《非诚勿扰》时理性、睿智与感性、幽默并存。而乐嘉和黄菡是节目的两位点评嘉宾。乐嘉长期从事性格心理学的研究, 在“非诚”的舞台上, 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判断男女交往, 有利于现代青年认清自身的性格问题, 从而为“幸福牵手”打下坚实的性格基础。至于改版后新加入节目的女教授黄菡知性、温和, 她增加了节目的女性色彩, 与乐嘉一针见血的尖锐形成强烈的对比。总之, 孟非的穿针引线, 乐嘉的插科打诨, 黄菡的温情点拨, 使《非诚勿扰》变成了家庭观众和单身青年男女每周必赴的“电视约会”。
参加《非诚勿扰》的男女嘉宾是节目传播者构成的又一因素。由于他们大多是80后、90后, 这些人的整体特征是时尚、漂亮、敢于表达, 呈现出鲜明的性格特征。甚至他们的言语、举止往往是一类社会共同关注的人物的代表, 比如马诺的拜金等。由于这些嘉宾本身就具有争议性, 加之他们善于言辞, 敢于率直地表达想法, 让他们在一起, 产生非此即彼的争执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舞台上甚至不乏不留情面的讥讽和直来直去的批判, 这些有悖于传统价值中人际交往法则的景象一幕幕在舞台上呈现出来, 无疑增加了节目的戏剧性和可看性。 (1)
2. 传播内容:
相亲主题的创新呈现。所谓“内容为王”, 传播内容的现实性、贴近性、独特性是任何一档节目吸引受众的关键所在。在这方面, 《非诚勿扰》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非诚勿扰》的节目定位是大型婚恋交友栏目。应该说, 这一节目定位准确地“号脉”了当下中国的社会现实。
“剩男剩女”问题突出是当下中国社会的典型现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受新派婚恋观影响外, 还包括择偶观念“错位”、交友环境单一、职业因素影响等。因此, 《非诚勿扰》关注“剩男剩女”的婚恋问题, 确实贴合现实。
当然, 除了定位准确外, 《非诚勿扰》能够在众多婚恋、交友类节目中脱颖而出, 节目对于婚恋主题的创新表现是原因所在。首先是理念的转变。节目摆脱了早期以《玫瑰之约》为代表的相亲节目局限在为单身男女寻找婚恋对象的桎梏, 更多的是为青年单身男女提供一个结交朋友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平台, 也更加符合当下单身男女的婚恋观。其次是细节的创新。这主要是指《非诚勿扰》独特的节目环节“心动女生”。这个设置不仅使节目有了话题, 而且为节目设置了悬念。最后是形式的突破。以前看婚恋节目, 大多呈现出男女嘉宾一对一的交流模式。而《非诚勿扰》用24∶1的交流模式在形式上获得了一种巨大突破。同时, 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规范中, 男性往往是权威。社会习惯于把男性和女性置于“看”、“被看”的模式中, 这一模式不仅让女性成为男性目光中的审美对象、观赏对象, 甚至成为男性欲望的投射对象。 (2) 而《非诚勿扰》让众多女性对一个男子评头论足并执掌其去留大权, 这一颠覆传统的做法让节目充满了新鲜感。
3. 传播媒介:
电视手段的充分调动。传播媒介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大部分传播行为得以实现的重要物质手段。《非诚勿扰》是一档以电视为载体的交友节目。电视是典型的“视听合一”的媒介。可以说, 《非诚勿扰》将电视的视听手段调用到极致, 从舞台设计、灯光配置到音乐效果, 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视觉上, 《非诚勿扰》的舞台设计大气、开阔、时尚。舞台整体以蓝色为主色调, 国际范十足。同时, 24∶1的悬殊对比, 直接促使节目在视觉上呈现出极强的对比性和可看性。
听觉上, 节目的音乐包括在女嘉宾出场、男嘉宾出场、男女嘉宾配对成功等6种不同的情境之下分别播出的6首不同类型的背景音乐, 以及孟非演唱的节目主题曲《往前一步》。现在, 这些听觉符号已经在观众心目中成为《非诚勿扰》的形象化符号, 随着节目的持续播出而不断强化和加深。
4. 受众:
娱乐心理与参与心理的双向满足。受众是个特定的传播学意义上的概念。对受众研究的重视是随着媒介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领域传媒竞争的日趋加剧而逐渐发展的。现在的媒体特别重视受众的需求。《非诚勿扰》的诞生和火爆现状, 正是契合了当代受众娱乐心理和参与心理的双向诉求。首先是娱乐心理。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在电视前实现便捷娱乐的目的和要求, 直接导致人们对电视娱乐节目的消费欲望空前膨胀。应该说, 观众之所以喜欢《非诚勿扰》,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节目带给自身的娱乐效果和无重负的释放。这种喜剧式的放松是《非诚勿扰》之于大众文化最好的功能。
其次是参与心理。前面已经说到, 今天的受众是作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贯穿于传播活动的始终。收看《非诚勿扰》, 同样满足了现代受众的参与心理。应该说, 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 舞台上的年轻女性用亮灯灭灯做出选择的同时, 自己也在一同判断和审看。对观众而言, 谁和谁相亲成功与否不是他们关注的终极目标, 在观看节目时将自己的异性观、爱情观、婚姻观和人生价值观放进对节目中不同男女的认同、排斥和观察之中, 交流自己和身边人的观念和态度, 从而获得一种参与的情感体验才是吸引他们的关键所在。 (3)
5. 传播效果:
“肯定”与“质疑”的博弈。传播效果即传播活动对于受众的影响。显然, 自《非诚勿扰》开播, 持续走高的收视率、网络检索量和视频点击率都足以说明这档节目在中国拥有超高的人气。节目的火爆甚至带动了“相亲”再次成为2010年中国电视娱乐的关键词汇: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 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 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全国众多省级卫视纷纷劲刮“相亲风”。更为重要的是, 随着节目的持续升温, 全社会掀起了一次大规模的“新派婚恋观”大探讨。这个无形的附加价值是《非诚勿扰》这个节目为观众、为整个社会作出的最大贡献。
然而, 随着收看群体的壮大和节目本身的不断演进, 节目也受到了很多的争议和质疑。这种诟病一方面表现在很多观众质疑某些嘉宾有“演员”嫌疑, 是节目组找来的“托儿”, 如刘云超、谢佳、萧波等, 有违新闻应该秉承的真实性原则;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节目中一些嘉宾的过激表达和极端性格呈现, 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现代人的婚恋观和价值观, 偏离了传统和伦理的轨道, 如马诺关于“宁愿在宝马车里哭, 也不愿在自行车后笑”的拜金言论以及“你什么都没有, 拿什么来和我相亲”等这类漠视人格尊严, 明显带有侮辱性的攻击言论。相亲就是“镶金”, “非诚勿扰”事实上应该是“非钱勿扰”, 由拜金论、艳照、炒作所纠缠的相亲浮世绘也一度让广电总局发出整改相亲节目的“红头公文”。
《非诚勿扰》的传播伦理反思
应该说, 关于《非诚勿扰》所取得的传播效果, 将在很长时间内处在“肯定”与“质疑”并存的博弈之中。但是, 上文提到的《非诚勿扰》刻意放大嘉宾隐私、漠视嘉宾尊严、扭曲现代婚恋价值观等伦理失范现象, 在事实上已经违背了大众传播应该恪守的伦理规范。
所谓传播伦理就是传播过程或传播行为涉及的道德关系, 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 (4) 传播伦理意味着传播工作者需要面临一些道德两难或价值取向问题。事实上关于《非诚勿扰》节目中存在的伦理失范现象, 也正是由于节目组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难以抉择, 过度强调节目的眼球经济和商业价值导致的。因此, 从传播学的角度解困, 问题的解决主要还是应该靠节目组通过自律约束来践行社会责任理论。
社会责任理论是目前西方大多数国家的主导性理论。它要求媒体及其从业人员传播真实、积极、能够阐明社会目标和美德的内容。媒体是社会的公器, 应担负起弘扬真善美和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责任。对于《非诚勿扰》而言, 积极传递社会主流文化和至真、至善、至美的价值观念, 取得主旋律导向和娱乐性的高度统一, 将是解困伦理失范的重要途径。应该说, 节目从去年7月改版后改走“温情”路线, 摒弃拜金炫富言论, 努力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故事, 便是这种良苦用心的“诚意之作”。
摘要:“相亲”是2010年中国电视的关键词。而江苏卫视的电视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当属其中的佼佼者。节目推出后持续攀升的高收视率引起了学界、业界和民间的广泛探讨。但是, 节目的真实性、话题性以及其中透视出的婚恋观、价值观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质疑。本文将以传播学理论中的“5W模式”为理论基点, 对《非诚勿扰》做传播学视角下的解析, 并从传播伦理的角度探讨节目所处困境的解困之道。
关键词:传播学,《非诚勿扰》,5W模式,传播伦理
参考文献
[1][3]尹鸿、霍志静:《非诚勿扰:寓情于乐》, 《现代传播》, 2010 (5) 。
[2]王金礼:《女性意识缺席是女性期刊的致命伤》, 《编辑之友》, 2003 (6) 。
8.从社会心理学视角解析大学生英语学习态度 篇八
关键词:课程标准;英语教材;课堂教学
一、社会语言学与高中英语课程改革
社会语言学着重通过语言和社会的关系、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研究语言的学习和应用,对于我国的英语教学尤其是近年来的英语课程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生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社会语言学对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影响
新的高中英语课程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下面笔者将着重从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法几个方面阐述社会语言学对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影响。
1.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影响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中指出: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所谓时代性,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解释为既要反映英语语言的最新发展,又要反映时代发展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这正是社会语言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建立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从生活中寻找各种新鲜的信息资源来丰富和更新学生的语言,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充分考虑到了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课程方案在保证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设了各种层次和类别的课程内容,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選择,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说,不同的职业和领域所使用的英语在发音、词汇、语法和表达方法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对于未来职业的向往,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适合自己和满足自身需求的课程。
2.对高中英语教材的影响
江苏省于2005年9月开始启用《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教材,以此为例,具体阐述社会语言学对高中英语教材的影响。
根据社会语言学的观点,要提高英语能力,必须了解英语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和本民族文化的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此套教材正是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来构思和设计的,整套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话题(topic)供学生学习和思考。这些话题贴近学生生活,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的实际使用能力和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使学生能在现实情境中提高英语水平。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了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了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3.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提出: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语法上的可接受性、意义上的可理解性、语言上的得体性和可接受性以及现实交流中的可进行性。
交际教学法强调给学生创造各种条件真实的、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机会,强调通过完成任务和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英语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各个板块,较好地将交际教学法贯彻到课堂中。在这套教材中,每个单元分七个板块。进入新的单元,教师可以利用第一板块Welcome to the unit(导入)中的图片和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现实体验。在第二板块Reading(阅读)中,除了传统阅读教学所注重的语言信息的输入,教师更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真实、地道的英语和英语国家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词汇和语法是传统教学的两大特点和重点,教师可以结合Vocabulary(词汇)板块的设计,帮助学生归纳一些实用的词汇学习技巧。在Grammar and Usage(语法与使用)板块,学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语境灵活运用和操练基础的语法知识,同时向学生传递一种意义大于形式的全新语法观。Task板块则利用设定的语言情境,通过听、说、读、写等一系列活动,完成一项实际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Project(项目)完成一个特定的课题。最后的Self-assessment(自我评价)板块则是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总结,构建出正确交际语言不可或缺的一步。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教材的整合或其他信息资源的补充,为交际课堂服务,为学生的语言需要服务。
从社会语言学对高中英语课堂改革的影响来看,时代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解读新课程标准,如何用好教材,如何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学生的需求来组织教学,都是英语教学值得研究的课题。坚持语言与社会的联系,强调语言的实际使用,必定是今后高中英语教学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苏承志,程星华.社会语言学:语言变体的社会诠释[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9.从社会心理学视角解析大学生英语学习态度 篇九
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福建文综卷,21)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A.俄国共产党沙皇政府B.俄国共产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布尔什维克党沙皇政府D.布尔什维克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答案:D注意题干的时间“1917年11月8日”,这正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次日,故领导革命的“广义派”是指布尔什维克党,据材料,“政府”是反抗的对象,所以应该是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广东文基,32)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A.暴力革命B.代议制民主C.先进的生产力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C马克思这段话深刻的揭示了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的观点。材料中的“武器”为资产阶级锻造、并为无产阶级运用,实际上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弊端与资产阶级创造的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尖锐矛盾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致命弱点,是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最终会埋葬资本主义制度。
3.(浙江文综卷,21)下列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作品《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
B.《共产党宣言》用剩余价值学说,论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C.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洛夫王朝,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D.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
答案:D马、恩合作的第一部著作是《神圣家庭》,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推翻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洛夫王朝的是二月革命,ABC说法都不正确。
4.(广东历史卷,20)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公社实行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B公社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人民有权罢免公社公职人员D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C巴黎公社由人民直接选举出来的代表掌握权力,所以不属于直接民主,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排除B项;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俄,排除D项。公社委员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C项说法正确。
第1页(共2页)
10.从社会心理学视角解析大学生英语学习态度 篇十
《梦》是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制作的被世人称作是他的精神自传的一部电影。可以说这是黑泽明在经历了几次人生的大起大落,看遍世态炎凉人间百态后,在80岁高龄时创作出的一部集大成的影片,传递出黑泽明对现今世界、社会、人生最坦率的看法。这部灌注了黑泽明一生心血的电影结构精致巧妙,内容发人深省,放到今天依然有着警醒世人的作用。
影片《梦》由相对独立的八个短片组成:《日照雨》《桃田》《暴风雪》《隧道》《乌鸦》《富士山》《鬼哭》《水车村》。这八个梦分别描述了八个光怪陆离、互相毫不相关的梦境。心理学家雷奈·泽若指出,梦的内容如果被完全变换到银幕上去,就会造成一种晦涩难懂的电影。因此在理解这种类型的电影时就需要我们适当运用影视艺术心理研究方面的相关理论,比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组织原则。当我们从整体的影片叙事结构看,发现八个梦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排列,而是导演从童年到成年再到晚年的生活经历以及内心思想成长的反映,体现了黑泽明在不同时期对世界、人生、社会的看法。
童年时的希望之梦
前两个梦描绘的是黑泽明童年时期所看到的世界,从影片开始的第一个镜头起,就营造着梦境与现实相交融的氛围。《日照雨》中那栋在太阳雨中伫立的小房子模仿的是黑泽明儿时在小石川的家,门边甚至挂着一块铭牌写着“黑泽”,而少见的太阳雨、朦胧的水雾汽、天边的彩虹等元素为我们营造出了一个充满童真和幻想梦境。母亲所说的不要乱跑,下太阳雨时看到狐狸嫁女是日本传说中的禁忌,并没有阻止黑泽明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在真的看到狐狸新娘后,选择拿起短刀继续寻找彩虹下狐狸的窝的行为,将孩子具有探索精神的性格呈现出来。这和黑泽明小时候出生于武士家庭,做过军官的父亲对他的严厉家教是分不开的。在强大的压力下黑泽明有着一颗叛逆的心,才会有冲破禁忌的原动力,以及日本武士所具有的勇敢面对挑战的坚定和勇气。
《桃田》讲述的是在三月三桃花节(也叫女儿节)的一天,“我”被一个小桃仙带领着,看到了被砍的桃树在人偶帮助下再次盛开的场景,同样是还原着黑泽明童年时期的经历。那位纯洁美好的小桃仙则是黑泽明早夭折的小姐姐的化身,这个姐姐在他心目中,“身上有一种水晶一般透明、柔弱易损、令人哀怜的美”,这个姐姐在他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像突然被旋风刮走了一般,去了另一个世界”,当初和姐姐过人偶节时的欢乐气氛让他难以忘怀,这也是这个梦境产生的深层内心原因。同时这个梦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旨,只有内心仍拥有最纯真的童心才能够看到再度盛开的桃花,控诉了人们为满足私欲把树木砍伐殆尽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黑泽明用夸张的人物造型和借鉴日本传统音乐,以及扁平化的画面构图将人偶们跳的那段舞以及桃花的盛衰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展现出来,给人们带来心灵的震撼,更有力地传达出导演对人们不敬畏自然行为的谴责。
成年时的坚持之梦
随着情节的发展,从第三个梦到第七个梦都可以算作是黑泽明成年时的梦境,相比于之前童年的两个梦风格和内涵上都更加严肃而深刻。在这个阶段,黑泽明的人生几经波折,从《姿三四郎》的一举成名开始,他的电影事业几经起伏,高到数次问鼎奥斯卡金像奖,低到公司破产无片可拍。各种人间冷暖、世态炎凉以及战争、核爆炸等灾难黑泽明都体验过,却仍然坚持着最初的对电影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坚持着自己精益求精的理念。
一、对自然的态度。在人与自然应该如何相处这个永恒话题上,黑泽明一贯有着鲜明态度。他坚持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试图改造自然甚至战胜自然。在第六个梦《富士山》和第七个梦《鬼哭》中,人们对自然的掠夺已远远不是童年时期乱砍滥伐那么简单,已经恶化到过度开采使用核能源,导致核电厂爆炸,人们只能走近海边,走向死亡;泄露的核辐射使动植物开始产生畸变,甚至产生了食人魔这一由人类演变而来的新物种。导演通过令人恐怖的弥漫的黑雾和怪异的红沙来加强观众对核辐射的恐惧程度,表现他对战争对核污染的厌恶和反感。将未来可能导致的后果用夸张的镜头画面具象化,比如比人还高的蒲公英,核电厂爆炸时殷红如血的富士山,还有食人魔痛苦地在血水边嚎叫挣扎的剪影等,以极具形象直观的镜头语言,将导演对不善待自然、过度开采开发核能源的无知批判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阴影下痛苦生活的一代人,他认为战争是黑泽家族支离破碎的罪魁祸首,也曾在父亲的帮助下逃过兵役。然而,越是厌恶就越是躲不掉,在和女演员加藤喜代结婚的当天他们的新房就被美军轰炸夷为平地,他的电影事业也因为战争而一度停滞不前。他的第四个梦《隧道》就用十分梦境化的故事讲述着“非梦”的内容———第三小队长作为唯一生还的人在战后回家的路上,经过一条隧道时再次见到了生前的`士兵,并从他们的对话中体现出战争对人们的迫害,无论生与死,都是一样的不幸:死去的人们留恋人世间,希望能够与亲人重逢;活着的人们被负罪感所束缚,在世而不得安宁。更痛苦的是象征着战争的那条黑洞洞的隧道仍然充满着危机。还有那只极富象征意义绑着手榴弹的狗,身上时隐时现的红光似乎随时有可能爆炸。这是一个对战争反思的梦,黑泽明希望能够用这种象征手法让人们醒悟,战争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
三、对理想的态度。无论是威逼还是利诱,无论是经历过什么挫折,破产也好,失去亲人也好,一直以来的心血流产也好,在残酷的社会和生活面前,黑泽明一直没有放弃过他自己的理想,并且不愿屈服于世俗而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虽然在前进的过程中黑泽明有过自杀的念头,但最终都挺过来了并且重新站了起来,甚至站得更高。第三个梦《暴风雪》就反映了战胜死亡的过程。登山队员们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暴风雪中寻找营地,一度试图放弃挣扎,甚至还有雪女 “温柔乡”的吸引,但队长最终推开了诱惑,带领着队员在放晴之后找到了营地。第五个梦《乌鸦》则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导演对艺术对理想的追求。黑泽明从小就喜爱画画并且最爱梵高,在这个梦中他进入到了梵高的每一幅画作中,构成了这八个梦中最为绮丽明亮的梦。在梦中黑泽明一路追寻着梵高的步伐,配乐中不断穿插着火车“呜呜”的鸣叫声,仿佛在催促着梵高前往下一幅画的步伐,“我埋头苦干,像火车头一样驱策自己。”黑泽明通过梵高的嘴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在追求艺术梦想的道路上只会觉得时间不够,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哪怕是世人暂时无法理解也要竭尽全力把它呈现出来。正是在这种欲望的推动下,无论是黑泽明还是梵高才能够不顾一切地追赶着象征着时间的火车。这就是他们对理想的态度,不管前方是否布满荆棘,依旧忘我而炽热的追寻理想。
晚年时的回归之梦
在经历过世间沧桑百态后,黑泽明一门心思想着的就是怎么才能够把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呈现给观众,只有最纯粹的心灵才能够做出最纯粹的梦。第八个梦讲的就是“我”来到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外桃源,这里的人们坚信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连死亡都可以像节日一样欢乐,因为他们觉得那是经历世间劳苦后重回自然怀抱。这种“回归”从黑泽明晚年的作品中也能看出来,《八月狂想曲》《看海》《雨晴了》等远不及之前作品的华丽,在绚烂之极回归于平淡。就像最初偷看狐狸嫁女的黑泽明,又找回了纯洁美好的童心,回到最本真的生活状态。
11.从叙述视角解析《假面的告白》 篇十一
一、《假面告白中》中的“我”
《假面的告白》是通过用第一人称“我”来描写“我”从幼年时期到青年时期的性倒错经历,以及和女性园子之间的不伦关系。因为文中的“我”与三岛由纪夫本人的实际经历相吻合的地方很多,因此该作品也多被解读为是三岛自传性的作品。但是,只是单纯地因为与作者本人相吻合的地方较多就把文中的“我”等同于三岛由纪夫本人,将其看作是研究三岛由纪夫本人的一种史料的做法是不谨慎的。
《假面的告白》所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通常来说运用第一人称叙述,其叙述声音来自聚焦人物本人。聚焦人物并不一定是作者本人,而且严格地讲,读者从作品中推导建构出来的作者的形象,是作者具体文本中表现出来的“第二自我”,属于隐含作者。实际上,我们通过作品仅能了解“隐含作者”,而难以了解有别于“隐含作者”的现实中的作者。若想要了解后者,必须通过作品以外的各种史料和途径来了解作者“真实”的社会背景、生活经历和创作意图等。在《假面的告白》笔记中,三岛也曾解释说:“虽说是自白,其实我在这篇小说里将‘谎言’放养了。让这些家伙在自己喜欢的地方随意吃草。于是,这些谎言家伙一个个吃饱了,就不去糟蹋‘真实’的菜园子了。在同样意义上,‘自白的本质就是自白是不可能的’。”这也就说明,《假面的告白》虽说题为自白,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地完全将内心裸露于世人面前,或者说出于某些原因三岛不想以“真面”的自己来自白,所以将其命名为假面的告白,其笔下的“假面”实际上是他想要将之公布于众但又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公布于众的他的“真面”,只不过这个“真面”被三岛在文中巧妙地加以修饰并附上精致的虚构。也就是说,他通过这种带着假面的自白的形式,想要剥去自己的“假面”,从而向读者展示同时也是对自己成长经历的一个清算。
那么,《假面的告白》中所构建出来的隐藏作者的形象到底是怎样的?这与三岛这个真实的作者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第一章其实就暗示了“我”今后的人生,作品也是遵循着描绘“我”至今为止的人生展开的。从出生起就体弱多病的“我”被祖母从母亲身边强制带走,单独抚养。祖母怕“我”学坏,只允许“我”与她为“我”挑选的女性玩伴玩耍,从而也就知道构成“我”幼年期的交际圈的只有生病的祖母、护士、女佣、女性玩伴这样的女性群体。
弗洛伊德对俄狄浦斯情结对同性恋形成的影响这样解释:“每一个我们所检视到的性倒错者,在他童年的最初的岁月里,对女人(通常是母亲)都曾有过一段强烈但短暂的‘固置’,其后,他们自己模拟了那个女人,而以自己为性对象。这就是说,他们根本上是自恋的,寻找与自己相似的男人来爱,就如他们的母亲爱他们那样。同性恋是性心理发展中某个阶段的抑制或停顿。就像恋物症的情形,在性倒错固置之前也曾有过短命的性发展存在过。分析之探讨已能证明,性倒错是俄狄浦斯情结未能解决的后效。当此情绪潜抑下去之后,此人的性本能诸成分中最强者再度浮现。”依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一个人出生到五六岁左右为“自恋期”,拉康称之为“镜像阶段”,幼儿在镜子里误认了自己。
根据这个理论,文中“我”在幼年期虽然缺失了母亲,但围绕在“我”周围的女性角色,对“我”而言都形成了一种对照。而这种对照使“我”把自己也放在了一个类似女性的角色上,加上本身就病弱的身体,更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抱有劣等感,“我”缺少一般的健康男孩所拥有的强壮体魄。此外,祖母对“我”的种种严格限制,在精神层面上压抑了“我”作为一个正常的男孩子所应有的活力。在幼年期的“我”身心两方面都备受压抑,这也使“我”的内心偏爱健壮的男性的肉体,且执著于悲剧。对悲剧执著,是因为“我”把羸弱的自己看作是一个悲剧,“我”想要超脱自己的肉体,想要超脱现在的自己。但当看到挑粪青年时,“我”的感觉是“我想成为他”,这说明“我”在那个时候已从对自己强壮身体的追求变成开始追求他人强壮的身体。值得注意的是,“我”从挑粪青年身上所感受到的除了其健壮身体中的生命力之外,还有悲剧性的东西。而这种悲剧性的东西实际上只是“我”强加在他身上的一种“我”对他的理解,其本质是“我”自己没有办法变成他那样,充满了被他拒绝之后的失落感。但这种失落感后来却演变成刺激“我”感官的一个信号,“我”会想要迫不及待地看贞德被杀害的场景、看到街前走过的战士们“我”会通过闻他们的汗味儿而联想到他们的死、被杀害的王子们、年轻的渔夫的尸体,而这种悲剧性的东西“在我内心里渐渐地并且顽强地唤醒了我对于这一切官能性的追求”。这说明幼年时期的经历给“我”日后的性倒错埋下了伏笔。
第一章里所展现出来的“我”的形象,是一个内心开始迷恋于追求男性肉体美与悲剧的少年。进入第二章,开头第一句话:“近一年多来,我十分苦恼,那是收到奇形怪状的玩具的孩子所感到的苦恼。那年我十三岁。”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出现了两个“我”。很明显,两个“我”的视角并不相同。第一个“我”是被追忆的“我”过去正在经历事件的眼光,第二个“我”是叙述者“我”目前追忆往事的眼光。三岛在一边用“假面”自白即借文中的“我”自白的同时,也开始将自己的“真面”融入其中,借其口开始一边叙述“我”的故事,一边对自身开始清算。同样的叙述方式在此章多次出现,又如,“……一看到这些东西,玩具就立即抬起好奇的脸来。如果说‘好奇的’这个形容词欠妥的话,那么换个说法,叫‘爱的’或者叫‘欲求的’也可以”。这里的“玩具就立即抬起好奇的脸来”是当时十三岁时候“我”的看法,是被追忆的“我”的认知。那个时候的“我”其实没有具体意识到这就是一种“爱”或者“欲求”,只是把它形容为玩具的抬头,虽然自知会对死亡、热血和结实的肉体产生兴奋,但如何定义这种兴奋,那个时候的“我”其实并没有明确的认知。只是能感觉到兴奋,并且会为了再次达到这种兴奋而偷偷临摹一些血与男性肉体的画面。而叙述者“我”是站在现在的视角给十三岁的“我”的玩具抬头下了一个定义,或者说给了它一个定性,那是一种“爱”又或者是“欲望”。很明显可以看出幼稚与成熟期的“我”的心理变化。在告白的过程中,“我”对自己内心异常的性心理产生了一种自觉。同理,在描写“我”看到塞巴斯蒂安殉教图的情景时,有这么一段描写:
nlc202309090635
这帧画像以提香式的忧郁的森林和夕空的微暗的远景作为背景,微微倾斜的黑树干就是圣塞巴斯蒂安的刑架。这个英俊青年被赤裸着身体捆绑在那黑树干上,让他的双手高高地交叉着,并将捆绑双手的绳索系在树上。此外看不见绳结。
…………
箭头深深地扎进他的紧缩而结实的、四溢香气的、青春的肉体里,欲图以无上的痛苦和欢悦的火焰,从内部燃烧他的肉体。但画家没有画流血,也没有像其他塞巴斯蒂安图那样画无数的箭头,只画了两支箭落在他那大理石般的肌肤上,宛如平静而端丽的枝影投落在石阶上一样。却说所有上述的判断和观察,都是在后来产生的。
根据最后一句“却说所有上述的判断和观察,都是在后来产生的”可知,在当第一次见到塞巴斯蒂安殉教图的时候,“我”虽然对其感到兴奋,并且这种兴奋喷薄而出,形成了“我的第一次ejaculation”。之前潜伏于“我”身体内的性扭曲和倒错的快感在此时瞬间爆发。但是,具体这中兴奋该如何定义,为什么“我”看到塞巴斯蒂安的殉教图会有这种反应,被追忆的“我”并不清楚,而目前的“我”已经意识到,那是因为自己当时已经被充满男色诱惑并且带有悲剧性的肉体美所征服。两种视角交叉使用,说明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心态的成熟,倾倒和憧憬的那些模糊的无法定义的东西开始渐渐清晰。
进入中学二年级,“我”所爱的对象的形象变得具体化、现象化,那就是名叫近江的少年形象。近江拥有希腊雕塑式的壮实身躯,野性的肉感和力度,这都使“我”感觉到迸发出一种原始的生命力。“在我意识到之前,近江的影响就已经开始侵犯我们了”,这里的“我”也是目前的“我”对被追忆的“我”当时状态的一种描述。近江象征着“我”所定义的理想的肉体,同时也拥有塞巴斯蒂安所没有的“恶”灵魂。渴望从日常超脱的“我”的期望在此与近江合为一体,近江本身就变成了“我”爱的欲求,变成会诱发“我”兴奋的催情剂。
之后体操课上,近江做引体向上的片段中,“这是对青春、对生、对优越的赞叹”,“生命力,唯有无益的大量的生命力才把少年们镇服了。是生命中过度的感受、暴力性的、简直只有为了生命本身才能说明的无目的感受、这种充沛的不愉快的冷漠,压倒了他们。一个生命在近江本人没有觉察的情况下悄悄地潜入了他的肉体,占领了他,突破了他,从他那里洋溢出来,企图一有机会就凌驾于他。在这一点上,生命这种东西颇似疾病。他那被粗野的生命腐蚀了肉体。只是为了不怕传染的疯狂般的献身,才被置于这个人世间”。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近江身上所拥有的生命的象征对“我”的震撼以及它所施与“我”感官上的快感。“我看到他那丛生的东西的瞬间,就erectio了。……这时占据我的心的,好歹不尽是无邪的欢快。……但是,看了它后的冲动,反而发掘出另一种意识不到的感情。那就是忌妒……”在这里,我也渐渐清楚,对于“我”而言,其实真正爱的、会引起“我“兴奋的并不是近江这个人本身,而是他身上的那种生命力、他的肉体所体现出来的生命力。
在被近江所展现出的名为生命力、青春的东西震撼之后,“我”却“已经不爱近江了”,转而“从这个时候起,我心中萌生了自我斯巴达式训练法的要求”,就这样,“我”开始从对近江的爱、对他人生命力的追求转向对自我理想像的塑造,转向对自我生命力的挖掘。然而,这种生命力在“我”看来只有男性才有,且这种观点从幼年期到少年期一直延续。如前所述,幼年期的所能引起“我”欲求的挑粪青年、战死的王子、被“我”认为是男性的贞德、死在海滩的渔夫,而在少年期就是近江了。可见“我”对生的欲求是通过男性的肉体美来展现的。
少年期的“我”其实已经意识到自己与同龄人之间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到底会给“我”日后的人生带来什么“我”并不知晓。如文中所说:“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这种欲望同我的‘人生’之间竟存在重大的牵连”。这里的“我”仍然是处于目前阶段的“我”,可见现在的“我”对于自己的异常心理和欲望会给自己人生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有所觉悟。少年期的“我”还有可能将自己的异常性欲心理埋藏在心中,但是长大之后步入社会,“我”就不得不作为一个成年男人,面对社会世俗的洗礼。“我”也开始隐藏本来的自己,开始选择作为一个正常男性来参与自己的人生。进入第三章,女性园子登场。如果“我”能爱上园子的话,那“我”就可以作为一个正常的异性恋者生活下去。经过几番尝试与自己的内心纠结,结果果然还是不能克服自我本身对男性美的向往。
二、现实中的“我”
作为隐藏作者的“我”的自白到此结束,那么真实作者的三岛由纪夫的经历又是怎样的?回顾三岛本人的生平,其本名平冈公威,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出身于武士家庭并且受过皇室礼仪熏陶的祖母在对丈夫儿子失望后,以二楼养育幼婴太危险为借口,将公威从母亲的怀里夺了过来。这时,三岛的生活环境中,母爱缺席了,这种缺席大约持续了几年。五岁前,母子相见只能是在祖母严格监督下进行。由于母亲的长时间缺失,幼儿期的三岛热切地向往母爱,珍惜每一次与母亲的聚会,每次聚会就像恋人一样。实际在这个时候,幼儿时的三岛已具备了形成弗洛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因素。按理说,俄狄浦斯情结的发展会让三岛排斥男性,倾向女性。但是,根据拉康的镜像理论,幼儿时期围绕在其身边的祖母、护士和祖母给他选几个女性玩伴,不恰当地取代了父亲的角色,对三岛形成了一种对照,使其多模仿女性。这与前文所述的“我”的幼年经历及诱发性倒错的原理是一样的。同样,祖母也禁止三岛同附近的男孩子玩,她总让他玩一般女孩玩的东西,反对男孩中常见的粗鲁莽撞的行为,鼓励更富于女性化的活动。
三岛的幼年期同《假面的告白》中的“我”一样,都是缺失母爱、缺失父亲作为一个男性的形象。文中的隐含作者“我”与现实中的三岛距离较小,可以说文中的叙述者是作者般的叙述者或者是作者的代言人,是三岛塑造的一个发声口。三岛借助这个代言人、发声口来一边自白,一边对自己目前的经历进行一种清算。文中的“我”因为这种缺失而对男性肉体美抱有异常的性欲望,三岛则是通过自己的作品,通过文中的“我”这个代言人来隐晦地表达自己扭曲的异常心理,来表达对男色的态度。文中的“我”在被近江富有生命力的肉体所震撼之后,转而开始对自身理想肉体的追求。联系三岛本人的经历,三岛也曾经一度迷恋于塑造健美的体魄,并且也曾经仿照塞巴斯蒂安殉教图,自己摆出同样的姿势并拍摄了照片。这也再次证明《假面的告白》中的“我”与三岛本人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叶渭渠指出:“三岛对生的欲求——性与爱的主题,与一般文学作品不同,更多的是继承近世井原西鹤的好色文学,关注‘男色’而不是‘女色’……因为他觉得宣扬‘男色’比‘女色’高尚,而且‘男色’可以表现得最真实最激烈。”同时,纵观整部作品,在描写男色时,三岛由纪夫抽掉了欲望中的邪念与猥琐,没有使用半个肉感色情的修饰词,他所追求的比起肉欲更多的是肉体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振奋,是向上的、充满生命力的、青春的力量。
三、结语
《假面的告白》虽然讲的是一个性倒错青年的经历,但它并不是从外部观察的角度来叙述,而是作者对自身性倒错苦恼的叙述。作者通过这部作品,力图清算一直到青年时期都支配着自己的性倒错倾向。在这里,三岛把自己青年时期的隐情,借用小说的方式来尝试让其看起来代有戏作的意味,那个时候的三岛大概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完全以自传的形式,将自己的内面暴露出来。他将自己化身为他者,站在他者的角度上分析自身,从而达到整理自身以及克服与生俱来的某种气质。这也可以说是题目“告白”之所以要“假面”的原因。
【从社会心理学视角解析大学生英语学习态度】推荐阅读:
法社会学视角下的公司制度执行情况研究07-14
社会管理视角下村庄合并的必要性及对策分析07-13
从经营视角剖析成本管理10-28
从女权主义的视角解读11-23
从目的论视角看广告翻译12-01
视角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研究10-19
中国梦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问题探析06-19
事件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研究06-18
视角独特新闻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