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zcs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4-09-18

学习zcs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共3篇)

1.学习zcs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一

zcs(第一课时)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3)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2、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刺猬学字母教学情境图及z、c、s的写法;第二部分是三个声母z、c、s和三个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及它们的四声,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第一幅图是一个小女孩拿着数字2,“字”提示z、zi的音,小女孩写的2提示z的形。第二幅图用仙人掌上的“刺”提示c、ci的音,仙人掌的形状提示c的形。第三幅图丝瓜藤上接着丝瓜,丝瓜的“丝”提示s、si的音,丝瓜的瓜蔓提示s的字形。)第三部分是声母z、c、s和单韵母ɑ、u的拼音练习以及看图拼音节词“cūx씓zǔfù”;第四部配有情境图的音节词zācāsǎ。

3、学情分析

教材的安排形象、生动,利于儿童接受,便于记忆。本课应围绕认识zcs的认识和书写这个重点,和生活结合起来。要注意不同学生的已有水平,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个别差异进行有重点的有针对性的学习。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跟读等方式,能学会Z、C、S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通过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等方式能正确书写Z、C、S三个声母。

2、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能准确认读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并能正确拼读四声。

3、通过教师发音比较,学生自己思考观察等能正确区分Z、C、S和zi、ci、si的发音和书写不同。

一、复习旧知

师:小朋友,我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好多新朋友,你们都学了哪些声母? 生:~~~ 师: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些新的朋友,快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二、新课导入

1、初步认识Z、C、S 师:瞧!还有三个新的拼音宝宝在等着我们去跟它们交朋友呢。有哪个小朋友已经认识它们了? 学生个别回答(奖励)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三个拼音朋友。

师:你知道这三个拼音宝宝是属于拼音王国哪个乐园吗? 学生个别回答:声母

3、认识Z 师:现在让我们来仔细地记住它们。课件出示:小女孩写字图

师:你能用“谁干什么”说说这幅图画吗? 学生个别回答(奖励)师:写字的“字”读成第一声,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Z的发音。学生个别读(读得又轻又短,奖励)师:你能编一个小口诀来记住Z吗? 学生个别回答(奖励)全班一起说

4、认识C 课件出示:小刺猬

师:你能用“这是什么?”来说说这幅图画吗? 学生个别回答(奖励)师:仙人掌上长满了刺,“刺”读成第一声,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C的发音。学生个别读(读得又轻又短,奖励)师:你能编一个小口诀来记住C吗? 学生个别回答(奖励)生:小刺猬ccc,像个半圆ccc。全班一起说

5、认识S 课件出示:蚕宝宝吐丝

师:你能用“谁干什么”来说说这幅图画吗? 学生个别回答(奖励)师:吐丝的“丝”读成第一声,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S的发音。① 教师出示卡片,示范,学生跟读 ② 学生个别读(读得又轻又短,奖励)③ 全班读

师:你能编一个小口诀来记住S吗? 学生个别回答(奖励)小虫弯弯sss全班一起说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你在读zcs的时候上下两排的牙齿是对齐的?气是从牙齿缝里挤出来的,舌头是平平的。你再试试,是不是这样。所以我们把这三个声母叫做平舌音。板书:平舌音

师:现在我们一起再用小口诀再来记记zcs好吗? 课件出示:拍手歌。男生女生分别读

师:我们一起站起来,一边读一边拍手好吗? 学生站起来读

三、指导书写

师:现在我们的zcs要回家了。你知道它们住在哪一格吗? S:中格。

师:是的,它们都住在中格。先看老师写。教师板书zcs 师:它们都是一笔写成的,写的时候要把中格写满。小手拿起来,跟着老师在黑板上写一写。

教师写,学生书空写

师:你能写得比老师漂亮吗?把书打开到20页。现在动笔写一写。看看谁写得最漂亮。写字的时候,要一拳、一寸、一尺。身体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头离书本一尺。

四、认识zi ci si整体认读音节

师:我们的拼音宝宝最喜欢交朋友了是吗?那zcs找了哪个朋友呢? 课件出示:zi ci si 师:它们都找到了i。

师:z和i在一起读什么呢? 学生读

师:把z的音读得长些,响亮些就是整体认读音节zi的音。谁会读了? 学生个别读(奖励)全班学生跟读

师:ci你会读了吗? 学生个别读(奖励)全班学生跟读

师:zi你会读了吗? 学生个别读(奖励)全班学生跟读

师:读得真不错。那么zi ci si的四声你会读了吗? 课件出示zi ci si的四声

师:小朋友们先试着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学生自由读

师:老师请三个小朋友来读读,每人读一排。师:zī你能说个词语吗?(坐姿)zǐ你能说个词语吗?(紫色)cí你能说个词语吗?(磁铁)cǐ你能说个词语吗?(到此一游)sì你能说个词语吗?(四十)请三个学生(奖励)

师: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老师随便指,看看你能不能读出来。请学生个别读(奖励)

五、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呢? 学生自由说

六、巩固练习。

1、抽读卡片。

2、做游戏。

七、作业。

教后反思:

在教学“z、c、s”这一课时,我先从图入手,激发兴趣。学“z”时,我引导学生看图,激发学生向榜样看齐的愿望,接着学生在观察图的基础上轻松地自编了儿歌帮助记住字形:“我来写字zzz”、“小鸭子游泳zzz”、“小小桌子zzz”等;学“c”时,引导学生观察小刺猬的可爱,之后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很快地编出了“小刺猬ccc”、“一个半圆ccc”等儿歌;学“s”时,观察蚕儿吐丝的样子,也编出了“蚕儿吐丝sss”、“一条蛇sss”等儿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了三个字母的字形特点.教学“z、c、s”的发音时,我发现有的学生不得要领,有的甚至读成翘舌音,出现这一问题,我没有生硬强调发音规律,而是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去让学生慢慢体会,进而准确发音。如,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师发音时的口形特点;同桌互读(互相观察谁读得对读得好),“夸一夸你的同桌”;请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送信游戏等。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就连暂且落后的学生也迎头赶上了。俗话说:教无定法。每个老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教学,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我想,我们都应该去大胆尝试一下,在探索中求得质的飞跃,为孩子们的未来奠定扎实的基础。

2.学习zcs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二

环节1:经历发现并感悟二元一次方程的过程———明确研究对象。

问题1: 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纸上画一个周长为20的长方形。

追问1:画好图形后相互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追问2:你所画的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多少?

追问3:只要满足什么条件就可画出周长为20的长方形?

追问4:由刚才操作得到的结论能否用一个数学式子给它表达出来呢?

师生活动:学生画长方形,再相互交流,教师让学生感受到该长方形的长、宽可以不同,而相同之处长与宽的和是10,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数学式子(x+y=10)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画周长为20的长方形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发现画出的长方形是不唯一的,即长、宽不定,周长确定(长与宽的和是一定的),引导学生把这种发现数学模型化,加深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本质的体验。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环节2:参与定义二元一次方程的活动———形成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问题2:式子x+y=10是我们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吗? 你能给它命名吗?

追问1:你能试着给二元一次方程下定义吗?

追问2:翻开书本,请同学们把这个概念圈起来,想一想,你觉得和我们自己归纳出来的概念有什么区别吗?

追问3:能举例说明吗?

师生活动: 学生借助已有知识一元一次方程的经验进行类比学习,并分组交流,教师深入小组,参与活动,关注学生能否理解概念

设计意图:为加深学生对“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的内涵的理解,我采取的是阅读书本中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对“项的次数”的思考,进而完善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通过学生自己举例子的活动,把“项的次数”形象化。

问题3: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

(5)m-3n=0 (6)5x+3=10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说判断依据。

设计意图:概念的辨析,深化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

环节3:参与定义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活动———形成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

问题4: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你能归纳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吗?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完善概念。

设计意图: 让学生深刻体会二元一次解的本质———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问题5:对于方程2x+3y=10,你能求出它的解吗?

追问1:你能试着写几个吗?

追问2:这些解你们是如何算出来的?

师生活动:学生自主探索,可得方程2x+3y=10有无数组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取值,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体会方程解的不唯一性,从而让学生产生后继学习的欲望;二是让学生感受如何得到一个正确的解: 只要取定一个未知数的值,可代入方程算出另一个未知数的解。

环节4:参与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活动———形成二元一次方程组及解的概念。

问题6:周长为20的长方形的画法有很多种,能否让画出的长方形唯一确定?

追问:你能增加条件使其唯一确定吗?

师生活动:学生先思考,再分组合作,小组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引导,从而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由两个一次方程组成, 并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教师设计合理、开入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让学生真正感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形成。

教师备用:

问题7:你怎么肯定,你增加的一个条件就一定使长方形唯一确定呢?

师生活动:学生结合表格获得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问题8:判断下列方程组是否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问题9:

(1)方程组的解是:

(2)写一个解是的二元一次程组____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依据。

设计意图:深化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及解概念的理解。

环节5:参与尝试“应用”的活动———列二元一次方程。

《孙子算经》下卷第31题“鸡兔同笼”:“今有鸡兔同笼 ,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对于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可列二元 一次方程 组解决 , 其次使学 生了解后 继学习方向———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环节6:参与回顾与总结的活动———进行合作反思与深化提高。

教师与学生一起结合以下问题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1)本节课研究了哪些内容 ?

(2)本节课我们是如何学习新知识的 ? 你觉得本节课后 ,我们将学习什么知识?

师生活动:学生回顾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围绕以上问题进行小结,最后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前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节知识,深刻领悟类比思想,建模思想,后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问题来自发现和提出,了解后继学习方向。

二、课后思考

1.改变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来自学生的发现和提出,然而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往往都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发现不了问题,也提不出问题。本节课若以引言的“篮球联赛”情境引入,则学生自然而然列出二元一次方程,问题的数学模型是现成的,这样缺少了问题发现、问题提出,缺少了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本质的深刻体验。学生通过画周长为20cm的长方形,相互交流后自主发现长方形的形状不唯一,而相同之处是长与宽的和不变,都是10,引导学生将这种发现数学模型化 (x+y=10),深刻感悟二元一次方程的本质。教师在课堂上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合作探究、交流互动,注意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2.营造浓厚氛围 ,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的进步。”在二元一次方程组概念的数学活动中,周长是20长方形画法有很多种,学生自己提出“能否让画出的长方形唯确定”的问题,有了教师“你能增加条件使其唯一确吗? ”的追问,学生思考,分组合作,教师引导从而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宽容的态度,提得有深度、有深意的,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让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提的简单、偏激的,应肯定其大胆行为,并就其提问的闪光点给予赞赏。教师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创设, 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质疑过程中不断升华和发展,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和创造性。

3.恰切设问和追问 ,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

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的设问和追问, 合理设问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时而巧妙地追问才能指向学生的思维,从而揭示问题的本质。有了“式子x+y=0是我们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吗? 你能给它命名吗? ”的设问,“你能试着给二元一次方程下定义吗”的追问,学生才会借助一元一次方程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类比学习;有了“你怎么肯定,你所增加的一个条件就一定使长方形唯一确定吗? ”的设问,学生真正理解了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如《公式法》教学设计,我认为求根公式来源于配方法。

先让学生用配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3x2+6x-2=0

教师追问1:若将常数项-2变为-3呢? 变为-4呢?

学生求出其解分别

追问2:若将常数项-2变为-5,你能立即求其解吗?

学生发现规律,将4变成5,得出

追问3:你是否很想寻求一个公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体现了公式法引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师合理设问题,课堂上及时追问,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激发兴趣能起到促进作用。

4.合理思考问题 ,感悟数学思想 。

3.学习zcs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三

教学目标:

1、利用肢体语言、动作来感应特定节奏短短短短长~。

2、在活动中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

3、学习唱名,并进行旋律问答句的模唱。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教学准备:

彩色飘带、呼拉圈若干、音乐《咿呀咿呀唷》

教学过程:

一、肢体问好

小朋友们好——(X X X X X—)纪老师你好——(X X X X X—)

二、图片引导,初步感应曲子

出示农场大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引出歌曲《咿呀咿呀唷》。

三、短短短短长肢体意识

1、全体活动

(1)听音乐,感应拍子(拍手、拍膝、拍臀)。

(2)感应节奏短短短短长~(咿呀咿呀唷)。

(3)引导幼儿通过模画动物的叫声(可画手、头发、脸、嘴巴、眉毛、脚等)。

2、全体围圈唱歌感应特定节奏

(1)让幼儿围成大圆圈扮演小歌星。

(2)引导“小歌星”在“咿呀咿呀哟”处扭唱(持麦克风状)或摩仿歌星做出不同的歌唱状态。

3、听音乐,玩洗热水澡游戏感应特定节奏

(1)老师示范游戏玩法。

(2)听音乐,单独玩洗澡游戏。

(2)两人一组,听音乐玩倒洗澡水游戏。

4、听音乐,玩锯木头游戏感应特定节奏

(1)引导幼儿学习锯木头的本领。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

(3)集体玩游戏。

(4)分组(角色)玩锯树游戏。

四、唱名模唱问答句

1、导入:小朋友唱的歌真好听,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歌曲里的唱名宝宝。

2、学习唱名宝宝

问句:d d d s l l s——

答句:m m r r d——

3、唱名模唱

五、结束

教学反思:

上一篇:达芬奇的艺术与科学下一篇:关于对公司感谢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