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段书改《落花生》

2024-09-30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段书改《落花生》(共5篇)

1.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段书改《落花生》 篇一

《落花生》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落花生》的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落花生》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要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宗旨。说明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奉献于社会的人生理想。

这篇课文安排在第四单元中,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分清文章的主次”。读课文时要抓住那些与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紧密联系的内容,多读多体会,还要分清文章主次,加深对文章思想的理解,学到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课程编排特点充分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心智水平,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本课8个生字词,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让学生体会课文详略恰当的写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让学生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由表及里的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此外,还要学习文章表达上主次分明借物喻人的特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联系起来,进而悟出深刻的做人道理。

四、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所以我安排了创设情境法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了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最后我会与学生一起领悟文章主题。

五、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创设情境,谜底倒入;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重点研读,品味道理;

4.全文总思,概括写法;

5.拓展延伸,感受生活。

五个部分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很好的挖掘了文章的主题。

(一)创设情境,谜底导入

上课伊始,我会向学生出示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

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学生思考一会儿,会回答“是花生”,我便肯定学生的答案,并出示关于花生在田地里的长势以及“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的图片,让学生对花生进行初步认识,由此引出课题,告诉学生我们这节课来学习《落花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相当重要,读是语言实践活动,是信息的输入,是积累,是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和有效手段,同时,朗读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此,我会让学生带着任务初读课文:

1.在读课文时划出生词表中的字词,并查阅词典,标注拼音,这一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读课文时给每自然段标上序号,为分析课文提供方便;

3.读课文时思考课文是依据什么顺序写的《落花生》,这一任务能让学生对落花生的整体结构有初步了解。

读完课文后,学生会划出“茅、亩、尝、吩咐、石榴、榨”几个字词,并对文章“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的整体结构有初步认识。

(三)重点研读,品味道理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环节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6-14自然段,先让学生找出“我们”眼中花生的好处,学生会回答花生的味儿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接着再让学生找出父亲眼中花生的好处,学生便会回答父亲说的那段话,然后让学生画出父亲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做对比的词句,比较二者的不同之处,我会出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让学生对花生的好处有更清晰地认识。

分析完花生的好处,我会让学生默读课文的第12、13自然段并细细体会,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合作,谈谈明白了什么道理。

这样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四)全文总思,概括写法

在这一环节,我会提出两个问题:

1.让学生纵览从种花生到议花生的过程,思考哪部分是重点描述内容,哪部分是次要描述内容,学生通过观察会回答种花生到收花生是略写,吃花生到议花生是详写,从而让学生明白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本文由论花生到论人生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在上一环节中学生已然明白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由此引出做人要实实在在,无私奉献,从而得出本文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五)拓展延伸,感受生活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想一想”活动,让学生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说说生活中你知道的那些人、哪些物具有花生一样的品质。

这样的板书设计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落花生》的说课稿2

一、说教材

《落花生》是人教版5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这个单元的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节性比较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落花生》是两篇精读课文当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节,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二、说学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是这样的,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他们已不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想法开始更加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和感悟,思想也逐步的走向成熟。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知是非,培养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时期。

在学习上,他们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但是就这篇课文而言,需要老师进一步的循循善诱,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用文本架起学生学习跟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们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学会体会生活当中蕴含的哲理。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赏析文中重点字词,掌握本词的炼字艺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品味关键词语,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分析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感受博大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感悟课文蕴含的道理为我的教学重点,体会文章详略分明,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则为我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品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基于此我的导入设计为:出示有关花生的谜语,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问:花生有什么样的作用?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之后播放花生生长过程的视频,引导学生理解本文问题为“落花生”的原因。之后以作者笔名设疑,旨在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篇课文。

(二)诵读训练,初步感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加强诵读习惯的培养,对领悟作者感情,品味文章语言,增强文章语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伊始我将从指导诵读入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首先我会进行示范朗读,然后通过自读、齐读、指名读、竞赛读等各种手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在学生听和读之前,我会给学生设置以下问题:1.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几件事情?分别是什么?

2.四件事情分配笔墨是同样的么?看看这四件事情分别在哪些段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带着问题去听和读,既提高了学生听和读的能力,又为理解本文作者想表明的道理做铺垫。

(那么又整体感知环节了解到本文着重描写的是议花生的部分,所以引导学生重点学习议花生的段落。)

(三)合作学习,重点感悟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与学的过程就是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问题可能是不被了解的现象,可能是前后认知的矛盾,还可能是需要挑战的困境。

提出的好的问题具有双重意义,第一,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学有所获的过程,是教学目标实现的标志;第二,问题本身就是教学的线索,它是牵引,它是驱动教学的重要力量。为此,在这一环节,我将用大屏幕展示出这样几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放手给学生,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1.学生分角色读文,指名汇报:谈到花生的好处,兄妹们是怎样认为的?(并在大屏幕上出示姐姐、哥哥、“我”谈花生的画面)

2.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谈花生,为什么要说到桃子、石榴、苹果上去呢?

(这两个问题设置,能够锻炼学生归纳概括信息的能力,并为下文体会做人的道理做铺垫。)

接下来我会自然的过渡说:课文读到这,同学们,父亲仅仅是在谈花生吗?哪句话明确告诉我们?说说你们是怎样理解的?

(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体会做花生一样的人,领悟做人的道理)

为了回扣导入时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会继续追问学生:少年许地山是否理解了父亲所说的话呢?哪句话能体现出来呢?此时学生们是否理解许地山为何要起这样一个笔名了?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许地山起“落花生”笔名的缘由。

并纵览全文发现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完成本堂课的教学难点部分。

(四)小结作业,巩固提高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我会提问学生本堂课都有哪些收获,了解学生对于本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是与课堂学习内容的对话。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

基于此,我设计了开放式的作业:试着以你周围的一种事物来说明一种道理。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的目的。

2.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段书改《落花生》 篇二

《童年的发现》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 其中写道, 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 “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这里的“进化”是什么意思呢?

“进化”就是生物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 逐渐发展演变。

宇宙在不断发展, 任何生物都在进化, 人类也在进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严酷的自然法则。因此, 所有生物都在追求进化。比如第一次在房间里用蚊香, 效果非常好。用了一段时间后, 蚊子对这种蚊香就有了适应性。这说明蚊子“进化”了:它迅速地建立起抵抗这种蚊香的机制。

进化慢的生物群体必然会逐步遭淘汰。一个民族要在长远上成为最优秀的民族, 就必须重视自身的进化。比如多用脑, 可促进大脑的进化;多锻炼身体及摄入合理的营养, 可促进人体的进化;多用手, 可促进手的进化……

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 总会碰到很多挫折, 前人为后人铺路, 后人踏在前人的身上“进化”。后人应感谢前人的铺垫, 前人应感谢后人继承和发展自己的事业。就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新的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 这便是壮, 旧的也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 这便是死;各各如此走去, 便是进化的路。”

《晏子使楚》的“五笑”

《晏子使楚》一文中, 出现了五次“笑”, 含义各不相同。细细体味, 很有特色。

楚王在与晏子斗智时, 第一回合便被压住了气焰, 觉得很丢面子。他就极力想挽回自己的面子, 所以在第二回合中“冷笑”着发问:“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似乎胸有成竹。不料晏子针锋相对, 侃侃而谈, 直逼得楚王无奈, 只好“陪着笑”。从“冷笑”到“陪着笑”, 生动地展现了楚王从挑起事端的高傲到被挫锋芒的尴尬。

再看晏子的笑。也是在第二回合斗智中, 他面对楚王的挑衅, 从容应对, 讲完话以后还“故意笑了笑”。细细辨来, 这里的“笑”表面上看是自嘲, 实际上是绵里藏针, 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在这一回合中, 楚王的笑与晏子的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第三回合中, 楚王又是“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 干这种事?”大臣们也都跟着“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他们似乎抓住把柄, 有了嘲笑晏子的资本。但是晏子思维机敏, 巧舌如簧, 妙语连珠, 以淮北淮南的柑橘之喻予以有力的驳斥, 使楚王也“只好赔不是”。由此可见, 这里的两个“笑”除了显示楚王和大臣们的无知以外, 还对他们的扬扬自得之态予以了强烈的讽刺。

《晏子使楚》中的“五笑”寓意深刻, 情趣盎然, 实在耐人寻味。

《再见了, 亲人》的艺术特色

《再见了, 亲人》写的是1958年, 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离开朝鲜时, 中朝两国军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课文并不很长, 但却具有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其原因有三点:

1.选材真实典型。《再见了, 亲人》选取了“老大娘”冒着炮火给志愿军送干粮、背伤员的感人事迹, 再现了“小金花”机智勇敢救战士、妈妈牺牲不流泪的刚强形象, 追忆了“大嫂”为给志愿军挖野菜而被炸伤双腿的动人真情。作者慧眼独具, 匠心独运, 精心摄取了这三个镜头, 以老小中三代代表了所有送别的朝鲜亲人, 典型地反映了中朝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厚谊, 感人至深。

2.对话别具一格。这篇文章运用第二人称的写法, 好像在面对面地和亲人话别:“大娘, 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小金花, ……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 你怎么落泪了呢?”“大嫂, 请回去吧!……”这里的对话形式别具一格, 亲切自然, 扣人心弦,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描写形象具体。文章中, 用“比山还高, 比海还深”比喻中朝军民的情谊, 用小金花得知妈妈牺牲的噩耗后“把脚一跺” (没有流泪) , 而在与志愿军分别的时刻, 却“落泪了”这样的对比, 来衬托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依依不舍之情, 用“再见了, 亲人”的多次反复, 来强调中朝军民之间的深厚情感。这些描写都是非常生动具体的, 感染力极强。

《金色的鱼钩》里的“三哭”

《金色的鱼钩》写的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催人泪下的革命传统故事。其中写了“我”的三次“哭”, 粗一看并不起眼, 但是细细一想意味深长。

1.委屈的“哭”。当课文中的“我”发现了老班长“捧着搪瓷碗, 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 嚼了一会儿, 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时, “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 于是就要帮助老班长“一起找”吃的。但是, 老班长不让“我”找, 而且“严厉”地命令“我”“坚持走路……”照顾好小战士。在这种情况下, “我”“扑倒在他怀里哭了”。这里的“哭”从表面上看, 是“我”的意思不被老班长理解而委屈的“哭”, 而实际上是“我”对老班长舍己为人精神饱含敬意的“哭”。

2.激动的“哭”。“我”知道了内情以后, 当老班长又一次把鱼汤端来让“我”和两个小同志吃的时候, “我”的心里是多么难受, “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 怎么也送不到嘴边”。这时候, 老班长又一次“严厉”地批评“我”“不要太脆弱”, 因此, “我”只好“把碗端到嘴边”, 然而却止不住“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这里的“哭”是“我”心中对老班长饱含敬意的“哭”。

3.哀痛的“哭”。老班长钓鱼熬汤, 自己却点滴不沾, 全给了同行的“小战士”, 终于拖垮了自己的身体, 有一天“已经奄奄一息了”。他仍然不喝“我”端来的鱼汤, 关心的仍是别人。直到最后, 老班长的“眼睛慢慢地闭上了”。于是, “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 抽噎着, 很久很久”。想一想, 老班长为了关心同志, 而舍弃了自己的生命。此情此景, 谁能不揪心扯肺?这里的“哭”, 是哀痛的“哭”, 同样也是对老班长饱含敬意的“哭”。

金色的鱼钩, 闪射着光芒;老班长的精神, 源远流长。“我”的“三哭”是对老班长的无限敬仰, 也是对革命传统的衷心颂扬。

《草船借箭》中周瑜的“三变”

《草船借箭》一文讲的是周瑜设计, 妄想谋害诸葛亮, 诸葛亮巧施妙计, 草船借箭, 周瑜自叹不如的故事。其中有对周瑜的三处神情描写, 在文章中具有画龙点睛之奇效。

第一处是周瑜经过步步紧逼, 使诸葛亮答应三天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 周瑜“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于是就进行了周密的策划, 在商议军事时, 限诸葛亮十天造好十万支箭, 假借公事, 步步为营, 想把诸葛亮逼到“死无退路”的境地。但是, 诸葛亮却说只要三天, 并立下军令状, 三天造不好, 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 满以为自己的阴谋得逞, 诸葛亮钻进了他的圈套, 因而得意忘形。由此可见, 周瑜是一个假公济私、心胸狭窄、不顾全大局、无容人之量的人。

第二处是当鲁肃向周瑜报告情况时, 说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 周瑜“迷惑不解”。竹子、翎毛、胶漆都是造箭不可缺少的材料, 诸葛亮却不用这些材料。周瑜对此不明白、不相信, 但他并未采取积极的行动去调查, 去弄清事情的真相, 说明他太自以为是了, 以为自己的计谋万无一失, 诸葛亮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的。这也从侧面反衬了他的“才不如人”。

第三处是诸葛亮按时交箭, 周瑜“长叹一声”。这一叹既有由衷的惋惜, 又有无奈的佩服。想自己久久谋划, 深深算计, 满以为滴水不漏, 水到渠成。谁知道却未能如愿, 全盘皆输, 自然是非常惋惜;而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没费吹灰之力, 就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支箭, 他深知自己远不如对方, 因此只好无可奈何地说:“我不如他!”课文以周瑜的一声长叹结尾, 意味深长, 发人深思。

周瑜的三次神态变化, 不仅表现了周瑜的性格特点, 而且反衬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学习本文时, 抓住上述“三变”, 不但有助于深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点, 而且有助于深刻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景阳冈》的人物描写

《景阳冈》一文, 生动地描写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勇敢威武行为。其中对武松的人物形象描写真可谓形神兼备, 栩栩如生, 令人击节赞赏。

1.语言描写, 突出音容笑貌。《景阳冈》中对武松的语言描写很富有特色。如写他在酒店里, 喝了三碗酒以后, 店家劝他不要再喝了, 但是, 武松不听, 一个劲地说:“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我吃了三碗, 如何不醉?”“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根本不相信“三碗不过冈”的警告, 显示了他英勇无畏、豪爽要强的英雄性格。后来, 当店家好心劝阻他不要独自晚上过冈、以防猛虎伤害时, 武松更是出语豪壮:“就有大虫, 我也不怕。”“就真的有老虎, 我也不怕。”一连两个“不怕”把武松浑身是胆的英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2.心理描写, 映射内心变化。《景阳冈》中对武松的心理描写非常贴切、真实, 反映了武松的内心变化过程, 但也透露出他的英雄气概。如在写到他看到官府的榜文, “知道真的有虎”时, 他想:“转身回酒店吧, 一定会叫店家耻笑, 算不得好汉, 不能回去。”“怕什么, 只管上去, 看看怎么样。”这里虽有犹豫, 但更多的仍然是“勇往直前”的豪气。当天将黑时, 他见没有老虎, 便“自言自语道:‘哪儿有什么大虫!是人自己害怕了, 不敢上山。’”这是他在为自己壮胆, 也很真实可信。当武松施展神威, 打死老虎之后, 他仍想“把这只死大虫拖下冈去”, 这是何等的雄心勃勃, 但终因“使尽了气力, 手脚都酥软了”, 便想:“……还是先下冈去, 明早再来理会。”也是当时情景的真实写照。

3.动作描写, 凸现英雄气势。《景阳冈》一文的重点是“武松打虎”, 而“打”则是“重中之重”。作者写武松打虎, 生动又传神, 虎虎有生气。先是他的“三闪”:“……大虫扑来, 一闪, 闪到大虫背后。”接着, 当老虎把“腰胯一掀”时, 他“一闪, 又闪在一边”。老虎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时, “武松一闪, 又闪在一边”。这是面临猛虎的锋芒毕露而机智避让的“三闪”, 说明他有勇有谋、智勇双全。接着, 武松“抡起哨棒, 使尽平生力气, 从半空劈下来……”“把大虫顶花皮揪住, 按下地去”“只顾乱踢”“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 使尽平生力气只顾打”。这里的“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 字字千钧, 虎虎生风, 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 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是“吝啬”还是“节俭”?

学习《临死前的严监生》时, 教师让大家同桌讨论, 畅所欲言, 谈谈对严监生的看法。玲玲和莹莹又开始争论了。

玲玲:莹莹, 这个严监生真是个爱财如命的“吝啬鬼”。

莹莹:是吗?

玲玲:当然是了。你看他在临死时, 总是断不了气, 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指头。这是什么意思呢?难以捉摸的动作造成了悬念。最后, 赵氏才把谜底揭出来。原来是他看到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 怕费油!哈!真小气。这段细节描写非常精彩, 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

莹莹:我可不这样认为。

玲玲 (笑笑) :什么?你又有不同的看法了?

莹莹 (坚定) :是的!过去, 大家都认为严监生是一个为两根灯草而不肯咽气的土财主。可是, 从理财的角度来看, 他勤俭节约的精神倒是应该肯定的。能用一根灯草, 为什么要用两根灯草呢?当然, 他做得是有点过分, 但给他扣上“吝啬鬼”的帽子, 我觉得不妥当。

玲玲:嘿!你这家伙真是鬼点子不少, 竟然为严监生“翻案”了!

莹莹:为严监生“翻案”?你又给我扣帽子了!我只是从另一个角度评评严监生, 怎么就是为他“翻案”呢?

莹莹的话让一旁巡回的教师听到了。教师露出了喜悦的神色, 告诉他们:畅所欲言, 就是要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

莹莹:玲玲, 咱们的看法都各有道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么!

《刷子李》的绝妙之处

《刷子李》一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 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显示了他的大本领、大智慧。其绝妙之处在于:

1.对比显艺。“干活前, 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 果然一身黑衣黑裤, 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 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刷子李”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展示他的高超技艺, 流露出对自己手艺的自信和自豪。这样的对比描写, 让人感受到他的技艺奇崛, 一下子就吊起了胃口。

2.侧面烘托。“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小徒弟看到师傅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 刷完墙壁后, “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对如此高超的技艺感到惊愕, 内心受到震撼。因而, 他觉得那件“黑衣服”具有一种威慑力量。这就从一个小徒弟的视角印证了“刷子李”的真功夫。

3.一波三折。徒弟开始是“半信半疑”, 后来对师傅高超的技艺感到惊愕, 接着却突然发现师傅裤子上有一个白点, 不禁产生了怀疑, 最后又揭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这样一波三折的叙事, 紧紧抓住了读者, 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4.蕴含哲理。“好好学本事吧!”“刷子李”的这句话意味深长。他告诉徒弟, 不要以为别人的名气都是虚的, 一定要好好学真本事。有了本事才能有自己的尊严。这是他一生经验的总结, 貌似一般, 但却有很深的含义。

《威尼斯的小艇》的写作特色

《威尼斯的小艇》栩栩如生地介绍了意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的独特交通工具———小艇。具体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开篇点题。课题本身就题旨鲜明地表明了课文的内容, 而开头一段用简练的语言说明了小艇是水城威尼斯的“主要的交通工具, 等于大街上的汽车”。这也是闻名世界的水城威尼斯的特点。

2.比喻形象。比喻是神奇的魔棒, 能把事物表现得生动活泼, 惟妙惟肖。文章中描写威尼斯小艇的样子:“有二三十英尺长, 又窄又深, 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 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行动轻快灵活, 仿佛田沟里的水蛇。”这里用了三个比喻:将小艇比作“独木舟”“新月”和“田沟里的水蛇”, 写出了小艇的长度、外形和特点, 十分形象地显示了它与众不同的形态。

3.总分有序。在写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时, 文章先以一句总起:“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然后分别从几方面分写“行船的速度极快”, 在很多的来往船只中能“操纵自如, 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 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在“极窄的地方”能“平稳地穿过”, “作急转弯”……这里通过一些动词, 把船夫驾驭小艇的技术娴熟、得心应手写得井然有序, 活灵活现。

4.动静结合。本文通过动态、静态的描写, 生动地写出了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和作用, 让人如临其境。如前所述对船夫驾驶小艇的描述, 就是动态描写, 而“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等也是对水城威尼斯的动态描写。文中还有“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 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的静态描写。这样动静结合的描绘, 向人们展示了威尼斯水城的独特风光,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丰碑》中的“愣”

《丰碑》一文塑造了一位在长征途中为了他人、为了革命的胜利, 不惜牺牲自己的军需处长的形象。文中运用了侧面描写人物的方法, 写到了将军的两次“愣”, 从而使军需处长的崇高形象——“一座晶莹的丰碑”非常清晰地矗立在我们面前。

当将军听警卫员说“前面有人冻死了”, 他“愣了一下, 什么话也没有说, 快步朝前走去”。他为什么“愣了一下”呢?因为他担心的事果然发生了。他知道前面有人冻死了, 心中很不好受。这里的“愣”进而引发了他的疑问:战士为什么会被冻死?将军看到冻僵的老战士身穿单薄破旧的衣服时, 心情非常沉痛、愤怒:革命战士没有死在战场上, 却被这严寒夺走了生命, 这是多么令人心痛啊!他认为这是军需处长失职, 下决心追究军需处长的责任。

“这时候, 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愣住了, 久久地站在雪地里。”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想到掌管供给“大权”的军需处长自己却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 被活活冻死!这时, 将军的心情很复杂:沉重、崇敬、自豪……这不仅震撼了将军的心, 也震撼了读者的心———军需处长在恶劣的条件下, 想的只是别人, 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精神呀!只见军需处长“……左手微微向前伸着, 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身为军需处长, 不肯浪费一根火柴, 一件衣服, 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寥寥数笔的描写, 使军需处长一心为公、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跃然纸上。将军的“愣”可以使我们想得很多很多……

文章通过将军的两次“愣”, 深入地表现了中心思想。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激励着红军战士迈着“坚定的脚步”去夺取长征的胜利。红军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像一座晶莹丰碑, 永远耸立在我们心中。

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段书改《落花生》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秋思》;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洛”。

2.有感情地朗读《秋思》,并能背诵。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大意。

4.想象诗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背诵;品味诗句,想象意境,领会诗情。

课前准备:了解张籍生平。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教师展示《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两首学过的诗吗?谁能说出这两首诗是什么内容?生答: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谁能找出和《秋思》有什么共同点?

生:诗中都有一个“思”字。对的,“思”是思想、思念、考虑、动脑筋的意思,那么诗人在《秋思》中思考的是什么呢?

2.师:同学们再看题目,秋字代表着秋天,秋天通常有什么节日?

生: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师:秋天古往今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常寄托思念与哀愁的季节,那么大家想想,诗人在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考虑呢?好,让我们带着疑问探寻张籍诗中那份思念是怎么样的感情。

运用学生已学诗句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同类题材的诗中找到共同点,对所学的诗做出大胆猜测,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也让学生有意识地把已学学以致用。同时,利用题目的“秋”字交代诗创作的背景时间,有助于借用环境、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找到了诗的情感基调,为进一步理解诗、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背景,领悟诗的思想感情打下了基础。

二、古诗初步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插图的色调、人物的穿着、动作、表情等大胆猜测诗人在做什么。(大家请认真观察课文插图,画面是什么颜色的?里面都有什么景物?人物正在做什么?)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四遍,这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代讲,有层次地进行,由浅入深,让学生读得轻松,在读中感悟诗歌的情感,获得成功体验。

(1)前两遍要求学生读通、读顺,标出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读正确。(“洛(luo)”“意万重(chong)”)

(2)后两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小节,朗读时注意诗内部的停顿。

(3)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根据诗中故事发展的脉络,将诗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3.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当时的境遇。(洛阳曾经是繁华之地,可到了张籍的时候却已是繁华不再。那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客居异乡的张籍的思乡之情呢?才让他写出这样一首思念情感厚重的诗呢?他是否也象图中人物是个身在他乡的人,只能托付别人向亲人寄去思念呢?)

三、品读诗句,了解古诗大意

1.让学生根据注释,对诗作初步的逐句翻译。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根据注释,怎么翻译这首诗的意思呢?(请学生回答)

师:那么把四句诗连起来,整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想写一封信给家里,要说的话很多很多。恐怕匆匆忙忙地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完,捎信的人要走时,我又找开信封看看还有什么没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好,现在我们再来读一遍这首诗。

2.逐句品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标出每句诗的关键字词,并解释为何要标这个字,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师:你从诗中什么地方最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1)“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让学生想象秋风中的洛阳城百花凋谢,黄叶飘零的凄凉摇落之景。

(2)“欲作家书意万重”(家书、意万重),安排学生先与同桌讨论,感受诗人心中的千愁万绪,重点解读“万重”,让学生体验到诗人说不完、写不尽的思念,因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的心理。

(3)“复恐匆匆说不尽”(恐、匆匆、说不尽)“恐”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为什么觉得家书写得“匆匆”?“说不尽”的是什么?

(4)“行人临发又开封”(又开封)让学生想象诗人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的情景。

四、想象意境,领悟感情

1.逐层感悟。

(1)秋风引发乡愁

①指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②探究“见”字描绘了怎样情景;

③回顾《静夜思》——举头见明月,低头思故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家书寄寓沉重思念

①诗人独在异乡,愁肠百结,只能凭家书传递亲情,他会有什么体会呢?你读了后又有什么体会?

②假如你就是张籍,你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3)诉不尽的乡愁

①营造情境,再次感受行人临行,但诗人心中说不尽的思念及无法排解的孤独与寂寞。

②回读《秋思》。

2.整体朗读。

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带感情读诗。

师:闭上眼睛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3.小结。

师:同学们都看到了秋叶飘零,意万重、又开封的画面。透这些画面,我们为诗人这种思乡情深深感动着。

该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提问、讨论、想象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同时也培养了群体合作意识;教师适时地点播,激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古诗朦胧之解,另一方面推动学生将古诗熟读成诵。

五、指导背诵

1.让学生根据自己前面所学,看着带着对秋天的想象、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朗读全诗。

2.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多形式练习背诵古诗。(集体背、小组背、个人背)

3.小结:同学们,表达对家乡思念的古典诗词是非常多的,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诗《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六、欣赏唐代岑参的《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1.教师范读。

2.介绍作者岑参及写作背景。

3.学生读。

4.看到滚滚的渭河水流向故乡,诗人产生奇特的想象,想寄一样什么东西回去?

5.指导朗读。

6.小结:

师:什么是思乡情啊,那就是……的细节……那就是平添两行泪……那就是……

七、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回读这二首思乡诗。

2.山水相隔,隔不断我的思乡情;鸿雁传书,表达不尽我的思乡意;让我们一齐诵读这千古名作《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生齐诵读)

3.“秋思”已经转化为文化的符号,成为古今文人吟咏不时的命题。思念让人感到幸福,也感到悲伤,有喜有悲,有聚有散,但这就是人生。

板书: 秋思

意万重 又开封

思念家乡

点评: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在教学中,本教案着力体现:1.引导学生通过插画、关键字词对诗中的“秋”感同身受。2.从诵读提升到品悟的高度,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从字面上理解诗意,从感情上体悟诗境,从而体会诗句背后的内蕴。遵循这理念,本教案设计呈现出以下特色:

一、以学引思,由已学导入古诗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对已学思乡诗的复习当中为学习该诗酝酿情绪,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同类诗中找出共同点,引导学生大胆思考该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新诗学习中找到不同点。通过在“旧诗”的引导,学生很快找到了理解新诗的“途径”,给下面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古诗的氛围。

让学生根据插图“看图说话”,重塑了诗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并促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诗人创作的心情;在交流中,学生你来我往地“输出”自己的理解,不断修正着其他学生对本诗的理解;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中,学生循环渐进地一次次在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在配乐朗读中,优美动听的音乐则再次为学生重现了秋天萧条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尽情挥洒情感,实现与文本、教师和人物对话。

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交替,一遍遍深入对诗的感悟,实现了多途径与文本对话,逐步深化感知文本。在生本对话的过程,学生经历了从“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到“正确”、“有节奏”,文本在对话中被学生解读出“味道”与“感觉”,实现了从“读通”到“读懂”的过程。

三、在吟咏反复追寻诗人的情思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只采用多种形式,并且注重读的层次分明,让学生逐步、逐词、逐字走进诗的意境,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千回百转的真挚情感,在体会与一次次的吟咏中呈螺旋式上升地加深对诗人情感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4.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段书改《落花生》 篇四

xiaoxue.xuekeedu.com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3.理清课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第一课时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花生)

2.出示花生的投影片,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板书:落花生)

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本课生字不多,但每个生字都有要提醒学生的地方。

“辟”是多音字,主要掌握pì和bì两个读音,通过组词让学生区分并掌握。

“榨”是翘舌音zhà,纠正学生口语习惯读音“zhá”。

xiaoxue.xuekeedu.com

“慕”字下面是不是“小”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

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可惜:值得惋惜。

开辟:开拓发展。

翻地:用犁、锨等翻松田地。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收获:取得成熟的农作物。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成熟: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

分辨:辨别。

体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三、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

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将第1自然段分作第一段,学生不会有什么分歧;对第二段的划分,学生会产生分歧。有些学生会将第2自然段到最后都分作第二段,依据是这一大段是讲一家人过收获节。对学生的这种分段方法教师应予以肯定。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3.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xiaoxue.xuekeedu.com

【第二课时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分段朗读课文。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了几分敬佩之心,带着这份敬佩之情,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内容。

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先写种花生,再写收花生)

(板书:

(一)种花生收花生)

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

3.“居然”写出了什么?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居然”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也写出了获得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地高兴的心清。因为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是在荒地上种的,对能否收获没有把握。没过几个月收获了,真是喜出望外。用“居然”一词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

4.练习用“居然”造句。

学生练习用“居然”一词口头造句,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句子中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不能简单地造出“他居然„„”类型的句子。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内容。

这一部分写得很简略,也容易理解,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一带而过。

花生居然收获了,一家人准备过一个收获节。

(板书:

(二)母亲的建议)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理解内容,懂得道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板书:

(三)尝花生议花生)

2.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回答思考题。

(姐姐说味美,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理在地里。)

(板书:兄妹们议花生父亲议花生)

3.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 花生的特点进而说明做人的道理。)

(板书:花生桃子石榴苹果)

(1)齐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思考: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通过果实的样子、果实结出时的位发的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教师帮助学中抓住关键词语“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矮矮地长在地上”等进行分析,体会出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板书:果实理在地里鲜红嫩绿的果实矮矮地长在地上高高地挂在枝上)

(2)思考: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将果实挂在枝头,是个是花生故意钻进土里不让人知道,桃子、石榴、苹果放意炫耀自己?为什么?

xiaoxue.xuekeedu.com

(这是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

(3)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理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

(4)练习用“成熟”造句。

“成熟”有两个义项。一是泛指生物由发育到完备阶段;一是指发展到完善的程度。教师据此指导学生造句。

(5)齐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思考: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

(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会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

(6)出示投影片,填空,指导学生背诵。

“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可是,不是而的东西。”

(板书: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

4.作者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的?读出有关的句子。

(1)出示投影片,填空,指导背诵。

“人要做的人,不要做,而的人。”

(2)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3)小结:作者受父亲的启发,所说的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它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谦逊朴实、不计名利、有真才实学而不炫耀自己的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贪图虚名,不学无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父亲的教导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他一生的做人、写作和教学之中。

(4)齐读全文最后一节。思考:这一节对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句讲过收获节的谈话一直到深夜,交待了时间,把事情叙述完整。第二句说明了父亲的话给“我”的印象之深,说明了作者在收获节上的收获之大,也可见母亲安排这一活动约用意和父亲参加这一活动的目的。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5.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五、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1.结合“我”的一段话,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收获节上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议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次有具体的感受,对文章主次与中心思想的关系有比较具体的体会。

(板书:略写详写)

3.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过收获节,议花生是主要的,父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内容略写,但它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写。我们在写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写作特点。

七、总结: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理”。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笔这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东西,为

xiaoxue.xuekeedu.com

了让同学们获得知识,不惜牺牲自己;蜡烛,照亮了别人而毁灭了自己„„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法。

八、作业。

1.用“居然”“成熟”造句。

5.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段书改《落花生》 篇五

一、怎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什么是数学素养?通常来讲是通过数学教育、自身努力和实践认识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和数学品质, 这种素养一旦形成将影响终身。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数学, 素养形成的根基, 不是靠学生一节课两节课学习就能实现, 也不是靠“填鸭式”教育就能教出来的, 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 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通过系统的数学教学来启发和培养, 还需要多样式、多渠道、多方面去指引、激励学生在主动的学习、实践、探究、体悟中逐步提升。

1.改进教学方式, 应用探索式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课程内容设计的层次性, 例题布置的合理性, 素材选取的趣味性, 积极搭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让教材最大程度上的被学生吃透读懂, 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为学生夯实良好数学素养基础。例如,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小数除法》时, 学生在解决“王鹏坚持晨练4周计划跑22.4千米, 他平均每周跑多少千米?”的问题时, 可利用已有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经验计算、亲自动手操作参与、学用结合解释现象等探索式教学模式。

2.体现数学的多样化, 把学与用有机结合。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 本身就具有多样性, 如何更好的将其多样性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 更多需要考量的是, 把学生引入到数学这个知识宝库, 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入耳、入目、入心。那么怎样把握好这个度呢?数学的多样化, 无疑将是吸引学生“耳目心”的一个亮点。多样化体现在学的多样化和用的多途径。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中, 涵盖了小数乘除法、分数、因数与倍数等数学要素, 还有一些需要通过数学来解决的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各类问题, 这就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储备基础知识, 在生活中多探索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连乘、乘加、乘减的教学中, 可以通过实际问题的导入, 引导学生做好课程的准备。如“小卖铺要做一个长2.2m, 宽40cm, 高80cm的玻璃柜台, 先要在柜台各边都按上铁角, 这个柜台需要多少米铁角?”的讲解过程中,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探索解题步骤、方法、技巧, 最终目的是为了更直观的让学生掌握。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该因势利导, 鼓励学生多在课堂中讨论、多在实践中运用、多在学习中积累, 以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数学素养。

二、有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 思维能力处于一个定型阶段, 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 有利于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养成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 鼓励学生面对困难问题要大胆尝试、善于猜测的思维方式。

1.打牢数学基础知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小学阶段是学习数学基础知识, 掌握解题基本步骤的重要阶段。引导学生打牢基础, 需要让学生懂得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需要从学生熟悉的基本数学规律入手, 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感受规律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 并用这种能力感受良好的基础知识是打牢学习的基本前置条件。例如, 在《粉刷墙围》的课程设计中, 涉及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以生活中的体会, 导入要学习的内容, 通过实际问题巩固小数乘法、除法, 数学内容与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

2.鼓励大胆猜测。小学数学内容基础性较强, 但是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材中则注入很多鼓励学生猜想和探索的元素, 教师可以有效利用教材内容, 引导学生在掌握一定经验, 充分发挥好学生的自助能动性, 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在《最大公因数》一节中, 家庭储藏室铺设地砖的问题教学中, 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 是画图, 还是等比例铺设, 或是其他方法, 当学生讨论出一定的结果后,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总结其中的规律, 并实施讲解最大公约数的应用。

三、丰富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 它涵盖了庞杂的数量关系、抽象的空间形式、特殊的符号体系、严格的运算公式、形象的图像语言等方面, 各方面既不孤立存在又相辅相成。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 要从教与学、学与用、用与动等多角度思考, 要充分展现出数学的趣味性、教学内容人文性、教学思维的创新性, 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 进而提高设计方案的适用性和可学性, 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学设计的指导功能, 让每一名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用处, 体会到知识带来的自豪。

1.数学教学设计的趣味性。作为小学数学教育的主体———小学生来讲, 呆板、枯燥的教学内容只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教学过程应结合学生思维特征、易接受的事情, 将各种元素穿插在教学设计中, 让学生在课堂上、生活中体味数学带来的乐趣。数学趣味性的发掘要建立在教学设计创新上, 创新的内容要紧紧围绕趣味性进行教学设计, 趣味的设计要体现在课堂的分分秒秒, 要善于通过讲解、体验、感知、评价的教学流程, 使学生进行趣味体验。例如, 在《小数乘法》的教学中, 可以设计一个“我给亲人问声好”的互动活动, 让每个同学给身在远方的亲属打一个问候的电话, 并把自己的通话时长、每分钟价钱记录下来, 等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互相计算对方所花的费用, 同时有意识为本年级小数除法、统计、打电话等章节打下铺垫, 让学生在推理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2.数学教学设计的人文性。传统基础教育中“棍棒教育”、“饥饿教育”难适应当前学生求知思维的需求, 现在孩子接触知识的范围广、兴趣爱好也比较多, 如果忽视了情感教育、人文教育, 不改进传统教育方式, 必将对孩子学习数学造成掣肘, 影响学生日后的学习效果。教育教学体现人文性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通过教育得到矫正, 使一些偏颇的思想理念得到斧正。将人文性体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是实现这一教学目的的平台和载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时, 应充分利用基础教育阶段综合性强的特点, 采取将数学与音乐学、数学与体育学、数学与文学、数学与自然学等进行横向拓展延伸的教学尝试, 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培养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通过学习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3.数学教学设计的创新性。创新性是做好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小学数学课堂设计中应多围绕创新开展, 一个设计模式讲几年, 一个套路打好多遍, 这样不利于教学技能的增长。创新不是花样翻新, 而是需要教育工作者既要掌握理论知识, 又要结合实际经验, 按照教学大纲相关要求, 结合所教授学生的个性特征, 把教与学两方的思路进行融合, 有针对性、操作性的设计课堂学习的内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学风格, 就有不同的教学设计理念, 创新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悟性, 摒弃陈腐的习俗、单调乏味的惯例, 给学生自主的机会, 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4.数学教学设计的情景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 构建良好的学习情景, 让学生更直观的在情境中体验数学魅力, 帮助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转化, 巧妙的创设教学情境, 有步骤的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例如,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提到的, 地球赤道长约40076千米, 一架飞机以990千米/小时的速度沿着赤道飞行, 它绕地球赤道飞行一周需要多少时间?这个例题, 包含了地理、物理、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我们可以借助道具、投影仪、小动画等形式创设一个环境, 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 加深了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度, 体会到掌握好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 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加强思维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丰富教学设计, 既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的检验, 又能有效培养和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的认知、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达到优化和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德江.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与培养策略[J].学科教育, 2004, (7) .

[2]王月琴.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开发的思考[J].决策探索, 2014, (10) .

上一篇:心不老的爸爸500字作文下一篇:中国女排电影《夺冠》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