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录李镇西

2024-07-07

课堂实录李镇西(共8篇)

1.课堂实录李镇西 篇一

师:作者不仅把林中的一切当做自己的朋友,当他进入树林,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他把自己也想象成了一棵树,生根长枝。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的句子,体会当时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生自由读句体会。)

师:谁先来交流。

生:他把树看做自己的朋友,树也把他当做朋友,在望着他。他们真的像是难得的知己。

生:我有补充。“知己”是彼此相互了解而情意深切的人,一般是在说人。而现在作者说每一棵树都是他的“知己”,表明他和树之间的这种深情。

师:真能干,你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来体会。

生:我也有补充。作者靠在一棵树上,靠着靠着,他自己也仿佛是一棵树了,他把自己和树融为一体了。我从这儿也体会到他们之间非同一般的情谊。

师:说得好。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了一体。这是多么美妙的一种情境啊!从这种想象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知己”情谊。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再来读一读。

师:(李老师面带笑容走上讲台)上课!

生:(精神抖擞,声音响亮的)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今天我们学习《山中访友》。刚才李老师把课文读了一遍,也很有感触。文章题目是《山中访友》,我今天是宜都访友,我第一次来宜都。

生:(笑)

师:文中有一句话,在倒数第二段倒数第二行。“茫茫天地间,我们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今天是一个幸运的日子,因为到宜都来这辈子或许不会只有一次,但今天毕竟是第一次。

大家想想,茫茫天地间,我和大家在这个舞台上相遇,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了。我以后可能还有机会遇到你们中间的某一位同学,但是绝对不会在这个舞台上和所有的同学上一节课了,正所谓空前绝后,这就叫缘分,所以我们要珍惜这次缘分。这篇文章李老师也才接触,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师:同学们都读完了这篇课文,喜欢这篇文章的同学请用手势告诉我。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请明确地告诉我。

生:(同学们高高的举起自己的小手)

师:(环顾整个教室)喜欢这篇文章,证明大家都读懂了这篇文章。有谁告诉老师,你觉得怎样才算读懂了?

生1:我觉得就是弄明白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师:(点头)读懂,就要知道作者写的什么。读懂还有什么标准?

生2: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让自己和作者有一个感情上的共鸣。

师:(赞许地)说得多好,要有情感共鸣。

生3:要一边读课文,一边能想象出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生4:还要在课文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师:(快速地接过话题)你读这篇文章,有什么联想?

生:我联想到了山里的景色。

师:嗯,不错。刚才李老师就由文中作者和蚂蚁的缘分,联想到我和大家地相遇,也就是一种缘分,这也是展开联想。

生5:我觉得要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白他的用意。

师:(肯定地点头)怎样叫读懂一篇文章,同学们说得很具体,也说得很全面,我以为关键有这几点:最起码字要认识,大家在文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了吗?

生:(面面相覻,默默无语)

师:李老师有一个不认识的字,“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涧”字什么意思?谁告诉李老师呀?

生1:就是从山间流下来的水。

师:非常好。你怎么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的?

生1:(笑嘻嘻的)我以前学过一篇课文,叫做……(做思考状)

师:(摆手)不管它叫什么,知道曾经学过,掌握了这个字就行了。

生2:我以前学过一个词叫“山涧”。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

生:有一个地方我不明白。第61面的“岁月是一去不复返的逝川”中的“逝川”是什么意思?

师:有谁能帮助他?

生:“逝川”就是流去的一去不复返的河流。

师:“逝”就是流逝。“川”就是河流。(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一条河流)古人写“川”就是这样的,像流水一样,具有曲线美。

生:(学生大笑)

2.课堂实录李镇西 篇二

一、为新教师发展提供指南针

读李镇西班主任工作案例, 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在手把手地教导你。他的教育案例, 涵盖了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 在每个领域, 他都有独到的思考;更重要的是, 李老师对每一个案例的反思, 都有理论支撑, 都有行动描述, 整套书构成了一幅有目标、有方法、有纵深的经典案例库。在语文教学上, 李镇西主张语文教学生活化。通过创造生活化的交往情境, 把教学活动变成师生间的真实交往。李老师的“三读”:“读出问题, 读出感悟, 读出自己”, 实质上是引导学生灵魂在场, 师生一起, 真诚分享幸福的教育生活。这样的教学实践, 能够给新教师提供最切实的帮助。

二、助老教师战胜职业倦怠

在我看来, 战胜职业倦怠, 李镇西至少有“三味药”。第一, 永葆童心。李镇西认为, 童心比爱心更重要, 童心意味着理想、纯正、热情、好奇、良知, 爱心更多地来自童心。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 就是因为他永葆纯真, 拒绝“成熟”, 有一颗永不更改的童心, 能与孩子心灵相通, 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从而获得巨大的精神慰藉。

第二, 和孩子互相编织。人的生命是一个不断书写的故事, 每个人都是自己叙事的书写者。对老师而言, 学生构成了自己生命叙事的“重要他人”;对学生而言, 老师也构成了自己生命叙事的“重要他人”。李镇西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生活中, 构筑了相同的精神底色, 拥有了相同的心灵密码, 彼此编织, 互相书写。师生的生活和精神生命交织在一起, 构成了彼此生命的一部分。

第三, 不断创新。单调就会乏味, 重复就会厌烦。单调、重复, 是职业倦怠感产生的重要原因。李镇西老师说:“我所有的教案都没有重复过, 哪怕同一篇课文, 我也不会参照以前的教案, 我把教授我的每一篇课文都当做我的‘第一次’。我总以为, 教育是创造出来的, 绝不能拿着一张旧船票, 重复昨天的故事……”

教育永远是在不满现实、改造现实和创造现实中前进的。李镇西说得好:如果你能够骄傲地说, 我的教育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你就能战胜职业倦怠感。

三、为优秀教师提供专业成长地图

对于有志在教育上闯出一些名堂的老师而言, 学习李镇西就更为重要。李镇西30年的教育实践, 犹如一张清晰的专业发展地图, 能给教师发展最实用的指引。比如:李镇西的阅读史, 他读了哪些书, 这些书对他的思想发育有什么影响;李镇西如何从浪漫阅读转向精确阅读, 进而走向综合性阅读;李镇西如何从一个“文青”转化为一个思想者。再如: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发展史, 李镇西如何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 如何把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教育实践;李镇西如何学习杜威, 如何从杜威身上汲取营养, 拉开中国“民主与爱心”教育的序幕。再如:李镇西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研究意识, 对象研究意识, 类型研究意义……都值得教师们细细研读。

应该说, 这是另一个层面的教学相长。有心的教师会在李镇西的全息地图中, 找到解决自己教育困惑的灵验的“妙方”, 它未必能包治百病, 但一定能强身健体。钱梦龙老师说得好, “人人都可以学李镇西, 但人人都成不了李镇西。”李镇西的成功在于日积月累, 水滴石穿。他做了20多年班主任, 记下了班级数不清的有意义的事情, 保存了绝大多数和学生及家长的谈话, 记载下女儿成长的每一段经历。李镇西也许称不上中国教师第一人, 但在积累材料方面, 李老师绝对是中国教师的典范。如果, 你能做到这些的话, 我敢说, 你就能做李镇西, 最起码能做“最好的自己”。

3.李镇西作文讲评小议 篇三

在2010年的国培学习中,北京教育学院教授苏立康在《写作是对人生、社会、自然的表达》讲座中播放了一段李镇西的一段作文讲评,我不禁眼前一亮:“这样的作文讲评真是太新颖了!”终于在网上找到了《感受爱心,注重细节》的作文视频,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

首先,出示流程:榜上有名、佳作亮相、片段欣赏、出谋划策、教师试笔、同龄人说。这六环,环环相扣,内涵丰富。

一、榜上有名:提名表扬25人,表扬面很广,从影片中看,全班约为40人,这样表扬面达60%以上,如果再加上后面片段欣赏里上讲台朗读的学生,表扬面几乎为100%了。这样的作文课,相信学生都会想着上的,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佳作亮相:表扬2名学生作文优秀,并要求上台朗读,还循循善诱地采访作者:

1.“你是怎么构思的?”

2.“你认为哪点写得好?”

3.“你认为哪点写得不理想?”

从而引导学生说了作文的构思过程,让其他同学学习。

接着让其他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对两篇作文的看法,学生基本围绕着两点来说:有感情、描写得好。此时,李老师不失时机地提问:“这两篇作文为什么会成功呢,共同之处是什么呢?——因为有细节描写!”很自然地引出本课主题,接着带领学生细节复习描写有哪些类别,指定学生回答。

三、片段欣赏:让作文有亮点的学生也上来朗读一下片段,这又是一种鼓励和肯定的形式,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首先是李老师介绍一下作文的大概情节,再请学生本人朗读,既让全班学生了解了大概内容,又节约了时间。学生读完后,又提问:“这是什么描写?”从而让学生判断各类细节描写(神态、行为、语言、动作、心理),并适当地举一两个熟悉的例子,强化细节描写的形式和作用。

四、出谋划策:选一篇中等水平的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让全班学生修改。把事先准备好的作文发给每一位学生,让大家讨论,李老师也参与其中,听听学生的想法。然后提问:

1.“这篇文章值得肯定的有哪些?”

2.“你的修改意见是什么?”

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由于是同学的作文,大家觉得没什么距离感,很亲切,生活经历也很相似,因此大家兴致盎然,争先恐后地发言,并时时激发学生的笑声,丝毫没有分析课文时的枯燥和乏味。最后,当然要听听作者的意见了,作者很开心地回答:“今天我是赚到了!”李老师又问:“你有什么不同意的?你是怎么考虑的?”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领悟,并要求回家再写一遍。相信这位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提高一个层次。

五、教师试笔:老师亲自写一篇同题材的作文,与同学们分享。这里李镇西老师写的是《似梦非梦的童年往事》,在读作文之前,李老师提出了问题:

1.表扬我写得好的地方;

2.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

3.探讨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紧接着李老师深情地朗读了自己的作文,沉浸在童年的回忆当中。然后和大家一起探讨作文的写法。这是一篇回忆自己童年的作文,似乎老师也回到了童年,和学生变得一样了,老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学生能看到老师亲自写作文,似乎有说不出的兴奋。学生大胆地评论老师的作文,师生共同修改、体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其中的精华,掌握了细节的写法。

六、同龄人说:把其他学校的同题材的优秀作文拿来与学生交流,学习他们的写法。李老师读的是《爱的回忆》。拿出别的学校的作品,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一次强化了学习的目标,巩固了教學内容。

4.课堂实录李镇西 篇四

我走进教室,上课铃还没响。可已经有同学走到讲台对我说:“李老师,别忘了你昨天给我们留下的悬念啊!”

所以,刚上课,我就说:“昨天李老师说道,我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我对学生们说,“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学生们的心显然被震撼了。我继续缓缓说道:“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我看到已经有同学在情不自禁地点头,我趁势把话题一转:“好,我说了那么多,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熊昕同学说:“我最喜欢这几句: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易维佳同学说:“我最喜欢这几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沐的美人。”

吴桐同学说:“我最喜欢写《采莲赋》的那一段。”

“哦?是吗?”我感到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机会快来了,“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因为我觉得这一段写得特别快乐。”吴桐同学答道。

“嗯,原来是这样。”我沉吟道,然后又追问道,“你从哪儿看出了快乐的?”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吴桐读着课文上的句子,然后又说,“还有《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

我说:“这一段的确描写了一种很自由欢乐的生活。但是,同学们知道吗?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却是被删去了的啊!”

“啊!”同学们全都表现出很惊讶的样子,并问我:“为什么会删去呢?”

我说:“我先不说为什么会删。我先要问问大家,你们觉得该不该删?”

“不应该删!”几乎全班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说。

“为什么不该删呢?”我问。

教室里却一下沉默了,没人回答这个问题。

我说:“是不是你们觉得,既然现在课文将这一段补上了,说明编辑自有他的道理,这就证明原来删去是不应该的?如果真是这样认为的话,那证明大家并没有动脑筋独立思考,而仍然还是对教材的一种迷信。”

接着,我“斩钉截铁”地说:“我却认为,原来的教材删得对!”

“为什么?”有几个学生在下面小声地问我。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一节与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我“理直气壮”。学生大脑里的思考火花显然被我点燃了,因为马上就有好几个同学举手,表示不同意我的观点。同时,也有学生点头表示同意我的说法。

我说:“看来我和一些同学有分歧。那么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这篇文章究竟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易维佳说:“我认为这一段与全文的中心是吻合的。因为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现的正是一种喜悦的、详和的感情。”

“何以见得?”我问。

“比如,”易维佳翻开书说道,“他对荷花的描写,对月光的描写,等等,都表现的都是一种恬静愉快的心境。”

熊昕说:“不对。这篇文章主要表现的,还是一种惆怅的心情。因为第一句就说得很清楚,’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故作不解:“这就怪了!易维佳说的和熊昕说的好像都是对的,因为她们都在文中找到了依据。那么,朱自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是不是有些矛盾或者说混乱呢?”

唐懋阳说:“不矛盾。因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他开始是不宁静的,为了寻找宁静来到荷塘,在这里,他的心情获得了一种暂时的愉悦。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吴秦科说:“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前的烦恼。”

虽然吴秦科的发言基本上是转述课文后面的分析文字,但我仍然肯定了他读书的认真。

我继续问:“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学生们来不及举手七嘴八舌地说:“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学生说:“他引用《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因为作者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好极了!”我忍不住赞叹道,“可见作者的这一段关于采莲场面的描写是不能删去的,因为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是吧?”

“对,对!”许多同学都点头表示同意。

我继续说:“有人把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我认为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有学生问:“李老师,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极了!”我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但是,正因为这是个迷,所以,它为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我停了片刻,又问道:“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啊?”

王驰问:“‘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我把这个问题扔给大家:“谁能帮王驰解答这个问题?”

有同学说:“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

我没有多做评论,只说了一句:“我基本同意你的观点。”

这时,王驰又举手了:“我想通了,作者的确是在强调‘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对了,”我说,“我们昨天不是说了吗?揣摩语言要怎么样啊?” 大家纷纷说:“联系上下文。”

“对。刚才王驰之所以‘想通’了,就是因为他联系了上下文。还有哪些同学有问题?”

一位女同学问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 我不明白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谈谈自己的理解?”我仍然不急于解答。

没有人举手。我提示道:“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多数学生回答:“没有。”

“为什么?找出依据。”

唐懋阳举手站了起来:“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我有意暂时打断了他的话:“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

同学们纷纷点头称。

“但是,”我故意设疑,“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唐懋阳接着刚才的话说:“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有学生下面接嘴说:“而且朦朦胧胧的。”

我提醒大家:“请在文中找到依据。”

唐懋阳说:“‘缕缕’’渺茫’。”

“对。”我总结道,“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刚才唐懋阳说了,这是比喻。但我要说。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请大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

学生看完后,我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学生笑了起来,我接着又说:“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因为,这是——”我故意等同学们接嘴。

“通——感!”大家果然心领神会。

“好,还有什么问题?”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这’是指什么?”有人问。

“大家看前后文,是指什么呀”我问学生。

马上就有学生回答:“指‘流水’。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我继续追问。

同学们回答:“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

“对。”我决定这里稍微扩展一下,“知道吗?这是一首情歌啊!”

看着学生不解的表情,我继续说:“‘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哦,原来是这样。”学生们恍然大悟。

我继续发挥:“你们看,咱们的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

学生情不自禁地接了上来:“道是无晴却有情。”

“对了。这里的’晴’实际上谐哪个qíng呀?”

“感情的情。”

“而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开口是就‘让我一次爱个够’!你们看,同样是表现爱情,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与现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两种艺术境界!同学们要学会鉴赏真正的美。”

这时,又有同学举手了:“李老师,我还有个问题——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

她的话音刚落,另一位女同学举手站了起来:“我理解,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是‘一丝的颤动’,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

不少同学点头表示同意她的看法。

我问刚才提问的同学:“你同意她的说法吗?”

她点了点头。

我觉得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揣摩一些词语,便说:“刚才同学们提了不少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呀?”

学生点头,好像说:这还用说,当然可以啦!

“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有的学生说:“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我说:“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学生们笑了起来,有学生回答说:“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我接着问:“何以见得很‘柔美’?”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

“对。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接下来,我和学生们还一起研究了描写荷花的‘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等词语,还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佳句以及作品中叠字运用的妙处。

我看了看表,时间不早了。便对同学们说:“如果大家继续品味、继续推敲和继续研究,还会有更多感受、更多的发现和更多的问题。这就是揣摩。”

我稍作停顿,又继续说道:“《荷塘月色》是我们高中学的第一篇课文,也是李老师给大家讲的第一篇课文。同学们可能已经感到了李老师的教学特点,同学们千万不要指望李老师讲得有多么精彩,而应该自己参与教学,大家讨论研究,共同交流。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应该是学生、教室、作家三者平等对话。老师当然也要参与交流,但我的意见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同学们参考。快下课了,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读这篇课文的感受。”

我这样概括我对《荷塘月色》的理解——

借景抒情,是阅读本文时应抓住的一个关键。具体说,作者正是借“荷塘月色”之景,抒“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情。

如许多论者分析的那样,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

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许多论者在分析本文时,多抓住“荷塘月色”的“朦胧”大作文章,认为这反映了作者扑朔迷离、如烟似梦的愁绪,所谓“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只说对了一半。自然界的“朦胧之景”多的是,可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问题的实质,在于这里的“荷塘”是月下之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上之月色。朦胧固然是二者的共同点,但朱自清赖以言志的是二者更鲜明的相通处,这便是“荷”“月”之高洁!所以,在作者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我们才能真正领会文章在写法上的艺术魅力。

下课铃声响起了,我最后总结道: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中国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病交加的他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下课!”

5.读李镇西《李镇西和他的孩子们》 篇五

1.新学期报名哪天,检查学生的作业,一定要认真,因为那是学生们的劳动成果。新学期报名的时候和学生亲切交谈,可以从生活为主的交谈。对于习惯较差的学生,可以问:新的学期的开头,你有没有想过要改正哪些缺点呀?

召开班干部会,强调几点:第一,一定要用行动证明你们的服务意识,多留心班上的事情,要随时提醒自己:我与过去不一样了,现在是班干部。第二,每个同学想想自己有哪些缺点需要改正,那就在本学期开始尽可能改正。第三,要关心周围的每一个同学,特别要细心发现周围有哪些同学最需要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分两类:一是生活有困难的同学,我们应该主动提供温暖;二是感到孤单的同学,我们要及时送上温馨。

可以鼓励学生,如果在一个月内拿完红旗,就带他们出去旅游。提出:你们决得李老师需要一些怎样的改进?

2.第一天上课,给同学们说:一个月没听到你们的声音了。3.教育理念VS教育权威

教育权威的两个因素:教师的职业水平和人格魅力

4.学生吃面包被领导逮住了,叫他们到办公室吃,不算他们的迟到,一种仁爱主义。顿男生寝室:召开全体男生的会议,说出问题,大家形成一个共识,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说出问题后,适当提出同学们的优点,加以肯定。提出:放心寝室的措施。自己拟定措施。

5.对于上学期经常犯错误的学生,决定为集体长期做一件好事来弥补过失。商量后决定负责更换教室里的饮水机。表扬开学的时候自己一个人来报名的学生。

6.女生召集在一起讲话:一是说话问题。二是关于时间抓不紧的问题。三是关于卫生,我现在看你们真的像看我的女儿一样。四是我希望女同学们要有坚强的意志,女同学大都经不起打击。五是女同学之间要团结,要大度,大气。

7.家长会的发言:

一、关于奖学金的问题。

二、关于学校改制的问题。

三、关于自立。

四、关于手机问题。

五、关于社会实践活动。(31页)

8.自习课上,突然发现成绩很好的同学在讲话,把同学叫到外面说:你刚才在做什么,我非常生气,只是为了照顾你的自尊心,同时也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所以没有公开批评你,但我必须批评你。然后进行思想教育。

三八节,亲自带一束鲜花到教室,送给科任老师。并且要求同学们一起说:老师,节日快乐。

9.看到学生用随声听,立刻收了,说等毕业再还,过一天找学生谈话:昨天老师收了你的随声听,有什么想法?今天我就还给你,希望你以后不要用了,今天还给你,是出于对你的信任。

找同学来谈心,问道:呵呵,先出一道智力测试题,看你能否答上来——李老师今天为什么要找你谈心?最后问:你觉得李老师有什么需要改正的吗?

10.调整座位。让爱说话的学生自己先提出来,然后再分配。

11.学生和老师吵架后,主动找学生谈话,要求学生向老师道歉。并且在班上集体教育学生。如果学生仍不道歉的,必须得请家长来。

12.班上的清洁卫生没得满分,把做清洁的学生叫到面前说:“你们当然不是有意的,但毕竟是你们的失误而影响了集体的荣誉,都是你们平时的粗心和懒惰养成了习惯,因此才造成了今天的后果,反正规矩不能破,你们只好继续做下去,直到合格为止。”

13.因为和学生说好,如果拿到流动红旗就带他们出去春游,但是学生还差两面,怎么办呢,就和学生一起谈判,最后决定,原来准备定一天的时间改为半天,也算是对学生的小小处罚。14.作弊事件的处理:语文默写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在作弊,然后立刻没收,等同学们都交了本子后说:“刚才这位同学的作弊是不能容忍的错误,在上学期的无人监督考试的签名中,就有他。”下课后找他到办公室谈话,然后自己写心里话,并且处分他,还免去春游的资格。”

然后在班上每个同学拿出一张纸出来,一起帮组这个同学,要求学生写三个内容:

一、他有什么突出的优点应该保持,二、有什么突出的缺点需要改正。

三、对李老师的的处理意见你有什么看法?然后再班上公开表扬学生的优点,突出集体对他的关心和谅解,私下谈缺点,最后让他心存感激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15.春天里,带孩子们到油菜地里学习,真正体会到了那种亲近自然的教学,孩子们非常的高兴。但得注意安全。

可以通过书信的方式和学生交流,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家长为此都非常的感动。16.对于屡次犯错误的同学,一定要给以严重的处罚。再次组织学生外出的时候,坚决不让他们出去,即使其他学生一再反对,但也要心硬,因为,惩罚也是一种教育。

17.找学生谈话的时候,说:“先考你三道智力测试题,第一,李老师为什么很久没找你谈心了,第二,今天,李老师为什么要找你,第三,你说说李老师为什么要表扬你。”最后说到,不管你以后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也不管李老师如何严厉批评你,我都不会把你看作坏学生的。对表现好的学生,可以实时的送点小礼物作一鼓励,比如一支笔,一本书等。

学生提出,当老师在班上批评学生的时候,可以直接点名批评。

18.从学生的随笔可以看出,上个周学生认为作业太多,太累了,于是就给每个科任老师写一封信。(P90)学生感到特别的感动,觉得老师尊重他们。

19.课间的时候,可以拿起相机到教室转转,为学生们拍一些生活的照片。

当感觉班上没什么明确的进步的时候,可以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比如,实行“自治周”。让学生自主管理,老师不参与。以此来激励学生们,让他们得到更大的进步。自治周对班干部的要求特别高,提醒班干部:

一、多提醒,二、多鼓励。每天进行总结。效果很好。特别又要提醒注意的是:一定要多鼓励学生,因为基本每个孩子都有一颗上进的心,关键是自制力的问题,一定不能失去信心。(P118)

20.对愚人节事件的处理。学生在愚人节哪天或许会戏弄同学或者老师,这个时候不要太生气,应该给学生们讲讲如何正确对待这类节日。(P127)

21.自治周后要立刻进行总结,可以先叫学生自己总结好的和不好的,然后叫班干部总结,然后是老师总结。(P133)

22.找个别学生谈话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有针对性,主要也表扬为主,当发现学生有进步时,给以一定的鼓励,比如一支钢笔等,学生是相当高兴的,还有随时和家长沟通,当学生有进步或者知道学生家里有问题等。课间和学生扳手腕等,加深师生的关系。

23.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学生打架,几个同学围观但并没劝阻,把这些同学都叫到办公室,拍桌子大发雷霆,先批评围观的学生,再批评打架的学生,主要从集体的角度谈谈这件事的消极影响。要求学生写检讨,并且在班上当着同学们的面念检讨。最后,老师在班上要作一定的总结,人都是会犯错误的,但是要在错误中不断的进步和改正,同学之间要学会宽容和谅解。

24.学生受伤了,立刻去看学生,并且可以叫班上的同学每人写一张纸条,一句祝福的话语,让同学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25.学生的随笔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班上的事情等,很好,但是老师一定要批阅。

26.学生为了集体荣誉而撒谎的时候,首先表扬学生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观,进而说明但是撒谎就是不对的。27.开家长会是时候,先说明我要讲的几个问题,大概时间是多长,简明扼要。家长会时,特别要强调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开家长学习班等。

28.月考后马上进行总结,先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我再谈主要的问题,最后分别找不同类型的学生谈话,帮助他们分析自己存在的原因。

29.真正的师德,是要让学生从内心真正的爱你,爱学生,这是首要条件,并且我们要阅读大量的教学名著,非常精华。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

30.师生之间应该体现一种民主,互相“妥协”,老师要大胆的承认自己的错误,体现一种真正的民主,要经常善于问学生:你觉得老师在哪方面还需要改进?要善于分别单独找学生谈话。

31.对学生集体迟到的事情,注意找适当的时间去惩罚他们,要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抗吧,并且该发火的时候一定要要严厉,然后再问学生的想法,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32.可以通过学生的一些随笔来教育学生,特别是在班会课上,用集体中的某些积极的因素去影响其他的学生。学会和家长多沟通,要善于关心家长。对于学生时间观念的养成,可以通过比如记录学生到教室共用了多少时间来静下来看书等进行教育。教育学生要做一个高尚的人。

33.可以带学生们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让他们去支柱一些贫困的学生等,很有意义。

34.关于学生恋爱的看法。

一、不是“早恋”,而是“早念”。过早的恋爱和过早的意念的区别。

二、不要把学生想得太坏。

三、掌握引导的主动权。

6.李镇西报告 篇六

一.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1情感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李老师认为首先应该是有一颗童心,和学生保持共同的爱好,用儿童的眼睛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时刻不忘自己曾经也是孩子。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自己做得还是不错的,我喜欢和孩子我喜欢和他们说话,我喜欢和他们一起游戏,分享他们的快乐与烦恼,比起做他们的老师,我更喜欢做他们的朋友,当孩子们把他们心中的小秘密告诉你时,那种赢得他们信任的感觉然让你觉得很幸福。

李老师说:要善于感受来自学生的爱,要善于感动这样才会幸福。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真不幸福,辛苦的教他们,他们却不懂得感恩。然而现在,我时常告诉自己,感动无处不在,需要自己用心发现!2智慧

李老师说:班主任需要语言艺术——要有感染力,要善于讲故事,要诙谐和懂得自嘲。李镇西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其实就是从身边发生小时得来的。

一名老师走进课堂,班里还是乱哄哄的静不下来,怎么办?大吼一声?置之不理?静候,让学生自己意识到?办法有很多,且看看李镇西是怎么办的。

李镇西一次上课时,班里嗡嗡的声音停不下来,学生好像还在沉浸在上一节课的内容之中,饶有兴趣的讨论着什么。李镇西面对此现象,它在考虑对策。他灵机一动,说:唉,李老师最近得了老年痴呆症了,我怎么也想不起来上一节课我讲到哪儿了? 这时有的同学纷纷说,你讲到哪儿哪儿了。将一个教育障碍化解于无形。

从细节中发现教育的智慧,李镇西老师的报告中讲了很多。如他讲的“开学的第一天”、“集体表决,举手的视觉震撼”、“学生向老师问候,老师未理会背后隐藏的深刻含义”、“学生骂老师,老师反思什么?”等等。3思想

有才华,多读书,要有责任心

责任心 凡是都要有责任心,把学生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从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关注他们地成长,这是我们地职责。4建立新型地师生关系要特别注意讲民主

在李老师眼中,民主不仅是政治制度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差异。李老师举例说,当他被罚时,学生发出了惊叹,李老师认为这其实表明学生已经把自己放在了被管理的地位上,而忽略了自己作为主人的地位。教师不应该是高高在上,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正如我的一个学生所说:“老师,我们的情感世界也是很丰富的

李镇西老师主要提到了爱心与民主。比如在开学第一节课上,让学生给自己写一封信:写写自己遇到过的最好地一位老师;写写自己地特长和爱好,可以为同学们做些什么;你希望老师怎样管理班级等。这样一下拉近了师生间地距离。还有制定班级常规时,李老师把对自己的惩罚也写到了里面,这是我们做老师地在制定自己班地班级常规时都没有做到的,所以往往执行的效果不够好。

我觉得李镇西老师在班级建设和班级管理上也做的非常艺术。我们很多当了班主任的老师每天觉得琐事缠身,手忙脚乱,即便这样班里还是老出意外。但李镇西老师的工作却非常有条理,即使他外出学习不能亲自监控在班里,他的班级也是每天在按部就班的运作,从不会因为他的缺席而乱成一团。这就在于李镇西老师充分发挥了班集体的作用,把集体作为班主任教育的一种工具,真正把班主任解放出来。他主张班级要“法制”管理,于是和学生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我们很多班主任无视学生的主体精神自己定班规,一个人说了算,这样做的效果一点也不好,学生不买账。李镇西老师的班规是和学生讨论着制定,并且涵盖了方方面面,而且非常具体,让学生一看就知道该怎么操作。这样的班规又有哪个学生不乐意接受呢?有制度也得有惩罚措施,李镇西老师的惩罚措施不是简简单单的罚抄课文或打学生,而是分为精神惩罚和行为上的惩罚两种,这样的惩罚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李镇西老师爱学生的一面。李镇西老师的班规还有“弹性”,规定了一些底线,这样更加增强了班规的可行性。

在听报告时,最让我感动的是李镇西老师描述的师生火车站送别的场景,虽然不在现场,仍能感受到师生间那种浓浓的依恋之情„„李老师是幸福的,他用他的智慧、爱心、责任心、童心浇灌学生的心灵,他是当之无愧的心理学家、思想家、语文教学的专家!

7.课堂实录李镇西 篇七

李镇西老师的课是他自己的课, 是他的心灵、他的思想、他的情感, 是他对课文的理解、他对生活的认识和他与学生碰撞之后而生成的课, 他的课带有他鲜明的个性特色。[2]李镇西老师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的心走进课文、贴近作者, 让学生通过朗读产生共鸣。他在教育实践中, 默默地引导学生找到那把“钥匙”, 他没有把诗歌当作文章来分析, 而是充分地注重诵读, 一遍遍地引导学生朗读, 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 通过诵读加深学生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 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最后让学生朗读徐志摩的其他作品来拓宽视野, 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徐志摩及其作品的兴趣。

李镇西老师不是课堂结论的“惟一终结者”, 而是引导者。他把对学生朗读及回答的效果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 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体会、促进、提高;注重了合作学习, 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 形成了反思、批判和调整自己的能力, 让学生掌握走进课文的“钥匙”。整个教学过程虽然可以分为三步:品读、体悟、拓展, 但“品读”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 并且三个步骤始终是融合在一起的。

第一步:“品读”。

首先, 李老师通过简单介绍徐志摩的有关情况导入课文, 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全文。但是学生还没读几句就被李老师打断了, 他的理由是学生朗读的语气与诗歌本身的风格不符, 于是介绍了徐志摩写作《再别康桥》的相关背景, 并朗读了徐志摩写的《我所知道的康桥》。李老师通过介绍和朗读感染学生, 提出要用温柔眷念的情感朗读《再别康桥》, 并在此基础上范读, 让学生感受他所理解的诗歌的风格和情感。

李老师自己范读后让学生又读了三遍, 抓住文本中的情感信息。第一遍, 要求学生齐读, 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第二遍,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朗读;第三遍, 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做好记录, 记录停顿、重音等。仔细分析李老师对学生三次朗读的不同要求, 会发现其实都是让学生通过品味和朗读走进文本, 为“体悟”打基础。

然后, 李老师先请一位学生朗读, 那个学生的音色很美, 抓住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很富有感染力。李老师在肯定她的朗读的同时指出了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两个读音错误, 不留痕迹地完成字词正音的环节。李老师又让另一位学生朗读诗歌, 抓住她声音的低沉, 通过学生自己的回答, 强调了诗歌所表达的依依不舍的感情。紧接着, 李老师又让前一位朗读的学生谈谈她朗读的时候的情感处理。这种无形之中的对比和品味是李老师从“品读”到“体悟”的转折点。

李老师在两位女生朗读完后本想请一位男生朗读诗歌, 让学生体会男女声朗读的不同之处, 但没有人举手, 李老师并没有“点兵点将”, 而是以开玩笑的口吻“点”自己以学生的身份朗读。综观整个教学过程, 在李老师的课堂上都是学生自愿举手朗读和发言, 并把对学生朗读及回答的效果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 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体会、促进、提高;注重了合作学习, 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 形成了反思、批判和调整自己的能力。通过这些细节也可以看出李老师的课堂追求, 他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 把自己看作课堂教学的“引路人”, 带领学生寻找进入知识宝库的“钥匙”, 不愧被钱梦龙先生称赞为“一个心里真正装着学生的李镇西”。[3]

第二步:“体悟”。

李老师在教学中, 很强调从“品读”到“体悟”。“品读”是“体悟”的基础, “体悟”是“品读”的思索。《再别康桥》很美, 但这美是学生通过一遍遍的朗读体会到的, 而学生对朗读效果的把握, 又涉及对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的体验和感悟。李老师以此切入, 让学生理解了全诗。所以“体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通过“品读”的形式完成的。

李老师让学生客观地评价他和两位女生的“朗读大赛”, 由此作为“体悟”的开端。然后让获得“朗读大赛冠军”的女生作朗诵指导, 引导全班学生一段一段地朗读《再别康桥》,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从“品读”到“体悟”的升华。

通过确定第一节中的“轻轻地”作基调;第二节中的“金”“新娘”“波光里的艳影”“荡漾”等词句的朗读语气;第三节中的“油油的”的停顿;第四节中的“天上的虹”的朗读声调;第五节要通过“轻读—昂扬—豪迈”的语气变化朗读出明朗的风格;第六节中的要在轻读中体现出一种愁肠百转的感叹;第七节要怀着一种依依不舍的心情慢读。时而模仿、时而点拨、时而范读、时而评价, 以“品读”的形式实现“体悟”, 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逐步体验和感悟诗歌的美和诗人的情感。

然后全班学生再次朗读诗歌, 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对《再别康桥》的感觉, 说说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有的学生提出诗歌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结构形式非常相似;有的学生提出诗歌中出现的“金柳”、“夕阳”、“云彩”、“水草”等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意象组成意境;有的学生提出徐志摩写的诗歌感觉比较细腻;有的学生对“虹”、“清泉”、“揉碎”、“水草”、“放歌”等表达出来的情感提出疑问;李老师也指出“水”、“彩”、“娘”、“漾”、“摇”、“草”等字的押韵, 甚至“溯”和“歌”用徐志摩的家乡话也能读出押韵……

通过朗读、感受、提问、讨论、评价等形式, 李老师把“体悟”的过程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过程”中享受到思维的碰撞和感悟的乐趣, 自然而然地“体悟”出《再别康桥》的意象美、意境美、音韵美。

第三步:“拓展”。

李镇西老师在这堂课中的拓展是贯穿始终的。李老师通过引入有利于学生理解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相关课外资源, 注重引导学生一起参与到“品读”和“体悟”的过程中, 最终找到那把“钥匙”。

实际上李老师在“品读”过程中就朗读了徐志摩写的《我所知道的康桥》, 为学生的朗读提供了必要的背景铺垫;在“体悟”过程中李老师通过学生发言引出徐志摩的另一首诗《偶然》, 还联想到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让学生感受到徐志摩诗歌感情细腻的风格;联想到流沙河的《那就是一只蟋蟀》印证诗歌可以用作者的家乡话押韵;以及对比《沁园春·长沙》、《赞美》和《再别康桥》在朗读气势上的不同之处, 让学生通过听、读并相互对比, 感受《再别康桥》的独特魅力。

最后又让学生朗读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和诗歌展现的意境, 同时还联系其他类似的诗人, 拓宽学生的视野。

看完这个课例, 我进一步感受到“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 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 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感到要上好一堂诗歌鉴赏课, 除了自己的情感储备要充分以外, 还要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 通过诵读加深学生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 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摘要:李镇西老师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的心走进课文、贴近作者, 让学生通过朗读产生共鸣。他在教育实践中, 默默地引导学生找到那把“钥匙”, 一遍遍地引导学生朗读, 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通过诵读, 学生能加深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 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让学生一起体验和领悟。

关键词:李镇西老师,《再别康桥》,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 (1—6卷)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年版.

8.感悟李镇西:共同体验教育的幸福 篇八

记得十几年前刚接触李镇西的文章时觉得有点好笑:李镇西这个名字起得怪怪的,和《水浒传》里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里的镇关西名字差不多。随着越来越多的读李老师的文章,对李镇西的大名就变得习惯而逐渐亲近起来,继而产生了崇拜之情。近期拜读此书,作者给我指点了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个人专业发展和家庭社会生活中追求师生共同发展、享受教育幸福的迷津。读这本书时,常常会有在和作者一起品味教育过程中的酸甜苦辣的感受,一起经受挫折、克服困难、生成教育智慧、享受教育成功的快乐幸福。

如果想要体验教育的幸福,教师首先要做到“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朴实的话一直是李老师追崇的人生目标和为人之道。教育家魏书生曾作出这样的评价:“李老师满怀爱心在学生心田耕耘,学生成长便成了享受,他教书也是享受;他把自己的感受真诚地写出来,读者读起来是享受,我相信他写书也是享受。把教学当作享受,同时让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老师,是好老师。”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和感动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师生间的相互尊重和关爱建立在爱心和民主的基础上,李老师首先创造的便是充满爱心和民主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尊重个性的教育,而不是专制教育中的非人教育;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和创造的自由。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和学生一起追求新知、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民主教育也是重视法治的教育。教育中的法治精神还体现于学生班级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民主精神、法治观念、平等意识、独立人格的启蒙教育。民主教育需要宽容,民主本身就意味着宽容:宽容他人的个性,宽容他人的歧见,宽容他人的错误和与众不同……书中有许多课堂教学实录、班级工作手记、师生交往事例、偶发事件处理的案例都融入了李老师爱心与民主教育的思想,让人回味无穷。

李镇西认为,享受教育的幸福,教师职业不应该仅仅是“奉献”,或者说这个“奉献”本身也是收获,收获成长!教师的成功不应该仅仅建立在学生的成功之上,而应该有自己的成功:对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刻,拥有的教育智慧更加丰富。只有让自己的课越上越精彩,并进行教育科研取得成果,踏上由一名普通的教师通往教育专家的道路……教师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如果教师不想只做“教书匠”,而想获得职业幸福感,就必须阅读大量的书籍,认真地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到教育的改革和研究中去,这样才能始终沉浸在幸福的海洋里。就此,李老师养成了“手不释卷”的习惯,每天必须倚在床头至少看几十分钟书,否则就会失眠,每次外出开会、讲学或旅行都要带上几本书,火车上、飞机上、宾馆里都是读书的地方。

刚工作那几年,充满激情而又年轻气盛的李老师面对学生的各种缺点也曾陷入教育的误区、遭受许多挫折,如在课堂上对不尊敬自己的学生进行无情的讽刺,骂得他脸红耳赤抬不起头来,自己还沾沾自喜;让违反纪律的学生不问缘由长时间罚站,直至这位病弱的女生失学还暗自庆幸,因为她不会再拖班级的后腿了;甚至当学生犯错误时攥紧拳头砸向学生,打得学生鲜血直流……作者的反思丝毫没有贬损自己的形象,反而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还原给了我们一个现实的李镇西:这些情况也正是我们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也是使我们觉得很难处理甚至会使我们失去工作信心的原因。“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卑贱的情操,而是永远不会被卑贱的情操所征服;真正的光明不是没有黑暗的时侯,而是不会被黑暗所湮没。”(《约翰·克利斯朵夫》)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是成长的推进器,这样才能在工作中获得进步,逐步转向研究型教师从而不断生成教育智慧,也才能体验到工作的快乐和幸福。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在于唤醒。“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三卷,第248页。)教育者应具备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情不自禁的教育本能和化险为夷的教育机智。在李老师的眼里,教育永远是美丽的——美在理解、美在机智、美在创新。“难道就没有让你头疼的学生吗?”李镇西的回答是:换一种眼光去看这些让人头疼的孩子,那就是科研的眼光,把教育遇到的每一个难题(班集体建设、“后进生”转化、早恋、作弊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乐。做到了这些,教育者所期待的“最佳教育时机”也就随处可见,并且常常不期而至。

走上领导岗位的李老师仍然坚守教学第一线,坚守讲台,一直和学生零距离接触,因为“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在学生。”直到现在,李老师依然每天坚持“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

本书是作者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阐释了作者的教育观、学生观和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其中有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变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是中学教育的核心”、“把班主任的权威转化为学生的集权威”、“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班级管理要以‘法治取代‘人治”、“解放班主任和班主任的自我解放”、“童心是师爱之源”、“变应试语文为生活语文”、“德育观念的十大碰撞”、“教育呼吁民主、科学、个性”、“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民主是教育的灵魂”……其“爱心、民主”教育、素质教育的思想和实践使广大读者折服,“未来班”的模式演绎着教师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情怀,作者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里,表述其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和教育情怀……。

上一篇:基础日语课程总结下一篇:付出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