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交警警务英语应用能力的研究

2024-09-22

提高交警警务英语应用能力的研究(4篇)

1.提高交警警务英语应用能力的研究 篇一

交警大队积极做好党务警务公开工作

自开展党务警务公开工作以来,***公安局交警大队积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分局党务警务公开领导小组的工作任务要求,切实把党务警务公开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通过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广大民警和社会群众的充分肯定。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

交警大队十分重视党务警务公开活动,把此项活动作为一项加强党建的重要工作来抓,并纳入了大队工作目标、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为确保党务警务公开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成立由分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大队长张明华同志为组长,教导员滕世德、副大队长任兴仁、尹希宝为副组长,各科室所队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此项活动的具体工作。并根据我支部工作实际情况,研究确定党务警务公开的内容、载体和形式,听取群众和党员的意见,制订本单位实施方案,并召开相关会议进行落实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活动的指导思想,主要措施,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等,确保党务警务公开活动合理有序开展。

二、组织实施,完善措施

(一)按程序进行公开。根据党务警务公开工作的要求

和程序,对公开的内容进行先审核后公开。

(二)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和结合大队工作实际,编制了《党务警务公开目录》,共三大类12条。重点公开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党的思想建设情况、党的组织管理情况、领导班子建设情况、干部选任和管理情况、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群众等群众关心的、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并注重公开的时效性,较好地满足了群众咨询办事的需要和知情权。

(三)建立和完善了党内通报制度、党内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党内事务公开咨询制度、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制度、党务警务公开监督检查制度、例行公开制度、依申请公开制度、信息反馈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13项制度,并做到相关制度上墙。加强了对党务警务公开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考核,做到责权明确,奖惩分明,常抓不懈,以制度建设促进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促进了党务警务公开工作的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确保党务警务公开有序进行。

(四)拓展了党务警务务公开形式,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营造浓郁的活动氛围。在党务警务公开活动中,坚持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公开形式。比如,以会议形式公开的有:座谈会、民主生活会、安全教育讲座等;以文件形式公开的有:大队党务警务公开栏、文件资料阅览室;面向社会公开的形式有:一封信、报刊、电视、网上公开等;以沟通

形式公开有:党务警务公开意见箱、举报电话等。

(五)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开展的“大走访”开门评警、“大走访、创满意”、执法服务回访及 “六小警务”工作等一系列为民活动,大力开展“党员先锋岗”、“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多种形式的示范创建活动,大力培育一批岗位明星、业务能手和服务标兵,争创一批人民满意的基层所队、示范窗口,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服务质量。

(六)完善措施,提高水平。在开展党务警务公开工作中,结合群众所提意见、建议,制定和完善工作措施,争创党务警务公开工作先进典型,提高工作水平。

(七)大队支部专门指定一名工作人员,认真做好“三类资料”,即有关文件、材料、公开的原始资料的专门管理,积极收集整理好党员、群众对党务警务公开内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作出处理或整改,同时对公开的党务警务信息资料应及时归档管理。

党务警务公开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和基础性的工作。我们将结合警务工作实际,按照上级党委要求,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规范公开内容,建好公开载体,完善运行机制,持之以恒地开展党务警务公开工作,增强党内民主,促进大队党建工作水平上新台阶。

2.提高交警警务英语应用能力的研究 篇二

有鉴于此, 宁波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为基层执法交警配发了专门的移动警务终端 (专用P D A) , 并开发建设了公安交警移动警务系统, 该系统借助于先进的GPRS/EDGE无线通讯技术, 实现移动用户与全国公安网的安全接入, 将现有的公安网内部信息资源实时便捷地提供给路面执勤民警, 为其处理各项业务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

1 移动警务系统的工作目标

宁波公安交警移动警务系统的工作目标是充分利用公安信息资源, 以移动通信网络为依托, 以多种方式将现有的公安网内部信息资源实时便捷地提供给路面执勤民警, 为其处理各项业务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 使其能在现场快速辨别在逃人员、假机动车牌证、假驾驶证、走私机动车、盗抢机动车、非法拼装机动车、驾驶人记分是否超过1 2分等, 最大限度地遏制和打击各种违法行为, 提高警务管理水平。本系统要求有信息查询、业务处理和位置定位等功能, 并且系统的安全体系应符合公安部的相关要求。

考虑到本系统在宁波交警的应用实际, 系统建设过程中遵循了以下原则。

1.1 实用性

系统设计尽可能满足了民警的实际使用要求, 针对不同的操作使用对象设计用户程序, 方便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尽可能地尊重交警支队现有的管理模式和经验, 使用户的实际运行惯例得以继承;同时新系统还尽可能地利用了现有的信息资源, 并与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减少使用者的工作强度。

1.2 可靠性

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必须得到绝对的保证, 否则将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极坏的社会影响。没有可靠性的保证, 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使用价值。系统在开发测试过程中非常重视系统的可靠性。

1.3 安全性

由于涉及到公安信息系统的数据保密和安全, 移动警务系统的建设应保证其系统的安全性, 开发过程中采取了各种安全防护措施, 以求保证系统信息安全。

1.4 经济性

在满足系统功能要求的条件下, 尽可能降低投资是系统设计过程中必须奉行的一条原则, 因此宁波公安交警移动警务系统的开发也遵循了这一原则。

1.5 扩展性

为确保系统的扩展性, 系统后台支持向3G/4G网络平滑过渡。

2 移动警务系统的主要功能

2.1 数据查询功能

移动警务系统通过对常住人口、车辆、驾驶员、交通违法、全国在逃库、盗抢机动车、协查通报等数据库的综合整理与应用, 实现各种交管业务数据的统一高效查询。执法交警借助移动终端可以查询交通参与者的各种相关信息。

2.2 业务处理功能

交警现场业务处理主要包括违法简易流程处理、违法一般流程处理、非现场取证、银行联网对账功能。路面执勤民警可以利用本地系统实现各类公安业务的自动化处理及各种一线信息的采集, 包括一线交警路面违法的处罚、打印及各种违法信息的照片、文字信息的采集, 并将相关违法信息及采集的多媒体信息实时传递到公安网内部的业务数据库中, 同时还可以利用微型打印机现场快速打印出交通管理处罚通知书, 从而大大提高违法处理的速度和效率。

2.3 位置显示功能

移动终端设备能够将警员的位置信息发送到交警指挥中心G P S服务器, 以便指挥中心及时了解警员位置, 合理调配警力。

2.4 移动办公功能

终端可以接收中心应用系统以一对一、一对多、一对某个特定区域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确定的形式发布的各种信息。

2.5 后台管理及统计分析功能

后台管理及统计分析功能主要后台数据信息查询、后台数据统计分析、权限管理、日志管理、后台终端用户及设备管理、系统管理、字典管理和工作考核督察功能。

3 移动警务系统的系统架构

移动无线警务系统由移动终端、移动通信网络、移动接入网、网络安全隔离层、公安信息网等五大部分组成。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具备无线功能的P D A、便携机、车载移动设备等可移动的智能终端;移动通信网为各种公共移动通信网或公安专用移动通信网;移动接入网实现移动请求接入;公安信息网为移动应用提供信息和服务支持;网络安全隔离层采用经国家保密部门认证并由公安部有关部门同意使用的安全隔离产品。

4 移动警务系统的具体实现

4.1 移动终端应用层的实现

移动终端应用层负责提供系统的用户界面、数据采集和数据交互功能。作为系统的客户端, 其应用程序需要基于P D A操作系统和移动无线应用平台来实现。宁波交警选择的终端的操作系统为W i n d o w s Mobile 6。综合考虑终端系统采用C#.net进行开发。

在终端软件的开发上, 我们将一些常用的数据信息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中以方便用户和减少和服务器的交互次数, 同时可以节省通讯费用。另外也充分考虑了在无线网络连接失败时的应急方案, 当接收不到信号时, 终端软件可将准备上传的数据暂存在机器中, 在重新获得网络连接后再上传。

4.2 移动应用服务平台的实现

移动应用服务平台包括移动应用服务及其相关的支持平台, 如应用服务中间件和数据库服务器等, 所有的移动终端请求都将通过此处的移动应用服务得到处理和响应。应用服务中间件采用J a v a Web Service技术进行设计, 开发工具使用了Eclipse。整个应用服务平台可分为三个模块:数据通讯模块、业务逻辑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

数据通讯模块负责监听客户端的服务请求并将移动终端发送的请求传递给业务处理模块, 并将业务处理模块反馈的数据包通过无线网络传递给移动终端。业务逻辑模块完成用户有效性的验证以及提供客户端相应的数据服务请求。该模块通过网络安全隔离设备数据通讯模块的透明连接, 并通过公安信息网上已建立的一套统一身份认证机制实现用户身份认证。另外对数据通讯模块传送过来的用户业务请求作相应的处理后发送至数据存储模块, 并将数据存储模块返回的数据信息反馈给服务接口。数据存储模块则负责将业务处理模块所需数据提交后台数据库, 完成数据的查询与更新, 并将客户使用情况写入系统数据库中。该模块提供了对业务处理模块的运行日志、用户访问日志、系统管理日志等的记载、查询等接口。并提供警务系统的数据接口, 完成根据用户请求对公安内部专用网数据资源的查询。

4.3 后台应用系统的实现

为了更好低发挥移动警务系统的作用, 我们对后台交管数据进行了整合, 建立了公安交管信息资源数据库, 利用O R A C L E数据进行管理。

5 移动警务系统的安全设计

5.1 无线数据网络的安全

(1) EDGE/GPRS网络与移动服务接入平台的接入路由器通过专线连接。

(2) GGSN (EDGE/GPRS网关支持节点) 与移动服务接入平台的接入路由器之间建立点对点的G R E隧道。

(3) GGSN与移动服务接入平台两端的防火墙进行相关的安全策略设置。

(4) HLR中对用户号码接入权限进行限制。

(5) RADIUS服务器对终端登录网络的用户名密码进行鉴权, 系统管理员进行用户管理。RADIUS服务器放置在移动公司系统网络内, 但是系统管理员由指定的交警管理员担任。

5.2 数据传输加密

目前对于GPRS/CDMA网络在空中的数据传输可以采用以上三种模式:一种模式是采用国际通用的3DES和MD5作为空中传输的数据安全和数据传输的完整性。数据加密标准 (D E S) 主要采用替换和移位的方法对数据加密, 算法是可逆的双向加密;M D 5加密过程为单向不可逆加密, 用于用户名/口令加密认证过程。另一种模式是采用国家保密局和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商密办认定的商密3 3等算法, 来实现空中传输的数据加密, 也可利用M D 5算法来保证数据完整性。另外也可以在同一系统中同时采用上面两种模式形成组合模式。

无论系统采用哪种模式均要使用终端加解密方式, 可以采用内置3DES/MD5加密算法的终端, 或者将3DES/MD5加密算法写在SIM卡/UIM卡里, 当然, 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 采用内置加密算法的外接硬件模块。本系统采用的是内置3DES/MD5加密算法的终端。

5.3 身份认证

公安交警信息移动应用系统终端用户访问公安移动应用服务器的身份认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1) 所有使用者使用移动终端前都要求输入终端登录用户名和口令 (只要终端支持) 。

(2) 用户/移动终端与移动数据传输网络/接入平台之间的认证。通过签订协议移动提供写入了特定标识和登陆信息的专用SIM卡, 用户/移动终端要使用EDGE/GPRS网络提供的服务必须通过GPRS服务支持节点 (即S G S N) 或者的身份认证, 确保不会有未经许可的用户和设备从公共平台接入到公安信息移动应用系统中。

(3) 用户与移动应用服务平台之间的认证。移动终端用户访问公安移动应用服务器的业务系统时, 也必须标识自己的身份, 由业务系统认证用户身份并确定用户访问权限及授权数据。

(4) 管理员/操作员与公安交警信息移动应用系统之间的认证。管理员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认证采取用户名/口令机制。管理员包括系统管理员, 数据库系统管理员, 业务系统管理员, 数据管理员等等。各管理员保证公安移动应用系统及其所运行的业务系统的正常和正确运转。公安信息移动应用系统中的用户和设备的身份识别数据均采用加密机制进行保护, 防止非授权用户访问用户身份识别数据。

5.4 访问控制

公安移动警务系统根据国家和公安部的各项信息管理规定以及业务系统的实际需要, 制定详细明确的访问控制策略, 并在多个访问控制策略实施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确保只有授权用户, 使用合法的设备才能在授权范围内访问公安信息网络, 以防止非法设备和未授权用户对公安信息和网络系统的盗用或破坏。

访问控制机制以上述身份认证机制为基础, 结合路由器技术、防火墙技术、代理技术等在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相应的部署, 共同实现公安信息移动系统的安全访问控制。除了上述的身份认证机制以外, 系统还在用户/移动终端与接入平台建立连接时采用了防火墙和V P N等有效的访问控制措施。防火墙提供一定的攻击防范功能, 使得EDGE/GPRS网络通过移动接入平台访问移动应用服务器时, 必须匹配防火墙的访问控制策略, 保护移动应用服务器不受非法用户的入侵。

6 结语

公安交警移动警务系统借助先进的无线通讯技术, 实现移动警务终端与公安网的安全接入, 将公安网内部信息资源实时便捷地提供给路面执勤交警, 为基层民警处理交通违法等业务提供了准确依据, 极大地提高了基层交警的工作效率。宁波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移动警务系统在交通管理信息化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信随着在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成熟, 公安交警移动警务系统的发展前景将会是十分美好。

参考文献

[1]沈雪珍, 李明东.基于GPS和GPRS的警务通研究与实现[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3.

[2]纪志强, 闫茂德, 贺昱曜.公安无线移动警务交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7, 11.

3.提高交警警务英语应用能力的研究 篇三

【关键词】中职 英语 应用能力 提高

中职教育旨在培养专门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以职业化教育为基本目标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因此,对于以强化应用能力为目标的中职教育来说,掌握良好的英语语言技能,并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提高英语在实际工作中的实用性和使用效率,将是中职英语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英语学习还是存在一定难点的,他们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弱,对英语学习有畏难情绪,缺乏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另外,中职英语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方式不灵活,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需要相脱节,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等等,都会给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带来阻力,学生的英语学习还处在一种应试的被动状态,缺乏主动的思考。针对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习需要,探索英语教学与学习的新途径,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这才是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下面就谈谈中职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一、转变师生的课堂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

在传统应试为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主角,教师的讲解和带领成为主要的学习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处在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出来,自我探索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因此,要想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并把语言知识转化为一种应用能力,就要积极转变师生的课堂角色,要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只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语言场景和学习任务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学习和练习,完成口语会话、听说互动以及书面表达等各个方面的练习,使听、说、读、写等多种技能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同时,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还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对于学生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未来的进一步深造都是有帮助的。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相对比较枯燥,有大量需要记忆和练习的内容,如果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很容易感到厌倦。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语言练习和实际演练,以一种主动运用的方式来巩固和记忆语言知识和内容,并逐渐内化成一种语言运用能力。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势和不足,也并不是越新的方法就越好,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是多元化的,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打好语言基础的前提下,稳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三、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

针对中职学校学生职业化教育的特点,中职英语教学在内容和教材选择上可以更灵活一些,除了选择国家统编教材之外,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和专业相关的学习内容,比如简单的商务英语、旅游英语以及其他专业英语等等,让学生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专业领域中可能用到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为将来专业文献的阅读奠定一定的基础。另外,我们要明确中职英语的学习和培养目标,要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注重学生口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并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英文文献和处理英文文件的能力,为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语言工具奠定基础。

四、采用情景教学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模拟语境训练的机会

掌握一种语言技能是需要大量的实际运用和演练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尽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并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课堂练习。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根据教材内容来编排和设计一些相应的语言情境,给学生布置一些语言交际任务,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下,练习各种语言技能,并扩充词汇,丰富语用素材。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在学生完成会话练习和分组活动之后,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也可以改变以一次期末考试为准的评价方式,采用多次的阶段评价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监测,保证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中职英语教学应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转变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出发,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扩展课堂教学的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语言演练和实践的机会,并结合职业化教育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英语实际应用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也为培养出更多社会实用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梁晓燕.对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思考[J].职业,2008.11.

4.提高交警警务英语应用能力的研究 篇四

以考促教,提高研究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英语学习的方式和目标有别于本科生.本文分析了我校研究生英语教与学的现状,介绍了我校研究生英语学位考试的设计理念,并探讨了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作 者:徐红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27 刊 名: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英文刊名:SCIENCE INFORM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H3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教学   语言应用能力   学位英语考试   教学模式  

上一篇:紧抓制度建设,创新群众工作下一篇: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