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同学会心得体会

2024-07-17

参加同学会心得体会(精选10篇)

1.参加同学会心得体会 篇一

2019年10月24日有幸参加了2019 年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年会暨 2019年山西省科协年会分论坛,会议围绕“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战略定位,以“装配 绿色 智慧 古建”为主题,发挥学会组织和人才优势,搭建技术交流平台,推动行业科技创新,助力山西经济转型发展。

1、BIM技术对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性。

装配式建筑是集成了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机械化安装、信息化管理、一体化装修、智能化应用的现代化建造方式,BIM是装配式建筑体系中的技术关键和最佳平台,它能够在全生命周期内提供协调一致的信息,对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中提供有力支持。利用BIM技术建立装配式户型库和装配式构件产品库,使装配式建筑户型标准化提高预制构件拆分效率,实现精细化设计:通过BIM指导生产,通过具备可追性质量管控的生产管理系统对构件加工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BIM数据直接接力构件生产设备,使生产进度和质量得到有效管控:施工过程中通过BIM实现构件运输、安装及施工现场的一体化智能管理,利用拼装校验技术与智能安装技术指导施工,优化施工工艺,有效提高工程质量。

2、装配式钢结构的优点及使用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钢结构建筑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有效使用面积大等优点,与其他结构体系相比,建造钢结构建筑的钢材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郝际平认为,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本身便具有易于施工、工业化程度高,且可以做到全生命周期住宅等优势,发展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

3、装配式建筑实施的必要性及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中国正处于高速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建筑建设,但是环境资源和条件已经不允许继续粗放式的建设过程。同时,随着劳工成本的增加,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优势越来越明显。装配式建筑大规模的投入使用已势在必行。

尽管装配式前景很好,但装配式建筑起步较晚(尤其是我们所处的内陆城市,人们的思维和行业的发展思路),在整个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阻碍。但是作为省级龙头建筑企业,我们需要在这一方向上投入相应精力去学习相关技术、掌握相关知识、推进装配式建筑和建筑工业化理念,逐步跟进,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储备。

2.参加同学会心得体会 篇二

1 身临其境体验高清视听盛宴

本次高清作品赏析会是由影视学会与宁波电视台合作, 举办的首届高清作品赏析会。宁波电视台为此次会议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听欣赏环境, 在一间小巧整洁的多功能会议室内搭建了6台SONY LMD-2451W高清监视器和一套德系血统的杜比5.1环绕声解码系统。色彩艳丽层次感通透的高清曼妙场景与震撼的高保真音响效果可谓天然和一, 着实让与会者身临其境的体验和分享了高清画质带来的精美视听盛宴。

赏析会首先邀请央视技术中心录制二部高工, 知名专家王佩女士作题为《彰显技术优势提升影像品质》的专题演讲, 就高清“金帆奖”专题片《长江》的拍摄和制作流程, 全方位的阐述了高清技术的应用与艺术风格的统一, 如何与节目主创人员合作, 让他们理解和掌握高清技术, 正确地把控前期摄像机技术参数的调整扩展影像层次, 认识细节电平与图像锐度的关系、暗部区域层次与黑伽玛及主黑电平的关系、不同伽玛曲线的选择扩展动态宽容度以适应不同光比下的景物重现等内容。总的说来, 前期拍摄时, 重视细节、场景和光线的运用是保证影片质量的关键, 对拍摄主体的构图和画面内容元素的精心设计, 借助各种辅助设备表现被摄体和环境的空间感, 耐心地等待自然光拍摄最佳时机, 是提升画面艺术效果的手段。后期采用苹果公司的非编132.4 Mbit/s, 10 bit无压缩方式采集上载, 保证素材在进行数字处理时的原始码率, 保留高亮度层次的质感和细节。剪辑采用高码流套片模式, 底码流上载素材, 低码流编辑完成工程文件, 按照无压缩方式重新采集高码流素材, 在时间线上套出播出版。后期合成时, 画面的节奏和色彩控制是形成统一风格的关键环节, 注意把控节奏的张力, 字幕、角标的出屏形式也都要统一, 后期调色时, 使用波监观看, 不要出现劣化图像质量为宜。此外, 王佩女士还简要介绍了目前数字电影技术的发展格局以及SONY F35、ARRI ALEXA等数字高清电影设备的应用。

“金帆奖”获奖专题片《竹林七贤》的摄像郑海涛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向大家介绍了该片的创作体会。《竹》剧由7人组成的摄制组, 租借了1台RED ONE到安徽黄山历时10天拍摄完成, 该片以徽派古建筑为背景, 表现竹雕艺术家精心创作的工作场景, 细腻的刻划出雕刻家精湛的技艺与文人气质, 艺术风格上追求恬淡、雅致、古朴的视觉效果。在光线的运用上基本以自然光照明为主, 用反光板补光, 光圈统一控制在F2.8, 拍摄时采用小光比, 浅景深, 根据景别大小更换不同的电影定焦镜头来拍摄, 因而所拍画面的暗部层次丰富, 影调柔和唯美, 胶片感十足。画面中有不少的雨景和水滴镜头, 摄像师采用100格/s来升格拍摄, 后期用慢动作处理, 镜头的写意感强烈, 与影片的叙事情节浑然一体。总之, 前期拍摄时尽量做到把想要的影调控制好, 如地面反射光较强时就用泼水吸光的办法减掉高光反射;建筑物的暗部阴影曝光不够时, 就利用大面积的白布遮挡天光来减小光比等措施控制暗部层次的曝光。前期拍摄工作做得细, 后期编辑时基本不做调整。

北京电视台高级工程师赵宏伟向大家介绍了荣获2009年“金帆奖”高清专题类一等奖作品——《北京记忆》的制作体会, 该片是北京电视台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所做的一部大型纪录片, 全片的着眼点放在30年来北京社会和市民生活物质变迁的历史, 以平实的视角和温婉的讲述最大限度唤起观众对过往的回忆、重温与情感共鸣。该片在选题、视角、材料选取、表现形式, 以至包装宣传等采取了不同以往的创意思路, 通过关注那些都曾经历, 但今已淡忘的海量物质化的、民生化的生活细节, 因而颇具观赏价值和文献价值。本片是北京电视台2008年的重点项目, 总投资达到900多万, 制作历时1年多的时间, 共拍摄800多盘磁带。在前期拍摄的高峰期使用8台HDW-750P摄像机、6个组同时拍摄。为了追求最为平顺的无跳点的剪辑质感, 本片所有采访均使用双机拍摄。针对节目创意需求, 外拍部分使用了除维亚、飞猫以外的几乎所有辅助设备。前期拍摄分为采访组、外景组和特技组。每天外出拍摄前技术人员都要对摄像机参数进行统一调整, 高光比时通过调整伽玛、黑电平等参数扩展其宽容度, 并通过9 in监视器来观看图像细节;特技组利用摄像机的间歇录制功能拍摄白昼的时空变换;在设计四季交替的镜头画面时, 利用“停机再拍镜头”与大洋公司的“水晶”3D软件合成实现。后期制作的流程包括粗编、精编、特效、调色、配音、音效、字幕、合成等工作环节。首先, 利用对编方式剪辑出工作版, 然后通过HD-SDI选用MPEG-2 300M格式上载到D3-Edit HD上, 后期制作时需平衡处理主观图像感受与客观指标矛盾的难题, 原则上以主观为主, 参数辅助。调色工作是后期制作中占时最长的工序, 因为前期有外景、采访、特效、综合4个组同时拍摄, 每个组拍摄的素材在色调、亮度等方面都很难做到完全一致, 这就需要在后期制作时进行统一调色, 以保证画面色彩的一致性。“挖剪”和“拼剪”也是常用的剪辑技巧, 这就对色彩一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场景和镜头的一致性要一帧一帧地修正。后期非编调整对画面的校正能力是有限的, 图像容易受到劣化, 甚至出现噪波, 因此, 前期摄像机各参数调整的把握是保证画面品质的关键。总之, 国家广电总局力推高/标清同播以来, 各电视台都比较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题材的挖掘, 无论从作品的丰富性, 还是手段技法的成熟性来看, 整个高清制作水平已跨进了一个精品大作丰产的时代。

浙江广电集团的王欣与张莹分别是专题片《禅茶记》和《西湖忆》编导和制作, 前者曾获2009年高清专题片类“金帆奖”一等奖、最佳声音录制一等奖;后者获2010年标清专题片类“金帆奖”一等奖。她们二位分别同大家交流了这两部专题片的制作体会。《禅茶记》制作精美, 文化底蕴丰厚, 在历史的尘埃和禅宗的虚无中任意穿行, 让观众领略到茶文化的精髓, 揭秘千年茶道中许多不为所知的精彩故事, 体验禅茶一味的至高境界。《禅茶记》是大型人文纪录片《浙江文化地理》 (10集) 《问茶记》中有关“禅茶”的精编版, 在拍摄上, 《禅茶记》日本部分用了一台HDW-750P摄像机, 该片完全采用自然光下纯纪实的创作风格, 用现代纪实的画面来说话, 以记者层层深入的探访为线索, 精准展示了日本茶道的“和、清、静、寂”的精髓。该片的前期拍摄涉及大量的暗部拍摄, 严格考验高清摄像机在低照度下的画质。高清摄像机丰富的数字处理功能为拍摄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通过CCD伽马曲线的选择和拍摄参数的动态调整, 高清摄像机可以有效地拓展图像宽容度, 增加图像不同区域的亮度层次。出于对文物保护的需要, 灵隐寺等庙宇殿内的拍摄受到照明的限制, 不允许打灯拍摄, 高深的殿堂是对高清摄像机在低照度场景再现能力的考验, 在拍摄明暗反差较大的场景时, 高清摄像机暗部扩展、拐点功能的参数调整, 有利于改善图像的层次表现。四年磨一剑, 浙江广电集团斥资千万打造的10集人文纪录片《西湖》, 则以独特的视觉, 采用回溯历史再现的手法向人们传递西湖人文历史的千年变迁史, 逼真地再现了一个灵秀、婉约、豪迈、大气、多情的饱含厚重文化底蕴的西湖。该片的拍摄手法独特, 摒弃以往风光片追求唯美的表现形式, 以大景别、大画面展示西湖文化的历史底蕴与豪迈气魄。影片中大量的同机位、同景别、同景物摄取到不同景色的前提下, 完成西湖旧影与当今风貌的对比;历史场景再现的画面是在浙江横店按电影拍摄的技法录制的, 镜头中还大量穿插有航拍及三维动画。摄像师为获得一个雪景的延时镜头, 却坚持在瑟瑟的寒风中蹲守12 h之久;为展现西湖湖面上一朵生机勃勃的荷花写意镜头, 摄制组调用了1台15 m大摇臂花费一整天的时间拍摄这组镜头;摄像师为拍摄“三潭映月”之湖中之月的场景, 半夜爬到“湖心亭”房顶上;三维动画中火苗的燃烧是摄像师在洗手间通过点燃宣纸后拍到的真实镜头, 送入MARK通道合成的画面。诸如这些细微的拍摄创意丰富了影片的视觉元素, 给行云流水似的剪辑风格赋予了灵性与生机。该片前期案头工作就足足花了2年时间, 期间, 主创人员扎到书堆里潜心研究几千年来的西湖人文历史并无数次的与专家学者讨论修改拍摄方案。该片导演刘郎的定位是:给观众带来人人眼中都有却心中无的陌生感的西湖之美。

宁波广电集团电视制作中心的音响师王韶峰老师交流了电视音频制作的体会, 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共识。从2001年以来, 王老师送评的所有作品几乎拿满了“金帆奖”音频制作一等奖、二等奖奖项, 他从事电视工作几十年来对电视音响制作技艺的完美追求和激情, 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到敬仰。他用通俗的语言概括了声音在电视艺术中情感表达的核心作用, 对音响师如何从前期创意构思, 建立对作品的总体感觉, 整体布局, 音效的取舍和对情绪、节奏的把握以及主、客观统一等环节作了深入细致的阐述。笔者有幸分享了几部由王老倾力打造的颇具震撼的获奖作品。最后王韶峰老师作了“把好一道关, 处理好两个关系”的经验总结:专题片的主题是灵魂, 视音频是骨与肉的关系。三个元素融为一体又富含层次的变化是电视音响的精髓。

2 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提升影像的画质

“金帆奖”是国家广电总局每年给予电视制作单位录制技术质量的最高褒奖, 体现各电视台节目制作的整体水平, 因此绝大部分电视制作单位的领导都特别重视和珍惜这份荣誉。

“金帆奖”的参评作品, 特别是高清专题类的评比已大大超越了单纯技术指标层面上的评比, 首先高清作品主观上要具有震撼人心的人文力量, 同时内容要精彩, 风格要独特, 形式包装感要能吸引人们眼球。其次, 作品要能体现出最新的技术手段, 如三维制作、延时拍摄、摇臂、轨道等。在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方面要有大胆的突破, 说故事的形式、语态等方面都要有亮点。在后期制作方面, 要把握好节奏, 并贯穿于电视片的各要素之中。在音响合成方面, 主创人员要重视同期声的采集, 声音的合成要把握整个片子的和谐统一, 剪辑画面时, 编导要有意识地设计, 给声音的表现留有足够的空间。

一部精美的高清专题片 (纪录片) 是由编导、前期摄像、音响、化妆、灯光、舞美和后期制作团队共同努力打造完成的, 编导人员对整部片子风格的把握、题材的选择、镜头的组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 节目的主创人员需要对高清技术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发挥好设备在艺术创作中的技术优势, 编导的创意设计才能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只有真正让技术融于艺术, 使两者达到审美上的和谐统一, 从而提升高清影像的品质。

3 高清电视片的评价

3.1 主观欣赏的感觉

主观评价从观赏性看题材的难易程度, 创意是否新颖、构图是否完美、镜头的剪辑是否流畅、画面是否吸引人、打动人。

3.2 客观分析的差别

制作水平的评价, 首先看视、音频指标是否在标准范围内;其次, 看技术手段的运用是否丰富, 画面的构图、光线的运用以及色彩和影调的控制是否到位。后期处理看剪辑的技巧的娴熟程度, 节奏感和语感的把握, 三维动画的表现形式, 以及声音、音效与主题风格的统一性。

4 影响节目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节目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1) 创意、脚本以及技术手段的实现均由编导把关, 节目的质量取决于主创人员对技术的认知程度。

2) 技术人员难以渗透到节目制作的各要素之中, 仅帮助解决编导无法处理的技术操作问题, 因而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无平台可发挥, 创新能力缺失。

3) 编导、摄像忙于应付节目生产, 对素材的来源重视不够, 甚至有些视频素材直接从网络上下载。

4) 专题片的拍摄, 创意、设计“粗线条”化, “游记”拍摄回来后, 匆忙制作“交差”了事。

5) 缺乏节目制作的规范化管理, 散兵游击式的“快餐”文化, 片面追求利益得失, 影响制作团队的合力。

6) 电视节目质量还取决于领导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和投入。

以上列举出的影响节目质量的若干因素, 在很多电视台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 究其根本原因是缺少一个掌控节目技术质量的把关部门——节目质量技审小组。有了这个技术权威部门的把关, 对节目技术质量的重视, 从“自觉化”过渡到“制度化”的建设, 才有可能改变节目部门与技术部门各行其道、技术与艺术脱轨的状况。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定期对节目质量进行评比奖励, 促进电视台节目制作水平的提高, 营造一个掌握技术, 提高技艺的学习氛围, 形成一个以技术应用带动节目生产的良性循环。

5 参会后的感想

短短3天的参会经历, 笔者有幸在高清的视觉盛宴里孩提般吮吸着养分, 和电视同行们快乐的分享着高清画质带来的震撼与愉悦,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和思考, 激动和兴奋充斥着大脑神经, 同时, 伴随而来的是彷徨与忐忑总在心底里抓狂。兴奋的是, 高清时代已经到来, 高清技术的应用已日渐成熟, 实力较强的电视台率先步入了高清制作领域, 给出了可借鉴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感到压力的是, 自身的实力和制作团队的整体业务素质与大台的差距甚远, 无论是资金的投入, 还是团队的节目制作能力都亟待加强, 要走的路还很长, 必须加倍努力才能赶上高清时代的步伐。

摘要:结合参加2011年影视学会高清优秀作品赏析讲评交流会后的总结与思考, 介绍了部分荣获金帆奖高清专题片的制作经验荟萃, 着重分析电视台在节目制作各环节中影响技术与艺术结合的若干因素以及对高清专题片进行评价主、客观因素。提出了只有充分利用高清技术手段, 并深度融于电视艺术的创作中去, 才能更好地提升电视音画品质, 促进中国电视文化的发展更加繁荣璀璨。

3.少去参加同学聚会 篇三

一个男人骑着自行车去参加同学会,结果,看到当年很多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都是开着车去的。看到人家在谈什么发展啊、业务一类的话题,感到自己很受伤,一个人狂喝酒。出来后,看见路边停放的一辆辆汽车,气不打一处来,挨个划过去,结果被警察抓了。参加这样的同学聚会,真不划算!

从师专一毕业,我就宣称,以后的同学聚会,我不会参加的。其实想一想,也没什么,对于我们学师范的来讲,做教师的居多,混得好的,最多也就是在学校里做个教导主任、校长之类的领导,再大一点,升到教育局,如此而已。当然,工资上可能因为地域的不同,而有差异。有一次,我去扬州听省级的研讨课,遇到一位女同学,一谈到工资,比我们差一大截,她直呼:“心理不平衡啊!”

去年国庆,我回老家,找小学时的一个同学玩,他跟我一样做初中教师,谈到待遇,只是我的一半。但是,我羡慕他有一子一女。

前几天,妻子跟我说,她的两个久未联系的小学女同学,请她一起去吃饭。妻说,她们当年成绩都不好,初中毕业就辍学了。

吃饭回来后,她耷拉着脸说:“跟她们没办法比,都是开厂的,都开着私家车,马上要换车了,上百万的奥迪,跟她们一比,我们成了穷人了……”真所谓:人比人气死人。

我们的先哲老早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言论,“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担心分配的不均匀”,生活当中,大家日子都过得苦,没关系,照样会过得开开心心。但是,当别人的生活变得好了,而自己还是很苦,心态就不一样了。

喜欢比较,与周围的人,熟悉的人进行比较,这往往成为我们衡量幸福的一个标准。其实,世间的所谓幸福与不幸福,都是相对的,为什么自寻烦恼呢?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只要家人健康、快乐、和睦相处,不比什么都强吗?

4.参加同学生日作文 篇四

参加同学生日【1】

今天,我去参加贾伊宁的生日会了,这次参加的人有:侯越琳、俞书言、李宜晴、何子旋(另外一个2年级的小妹妹)黄锦余。

我们过了马路,到肯德基去。在里面,很凉爽,也很吵闹。一开始,我们觉得很无聊,就到旁边的游乐场地玩了。那里有滑滑梯、控制台、望远镜、暗仓。可那游乐场地非常小,站在边缘的人要非常小心,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摔下去。后来,我们找了很多的吸管,把它们接在一起,就像金箍棒一样,可惜不是金子做的。我们拿那些吸管去打那些男生,保护我们的基地。正当我们玩得起劲时,有东西吃了。这次给我们准备的食物有深海鳕鱼堡、冰橙汁、深海鳕鱼条、鸡翅。别看才这么4种,可把我们给撑死了。但我觉得那鳕鱼条里面的肉很好吃,又嫩、又多汁。当我把冰橙汁里的冰块掏出来吃的时候,一嚼,“哇”真冰爽!那冰块脆脆的,流出来的水是多么冰凉呀!千万不要看吃的时候那么美味,等吃好了,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牙齿还打寒颤。

现在来玩“一只青蛙跳下水”每一个人说一个字,说错了就要带上一个用吸管做成的三角形,放在耳朵上,最后,看谁没有带上三角形,就有奖励。游戏一开始,大家都很小心翼翼的,深怕说错了。到后面,我、侯越琳、俞书言、李宜晴、何子旋、黄锦余耳朵上都带了三角形,就只有贾伊宁没有带上,所以奖励了一个吸管,这吸管可不时普普通通的`那种,是一种我从来都没有见过的,当你把饮料吸上来的时候,在中间,就有一个小转轮,当你把饮料经过那里的时候,中间就会转起来。

最后来吃蛋糕,那蛋糕是巧克力蛋糕,上面有浅棕色的花,在最大的花前面,有一个薄薄的、甜甜的用巧克力做的小巧克力,上面写了:生日快乐。当我吃的时候,都差点给甜腻了,那里有巧克力、冰激凌、甜甜的干奶酪,等我一吃完,马上把剩下的橙汁一饮而尽,啊!真是爽,我还是第一次吃的这么饱。后来,我们每人都得到了一个加菲猫,有打饱嗝的和一个钥匙圈。我得到的是打饱嗝的加菲猫,只要一按它中间的硬硬的东西,它立刻打嗝,而且还很像,就和模拟的差不多。而钥匙圈的,同样是加菲猫,但在加菲猫的肚子旁边,有一个小洞,可以随便地把一个钥匙圈拿出来,藏进去。

我今天真是太饱了,但我要感谢我的加菲猫,因为是它帮我打完了隔,不会让我撑炸了肚子。

参加同学生日【2】

7月16日是吴美玲的生日,美玲请我和我的伙伴去花园饭店吃生日饭。

那天,我和伙伴来到花园饭店,饭店里漂亮极了,地上铺着红地毯,天花板上挂着一盏盏大吊灯,把大厅照得如同白昼。大厅的告示牌上写着祝吴美玲10岁生曰快乐。我们来到包厢,里面人可真多!

美玲办了六桌,还做了一个六层头的蛋糕,很精致。两个服务员点上蜡烛,把蛋糕慢慢移到桌子的中间,我们一起唱生日快乐歌:“祝你生日快乐……”然后美玲,闭上眼睛,两手交叉握起来,许了一个愿望。我想:她可能祝自己身体健康,也可能祝自己学习进步。许完了愿望,我们站在椅子上,手托着桌子,脖子伸得长长的,使劲地吹,吹了很长时间,终于吹灭了一支,还有一支怎么吹也吹不灭,一个服务员把蛋糕拿下来,吹灭了。

开始吃饭了,我看了看桌子上的食物,口水直流三千尺,连忙吃起来。真好吃呀,我们吃得津津有味。

5.参加教学学会培训总结(数学) 篇五

十一月中旬学校给了我们刚上岗的教师一次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受益颇深,它对我以后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从中我学到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该如何去教学生,以及我们该拥有怎样的专业素养。

在这次的学习中,我们听了五位教师专家的示范课和课堂的讲解以及教学方式方法探讨,真的是受益匪浅。其中,让我最难忘的是来自深圳的特级教师黄爱华,他的课给人的感觉是:活动设计巧妙,教学的效率高,课堂氛围活跃。

他上的示范课是五年级《圆的认识》,他的这节课亮点在于让学生自己当课堂的“小先生”,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贯彻了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起的是引导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在课的开始,黄老师课件出示了各种图形,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来发现圆与其他图形之间的区别,从而抓住圆的特点。并且提出圆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它的的优势在哪儿等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接着让学生动手去演示圆形的瓶盖会不会掉进瓶子里,学生们通过动手体验,更能深刻的掌握圆的特性,更好的认识圆。并且以此方法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圆心半径等等继而得出圆的定义,小先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带领大家一同去思考探索,每个学生都可以是老师,让学生当堂学习并学以致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比教师直接告知定理更能达到高的效果,并且学生在这种自由活跃的氛围中学习不仅效率高,而且学生更是乐于去学习,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乐趣。黄老师不仅在课堂组织设计上富有新意,他还很重视教学的方法,在示范课之后,他还向我们讲解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层次的学习效果:在听讲、阅读、声音图片、示范演示、小组讨论、实际演练、马上运用这些方法中,“马上运用”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方法,所以在示范课中黄老师就运用了这一方式,以“小先生”贯穿全课堂,让学生当堂学当堂用,把当堂学到的知识点教给别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就能更牢固的掌握知识,同时也学会如何学习,教育方式的转变会产生让人惊喜的效果。

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黄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案例,这个案例反映了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从而才能创造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学生才能接受,才能产生令人惊喜的成果。所以我们教师要蹲下来——把握教学的起点,慢下来——关注学习的过程,静下来——聆听花开的声音。

6.参加同学会心得体会 篇六

我会代表参加中国教育学会2013工作会议

3月23日,中国教育学会2013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中国教育学会2012年工作情况,部署了2013年的工作任务。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会议并讲话。我会代表侯佑罡、吴丽琪参加大会。刘利民指出,过去一年,中国教育学会事业蓬勃发展,成效显著;分支机构工作有声有色。面对我国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和社会组织大发展、大繁荣的机遇,他要求学会要切实为基层办学实践服务,为优秀人才成长服务,为校长、教师专业发展服务;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培育优势,特色发展,增强专业服务的针对性;加强自律,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依法管理,端正学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坚持民主办会,完善代表大会制度和法人治理机制。

会议还向中国教育学会2012论文评选优秀论文获奖者代表和先进组织单位颁发了奖状,我市选送的论文又创佳绩,有13篇论文分获二、三等奖。

7.参加同学会心得体会 篇七

1 选拔选手

职业技能大赛是评价中职学校教育水平和中职生职业能力的一种形式, 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声誉, 所以职业院校都非常重视职业技能大赛。我校接到比赛通知后, 校领导立即组织各专业教研室和学生科研究、讨论, 笔者有幸成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参赛选手的指导教师。笔者认为参赛选手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良好的团队精神。

1.1 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职业技能大赛的考题体现了本学科的较高水平,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掌握本专业较深层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才能在比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笔者总结多年从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教学经验, 编制了一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知识试卷, 包含建筑构造、建筑工程图的常用符号、角度测量的方法、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等内容, 在全校该专业学生中进行了第一轮测试。基础知识全面的20名学生通过第一轮测试, 成为备选选手。

1.2 强烈的求知欲望

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选手能自觉地、积极地探求知识, 表现出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要有兴趣, 思想就集中, 就学得好, 记得牢[1]。笔者征求了20名备选选手班主任的意见, 因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更了解学生的全面素质。经与班主任交流, 笔者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

笔者让20名备选选手选择参赛项目, 结果12名选择了工程测量, 8名选择了建筑识图。笔者首先进行了建筑识图选手的选拔, 选择一份工程结构图进行第二轮测试, 根据学生成绩、班主任意见和笔者的观察, 当场确定并宣布了两名学生名单, 但是一位未选中的学生没有走, 认真地说, 她一定要去比赛, 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最后她成为第3位建筑识图的参赛选手。

1.3 良好的团队精神

工程测量竞赛由3位选手组成一个工作组, 完成竞赛规定的工作任务, 所以参赛选手必须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并且它也直接影响团队的合作能力。笔者让12名选择了工程测量的备选选手自由组合, 分成4个小组进行第二轮测试, 进行水准测量, 要求用双仪高法完成一条附合水准路线的测量, 并进行内业计算。通过对学生协同合作能力的观察和测量成绩的综合考评, 笔者选择了其中最优秀的一个小组。

在选手选拔过程中, 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轮选拔更要注意选拔方式, 既要选出优秀的选手, 又要照顾到落选学生的自尊心。选择标准由指导教师来定, 选拔结果最好以成绩的形式公布, 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

2 培训过程

参赛选手不但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 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因为稳定的发挥才能展现正常的技能水平, 取得好的比赛成绩。经过对学生的选拔测试, 笔者基本了解了学生的状态和技能水平, 在此基础上选择项目教学法进行比赛内容的教学, 并进行赏识教育, 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2.1 项目教学

笔者认真研究大赛的要求, 将工程测量的比赛任务分解为闭合水准测量、附合水准测量、全站仪坐标放样、全站仪角度测量与全站仪距离测量等几个相对独立的小项目, 将小项目交给学生自己处理。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 进行信息收集和实施方案的设计, 开始现场测量和数据计算。笔者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 系统讲解了附合水准测量和全站仪放样专业知识。讲解完后留下高差平差、角度平差等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解决。将建筑识图比赛任务分解为建筑施工图的识读、结构施工图的识读以及建筑主要构件构造图的识读等几个小项目。项目教学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 教师全程指导学生的活动, 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大赛高于日常教学, 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问题情境, 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2]。

项目教学法的运用, 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参与, 从尝试入手, 从练习开始,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问题情境的设置,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机会, 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应变能力。

2.2 实训提高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使学生很快掌握了有关比赛项目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知识。但是, 这些知识的掌握, 要上升到高层次的“技能”, 还需要经过高效率、高强度的“练”才能达到。笔者根据比赛日程安排, 以星期为单位制订了实训计划, 设定了实训目标。在实训过程中, 设计了“学习—实训—测试—讨论”的实训程序。以小项目为单位组织学生实训, 前两天实训, 第三天测试。笔者和学生一起分析测试结果, 讨论改进方法, 然后进入下一轮的实训, 在实践中检验、提高。

在单调艰苦的实训过程中, 指导教师要“恩威并施”。训练中, 严要求、严管理;训练外, 多交流、多沟通。在实训小结中注重自省, 就学生的技能水平是否提高, 实训方法是否得当进行反思, 及时改进实训方法, 调整进度及内容, 争取取得最佳训练效果。

2.3 赏识教育

中职生在应试教育中表现不佳, 缺乏自信。在进行集中训练的一个多月时间内, 笔者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灌输“我是最棒的”思想。每人每个项目有点滴进步, 笔者都在第一时间给予肯定和鼓励。每次测试完, 就学生实训成绩的变化进行纵向比较, 鼓励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 听起来没有冲天的豪气, 没有诱人的硕果, 可是会使学生充满自信、充满力量。每天不懈的自我改进、自我完善, 促使学生成绩呈螺旋式上升趋势。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 希望表现自我。教师表扬他, 他就愈来愈努力, 就愈希望表现自我, 从教师的表扬、鼓励中证实自己的能力, 培养自信心, 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3]。

2.4 模拟竞赛

实训最后阶段, 笔者严格按照比赛规程组织模拟竞赛。邀请学校领导、专业教研室教师作评委, 模拟真实的赛场气氛, 进行选手身份验证和选手签字确认。初次模拟竞赛, 学生心理压力增大, 急于完成比赛任务而手忙脚乱, 操作错误影响了比赛成绩, 大家情绪低落。笔者结合他们的比赛状况和比赛结果分析原因, 进行全面、详细的总结, 告诉他们:只有发现问题, 才能解决问题, 才能在竞赛中尽可能少出问题。初次模拟竞赛后, 我们又组织了3次模拟竞赛, 不断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使学生在正式比赛中消除“陌生感”, 技能水平趋于正常。

模拟竞赛中使用设备的类型、型号要与比赛文件要求一致, 尽量模拟真实赛场的氛围。正式竞赛前, 指导教师还要关注选手的心态、情绪, 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及鼓励, 使他们保持最佳状态。

3 比赛结果

2013年3月24日, 笔者带领6名学生参加了建筑识图和工程测量两个项目的比赛。建筑识图比赛经过3个小时的角逐, 我校1名学生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一等奖, 两名学生获得二等奖。工程测量比赛分水准仪测量和全站仪测量两场比赛, 在全站仪测量比赛中, 我校选手因见其他选手速度快而打乱了测量节奏, 在测量第3个角时出错, 仅获得了3个三等奖。

4 思考

在本次职业技能大赛中, 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工程测量项目的比赛结果与我们的期望值相差很远, 工程测量的失误暴露出我们在教学和实训中的不足。

4.1 培训方式要有针对性

职业技能大赛的技术要求按照行业标准的较高水平设置, 高于日常教学, 所以在培训中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如何做, 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笔者局限于理论指导实践的思维定势, 指导学生在掌握为什么这样做的理论环节耗费了大量精力。这种培训方式在建筑识图项目竞赛中显示出很好的效果, 理论实践并重的培训方式使选手以不变应万变,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同样的培训方式在工程测量项目竞赛中却表现不佳, 我们的选手有着极强的内业计算能力, 但在全站仪测量第3组数据时出现失误, 影响了整个项目的成绩。

指导教师要认真研读大赛技术文件, 分析技能竞赛的侧重点, 根据竞赛项目的具体技术要求制订培训计划、选择培训方式。虽然理论、实践并重是技能训练的理想模式, 但熟能生巧更是技能训练不变的真理, 在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技能竞赛项目训练中, 应更加注重实训。

4.2 培训时间不足

本次竞赛安排在学期初, 学校新开设多门专业课程, 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日常学习, 我们选择每天下午和双休日进行培训, 除去选手选拔赛和模拟竞赛的时间, 选手训练的时间有限。建筑识图项目的选手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适当调整进度, 训练时间的不足表现得不明显。工程测量的选手必须借助仪器取得测量数据, 进行内业计算, 培训时间明显不足。工程测量培训后期, 每天只进行一次完整的外业测量和内业计算, 然后进行外业测量练习, 内业计算由选手晚自习时计算, 这种内业、外业分离的练习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训练质量。

只要我们从长远出发, 将技能大赛的技能标准逐渐融入教学, 提高教育质量, 提升学生整体水平, 技能大赛选手的选拔、培训都能缩短时间, 改善培训时间不足的状况。

4.3 目标成绩设定不高

全站仪放样测量要求参赛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全站仪坐标放样一个三角形, 再用测回法分别观测三角形的每个内角, 计算角度闭合差并进行平差计算, 期间每人至少完成三角形顶点一测站的边角观测记录工作, 比赛时间45分钟。我们的目标成绩是40分钟, 最好成绩是35分钟, 本次竞赛该项目第一名的成绩是20分钟。通过竞赛, 我们发现目标成绩设置太低。

指导教师应根据该项目省市比赛的成绩, 结合选手的实际状况, 设置一个理想的目标成绩, 同时提供该项目市级、省级、全国比赛的成绩, 使选手能横向对比, 有明确的竞赛目标。通过强化竞争意识, 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达到设定的目标成绩。

4.4 心理素质训练不够

在工程测量全站仪放样测量中, 我校选手看到其他选手提前完成比赛任务交卷离场而产生巨大心理压力, 变得急躁, 在测量第3个角时出现失误, 测数出错, 错误的数据使得内业计算结果不正确而没有成绩。本次竞赛暴露出我们培训过程中对选手心理素质的训练不足。参加建筑识图项目的选手顺利完成了比赛, 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这是因为比赛形式的不同弱化了心理因素, 但选手心理素质训练不够的隐患仍然存在。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进行了赏识教育、模拟竞赛等形式的心理强化训练, 但是心理素质的训练仍然不足, 影响了比赛成绩。今后培训中更应注重选手心理素质的训练, 培养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 使其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 避免因心理素质造成的发挥失常。

5 体会

5.1 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技能大赛的竞赛项目随着行业企业的发展变化而调整, 为了赢得比赛, 学生认真学习理论知识, 加强技能训练, 并在掌握该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升华。理论学习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效率的实训练就一技之长, 既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 又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一些用人单位也来到竞赛现场挑选所需人才, 而获奖者往往成为众多企业招聘的对象。中职生在这个人才竞技舞台上展示风采, 有效地增强了其就业竞争力[2]。

5.2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中职学校以选拔参赛选手为契机, 在全体学生中组织比赛筛选优秀的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为了获得参赛资格, 学生积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 苦练专业技能, 调动了全校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一轮又一轮的淘汰赛督促学生主动学习, 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5.3 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

作为职业技能大赛指导教师, 要与时俱进, 密切关注专业技术发展的新态势。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 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 进行实训小结, 形成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技能大赛与同行交流, 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

5.4 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

要想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流的实训设备是硬件保障。许多中职学校借助成规模、有规律的技能竞赛,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加强专业实验室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竞赛流程研究行业发展动态, 为实验室配备先进的设备, 加快从单一的验证性实验环境到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系统发展。我校为参加本次大赛, 配备了SET250X全站仪, 改善了实训教学条件。

5.5 改进了实践教学方法

通过技能大赛, 推进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在日常教学中, 单纯的理论讲授和实验展示, 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随着技能大赛技能标准逐渐融入教学, 将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新教学方法引入课堂, 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 突出实践教学, 加深学生感性认识。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实训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陈, 肖楠, 郭维城.应用技能竞赛反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 :404-406.

[2]杨永海.借技能大赛促专业建设[J].价值工程, 2011 (29) :191-192.

8.同学聚会带家属参加的利与弊 篇八

转眼间,毕业多年,同学们都是为人夫和为人妻,并且从当初的父母的孩子,变成了孩子的父母,渐渐地明白了身上的责任,那么参加同学聚会带不带家属也会是一个新的问题。

有的人认为同学聚会带家属有好处: 1.班里的同学统一都带家属,可以使得同学聚会更有氛围,增加家庭和亲子类的一些聚会项目,使得聚会活动更加丰富。

2.带家属可以参观一下自己的母校和认识一下自己的同学们,把本次的同学聚会当做一次全家的出门旅游。

那么同学聚会带家属当然也存在一些弊端:

1.同学会毕竟不是家庭聚会。家属们难以融入同学的群体中,自觉孤单。2.怀旧的话题,有趣的回忆,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一个陌生人在场影响热烈氛围。或者因为家属在场,人们会避开一些影响家庭和谐的话题,不能肆无忌惮。3.因为家属,特别是小孩,可能需要照看,使得不能很好的融入到本次的同学聚会活动中。

9.参加同学会心得体会 篇九

望着眼前那布满灰尘的小雕塑,我不禁想到了那一天。

幼儿园时,我就读于昆明的一个学校,在那儿的.时光是那样的美好、充足。但得知要转学到龙港来读书时,我是那样的依依不舍,舍不得慈祥的老师,舍不得我的好朋友。

我不想走!一整天都闷闷不乐的,趴在桌子上,愁眉苦脸。我的好朋友黄睿见状,坐到我旁边,抚摸着我的头,问:“程程,你怎么了?”我把黄睿的手放到胸前,紧紧地握着,能感觉到黄睿那温暖的小手,它温暖了我的心,我更不想走了!

面对黄睿,泪流满面,说:“我要到龙港读书了,以后可能不会再见面了!”我声音里带着哭腔,黄睿的脸色也暗了下来,她伸出颤抖的双手,轻轻抹去了我脸上的泪花,说:“程程,你放心,暑假我一定会去龙港看你的!”说着,她看看两边,从她那大大的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她平时最喜欢的小雕塑,说:“程程,快跟我来!”她手一挥,拉着我的手,往一个熟悉的方向跑去。

一路上,我注视着她的脸,顿时,我心中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它是那样得强烈,它控制着我的心,使我不敢直视黄睿。当时我还不知情,“她要带我去哪呢?难道要制造一个大惊喜吗?”我想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学校的花坛边上。黄睿用深情的目光望着我,用温柔的语气对我说:“程程,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发生了什么,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朋友!”我不禁泪流满面,说:“嗯,黄睿,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永远都是!不管到哪里,都不会忘记你的!”“嗯!”我们俩紧紧的拥抱在了一起,很久,很久。

直到……我们松开了手,黄睿掏出了她刚才的小雕塑,递给我,说:“程程,这个送给你,它是我们之间友谊的象征!”我伸出颤抖的手,接过那个小雕塑,轻轻地抚摸着它,就像现在我抚摸着它一样。

10.参加同学会心得体会 篇十

1 参加医疗器械比对实验的经验

1.1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比对实验不是某个参加实验的科室、人员简单地做完实验,而是对参加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有效考核。因此,实验室必须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对检测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控制,包括人员、方法、标准物质、仪器设备、实验环境和质量记录等各个环节。比对试验有可能涉及实验室的业务管理、技术检验和后勤保障等多个部门,对每次比对实验,参加实验室应安排有关职能部门专人负责,科学制定参检计划,有效协调各相关部门,将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控制,才能搞好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工作。

1.2 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

检验人员的业务能力、操作熟练程度将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选择责任心强,严谨、求实、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员作为主检人员,尽量避免偶然误差发生。

1.3 认真理解、熟悉检验方法

目前,中检所组织的全国医疗器械检测机构比对实验,在比对计划中都规定了比对实验应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比对方案的作业指导书。作为参加实验室,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检验,正确理解标准要求,熟悉仪器使用方法、实验操作步骤及数据处理方法,认真对待实验中的每个细节及注意事项。

1.4 做好计量器具/标准物质的核查/校准工作

为尽量减少校准误差,实验中所有的计量器具都应经计量检定部门检定/校准后才能使用;标准品及试剂应尽量在使用前新开封,避免使用过程污染。标准物质应向能提供标准物质证书的标物供应部门或供货商处购买,保证标准物质可有效溯源。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认为仪器在有效检定周期内使用,该仪器就一定准确无误。对于使用频次高的设备,如天平和分光光度计,常发生偏差和出现异常,应对其进行期间核查,确保在使用期间能处于最佳测试状态。

1.5 认真做好质量记录,保证实验每个过程有效追溯

比对参加实验室应严格按照内部质量控制文件进行检验,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收样、检验和报告的全过程,做好各项质量记录,才能保证在实验出现偏离时,能有效地追溯实验全过程,查找出现偏离的原因,及时采取纠正。实验室应通过实施纠正办法,对可能造成不符合的因素采取预防等措施,持续改进其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检测数据和结果的质量。

2 参加医疗器械比对实验的一些体会

2.1 医疗器械检测机构间比对实验对监管部门和实验室本身都有益处

迄今为止,医疗器械检测机构间实验室比对实验仅举办过5次,但由于组织者组织周密,比对计划科学,参加实验室积极踊跃参与,每次比对实验都顺利进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检验机构实现了规范操作和提升检验能力的目标,行政监管部门也实现了加强对医疗器械检测机构管理,提高技术支撑力度的目的。检测工作要以科学、准确为前提,要树立对公众法规的责任意识。由于各地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差异,导致各检测机构水平不齐,利用比对试验,可以有效缩小不同检测机构间的差距,推动各检测机构水平的提高。

2.2 实验室应注意诚信,不窜通和伪造数据

实验室比对/能力验证的目的是帮助参加者改善其能力。比对实验与日常检验不同,日常检验是单次分析,而比对实验报告往往是样品反复测量的平均值反映,或是就一个特定的计划进行的附加的重复试验。这时实验室也可能给出其能力的虚假印象,如有的实验室为了获得一个虚假的良好印象,在实验室之间可能发生窜通或伪造数据,从而不能提供真实独立的数据。比对组织者应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欺诈,参加实验室也有责任防止窜通和伪造数据等欺诈行为发生。

3 几点建议

3.1 建议制定比对实验的规章制度,使比对实验工作规范和有效

2008年,中检所起草了《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实验室间比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比对实验的总则、职责与要求、计划与方案、样品、检测与报告、预防与纠正措施、复议、监督管理等作了规定,该管理办法若能早日出台,对医疗器械比对实验将起很好的管理和规范的作用。

3.2 建议中检所牵头,组织对目前尚无有效溯源方法

的医疗器械检测设备开展实验室间的比对实验。

现在已顺利完成的5次医疗器械检测机构间比对实验,都是针对产品检验能力的比对实验,即主导实验室制备样品,分发给参加比对实验室完成检验,检测结果返回主办机构,与参考值进行比对,以表明各实验室的能力。这种比对方式对认可机构、主管部门验证其考核对象的检测领域能力时,往往有很好的效果。但对实验室的质量体系管理而言,开展针对产品检验能力的比对实验和开展针对设备量值溯源的比对实验都是必须的。特别是对于目前尚无有效溯源方法的测量设备,实验室间比对实验成为解决溯源难题的有效办法。

目前医疗器械检测设备由于其使用的专业性,相当多的设备存在缺少有效溯源方法的难题,例如,医用MRI测试设备、透氧透湿测试设备等,很难通过常规的主副基准比较链的方式进行量值溯源。但通过比对实验的方式,可以将测量结果与基准的量值相联系,确定准确量值,从而达到溯源目的。建议中检所牵头,对医疗器械检测机构普遍遇到的无法有效溯源的测量设备,制订比对方案,开展实验室间比对,解决溯源难题,从而保证测量设备的量值准确性。

3.3 建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定期公告比对实验结果

目前,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实验室间比对实验结果,都是由中检所发布中期报告及末期实验报告的形式公布;参加实验室名称以代码形式显示,各实验室只知道自己的比对成绩,很难知道其他机构或群体的比对实验检测能力水平。建议今后的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实验室间比对实验结果,可效仿国内其他行业(如润滑油行业、水泥行业)的做法,对于正式公布的比对结果,可以通过报道、官方网站等形式将比对情况向社会公告,同时可上报国家认监委。这样对于比对成绩优异的实验室也是一种表彰和鼓励,对于落后实验室也是一种鞭策和压力,促使其认真分析出现不符合的原因,积极采取整改措施,提高检测质量水平。

摘要:对5次参与国家医疗器械实验室间比对实验的回顾,总结了参加比对实验的经验和体会,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医疗器械,比对实验,回顾与体会

参考文献

[1]GB/T15483.1-1999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第1部分:能力验证计划的建立和运作[S].

[2]GB/T15483.2-1999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第2部分:实验室认可机构对能力验证计划的选择和使用[S].

[3]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06)141号[S].

[4]薛明娟,张龙,彭淑雅.专用测试设备溯源探讨[J].鱼雷技术,2008,16(3):57-59.

[5]徐桓,刘晓军.医用MRI测试设备的实验室间比对方法[J]中国医学装备,2009,6(7):18-20.

上一篇:大学生个 人 简 历下一篇:中医内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