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2024-08-23

师德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通用5篇)

1.师德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篇一

如何提高自我的师德修养

【作者:杨娇励志中学】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作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深刻理解、领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提升自我的“师德”修养。

所谓“师德”准确地说是教师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共道德,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一位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所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提高自我的师德修养是所有教学工作的前提,是基础。

那么该如何提高教师的自我师德修养呢?

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树立师德观念。

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自我的思想觉悟提高,用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

要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师德”观念深入心中,并按照规范身体力行,提升自我修养,约束自己的行为。

其次,要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等,看似简单的工作程序不断循环,可以说是非常的平凡,而外面的世界却很精彩。一个教师只有对其工作倾注了无限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做到了刻苦努力、钻研、精益求精,才能从中获得人生价值的升华和别人无法体会到的精神享受。教师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肩负了社会进步的使命,却又永远是幕后英雄,试想哪行哪业的人不需要教师的启蒙、引导和教育,哪一个成功的人不是从懵懂无知的孩童经过教师心血的浇灌而培养成才的,教师就是通过自己平凡的劳动成就他人梦想的人。

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可能全身心投人到教育工作中去,才能有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教育和教学水平的内在动力。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在平凡琐碎的工作中表现出坚韧和热情,才能把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教师热爱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手段,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的劳动关系到国家强盛,民族兴衰。

第三,善于学习、完善自我、开拓进取。

“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也适用于教师,因为不发展就要落后。教师要发展就必须经常充电,从而修炼内功、提高素质。

这包含二个方面:一个是文化底蕴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另一个就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建造。

知识能力的积累和提高自不必多谈,教师必须要建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我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旗帜,你的学生会如影随形般的追随着旗帜走。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学生迈向人生之路的路标。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会清晰而准确的印在学生的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的进行着现场观摩表演,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无声路标”的示范性。

要建造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本身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因为只有自己有个性,你才

能更好地去体谅,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师要避免平庸,就必须要有有别于他人的个性特色和教学风格,教师之间不是求同存异,而应该求异存同,即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

另外,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应时时调整好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调节就是要调动自己的理智去遏制自己意识中某些不健康因素的极端化,从而恢复它正常的导向作用,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从根本上说,提升自我的师德修养要富有一颗仁爱之心。教师的人生是一部爱的经典,爱教育、爱学校、爱岗位、爱学生,只有倾注了全部的爱,师德修养才能在爱的奉献中得到提升,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成为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老师要想到孩子心灵深处需求什么,怎样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作为老师学会了放弃对学生的指责,学会了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学习中的乐趣,喜欢学习,认真地积极主动地对待学习。

为了学生,教师必然注重和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会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职业道德标准,会自觉地做到为人师表,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形象。

2.师德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篇二

一、体育教师的师德基础

热爱体育教师职业;热爱体育事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具有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职业道德思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霍懋征老师的教育理念, 也是每一位老师必须铭记的教育箴言。爱是教师的灵魂, 如果没有了对体育教师这个职业的爱, 但是却从事这个工作, 那么在不长的时间内你就会厌倦, 就会产生职业倦怠。爱是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师工作的师德基础, 是从事体育教师职业师德修养的最基本要求。拥有了它体育教师才能每时每刻感受到体育教师职业带给他们的新鲜和激动。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短了就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那就是爱, 就是对教育的爱, 就是对孩子的爱。让爱永葆青春, 让教育的灵魂永驻, 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 我们的未来才有前途, 我们的生活才有激情, 我们才是快乐的, 幸福的。

二、体育教师的师德核心

体育教师的师德核心就是为人师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 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 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将上一个新台阶, 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更将跃上一个新高度。作为一个人民教师, 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 特别是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和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体育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 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 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时刻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 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 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 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 光要求学生, 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 反而胡作非为, 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 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

三、体育教师的师德关键

具备全面的体育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是体育教师的师德关键。体育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德、知、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就必须具备较为全面的体育文化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这就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要全面发展, 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储备。

在知识的海洋里, 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 一粒泥沙, 而体育教师如同一叶扁舟, 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 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 风雨无阻, 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 难免惊心动魄, 但也有欣慰与欢畅, 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 混迹社会, 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 但我们无法想象, 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所以, 体育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的专业理论和技能, 这才是体育教师师德标准的别要条件。

四、体育教师提高师德修养的途径

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中的师德修养的形成与发展没有捷径可走, 只能在日常平凡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或得。因此, 每一位体育教师不仅要“身处教育情境”, 更要用心、用整个身心去深入到教育活动实践之中, 关注具体教育情境中具体学生的体验、感受、困惑、烦恼以及心灵深处的悸动, 并善于和勤于反思, 寻求合乎德性的、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没有全身心的体验, 就没有真情实感, 就无法获得体育教学必须的师德修养, 就没有师德素质的提高和提炼。体育教师只有投身与教育生活中, 善于从小事做起, 由细微处入手, 才很快找到了合乎德性的、合理的教育方法, 并在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和人格发展的同时, 通过自己的教育生活体验, 完成了自己师德素质的建构。

五、结语

师德修养是体育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必备的职业素养。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 需要教育, 更需要的是每位体育教师的自我修养。要获得崇高的师德修养, 每一位体育教师就要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做起, 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不断的获得和提高。

摘要:具备崇高的师德修养是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活动, 传播体育文化知识和传授体育技能必备的职业素养。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访谈法, 对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的基础、核心、关键和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体育教师,师德,修养

参考文献

[1]朱海燕.浅析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J].辽宁师专学报, 2006, 5 (7) :23-25.

3.师德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篇三

关键词:自我教育法;反思;慎独

我们知道,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

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以对学生爱为核心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的师德修养,已经不是个人心愿、个人行为,而是社会的要求,是教师群体的共同意志,应表现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一种具有表率作用的人格魅力。

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其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学校、个人与学生的关系,养成关心爱护学生,事事先为学生着想的思维习惯,树立良好的形象,成为学生的榜样。加强师德修养,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其中最主要的是思想道德素养和敬

业奉献精神。

人民教师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任务及其劳动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德才兼备,必须具备优良的职业品质,而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教师职业品质中极为重要的方面。教师应如何加强师德修养呢?我认为,自我教育法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自我教育法的概念

伦理学认为,所谓自我教育,是指人们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思想教育工作者认为,自我教育法,是受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做自己工作的思想工作方法。

二、自我教育法的分类

一般来说,自我教育法有两种类型,即个体自我教育法和群体自我教育法。

个体自我教育法的特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同一对象。这种教育主要是通过自身的思想教育活动,自觉接受先进的思想和

理论;通过自我批评,自觉地克服错误的思想和不良行为,促使自己的思想品行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群体自我教育法是通过群体成员之间互帮互助、互相批评而

达到的自我教育目的的方法。

三、自我教育法的形式

自我教育法的实现形式分为个体自我教育形式和群体自我教育形式。

個体自我教育形式主要包括自我鉴定、自我总结和自我批评。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是一项极为光荣而艰巨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劳动,甚至有时还要做出某些牺牲,而且会遇到来自外界的各种阻力和障碍,整个过程既有成绩也会有不足,那么在自我鉴定、自我总结时要实事求是,全面客观,不能只谈成绩,不谈问题,也不能谈成绩长篇大论,谈不足只言片语;自我批评要直面自身,透彻入骨。自觉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无产阶级政党所具有的一个法宝和武器,作为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从而促进自身的进步。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我们做教师的,也应该这样做,这样才能起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群体自我教育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集体讨论、辩论、参观调查、民主生活会、开展竞争活动等。

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坚持正确的师德导向,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充分认识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从点滴做起,并不断发展提高。要使群体自我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做到: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每组织一次教育活动,都要提出周密的计划和明确的要求,从而提高人接受教育的程度,克服自发性和盲目性;要充分发扬民主,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有领导、有组织地进行教育活动,要有严明的组织纪律。

四、自我教育的要求

采用自我教育、加强师德修养必须做到“反思”“慎独”。

“反思”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修养方法。反思对教师尤为重要。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伟大杰出的人物也不可能处处伟大、样样杰出。教师虽然是教育者,也不可能完美无缺,还存在自我完善的问题。正确和完美是在改正错误、克服缺点的过程中实现的。改正错误和克服缺点要有反思精神。所谓反思精神,就是在实践中经常地、冷静地寻找自身和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的精神。反思精神不仅表现了谦虚和冷静,而且表现了聪明才智。愚者愿意夸耀其成绩,而智者愿意发现其不足。

从古至今,反思精神一直被有识之士所称道。孔子主张:吾日三省吾身;毛泽东主张经常想一想自己的弱点、缺点和不足;现代的日本企业搞缺点列举发明法等等,都是反思精神的杰作。毫无疑问,作为一名教师,也应具有反思精神,对同志,应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对学生,应以身立教,教学相长。只有时时处处剖析自己、常常修正自己,才能堪为师表。

反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教师的行为发生刻意的改变,可以

使教师改变自身实践中的无效能行为。教师的有些行为是错误的,但往往自己不知道。通过反思,显然是有利于教师的行为改进。反思实践可以提高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教师的自我监控的核心是“反思性思维”。在不断尝试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行为有了自觉的意识,对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方法和技能也相应提高,从而自如地应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反思实践有赖于教师的监控力,反过来,教师的监控力在思想实践的过程中也可以得到锻炼和提高。

“慎独”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历来为杰出的思想家所称颂。慎独最早见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最隐蔽的行为,最能看出人的品质,最微小的行为,最能显出人的灵魂。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慎独对个人发展至关重要。人的高风亮节往往是从慎独培养起来的,而腐化堕落也往往是从不能慎独开场的。所以,真正的君子在独处的时候总是十分谨慎和警惕的,能够自觉地不做坏事。

慎独要求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到人前人后、公开和私下完全一样。所以“慎独”也是教师培养良好的思想修养、锻炼意志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时刻检查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做到没有;在学生面前做到的,学生不在的地方做到没有,做到在无人知道的私下空间里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这样会使教师自觉地纠正不良行为,不懈地同私心杂念作斗争,在自我批评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在独处时依然保持良好的品质。

慎独也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它标志着道德修养已经达到自觉的程度。当一个人处于即使做了某些坏事而永远不会被人发现,不会受到社会舆论谴责的情况下,能够完全靠内心信念的力量约束自己,不做坏事。这样的人,才是真正高尚纯洁的人,有道德的人。

慎独又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它靠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去磨砺人的品行,调动个人修养的自觉性,锻炼了道德意志,因而能够在人的内心筑上一道不可逾越的长城。教师的教育劳动是教师个人劳动和集体劳动的有机结合。每个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既具有重大的职责与义务,又拥有独立而自由的选择教育行为方式的权力。教师进行的教育活动具有独立性,他的行为很多时候是不暴露在其他同行、学生、家长面前的,没有了这些外界的监督,做错的地方不会被人们立刻察觉。例如,教师的每一节课堂教学是认认真真还是应付了事,对于学生的评价是实事求是还是偏袒一方,单独与学生及家长交往中是能遵守教师的职业操守还是放松了自己做了不道德的事。这些情况下,要求教师用教师道德的要求进行自我约束,养成“慎独”的品质。所以教师讲道德修养,一定要“慎独”。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个教师离开了“慎独”,也就无所谓道德

修养。

总之,教师应当自觉地采用自我教育法练师德、修师德、铸师魂,逐步达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境界。

(作者单位 吉林省吉林市教育学院)

4.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 篇四

李鹰

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社会文化、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传播者。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意即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道德教育和知识传授。所以,身为教师就应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为人师表,教育引导学生,以高尚的道德形象和人格影响和激励学生。良好的师德修养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从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这也是教师的优良传统和美德的集中体现。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学生人生观的建立,道德情操的形成固然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说教,而教师的个人品格、行为习惯、言行举止以及处世方法,给学生们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为重要,比其教授的知识更能影响学生。教师能给学生施以影响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习惯,是心态,是做人的准则。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就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接触得最多的成年人除了家中的长辈之外往往就是老师,教师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教师对于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影响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育。所以教师要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给学生做出榜样。师爱是师德的核心。身为教师应有一颗无私的爱心。我们的教育事业本身就是爱的事业,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只有教师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样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作为一名教师,要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在学生受到挫折的时候去安慰他们,在学生受到烦忧的时候去开导他们,在学生迷茫的时候去帮助他们。对学生既要关爱,又要严格要求,做到严慈相济。同时也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尊,与学生加强沟通,相互理解,通过维护学生的尊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从而形成师生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

5.师德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篇五

一、认识农村教师肩负的重任,培养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应时刻想到,自己的每一个教育行为都和中国人的尊严密切相关,自己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必须成为一名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老师,把民族的荣辱兴衰铭记心头,要为民族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和精神动力。要成为一名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老师。

(一)要对自己有责任感

教师的工作相对清苦,特别是农村教师,各方面条件相对会更差一些,如果没有一点责任感和使命感,很容易在生活中沉沦。要避免这些,教师必须时刻有对教育的责任感。一个有教育责任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对自己有责任感的人,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是不可能对他人负责任的,更不可能对国家、对民族有责任感。作为一名教师,对自己负责任,最重要的行动是珍惜自己的宝贵年华:不浪费生命,能有价值地利用每一天的时间;不随波逐流,能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保持一份精神的清醒与尊严;同时,要对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认真做好教育中的每一件事,让每一天过的充实而有意义。在这种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中,不断体验教育的甘苦与收获,也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

(二)要对学生有责任感

一个教师对学生最大、最好的责任感,首先是尽快地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师。曾有人说,要给人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你的一桶水也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你要有一条源源不断的活水。因此,一名对学生有责任感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积极思考,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其次,一名对学生有责任感的教师不但应对学生的学习尽心尽责,更要对学生的健康、人格、做人等等尽心尽责。中国多年的应试教育造成了教师的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只管学生学习而不管其他,结果造成了许多高分低能、成才不成人等现象,这样的教育是不成功的。因此,真正对学生有责任感的教师应着眼于做人的教育,不但要把学生培养成才,更要培养成人。

二、提高农村教师师德修养必须加强自身学习

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以身立教。教师师德修养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学习。第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有助于教师深刻地理解师德修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履行师德修养的自觉性。要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要求和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第三,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在心中确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二十一世纪既要求教师具有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爱岗敬业的道德、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会指导具体实际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也要求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教学管理经验和接受培训充实与更新知识,始终跟踪本学科领域世界前沿知识和技术,提高专业水平能力。

三、提高农村教师师德修养必须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既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更离不开教育教学的实践。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长期的锻炼和自我改造形成的。严格地讲,通过书本上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到的只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知识,只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的道德品质。只有将这些师德理论、原则和规范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运用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以后,它才能逐渐变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严格自我解剖,经常对自己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省,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严肃的自责和及时的自纠。对照检查、扪心自问自己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是否有违“格”行为或存在差距,自觉改正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并向教师典范看齐,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农村教师要自觉坚持“慎独”,教师所从事的劳动基本上是个体性劳动,因此,教师在进行职业道德修养中更应当把“慎独”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修养途径。

师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和发展教师总是面临新的选择考验,教师道德修养也就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所以每一位教师都要长期修养,不断磨练,做到坚持不懈,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品质修养不断提高,达到更高的境界水平,适应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让我们农村教师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新中国农村教育的蓝天。

摘要:师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和发展,教师总是面临新的选择考验,教师道德修养也就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所以每一位教师都要长期修养,不断磨练,做到坚持不懈,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品质修养不断提高,达到更高的境界水平,适应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让我们农村教师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新中国农村教育的蓝天。

上一篇:博望高中113班班规下一篇:浅谈高校图书馆服务